音乐教案-从《童年情景》欣赏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2024-05-03

音乐教案-从《童年情景》欣赏教学中得到的启示(通用6篇)

篇1:音乐教案-从《童年情景》欣赏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外表已经长大成人,但他们的内心还有天真,稚气的一面,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顾及到他们的两面性。例如,在《童年情景》的欣赏中,一位老师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谈话引入: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人生的历程,这就是童年——少年——青年——老年,同学们已经经历了童年时期,现在正值少年时期,今天我们一起作一个回忆:童年的时候你曾经喜欢哪些游戏?最难忘的事是什么?童年时候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这样就勾起了大家对童年的回忆,同学们非常兴奋,完全沉浸在童年的幸福生活中。

讨论后,他让大家听《梦幻曲》和《捉迷藏》,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童年生活。然后提问:这两首曲子速度一样吗?请你联系歌名,说说他们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孩子们在讨论中结合歌曲,同时也联系了实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有的同学说,《捉迷藏》是一种快乐的游戏,小朋友你追我赶,所以他的旋律应该是欢快的,活泼的,而《梦幻曲》主要描述的是梦的意境,而做梦让人感觉的是虚无飘渺,不着边际的,是在睡梦中进行的,所以整个环境应该是柔和的,优美的 „„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已经有所进步。

紧接着,他让学生用线条描绘出《梦幻曲》旋律的起伏变化,有些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他就让学生随音高画点,然后将这些点连线,直观体会《捉迷藏》的旋律起伏变化。同时,让学生观看投影(捉迷藏)并欣赏音乐,闭上眼睛欣赏《梦幻曲》,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音乐的涵义。最后,让学生一起来做做游戏(捉迷藏的戏),一起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从活动中,游戏中重现童年情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更高了。轻松地掌握了教学内容。

反思与研究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的时代,我们要培养创造型人才,要从小对学生进行高层次思维方法的开发。音乐是“大脑的体操”,在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特别是与之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热情、毅力、信心,活泼开朗的个性。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和成功感的结晶,是在教师的不断引趣、启发、联系、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欣赏课教学中,如果我们不拘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讲解,鼓励他们自由想象,冲破常规的思想意识,必将有利于他们理解歌曲,更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那么,如何把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呢? 1. 引导学生引起与主题有关的共鸣 2. 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淡化知识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还不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只局限在既懂又不懂,既合逻辑又不合逻辑的感性层面上。“越是学生熟悉的就越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和喜爱。”卓许娅老师说:“个人只要能从音乐欣赏中获得积极的教益,无论这种教益是理性思考、情绪体验、经验或形象的联想,对音响形成的赞叹或迷恋,还是感官或机体的娱悦,都应承认其是音乐欣赏的正当价值。”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主动、愉悦地参与欣赏,并初步了解其情绪和旋律走向,最后参与活动,使学生受益非浅。

综上所述:小学的音乐欣赏课应撵弃传统的灌输式的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重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感受,愉悦地学习,潜移默化深入作品。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案例点评:

教师利用学生的亲身经历,吸引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音乐,帮助他们从整体上去感知音乐作品,去学习体验音乐的情景,最后通过游戏,使他们与音乐融为一体,这是一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

篇2:从教学失误中得到的启示

片段一:

在学习勾股定理时, 我给学生写了这样一道题:在△ABC中, AC=13, BC=15, 高CD=12, 求△ABC的周长。

我先要求学生自己画图, 分析思考, 然后我找一名学习成绩中的学生谈解题思路。

这个学生按照图1阐述了自己的思路, 我默认似的点了点头。这时有位学生立即举起了手, 我问他:“你还有其它解法吗?说说看。”结果他却说:“老师我觉得这道题X X讲错了。因为题目上说的是高CD=12, 但并没有指出CD一定在三角形ABC的内部, 所以符合条件的图形除了图1外, 还有另外一种情形……”还没等他说完, 我就面带愠色地说:“哪种情形, 你画在黑板上。”

这个学生上来画出了图2。我看着图2, 不置可否, 而脸上却有一种挂不住的难堪, “为了避免这种误解, 我们在题目中加上‘垂足D在边AB上’这个限制条件。”

片段二:

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 有这样一道题:若方程 (k–3) x2-2kx+k+1=0有实数根, 则x的值为 ()

A.k≤-3 B.k≥-3/2且k≠3

C.k≤-3/2 D.k≥-3/2

在讲评时我给出的答案是B, 理由是

这时一名学生举手质疑, 毫不留情地说:“老师, 您的答案错了, 正确答案应该是D.由于题目没有指明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当k=3时, 方程变形为–6x+4=0得x=2/3, 也符合题目的条件, 所以应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时虽然我觉得很尴尬, 但还是首先肯定了这名学生解答的正确性, 并要求大家一定要从老师的失误中汲取教训, 进而提出下面的问题:“如果要选答案B, 应该怎样修改题目的条件呢?”这时孩子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最后形成一致意见, 得到两种方案:

(1) 若一元二次方程 (k-3) x2-2kx+k+1=0有实数根, 则x的值为 ()

(2) 方程 (k-3) x2-2kx+k+1=0有实数根, 则x的值为 ()

这两个教学片断, 都是由于我的一时疏忽而产生的教学失误, 但失误出现以后, 我的应对策略却截然不同。在片断一中, 我只是做了简单的补救, 而且在情感上和语言上都流露出对质疑学生的不满;在片断二中, 面对学生的质疑我并不是遮掩回避, 而是正视失误, 并且因势利导, 激活学生思维, 收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我从这两个教学片断中得到很大启发:

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出现一时失误是很平常的事,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不要认为学生指出错误是丢了自己的面子, 所以当学生提出质疑时, 不要搪塞。以为这种错误思想是受传统的师道尊严习俗的影响, 与当前教学民主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实际上, 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 敢于向老师“挑战”, 不正是其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体现吗?教师不禁要虚心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而且要褒奖这种勤于思索、敢于直言的求实精神, 否则将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泯灭学生的创造潜能。

其次, 教学改革必须着力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不但要考虑教师怎样教, 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 教师心中只要装着学生, 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这样, 当学生向老师“挑战”时, 老师就不会显得急促不安。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师生共建一个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和谐课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鼓励那些思维奇特的学生, 让其得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机会,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篇3:音乐教案-从《童年情景》欣赏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方法;体制优化

笔者通过在日本一年的走访,深入了解了日本大学艺术类相关专业教学的有关情况,来到日本之后通过与日本学生交流与实际制作的参与对日本的教学模式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感觉到中日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上存在的差异,直观的感受是日本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方案较为系统、目的较为清晰,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近几年来国家也在极力地推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改革方案涉及艺术设计专业的却并不多,由于艺术类相关专业的特殊性与存在的问题,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和学生有着更加深入的体会,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经历着重谈一谈中日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环节上的一些差异与改进意见。

第一,教学理念。国内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在教学理念基本上基本贯彻了我国本科教学纲要里的教学思想,即“为祖国培养能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有用人才”。深入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就是要让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性,让毕业生毕业之后能够投入到浩浩荡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军里来,更加注重生产的效率,强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而日本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则强调“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对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的初步引导”为主。既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又要让学生具备从事艺术设计创作实践的能力,把一部分立志继续做研究的人引导到硕士博士阶段。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日本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上更加重视实践课程以及设计思维的开发。教学理念上的区别就导致了中国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技能的提高,比如熟练运用相关的设计软件完成相关的平面设计任务,而日本学生则更加注重思维的开发与实际动手能力,对于设计的理解与工艺的运用要成熟一些。

第二,教学方法及内容。日本在艺术设计教育方面已经逐渐走过了迷茫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培训学生的过程中有一套既定的做法。举个例子,国内的大学艺术类专业本科是四年制。从第一天入学,就开始全面进行艺术类专业的相关基础训练了,比如对三大构成以及设计学概论的学习。而在日本艺术设计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入学之后都是先进行两年的“教养学部”的学习,这一时期学校里的大部分专业是不分的,这里只有各种社团活动、论坛以及学生组织,学生们首先要进行团队的训练之后才会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日本老师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面通常不会过多的阐述理论部分,在画图方面不作过多的要求,对于效果图的绘制着眼于设计想法的表达而非整体视觉效果,通过不断对学生进行手工与思维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原创能力和理解能力,比如提供素材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强调要有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因此,日本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是在一个类似于工房的教室里完成自己的创作然后再拿到小型会议室里和老师学生交流。而在中国的大学,老师上课通常按照教学课件授课,学生们完成创作基本是课堂下进行的,课程结束后由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给出相应的分数。

笔者看日本大三学生的课时作业,想法可谓是天马行空,甚至有的比较幼稚,光从表面看很难达到良好的审美评判标准,但从与日本学生沟通的结果来看,他们仍旧是有逻辑的,并且充分考虑了构造、工艺和其他因素。到了大四,外观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蜕化成了优秀的作品,这一时期,学生对过去的作品进行重新审视,对各个部分进行重新整合,以让整体外观效果达到理想状态。而在国内高校,学生们在刚刚开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学习的时候老师们就会对绘图提出很多要求,比如对于线描的质量、图案的复杂情况等等,对学生缺乏思维与工艺的启迪,更多的是批评与修改意见。

第三,教学评估。日本高校的本科教育其实表面上看和中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日本学生和中国学生一样大学时光是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度过的。无论是久负盛名的帝国大学还是其他国公立学校,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不是什么难事,但中国学生和日本学生依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深究其原因我认为这符合中日一贯的教育习惯。纵观中日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教学评估政策有很大的影响。比较中日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评估环节上的差异,在中国高校,艺术类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的综合评定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老师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考勤和最后的作业完成情况,而在日本高校,学生的综合评定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实践参与。在中国,学生按时上课是对学生考核的一个关键因素,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更侧重于作业最终完成的效果,而在日本,学生缺勤率在日本高校是对教师考核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更注重课堂上的表现,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决定学生的成绩。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定,国内高校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侧重考察教师科研与论文情况,日本高校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与学生互动情况。

鉴于我们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估方面与日本高校存在的差异,笔者认为,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上都有自身的特点,总体而言,日本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与实践性方面的经验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笔者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修改意见:

第一,完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艺术门类学科应当更加强调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因此,我们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到学生的思维与手工训练上来,这些应该在教学大纲里着重体现,目前我们更多的课时都安排在了概念教学上,实践环节显得随意性很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统一制定教学大纲,规范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并在内容上不断地进行完善与细化,细到对每节课的上课内容、实践活动的内容与主题都要有所规定。

第二,优化对教师、学生的考核办法。目前高校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考核办法与其他专业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主要考察的办法是公共基础课程的考试成绩、专业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出勤率。表面上来看三者涵盖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专业能力和学习态度,但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对于学生的考核可以由任课老师给出平时分,平时分参照的是学生在实践制作中的难度与想法交流中的表现,最终作品交由不参与教学的专业人员评分得出,至于公共基础课程与出勤率,应当逐步削弱公共基础课程在课程配置中的比重,让学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专业创作上来,出勤率应当作为学校考核老师的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的标准。

在对教师考核方面,我国高校在对高校教师入职审核时主要看重的是学历与毕业学校,在笔者看来,这两者并不能衡量一名教师能否胜任教学工作,尤其是从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对于他们的考察应当更具体,更规范。考察的内容应当侧重基本专业理论、教学大纲内容、手工实践与现场教学能力。

教师入职之后,高校对教师的考察也应(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当得到改善,应当逐步采取市场化机制,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管与考核。逐步告别听讲课、听汇报、抽作业的传统检查方式,对于学生出勤率低的课程,应当就该课程的任课老师向学生进行调查,方法可以采取问卷与访谈等形式,如果学生上课意愿很低的话应当取消该课程或由其他老师担任,高校教师应当逐渐告别铁饭碗,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这样教育事业才能加速前进。

第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改良。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应当侧重于实践教学,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的实践教学应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应当鼓励学生对元素的理解与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完成的教学任务有基础理论、创作过程、工艺实践与运用、设计思维训练四大块;第二个阶段应当让学生对过去的作品进行重新审视,对各个部分进行重新整合,以让整体外观效果达到理想状态。老师应当在这一阶段完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外观及工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完成整合过程中所需的工艺及技术上的难题,让科技为创作服务。高效也应当提供更多的场所与软硬件设施来辅助教师教学与学生创作。学生完成作业应当主要在课堂上统一进行而不是在课下,课堂时间应当充分利用。

其实所有艺术类学科都有着相通之处,因为它不像纯理论学科等有着非常明确的体系,对于好坏、对错的评判有着明确的标准。本身什么样的效果好,什么样的效果不好本身就是件众口难调的事情,也没有统一权威的教科书。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属性,所以教育也就很难走对路子,如果给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育规定一条既定的线路,完成教学任务将变得简单,但是这种性质的专业就略显天生不足,不利于老师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发挥自身优势;如果不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加以管制,老师自身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因老师自身能力不足、思维逻辑不明确而导致学生对课程教学缺乏理解的情况就难以避免了。这种教育体制下,最后出师的有两种学生,一种学生会投其所好,把主要精力放在效果的绘制上,做的东西也符合流行。但这种学生缺乏对于设计的理解,这类学生尤其在普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里不占少数。还有一种学生本身有很高的天赋和热忱,即便与老师的意见不一,这样的学生也应当得到很好的开发。因此,鉴于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情况,对教育体系进行规范,对考核制度进行优化,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后,希望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逐渐走上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篇4:音乐教案-从《童年情景》欣赏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汉语文本性

《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育的落脚点依然是语文知识, 而语文知识可谓是语文教育的“嫡派传人”,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汉语文教育更不能丢失本性,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 这个关键在于“恰到好处”, 也就是说最基本的语言文字学生还是要掌握的。有这样一节语文课:先让学生读一读诗歌《赠汪伦》, 读完后请学生观看课文情景的投影, 接着让学生凭想象分组表演各种赠别的情景, 并画一幅赠别的画, 最后让学生读了两则赠别的诗, 继而由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了一首《朋友啊朋友》。课堂的确热闹, 符合中国文学传统意识上的“大团圆”结局。然而试问将汉语言文学的土壤——汉语言文字放在哪里呢?怎样让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呢?整节课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花哨, 却忽视了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语文教育之本莫过于对汉语言文字的训练, 它需要有意识地分析语言文字的特点, 甚至是强化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 结合语言内容分析语言形式是必须的。

二、注重以人为本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就语言本身而言, 它就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然而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 其人文性要远远大于其工具性。所以,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培养人运用语言的能力, 而是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增强人的文化底蕴,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在实际教学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上语文课并不仔细听讲, 作业完成的情况也不尽人意。但每次考试语文成绩却总是学生们羡慕的对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取决于他个人的语文素养, 如同英语教学中讲求语感一样, 语文素养也是一种感应, 然而这种感应的获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一切问题, 甚至有时他们关心的问题看似和他们无关, 就是在这种“有意无意”的关注中养成了所谓的“语文天赋”, 成绩自然就好。因此, 以人为本的情感体验是要回归到最基础的“语言文字”的体验上的。

三、新型的语文教师

古语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已并非是新时代的要求, 而这句话本身也就奠定了师者高高在上的地位, 而新课程中在教师的身份、地位上重新进行定位。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 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应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 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作为知识权威的“语言霸权主义”。

所以, 语文教师首先要强调两种意识:第一是民主意识。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的对话人身份。由“君临天下”转化到平易近人。第二是人本意识。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那么就要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情商方面的发展。语文教师也就要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去发展和培养学生, 使之将来成为一个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健康的人。

四、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就是使每一个人日趋完善, 使他人格丰富多彩, 使他成为一个人”。让教师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而不是指路人。因此,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让师与生两大教学主体互相触动, 使师生关系更趋于平等和民主。

《新课程标准》指出了今后的教学方向, 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将当前的教学环节提升到新的高度。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 它本身存在着许多相关环节 (在此笔者称之为连环式结构) 。在教学中只有将这种结构掌握清楚, 才能将《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完全地导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

摘要:《新课程标准》问世以来, 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热心讨论的话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如何找到教师角色转换的切入点等问题就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首要关注的问题, 本人在此浅谈一下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关键词:汉语文的本性,以人为本的情感体验,新型语文教师,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连环式结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师行为的转变.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新课程教师行为的转变.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2]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3]多元智能理论解读.开明出版社, 2003.[3]多元智能理论解读.开明出版社, 2003.

[4]继续教育.长春教育出版社, 2002, 第四期.[4]继续教育.长春教育出版社, 2002, 第四期.

篇5:音乐教案-从《童年情景》欣赏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通过所喜爱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普及性为体育设施差的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且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它是具有一定的情节竞赛因素,富有思想性、生活性、直觀性和趣味性。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愉悦,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因此,采用游戏形式的教学,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这也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都可以选编为体育游戏的内容。而且,场地器材可多可少,简单易行,便于普及和开展。

一、美国体育教学冰棒岛游戏案例分析与介绍

教学实践名称:Popsicle Island(冰棒岛屿)

活动目的:利用体育游戏,增加学生兴趣,培养团结精神,团队意识,锻炼身体,开发智力

建议适用年级:3-5年级

需要的教学材料:1、100个红冰棒

2、100个蓝冰棒

3、四个水桶

4、足够的红蓝围兜(学生人数)

活动描述:

1、活动进行时,最好不要用跑的方式,可以用走的,跳的,滑的方式。同时还要保护好自己所运送的冰棒。

2、把一个水桶装满100个红冰棒,旁边再放一个空水桶。同样的在水桶对面距离20米的地方放两水桶,一个水桶装满100个蓝冰棒,傍边再放个空水桶。

3、把一个班级分成两个队伍,一个队伍带红色围兜,另一个队伍带蓝色围兜。开始时,蓝队伍站在装满100个红色冰棒的水桶傍边;红队则站在装满100个蓝色冰棒的水桶傍边。每个队的目标就是:把对面与自己队伍相同颜色的冰棒拿到开始时傍边的空水桶里。三分钟内哪个队拿的最多哪个队就将获胜。

4、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变化:

1)可以用布条或者其他东西来代替冰棒

2)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各种各种不同的运动技能来参加这个游戏,还可以利用方向和途径来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3)对于班里人数很多的班级,我们可以指定分成3个队伍或者四个队伍,可以再增加其他的位置,可以叫做“岛屿”。他们收集标记让他们自己颜色的东西回到自己的“岛屿”。然后开始一个新的战略方法。

教学建议:

1、如果一个学生只拿了标记冰棒的东西,而没拿冰棒,他就必须回到起点。如果拿了冰棒,没拿标记物,那他可以继续前进。

2、学生可以站在“安全岛屿”3到5秒。

3、学生要留些后卫来保护他们的冰棒所在的“岛屿”。

二、美国体育教学冰棒岛游戏案例分析给我们的启示

(一)寓教化于游戏,培养优良道德情操

游戏教学可以在欢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的发展学生体格、体能,培养良好的品行。体育游戏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思想性强。体育游戏的竞赛和对抗素较多,在教学运用中严格的规则和道德规范,要求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态度做好每项练习。是学生在活动中以轻松地心态看待胜负,合理的判断是非,正确的分辨诚实与欺骗,树立高尚的情操和品德。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城市勇敢、顽强、果断、机敏及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爱护集体的优秀品质、是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与情操的有效手段。

(二)丰富情感体验、塑造优秀心理品质

体育游戏在一定规则限制内的竞争,激活了参与者的原始动机,使他们以极大的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在充分表现自我能力、意志、情绪的同时,更深刻的体验着游戏过程中场景的变化而产生的各种情感体验:遇到困难时的意志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和欢饮;遭受挫折时的沮丧;因失误和不慎导致失败的遗憾和惋惜......。这不仅丰富了学生情感体验,提高了体育课教学的心理负荷,还有利于教师及时观察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趋向特征,并不失时机旳给与鼓励、帮助、暗示,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以良好发展,从而逐步达到塑造学生优秀心理素质的教学目标。

(三)启发思维活动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游戏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过程,它取决于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能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使学生的思维跟为活跃,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更加敏捷发达。认识能力、接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断得到锻炼和增强。

(四)在教学和训练中有准备和引导作用

在教学或训练的准备阶段,适当的运用游戏这一有效地手段,可以起到伸展关节、提拉韧带作用,有利于增强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能力,客服各种机能惰性,是机体进入工作状态;运动能力接近教学训练时技术动作的要求水平,并与其内容要求相适应,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训练,同时还产生诱导辅助的效果。

(五)有利于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单纯学习基本技术会觉得枯燥无味,而结合体育游戏,则可使学生借助想象,运用体育器材设备,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生动而自然的在欢乐而有趣的活动中去学习领会体育的技能。

(六)教学方式多样化,符合学生兴趣

篇6:从员工痛苦离职中得到的管理启示

不是改人之短,而是用人之长

能在工作岗位中发挥自身优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相反,在别人的敦促和批评下,修正自己的错误,也无疑是一件令人懊恼甚至痛苦的事情。企业家当然希望员工可以尽快地修正自身的缺点,最终把员工打造成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但作为企业管理者的你可曾想过,无论管理者的初衷如何,都会在员工心目中形成一个“你对我错”的刻板印象,最终在员工和企业之间造成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这种对立甚至对抗的关系中,员工不可能快乐。

由此笔者建议,企业家管理员工的最好方式不是修正员工的缺点,而是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优势。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同理,企业中的每位员工也都有他独特的优势与能力。但为何在我们的企业中总是缺少真正的人才,企业家也总是吹毛求疵地指责自己员工的缺点、错误呢?其实并不是企业缺少人才,而是因为企业家们缺少一只善于发现的眼睛,如果企业家总是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看人,无限放大一个人的缺点,那他就永远无法真正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最终不能人尽其才地发挥每位员工的价值。俗话说,“改人之短,不如用人之长”,就是这个道理。相信企业发挥每位员工优势所产生的效益要远远高于修正员工错误后得来的效益。

员工不只是执行者更是领导者

没有人愿意成为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一个零部件。相反,每个人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体现自己的价值。在这个彰显个性与创造的时代,那个“甘于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的想法早已与现代人的价值观格格不入。目前企业里的新生代员工们,大多是彰显个人价值的80后、90后们,他们更需要在工作岗位中获得足以让他们发挥智慧,一展拳脚的空间。比如在日本丰田公司。每位年轻的员工都打扮得新潮时尚,他们阳光开朗。洒脱自信,因为他们深知只有精神上的快乐和充实才能让他们极尽所能地施展智慧,创造效益。再如海底捞,正是那些普通的员工才最终创造了海底捞卓越的服务体系。

那么,怎样才能给员工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发挥智慧的空间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给员工充分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因为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在亲身体验中,发挥主人翁意识,更会产生自我兼爱之的快乐。此外,让员工自己做决策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自己做出的决策一定会产生最大的执行力。要知道,没有人愿意否定自己,反对自己,要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是对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实行。

然而,决策与执行也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企业把二者一分为二,一类人作决策,一类人作执行,就会产生决策容易,执行困难的窘境。由此笔者建议,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把员工当成执行者,更要把他们看作是决策者,甚至是领导者。

进步不是‘匿名化’而是“小团队”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本质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都会本能地追求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当人失去了关注度和认同感的时候,也就随之失去了中心感,失去了中心感,也就最终失去了安全感。现代人多有焦虑,就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匿名社会,普遍缺少关注度和认同感。

由此,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有必要给予员工足够、持续的关注度和认同感。首先,企业员工要建立起及时有效的沟通,沟通的方式既可以采取即时激励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举行颁奖仪式的方式来对员工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

员工做得好的时候要及时肯定,但当员工做得不好的时候,企业管理者更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对员工的想法、希望乃至忧虑要多一些认同,少一些反对。此时,就需要企业不遗余力地消除“匿名化”,而是要精心打造“小团队”。诚然,“匿名化”常被看作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但笔者认为,企业管理中却是要反对“匿名化”的,最好是做到“去匿名化”,因为只有真正做到管理过程的公开透明,才能在员工之间消除猜忌与恐慌,打造一个和谐、顺畅的沟通环境。而“小团队”是相对于大团队而言的,显而易见,大团队管理成本高,且很难提高每位员工的关注度和认同感,相信精明的你一定可以作出孰是孰非的选择。

不要随意给员工贴标签

中国人历来有家长教育的做法,也更善于好为人师。在企业里,领导教育、培训员工随时随地都在不间断地进行着。这里便产生了一个让员工倍感痛苦的管理方式,那就是随意给员工定性、贴标签。正面的标签还好,负面的标签却总是让人感到痛苦。比如说:“你这个人不负责任”、“你这个人没有创新精神”等等。员工如果“有幸”被贴上类似的标签,就会在公司每位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一个固定的形象和定位,以至于每当人们提起类似贬损之词时,曾被贴上固定标签的员工就会被不自然地对号入座。

换句话说,随意贴标签,行为中还蕴含着一个“自我预言的实现”的心理问题。即当给一个人贴上标签的时候,无论是你,还是他本人,都会在后续工作中寻找能够证实这个标签的行为,久而久之,你证明了你的看法,员工也真的成为那样一个人了。

如何正确对员工进行评价,可在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经典著作《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中有关“解释风格”理论中找到答案。具体说来,笔者将它总结为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普遍的还是特定的。比如“这次策划没创意”和“你缺少创意”,前者是特定的解释,后者是普遍的解释,显然后者让人难受。

第二个维度:永久的还是暂时的。比如“今天你失误了”和“你水平不行”,前者是暂时的。后者是永久的,同样后者让人难受。

第三个维度: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比如“你今天的处境太糟糕了”和“你缺少安全感”,前者是外在的,后者是内在的,同样后者让人难受。

上一篇:智能公务车管理系统下一篇:郦道元《三峡》阅读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