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元旦优秀作文

2024-04-30

难忘元旦优秀作文(通用14篇)

篇1:难忘元旦优秀作文

关于元旦作文:难忘元旦

等待着,等待着!2009年的钟声敲响了,可我依然在等待着,你们猜我在等待什么呢?其实呀,我在等待着上“妙笔”作文班呢!看到这儿你们肯定又会问:“那有人会喜欢上补习班的呀?”可我要告诉你们,今天是个例外!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因为今天我们作文课的题目是“制作水果拼盘”。

“丁零零”啊!上作文课的时间到了!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和周杏雯一起来到了“妙笔”作文班。

一来到作文班后,我们就各自作在自己的座位上,等着方老师的到来。方老师终于来了,只见她提着一袋袋水果走进了教室。方老师分配好任务后,她一喊“开始”,所有的同学都忙活了起来。

同学们有的洗水果;有的当传递员;有的削水果;有的设计拼盘的造型„„我的任务是设计拼盘的造型,我和周杏雯、闵穸三人经过了再三的讨论之后决定摆出一只老鼠的造型,上面在摆上“庆祝2009”这几个字。最后,我们把讨论后的结果告诉了大家,大家都说我们的创意好他们举双手赞成!开始摆造型了,我们先用一个橙子做老鼠的头,再拿一粒西瓜籽做老鼠的眼睛,然后用西瓜皮做老鼠的身体,再把橙子皮撕下一丁点作为老鼠的脚,最后,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我们用小蜜橘做成了老鼠的尾巴。一只小老鼠做好了,我们要开始摆字了,因为只有小蜜橘还剩很多,所以我们决定用小蜜橘来摆艺术字。水果拼盘终于做好了,看着这形似非似的小老鼠,加上那歪歪扭扭的艺术字,哪怕做得不好,我们的心里依然是甜滋滋的。

这个“元旦”真令人难忘!

篇2:难忘元旦优秀作文

摘要:令我最难忘的是在四年二班的活动“打气球”。游戏规则和排球比赛规则一样。比赛开始了,刚上场我们配合不好,一会儿,就以一比四落后了。接着,靠对手发球出界我们得了一分。

二零零五年的最后一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个庆元旦的游艺活动。我们班的活动是“袋鼠跳”,就是把腿放在袋子里跳比谁先跳到终点。令我最难忘的是在四年二班的活动“打气球”。游戏规则和排球比赛规则一样。比赛开始了,刚上场我们配合不好,一会儿,就以一比四落后了。接着,靠对手发球出界我们得了一分,对手不小心打了两个高球,我用力打了两个快球,再追回两分。轮到我发球了,做了一个用力打的假动作,对手往后退了几大步,打的时候,只用了一点力,差一点,对手就要接到球。但是,最后我们以十二比十五落败。

我觉得难度最大的是在四年一班的活动“夹弹珠”。就是在一分钟内,把水中的二十五个弹珠夹上来。等了很久才轮到我上场。用筷子夹弹珠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越紧张,就越难夹起弹珠。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了,那些弹珠总是在和我做对似的。老师说:“时间到”。可是,我还有八个没有夹上来。以后我还要多多练习使用筷子。

篇3:难忘元旦优秀作文

讲完了第一单元写人的记叙文, 我准备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想起以往的作文课, 这次决心改革一下, 进行大胆尝试。我抓住七年级新生的特点:到新学校, 对什么都好奇, 尤其是新同学、新老师, 又加上经过了这几个月的相处, 应该印象深刻, 有东西可写。

“叮铃铃”我踏着上课的铃声跨入了教室。“同学们,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一听说要做游戏而不是写他们头疼的作文, 一个个原本不正的身体一下子就坐直了, 都兴趣盎然地望着我, 等着下文。“进入中学已好几个月了, 大家朝夕相处, 彼此已很熟悉, 下面有请各位先描述一下班里给你印象最深的同学或老师, 然后让我们大家猜一猜。如果猜对了, 请用热烈的掌声予以肯定和赞扬;如果猜得不对, 也是一次不错的锻炼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机会。”刚说完, 下面的学生就跃跃欲试, 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非常活跃。我不失时机地引导:“所谓‘好头脑不如烂笔头’。大家不妨把好的构思、精彩的句子写下来, 等会站起来可作参考, 岂不省事!”经我这样一提醒, 很多学生拿起笔写了起来。十五分钟左右, 就有学生举手。时间之快, 令我兴奋不已。要知道, 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农村中学, 招收的大都是一些村小的学生。家庭经济基础薄、父母文化层次低、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质量不高使得这些学生的各个方面都亟待提高, 尤其是语文。由于缺少必要的语文系统训练, 他们的知识储备少, 眼界窄, 方言重, 一篇习作最少要半天时间才能完成, 且好作文寥寥无几。

想不到这只是个开头, 更让人惊喜的事还在后头。你听, 平时少言寡语的王妍说:“今天向你们介绍一下我的同学。首先, 她是个女生;第二, 她这个人贼漂亮。我的这位同学成绩虽然不是很好, 但人家上课还是蛮专心的 (除了副科) , 至于她有没有听进去, 我可就不知道了。是老师提问的时间了, 我眼一瞅, 咦, 这人呢?我用那双不可透视的眼睛 (因为戴着眼镜) 前前后后, 左左右右, 上上下下找了一遍, 呵, 好家伙, 这人跑到桌肚子里呢!悲啊 (请注意:我是替她悲的) !提问结束了, 那家伙又抬起了头, 继续听讲。‘铃……’令人沉醉的下课铃声响了起来, 我们以平静的神情目送老师出门。‘老师走了!’不知谁高喊了一句, 教室里立刻变成了狂欢俱乐部。我的同学立马拉了一群人 (当然, 这也包括我) 聊天。但见这位海阔天空, 越说情绪越高涨, 拍桌子摔板凳, 说得我们捧腹大笑, 声泪俱下, 直至不能动了。此时, 我怀疑这位前世是不是搞笑专家, 但或许是心理学家, 因为她让我们那‘累’了一节课的麻木的神经得到了很好的放松。这时, 我们这些人中不知又有谁起哄:‘嘿, 来几首songs吧!’并且给了她一个眼神, 这位仁兄也不客气, 也不谦虚, 说:‘要听什么自己点, 我一定唱给你听!’于是, 我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点了起来。放学了, 同学们一窝蜂冲出教室, 可这位不知是舍不得我还是咋地, 握着我的手说:‘我走了, 我真的走了, 走了哦, 不要想我哦!’我已热泪盈眶 (当然是用水抹在眼上的) 说:‘走吧, 我不会想你的, 再见!’然后, 她扑哧一笑, 说:‘你这个没良心的, 给我走着瞧!’……你们猜猜她是谁?”“是包倩玉!”同学们高喊, 同时“哗……”一阵掌声。接着举手的是漂亮文静的乔玉婷:“我介绍的这人, 也是位女生, 可她性格暴躁, 从不害怕男生的高大, 反而会在课间追打男生。她也知道这不是男生怕她, 可她就是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有一次, 男生用桌子挤她, 她将桌子扔得老远, 四周传来一阵惊叹。班主任知道后批评她不该如此粗暴, 应该温柔一点。她追问:‘为什么?’老师回答:‘因为你是女生。’她反问:‘男女有别吗?’一脸凛然。她有一副超大嗓音, 谁若是惹了她, 恐怕你那耳朵就要遭到‘狮吼功’的攻击了。……她也不总这么坚强, 也有流眼泪的时候。有一次, 校长说本班很乱。有人说其中有她, 可事实上她没有喊, 老班并不理解, 根本不听辩解。两节课的罚站, 站得她头晕眼花, 可此时的她, 心中只有一个字:怒。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委屈的泪水犹如夏日的雨水, 哗哗地流了下来。”“是谁呢?”大家先是一阵茫然, 既而恍然大悟:“乔玉婷!她写的是自己!”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 还夹杂着会心的笑声。大家受此热情感染, 一个个争先恐后, 把手举得高高的, 嘴里喊着:“我, 我, 老师下面我来说!”有介绍贪玩的施程, 有介绍酷爱体育的章子建, 有介绍热爱集体的茆永, 还有的介绍乐观搞笑的张飞……都能描绘得形神兼备, 突出人物的个性。而且, 经过课堂上这样一描述, 同学之间发现了平时不易觉察的优点, 被描述的学生也深受鼓舞。我抓住这样大好时机, 对学生又进行了一次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他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多反省反省自身, 这样“取长补短”, 才有进步。

篇4:一堂难忘的作文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真是鸟语花香,热闹非凡,你们养殖的动植物真可爱,谁愿意把你的心爱之物向大家介绍介绍?”

“老师,我先来!”小胖子欧阳提着鹦鹉笼子走上台来。“我养的这只鹦鹉叫牡丹鹦鹉,你们看,它身上羽毛的颜色特别鲜艳,真像盛开的牡丹。最有特点的是它的嘴……”欧阳说着,就用手去指鹦鹉的嘴,忽然,鸟笼子散架了,“唧”的一声,鹦鹉飞出了笼子,在教室上空盘旋,同学们先是一怔,继而哄笑起来,有的学生连忙站起来关窗户,有的学生跳起来帮助捉鹦鹉,欧阳同学急得满头是汗,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孩子们跑的跑,抢的抢,教室里就像一锅煮开的沸水。由于大家齐心协力,很快,鹦鹉便被同学们捉住,递到了欧阳的手里。欧阳把鹦鹉往笼子里装进去,鹦鹉想挣扎出来,用嘴啄欧阳的手,欧阳拍打着它的脑袋,自言自语的说:“你再调皮,你再调皮,中午不给饭你吃……”鹦鹉耷拉起脑袋。他们那滑稽的样子,惹的同学们又是一阵哄笑。

“欧阳,你的鹦鹉在家里时从笼子里飞出来过吗?”有同学问。

“有一次,我给他喂食,没及时关好笼子,它飞出来了,我和爸爸妈妈费好长时间才捉住它。”

“欧阳的鹦鹉太调皮了。”

……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欧阳同学的这只调皮的鹦鹉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我想,同学们在养殖动植物的过程中,一定也有许多乐趣,许多收获,谁再来给我们讲一讲呢?”我顺势引导孩子们。

“我来!”“我来!”……孩子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争先恐后的走上台来,津津乐道的向大家介绍。有的说到动植物的外形,有的介绍生活习性,有的讲述养殖过程中的趣事……孩子们似乎有讲不完的话,有太多的喜怒哀乐要与大家分享。看来,这一只鹦鹉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在亲手养殖的过程中,他们也与动植物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有了很多的感悟,很多的收获。等到我宣布作文的时候,孩子们纷纷拿起笔,迫不及待的写了起来。

篇5:难忘元旦作文

联欢会那天,我早早来到学校,和同学们布置黑板,大家在黑板上写了大大的三个字——庆元旦,也在旁边画了鞭炮,气球和烟花等。

7:30到了,大家坐在座位上,中间有一个长方形场地,那是大家表演的地方。表演的时间到了,几位主持人绘声绘色的讲了开头词,讲完后,一位主持人说:“有一首歌红遍了大江南北,那就是《沙漠骆驼》”。大家班5位男同学来到讲台上,铿锵有力的唱着,大家一边吃着自己带的食物,一边听这开心的歌。他们唱完后,迎来了雷鸣般的掌声。第二个节目《上课**》,讲了同学们在上课时的淘气。第三个节目是校园的小路上,这是大家班三个女同学演唱的,她们唱的既有感情又自然,被人心情舒缓,她们唱完后,迎来了一阵阵掌声。下面大家又表演了合唱,独唱,也玩了抢凳子,你来比划我来猜,如此一上午过去了,大家还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联欢会结束了,我把我们的桌椅搬到原来的地方,也打扫完了卫生,开高兴心的回家了。

篇6:难忘的元旦作文

只炸响了一根。胖哥百思不得其解,七彩娃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七彩娃按胖哥的方法重又将擦炮排成了一圈,一共十根。胖哥有些纳闷,说:“你别费劲了,这种方法我试过了,不行。”七彩娃并没理会他,不紧不慢地把火药粉撒在一圈擦炮的中间,点着一根火柴往火药粉上一扔。只听“轰”的一声响,十根有九根一起炸了,还有一根顽皮的擦炮蹦到胖哥刚买的新鞋上,那可是他妈妈送给他的新年礼物。

“嘿!威力怎样?比你那样玩有意思吧!”七彩娃得意地说。

“威力是可以,不过……还不够刺激,还有,你看我好不容易才盼到手的名牌运动鞋这么快就经历‘战争’了。”胖哥心疼地说。

“不够刺激?那我想想怎么个玩法才过瘾。”七彩娃沉思说。

“有了。”胖哥一拍脑门兴奋地说,“我们来玩‘金字塔’。”他俩找来一卷胶带,将擦炮堆成“金字塔”,将每根引线粘在一起,把引线点燃后往远处一丢,擦炮如同炸雷般响。七彩娃说:“这种炸(zha)弹威力可真大,咱们把它叫做‘手(shou)雷’吧!”

不一会儿,他俩又将许多擦炮头对头排在一起,排得像一条长龙,胖哥把“龙头”点燃,“龙身”随即“噼噼啪啪”地响了起来,热闹劲儿不亚于谁家娶媳妇放鞭炮呢!

他俩的“手(shou)雷”和“飞龙”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注意力,连平素最不喜欢玩的赵乐乐和许欢欢也来凑热闹。他们随即组成以七彩娃和胖哥为领队的两大阵营——火龙队和海鲨队,决定比试一下。双方用中间的一条路作为“国界”,很快交战起来。七彩娃拿了一条“飞龙”,点燃后扔向胖哥他们,把海鲨队炸得乱了阵脚。胖哥不服,拿了一个“手(shou)雷”丢向火龙队,“手(shou)雷”过境处,火龙队掩体破坏很大,所幸无人员伤亡。

篇7:难忘的元旦作文

29日上午,我们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一踏进教室就看见,教室里已被同学们装扮得焕然一新,教室里的窗户上喷上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图案,黑板上、灯上、窗户边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彩带和气球,同学们用漂亮的美术体字在黑板上写着“元旦联欢会”几个醒目的大字,整个教室被同学们打扮得五彩缤纷,喜气洋洋,充满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同学们个个都很兴奋,在下面唧唧喳喳地在议论着,期待着联欢会地开始。

八点半,联欢会终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拉开了序幕,这次联欢会是由汪雨恬、周宇晨、方琳潇等同学共同主持的,主持人报完节目后,首先是高雅、陈怡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舞蹈《最炫民族风》,只见她们整齐的舞蹈动作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显得格外地优美,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随着欢快的音乐摇摆了起来,有的挥舞着气球和彩带,有的跟着节拍拍着手。然后是由王睿珏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黄梅戏《女附马》,王睿珏圆润的唱腔,让我们领略了中国戏曲的风采,又再一次为我们讲述了那上千古传唱的故事。当我们还未从戏曲的韵味中回味过来时,候一凡的小提琴表演又把我们引入了另一场听觉之旅。那琴声真是优美至极,时而仿佛像泉水从山谷里流到溪流中,时而像丝丝细雨打在竹林的树叶上的声音。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再接着登场的是赵天瑞,杨博群等同学表演的小品《不差钱》,虽然这个小品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但自已班上同学演的小品也毫不逊色。他们幽默的语言、默契的配合和搞笑的动作把全班同学笑得前仰后合。他们的节目把今天的联欢会又一次推到了高潮。最后为我们带来的是王文月朗诵的毛泽东写的一首词《沁园春.雪》,让我们感受到了伟人的博大胸襟。热闹的联欢会当然也少不了游戏节目,比如击鼓传花、抢板凳、让每一位同学都融入到联欢会热闹的气氛中来。笑声、掌声、音乐声充满了整个班级,这是一场多么精彩缤纷的联欢会啊!

篇8:年味的元旦

现在我们要过两个新年, 阳历年的元旦和阴历年的春节。同是过年但过法却不同。中国人习惯于过阴历年, 阳历年的元旦好像只是机关的人放几天假, 过年就像没过似的, 一点年味儿也没有。

上世纪70年代, 我们村子里的阳历年曾经过得很红火, 且过得很有中国味, 到现在还回味无穷。我印象最深的是1974年的元旦, 因为那天, 我们村办中学的郭校长跌倒了。

在我的太行山的老家, 过年燃旺火是传统的习俗, 而把这种习俗用在元旦, 则体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那时过元旦学校是不放假的, 作为小学生, 元旦成了我们除“六一”外最向往的节日。

我们学校在村子的中心, 有一个大大的院子。元旦的前一天下午就不上课了, 各班的任务除一部分学生打扫卫生外, 另一部分学生就是到野外砍柴架年火。一个下午, 村子的土崖上、高岭上, 就可看到三三两两穿着破烂的孩子挥着斧头、镢头忙碌砍柴的身影, 就可看到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孩子拖着柴从学校圆拱形的大门凯旋而入。

柴在不断地增加, 架年火的人忙得满头流汗, 不亦乐乎。柴在增高, 一个十米高的年火堆不一会儿就架起来了。而孩子们是不走的, 我们在院子里围着年火堆玩呀玩的, 一直待到天黑才回家去。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 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学校。七个年级400多人, 校园里热闹非凡。

各班的人数都点齐了, 半明的电灯下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新年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由我们的郭校长点年火。郭校长名郭保安, 五十上下年纪, 那时他是披了一件黑呢子大衣的。只见有人不知从何处拿来一个布扎的蘸了油的火把, 点燃递到了校长的手中。校长就到了年火堆的旁边, 从最下边的一个放了芝麻秆的点火口把柴点燃。开头是一点小火, 一会儿火焰就直往上蹿, 随着孩子们一声声嗷嗷的呼喊, 一根冲天的火柱照亮了整个校园。那是吉祥之光, 温暖之光。老师和孩子们都笼罩在这新年的祥光中。

年火的升腾中, 郭校长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放鞭炮。郭校长手中的鞭炮年年都和他一米八的个头一样高。只见有人给他把鞭头燃着,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就震响起来。郭校长披着呢子大衣提着鞭炮小跑着围着年火放, 而周围的学生只是一个劲儿地喊着。跑着跑着, 郭校长却脚下一滑一下子跌倒在了地上, 摔出去的鞭炮则在他的前边乐开花地响着, 围着看的人们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有人扶起校长说:“过年跌倒, 拾个元宝。”校长的脸上也洋溢着一片灿烂的笑。

元旦的早饭是由学校管的, 支大锅, 燃大火, 学生们每人一个大白馒头, 一大海碗飘着肉香的汆汤。锅里冒着白腾腾的蒸汽, 孩子们端着碗唧唧喳喳地喧闹着, 元旦就香得有了肉味。

吃过了饭学校里要发奖了, 有的孩子就会领上“三好学生”的奖状, 抱着笔记本或钢笔等奖品, 乐呵呵地向家长报喜去了。

我童年的元旦, 也很有年味儿。

【赏析】

“元旦”的“元”, 指开始, 是第一的意思, 凡数之始称为“元”;“旦”, 象形字, 上面的“日”代表太阳, 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 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 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 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 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 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21世纪的人们早已经习惯了既过传统的春节, 又过一过阳历年——元旦。喜庆谁还嫌多呢?更何况井水不犯河水。于是, 元旦也有了浓重的中国色彩, 有了浓烈的东方味道……本文标题叫“年味的元旦”, 主要突出了元旦的“味”, 也就是中国的味道, 中国传统的特色;也只有在中国, 才能把元旦过出这种味道来。文章通过对上个世纪70年代一个村办中学过元旦方式的回忆, 折射出中西方文化交融汇合的过程。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情深意笃, 细节鲜活。可以说, 如果没有那段真实的经历, 如果没有那种深厚复杂的情感, 是绝对写不出如此凝重质朴的文字的, 也不可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和深深的思索……

(李月)

习俗链接

元旦发展史

元旦, 也被称为“新年”, 是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古代, “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 也就是农历新年。

元旦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 元旦均为法定假日;中国内地及台湾均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习俗方面, “元旦”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 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汉语“元旦”含义:“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时间, 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民国以前, 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历史上, 中国各个朝代对“元旦”说法不一致:

夏代为正月初一 (夏历1月1日)

商代为十二月初一 (12月1日)

周代为十一月初一 (11月1日)

秦王朝时期为十月初一 (10月1日)

(参见农历、夏历、殷历和周历的分别记载)

汉朝汉武帝太初元年时, 邓平等人创立了“太初历”, 定正月初一为元旦, 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 孙中山为了“行夏正, 所以顺农时;从公历, 所以便统计”, 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而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 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 自此我国的每年1月1日就成为我们家喻户晓的新年“元旦”节日。

扫尘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 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 清洗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六闾庭院, 掸拂尘垢蛛网, 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 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 在明代开始盛行, 到了清代, 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楹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 依其使用场所, 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 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 为正方菱形, 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 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 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 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 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 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 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 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 也和春联一样, 起源于“门神”。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 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 变得丰富多彩, 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 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的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 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 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 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 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 以后发展成挂历, 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 各相与赠送, 称为“馈岁”;酒食相邀, 称为“别岁”;长幼聚饮, 祝颂完备, 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 以待天明, 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天”, 除夕之夜, 全家团聚在一起, 吃过年夜饭, 点起蜡烛或油灯, 围坐炉旁闲聊, 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通宵守夜, 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 到唐朝初期, 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 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 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 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 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 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篇9:《难忘的一件小事》作文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64-01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学生选取自己印象中的一件小事来写,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人手,关注生活、真切感悟,表达独特感受,在与同伴交流中提高鉴赏能力与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次习作训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平凡小事并有所感悟。

(二)借助欣赏、品读例文,帮助学生明确写法,懂得以小见大。

(三)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自由表达独特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人

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带你们穿越时光的隧道.一起去体验一下生活小片段,好吗?

生活回现:(教师展示拍成的照片,适当解说。)放学后,一位小同学小心翼翼地给班级的花儿浇水,她的脸像朵绽开的花儿。天刚蒙蒙亮,一位男同学就在胡同里学滑板,摔倒了又马上爬起来继续学。瞧他那专注的样子:他一手扶着墙,一手试着甩动。我想,要是他对待学习也能这样,学业一定会不断进步!

师:像这样让我们感悟颇深的小事,在你们身边一定也发生过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熟悉的生活世界,倾吐你难忘的一件小事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导人新课,十分自然。这样利于调动学生生活情感和知识积累,激起学生表达的激情,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师:现在就让我们畅所欲言,想想哪些事让你难忘?不管是亲身经历,还是亲眼目睹,只要印象深刻,真实可感,让人读后有所感悟、有所启发的事都可以。

生:一个冬天的早上,陈淼同学在课堂上闹肚子,不由自主拉在裤子上,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被老师及时制止了。老师跑出教室魔术般地拿来一条裤子给她换上并帮她清理脏物。这件事让我们对老师刮目相看。

生:一天,一个中年人在街道旁摆放东西。扔圈套一次要给他2元。结果很多人鬼迷心窍去扔,钱源源不断流入那人口袋中,却无一人套中东西。这真是个圈套啊!

[设计意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渠道,从不同角度选材,培养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思考问题。教师只相机点拨选材及表达的完整性。]

(二)精彩回放,明确要求

1.小组互动,明确要求。

师:看来同学们的经历不少,又有一双明亮的慧眼。刚才大家只是蜻蜓点水地说。如何才能让人明白你难忘这件事的理由呢?

生:还得展开说,把一件事的过程说清楚、说具体,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师:对啊!要说清楚一件事,要包括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请同学们选一件小事在小组里说具体,好吗?如果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启发。

2.集体互动,答“记者”问。

一个学生叙述自己难忘的一件小事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后以小记者的身份针对听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质疑。教师引导学生将一件事的过程细节说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互相交流,为学生提供向同龄人学习的机会,也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与他人分享生活经验。]

(三)读文悟法,讨论明理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这次习作已经非常清楚了,写难忘的一件小事,除了注意选材,也要注意表达。下面.我们一块来好好读读这篇习作,肯定会受到启发的。

1.品读范文,感悟写法。

(出示范文《难忘的关爱》)

师:想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说说你的理解。文中按什么顺序描写一件小事,哪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2.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文中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等进行细节描写,要让人明白什么道理。

3.归纳总结,习得方法。

师:这真是妙笔生花啊!你们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火眼金睛。现在你们知道小作者是怎样写,使得难忘的一件小事生动、具体,让人感受颇深了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提供范文引导学生认真读,读中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拨动心弦,学生习作

师:生活无小事,同学们,拿起你的笔,将自己难忘的一件小事写成一篇精彩的文章吧,相信你会大功告成!

学生根据自己撷取的内容构思书写。教师巡视,给有困难的学生予辅导。

(五)赏析评价,锦上添花

1.自我修改润色。师:反复认真读读自己的习作,评价自己的习作,修改得好的同学可以获得“小作家奖”。

2.小组互评互改。师:评价同学的作文。要给对方提出至少2个优点及1个修改的金点子。

3.师生共同赏析。教师选取几篇典型习作与学生共同点评。评出“小作家奖”,激励其他同学修改好习作。

4.学生修改完善。课余将修改完善的习作贴在“小星星展台”供大家共同评赏。

[设计意图:及时的交流与评改,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我,并逐步养成自我修改习作的能力。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牵手”。]

篇10:难忘的元旦作文

每到元旦之夜,我就会渐渐地等候年味儿袭来。

随着傍晚的到来,令我最快乐的是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同共享丰富的年夜饭,我们边吃边聊。

大家相互说着新年的一句句祝愿,唧唧喳喳整个饭店就像菜市场一样。再低头看看饭店里,早已是张灯结彩充溢了年味儿。我们渐渐地吃着,渐渐地聊着,今晚我们随同着快乐与喜悦完毕了这顿年夜饭 ,真实是让我耐人寻味。

吃完了年夜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元旦夜的鞭炮声。瞧!一朵朵绚烂的烟花在空中绽放了,把本来漆黑的天空烘托得愈加绚丽多彩,如诗如画,那声响震耳欲聋。低头仰视,烟花,一朵、两朵、三朵… …爆了,散了,装饰着夜空。夜空登时成了花的陆地,万紫千红,大地也被烟花点缀得像仙境一样美丽,美丽。看着看着,我被这美丽的焰火沉醉了,站在阳台上我细心察看烟花,我发现了烟花像一支 箭一样以最快的速度飞向夜空,再以优美的姿势,协调的举措绽放了,像一簇簇火焰,一粒粒珍珠,一条条丝带,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遥想。登时,也给夜空点缀了一下,看上去愈加华美。

不但烟火的美让我沉醉,春晚的舞台美以及精彩的节目也让我惊叹不已。

一个个节目在活生生的演员身上扮演得淋漓尽致,似乎身临其境。夜渐渐地深了,12点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声奏响了迎春曲。此时此刻,随同着洪亮的鞭炮声,一家人聚会在一同看着春晚 ,在我们的心中,一切都是美妙的,真是元旦在烟花中绽放,新年在烟花的随同下迎来!

篇11:难忘的元旦作文

当我和小姑来到安庆菱湖公园时,我发现这里有许多娱乐项目,有过山车、摩天轮、碰碰车……

其中我最喜欢玩的项目便是过山车,当我看到过山车时,我心想:过山车一定很刺激,很好玩,可当我向小姑说这个请求时,小姑便立马拒绝了我。我便可怜巴巴的对小姑说:“小姑,求你了,你对我最好了,你就让我玩会嘛。”小姑在我的苦苦哀求下答应了我的请求,我高兴的像一只猴子一样手舞足蹈。我买了过山车的票,坐了上去,可当过山车启动时,我却紧张起来,里面就像有一面小鼓咚咚的响啊。刚开始过山车行驶的很慢,我心想:原来坐过山车也没那么恐怖嘛。可当我到坡顶时,我仿佛站在悬崖边上,吓得腿都发软了,可是过山车已经驶下去。过山车一会儿转个s形,一会儿在空中绕了个大圈,终于停下来了。我深深地呼出一口气,背后冒出一层冷汗。

篇12:难忘的元旦晚会作文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准备着元旦晚会开幕,班级里布置的井井有条、焕然一新,彩带、气球随风飘舞。黑板报也在宣传委员的辛勤劳作下,换上了精美的图画。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大家摩拳擦掌,坐立不安。有的默默背诵着自己的台词;有的三五一群互相交流着经验;有的恨不得马上到台前表演……处处是一片欢乐的景象。个个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随时准备把自己最拿手的节目表演给大家。

不知谁大喊了一声:“老师来了!”班级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老师望着同学们渴望的眼神和急切的心情,瞬间也融入了我们的氛围之中。随着老师高声宣布元旦晚会开始,班级里顿时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第一个节目是:《时装秀》。选用的材质是报纸、包装盒等废旧物品。环保的同时,起到了废物利用的作用,也赋予了它们第二次生命。那独具匠心的`服装,夸张的表情,使我们耳目一新,也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接着,吴佳熠同学唱了一首《圣诞歌》,真可谓别有一番韵味,演唱的不但节奏感强而且语音委婉,细细品味真是绕梁三日,余音不绝。

接下来的节目,个个都非常精彩,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张倬铭唱的《新贵妃醉酒》,简直就是李玉刚的翻版,我们也沉醉在歌声中,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看着“杨贵妃”的翩翩起舞,晚会瞬间也达到了高潮。最后晚会在老师的抽奖节目中结束了。同学们个个都意犹未尽,还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精彩的晚会就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将成为我们最难忘的一次记忆。

篇13:元旦节也要注意饮食控制

这是因为每逢节假日, 朋友或家人聚会的机会就剧增, 大家都格外高兴, 一起娱乐、聊天时间过长易使人疲劳。一起进餐时, 自然少不了相互劝菜敬酒, 加上美味佳肴的诱惑, 有些病人在此种环境与气氛中可能早就忘了自己是一个应严格控制饮食的糖尿病病人。即便并没忘记自己是糖尿病病人, 可能错误地认为就此一次应该问题不大或大不了餐后加大降糖药的用量罢了。凡此种种, 都是导致节假日部分病人血糖会发生较大波动、病情加剧的原因。

那么如何使糖尿病病人既可以在节日期间控制好饮食, 又可以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元旦节假日呢?现就饮食控制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 牢记自己是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是要严格控制饮食的, 以平常心来对待节日饮食, 做到了这一点, 即便是家人团圆, 朋友相聚, 你决不会因高兴而放纵, 因热情敬劝而畅饮。

第二, 进餐必须定时定量。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必须是定时定量的, 而节假日中生活规律常常被打破, 吃饭不定时, 餐次分配不合理, 食物量也不知不觉的发生了变化, 如果只按时吃药而未按时进餐的话则很容易出现低血糖。

第三, 饮酒应限量。

在节假日的特殊日子里, 糖尿病病友偶尔、少量喝点酒也是允许的, 少量的概念是红酒50~100毫升、啤酒250~350毫升或低度白酒50毫升, 即便如此也应相应减少25克主食 (干重) 摄入。千万别以为酒精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不需要胰岛素参与而一般不会使血糖升高就可以多喝。经常、过量饮酒不仅可能使饮食控制失衡 (高热量、水溶性维生素丢失及代谢紊乱) , 而且易诱发低血糖。

第四, 少吃或不吃零食。

零食一般是指三餐饮食以外、容易获取的即食食品, 包括范围较广如坚果、干果、鲜果、蜜饯、果脯、糕点、饮料、加工好的农副产品等食品。通常, 糖尿病病友是不宜吃零食的, 因为多数零食特别是坚果和糕点类的热能值或血糖指数较高, 很容易使你摄取过多的热量而导致饮食控制失败或因引起血糖波动较大, 而影响病情的稳定。所以, 糖尿病病友尽量不要吃零食。特殊情况下如外出做客或旅游不能按时进餐时, 零食可以作为加餐食品用来预防低血糖。

第五, 饮食要清淡。

许多人只知道口味较重 (偏咸) , 对高血压、心脏病等病人不利, 而不知道对血糖也有影响。研究证实, 糖尿病人口味偏淡 (低盐饮食) , 不仅可防治高血压及心血管病, 而且可以减轻病人胰岛的负担, 有利糖的代谢改善和病情稳定。换句话说, 口味重也可使血糖升高。所以, 病友口味以偏淡为宜, 全天食盐摄入量以5克为限。同时还应注意避免或少食节日里常吃的腊鱼、腊肉、盐腌或酱制等含盐多的食品。少油也是清淡饮食的主要内容, 病友应尽量少吃含脂肪多的肥肉、鱼子、蟹黄、蛋黄等食物;少吃油炸食物;烹调用油也应控制在一天25克以内。

第六, 远离大鱼大肉。

节日里, 不管是在家还是在餐馆里, 几乎都是动物性食物为主。这样的膳食食物结构不管是对健康人或糖尿病病人都是不合理的。如果病人摄取大量的动物性食物, 就必然导致蛋白质摄入增加, 过多的蛋白质不仅同样可以使血糖升高, 而且可加重病人肝、肾负担及造成代谢紊乱。面对食物的诱惑, 病友要有高度的自控能力, 即使是自己特别喜好的美味佳肴, 尽量做到只吃一箸。相反, 应保证摄取足够的蔬菜和主食。

第七, 主食尽量选择粗、杂粮。

如荞麦、燕麦、玉米、小米等。由于多数人盲目追求食物的口感, 以至于加工得越精细的粮食越有市场。尤其是逢年过节, 很少有人还会想起有利健康的粗杂粮。如果粮食吃得越精, 血糖就会升得越高越快, 病情也就越糟。所以糖尿病病友应尽量以粗、杂粮来代替精、细粮, 同时应注意避免食用由精细粮食加工的年糕、汤圆、元宵甚至是面包、馒头等。当然粗、杂粮的口感不好, 有的病人不喜欢, 请记住:再难吃的食物比药物好吃。

第八, 吃水果有讲究。

只有血糖控制满意的病人才能吃水果, 时间应安排在两餐之间, 一次进食水果量以一个谷类交换单位为限;如25克大米或面与200克苹果、橘或250克梨、桃或300克菠萝、芒果或350克哈密瓜、柚子所含热量大致相等, 同时注意勿将水果打成果汁食用以及用干果代替水果。

篇14:元旦溯源等

现代意义的“元旦”是指阳历新年的第一天。“元旦”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说文解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即早晨的意思。因此,“元旦”即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是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统一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时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相沿未改。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顺农时”、“便统计”,定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我国最早的航标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辟了从刘家港(江苏太仓)到直沽(今天津)的北洋航线,用来海运江淮大米供应大都(北京)。当时由于长江口沙滩暗礁密集,常有船只搁浅触礁,造成人财损失。到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根据老船工苏显的建议,在江口西沙嘴设置了一艘桅杆顶端挂有彩色旗帜固定的船只,使各种船舶以此为标志,得以安全通过。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航标。

河南发现滑县木版年画

继开封朱仙镇、天津杨柳青等中国五大木版年画品种后,专家在河南又发现一个新的木版年画品种——滑县木版年画。专家认为,滑县木版年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发现的一个新的木版年画品种,一个新的年画产地,对研究中国木版画的历史、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滑县木版画创立于明朝初期,由于诸多因素,主要产地集中于滑县慈周寨乡前二村一带,由于对传承人要求严格,几百年来制作技艺均由韩性男子继承。在形式上,滑县木版画除了年画外,还有家族族谱、中堂、对联等表现形式,反映了当地群众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内容上,滑县木版年画多取材于佛、道、儒人物、各个行业所供奉的诸神等;木版画则以人物、神话、典故、吉祥物等为内容。此外,滑县木版画对联中有不少文字,至今尚难破译。

围棋的起源

围棋是我国传统棋种,也是当今体育运动竞赛的项目之一。传说它诞生于我国的远古,起源于古代部落会议。当时,部落首领会议为商讨对敌战争,就地画图,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石子代替敌我兵卒,进行筹划,制定作战的策略。时间一长,由于它能启人心智,便逐渐演变成了人们的游戏,以供消遣取乐。而后,它又逐渐传到日本、朝鲜等地,使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体育娱乐运动。

我国秦汉以前一日两餐

现代人习惯于一日三餐,而泰汉以前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另外,古人还认为,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

我国未成年人网民已达1830万人

我国网民总数达到1.23亿人,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网民达1830万人,占到总数的14.9%。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社会基础设施,获取信息、定向搜索、休闲娱乐、高效工作和优化生活已成为青少年基本的网络需求。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许多亟待加以完善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网络成瘾的问题。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11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我国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网民存在网瘾问题。

我国古代的道路名称

我国筑路修道的历史相当久远,相传史前为了作战与生活的需要,黄帝“命竖亥通道路”。“道路”出现了,名称也由此而定。帝尧时,路名“康衢”。西周时,路按等级分别命名,“路”容乘车三轨,“道”容二轨,“涂”容一轨,“畛”走牛车,“径”为仅马的田间小路。“秦治驰道”为中国交通史上空前大的工程。“驰道”又名“真道”,为天子驰车马之道。又广筑非官道。秦汉以后历朝,路名“驰道”或“驿道”,元称“大道”。清称“官路”和“大路”。1913年后各省建现代公路,叫做“汽车路”,以后就统一称“公路”了。

华侨一词的来历

据历史记载,早在秦汉时代,中国人就已远航国外。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中国人侨居国外大约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华侨”一词的出现始于19世纪末,而普遍使用则在20世纪以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日本横滨的华侨创办学校,初次使用了“华侨学校”的名称。1906年,孙中山先生在他自己的一些著作中,也使用了“华侨”这个词。1910年,《民报》第25、26期上刊登署名“义皇正胤”的《南洋华侨史略》一书,成为我国最早的华侨史著作之一。从此,“华侨”就成了通用的名词。

天安门的由来

天安门是北京和中国的象征,它的设计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师蒯祥。明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蒯祥奉旨在1421年设计并建筑一座雕梁画栋的木构牌楼,叫做承天门,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1457年7月,承天门被大火所焚。8年后,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白圭又请蒯祥出谋划策,又建成承天门。明末战乱中,承天门又被焚毁。1651年,清政府重建承天门,新建城楼高33.7米,广9间,进深5间,以示皇帝的尊严,并改称“天安门”。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中国城乡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在“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上,林毅夫预测说,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时,城乡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达到4.9:1,而国外普遍接受的城乡收入差距在1.5:1,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差距为1.7:1。林毅夫认为,中国现在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目前中国城乡可支配收入差距是3.2:1,即城市居民人均消费额是农村居民的3.2倍。

道士的由来

在西汉以前,“道士”一词指的是有道德的人。汉朝,道教兴起,人们才将道教徒称作“道士”。但是长期以来,也有佛道不分的情况。有时候,人们把道教徒称为“道士”、“道人”。有的记载,却把佛教徒也叫做“道士”、“道人”。一直到隋唐以后,道士才成为称呼道教徒专用名称。

[文稿李莉]

上一篇:买化妆品心得下一篇:死水试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