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课程

2024-05-24

茶艺课程(共10篇)

篇1:茶艺课程

坦直中学《茶艺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类别:兴趣选修课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门课程根据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为拓宽学生知识层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特设本门选修课程。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引导学生如何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中,用直观演示法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模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动手完成实际操作,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沟通交流。

更有美好寄望——在国际休闲城市建设的大好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为杭州茶文化的传播大使,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品性美德沿袭百代万世,让茶香远飘全球。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鉴于本课程的课程性质,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并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兴趣培养和实际操作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了解茶叶基础知识和中国茶文化发展演变及其精神的内涵,了解中国少数民族不同的茶俗,通过对有代表性的茶诗词的鉴赏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美学意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2.职业技能目标:掌握各类常用茶的审评、简单鉴别技能,掌握品茗茶具选配、简单的茶艺表演,会演示多种茶品的冲泡、调制、品尝技艺。

3.职业素养目标:保持自然、得体、高雅的外表形象,拥有平和、谦恭的处事心态,正确运用茶艺礼仪,成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使者。

四、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包括(16课时)1.课程概述,建议2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基本概述,饮茶习惯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茶艺的人生哲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2.茶艺的基础知识,建议6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掌握茶艺的基础知识,包括茶的生长、起源、种植、类别和选购,中国名茶鉴赏,茶具选配,选择泡茶用水,茶艺基本礼仪。

教学要求:简单了解茶的历史变迁、茶的种植和中国茶区的分布,掌握茶的类别、熟练区分各类茶品,掌握中国名茶知识特点,学会茶具和泡茶用水的选配,掌握茶艺基本礼仪。

3.生活茶艺,建议2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了解饮茶习惯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古今知名饮茶轶事和名诗名句。

教学要求:了解饮茶与健康、饮茶禁忌,品读饮茶轶事、传说,鉴赏古今有名茶诗、词。提起学生改善生活品质的兴趣。

4.茶艺操作流程,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六大茶类茶艺操作流程。

教学要求:实际操作前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各类茶的茶艺操作理论。

实践部分(20学时)

1.绿茶茶艺操作,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绿茶的品质特点,绿茶的加工工艺,如何冲泡绿茶。

实训项目:场景模拟,学生根据场景及客人的喜好动手冲泡味甘醇美的茶汤。教学要求:掌握绿茶茶艺操作流程。2.白茶、黄茶和红茶茶艺操作,建议2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白茶、黄茶和红茶的品质特点,白茶、黄茶和红茶的加工工艺,如何冲泡白茶、黄茶和红茶。

实训项目:场景模拟,学生根据场景及客人的喜好动手冲泡味甘醇美的茶汤。教学要求:掌握白茶、黄茶和红茶茶艺操作流程。3.乌龙茶茶艺操作,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乌龙茶的品质特点,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如何冲泡绿茶。实训项目:场景模拟,学生根据场景及客人的喜好动手冲泡味甘醇美的茶汤。教学要求:掌握乌龙茶茶艺操作流程。4.黑茶茶艺操作,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黑茶的品质特点,黑茶的加工工艺,如何冲泡黑茶(以普洱茶为例)。

实训项目:场景模拟,学生根据场景及客人的喜好动手冲泡味甘醇美的茶汤。教学要求:掌握黑茶茶艺操作流程。5.花草茶的调配和茶艺操作,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介绍花茶草的几款经典配方,如何调配和冲泡花茶草。实训项目:场景模拟,学生根据场景及客人的喜好动手冲泡味甘醇美的茶汤。教学要求:引领学生自创花草茶配方。6.茶与人生,建议2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引导。

实训项目:学生讨论,交流学习心得,茶艺表演。教学要求: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感悟人生哲学。

五、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书面考查与技艺操作相结合

六、建议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使用教材:自编或参照《中华茶艺》(吴觉农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参考书:

《茶艺师培训讲义》,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编写(主编:杨招棣)2008版。

《中国茶文化》,王玲著,九州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茶文化学》,徐晓村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茶艺基础》,张莉颖编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茶经》,(唐)陆羽著,华夏出版社,2006年7月1日出版

七、说明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建议如下:

1.根据国际休闲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偏重讲解绿茶茶艺的发展及茶文化传播体系现状

2.教学中多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授课中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保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是茶文化发展历史最悠久,最深厚,茶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学校发扬民族优秀的茶文化教育,以茶亲和、礼敬、平朴的精神沁染校园生活,万物皆生机盎然。

篇2:茶艺课程

茶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修养。体现的是一种和谐、优雅、仁、德、诚、真、美。她源于远古却不失时尚,她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故有,以茶养生,以茶悟道。力求作一位优雅的、有涵养的,且拥有健康体魄和心灵的人,是我们一直的终极追求。其次,我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丰富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和韵味,也恰似我们向往高雅的目标!!

1.中华茶文化

2.茶的种类与特征

3.品茗用水及茶具认知 4.茶叶质量感官与储存 5.六大茶类科学泡茶法 6.十大名茶基本了解 7.茶艺表演

篇3:茶艺课程

笔者以高职茶艺专业为个案,探讨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指导下,发挥国家职业标准的就业导向作用,推动高职茶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轨道上来,旨在通过高职茶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普遍可行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途径,进而推动宏观层面的职业教育改革,构建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模式。

高职茶艺专业实行“双证”制度的必要性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满足了劳动力市场有序化运行和管理的需要,满足了人力资本投入获得社会认可的需要,起到了职业培训成果质量检验的作用,搭建了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推动了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2009年2月20日,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切实落实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高职院校要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其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双证”制度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

推行“双证”制度的本质是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关键是使学校教学计划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有机结合。高职教育教学必须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前提下,研究国家职业标准、课程体系、技能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等。在确保“应知”、“应会”的专业教学内容能够覆盖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的全部知识点和技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职业资格认证管理机构组织的专家认证,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或毕业时能够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减轻其考证负担,免除全部或部分考试。

各地高职院校在实施“双证”制度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少数高职院校实施了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改革试点,即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毕业时不用参加由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举行的资格考核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而是在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后可直接获得相关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制度是今后高职院校实行“双证”制度的改革方向,值得大力推广、普及。

高职茶艺专业是一门新兴职业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茶艺、茶文化、茶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在茶馆、茶企业、酒店、宾馆、学校等从事茶艺编创与服务、茶席设计与茶会组织、茶馆经营与管理、茶叶加工与审评、茶叶营销与贸易、茶艺教学与推广等工作的技术型和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茶艺专业对应的职业为茶艺师,茶艺师是一种新兴的现代职业工种,劳动部于2004年颁布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因此,在高职茶艺专业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充分发挥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对学校教育的指导作用非常必要。要将实施“双证”制度作为高职茶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使其在促进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就业及与就业准入对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05年,安徽农业大学经安徽省劳动厅批准,建立了挂靠在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技能鉴定所,并在茶艺专业开始试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安徽农业大学高职茶艺专业2007、2008届毕业生90%以上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茶艺专业“双证”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双证”课程就是根据国家行业部门、教育部门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格,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双证”培养方案,经教育、劳动部门审查通过后,在学校实施并安排在教学计划内完成,并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课程。在安排相关课程的教学培训时,必须做到不延长学制、不加重学生课外负担、不额外收取培训费。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向学生收取的唯一费用是鉴定考试费用。这样的做法免除了学生参加多次培训、考试的经济负担和学习负担,对减轻学生负担、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实行“双证”制度,关键在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要涵盖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将那些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具有实际意义的国家职业标准引入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之中,从而建立“双证”课程体系。就高职茶艺专业而言,应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以确保专业教学内容能够涵盖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调整教学计划,确定专业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学内容中融入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

(一)“双证”课程设置原则

开发适合的“双证”课程,使新的课程体系既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又能使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是推行“双证”制度的关键。

“双证”课程是指将职业标准与学校日常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学校教育课程。从宏观上看,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为主要目的组织起来的“专业课程系统”的统称。从微观上看,是专业课程中与国家职业标准中的一个或几个相关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直接对应、紧密联系的一系列课程。“双证”课程将职业教育与相应的职业培训相结合,可以为培养既有学历证书,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奠定基础,突出职业教育的学历性与职业性。

“双证”课程是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职业化。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需要解决好职业核心能力、特定能力及行业通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双证”课程建设必须遵循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为更好地发挥其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指导作用,需要开发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体系,在统一的职业技能鉴定平台上,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提供合适的教育技术支持。

“双证”课程设置主要应考虑行业(企业)需要,根据行业(企业)的需要,将教学内容按照教育规律加以系统化。“双证”课程自身应具有完整课程体系的特点,必须在学校教学计划内安排,而不是模块拼凑。围绕着“双证”课程的新体系,一系列有关课程也要相应地进行改革。

从考核鉴定的角度看,“双证”课程资源应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院校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机制(包括“双不免”、“单免”、“双免”等各种实施方式)。要重点考查“双证”课程资源是否能提供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接口,是否能提供认证课程的师资培训和考评人员培训,是否有配套教材等。

教育主管部门与劳动部门还可以合作建立“双证”互换的试点,由学校、培训及鉴定机构、企业共同参与,探索建立深层次的“双证”融通的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最终都绕不过课程设计这个关键,课程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高职茶艺专业“双证”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1.“双证”课程体系设置

高职茶艺专业“双证”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原则,对企业的岗位(群)进行筛选、归纳,确定本专业所面对的典型岗位(群),再对典型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对掌握技术和操作能力所需的知识点、技能点、素质点进行梳理,并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确定本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支撑课程及相关课程,构成课程体系。

与茶艺专业直接对应的国家职业工种是茶艺师,相关的职业工种还有茶叶加工工、评茶员、插花员等。为了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在茶艺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是按照学科的系统性要求,而是按照职业能力与知识要求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基础理论课按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设置,不求全,也不求专业系统性。理论教学虽然离不开学科知识,但所涉及的内容并不仅仅着眼于某一领域的学科知识,而是按照培养岗位能力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学有关学科知识,特别强调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要加大实验、实习、实训环节占整个教学的比例,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完成上岗前的实践训练。要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通过互相配合为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服务。实践训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实验、实习,不是为了验证理论,而是要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掌握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结合专业教学,设置相应的“双证”课程,确定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

我们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第二部分“基本要求”中的职业道德、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茶文化基本知识、茶叶知识、科学饮茶知识、茶具知识、品茗用水知识、茶艺基本知识等内容,设置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茶文化概论》、《中华茶史》、《中华茶道》、《茶学概论》、《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具鉴赏》等课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第三部分“工作要求”中的接待、准备与演示、服务与销售、茶艺馆布局设计、茶会组织、茶艺创新、管理与培训等方面的要求,设置了《服务礼仪》、《中华茶艺》、《茶席设计和茶会组织》、《茶馆经营与管理》、《茶叶市场营销》、《插花艺术》、《茶艺实用英语》等课程。另外,还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美学概论》、《消费心理学》、《形体训练》等必修课,开设了《服装概论》、《音乐欣赏》、《美术鉴赏》、《茶叶营养与保健》、《茶文学艺术》、《外国茶文化》、《茶文化经典选读》、《茶叶贸易学》、《茶叶经营管理》、《茶叶包装与贮运》、《茶点和茶食》等选修课。可以说,改革后的茶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涵盖了茶艺师的全部职业知识与技能。由于开设了《茶叶加工》、《茶叶审评》、《插花艺术》等课程,茶艺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对应申请茶叶加工工、评茶员、插花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

2.“双证”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在“双证”课程体系建设中,编写一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适应,能用于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满足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鉴定需要的教学用书是关键。由于高职茶艺专业是新专业,国内尚无相关专业教材。因此,我们与安徽教育出版社合作,联合有关高职高专院校,着手编写出版高职茶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与骨干课程教材。已经出版的有《中华茶道》、《中华茶史》、《中华茶艺》等,正在编写的有《中华茶具》、《茶席设计与茶会组织》、《中华茶文学艺术》、《外国茶文化》等,即将编写的有《中华茶文化概论》、《茶馆经营与管理》、《中华茶文化典籍导读》、《茶艺实用英语》等。其他的课程,如《服务礼仪》、《茶叶市场营销学》、《插花艺术》、《茶文化概论》、《茶学概论》、《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等,茶学及相关专业已有现成教材可以使用,待今后时机成熟时,再考虑编写适合高职茶艺专业的教材。

“双证”课程的开设试行,打通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渠道,安徽农业大学高职茶艺专业的两届毕业生,普遍在毕业前和毕业时获得了茶艺师、评茶员、插花员中的一项或两三项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率连续两年达到100%。

由于高职院校实施“双证”制度只有几年的时间,加上高职茶艺专业办学时间不长,学校自身运行机制还不够成熟,外部环境中影响“双证”制度实施的深层次问题较多,所以,在“双证”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刘育锋.论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 2003, (22) .

[2]耿献文.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10) .

篇4:高校应开设“茶艺”课程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茶文化所释放的伟大融合力是东方优美文化的底蕴,对世界产生很大影响。茶融天地人于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茶文化的表现正在不断扩大、创新和发展,茶文化的内涵就是中华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

茶文化有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茶色清新怡人,茶香悠远轻盈,茶味甘爽清冽,给人带来直接的生理愉悦感受。因茶的愉悦感受而幻化出的松涛、田园、高山、流水的意境之美,将人紧张的压力、烦恼的心情转变进入为轻松、闲适的氛围中。由饮茶而产生的诗、画艺术作品欣赏,是意境之美的升华;诗词音乐的韵律与茶文化结合,也是意境的表现。杜甫在《重游何氏五首》中写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可以说是茶文化与美学的天然联系,把品茶时感受的轻松、平静的氛围意境,引入中庸和谐思想,从茶汤的品尝中感受到大地山川等自然的奇妙;体味不断微妙变化的真味、真香、真气,从而领悟自然的真谛,享受相互交融的精神美感。

对大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荣辱观,引领到广衰的时空中,去感受博大、丰富和深邃的茶文化,领悟真、善、美的生活品味,人文精神素质才有望养成。

让学生在自我与优美传统的茶文化相互拥抱中,感悟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以及人生的创造美,激发和推动他们追求比物质生活更高远、更有价值的东西,引领学生通过茶艺文化中美的事物、美的思想资源,使学生获得全面的道德和审美熏陶,从而懂得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造就学生自己审美判断的眼睛和心灵,陶冶和净化学生的情操,高品位的人格质量和人文素养,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篇5:少儿班茶艺课程内容

1、开业典礼,知礼识礼

2、中国茶的起源及分类(对茶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功夫茶基础知识(认识茶具了解茶桌礼仪)

4、降水温练习以及绿茶冲泡

5、黄白茶的冲泡

6、乌龙茶的冲泡

7、红茶的冲泡

8、花茶的冲泡

9、黑茶的冲泡

10、毕业考核,评先了理论知识和实操最优秀的学员(前三名)

篇6:茶艺课程实践教学论文

高校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学习态度是开展好茶艺实训课程的前提。学生具备了餐饮知识及酒店服务礼仪等基础知识后,才能更好地开展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学生撑握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也有助于学生的学,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的特点是“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生的学习态度会影响到学生的学和动手操作,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茶艺课程实践教学过程实施

茶艺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模块教学和实地考察教学,通过这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茶艺的操作技能。(一)模拟教学。模拟教学法是茶艺实践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模拟仿真的茶艺馆实践教学情境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扮演茶艺师或顾客进行茶艺技能训练,亲身体验和操作识别茶叶、泡茶、饮茶、茶礼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先实践操作、再讲解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学生在茶艺实践教师的指导下亲自独立处理一个茶艺实践项目,从茶艺室的布局、茶叶采购、茶叶冲泡、茶礼及顾客服务等茶艺实践的全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处理碰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三)模块教学。茶艺术实践教学可分为茶叶识别模块、茶叶冲泡模块、茶礼仪模块、茶席设计模块等,对每一个模块进行茶艺专业技能训练,促使学生茶艺专业技能的形成。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升。(四)实地考察教学。根据茶艺术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组织和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如酒店茶艺室、茶艺馆、茶厂等参观考察,以获取实践知识、巩固和验证已学知识。在实地考察前,教师根据茶艺实践教学要求,确定实地考察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并做好联系工作。实地考察时,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知识。

三、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突出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综合性。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综合技能型人才,教师在上茶艺实践课的时候不是着重强调让学生就某一个动作反复练习,而是让学生有所思考,进行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训。在上实践课时,让学生把茶叶识别、茶叶冲泡、茶席服务等各个实践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二)作业布置多样化。茶艺课程涵盖的内容丰富且广泛,茶叶和茶具种类繁多,泡茶的方式和手法较多,学生可选择学习的机会更加多样。因此,在作业的布置上尽可能体现出多样化,这不仅兼顾到学生个性的发展,还能达到全面考核学生的目的。(三)科学灵活的考评方式。茶艺课程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课程,除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在考评的方式上,不仅从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作业的进行考评,还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实践操作技能上加以考评,注重过程考核,并且增加实践考核在考评中的比重。

四、小结

篇7:中国茶艺课程心得体会感想心得

作为院拓所接触到的第一门课程——中国茶艺。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只知道中国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只知道喝茶有很多保健功效,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多的认识了。在学习了整整一周的茶艺课程之后,我对茶具、茶的种类,泡茶的基本流程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门课和其他科目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更注重的是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中间换了几位老师,但老师们都很耐心负责。老师一开始先是对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接着让我们看视频,然后亲自给我们做示范。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门课,所以我对这些茶具都特别感兴趣。

我家不是那种经常喝茶的家庭,在家几乎没有泡过茶。很多工具是上了这门课之后才认识的。例如形状如夹子的称呼茶夹;形状如勺子的称呼为茶勺;形状是一个环形的斗称呼为茶漏;形状为一根细头针形状的称呼为茶针或茶茶通;形象为一扁平弯头木棍称呼为茶刮;形状为花瓶造型的称呼为茶瓶。

茶艺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它包含有知、情、意的部分,是综合的学科,也是整合的科学。学习了茶的相关知识之后,各种体会也慢慢随着茶知识的提高而产生。老师给我们看的视频,也让我们知道了制作茶叶的过程需要多么的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勤劳的茶农从采茶,到杀青,揉捻,干燥,每一个步骤都那么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正是因为他们认真的工作和细心的态度,才能让我们在家里喝上香气扑鼻,热腾腾的好茶。它们的加工方法让我大感茶的复杂以及深刻的内涵,这些都蕴藏着高尚的品质。自从知道了茶的加工工艺是如此的麻烦之后,也知道了所谓的茶香醇厚是如此的可贵。

后来,还学习了各种茶的冲泡方法和技巧,泡好一壶茶的技艺有三大要素:第一是茶叶的用量,第二是泡茶用水的温度,第三是浸泡的时间。用量就是放适当分量的茶叶;水温就是用适当温度的开水;冲泡茶叶时间等。

在科技发达、工作繁忙的社会,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泡上一杯清茶,品味它苦中带甜,饮后回甘的滋味,闻一闻它清淡怡人的香气是何等让人心灵沉静。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各位老师的教学下,让我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每一个人,奔波忙碌了一天,风尘仆仆了一天,不妨用些许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品茶吧!

篇8:茶艺课程

1 加强高职学生茶艺英语课程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加强中外茶文化的交流

当前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愈来愈频繁, 茶文化作为我国同其他国家沟通的渠道之一, 在促进文化融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而英语是国内外茶文化沟通的工具, 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在茶艺专业中设置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该课程中, 茶艺专业的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传统茶文化的知识, 还能够接触到国外各种茶艺, 认识国际茶艺友人, 促进中外茶文化的交流。

1.2 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

高职院校的茶艺专业课程不仅涉及到我国传统茶文化, 还涉及到国外的茶文化, 通过英语这门语言工具,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的中外茶文化的相同点和差异性, 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茶文化。茶道不仅存在于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当中, 国外的茶文化也讲究茶道, 二者在理念和方式上存在着很多的异同点。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能够充分理解茶文化的思想, 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1.3 有利于促进茶艺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茶艺专业在人才培养体系上面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提高学生茶文化的知识, 二是开拓学生的视野,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英语课程的设置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 掌握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茶文化发展的动态, 实现茶艺专业人才思维的交流和创新。当前我国需要的不仅是能够懂得传统茶文化的人才, 而且是能够将茶文化传播到世界的人才。英语课程的设置有利于茶艺专业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更好的实现人才的培养。

2 当前高职院校茶艺英语课程的现状

2.1 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高职院校在开设英语课程之前都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分析, 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英语课程。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在促进茶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调查显示很多学生都认为英语课程对于今后的就业没有太大帮助, 上英语课程时旷课和迟到的现象较为严重, 导致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不快。

2.2 茶艺英语课程体系不健全

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课程的设置中忽略了课时和学期的合理安排, 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师配备情况进行课程教学安排, 同时英语课时相对于其他课程较少, 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在该学期内有质量地完成, 并且英语课程被放在学段后期中, 导致很多学生不太适应该门课程, 而且有些学生忙于实习和毕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英语的学习。

2.3 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不恰当

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 由于英语基础的不同, 学生在各方面的英语能力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有些学生口语比较好, 但是写作水平较低;有些学生听力比较好, 但是阅读能力较弱;有些学生词汇掌握得不错, 可是语法难以掌握。大部分高职茶艺专业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没有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差异性, 采取“一锅端”的教学策略,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英语能力的短板现象, 不利于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茶文化的交流。

2.4 高职院校英语师资薄弱

受到教学规模和教学方向的影响, 很多高职院校在茶艺专业的英语课程中没有良好的师资配备, 表现为英语课程普遍采取公共课的形式, 学生都是大班上课, 教学质量较为低下, 而且英语教师多数是教学能力和水平有限的外聘人员, 教学水平也不尽人意, 这样就导致了英语课程的质量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影响了茶艺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3 创新高职院校茶艺英语课程的途径

3.1 改革茶艺英语课程的设置

在茶艺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要明确课程体系的总体目标, 实现学生口语、听力、写作和阅读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避免学生英语能力短板。在当前国内外茶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状况下, 英语课程的设置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英语水平。学校要对英语课程实施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在长期的课程监管当中吸收有益的管理经验, 弥补课程设置的漏洞。在编制课程计划时, 要提前对茶艺专业的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 了解茶艺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目的, 从而制定出科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首先, 学校要了解茶艺专业各个班级的英语基础, 根据不同的英语能力来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其次, 学校要合理的规划英语授课时间, 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 实现茶艺专业学生英语课程的良好的过渡, 同时保证英语课程的时间能够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再次, 要创新英语课程的教学体系, 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设置新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重新进行英语教案的编排, 提升英语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 保证英语课程朝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3.2 创新茶艺英语教学方法

当前在我国英语课程教学当中较为流行的方法是项目教学法。采用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把握教学目标, 良好的监控教学过程,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采用这一方法, 教师需要制定相关的英语学习项目和教学计划, 并且合理掌控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结束后还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具体来说, 教师首先要安排给学生合理的操作项目,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与茶艺有关的英语练习任务。例如在使用英语讲述茶水冲泡过程的教学项目中, 教师需要制定好项目的目标, 同时科学的安排操作时间。接下来教师需要把控好教学过程, 对于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监控, 确保任务完成的效率。例如在说出世界各地茶叶产地英文名的项目当中, 教师一是要确保产地的名称有据可查, 符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和需要;二是要避免出现茶叶产地重复的现象;三是要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效的掌握某一类有关茶艺的英语知识。最后, 教师在英语教学的任务完成之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将教师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 同时给予目标和方法上的指导, 确保学生在项目完成取得良好的效果。

3.3 加强茶艺英语课程的考核

良好的考核体系能够监督课程教学的效果, 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 积累有益的教学经验。高职院校在茶艺英语课程任务完成之后要进行科学严格的考核, 创新考核方式方法, 改革考核手段, 转变考核思路, 确保茶艺英语课程考核符合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在茶艺英语考核过程中, 不仅要采用传统的结果性考核, 更要注重过程性的考核, 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茶艺英语。结果性的考核固然重要, 但是不能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 因为这样会造成学生过分注重考试而忽视了平时茶艺英语内容的学习。科学的办法是进行过程性的检测, 确保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当中都能够踏实的完成所分配的学习任务, 从而逐步积累茶艺英语的能力。具体来说, 学校在进行茶艺英语课程考核时还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减少学生考试成绩对其评价的影响, 增加学生平时学习状况对其考核的影响。与此同时, 考核形式要注重多元化, 评价标准也要多样化发展, 这样才能更加公平公正地搞好考核工作。既可以使用一种考核方法, 比如实际操作考试, 也可以将多种方法结合, 比如把现场演示和茶艺口语展示结合在一起。教师要根据各个阶段教学内容的不同来进行不同标准的考核, 使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和灵活。

4 总结

我国的茶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国, 茶文化的交流不断增强。英语是世界各个国家通用的语言, 在促进茶文化的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创新高职院校茶艺专业的英语课程有利于加强中外茶文化的交流, 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 有利于促进茶艺人才的培养。当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不健全, 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不恰当, 师资力量薄弱。因此要改革茶艺英语课程的设置, 创新茶艺英语教学方法, 加强茶艺英语课程的考核。最为关键的是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茶艺英语的发展动态以及前景, 有针对性的进行茶艺英语课程设置。

摘要:在茶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是传播的必要工具和手段。高职院校的茶艺英语课程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影响了我国茶艺人才的培养, 不利于国内外茶文化的交流。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强高职学生茶艺英语课程的重要性, 说明设置英语课程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 然后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茶艺英语课程的现状, 最后提出了创新高职院校茶艺英语课程的途径, 希望本文对提升茶艺英语教学质量和茶艺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茶艺专业,英语课程,学生需求,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海芳.结合行业需求的高职英语听说一体化模拟教学实证研究——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茶艺英语听说课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4) :41-44

[2]钟卫红, 古能平.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3 (15) :59-60, 65

[3]房宝娟.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的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 :114

[4]沙迎雪.项目教学法在茶艺课程中的运用与反思[J].世纪桥, 2011 (19) :106-107

篇9:高职院校茶艺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关键词】高职 茶艺 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66-02

一、高职茶艺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现象。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学习和研究茶文化的热潮,茶及茶文化不再仅仅是农学家的研究对象,不同领域的学者也纷纷步入茶文化的研究领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也纷纷开设茶艺课程,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旅游管理等专业更是将茶艺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程开设。通过茶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人文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长学生见识

茶文化源远流长, 茶文化外延包含广泛。如茶的历史、茶叶知识、择器选水、茶席设计、茶类冲泡、饮茶风俗、茶与文学等。通过良好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二)陶冶学生情操

茶文化中的美学功能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有积极引导作用。当前大学生处在一个信息时代,多元的审美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美学意识。在纷繁的审美意识中,让大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审美态度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运用茶文化中传统的美学功能为大学生审美树立一个良好的标志,引导他们认同和接受传统文化审美,提高他们的审美层次。

(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在茶文化中,强调茶的君子品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有相当裨益。通过对茶质朴的君子品性进行阐释,培养大学生自审和宽以待人的品质。以茶中的君子之道告诫大学生克服性格中的个人弱点,以宽厚、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四)弘扬中国文化

将茶艺课程纳入高职教学系统,可以使学生了解保存和弘扬茶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但随着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工业文明成为社会的主导,中华文化中的许多精华正在逐步消失。在学生中传播茶文化,可以使优秀的文化传统不至于在现代文明中丢失,这也是保证传统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的重要途径。

由于茶艺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许多高职院校都将茶艺课程作为一些服务类专业的拓展课程。然而,由于高职茶艺课程开设时间不长,各校从教学大纲的设定到具体教学的实施可谓百花齐放,见仁见智。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构建独具特色的茶艺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职院校茶艺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茶艺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其实用性,所以课程设置应体现以下原则:

1.以茶艺理论的学习为指导。一是使学生明确什么是茶艺与茶道;二是从茶叶基础知识的学习入手对学生进行行茶礼仪、行茶技艺、常见茶类的冲泡技艺等的学习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让学生掌握茶席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技巧;四是让学生了解茶与健康的重要性,走进茶艺馆等茶企业,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以茶艺技能的培养为目标。茶艺课程要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掌握和运用如下茶艺技能:一是通过行茶礼仪的学习和训练,提高个人修养;二是运用行茶技艺、茶艺表演等技能展示个人的魅力,提升个人形象;三是通过具体茶席设计的展示和比赛,提高美学、文学等方面的修养;四是运用茶与健康的知识,提升自己健康生活的品位;五是在具体实践工作中运用行茶技艺、茶艺表演、茶席设计等技能,培养个人的真才实学。

3.以就业岗位的要求为导向。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一是本着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根据专业的不同和修课方式的不同,选取适当的项目组成教学内容;二是借鉴《国家职业标准汇编》中对茶艺师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内容的构建上尽量向职业资格考评的要求靠拢,为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便利;三是考虑茶艺的前瞻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来临的当今社会,我们培养的职业型人才应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茶艺课程内容的选取应与国际大势同步。

(二)茶艺课程体系的构建

目前,高职院校茶艺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以及适合不同专业的教材,根据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将高职茶艺教学内容划分为以下十个项目:项目1,茶文化概述;项目2,茶树与茶叶;项目3,茶叶的识别与审评;项目4,茶艺礼仪;项目5,基本行茶法;项目6,常见茶艺;项目7,择器论泉;项目8,茶席设计;项目9,茶与健康;项目10,走进茶艺馆。每项任务下分别设若干模块,具体学习任务设置在相应的模块之下。

(三)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设计

根据上述的课程体系,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对茶艺课程设置的影响,建议按一个学期72个课时的学时量来对高职院校酒店和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进行教学设计,详见表1。

三、高职院校茶艺课程体系的应用

(一)纳入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高职学生进入茶艺课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目前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设置参差不齐的状态下,教育部门可考虑将其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统一纳入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并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项教育指标,建议管理类专业(如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文秘等)作为必修课开设,其他类型的专业可作为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开设。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系统地培养学生茶艺素养的有效方式。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茶艺技能的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采用“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训课让学生练出扎实的茶艺技能,使学生在获得相应理论知识以及适应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

(三)创造良好的茶艺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茶艺实践机会,争取茶艺馆、茶行等茶企业的支持,建立实训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走进茶企业,安排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到茶企业顶岗见习、实习;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到茶企业兼职;通过举办茶艺表演赛、茶席设计大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茶艺技能的应用能力,从而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为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茶艺师(高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乔木森.茶席设计[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4]樊丽丽.茶技茶艺与茶馆经营全攻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饶雪梅,李俊.茶艺服务实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江用文,童启庆.茶艺师培训教材[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篇10:茶艺课程

一、学校现状分析

花果畈小学坐落在岳阳楼区梅溪乡花果畈村,现有14个教学班,学校校园占地6546平方米,教学楼4栋,功能室11间,其中,图书室、音体美室、科学室等全部配备齐全。学校于2010年建立了由湖南省批准的“梅溪乡村少年宫”,并采用“一校两用”和“一室多用”的模式,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所,设施、师资配备为未成年人打造培养爱好、拓展能力、陶冶道德情操的课外乐园。自2016年来我校以“茶理念”创建艺术特色学校为宗旨,努力营造高雅的茶香校园,通过茶事活动,使小茶人和睦相处、惜情惜缘,通过茶史教育使小茶人们了解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体验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泡茶训练,使小茶人们养成了凡事自己动手,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我校竭力把茶道的文化魅力和茶人的无私精神播撒到各家庭、社区中去。

二、三年总体目标

通过对茶艺这种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形成我校的校本特色,发挥以少年宫教学为主阵地的作用,让茶艺融入各科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交流、大胆创新的能力,养成学生在传承民族技艺的过程中接收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茶文化教育是一种德的教育,学校以茶文化教育为抓手,充分挖掘茶文化中的内在教育功能,广泛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大力培养民族精神,组织师生从茶世界中识乾坤,让学生在学习中以茶养德、以茶益智、以茶健体、以茶怡情、以茶育人、以茶求真,学做真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感染熏陶。

三、三年规划要点1、1)保障机制

组织保障:发挥学校“梅溪乡村少年宫”的集体力量,做

到:专人负责、经费到位、时间确保、培训扎实,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

2)人员保障:学校聘请岳阳市文化馆周磊馆长为校外艺术指导负责人,由我校易娥老师为茶艺老师并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我校现有中级茶艺师3名,茶艺技师1名,我们将通过岳阳市技能培训的方式让我校全体教师的茶艺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3)经费保障:学校成立“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工程”项目,能列出专项经费予以此工程的实施。

2、课程建设

1)为了将知识和实践有效地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茶知识的兴趣,我校会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组织多种多样的茶艺活动,开设茶艺课程,规定每周五下午为茶艺学习时间,有授课、有茶艺实操辅导。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对茶知识的了解,学校大量订制茶艺书籍供学生阅读与参考,为学生在茶艺活动中提供丰富的专业茶知识。2)我们以少年宫为阵地,以茶为载体,把茶道、茶艺、茶文化的研究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来开展以“茶文化”为主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科教学与校本课程互为补充,互动双赢。如:茶歌、茶舞、采茶舞、演茶剧等单元课程就可以让音乐老师来完成;与茶相关的茶诗、词、茶联、茶故事、茶俗、茶谚等单元就可以让少年宫的语文老师来担任;《可爱的茶具》、《探究茶服》等单元就可以让美术老师来担任;书法课可书写茶诗;科学课可了解茶的成分、走进茶山、茶厂对茶的生长环境与水质、土质进行分析;《茶与生活》、《茶叶市场调查统计与分析》单元就可以让数学、信息技术老师、社会课老师来担任;思想品德课可以教会学生学习茶的礼仪等等,这样的课程整合,就能形成融合、实践、自主的课程特色,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懂得茶的内涵,同时把茶文化教育从课程延伸到德育工作中去,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以茶养德,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热情好客、团结合作,心理健康等良好品质。

3、社团文化

我们既要注重学校茶艺普及工作,又要注重茶艺的提高工作,在学生中优中选优挑出苗子成立茶艺社团,茶艺社团进行高一层次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中国茶的起源和演变、茶叶选购和储藏、茶叶的妙用、茶与健康、茶俗及各类茶的冲泡技能等,让她们走进社区,带动身边人健康科学饮茶。

4、课题研究

学校认真做好区级课题申报工作,在研究的基础上出作品。

5、成果推广

以课题结题为契机,做好成果推广工作。

四、各年度实施重点 1、2018年,组建一支以茶艺、语文、美术、数学、信息技术、音乐、综合实践等多学科教师组成的茶艺教研组,各学科老师可以根据茶艺内容,来开发能与自己所执教的学科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市级的茶艺师培训并通过考级,以此来普及茶艺知识,提高教师的茶艺水平,便于茶艺入课程的教学工作;组建一支以优秀学员为主、师生相结合的茶艺社团,邀请岳阳市文化馆的艺术专家进行教学指导,在相关平台中进行表演和宣讲,来影响身边更多的人接收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做好区级课题的申报工作。2、2019年,开发以茶艺为特色的校本教材,并制作与教材相配套的PPT及微课,建设一个有特色的茶文化体验馆。3、2020年,总结经验,继续保持区级的艺术特色项目学校,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并做好在楼区的成果推广,对全区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活动,进一步将我校的茶艺特色推广到全楼区。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八)-班主任工作经验下一篇:公司模拟经营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