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公开课教案

2024-04-17

《念奴娇 赤壁怀古》公开课教案(精选8篇)

篇1:《念奴娇 赤壁怀古》公开课教案

《念奴娇 赤壁怀古》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词的主要风格。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诗词的意境。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在特定环境下流露出的特定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平时在读诗词的时候常常脑海中都会随着句子浮现出一幅幅的画面。在诗词的欣赏中我们有一个概念称呼同学们脑海中出现的这种画面,大家能不能告诉我,这个概念叫什么?(讨论)叫意境。诗词的美就在于给我们以美的意境。意境,容易进入却难以品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味一首词的意境。它就是苏轼的名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诵读,边读边思考内容要点。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读音及节奏。

读前提示:该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高亢激昂。

四.集中欣赏上阕的意境。

1.这首词以“赤壁怀古”为题,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或你脑海中的意境,它的特点是怎样的?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答案不求完全统一,意思接近即可。)

2.这幅雄浑壮阔的意境,与作者用词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你觉得上阕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功底,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明确:淘、穿、卷等。五.品味欣赏下阕。

学生讨论明确下阕的主要内容:塑造英雄,抒写己怀。感受词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和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六.比较学习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两首词都是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出对历史的沉思。所不同的是,《临江仙》在凭吊历史的基础上,流露出世事皆空的思想;《念怒娇·赤壁怀古》则在浩淼的时空框架中抒发人生的感叹,作品虽然缺乏激烈抗争的力量,却也反映了苏轼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七.课文小结。

作者通过怀念周瑜赤壁鏖战的英雄业绩,抒发了热爱祖国和山河英雄人物的情感,表达了自己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苦闷。

篇2:《念奴娇 赤壁怀古》公开课教案

一、教材背景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人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是著名词人苏轼的一首豪放派词。该单元是以鉴赏唐宋诗词为主题展开的。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

1、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2)风格流派、文体;(3)名句填空;(4)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2、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而这首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苏轼是一个大家,就像讲诗经要《氓》,讲楚词要讲到屈原,讲魏晋诗要讲到陶渊明,讲唐诗要讲到李白杜甫,讲宋词不能不讲到苏轼,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文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豪放词的基本特点

2、是技能目标,初步学习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3、三是情感目标,学习作者从容旷达豪迈的胸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

热爱生活的情愫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艺术境界和炼字用词的妙处,品味作品的语言。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人生如梦”的思想。其依据是,这首词的主题复杂而深刻,“人生如梦”是苏轼对自己事业无成的无可奈何的慨叹,并不是否定人生,不能只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而忽视了作者追求理想、渴望为国家建立功业的豪迈心情。

课时安排:1课时。

二、学情分析

1、学习特点:学习对象为高二学生,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较低,但富有朝气且对本课学习有浓厚兴趣。

2.学习习惯:知识面仍较为狭隘,习惯于教师满堂灌式的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交往:多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三、教学理念

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可见,教学的艺术并不在于传授、讲解,而在于引导、激励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实践、去创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作为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

四、教法和学法

1、诵读感悟法

通过分别朗诵《雨霖铃》和本文,感受婉约派词风与豪放派词风的区别,体会本文作者的豪放旷达的思想感情。

2、情景教学法

上阙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再现赤壁此地的景色,引导学生去想象苏轼登赤壁面对滚滚大江,怀念英雄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3、合作探究教学法

下阙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为有了上片学习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诸如烘托借代等艺术手法;更能领悟到苏轼用词的精妙,如“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人道是”,然后引领学生去体会“人生如梦”的奥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出“苏轼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来为后文分析买下伏笔。

(二)作者简介

新旧知识相联系,回忆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课文,让同学们自己来介绍苏轼。

(三)写作背景

1、简约分析《自题金山画像》,引出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

2、介绍乌台诗案,讲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和本词有关的事实背景。

3、穿插介绍苏轼和王安石之间的小矛盾,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四)比较朗读

抽一名女同学起来有感情的朗诵《雨霖铃》,再播放本文的音频朗读,从感官上让学生体会婉约派词风和豪放派词风的不同。由此复习婉约派词风的主要特点,并讲解豪放派词风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赏析部分

上阙,首先和同学们一起逐句找出写景的句子有哪些,在找的过程中就把上阙的句子翻译出来,然后通过具体分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来展现赤壁此地雄奇壮丽之景,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要写长江波涛汹涌的时候,而不写它平静的时候呢?”让学生明白词中写景的作用,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会请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讲完这些后,通过提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何作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下阕的理解。

下阙“咏史”部分,简略介绍周瑜,然后从年龄、外貌、职位、际遇四个方面比较周瑜和苏轼的差别,提出问题“结合写作背景,思考,在众多英雄豪杰中,为什么作者独独仰慕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让学生把握作者的复杂情感,加深其理解。这是个中等难度的问题,由基础中等的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让学生都体会到苏轼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理想与现实矛盾后的伤,那作者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句子回答,接着就正式进入教学难点的分析——“人生如梦”。主要采用讨论法,让学生们讨论作者“人生如梦”的态度是消极颓废还是乐观积极。学生讨论完后,我加以明确,点出“人生如梦”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对人生哲理的最高界定,是苏轼从人生角度去探究人生奥妙的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想那潇洒从容的周瑜而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苏轼承认自己的悲伤,又超脱悲伤,认识到人生世事恍如一梦,名利也是身外物,何不随性而为,活出自己呢?失败又如何?至少我一直在努力。让学生体会词人情感的复杂性。针对有的学生缺乏理想抱负、虚度光阴的现象,我还适时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六)简要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最后对课文的主旨、艺术特色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背诵本词的同时,将描写赤壁景色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扩写成150 字左右的一段文字,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设计合理、醒目、清晰、便于记忆,我选择了上阙的写景句分析,和下阙“周瑜”和“苏轼”的比较分析,不但清晰明了,而且也很简洁一目了然。上阙: 乱 石 穿 空(形)惊 涛 拍 岸(声)

山石险怪 山石高耸(夸张)水势汹涌 水石相击(拟人)

卷 起千堆雪(色)

狂澜奔腾之势 水色纯白(比喻)

下阙:

年龄 24 47 外貌

职位

篇3:《念奴娇 赤壁怀古》公开课教案

一.都写了赤壁景色, 但景物色调迥然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描写了雄奇壮丽的赤壁之景。开头先即地写景, 从壮阔的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 随即用“浪淘尽”, 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 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 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 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接着集中描写赤壁古战场雄奇壮丽:仰视, “乱石穿空”, 用“乱”“穿”写山高石峻, 拔地而起, 直插云霄, 动感极强;俯视, “惊涛拍岸”, 用“惊”“拍”写惊涛骇浪声若惊雷, 势若奔马;由远而近, “卷起千堆雪”, 用“卷”和“雪”写出浪花层层叠叠席卷而来的气势和颜色。这三个句子从不同角度又诉诸不同感官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 把如画江山描写得那样雄奇壮丽、震撼人心, 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赤壁赋》则描写了空明柔美的赤壁秋江月夜。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不同的是, 本文写景相对分散。“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简短两句, 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 这也正是作者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徘徊”二字, 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 而且写出被召唤出来的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 脉脉含情, 实际上是作者对于冰清玉洁的月亮的无限愉悦;在皎洁的月光辉映之下, 秋江的夜色便历历在目了:“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那茫茫的雾气、茫茫的江水、茫茫的夜空, 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 显得浩瀚无边, 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之开阔, 无拘无束, 因而不由得“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诗人写赤壁月夜江景的空明柔美, 衬托其洒脱无求的内心世界。同时, 写江水、明月, 也为后文借江水、明月抒发超凡的人生感悟埋下伏笔。

二.都写了有关与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 但对人物的寄寓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的是胜利的英雄周郎——周公瑾即周瑜。苏轼先从侧面描写, “小乔初嫁了”, 以美人衬英雄, 突出周瑜的年轻得志;次写肖像, “雄姿英发”, 姿态威武, 风采动人;最后写风度, 赤壁之战, 曹操号称80万大军, 但只率3万水军的周瑜, 面对强敌, 运筹帷幄、指挥若定, 颇有儒将风范, 在“谈笑间”, 使曹军“樯橹灰飞烟灭”。诗人通过从不同角度的描写, 以周瑜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反衬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年已老而功业无成的失意, 为下文抒发“人生如梦”蓄势。

《赤壁赋》写的则是失败的英雄曹操。曹操, 是通过“客人”之口写的。先写其势如破竹的攻势,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一“破”一“下”, 声势何其显赫;次写军力之盛,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再写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在极力渲染曹操赫赫声势后, 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 从而解释了客人之悲的原因。这样一个“一世之雄”, 尚且“困于周郎”, 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 何况“渔樵于江渚之上”的默默无闻、平庸之辈的今人呢?故“客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这些感慨为下文苏子对客人的劝慰启发和剖露诗人心志作了铺垫。

三.都抒怀, 但哲学思想不同

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 把“佛、儒、老 (道) ”三家哲学结合起来。这两篇文章则蕴含着不同的哲学思想。

《念奴娇·赤壁怀古》更多表现了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奋厉有当世志” (《东坡先生墓志铭》) , 很向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 (《策别》第八) 的盛世, 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 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 险遭杀身之祸。作者临“故国”, 思豪杰, 精神进入了想象中的当年的环境里面, 想到周瑜在34岁的时候, 便建立了那样惊天动地的功业, 而自己呢, 比他大十多岁, 却贬谪到这里, 没有为国为民做出什么有益的事来。江山依旧, 人事各异, 沦落无聊, 老大徒伤, 于是引起“人生如梦”的感喟, 认为既是如此, 还不如借酒浇愁吧。这首词表现了作者用世与避世或入世与出世思想之间的矛盾, 这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具有的普遍性的矛盾, 既然没有机会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 就只有在无可奈何的心态之下, 姑作达观。作者无法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最后不免趋于消极。但我们从前面作者极写豪壮之景、极赞豪迈之人的文字中, 更应感受到的是他强烈的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

《赤壁赋》则更多表现了他的齐生死、等是非, 超然物外的佛老思想。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 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 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牴牾;再加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 讲究风节操守, 这就使他既不见于元丰, 又不得志于元祐, 更受摧折于绍圣。佛老思想使他在面对种种政治磨难时有独特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 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 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 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赤壁赋》第三段写了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曹操这类英雄人物, 也只能显赫一时, 何况我辈!因而, 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 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 希望与神仙相交, 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 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第四段, 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 提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如果从“变”的角度看, 那么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 那么万物与我们人类都是无穷无尽的, 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达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 因此, 身处逆境依然那么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 从而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第五段,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表现出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佛老思想的影子。

篇4:《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广袤无垠的中国不仅孕育了灿烂浩如烟海的诗歌,也演绎了许多以少胜多的精彩战役。三国时期,在湖北赤壁这块兵家必争之地上就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诗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北宋词人苏轼给我们带来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整体感知全词

1.作者简介。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欧阳修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在黄州的苏轼是成熟了的苏轼。“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语)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2.苏轼词的豪放风格。苏轼一向不喜欢柳永的词,觉得他的词浅近卑俗。他也很想听听别人对柳词和自己的词是如何评价的。有一天,他坐在翰林学士院,其时许多苏门学士也在座,他又想起这件事。正好身旁站着一位非常擅长歌唱的幕僚,当代著名词家的词他几乎没有不会吟唱的。东坡问他:“先生觉得我的词比柳永的词如何呢?”那位幕僚听后不加思忖就回答说:“柳郎中的词只好是十七八岁的女孩儿,手执红牙拍板,姿态妖娆,燕歌莺啭地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手执铁板,弹铜琵琶,高唱‘大江东去’。”一座人听了,都笑得直不起腰来,苏东坡也拍案叫绝。

3.背景材料。关于苏轼“乌台诗案”的说法如下:

大约是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见一群小孩子游戏,“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鸟?”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有何区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被贬惠州,后再次遭贬儋州。

三、具体研讨重要词句

1.词的开头三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其他描写“水”的诗句相比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慨?

教学资料:

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三句诗全都气象开阔,辽远雄伟,写出了水的汪洋恣肆,但苏轼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磅礴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在这里奔腾不息滚滚东去的长江不仅仅是一条江水的名称,也是滔滔历史长河的代名词。作者面对波涛滚滚的江水发出感慨,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

2.上阕为什么没有直接写自己所仰慕的英雄人物,而转入描绘赤壁壮丽景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乱石穿空”写仰视中高山的陡峭,“惊涛拍岸”写俯视大江的奔腾,“卷起千堆雪”写江面的壮观。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写得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会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从而为下阕所追怀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3.苏轼为何仰慕周瑜?在描写周瑜的才华和功勋前,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其深刻含义在哪里?

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这正是作者一生追求理想的豪放心情和迫切建功立业思想的表现。

词中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深刻含义在于:

(1)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龄很轻,才华横溢,很有作为。(2)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3)小乔之姊大乔系孙权之嫂,所以周瑜跟孙权有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够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正是苏轼所没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

四、组织学生探究式阅读

1.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两笑”。 2.理解“人生如梦”。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来往,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河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

五、《赤壁怀古》的豪放表现

1.景物描写的豪放(比喻、夸张手法的运用);2.周瑜形象的豪放(婚姻美满、儒雅风度、才能卓越);3.感时伤今的豪放(突破小人的包围,真正审视人生真谛,在失落中找到洒脱)。

六、课外延展

1.赤壁怀古诗。李白《咏赤壁》和《杜牧》的赤壁诗。2.介绍苏轼另外关于“赤壁”的三篇文章和《密州出猎》(略)。

七、课堂小结

篇5: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杭州市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陈胜良

一、导入

师:当代词学家夏承焘先生在谈到词的诵读时说:声情随词情而变化,长吟短咏,抑扬顿挫。《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同学们觉得诵读这首词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生1:要读得豪放一些。

生2:要注意词的节奏。

生3:声音要洪亮。

二、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师:诗词是用来诵读的。老师安排了一个活动:同桌对读。要求:认真倾听,并互相指出诵读的不足。

生1:对读。

师:请推荐你们的同桌来诵读。

(学生诵读。)

师:请你点评一下同桌的诵读,要实话实说。

生:他读得还是比较有感情的,语速可以慢一些。

师:点评得不错。有同学还要作点评吗?

生:他有两个读音错误,一个是“浪淘尽”的“淘”,应该读第二声。另一个是“羽扇纶巾”的“纶”,他读成了“lún”。

师:对了,这里应该读“guān”。“纶”是多音字,“经纶世务”的“纶”读“lún”。请同学自由朗读,尽量把声音放出来,把豪放的气势读出来。读后完成投影上的填空:

诗人,伫立于,看到,怀想,感悟。

生:诗人伫立于赤壁,看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怀想到了“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感悟到“人间如梦”。

师:谁有补充。

生:诗人还怀想到了“千古风流人物”和“一时豪杰”。

三、研读鉴赏

师:同学们很出色地完成了对这首词基本内容的梳理。看看,我们这首词的题目是……

生: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对吗?

生(意识到):赤壁怀古。

师:对了。“念奴娇”是词牌名。从题目看,这是一首怀古词,“怀古”应该是我们解读这首词的关键。又有任务了:请同桌交流,就怀古的内容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你很想解决,又能代表你解读深度的。

(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师:老师选择其中三个小组的问题。你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生:为什么“怀古”主要怀周瑜?

师:这个问题很有分量。

生:为什么要写小乔初嫁了?

师:不谋而合,老师也思考过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机会,哪一组来?(学生举手)好,你们的问题是?

生:诗人写周瑜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师:三个问题都很关键,而且都是围绕“周瑜”的,那我们先来看看“周瑜”在词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请同学们先读读有关写“周瑜”的句子。

生:读“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师:上片有没有写到周公瑾?

生:“三国周郎赤壁”。

师:你来说说周瑜是怎样一个人?

生:英俊。

师: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雄姿英发。

生2:从“羽扇纶巾”可以看出他的从容闲雅。

师:从容闲雅,概括得不错。你能用自己的话对“羽扇纶巾”作一下描述吗?

生1:拿着扇子,哦,是手摇着羽毛扇子,头上带着青丝带做的头巾。很是儒雅。

生2:“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说明他很有军事才能,指挥若定。

师:有道理。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生:当时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布阵江面,气势逼人,周瑜指挥若定,把曹军打得落花流水。

师:同学们好象忽视了“小乔初嫁了”,为什么要这样写?据老师所知,赤壁之战时,小乔可是出嫁十年了。苏轼有何用意?

生1:与小乔的感情如初。

生2:我觉得故意这样写是为了映衬周瑜的年轻、英俊、潇洒。

生3:我认为苏轼这样写说明周瑜是个很懂感情的人物。

生4:周瑜在生活上的儿女情长,更衬托出他在战场上的大将风度。

师:分析得有道理,情场得意,战场也得意。我们能不能用词中的一个词语来定位周瑜?

生:“风流人物”。

师:风流人物到底是怎样的人物?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有关“风流人物”的句子谁背一下?

生齐: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不是风流人物?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不缺武功,但缺少文才,成吉思汗更没有文才。

师:那请你为“风流人物”下一个定义?

生:风流人物是具有文才武功的人。

师:如果说到文武双全的风流人物,汉末英雄曹操是不是?

生:是。

师:曹操“文”体现在?

生:他是文学家,写过《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

师:曹操可是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为什么苏轼不选曹操作主角呢?

生1:曹操是赤壁的失败者。

生2:曹操的形象不佳,他是个奸臣。

师:这是真实的曹操吗?

生:不是,是《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形象。

师:文学形象可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形象。

生1:《赤壁赋》已写过曹操了,这里再写,就重复了。

生2:周瑜年轻,曹操年纪大了。

师:有道理。大家再联系一下苏轼。此时的苏轼是怎样一个状况?

生:四五十岁了,被贬到黄州的。

师:现在看看选谁作主角好?

生:选周瑜作主角比选曹操作主角更能衬托苏轼的郁闷不得志。

师:苏轼当时已四十五岁,除了文名,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又有美人相伴的周瑜相比,内心有难以言说的痛。苏轼和曹操,一个是赤壁的失意者,一个是赤壁的失败者,两个人放在一起是……

生1:同病相怜。

生2:同是天涯沦落人。

师:对了,周瑜,他的青春年少、风流倜傥,这一切比照得苏轼自感黯然,选择周瑜是对自我人生落寞的一种祭奠。曹操安在?周瑜安在?更何况一介微官呢?面对此情此景,苏轼不禁感叹“人间如梦”。

四、主题探讨

师:“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两句真是写得太好了。老师还想请同学来读读。

(一生朗读,语气显得平淡,情感苍白。)

师:再读得缓一些,深沉一些。

(该生再读,有所改观,但还不能让人满意。)

师(示范性地): “一樽还酹江月”。

(该生胸有成竹地点点头。)

师:有把握了!再读一遍。

(这一次,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认可。)

师:好,我们一起再来体验一下。

(生齐读最后两句诗。)

师:老师读书时,课文的最后两句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我想啊,不管是“人生如梦“还是“人间如梦”,专家们的选择肯定是有道理的。老师今天想让同学们当一回教材的编者。(投影)

如果你是教材的编者,你会选择哪一个版本,请向主编简要陈述理由。

(同桌交流。)

生1:我选择“人生如梦”,理由是:这首词主要抒发的是诗人被贬黄州的郁闷不得志,抒发的是他个人的情感,感叹的是自己的坎坷人生。他的人生就像一场梦。

生2:我选择“人生如梦”,我的理由是,“人生如梦”的抒情范围小,诗人怀古抒情,可以在与周瑜的对比中,更显出自己的黯然。“人间如梦”范围大,但不能深入挖掘诗人的情感。

生3:我选择“人间如梦”,我的理由是,“人间如梦”涵盖的面大,它包括“千古风流人物”的人生。苏轼是豪放派诗人,是一个胸襟坦荡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局限于个人的情感,不会被个人的厄运困得无法解脱。

生4:我选择“人间如梦”。苏轼外道内儒,因为太有才能而遭人嫉恨,他们就从苏轼的诗文中找出几句诗,在皇帝那里诬陷苏轼反朝廷,酿成了“乌台诗案”,苏轼在牢里关了103天之后,被流放到黄州。这个时候的他,对人世是绝望的。因此,他到佛教、道教中寻求心灵的安慰,炼就了旷达的人生态度。当他站在长江边上,看滚滚东逝水,眼前浮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坎坷人生,同样浮想起历史上的人们,“人间如梦”就是浮想联翩后的感叹。

师:说得太好了。老师也想把观点拿出来和同学分享。我选择“人间如梦”,我的理由是:首先,从整首词来分析,词的开头,以“大江东去”作背景,演绎了“千古风流人物”的悲喜人生,然而,这一切最终逃不过“过眼烟云”四个字。这很符合人间如梦的意味。第二,面对如画江山,面对如斯的逝者,苏轼对人生有了很深切的感悟和深刻的思考,这思考和感悟,有悲凉,有旷达,有感伤,有乐观……“人间如梦“仿佛要告诉我们:谁的人生不是梦呢?这样,苏轼的失意、感伤、达观,就跳出了一己的感怀,而上升到了群体性的感怀。他的洒酒祭月是对自我人生的祭奠,更是对千古风流人物人生的祭奠。

还有许多同学想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请大家把自己的思考化成文字,探究“人间如梦”和“人生如梦”。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为什么?那是因为苏轼用他的旷达、广博、深厚,他的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让我们再一次用我们的“声情”去呼应苏轼的“词情”。(师生一起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专家点评(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导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与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力教授)

本课例在引导学生研读鉴赏时紧扣了“本色”两字。

首先是以学情为基点的本色鉴赏。课例中探究的主要问题从学生中来,让学生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包含的思维量和对思维品质和能力的要求更高,也许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幼稚,也许会不合教师的心意,但幼稚,正说明需要教师的引导。真正应该让教师感到可怕的是学生提不出问题。以学生的学为基点,是一种本色的鉴赏。

其次是以教学必需为前提的本色的拓展。本课例教师的主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拓展上,即引进了两个对比的对象,一组人物和一个人物。无论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还是“曹操”,他们都是课中的“闲笔”,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教学进程的需要,必需时就用,没必要时就不用。拓展是对文本的一种解读,对教师而言,拓展是为了引导,拓展是为了引发思考,拓展更是为了生成教学资源。

第三是以学生成长为着眼点的教学细节本色处理。诗歌教学,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教师能在课堂上根据场景的需要,机智地改变设计,比如课例中请一位同学朗读,但学生第一遍朗读不理想,本来可以换个同学再读,但这样的话,即使第二个同学读得很理想,味道就变了,无法体现出学生的成长性。于是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简要的指导后,依旧让这个学生读,第二遍读的效果有些出来,随即教师作了一次示范性的诵读,教师本想让学生坐下了,忽然发现学生听了示范后胸有成竹地点了点头。这时教师抓住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让他三读“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个小小的环节应该给我们很多感悟。什么是课堂的本色,本色应来自于学生的欲求。表面上,教师只指导了一位学生诵读,但是,这个细节会长时间地留在这个学生心里,也许他会爱上诗。对于其他学生而言,他们也会在这位同学的诵读成长中感悟到自身的成长,本色鉴赏关注的是学生自主性的成长、可持续性的成长。

篇6: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联想和想像,进行朗读、品评、分析、鉴赏。

2.感受词人抒发的豪壮情调,了解苏轼豪放词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同学们可以让自己的思想任意驰骋在古战场,踏着这雄浑的男声独唱,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来体会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播放歌曲)

解说:古人评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同凡响。《三国演义》片头豪放、浑厚、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其内容和基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风格、词人的心境相近,有利于我们感受、理解词豪放的风格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生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的思想复杂,儒、道、释思想在其世界观中既矛盾又统一,在作品中都有体现。

三、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壁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军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四、听录音,诵读。

学习语文要注重朗读,特别是欣赏古典诗词,更要在吟咏之间体会其意境。朗读首先要谈准字音,读清句读;其次要读出作品的语气和风格,读出作品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六、诗词赏析 1在赏中读

A男生集体朗读上片,思考讨论: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本词的上片中,你认为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所见-大江、赤壁、乱石、惊涛

所想-淘尽风流人物、涌现多少豪杰

点拨:上片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并称颂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

B女生集体朗读,思考讨论:下片主要写词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忆的是什么?慨的是什么?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

风流潇洒

才华横溢所慨-自己功业无成早生华发

人 生如梦

点拨:下片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分联系自然而紧密。

2、品味诗词。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

A、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大江” 不仅写眼前的江水,而且着眼于整个长江;不仅写眼中所见,还写心中所想,把空间拓展开了。还指历史的长江。

B、把“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千古”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浪”字既是长江之浪,又喻历史长河之变幻,勾联起长江与千古风流人物,让人联想起滚滚历史长河,忆起千古风流人物的业绩。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风流人物被大浪淘尽,即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了。大场景的描写,为全词设置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和其为悠久的时间背景,让我们体会苏轼独立江岸披襟临风对景抒情的壮怀。开篇三句气象开阔,辽远雄伟,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的磅礴气势,江水的汪洋恣肆,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让人联想起那些扭转了乾坤的历史巨人。尽管他们的躯体已被大浪淘尽,随岁月逝去,但是,他们创立的辉煌业绩却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A、我们可以抓住哪些词语进行赏析?

解说:“穿”二字形容石壁陡峭,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气势,写出了一种动态。“惊”写出波浪汹涌。“拍”字描绘巨浪搏击江岸的力度。“卷”字把滚滚惊涛汹涌而来,掀起层层白色浪花的壮美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写出了波涛力量之大,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这几句描写,有动态,有气势,有音响,有色彩,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使人感到赤壁峰崖就在眼前,长江的浪花就在脚下,涛声就在耳边。令人想到当年赤壁之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B、根据描述想象“赤壁奇景图”。

“大江两岸,怪石嶙峋,犬牙交错;陡峭的山峰昂然屹立,直插云天。江水滔滔,汹涌澎湃,拍打着两岸。被岩石击碎的巨浪,四处飞溅。江面卷起重重浪花,裹夹着团团水雾,喷吐着层层泡沫,像朵朵怒放的白莲,若堆堆无瑕的白雪。咆哮的涛声,如雷霆轰鸣,似万马奔腾„„ “

C、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成语来形容这种景象呢?(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气象万千)

D、作者面对这种景象,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明确:我相信我们同学如果身临其境,一定会有“登高望远,举首高歌”的豪情壮志。我们一起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朗读一遍。

③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诗人为什么把如画的 2 江山同豪杰联系起来呢?

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壮丽美好的江山必然孕育出杰出的人才,因而置身于如画江山中,不能不想到一时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由此及人,触景生情,由对赤壁江山的赞美,自然地想到当年在此鏖战的英雄豪杰们。

④哪些诗句是直接写周瑜的?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A根据作者的描述周瑜应该是头戴纶巾,手摇鹅毛羽扇,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我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和历史书籍中读到的周瑜都是披坚执锐,戎装上阵的,何况赤壁之战发生在冬季,周瑜也不会手摇羽毛扇;他身为都督,也不会戴青丝巾。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周瑜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明确:透露了诗人的审美倾向。儒雅之美体现在风度、情调中,这是带有幻想光芒的文人式浪漫。这样写,更能体现周瑜从容闲雅、举重若轻,胸中自有百万兵的英雄形象。曹军溃败大火烧起来了,曹军官兵四散逃窜,溃不成军。哭声、怒号声、车马声不绝于耳。千里兵船顿时灰飞烟灭。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江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固一世之雄”的曹操率领80万大军驻扎在赤壁,被周瑜一把火烧得“樯橹灰飞烟灭”,全军覆灭。“樯橹灰飞烟灭”仅6个字,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浩大的战争场面浓缩在“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里,可见作者语言的功力。而且寥寥数字,尤其突出了英雄人物周瑜雄才大略、卓然超群的将才形象,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打扮成儒将,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敌方的战船烧成灰烬。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何等令人敬畏。

B在描写周瑜的才华和功勋前,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小乔初嫁了”。这里是写小乔还是写周瑜呢? 能否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周瑜是在汉献帝建安三十年和小乔结婚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他们已结婚十年之久,博学的作者不会不知。所以不要把“初嫁”看死,只是顺便借用一下。作者重点不是写美人,而是衬托周瑜。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很有作为。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风流人物”,不仅要有侠骨,而且要有柔肠,英雄美人,相得益彰。三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策之妻,杜牧有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少年遇英主,春风得意,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正是苏轼所没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弃我 去者”,周瑜小乔不可追;“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诗)。长江滚滚东入海,这一对英雄美人也被“浪淘尽”了啊。但这江上的月,今日照着我,过去也曾照着他们。这也是作者之所以仰慕周瑜的原因。

3、词人站在江边,面对滚滚滔滔的江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作品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明确:豪放,但作者并不只是豪放,他的心情有时还显得很低沉,很感伤。那么,作者是想到什么之后才产生了感伤低沉的情绪呢?把表现这种心情的句子读一读。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②旧体诗词由于受格律的限制,往往出现“词序倒置”和“词语省略”的情况。这句话应怎么说?

明确:“故国神游”就是“神游故国”的倒装句,“多情应笑我”就是“应笑我多情”的倒装句,谁笑他?省略了主语“人们”。

③作者怀古之后,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转到自抒情怀。他面赤壁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壮景,不由想到了周瑜,周瑜24岁就被孙权拜为大都督,34岁就在赤壁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反观自己,47岁了,被贬黄州,妻子已故,相比之下,苏轼感到自己年岁渐老,早生华发,功业未就,壮志未酬;而周瑜年轻有为,战功显赫,名垂千古。这怎能不让他感慨呢?齐读词最后二句。

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作者在短暂的感伤之后,想到,人生如梦,何必让种种闲愁萦烦我呢?还是洒酒酬月,把感情寄托在大自然之中吧,“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作者入世、出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这是一种无可奈何之后的自我解脱,也是一种旷达。在这首词中,豪放、感伤、旷达这三种思想感情是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一起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苏轼深受儒、道、佛三种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渴望建功立业,但当这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时候,他便陷入了低沉感伤之中。这时,佛道思想又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使他能够在困境中自解自慰,随缘自适,旷达超脱而又不至于颓丧沉沦。

七、课堂小结

苏轼一生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许多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他却能把如此深厚的人生意味和历史意味投注给黄州。可以说,苏轼被贬之后是带着累累伤痕向黄州走来的,他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能向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寂寞小镇走来。在黄州,他曾这样写道: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解说:苏轼是在黄州孤独的,愤懑的,凄凉的。他在痛苦中思考,并在思考中成熟,他的心中正激荡着感情的波澜,酝酿着冲天的豪气,只待找到一个突破口,便会不可遏制地喷涌而出!

终于有一天,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遥想古代的英雄豪杰,苏轼心潮澎湃,壮情激烈,他大笔挥洒,写下了这首千古杰作。

所以,余秋雨先生说:“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经历了一场旷世未遇的人生劫难的苏东坡,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这种清纯和空灵的一个音符。

附:拓展延伸――赏析《江城子》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篇7:《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情怀。

3、诵读、背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浩浩长江,滚滚东逝。自古及今,激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幽思,演绎出多少动人的乐章。“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多情的女子面对长江抒发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孤帆云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情寓江水,抒发对友人的无限眷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以水喻愁,抒发亡国失家之痛。九百多年前,又有一位文坛奇才来到长江岸边,他是因为才华横溢被人嫉妒、遭人陷害而来,他是带着满腹幽怨和不合时宜而来。但他没有沉沦,没有堕落,没有自弃,面对东逝的长江水,他发出了古人少有的旷达之语。这位奇才就是苏轼。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聆听来自历史那端的声音。

【作者、背景介绍】

指定一名同学,你能把苏轼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吗?

1.生平:(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2.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为人耿直,才意迈峻,重节操。

3.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 1

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朗读环节】

1、教师范背。

节奏感很强:四字句2/2;五字句2/3;六字句2/4。

2、全班齐读。

朗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称做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课文第35页有这么一句话:“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意思就是说像这类豪放派的文章应该读得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经过刚才的朗读,大家所感受到的这首词的基本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豪放)这就是我们对这首词的初步感知了。而苏轼是如何体现出这股豪放的,我们后面见分晓。

【题目】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妓,调因此而得名。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板书: 勾画美景————缅怀古人)

苏轼是如何安排这两块内容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写景片段分析】

1.那这些景主要集中在词的上阙还是下阙?

(上阙)。好,现在我们一起来齐读上阙,大家一起来找一下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

大江、赤壁、乱石、惊涛

2.词人往往通过意象来渲染一定的意境,作者通过这些意象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激烈、磅礴,有气势、雄伟壮丽(答案不求完全统一,意思接近即可。)

3.因此,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他描绘的景物,是哪一句?(“江山如画”)

对,我们说,所谓意象是景物与情感的结合,那么从这些意象上,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对古代英雄的赞美)更具体一些应是对周瑜的思慕。

从哪句词表现出来?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 2

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入怀古,为吟咏周瑜做好了铺垫。

4.古战场到如今也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了,根据作者的介绍,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图片,然后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这幅图。?

石乱山高,两岸的悬崖峭壁高傲地耸入云霄,夕阳的大半已沉入水中,在乱石高山后投下了鬼魅般的黑影。惊涛骇浪汹涌澎湃,不停地击向江岸,似乎想将其冲毁撕裂。浪花就这样翻滚腾跃着,仿佛扬卷起了千堆的白雪。

5.总结上片内容。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称呼:公瑾、周郎(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亲切)

(2)婚姻:小乔初嫁了(我们平常说“出嫁”是哪两个字呢?——出嫁。问题来了,考虑一下,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出嫁”与这边看到的“初嫁”,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教师总结:苏轼记周瑜,主要是记起赤壁之战,但在此却插入了10年前的生活细节,“小乔刚刚出嫁”,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如果按实际情况选择了“出嫁”这个词语的话,小乔已为老乔,那么便不够美了,而周瑜同样的也在变化,所以美女衬英雄,以“小乔刚出嫁”这点更衬出爱情甜蜜,婚姻美满。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足以令人艳羡。艺术嘛,为了表达需要,有时可以虚构的。

(3)长相——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周瑜的仪容装束,你看一下,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是当时时髦的儒将打扮,更显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那种潇洒从容。)

(4)作战能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打仗却还在谈笑,显然不把敌人放在心上,对战争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万对10万。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沉着。谈笑间,借着东南风,巧用火攻烧掉了曹操的战船。“樯橹”点出了水战,“灰飞烟灭”点出了火攻的特点,精确地概括整个战争的胜利场面。)

到这边我们可以看到由“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塑造了一个青年将领周瑜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形象。

【苏轼内心】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面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且看二人的对比资料,板书如下:

周瑜————苏轼

年龄: 34 岁 47 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周瑜24岁被授予“建威中郎将”,并娶了江东美女小乔,34岁为孙刘联盟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而苏轼呢?

我们所认识的苏轼是很有才华的,诗歌方面与江西诗派的核心人物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人提豪放派必提“苏辛”;书法方面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散文方面又列于“唐宋八大家”。可见他是十分有才华的,但是他的仕途却颇为坎坷。苏东坡来黄州之前,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在文化圈里,也倍受非议与妒忌,他是带着疲惫,满心侥幸而又满心绝望地,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这时的他已47岁,老之将至,却功业无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矛盾,也难怪苏轼发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了。他想到自己年岁已老,却无法如周瑜般建功立业,可以说是壮志未酬,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惆怅与失意。

【人生态度】

但作者没有被这种惆怅和失意所困住,他把它消解在了酒当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其实也就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苏轼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更增添了他壮志未酬的失落,所以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他真的消极吗?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特别想得开,“人生如梦”,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而东去,洗涤荡尽了吗!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他也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

因此,作者的情感是有变化的,由开始的激昂慷慨,到后来的惆怅失意,最后趋于平静。

试背下阕。

【诵读体验】

诵读背诵本词

【归纳总结】

学生参考板书,解决第二个问题:豪放词风的具体体现?

一方面表现在对赤壁之景的描写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画面波澜壮阔,雄奇壮美。另一方面表现在作者的人生态度上,通过塑造功成名就的周瑜,表明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

这就是苏轼的全词了,上半阙写景,景物烘托出了下半阕的人——周瑜,由周瑜想到自身,抒发出了自己壮志难酬之情。

【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

2、预习《定**》,试比较两首词在风格上的异同。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勾画美景——————缅怀古人

乱石穿空

雄姿英发

惊涛拍岸

羽扇纶巾

卷起千堆雪

樯橹灰飞烟灭

(二)周瑜————苏轼

年龄: 34 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教学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名家名篇,其成功教法当然很多。但是,观其大略,无外乎朗读、讲解、分析,就词论词。在总结这些教法的得失之后,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重创设情景,意在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氛围中感受苏轼词的豪迈、奔放风格,体会词人壮志满怀却无处可酬的情怀。

随着《三国演义》片头曲的响起,我们很快进入肃穆悲壮的情景氛围中,这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调。接着学生朗诵,而配有音乐的名家朗诵更将那种苍凉悲壮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到这里,我暗自高兴,我已经成功的将学生带入苏词的情景氛围之中了。

篇8:《念奴娇 赤壁怀古》公开课教案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B)—0023—01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已经两年了。这时他站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乘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这两篇作品同为苏子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之作,但两相比较,描写的角度有所变化,表达的心境与思想感情也就有所不同。那么,苏轼在两篇作品中究竟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态度呢?

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政治上的失意,却未使他对生活失去信心。《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与失意文人的作品截然不同。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胸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仅写出了长江一泻千里的非凡气势,而且将自古以来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概括了进来。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景仰的英雄,但这里只是先埋伏一笔,接着就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面对如此江山,他想到了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江山依旧,英雄已故,多少豪杰已成过去,作者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轻轻结住。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不禁内心激荡,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下片英雄的形象变得鲜明。一开始就写“小乔初嫁了”,这一笔似乎显得突兀,却有词人的深意在此:一是说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周瑜与孙权外托君臣,内在葭莩,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豪之器。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才是主要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畏怯,反而娴雅从容,谈笑之间,一把大火败曹操。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建立丰功伟业。

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成分,与上述豪壮情调不合,其实,“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白发”使人生悲,但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樽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豪放中略见苍凉。

同为“赤壁”之作,在《赤壁赋》中,作者又表现了一种超脱、乐观的思想感情。这种“超然”之情是由眼前美景引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段秋江月景的描述,确实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与客人诵诗对饮,尽情欣赏那“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明月,油然而产生了一种“羽化”和“遗世”的情怀。这种情怀,这种主观感受的产生与作者政治上的遭遇,宦海中的沉浮是密切相关的。苏轼于宋神宗嘉佑二年中进士,神宗时因与革新派王安石政见不合而求外放,先后任杭州通判,转任密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又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获释后再遭贬谪,“幅巾芒履,与田父野老相从于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苏轼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党争激烈起伏之时,政局动荡不安。一方面,他是一个想有作为的政治家,他渴望像周瑜、曹操一样建功立业,但在现实中又不容于新旧两党,难以施展政治才能。另一方面,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当身处逆境时,常以老庄“超然物外”的思想慰藉自己,随缘自适。文中表达的乐观旷达,正是老庄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他对眼前的景物的称道,是因为政治上不得志的一种精神寄托,情感上的自我调节。这种思想和感情,对于苏轼而言,既是无奈的,又是非常自然的,对于政治上失意的封建士大夫来说,也有一定的典型性。今天看来,借纵情山水来忘却烦忧,对现实世界当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于人生而言,苏轼的这种面对挫折而不失乐观豁达的个性又有其积极可取的一面。

上一篇:动脉硬化的预防下一篇:打蚊子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