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批报建和垄断行业工作程序

2024-04-22

报批报建和垄断行业工作程序(共8篇)

篇1:报批报建和垄断行业工作程序

报批报建和垄断行业工作程序

(讨论稿)

“八大证”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以总公司企业发展中心和设计管理中心为主,垄断行业及后期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建设工程项目规划验收合格证》、《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商品房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备案证》和两小证(《商品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办理以项目公司为主。

“八大证”和垄断行业的申请资料、办证流程和收费标准由各项目公司总经理负责,费用减免的谈判由项目总经理进行第一论谈判;如达不到效果,以报告形式上交企业发展中心(重要事宜提前1个月、一般事宜提前15天),由总公司总助会同专业部门进行第二论谈判;最终报批报建执行费用由总公司专业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可,总公司总助审核,总公司总经理审批,项目公司根据最终审批的费用办理请款手续。

为了提高办事的效率和效益,在报批报建和垄断行业的工作过程中,企业发展中心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责任。

1.报批报建

协助项目公司是为了提高办事的效率,审核报批报建费用是为了提高办事的效益,降低报批报建所涉及的费用。

2.垄断行业

协助项目公司和提供资源是为了提高办事的效率和效益;审核费用是为了提高办事的效益,降低垄断行业所涉及的费用;审核合同是为了确保垄断行业合格证顺利办理,否则会直接影响《商品房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备案证》的办理。为了确保垄断行业合格证的办理,建议在签订合同时预留款至少为合同总价的30%以上(在标书中说明),合格证办理完毕后(在竣工验收工作节点前一个月完成),再按照合同执行。

1、报批报建工作流程

2、垄断行业(水、电、气、通信、有线、人防、消防、市政园林和环保等)工作流程

篇2:报批报建和垄断行业工作程序

流程管理体系文件

项目报批报建工作指引

文件编号:GC-ZY00

3版本:A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审批:日期:主导部门:工程事务部

200年月日实施日期:200

年月

1日

1.目的科学有效地安排各项目各阶段的报批报建工作,确保各项目的正常开发经营。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开发的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由工程事务部负责的报批报建工作。3.术语和定义

无 4.职责 4.1.工程事务部

4.1.1.严格按照公司规范化运作要求,根据项目开发进度,及时准确地办妥各项目所需报批

报建手续,提供相关合法文件,为各项目的顺利开发经营提供保证。

4.2.营销管理部、项目部、预决算部、资金结算部、市场拓展部、工程技术部负责提交本部

门报批报建资料。5.工作程序

5.1.公司工程事务部落实项目开发计划并制定相应的《项目报批报建主要节点工作计划》。5.2.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各部门向工程事务部提交的报批报建资料及提交时机见下表:

5.3.工程事务部以书面形式将《项目报批报建所需资料清单》向上述各部门提出报批报建

所需资料及配合要求。

5.4.工程事务部收集到报批报建所需资料后,按照政府主管部门依法行政手册要求,递交

资料。

5.5.政府主管部门窗口收文后,主办人员在取得批文前,积极联系政府经办人,了解办文

进展或按对方要求进行配合工作。

5.6.政府部门承诺的办文时限到期当日或次日,主办人员到指定地点领取批文,移交办公

室归档。

5.7.获取批文后的当日或次日以电子邮件《项目报批报建批文获取通知》,将批文信息告知

公司相关部门。

6.相关记录

篇3:报批报建和垄断行业工作程序

2011年11月9日, 中央新闻报道了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已就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互联网宽带接入问题进行价格反垄断调查 (1) 。该新闻报道引起了大家对中国自然垄断行业中大企业垄断行为的关注。中国对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已有三十余年, 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 为了满足建设资金的需求, 有些垄断被打破, 管制有所放松。在此期间, 中国民航、电力、电信等自然垄断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以“拆分切割”为基本途径的战略重组垄断行业改革。在此期间, 中国一些垄断行业形成几家大的垄断企业, 如中国电力行业的五大发电集团和两大电网公司, 中国电信行业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六家电信企业;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以来到目前为止,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正在暴露出许多新问题。如目前, 在自然垄断行业中存在的几家大的垄断企业虽然存在竞争关系, 但是基本是划分势力范围的地区性垄断, 竞争并不如想象中激烈, 远未达到有效竞争局面。同时由于其在位优势, 对于一些与其有竞争关系的中小企业给予打击和限制, 企图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或者保持垄断地位。与此同时, 垄断行业职工的收入问题也成为近期大家关注的问题。具体到电信行业改革过程, 中国电信业改革是由完全垄断走向竞争, 由政企合一转变到政企分离, 从两个竞争主体到多个竞争主体的过程, 走过了一条“在发展中改革, 在改革中发展”的道路。1994年以中国联通的成立为标志, 电信业开始逐步打破垄断, 引入竞争。1998年后, 电信业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实现了政企分离、邮电分设, 并重组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正式成立了中国移动。2001年, 电信业以打破固定电信领域的垄断为重点, 实施企业、资源、业务和市场重组, 成立了新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 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六家基础电信企业竞争的格局。2008年进行的电信重组, 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 (包括资产和用户) , 中国联通与网通合并, 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 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 (2) 。在这种背景下, 出现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反垄断案, 确实能够引起我们反思前期垄断行业改革成果, 以及如何继续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视角并结合反垄断相关法律分析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垄断行为以及该行为的后果, 并通过分析该问题, 得出当前深化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一些启示。

资料来源: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13-232.

二、垄断行为的判断

对于垄断行为判断, 主要是从经济学视角判断, 即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以下简称《反垄断法》) 也是根据经济学来制定垄断行为标准 (3) 。这是中国第一部反垄断法律, 其意义相当深远。该法制定的目的是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 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反垄断法》, 垄断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是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是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反垄断调查实际上主要是针对第二、三方面进行调查。所以, 判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否存在垄断行为就是看两家企业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是否有排除竞争对手、限制竞争的问题。具体到经济学上, 垄断判断标准, 一是两家企业市场份额是否达到垄断所要求的份额, 二是有无价格歧视, 有无针对性的打击竞争对手, 从而达到垄断目的。

(一) 市场支配地位的判断

判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首先要了解在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中的企业和市场类型。在该市场上, 主要存在三大系统: (1) 电信运营商:电信 (电信宽带+卫通宽带) /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宽带+网通宽带) /移动 (铁通宽带) ; (2) 广电运营商:广电 (租借电信运营商的宽带+自己新建的高速宽带) ; (3) 中小宽带服务商 (ISP) : (租借其他电信运营商的宽带) , 如长城宽带、铁通、歌华等。其次, 分析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类型, 判断一个市场类型通常用市场集中度来测量。最常用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是n个企业集中度 (CRn) , 即最大的n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CRn=S1+S2+S3+S4+……Sn, 其中最常用的是4企业集中度 (CR4) 和8企业集中度 (CR8) 。因此, 如果在一个不完全竞争行业中, 四个或更少的企业达到了100%的集中度, 那么这些企业就被认为有很高程度的垄断权力。而一个由很多小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可能为10%或20%, 那么这个行业被认为只有很小的垄断权力。一般认为, 集中度达到70%或80%的行业具有很强的垄断权力。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已基本查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 两家企业共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 (4) 。如果再加上第三、第四位的大企业, 在宽带接入市场上, 估计CR4已达到70%左右。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和表1贝恩和植草益市场类型的划分, 基本可以判断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行业, 是一个极高寡占型垄断的市场结构, 并且是一个双寡头垄断市场。因此, 虽然在该市场有三大系统宽带运营商, 但是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只有两家, 即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它们在该市场上具有很高的垄断权力, 也就是具备一定的市场支配地位。因此, 总体上可以判断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 而且应该属于双寡头市场。

实际上, 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形成目前这种市场结构, 并不是市场竞争造成, 而是由政府人为造成的。在该市场具有难以翻越的市场准入壁垒, 而且是一种政府壁垒。政府壁垒一般是指政府部门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障碍进入管制, 如许可证制度等等。在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主要就是进入许可证的管制。更具体,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形成垄断是2008年中国电信行业体制改革所造成的, 因此, 它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大企业。尤其是在宽带互联网骨干网方面, 中国只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 而中国电信主要在南方21省, 中国联通主要是北方10余省。所以, 两家企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毋庸置疑。不过, 从另一方面说, 当前,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形成的垄断, 主要还是归因于中国电信体制改革和当前宽带战略。

(二)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限制竞争行为的判断

在《反垄断法》中, 对市场支配地位的定义: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 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反垄断法》一共列举了7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主要违反了第十六条第六款, 即没有正当理由, 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实际上这就是价格歧视。

下面讨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否采取了与其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价格歧视政策, 即对同一种商品, 对不同消费群体实行不同的价格。实际上, 在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的价格形成主要是靠市场中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形成, 而不是像水电煤气市场执行的是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正是因为这种价格形成机制, 才有可能导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利用其垄断地位, 有能力对批发商或者消费者采取价格歧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依据各自在互联网骨干网上面具有垄断地位, 一个占据南方市场, 一个占据北方市场。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它们的用户有批发商和其他类型的终端用户, 如一些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这里的批发商主要是一些中小宽带服务商, 如铁通、长城宽带、歌华等。这些批发商和用户受政府许可证的限制, 无国际互联网和骨干网入口许可证。因此, 这些弱势中小宽带服务商必须通过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才能享有国际进入口和进入骨干网。这样,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就与这些中小运营商形成了供给方和需求方, 而且是一种卖方垄断。再者作为主要的互联网骨干网的运营网, 中小宽带服务商必须向电信和中国联通来租用其骨干网的容量, 否则就连不上。另外一方面与此同时,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自身也要发展自己的终端用户, 如大企事业和居民用户。而中小宽带服务商在这个市场上也是卖方, 它们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又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正是因为这种竞争关系,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为了争夺用户在卖给中小宽带服务商和自己用户相同流量时, 却给出了不同价格, 实行价格歧视。据报道,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给予这些中小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提供商的价格非常之高, 比如是每千兆比特每月100万甚至更多。而另一方面, 给自己的用户, 尤其是大用户, 比如大的银行或者企事业单位, 同样的带宽, 每个月只有20到40万, 甚至更低。这样批发价几倍于零售价, 这在任何行业都是反常的。除了对这些中小宽带服务商采取价格歧视行为, 它们还借助其在上游骨干网宽带资源, 卡下游的中小宽带服务提供商的竞争者。如, 2010年中国铁通和长城宽带不堪重负, 不向电信和中国联通租用骨干网的宽带, 而转租其大用户, 以求降低成本。而中国电信察觉到这种行为后, 认为竞争对手成本降低了, 有能力和其竞争, 就对中国铁通采取了清理穿透流量行动, 造成了广东大面积断网, 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利益, 投诉达万人 (5) 。

从以上种种行为可以看出,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利用其上游的垄断地位和价格歧视策略, 对与其在零售市场有竞争关系的中小宽带服务商, 进行排挤竞争, 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这种价格歧视就是排挤与其有竞争关系的中小宽带服务商, 试图垄断用户市场的行为。弱势的中小宽带服务商则在整体发展中受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支配或者是排斥。

实行价格歧视是有条件的, 而在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中, 正好具备这些条件。如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是隔离的, 而且二者的需求弹性也不同。根据价格歧视相关理论, 一级价格歧视 (企业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和二级价格歧视 (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价格) 通常会比垄断统一定价带来更大的产出。因此, 一级价格歧视和二级价格歧视通常是增加整体社会福利的, 它们不应该成为反垄断相关法律关注的重点。三级价格歧视 (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 (或对不同的消费群) 收取不同的价格) 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价格歧视方式, 它的福利含义是含糊不清的。一般来说, 对最终消费者实行价格歧视并不违反《反垄断法》, 但是, 在企业之间进行旨在影响市场竞争的价格歧视时, 某些行为可能会有限制竞争的效应。通过对竞争产生负面影响的价格歧视只有在企业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时, 对其才是有利可图的, 在企业拥有一定市场势力的情况下, 价格歧视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行为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支配地位是对价格歧视进行反垄断执法的重要前提。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判断,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互联网宽带接入方面确实存在垄断行为、价格歧视、限制竞争和滥用垄断市场地位的行为。本来形成市场垄断是体制改革问题, 而进行价格歧视行为, 就是企业自身的市场行为。这种行为损害了中小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应该受到政府制止, 进而维护市场秩序。

三、垄断行为的后果

一般认为,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垄断企业会运用其拥有的实力缩减产量, 提高价格;其次, 拥有垄断权力的企业通常都能够限制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 因此, 产生了产量限制和高价格问题, 并且阻止了资源从价值较少的用途向更有价值的用途流动。最后, 它们也有可能从事非价格竞争, 浪费社会的稀缺资源。垄断还损害社会福利, 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带来损害。因此, 大众和政府不希望看到大企业的垄断权力, 各国政府都特别重视现有的和潜在的垄断问题。

具体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垄断和滥用市场地位的后果, 一方面是损害了中小宽带服务商的利益, 降低其在价格上的竞争力, 限制了市场竞争。根据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 当前,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集中了95%的互联网国际出口宽带, 90%的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99%的互联网内容服务商 (6) 。由于它们垄断互联网宽带上游资源, 并借此优势卡住中小宽带服务商, 利用低价格吸纳大型网络内容服务商 (ICP) , 垄断接入用户。同时, 它们利用双轨价格控制弱势运营商和第三方增值服务商, 损害了后者及其接入用户平等接入骨干网的权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提供给自己的终端用户宽带价格时, 有时比中小宽带服务商从他们租来宽带成本价还要低, 造成了中小宽带服务商的利润率降低, 甚至出现亏损。这样上游宽带资源被他们垄断, 下游受到他们低价阻击, 中小宽带服务商就像被卡住了脖子, 陷入生存两难境地, 随时有可能被驱逐出市场。另一方面, 也间接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由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提供给中小宽带服务商的宽带资费较高, 最终高价会转嫁到具体消费者身上。如果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降低宽带资费和骨干网 (电信、中国联通) 与中小宽带服务商的网间结算费用, 中国互联网消费者宽带接入费用将大大降低。

四、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反垄断案对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启示

本文根据反垄断法相关法律和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垄断行为、垄断后果进行判断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确实存在垄断行为,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并利用它们在互联网上游资源的优势地位, 采取价格歧视行为排挤下游竞争对手, 确立在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的垄断地位。但是,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这种垄断地位, 是中国电信体制改革造成的, 而价格歧视行为则是两家企业的市场行为, 应该给予的处理和处罚。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反垄断案也给予当前的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提供一些政策启示。

第一, 保持深化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势头, 逐步打破垄断格局。中国在第二阶段垄断行业改革进行战略重组时, 虽然目的是消除垄断, 达到充分竞争的目的, 但是, 由于大部分改革都是划分地域进行, 各大垄断企业在各自区域市场占据垄断地位, 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状态。对于一些已经改革的自然垄断行业, 也存在倒退到原先的可能一家垄断或者多家垄断企业瓜分市场的状况。深化当前垄断行业改革, 主要改变当前垄断行业管理体制, 继续进行政企分离改革, 放松进入管制, 适度多发经营许可证, 使市场达到有效竞争。同时有可能的话, 可以进一步对一些垄断行业的竞争环节继续拆分。如针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可以把数据中心业务拆分出来。

第二, 对具有网络结构的行业, 进行互联互通。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体制改革, 很多是“拆分切割”式, 造成了几家大的企业在各地划分势力范围。而许多自然垄断行业具有网络经济性, 如电力行业中的电网、电信中的互联网以及水、煤气行业的管道, 由于各个集团为了自己利益, 不进行互联互通, 造成了社会配置资源效率低下。如电网归属不同的公司, 没能互联互通, 就容易经常性电荒, 有时北方有剩余电力, 南方出现电荒。这种互联互通问题在电信行业中比较严重。因此, 增加互联互通点, 强制性规定互联互通不收费, 既降低成本, 又使得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据工信部统计, 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之间直连宽带为261.5G, 仅占两公司拥有1078G国际出口宽带的24.3%。从互联质量看, 两公司2011年1~9月骨干网互联时延和丢包率也均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这表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未实现充分互联互通。

第三, 继续增加自然垄断行业中竞争数量。英国著名学者李特查尔德教授认为, 竞争是反垄断力量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最有效的手段 (或许是最终唯一有效的手段) , 政府管制则是防止滥用垄断力量的必要手段, 但是不能替代竞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竞争越多, 价格机制在多种用途之间配置资源的作用就越大。虽然中国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了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的改革, 企业数目增加了, 但是并不代表就有竞争关系。即使有的有一定的竞争关系, 如几大电信公司、发电集团等等, 但是, 大多是划分地区范围的垄断, 与原来的独家垄断区别不大。只是原来在全国垄断, 现在是在某一个地区垄断而已。

第四, 政府管制应该逐步从价格和准入管制转向维持市场竞争秩序管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强化竞争, 适度管制。在管制内容上, 加强社会性管制, 即环境、卫生健康、医疗、服务质量和工资问题, 减少经济性管制, 即进入管制、价格管制、投资管制等;在经济性管制上, 要加强价格监管和维持市场秩序。因此, 消费者利益得到保障。中国有些自然垄断行业经过改革后, 政府对其的经济性管制减少, 特别指出, 对市场竞争秩序的监管, 以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来促进有效竞争, 最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唐要家.反垄断经济学理论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安塞尔、查尔斯、保罗.社会问题经济学 (第十五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3]戚肇东等著.自然垄断产业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4]王俊豪等著.深化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篇4:报批报建和垄断行业工作程序

关键词:自然垄断;价格管制;可竞争市场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091-03

一、自然垄断的经济特征

在西方经济学中,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特征,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四种类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组织的类型直接影响经济效率的高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一般认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而完全垄断市场的经济效率最低。也就是说,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资源配置就越合理、越优越。相反,垄断程度越高,市场就越缺乏效率,并有可能造成“市场失灵”的状况,导致社会生产资源的浪费和福利的损失。

垄断形成的原因是多样的。比如,人为的和法律的因素,国家通过制定法律的形式对某种行为实施保护,从而形成垄断。典型的是政府特许和专利制度,以及国家对铁路运输、供水供电等公用事业的垄断。这种垄断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国家利用立法等国家权利造成的进入壁垒。历史的和地理的原因也可形成垄断,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使某些厂商拥有大量的稀缺资源,从而具有先天性的垄断力量。比如,矿泉水生产厂商、石油生产厂商等。有些垄断是因为某一个或极少数厂商垄断了一些特殊的原材料,其他厂商无法购买,形成对生产资源的独占而垄断了整个行业。还有一种垄断的形成并非由于人为的或历史的地理的原因限制进入,而是由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资源稀缺性、沉淀成本等“自然”技术条件和经济环境的限制而使提供单一物品和服务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家公司(垄断)或极少数企业(寡头垄断),这样形成的垄断称为“自然垄断”或“自然寡头垄断”。

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的一个传统概念。人们对其认识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地租是“自然垄断的结果”,最早提出“自然垄断”这一概念。但他所提出的自然垄断仅仅是在土地这一要素层面上定义。亚当•斯密在论述市场理论时也已开始涉及垄断,但他所提到的垄断一词是指享有法律保护的多厂商行为。他们所说的自然垄断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垄断含义相距甚远。随后,一些经济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自然垄断的特征(如法罗、埃利)。一般认为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特性有两种:一种是规模经济,另一种是成本弱增性。

自然垄断行业大多数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生产具有极大的范围经济效益和规模效益,能够享受到成本递减的好处,极大的节约生产费用,因而习惯上被认为只适合独家经营。由于市场需求有限,行业中只需一个或几个生产者就能满足市场需求并达到最佳的经济均衡状态。另一种观点认为,规模经济并不是自然垄断形成的必要条件,即使产业不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之上,只要存在着成本弱增性,仍可认为该产业是自然垄断产业。成本弱增性指成本函数C(q),如果对任何产出向量q1,q2……qk (qi≠qi=1,……,k)且满足要求S qi=Q,都有C(Q)<ΣC(qi),则成本函数C(q)在q满足成本次可加性。即使没有规模经济的作用,即使平均成本上升,只要满足上述条件,由单一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成本仍然最小,该产业就仍然是自然垄断产业。

二、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现状

(一)带有浓厚的行政垄断色彩

现实生活中某些“自然垄断”行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垄断,而是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混杂一体,政企不分,官商一体,有着行政特权的呵护,甚至有些还披上了法律的外衣。这种“自然垄断”往往实力强大,资金雄厚,并且已形成集团利益,普遍享受垄断所带来的巨额超额利润,表现为高工资、高福利。这种带有行政垄断色彩的自然垄断维护了企业利益,企业依托的是行政特权,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了潜在的竞争压力,出现严重的低效率现象。企业无经营自主权也不承担风险,放松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

(二)服务价格居高不下,服务质量差,大大限制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垄断市场在达到长期均衡时P>LMC,也就是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大于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相对于该商品的需求而言,该商品的供给是不足的。如果增加生产,社会净福利可以得到好转,从而达到P=LMC。但当P=LMC时,MR≠MC,破坏了长期均衡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这与“经济理性人”的假设相违背。垄断厂商不会为了社会净福利的增加而损失自己的利润。不会增加产量,而会在P>LMC的状况下停止生产。与其他市场结构相比,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产量不足,缺乏效率,而价格又高,造成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和生产资源的浪费,社会福利的损失。又由于垄断厂商不存在竞争压力,经济效率低,缺乏创新动力,市场绩效差,在一些自然垄断行业中就出现了价格高昂、额外收费多的现象。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差,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三)自然垄断产业存在腐败问题和不正当行为

垄断可以使厂商获得更多利润,为了保持这种超额利润,垄断厂商往往会采取各种形式的措施来维持垄断,从而造成寻租、腐败现象滋生。一些自然垄断行业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权钱交易以及不正当竞争,通过有悖于市场原则的手段,如垄断高价、掠夺性定价、歧视行为、搭售、串谋等来限制竞争,从而达到维护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的目的。这些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以及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阻碍了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

(四)缺少规范有效的法律体系

立法是规范市场经营的有效手段。如果没有法律准绳,市场秩序就会杂乱无序,一些改革措施也难以彻底实行。而目前我国现存的法律不尽适应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比如说1993年9月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自然垄断产业有关规定相对简单粗糙,涉及反垄断的内容也不是很多。又比如《电力法》、《铁路法》、《航空法》、《电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滞后,可操作性和协调性差,无法有效规范产业中各市场主体的行为。另外,各管理部门执法尺度不一,相互推诿,严重影响了法律法规的适用性。

(五)产业进入壁垒难以突破

目前我国垄断市场的进入壁垒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经济性进入障碍。因为高昂沉淀成本的存在阻碍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大部分自然垄断行业初始投资大,实力薄弱的小企业很难进入。市场需求是既定的,容量有限,在这种条件下,行业中不可能有太多厂商提供供给,只能容纳部分企业生存。企业规模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取得垄断地位。如果行业中只有一家或少数几家厂商,就形成了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

另一种是体制性进入障碍。对某些特定行业以及进入行业厂商的投资规模建立严格市场准入管制制度,投资项目规模如果超过规定,必须获得政府审批。民间资本受到歧视,在银行、保险证券、石油石化、汽车(主要是整车)等行业,民间资本一直难以进入,民间资本面临比国有资本和外资更多的烦琐复杂的审批手续。另外,有些地区实行地方保护,对本地区以外的企业和产品实行与本地企业不同的政策。这种体制性进入壁垒一般是由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目的在于通过限制竞争,保护部门权益,但对市场机制乃至产业发展通常造成较大伤害。

三、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制与竞争引入

(一)价格管制

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垄断利润也被认为是不公平的。同时,垄断又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经营的好坏对经济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矫正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措施进行干预。政府对自然垄断的干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对自然垄断厂商实行价格、产量双控制,既规定厂商索要的产品价格又确定厂商的产量,如图所示:

在图形中,分别有三种价格与产量:第一种是E1所对应的价格P1和产量Q1,这时的价格和产量是厂商在不受管制的情况下根据既定的需求曲线确定边际收益曲线,并依照MR=MC的原则来自行定价和确定产量的。这时垄断厂商收益大于成本,获得超额利润。第二种是E2点,E2点是按照边际成本定价法来决定管制价格水平的。在D曲线与MC曲线的交点E2所对应的价格P2上来定价。对应于价格P2,确定产量为Q2。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AR小于平均成本AC,从而出现亏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补贴垄断厂商的亏损。不然,该价格最终会把垄断厂商逐出该行业的经营。这种补贴要么来源于政府,要么来源于消费者。对政府来说,对私人企业进行补贴不大可能;对消费者来说,没有购买和使用自然垄断商品的消费者也不愿意去补贴边际成本的购买者。这时必须按照平均成本定价法,按照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方法来定价。第三种是E3点,也就是按照D曲线与AC曲线的交点来定价。如图中E3点所对应的价格P3和产量Q3。在这一价格和产量水平下,AR=AC,厂商获得正常利润。这样,既控制了在价格为P1时厂商的超额利润,又避免了在价格为P2时厂商的亏损,保证了正常利润。

(二)引入竞争

在实践上,为了解决自然垄断行业的低效率和市场失灵问题,各国一般都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其中包括价格管制。但政府行为效果难以测量和监督,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很难建立和实施。另外,政府具有多元函数目标,不仅仅要考虑经济效果,同时还要维护社会安定、政体稳固、执政效果等社会政治目的。这样,政府在强化管制时就会充分权衡各方面利弊,势必造成经济效果的一部分缺失,导致管制失灵,为引入竞争提供了理由和依据。可竞争市场理论最初由鲍莫尔、潘扎和威利格提出。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自由放任政策比政府管制政策更为有效。对于自然垄断产业,潜在进入的竞争威胁能阻止垄断行为的产生而不需政府管制。这种潜在竞争压力促使垄断厂商制定适当价格来获得平均利润,而不是制定垄断高价。这样,政府所需做的不再是管制价格或者是市场进入限制,而是要为市场竞争扫除障碍,废除各种竞争壁垒,建立能够自由进出的可竞争市场。

但竞争机制的引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一些强自然垄断产业难以引入实质竞争,在引入竞争过程中,新的进入者仍然要面临各种形式的进入障碍。比如,现有的规制机构为了维护其权力可能会反对引入竞争政策;现有企业强大的沉淀成本具有先行优势。可见,在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机制必须考虑很多情况,权衡竞争是否可行或者竞争是否值得。一般来说,对于自然垄断行业中的非自然垄断业务,政府可放松管制,交由市场竞争。对于极端自然垄断业务,政府应把其从非自然垄断业务中分离出来,由一家或极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经营,政府以这类业务作为管制重点,建立模拟竞争机制。还可以引入激励性规制,比如价格上限规制、区域间标尺竞争、社会契约制、特许权投标制,等等,既可以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又可同时兼顾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垄断、竞争和管制三者协调配合和共同作用来实现有效竞争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 刘儒,孟书敏.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理论思考[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 李俊,李增森.自然垄断行业中的规制与竞争引入[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8).

[3] 付光新.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研究[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0).

[4] 李建春.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制和引入竞争机制分析[J].甘肃农业,2005,(11):114.

[5] 戚聿动,柳学信.中国垄断行业的竞争状况研究[J].经济管理,2006,(2):16-23.

篇5:房地产报建报批工作心得

做报建报批工作都1年了,还是有自己的心得的。。总的说来这个前期工作真的很累人。压力很大。。而且说不清楚。。做过的人才能了解其中的奥妙和辛酸。。相信每个做过这个工作的人都会有很多应酬的事情。。想当初我曾经1个星期有5天都喝的非常难受。吐到3点都难受的睡不着。。现在看到酒都有点怕。。最累人的还是公关问题。。中国这个国情。人际关系可以说在报建工作中至关重要。其实想要套近一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真的很费工夫。。我想过很多办法:

1、打听他的个人喜好这些(便于有话题)

2、实在不行,就直接给领导汇报让他出面(报建报批没有领导的支持可以说几乎不能完成)

3、请认识他的人帮我引荐,这样方便办事 初此之外我想不出其他办法了,如果死脑筋的按流程办事,不去拉关系,一句话10次有9次碰壁。去一次失望一次。至于拿证。慢慢等吧。。请负责人吃饭。。还不是你开口就请的出来的。。这点做过的人很清楚。。这种公关工作,还有其他的办法可以套近相关负责人吗?请指教。。在这个工作上,不是懂流程就能办成事的。。也不是你嘴巴会说就能办成事情的。。

这个问题是相通的....你这样公关成本太高太累....你应该在当地政府实权部门公关一个资历深的领导..要把关系处到非常铁....以后有什么事都帮助你出面..你就会轻松很多......千万不要象这样走到哪攻关到哪..那样你会累死的问题

2是的。。这种办法我也知道。。所以我们大领导出面。。跟规划局、建设局、国土局局长的关系,甚至是当地政府最大的官的关系都整的很好。。但是后来又出现问题。下面办事情的人当着局长的面答应的很好。。背着就老是找小问题。。你也不可能一点问题就去找局长,所以有几次局长是当着我们把下面科室的找来当面解决问题,实际上跟下面的人的关系就整僵了。。所以两手都要抓。。请下面科室的人吃饭唱歌娱乐。。次数不能多。但是每次都要收到效果。达到你要的目的 但是报建报批的工作接触的公司部门太多。。象安监、质监、消防、招投标这些部门。。还有就是跟公司有业务关系又比较特殊的公司象自来水、天然气、光纤、供电局这些,以前这些部门是建设局的下属单位,归建设局管,现在属于自负盈亏的企业,所以还是要去打理。。其实很想请教前辈们在报建中的心得。。很想听前辈们的经验。。我会多学习的。。

中国的国情,有自己的特殊点。俗话说的好,阎王好斗,小鬼难缠,即使你跟局长跟市长甚至更大的头头关系都挺好,但是,你肯定好不到他可以为你丢乌纱帽,这点是必须要明确的。所以,我比较赞同楼上的一个观点,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同时,要按级别的对位。第一、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头者,你们领导,肯定有自己的一个公关交际圈,这个圈子你暂时是进不去的,所以,他的圈子的意义在于,在关键是可,可以有人出头,何谓关键时刻,也就是可办可不办,可等待可不等待的时候,有上面领导的一句话,比下面跑断腿管事的多,所以,这个圈子的重要性在于上层的说句话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的上层关系。第二、中层,所谓的中层,区别于一些大头头的地方在于他们的职位级别,不可能是抓全面工作的,就好像公司里的中层一样,个别部门的主管领导,拿着章的人。这些人,比上面的大领导,可以说是不足,但是,比下面的办事员,又是有一定的实权,这些人的对付,可以充分现实我们的工作能力,这些人的交际,我建议一种方式,就是你们单位领导可以带你去见你要办事的地方的领导,顺路带上这种中层,然后,可以说认识认识,然后采取公关,这样既然有上面的人的面子,他不敢胡来,第二你又不能让他得不到他可以得到的好处,这些即使他在你单位事情上犯错误了,他会觉得有上面领导,到时候也好说,至于公关方式,看自己决定,是软性公关还是硬性公关,在于自己喜好。第三、就是要明白一句话,县官不如现管,所谓现管,就是我们办事要直接面对的人,收我们材料的人。这些人,处于政府机

构的底层,无权无势,唯一有的,他们有向上报材料的工作,这点很重要,呵呵,他可以拖你三五天不给你给领导那里送,像你说的,他可以找个借口给领导搪塞过去。所以,对于这些人,一定要做到小恩小惠不能断,切身利益不能少的原则。但是,这些人是最不好把握分寸的地方,多了,比肩中层,我们合不来,少了,他肯定不会干,所以,这个小恩小惠一定要拿捏到位。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我们研究的就是一个人际方面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怎么样请客送礼的问题。我想来主张就是,由上带下,上层关系,要维护好,中层关系要保持很好,下层关系要努力做好。精力,要放在中层的关系处理上,由中层,带下层。每个领导,都有自己派系的人,都有自己的所谓心腹和政敌,我们必须要明白这点。啰嗦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帮助,呵呵,拙见见笑。

问题

3继续把问题深入。。其实我觉得报建报批的工作最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都是八面玲珑的。。特别是跟老油条老狐狸接触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报建报批的工作,简直是把中国的国情体现的淋漓尽致。。对的,中层问题真的很微妙:一个科室的科长,比局长小,但是有自己的实权,有些可以忽略的问题,关系没有搞好,他可以把这些问题弄成大问题,整的你是知道他在找茬,但是就是找不到理由,而且有自己的虚荣心,这种不大不小的官心思都有点重,但是他肯定是局长,或者某个副局长的心腹;还有就是政府现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知道每个地方是不是一样,就是坐一个位子的人时间不能太久,要1年一换,当然局长的时间要长点,所以我们要考虑成本问题,但是,呵呵,所有的成本都是算在房价里面的。实际上我们大领导在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种不大不小的官,可能是觉得大领导搞好了,就可以用大领导来压他们,所以导致反反复复问题的出现。。对于下层的人:这些人的脾气到特别大,一点权利没有,还经常摆架子,很多次我都是憋到火在,表面上还要装成你好我好的样子。。送礼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琢磨,送什么样子的礼,多少钱的这些问题。。

对跑前期的人的看法

其实资料流程那些太简单了。。是人都懂。。但是没有说到关键的问题,就是其中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地方。。我做前期1年了,也遇到不同公司的跑前期的人,但是很少是女的,呵呵,不过我也是女的。。女的虽然有时候不如男的方便,但是有些时候,女的要占一些方便。。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明白。。做前期的人性格虽有不同,但是还是有很多大致相同的地方:比如性格开朗,容易和人打成一片,话多,心细,反应快这些 也不是说老实巴交的人就不行。也有老实巴交的。。某些政府的就喜欢这样的人。。说白了这个工作接触的人太多。。形形色色的。。不见得每个人都喜欢开朗的人。。象那种说话爹声爹气的。。有些男人就反感。。所以还是要注意分寸。。当然我本人不属于那种爹声爹气的。。不是那种人。。也做不来那种声音。。但是我也不冷冰冰的哈。。呵呵。。做前期的一定要主动。。要放的下面子。。也要受的住各种各样的气。。忍字心头一把刀。。也要开朗,懂得讨人欢心。。这点非常重要。。但是这个不同于销售,销售的太多假话,呵呵,但是要是你在报建中说了假话,还被政府的人晓得了,有你好受的了。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你耍小聪明,别人耍手段的地方更多,整不死你也整掉一层皮。过于热情那是不行的。毕竟政府部门有很多忌讳。。官越大的人忌讳越多。。我想没有一个当管的喜欢别人看到他和哪个女的在单位上打情骂俏吧?当官的形象最重要。。特别是在中国。。所以女人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出去代表一个公司的形象。。不要让人觉得你的公司低俗。。

关于竣工验收的问题

竣工验收: 包括单体验收,项目竣工验收,这个很麻烦吗?包括哪些内容呢?这个就是规划局的事情。。还有就是关于综合管网的布置。。先是公司和政府协调把主管道引到项目

外(包括光纤、通讯、自来水、电、天然气等),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已经涉及这部分管网的分户的设计了,如果说在施工图审查阶段,分户的管网都已经通过审核了,单体和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还需进行综合管线的验收吗?如果需要,也是规划局的问题,综合管线的验收很麻烦吗? 在竣工验收备案阶段,需要设计,监理,施工,规划局提供什么文件呢? 还有竣工验收完成后,就需要去房管局办理分户和预售许可证吗?完成后领取2书? 竣工验收:包括单体验收,项目竣工验收,这个很麻烦吗?包括哪些内容呢?项目工程竣工验收主要包括涉及两个政府部门,一个是质量技术监督站,一个是规划局工程科(或建筑监理科),具体要的资料:

1、竣工验收备案工作联系单(规划局工程科办理)

2、工程款支付证明(规划局工程科办理)

3、施工许可证(复印件)

4、施工图备案审查单(复印件)

5、监理公司出具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6、设计公司出具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7、勘察单位出具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8、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复印件)

9、规划验收合格证(规划局规划科办理)

10、消防验收意见书(消防中队办理)

11、工程质量保修书

12、住宅质量保证书

13、住宅使用说明书

14、建筑节能转向验收备案表及(复印件)(规划局墙改办办理)

15、工程档案接受证明(规划局档案馆办理)地方不同,可能需要的资料不同每个地方不一样,政府部门办事的难易也不一样 我个人感觉:规划局是最好说话的,包括他的下设科室,其次是房地局;最难说话的是消防,吃了再拿了,给办事还不利索。

县级项目报建公关个人经验

在一县级项目待了将近4年时间,从拆迁到项目销售完毕,前后经历了许许多多,总的心得有以下几点:

1、每个县级行政领导班子和下属的风气和作风都不一样,抓重点负责人,一针见血;

2、通过前期接触单位的领导拓展关系(比如土地局领导、政府对口牵头领导人等),这个领导选择很重要,人品很重要:热心,平易近人,关系面广,他的权利能够触及到你项目开发的全程;这是你公关开始的最重要的起点,一点带面,然后才能全面拓开。

3、这个领导关系的建立需要公司领导牵头介入,毕竟领导不会那么容易比他等级低的办事人。然后就看自己处关系的水平了,个人认为真诚很重要,谦虚好学也很重要,能够很好理解官场的是非,最快的理解领导的意图,有时候甚至一个眼神。当然,最后钞票更重要,不可或缺;

4、当你处好了公关的这个点,以后报建的各个部门和局委关系的拓展就靠这点散发。先搞定局委主要负责人和对接人,然后最重要的是各局委的具体办事人,俗话说“小鬼难缠”,通过酒肉、小惠等建立长期“虚假”朋友关系,当然也不是那么绝对,毕竟是共产党的天下,还是有些能够成为长期的忠实朋友,会在以后带给你一些惊喜;

5、各个节假日一定不能忘记礼品或者红包,不然你的绊脚石会在以后办理的过程中慢慢浮出水面;抑或问候的短信、电话,感情投资也很重要,个人认为这是制胜的关键,这点处好,某些时候可能比金钱更有用;

6、必须适应并迎合当地的民风和人文,有时候可能不适应,很难受,但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得去面对和接受一些东西,类似洗脑,然后才能真正融入;

7、同底层打交道需要一些耐性和软脾气,千万急不得,办理审批的过程有时候会很漫长,时间其实是掌握在你手里,看你怎么去“沟通”和“引导”;

8、公关的时候切记要控制成本,始终记住你是公司的员工,为公司节约和利益最大化才是办理所有事情的出发点,花最少的钱办最有效率的事情;公关帐目一定要明晰,千万不能贪小便宜吃大亏。以上是自己的一些体会,可能根据各地政府的政风和办事效率不同,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也有区别,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虽然在地产公司也混了几年,做过一两个项目的前期。也有点体会,拿出来供各位策友拍拍砖:

1、苦练内功,报建过程中的各个程序环节一定要熟悉,要抓得住重点。

2、各个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一定伺候好,平常经常去露露脸,联络感情很重要。必要是要还要下猛药。

3、中层的科长,副科长是工作成败的关键,有事没事都去坐坐。天南地北的吹,做到合自

己办公室一样熟。不过要注意不要涉及他们的乌纱帽。

3、具体办事员主要以小恩小惠为突破口。哪有打折降价呀,新近的电影之类,要经常关注。

4、吃饭就是吃饭,绝口不提工作。第二天要好办多了。

5、现在流行数字化管理,相关部门机构负责人办事人都要建立相应数据库。到时候方便对症下药

篇6:报批报建和垄断行业工作程序

(2013.11.1-2014.1.22)

苏州高新区西京湾生态农场项目:

1.苏州高新区西京湾生态农场(农业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批复。(已取得)

2.苏州高新区西京湾生态农场(农业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已完成,目前正在区环保局网上申报。

3.苏州高新区西京湾生态农场(农业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处开设临时道口报批手续已取得区建设局审批完成。

4.苏州高新区西京湾生态农场(农业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三条(H)型道路路口搭建施工围挡报批手续已取得高新区水务局堤匝大队审批完成。

5.苏州高新区西京湾生态农场(农业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编制可研报告初稿已完成,目前正在领导处审阅。

6.苏州高新区西京湾生态农场(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批复。(已取得)

7.苏州高新区西京湾生态农场(农业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工作已启动,目前招标需求表已转至公司成本核算部。

8.目前工作正在准备材料办理临时施工许可证

镇湖卫生院项目:

1.正式立项(已取得)

2.项目选址意见书(已取得)

3.拨地成果(已取得)

4.红线(已取得)

5.规划用地许可证(已取得)

6.规划设计条件(已取得)

7.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意见(已取得)

8.防雷核准书(已取得)

9.土地划拨手续批复(已取得)

10.人防审批联系单(已取得)

11.镇湖卫生院企业投资项目开工登记表(已取得)

12.目前正在等人防设计方案审批通过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镇湖小学项目:

1.正式立项(已取得)

2.项目选址意见书(已取得)

3.拨地成果(已取得)

4.红线(已取得)

5.规划设计条件(已取得)

6.规划用地许可证(已取得)

7.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意见(已取得)

8.目前正在区国土局办理土地划拨手续,等规划设计方案审批通过后受理。

镇湖幼儿园项目:

1.正式立项(已取得)

2.项目选址意见书(已取得)

3.拨地成果(已取得)

4.红线(已取得)

5.规划设计条件(已取得)

6.规划用地许可证(已取得)

7.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意见(已取得)

8.目前工作暂停

锦湖花园二期项目:

1.正式立项(已取得)

2.项目选址意见书(已取得)

3.拨地成果(已取得)

4.红线(已取得)

5.规划设计条件(已取得)

6.规划用地许可证(已取得)

7.环评情况说明(已取得)

根据苏高新办【2013】202号文件要求,环保部门应简化环评手续,针对动迁安置房确定的年度建设计划,提前指导各项目所在地对所属区域规划建设动迁安置房项目做整体性环境影响评估。在单个一般项目实施时,只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由于本项目所在区域暂未编制整体性影响环境报告书,区环保局为了加快动迁房项目的建设,秉着平行受理、平行审批的工作模式,特出具此情况说明,证明环评材料已

在区环保局受理中。

8.土地协议出让手续未能办理(2014年上半年区征地指标中未有此地块)

龙惠花苑二期项目:

1.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已取得)

2.预选址已完成,蓝线图(已取得)

3.目前工作暂停

太湖湿地二期游船码头项目:

1.太湖湿地二期游船码头(临时用房)项目项目建议书批复(已取得)

2.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意见(已取得)

篇7:报批报建和垄断行业工作程序

(一)工作目的:

工程项目报建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工作的要件,是办理前期手续的必备文件。

(二)主管部门:

建交中心一楼服务大厅。

(三)工作内容:

到中心领取《天津市工程项目报建表》;按工程名称、建设地点、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当年投资、工程规模、工程筹建情况、计划开竣工日期等如实填写;加盖单位公章。

〖注意〗工程规模及投资规模应按当年下达的计划填写。

(四)要件:

1、项目立项批准文件或投资计划;

2、企业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

(五)时限:

篇8:房地产报批报建管理师文件

北京工华中安建筑科学研究院

报批报建师培字(2014)06号 文件

举办“房地产项目报批报建全流程实操”案例详解培训暨

“房地产报批报建管理师”认证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

根据我国当前法律、法规、规章,房地产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程序一般共

分六个阶段,为帮助开发行业报建管理人员熟悉、掌握规划、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报建流程,组织报建资料,遵守报建时限,知晓收费标准等,同时获得最新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精神,从而提升企业报建工作水平特举办本培训班。

一、培训特色:

1、专业性强:针对报批报建工作流程“量身定做”的培训,教材权威、全新、系统、实用,由行业主管部门、相关院校专家及资深从业人员联合编制。

2、实操性强:本班邀请从事多年的报批报建工作的一线专家授课,采

用案例模拟演练、现场交流互动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

3、最新性:通过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的报批报建办理手续和要求的讲解,使学员更加全面了解报批报建的最新要求和熟知本职工作流程。

4、权威性:本培训班学员考核合格将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工教

育和职业培训协会颁发全国通用的“房地产报批报建管理师”《专业能力证书》。

5、实用性:该证书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报批报建师”职业身份的权威认可,是从事本工作的重要凭证。

三、培训对象:

(一)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分管开发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开发部经理、副经理,报建经理(主管)、项目报建专员等相关工作人员。

(二)热爱房地产开发事业并有志于了解、掌握和熟悉房地产开发项目报建程序和知识,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

(三)相关中介服务单位从事开发项目报建工作,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

四、培训时间及费用(其它班次详见网站通知): 时间:2014年9月19日报到,20-21日培训(北京班)。2014年10月24日报到,25-26日培训(上海班)

培训费:3800元/人,(包含培训费、教材费,考试费、食宿自理)。

五、联系方式:

电话: 010 61573334手机:***

联系人:朱老师邮箱:zhujianbuchina@163.com

北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甲13号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大厦C座9楼。

2014年6月5日

上一篇:跑楼盘实训总结下一篇:未来的月球作文3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