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和太阳的诗句

2024-05-04

鹤和太阳的诗句(共4篇)

篇1:鹤和太阳的诗句

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出自袁枚的作品《苔》

2、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出自谢榛的作品《渡黄河》

3、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出自刘昚虚的作品《阙题》

4、终日厌厌倦梳裹。——出自柳永的作品《定**·自春来》

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自李白的作品《送友人》

6、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出自李白的作品《短歌行》

7、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出自王维的作品《汉江临泛》

8、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出自杜甫的`作品《登岳阳楼》

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出自杜甫的作品《绝句二首》

10、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出自王维的作品《过香积寺》

11、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出自王维的作品《归嵩山作》

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的作品《使至塞上》

13、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出自鱼玄机的作品《赠邻女》

14、春日游,杏花吹满头。——出自韦庄的作品《思帝乡·春日游》

15、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出自曹组的作品《卜算子·兰》

16、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出自李商隐的作品《柳》

17、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出自刘叉的作品《偶书》

18、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韩翃的作品《寒食》

1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出自朱熹的作品《春日》

20、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出自雷震的作品《村晚》

21、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出自程颢的作品《秋日》

22、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出自苏轼的作品《花影》

2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24、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出自欧阳修的作品《田家》

2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自崔颢的作品《黄鹤楼》

26、明日落红应满径。——出自张先的作品《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27、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出自常建的作品《题破山寺后禅院》

28、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出自寇准的作品《江南春·波渺渺》

29、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出自苏舜钦的作品《夏意》

30、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出自李商隐的作品《隋宫》

31、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出自李白的作品《沙丘城下寄杜甫》

32、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出自徐元杰的作品《湖上》

3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出自李商隐的作品《锦瑟》

34、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出自王昌龄的作品《闺怨》

篇2:鹤和太阳的诗句

悼鹤和袭美

作者:张贲朝代:唐体裁:七绝 渥顶鲜毛品格驯,莎庭闲暇重难群。

篇3:鹤和太阳的诗句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简称光伏发电, 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组件接收太阳光, 电池的半导体属性将太阳光转换为电势能并通过后续的储能装备存储后加以利用的一项便捷的能源转换技术。由于太阳光的持续性及无污染性, 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代表, 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开发的最具期待性的技术。

二、光能转换成电能

光线中携带能量的粒子便是光子, 光能的大小取决于光线的频率, 频率越高, 光子能量越大, 也就是光能越大。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 不带电荷, 其能量值E为普朗克常量h与v频率的乘积即E=;光子在真空中以光速c运行, 在大气中的运行速率接近光速[1]。

在受到光照后光伏电池中的半导体材料的分子或原子的核外电子可以吸收光线中的载能粒子-光子的能量, 电子得到足够的能量就能逃离被束缚的位置并在半导体材料的内建电场下向半导体两端聚集形成电势差, 这便是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三、光的产生

我们都知道太阳光产生自太阳, 太阳辐射机制近似为黑体辐射, 有效温度为T, 根据太阳的照度L以及黑体辐射的关系式, 我们可得到太阳的有效温度

此为太阳表面的估算温度, 与地球上维系所有生命的阳光的温度相差甚远, 而太阳的内部温度更是比这个数值大得多, 约为。而这个温度足以使得构成太阳最多的元素氢 (H) 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也就是氢核聚变为氦核, 即4个氢原子聚变为1个氦原子, 其质量差通过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其中m为4个氢原子质量与聚变后的产物质量之差, c为光速, 通常取。这个质量差将以能量E的形式释放出来, 而其载体就是光子, 也就是我们在地球上称之为光能的能源的载体。即使不去计算我们也知道这将是一个很令人吃惊的数值。

四、太阳的结构

太阳光在太阳内部为什么不能像在太空或大气中一样以光速行进呢?这还要从太阳的结构谈起, 通常认为太阳从中心往外分为几个区域, 分别为核心核反应区, 光球层, 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又根据不同的辐射机制, 将临近太阳表面的区域分为对流环带和非对流区。我们知道氢的原子量是目前所有化学元素中最小的, 虽然太阳的平均密度与水接近, 但是在核反应区太阳核心的密度却是水的150倍, 这就意味着太阳内部粒子的密度非常高, 由于太阳本身的引力和内部的极高温度, 其中的粒子都是以等离子体的形式存在。产生的光子也是各种粒子中的一种, 在如此高温高密度的区域, 光子的行进不停的与各种等离子体发生碰撞, 一个携带能量的光子在发生无数次的碰撞, 无数次的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后, 经过不知道多久, 或许一千万年 (此为理论计算的平均时间) 才能经过一条随机路线走出核心区穿过的光球层和色球层到达太阳表面。太阳有界的表面在色球层, 而日冕层对于太阳就像大气层对于地球一样, 虽然很厚但是密度很低, 并没有固定的形态。

携带能量的光子运动到了日冕层, 它基本上就自由了, 以光速行驶约经过8分钟的时间就到达了地球, 这时候我们用硅电池板等待着它, 将它转变为我们更适用的电能。但是这个转化率还是相当不可观的, 相信在人类不懈的努力下, 一定会想出更好的办法, 使这来之不易的光能得到更好的利用。

五、太阳能的无限性

关于太阳能为什么称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在此我们稍做说明, 太阳质量约为, 现代光谱分析得到的数据为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为氢核, 现阶段太阳的能量来源主要为氢核聚变, 氢核的质量约为, 就像《宇宙与人》科教片中所描述的一样, 每秒钟太阳内部的核反应区有6亿多吨的氢核发生聚变, 其中损失掉400多万吨的质量以能量的形式释放。氦核聚变的能量将会随着氦核质量的增加成为将来支持太阳发光的主要能量来源。经过各方数据估算太阳已经孜孜不倦的发光发热了46亿年, 并预计太阳还能这样无私奉献50亿年, 如果那时候地球上的生命还存在并已经进化到了在黑暗中也能观察太阳的话, 地球生命将会看见太阳的红巨星阶段, 即太阳的体积不断膨胀, 最终吞噬掉地球以及地球生命。以后的阶段将是体积膨胀到一定程度后的迎来的引力坍塌, 最终坍塌为白矮星。这个请大家放心, 人类将很难看到太阳吞噬地球的一幕, 因为地球的能源很难持续那么久。除非我们能够更好的利用太阳能。

参考文献

篇4: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

——《太阳是大家的》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直径大约是1,392,000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质量大约是2×1030千克(地球的333,400倍),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公转)。

在茫茫宇宙中,太阳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在广袤浩瀚的繁星世界里,太阳的亮度、大小和物质密度都处于中等水平。只是因为它离地球较近,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体。其他恒星离我们都非常遥远,即使是最近的恒星,也比太阳远27万倍,看上去只是一个闪烁的光点。

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71.3%、 氦约占27%, 其他元素占2%。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区、太阳大气。太阳的大气层,像地球的大气层一样,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从内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温度约是6000℃。它是不透明的,因此我们不能直接看见太阳内部的结构。

太阳看起来很平静,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剧烈的活动。其中心区不停地进行热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其中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成为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太阳表面和大气层中的活动现象,诸如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喷发(日珥)等,会使太阳风大大增强,造成许多地球物理现象(例如极光增多、大气电离层和地磁)的变化。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增强还会严重干扰地球上无线电通讯及航天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可能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中宇航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监测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强度,适时作出“空间气象”预报,越来越显得重要。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鹤和太阳的诗句】相关文章:

描写初生的太阳的诗句04-19

描写太阳的古诗句05-30

有关太阳的一天的太阳作文05-29

“太阳”的味道04-13

西边的太阳04-30

生命的太阳范文05-21

太阳的光辉范文05-21

指间的太阳04-11

太阳的颜色反思04-16

1太阳的话04-19

上一篇:汉硕文化知识点一下一篇:初中赛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