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分析报告

2024-05-16

监控分析报告(通用9篇)

篇1:监控分析报告

关于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区排口COD

自动监控监控系统验收的申请报告

市环保局:

根据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控污染源安装自动监控系统文件、环评报告及批复文件)要求,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在西区排放口安装了COD自动监控系统,并与(省环保厅、市环保局)监控中心联网,试运行期间开展了比对监测等校准工作,系统与省环保厅(或市环保局)联网通信稳定,数据传输正常,具备了验收条件,现申请对西区排放口COD自动监控系统进行验收。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2月10日

篇2:监控分析报告

监控系统迁移新监控室申请报告

华电华和公司:

因我矿将启用新调度室与监控中心,需将瓦斯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束管监测等移至新监控中心,移以上系统需用时48小时,时间定为10月11日10:00至10月13日10:00。

在移上述系统将造成监控数据无法上传到公司及地方监管部门。

需公司解决以下事项:

1、请中国电信到矿移网络;

2、需束管监测厂家到矿移束管设备。

当否!请批示!

篇3:监控分析报告

1 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技术概述

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技术就是在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情况下, 能够对建筑楼中的防盗、门禁等进行全面的监控, 保证能够完善各类建筑功能。在楼宇建筑中, 只有全面应用防盗、监控与门禁系统, 才能保证楼宇的安全性, 使其保护优势得以发挥, 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促进楼宇建筑内部安全运行, 使各个系统之间都能有效合作, 进而形成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1]。安防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能够利用各类传感器, 对楼宇内部进行监控, 保证能够提高楼宇安防效率。门禁管理就是对楼宇内出入的人员进行管理, 保证能够根据工作人员的真实身份录入技术, 排除不安全人员, 提高楼宇内工作人员的监管效率。同时, 要对楼宇的外来人员进行记录, 保证能够利用先进技术检测其随带的物品, 避免危险物品流入楼宇内部[2]。

2 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之前, 设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设计原则, 保证能够实现智能化、网络化的安防监控系统, 进而优化楼宇安防监控模式。

2.1 智能化设计原则

智能化设计原则就是设计人员根据楼宇设计需求, 集中掌握智能化设计编程技术。利用自行储存的方式, 对信息与资料进行储存, 保证能够营造出较为可靠的通信设备, 使其在应用过程中, 可以及时发现楼宇中存在的故障问题, 在自我检测的情况下, 自动维修一些小型故障[3]。

2.2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就是设计人员在对安防监控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要保证系统的可操作性能, 主要因为每个楼宇的管理工作都有不同的管理体系, 并且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不同, 并非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 在安防系统设计的过程中, 要对其操作形式加以重视, 保证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对其进行操作。

2.3 网络化原则

网络化原则就是设计人员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 提高安防监控系统的先进性。在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在生活中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工作工具, 因此, 在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过程中, 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全面考虑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使安防监控系统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4 可升级性原则

可升级性原则就是设计人员对安防监控系统进行优化, 使其可以根据科技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升级。如果不能对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进行可升级性设计, 工作人员就会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与组装, 不仅浪费人力, 还会提高企业成本的支出, 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 要遵循可升级性原则,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

3 监控系统设计方式

在设计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的过程中, 不仅要对安防监控、防盗报警、巡逻更新等系统加以重视, 还要将智能化监控控制系统技术融合在设计方案中, 引进先进的设备, 遵循相关设计原则, 保证能够提高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体设计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3.1 安防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

在智能化楼宇安防电视监控设计过程中, 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对楼宇内各个楼层、人员出入场所、停车场、机械设备间等加以重视, 在此类区域安装图像监控器, 并且要对监控图像进行记录, 以便于日后查阅。同时, 设计人员要在每个大厅中设计监控器, 进而提高大厅安防监控效率。在每部电梯之间都要设置监控器, 以便于对电梯内外进行全面的监控, 保证不会出现监控露点。设计人员在楼宇每个楼层的通道中都要设置监控点, 以便于对楼宇中的房间通道进行监控, 为了不出现监控死角, 还要在楼道与楼道之间的连接点设计监控器, 确保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效率。另外, 为了提高智能化楼宇安全性, 在电气配置设备间、空调房间内也要设置监控点, 保证楼宇能够正常运行。在设计完成之后, 安防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监控计算机或是监控电视上的图像信息, 判断楼宇内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3.2 智能化楼宇报警系统的设计

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人员在设计报警系统的过程中, 可以将区域报警信号与安防电视监控系统结合在一起, 一旦楼宇中出现报警现象, 就可以根据计算机编程找到报警点, 并且形成电子地图, 这样, 就可以使安防监控管理人员及时找到报警位置, 根据安全情况执行解除警报工作, 避免出现影响楼宇安全性的问题。同时, 在处理安全事故之后, 安防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报警时间进行记录, 进而提高楼宇安防监控系统应用效率。

3.3 智能化楼宇门禁系统的设计

对于智能化楼宇而言, 门禁系统是较为重要的, 关乎着整个楼宇的安全性。因此, 相关设计人员在对门禁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必须要利用网络系统记录楼宇中工作人员信息, 保证每位进入大厦的工作人员都能得到信息的核实, 防止外来不安全人员的进入。如果外来人员必须要进入楼宇中, 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 不可以携带危险、违法的物品, 避免出现影响楼宇安全性的问题。

4 结束语

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人员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影响楼宇安全性的因素加以分析, 保证能够总结出影响楼宇安全性的因素, 并且不断完善楼宇安防监控系统, 引进先进的监控设备, 提高安防监控系统的先进性。同时, 要对设计人员与安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以重视, 保证其可以为楼宇的安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钟晓锋.智能楼宇安防集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张国章.制造企业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2.

篇4:大型客站楼宇监控要点分析

关键词 客站;监控;分布;内容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21-0193-01

楼宇自动化是现代建筑智能化的体现。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可对大型客站建筑内的各种机电设备进行自动控制,通过信息通信网络组成分散控制、集中监视与管理的管控一体化系统,随时检测、显示其运行参数;监视、控制其运行状态;根据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情况远程控制各种设备运行于最佳状态,实现对消防、电气、供热、供水等的统一监控、调节与管理,为客站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节能的服务

环境。

1 监控系统构成

以青岛火车站为例,建筑总面积55 000 m2,风雨站棚60 000 m2,分东、西、南三个站房。地上三层,主要用于东、西候车室,东、西售票厅,东、西出站口及其他办公场所,地下二层,主要用于南地下候车室,东地下出站口和地下停车场及地下通道。每日最高聚集人数5 000人。根据我国行业标准,大型建筑楼宇监控系统可分为消防与安全防范监控子系统和设备运行管理监控子系统。其中消防与安全防范监控系统包括消防监控系统和保安系统;设备运行管理监控系统包括供配电系统、新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送排风系统、电梯系统和照明系统。

由于青岛火车站的供配电系统和保安系统在是各自独立的,分别由铁路供电段和铁路公安所负责,所以以下本文对此不做介绍。

2 硬件部分

硬件主要包括主机、外围设备、过程输入输出设备、人机联系设备和信息传输通道等。

3 软件部分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汇编语言、高级算法语言、过程控制语言、数据库、通信软件和诊断程序等。

2)应用软件。分为过程输入程序、过程控制程序、过程输出程序、人机接口程序、打印程序和公共服务程序等,以及控制系统状态、画面生成、报表曲线生成和测试等工具性支撑软件。

4 消防监控系统

4.1 监控原理

一般的消防监控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是涉及火灾监控各方面的一项综合性消防技术。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常有火灾探测器、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以及联动控制装置等组成。

2)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后应进行手动或自动的消防联动控制。其消防联动控制的内容有:灭火系统控制、安全疏散供电系统控制、防排烟系统控制和隔离系统控制。

4.2 功能设置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功能设置。当火灾发生时,在火灾的初期阶段,火灾探测器根据现场探测到的情况,首先将动作发信给各所在区域的报警显示器,当人员发现后,用手动报警器或消防专用电话报警给系统主机。消防系统主机在收到报警信号后,将迅速进行火情确认,当确定火情后,系统主机将根据火情及时作出一系列预定的动作指令。

2)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功能设置。①控制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的启、停;②显示消防水泵、喷淋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③显示报警阀、闸阀及水流指示器的工作状态;④由火灾探测器联动的控制设备应具有30秒可调的延时;⑤在延时阶段,应能自动关闭防火门、窗,停止通风及空调系统。

火灾报警后,消防控制设备对联动控制对象应有下列功能:①停止有关部位的风机,关闭防火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②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和排烟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设备对联动控制对象应有下列功能:①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门、防火卷帘门,并接收其反馈信号;②发出控制信号,强制电梯停于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③接通火灾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④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

设置消防监控室,有专人负责监控,监控室内设有VED监控器柜、水炮柜、区域控制柜、消防广播柜和打印机,显示各探测器报警情况、各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以及执行报警控制工作。在报警、喷射各阶段,监控室应有相应的声光报警信号,并能手动切除声响信号。

5 设备运行管理监控系统

5.1 新风空调系统监控

5.1.1 监控对象及分布

客站共有18台新风机组、13台空调机组,分布在不同位置,设置431个点对其进行远程起停控制、实时监视、节能控制和故障诊断,

5.1.2 监控内容

1)远程启停控制。

2)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制冷或制热模式。

3)根据人的要求,设定控制区域的温度。

4)检测送风及回风温度,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新风阀、回风阀和水阀的开启度及排风阀开关状态,风机的运行状态等。

5)通过选择风机盘管调节量来实现风机盘管的高、中、低风机转速调节。

6)根据各参数进行逻辑调节,满足受控区域的温度及空气质量要求。

7)当风机出现故障或报警时,将提示报警,同时停止风机运行。

5.2 送排风系统监控

5.2.1 监控对象及分布

客站共有18台排风机和2台送风机,设置60个点对其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进行远程监控,

5.2.2 监控内容

1)远程启停控制。

2)检测排风阀的开启和风机的运行状态等。

3)当风机出现故障或其他报警时,系统将提示报警,同时停止风机运行。

5.3 给排水系统监控

5.3.1 监控对象

需监控的设备包括生活水泵、消防泵、喷淋泵、地下水池、顶层水箱水位,污水池、废水池等。

5.3.2 监控内容

1)远程启停控制。

2)检测水池的液位状态,监视水泵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

3)系统可根据液位状态等启停水泵,根据水泵故障停止水泵运行。

4)各生活水泵、消防水泵及污水泵一旦出现故障,或水池、水箱、集水坑水位出现超限报警时,立即产生报告。

5.4 电梯系统监控

客站共有自动扶梯29部,垂直梯4部,设置165个点对其进行远程控制。检测电梯的运行状态,上下行及故障报警等。

5.5 照明系统监控

5.5.1 监控对象及分布

客站共有照明控制箱198个,设置594个点对其设备开关控制、运行状态及故障进行远程控制。

5.5.2 监控内容

1)根据各站房停用电时间,远程定时控制各照明箱的的开关。

2)对各路照明配电状态进行监视,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产生报警。

6 现场控制器

客站显著位置设置监控中心,分别对消防系统和设备运行管理系统进行集中监控,由现场控制器对各系统实现智能监控。现场控制器具有直接数字控制DDCFD和程序化逻辑控制PLC的能力,直接与客站建筑内有关的设备相连接,具有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7 监控中心的管理与应急

1)监控中心实行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2人,分别对消防系统和设备运行系统进行不间断监控。

2)监控中心日常管理应符合有关要求。

3)监控中心应确保各监控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监控中心应确保消防系统方面其消防水箱、消防水池等储水设备水量充足;确保消防泵出水管阀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确保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门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开关处于自动接通位置,站区各机是设备设施运行状态良好。

5)当接到火灾或设备报警后,监控中心人员必须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

6)报警确认后,监控中心人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如是火灾报警,开启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同时拨打119,如是设备报警,马上联系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故障点维修。

8 结束语

本文重点通过青岛火车站的实例,对大型客站楼宇监控系统做了详细的描述,主要从监控原理、监控对象和监控内容几方面介绍了各子系统的监控要点及要点剖析,通过一系列的智能监控,使客站建筑具备完善的自动调节、自动监测、自动诊断和故障自动报警功能,可以大大减少设备管理人员、降低运作成本,提高大型客站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建玉.建筑物设备自动化原理与应用[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马少华.楼宇设备自动控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3]徐志强.建筑电气设计技术[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篇5:茶叶监控预警报告

题目:

茶叶安全预警研究

年级、专业:08级食品质量与安全 学生姓名: 黄明煌 学 号: 082233057 完成时间: 2011年6月25日 成 绩: 指导教师 严志明

福建.福州.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茶叶安全预警研究

Safety warning research into tea

黄明煌

食品质量与安全(2)

082233057 摘要:我国茶叶卫生质量主要有:农药残留物、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及非茶异物(包括磁性物等)。为防控成品茶叶污染、饮用中毒的发生,通过开展茶叶污染本底调查、进行茶类饮用安全性分析评价、在县市检验点布设预警站点、实施茶类农药残留物预警检测、建设茶类食品安全示范基地等方式,并对茶类食品依法行政和健康生产等提出见解。

关键词: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管理;预警;技术措施

Abstract:In our cuntry the tea mainly quality has: the sanitary quality of pesticide residues, heavy metal and harmful organisms and the tea foreign bodies(including magnetic material, etc.).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ea of the investigation, for pollution of tea drinking safe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inspection points early warning site in the counties , implementation tea arrangement of pesticide residues warning detection, construction of tea food safety demonstration base, etc, To prevent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poisoning happened.Put forward ideas to tea food according to law and health production.Key word:Health quality;Safety management;Alarm;Technical measures

正文:茶叶作为全球性大众化传统饮料,消费量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茶叶的卫生质量要求日趋严格。目前,无论是茶叶生产国还是茶叶进口国,对茶叶的卫生质量特别是农残含量均控制得很严,尤其是在欧盟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茶叶的卫生质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农残含量、重金属、有害微生物及非茶异物(包括磁性物等)。完善检测标准体系,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开展预警监测,建立安全预警系统,使农残含量、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及非茶异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1 茶叶污染现状调查

1.1 农药残留物近几年来,农业部、各省主管领导和技术部门都非常重视茶叶卫生质量的提高。农业部在2000年已提出无公害茶叶作为我国茶叶的安全最低要求和市场准入标准,其实质就是要从总体上提高我国茶叶的卫生质量。通过贯彻农业部的有关文件规定,更换农药品种,停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建设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等,我国茶叶中的农残水平已明显下降,农残超标率逐步降低。据陈宗懋报道,目前我国出口茶的总体残留水平已由1999年的80%超标率下降至2004年的18%。而茶叶中的六六六含量已得到控制,DDT的问题也不大。因为我国在1972年就禁止在茶园中使用六六

六、DDT[ 2, 3 ]。之所以还有一定的茶叶DDT含量超标,是因为我国的三氯杀螨醇产品中含有3% ~10%的DDT。三氯杀螨醇在1998年前居我国茶叶农残超标的首位,近年逐步好转,随着它在茶园中被禁用(1997年农业部已下文),其残留及DDT残留均将得到解决。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优乐得是前几年我国出口茶叶超标前3位的农药,但超标率也在逐年下降。由于这3种农药曾在我国茶园中应用普遍,因此其超标率高,尤其是氰戊菊酯,因其有效成分含量高(20%),毒性问题尚存在疑问。因此,农业部已于1999年下文禁止在茶园中使用,随着其被禁用,残留问题也将得到控制。近几年超标的农药种类要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S-421。1.2 茶叶重金属含量现状 茶叶中的重金属问题主要包括铜、铅。铜含量超标现象很少,主要是铅的问题。据陈銮报道,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站1999~2001年检测723批次样品,铜含量范围在5.3~36.0 mg/kg,无一只茶样超过国家标准(≤60 mg/kg),而铅的含量按国家标准(GB9679OES检测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566只茶样中的铅含量,结果铅含量范围为痕量至15.2 mg/kg,平均为1.8m g/kg,超标率(≥2 mg/kg)达25.3%。其中372只绿茶的铅超标率为19.%,125只红茶的铅超标率为48.8%,42只乌龙茶的铅超标率为11.9%,12只紧压茶的铅超标率为5%,15只花茶的铅超标率为20%。从不同茶类的铅含量结果看,乌龙茶和绿茶的铅含量相对较低,红茶及紧压茶的铅含量相对较高。除重金属铅和铜外,其他有害重金属也应逐渐引起重视,2003 年4 月农业部已颁布《茶叶中铅、镉、砷、汞及氟化物限量》的行业标准。

在新食品卫生标准GB267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对茶叶污染物提出了2 项要求,铅的限量标准由2 mg/kg修改为5 mg/kg,与国外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达成了一致,减少了国内外市场的风险。但我国茶叶中铅含量状况仍不容乐观,呈现出增高的趋势。由于茶叶中铜的超标现象极少,污染物中取消了对铜的限量要求。新标准中增加了稀土限量指标,这是我国茶叶产品中新增的一项污染物标准,也是全世界任何其他国家都未提出过的一个限量指标,国内还未对这一限量进行过较全面的研究,标准执行过程中或许存在新的风险。

1.3 茶叶中的非茶异物(包括磁性物等)茶叶中的非茶异物(包括磁性物等)是茶叶物理危害的主要来源。我国紧压茶、茯砖茶中非茶异物的标准是< 1%,而对其他茶叶中非茶异物(包括磁性物等)未作任何规定。近年来,一些国家已作出规定,如日本要求茶叶中不得检出任何非茶异物,俄罗斯要求检测茶叶中金属磁性物质,限量指标为5mg/kg。据报道, 2001年我国一内地公司销往德国的绿茶,因进口检验磁性物含量高达2.00%而被退回。此外,国内茶叶加工厂特别是精制茶厂的调查结果来看,茶厂受粉尘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对茶叶卫生质量、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等都具有较大影响。

1.4 茶叶微生物现状 目前关于有害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和允许标准尚不完整,有的检验细菌总数,有的检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肠道感染细菌。我国暂还未将有害微生物列为茶叶标准中的强制性指标,大多数茶叶进口国和地区也尚未将其列为必检项目,但欧盟、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已作为试检项目,俄罗斯要求对中国茶叶检测黄曲霉毒素和霉菌(< 1000cfu /g)。根据美国和日本对我国出口茶叶的检验结果,我国茶叶中有害微生物主要表现为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肠道感染细菌超标,出口茶叶中大肠杆菌、黄曲霉毒素均时有检出茶叶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不容乐观。这应引起茶叶生产和销售单位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重视。2 预警措施

2.1 农药残留物预警 农药残留预警系统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首先在各个农残检测中心实施中心资源管理系统,并以中心资源管理系统作为农残检测数据的采集和自动汇总上报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收集汇总检测数据;然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主要是数据清洗和筛选,从而得到用于预警的监测数据,并放入数据仓库;最后利用数理统计、地理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得到的监测数据仓库和农药残留限量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预警信。

图1 农药残留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整个农药残留预警系统由数据检测系统、数据清洗系统、数据筛选系统、数据仓库、决策支持系统、预警系统六部分组成。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图示 2 2.1.1 预警信息采集 根据我国茶叶产地的状况及主要分布区域,于那些区域县或市甚至省检验站设置调查取样点9处。选取其中五个点作为经常性预警检测的站点。可与检验部门共同展开调查,有检验部门提供相关数据。

由于茶叶中农药残留量与当季雨水量有直接关系。所以应重点检测雨水相对较少的茶季。

检测抽样位置位置在茶叶产区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由于四季雨水不一样所以抽样时要哦兼顾春夏秋冬四季的茶。

根据不同季节农药残留量的不同,一般每季至少抽样两次。考虑样品的代表性和评价性的实际需要,采样应遵循以下选择原则:(1)选择的区域合理,具有典型代表性;(2)随机性,随机抽取不同地方的样品,抽取不同时节的茶叶样品。(3)抽取主要茶种为检验对象。其中福建主要茶种有:福建乌龙茶,乌龙茶包括安溪铁观音、黄金贵、本山、大叶乌龙、毛蟹,永春佛手、平和白芽奇兰等闽南地区乌龙茶,其中安溪铁观音是闽南乌龙茶的代表,铁观音原产于安溪西坪镇,素有“茶王”之称;福建红茶代表是南平的正山小种和闽红工夫红茶;福建绿茶覆盖范围主要集中在宁德、福州、泉州和龙岩地区,品种包括石亭绿、七境堂绿茶、天山绿茶、云峰毛峰、大仙峰毫茶、云峰螺毫、顶峰毫、金绒凤眼、斜背茶、梅兰春、雪山毛尖、莲峰大毫、莲花银丝、莲心茶、雪峰白毛猴、鼓山白云、福云曲毫、福宁元宵绿等;武夷山岩茶大红袍。可选取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作为调查对象。

现场所记录的内容包括抽样日期、检验地点、抽样地区、样品区的地形特征、天气状况、雨水分布特点、采集的茶种。

所采集的样品应尽量保持原来所固有的成分、状态避免在送往检验站途中时发生变质。做好采样所应有的必要步骤。

2.1.2 农残物实验室分析 由检验站提供检验人员与实验室。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和应用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常用来测定茶叶中各类农药的残留量。可测定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有机氯农药是一类脂溶性大、残效期长、稳定性强的农药,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造成慢性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测定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有机磷农药为杀虫剂、杀螨剂,其化学性质不太稳定,多数易氧化、水解、异构化,由于温度、pH值、水分等因素可以加速这些过程的进行,在碱性条件下会迅速分解而失效;测定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广谱性杀虫剂,与传统的有机氯农药相比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测定噻嗪酮的残留量,噻嗪酮,又名扑虱灵、优乐得,是我国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一种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的新型选择性杀虫剂,触杀作用强,也有胃毒作用,主要用于农作物、水果、茶叶上同翅目昆虫的防治。

2.1.3 农残物评价 根据无公害茶叶的卫生指标对检验结果实施评价,以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氯氰菊酯、乐果、三氯杀螨醇的限量分别为0.1mg/kg、0.1mg/kg、0.5mg/kg、1mg/kg、0.1mg/kg(现在国家由于限制敌敌畏使用,所以此处不予评价)。

2.1.4 预警响应机制 根据检验站对农残物的检验和综合评价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施红、橙、黄、蓝四个等级预警响应制度。

蓝色预警响应 在检验站检测出所提供的样品中有一种指标超过所限制的量显示该茶叶可能农残超标,实施蓝色预警。再对该片区域的其他茶叶进行抽样检验,并对近段时间该地区的雨水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知相关茶农谨慎使用农药量。

黄色网预警响应 在检验站检测出所提供的样品中有两种指标超过所限制的量,实施黄色预警。多抽几个区域的茶叶样品进行检验,如果情况还是一样,应在蓝色预警基础上,检验检疫局、卫生监督局工商局共同行动,依法采取行政手段干预。

橙色预警响应 在检验站检测出所提供的样品中有三种指标超过所限制的量,实施橙色预警。在黄色预警响应基础上,由当地电视台、广播通知茶农、市民相关信息,全面停止茶叶在市场上销售。对已在市场上流通的及时有政府出面收回。

红色预警响应 在检验站检测出所提供的样品中有四种指标超过所限制的量,实施红色预警。在橙色预警的基础上向上一级的部门反应情况。并由上级部门作出相应措施。

警报解除 当有雨季来临后一个星期,各检验站再重新对有关区域进行评估,以分析的结果结束响应。

2.2 其他指标预警控制 主要根据土壤重金属的变化以及土壤中重金属全量与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对该地区的茶叶安全生产进行预测预警。茶叶中铅含量高:一是土壤母质铅含量高;二是施用肥料、农药中含有铅;三是环境污染尤其是汽车尾气等造成;四是制茶机械的合金中含有铅;五是长期施化肥,土壤酸化,铅由不可利用态变成可利用态。茶叶微生物污染途径主要有鲜叶和成茶的摊放地、茶厂的环境、工人的服装,包装器具和场所以及茶叶流通过程中污染。要尽可能避免这些的污染,从而保证茶叶的安全。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厉的措施,从源头控制农药残留物的量。

2.3 茶叶安全示范基地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加入WTO后,世界各国对茶叶残留标准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要求越高。选择综合条件较好区域建立安全示范基地。引导周围茶农正确生产。

参考文献

篇6:监控申请维修报告

XXXX社区中心监控系统长期处于较差的运行状态,目前出现部分监控设施损坏无法正常工作,部分监控设施线路松动、接触不良导致时常出现黑屏、干扰、镜头模糊;现正值夏季消防安全爆发期,高温天气社区内易出现车辆自燃、窨井盖内沼气遇明火发生爆炸、存在易燃杂物、用电高峰发生短路;偷盗案件高发期,夏季也是盗窃车辆,偷盗财物,打架斗殴诈骗案件高发期;交通事故增长期,社区内居民买车的越来越多,停车拥挤车辆易发生剐蹭,社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人流密集交通事故也不断增长。监控系统在消防、治安、交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如今监控系统长期处于半失明状态,如长此以往给XXXX社区的消防安全监控、治安刑事案件侦破、交通环境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与被动。社区居民使用监控系统主要在电动车、充电器被盗,手机钥匙钱包随身物品丢失,生活用品被盗,被人骚扰,生活环境污染,小孩丢失家人未归,车辆剐蹭交通事故等方面,很多时候查看监控,由于各种原因监控无法查看录像,群众怨言很大,有时会发生无理取闹甚至发生争吵,对XX关系造成不良影响,对小区的安全防护也造成重大影响。

监控系统是从2014年1月XX成立就投入使用,2014年、2015年使用期间监控系统偶尔出现问题,安装监控的公司也积极出面维修,从2016年开始,监控系统多次出现故障,XX也多次联系,监控公司以过保修期为由提出到场维修需要维修费,由于维修费迟迟拿不出,监控公司未再对出故障的监控系统出面维修。后来也找过移动、联通等大型公司过来维修,但因为线路图缺失无法施工维修,监控系统到现在为止监控探头410个损坏218个,画面模糊38个,位臵错误12个。

篇7:监控主机检测报告

一、主板存在隐患

1.1供电口烧毁,断脚、部分电容、电子容器件损伤。1.2内存槽松动,DDR-2端口烧坏。(会导致系统间歇性花屏、死机、启动过程中停止)。

二、硬盘故障

2.1 master硬盘烧坏,只能识别出30个GB(会导致系统蓝屏、死机)现已经卸载。

2.2目前只挂了一块160GB硬盘作为替代(存储录像资料时间短)

三、监控采集卡

3.1 PCI-1 部分端口不稳定 3.2 PCI-2 部分端口不稳定

会导致各别端口信号不稳定,图像抖动、花屏或NO SIGNAL(无信号)

四、主机供电

4.1 目前供电功率太低(工控主机的供电有强制性要求-性能稳定,功率不得低于400W)

4.2 电源供电不稳定是导致系统损坏及硬件损伤的主要原因。

五、建议

5.1为确保监控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建议配置UPS不间段供电 5.2监控主机与其他设备隔离,以防止静电和信号的干扰。备注:现原有两根256M内存已取出,更换了1GB的内存。上海XX信息科技公司

篇8: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分析

1.1 工程概况

津秦客运四维路工程跨津秦客专处采用预应力悬浇连续箱梁, 左右线反对称, 左线孔跨布置 (40+68+46) m, 右线孔跨布置 (46+68+40) m。该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梁体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采用悬臂施工方法。箱梁顶宽17m, 底宽10m, 顶板悬浇长度3.5m, 悬臂板端部厚18cm, 根部厚65cm, 两幅间悬臂各留0.5m后浇带, 用于预留施工空间。箱梁根部高度4.2m, 跨中高度2.2m, 箱梁根部底厚65cm, 跨中底板厚28cm, 箱梁高度以及箱梁底板厚度按照二次抛物线变化。箱梁腹板根部厚65cm, 跨中厚45cm, 利用两个箱梁节段直线变化, 箱梁顶板厚度28cm。箱梁顶设有1.5%的单向横坡度。

1.2 施工监控的意义和目的

该类桥梁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施工工序和施工阶段比较多, 各阶段又能相互影响, 而且这种相互影响又存在差异, 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各阶段的内力和位移偏离设计值的现象, 在某些情况会超过设计允许的内力和位移, 如果不通过有效的施工控制及时发现和调整, 就有可能造成成桥状态的梁体线形与内力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或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结构不安全[1]。

对该桥梁部及拱部进行施工监控的目的就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可靠度和安全性, 保证桥梁成桥桥面线形及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主要控制内容为主梁线形和受力。

2 施工监控结构分析

2.1 结构分析依据

津秦客运专线滨海北站四维路工程连续梁桥, 在主梁施工开始之前先要进行施工控制的初步计算, 在施工开始初期依据计算结果对梁的线形和内力进行控制。在主梁施工开始后, 对主梁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计算分析, 各类参数按照施工中的实际情况来考虑[2]。

2.2 结构分析参数

(1) 荷载。 (1) 恒载:按设计图提供的尺寸, 并根据施工现场采集的参数进行必要的修正, 考虑结构梁体自重N=26.5k N/m3;二期恒载108k N/m和临时荷载, 并考虑了桥面排水坡对结构重量和刚度的影响; (2) 温度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计算中按规范考虑了结构局部温差效应及考虑混凝土实际加载龄期的收缩、徐变的影响; (3) 预应力:按规范计入预应力损失, 按设计图分阶段进行张拉。

(2) 材料特性。计算中所采用的主要材料特性值见表1。

其中,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取自《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D62-2004) 。

(3) 混凝土收缩、徐变参数按照规范取值。

2.3 计算方法及计算模型

根据设计图反映的内容, 对全桥总体结构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 对该桥进行正装分析, 得到了各阶段主梁变形状态。计算模型中将全桥划分为62个节点和61个单元。

全桥总体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示出了左线成桥阶段的预应力钢束, 左右线反对称。

3 梁体位移计算结果

按照设计参数计算成桥阶段累计位移如图2所示, 图中示出了左线成桥阶段即二期恒载铺装后和收缩徐变3650d后的累计位移, 右线关于左线反对称。

3.1 成桥阶段累计位移 (图2)

3.2 活载竖向位移

左线活载作用下箱梁向下的位移如图3所示, 右线关于左线反对称。

3.3 边跨合拢阶段

边跨合拢前悬臂端标高列于表2。

由表2可见, Z11-Z12#墩边跨合拢误差为0.012m, Z11-Z12#墩合拢误差为0.012m, Y10-Y11#墩边跨合拢误差为0.006m, Y12-Y13#墩合拢误差为0.012m, 均满足规范要求。

3.4 中跨合拢阶段

中跨合拢前合拢段两端悬臂端标高列于表3。

由表3可见, Z12#Z13#墩中跨合拢误差为0.011m, Y11#Y12#墩中跨合拢误差为0.013m, 满足规范要求。

4 应力监控结果汇总

跨津秦客专连续梁桥各测试截面成桥后梁体实测应力与理论应力列于表4。

各断面混凝土实际应力 (实测数据扣除混凝土收缩徐变等的影响后的值) 与理论数据的对比表明, 各断面应力测点的应力增长趋势与理论趋势基本一致, 成桥阶段梁体各测试断面实际应力与理论应力基本一致;实测应力结果表明, 该桥各截面实测应力与理论应力相差不大, 能够满足运营状态的要求, 同时满足设计要求, 是安全的[3]。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跨津秦客专连续梁桥进行了施工监控, 主要控制了施工过程中主梁的线形和应力, 从分析结果能够看出, 检测结果满足了施工设计要求。在现代化的桥梁施工中,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 桥梁监控已经是桥梁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4]。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确保成桥后各构件的线形和内力状态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摘要:本文以某连续梁桥的监控实例, 介绍了桥梁监控的有限元理论计算分析。通过全桥线形监控和施工应力控制等监控工作及对监控结果的分析和利用, 使桥梁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而且成桥后的结构线形和内力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桥梁监控,线形控制,应力控制,有限元模型

参考文献

[1]徐君兰, 项海帆.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2]向中富.桥梁施工控制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3]葛耀君.分段施工桥梁分析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篇9:热力企业生产监控系统分析

关键词:热力企业;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随着我国热力企业的发展,以及规模的不断壮大,在热力企业中的生产管理中的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监控系统在热力企业中的应用,并通过热力生产管理进行远程监控,合理运用热力生产设备,以满足建设的需要,对热力企业的生产效益、管理水平、企业形象以及社会效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热力企业监控系统

热力企业监控系统具有采集、分析和控制的功能,在热力企业中具有重要作用,热力企业监控系统的结构分为四层,即现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通讯网络系统、工作站以及数据发布系统,下面就这个四个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使其在热力企业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一)现场数据采集系统。进行现场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2号热源数据,把现场的一次元件到DCS柜,同时还要通过局域网把一次元件送到工作站。通过现场的一次元件把换热站的数据送到PLC,利用RS232与GPRS进行终端连接,并利用RS232和GPRS通过测温元件进行通讯终端连接,这样现场就能实现实时显示和控制功能。

(二)数据通讯网络系统。通过锅炉DCS计算机利用以太网和OPC数据接口将生产数据调度中心服务器,2号热源通过锅炉DCS计算机,利用DDN和OPC数据接口生产数据传到调度中心服务器,换热站生产数据利用GPRS无线通讯网络,同时通过DDN专线把数据传到平台的控制计算机,同时利用以太网和OPC为数据接口,把生产数据传到调度中心服务器,用户室温数据是利用通过GPRS无线通讯网络,利用DDN专线传到PB软件做平台的控制计算机,同样以太网和OPC为数据接口,将生产数据传到中心服务器。

(三)工作站。工作站包括锅炉计算机、换热站计算机、用户室温计算机,工作站主要的是将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之后把采集来的数据形成各种报表和曲线,为生产管理人员和各级领导的使用提供便利,工作站具有闭环自动控制功能和自动调节各种执行机构的功能,能够保证锅炉和换热站的参数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对用户室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控,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另外工作站也可以切换手动,运行人员可以直接输入指令,但是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输入时必须输入指定的密码。

(四)数据发布系统。数据发布系统主要是获得各台工作站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整理,从而形成数据发布系统,数据发布系统主要是采用B/S系统,利用NET编制,发布系统的特点有: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系统级别清晰,有高效的数据维护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可以浏览权限相符内容,并且浏览方式方便快捷,可以通过VPN系统浏览,对企业的生产运行状况的实时动态数据进行监控,方便系统升级和更新,并且可以兼具收费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有室温采集统计报表、换热站生产汇总报表、热源生产统计报表、公司热力生产能耗报表、锅炉换热站运行系统仿真图以及换热站地理信息系统。

二、计算机监控系统

在热力企业中,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为PC、PLC、Ethernet的模式,其中上位机配置为HP主机PIV2G、40G、256M、主板集成网卡,下位机配置为PLC、CPU模块,网络配置为以太网集线器、屏蔽双绞线以及连接头。

三、Citect组态软件

Citect组态软件包括应用程序组态环境和应用程序运行环境,主要功能是利用Citect开发的应用软件与计算机硬件能够实现计算机的集中控制,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主要画面包括:参数表、电动阀操作、控制画面、报警窗口曲线画面、报表打印以及操作记录等画面,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可以实现监控画面的切换,从而完成对温度、压力以及流量的检测,并开发了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显示效果,在计算机上就能看见颜色的变换和管线等状态的显示。

四、Citect监控软件在热力企业中的应用

Citect监控软件具有显示功能、远程调控功能、安全连锁保护功能、安全管理功能以及网络功能,在热力企业中有重要作用。

(一)显示功能。显示功能包括显示参数、显示曲线以及显示流程,显示参数是指进出炉温度、进出炉压力以及炉膛温度等工艺参数值,当参数测量值越线时,会有背景框和闪烁等警告信息,在设备进行正常运行时,对该画面进行监控,可以了解设备的工作情况,显示曲线是指对两台设备的温度等参数可以通过曲线显示,并能够查询其历史值。

(二)远程调控功能。远程调控功能的画面包括控制画面和电动阀画面。

控制画面:通过点击操作窗口,可以进行远程点炉,通过点击“确定”按钮,就可以完成操作。电动阀画面:通过对管线上的电动阀的控制和监视,并点击电动阀的上行和下行按钮,实现热力企业生产的控制。

(三)安全连锁保护功能。安全连锁保护功能在发生意外的情况时,为保证热力企业生产的安全,因此具有自动停炉和及时报警的功能,包括炉膛灭火自动顺序停炉、炉膛出口温度超高报警和自动停炉、排烟温度超高报警和自动停炉等。

(四)安全管理功能。为保证对热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因此Citect应拥有完整的安全机制,对监控系统应该划分不同的操作权限,可以划分为用户级、操作员工级以及工程师级,以保证操作人员对设备监控系统操作的正确性。

(五)网络功能。Citect监控系统能够进行资源共享,可以使用打印机和硬盘等资源,提高计算系统的可靠性,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监控系统在热力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充分发挥监控系统各个功能,加强监控系统在热力企业中的应用,并结合热力设备,使其在我国企业发展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提高热力企业的生产效益,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德辉,任振东,史运涛.基于研华WebAccess热力系统优化控制与远程监控的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9(04):50-52.

[2]杜继恩.北仑热力有限公司热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上一篇: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卷下一篇: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