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气象局实施细则

2024-05-03

县气象局实施细则(精选8篇)

篇1:县气象局实施细则

XX县气象局防雷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决策部署。深刻汲取“3.21”等事故教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把排查整治与建章立制贯彻全过程,把学习提高与狠抓落实贯彻全过程,把压紧压实责任与细化实化措施贯彻全过程。深入开展防雷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压实压紧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市场管理,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消除监管盲区漏点,坚决遏制雷电造成较大以上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事故发生。

二、整治范围

(一)全县由气象部门负责防雷安全监管的重点企业,包括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场所。

(二)在XX县内开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中介服务机构。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企业

1.更新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库。向县应急管理局、工信局、交通局、商务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部门发函,商请他们根据管理职能提供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加油站、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以及矿区、旅游景点等单位信息,全面梳理2020防雷重点单位名录清单,建立本行政区域内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库。

2.压实压紧重点企业防雷安全主体责任。对防雷安全管理没有明确的机构和管理人员,未建立防雷安全检查考核制度或没有落实,未建立防雷安全管理档案或档案不全,未开展防雷安全人员教育培训,从业人员不具备雷电防护相应的基本知识,未编制雷电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的要重点检查。

3.强化重点企业防雷设施建设。重点检查生产经营场所未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雷电防护装置,雷电防护装置未按国

家标准设计或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未经过法定部门审核合格,防雷装置未经过法定部门验收合格的情况。

4.规范重点企业雷电防护实施安全检测。重点检查未聘请具有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单位开展防雷安全检测,或对检测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未及时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情况。

5.加强对重点企业防雷安全行政检查,实现全覆盖。重点检查未按照要求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开展防雷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没有及时整改、整改不力、拒绝整改,整改后没有进行验收的情况。

6.强化雷电防护装置安全检测质量的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对雷电装置检测单位开展的检测工作不进行有效监督,造成检测点位缩水,检测数据失真,甚至为了减少检测费用支出,配合检测单位弄虚作假、伪造记录等情况。聚焦漏检、缺检、无资质检测和伪造检测记录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倒查检测单位。

7.通过对重点企业的检查获取检测单位相关信息,弥补对检测单位监管的漏洞。重点检查在开展雷电装置检测服务

时,企业未要求检测单位现场出示检测人员身份和归属机构证明,并将相关信息记入检测报告和防雷安全台账的情况。

(二)检测中介机构

1.加强对资质单位的突击检查和综合评估,检测单位不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逾期不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相应资质条件或者违反《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依法降低资质等级或者撤销资质。

2.要求在XX县境内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单位,均需纳入信用管理名录,资质、人员、信用等相关信息应在市气象局官网显著位置予以公示。重点检查没有主动报告的检测单位,或气象主管机构主动联系后,仍未报告相关信息的。

3.防雷检测单位在完成检测工作后15个工作日内,没有抄送检测报告和整改意见书给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将不按时抄送相关材料的,纳入检测单位经营异常名录管理。

4.防雷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和整改意见书,未使用省局气象主管机构统一要求的防雷检测报告格式,检测报告有缺项、漏项和不符合检测规范等情况。

5.加强对外地检测单位在本地开展业务的管理。对没有主动及时向本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并纳入信用管理的外地检测单位,要给予提醒,并纳入监管重点。重点检查那些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真实材料的检测单位,必要时向原防雷检测资质发放机构核查情况,情节严重的纳入检测单位“黑名单”。

6.在淮安境内从事防雷检测业务并纳入信用管理的单位,应当在每年第二季度按要求向市级气象主管机构报送报告,市级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对报告内容进行抽查,组织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对检测单位的检测质量进行考核,重点关注检测质量较低的单位,将抽查和质量考核结果记入信用档案并公示。

7.对有举报、投诉、失信行为或质量评估不合格的检测单位,要开展重点检查;在重点单位防雷安全行政检查中发现问题,需要倒查检测单位的,也要列为检查重点。检查结果纳入信用管理,向社会公示。涉及违法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并及时公示。

8.在对检测单位开展行政检查时,除核查资质情况、检测报告、工作场所、仪器装备、管理制度等以外,要严格核查检测人员身份及劳动关系所在单位,开展从业人员业务能

力评估,必要时可以采取现场考试的方式,评估人员业务素质。对核查中发现存在从业人员多处挂靠、不具备专业能力、非正式劳动关系的人员参与检测活动、检测人员与检测报告签字人不一致等情况的,记入“经营异常”名录。

(三)县气象主管机构

1.按照“三必须”的原则,切实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局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将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内容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将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个人述职的必备内容。

2.加强对重点单位和检测单位的宣传引导,强化指导、检查、执法,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向重点单位和检测单位发放防雷安全责任告知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向重点单位和检测单位发放“防雷安全工作明白卡”,帮助他们了解防雷监管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做法,开展必要的政策公示和宣传。

3.组建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加强与地方安全生产主管机构的沟通和县安委会成员单位的联系,加快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建设。组建由防雷安全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行政职能

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专家,重点单位的电气、消防、化工等安全专业专家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市县行政区域的联合专家库。可独立,可联合定期或不定期组建(抽取)联合专家组对重点企业开展专项督查(适当弥补县区人员不足和技术力量薄弱问题)。

4.积极落实防雷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主动牵头召开由经信、住建、交通、环保等部门参加的防雷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对防雷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充分沟通,使管行业生产的部门也同时落实防雷安全工作。

5.积极参与地方部门的联合执法,健全安全风险会商和研判机制,及时通报重要信息,避免监管真空,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6.积极探索市县联动或县区间联合,互相学习借鉴,解决执法能力弱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防雷监管机构和人员配置,保证监管工作必需的执法经费和执法装备配备,全面推行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7.依托省、市级防雷安全监管平台,及时更新维护监管对象名录库、行政检查进展信息、“双随机”检查方案、重

点单位防雷检测报告库、行政执法案卷库等信息,加快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管”工作模式。实现省市县监管信息全面对接、集约共享、实时监控、全时留痕。

8.强化监管部门工作人员防雷安全意识、防雷专业知识、行政执法能力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面向监管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强化安全意识和履职能力。

9.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雷电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将防雷安全监管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纳入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群,运用市防雷安全监管平台及时准确开展雷电灾害预警服务,提升防御雷电灾害的能力和效果。

四、进度要求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从本方案印发日起,到2020年11月底结束。县气象主管机构要坚持标本兼治,着力建立完善抓落实、见成效的长效工作机制,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按照下述时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1.学习动员阶段(即日起到12月底)。县气象主管机构尤其是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要领会省委省政府“3.21特别重大事故警示教育大会”精神,设立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认真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议,通过层层发动、广泛动员,精心部署专项治理工作,确保重点企业、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全

面掌握专项治理行动的工作要求。重点企业要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对照主体责任的要求,梳理防雷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和规章制度;检测机构要回溯近年来开展防雷检测的项目情况,瞄准哪些低价中标的项目,反查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无漏检、缺检和数据质量问题,要按照检测资质管理要求,逐条进行核对,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监管部门要认真梳理近年来重点企业行政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研判本地区存在的防雷安全风险和突出问题,查找工作短板和工作差距,逐条分析细化,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

2.排查整治阶段(2020年1月至9月)。突出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结合,检查全面排查与重点督查整改相结合,在全县范围内就防雷安全进行全覆盖拉网式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边排查边整治,边治理边完善,确保隐患排除、措施到底、整治彻底。对辖区内易燃易爆、危化品等重点单位防雷安全隐患实施全面行政检查,实现全覆盖。其他单位采用“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式,事先制定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确定合理的抽查比例、频次和内容,向社会进行公布。制定完善重点单位的主体责任清单,实行行政检查清单管理。对排查出的隐患要督促企业限时整改,无法即时整改的,要求企业落实整改

方案,并督促其完成整改。在对重点单位的行政检查中,要强化对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抽查和现场检查。检查中发现隐患严重,短期内无法整改到位,或整改不力甚至拒绝整改,要将情况报告给当地安委会。

加强防雷检测单位管理。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纳入信用管理名录,进一步强化防雷检测市场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制度、规范、标准。实施对检测单位“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明察暗访。强化检测单位信用管理,违反《XX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的,一律纳入“经营异常”和“黑名单”管理。信用情况在气象主管部门官网及地方信用办平台公示。列入“黑名单”的,向地方安委办和信用办报告,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联合惩戒。

认真落实《XX省防雷重点单位安全监督管理办法》《XX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不断修订完善现有制度、规范、标准。执行全市统一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检查程序及文书格式、立卷归档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行为全程记录,做到全程留痕、即时入库、结果公开、责任可溯。加强与地方安委会联系,积极参与地方部门的联合执法,健全安全风险会商和研判机制,及时通报重要信息。

县气象主管机构要进一步完善防雷监管机构和人员配置,保证监管工作必需的执法经费和执法装备配备,全面推行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统筹使用执法力量,解决区域内执法力量不平衡问题。使用好市级防雷安全监管平台。依托省、市级防雷安全监管平台,及时更新维护监管对象名录库、行政检查进展信息、“双随机”检查方案、重点单位防雷检测报告库、行政执法案卷库等信息,加快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管”工作模式。强化监管部门工作人员防雷安全意识、防雷专业知识、行政执法能力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面向监管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强化安全意识和履职能力。

3.督查落实回头看阶段(2020年10月至11月底)。县气象主管机构要采取突击检查、明察暗访、随机抽查、回头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防雷安全督查检查,对发现突出问题或重大隐患的单位,整改措施要跟踪督办,实现闭环管理。2020年11月底前,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对在本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完成整改督查,在防雷重点单位、检测服务单位等安全监管中,对拒不整改的责任单位,应依法启动处罚程序或报请当地安委会处理。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XX县防雷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组,局长侍爱军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局长王林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防灾减灾科为专项整治工作机构。

2.加强联合,统筹推进。加强向地方党委、政府的汇报,加强与应急管理、发改、财政、住建、信用、城管等相关部门的联合协调,做细做实对外联络工作,切实履行气象部门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定职责。对落实防雷安全职责不到位,造成监管脱节的问题,要采取约谈、督办等方式,督促监管责任的落实,要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平台的使用,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监管效率。要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力量、器材、资金的组织和统筹,保障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严格监管,联合惩戒。按照省气象局《XX省防雷重点单位安全监督管理办法》《XX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重点企业和检测中介机构,加大“四不两直”的检查力度,对排查出来的严重问题,要依法处置并公开曝光。对专项治理行动集中整治后,仍存在非法违规行为或重大隐患拒不整改的,严格执行隐患挂牌整改和跟踪督办制度,对于情节严重的应作出行政处罚,要向地方安委办和信用办报告,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联合惩戒。

4.加强宣传,取得效果。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和信息平台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科普,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防雷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强化社会监督和信息公开。要树立“全域安全”意识,要突出重点、强化制度,认真梳理防雷安全监管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应急预案,确保排查到位、整治到位,做到无死角、无漏项。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篇2:县气象局实施细则

买买提力 报道:

3月22日,第五十二个世界气象日即将来临之际,县气象局开展纪念世界气象日活动。今年世界气象日活动主题是“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来自县第一小的300余名各族师生参观学习。

活动当中,师生与气象现代化仪器零距离接触、参观气象现代化仪器、观看气象知识挂图、气象科普宣传资料等方式了解了气象、气候、人类与大自然密切关系。工作人员向师生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火箭的工作原理、气象地面测报、高空观测,天气预报发布过程、各种天气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防灾减灾的基本方法,并展示了部分气象探测仪器。举例分析了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后果。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本次活动中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气象的相关知识和防灾减灾的基本方法,更深刻体会到气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应该从自身做起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同期声:精河县第一小学五

(四)班学生麦吾吉丹·买买提力

篇3:县气象局实施细则

本文通过分析惠州市近几年天气预报服务的实际工作, 总结出预报服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并提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

一、天气预报预警存在的不足

(一) 预报产品的预报范围较大和局地性很强的强对流天气的矛盾

在我国, 目前各地的天气预报水平, 都在积极开展精细预报工作, 但难度确实很大。在华南地区, 春夏季节强对流天气频发。由于强对流天气尺度小、时间短、强度强的特点, 它造成的天气灾害局部差别很大, 实际经常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而实际天气预报范围较大, 落点主要以区县为主, 远远大于强对流天气的尺度 (可能一个村或者几个村) 。在时间段上, 天气预报主要以24小时为一个预报时间段, 但实际降水的时间段只占一天时间极少一部分。

(二) 手机短信的速度颈瓶问题和降雨突发性强的矛盾

我国各地气象部门面对不断发生的各种灾害性天气, 主要是采用发布各种预警信号。操作步骤是按照实际灾害性天气所引起的实况, 根据气象预警信号意义和发布规范, 由当班人员利用软件发出预警信号, 省局接受到预警信号, 再经过省局的发射平台把相关内容发回广大市民。正是由于这样的操作, 用户接受到预警信号信息比值班员发布预警信号时间往往推后18分钟左右。在广东地区, 强对流天气 (特别在春夏季) 一般都是突发性很强, 短时雨势大, 灾害严重, 往往在半个小时内灾害基本结束。晚收到预警信号信息的情况就会给广大市民造成雨已经下大了或者雨停了, 气象部门才发布预警信号短信息。

(三) 农村地理位置偏远而且信息通道经常不是很畅通和本身的抗灾能力较差的问题

城市它的天气警报系统和防灾防洪设施远比农村完善, 实用性更好, 导致它接受不同灾害的信息和抵御各种突发的自然灾害能力会更强。农村多为不坚固的建筑, 更没有城市那样的基础建设, 在大洪水、强对流天气 (比如雷雨大风、龙卷风) 和滑坡、泥石流面前, 极易被破坏, 甚至摧毁。气象预报预警灾害短信很难到达偏远农村里的每一个农民手中。很多地方所发的预警信号和预警信息主要涉及人口多的城镇, 很少考虑偏远农村。因此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能及时拿到最他们最需要的气象预警及气象灾害信息。

(四) 不连续性的地方影视 (晚上不开播) 和时效性强的气象信息的矛盾

目前通宵直播的市一级的电视台很少, 我市基本上都是11点25分后, 电视台转为自动播放。很多时候, 晚间的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又比较多, 夜间经常有气象台站在发布各种灾害预警信号、灾情和临近预报。由于电视台无人值班, 天气信息无法经过电视, 迅速传递给那些需要的人。

二、构建县 (区) 级预报预警气象服务平台

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 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个粗浅的想法:基于现有的预报水平没有明显的进步的现状, 我们应该构建县 (区) 一级安全气象服务平台———县 (区) 一级预报预警气象服务平台:利用固定电话和移动手机短信, 并有效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自动站等, 针对不同气象灾害的进行气象服务。

平台设计:

利用雷达资料的及时性和它对降水云系的正确定位, 利用自动站对雨量的实时监控, 把雷达反射率因子 (回波图) 在比例尺较大的地图 (最好能够分辨村的地图) 进行比对。经过判断其回波的移动速度, 利用电话、手机短信直接和当地政府的领导 (比如村长、镇长等) 联系, 再经由他们及时把气象灾害信息传递给广大村民, 并组织防御。

该服务平台针对灾害性天气做出的面向县区一种安全的天气预报及预警的工作服务平台, 需要当地气象局预报工作人员有充分的责任心, 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多普勒雷达的气象知识, 并对当地的人口、地理、地形地貌、村庄分布和经济情况都够了解。并且区域不应该大, 囊括的地理、人员的信息不能太多, 以避免增大预报员的压力, 不利于预报服务。一般做一个县 (区) 的预报服务是最合适的。

该系统的关键区 (红色区域) 应该在比较关注或经常受灾的城区、城镇、村庄、高速路段和工业区 (特别是怕雷击的工业区) 。引入风暴跟踪因子 (蓝线) , 采用强回波报警、中气旋报警和强速度报警, 判断强降水回波影响的区域的移动情况。一旦有可能经过我们设定的关键区, 系统将判断其影响情况和什么时间影响, 进行电话报警。

参考文献

[1]姜海如.关于实施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战略任务的思考[G].气象软科学, 2004.

[2]刘英金.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

[3]肖伟军, 刘运策.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策略与技巧初探[J].广东气象, 2004.

[4]李海鹰, 徐宁军.中山市预警信号发布初探[J].广东气象, 2004.

篇4:适应气象现代发展如何做好县局长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对气象预报的需求及质量越来越高。基层是气象业务和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业务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工作成效的好坏是评价整体气象工作的关键性指标,直接影响着社会对气象部门工作的评价优劣和认可程度,直接影响着气象部门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气象现代发展做好基层县局长是目前时代发展要求和必须。

【关键词】适应气象;现代发展;做好县局长

中国气象事业要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做为一名县局长,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通过几年的在领导工作中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非常重要,

一、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人大多都有权力欲,都想说了算,尤其做了单位的“一把手”之后。但实践证明,独断专行、搞“一言堂”恰恰是一个领导者的大忌。这样做不但违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决策议事制度,而且不利于集思广益和发挥职工的集体智慧,不但容易造成决策失误,也会使领导者脱离群众,使单位人心涣散。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我在榆树局实行了“三民主两公开制度”。即: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涉及到人事、财务等大事要事敏感事的,都会让职工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做到公开透明,不搞暗箱操作。制定了《榆树市气象局规范机关管理若干规定(试运行)》、《榆树市乡镇气站站长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措施。保证让集体领导、民主管理落到实处,促进了单位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让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了保障。

二、做官与做人的关系

古人常说:厚德载物。做为一名县局长,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做人是基础,做事才是目的。领导干部只有先做好人,才会有人格魅力,说话才有号召力和说服力,从而顺利实施领导行为。做好人是干好事的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如何既要做好人又要做好官?我理解應该从以下四方面作起:

(一)勤于学习 学习十八大以来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学习领导科学、学习业务知识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以自身的能力孚得众望。、

(二)勤奋工作 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多想事多干事,以自己的工作成绩获得认可。

(三)廉洁自律 在思想、行为尤其是廉政方面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率先垂范,以自身的形象影响他人。

(四)关爱职工 把职工当成亲兄弟亲姐妹来处,在工作和生活中多关心多照顾他们,以自己的爱心获得人心。只有对你的人品和能力都认可了,职工们才能愿意听你的话,心甘情愿跟着你干。

三、处理好上级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气象部门在领导体制上实行的是“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是符合气象部门台站分散,业务技术统一的特点的。但有利就有弊,由于人、财、物等管理权都在上级气象部门,很可能造成地方政府不重视或不关注气象工作,使县局在政府各组成部门中被边缘化,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也很容易造成气象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影响了气象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为避免这一现象,突出地方政府在气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我主要采取的措施。一是紧紧围绕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去安排气象工作。二是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和联系。在紧跟上级气象部门脚步走的同时,多向书记、市长和分管副市长勤请示、多汇报。三是加强宣传工作。

四、气象传统业务与现代业务的关系

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是中国局党组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需求,实现气象现代化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宗旨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福祉安康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对于我们县局来说,发展现代气象业务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坚持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我们榆树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生产对天气的依赖程度很高。

在工作思路上,我们重点打了为农服务这张牌。在抓好预报测报等传统业务的同时,我局将人才、物力、财力和精力重点投入到为农服务方面。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为农服务工作尤其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服务得到了中国气象局的肯定,在吉林省得到了推广。

五、识人与用人的关系

县级气象局普遍存在编制少、人手少、专业人才少的问题,知人善任就更加重要了。

如何处理好识人与用人的关系,做到知人善任?我认为:要善于知人:领导者首先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观念,不能高高在上脱离下属。要经常深入职工中间,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他们。从工作、娱乐甚至闲聊中了解他们的性格、气质、能力、专长、爱好等个性特点,为科学合理任用干部奠定良好基础。要善于用人。用人如下棋,车马炮、相仕卒,没有大小之分,关键是看摆在什么位置。坚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位适其岗”的原则,让每个人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要敢于放权。古人讲: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工作中,一把手在善于管权的同时,更要敢于放权。对分配给各科室的工作尤其是一些较为重要的工作,事先应该布置,事中应该过问,事后也应该督察。要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他们创造一个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和成长进步的环境。要容人之短。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一把手既要看到下属的长处,也要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对人对工作不求全责备。这对于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融洽与下属的关系非常重要。

六、结论

篇5:县气象局2010年服务总结

咸丰县气象局

2010年,我们继续秉承“服务升档次、创新求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加强与朝阳寺电站的交流和沟通,面向需求,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朝阳寺电站的全力支持和合作下,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年的朝阳寺电站水电专项气象服务工作。

一、2010年汛期气候特点

2010年我县极端气候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部性、突发性特征明显,降水量级地域差异大。尤其是进入主汛期以后,暴雨次数多,局地降水强度大,强对流天气频繁,覆盖区域范围广、衍生灾害种类多。

据归纳统计,2010年汛期(4-9月)我县降水总量为1267.2mm,较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多8%,较2009年偏多20%。而主汛期的6月至8月降雨量达719.0 mm,比历年同期偏多3%。降水特点表现在:

一是降水时间上分布不均。今年汛期出现了5场暴雨。分别出现在5月4日、6月8日、7月9日、8月23日和8月25日,雨量分别为64.4mm、54.7mm、82.7mm、59mm和74.7mm。其中8月23-25日连降暴雨,降水相对集中。7、8月总雨量535.1 mm,两个月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偏多17%,占历年年平均雨量的36%。

二是降雨量地域差异明显,今年我县还出现了数次局地性的暴雨、大暴雨,最严重的属7月5日忠堡镇的大暴雨,当日5时—9时,累计雨量达134.0mm,造成当地严重涝灾。

今年汛期我县主要雨带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多北少,但强对流天气造成局地降水强度大,如6月19日朝阳雨84 mm、7月5日忠堡雨量134.0mm、7月9日县城雨量83 mm、8月23-25日甲马池雨量198 mm。从资料可以看出强降水天气过程在县境内出现了不同的强降雨中心。

二、2010年水电专项气象服务工作情况

1、常规化服务产品质量稳中有升

2010年,我局以《朝阳寺电站专项气象服务》共发布短期、一周滚动预报、旬、月专题预报375期。经州气象局考核,我局晴雨预报准确率高达87%,在全州高居榜首。

2、服务产品不断精细化,服务方式创新

2010年,我局除继续制作常规气象服务产品外,不断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拓宽服务产品。向电站发送《重要天气报告》、《天气消息》、八天滚动预报等产品,对电站全力调度

生产用水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

服务方式创新,我局在2010年采取网络传输方式进行服务,既保证了服务材料的及时准确,也大大减轻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受到电站值班人员的大力欢迎。

3、狠抓服务管理,保证服务质量

2010年,为进一步增强气象服务水平,切实为服务单位做好气象保障,我局实施了“领导带班制度”。全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得全年的服务有了全面发展和进步。

4、规范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效益

一是严格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随时监控天气情况及流域自动雨量站降水情况,并及时通报,并提出适当的合理化建议。

二是坚持遇有重大天气过程,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领班,与上级会商天气趋势,制作《重要天气消息》并及时传递,除此之外,还通过新建的短信平台发布《重要天气消息》,今年共发布8期手机短信,通报天气变化趋势和降水情况。

三是在服务策略上,渐进服务与重点服务相结合。在可能出灾害性天气时,根据不同季节和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突出重点开展服务,并将服务策略列入会商内容。

三、体会

一是要充分认识气象服务与水电企业的关系。大坝水库的调度应用、防洪调度、应急调度是关键,一般水库都有发

电、航运、防洪的功能,水库中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发电效益、航运能力、防洪安全的发挥。因此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对以上功能的正常使用均有积极的作用,也是水电企业运行的一项重要的决策资料。

二是气象服务产品内容要适应服务实体的需求,还需不断领会用户需求,提高服务水平。

三是强化会商,短期、短时并举,风雨、雷电预报并重,不断提高灾害性天气准确率。

四、后期天气趋势

冬季(当年12月至下年2月)是我县四季中气温最低、降水最少的一个季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毫米,季平均气温4.1℃,预计我县2010年冬季(2010年12月-2011年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低。期间冷暖变化幅度较大,有阶段性低温时段,并伴有雨雪发生,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可达-6℃ ~-7℃。最冷时段大致出现在2011年元月中下旬。

2011年春季(3~4月)气温偏高,但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雨量大部偏少1~2成为170-180毫米。

汛期(5~9月)总雨量和主汛期(6~8月)总雨量偏少1成左右为850-950毫米。

五、汛期朝阳电站流域降水分布图

2010年4月朝阳电站流域降水分布图

2010年5月朝阳电站流域降水分布图

2010年6月朝阳电站流域降水分布图

2010年7月朝阳电站流域降水分布图

2010年8月朝阳电站流域降水分布图

2010年9月朝阳电站流域降水分布图

2010年10月朝阳电站流域降水分布图

2010年汛期朝阳电站流域总降水分布图

篇6:县气象局平安综治工作总结

20**年,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气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平安办、综治委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平安单位创建和综治维稳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内部各项防范措施,加强安全保卫和安全生产管理,全局干部职工注重把创安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现将2011年平安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领导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为切实加强平安创建和综治维稳工作,落实责任工作目标,我局成立了平安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由局长蔡建池负总责,具体分管为陈兆平纪检员,确定办公室为平安创建的工作机构,各科室负责人具体承担所属科室的安全工作,严禁各类不安全事故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制定了综治和维稳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会议,年底有自查。平安工作小组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气象局科室平安创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强调科室负责人对所属科室及成员的平安监管负责,并将责任书的完成情况纳入科室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为使创安活动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局里多次召开全局职工大会传达布置平安工作,强调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所有工作都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层层发动,层层落实,有效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认识。加强对综治中不稳定因素的监察和上报制度,进一步完善重大案件、事件、事故的报告制度,结合气象部门工作实际,特别是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与信息上报,如可能给经济、社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的暴雨、强对流、大风等天气,明确当班预报员的责任,加强值守,根据天气变化第一时间上报局领导,并根据气象服务工作流程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布预警信息,对由于迟报、漏报、瞒报影响及时处置紧急重大情况和事件,造成后果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强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

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安全保卫人员,明确分工和责任。局班子将安全生产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工作。抓好安全生产日常检查管理,特别是春节、五

一、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都开展安全保卫检查,落实值班人员,布置安全防范工作。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办公大楼内部及室外观测场都安装了防盗报警装置,重要部门和部位都安装防盗门窗、摄像监控系统,报警和监控系统运行正常,消防装置常年保持良好状态,有效提高了单位安全防范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每次全局会议基本都要强调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法制意识、责任意识、事故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切实加强防火防盗工作,值班室安排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重点保护气象资料和现代化设施的安全。加强办公场所雷电防御工作,每年对防雷装置进行定期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高度重视车辆行驶和野外作业安全,对野外作业装备、操作规范进行经常性检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内外网实施物理隔开,每台电脑都作资料备份,重要资料用移动硬盘备份,保证资料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每台上外网的电脑都采用实名制,物理地址、ip地址、使用者姓名实行绑定,保证信息传播的安全。每台电脑都安装杀毒软件,保证信息网络系统安全运行。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室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防盗门窗、防盗报警装置、摄像监控系统等安全设施处于正常状态,有效提高档案室安全防范能力。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制度,文件资料及时归档,集中保管。

加强保密工作。与在职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组织学习保密知识和保密守则,保证各种文件资料信息的安全保密。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干部职工遵纪守法,促进单位和谐团结。在本单位杜绝黄赌毒等现象发生,多年来从未发生上访、违法犯罪等现象。加强作风建设,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年内未发生群众信访事件。

三、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和防雷安全宣传。

今年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日,我局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和防雷安全宣传咨询活动。通过气象知识下乡镇、科普讲座进学校、防雷安全进企业等,向群众、学生和企业赠送各类气象科普书籍,向广大市民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防雷安全知识。向全县各乡镇、街道及气象科普村赠送百余本气象防灾减灾书籍和气象灾害避险常识挂图,赠送防雷安全宣传牌和警示牌,提醒群众特别是农民加强对雷雨天气的防范,《农村防雷设计图集》《农村气象防灾避灾常识》等书籍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委托各乡镇和街道开展辖区内气象信息员队伍的气象知识培训,发放《XX县气象灾害防御手册》,指导村民加强安全意识,确保异常天气下的农事安全。

四、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全力保障“平安龙游”创建工作。

篇7:沧源县气象局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2008~2010年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沧源县气象局(2011年3月17日)

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文明委的热忱关怀指导下,我局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精神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省、市气象工作会议部署的中心任务,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扎实推进文明和谐单位创建活动,加大气象文化建设力度,深入创建文明气象行业,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文明单位的高标准严格要求,加强党风、政风的建设,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以“内强素质提高观测准确率,外塑形象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为目标,“管天为民,争创一流”为宗旨,卓有成效的开展了争创“文明单位”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改进了干部群众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综合实力,为沧源县气象事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机构与职能

沧源县气象局既是临沧市气象局的下属单位,又是沧源县人民政府主管和从事气象工作的部门,承担着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属业务二级站。内设办公室、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气象台、雷电中心、防雷减灾办公室等5个股级机构。

2各县直部门、农村、工矿企业等发布各类政策、宣传信息近20余万条,真正解决了气象信息到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我县农村防灾减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3、建立健全自然灾害联席工作组织。2008年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并设立了由县安监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县地震局、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县民政局、县国土局为成员单位的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政府组织预警先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为特色的沧源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4、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服务站。2010年9月,在政府领导下,联合县水利局、县国土局在勐来乡建成了全县首个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建成进一步将气象信息服务延伸到乡、到村,准确掌握并及时传播气象部门发布的各类预警信息,让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更有效及时地运用各种气象信息,指导和安排农业生产。

(二)不断拓展业务服务领域,气象服务精益求精

1、在原有天气预报、警报、农业气象服务的业务体系基础上,新增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气象服务为主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气象服务,面向农业、工业、交通、环保、水利、国土、卫生、旅游等行业,以及森林防火、应急保障、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蓬勃发展。

2、气象服务信息的发布方式逐步发展到包括电视、手机、网络、预警警报系统、电子显示屏、DAB数字预警信息接收机、报刊、信箱、气象信息员等,实现了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全县接受气象服务的公众超过5万人次。

3、以需求为牵引,精化服务。根据当地气象服务需求,新增一周天气趋势预报,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适时给农民提供春播、抢收、避险等服务,每次遇重要天气时及时发布重要天气消息,过程结束后及时通过手机短信、预警平台、专题材料的形式通报雨情。

4、在县直部门、10个乡镇以及主要工矿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如机场指挥办、耿沧二级路等,以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负责人为主,共建立146个服务对象,结合实际,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气象服务。通过“企业呼”“省级预警指挥平台”全年共发送各类生产决策信息和政策信息共计千余条,信息覆盖4000多人。

(三)防汛、抗旱责任重大,气象保障坚实有力

2009年10月至2010年春未,受高空西北气流的影响,我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罕见持续干旱,全县6乡4镇都不同程度受到旱灾,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我局积极行动,旱灾期间,共开展了7次增雨作业,作业40点次,消耗火箭弹240枚。人工增雨后,作业影响区普降小到中雨到大雨,增雨效果明显,有效缓解了旱情,减免经济损失近3000万元左右。

(四)围绕地方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扎实有效专项服务

6安装价值3600元的电子显示屏,让群众能及时了解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及天气信息,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搭建了平台。

五、强化制度建设,确保气象文明工作规范化运行

(一)完善了《沧源佤族自治县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和灾情收集上报工作,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定了干部群众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气象服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为推进沧源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保障,为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富裕文明、和谐沧源提供可靠的气象服务保障。

(二)编制《沧源佤族自治县气象局管理制度》,规范职工行为。建立“三人决策”制度,实行民主决策和管理。全面推行局务公开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单位形象。通过宣传媒体、局务公开栏和政务网站,向社会公开服务事项、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受理机构、监督电话等。

六、坚持加强科学管理,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创造优异的工作业绩,是文明创建的重要体现。我局始终坚持把营造优美环境作为文明创建的大事来抓,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建成了新业务办公楼,内设有职工阅览室、职工电教室及活动中心等;另一方面加强对观测场及大院规范化管理,做到对花草、树木定期进行修剪、整理;对大院卫生分片划分责任到人,做到定期打扫,天天保洁。办公区、生活区处处洋溢着团结奋进、健康乐观的现代文明气息。

近年来,我局通过文明创建,不断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腾飞发展,形成了“全局上下谋发展,求真务实创成效”的良好氛围。文明创建的精神动力,不仅促进了职工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而且使我局各项工作得以长促发展。三年来,单位和个人多次受到表彰:

2008年:重新通过市级文明单位考评;被临沧市气象局授予“2007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荣获全市气象部门“综合目标管理优秀单位”和 “气象科技服务先进集体”;被沧源县评为“沧源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气象局授予“09年气象部门廉政文化示范点”荣誉称号。

2010年:被临沧市气象局授予“2010气象预报服务先进集体”;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10党风廉政责任制先进单位”;被沧源县人大授予“2010人民满意单位”。

2008~2010年,姬艳萍、朱新丽、赵平伟、俸永明等同志先后荣获优秀工作者、气象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抗旱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姬艳萍同志还被入选为2009年沧源县十大女杰候选人。

篇8:县气象局实施细则

道真是典型的农业县, 主要气象灾害是干旱、暴雨, 其他灾害为冰雹、秋绵雨及低温凝冻等。干旱对农业影响最大, 其中夏旱发生频率大旱情重, 秋旱发生频率大于春旱, 但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比春旱轻。

1 道真县气象为“三农”服务现状

长期以来, 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正确领导下, 道真气象局积极服务当地经济建设,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辛勤努力、团结拼搏, 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气象业务现代化总体水平上了个大台阶, 气象为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能力迅速增强, 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干部职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近年来, 县委、县政府高度关心气象工作, 加大了对气象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投入及政策引导力度, 建成道真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中心服务当地“三农”工作。

1.1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要求, 道真县积极开展农村气象服务需求调研, 围绕“两个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在政府的支持下设立具有地方编制的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股级机构, 道真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编制为3人) 。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县政府下文对各乡镇政府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建立了由基层水利、地灾隐患监测人员和村领导为主的基层气象信息员队伍, 初步建立了面向烤烟种植的特色气象服务体系, 紧紧围绕烤烟生产的各个环节、相关部门和种植大户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1.2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开展

为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 有效应对各种气候变化及极端气象灾害, 道真县气象局成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建立了2个重大天气信息发布工作机制。重大天气预报预警面向各级防灾减灾应急责任人快速发布工作机制, 建立完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12379预警发布平台) , 县委政府领导、应急防汛等成员单位和乡 (镇) 、村 (社区) 主要负责人纳入该平台短信发布对象, 同时建立重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涉及县政府及应急、防汛等部门的微信群、QQ群及时转发;重大天气预报预警面向社会全网发布工作机制, 与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运营部门建立通过手机短信分区全网发布重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的工作机制, 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分区全网及时发布。

1.3 深入基层开展精准扶贫气象服务

为进一步挖掘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提升气象服务“三农”效益。道真县气象局经常组织农情调查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向农业生产一线的“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调研活动, 实地了解农村的人口结构、经济作物、农产品等情况, 以需求为牵引, 有针对性地制作专题气象服务材料, 做好预警预报气象服务, 每天通过手机短信平台、电子显示屏、网络等多渠道发布气象预报信息, 让农户能及时接收预警预报信息, 针对性开展作物种植及田间管理。组织专员调研中药材、烤烟种植产业, 仔细了解中药材、烤烟生产情况、天气影响因素、中药材病虫害发生种类和防治措施及主要田间管理、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及服务效果情况, 以完善气象服务。向农户发放《气象信息报告》、《春耕春播气象信息专报》等服务材料。通过实地调研, 服务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广大农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为进一步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优化服务手段奠定了基础。

2 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道真县气象部门在“三农”气象服务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农村地区仍然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 该地区在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2.1 气象服务信息获取渠道不通畅

道真县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渠道主要是手机短信、电视、微博微信、电子显示屏、网络等媒体手段。但是因为我国农村经济水平落后, 道真县有些地方通讯不发达, 网络、电视等没有完全普及应用, 信息闭塞, 农民气象信息获取渠道不通畅, 气象信息无法及时顺利传达到农民手中, 尤其是道真县偏远的山区地带, 如果突然发生灾害性天气, 天气预报信息如果无法在第一时间送达, 势必会给广大农户造成严重的损失。

2.2 农民防灾意识薄弱

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 道真县大部分农村地区人们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文化水平不高, 对气象知识以及防灾知识缺乏了解, 导致农民防灾意识薄弱。再加上缺乏宣传与培训力度, 农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以及防御手段都比较落后, 甚至不规范。每年夏季雷暴高发期, 由于防御工作不到位, 农村地区雷击事故经常发生, 给农业发展以及人员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3 气象为“三农”服务人员不足

基层气象部门缺乏高素质气象专业人才, 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严重制约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精细化开展。部分气象为农服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 松懈懒散, 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上易出现问题, 或分析完气象信息数据未及时进行预报, 致使气象预报不及时, 影响气象预报信息的准确性。还有部分气象工作人员针对天气预报产品深加工的水平不高, 阻碍了三农气象服务的正常开展。

3 加强气象为“三农”服务的发展建议

3.1 建立政府主导的气象为农服务机制

道真县建立以县委或县政府为主导的气象为农服务领导机构, 明确气象为农服务管理职能。同时, 加强与农业、林业、国土、民政、水利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 签订合作协议, 明确各部门具体工作内容, 实现数据资源、人力资源、网络及技术资源、服务基础设施等共享。另外, 要求全县14个乡镇明确气象服务工作分管领导工作职责, 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 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3.2 健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联动机制

协助县政府制 (修) 订县级气象灾害预案,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求14个乡镇政府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达100%, 并下发针对乡镇的指导应急预案。乡镇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并及时上报预案, 针对灾害较重的村需要有气象灾害应急计划。

同时还要适时组织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以提高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3.3 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

在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 气象部门需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将气象服务人才的需求列入本部门的人才战略规划, 同时, 要不断充实全县气象信息员队伍, 要求全县信息员覆盖14个乡镇和83个村, 达到100%。安装使用气象信息员管理系统, 对信息员履职情况动态监控。同时, 定期开展培训工作, 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气象及相关专业技能、爱岗敬业的专业气象服务管理人才和气象服务技术骨干, 不断提高气象为农服务人员整体素质。

3.4 提高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要完善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安装, 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准确性;要共建共享共用涉农、涉灾部门基层防灾减灾设施 (如显示屏、大喇叭、服务站信息超市等) 、实现气象信息乡镇全覆盖;实现至少有一种手段10min以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推送到80%以上的行政村, 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推送。

3.5 建立“直通式”联系

将本行政区9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服务信息库, 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直通式”联系, 明确服务产品发送方式、渠道和流程。建立面向乡镇农技服务站的为农气象服务材料和服务记录, 乡镇农技站能够正常接收县局提供的为农气象服务材料。

3.6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要不断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建立完善县级灾情上报、重大气象灾害实地调查制度及重大气象灾害事件上报;在省局山地所统一指导下, 暴雨和干旱气象灾害的风险普查, 并完成风险区划的编制;开展和完善暴雨诱发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服务。

3.7 加强重要天气和关键农时气象保障服务。

气象部门要加强重要天气以及关键农时气象保障服务。针对烤烟生产的主要生育期和关键农事季节, 细化、订正省局山地所农气中心下发的农用天气预报等产品, 指导农民科学安排农事活动;在发生或即将对本地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时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 评估灾害的可能影响提出防御措施, 指导农民有效防灾减灾;定期收集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 建立完善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库。将9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以县农业、工商等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纳入服务信息库) ;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直通式”联系, 明确服务产品发送方式、渠道和流程等, 强化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提高农业气象服务。

3.8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要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建立气象为农服务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预警指挥会商系统;在省山地所具体指导下, 建立和细化气象为农服务流程、建立本地针对烤烟、水稻、玉米、气象服务指标库;积极开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试点。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实际情况, 并针对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以期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气象服务,三农,现状,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矫梅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求是, 2010.

上一篇:《现代心理教育》读书笔记下一篇:《老人与海》作者与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