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社区、电商的互联网演变史

2024-04-16

门户、社区、电商的互联网演变史(共9篇)

篇1:门户、社区、电商的互联网演变史

门户、社区、电商的互联网演变史

目前,在应用层面上,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主要是通过资讯门户、综合及行业社区、电子商务这几方面。这种情况适应了这一阶段的发展需要,不过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结合,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因为以应用为切入点实现结合,突出的局限在于,往往只是引起用变而不是体变。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只引起用变,而不触及体变。就好像一阵风只刮过地表,而不触及深层。不过,对于下一阶段深层次的发展在前文已经论述,本文简要概述目前各行各业与互联网在应用层面上的结合。

伴随着搜狐、新浪、网易的相继成立,以发布资讯为主的网站正式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

门户网站逐渐成熟完善,由最初单一的分类搜索逐步向综合性门户网站转变。以千龙网、39健康网为主的区域门户网站和行业网站开始在这段时间大批兴起。2004年到2006年,是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结合的起飞时期。

大型门户网站开始推出微博、网络视频、APP应用,进入行业的创新阶段。区域门户网站、行业网站功能逐步完善。

门户资讯

以媒体方式出

现,以发布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又可提供娱乐、聊天之所;企业为自身发展建立的门户网站,主要发布企业新闻或业内资讯门户、社区、电商的互联网演变史

传统企业与门户网站的接触形式

广告投放;链接文本;资源互换;网络客服营销;建立企业网站,发布行业资讯。

代表企业

搜狐、新浪、千龙网、北青网、易车网、天极网、好大夫在线。

1997年阿里巴巴注册成立,易趣网建立,成为国内首家C2C电子商务平台,招商银行率先开通网上银行服务;2000年慧聪网成立,B2B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卓越进入中国,成为我国早期的B2C网站之一。

淘宝网成立并推出支付宝业务,慧聪网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电子商务上市公司,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相继开通网上银行服务。

众企业开始运行自己的独立网店,去年,中小企业普及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和网络营销的利用率高达42.1%,2011年网购规模高达7500亿,电子商务逐步占据国民消费主流。

传统企业与门户网站的接触形式

运行独立网店;入驻网络商城;开展网络

团购。

代表企业

李宁、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义乌小商品礼品批发网。

电子商务

为买家、卖家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整合平台,使买卖双方在网上沟通、洽谈,同时为可能达成的贸易 合同提供整套的一站式服务;企业建立自己的行业门户网站进行产品销售。

随着天涯社区、西祠胡同等社区网站的相继建立,网络聊天室、个人中心和博客逐渐兴起。

人人网、开心网的崛起和垂直社区网站的兴起,社区网站开始商业化。

开始出现商务社交网站,随着游戏中广告植入的增多和APP应用的开发,社交网站开始进入创新阶段。

社区网站

以个人交友为方向,同时包含游戏、聊天等内容的社交应用平台;以企业盈利为目的,为带动网络消费而开创的商业社区网站

传统企业与门户网站的接触形式

论坛发广告帖;注册企业博客或社交账号发布产品信息;游戏中广告植入。

代表企业

人人网、天涯社区、铭万网、中国食品产业网、中国化工网、全球五金网。

篇2:门户、社区、电商的互联网演变史

一、“个人门户”时代专业媒体的变革

以社会关系为传播渠道的“个人门户”传播模式使门户网站逐渐地被社会化媒体所挤压。用户运用社会化媒体并不是为了生产信息, 而是通过生产信息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但是这种行为无意中对专业媒体的新闻报道产生了冲击。

(一) 专业媒体获取新闻线索增加新渠道

通过网络来获取新闻线索, 早已经成为专业媒体的一种工作方式。尤其“个人门户”时代, 每一个用户都可能是新闻线索的提供者。特别是微博这种社会化媒体, 其信息来源极为广泛, 传播成裂变式极为迅速, 以及它自身的社会特性, 都是它成为专业媒体获得新闻线索的路径的重要原因。

(二) 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相融合

“与新媒体融合, 向‘全媒体’集团转型, 新闻业务领域的最大突破就是能够把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全民参与、对话交流的优势和传统媒体强大的新闻生产能力相嫁接, 从而改进新闻报道的业务流程, 提高内容质量, 增强新闻竞争力。” (1) 同理, 不仅是传统媒体要与新媒体相融合, 产通网站也要与社会化媒体相融合, 这样才能增强新闻竞争力。

(三) 受众市场的迁移

目前在传统的媒体中占主体的是中老年人, 而对互联网形成依赖的用户则大多为青年人, 也就是说, 年青一代受众从专业媒体市场流失的状况已经开始显现, 他们更愿意去选择自由表达的空间, 成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参与者, 而不再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并且对这一新的媒体形成依赖。这必然会带来受众市场的迁移。

二、“个人门户”时代的社会影响

(一) 个性化与社会化双重结合的时代

“Web 2.0应用也加深了网络信息消费的社会化。它一方面标志着, 在传统媒体时代相对独立的个人信息消费行为, 在网络中变成了一种社会性的行为, 能够与他人的行为集合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意味着, 作为个体的网民, 其信息消费行为往往不是基于个体的自主判断与选择, 而是在社会分为作用下的复杂过程。” (2) 因此, 个人在使用自己信息消费的权利的同时, 也会越来越多的在此行为下失去个体的独立性。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只是表层的色彩斑斓, 在内核上却是千篇一律的。社会化媒体实际上是各种社群关系的一个虚拟平台, 这些社群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信息架构和极快的链式传播基础上的。每个群体成员都会受到其所属群体的限制和制约。在整个信息的传播过程中, 对群体成员起制约作用的是意见领袖、主流意见以及沉默的螺旋的规律。

(二) 集体聚合与集体孤独的两种极端

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的典型代表, 其每条信息字数被限制在140字以内, 体现了社会化媒体的碎片化传播方式。而且社会化媒体把原本隐藏起来的弱关系显性化, 给人们更多开拓新的社会关系的可能。这样, 人们的链接就越加的紧密, 甚至可能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 借由人们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产生大规模的集体的行动。

然而在常态下, 社会媒体中人们的联系也可能向聚合的相反方向发展——集体孤独。在一些话题上, 不同人的态度出现明显分化, 人们会根据自身的利益、价值观等自动与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人形成一个小集体, 这个小集体中成员的联系并不是永远牢固的, 人们会由于观点的趋同形成结盟, 也会由于观点的分歧形成对抗, 但至少这种联系会在一段时间里影响着相应的集体。

(三) 企业经营的新方式

近年来, 社会化媒体营销活动风起云涌, 社交属性强的媒体和应用其商业拓展价值也会随之增大。例如, 微博发展的风生水起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社会化电子商务网站, 蘑菇街、美丽说、花瓣无一不是伴随着微博的发展而起步和成长的。“社交媒体是一种强有力的营销工具, 对于想通过社会化营销带来流量、收益的电商来说, 将它纳入到今天的营销战术中并穷尽其所能。微博能起三中功能, 积累用户、公关传播和导流。” (3)

社会化网络媒体是一个高效率的信息传播平台, 抓住这一本质, 把企业想要传达的信息精准的传达给目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第三次解构与重构, 迎来了以社会关系为传播渠道的“个人门户”时代, “个人门户”时代的传播方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而这种方式给专业化媒体带来了变革, 并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专业媒体的变革,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J].新闻界, 2012 (16) .

[2]彭兰.个性化与社会化:Web2.0时代信息消费的双重旋律[J].国际新闻界, 2008 (3) .

篇3:门户、社区、电商的互联网演变史

伴随着搜狐、新浪、网易的相继成立,以发布资讯为主的网站正式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

门户网站逐渐成熟完善,由最初单一的分类搜索逐步向综合性门户网站转变。以千龙网、39健康网为主的区域门户网站和行业网站开始在这段时间大批兴起。2004年到2006年,是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结合的起飞时期。

大型门户网站开始推出微博、网络视频、APP应用,进入行业的创新阶段。区域门户网站、行业网站功能逐步完善。

门户资讯

以媒体方式出

现,以发布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又可提供娱乐、聊天之所;企业为自身发展建立的门户网站,主要发布企业新闻或业内资讯门户、社区、电商的互联网演变史

传统企业与门户网站的接触形式

广告投放;链接文本;资源互换;网络客服营销;建立企业网站,发布行业资讯。

代表企业

搜狐、新浪、千龙网、北青网、易车网、天极网、好大夫在线。

1997年阿里巴巴注册成立,易趣网建立,成为国内首家C2C电子商务平台,招商银行率先开通网上银行服务;2000年慧聪网成立,B2B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卓越进入中国,成为我国早期的B2C网站之一。

淘宝网成立并推出支付宝业务,慧聪网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电子商务上市公司,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相继开通网上银行服务。

众企业开始运行自己的独立网店,去年,中小企业普及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和网络营销的利用率高达42.1%,2011年网购规模高达7500亿,电子商务逐步占据国民消费主流。

传统企业与门户网站的接触形式

运行独立网店;入驻网络商城;开展网络

团购 。

代表企业

李宁、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

义乌小商品礼品批发网。

电子商务

为买家、卖家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整合平台,使买卖双方在网上沟通、洽谈,同时为可能达成的贸易 合同提供整套的一站式服务;企业建立自己的行业门户网站进行产品销售。

随着天涯社区、西祠胡同等社区网站的相继建立,网络聊天室、个人中心和博客逐渐兴起。

人人网、开心网的崛起和垂直社区网站的兴起,社区网站开始商业化。

开始出现商务社交网站,随着游戏中广告植入的增多和APP应用的开发,社交网站开始进入创新阶段。

社区网站

以个人交友为方向,同时包含游戏、聊天等内容的社交应用平台;以企业盈利为目的,为带动网络消费而开创的商业社区网站

传统企业与门户网站的接触形式

论坛发广告帖;注册企业博客或社交账号发布产品信息;游戏中广告植入。

代表企业

篇4:门户、社区、电商的互联网演变史

门户通常指一个起始点或一个网站,用户通过它们在Web上获得各种服务和信息资源,是集成了多样化内容服务的Web站点。当前中国网站主要是以资讯为支撑的新闻结构型网站,而微门户则是一个新概念。作为一种新的门户类型,与网站相比,其形式更加直观,访问模式也更加便捷。

随着信息化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高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校园信息门户等支持各种移动平台终端和浏览器的访问,用户能够利用完善的3G/4G网络、无线网络等,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对学校的各项信息化服务进行即时访问。但是传统的WAP门户内容无法个性化订阅,体验性差、费用开销高、网址访问便捷度低,且无法绑定官博,只能对信息进行浏览,在此背景下,建立高校微门户系统可以实现从教育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网络化与数字化,使用户可以从客户端直接访问信息门户,并个性化订阅服务[1]。校园微门户主要包括即时通讯、消息中心、移动平台、应用整合4部分,同时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便捷性、友好性,能够及时进行沟通,用户粘度高。

完全实现高校信息服务的数字化、移动化面临着很多挑战。首先,高校微门户系统需要对原有信息门户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资源进行智能汇聚,数据处理量较大;其次,微门户系统通过App形式实现客户端访问,需要提供复杂的QoS保障和安全性保障。

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大数据分析模型是实现门户信息融合的核心技术,在高校微门户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WAP门户信息只支持主动发布,无法支持信息的个性化展示,各类用户需求只能通过信息量的增加来实现,无法完成点对点的信息支持服务。对此,本文设计并开发了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微门户系统。通过对校园服务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结合用户历史偏好,考虑时空、任务等因素为每位用户进行实时的个性化信息推送,同时采用分布式云计算[2]实现大并发量移动终端用户对资源的随时随地快捷访问,使整个集群的网络带宽得到高效利用。

混合推荐算法为个性化消息推送、资讯展示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保障。首先增加信息服务属性维度,提高服务相似度衡量标准,对用户兴趣建模并通过用户协同过滤机制完成相似度匹配,进而得出推荐结果;其次,将资讯等信息的时空因素加入推荐算法中,考虑用户对推送消息的实时反馈,提高推荐精度。

1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微门户

1.1 高校微门户特点

(1)安全性。微门户利用云计算处理技术对消息内容进行安全过滤、审计,保证了消息的合法性,同时使用Https安全协议,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2)扩展性。微门户集成的各应用功能模块相互独立,方便进行模块化管理与扩展。

(3)即时性。微门户利用云计算的快速处理技术处理消息,提高了消息的推送与获取速度,同时确保了高效、准确的沟通交流。

(4)粘性。移动互联网方便携带的优点提高了用户使用率,微门户界面简单、容易理解,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提高了用户粘性。

(5)智能性。智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不同角色匹配不同风格的用户界面;(2)不同角色匹配不同应用功能;(3)不同角色可以进行需求功能的定制开发。

1.2 系统设计

基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高校微门户用户可分为普通游客、教师和学生3类。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微门户能够整合学校用户角色的功能服务,有效地将学校分散的服务资源进行集中管理,而且可完成功能服务信息的智能推送、集中管理,不仅实现了校园服务的信息化,还能够使用户进行高效的碎片化时间管理。同时,该微门户系统能够很好地支持校园移动平台,并无缝接入数字校园身份认证系统以及云存储数据中心,实时进行数据交换,对访问用户的统一认证机制为整个校园的数字化服务铸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如图1所示,该微门户系统主要由新闻资讯、消息中心和个人应用3部分组成。

(1)新闻资讯模块主要针对用户不同的身份与个人喜好,为其展示个性化的新闻信息。高校新闻信息更新很快,重要性也参差不齐,有教务新闻、教学新闻等,并且不同用户关心的新闻类别也不尽相同,怎样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减少新闻发布量,提高新闻资讯访问效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对校园最新资讯库中的信息进行整合统计,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取信息关键属性,同时对用户身份、喜好等建模并进行相关度分析,根据相关度决定新闻资讯的推送对象。由于采用分布式云计算[3],平台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保证。

(2)消息中心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向用户实时推送管理、应用等服务消息。其核心业务将覆盖整个校园,协同教学、办公、生活等应用及服务,根据用户身份将数字校园里的消息实时推送给对应用户,从而解决传统的数字校园消息发送混乱、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使师生在任何时间和场合都能方便、迅速地获取和处理业务信息。利用云计算技术统一发送消息的渠道,对消息进行统一管理与监控,能够实现真正的“移动校园”教学与办公。同时,消息中心平台利用云计算数据处理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实时性可以对消息进行实时统计管理,分析消息的总体趋势和分布,还可以对消息进行安全审计,确保消息的合法性。

(3)个人应用模块分为基础应用和个性化订阅应用两部分,其中基础应用里整合了学校教务、办公、社团、生活、图书等应用资源。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的情况下,用户还可以在应用扩展里安装网站浏览、校历等应用,使数字校园应用服务能够围绕微门户顺畅运行,校园信息化建设得到持续发展。

1.3 混合推荐模型

推荐系统已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许多知名电商系统如亚马逊、阿里巴巴等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各种形式的推荐系统。传统的推荐算法使用邻居目标相关度逼近方法来保证相对推荐精度。为了得到最相似的邻居目标,需要逐个度量目标的相似性。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数据规模急剧扩大,项目数、目标数也随之增大,导致传统的推荐算法质量降低。文献[4]中对目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克服了传统基于向量的相似度严格匹配算法的不足,但针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实时资讯等数据,该推荐算法仍表现出明显不足。如图2所示,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推荐模型,对信息数据的时间、空间标识等进行属性定义,并利用数据统计、数据挖掘等技术,结合云计算平台,对实时数据进行相关度分析。

该模型可成功用于微门户资讯展示、个人消息推送等服务。利用分析所得的数据相关度,将满足目标用户需求的信息推送到移动终端。

2 系统实现与测试

软件的实现和测试可以衡量一个微门户性能是否达标,功能是否能够满足客户需求[5]。本文提出的基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高校微门户系统能够支持IOS、Android等各类移动终端平台[6]。

该微门户终端的首页效果,包括咨询、消息和应用3个模块,首页中也可直接添加感兴趣的应用,方便快捷。通过使用学校政务教师账号登录,对新闻资讯等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微门户系统新闻资讯页面不仅能展示出学校党务相关新闻,还能对生活等资讯进行很好的协同过滤,实现了资讯信息的个性化展示。

摘要:校园信息门户是高校的名片,为了顺应移动互联网微时代的发展趋势,全面实现数字化校园,共享高校资源与应用服务,构建高校微门户是主要发展趋势。针对数字化校园数据量大、个性化需求程度高等特点,结合分布式云计算处理方案,构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微门户,对海量服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并利用个性化推荐算法实现信息分类与推送。实践表明,该系统能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对各类服务对象进行精准服务。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微门户,云计算,数字化校园,推荐算法

参考文献

[1]王令飞.“微”门户引领“大”方向[J].上海信息化,2013(2):26-29.

[2]JADEJA Y,MODI K.Cloud computing-concepts,architecture and challenges[C].Computing,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ies(ICCEET),201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12:877-880.

[3]吕雪骥.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智能推荐系统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4]张光卫,李德毅,李鹏,等.基于云模型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J].软件学报,2007,18(10):2403-2411.

[5]程勇,王申豪,王军,等.基于完成端口的在线试衣Web服务器研究与设计[J].软件导刊,2014(8):91-94.

篇5:成都:中国西部电商的门户

论坛内容主要包括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为基础服务,谈信息技术如何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第二个主题是服务于创新,邀请到著名的互联网企业高层来探讨服务业平台发展的趋势以及如何推动电子商务的新商业变革;第三个部分为高端对话,主要是讨论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论坛主持人姜奇平指出,这三个部分恰好概括了国家“十二五”发展的主线,即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转变发展方式,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

过去,业内谈及电子商务,更多是指东部沿海地区,但近年来,成都电子商务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交易和销售规模均呈现井喷式增长。

成都市电子商务企业协会编制的《2010年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成都网络交易总额为819亿,总额西部领先。此外,已有多家电子商务领军企业先后入驻蓉城。

阿里巴巴投资一亿元建立合作基金,并建立四川淘宝创业园,致力于孵化新一代的升级版网商;京东商城将西部总部和京东研究院落户成都;卓越亚马逊全国服务中心和西部营运中心相继入驻;启程、慧聪、兴办等也相继在成都建立营运中心和区域总部。2010年成都区域内,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超过20%,预计2011年将超过40%,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瞄准了成都这片投资沃土。

西部机遇

西部电子商务一旦爆发,对全国电子商务也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成都这个中国西部电子商务的门户城市而言,如何推进中国电子商务的事业,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届论坛就以“成都,电子商务的西部机遇”为主题,邀请到政府和行业协会领导、国际知名电子商务机构、业界专家及优秀企业代表参会,就国际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成都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一番论述。

“市场环境比较优势”,是成都市工商管理局副局长熊超在演讲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与过去常提到的单纯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竞争优势比较有所不同。电子商务作为虚拟的非经济接触的活动,信用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没有信用支持的电子商务如同空中楼阁。

成都市政府始终致力于为电商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安全可靠的市场环境,通过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信用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信用系统建设、探索建立信用监管监督联动机制等措施服务于电子商务的诚信发展。

熊超介绍,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早在2004年4月30日就已正式投入使用,包括企业身份,企业业绩,企业提示和警示四大类,前三类向全社会公众开放。

这一系统首先是整合各种信息体系,通过成都信用网向公众提供查询服务;其次,通过电子政务外包,向其他机关和行政机关提供更深层次的信用查询和信用监管服务,市政府还成立了相关机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目前,成都市信用信息系统按照一网一平台三步构架正在建设当中,除了上述的企业信息系统网站,还建立了一个包括个人组织和企业等信息的数据平台,涵盖了成都45万户企业的主题信息。

同时,用户可以从网上查询到企业法人代表的信用,实现了重庆、深圳、宁波等四地的信用连接。到2010年底,该平台共采集信息400余万条,为近六千户参与上市和评优评先提供信用初步资格审查材料。去年,成都市仅发生26起网络交易投诉,平均每140万产生一次网络交易投诉,远低于全国93万产生一次工商投诉。

正是这样全方位的信用体系和管理模式,形成了具有成都特色的市场环境比较优势,为电子商务的西部崛起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

电商走向

阿里巴巴副总裁、阿里商学院院长梁春晓、中国制造网副总裁、焦点商学院院长蔡鸿宇、中国水泥网CEO邵俊等人就中国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分享经验与体会,阐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方向,推进电子商务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进行演讲。

梁春晓在演讲中介绍,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商业环境欠佳”和“商业机会不公”两大深层次问题还很严重,电子商务正在成为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利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经济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贡献:营造更好的商业环境,更诚信,更低交易成本;提供更公平的商业机会,为小企业、三农和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机会;构建更强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取得定价权;产生更广泛的社会价值,更海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等等。

蔡鸿宇就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他认为电子商务促进了传统企业的转型,降低了创业门槛,给中小企业创造了机会,改变了市场营销环境,改变了企业竞争形态,改变了传统消费习惯,冲击了传统销售;B2B电子商务应用成为常态,使传统商务手段与新技术自然结合,具有超过10年的成熟发展模式,买卖双方不断成长成为必然选择,政府、平台、企业的角色重构。

邵俊则介绍了垂直型行业门户网站的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列出B2B电子商务网站的两大不同类型:综合类电子商务网站,涵盖整个社会各个行业,专业服务深度上不足;垂直性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受行业限制。

邵俊指出,行业垂直类B2B网站与综合类网站并不完全对立,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仔细审视自身资源,熟悉这个行业各种资源才能做好专业B2B行业网站。

巨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不断拓宽的盈利模式和消费领域、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企业以及迅速发展的从业人员,都意味着成都市电子商务产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成都的目标是,在2012年成为西部地区产业集成度最高、市场辐射率最强的电子商务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西部首位,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

可以预见,在我国活跃的技术变革大环境下中国电子商务的投资和合作的机会实际上相当广泛,而在云计算支撑之下,会出现一个整个服务业升级的巨大机会,“堪比工业革命小作坊向大工厂发展的机遇”。

西部省区有丰富的旅游及矿产资源,未来几年,西部地区的电子商务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篇6:门户、社区、电商的互联网演变史

移动终端又名移动通信终端, 它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便携的可移动通信设备进行移动通信信息传输的媒介载体。其具有移动性能灵活多变, 传输信息容量巨大, 占据体积较小等优势。

关于移动终端化的界定, 早在2012年4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就发表名为《移动终端白皮书》的报告。该报告提出“移动智能终端引领了信息通信产业几乎所有关键要素的发展创新, 网络、应用服务、终端、产业、商业模式等均发生了颠覆性变革, 移动智能终端业已成为整个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和核心平台, 影响深远”。可见, 移动终端载体在这个日新月异、发展迅猛的信息时代, 引领着新的发展方向, 引导着未来新媒体传播载体朝移动终端化革新。移动终端化渐成未来主流发展趋势。

当前人们对移动终端的认识还主要局限于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常见的便携电子设备。除此之外, 移动终端还包括了一些正在摸索中的创新终端, 如移动新闻客户端, 移动电子游戏终端, 移动教育服务终端等等。随着产业化细分, 更多的移动终端将得以不断完善。“随着4G、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借助于智能手机、i Pad、PC、车载电视等新一代智能移动终端设备, 人类的信息传播系统进人了移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互动化的全新纪元。个性化订阅内容服务、在线直播内容、用户创造内容 (UGC) 、互动视频业务、内容与社区结合等都是移动新媒体发展的前沿趋势。”[1]在此机遇下, 新闻客户端的发展, 为人们获取资讯提供了一个新兴的融媒体平台,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新闻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新变化。

新闻客户端, 又名新闻APP。它凭借移动应用程序的技术支撑而服务受众, 将海量新闻资讯呈现在其移动端口。用户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下载新闻客户端的应用并安装, 或用户从手机自带的程序中激活新闻客户端app应用, 即可使用。新闻客户端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业生产格局。在纸媒面临严冬之势的同时, 新闻客户端的快速发展让业界看到了潜藏的广阔前景。2014年7月1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 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 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3.4%, 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2]可见, 手机移动终端应用已成为大部分手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来源渠道, 而手机网民的持续增长将为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带来长足动力。

新闻客户端在当前呈现出集成化的规模发展态势。当前新闻客户端中, 既有以四大新闻门户网站转型发展而来的网易、搜狐、腾讯、新浪新闻客户端, 也有不少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新闻客户端如央视新闻、凤凰新闻、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等等。此外, 还有搜索引擎类新闻客户端如百度、中搜搜悦新闻客户端等等, 更有个性化的新兴新闻客户端如“今日头条”、“鲜果联播”等等。可预见移动终端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渐成主流之势, 其发展劲头之迅猛将带来新一轮传播格局的大变革。

二、当前门户类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生产缺陷

“新闻客户端按照内容产生方式主要分为UGC、PGC、AAC三类。”[4]其中, 门户类的新闻客户端主要采取的是PGC的内容生产方式, 该种方式也是目前大多数主流客户端常用的形式。并且该种方式有专业的后台人员对客户端发布的信息进行筛选把关, 并以优质服务提供给广大用户, 其运作模式较为成熟。例如腾讯、搜狐、网易等新闻客户端都是采用该种内容生产模式。

此外, UGC模式则主要体现为一种明显依赖内容的形式, 新闻客户端的内容可不是原创内容, 但需凭借外部媒体的庞大内容资源。例如“鲜果”和“ZAKER”新闻客户端即使如此。另有, AAC模式则是一种智能化的额排序抓取数据, 并相应呈现内容给用户的生产方式, 这类新闻客户端的代表有“今日头条”。无论是当前这三种模式中的哪一种模式, 都有其利弊之处。

当前新闻客户端的发展, 离不开“内容为王”的挖掘。以门户类新闻客户端为例, 其内容生产来源主要包括:门户网站新闻内容, 客户端原创内容, 合作媒体优质内容, 自媒体生产内容等等。因PGC模式更适应于门户类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生产, 以下部分着重围绕PGC模式来谈。下文以网易、搜狐、腾讯、新浪这四大门户新闻客户端为代表, 着重分析门户类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生产缺陷:

(一) 同质化现象较严重, 内容原创性开发不足

内容生产一直是新闻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由于主打新闻资讯王牌, 四大门户类新闻客户端在新闻推送方面难免出现相似之处。新闻客户端推出的重大新闻资讯重合度高, 推送思路有部分重合之处, 同质化现象明显。例如, 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 均会出现在这几家客户端的显著推送位置, 用户在打开客户端后看到的新闻资讯大同小异。如果新闻客户端所形成的品牌辨识度模糊, 将不利客户端的长远发展。另外, 版块分类方面, 原创内容设计开发力度还不足, 不易形成品牌特色和培养用户使用黏性。同时, 网易、搜狐、腾讯目前均设置有自媒体频道, 自媒体成为新闻客户端内容原创生产的“一大法宝”。不少来自网友的原创帖子, 凸显内容原创气息。但从目前来看, 自媒体频道活跃在新闻客户端的效果仍有限, 自媒体频道在新闻客户端的呈现有“充门面”之嫌。

(二) 内容格局设计繁杂, 受众阅读习惯难培育

四大门户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版面格局的设计均不同。这本是提升用户对新闻客户端认知度的好事, 但从当前效果来看仍存在些许缺陷。例如, 主打“新闻移动端报刊亭”的搜狐新闻客户端, 在手机屏幕阅读界面中, 有纵向订阅栏目与横向浏览栏目的选择。而在平板电脑阅读界面另有三种模式, 分别是书页敞开式、书架式、分类订阅式。三种界面浏览方式丰富了用户的不同阅读习惯。但前两种界面浏览方式均需用户通过左右滑动手指来寻找感兴趣的频道。持续左右滑动界面获取资讯相对占用较长时间, 用户方可阅读到感兴趣的内容。在碎片化、快节奏化的现代社会, 人们通过新闻客户端获取资讯, 图的就是快捷。若因获取资讯的时间较长, 也会削减用户的阅读兴趣。在整个大环境下, 用户可能同时安装多个新闻客户端, 如果每个新闻客户端均呈现繁杂内容版面设计, 这将较难培养受众的稳定阅读习惯。“新媒体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以用户为中心, 谁掌握了用户, 谁就掌握了主动权。”[5]可见, 多样化的选择固然更为灵活, 但仍需考虑用户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

(三) 独家特色内容有限, 品牌特色仍不够鲜明

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层面最为重要的即是独家特色内容的生产。没有品牌特色内容的新闻客户端, 在当前市场并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优势。目前门户类新闻客户端在独家特色内容方面还存在些许不足。例如, 腾讯主打视频特色, 视频新闻是腾讯新闻客户端的一大亮点, 但除此之外形成品牌特色的内容较为有限。在与大数据结合方面, 网易客户端有设置相应节目, 如网易《数读》不定期推出相关和数据结合的新闻内容。网易在其原创频道有推出不同档的栏目, 《数读》只是其中一档。像《数读》这样具有独家特色的原创节目推出时间未能固定, 在内容解读方面还有待提升专业解读力度。虽然网易还推出一些独家特色栏目如《胖编怪谈》、《轻松一刻》、《易百科》等等, 但在挖掘独家特色内容方面仍需完善, 进而真正形成各自鲜明的品牌特色。

(四) 线上线下活动较少, 平台间合作有待延伸

当前发展态势较好的四大门户新闻客户端与受众的互动频度还较少。在内容生产方面, 较多仍停留在推出线上内容。新闻客户端在这方面, 还有待加深内容生产方面的挖掘力度, 设置一些可供受众深层个性化定制的内容, 结合“二维码扫描”、“微电影”、“派送好礼”等其他方式进行宣传从而吸引受众。通过内容的设计与开发, 让新闻客户端的线上线下活动更加得以密切结合, 从而不断吸引受众的参与兴趣。并且, 还应在内容生产方面, 多考虑跨媒体多平台之间的互动合作, 集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平台优势, 推进相关线上线下活动的开展。

三、关于未来门户类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的建议

(一) 内容生产应找准独家特色品牌定位

在新闻客户端的集群中, 门户类新闻客户端的商业化色彩较为浓厚, 其内容生产的终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更好地打开市场口碑。近期, 一些传统党媒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等也纷纷转型推出新闻客户端。传媒集团中的上海报业集团更是推出了颇受市场瞩目的时政类新闻客户端——澎湃新闻。未来门户类新闻客户端面临的市场竞争将会愈加激烈, 而门户类新闻客户端若想继续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 还应在内容生产方面找准具有独家特色的品牌定位。例如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品牌定位即是“有态度的新闻门户”, 这一定位不仅紧扣“有态度的新闻观”来推出相关新闻资讯, 还邀请多位有影响力的名人做代言, 更引导网友加入到“有态度”的跟帖评论的队伍中来, 从而不断形成鲜明的“有态度观”的品牌印象。

(二) 内容生产应注重做好阅读精简设计

当前, 新闻客户端为用户推出的不仅是资讯信息, 还包括一种产品体验。这种产品体验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需要新闻客户端做好视觉设计。在碎片化阅读趋势下, 人们的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对信息的阅读负重压力也不断增大。“化繁为简”的阅读设计, 更迎合当前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需求。视觉设计, 也是内容生产的一部分。新闻客户端的用户打开端口界面后, 首先看到的不仅有各类新闻资讯, 还会获得一种视觉观感。在此情况下, 简化的视觉界面设计将会有利于用户减少阅读负担, 获得相对轻松愉悦的阅读新体验。长期如此, 将会有效提升用户对新闻客户端的使用黏度。

(三) 内容生产应灵活融入更多社交元素

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根植于互联网这片热土, 网络社交元素的流行也为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生产注入新活力。尤其门户类新闻客户端的发展, 更是具有后台门户新闻网站的资源优势。并且长期以来门户新闻网站的社交元素就较为明显, 具有发帖、跟贴、顶帖的社交元素, 还支持网友将其感兴趣的新闻资讯内容一键转发至微博、微信或其他社交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这种社交元素在移动终端媒体将会愈加流行。今后新闻客户端的发展, 还应在内容生产方面更为灵活地融入其他网络社交元素, 从而不断吸引受众的兴趣, 扩大内容传播多级“辐射圈”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秀莹, 付玉辉:我国移动新媒体研究走向移动·融合·创新——2011年中国移动新媒体研究综述[J].中国传媒科技.2012 (03)

[2]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4-7-23) .http://cn.chinagate.cn/reports/2014-07/23/con-tent_33031944_4.html

[3]CNIT:腾讯搜狐网易新闻APP份额共计超6成[OL].中国软件资讯网.http://www.cnsoftnews.com/news/201404/10719.html

[4]王棋:新闻客户端发展现状分析.青年记者[J].2014 (03)

篇7:门户、社区、电商的互联网演变史

2014年2月10日,网络彩票板块放量8.32%,轻松占据当天概念涨幅榜榜首位置。当天,13只与网络彩票概念沾边的股票全部飘红。其中,除大智慧、粤传媒两只股票涨幅低于4%以外,其余个股涨幅均在8%以上。截至当日收盘,网络彩票板块在年内累计涨幅达到37.23%,同样位列概念板块第一。而经过这一轮涨势,鸿博股份的股价创下历史新高,高鸿股份和安妮股份甚至在1月里的累计涨幅分别高达36%和27%。

中国股市的网络彩票概念形成于2013年11月22日。当天,名不见经传的500彩票网不声不响地赴美上市,并且上演了上市首日大涨53.92%的神话,才让业界认识到“买彩票不如买彩票股”的现实。随后,多家上市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平台或收购的形式进军网络彩票行业。2月7日,华数传媒证实公司大股东华数集团已与浙江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进军互联网彩票业,它也由此成为继粤传媒和人民网等之后,又一家染指“网络彩票概念”的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

不仅资本市场、传媒公司对彩票热衷,电商平台、门户网站也对之垂涎不已。国内电商巨头如当当、苏宁、京东、阿里巴巴以及四大门户都或早或晚地开辟了彩票频道和专区,它们的介入顿时使得这一行业热闹起来。

广发证券分析师李音临在研报中指出,网络彩票在PC端的格局已定,500彩票网资金实力、用户数量、网站人气等方面已处于领先位置,后起之秀们在PC端市场并不可能居上。而大多数龙头企业在全力进军APP移动终端,但目前无论是谁,都没有取得明显领先的市场占用率,真正的市场角逐才刚刚开始。

政策松绑引来各路分食者

美好的预期,来自于乐观的政策。

2013年1月15日,财政部发布最新修订的《彩票发行销售管理办法》显示,除实体店和电话销售彩票外,互联网和自助终端模式获得认可,成为合法的销售模式。

当时,有彩票业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彩票行为发展的大方向之一,在清除了政策壁垒之后,互联网销售彩票有望给整个线上零售业带来新机会。

“一直以来,互联网彩票行业发展受制于政策限制。”瑞银互联网服务分析师周中对此表示,当政策明朗后,“预期未来将有更多政策法规来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而新政对互联网行业无疑是利好,互联网彩票行业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互联网公司,尤其是电子商务公司,以各种形式挤进了这一行业,试图在网络售彩业务合法后全力布局,及早抢食更大块“蛋糕”。据了解,淘宝、当当、苏宁和京东都先后开辟了彩票频道和专区,阿里巴巴(B2B)也瞄准了该块业务,有意在近期将其作为下一个发力的领域。

而从互联网门户网站来看,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四大门户,都开设了自己的彩票频道,并利用各种形式开展网络售彩业务。与之对应的是,作为行业中的“先行者”,以500彩票网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网彩票销售网站,也拿出新招来巩固自身的地位。

500彩票网是互联网彩票行业的第一批掘金者。2001年,腾讯和阿里巴巴尚在一隅各自奋斗之时,500彩票网已然开动。2013年10月23日,500彩票网向美国证交会(SEC)提交了IPO文件,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计划募资1.5亿美元,这是2013年以来中概股最大的一笔融资金额。近期资本市场的变动也使网络彩票行业这座巨大的金矿逐渐浮出水面,各方资本纷至沓来。除500彩票网外,澳客网(关停后成为人民网旗下子公司)、爱彩网、彩票大赢家等均开始接受网上投注。

几大阵营的较量

手机摇一摇,即可选中“机选”号码,手指轻轻一点,支付马上完成,这正是时下年轻人与彩票接触的主要方式。当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普及时,年轻一代消费者将更习惯于采用网上购买的方式投注,这一销售模式在未来有望成为主流。

在主流之中又出现了“若干支流”,而这些支流间的对弈又颇具看点:以500彩票网为代表的垂直类平台和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以及以四大门户的彩票频道。

“传统电商平台及门户网站依托品牌和流量优势,有着不错的业绩。”一位电商观察家说。而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在电商平台中,淘宝彩票仅在2012年就揽下数十亿元的巨额销量,而京东则在尚未完全发力的情况下,坐收几亿元的销售额。

事实上,彩票垂直销售平台与电商平台的竞争已然白热化。对于这一点,500彩票网品牌市场管理中心总经理史振海表示,传统彩票网站的优势在技术成熟和用户基础,在产品开发、数据提供和技术创新等部分相比于外来者有明显的优势,也更懂彩票。

不过,在“懂彩票”的同时,仍需要懂得争取客户。去年,淘宝为“双12”及淘宝彩票的营销活动,拿出了3600多万元的鼓励措施,并通过彩票平台发放。新浪收购了爱彩网,百度控股了乐彩网,搜狐、UC分别成立了自己彩票团队,腾讯旗下多家彩票子公司业务进行了合并,推易讯彩票。

就在近期,受国际体育赛事的休赛期影响,体彩销售进入淡季,各家彩票平台纷纷展开促销活动,其目的颇为明显,貌似某电影里台词描述的“抢人、抢粮、抢地盘”。种种迹象表明,每一个互联网彩票参与者对行业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但经营互联网彩票就像火中的栗子,看起来诱人,吃起来却极不容易。

火中的栗子

随着全民触网时代的到来,我国互联网彩票得以快速发展。2012年,全国共销售彩票2615亿元,同比增加399亿元,增幅18%。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彩票市场监测报告》预计,2013年中国彩票销售额将达3030亿元;其中,网络彩票市场规模增长迅猛,按照目前发达国家无纸化彩票20%—40%的比例计算,网络和电话售彩市场容量预计在600亿—1200亿元之间,市场空间巨大。

与传统投注点需要仓储、场地、人力成本等支出相比,网络售彩不仅节约了销售中的各类成本,还节省了生产环节中的支出,佣金比例达到10%甚至更高,显然,这比传统彩票8%佣金回报更具有吸引力。然而,看似前景一片光明的彩票行业实质都在打“代购”的擦边球。这就让各个竞争先手如同绑着一颗“定时炸弹”——当前彩票业务的无序可能招致政府部门的严管。

资料显示,在2009年至2012年间,国家在清理整顿规违法销售彩票的行动中,就关闭了不少售彩网站,“现在,政策确定有松动的迹象,因为互联网彩票将是一种发展趋势,只不过,它本身仍存在技术安全漏洞、管理监控难等现实难题,并且,它也涉及到巨大的现金流,这也是相关部门迟迟不发放牌照的原因。”上述负责人说。

一位彩票发行中心的负责人就认为,在没有牌照和相关部门授权的情况下,网站销售彩票的行为属于违规。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家财政部除推进了两个试点单位外,还没有正式发放过任何一个网络售彩牌照。

据本刊记者了解,彩票网络销售牌照和第三方支付牌照完全不同,其对应的是彩票这种特殊的商品,涉及到直接的现金和利益。因此对于具体发放计划和日程,相关部门可谓慎之又慎。

尽管《彩票发行销售管理办法》已经出台,但是缺少处罚的相关规定,因此执行难度较大。彩票行业专家马妍说,财政部是彩票的监管单位,但没有执法权,对于网络的管理,在罚则上还需要细化。

一名熟悉互联网彩票的业内人士向本刊解释,“现在互联网彩票行业内鱼龙混杂,大家都争着在牌照发放之前‘跑马圈地’,有些纯属玩票性质的企业借着彩票概念来炒作,实际上就是圈钱。一旦出现诈骗案件,除了公安机关能管,体育总局、民政部和财政部都没有太多办法。”

显然,互联网彩票虽具有“高利润、高现金流、无仓储”的特性,但该行业长期游离于监管的灰色地带,短暂的火爆后,全行业仍需回归理性。

篇8:门户、社区、电商的互联网演变史

一、社区服务的弱行政化倾向

“中国现阶段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机构组织职能有待明确, 职责不清, 权限不明, 社区服务的政府化倾向明显, 社区组织行政色彩浓厚。政府部门尚未建立起全方位的管理体制, 致使各部门缺乏协调性, 政府与社区职能划分不清, 工作角色模糊不定。”[1]从社区服务的发展历史来看, 政府是社区服务的发动者和倡导者, 政府在社区服务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浓厚的政府色彩必将难以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在各地形成的市、区、街、居委会的管理体系中, 居委会作为一个自治组织承担了过多的行政事务, 事实上已经成为行政权力在基层的延伸, 削弱了自治的功能, 居民急需的社区事务得不到及时的处理, 社区服务的供给与居民实际的需求相背离。随着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体制的建立, 各地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以及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为了给社区减负, 一些地方纷纷建立社区服务中心, 由其承担各类管理职能及公共服务职能, 强化了社区的自治和服务功能。政府直接干预社区事务和提供服务的现象不断减少, 更多地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提供公共服务, 将过去直接由政府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 并根据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提供一定标准的资助。对于政府和社区服务的未来走向, 笔者认为二者之间将会呈现出一种弱行政化的倾向而非完全地去行政化。政府将会不断地回收自己的行政触角, 将本来归于社区的自治权利交给社区, 更多地是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来介入居民迫切需要的公共服务。当然, 在社区服务的未来发展中, 政府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社区服务的指导者、政策的制定者以及社区服务的总体规划者。因此, 转型时期的社区服务将会呈现出“弱行政化”而非完全“去行政化”的特点。

二、社区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社区服务将会呈现出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趋势。社区服务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社区服务工作之中, 建立起一个覆盖面比较广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 从而实现城市社区服务的资源共享和为社区居民的全面服务[2]。社区服务的信息化是社区服务智能化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一些高档小区开始尝试以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 力图实现社区服务模式的优化重组,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 借助于“一站式”的信息服务平台, 使得社区成员能够在家方便快捷地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接受各种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内容丰富的社区服务。如北京市96156社区服务信息网, 上海88547社区服务网等。在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社区, 它们开始突破传统的办公模式, 实行网络化的办公, 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社区网站上享受所提供的各种公共行政服务。同时, 借助社区服务网和社区服务论坛, 他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参与到社区重大事务的讨论、决策、监督和管理环节, 从而改变传统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居民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单一格局, 有效地增进管理者和居民之间的双向互动。此外, 社区居民还可以利用社区网站方便地查询社区的基本信息以及国家的政策法规, 有效地拓宽了社区服务的空间。伴随着城市住宅结构的变化, 未来很多社区将朝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社区是综合运用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 由家庭智能控制系统、通信接入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系统和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来支持和实现的。”[3]在社区智能化的背景下, 社区服务的信息传递将更为便捷, 社区不同层次居民的服务需求将会得到更充分地实现, 社区服务的资源也会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和开发。

三、社区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与西方国家自下而上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不同, 中国的社区服务业主要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才得以启动和发展。从社区服务的规划到社区经费的划拨, 从社区服务的政策制定到社区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政府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服务, 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社区服务中针对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部分, 其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事实证明, 社区服务之所以能在中国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 完全得益于政府的态度和政策导向。可以说, 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 仅靠社区内部分居民自上而下的参与, 社区服务充其量只能是一个或几个社区的发展, 而不是整个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4]然而, 在现阶段, 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无法有效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因此, 在中国, 发展社区服务必须集中社会资源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采用整合的供给模式。对于一些便民利民服务可以由市场来供给, 而对于一些福利性、公益性的社区服务, 除了政府供给之外, 还可以由各类非政府组织、宗教团体、志愿者来供给, 不断地拓展社区服务的生存空间。事实上, 在国外, 广泛的社区参与一直以来就是社区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社会转型时期,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应该将不属于自己管理权限的职能剥离出来, 放心交给社会, 以培养社会的自供给能力。总之, 社区服务的供给主体在未来将朝着多元化的格局演变。“它既包括政府为社区居民直接提供或购买的基本公共服务, 非营利组织包括社区组织为社区发展提供的社会救助、卫生、教育、照顾、文化等多样性的服务, 也包括具有社会导向的公民个人服务或社会化的私人服务。”[5]借助于多元化的供给渠道, 才能有效地化解当前政府有限的资金供给和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

四、社区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从1987年民政部正式提出社区服务的概念以来, 中国城市社区服务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 城市社区服务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已初步建立起四大服务系列:一是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 其中包括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贫困救助服务等。二是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如美容、理发、饮食、保姆介绍、物业管理等服务等。三是针对辖区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这类服务主要是承接单位体制解体后向社区转移的后勤、娱乐等功能。四是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以及社会保障服务。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城市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利益格局也面临着重新的调整, 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一些真空地带, 社会贫富差距继续拉大, 人们在新的问题面前往往手足无措, 充满焦虑。在社会急剧转变的背景下, 社区需要承接越来越多的过去由政府和单位所承担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行政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 现代社区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 各地的社区服务还仅仅停留在一些专业化程度不高的传统领域, 如家政服务、配送服务等, 而一些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服务在很多社区尚未出现或刚刚起步, 人们思维中的社区服务还局限于传统意义上针对弱势群体的生活服务层面。因此, 为了适应转型社会的要求, 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城市社区服务必将不断地拓展它的服务内容, 从较为单一的生活服务拓展到精神关怀、政治参与和个人发展等领域, 从而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五、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社区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是衡量社区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当前, 社区服务的从业人员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兼职的社区服务人员, 他们的利益基础不在社区, 所以无法对其工作进行考核和约束。一部分是专职的社区服务人员, 他们的学历偏低, 年龄偏大, 很多是一些下岗或离退休人员, 与其所承担的社区重任不相适应, 在错综复杂的社区问题面前, 他们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一部分是社区服务志愿人员。从三类人员的现状来看, 以他们现有的能力远远不能有效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各种服务需求, 距离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目标还很遥远。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 中国城市的社区服务必将朝着这一目标迈进, 因为这是社区服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国务院办公厅在2011年印发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 (以下称《规划》) 中明确指出, 要把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当地人才发展规划, 鼓励、吸引优秀人才向社区流动。与此同时, 全国有200多所高校纷纷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这些毕业生将有一部分会充实到现有的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当中, 必将给当前的城市社区服务注入新鲜的血液。此外, 各地也纷纷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的方式, 开始组建一支年轻化、知识化和职业化的社区服务人员队伍, 通过在职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 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提高现有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

摘要: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 城市居民的利益分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传统的社区服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也因此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社区服务的弱行政化倾向, 社区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社区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社区服务内容的多样化以及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关键词:社会转型,城市社区服务,演变趋势

参考文献

[1]许淑萍, 孟范利.中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 2012, (2) .

[2]黎昕.中国社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319-320.

[3]赵泽红.论城市社区的现代功能:社区服务信息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

[4]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190.

篇9:钻石电商模式之演变

蓝色尼罗河的成功演绎了一个经典的电子商务创业故事,激励着中国的创业者们。蓝色尼罗河的商业模式的核心主要体现为销售方式和供应链管理两方面。

1、钻石在线销售。 客户网上订购付款,产品通过物流配送交付,由于省去了实体店的中间环节,成本大幅度降低,销售价格与实体店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2、虚拟库存销售。 蓝色尼罗河公司与钻石(裸钻)上游供应订立合作关系,上游供应商的钻石(裸钻)数据实时在蓝色尼罗河网站上展示,客户选定钻石并下单后,蓝色尼罗河同时向钻石供应商下单采购,大幅度减少了产品库存。

由于以上两方面的模式创新,蓝色尼罗河产品成本和销售费用方面,和体统的实体店相比,均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在美国市场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快速地发展成为一家小型的专业化、垂直性的 B2C 电子商务公司,网站日均流量约 60000。蓝色尼罗河过往三年的经营情况见下表:

蓝色尼罗河的成功吸引了中国的模仿者,最早的有钻石小鸟、戴维尼、九钻等。从欧美市场复制成功的互联网模式,是中国互联网公司早年发展比较常用见的现象,像淘宝网模仿 eBAY、百年模仿 Google 等。但是,简单的模仿或复制欧美公司的模式未必能在中国市场成功,中国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在模仿美国公司时,在中国市场一定会有各种形式的创新或变化。钻石电商也同样如此。虽然中国的钻石电子商务公司目前还没有哪一家已经完全成功,但也形成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商业模式,即戴维尼公司的“纯网购”模式、钻石小鸟的“网

购 + 体验店”的模式和结婚钻戒网的“网上推广 + 地面连锁”的模式。本文以三种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戴维尼:纯网购模式

戴维尼公司创立于 2006 年,从一开始就坚持纯网购的模式,所有的销售均在网上进行,希望能复印一个与蓝色尼罗河比较一致的经营模式。戴维尼公司的经营假设和蓝色尼罗河是一样的,即希望通过在线销售的模式,减少地面店的费用,通过虚拟库存的供应链管理,减少存货成本,以此大幅度降低钻石钻戒的销售价格,以此抢夺实体店的消费者,建立自己的客户群。因此,戴维尼公司对外的广告推广口号是“花同样的钱,买更大的钻石”。

纯网购的模式,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条件:

1、 消费者能够对纯网购方式产生信任,并形成品牌忠诚。

2、 钻石钻戒销售的主要诉求是价格,其他方面(如客户体验与售后服务)不重要。

3、 互联网具有乘数效应,能够更快速的积累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群,形成足够的销售规模,并持续增长和赢利。

4、 业务的运作的总成本从长期看低于传统钻石珠宝商。

蓝色尼罗河的成功已经证明,消费者可以通过纯网购的方式,建立起对某一商品品牌的信赖。这种信赖与亚玛逊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对一个商品品牌的信赖。也就是说,既要让消费者相信在蓝色尼罗河买东西是可信的,也要让他们相信他们所购买的产品是可信的。而亚玛逊卖的是其他品牌的商品,它只是一个销售店,商品的信誉是由制造商来背书的,因此,亚玛逊只要让消费者信赖其作为网上销售店即可。从这一点看,戴维尼纯网购的模式,在推广上面临双倍的成本,即要告诉消费者戴维尼这个品牌是什么,又要说服消费者在网上

来购买。

就价格因素来说,钻石钻戒作为奢侈品,低价可能不是促成销售的最重要的因素,当然低价可以吸引一些追求性价比的顾客。

就互联网的乘数年效应来看,理论上讲更容易推广和积累客户。如淘宝网日均流量达到2300万(2012/9/9 日查询数据),京东商城日均流量 450 万(2012/9/9 日查询数据)。但戴维尼的日均流量约 6000(2012/9/9 日查询数据),说明作为一个单一品类的垂直性的网站,吸引和积累流量难度较大,就蓝色尼罗河来看,面向全球各国家市场的日均流量约 60000,与综合性的网购平台相比,也是非常少的。当然,通过流量购买也可以让日均流量翻几番,但成本较高,而且转化为订单的比例会趋低。

因此,在中国市场复制蓝色尼罗河的纯网购模式,最明显的是价格优势,需要解决的是客户的品牌认同能否建立,网络推广成本和品牌推广成本低在合理的范围内,总体上的运作成本低于传统店面。

钻石小鸟:网购+体验店模式

在中国市场复制蓝色尼罗河的纯网购模式,在前期面临着巨大的信赖瓶颈,因此,早期的钻石网购公司业务进展比较缓慢。一些公司开始尝试新的业务模式,其中比较普通的就是“网购 + 体验店”的模式,也称“鼠标 + 水泥”模式。之所以称其商店为体验店,是因为它们开在写字楼上,而不是在商场或商业街上,体验店的功能主要展示产品与接待客户,以及客户下订单以后的现场看货提货。

“网购 + 体验店”模式的代表性的企业有钻石小鸟、九钻、珂兰等。九钻由于经营上的原因,于转让给一家传统珠宝商,珂兰与腾讯合作后,业务模式呈多样化的趋势,目前只有钻石小鸟是比较典型的“网购 + 体验店”的模式。

“网购 + 体验店”模式是在网购的基础上,增加了体验店。这种模式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认为纯网购无法克服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奢侈品的信任瓶颈,因此,客户在网上了解了相关产品后,如何能到当地的体验店进行面对面的咨询与看样品或现货,将有助于打消费对网

购钻石的顾虑;二是认为体验店的租金比商场店或商业街店的成本低,加上体验店的客户大部分是在网上进行咨询后,预约上门的,因此,体验店的访客量是有保障。

基于以上假设,“网购 + 体验店”的模式从整体上看,成本应该低于传统的实体店,同时,增加体验店面对面的咨询服务环节,客户的订单转化率应该比纯网购的模式高,而且,价格可以卖得比纯网购高。

这种模式还基于一个战略判断,即通过体验店积累了足够规模的用户和交易后,未来引导用户全部在网上成交,体验店可以逐渐关闭,只留下网购,成为一家真正的纯网购公司;体验店在这种战略判断下,只是一种过度方案,一个权宜之计。

从实际的经营情况来看,“网购 + 体验店”的模式的确在推动销售规模增长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钻石小鸟的销售规模一直领先于戴维尼,珂兰虽然成立时间较晚,由于采取“网购 + 体验店”的模式,前期增长较快。

但此种模式内一直存在无法回避的软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体验店究竟是可以降低成本,还是会增加成本?体验店是否真的有助于为网购积累客户?最终是否可以取消体验店,转变为纯网购公司?

事实上,开在写字楼的体验店,天然面临着双重成本开支。第一,对于开在写字楼的体验店来说,它必须通过巨额的广告、营销推广来把客户从街道拉上写字楼,这个成本远远大于写字楼体验店在租金方面省下的成本。或者更简单地说,写字楼里的体验店,不但需要支付正常的租金,存货和人工的成本,还需要支付庞大的把客户从街道拉上体验店的成本,这种双重的成本开支与电子商务来的低成本运作方式是背道而驰的。第二,对于网上的销售来说,本身的网络营销与推广,已经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同时,为了解决网络销售的客户信赖与体验问题,而开了体验店,又增加了网络推广的额外开支,也就是说,对于网络平台的销售来说,也面临着双倍的成本。

要破解双重成本压力,必须依靠提高客户的转化率和成交的价格。因为有体验店的面对面服务,提高客户转化率和销售价格都是可能实现的。如果客户转化率和销售价格提高的效益一直高于体验店双重成本的增长,则因此模式是可以在一定的阶段持续的。目前钻石小鸟在全国拥有 12 家体验店,官方网站日均流量为 20000。

结婚钻戒网:网上推广+地面连锁模式

戴维尼和钻石小鸟是以网络销售为基础和出发点来设计各自的商业模式。还有一些公司则从传统销售如何借助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推广的角度来设计商业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结婚钻戒网(以下简称 Bloves)。Bloves 成立于2009 年, 成 立 之初也扛起钻石电商

的概念,但其商业模式的本质是“网上宣传+地面连锁”,也即线上推广,线下销售。

Bloves 也开店,但它开的不是体验店,而是与传统珠宝商无太大差别的地面店,而且以连锁的方式进行扩张,唯一的不同是它的店均为街铺店,独立收银,独立管理。但是它一直宣传并维持着钻石电商的概念和形象,在品牌宣传上借助了互联网和电商的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比较大的知名度。

对于传统的珠宝零售商来说,开店的速度非常慢,而且即使一个公司在某一城市已经开了十家连锁店,但是在当地可能也没有多少消费者知道它,如果要在全国主要区域开店,并成为在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基本上要数十年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而 Bloves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在珠宝圈子内和市场上建立起定的知名度,关键是其借助于互联网在宣传推广上具有的强大势能。

但是,如何来看 Bloves 的商业模式,其算是钻石电子商务公司吗?如果 Bloves 一直专注于在全国拓展其连锁店面,那么,它可能越来越像一家传统的珠宝零售商,其电子商务的旗号更多的只是一种宣传;如果Bloves 在推进地面连锁的同时,网络销售业务也能快速

建立起来,那么,它可能会成为一家线下线上相融合的珠宝新品牌。

事实上 Bloves 的商业模式也会引起许多传统珠宝商的注意和学习,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宣传推广优势,迅速地扩大品牌知名度,并且拓展网上销售业务。

目前 Bloves 在全国 20 个城市开了 32 家连锁店,网站日均流量约 3000。

当然,作为一个新兴品牌,Bloves 的开店策略也与周大福等传统的领导品牌有所不同,Bloves 在中心城市,一般选择在二级商圈开店普通店,以避开核心商圈高昂的租金成本,而在二线城市,则选择在核心商圈开大店,希望迅速拉动销售,树立品牌形象。

评价与预测

淘宝商城或京东商城,它们的本质是网上的商店,它们是其他自有品牌的经销商,它们卖其他品牌商提供的商品,如联想电脑、海尔冰箱。对于综合性的网上的商城来说,胜出的关键在于创造足够大的销售额,吸引足够多的客户,提供足够多的商品供消费者选择。这也

正是京东、淘宝、苏宁易购近年疯狂的跑马圈地的原因,它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销售。

而对于钻石电商公司来说,不论以上哪种钻石电商的模式,其本质都是自有品牌的模式,也就是说,在网上推广和销售,或者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力量结合线下的销售,打造一个新的钻石珠宝品牌。这种模式要胜出的关键在于:第一,能够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创造足够的

销售额,而且边际利润为正;第二,借助互联网上的手段,能够成功向消费者推广一个新的品牌,让消费者能够对品牌产生持久的认知、认同和忠诚,而且产品的销售毛利能够覆盖品牌推广的成本。

从以上三种具体模式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似乎目前还无法绝对地分出胜负,或者三种模式均有可能成功,或者三者之间最终还将决出胜负。未来的发展与演变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

1、 线上线下运营成本的比较

如果线上的综合运营成本低于线下,那么,戴维尼的纯网购模式将胜出;如果线下的综合运营成本低于线上,那么,Bloves 将胜出;如果线上、线下的运营成本各有低劣,具体的成本结构取决于公司的运营方式,那么,三种模式未来都需要进行变革,不断地形成一种最优的模式。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网上推广的成本,几乎都要占到销售额的 10%,有的行业、品类的推广成本更高。而且网上的推广成本,大部分又是投在了百度等搜索引擎的推广上。众所周知,搜索引擎的投放费用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这几乎是影响到整个电子商务生态环境

的现实问题。对于钻石电商来说,因为钻石珠宝产品的毛利率比较高,而且客单价也非常高(一般客单价在 3000 元以上),因此,还是有能力覆盖网上的推广成本的。问题是线下的成本会不会更优?

据了解,钻石小鸟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也在“纯网购”还是“体验店+网络”两种思路中博奕。2005-2006 年钻石小鸟开始尝试“体验店 + 网购”的模式,通过体验中心解决诚信问题,2007-2011 年快速复制体验店,2011 年开始又将重点放在网购方面。博奕的焦点还是在用户获取成本控制方面,其内部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电商模式获取用户的成本开开店还高的话,那还不如不要电 ,直接开店。

2、用户体验

与品牌认知的问题网络交易方式的虚拟性决定了其在客户体验方面存在天生的瓶颈,因

此,能否依靠,或者主要依靠互联网推广的方式,建立一个新的商品品牌?也就是说,在未来是否会出现成功的“商上品牌”?

这是人类商业史上出现的新课题,是需要经过实践来检验的新假设。在此之前,我们所知的所有成功品牌,都是基于传统的交易方式、推广方式建立起来的。

一个品牌成功的基础在于消费者 / 用户建立对其的信任、认同和依赖,它是人们参与市场交易关系的一部分。传统的品牌建立过程是消费者对品牌进行实物体验,产生购买,并在购买之后进行使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互联网环境的购物体验,变成了一种新的虚拟的

方式,即在网上进行,但购买产品之后的使用过程和传统品牌是一样的。也即是说,网上品牌与传统品牌在建立品牌认知的过程中,最大的和唯一的不同就是购买过程不同。如果网上品牌能够克服消费者在购买这个环节对品牌的信任问题,又能满足消费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对产品本身的各种要求,完全有可能建立起成功的网上品牌。

上一篇:高中年级管理下一篇:人教五年级上册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