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坡治理专项方案

2024-05-16

公路边坡治理专项方案(精选6篇)

篇1:公路边坡治理专项方案

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永吉高速公路第10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特殊地段边坡防护安全专项

治理施工方案

中交四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永吉高速公路第10合同段项目部

二零一四年七月二十七日

永吉10标特殊地段边坡防护安全专项治理施工方案

一、现场实际工程概况:

1.1、古丈互通K43+976高架桥7#、8#墩,位于2#便道下方,高差近8m,由于桩位和2#便道线型限制,坡度仅为1:0.65左右,为这两处墩位桩基人工挖孔造成了边坡安全隐患。

1.2、洞上河高架桥4#便道是通往洞上河高架桥0-4#墩的主要便道,线性为“之”字型,此处地质不稳定均为破碎状风化岩,便道下方即为通往双溪镇的乡道,上下高差约为40m,坡度约为60度,边坡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1.3、洞上河高架桥8-11#墩,位于5#便道下方,此处山势险要、高差大、边坡陡,高差近40m,山坡地质不稳定(为石质岩层,裂隙大)存在滑坡或坍塌隐患。而且此处靠近焦柳线铁路洞上河隧道,最近的仅为12米,在开挖桥台及桩基孔桩爆破时,会对铁路隧道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1.4、舍塔高架桥9#墩位,位于此处山体的山腰位置,开挖好施工平台后,桩位紧邻边坡坡脚,边坡高差近10m,山体为石质岩层,裂隙较大,边坡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我项目针对以上特殊路段存在的边坡安全隐患,特编制此安全专项治理方案。

二、施工方案

鉴于以上存在的实际情况,我项目针对古丈互通K43+976高架桥7#、8#墩;洞上河高架桥4#便道;舍塔高架桥9#墩位,决定采用锚杆喷浆支护施工工艺。同时,洞上河高架桥8-11#墩由于距离铁路较近,需邀请对铁路段设计有资质的单位对此处进行边坡安全防护,并请有铁路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由于此段从立项到设计,再到审批和施工的时间太长,一直没有确定的时间,所以我标段建议此段暂且做锚杆喷浆支护施工工艺,作为临时支护,待具体的设计方案确定后再进行施工。

锚杆喷浆支护施工工艺(1)锚杆的构造要求

1)锚杆采用HRB335级Φ22钢筋,长度暂且定为4~6米,具体结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再确定锚杆的长度。

2)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1m,水平间距1m。3)锚杆倾角为12.5°。

4)锚杆锚固体采用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5)喷射混凝土厚度10cm。6)钢筋网片φ10@100mm×100mm。

7)注浆压力为0.6Mpa,根据具体情况压力可适当提高。(2)工艺流程

1)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修整边壁→测量、放线→钻机就位→接钻杆→校正孔位→调整角度→钻孔(接钻杆)→钻至设计深度→插锚杆→压力灌浆养护→裸露主筋除锈→上横梁

2)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立面子整→焊接钢筋网片→干配混凝土料→依次打开电、风、水开关→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混凝土面层养护。

(3)操作工艺 1)边坡开挖

锚杆支护应按设计规定分层、分段开挖,做到随时开挖,随时支护,随时喷混凝土,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喷射混凝土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的开挖。当用机械进行开挖时,严禁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或挡土结构的破坏。为防止边坡土体发生塌陷,对于易塌的土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a)对修整后的边壁立即喷上一层薄的砂浆或混凝土,待凝结后再进行钻孔;

b)在作业面上先安装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面层后,再进行钻孔并设置土钉;

c)在水平方向分小段间隔开挖;

d)先将开挖的边壁作成斜坡,待钻孔并设置土钉后再清坡; e)开挖时沿开挖面垂直击入钢筋和钢管或注浆加固土体。(4)钻孔与锚杆制作

1)钻孔时要保证位置正确(上下左右及角度),防止高低参差不齐和相互交错。

2)钻进时要比设计深度多钻进100~200mm,以防止孔深不够。3)锚杆应由专人制作,接长应采用直螺纹对接,为使锚杆置于钻孔的中心,应在锚杆上每隔1500mm 设置定位器一个;钻孔完毕后应立即安插锚杆以防塌孔。

(5)注浆

1)注浆管在使用前应检查有无破裂和堵塞,接口处要牢固,防止注浆压力加大时开裂跑浆;注浆管应随锚杆同时插入,在灌浆过程中看见孔口出浆时再封闭孔口。

2)注浆前要用水引路、润湿输浆管道;灌浆后要及时清洗输浆管道、灌浆设备;灌浆后自然养护不少于7d。

(6)喷射混凝土

1)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牢固固定在边坡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的要求。钢筋网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在混凝土喷射时应不出现移动。

2)钢筋网片焊接而成,网格允许偏差为10 mm;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不小于一个网格的边长。

3)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2mm;喷射混凝土作业,应事先对操作手进行培训,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水灰比和质量能达到要求;喷射混凝土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和电路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喷射混凝土的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0.8~1.5m 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但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一方后再侧向喷填钢筋的另一方,防止钢筋背面出现空隙;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厚度达到规定值,可在边壁上垂直插入短的钢筋段作为标志。

4)为加强支护效果,在喷射混凝土时可加入3%一5%的早强剂;在喷射混凝土初凝2h 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此后应连续喷水养护5-7d。

(7)成品保护

1)锚杆的非锚固段及锚头部分应及时作防腐处理。2)成孔后立即及时安插锚杆,立即注浆,防止塌孔。3)锚杆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砂浆配合比不准确。

4)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定位控制桩、水准基点桩,防止碰撞产生位移。

(8)施工监测

(1)锚杆支护的施工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支护位移、沉降的测量;地表开裂状态(位置、裂宽)的观察;在支护施工阶段,每天监测不少于3 次;在支护施工完成后、变形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每天1 次。

(2)观测点的设置:观测点的总数不宜少于2个,其设在开挖边坡相对应的便道路肩上。观测仪器宜用精密水准仪和精密经纬仪。

(3)应特别加强雨天和雨后的监测。

三、施工观测方法

(1)、位移桩埋设及观测

位移桩采用C25钢筋砼预制桩,桩长1.5m,埋置深度应不小于1.4m,桩顶外露高度不超过10cm;埋置方法可采用直接打入或开挖埋置,采用开挖埋置时应注意桩周围回填土夯实,并在桩顶50cm段用C20砼浇筑稳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固,并在桩顶预埋不易磨损的十字测头。

位移边桩的设置个数以控制边坡稳定为目的而确定,如果边坡失稳,边坡一定范围内必定会有裂缝、隆起或者沉降等迹象,因此,位移边桩应设在最可能隆起的部位。根据有关试验路资料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位移桩设置的个数及位置。

位移桩的观测频率应与位移速率相适应,位移越小,观测频率越小;反之,观测频率越大。如发现位移变化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时,应采取跟踪观测,并分析原因,考虑是否有失稳的可能,必要时上报监理、业主、设计单位,考虑采取处理措施。

(2)、观测的管理

测量观测由项目部指派专人负责,每次测点埋设及观测负责人都需到场。测量用各种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标定,并在每次测量前进行校核,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每次测量的数据要由专人负责记录和整理,记录要整洁、清晰,特别是数字书写要规范。对测得的数据要及时分析、对比,发现数据变化较大时,应报负责人及相关领导,找到原因所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四、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4.1、锚杆喷浆支护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一)喷射工作开始前,应首先在喷射地点铺上旧皮带,以便收集回弹料,回弹率不得超过15%,若喷射地点有少量淋水时,可以适当增加速凝剂掺入量,若出水点比较集中时,可设好排水管,然后在喷浆。

(二)喷浆前,先使用高压水管冲洗巷帮,清除煤帮的煤尘及松散活碳,保证煤帮湿润。

(三)在喷浆前,对紧贴煤帮的钢筋网在松开,使之与煤帮保持30mm的空隙。

(四)喷射顺序由上而下,喷头与受喷央距离控制在1m左右,喷射方向垂直于受喷面,偏差不得超过±5。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和锚杆后方,然后在喷射其前方,以免其后出现空隙。

(五)开机时,必须先送水、后开风、再开机、最后上料。停机时,要先停料、后停机、再关水、最后停风。

(六)喷射工作开始后,一人掌握喷枪,一人把灯并协同移动输料管,持枪者要一手紧握喷枪,掌握喷射方向,一手握住进水阀门,控制水量大小。

(七)喷射作业和检查时,严禁将喷射枪头对准人员,喷射中突然发生堵塞故障时,喷射手应紧握喷头,并将喷口朝下,监护人轻轻敲打堵塞处,使其完全疏通。

(八)喷射面宜二次喷射,第一次喷射厚度在70mm为宜,在第一次砼层初凝后再进行二次喷射。

(九)喷射时要经常检查喷层表面,查看是否有松动、下坠、移滑等现象,喷砼达到一定强度后要用锤轻击砼面,发现有空鼓、脱壳现象及时处理掉,进行补喷。

(十)一次喷射完毕后,应立即收集回弹料,并应将当班拌料用净。当班喷射工作结束后,必须卸开喷头,治理清理水环和喷浆机内外部灰浆或材料。

(十一)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喷层必须洒水养护14天以上,前7天必须每班洒水1 次,后7天必须每天洒水1次。洒水养护必须使用雾喷,不得用水管直接冲刷。

(十二)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配戴防尘口罩,喷射人员还必须配戴防护眼镜。

(十三)现场搅拌物料必须使用潮料,以减少粉尘飞扬。

(十四)每隔20米在巷道两帮打设一组喷层厚度检测孔,孔深不小于100mm,每组2个,以便检测喷层厚度。

(十五)喷射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出料弯头、输料管、沙浆管和管路接头有无磨薄、击穿和脱落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十六)处理机械故障时,必须设备断电、停风、停水,向设备送风、送电前,必须通知作业人员。

(十七)所使用的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五、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坍塌事故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启动应急预案。发现事故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并由安全员组织施工人员紧急撤离至安全区域。

(2)如有人员受伤,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3)在向有关部门电话求救的同时,对受伤人员在现场安全地带采取可行的应急措施,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

(4)若事故严重,要立即上报公司及有关部门,并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5)如有人员被掩埋,要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后,组织人员按部位进行人员抢救,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防止事故发展扩大。

(6)注意事项:当发生坍塌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注意观察边坡周边建筑物、设备、边坡和人员的情况。

篇2:公路边坡治理专项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重点对高支模、高边坡、深基坑施工实行专项治理。突出四个重点时期的监管,即重要会议和节日期间、夏季汛期、“奥运会”期间以及第四季度赶工期间,突出三类重点治理对象,即事故危险较大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薄弱的工程项目、跨省、跨市建筑企业在我市施工的工程项目,对重大隐患抓好实行督办、跟踪整治,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1、全市施工企业要做到深基坑、高支模、高边坡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施工有专项方案编制、有审批、有专家论证、有组织实施、有验收的“五有落实”;

2、监理企业要做到深基坑、高支模、高边坡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施工有专项方案审核、有审批、有巡查、有验收的“四有落实”;

3、安全监督机构对深基坑、高支模、高边坡等危险性较大工程要做到对施工企业“五有落实”、监理企业“四有落实”的监督,做到有专项检查,有整改通知书,有扣分处理记录,有复查,有记录“五有”文字档案。

三、治理重点

1、深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m(含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工程。

2、高支模: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3、高边坡:6m以上的边坡施工。

4、安全管理薄弱的施工企业和跨省、跨市施工企业在我市施工的工程项目。

四、治理依据

1、《关于进一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质[2008]47号);

2、广东省建设厅印发《广东省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建管字[2004]112号)。

3、《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

4、《建筑施工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建质[2007]255号)。

5、《广东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办法》(粤建管字[2006]59号);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五、治理措施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施工企业限期整改,并对施工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罚。

1、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按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未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的;

2、对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企业未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的;

3、施工现场未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保证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安全的;

4、总承包单位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或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施工作业;或把整体工程或主体工程转包;或将专业工程不依法分包的;

5、未按审查后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

6、施工方案实施后未组织验收就投入使用的;

7、施工方案实施验收后,方案审查人未签字认可的;

8、对所承建的建筑工程未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或检查流于形式,检查记录弄虚作假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项目部整改并处罚项目经理或专职安全员(含公司专职安全员、项目专职安全员)。

1、未按规定在现场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的;

2、未在施工现场公示重大危险源,并落实专人管理的;

3、未按要求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的;

4、未按规定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的;

5、未落实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的。

(三)施工企业对市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出的整改通知书拒不执行的,对该施工企业按《广东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办法》实施扣分。

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发出的整改通知书内容施工企业拒不执行,监理企业没有及时检查、落实汇报的,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未下发停工令的,对该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按《广东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办法》实施扣分。

篇3:浅谈公路边坡生态治理防护方案

1 边坡破坏的主要型式与机理

1.1 公路下边坡

路基下边坡一般为填土路堤。受力稳定的路堤边坡的破坏,主要表现为边坡坡面及坡脚的冲刷。坡面冲刷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对边坡的直接冲刷和坡面径流的冲刷,使路基边坡沿坡面流水方向形成冲沟,冲沟不断发展导致路基发生破坏;沿河路堤及修筑在河滩上、滞洪区内的路堤,还要受到洪水的威胁,这种威胁表现为冲毁路堤坡脚导致边坡破坏。

边坡破坏还与路基填料的性质、路基边坡高度、路基压实度有关系。一般地,砂性土边坡较粘性土边坡易于遭受冲刷而破坏,较高的路基边坡较较低的路基边坡更容易遭受坡面流水冲刷,压实度较好的边坡,比压实度较低的边坡耐冲刷。

1.2 公路上边坡

上边坡是人工开挖的斜坡,其强度应满足稳定边坡的要求,这样的稳定边坡在降雨、融雪、冻胀,及其它形式的风化等作用下,边坡主要破坏形式为冲刷、崩坍等。

冲刷破坏一般发生于较缓的土质边坡,如砂性土边坡、亚粘土边坡、黄土边坡等,在大气降水的作用下,沿坡面径流方向形成许多小冲沟,如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在边坡坡脚,冬季往往发生积雪,造成坡脚湿软,强度降低,上部土体失去支撑,发生破坏;同时,高速行驶的汽车溅起的雨雪水,也冲刷坡脚。总之,土质边坡的坡脚部位,是边坡的最薄弱环节。

边坡的崩坍,一般分为三类:落石型、滑坡型、流动形,有时在一次崩坍中会同时具有这三种形式。

落石型一般指较陡的岩石边坡,易产生落石的岩层必然是节理、层理、或断层影响下裂隙发育,被大小不一的裂面分割成软弱的断块,这些裂面宽而平滑,有方向性。落石和岩石滑动易沿陡的裂面发生。裂隙张开的程度用肉眼不一定就能识别,但能渗水,由于反复冻融,长时间的微小移动,裂缝逐渐扩大,由于降雨,裂缝中充满水,产生侧向静水压力作用,造成崩坍。一般裂隙发育岩体,更易发生落石现象,此外硬岩下卧软弱层时,也会发生这种现象。此类破坏型式必须严格控制,崩坍滚落的岩石极易对行车构成威胁。

滑坡型崩坍,指岩层在外力作用下剪断,沿层间软岩发生顺层滑动,多发生于倾向于路基、层间有软弱夹层的岩体中。另外,当基岩上伏岩屑层、岩堆等松散的堆积物时,堆积物也易沿岩层的层理面、节理面或断层面发生崩坍。

大雨时的崩坍多属于流动型,砂、岩屑、页岩风化土等松散沉积土,多会受水的影响而产生流动型崩坍,流动型崩坍没有明显的剪切滑动面。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边坡高度大时,以上边坡破坏的类型都较低边坡容易发生。在边坡的防护设计中,既要做好坡面防护设计、排水防水设计、控制好水的问题,又要根据地质条件、岩体性质、岩层产状、边坡高度做好边坡坡面设计。

2 边坡生态防护现状

近十多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既能起到良好边坡防护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美的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了边坡工程植物防护体系。

目前我省内的公路主要有以下几种防护措施:

⑴植物防护,采用植物防护,就是利用植被对边坡的覆盖作用、植物根系对边坡的加固作用,保护路基边坡免受大气降水与地表径流的冲刷。

采用植物防护,增加植被面积,减少地表径流,可从根本上减少路基的水土流失。植物覆盖对于地表径流和水土冲刷有极大的减缓作用。枝叶繁茂的树冠能够截留一部分降水量,庞大的根系能直接吸收和涵蓄一部分水分,还可稳定地表土层。而没有植被覆盖的地方,降水量全部落在地表面,形成径流,造成水土侵蚀和冲刷。植被的根系能与土层密切地结合,根系与根系的盘根错节,使地表层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的、牢固的稳定层,从而有效地稳定土层,固定沟坡,阻挡冲刷和塌陷,有机械的防护作用。

我国温暖多雨的南方地区,植物防护已较多地用于土质上下边坡的防护中,既保护了边坡,又美化了环境。植物防护措施还仅限于下边坡的防护,上边坡经常干旱缺水,不易养护,况且坡度较陡不利于植物生长。

植物防护包括在边坡上种草、植草皮、植树等。由于一般地区供挖取使用的草皮缺乏,所以,种草、植树更便利一些。种草一般选取多年生、耐寒、耐旱、根系发达的草种,植树优选容易成活的树种。

(1)人工种草护坡。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多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程。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兼等特点。但由于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术近年应用较少。

(2)平铺草皮护坡。平铺草皮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适用于附近草皮来源较易、边坡高度不高且坡度较缓的各种土质及严重风化的岩层和成岩作用差的软岩层边坡防护工程,是设计应用最多的传统坡面植物防护措施之一,但由于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困难,平铺草皮易被冲走,且成活率低,工程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近年来,由于草皮来源紧张,使得平铺草皮护坡的作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⑵框格防护,框格防护是用混凝土、浆砌块(片)石等材料,在边坡上形成骨架,能有效地防止路基边坡在坡面水冲刷下形成冲沟,同时,提高了边坡表面地表粗度系数,减缓了水流速度。一般冲刷仅限于框格内局部范围,采用框格防护与种草防护结合起来的方法,提高了防护效果,同时美化了环境。

框格防护多用于路基下边坡,是一种辅助性的防护措施,除具有对路基边坡的一定防护作用外,还有对路容的美化效果,尤其在互通立交范围内边坡应用最多,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公路对环境的影响,重视路容美化,因此往往采用这种防护形式。

框格形状可根据人们的想象,人们对美的追求,做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如斜45度大框格,六角形混凝土预制块防护,浆砌片石拱形防护,浆砌片石或预制块做成的麦穗型等。

框格防护措施同时可用于土质上边坡防护,既增加美的效果,并可防止边坡出现冲刷,但由于框格需在上边坡中嵌槽镶进,施工难度大,仅在重要景点使用,一般较少采用。

⑶护坡。在稳定的边坡上铺砌(浆砌或干砌)片石、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等材料以防止地表径流或坡面水流对边坡的冲刷称之为护坡。铺砌方式一般采用浆砌,冲刷轻微时,可采用干砌。

在软土地基上的路堤护坡,无水流冲刷影响时,可采用干砌片石护坡,以适应地基沉降引起的路堤边坡变形。

⑷封面。封面包括抹面、捶面、喷浆、喷射混凝土等防护形式。

(1)面防护、捶面防护由于其使用年限较短,各等级公路上使用较少,尤其在高速公路的边坡上尚未采用过这样防护措施,笔者认为,当路基较低时采用抹面防护合理掺加草籽,既能起到建设初期的防护作用,又能起到运营期的防护与绿化作用,在今后的建设中可做尝试。

(2)喷浆防护与喷射混凝土防护。喷浆防护和喷射混凝土防护适用于边坡易风化、裂隙和节理发育、坡面不平整的岩石边坡,其主要作用是封闭边坡岩石裂隙,阻止大气降水及坡面流水侵入,从而阻止裂隙中侧向水压和冰裂,防止边坡岩石继续风化,保护边坡不发生落石崩坍。

在公路上广泛采用的封面防护措施是喷射混凝土,该防护要求在混凝土内设置菱形金属网或高强度聚合物土工格栅,并通过锚杆或锚固墩固定于边坡上,这主要是为防止混凝土硬化收缩产生裂缝或剥落。

⑸护面墙。为了覆盖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岩石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免受大气影响而修建的墙,称为护面墙。

护面墙多用于易风化的云母片岩、绿泥片岩、泥质

Arc GIS在矿业权实地核查中的应用探讨

陈俊锋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Auto CAD、Mapgis数据向Arc GIS转换的方法和过程,转换后数据的质量控制和图形整饰。

关键词:Arc GIS;矿业权Auto CAD Mapgis

最近开展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是我国矿产资源领域的一次重要国情调查,其目的在于核查矿业权人勘查开采的实际范围,摸清矿业权分布现状与规律,及时纠正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更新探矿权采矿权登记数据库,使矿业权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全国矿业权核查最终将基于Arc GIS与大型数据库系统,研制开发网络版的矿业权核查数据库管理软件,将全国矿业权核查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全国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

1 Arc GIS平台简介

Arc GIS是一个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不仅易学易用,而且系统功能强大。Arc GIS具有地图生产、高级特征建构工具、动态投影等特征;并且支持多种大型商用数据库,支持开放的空间数据库格式,支持空间数据库的分布式存储和管理,能够系统管理海量的空间数据。由于Arc GIS在拓扑处理和属性编辑上具备的强大优势,因此,本次矿业权核查成果要求提交的是Arc GIS的Shapfile数据格式。

Shapefile格式是ESRI公司20世纪90年代发布的,在当时对GIS领域产生在很大的影响,很快成为了地理信息的一个工业标准。Shapefile文件包括一个主文件,一个索引文件,和一个d BASE表文件。主文件是一个直接存取,变量记录长度文件,其中每个记录描述一个由其顶点列表组成的shape。在索引文件中,每条记录是在主文件中对应记录距离主文件头部的偏移量。d BASE中记录的是对应主文件中记录的属性记录,每条主文件记录对应d BASE中的一条属性记录。几何对象和属性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是基于记录编号的。在d BASE文件中的属性记录必须和主文件中的记录保持相同的顺序。

Arc GIS在国土部门应用已经比较普及,但是在测

------------------------------------------------

灰岩、千枚岩及其它风化严重的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岩石地段,以防止继续风化。可以有效地防止边坡冲刷,防止滑动型、流动型及落石型边坡崩坍,是上边坡最常见的一种防护型式。

护面墙除自重外,不担负其它荷载,亦不承受墙后土压力,因此护面墙所防护的挖方边坡坡度应符合极限稳定边坡的要求。

护面墙有实体护面墙、孔窗式护面墙、拱式护面墙等。实体护面墙用于一般土质及破碎岩石边坡;孔窗式护面墙用于坡度缓于1:0.75的边坡,孔窗内可捶面(坡面干燥时)或干砌片石;拱式护面墙用于边坡下部岩层较完整而需要防护上部边坡者。用护面墙防护的挖方边坡不宜陡于1:0.5。

为增强护面墙的稳定性,在护面墙较高时应分级砌筑,视断面上基岩的好坏,每6~10m高作为一级,并在墙顶设≥1m的平台;墙背每4~6m高设一耳墙,耳墙宽0.5~1m。

护面墙顶部应用原土夯实或铺砌,以免边坡水流冲刷,渗入墙后引起破坏。修筑护面墙前,对所防护的边坡应清除松动岩石、松散土层。对风化迅速的岩层如云母岩、绿泥片岩等边坡,清挖出新鲜岩面后,应立即修筑护面墙。

3 结语

篇4:山区公路边坡病害的治理

【关键词】山区公路;边坡病害;治理

【Abstract】Because mountain terrain is very complex, mountain highway slope treatment is more important, the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nd slope governance.

【Key words】Mountain highway;Slope disease;Treatment

1. 前言

(1)我省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大都地表黄土覆盖,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山区地形更是沟壑纵横交错,导致排水复杂多变。因此在公路建设运营过程中公路的排水问题比较棘手,不好解决。而公路运营中面临的问题是:公路排水解决不好,必然会影响公路的运行安全,甚至出现大的公路事故,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安全事故。尤其是山区公路边坡排水,如边坡排水出现隐患,可能导致公路边坡塌落、滑坡,甚至流山等严重影响公路运行安全的现象。因此,就一定程度而言,公路边坡的治理主要是解决公路边坡地质稳定与公路边坡排水。其中公路边坡的排水问题尤其关键。

(2)山区公路边坡问题的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由于公路边坡排水引发的公路边坡塌方、滑坡与流山现象。二是由于公路边坡自身的地质条件差,加上黄土的不稳定性而产生的塌方或流山,从而直接影响公路运行安全现象。本文就以上两个方面对山区公路边坡的治理进行剖析。

2. 山区公路边坡高度与坡度对边坡的影响

(1)山区公路边坡就结构类型而言,常见有以下三种:一类是石质边坡,另一类是土质边坡,还有是土石相间的边坡。不论哪一种类型的边坡,都与边坡的高度与坡度密切相关,边坡高度越小,边坡的稳定性就越好,边坡坡度越缓则边坡的稳定性越好,反之则不稳定,容易出现塌方与流山的现象。同时公路边坡的稳定性与边坡的地质结构形式也有一定的关系。

(2)一般而言,不论哪种类型的边坡,土质边坡高度大于30米以上、石质边坡大于20米的边坡称之为高边坡。这就要求山区公路在勘测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尽量避开高边坡地段进行测设。在实际的测设中,由于考虑公路的建设成本等因素,山区公路测设中,高边坡甚至超高边坡通常不可避免,因此山区公路建设中的高边坡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普遍存在。也就是说山区公路边坡的治理实际是高边坡的治理。

3. 地面雨水与地下水对山区公路边坡的侵蚀作用

经过多年从事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通过不少公路边坡造成危害的事例表明,水对公路边坡的破坏作用十分厉害,绝不可忽视。大部分公路边坡塌方都是发生在雨季,尤其是阴雨连绵的季节。这些足以证明水是影响公路边坡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公路边坡的治理,其实就是解决公路边坡的排水问题,只要边坡排水畅通,不要渗入公路边坡内部,就可以避免绝大多数公路边坡塌方的安全隐患,可谓是:“公路隐患在于水、养好公路先排水。”

4. 山区公路边坡病害的治理

以下就石质边坡与土质边坡两方面对山区公路边坡的治理进行剖析:

4.1 石质边坡的治理。

由于边坡的地质结构形成的复杂多变,石质边坡山区公路的治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质结构较好的稳定性石质边坡,在高度小于30米时,可以在公路设计时考虑1:0.75坡度的设计坡度进行设计,而且同时考虑8~10米分台设计,每个碎落台的宽度考虑2~3米,同时考虑每层碎落台上在施工时台面内倾,形成自然向坡脚两侧的排水方式,避免雨水集中直接冲刷坡面及路面的安全隐患,也可避免落石直接冲向路面。

(2)地质结构较差的基本稳定性石质边坡,可以考虑边坡坡度1:0.5边坡高度8~10米碎落台的宽度为3~4米,同时在施工时将碎落台台面大角度内倾,保证排水与落石不直接冲向路面,避免安全事故隐患。

(3)地质条件差的不稳定性石质边坡,考虑坡度为1:0.5且每个碎落台高度为4~6米,每台的宽度进一步加宽。

(4)石质边坡的治理,如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则建议考虑在基础底部高度4~6米的范围内用浆砌片石进行防护,在砌体上用锚杆挂网喷浆的方式进行治理防护。为了防护边坡的稳定,在石质边坡的施工中,禁止用大炮作业。

4.2 土质边坡的治理。

山区公路土质边坡的治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植物防护;素砼网格配合植草防护;砖(石)砌体网格配合植草防护。无论哪种类型,在土质边坡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是机械分层作业,禁止放炮作业,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同时,为了防治公路边坡滑塌现象的发生,在公路建设时,应在边坡碎落台与边坡顶部修筑边坡环向截水沟,坡面急流槽,把边坡排水问题解决好,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坡面,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形及环境因素分类进行边坡的防护。

(1)植物防护。对土质稳定性较好的边坡,可以采用坡脚用浆砌片石1米左右的砌体护住坡脚,在砌体顶部用植草、植草皮或植树的方式进行边坡防护。植草须选用根系发达的植物,让植物根形伸入土质边坡内,待植物成活一两年后,其发达的根系在土质坡面内形成一个密实的根系,通过根系在土质中的纵横交错的延伸,在土质边坡的坡面上形成一个整体的坡面,从而保证了坡体的稳定。该种防护方式的优点是造价相对小,施工工艺简单。

(2)素砼网格配合植物防护。对于土质稳定性差的边坡,可以采用该种防护方式。该方法的做法是:以素砼网格为骨架,在边坡上从坡脚起用素砼以长方形或棱形状在公路边坡上形成固定的框架,砼顶面小于边坡坡面20厘米左右,同时嵌入坡面内20厘米左右。以上方法中,为了边坡坡面排水的顺畅,建议用棱形状网格,在素砼网格内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或草皮进行坡面的深层防护。该方法的优点是素砼的寿命比较长,因此边坡坡面在长时间内相对稳定,其缺点是造价相对高。

(3)砖(石)砌体网格配合植物防护。对于土质边坡相对稳定的边坡,可采用砖或石砌体砌成方形或圆形网格,形状与做法与素砼网格大体相同。只是造价相对低,但其缺点是使用寿命相对短。

5. 综合防护。

(1)为了公路运行过程中景观与公路周围生态环境的和谐,综合防护成为公路防护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路的要求,诸如行车环境、和谐行车等也逐步提高,因此公路两侧的建筑与人文景观应该尽量达到和谐,与自然景观尽力相互搭配,同时,通过公路两侧良好的植被生态来净化公路范围内行车时产生的尾气、扬尘和噪声,降低污染、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因此,通过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工程防护与生物防护连同设计施工配合,降低工程造价,是未来公路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综合防护是未来公路防护的发展方向,也是适应时代的必然趋势。

5.总而言之

公路边坡的工程防护是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行的防护。在此基础上,设计时就必会从公路发展趋势的角度考虑公路运行时的合理防护,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工程技术措施,尽量节约工程造价,达到美化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的效果。

[文章编号]1619-2737(2015)06-20-652

篇5:公路边坡治理专项方案

高速公路典型高边坡治理方案优化研究 作者:黄春林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4期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此而产生的高速公路边坡的数量在近些年来猛增,但由于工程质量、地质条件、自然天气原因引起的边坡失稳的数量有增无减。边坡失稳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南方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多为山地。所以滑坡灾害的发生数量和分布的广泛程度在世界上少有,给国家的财产及人民安全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边坡工程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边坡的治理大多采用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支护。但不同的边坡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地质条件存在较大的区别,要想找到一种能够广泛推广使用的支护方法显得不太适合。鉴于以上原因,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算例边坡在原有支护措施及调整支护措施后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并客观的对其进行了经济分析,推荐了一种适合于算例边坡的治理措施,为边坡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经常采用的极限平衡方法主要有Bishop法、Janbu法等,本文主要采用Bishop非圆弧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Bishop非圆弧法分析过程如下。(如图1)

作用在第i条块上的力有重力(W)、开挖面的法向力(Nci)和切向力(Tci)、条块分界面上的法向力(Ei,Ei-1)和切向力(Xi,Xi-1)以及潜在滑动面上法向力(Ni)和切向力(Ti)。li为第i条块底边长度,ai为第i条块底边与水平面的夹角,ci为第i条块的岩土体内聚力,φi为第i条块岩土体的内摩擦角。

mi=cosαi+tanφi×sinαi/K算例边坡方案优化设计

3.1工程概况

拟建某高速公路K9+650位于第三合同段处,桩号为K9+600~K9+679该边坡长约79m,路基设计高程约为373m。路线前进方向约为270°~290°,路基高程变化在340~530m之间,最大相对高差约90m,地表起伏大,山坡陡峻,植被很发育,多为松木、杉木林、竹林,地形坡脚一般30°~60°左右,其间冲沟很发育,沟谷一般切割较深,其横断面形态多呈“V”型。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h):亚粘土,褐黄色,硬塑,土质较纯,坡积成因。厚度为1.5~2.0m。基岩为寒武系下统(E2)砂岩、板岩、碎裂岩。地震烈度区小于VI度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因此本区属于弱震区。

根据现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推荐的岩石物理力学推荐指标,经过整理分析后采用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所示。

3.2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案

根据设计院所提供的设计资料计算可知,边坡在现有支护措施及坡比条件下的安全系数为0.745,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这表明现有支护不能满足边坡的稳定性要求。原有支护措施条件下的稳定性计算示意如图3。

鉴于现有支护措施不能满足其边坡的稳定性,故需对边坡治理措施进行调整,本文主要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对边坡治理方案进行调整。

方案一:在保持原有坡比的基础上,调整支护措施:第一、二级分别都采用4排30米预应力锚素进行支护,预应力锚索设计锚固力1000kN,锚固段长度8m。第三级采用5排35m预应力锚索进行支护,预应力锚索设计锚固力1000kN,锚固段长度8m。第四、五级边坡采用4排15m锚杆进行支护,锚杆设计锚固力100kN。第六级边坡采用3排15m锚杆进行支护,锚杆设计锚固力100kN。各锚杆(索)横纵间距取3.0m。

方案二:在保持原有支护措施基础上,调整边坡坡比。坡比由下往上为1:0.75、1:0.75、1:

1、1:

1、1:1。

3.3调整支护措施后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由图4可知,边坡按照方案一所述进行支护措施调整后,边坡安全系数有了比较大的提高,由调整前的0.745增加到1.067,这表明调整后的支护措施能满足边坡稳定性要求。同时,由图5可知,按照方案二所述进行调整后的边坡安全系数由调整前的0.745增加到

1.283,这表明边坡在调整坡比后边坡稳定性满足要求。(如图4图5)

3.4边坡优化设计方案经济对比

根据方案一与方案二的稳定性分析结果,在两种方案都满足边坡稳定性的条件下,分别对边坡在两种方案下的边坡治理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见表2、3。由表2、3可以看出,在同样满足边坡稳定性条件得前提下,使用方案二不但能降低工程造价,而且由于不必使用锚索,故可以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故本文在综合考虑边治理难易程度及工程造价这两个重要因素后,确定采用方案二做为算例边坡的最终支护方案。(如表2表3)

注:表中单价单位为(元/m),长度单位为(米),合计单位为(元),总价单位为(元)。其中锚杆、锚索单价包括材料费、人工费等费用,挖方单价包括机械费、人工费、整坡费用等。结论

篇6:公路边坡治理专项方案

领导组文件

平交发(2014)号 签发:邓日中

关于印发《2014年全县深入开展公路“三乱”专项治理设施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2014年全县深入开展公路“三乱”专项治理设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平遥县治理公路“三乱”办公室(代章)2014年8月13日

平遥县治理公路“三乱”办公室 2014年8月13日

2014年全县深入开展公路“三乱”

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2014年,我县继续将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列为纠风工作专项治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成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按照《平遥县2014年纠风工作安排意见》(平纠领发[2014]1号)有关精神,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宗旨,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继续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各司其职、部门联动、重点检查”工作职责的总体要求,严格规范上路部门执法执收行为和保持“绿色通道”的畅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案件,继续加强涉路涉车部门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切实巩固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成果。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提高认识

公路“三乱”加重企业负担,加重农民负担,扰乱经济秩序,影响党和政府的声誉,广大群众深恶痛绝。各级部门要从维持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公路“三乱”的危害性、2 治理成果的脆弱性以及治理工作的艰巨性。特别是在当前一段时期,各级主管部门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重要思想,加强领导,改进作风,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抓好。

(二)明确任务

坚决查处、杜绝下列行为:

1、治理超载超限不认真履行源头封阻联合执法,只罚款不卸载或以罚代卸,不依托卸载点随意上路治理超载的行为。

2、涉路涉车执法部门或者人员超越职权范围、管辖区域随意上路检查、收费、罚款或超标准收费、罚款的行为,如运管部门不得随意上路执法并且运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公路路口进行监督检查时,不得随意拦截正常行驶的道路运输车辆。

3、各类检查、收费站和公路、交警执法人员无证上岗、人证不符、证件不全和私带现金上岗以及罚缴不分离、票款不符、票据填写不规范、罚款不开票、多罚少开、重复罚款、拿执法当交易讨价还价,以及扣住驾驶证、行车本不检查就开罚单的行为。

4、各类检查、收费站和公路执法人员收黑钱、放黑车、敲诈勒索、执法粗暴、谩骂、殴打司乘人员等违纪违规行为。

5、各类检查、收费站和公路、交警执法人员与不法分子 3 相互勾结,护送违规车辆逃避检查,进行暗箱操作、谋取私利的行为。

6、涉路涉车部门下达罚款指标或变相下达罚款指标行为。

7、涉路涉车执法部门违规使用执法标识车辆及执法人员套用执法车辆号牌并私自喷涂执法标志,违规使用警报、警灯等行为。

8、涉路涉车部门上路执法罚没的各类罚款、收费资金管理使用混乱,没有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的行为。

9、涉路涉车部门没有对群众投诉举报的问题实行一案三查的行为。

10、涉路涉车部门没有按照《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和2014年7月1日起实施的《山西省交通运输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的规定随意查扣、处罚车辆等乱执法的行为。

11、源头治理不到位,相关政策不落实,货物运输源头隐患频发,致使源头企业装载不合法,交通违法行为增加的行为。

12、公路“三乱”属地监管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

13、违反“绿色通道政策”的行为。

14、其它公路“三乱”行为。

(三)具体实施

县交通运输局、县公路段、公安局、物价局、林业局、工商局、财政局、经济和商务粮食局、农委、交警队、晋中市交通运输执法局平遥县分局和平遥煤销公司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工作,通过现场执法、明察暗访、受理群众举报等方式,对发现的典型公路“三乱”问题及此次行动中要求坚决查处、杜绝的行为要进行认真筛查。在办案中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得当。

1、学习动员阶段(2014年7月1日-2014年7月20日)要求全县各相关单位对本部门全体执法人员开展集中学习治理公路“三乱”相关规定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行动,重点是学习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通知》(国发[1994]41号)、国务院纠风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取消公路基本无“三乱”地区资格的暂行办法》(国纠办发[2006]9号)、山西省政府《关于治理公路“三乱”的通告》(晋政发[2002]1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和2014年7月1日起实施的《山西省交通运输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等内容,要求有会议和有培训要认真做好记录和笔记。在执法过程中需要制作案卷的部门还要组织案卷评查、培 5 训等有关工作,避免公路“三乱”萌芽状态的发生。

2、自查自纠阶段(2014年7月21日-2014年8月10日)各相关单位要对照此次公路“三乱”专项治理行动中的规定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本系统的执法人员及固定检查、检测站点进行突击检查,开展行政执法大整顿。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制定措施,规范执法行为。

3、组织力量、检查验收阶段(2014年8月10日-2014年9月15日)

在此期间,县交通运输局及各配合单位务必于8月10日前从各单位抽调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督察员组成明察暗访小组。对照此次行动中坚决打击、杜绝的行为对全市的涉路涉车部门进行明察暗访、督导检查,在此阶段期间保证上路督查不少于2—3次。将此次治理行动中工作进度慢、问题反映多、效果不明显的地区和下级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将查处的违规执法人员坚决清理出执法队伍并追究有关人员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4、建章立制阶段(2014年9月15日-2014年9月31日)

(1)进一步加强领导机制

各单位针对此次专项行动查找出来的问题和差距,根据上 6 级有关规定,建立本系统的公路“三乱”垂直体系,真正做到治理公路“三乱”长效化、制度化,为今后的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夯实基础。

(2)进一步加强案卷评查、培训学习机制

各相关单位要按照本部门的执法规范,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操作性,制定本单位的执法人员培训学习制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确保执法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制度约束。

(四)加强对涉路涉车执法人员的管理

全县各相关部门要带好队伍,严格管理,借此次专项治理行动为契机,牢固树立为公路安全畅通服务意识,严把执法执收人员准入关,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涉路涉车执法人员进行治理公路“三乱”知识的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切实做到培训上岗、合格上岗要求。同时各级治理公路“三乱”的责任部门,要将治理工作与各县区开展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紧密结合,将治理工作的任务目标、政策、措施以及治理成果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取得实实在在的社会效果。

三、实施要求

(一)强化宣传教育

在此次行动具体实施中的学习动员和自查自纠阶段开展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作用,广泛宣传深化治理公路“三 7 乱”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规定、使广大群众了解和熟悉有关政策,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提高群众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强大的治乱声势。要针对涉路涉车执法执收部门干部职工中存在的思想顾虑和模糊认识,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加深对深化治理公路“三乱”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依法行政意识,自觉约束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执法执纪水平。

(二)强化督导检查

县交通运输局联合各配合单位要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在此次专项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的明查暗访和督导检查的同时要强化对公路“三乱”行为的严厉打击,始终保持治理公路“三乱”工作高压态势。对群众举报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迅速查处,限期整改;对公路三乱典型案件,要严肃处理,公开曝光,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人及部门领导的责任。要广泛听取和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工作,推动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三)及时汇总,强化反馈

上一篇:化验室安全手册下一篇:民勤二中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