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2024-04-23

第七课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共8篇)

篇1:第七课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20.市场经济的特征、原则

特征:统一的市场、开放的市场、竞争的市场、有序的市场。

原则:自愿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

21.市场经济的含义、作用及其三大机制

市场经济:一个社会如果主要通过市场来配置各种经济资源,即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

作用:①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

②自动调节供求关系的平衡;

③为各类经济信息的传递提供广阔的“平台”;

④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⑤择优汰劣。

三大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三者交互作用

2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保障、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保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法律保障:

①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②用法律规范市场秩序;

③用法律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

④用法律规范社会保障制度;

⑤建立和健全给类法律服务中介机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建设,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

道德建设:

①树立自我负责的道德意识;

②笃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③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23.宏观调控的含义、必要性、手段、目标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必要性:

①宏观调控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市场调节是一种典型的事后调节;

②宏观调控有助于解决特殊领域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③宏观调控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④在保护公平竞争和限制垄断方面,在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和优化社会产业结构方面,宏观调控也有其特殊作用。

目标:①促进经济增长;②增加就业;③稳定物价;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①计划(规划)手段;②财政政策;③货币政策。

篇2:第七课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1.为什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分步走?P90

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经长期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什么?P90-P91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价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3.至二十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P91

4.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P91

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品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价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5.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P92

6.公有制经济包括几种?P92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7.在我国经济舞台上唱主角的是那种所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

8.什么事国有经济?P92

国有经济,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但是,无论表现为什么形式,它都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9.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合作用是怎样的?P92

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10.列举国有经济的例子。P92中间图文

11.什么是集体经济?P92

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12.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为什么说发展集体经济队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具有重大意义)P93

在我国,集体经济广泛存在于城乡各行各业中。作为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怎家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13.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P93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满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4.我国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或政策)P93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15.列举集体、个体、私营等经济形势的例子。P93

1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P91

17.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P93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18.我国对待公有制的态度是什么?

在我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P95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0.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应注意哪些问题?P95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2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P96

22.怎样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P96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3.观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P96

24.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P96

25.我们的社会是怎样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P94

在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6.作为个人,怎样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P97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7.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P9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已经不再仅仅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8.我们以哪些方式参与社会经济生活?(主要变现)P99

我们参与社会经济生活,除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外,主要表现于日常的消费和理财。

29.如何合理消费?(表现)P100-P101

(1)在消费前,我们可以先做出预算。

(2)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

(3)不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4)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

(5)应当适度消费,提倡节俭。

(6)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30.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这样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P101

31.绿色消费的重点是“绿色生活,环保选购”。P101

32.日常消费中,中学生如何做到绿色消费?P101

(1)认清绿色食品标志以保护自身健康。

(2)选用无氟制品以保护臭氧层。

(3)购买无磷洗衣粉以保护江河湖泊免受污染。

(4)购买环保电池以防止汞镉污染。

篇3: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1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第一目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课型:新课主备人:审核:

一、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掌握三步走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各自地位、作用、意义。

二、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坚持和完善。

2.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各自地位、作用、意义。

三、学法引导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四、预习初探:请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内容:

1、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水平;第三步: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

2、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水平,基本实现。

3、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公有制经济包括:①经济;②经济;③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它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4、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力量,对于发挥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和,具有作用。

5、集体经济是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着的原则。

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①经济②经济③外资经济等。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以为主体,经济共同发展。

五、自我检测:单项选择题

1.到21世纪中叶,我们要努力达到的目标是()

A.基本实现现代化B.达到小康水平C.丰衣足食D.解决人民的温饱 2.在我们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是()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公有制经济D.外资经济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有()

A.航空航天工业B.麦当劳快餐店C.中国石化总公司 D.中国人民银行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决定

A.党的基本路线B.根本任务C.主要矛盾D.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六、课堂助学: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两个百年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包括的内容?

公有制,包括: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作用: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5、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6、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地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7、国家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

保护,鼓励、支持和引导,监督和管理。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由什么决定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9、现阶段我们为什么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竞争,共同发展?

篇4:哲学与人生第七课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2.情感态度观念: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3.运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教学重点】

1.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2.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教学难点】

1.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2.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教学方法】

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教师播放歌曲:《从头再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日重又走进风雨”。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这首歌曲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如同歌词中说的那样:“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问题:

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

以歌曲为切入点,设置感人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在歌曲中回味、思考,回答问题。〈引思明理〉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板书)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板书)由于该问题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该部分内容可以教师讲解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容易对实践内涵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形象图片和生动漫画“白卷”加以讲解。材料1:一组各种类型实践的图片 问题:结合上述图片反映的内容,谈谈你对“实践出真知”的看法。材料2:漫画“白卷”

问题:没有做饭的实践,能写好做饭的文章吗? 通过师生共同解读各类型实践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漫画“白卷”,引导学生认识到没有做饭的实践,就写不好做饭的文章。说明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

学生观看课件图片及漫画,深入思考,探究问题。

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板书)

教师以电磁理论的发现、发展、完善,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对人类社会和生活提供科学指导为例,讲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材料:电磁理论的创立者科学家法拉第、赫兹和麦克斯韦的图片。人们根据法拉第、赫兹和麦克斯韦等科学家创立的电磁理论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话、电视、卫星遥感技术及现代互联网技术等,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又如,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理论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分析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说明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以此帮助学生明确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学生阅读材料,交流研讨,领悟哲学原理。

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板书)

师生共同阅读药神李时珍的材料及教材第66页“从输羊血到输人血”事例,帮助学生体会并理解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材料1:《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花费了27年时间才写成的科学巨著。在20多年里,他不但阅读了800多部书籍,积累了上千万字的札记材料,而且历尽千辛万苦,亲自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单方、验方。全书共收集药物1892种,药方11000多个。52卷的煌煌巨著,就是通过他自己的亲自实践和学习,将这一种种药物、一个个药方积累起来的。因此李时珍被后人尊称为“药神”。

问题:“药神”成功的事例,体现了认识的过程是怎样的? 材料2:教材第66页“从输羊血到输人血”事例

这个事例说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教师从事例出发,通过对这两个材料的分析、讲解,引发推动学生思考、归纳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从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过程,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4.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板书)

通过教材第67页漫画及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材料1:教材第67页漫画

问题: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材料2:《史记》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廉颇为统帅,秦军难以取胜。于是秦王施行了反间计,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却死搬兵书上的条文,结果40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问题:通过赵括熟读兵书却打败仗的事例,说明坚持实践和认识统一的重要性。通过这一组材料,师生共同讨论设置问题,说明不能割裂实践和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认识水平。

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板书)

1.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板书)教师以齐白石学画的故事入手,由浅入深,讲明哲学道理。

材料:齐白石是我国现代书画家和篆刻家。但他原是一位雕花木工,只在余暇学画和篆刻。27岁那年,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1889年春节的一天,当地书画家给齐白石出了个画题让他完成。作完后,附近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又喜结交朋友的秀才胡沁园先生十分惊喜,遂收齐白石为徒。他教齐白石读唐宋诗,并引导他看书。齐白石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常常读到深夜。经过苦读,齐白石背熟了唐诗三百首,还研读了不少古文,浏览了许多古典名著。他作的诗也别具一格,具有唐风宋骨的韵味。胡沁园从“立意”、“用笔”等基本功入手教授齐白石,还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画借给他观摩。齐白石眼界大开,他揣摩“八大山人”的作品,临摩、领会其用笔之妙,吸取百家之长,绘画技艺突飞猛进,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物、花、鸟的基本画法和技巧。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苦练书法和刻印。短短几年时间,齐白石在绘画、篆刻、吟诗、书法、装裱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成为名满天下的书画家。由于齐白石的不懈努力,不断提升了自己的发展能力,最终使自己从一位普通的雕花木匠转变成名满天下的书画家。

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齐白石学画故事的体会。说明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每个人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勇于实践,踏实肯干,持之以恒,最终就会像齐白石一样取得人生发展道路上的成功。学生读故事,谈体会,思考哲学道理。

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板书)

材料1:教材第69页“蓝领专家”孔祥瑞事例

问题:说说孔祥瑞是如何在知行统一中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

材料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个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进行试验,唯独白金丝性能良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的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

问题: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启发我们应该如何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 “蓝领专家”孔祥瑞和发明家爱迪生的成功充分表明,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中不断锻炼提高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做到知行统一,才能不断提高,走向成功。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汇总问题。

3.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做到知行统一(板书)

综合上面李时珍、齐白石、爱迪生、孔祥瑞等成功人士的事例,说明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做到了知行统一的。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要注意知与行不能割裂,知而不行,只说不做,知就会丧失意义;行受知的指导,行而不知,就是盲动,效果势必受影响。

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板书)1.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板书)教师通过列举一组名人从失败到成功的材料,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失败是人生道路上的常态,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失败,要明白失败与成功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材料:

蒲松龄—落第—聊斋志异

爱迪生—8000多次的失败—电灯泡 袁隆平—无数次的失败—杂交水稻之父 问题:

1.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在事业成功的道路上经历失败的故事? 2.说一说你自己失败与成功的经历。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从名人从失败到成功的事例引入话题,启发学生学会辩证看待成功与失败的关系,再由远到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失败成功的事例,初步尝试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自身现实问题。

2.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板书)教师先展示一幅漫画,表现人们对待失败的不同态度,通过问题引发学生谈自己对失败的态度;再通过一组名人正确面对失败的名言,帮助学生形成对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

材料1:漫画——他们这样对待失败 问题:你曾经怎样面对成功与失败? 材料2:

为了追求幸福而努力,为了实现梦想而奋斗,即使失败,也不悔今生。因为我毕竟试过了,行动过了。——贝多芬

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爱迪生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佩恩 问题:你将以什么态度对待成功与失败?

通过漫画分析及名言解读,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对待失败与成功的正确态度与做法:失败-正视-承认-分析-排除-成功―分析-努力-失败或新的成功„„并以: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材料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板书)教师选取来自中职学生生活的真实求职案例,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哲学思考来解决现实问题,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奋斗的精神。

材料:某职业学校两位2006届财会专业技能优秀的毕业生先后去人才市场找工作。

甲同学多次求职遭到失败,但他并不气馁,他认真查找原因、虚心向人请教求职方法与技巧,终于找到了工作。他对待工作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得到了单位认可。

乙同学经历了几次求职失败后,就灰心丧气失去信心,不肯再出来找工作了。他在家终日与电脑为伴,过起了“啃老”的日子。

问题: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怎样对待求职失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这个事例与学生息息相关,可以交给学生充分讨论,畅谈己见,教师应注意点拨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看法,以切实解决中职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应对失败挫折的方法。

四、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板书)该部分以前面教学为基础,设计问题由学生做专题讨论,顺势以结构图形式归纳出中职学生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如何做到知行统一。

问题:中职学生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如何做到知行统一?

〈体验导行〉

〈课堂小结〉对照板书总结 利用板书,以对话方式引导学生就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对课堂内容归纳总结,统揽全局,抓住教学主线,帮助学生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学生参与小结,实现对知识的再掌握,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课堂练习〉

运用教材导入部分小陆的事例设计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哲学理论的认识,理论联系实践,运用哲理分析事例,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问题:

1.从小陆做市场营销工作成功的经历,谈谈你对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把实践和认识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的理解。

2.结合小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在实现成功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和挫折?

课堂练习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能够从贴近自己的事例中取得经验与教训。在讨论的过程中,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学习小陆的处事态度和品格,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德育渗透。

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组交流讨论、分析贴近自己生活的事例,深入思考,强化认识,渗透德育教育。〈课后作业〉

1.有的同学说自己只要考试成绩高,考上好大学,将来就一定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参考本节课所学内容,查找自身在知行统一方面的不足,制订一份合理可行的学习与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分层次巩固知识,提高认识。〈教学反思〉

因为哲学问题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选取大量有说服力又通俗易懂的材料,从分析材料入手,提升哲学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到生活实践,指导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找出与生活的契合点,从而掌握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在教法学法上,以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讨论法为主,用丰富的事例贯穿全课,精心设置问题,步步深入,激趣导学,通过学习事例让学生掌握哲学知识与方法。整体教学思路清晰,理论与实际契合度高,课堂教学效果好。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中使用多个事例,需要教师具备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否则容易使课堂发散,重点难点不突出。〈板书设计〉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

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4.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

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 3.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做到知行统一

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

1.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2.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

3.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

四、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1.必须终身勤于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2.必须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篇5:17:第七课偶像与自我

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第七课偶像与自我课时:2课时主备人:常晟审核人:审核时间:总第17课时

第一课时透视“追星”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追星”是一种正常现象,理解“追星”的原因,掌握“追星”的利与弊。2.正确认识“追星”现象,剖析“追星”利与弊,学会将“追星”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3.走出“追星”的误区,树立正确的“追星”观,从深层次去认识明星与偶像,将偶像所代表的精神内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重点、难点: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

成良好行为习惯。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一)课前准备

1.说出自己崇拜的偶像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追他或她,是明星的哪个方面吸引着你? 2.收集你所崇拜的偶像的资料或相关事例,课堂进行交流。

(二)知识预习

1.青少年“追星”,既可能出于和的需要,也可能是为了、、等。

2.“追星”在青少年中是现象,也有一定的。3.不同的明星被人喜欢的原因不同;对于同一个明星,不同的人也不相同。4.“追星”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却有是非利弊之分。5.简述“追星”的利与弊。

二、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1)有同学认为,没有偶像是可悲的,你怎么看?

(2)“追星”现象究竟是否正常?

2.完成课本P66探究,讨论我们应该“追”什么样的明星。

3.你喜欢明星是因为他(她)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崇拜?“追星”让你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三、训练巩固:

1.喜欢明星是一种()

第页A.庸俗情趣B.正常的心理现象C.不良诱惑D.老师反对的2.一群青少年,有的衣服上写着“我是玉米”有的衣服上上写着“我是盒饭”,有的写着“我是笔迷”“我是凉粉”。他们的行为是()A.追星行为B.从众行为C.代表时代的新潮流D.喜欢明星的品格

3.追星在青少年中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有一定的合理性。青少年产生“追星”因为()①明星能帮助实现自己的梦想②明星能满足自我的精神寄托③为了寻求刺激,追求浪漫④明星比生命更重要 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②③

4.自从台湾电视剧《流星花园》传入内地,许多青少年像着了魔一样。走到校园中到处可以听到对戏剧中人的倾慕:“F4好帅啊,家里又有钱,真羡慕他们。”他们的行为是()①崇拜明星外形② 崇拜明星的内在品质③崇拜明星的演技④崇拜明星的生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5.张强非常崇拜乔丹。“篮球飞人”乔丹带领芝加哥公牛队6次获得全美篮球冠军,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篮球的认识。他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令人敬佩。这说明张强崇拜乔丹的()A.英俊潇洒的形象B.超人球技C.内在品质与精神D.收入和地位

6.范勇是个体育迷,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收集相关的资料上,上课也偷看篮球杂志。你认为他的行为是()A.中学生的追星行为,是可以理解的B.追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支持他 C.追星就要花时间,无可非议D.为了追星耽误学业的行为是错误的。7.吴超非常崇科比布莱恩特和詹姆斯,希望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于是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准备报考体育院校。你如何看待他的行为()A.崇拜并学习,是积极的行为B.这样很耽误时间,不得提倡 C.盲目崇拜,对他今后的发展不利

D.崇拜可以,但锻炼身体没有必要

四、拓展延伸:

请结合上述事例简要要谈谈追星的利与弊。

五、作业:

A《练习册》同步探究第一、二题;测试与评价第一题 B《练习册》测试与评价第二题

六、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篇6:第七课文件删除与回收教案

知识目标

1、理解回收站的作用及本质。

2、知道把文件或文件夹放入回收站的途径。

3、掌握在回收站中还原或彻底地删除文件或文件夹、清空回收站的方法。技能目标:

1、能熟练地在回收站中还原和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2、清空回收站。

创新目标:通过营造创新课堂,增加学生发散思维,主动探索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和课后活动使学生了解不能随便删除计算机中的文件或文件夹,否则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教学重点:

1、掌握删除文件或文件夹的方法。

2、能熟练地在回收站中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还原或彻底删除。

3、了解时常清理回收站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1、能熟练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2、能根据要求实现回收站的清空及还原、彻底删除文件或文件夹。教学形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与自学辅导模式并用。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知道计算机存储器的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为了节省硬盘空间或其它存储介质的空间,对于一些不再使用的文件或文件夹需要经常进行清除,如何清除这些垃圾文件或文件夹,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引出课题——文件删除与回收。

二、新课讲解:

1、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1)方法一:快捷方法。

教师讲解演示删除“小鸟“学生练习巩固,完成任务一。(2)方法二:鼠标键盘法。

教师讲解演示,学生练习巩固,完成任务二。(3)方法三:菜单法

教师讲解演示,学生练习巩固,完成任务二。小结删除文件或文件夹的方法。

2、回收站的操作

(1)恢复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ⅰ方法一:快捷方法

教师讲解演示,学生练习巩固,完成任务四。ⅱ方法二:菜单法

教师讲解演示,学生练习巩固,完成任务五。(2)清空回收站。ⅰ方法一:快捷方法 教师讲解演示,学生练习巩固,完成任务六。

ⅱ方法二:菜单法

教师讲解演示,学生练习巩固,完成任务七。小结:回收站的作用。

讨论思考:能否不经过回收站直接将文件或文件夹删除。

3、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第七课:文件删除与回收方法一:快捷方法

一、删除文件或文件夹方法二:鼠标键盘法方法三:菜单法恢复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二、回收站操作清空回收站方法一:快捷方法方法二:菜单法方法一:菜单法方法二:快捷方法

4、拓展一:

篇7:第七课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一课时

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内容的地位】

本课时是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重点内容。就全书来说,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提高人生发展能力要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既要重视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逻辑线索】

本课时的核心是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先是点明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进而阐述实践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最后强调中职学生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要重视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本目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而有些学生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存在一些片面看法。一讲实践,往往认为就是单纯的行动;一谈认识,往往又认为是单纯的认知;对于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践和认识哪个重要,往往有非此即彼或者无法统一的认识和做法。所以,引导学生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到把实践和认识相结合,做到真正的知行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确处理好读书与实践的关系。本目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时的落脚点。主要引导中职生明确实践在提高人生发展能力中的决定作用,人的认识、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只能从社 会实践中产生。引导学生理解读书是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备的,但又不能仅限于读书,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取得人生的成功。

●学情简要分析

1.从知识基础上说,中职生对本课时有关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知识,有一些了解。但他们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理论知识面相对较窄,对这些知识了解较浅,尤其是对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存在理解上的难度。

2.从身心特点上说,中职生具有好奇心,但缺乏主动思考探究的精神,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习惯于接受,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都比较弱。

3.从生活经验上说,中职生长期处于家庭和学校的生活之中,与社会接触较少,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对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生活方面的了解较少,对理解人生发展能力和必须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缺乏全面和深刻的社会生活方面的体验和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

了解实践和认识的含义;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教学,增强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道理的认同,初步形成知行统一观,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运用

列举生活实例,阐明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播放视频《“蓝领专家”孔祥瑞》,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2页“蓝领专家” 孔祥瑞的事例,思考下列问题:

审视“蓝领专家”孔祥瑞的成长历程,说一说他的各种技能是从哪里来的,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设置的问题是引导学生从“蓝领专家”孔祥瑞的成长历程得出,人生发展能力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引思明理】

让学生思考或讨论上述问题,并回答。采用对话教学,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教师总结一:

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从而影响了人生的发展。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都不是先天形成的,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蓝领专家”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能力、锻炼成才。

课件展示: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

(1)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从而影响了人生的发展。(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

(3)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能力、锻炼成才。教师总结二:

1.“蓝领专家”孔祥瑞把工作岗位作为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把设备故障作为课题,把身边拥有一技之长的工友作为老师,勤奋学习、不断钻研。他所掌握的与设备有关的机械原理、液压、电工、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和各种技能都是来源于生产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增长的,充分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孔祥瑞把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中,指导自己的工作,在实践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逐渐成长为一名专家。这充分反映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3.“蓝领专家”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就必须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 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课件展示: 2.实践出真知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出真知。

(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3)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4)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水平。【体验导行】

让学生联系教材第82页“蓝领专家”孔祥瑞的成长历程和第85页的事例,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未来人生发展,谈谈自己如何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事例,审视自己,采用对话教学、风暴式教学,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设置的问题,使学生理解不能割裂实践和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提高自己的人生发展能力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认识水平。

教师总结: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中职学生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中职生要积极投身实践,努力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就要同劳动群众相结合。

【课后拓展】

依据自己的人生目标,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专业,制定一个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第二课时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内容的地位】

本课时在上一课时学习实践和认识的统一观点的基础上,进而学习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是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生活中讲,在上一课时懂得了只有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进而明确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升华的,只有努力做到知行统一,才能不断追寻成功、真正实现人生的成功。

本课时的核心是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先是指出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然后阐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决定了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升华的。最后强调追寻人生成功必须努力做到知行统一。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这是本课时的哲学观点,中职生受年龄阅历和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影响,往往只会看到过去或者现在人们对事物的实践和认识,不清楚其中的曲折过程。而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发展着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又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所以,引导学生理解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个难点,结合人生发展进行理解也有难度。这是教学难点。

(2)追求人生成功必须努力做到知行统一。这是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也是本课的落脚点。把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观与解决人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掌握此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哲学的作用,更能自觉运用哲学指导行动。同时,如何帮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失败与成功、如何把知行统一观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有一定难度。

●学情简要分析

1.从知识基础上说,中职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对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在认知上比较片面浅显。

2.从身心特点上说,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虽然学习基础较弱,但具有较高的情商,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意识和能力,兴趣点较广,在某些领域上的知识面也比较开阔,不拘泥于形式。

3.从生活经验上说,学生对失败与成功既有一些了解,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有所体验,大多数人只是缺乏正确的态度和深刻的认识。另外,对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可,基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对未来的人生选择有了一定的思考。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分析略)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理解成功与失败的关系,领会用知行统一的观点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2.情感态度观念:明白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决定了不断提高人生发展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中不断总结升华的;深化成功的内涵,鼓起追求成功的勇气。明确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重要作用,树立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追寻人生成功的观念。

3.运用:列举生活实例,运用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道理,阐明失败与成功是相互转化的;学会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追求成功、实现成功。

●课堂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调查搜集。学生阅读教材,搜集资料、调查、访谈。可以从三类人物来调查搜集,体现全面性。

①根据班级人数,或议题内容的需要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组长一人。组长负责小组内同学的分工与活动的开展和管理。

②搜集:各组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介搜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包括自己专业领域成功人士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并分析其中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原因和方法。

③访谈:访谈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请他们谈谈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并分析其中失败转化为成 功的原因和方法。

④调查:围绕教材有关在知行统一中追寻人生成功的内容制成调查表,到自己或学校所在的社区、村或者父母、亲戚所在的企业,也可以到街头或者本班及其他班级,进行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并分析其中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原因和方法。【课堂过程】

设计意图:采用“成果展示-----合作研讨----体验践行”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中,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探究、讨论,提升思想认识。

导入新课: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

第一个环节:成果展示

各小组展示自己课前分配的搜集、调查或访谈的成果。第二个环节:合作研讨

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成果,引导学生合作研讨: 1.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2.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 通过师生探讨,教师最后总结: 1.正确对待失败与成功

(1)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2)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1)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2)实践发展永无止境,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也永无止境。

(3)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升华的。

3.追寻人生成功必须努力做到知行统一

(1)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2)必须终身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3)必须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快乐。

第三个环节:体验践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案例,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能够从贴近自己的事例中取得经验与教训。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七部委决定:在全国开展学习10名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先进事迹活动,他们分别是:“铁人式好工人”王为民、“工人专家”李斌、“模具新秀”李凯军、“金牌工人”许振超、“油井女杰”束滨霞、“创新尖兵”罗东元、“焊接巧匠”高凤林、“采机神医”栗俊平、“精准操作手”唐建平、“革新高手”鲁宏勋。

搜集整理他们的事迹,摘录他们的成才感言;选取其中一个写出自己的推介意见和感悟,说明如何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开一次主题班会,并将上述内容呈现在班级板报上。

【课后拓展】

篇8: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第七课教案

(唯物辩证法)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七课

复习教案

一、构建体系

二、考点梳理

考点

一、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相互影响、_________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_____________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表现: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_______________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___________。

(3)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______为转移。

(2)表现: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类活动无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3)方法论要求: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反对诡辩论。

4.联系的多样性

(1)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2)方法论要求:

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__________________为转移。

5、联系具有条件性

(1)含义: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2)方法论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_____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_____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判断】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3、任何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着

4、联系是客观的,所以事物的联系是不可改变的5、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

6、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7、联系是客观的,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 【实战演练】

1.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链条表明

①人们可以在实践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为联系是人的能动活动的产物,是主观的 ③人们建立人为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 ④人为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1年10月31日凌晨,世界人口达到70亿。针对人口问题,各国政府从自身国情出发,采取了或抑制、或鼓励的不同生育政策。这说明

A.客观与主观要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C.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D.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2011年11月11日被认为是一个“百年一遇的巧合”。韩国人为了给即将出生的婴儿争取到一个特别吉利的身份证号“111111”,选择在11月11日进行剖腹产的孕妇人数比往年增加20%。美国还有一些好事者和激进论坛称“11/1l/11”是世界末日。人们赋予一个日期不同的含义,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想象的联系可以代替事物固有的联系 B.人们基于主观目的可以创造多种联系 C.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主观臆造某种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5、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 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7、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树叶是利用太阳能的高手,如能人工造出“树叶”,能源问题或许就能得到解决。最近美国科学家诺切拉宣布造出人工树叶。这种人工树叶形状像扑克牌,只需放入水中,置于阳光下,它 便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并将这两种气体存储在燃料电池中,以此发电。这个发明被认为是人类寻找替代能源征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这表明()

A.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B.创造性思维和合理推论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存在 D.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创造条件,建立起新的联系

9、我国一些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却以“拒绝新闻采访”为解决之策,是无视联系的客观性的表现。关于联系的客观性表述正确的是()

①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人化”特点,受人的意识控制 ④人们在客观事物的联系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信访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是人民群众反映民意的主要渠道。但近年来,电台直通车、电视对话、网上交流正逐渐成为政府和老百姓沟通的新的途径,各地的电子政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的。从哲学上看,电子政务的出现表明()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 B.联系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11、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普遍性

考点

二、.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1)世界观原理:

①相互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整体是事物的______和发展的 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______和发展的__________,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第二,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______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 被支配 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相互联系:

第一,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_______作用。

第二,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_____________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意义: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的理想效果。(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判断】

1、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3、整体从数量上看是多,部分是一 【实战演练】

12、标普下调美国国债评级,引发全球金融恐慌,美债危机、全球衰退的舆论甚嚣尘上。在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深化的过程中,作为第一大外汇储备持有国,中国是否应该出手救援意大利,也成为国内热烈讨论的重大议题。有人认为,中国伸出援助之手,既是拯救自己,也是帮助他国。若各国央行的联手行动缺少了中国这一环,则中国会失去一个最佳机会,世界也会失去一份重要力量。这说明()

①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

②要搞好局部,重视发挥部分的作用

③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

④关键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一个人如果只去过北京上海,就断言中国发达,鼓吹“中国责任论”,肯定会招来质疑;同样,只沉迷于经济总量、发展速度,或者只盯着拆迁纠纷、食品安全,也很难了解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材料表明()

A.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依赖 B.要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可分割 D.关键部分对全局起决定作用 13、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①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4、移动互联网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一种新技术。“小巧轻便”及“通讯便捷”是它与PC互联网的根本不同之处,也决定了它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哲学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联系是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矛盾普遍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据 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整体高于局部,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刘邦屡屡打败仗,可是,“垓下一战”大胜,导致楚霸王自刎乌江。从哲学角度看,“垓下一战”证明了()

A.整体决定部分

B.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决定整体的性能

C.整体和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D.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

16、胡锦涛在2011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合作,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核安全等问题的国际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在这些问题上,中国都不能独善其身。这说明()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②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③部分离不开整体

④关键部分的性能决定整体的性能和状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有人认为,“窥一斑而知全豹”经不起推敲的理由是因为金钱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整体大于部分,无法从“一斑”推出“全豹”来。要使推理成立,必须()

①先有对“全豹”的整体经验,才有窥“一斑”得出“全豹”的可能 ②通过个别“斑点”的特征,看到“全豹”的一般本质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对“全豹”的认识

④只有认识每一“斑点”内部结构和整体性,才能通过“窥一斑”而获得对“全豹”的认知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考点

三、系统优化方法

(1)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①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②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要求:

①要着眼于_____________,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用_____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判断】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实战演练】

18、“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这体现了

A.系统优化的方法

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进世界的转变

D.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

19、、管理学中有个“米格-25效应”:苏联研制和生产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所使用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战机相比要落后得多,但由于在整体设计时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设计,从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该战斗机因其优越性能广受世界各国青睐。这启示我们在处理复杂工作时要()

①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②重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否定一切传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结】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实例:猪肉价格上涨引起连锁反应,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五个统筹、循环经济等。

2、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反对: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实例:有些人将命运同生肖属相联在一起;涸泽而渔、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循环经济;嫦娥一号卫星实现绕月飞行。◆小贴士:(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原理)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原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实例:青藏铁路全线开通等。

3、联系具有多样性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反对: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实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某人在社会上可扮演学生、教师、消费者等不同角色。

4、联系具有条件性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反对:反对忽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是错误的。

5、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6、系统和要素的辩证统一关系

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学以致用】

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应用】材料一 美国曾经考虑在一条河流上建大坝。建坝会影响一种小鱼的洄游,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终放弃了大坝的修建。这就是著名的“小鱼胜大坝”的来历。材料二 怒江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两条尚未开发的河流之一。怒江的鱼类资源中土著鱼种数量之高在全国少有,可以说,怒江是一个特殊的鱼类基因库。怒江峡谷曾经被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其自然景观颇为壮观。围绕着要不要在怒江上建坝,有关部门一直持谨慎态度,多次邀请生态、农业、林业、地质、地理、遗产保护、水利电力、环境科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

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有关部门在怒江开发问题上持谨慎态度的原因。(10分)①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大坝的修建与周围的生态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要态度谨慎。

上一篇:证券技术部部门工作总结下一篇:调查过程记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