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龙舟文化

2024-05-10

建设龙舟文化(精选6篇)

篇1:建设龙舟文化

龙舟文化论文:龙舟文化的发展路径探讨论文

目前高校必要的文化素质培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提升,这也为龙舟文化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的基础。

龙舟文化的起源与内容

1龙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龙舟运动起源于两千多年前,其传说各不相同,但归根到底都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随着龙舟运动的兴起,龙舟文化也随之产生,有研究者认为,龙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一是人们对“龙”的信仰与崇拜,即俗文化。其二,随着龙舟竞渡在民间的不断发展,逐渐升华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象征,即“精英文化”阶段[3]。其三,商品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龙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龙舟搭台,经贸唱戏”等等均体现了“商品文化”的价值内涵[1,3]。

2龙舟竞渡的文化内涵

浩瀚无际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龙图腾奠定了龙文化的根本基础,其中以水生态环境为依托的龙舟竞渡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深受人民大众所喜爱[4]。龙舟竞渡是图腾文化———龙为外型设计改造,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是在不断融合嬗变中形成的多层次、多文化的复合体。龙舟竞渡以其所具有的精彩纷呈,颇具民间特色,融观赏、竞技、娱乐和协作等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决定了龙舟竞渡运动的大众化属性[5],龙舟文化具有广泛的民间基础与大众基础。龙舟竞渡是生态文化,龙舟竞渡所依托良好水生态环境,激流勇进,两岸呐喊此起彼伏,为其生态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与人文基础[6]。

龙舟竞渡运动在宜春学院发展的现状

高校正在成为龙舟运动的一个重要营地,越来越多的高校龙舟队伍参与比赛的意义,并不简单的是要取得多么好的成绩和名次,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这是对龙舟运动人口参与面的扩大,是对龙舟运动技术含量的提高,是对传统龙舟队伍的一个挑战,是将龙舟文化更好、更全面的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的龙舟队将会促成龙舟运动的一次全面飞跃和提升,同时作为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活动,龙舟运动一直以来多在民间活跃,随着中国龙舟协会对龙舟运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龙舟运动已经呈现出了新的面貌,龙舟运动本身具有的魅力,比如团队精神的培养、坚强毅力的锻炼等吸引了很多高校学生,促成了龙舟在一批高校起航。

高校在人才、知识等资源上相对比较集中,这对开展龙舟运动比较有利,另外,高校在训练中也会从专业角度对龙舟的技战术、训练手段等进行研究,这也是对龙舟运动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并赋予龙舟运动以更新的文化内涵,经过这个提高过程,再进行推广,对龙舟运动的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7]。现代与古老,科技与传统的结合是项目与文化发展中的一个自然转换现象,一个运动项目、一种文化不断前进需要在总结传统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的元素。

尽管高校龙舟运动的开展与认同只是近若干年的.新事物,尽管首次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赛艇与龙舟分会成员只有区区十所大学,但到目前为止,高校龙舟运动已经蓬勃开展,相关高校龙舟文化与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经常组队参加全国各种龙舟赛事活动的高校也越来越多,充分体现了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优势[8],龙舟运动因高校的参与会越来越具有活力,其发展也越来越快,龙舟运动已成为大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随着龙舟运动在高校的开展,龙舟文化也慢慢开展起来,许多大学生通过龙舟文化的熏陶,改变自己的不良嗜好,成为品学兼优的当代大学生。

龙舟竞渡运动在宜春学院延续与发展的措施

1开设龙舟文化选修课

高校是一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与中学相比较,大学生具有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有关龙舟文化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民族传统文化,拓宽知识面,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为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打下基础。同时龙舟文化公选课的开设,也为教师施展才能,传播知识,为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科交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开设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知识讲座

目前,许多高校每年都会抽出大量时间与经费为本校学生开设各种知识讲座。龙舟文化在高校作为一个新兴的科目,尤其迎合了当前大学生思维活跃,民主意识较强的特点。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项目的代表,龙舟文化教育可以考虑采取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自主式”教育模式,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研究龙文化与龙舟文化,探索龙文化与龙舟文化的渊源,体会龙舟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广泛招募龙文化热爱者积极参与龙舟训练与竞赛,引导大学生体会龙舟竞赛中体现出来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思想。这也是龙舟文化在高校发展的意义所在之一。

3举办校园龙舟文化节

在端午节期间,开展维持一周的龙舟文化节等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如学校龙舟队征集队标,鼓励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加设计,并评选出1,2,3等优秀奖,给予奖励;开展龙舟文化有奖知识竞赛,不但可以宣传龙舟文化,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并喜爱龙舟文化;举办龙舟文化知识展,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到场参观与学习交流;举行龙舟下水仪式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了解龙舟运动与龙舟文化;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富有民族特色的龙舟比赛,通过观看比赛,让学生了解从龙舟运动中提炼出来的龙舟文化的真正含义。通过举办各种有关龙舟文化活动,在高校校园内掀起一片“龙舟热”。让更多的学生去喜欢并主动地传播龙舟文化。

4举办高校龙舟友谊比赛

我国已有50所左右的高校成立了龙舟队,在每年的端午节期间完全可以举办高校龙舟友谊赛。通过比赛增进了解,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了解彼此学校与周边城市的文化;同时,有龙舟队的学校的学生会更加关注自己学校在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渐渐就会从关注发展到喜爱,并积极主动的去传承与发展龙舟文化。

结束语

龙舟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优良教材,龙舟文化对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龙舟文化体现出来的民族性、团结性、包容性、娱乐性、竞技性,对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价值观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龙舟竞赛在国内外交流的日趋频繁,龙舟运动已经逐步走向国际化,增进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显然,龙舟运动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媒介,但是,由于国内外文化的巨大差异,大部分其他国家只是开展龙舟运动,并没有对龙舟文化做出具体的研究,让高校传承与发展龙舟文化是因为大学生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开拓者,他们不仅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同时也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国家和角落。

篇2:建设龙舟文化

摘要:在浩瀚无际的中华民族文化星空里.龙舟文化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龙舟比赛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有很强的地域性、群众性、竞技性和民俗信仰。现代社会的龙舟竞赛,在传承了其原始的娱乐性和民俗信仰的同时,增加了竞技成分,更多的注重其团队的合作精神,以及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体育竞赛精神。成为华夏民族一种内在的、文化的、精神的内聚力量。关键词:龙舟文化;龙舟竞渡;文化内涵

在浩瀚无际的中华民族文化星空里.龙舟文化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以龙图为 根底.以水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旗帜,数千年来为人民大众所喜爱。它生动群活的形式承载着千年累积的文化信息,长盛不衰,并傲然走向世界,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龙舟文化是在不断融合嬗变中形成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复合体。因此.我们研究龙舟文化,也必须从多角度、全方位来分析总结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形式特征。龙舟文化是图腾文化。众多学者认为,对龙图腾的祭祀崇拜是龙舟文化的起源。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考证的那样:“龙舟竞渡应该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俗。这可以从船上图蚊和挂龙子幡得到暗示。他们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我们不仅从龙舟活动的起源,而且从龙舟活动的延续也能证明龙舟文化是一种图腾文化。如果不是出于对图腾的尊崇和仰慕,如果不是图腾对^们的震撼和影响,一个如此直接的文体形态何以历百纪而不衰呢?图腾的民族性决定了龙舟文化的民族性,而真正民族的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震撼力,这也是为什么龙舟文化能随着华人向世界的流动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原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龙舟文化是大众文化。龙舟文化的观赏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协作性特征决定了龙舟文化的大众化属性。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幡、飞驰的龙舟、飞扬的号子,与两岸敢呼雀跃的 人群融为一体。哪里有龙舟赛,哪里就有激动的人群。桨手、鼓手、舵手是一个战斗的集体.一艘、两艘,数艘,多舟齐发,参与者众,方称龙舟竞渡。每场龙舟赛事少则成百上千,多则数十万众参与,表演者也好,观赏者也罢,无不如痴如狂,乐在其中。龙舟竞赛是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具有^民性的一种文化形式。

龙舟文化是生态文化。龙舟竞渡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其盛行的地方往往是滨湖沿江、水网密布的平原之乡。人们驾驭龙舟搏浪急行,寄托了芸芸众生征服自然和与自 然协调共生的强烈愿望。一个良好的龙舟赛场必须是周边生态环境受到良好保护的场所。一场激烈的龙舟赛事过后,也不会给自然环境留下一丝遗憾。没有良好的水域不可能赛好 龙舟,没有和谐的生态环境。也不可能发展和延续龙舟文化。荆州九龙龙舟赛场,依托护城河,背靠古城墙.紧邻凤凰广场,是一个生态环境和谐、人文景观独特、历史积淀深厚、赏心悦目、庄重典雅的标准龙舟赛场。在此时此地举办龙舟赛事,将进一步顷养^气.沟通古今,提升龙舟文化的底蕴。

龙舟文化星爱国主义文化。龙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龙舟文化所蕴含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人文精神,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滋养着江汉大地,塑造着荆楚儿女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龙舟竞渡,祭奠屈原,相沿成俗。屈原是中华民旗精神的典范。屈原的爱国情怀、忧民思想、高洁人格,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甚至不同的国度,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正如一代伟人毛泽东所言: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晨,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我们为追荐屈子忠魂,祭奠大夫英曼,邀四海宾朋,办龙舟盛会.就是要弘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龙舟竞渡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龙舟运动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平等与参与

现代的体育运动都在走产业化的路子,但是产业化的前提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全民化。龙舟竞渡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应以全民健身为纲,本着平等的原则参与运动。在 龙舟竟渡活动中,只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身体健康会游泳,在没有辅助救生设备情况下,能穿着比赛服装游泳100米以上:.在无年龄限制的组别中,如果选手的年龄未达到12岁,则要有父母一方或指定的责任人在船上陪同——均可以参加龙舟比赛。我们从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就可以看出龙舟竞渡包含的甲等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运动中,其他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可以降低到最低水平。比如人与人之间学识、学历、社会地位、所获成就等方丽的差距,在运动过程中往往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在其它的体育运动中并不

多见,它为平等参与创造了前提。其次,龙舟竞渡规则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如它不按照身高、体重进行分级比赛。从现实也可以看出,一般参加龙舟的人都是普通百姓,龙舟文 化是作为一种大众的普及文化。

合作与竞争

龙舟运动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依靠单片桨叶的划桨作为推进方式,在鼓手积极有节奏地敲鼓指挥之下运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舟船前进的运动。龙舟比赛的胜利,是整个 集体齐心防力,默契配合,以达到整体动作谐调、和谐,合力向前的结果。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伴随着龙舟竞渡的全过程。龙舟竞渡自始至终都包含着这种关系。这种竞争包含了运动者之间精神、心理、体能、技能等方面的全面较量。同时作为一个集体运动项目,龙舟竟渡要求运动员具备与同伴进行合作的精神。因此,在龙舟运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表现得非常明了,对促使人们树立合作与竞争的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它体现的是一种团队的精神,讲求集体力最大于个人力量,这与重视集体等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中国有许多成语.如患 难与共,风雨同舟,同舟共济等都是这种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的体现。龙舟竞渡对促进人类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在激烈紧张的工作生活中,人们需要一定的方式以求得心理健康,其中的最佳方式就是运动。现代社会虽然为人们创造了广阔的空问,在紧张的工作节奏和繁忙的生活压力,使人们背负了越来越多沉熏的心理负担。体育运动是喧泄情感、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之一。参加龙舟竞渡是体育活动中驱逐紧张和压力的好方法。因为龙舟运动是一项户外水上运动,举行的地点⋯般是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空旷水面。人们在龙舟竞渡的过程中,可以脱离原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望着·片绿波荡漾的水丽,会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客观现实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压力就会降低。因此龙舟竞渡可以在减轻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焦虑情绪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龙舟竞渡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龙舟竞渡能促进人类生理健康

龙舟竞渡是群众性娱乐与竞技运动交融结合的一种活动,它与常规的竞技运动不同,其形态自然,可以在欢快中,自然的完成操作,达到锻炼的目的。龙舟竞渡的技术特点是需要保持自己的动作节奏和所有队员的节奏一致,这就要求运动员,要集中精力听指挥,做出正确的判断,因而能够提高人体感受器官的功能,提高中枢的灵活性,以及运动中枢支配个人体器官的能力。长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能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如心脏收缩能力增强,呼吸系统功能增强,循环系统功能增强等等。

龙舟竞渡是我国一项最其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的文化遗产。透过龙舟竞渡的多元的文化现象与龙舟竟渡在当代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创造的实际意义的研究,对进一步挖掘龙舟文化资源、丰富我国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健全人类身心与创造社会财富其有重要意义。同时启发我们应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努力使之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篇3:安康龙舟文化透视

一安康龙舟习俗的历史渊源

安康南北朝时期就有关于龙舟的记载, 其他史料记载也很多, 据康熙三十四年兴安知州王希舜《重修兴安州志卷二·古迹志》载:“望江楼:在汉南岸, 昔人观竞渡处, 今废。”据此可以推出安康龙舟竞渡的风俗至少在明代已具规模且相当热闹, 当时已提升至官府活动。《重修兴安州志卷二·风俗志》记录:“端阳, 官长率僚属观竞渡, 谓之踏石。”关于龙舟竞渡的盛况, 成书于清康熙二十六年的《石泉县志·风俗》载:“……鼓乐盈街, 红榴绿艾, 命索虎符, 馈送竟日。官僚尉具席于楼船, 敦请长令观龙舟竞渡。男女盈岸, 轻舟画艇而载歌舞者, 邑中士绅之家也……左顾右盼, 应接不暇。终日而后骖掉, 皆游倦而言旋矣。”随着时代的演变, 龙舟竞渡成为安康百姓广泛参与和热爱的活动。龙舟竞渡便开始定形制、定人数, 且出现由龙舟竞渡而增设的其他游乐竞标项目。1932年石泉县《续修石泉县志·风俗志节九·民俗》载:“汉水上制龙舟数艘, 舟约载二三十人, 挥旗击鼓, 各抓木桡齐划, 状如矢飞。上下竞渡, 投鸭夺标, 喝彩之声不绝。邑僚尉具席, 敦请长令同观……”新中国成立前, 安康城区每年农历五月初三至初六连划四日, 数十里内的男女老幼齐观龙舟, 有时形成举火夜赛的盛况。1946年6月2日《兴安日报》记载:当年端午节“竞赛龙舟有十条只, 情况激烈, 观众如云, 河街自西关至小北门, 皆为之途塞。”20世纪50年代, 除民间自发的龙舟竞渡外, 政府也组织群众进行比赛。1958年端阳节, 安康县人民政府举办规模宏大的“安康龙舟赛”, 沿安康城江面十余里龙舟竞渡, 汉江两岸观者如林。20世纪60年代初期, 每年也有群众自发组织龙舟竞渡活动。然而自十年“文革”开始后, 这一传统民间习俗被认为是“四旧”而中止活动。1991年原县级安康市人民政府在端阳节举行“安康龙舟竞赛活动”。当时有18支来自安康城区街道办事处、企业、机关单位的队伍参加比赛。进入新世纪以后, 为了发扬安康传统文化, 打造龙舟文化品牌, 安康籍老领导徐山林同志提议于2000年6月举办“第一届安康龙舟节”, 至2011年共举办11届, 规模不断扩大, 内容、形式不断创新, 功能和价值不断演绎, 从而使这一传统民间风俗活动在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二安康龙舟的发展状况

“2009年4月28日, 第九届安康龙舟节筹委会龙舟赛队组队成功。据了解, 本届龙舟节共计22支龙舟队参加竞赛, 安康市九县区及市直单位组10支队伍, 汉滨区组队10支, 其他2支由外国友人组队参赛。目前, 各赛队已组建完成, 各项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 5月18日将正式下水训练。据悉, 此次龙舟赛事共分六个单元:冲锋舟花样表演;龙舟方阵入场表演;龙舟横渡汉江表演;群雄闹汉江;百名游泳队员横渡汉江;500米下水龙舟表演。”

“2010年安康龙舟赛, 即‘第十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时间定于2010年6月15日至18日传统端午佳节期间举行。地点在安康城区, 届时, 明星大腕将助阵开幕盛典, 参加今年开幕式的明星有:朱军、王宏伟、张也、冯巩等。美丽如画的安康汉水之畔彩旗招展, 锣鼓喧天, 宽阔的汉江两岸, 宾客云集;美丽的金州古城, 双手迎客, 第十届中国安康汉江“明江杯”龙舟文化节隆重开幕。”

“2011年4月25日~27日在安康市金州广场、汉江南岸龙舟文化园合并举办中国陕西 (安康) 茶叶节及第十一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以‘龙腾汉江、陕茶飘香、富硒安康’为主题。‘两节’的合并举办, 将进一步提高办节规模, 整合资源, 提升档次, 突出亮点, 达到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 有利于扩大对外宣传, 树立安康良好形象,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本次20支参赛龙舟队进行了激烈的角逐。上午十时, 在汉江南岸龙舟文化园内, 举行了屈原祭祀仪式、龙头点睛仪式和文体表演, 到场观众一万多名。抢鸭子环节引人注目, 放鸭船放出鸭子, 各参赛龙舟竞相追逐争抢, 谁抢到的鸭子最多为胜利者。下午进行了500米下水直道龙舟竞赛项目, 4月25日举行300米上水直道龙舟赛。”

三安康龙舟习俗的基本特征

安康龙舟竞渡自汉朝开始繁衍, 至宋代开始形成竞技比赛风俗, 流传至今已两千余年历史, 深受人们喜爱, 并形成鲜明的特征。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特征: (1) 崇尚爱国精神。龙舟节已成为安康民间民俗。而龙舟竞渡这一风俗中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爱国精神的崇尚和对先贤的追忆, 附带有祈福求平安的社会心理。 (2) 聚合人心功能。龙舟竞渡之所以弥久愈香, 是因为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体现了民族体育的传统性、参与性、观赏性、竞技性等, 还能强身健体, 聚合人心、人气。 (3) 表演形式独特。安康龙舟竞渡与其他地方的龙舟竞渡相比有明显的特征:龙舟制作上的不同、比赛办法的不同、增设有桡手, 桡手边指挥边表演, 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 (4) 纪念历史人物屈原。安康龙舟竞渡是中国历史上纬度最高的大江大河的龙舟竞渡。加之安康时秦时楚的历史渊源和明清湖广移民因素, 与荆楚的龙舟有血缘关系, 尤其是屈原一度流放汉水流域, 使安康汉江龙舟竞渡更具有纪念屈原的性质特征。

四安康龙舟习俗的传承价值

安康的龙舟竞渡可为所有人参加, 划手平时亦农亦商亦医亦杂工, 没有固定的传承谱系。安康的龙舟较早参加的队伍有镇江寺的红龙队、西泗王庙的金龙队、竹木行的青龙队、中渡台的黄龙队、小桃园的白龙队与中河街的红龙等。安康民间盛行龙舟竞渡也是现陕西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第一, 精神价值。龙舟竞渡的起源是追念爱国诗人屈原, 而龙舟精神则是“追念先贤, 奋勇向前, 顽强拼搏, 志争上游”, 这种精神也与改革开放精神和培育地方文化精神相吻合。第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龙舟竞渡在端阳节, 端阳节的民俗习惯中的插苍蒲艾香、吃粽子、点雄黄、采露水草等都与龙舟竞渡相得益彰。第三, 学术研究价值。安康龙舟的制作、竞渡运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第四, 文化创新价值。龙舟节创作了大量的现代歌舞, 为弘扬、利用、保护传统文化打造了平台, 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五, 实用价值。龙舟节的举办对安康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的观念等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龙舟节既可加快安康改革开放的步伐。通过市场化运作, 达到“宣传企业, 增加社会效益, 减少政府投入”的目的, 并积累了一定经验, 推动了安康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推进了安康旅游业和宾馆服务业的发展, 对安康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也可开阔当地人民的视野, 吸引各地的旅游者来此观光旅游。

五结束语

安康龙舟闻名中外, 集中展示了中华龙舟运动的发展情况。安康龙舟既是一种群众娱乐活动, 同时对人的体质增强、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安康龙舟应进一步扩大规模, 加强与各地龙舟队交流, 打造气势磅礴、世界品牌的龙舟赛。

摘要:2007年11月7日安康龙舟被列为安康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2011年共举行了11届国际性龙舟比赛。本文分析了安康龙舟的发展历史, 褒扬其闪光之良策, 策励其不足之弊端, 为各地龙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安康,龙舟,现状,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邦基.安康龙舟文化[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2010

篇4:建设龙舟文化

[关键词]龙舟比赛 龙舟文化 传统 现代发展

一、传统龙舟文化的起源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崇龙文化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是人们愿望和美好理想的化身。当今,不论在世界何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龙文化的存在[1]。

龙舟文化是龙文化所演变衍生出来的,关于龙舟的起源也有许多说法:

主要有两种:一是英雄崇拜说。黄益苏、史绍蓉在《赛龙舟》一文中记述: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战国时代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因主张改革和选贤任能,遭到贵族集团的反对。晚年屈原被流放江南,公元前278 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以身殉国。此后,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盛大的竞渡活动,世代相传。据闻一多先生考证,龙舟除纪念屈原外,在江华、江永一带还有纪念汉代苍梧太守陈林的传说;亦有纪念伍子胥之说,有的还说龙舟竞渡始于越王勾践。[2]二是宗教、祭祀说。据民俗学者张伦笃、黄靖中《竞渡、龙舟与龙舟竞渡之研究》一文总结,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在和自然界作斗争时,感到软弱无力和无法理解,便产生了想象中的超自然力量。对这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就形成了最初的宗教和宗教仪式[3]。对自然的无知和恐惧,使早期人类把宗教当成主要的精神寄托,一批与宗教祭祀相关联的活动应运而生[4]。总的来说,纪念屈原这种说法普遍得到人们的认可。

二、龙舟比赛的内涵

龙舟比赛是传统龙舟文化活动中的一项活动,不仅是一项民俗体育活动,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龙舟比赛在古代也叫龙舟竞渡、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在文献记载中,最早的龙舟竞渡活动当数公元前318 -296年战国中期的《穆天子传》。龙舟竞渡因地区、文化、民族、习俗的不同而演绎出各具民族特色、区域特点的传说。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龙舟竞渡文化也是经历了历史的发展变化,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农事信仰的寄托,更是当地人民对本族英雄和神灵的虔诚信奉,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他们的民族信仰[5]。

三、龙舟比赛对龙舟文化现代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龙舟比赛促龙舟文化规范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的渐渐演进,龙舟这一起源于古代的民间娱乐健身活动,在现今社会逐渐从民间进入社会的上层,被人民普遍接受,具有了一定的现代化内容,从一种文化意识发展到具有自己的机构团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一个可喜的文化现象。龙舟竞渡不仅具有了自己的组织——中国龙舟协会,并且在当代体育领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体育文化现象。1984年5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就做出了决定,把龙舟比赛列为国家正式水上比赛项目,同年10月在广东佛山举行了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赛。1985年6月6日中国龙舟协会在湖北宜昌正式成立。一时间其他各省、市、镇等相继成立了专业和业余的龙舟竞渡队伍,如东莞市麻涌镇光大龙舟队成立于2013年1月份,由镇政府全资投入建设、训练,打造成为一支全职业化的龙舟队伍。通过选拔,年轻力壮、团体意识强、划船技术纯熟的队员们投入了专业的训练。后得到广东光大企业集团的冠名赞助支持,成立东莞麻涌光大龙舟职业俱乐部。麻涌光大龙舟队参加国内、外各项赛事,在2013年及2014年中华龙舟大赛中,福建福州站、江苏江阴月城站、贵州铜仁碧江站等多站都取得总成绩排名第一,单项赛的冠军等多个奖项。在2013“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夺得男子组“嘉庚杯”500米总成绩第一名,社会男子组500米第一名,3000米绕标赛第一名。此后各种项目的龙舟比赛此起彼伏,如中华龙舟大赛就设置500米直道竞速、200米直道竞速,2013“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设置500米、3000米绕等细则。由此可见,职业化龙舟赛与古代的龙舟比赛相比,龙舟竞赛水平越来越高,比赛规模越来越大,赛事也逐渐趋于完善,细则越来越规范,而且对于比赛队员的要求、比赛距离以及比赛的规范化都有了详细的规定。

(二)龙舟比赛令龙舟文化地域扩大化

纵观我国的龙舟比赛,竞技地点基本在南方。这与南方的生态,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江南多水,溪流湖泊遍布水乡,这为龙舟比赛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比赛条件。在我国古代,龙舟竞渡有着很强的民族性,它是和各地的民族和历史相联系的。中国地域辽阔,人们分布在广袤的山川河流,各族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说,龙舟比赛也就带有一定的区域性、民族性和民俗信仰。现今龙舟比赛还打破了江南一统天下的局面,把属于南方水乡的比赛项目移到了北方,如中华龙舟大赛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共同主办。目前,中华龙舟大赛是中国规格最高、竞技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顶级龙舟赛事。大赛自2011年举办以来,以分站的形式巡回国内知名城市,如2013年就有海南万宁、福建福州、四川金堂、江苏江阴月城、甘肃永靖、贵州铜仁碧江、广东麻涌等站,其中不乏有北方的城市,而且在北方,群众的热情丝毫不输南方。 大赛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龙舟劲旅参赛,也将龙舟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使龙舟文化地域扩大化。

同时,随着龙舟文化的发展,龙舟比赛更趋向国际化。龙舟文化发源于我国,然而,它的影响远播异域,直至出现龙舟国际化的趋势。在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都盛行龙舟运动。此外,还有印尼、丹麦、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龙舟竞渡也正在兴起。特别是1999年第三届世界龙舟锦标赛在中国以外的国家——英国的举行,表明龙舟竞渡已正式进入了国际化的行列[6]。

(三)龙舟竞赛使龙舟文化商品化

随着传统龙舟文化的发展,龙舟比赛这种活的方式,更好地诠释龙舟文化,而在龙舟比赛的规模也逐步增大,受众也越来越广,规模越大,经济投入也就越来越大。现在举办一次较大规模的龙舟竞渡比赛,通常需要大量的赛事经费,而这些赛事经费主要靠市场运作来解决,而且通过市场运作筹集经费的比例越来越高,基本上实现市场办赛。如2013年11月,在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华阳湿地公园举办的中华龙舟大赛,笔者作为本站中华龙舟大赛现场直播的导演身份参与了整个赛事的运作,麻涌镇就专门成立了中华龙舟招商处,通过拍卖广告权和指定权不仅筹集到了近几百万的活动经费,而且活跃了市场经济,使得赞助商从中赢得大量商机。这些常态化的赛事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模式,每站只要根据当地的文化物质稍加修改,按照常规操作,便能取得圆满成功。通常“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吸引外商投资”是举办城市经常采用的手段。每举办一次赛事,会吸引大量的观众前来观看,这也会带来大量的消费。酒店、交通、旅游、商品零售以及各种服务业等都能够从中获益。例如麻涌镇作为一个水乡小镇,通过中华龙舟大赛,让全国人民都认识她,认识美丽的华阳湖,这都是龙舟比赛提供的契机,使得当地的旅游业、商业得到更大发展,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同时,麻涌光大龙舟队在历届国际龙舟赛、中华龙舟上年年获大奖,为麻涌的旅游、文化等形象进行了很好的推广,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综上所述,随着各类龙舟比赛的规模越办越大,参与的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多,比赛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中国传统的龙舟文化在现代得到了更好地发展,较之以前,更规范化、地域扩大化、国际化与商品化(市场化)。

参考文献:

[1]蒋东升,韦江华.龙舟运动的生理特征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6, (2):38;

[2]姜喜平.龙舟文化之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29.;

[3]马勇,贺昭泽.龙舟竞渡的发展及特点探析[J ].吉林体育学远报,2006,22(1):23;

[4]张斌,黄传兵.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历史变迁与现实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 25, (1):119;

[5]张玲玲.龙舟比赛与龙舟文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2: 22~24;

[6]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26;

[7]黎细凤,王洪宇.龙舟竞渡的文化内涵[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3):78。

篇5:顺德龙舟文化探析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北临广州,毗邻港澳,是广东著名的侨乡。明景泰三年(1452年)设县,1992年撤县建市,2003年改为佛山市辖区。顺德境内河网密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著名淡水养殖基地,“一田绿蔗一桑基,一片青蕉一口塘”是顺德乡村特色产业的缩影和写照。

珠三角“扒龙舟”习俗简介

北人赛马,南人竞渡,这既是南北生活方式差异的描述,也是两种不同文化圈的显著标志。龙舟,广府人称之为“龙船”;“划龙舟”为书面语,是龙舟竞渡的意思,此项民间民俗活动场面在端午节前后最为壮观。在粤语中“扒”“划”同音,“扒龙船”的“扒”就是“划”的意思,一个“扒”字表现出岭南划龙舟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港澳和珠三角地区的龙舟有自己的特色:一叫“扒龙船”,一叫“斗龙船”,前者是表演,后者是比赛。龙舟主要以坤甸木、松木、杉木等造成。在类型方面,有专用龙舟、简便龙舟、代替龙舟、游龙四种。专用龙舟也叫真龙,长条形,装有龙头龙尾,饰有红、黄、青、绿、白、黑等颜色,比赛后不是埋在河泥里就是吊在专设的木架上或祠堂的横梁上;简便龙舟也叫假龙,是指没有装上龙头龙尾的专用龙舟;代替龙舟指临时渡船之类的船,装上龙头龙尾而成;游龙(也叫文龙)就是只装有龙头龙尾,且都比较大、装饰华丽,高标罗伞,锦旗林立,不参加比赛,专供观赏。

顺德龙舟的制作礼仪

清《清远县志》载:“邑人好竞渡,各乡皆然,装为龙头、龙尾,率以数十人扒之。每于端午节前后举行。此本荆楚旧风也。”既然龙舟竞渡是荆楚旧俗,那么与竞渡相关的祭祀习俗来源于荆楚也就不难理解了。

楚文化的核心是巫祭文化。荆楚大地的造龙舟仪式,神秘而古老,流传广泛,此仪式传人岭南后,虽然形式上有所简化,但依然能生动地反映楚文化的巫祭文化特征,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寄托了先民的美好愿望。

在珠江三角洲,扒龙舟民俗文化活动一般由家族或自然村落推举的龙舟会组织。龙舟会的主要负责人称为“首司”,龙舟会决定龙舟活动的大小事宜。龙舟活动前,需要制作新龙舟的家族和村落,首先要选好吉日吉时,其制作的主要祭礼及仪式如下:

1.选木仪式

制作龙舟的木料必须是上等、粗大的杉木、格木、柚木或坤甸木,“砍伐要选在春天树木抽芽后的第三天进行”。砍伐之前,要在被选中的树木前摆上米、酒和肉,点香烛、烧纸钱来祭树,请师傅念经、放鞭炮,然后用红布条将选定的树捆住,仪式结束,开始砍伐。

2.发木仪式

造龙舟的场地一般选在祠堂的大厅内,或在祠堂外的空场中搭一个大棚,四周围得严严实实的。整个造龙舟过程不许女人和小孩接近。一切准备就绪后,就该举行发木仪式了。龙舟底部的那根木头称主筋木,过去,这根木头一定要用盗来的木材。人们认为盗物必须跑得快,于是造出的龙舟也定然划得快,别人始终追不上。制作方提前选好树木并跟其主人打声招呼,到时候主人也就象征性地追赶一下。当选定的吉日良辰来临时,首司把“偷”来的主筋木架在造龙舟的场地中央,在木头前摆上小方桌,摆上供品。掌墨师(主木匠师傅)点三炷香上供,口中念道:“天门开,地门开,弟子有请鲁班仙师下凡来。今年今月今日今时辰,某府(或某地)选择黄道吉日嘱弟子新造龙舟,望各路神仙保佑„„”念完后,掌墨师弹上第一根墨线,砍下第一斧,称之为发木,宣告造龙舟仪式正式拉开帷幕。

3.雕刻龙头仪式

雕刻龙头是最具神秘色彩的一道工序:龙头雕刻要在一间密室中进行。将一根长三尺三寸三分、直径一尺八寸三分的上等樟木,或其他上等木材,由两名未婚男子抬起高举过头,放在事先架好的木马上。雕刻师沐浴更衣,手持三炷香,朝樟木三揖三拜,再朝东西南北四方三揖,赞道:“子丑寅卯天门开,辰巳午未坐莲台。申酉戌亥传弟子,五龙奉请到此来„„今有某府(或某地)敬造龙舟,命弟子雕制龙头。天师鲁班秘传,弟子铭记心间„„”话毕,反身用力将斧头朝樟木劈下,雕制工作便正式开始。自此,雕匠不得离开密室半步,只有首司和送茶饭的人方可入内。在龙头雕成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匠人、首司、送茶饭的都必须斋戒,每餐吃素,但必须有酒。人们认为如果不按这些禁忌行事,龙舟的灵性就全无了。

龙头雕成后,还要举行盛大的祭龙头典礼:由雕刻师将龙头装饰一新;首司将龙头请到祠堂摆放好;在龙头前设香案;摆三牲、果品、茶酒等供品;点香烛、烧纸衣元宝(纸钱);首司主祭,祷告、叩拜;首司开光(点睛);礼成,燃放鞭炮。

经过这些仪式,人们认为这个龙头就有了灵性,而且要由“首司”每天用香烛供奉。

4.龙舟竣工仪式

龙舟的竣工仪式是继龙头雕刻仪式后的又一盛大祭典。这天要大摆筵席,以示庆贺,而且一定要将主筋木的原有者请来赴宴,并给予一定的补偿,以示感谢。此时造龙舟场地对外开放,全族男女老少均可入内参观,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条崭新的龙舟。其主要仪式有如下十项:

一是在龙舟前设香案。二是香案上摆放三牲、果品、茶酒和掌墨师的墨斗、斧头。三是点香烛、烧纸衣元宝(纸钱)。四是香案下放一个装满米的木斗,将掌墨师用的木尺插在斗内,木尺顶端系上红绸。五是要另备茶盘一个,内放大米和一只被绑住的活公鸡。六是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七是掌墨师解下木尺上的红绸,系于龙角上,先拜龙舟,再拜四方,口中赞道:“手持红绫三尺三,鲁班仙师赐我把头关。今有某府新造龙舟成功,命弟子关头,弟子请来仙师相助,请仙师保一方平安。”八是掌墨师提起茶盘中的鸡,掐破鸡冠,象征性地将鸡血抹在龙舟各部位,然后继续赞道:“王母娘娘赐我关符掩煞鸡,有天煞归天堂,有地煞归地府„„”抹完后将公鸡放生。九是端起茶盘,将茶盘里的米撒向四方并赞道:“丢掉掩煞鸡,手捧金盘米,一祭东方甲乙木,二祭南方丙丁火„„撒遍四方,平安吉祥„„恭喜贵府,满门列列,龙凤呈祥,万代兴旺。”十是将香案上的果品抛向众人,礼成。

仪式完毕,龙舟的制作便大功告成了。过去,香案下的那一斗米由掌墨师拿回家去,算作工钱,现在多数工钱是以现金结算的,掌墨师只是象征性地装点米回家,让家人也沾沾灵气。

顺德扒龙舟的文化习俗

世界龙舟看中国,中国龙舟看广东,广东龙舟就看顺德和南海。扒龙舟不仅是顺德端午节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顺德乡村最隆重的民俗活动之一,它传承了从明代景泰年间便已形成的几百年的龙舟串门、联络乡情的龙舟节习俗。

过去,顺德的每一处村庄,几乎都以社庙为单位,而且都会有龙船,每一条龙船与社庙都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村社族群的精神支柱之一。人们习惯按祭祀的庙宇或宗祠来进行自然区分,就像每一个村庄的村民可以分为一组二组三组一样,每个组都有自己的社庙和拜祭的神灵,因此组织者会以社庙为单位来组织龙船。村民们深信自己社庙的龙船就是保佑自己的神龙,与社庙里供奉的神仙一样,是护守一方的神灵,同时也是整个族群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

例如顺德勒流冲美龙舟,整个龙头鎏金,用长金鬃装饰,龙尾多用整木雕成,通身鳞甲。龙头和龙尾在竞赛前才在船上安装。顺德鸡公头龙舟上饰龙牌、龙头龙尾旗、帅旗,上绣对联、花草等,罗伞绣满龙凤、八仙等图案,中部设神楼、大鼓、铜锣各一。

在顺德传统民间习俗中,龙船宛如一条真龙,所以端午期间的各项仪式都有专用称呼与禁忌:捞出龙船要说“起”龙船,因为在粤语中“起”与“喜”同音;“龙舟进水”不能说成“龙船下水”;不能“抬”龙船,只能百多人用手“揪”起龙船到水上;龙舟活动结束后把龙船放回原处叫“藏龙船”,而不能叫“埋龙船”。另外,在过去,龙舟穿过桥下时,桥上禁止妇女通行,进行龙舟活动的河面禁止妇女在河边洗头,也不能踏上传统龙船上玩耍或扒龙船;参加扒船的人不能穿拖鞋,因有拖泥带水的意思而会被赶上岸;在龙舟活动期间禁止讲说对龙舟不吉利的话等等。

龙头、龙尾都放在社庙里,桡手们在“龙舟头”的带领下,抬着龙舟鼓,到各自的龙舟埠起龙,然后扒到庙前的河道湾泊。在比赛前后,礼乐人都要拜庙、贺庙,除了精心挑选桡手和加强操练外,还十分讲究“意头”,龙尾叫“龙一”,龙船下水叫“升水”;“出大标”是八艘龙舟间进行的大赛,三年一次;赛道设距离约5公里的上龙门和下龙门,龙门之间并排设标桩8个,上插标旗,每次到龙门,由艄公拔取标旗后才能返航。

在顺德端午龙舟竞渡的整套仪式中,龙崇拜的民俗文化始终贯穿其中,这是珠三角地区端午节的一大特色。

扒龙船分为两大类:游龙和赛龙。

游龙,又称趁景、出景、出游或探亲。是否设置奖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即使设置奖品,也不会很贵重,只是举办方的一点心意而已。游龙之前,会出台一些竞赛规则,包括时间、地点、路线等,所有参赛的龙舟都是自发进行比赛,而且都有一份奖品。这种比赛不在乎名次,而是注重装饰风格上的新颖、华美和表演技巧上的整齐、划一等方面。游龙的龙船装饰华丽,插上色彩鲜艳的高标、彩旗、罗伞和龙头、龙尾;在船中处配备铜锣、大鼓、唢呐手和神龛或神楼。龙船按锣鼓节拍一边慢扒游弋,一边吹奏乐曲,还有人在龙船头、尾部挥舞彩旗吸引观众。以顺德大良为例,扒龙船最具特色的是出景和探亲。所谓出景就是各地的龙舟集中到某一个地方进行竞赛和会演。在清代及民国时期,每一村或每一姓(一个家族)就有一艘龙船,这些龙船结成亲戚关系,从五月初一开始,龙船就到各亲戚处游弋。每到一处,主人便点炮仗迎接,请茶、送饼或请吃饭,这就叫作探亲。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亲戚之间就会互相帮助,亲如一家。

端午节扒龙船连续进行五天,新中国成立前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沿袭“初一扒东门(今云路村),初二扒北门(今北区),初三扒龙眼(今勒流龙眼村),初四扒旧寨(今苏岗旧寨村),初五扒大良”的顺序。有时为了满足各水乡村落的要求,在顺德大良的龙舟活动安排偶尔也做出一些调整:五月初一划北门乡(新?颍?,初二划东门乡(云路),初三划龙眼村,初四划大门乡(大门),初五划大良河。

赛龙,又称斗标或竞渡。赛龙分为赛龙船和赛龙艇。龙船的体积较大,船身也很重,有1700多公斤,长有30多米,可坐40~60人,小的一二十米,也能坐二三十人。赛龙的龙船装上龙头、龙尾,船中间配备铜锣、大鼓、唢呐和神龛,不仅装饰华丽,而且划手都是身强力壮的男性青年。而龙艇形体轻巧窄小,一般没有任何装饰,因赛程远,赛事持续的时间也就比较长,所以赛龙艇更能考验选手的技巧和耐力。因其竞渡的场面比较宏大,在顺德当地称之为放标或放大标。在大良,从初五这天中午起,赛龙云集大良河,一边敲锣打鼓游弋,一边物色对手。在大良河进行竞赛的龙船,一般是两艘,都是自发竞渡的。竞赛时,紧锣密鼓,水花飞溅,赛手大力扒桡,龙船高速前进,直到分出胜负才肯罢休。金榜村(今金榜居委会)饲养奶牛,村民长年外出割草作为奶牛的饲料,所以村里的选手都练得好臂力、耐力,每逢竞赛,往往都能取胜,因此“金榜扒仔(划手)”远近闻名。

龙舟要经过起龙、晒龙、上油、点睛、装饰等各种程序及仪式方能正式下水参赛,而龙舟赛事之外的祈求身体健康与增进族群团结的龙舟宴(龙船饭)、民间记录龙舟传统的龙舟歌标等仪式与活动表明,龙舟活动早已在佛山民间演绎出完整的“民俗文化生态链”。

篇6:首届龙舟文化节简介

-----江城区首次举办精彩纷呈的龙舟文化节活动

2014年月5日25日-6月2日,江城区以 “端午逆水赛龙舟” 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契机,首次举办了2014年龙舟文化节,龙舟文化节突出龙舟文化主题,举办了系列活动。活动由区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内容丰富多样,期间除了举行龙舟锦标赛外,还举行了游艇展示巡游、龙舟文化公园观礼台揭幕仪式、“端午逆水赛龙舟”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授牌仪式、男子篮球邀请赛、书法美术摄影展览等一系列精彩的文体活动。活动从5月25日持续到6月2日,近十万群众热情参与了本次文化节活动。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是保障

为做好本届龙舟文化节活动,区委宣传部组织了区文体旅外局等多个部门,开展相关的筹备工作。为做好本届龙舟文化节活动,组委会多次召开了相关活动的工作会议,对每个阶段工作进行跟进和督促,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使整个龙舟文化节活动安全、顺利、热烈、节约。制订了《江城区2014年龙舟文化节活动实施方案》,对龙舟文化节的各项活动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安排。

(二)群众支持参与是基础

群众文化活动要取得成功,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关心、支持、参与为工作着力点。我区本次文化节,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发动群众,活动取得良好成绩。一是举办了龙舟竞赛活动。来自全

区的12支传统龙舟队伍,为群众带来了42场精彩赛事,12条参赛龙舟在漠阳江上一决高下,最终双带七星旗荣获2014年龙舟比赛冠军;二是举办了书法美术摄影大赛及大赛展。以“龙舟竞渡、奋进江城”为创作主题,征集到全国各地参赛作品550多件,经大赛评委评定,张柏健《山谷论书》、梁克桓《璀璨鼍城》、王清泉《红犁》3幅作品分别荣获书法、摄影、美术一等奖。经过严格评选,共挑选出书法、美术、摄影及漆艺240余件优秀作品在市美术馆展出3天,吸引了广大群众前来参观;三是举办了干部篮球邀请赛。通过举办赛事,活跃干部职工文化生活,加强单位之间的交流。

(三)民俗文化与时代文化相融洽是途径

逆水赛龙舟是江城一项传统文化项目,史载有上百年历史,深深影响着江城广大群众、各行各业。要宏扬江城龙舟文化,我们必须深挖其文化底蕴,同时,更要让其与现代文明、时代文化相融合,相发展。要组织广大群众、文艺工作者,以歌曲、图片、摄影、现代手工艺等多种形式,进行文化发展的再利用。本次龙舟文化节,我们举办系列文化活动,以龙舟为媒,吸引全区、全省乃至全国文艺工作者参与,让江城逆水赛龙舟文化品牌进一步走向全省,乃至全国

二、主要成效

(一)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为群众献上一场场端午文化盛宴,活跃干部职工文化生活,加强单位之间的交流营造了喜庆的节日气氛,深受广大市民群众欢迎,进一步擦亮江城区“端午逆水赛龙舟”群众活动品牌。

(二)举办龙舟文化节,是对江城逆水赛龙舟等传统历史文化活动一次再挖掘,再讨论,再拓展的有益尝试。通过该活动,将由此拓展江城文化向更深远发展,为宏扬漠阳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我们的麦场主》读后感550字下一篇:资质申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