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话西游》有感(校选课)

2024-05-10

观《大话西游》有感(校选课)(共10篇)

篇1:观《大话西游》有感(校选课)

课程论文首页

《大话西游》观后感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挪威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不知道为什么,当今晚我再次看完月光宝盒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句话。第一次看月光宝盒的时候自己还在上初中,人生经历不是很丰富,只觉得那是一部纯粹用低级的玩笑堆砌起来的肥皂剧。但是今晚我再次把这两部电影看完的时候,却觉得周星驰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演员和导演,他用无厘头的幽默吸引人,却用两个爱情的悲剧来打动人。《大话西游》不仅是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剧,更是让人潸然泪下的真实的生活写照。喜中隐藏着悲伤,悲又用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我所有了解的导演中,影片中周星驰搞怪的表情,罗家英不着调的言语,以及强盗们滑稽的衣着令人忍俊不禁。白晶晶和紫霞仙子的爱情。了紫霞;至尊宝也与紫霞分手了,因为现实。我想词:“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要不要带上这去自己的爱情。带上紧箍咒后,我想他一定还在嘲笑自己,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没有本事救回?

可仔细想想其实不然。在结尾的时候紫霞爱上了夕阳武士,曾经她们都是那么的爱着至尊宝,而至尊宝也早已变成了那个满脸长毛,难道这不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吗?我们曾经以为永曾经以为永远会深爱着的那个人,就在时间的漫漫长河里,在不曾经我们以为有些记忆会刻骨铭心,但回过头看看,那些流爱过的人,都已渐渐远去。而影片最后的画面更是寓意深远,令人浮想联翩。提早出世的《大话西游》用时代不能接受的独特手法描绘了一段无厘头式的神魔故事,虽落得了票房的惨败,却被传颂为经典。相比之于周星驰其他类似快餐文化的电影作品而言,《大话西游》确实有它鹤立鸡群的资本。由于“神魔故事”和“人的故事”的本质差异,就可以派生出三大点差异:其一,拍神魔故事时间跨度更大;其二,拍神魔故事矛盾更激烈;其三,拍神魔故事感情更复杂。

抛开当时电影产业本身的硬件设施条件不论,单从其软条件来说:导演要拍好这样一部电影有难度,演员要演好这样一部电影有难度,同样观众要看懂这样一部电影还是有难度。而《大话西游》一番折腾下来的结果却是证明了,刘镇伟把《大话西游》拍成了经典,周星驰演把《大话西游》演成了经典,可惜观众刚开始却看得不太懂,不过好在几年之后还是把它看成了经典。

其实《大话西游》所包含的并非单纯的搞笑文化,它还是一部讲述人生哲学、世界观的电影,只是它借助了喜剧的搞笑外衣罢了。星仔的这种电影方式即是现在影迷们所推崇的大俗大雅风格。与此同时,也就是1998名字叫做《楚门的世界》通人在世俗安排的游戏规则里安静的生活,而当有一天,是别人安排的场景,强烈的追求自由的欲望充斥了他们头脑。他们都想逃脱,他们都想逃离这一佛祖或是上帝的安排,而去争取属于自己的自由。流泪流下也是上天安排的„„

讲到这里,插叙一段,“《楚门的世界》里最终主人公。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片中的导演比之于上帝,可以安排故事,可以安排风浪,甚至可以安排日升日落,真仁是走出了桃源村,离开了这个真人秀节接受了上帝这位“对我来说外面不过是一个更。同样对于真仁来说也是走进了另一个摄影棚,换了另一位导演罢了。《楚门的世界》借以讲述一场真人秀节目揭示了上帝安排人生命运这样一个规律,而《大话西游》则是借以讲述一个妖魔鬼怪的奇异故事,表达了对于命运安排的无奈。拍《楚门的世界》容易,拍《大话西游》难。

其一,时间跨度大。《大话西游》一晃讲述了五百年的故事,就如何让同一位主角的故事延续五百年,这是碰到的第一个问题。而其他电影讲述人的故事却不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因为在人的故事中,即使是讲了五百年,那也是换了几代

人的事情了。神仙、妖精却不同,他们可以存活千万年。在电影中,如何让这神仙妖精当主角的故事前后五百年联系起来呢,《大话西游》精心地设计了月光宝盒。而又如何让这样漫长的故事得以延续呢?《大话西游》却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并借助了一个轮回的利用,使五百年的时间变成了一个圈而非一条线。这尊宝对于白晶晶的一句话便概括了这五百年轮回故事的设计,“我就是你五百年后的老公,五百年后你因为我而放弃现在这段感情,我千辛万苦回到这儿来和在这儿做的所有这些事情全都是为了你”。

其二,故事矛盾激烈。自然比单纯的讲人类的故事多得多。是由情欲的深度不同而划分的。人类都有七情六欲,并比人类的强得多。便也是因为这个道理。手段,其中也包括去做杀人放火、而神仙则是轻情寡欲,他们不理会尘世的冲突,神仙中有一个派别叫做佛教,他们则是以普度众生为纲,死后都能这便是一个不免伤害到人类和神仙的利益,于是便有了神仙妖魔的故事。

放大罢了,最所以拍一部相同的故事由神仙妖魔做主角自然比以人类做主

“佛界易如,魔界难入”川端康成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想是因为在人的一生当中,年轻时候会有各种各样强烈的欲望,而到了老年时期便不再关心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只顾修身养性,所谓无求无欲了,也就是说这时候离佛界已经相去不远了。而如何才算进入魔界呢?是要一个人要为了目标去终其一生的奋斗便才算是走对了方向,但现实中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有几个伟大的人物能在自己的古稀之年人就充满追求,充满报复?所以川端康成便发表了这样的感慨“佛界易

入,魔界难入”。

其三,人物感情复杂。由于上述两点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拍起这样一部电影来当中人物的感情更是比单纯的人的故事复杂得多。所谓爱得更深,同时恨得也更深。片中白晶晶爱一个人可以为他一等等了五百年,而恨一个人即可一剑夺其性命。正所谓侠客之风也——干脆。没有太多啰唆的情感纠结,爱憎分明便是神魔电影的特点。

《大话西游》便是在克服了这三点难关的前提下完成了影片的拍摄和制作,所以自然和周星驰以往作品有了很多不同。难度大了,风险大了,来了。讲到最后,到底是在讲神仙妖魔还是在讲人也说不清楚了。回里的爱情,一次上天安排好了的旅行,幕罢了。

在茫茫的沙漠里,师徒四人正向西奋力的跋涉,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

篇2:观《大话西游》有感(校选课)

王瑞

看完《大话西游》之后,我非常钦佩韩田鹿教授。实话说,我是个西游记迷,电视剧和原著我不知看过多少遍了,对当中的故事情节了如指掌。可是我却没有韩教授那洞若观火的见解。经过韩教授的讲解,我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西游记的灵魂人物毋庸置疑,那肯定是孙悟空了。“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品质;西天取经彰显他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随其西天取经。这时的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了,而是一个头戴金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除妖降魔的英雄。总的来说,孙悟空身上有许许多多的优点,我们要学习的,应是他为实现目标而敢于拼搏的品质。你瞧,他一出世,为了能当上众猴之王,在不知道是否安全的情况下,他冒险进入水帘洞;等到他四百二十岁高龄时,为求长生不老,毅然踏上求学之路;不满“弼马温”的职位,他大闹天宫而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取经路上,为了保唐僧修正果,一路上忍辱负重。人无完人,孙悟空也有其缺点,主要就是叛逆,不愿受约束,这是他人生前进中的一大障碍,我们同学中也有一些这类人,但我想用韩教授的一段经典话语来提醒大家:少年的率意与天真,必须在进入成人社会中受到类似五行山一样的约束,否则就会推车撞壁,碰的头破血流。

对于猪八戒呢,他最大的特色就是贪吃懒惰,又重视物质享受,遇到困难时他就喊散伙,无法坚持到底。旅途中,一受到诱惑就想抛下其他人而中断西行之路。在一次次的出丑逗笑中,他给我留下了对人性贪欲的深思。

唐僧虽然这个取经队伍中的大领导,但他却是个个性懦弱、相当窝囊的人。他为人虽然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总是在落入陷阱之后,才大喊“悟空,救我!”。他的优点也相当明显,信仰坚定,不怕困难,刚毅执着,给了我许多启示。

沙僧虽着墨较少,但他刚毅木讷,沉默踏实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四人构成了一支取经队伍,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的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取长补短,一路上,居然就走过了十四个春夏秋冬,最后就完成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取经大业。它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作为团队的每个成员,我们可能各有缺点,但是只要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要我们每个人有着足够的包容性,我们就能完成单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而一旦这个这个团队大的愿景得到了实现,我们每个人的小愿景也就能同时实现。

篇3:观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还是小朋友很喜欢看的一本书。它里面有很多故事,其中我喜欢看的故事有“闯龙宫猴王获宝”、“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取经书返回大唐”等等。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因为他做一件事情不会放弃,面对敌人也非常地勇敢,而且他很爱他的师傅。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你选择的事情一定要向前冲,不要败落,要像唐僧师徒那样,不怕困难,要坚持、坚强,即使失败也不放弃,才能战胜困难。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事情要坚持,永远都不要放弃。

篇4:观西游记有感

我叹服唐僧师徒坚持到底的精神。从东土大唐出发到西方天竺,是多么遥远的路程。唐僧师徒披荆斩棘,一路高歌。无论遇到多少险恶,他们都能够坚持到底。红孩儿的三昧真火阻挡不了他们的前行,孙悟空与红孩儿不分胜负,但是红孩儿最终被观音菩萨收复;女儿国国王的诱惑阻挡不了他们的前行,唐僧遇到美色没有被诱惑,他本可终老于女儿国,但是他有着坚持到底的精神,毅然选择了前进;孙悟空看见白骨精化为人形,三打白骨精,唐僧肉眼凡胎不知真相,还念了紧箍咒,最后还是逢凶化吉,继续前进。

我叹服唐僧乐观,就算唐僧快要被妖怪吃掉,他也积极乐观,相信徒弟会救他。面临死亡的危险,他却不惧死亡,他相信徒弟的能力。

我叹服唐僧的不忘初心,唐僧历经磨难,但是却牢记最初的信仰,砥砺前行。因为不忘初心,他才一往无前。

篇5:观西游记有感

这不电视主要讲了师徒四人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上斩妖除魔,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这也表现了大家只要团结一心,做事情总会成功的。

从这部《西游记》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那一次,我和五个小伙伴一起下五子棋。我们先分好组,三人一组,开始了。三个人中一对一,我和我的妹妹下,我们开始了。“堵住她,堵住她!”我那两个小伙伴们大声喊着。可是我下我的棋,没听他们的,我输了一盘棋。另一个伙伴也是不听别人说,让她们给赢了。最后一位了,她们两个是下一个堵一个,我们两个让他看好了在下。她不听,就是对手下一个,她堵一个。最后他们又赢了。我们三个一看不行,就想了一个办法。一个人下棋,另外两个人指挥,三个人再一商量。果然赢了好几局。最后我们胜出了。

篇6:观西游记有感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县人,明代小说家。他出生于一个学官沦落商人的家庭,家境贫寒。他从小聪明过人,但在科举考试中屡遭失败。到了中年才落了个岁贡生的职位。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有个火眼金睛的眼睛,一看就看出了这个小姑娘是个白骨精,可是唐僧还是个凡人看不出,看到孙悟空把这个姑娘打死了特别生气,而孙悟空又打死了这个白骨精变得姑娘的母亲,唐僧更生气了!一怒之下把孙悟空赶走了!孙悟空生气地回到了花果山,猪八戒去请它,可它还假装不认识可把老猪气的呀!孙悟空还让自己的同伴们去打猪八戒,这里我觉得孙悟空太任性了!

全书在文艺艺术上有着鲜明的特色。故事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在塑造人物的一个突出点是将神性、人性、物性三者结合在一起,既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感。

篇7:观西游记有感

张版《西游记》在内容上还是很忠实原著的,特技也比老版的强很多,但是就是感觉少了些什么。从第一集来说吧,猴王刚出世在林子里嬉戏,老版里的音响效果还是很给力的,潺潺流水,啾啾鸟鸣,是那么的生动,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而新版在特效上是花了不少功夫,但是更像是魔幻片。老版六小龄童饰演的孙猴子,猴性十足,无论是走路还是说话,既透出了少年猴王的调皮又不乏其灵性;而张版吴樾饰演的猴子人性有余而猴性不够,看来还是功夫不到家啊,不是谁都能演孙猴子的。再说悟空拜师那一出,老版的菩提祖师仙风道骨,声如洪钟,而张版的祖师更像是金庸笔下的武学大师,少了分神仙味。另外,孙猴子施法术的动作怎么那么像《新白娘子传奇》啊,呵呵。可能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吧,总感觉不及老版,不过暂时先不灭灯,再看几集再说。

如今的翻拍剧,不胜枚举。光《西游记》就有好几个版本,再加上之前的《红楼梦》、《射雕英雄传》,最近的《亮剑》等,都不尽人意。为什么呢?是观众口味变刁了吗,也不尽然。新版的剧集加入了更多的高科技,色彩斑斓,极为炫目,而演员的生活条件也比以前强很多,所以不在硬件上。根结出在软件上,如导演、编剧、演员等。以老版《红楼梦》为例,当年《红楼梦》剧组培训演员用了半年多时间,从形象气质到内涵对演员进行培训。50多名学员人手一册原著《红楼梦》,时时研读,这是首要的培训内容。每天早上6点,学员们在剧务主任的带领下晨练跑步。早饭后便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学习。与新版不同的是,这些科目没有必须的要 求,均是自愿选择的,让大家完全沉浸在那种氛围里。授课的老师都是“红学大师”,从《红楼梦》的主题、时代、人物到风格、习惯、礼节、建筑、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及吃喝玩乐,无所不讲。表演课是最重要的培训课程,不管是跪、拜、请安以及恭立垂手,还是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嬉笑怒骂等等,都要演员细细揣摩。这样的训练才能提高演员各方面的素质,这样才能造就出这么经典的《红楼梦》,光形似是不够的,神似才是最重要的。六小龄童就更不用说了,出生猴戏世家,对猴的拿捏又岂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呢?再说导演方面,现在有些导演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违背史实或在未对历史作出考证的情况下进行拍摄,比如《新亮剑》中的李、楚拼枪,明明是那个时代还没有的枪,却被他们用的像真的一样。另外就是演职人员的工作态度,比如《西游记》续集中的电线杆穿帮,再比如很多反映以前社会的电视剧里演员戴的加膜眼镜。

国外也有很多翻拍的电视剧或者电影,比如说前两年的《妈妈咪呀》、《十二怒汉》,再比如最近比较火的《新福尔摩斯》,它们都是翻拍剧,但是导演和演员的火候都掌握的很好。以《新福》为例,翻拍剧里面加进了许多现代的元素,福尔摩斯用上了手机,华生医生还有博客,但这些新鲜元素并没有破坏剧情,而是和故事揉合成了一体。所以说,翻拍经典不是不可以,就得看你抱着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工作精神,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篇8:观《西游降魔记》有感

很多人在看了《西游降魔记》后,都有点受刺激,别的血腥场面不说,单说美猴王孙悟空,竟然变成了瘦小干瘪的坏老头,就有些接受不了这种对老版电视剧西游记和吴承恩小说给我们种下的根深蒂固的美猴王形象的改变。但在我看来,其实这种改造更加接近最原初意义上的西游记想传达给我们的意思。

如果简单的从影视剧的角度来讲,这部戏主要的男一号是唐僧,所以按照正常逻辑,一部戏里孙猴子当然不能夺了主角的光芒,当然,这只是戏剧的角度讲。但是正因为这部戏以唐僧为主角,有加上各种后现代反讽黑色幽默,这部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原本西游故事想要传达的真正密意。也许这是一个巧合,也许这是编剧今何在和周星驰的一种默契和刻意为之,也许也只是我的过度诠释。

如果以没有观影经验不深,观影口味不挑剔的“普通青年”的视角,这部片子就是一部喜剧片,和让周星驰成名的那些早期喜剧没有什么区别,当然一些烂熟的黑色幽默桥段,也都是对现实中种种荒诞和无奈的讽刺。这些,其实都很容易看懂,和让想看看喜剧的人满足。但在这部戏中,我不得不说,因为文章的演技还差点火候,当然不是说没有潜力,所以很多桥段很生硬。而且据我估计,可能星爷的更多精力放在了,特技或者我所说的他真正想讲的东西上,所以在搞笑环节并没有太大的投入和创新,完全是对过去一种自然地继承和模仿。

而对于各种“文艺青年”们来说,带着看了很多编《大话西游》的感动,来寻找类似至尊宝和紫霞之间类似蓦然回首感动莫名的情愫。但是他们很快会发现,类似至尊宝的角色被唐僧的前身代替了。虽然唐僧在现代有关西游的反讽剧中,一向是被反讽的对象,人们把种种对权威、体制和说教的不满,都发泄在唐僧身上,甚至小孩子们在看西游记时,都会发出唐僧怎么那么没用,还当什么取经领队的感慨。当然,这种印象的产生,也要怪80年代版的西游记影响太深,因为那部剧从表面上无疑把唐僧给讽刺了。当然,可以说这部戏给唐僧反了案,真正回到了西游主题的真髓。但是如果你愿意把这部戏就当做是一部有关爱情的悲剧的话,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其中种种桥段和铺垫,都继承了《大话西游》对爱情的严肃深刻探讨,这也是很多 “文艺青年”们把这部片子当成爱情悲剧的原因。

但是在我看来,我真不希望是过度解释了,这部戏周星驰真正要说的是一种佛教的大道理,片中的种种细节和整个布局,在这一方面下的功夫很大很多。比如唐僧,摘了一朵莲花,燃其整片莲池一片大火,完全是佛法中提到的防微杜渐、防意需严,一念不甚当坠生死烦恼轮回苦海的隐喻。再比如大日如来经隐藏在儿歌三百首中,也有真意实像往往藏在寻常事物之中,觉悟往往就在眼前像睫毛一样,但人们往往无法发现。再比如,一千三百仗宽,三百六十五仗高的大佛其实就在那里,但是心不静,就发现不了,也道出了同样一个事物,不同众生,因不同根器见到不同景象的佛理。总之类似的隐喻、明喻不胜枚举。但其实这部剧中几个真正角色,其实表现的并是不魔也不是神,而是人心,用现代的话来说,表现的是人性的不同侧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与大家一起交流:

沙僧,因为救一个小孩,被村民误杀,因为心中的仇恨,变成了水怪残害百姓。其实沙僧象征着人心中的嗔恨。是贪嗔痴慢疑五毒之一。

猪八戒,在这个片子中因为对女人的痴恋不成,反而生狠,成了魔。但其实猪的形象,一向是充满了淫欲和贪心,而这种淫欲和贪心,也本是猪的愚痴本性造成的。所以猪刚烈,象征了人心中的痴和贪。

孙悟空,神通广大,无法无天,率性而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一向是小朋友们和年轻人向往的偶像,喜欢的英雄。但是为什么这部片中,孙悟空,虽然还是神通广大,唯我独尊,但是却被丑化的很严重那?其实这恰恰接近了原本西游记的本意。孙悟空,为什么深得人们喜爱,因为他更符合人心底一个更加根深蒂固的本性——我执,因我执很重而变成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用佛教里的话来说就成了我慢。而人心的其他弱点,如:嗔恨、愚痴、贪欲都是很容易被我们的自我意识发现的,所以虽然很不容易克服这些,但人是很容易发现心内的这些弱点的,唯独那个伴随人类几千几亿年进化的我执,说通俗一点就是自利心,虽然在竞争搏斗生存中至关重要,是动物包括早期人类发展不可少的一种兽性或者说本心,但是却是最难以发现和察觉的一种人心弱点。正是因为有了我执,所以才有了后面种种烦恼和欲望,甚至是各种嗔恨和心魔。而佛法中四法印的诸法无我,就从一种很深刻的角度探讨了任何事物没有自性的本质。在本片中,将孙悟空的坏,他的贡高我慢,自大张狂演的生动卓越的就是黄渤,他也是这部戏中算是演

技最老道和出彩的一位了。黄渤在电影中所出演的大多是悲苦的角色。不管是《疯狂的石头》中的插科打诨,还是《101次求婚》中的屌丝逆袭,都展示了一个悲苦的世界,给人深沉的思考,可又给人无限的希望。可以说,这是黄渤的成功之因。

玄奘,唐僧。其实看似最软弱、最纯洁、最天真,但意志最坚决,潜力最大的角色。其实按佛教的说法,象征了每个人,每个心所具有的天生佛性,按更专业的说法应该是菩提心。其实,在东方文化中,尤其是佛教,都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善良光明的,从幼儿和孩子的纯洁性和天真善良上就能看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那么高深威力的大日如来经,却以儿歌三百首这种纯小白、纯天真的姿态出现。但是因为经历了成长,在社会上渐染见浊,人心会因为上述弱点,慢慢扭曲的丑陋不堪,所以这也是悟空,以又矮又丑的小坏老头形象出现,其实悟空本性也有佛性也有菩提心,但是被他强大的我执、我慢给掩盖了,扭曲成了片中这个样子。这其实就是西游蕴含的真意,每个人都有自身本来就具备的佛性菩提心,但是因为于身具来的兽性,也就是佛所讲的我执,慢慢五毒(贪嗔痴慢疑)浸染,心魔巨盛,而成了魔。在修佛求真求解脱的路途中,要把定菩提心,使用慈悲和智慧,克服五毒心魔,渐渐求的真理和解脱。这也是为什么文章演的唐僧,在最后,爱人段姑娘被悟空一掌打成粉末后,突然顿悟,领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真谛,发掘了自性本身的佛性,成了佛,用几个不可思议的神通,将唯我独尊的猴子压在了掌下。但是在猴子被压后,进入的另一个清净刹土中,唐僧也就是佛,讲代表善良和爱的戒指,变成了紧箍咒套在悟空头上,制服了他,其实也象征着人制服了心内根深蒂固的我执。但是这个场景,也有些受好莱坞大片中,上帝或者耶稣角色的影响,尤其是白衣、草地、鲜花、蓝天的景象。也许大道相通,基督的爱和佛的慈悲本就是一个东西。

篇9:观《西游伏妖篇》有感600字

以前是星爷的无脑吹,喜剧之王,回魂夜,大话西游,每年都要回看一部他曾经的电影,这个人往镜头前一站,不用说话,你都能读出他浑身的戏。周星驰这样的演员,仅此一个,这点在看过一点大话西游3后特别有感触,韩庚用尽浑身解数来模仿周星驰时,比如标志性大笑,双手捋头的动作,那些瞬间,我的尴尬癌细胞成倍扩散。

演员周星驰永远是最好的,无可取代的,编剧(导演)周星驰呢?每年都要被拉出来溜一圈的话题——我们欠星爷的电影票,本来就是营销号借粉丝情怀为宣传造势。虽然从《功夫》之后的电影都拿到超高的票房,口碑却一部不如一部,豆瓣评分也从《功夫》的7.8分到后来每部的逐年递减。先立个旗,预告这部片的分数会降至历史最低,因为抱着情怀去评价的人一定会慢慢减少,好内容才是一部电影真正的血肉。

我并没有因为星爷电影的质量下降就不再喜欢他,相反,是为再也看不到曾经那样的电影而失落。

其实预告片里还是有让我特别喜欢的部分,两个一头白发,创造过辉煌成绩的电影人,像两个小孩子一样,你来我往的打嘴炮。

篇10:观《西游伏妖篇》有感600字

开年大戏《西游伏妖篇》终于上映了!并且一上映就打破了各种记录,中国影史预售最高,首日预售最高华语片,华语片首日票房最高纪录,华语片最快破2亿纪录…… 周星驰携手电影界另一位重量级导演徐克,一起为观众奉上了《西游伏妖篇》! 实不相瞒,我个人期待这个电影已经很久了,所以刚一上映,我就去影院支持了电影,并且带来了这篇无剧透的观后影评,请大家放心阅读。 看完《西游伏妖篇》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特效简直燃!分分钟想给徐克大大跪下叫爸爸! 徐克也曾经说过,他要用特效把观众的眼球粘在银幕上。看完《西游伏妖篇》之后,不得不承认他又一次做到了这一点! 不论是妖怪们的变身,还是打斗场面的创造,每一帧都都能给你带来一个完美的视觉冲击。密恐患者要捂眼,就这么真实,不用谢! 联想之前周星驰徐克两位大佬十分热爱的“没有特效”梗,不得不承认,两位在映前降预期降的非常成功。不仅通过预告片彩蛋时常传递没有特效的概念,甚至连前两款预告片中也都没有任何一处特效。虽然第三款众生版预告片中徐克的特效首见真容,但跟正片比起来,却也只是冰山一角。 当然,虽然徐克热爱特效,但他并不依赖特效。 在徐克的电影中,特效一直是锦上添花,真正的核心,依然是电影的内容。徐克的电影从来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和侠义精神的风骨,在追逐视觉特效的同时,徐克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内容的浇灌。 而这次《西游伏妖篇》的内容,除了有徐克的浇灌,还有编剧周星驰! 整部电影看下来,除了徐克神乎其技的特效外,周星驰独特的颠覆也在电影中可见一斑。《西游伏妖篇》的剧情承接自上一部《西游·降魔篇》,因此,在伏妖篇中,师徒四人的经历、性格以及关系都与上一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西游·降魔篇》中,唐僧仅仅只是收服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三个妖怪,其中沙僧和猪八戒甚至没有一句台词,跟陈玄奘更加没有交流。也就是说,沙僧是被段小姐打败,猪八戒是被孙悟空打败,再加上最后被如来神掌一巴掌拍乖了的孙悟空,其实这三个徒弟都是被武力制服,而非精神感化的。所以他们跟着唐僧去取经,并非心甘情愿,而是屈服于“恶势力”之下的。 因此,与其说唐僧是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不如说唐僧是带着三个野性未去的大妖怪去西天取经。可想而知,作为一个脆弱的人类,唐僧的心理压力究竟有多大。 周星驰的作品中,他似乎非常喜欢重新定义一些东西,把人的七情六欲痴嗔爱恨赋予在角色上。比如《大话西游》中的菩提老祖虽然是佛,但却并没有佛的牺牲精神,而是见大事不妙转身就逃的普通人。 又比如《西游·降魔篇》中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冲出来后的第一件事并没有如同原著那样对唐僧感恩戴德,而是指天大骂如来,其胆识和气魄都与那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一脉相承。 而在《西游伏妖篇》中,这种明显带有七情六欲的角色塑造就更明显了。比如唐僧,周星驰把属于人的那部分还给了唐僧,又保留了唐僧本该有的坚韧和慈悲,带来了一个更加真实也更加丰满的唐僧。 电影中段小姐让人泪目,除了能勾起观众对那句“爱我,就现在”的记忆外,周星驰还让观众们看到了陈玄奘对段小姐的爱的升级版——“每一个‘现在’都爱她,便成了永远”。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了,唐僧已经剃度出家,心中还可以有心爱的女人吗?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答案是可以有,也不能有。 唐僧现在虽然踏上了取经的西行之路,但距离修成正果,还差着九九八十一难。这一路上,唐僧不仅要度化遇到的妖魔鬼怪,还要度化自己的三个徒弟,更是要度化自己。只有当唐僧真正放下了段小姐,了却了红尘世间诸多思绪后,才算是真正的修得正果。所以,最后的唐僧心中自然不会有段小姐,但《西游伏妖篇》中的唐僧却可以有,因为这时的唐僧还在修行中。正所谓“有过执着,放下执着”,“有过痛苦,方知众生痛苦”。原来道理在这里!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观《大话西游》有感(校选课)】相关文章:

读大话西游有感范文06-08

大话西游影评范文05-25

大话西游经典范文06-08

大话西游全部台词06-26

大话西游观看顺序06-26

大话西游经典影评06-26

大话西游经典语录06-26

大话西游专业影评06-26

大话西游经典台词06-26

大话西游之影评04-24

上一篇: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材料下一篇:2018校园周边专项检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