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危机公关

2024-05-08

宝洁危机公关(精选8篇)

篇1:宝洁危机公关

从SK-II“铬钕门”看宝洁的危机公关

摘要:很长一段时间内,SK-II毫无疑问是宝洁高端美容市场的领军品牌。虽然SK-II在中国市场一度曾风光无限,也一度走入低谷。自2006年9月14日被国家质检总局曝光以后,宝洁先是坚称产品绝未“添加”禁用物质,紧接着在15日表示,消费者可按宝洁制定原则到SK-Ⅱ专柜退货。此后一直到10月23日国家权威部门为SK-Ⅱ“平反”,面对媒体的采访,其相关负责人对SK-II重金属事件回应均为“不评价、不退市,没有具体时间表。”纵观整个危机过程,SK-Ⅱ品牌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展开有效的公关,除了公关经理的电话采访回答外,缺少公司领导人的出面澄清和说明。在这次危机面前,一向傲慢的宝洁全线溃败,一时间,宝洁的危机公关顿时被摆上台前,为各路媒体舆论所诟病。

关键:危机 危机公关 善后处理

SK-Ⅱ危机全景

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来自宝洁公司旗下SK-Ⅱ9种化妆品含禁用重金属铬和钕

宝洁:坚称产品绝未添加禁用物质

9月15日宝洁公司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就SK-Ⅱ下架一事进行沟通

宝洁:消费者可按宝洁制定原则到SK-Ⅱ专柜退货

9月16-18日各地SK-Ⅱ问题产品纷纷下架,并出现退货潮

宝洁:再次重申产品是安全的

9月20日日本驻华大使馆称:SK-Ⅱ产品出口前未经过检验

宝洁:声明称每一批产品都经过检验

9月22日上海质检局宣布再次查出3种SK-Ⅱ产品含违禁物

宝洁:宣布暂时退出中国市场,并停止专柜退货,改为电话退货

9月23日韩国、新加坡等国纷纷查出SK-Ⅱ问题化妆品

宝洁:暂未撤出国外市场,国内电话退货方案仍未实施

一.宝洁的“傲慢”与“代价”

(1)冷处理,让SK-II危机走向失控深渊

低温冷处理,是材料科学中改善金属工件性能的一种工艺,有大幅度提高工件稳定性,降低淬火应力、提高强度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冷处理的办法来处理棘手的事情,尤其是在化解双方冲突时。应该承认,有时候这种办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在9月中旬以来掀起轩然大波的SK-Ⅱ重金属危机中,宝洁公司的“冷处理法” 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将事态引向了失控的深渊。

自9月14日被国家质检总局曝光以后,宝洁先是坚称产品绝未“添加”禁用物质,一直到10月23日国家权威部门为SK-Ⅱ“平反”,宝洁对于SK-II的退货等善后问题都没有发布新消息。”纵观整个危机过程,SK-Ⅱ品牌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展开有效的公关,宝洁公司本希望通过回避事实、沉默不语等方式来让事件逐渐降温,可结果却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2)忽视与媒体沟通,致使不利舆论四起

不主动与媒体沟通,是宝洁多年来在解决危机事件中的一贯做法。2005年的“SK-Ⅱ烧碱事件”,宝洁就因此饱受业内人士诟病。

在这次的SK-Ⅱ重金属**中,宝洁公司同样没及时与媒体进行及时的沟通。在危机发生的48小时内,宝洁公司没有做充分的考虑与应对,结果错过了最佳的公关时机。整个SK-Ⅱ事件基本上是由公关部在解决,没有正式的新闻发布,也没有及时出台有价值的新闻稿件。面对众多媒体的询问也只是回复几页传真声明了事,缺乏有效的媒体沟通。而当讨说法的消费者向媒体投诉时,宝洁先还做出回应,在回应不到位的情况下又停止了这个工作,在舆论的议题方向控制上完全处于被动。

这次由于宝洁公司一直对媒体保持沉默,外界只好“捕风捉影”,不利于SK-Ⅱ的消息因此层出不穷:“SK-Ⅱ八年没有年检”、“四项退货条件”、“Pitera从米当中提炼”、“SK-Ⅱ全球配方不同”…… 据新浪网调查,九成人不再信任SK-Ⅱ,因为所有的报道几乎“一边倒”。等权威部门宣布其问题产品属“生产技术中不可避免的因素”时,SK-Ⅱ已经陷入被迫临时退市的窘境了。

(3)践踏公众知情权,引发接二连三的冲突

公众知情权是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权利,体现了企业对消费者的基本尊重。在西方国家,像宝洁这样的跨国企业一般都会批露产品的物理资料和化学成分,使得对健康十分关注、素质较高的公众或是消费者能理性面对,知情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保障。但在中国他们往往学会沉默乃至撒谎,不是三缄其口,就是矢口否认,更有些甚至电话一挂,就无人接听了。

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注重诚意的社会,不管出现什么问题态度是最重要的。宝洁没有好好地理解本土化的心态,以为采用拖延战术就可以平息消费者的激愤情绪,结果因反应速度太慢,引发了接二连三的冲突:在上海等地,SK-Ⅱ专柜发生了严重的治安事件,退货现场非常混乱,甚至个别人用暴力威胁,要求退货,随着这一连串的事件发生,宝洁感到形势越来越不好控制,无奈中只好宣布暂时从中国市场撤出。

(4)推卸社会责任,结果失去大多数人心

在针对SK-Ⅱ事件的第一份声明中,宝洁用“未添加”偷换“未含有”的概念,试图转移公众视线;而后又声称产品中的禁用成分系“原料带入”,再次强化前面的“未添加”说。

宝洁公司屡屡为自己开脱,名义上是澄清事实,但其实质是“避重就轻,推卸责任”,而没有表现出一家跨国巨头对于中国消费者的真正关怀。消费者不是化妆品技术专家,即使你说是“原料带入”,也并不能完全打消消费者的安全疑虑。作为消费者,他只知道你生产了问题产品,至于说你的产品质量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他并不关心。在本位主义思想引导下,宝洁丢失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最终让整个事件从产品质量危机演变为诚信危机。

二.理论模型:危机公关“三重门”

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它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发生危机事件时通常有个反应规律。在危机发生的1-3天内,媒体通常会集中报道企业出现的问题,而企业在这一阶段通常表现为沉默。危机发生的第4-6天,企业通常会正式发布声明,对事件进行解释,并提出一些措施。

企业的表态至关重要,如果其提出的解决方案比较圆满,危机一般很快能得到控制甚至向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此时如果没有新的危机产生,危机则会趋向于消退。

但企业的表态如果不被媒体所接受,危机则会在接下来的数天内进入第三阶段,媒体上形成批评报道的高潮,企业将陷入被动而不得不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三.SK-II涅槃重生必须为它之前的傲慢买单

10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卫生部发布声明,称SK-Ⅱ被检出的违禁重金属成分,属生产技术无法避免的因素。随后宝洁公司表示SK-Ⅱ将在几周内恢复在中国上架。

看上去SK-Ⅱ似乎要起死回生了,但宝洁欲重塑这个品牌并非易事。由于前期宝洁的种种冷漠表现,SK-Ⅱ的品牌形象已经被严重损害,即使政府表明可以销售,消费者对SK-Ⅱ的质疑却不是短时间能够消除的,媒体的“扒粪运动”也不会轻易罢休。如何积极重建公信力?这将是SK-Ⅱ品牌必须面对的难题。否则就算恢复了销售,恐怕成绩也不容乐观,如若当初的危机这样处理,或许SK-Ⅱ今天的重生相对容易多了。(1)勇敢为自己的产品负责、为消费者负责

首先是对质量的固执。在产品被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含有违禁成分的情况下,宝洁的公开声明首先强调SK-II的“把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紧接着表示“未添加”违禁成分,这样的明显与事实相悖的说法势必引来公众的反感。此后宝洁的态度也一直是舆论的焦点,但即便如此,宝洁直到不得不宣布暂时撤柜时还是坚持认为其产品是安全的。

任何一家国际性的大企业,当自己的产品或企业发生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危机时,都必须勇敢为自己的产品负责、为消费者负责、为所在的国家负责。我们不是要让公众承认我们对,我们要的是公众对我们的支持,以获得人心。在这件事情上,宝洁或许应该向同为美资品牌的强生学习。对公众态度要坦诚,传达的信息必须准确、清晰,争取公众的理解。危机的发生,常常源于媒体、受众对事实的误解和企业的不透明。企业无论犯错与否,都需要一个正确的心态,增加透明度,向公众做坦诚的解释。人们会为“敢于认错、知错就改,勇于负责”的企业叫好,却不能原谅不负责任的遮掩和逃避。(2)在第一时间联系政府主管部门,并提出整改方案

宝洁固执的并不只是质量问题,在危机过程中坚持不撤柜、不召回也是导致危机失控的原因之一。

中国环球公关公司总经理迟小炎认为,针对质量问题引发的危机事件,企业应当在第一时间与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联系,或者请专家或更高层次主管部门再次检测质量,并提出整改方案。要敢于回收不合格的产品,以消费者利益为上。

然而因为傲慢而没有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因素恰恰是宝洁危机公关的另一败笔。在整个SK-II事件过程中,退货是消费者最为不满的环节,有消费者甚至指出,宝洁在办理退货环节表现得毫无诚意。从开始的拒不退货,到后来为退货消费者提出四大苛刻要求,到后来的让消费者签下“产品无质量问题”的证明方可办理退货,不管宝洁的出发点如何,为消费者退货设置障碍的印象已经造成。

(3)重视与媒体沟通,尊重消费者知情权

在这次的SK-Ⅱ重金属**中,宝洁公司同样没及时与媒体进行及时的沟通。在危机发生的48小时内,宝洁公司没有做充分的考虑与应对,结果错过了最佳的公关时机。

表示出对媒体的尊重,第一时间主动与之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媒体是舆论的传播者,要想影响受众,必先争取传播者的理解。所谓在第一时间,是指危机发生后最好争分夺秒抢时间与媒体联络,等媒体报道后再做工作,经常为时已晚。真诚的姿态,更容易使媒体感觉到“尊重”,沟通也会更加顺畅、有效。

篇2:宝洁危机公关

前言:

宝洁公司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2003-2004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为514亿美元。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86位。宝洁公司全球雇员近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织物及家居护理、美发美容、婴儿及家庭护理、健康护理、食品及饮料等。二十年来,宝洁向中国的各项公益事业捐款的总额已超过五千四百万元人民币,用于教育、卫生及救灾等各个方面。例如:宝洁在1996-2005年期间向希望工程累计捐款两千四百万元人民币,在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兴建100所希望小学,是在华跨国公司中建设希望小学数目最多的公司。

展望未来,此次策划的主要目的是以牵手春蕾女童这一公益活动为主题,将宝洁的良好形象展示在公众面前,从而使得消费者更加信赖宝洁产品,参与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中来。

一、市场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洗化日用品的要求不断增加,市场上各种品牌的洗护用品玲琅满目,企业不仅仅要求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现产品功能的多样化,在市场竞争占据有利地位和一席地位。

(二)消费者分析

在当下,人们的购买欲望越来越强,特别是对国外产品的信赖心里更加深。另外,消费者的购买力的提高以及购买的多样化选择,对于日用品,消费者具有一定产品的忠诚度。

(三)竞争对手分析

由于宝洁涉及的品牌有很多,所以竞争对手也有不懂的领域。目前来说主要竞争者是中国的霸王品牌和舒蕾。霸王和舒蕾同属于中国的品牌,功效却不一样,在市场推广多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保洁公司的产品相对而言功能更强大涉及的领域更广泛。霸王洗发水是专治脱发白发的一款洗发水,功能比较单一,舒蕾品牌一直沿用传统的洗发水功效,没有新的突破。在这方面,保洁公司推出了各个品牌的洗发水就有了很强的竞争力,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因此保洁公司在市场上占有了很大的份额。

二、公关目标

本次公益公关活动将通过开展户外推广活动、高层领导走访慰问

春蕾女童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树立企业形象。使得消费者更加信赖宝洁产品,加大购买力度。同时希望这次活动能达到以下目标:

1、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携手春蕾女童活动,加强对贫困儿童的关注与支持。

2、宝洁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10%。(三、公关主题

宝洁携手春蕾女童

四、公关对象

消费者、媒体、社会公众

五、活动地点、时间

1、活动地点:青山如新希望小学(长沙市岳麓区红叶村)

篇3:宝洁九月全球提价

宝洁涨价

宝洁公司发言人说, 从9月份开始, 该公司纺织品、家居清洁产品、护发用品、香皂、剃须用品、卫生用品等产品售价将提高2%至16%不等, 这是宝洁公司一年半以来最大幅度的提价行动。过去18个月里, 宝洁公司将产品售价提高了4%至8%。宝洁公司发言人估计, 今年该公司在大宗商品方面的支出可能增加20亿美元。

张群翔表示, 日化行业上游成本影响是事实, 国际原油价格急升、供应商成本上升, 这些都令日化企业压力上升。据了解, 今年1月2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历史上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 7月8日OPEC国际原油每桶已达140美元, 而去年7月初, 国际原油每桶价格还在70美元左右。

身为全球日化业巨头的宝洁, 其一举一动备受业内关注, 旗下包括飘柔、潘婷、海飞丝、汰渍、玉兰油等众多知名品牌, “大中华区何时提价以及提价幅度, 暂时还未接到总部通知,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所有产品的调整都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张群翔表示, 由于洗衣粉中最主要的活性剂以及其他清洁成分与石油密切相关, 因此洗衣粉、洗发水、护肤品会是近期受成本影响最大的产品, 价格调整的幅度也可能相对比较大。

在宝洁官网列出的21个品牌中, 据分析, 涉及“纺织品、家居清洁产品、护发用品、香皂、剃须用品、卫生用品等产品”的日化品牌主要包括:玉兰油、伊卡璐、威娜、潘婷、飘柔、海飞丝、沙宣、舒肤佳、吉列、博朗、护舒宝、佳洁士、欧乐B、帮宝适、汰渍、兰诺、金霸王和碧浪, 大多是消费者熟悉的品牌。正因为熟悉, 一旦这些品牌开始提价, 消费者的选择将受到很大影响。

张群翔称所谓“全球提价”是一种误解, 现阶段提价计划仅针对北美地区消费者。不过张群翔进一步表示, 尽管现阶段宝洁大中华区没有具体的产品提价时间表, 但压力已经很大, 不排除未来有涨价的可能性。但此次提价目前暂时仅针对北美地区, 大中华区还无提价具体安排。

原料成本半年涨了45%

“我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 就是上网看油价。”浪奇总经理傅勇国介绍, 仅今年初到现在, 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 该公司的原材料成本就已经上升了45%。而对比2006年的原材料成本, 立白新闻发言人许晓东则表示, 成本已经翻了一番。

据傅勇国介绍, 从日化产品的原料组成上, 三分之一来自于表面活性剂, 三分之一来自包装, 而这三分之二的原料, 全部都来自于原油的衍生品, 原材料成本完全是被原油价格牵着鼻子走, 依赖度达到了100%。例如, 生产每吨洗衣粉需消耗50多公斤柴油或相应的煤气。

“今年是中国日化行业非常艰苦的一年, 不但受上游成本、运输费用大幅上升的影响, 同时此前雪灾、地震等特大灾接连发生, 令市场销售受到非常大的制约。”华南某日化巨头负责人称, 日化行业竞争白热化, 企业怕丢市场不敢轻言提价, 但是油价这样疯狂飙升, 再不提价大家都扛不下去了。

“只用一年时间, 国际原油价格从70美元/桶狂涨到140美元的水平, 以石油衍生物为原料的日化行业利润日益压缩是不争的事实。举例洗涤用品, 成本的上涨已经超过100%。”立白新闻发言人许晓东接受采访时表示, 由于洗衣皂受石油价格影响最大, 去年公司已经作出调价。“保证合理的利润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许晓东未明指立白对宝洁的提价将作何反应, 然而提价已经是洗涤行业生存的迫切问题。华南日化业内人士称:“立白中低档的品牌‘彩奇’今年已经先后提价3次, 虽然合计幅度不超过10%, 但由于该品牌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 提价对销售还是造成一定影响。”该人士称, 本月1日立白已经针对其最畅销的立白系列洗衣粉提价10%。“宝洁汰渍提价后, 与立白的价格非常接近。”

宝洁与立白的提价, 对洗衣粉市场曾经的老大雕牌是个积极的信号, 据华南日化经销商称, 雕牌洗衣粉也准备与宝洁在同一天提价10%。

不是提价好时机

宝洁在中国的最大竞争对手联合利华大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 目前公司没有接到总部全球提价的通知, 但是价格的上下调整是经常有的, 只是近一两年来原料和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使得价格基本上是向上调整, 但调整只是针对不同产品进行调整, 同时联合利华早就考虑到成本的压力, 关掉了位于上海的工厂, 把生产基地搬迁到成本相对低的中部地区。雅芳中国区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 公司暂未有提价的计划。

广州好迪公司总经理黄家武电话中向记者承认, 国际油价上涨对企业成本造成一定的压力, 但黄家武不认为目前是好迪提价的时机。据黄家武称, 目前200ML好迪洗发水零售价格在10~11元之间。这对比提价前宝洁飘柔系列200ML16元左右的价格, 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虽然日化产品原料差不多, 但是每个企业对石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会有不同。而且从油价的供求情况看, 油价一直高位的可能性不大, 这个时候提价, 我们认为并不是长远打算。”拉芳国际集团新闻发言人崔洪喜否认旗下拉芳和雨洁会跟随宝洁提价。

记者注意到, 以往铺天盖地的促销战近来明显冷清了许多。广东省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指出, 不轻易采取促销的手段, 也是企业消化成本压力的一种方式。她还透露, 已经饱和的洗头水的市场, 受原料上涨影响, 销量已经出现了下滑的迹象。

考虑转移制造基地

上游成本上升, 也促使宝洁供应链求变。宝洁全球供应主管基思·哈里森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供应链的大量设计工作实际上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开发和进行的, 当时我们的资本支出相当高, 而油价仅为每桶10美元。”因此宝洁将考虑将制造地转移到距离消费者更近的地点, 以降低运输成本。

余雪玲也表示, 涨价风还未吹到整个日化行业。企业对于50%的原料成本上涨, 能够内部消化的仅20%, 目前, 企业主要采取内部消化, 如提高效率, 减少能耗等方式。但是, 如果长此以往, 不排除企业逐步将成本向下游转移的可能。

据了解, 宝洁中国本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立白集团已经在全国建立8个生产基地, 其中包括番禺、桂林、新乡、洛阳、马鞍山、四平、江西、湖南。立白集团新闻发言人许晓东此前接受采访时称, 立白的生产基地均匀分布于全国各地, 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企的形势下, 物流成本比宝洁更有优势。

或淘汰八成企业

宝洁中国公司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这次全面提价, 除洗涤板块外, 洗护发系列产品也将是提价幅度较大的板块。然而, 本土洗护发系列品牌对宝洁的提价却不愿跟进。

“成本压力是一定的, 但宝洁人力资源成本、企业运营成本肯定比本土企业大得多, 因此在一定的空间内本土企业可以有更大的利润浮动空间。”华南日化资深人士称。

“虽然外资洗护发阵营非常强大:宝洁旗下有飘柔、潘婷、海飞丝, 而联合利华有力士、夏士莲, 但是近年好迪、拉芳、舒蕾、飘影等本土日化品牌崛起, 目前两股力量几可平分江山。”华南日化资深人士称, 宝洁这次洗护系列涨价, 本土品牌不跟进将令两个阵营的品牌拉开更大的价差, 从市场争夺上来看, 本土企业将更有机会。

该人士称, 纳爱斯旗下的百年润发品牌已经重出江湖, 而立白此前收购的奥妮也将重新包装上市, 这些将对以宝洁为首的外资日化巨头造成新的冲击。

张群翔认为, 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承受不了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 必然被淘汰。据傅勇国透露, 从去年开始, 就已经有一些企业, 因为承受不了原料成本的上涨而倒闭。这个态势将随着国际油价的居高不下而持续。他预计, 5年以内或将淘汰的日化企业可达到80%。

傅勇国透露,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 世界上一直寻找日化产品的原材料替代品。本世纪初, 浪奇也开始了尝试, 2005年, 新的原材料已经应用到了该公司的生产领域。通过从植物等生物中提取可再生、可降解的原材料, 来逐步摆脱原油的束缚。他估计, 5年以后, 当这项新技术规模化以后, 对原油的依赖度可以减少80%。

原材料不构成价格影响

早在2006年, 高档化妆产品价格都呈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涨幅大致在5%至40%之间。

当时HR品牌的负责人向记者解释, HR调价的部分原因是欧元上涨和成本上升, 而更重要的则是因为品牌定位的调整。宝洁中国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 产品涨价的原因是化妆护肤品的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这次产品的涨价只是缓解了其长期承担的巨大价格压力。

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 导致化妆护肤产品价格全线调整这似乎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可是, 为什么涨价的只有高端品牌, 而原材料成本占价格比例更大, 成本压力更大的中低端产品价格反而保持稳定?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 化妆护肤品与金银首饰等情况不一样, 由于金银原材料成本在金银首饰的价格构成中占非常大的比例, 因此此前贵金属价格持续上涨导致金银首饰价格飙升属于正常状况。

但是在化妆护肤品的生产过程中, 原材料成本占价格构成比例, 甚至占总成本的比例都相当小。一家知名日化公司的职员黄女士告诉记者, 化妆护肤品的制造成本一般都很低, 如该公司的护肤品走的是中档路线, 其润肤系列产品价格约在100至200元之间, 但制造成本只有10元左右, 占总价格不到10%。

而再分解制造成本的构成, 重头部分并不是原材料成本, 而是包装成本“因为化妆品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女性, 包装必须新颖好看。如果要把一个很普通的产品变成高档次的产品, 必须在包装上花大血本。”黄女士表示, 公司另一款成本为6元的补水产品, 仅是一个可分解包装瓶成本就占去了4元, 真正的原材料价格成本不到2元。

而另一个也在当时升价行列内的护肤品牌, 其某系列中的神仙水中国零售价格为560元, 但制造成本仅为人民币6.5元。

“事实上, 目前中国的化妆品成本费用构成中, 宣传推广费用占的才是大头, 其次是销售、管理成本。很多高端品牌产品的零售价往往是制造成本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业内人士表示。

可见, 由于化妆品成本构成的特殊性, 所谓的“原材料涨价”, 几乎不可能对高端化妆护肤品价格造成需要正视的影响。

可能失去观众

据调查, 91.23%的消费者表示, 如果宝洁涨价, 将会倾向选择价格更合理的品牌。仅有4.05%表示对宝洁品牌有信赖度坚持会继续使用。

部分习惯使用宝洁产品的消费者表示, 用惯了这一品牌的东西, 即使涨价也只能无奈接受。吴女士就是其中一员:“现在东西都在涨价, 涨价了也还是要买的, 要用的, 没办法。”

消费者严小姐则表示, 自己一向是国产品牌的拥护者, 平时使用宝洁产品不多, 所以涨价对自己没什么影响。和严小姐有相似看法的也大有人在, 纷纷表倡议支持国货, 声称“国产产品多的是, 我不一定要买你宝洁的产品的!你们有权涨价!我们也有权不买你的产品!”

内行的消费者披露日化用品原材料成本其实非常小, “所谓的成本主要是广告宣传费用, 以及要谋取的高额利润。”建议大家理性消费。

记者对成都市内多家超市进行走访发现, 在目前超市货柜上陈列的日化产品中, 宝洁公司的产品占据了半壁河山。

一位超市采购部门工作人员表示, 如果终端产品的价格以20%的增幅上涨的话, 反映到消费者终端时, 涨幅是相当明显的, 不过, “对于供应商的涨价通知, 我们并不是完全反映到销售终端上, 而是在公司内部运作一下, 尽量消化掉一部分成本价上涨的压力, 再用一个礼拜左右的时间反映到销售终端。”

如果一味涨价, 导致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知度下降的话, 对于销售是很不利的, 对于供应商20%的涨价要求, 超市往往只对零售环节提价10%左右。成都家乐福超市有关采购经理指出, 对于相对敏感的洗发水等产品, 如果成本涨了10%的话, 他们往往只涨7%左右。

成都好又多超市的相关人士则向记者表示, 如果宝洁此次涨价幅度过高, 超市又无法接受的情况下, 他们可能考虑对宝洁产品的进货量进行控制。

篇4:宝洁探索出“宝洁公益模式”

宝洁第一次将公益合作扩展到供应链之外,是在2008年7月,宝洁和惠普签订“宝洁希望小学惠普希望电脑教室合作协议”;8月,宝洁便携手惠普公司,在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地震灾区的20所已建宝洁希望小学,援建了20所惠普希望电脑教室,超过1万名灾区孩子受益。

宝洁大中华区对外事务部经理王成仓介绍,宝洁还与世界领先的跨国香精香料公司德之馨公司以及深圳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建希望小学(抗震希望小学)的协议,帮助灾区和贫困地区孩子修建学校。

作为在中国实践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公益项目之一,宝洁在支持希望工程的长期实践过程中,不仅以援建160所(截止到2009年3月)宝洁希望小学成为在华捐建希望小学最多的跨国公司,而且通过将慈善事业延续到整个商业链条的上下游和员工,拓展到供应链以外,创新性地探索出独特的宝洁公益模式,即“从我做起、携手商业伙伴、联合公益伙伴,感召消费者,帮助中国需要帮助的儿童生活、学习、成长”。

这一模式不仅把宝洁公司包括员工和商业伙伴、有共同责任理念的非商业伙伴、消费者以及中国需要帮助的孩子紧密联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里,还成功地推动了宝洁与零售商、经销商合作伙伴、公益伙伴的合作,并通过合作伙伴及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连锁店面搭建起公益平台,带动了消费者最广泛的参与。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涂猛评价说:“我们高度评价宝洁公司与合作伙伴所创造的宝洁公益模式,这一模式将成为中国公益助学的典范载入史册。”

截止2009年3月,在160所宝洁援建的希望小学中,宝洁累计携手上游7家供应商伙伴共建10所联名希望小学,下游17家零售商和经销商共建46所联名希望小学。160所希望小学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受益学生超过10万人。

篇5:从招聘细节看宝洁之所以宝洁

事情是这样的,朋友上周参加了宝洁的一面后回到学校(宁波)办离校手续,于是将上海的号码呼叫转移到了宁波的号码上,但就是在这个细节上出了问题,在宝洁通知朋友二面的时候,朋友在上海的号码被呼入限制了,于是宝洁的HR无法电话联系到她了,于是那位HR在下班根据简历上的地址后找到了朋友在上海的家人,并拿到了朋友在宁波的号码,这才联系到朋友,通知她关于下一轮笔试的时间、要求,当时已经近晚上8点了。

朋友在电话那端的语气是非常的感动,听得出言语间对宝洁由衷的敬爱。朋友面试过不少公司,其中不乏the fortune 500,但是这样的HR是第一次碰到,用朋友自己的话说:“出来找工作第一次被人当人看!”

朋友的感动是有道理的,虽然冯导的那句:“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已经广为流传了很久。几乎每个企业的高层谈起人才战略都是一套一套的――“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然而,从人力资源管理“招人、用人、育人、留人”的工作环节来看,恐怕多数的企业在第一步就已经痿了!的确,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企业是处于卖方市场的。绝大多数像朋友那样的应届生在找工作的过程吃的白眼、坐的冷板凳会是过去20几年总和的数倍,但是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整个就业市场的供过于求以外,是否也存在我们的HR自身态度和素质的问题以及用人单位对待人才的理念与文化的问题?

对照P&G的行为,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以下的四方面:

第一:态度――“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人”的态度。这是一种不漏掉一个人才的招聘制度和做法。朋友只是过了第一关的面试,后面还有一关笔试和一关面试,最后能否进入“宝洁系”还是未知数,毕竟宝洁每次的录取率之低也是业内共知的。但是就是为了这样一个或许可能也许大概以后能为宝洁系的求职人员,宝洁付出了额外的成本,这才是它可怕之所在――“态度决定一切”!看官中有作HR的扪心自问一下,平时的招人中是否觉得自己特大爷,是否把给予了应聘者应有的尊重?(如这般当宝来求就先不用问了)

套用一个不怎么恰当的比喻:从恋爱到婚姻的男女关系,有人形容为“从奴隶到将军的脱变”,恋爱的时候,男人是奴隶,结婚后,男人变成了将军;且婚前,被女人践踏得越厉害的男人,婚后一定是作威作福越厉害的男人,因为力总是遵从作用力与反作力关系的。那么,试想,一个在面试的时候就没有得到尊重的求职者,你能指望他在公司期间感受到多少尊严,反过来,他又会有多热爱公司、又会拿出多少工作激情呢?所以,在第一步就痿了的公司就请不先要在多谈其他了,

第二:执行力。这是一种克服一切困难、不找借口、将任务完成作为唯一目标导向的执行力。一般一个HR通知面试的方法首选是电话,其次是邮件,至于家庭地址、上门拜访?――吃饱了撑着吧!通常5次电话联系不上、邮件没有回复,在一般的HR看来就等同于应聘者的弃权了吧?而且这是在上海,一个女子,仅仅根据一条街道、一个门牌号,在晚上8点找到应聘者的住址,获取新的联系方式。或许只是因为她的上司可能是这样告诉她:去通知名单上的人来面试,于是她就去做了,但是在数个电话无法通知的情况下,她想不出其他更好的联系方法,唯有上门,因为她的上司是要她去通知人过来面试,而不是告诉她电话去叫人来面试,对她而言这只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逻辑选择――“做事到位”罢了。当然我不是那位HR,事实的情况我们都不清楚,但是在她的执行力的背后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令人敬畏的执著。

第三:敬业。这一点或许和上面的两点有些雷同,但笔者在此处对敬业的侧重理解点在于员工为达成预期指标所愿意付出的额外成本。一个职员在下班后付出了至少一个半小时的额外劳动力(笔者并不清楚宝洁的法定工作时间,姑且以6:00PM下班计算),只是为了一个在许多同行看来是“nobody” 的候选人,同时在此要补充一个额外的细节:负责电话通知朋友的HR在告知了朋友笔试的时间和需要准备的工具外,给了朋友一个手机号码――这次招聘的负责人的电话,并希望朋友能尽快和这位负责人联系。这也就是说在整个招聘环节中,无论是这位负责联络的HR还是她的上司的手机都是时刻为应聘者开通的。通常这样的事情多见于SALES的身上,但是HR们呢???相信在这种敬业精神后的是真正的把人才当上帝看了,一如sales把客户当上帝一样。

第四:人性化。这一点已经不需要笔者多说了吧,看完了上面的3点自然可以看出所有的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一个公司“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及贯彻这种精神的执行力。

参加过或者是指导宝洁招聘的“英才会”的人,多数会感叹于五星级酒店会场的气派,报销往返机票的慷慨。但这一切不过是砸钱的场面上的事情,对于宝洁这点花销换个形象名声实在是“毛毛雨”,很多其它的企业尽管不见得有宝洁这么康慨――住五星级但也可提供类似的服务,但是通过朋友这件突发事情体现出的细节才更感观的展示了一个伟大的企业是如何的以人为本的。

宝洁确实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前段时间有很多的业内人士也在讨论宝洁现象,从央视标王到飘柔9.9到宝洁营销战略……一时间大呼宝洁进军三级市场、农村市场,有评说国内企业将举步维艰者、有感叹宝洁尚未适应中国市场者等等不足而论,联想到宝洁中国从1988年到现在短短的历史已经成长为中国日化用品市场的绝对霸主这一事实和今天的这个招聘细节,确然,宝洁之所以成为宝洁,确实有他的道理!

多说无益,仅问一句――21世纪,人才最贵,你准备好了吗?

或者说人才、态度、执行力,如果你具备了这三者那么你或许也就离宝洁不远了……(天海)

篇6:宝洁如何锻造英才

由于进入严格、训练细致、培训系统,企业因此受益匪浅。宝洁公司旗下拥有23个品牌,年销售额至少在10亿美元以上,其清洁剂、尿布和剃须刀等各种产品都在市场上都独占鳌头。当然,公司享誉全球的营销技巧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确实能够助其一臂之力,但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优势亦不容忽视,它大力引进和提拔有创新思想的人才。

高强度的内部培训

宝洁公司的人才战略从大学校园就开始了。这家位于辛辛那提的企业更多的是让生产线管理人员而非人力资源部门人员来承担招聘任务。他们把目光瞄向那些在宝洁公司表现优异的员工的母校,比如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面试人员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力量”,包括其领导能力及敬业精神。创新技能及人员价值通过一个在线评估系统来衡量。负责全球人才的主管威廉・赖纳说:“我们的经理擅长于识才辨才,他们相中的人在评估中的得分都很高。”

对于被录用的少数佼佼者来说,他们的发展提高贯穿于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在每一阶段,宝洁公司都有不同的“学院”来培训员工,此外,每个部门都拥有自己的“大学”。由麦克唐纳领导的总经理学院每年都会为新提拔的经理举办一届为期一周的学院课程班。进一步深造需要学习50门课程,能够帮助经理们提高技术写作或财务分析能力。

篇7:宝洁面试问题

首先是考官介绍公司的情况,还有工资待遇、工作岗位等,然后是自我介绍。(每轮面试时间为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不等)

第一轮面试为专业知识考核(考官按照简历上所填的主修课程进行提问,考官专业知识好,同学遇到不懂问题需坦白回答),由两个生产主管进行面试。

主要问题有:

1、各种电路图的画法及原理,如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延时接通延时断开等。

2、你操作过的机床,什么型号,操作的软件。

3、你考证的过程,加工过什么零件,加工的材料,刀具的材料

4、三视图画法及原则,并需现场画出考官指定零件的草图,比如螺丝螺母的三视图及尺寸标注,形位公差,粗糙度等。

5、专业问题,比如模具是什么,数控是什么,电气是什么等等

6、液压,气动原理,电动机的运作原理

第二轮面试为综合素质考核,由部门经理进行面试。

主要问题有:

1、毕业设计的思路,其中有遇到什么困难,是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

2、平时组织或参加过什么活动,取得什么效果

3、最近有没遇到多件需要解决的事情,你是怎么安排并逐一解决

4、有协助一个团体,完成集体的某项工作

5、你有没独自一人完成某项特定工作

6、在兼职工作经历中你是做什么的,你是用多少时间去适应,你学到了什么

面试最后经理会问你有没什么问题要问的,建议同学对工作方面进行询问,以表现出对工作的重视。

数控专业学生:

1.介绍一下数控是什么

2.画一个纸巾盒的立体图

3.说说兼职方面的情况和经历

4.未来的规划

5.为什么来宝洁?你是怎么知道宝洁的6.曾领导一个团队完成过什么工作?组织过什么活动

7.你有没有女朋友

篇8:宝洁败局

中国的策略错误

迄今已经179年历史的超级百年老店宝洁,最近几年在全球和中国市场都遇到了大麻烦,业绩不断下滑。宝洁采取了各种自救措施,换帅(4次更换CEO)、裁员、瘦身(砍掉100多个小品牌)、削减广告预算,但是业绩依然没有起色,刚刚结束的2016年第一季度,宝洁在全球的销售仍然大幅下滑了12%。财报显示,宝洁旗下所有业务部门的销售量均出现了下降,美容、梳洗护理、健康护理、纺织品护理及家居护理、婴儿女性及家庭护理这5个重要的品类甚至出现了双位数跌幅。在中国,宝洁的市场占有率也一直在下降。宝洁全球CEO大卫•泰勒2016年出席纽约消费者分析集团年度会议时坦承:“在中国这个我们的第二大市场,没有一个核心品类在增加用户数,甚至大部分还在下跌。”

宝洁公司最早的海飞丝、飘柔、潘婷三个洗发水品牌广告同时亮相电视,左右互博,令当时的中国企业目瞪口呆,“还有这么玩的?”精准的定位战略,高质量的精美广告片,巨额的投放,给刚刚开始学习市场经济的中国同行们好好上了一课。多品牌、USP(独特的销售主张)、定位,各种先进的理念如潮水一般涌入。宝洁在美国也是一家充满传奇的公司。从辛辛那提一家制作蜡烛的小作坊到全球消费品巨擘,宝洁的成长史,见证了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史上每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通用电气CEO伊梅尔特、微软CEO鲍尔默、e Bay公司CEO惠特曼,他们都是宝洁公司培养出来的顶尖人才。

2016财年3季度业绩显示,其在中国市场的有机销售仅增长1%。在全球的销售则更加惨淡:宝洁公司净营业额已从542亿美元下跌至492亿美元,同比下跌9%。

与此同时,宝洁也频频传出高层被中国企业挖角,市场份额一直被竞争对手侵蚀的消息。

事到如今,宝洁CEO大卫·泰勒,终于开始承认错误:宝洁一直把中国当成一个发展中市场,而实际上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消费者最挑剔的市场。集团首席财务官钟·穆勒也多次强调,宝洁在中国的策略错误是定位太低,必须作出调整。

开启自救模式

作为宝洁集团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对宝洁来说极为关键。然而,最近几年,宝洁在中国市场交出的成绩都不甚理想。

来自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2009—2014年,在中国美容美发和个人护理市场,宝洁的市场份额已从15.2%逐年下降,跌至12.7%;在中国居家护理市场,2010—2015年,宝洁的市场份额从7.3%一路跌至6.6%,这一成绩不如中国本土品牌立白,后者市场份额已从14.9%逐年攀升至16.2%。

面对宝洁的衰落,业内分析认为,创新乏力是一大原因。“最近5年中,宝洁在中国市场上创新乏力,推出的新品并不多,”一位熟悉日化行业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比如洗衣液,宝洁足足比蓝月亮晚了4年才推出洗衣液产品。等到对方占领市场才进去,早已没有了优势。”

为了扭转这种颓势,宝洁开启了史上最大型的战略转型瘦身、裁员。随着先后出售的福爵咖啡、吉夫花生酱、品客薯片等食物品牌,和近来放弃的金霸王、南孚电池等电池品牌,宝洁宣布在2016财年之前缩减100亿美元开支,出售、终止或者淘汰宝洁旗下半数年销售额在1亿美元以下的非核心品牌。

“宝洁出售旗下多个美容品牌不仅是为了短期业绩,更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对此,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李加楠分析道,在他看来,宝洁公司旗下产品种类众多,一定程度上会分散企业用于单个产品的精力,“所以宝洁需要舍弃旗下发展并不好的品牌,付诸全力于有限的子品牌之上。”

另一方面,没能及时调整产品定位也是宝洁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大中城市的卖场中,宝洁的海飞丝、飘柔等品牌和同类竞争者相比价格较低,走的仍然是中低端的路线,造成了许多中产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能凭借着价格这个度量衡去判断产品的质量,”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道,“他们更愿意去购买其他大品牌的较高价位的同类产品,而不是买便宜的宝洁产品。”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是10年前的3倍,而且预期还将继续增长。市场增长已经变成由超高端产品和高端产品驱动,2010—2015年这两个最高价格层级的产品复合年增长率最高。

6月1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德意志银行全球消费者会议上,宝洁集团首席财务官Jon Moeller表示,宝洁过去在中国的定位和提供的消费品跟不上这一市场快速高端化的趋势,低端产品的销量平淡甚至在持续下滑。他说,宝洁公司一直专注于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低价产品,但对消费者需求转向较高端产品的转变毫无准备。

从2015年开始,宝洁中国相继推出包括帮宝适高端纸尿裤、碧浪洗衣凝珠、护舒宝未来感极护卫生巾在内的高端产品,都是战略转型的体现。不过,从目前业绩来看,宝洁的高端产品并未发挥巨大的作用。

2016年2月,宝洁CEO大卫·泰勒表示,该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业务表现令人无法接受,所有业务类别均遭受重挫。

面对糟糕的业绩,宝洁中国也在不停换帅。目前宝洁销售负责人副总裁林小海已离职,是宝洁中国过去4年内离职的第3位销售负责人。

2014年8月,林小海接替离职的李红担任宝洁中国副总裁,主要负责宝洁在中国地区的销售工作,而李红的前任宝洁中国地区销售负责人翟峰已于2012年年底离职。3人均在宝洁中国任职超过20年。

继任者,是在宝洁有着29年丰富经验的柯兴华,2006—2010年,他曾在中国任职。他率领当时的客户事业发展部建立了中国市场销售与营销的最初模式。

“这次安排柯兴华回归,是宝洁真的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对宝洁中国来说是个好消息,”一位宝洁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

宝洁之所以衰败,不是因为它低端,也不是因为它高端。不是因为它的品牌少,也不是因为它的品牌多。不是因为它的产品太古老,也不是因为它的产品太新奇。事实上,在未来,高端的产品也好,土得掉渣的山寨产品也好,古老的小众产品也好,一天一迭代的奇葩产品也好,都会有自己的市场。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互联网。在工业时代,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宝洁和沃尔玛这样的优秀公司,通过各种最佳实践击败竞争者,最终雄踞一方,这种结果,对社会、对消费者,甚至对地球的自然环境,都是最优的选择。而现在,宝洁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不是因为人们不再喜欢宝洁了,而是在以前的工业时代,除了宝洁别无选择,现在他们有了无限多的选择。

上一篇:公司工作总结大会的串场辞下一篇:中考颁奖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