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果树9301班先进事迹活动总结

2024-05-08

学习果树9301班先进事迹活动总结(通用4篇)

篇1:学习果树9301班先进事迹活动总结

学习果树9301班活动总结

2011年4月28日上午

我班进行了“学习果树9301班先进事迹”的主题班会活动,在班长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果树9301班的先进事迹,领会到了平凡小事中的坚持,个人小爱中的大爱。

那天上午,班长为全班同学读了果树9301班的事迹以及引起的轰动,还有那些师哥师姐们写给两位老人的信。

在班会之前,同学们对果树9301班的事情只是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具体情况并不是十分清楚,只是知道,有这么一群人,来自农大,资助了两位老人。

当时,班长读着,同学们听着,班里静极了,我知道,同学们都震撼了,感动了。

15张汇款单,56封信,十五年如一日的坚持,没有原因,果树9301班的26名同学决定承担起“做子女”的责任,一担就是15年。15年后,66岁的李维贺还清了当年欠下的7万元欠款后,千里寻亲,要亲眼见一见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闺女”,要当面替已在天堂里的儿子说一声“谢谢”··· ···

师哥师姐们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们用真心换来了无数感动,为了一句承诺,本无责任,却要主动承担责任,不是儿女,却胜似儿女地去关心两位老人。师哥、师姐们的事迹对我们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他们的言行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纯洁而又高尚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大学生深刻反思、学习。

那是怎样一种坚持啊,那信中一句句的“爸妈”,一次次的“女儿,儿子”··· ··· 我的眼睛模糊了,我知道有一种咸咸的东西在眼里打转,那是激动的泪水,是感动的泪水,是震撼的泪水。在“道德滑坡”、“物欲横流”、“诚信危机”等词汇经常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今天,这个“春天里的故事”,无疑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渴望已久的美。她们平凡着,坚守着,奉献着,那种对老人的爱跟关怀,或许是支撑着二老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吧!让他们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群儿女,关注着他们,希望他们好,希望他们振作,好好的过下去。这个故事深深的震撼了我们,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真诚的,人间有大爱,人间有真情,让我们在这个有点悲观的社会中,看到希望,看到真诚,看到我们活着的真正意义。

作为子女的我们外出求学,带着父母的牵挂,家人的希冀,没有理由再虚度光阴,没有理由再以忙为借口不回家,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回报社会,更没有理由对不起自己,不让自己的人生精彩,生动,熠熠生辉。

篇2:学习果树9301班先进事迹活动总结

关于开展向果树9301班先进群体学习活动的通知

各班:

2011年4月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我校果树9301班同学们坚持15年如一日默默资助病逝同学父亲的事迹(事迹材料见附件1)。为深入学习、宣传和弘扬果树9301班同学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党委学工部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向果树9301班毕业生先进群体学习的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向果树9301班先进群体学习的活动的重要意义

果树9301班先进群体平凡而又伟大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互助友爱、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充分展现了讲诚信,不图回报,不抛弃,不放弃,播散人间大爱的优秀品质。他们是我们身边优秀农大人的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通过深入开展学习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切实做到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思想境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人。

二、深入开展向果树9301班毕业生群体学习活动

1、以班级为单位学习果树9301班先进群体事迹,充分利用座谈会、报告会、网络等大力宣传果树9301班先进群体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营造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2、要以班为单位精心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学习他们15年如一日坚持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从点滴小事做起,讲诚信,不图回报,不抛弃,不放弃,播散人间大爱的

优秀品质,引导学生争做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模范;学习他们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甘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争做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模范。

3、以“新时期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为主题组织开展座谈会、辩论会、主题演讲、征文等多种活动;发挥学生骨干、学生党员模范作用,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带头学习、见行动、担使命,促进学习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

三、有关要求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此次学习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和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和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和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对学习活动转化为学习专业知识、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2、各学院要及时对学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活动新闻稿件和照片发送学工部,学工部将及时整理汇编到《学生工作简报》。

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学工部

2011年4月1日

附件1:河北农大一群毕业生,十五年来默默资助病逝同学的父母——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

《 光明日报》(2011年04月01日 01 版)附件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 《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1日 03 版)

附件1:

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校园艺9301班先进群体

时间:2011-04-01 4月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以“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为题报道我校园艺学院果树9301班同学们十五年来默默资助病逝同学的父亲的先进事迹,全文近4000字并配发图片。耿建扩记者专门撰写评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附详细报道。承德日报也予以报道。

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

《 光明日报》(2011年04月01日 01 版)

李维贺(左三)与病逝儿子当年的同学在河北农业大学合影,同学们陪老人在河北农大参观。韩元信摄

“儿子、闺女们哪!”2011年3月25日上午11点40分,刚从承德赶到保定的农民李维贺紧紧攥住等候在路边的5位青年的手,两行激动的泪水从他布满沟壑的脸上滚落下来。

15年前,为了一句不是约定的约定,李维贺二儿子的同学、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93(01)班的同学决定承担起子女的责任,这责任他们一担就是15年。

15年后,66岁的李维贺还清了当年欠下的7万元欠款后,千里寻亲,要亲眼见一见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闺女”,要当面替已在天堂里的儿子说一声“谢谢”。白发人送黑发人

1995年11月的一天,李维贺从承德县下板城镇乌龙矶村的家中赶到保定市第一医院。推开心脏内科病房的门,他一眼就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二儿子李宝元。旁边的几个孩子有的手里拿着苹果,有的拿着毛巾正给儿子擦身。

“爸,他叫牛树起,这个是赵高峰、杜彦敏、宋彩霞、时翠平„„”儿子逐个给父亲介绍着。“这些日子都是他们在陪床。”李维贺不断重复着:“谢谢,谢谢你们照顾宝元啊!”

几天前,学校给家里来了一封信,说儿子得了病。看到病床上儿子的第一眼,李维贺就感到脚底一股凉气传遍全身。

李宝元的哥哥李广坤21岁的时候患上扩张性心肌病,撑了两年后,撇下父母兄弟走了。

眼前这一幕,硬生生地把李维贺刚刚愈合的伤口再次撕裂开来。“难道老天爷还要收走我的第二个儿子吗?”

“这个李宝元是在劫难逃啊。”刚刚走到医办室门口的李维贺听到两个医生的谈话。

他一阵眩晕。过了好久好久,才一步一步挪回病房。

天塌了。

两个月后,“弹尽粮绝”的李维贺给儿子办了休学,准备将他转回老家医院。

那天,同学们都哭了:“宝元,你一定要好好养病,争取早点回来。”

李维贺也哭了,为儿子的病悲伤,为同学的真情感动。

回到承德,宝元不时接到同学书信,开始他还能回信。后来病情严重恶化,发展到心、肝、脾、胃等器官全部衰竭,李维贺就读信给儿子听,这些孩子的名字,一次次烙在了他的心里。1996年10月1日一大早,李维贺赶往市区红石砬沟寻求偏方。

他不知道,此时家中的儿子正一声声呼喊着:“爸呢?我爸呢?他咋还不回来?”

直到日落西山,李维贺回来掀开自家屋帘,看到炕头宝元双目圆睁正咽下最后一口气。

炕东头,亲戚们手忙脚乱,喊着宝元妈的名字。李维贺不知道,老伴儿眼看二儿子生还无望,一口气吞下大把安眠药。

那段日子,李维贺至今不愿回忆:“像有一把尖刀扎在心上,要一秒一秒地熬着过。”

7天后,老伴儿醒来,浓密的乌发一把一把掉,嘴里不停地唠叨着:“宝元呢,宝元去哪了?”

一家4口,转瞬间只剩下了两位白发人。56封信 15张汇款单 7万元欠款

李宝元去世两个月后,李维贺意外地接到孩子们的第一封来信。

这是一封催人泪下的信,这是一封饱含真情的信。大爷,大娘:

您们好,宝元去世的消息我们已经都知道了,请二老不要太过于伤心。我们虽然不在您们身边,但却永远不会忘记二老。我们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二老能尽快恢复健康。宝元虽然去了,但我们仍在,二老以后的生活费用将由我们来承担。我们明年就毕业了,宝元没有完成的事情将由我们来完成,您二老一定要坚强起来,好好地活着,才对得起宝元和大家。

祝大爷大娘身体健康!

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全体同学

1996年12月22日

即便是在二儿子离开、老伴生死未卜的那段日子里,李维贺这条硬汉也很少掉泪,可读着这封信的时候,他泪雨滂沱。

人世间竟有这样一群人,本无责任,却要主动承担责任,不是儿女,却胜似儿女。

那年冬天,李维贺觉得格外冷。

“老李啊,村委会有你一张汇款单。”腊月根儿的一天,村干部对李维贺说。

“汇款单?我的?”李维贺一头雾水。家里只欠别人的钱,怎么会有人给自己寄钱? 汇款单是宝元的同学寄来的,300元。

李维贺手捧薄薄的一页纸,似有千斤重。这些孩子,工作还没着落,却在万家即将团圆时惦记着没有血缘关系的同学的父母。

回到家中,老两口对坐着默默流泪。只有坚强地活下去,才能对得起这些孩子。

连续失去两个儿子,让李维贺借了7万多元的债。“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还给人家钱。”

李维贺有一个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借钱人的姓名、钱数。

他在村子里给人帮工,为了还钱。

他卖掉了大儿子活着时准备结婚盖的新房,为了还钱。

他每年开春,买一头猪崽养大,到年终时卖掉,为了还钱。

他进城打工,每月挣600块钱,每天自己带饭,包里揣着干粮咸菜,为了还钱。

全村300户人家,李维贺几乎借遍了。只要挣了钱,他挨家挨户去还。

乡亲们看他风里来雨里去,还要照顾病弱的老伴儿,没有一户找他要钱。李维贺去还,乡亲们总是说,我家不急,你先还别人吧。

邻居李维彬单身,借给他100元,第6个年头李维贺去还,李维彬说啥不肯要。李维贺急了:“老哥呀,你要是不收下,我一辈子良心难安啊。”

村民赵赞华和赵赞兴借给李维贺2500元。李维贺打工凑够了去还,哥俩搬进了县城,李维贺找不到他们的家。有人说拉倒吧,还他们也不会要了。李维贺说:“欠了金钱债,就是欠了良心债,不还不行。”

2011年春节后,李维贺用他的诚信还完了所有的债。

这无比艰辛的15年,看信,成了李维贺两口子活下去的动力。

1997年夏天——

“爸爸、妈妈:老来丧子是人生一大不幸,内心自然很苦,想说什么只管与我交流,我就是你们的女儿,高峰、亚峰他们也是你们的儿子„„爸爸妈妈,我们的学生生活将要结束了,以后是不可知的未来,但不论走到哪里,我们的心中总是记着,在承德有我们的两位亲人——彩霞”。

这一声“爸妈”,焐暖了老两口已不知热度的心。1999年冬天——

“大爷、大娘,就要过年了,家里准备得怎样,树起让我给您寄去100元,这是我们不成敬意的一点心意,就算给您添一件御寒的棉衣吧。时翠平”。2002年秋天——

“大爷、大娘,您二老可好,岁月匆匆,转眼毕业快5年了。一切都在变化,真正没有变化的只有一样:人世间的真情是永恒的。可惜政武现在力浅势薄,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有寄上300元略尽心意。政武”。2011年春天——

„„

李维贺一次次湿润了双眼。

小草青了又黄,燕子飞了又回。

5000多个日日夜夜,孩子们的信一直没有间断。这些用墨水记录下的真情,成了支撑老两口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15个腊月,孩子们的汇款单雷打不动,数字从100、200、300、500、800、1000„„不断增长着、变化着。刚毕业时挣得少,他们宁可自己勒着,也要拿出三分之一寄给承德的“父母”;有的同学家中遇到事急需钱,也未让他们改变过给老人寄钱的初衷;有的同学家属开始不理解,了解情况后每年催着寄钱。

2011年农历正月初六,正在承德县温泉物流有限公司打工的李维贺接到村干部的电话,告诉他汇款单又到了。“去年腊月就到了,头回见这码事儿,没亲没故的,一寄钱就寄了15年,好人呢!”村干部感慨着。

15年前,一位父亲先后失去了两个儿子,背上了7万多元的债;15年前,一群儿子的同学决定承担起子女的责任。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演绎了一段延续了15年的真情;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不仅激励着两位老人勇敢地活了下去,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位普通农民的诚信品质——

坐在值班室的灯下,李维贺把取出的500块钱放到桌上,泪水无声地淌下。

他怎么能不感动呢? 儿子已经走了15个年头了,但同学们的汇款单却没有一年落下过。

15个年头过去,他们都是将近40岁的人了,牛树起、杜彦敏、时翠平、李景刚、赵高峰、祁业凤„„这些名字已经像自己孩子一样亲切。

“老李,咋啦,家里出啥事了?”温泉物流有限公司老总李文全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他身边。

当李维贺一股脑地道出心中的情愫后,李文全也流泪了。

寄一年钱容易,连着寄15年,不容易啊。

“李总,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看这些像闺女、儿子一样的孩子。”

“我陪你去,上保定的费用我包了。”李文全感动地说。叫一声“儿子、闺女”,两泪长流

2011年3月25日去保定的路上,李维贺很少说话,他的手在不停地颤抖。

“没咋变,没咋变,那个高高胖胖的肯定是牛树起。”车刚驶出保定收费站,李维贺一眼认出了路边等候的几个青年,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哽咽。

“大爷——”李维贺刚刚打开车门,几个人已经奔了上来,紧紧地握住了李维贺那双粗糙的大手。

李维贺喉结一动一动的,却发不出声音,泪水小溪般滚落下来。当年风华正茂的“孩子们”已不再年轻,多了几分成熟和稳重,每个人的眼里都盈满了泪。

“儿子!闺女啊!”良久,李维贺才叫出了声。

他一个一个地叫着他们的名字:牛树起、杜彦敏、李景刚、时翠平、祁业凤„„泪水模糊了在场所有人的双眼。

午饭前,李维贺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这是写给“孩子们”的信。

“我的好孩子,你们都有双方父母和家室子女,可是却一直记挂着两个跟你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人。宝元不能做到的,你们都替他做到了,在我们心中,你们就是我的闺女、儿子„„宝元,你听见了吗?”

李维贺的手在抖,声音在抖,心也在抖。

“闺女们”已经哭出声,“儿子们”拿餐巾纸擦着眼睛„„

当年的辅导员老师黄文军抹去眼角的泪端起酒杯:“我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我们大家共同敬‘老父亲’,祝他健康长寿!”男同学一口饮下,女同学泪流满面。

“赵锦去了加拿大,她嘱咐我晚上向她汇报;政武出差在外,实在赶不过来,让我替他敬您一杯!”时翠平一一向李维贺介绍。

“每年腊月汇款,就跟我们过年要回家一样,忘不了。”牛树起说。

“有事儿一定要打电话,再忙我们也一定会赶过去的。”时翠平叮嘱着。

临走,牛树起把“子女们”凑的2000元钱硬塞到了李维贺的手里。

15年前,毕业前夕的一个晚上,班级里记不清谁说了一句: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

就是这样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他们和李维贺老两口成了特殊的亲人;就是这样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竟演绎了一段延续了15年的真情。

“我们的约定没有期限,老人在世一天,我们就管一天!”杜彦敏说出了大家的心愿。

这话,李维贺信。

附件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

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1日 03 版)

今天,本报一版头条刊登了一个让人流泪的故事:河北农业大学五名毕业生,十五年来默默资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的父母。

“15年前,毕业前夕的一个晚上,班级里记不清谁说了一句: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

就是这样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他们和李维贺老两口成了特殊的亲人;就是这样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竟演绎了一段延续了15年的真情。

约定就是承诺。“这样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恰是金子一般的承诺。

这承诺,是两代中国人之间的真挚关爱,是守望相助的古训新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在天边,而在你我的生活中——在理论上,它是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多方面内容所构成的科学价值体系;在河北农业大学起源的这个故事中,它是一声声心底的呼唤,是一张张凝聚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道德操守的汇款单。

我们欣慰,中华史册上记载的醒世恒言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响亮,几十年来社会主义道德导向更加鲜明。“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像对待自己的老人那样对待别人的老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别人的孩子,这种朴实 的理性和自觉,千古流传,在新的时代更新生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

我们感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的今天,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在完善。牛树起、杜彦敏、李景刚、时翠平、祁业凤,这五名当代大学生,他们也有生计的压力,也有家庭的负担,然而,十五个春秋,一年又一年,增长的是思念,不变的是守约,付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信念。

凝视着李维贺老人与五名“子女”的合影,读到“‘儿子!闺女啊!’良久,李维贺才叫出了声”的描写,我们被深深打动,我们的眼里也盈满了泪水。这是人间最可宝贵的情感,这是我们在当今不太平的世界上团结、凝聚、和谐的群体力量。

篇3:学习果树9301班先进事迹活动总结

一、以大学生先进典型为抓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 高校弘扬社会道德主旋律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作为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代表, 因其勇于担当的坚定理想信念成为高校师生的思想典范, 因其守信践诺的高尚精神品质成为大学生的行为表率, 因其不离不弃的品德情操成为当代青年的道德楷模, 他们是高校弘扬社会主旋律的领唱者。在当代大学生中掀起向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学习的热潮, 从而由有限的先进典型生发出无限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 以优秀个体影响带动整个大学生群体, 以先进典型的行为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 是弘扬社会道德主旋律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新时期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科书

大学生先进典型“来源于学生, 群众基础深厚, 青年学生对其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易于理解, 易于受到感染和激励, 因而具有强烈、深刻的教育作用, 为学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人生资源, 是启发青年学生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4]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的先进事迹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和认同, 正是因为他们的行为于平凡中彰显了崇高、在朴实无华中蕴含着大爱的精神品质, 他们的行为中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诉求和价值取向, 他们的行为使得价值引领、道德感召和行为示范作用都更具有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高远缥缈, 更不深奥玄妙, 体系在一言一行中, 是可感、可学、可依循的。

(三) 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既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现实行为的开路先锋, 更是引导和带领当代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现实行为的桥梁和媒介。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培养和宣传, 能够让当代大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从身边人、身边事的可知、可信、可学, 到愿知、愿信、愿学, 先进典型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和感召力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了有效的载体, 不在空洞、遥不可及。

二、以大学生先进典型为抓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 要充分挖掘大学生先进典型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自2012年2月开始, 反映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的话剧《约定无期限》在首都和河北省部分高校巡演, 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随后, 报告文学《果实》、图书《为了一个永远约定》相继出版, 电影《一诺千金》、广播剧《永远的约定》、特别的纪念歌曲《56封家书》、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专题研讨会等一系列的围绕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所展开的创作和研讨无不是对这个先进典型所蕴含的丰富价值观内涵的充分发掘。事实证明, 通过对大学生先进典型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和时代内涵的充分挖掘, 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正在发挥着无限的教育价值, 极大地深化和巩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 要做好大学生先进典型的选树与宣传工作

大学生先进典型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做好大学生先进典型的选树与宣传工作极为重要。一是要体现时代性, 符合时代发展和时代精神;二是要具有群众性, 符合广大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和价值认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学生先进典型的选树与宣传就是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寓情与理, 寓理于事, 使其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就是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符合教育规律。

(三) 要做好与其他教育载体、途径的有机结合

首先,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 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功能, 使大学生在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下, 在良好校园人文环境的陶冶下全面健康成长。再次, 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最后, 要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功能, 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 使大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感悟中不断提高, 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通过不断挖掘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典型, 加强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学习和宣传, 引导广大同学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先进典型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进行学习, 科学地运用先进典型的无限教育价值。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教育载体、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 才能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摘要:大学生先进典型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 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范,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为例, 详细阐述了以大学生先进典型为抓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提出了以大学生先进典型为抓手开展教育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先进典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瑞典]T·胡森.[德]T.N.波斯尔斯韦特著, 张斌贤等译.《教育大百科全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2006:251.

篇4:向果树9301学习主题活动

群体学习”主题活动方案

各个班级: 自4月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我校果树9301班毕业生群体坚持15年默默资助病逝同学父母的感人事迹后,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经《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首家报道和连续报道后,新华社全文播发,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和人民网、新华网等数十家网站纷纷报道和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我校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坚持默默资助病逝同学的父母,以感人至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他们的事迹,集中展现了我校毕业生的优秀素质和高尚品格。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和弘扬果树9301班同学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学校决定从即日起,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在全校学生中开展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见行动”主题活动。

一、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

果树9301班先进群体平凡而又伟大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互助友爱、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充分展现了讲诚信,不图回报,不抛弃,不放弃,播散人间大爱的优秀品质。他们是我们身边优秀农大人的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通过深入开展学习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切实做到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思想境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人。

二、活动安排

1.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或主题团日活动,组织一次体现师生情、同学情、父母恩等志愿服务、献爱心活动,引导学生热心公益,服务他人,奉献爱心,回报社

会。活动后要组织学生撰写心得体会;结合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对广大学生普遍进行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广大学生进一步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氛围。

2.要深入挖掘在校优秀大学生典型。选树学生身边的榜样,用模范的力量激励、带动和促进学生锐意进取、积极向上,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活动要求

1、各团支部积极动员,认真组织本次学习活动,确保每名团员青年都能参加学习活动。

2、各团支部要组织同学观看和学习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相关的教育片和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

3、各团支部要根据同学实际情况,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以召开座谈会、辩论会、主题演讲、征文等多种活动形式,开展富有特色的学习活动。

4、各团干部、各学生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带头学习、见行动、担使命,促进学习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团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心得体会要按时上交。

5、各团支部要挖掘学习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教育引导同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激励广大同学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幼儿园德育教案下一篇:描写烟花的作文500字 写烟花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