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英语大纲样题

2024-04-29

2015考研英语大纲样题(精选3篇)

篇1:2015考研英语大纲样题

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

《微积分》教学大纲

(理工类专科各专业适用)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微积分》课程,是成人高等教育专科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基础理论课,它不仅为专业计划中多门后继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而且也是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而设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

二、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

微积分学以函数为研究对象,主要讲述函数的导数、微分和积分等概念、方法、计算和应用,而极限方法是阐明这些概念和方法的基本工具。为此,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应具备高中数学及物理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本课程将为各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与重点

根据成人高等教育专科的培养目标 —— 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按基础理论课教材“必需、够用”的原则,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获得一元函数微积分的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了解多元函数微积分的初步知识。

本课程的重点为:一元函数的导数和积分的概念计算及其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切实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其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处理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四、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

第一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性(约12学时)

(一)课程内容

1、一元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形

2、函数的表示法(包括分段函数)

3、函数的几种特性

4、反函数与复合函数

5、初等函数

6、数列极限

7、函数的极限

8、极限的运算法则

9、两个重要极限

10、无穷小量及其性质和无穷大量

11、无穷小量的比较

12、函数的连续性概念和连续函数的运算

13、函数的间断点

14、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二)考核要求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

1、理解一元函数的定义,掌握求定义域和函数值,理解函数记号的运用。

2、了解函数与其图形之间的关系,掌握画常用的简单的函数图象;了解分段函数的表示。

3、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和周期性,掌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及单调性

4、掌握求简单的函数的反函数;掌握复合函数的分解;了解初等函数的构成。

5、理解数列极限的直观定义。

6、理解当x 时和xx0时函数极限的直观定义。

7、理解函数的单侧极限,了解函数极限与单侧极限之间的关系。

8、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9、掌握两个重要极限,并能熟练运用。

10、了解无穷小和无穷大,掌握运用无穷小的性质,掌握判断两个无穷小的阶的高低或是否等价。

11、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与间断的含义,掌握求出函数的两类间断点。

12、掌握判别分段函数在区间分界点处的连续性。

13、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最大(小)值定理和函数取零值定理。

第二、三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约35学时)

(一)课程内容

1、导数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

2、可导函数的连续性

3、可导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

4、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5、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6、二阶导数

7、微分概念及微分的求法

8、介绍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9、洛必达法则

10、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11、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12、函数的最值及其应用

13、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函数在一点可导与左、右导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是函数在该点可导的必要条件。

3、掌握求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4、熟练掌握导数公式和函数四则运算的求导法则。

5、熟练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一层复合步骤为主)。

6、掌握求比较简单的函数的二阶导数。

7、掌握求函数的微分。

8、熟练掌握运用洛必达法则求00和

型极限。

9、掌握用导数的符号判别函数的单调性及求函数的增、减区间。

10、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的极值。

11、了解函数最值的定义及其与极值的区别,掌握求简单应用问题的最值。

12、掌握确定曲线的凹凸区间,掌握求曲线的拐点。

第四、五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约35学时)

(一)课程内容

1、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2、基本积分公式和不定积分的线性性质

3、不定积分的第一换元积分法(凑微分法)

4、不定积分的第二换元积分法

5、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6、微分方程初步(第六章: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一阶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7、定积分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8、定积分的性质

9、变上限积分及其导数公式

10、牛顿 – 莱布尼兹公式

11、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12、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

13、定积分的几何应用

(二)考核要求

1、理解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定义,了解它们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微分运算和不定积分运算互为逆运算。

2、熟练掌握运用基本积分公式和不定积分的线性性质求比较简单函数的积分。

3、掌握第一换元积分法(凑微分法)。

4、掌握第二换元积分法(重点是根式代换)。

5、掌握分部积分法求被积函数属:指数函数(或三角函数)与幂函数的乘积;对数函数(或反三角函数)与幂函数的乘积的积分。

6、掌握求解变量可分离的一阶微分方程。

7、理解定积分定义及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区别;了解定积分的值取决于被积函数和积分区间,而与积分变量采用的记号无关。

8、了解定积分的性质。

9、掌握变上限积分的求导公式。

10、熟练掌握用牛顿 – 莱布尼兹公式计算定积分。

11、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12、掌握利用对称区间上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定积分的结论。

13、掌握判断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的敛散性。

14、掌握在直角坐标系中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15、掌握求简单平面图形绕X轴旋转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第八、九章 多元微积分学(约14学时)

介绍二元函数微分学和二重积分初步

(这部分的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五、推荐用书

1、教材:21世纪成人高等教育系列教材

微 积 分

吴满曾令武主编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版)

2、教辅书:

高等数学解题指引与同步练习

吴满曾令武编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版)

六、课后练习(必做题)

同步练习①

1-(1)(3)(4)(5),5,7,8,10,11,12,19-(1)(2),21,23-(1)(2)(4),26,27—(2)(4)(5),40-(1)(3)(5),41-(1)(3)(5)(6)(7),42,55,59—(1),60。

同步练习②

11,12(1)~(5),13-(1)(2),16,18-(1)(2),23,24—(1),51,52,59(1)~(5)

同步练习③

6-(1)(2)(3),7(1)(3)(4)(5),12-(1)(2)(3),13,22,23-(1)(3)(4),24-

(1),25,27,28,35,36-(1)。

同步练习④

1,2,6-(1)(3)(4)(5)(7)(11)(13)(14),11—(1)~(6)(8)(11)(17)(22)(25),15—(1)(2)(3),18—(1)(3)(4)(6)(7)。

同步练习⑤

1,3,4,6-(1)(2),10,11-(1)(2)(4),12-(1)(2),14—(1)~(5)(7)(8)(14),25—(1)~(4),26,35—(1)(2)(3),41,43,47,48—(1)(2)(3)(5)(6)(7),53,54,55。

同步练习⑥

1,3,8—(1)(3)(4)(5),9—(1)(2)(3)。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高等数学》教学指导小组

二〇一一年二月

篇2:2015考研英语大纲样题

根据大纲考试要求的说明,考前该如何复习英语呢?

一、听力

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2) 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3) 对所听内容做出简单推断; (4) 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提高听力,关键在于平时多听多读,且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考生应找一些信息量大、信息交叉点多的听力材料坚持每天不间断地进行听力训练。

平时要养成有效的听力习惯,就要采用正确的听力策略:1.树立信心,沉着冷静,全神贯注,积极思考。2.利用听录音前的时间及对话之间的十秒钟的停顿,迅速捕捉信息浏览问题,预测可能涉及的内容。3.对有把握的试题应快速作答;对无把握的试题要在所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优化处理;不会作答的立即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4.重在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注意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 (who) 、事件 (what) 、时间 (when) 、地点 (where) 、原因 (why) 、方式 (how) 、程度 (how long, how soon, how much) 、数字 (how many/how much) 、选择 (which等,边听边记下要点。5.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首段。6.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及关键词即实词上,千万不能只停留在个别单词或单句上。7.根据平时积累的英美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知识、逻辑、常识,以及文章的题材结构和主题思想,来猜测没有听懂或漏听的意思,或者通过推断、排除来选出正确答案。8.录音结束时选择也应该结束,即使吃不准也不要想它,马上看下一个题的选项。9.正式考试前在家听英语磁带十分钟“热身”,再进考场考听力。

二、单项选择

内容覆盖面广,考查范围均为大纲中所列的所有语法项目———包括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形式、情态动词、名词、冠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数词、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倒装、省略、主谓一致、构词法、习惯表达法和交际用语等;重点突出、强调动词的考查;突出语境的作用,提供语境间接考查语言知识的运用。

因此,考生必须对语法部分进行全面、细致的复习,增强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单选题的复习不能靠简单地死记硬背,要做到先理解语境再考虑语法,语境是选择判断的最重要依据。在单选题上,不宜采用题海战术,但要把做过的一些题,特别是错题,反复地看,同时简单的题要总结规律,不要在难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要重视语境题、时态题、动词短语相关的单选题。

三、完型填空

要求考生:1.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来确定选项的能力。2. 具有较强的快速阅读和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能根据上下文线索通篇考虑。3.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和推理判断的能力。4.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词汇、短语的能力。

提高完型填空能力要做到:1.不断积累并熟练掌握词汇(包括词性的转化、多义词、同义词的区别、词义程度的深浅、所表示范围的大小或感情色彩的不同等)、短语搭配、惯用法及一些重要句型、语法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把零星的、分散的知识加以总结概括。2.加强训练,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真正培养出较强的语感。每日做两篇完型文章,同时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难度由适中到偏高,逐步过渡。3.重视短文的关键句、主题句,从而尽快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态度和观点。4.注意分析错题,总结出错的原因,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熟练的解题技巧。

良好的完型填空解题习惯和解题技巧是:1.细读首句。2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粗选答案。3.仔细斟酌,上下文连贯,精选答案。深入分析空格前后句,确定空格意思。语法问题,考虑时态、语态,以及整个词法、句法;语义问题,依据短文自身完整的语言环境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但应注意:决不能停留在局部死抠,应以整体的大致把握为原则。选择答案时既要把对语境的理解和词的用法结合起来,又要考虑句子结构是否完整、正确,还要注意句子意义上的连接和照应关系,有时还应在段与段之间、情节与情节之间或更大的范围内关照上下文。同时还应注意行文逻辑、生活常识及事物发展的规律。4.复读全文,消除疏漏,验证答案。在复核过程中,看全文是否连贯畅通,内容清晰,主题突出。凡遇不通之处必是有待推敲的疑点。对平时易犯的错误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个别拿不准的答案,应当根据自己的语感,尊重第一次选择的答案,若无充分依据,切勿轻易改动。

四、阅读

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 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默读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纠正唇读、心读、喉读等做法,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其次要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养成每天阅读英语的习惯,注意要大量阅读,精泛结合,广泛猎奇;要快速阅读,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要整体理解,重视文章的题目和主题句,学习掌握作者的逻辑推理的方法技巧及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要积累词语,反复记忆。考前最好每天做3—5篇阅读理解题,培养熟练的阅读技巧,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不懈。

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与策略:1.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2.速读全文,了解大意,明白主题。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3.详读细节,理顺思路与文章脉络。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论述文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详读细节,以动词、时间、地点、事件、因果等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运用“画图列表法”,勾画出一幅完整清晰的文章主题和细节的认知图。4.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以偏概全。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有前提和基础。推理题在提问中常用的词有:infer, imply, suggest, indicate等。5.猜词悟义,扫除阅读拦路虎。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也是高考中常用的题型。它不但需要准确无误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较大的泛读量,掌握或认识较多的课外词汇。考生要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确定词义。6.养成良好解题习惯,保持好的心态。

五、对话填空

要求考生掌握所给对话大意,并根据所给首字母的提示,在标有题号的右边横线上写出一个英语单词的完整、正确形式,使对话通顺。

做好这一题,有必要提醒考生把2009年高考英语词汇表反复背熟。还应充分利用听力材料,大声朗读、复说,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并注意在特定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语境里接受、掌握词汇,还应重点注意常用词的实际运用。

六、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基本书面表达能力的具体要求:内容表达清楚,体现活跃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句式和词汇丰富,语法和用词准确,语篇连贯,交际得体。

写作是考生容易丢分的部分,越是到最后越要重视写作,要多看一些范文,熟练掌握30多个连接词语,非常流利地背出100多个句型,这样在写作当中才能表现出比较好的水平。另外还要用一些常用动词和句式,做一些汉译英的练习。

写作步骤:1.仔细阅读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审好题。2.确定格式、题材及基本要点。3.丰富、扩展要点,将句子补充完整。4.把写好的句子联成短文,打好草稿。5.检查草稿,修改拼写、标点符号错误,修改人称、时态、语态错误,修改句子结构和逻辑错误。考虑语篇结构、考虑句式的变化和词汇的丰富。6. 规范书写。

七、综合模拟训练

高考冲刺这一阶段时间里,考生还应结合外地的信息和资料,精心地挑选十几套长度、难度和高考试卷基本相同的试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自己的临场发挥的能力和应试的心理素质,提高解题技巧和熟练程度,合理地把握分配在各题上的时间,从而提高解题速度,进一步查漏补缺。

篇3:2015年《考试大纲》之我见

【关键词】2015年 考试大纲 解题技巧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了高考试题的形式。今年高考与2014年相比是否会有变化?今年高考的命题有哪些特点?

一、2015考纲与2014考纲的整体异同点

1、相同点

2015年《考试说明》中,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形式及試卷结构、背诵篇目等均与2014年一致,没有变化。

2、不同点

但最新新课标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中,增加了新题型。这表明,今年的语文试卷结构和试题将会按照近两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全国卷命制,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变”的考查态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纲说明》“题型示例”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部分里第三个示例(文科大纲说明P25)选取了新闻类材料,而且是四则材料,后边题型设置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设1道五选二题、3道主观题;今年此类题目设四道主观题,取消了五选二题。

据此我们预计2015年高考选考内容部分,仍将采用选做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方式来考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说明中的提醒示例,首次涉及新闻调查类文本阅读。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变化。所以我们大胆预计2015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可能会从新闻调查和人物访谈中选材。新闻调查可能会选用非连续性文本,也许是就某社会热点进行的多角度调查,也许是对某热点问题进行的讨论等。

高考对新闻调查、人物访谈类文本的考查将会涉及三个方面:

(1)分析综合类,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的结构以及分析文中的相关思想、观点、态度等。

(2)鉴赏评价类,要求评价文中的主要观点以及访谈对象的研究成果和其观点、思想带来的社会价值、影响等。

(3)探究类,主要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部分题型的变化

(一)《考纲说明》“题型示例”文言文阅读部分里第一个示例(文科大纲说明P12)

较去年《考试说明》增加了“断句”的内容,实际上2014年高考已考。这里简要说明的是:《考纲说明》“题型示例”文言文阅读部分里第二个示例(文科大纲说明P14)较去年《考试说明》增加了“内容解说”类题型,以前都是这样设问:“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今年除保持这类传统题型外,又增加了“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注意是相关内容!也就是说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官职、称谓、常见地理常识等)将有可能成为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的考查内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对祖国历史文化的钟爱,因此这部分内容将备受专家青睐。所以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1.关注古今异义2.关注文学常识3.关注文化常识

(二)“名句与名篇默写”题型示例:

2014年为前后句子填空,2015年为理解句意填空(2014年已考)

特别强调的是,名句名篇默写题可能仍将延续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设置情景的命题形式,要求考生把考纲规定的64篇古文背烂背熟,印在心里,理解意思,学会对号入座,消除错别字,最好在考前把每篇课文都默写一遍,并认真核对。对此部分内容不可轻视。

备考策略:

1.依纲据本,逐课过关

2.高度重视,整散结合。

(三)语言运用题

除此之外特别要提的是语言运用题由 2013年要求写出所给图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2014年要求将给定的活动框架图转化成语言文字。2013和2014年全国均有7套试卷出现图文转换题。其实,图文转换这一题型本身就包含灵活多变的命题形式,如图表类(图文转换)的把图表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图片类图文转换又包括照片类和漫画类,其中漫画类试题又有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加标题等考查形式。

从2015年新课标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来看,扩展语句将是重要的命题考点。预计2015年高考,扩展语句题将会从上述命题类型中选择,考生可重点关注。新题型呈现,更加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因此对语言运用题中的扩展语句题不可轻视。

(四)作文题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大多数都关注人文素养,目的在于让考生养成优良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考生在备考时除了积累必要的作文素材外,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对社会时间要有度到新颖的见解。审题立意不会太难,重在考查考生的谋篇布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材料作文应该仍是今年高考作文的主流方向,在材料作文中我重点提两类即现实故事类材料作文和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

①现实故事类材料作文

上一篇:区档案局2010年党建工作总结下一篇:爱运动的我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