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专业二战考研的心路历程

2024-05-18

数学专业二战考研的心路历程(共9篇)

篇1:数学专业二战考研的心路历程

数学专业二战考研的心路历程

考完研的这段时间,呆在家里,每日翻翻心爱的数学书,当然也免不了等待成绩的复杂思绪。这一切依旧会成为往事和回忆,唯独不变的是我对数学的一往情深。

还记得高考完的那个夏天,我很失落,也很彷徨。高中时代,我对数学的兴趣和悟性就已显露出来,在那一切只为高考的大环境下,我的数学品味和数学情节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我清楚的记得曾经自己对数学老师的无视和对课堂内容的不屑。在同窗们认真听讲的时候,我却埋着头,自编所谓的不等式难题,目的仅仅是为了戏耍老师和同学。一些被老师夸赞的“数学尖子”,在我看来,似乎和小学生们并无两样。现在想来,那时的我还真是个孩子。

彷徨之中,我在父亲的书架上无意发现了一本陈旧而厚实的书,封面上赫然写着“数论导引”四个大字,作者竟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从此,我踏上了这条漫长的道路,并苦苦追求至今。

进入大学之后,我便一头扎进了数学的海洋,整日求索于书本之间,将一切阻力抛之脑后。还记得数学分析课上小胖老师那自负的微笑和行云流水般的推导,让我沉醉不已。还记得实数系完备性的7大等价定理,让我欲罢不能。课后,我在图书馆里第一次邂逅了复流形、示性类、Morse理论、Harnack不等式这些高深的词汇,向往之情油然而生。那时的我踌躇满志,决定此生定要饱览数学典籍,遨游于数学殿堂,并作出一两个有价值的发现。

两年下来,华东师范的分析课本已经被我看了数十遍,书后习题全数演练一遍,看着新书已成旧书,内心深处异常快慰。不过,很快便发现自己离目标还差得太多,一些有难度的分析问题还是经常会卡壳,有时来了思路,却碍于自己分析功底尚浅,仍是无法破解。我希望自己的分析基础更加坚实,技巧更加强大。经高人推荐,找来了谢惠民老师的《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如获至宝。此书很有难度,是我见过的数学分析最好的参考书之一,当中的很多题目都要苦苦思索几个小时才能解决。一段时间下来,我不但学会了很多基本的分析技巧,而且对数学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惭愧的是,这套分析瑰宝,我至今还未完整地做完一遍。

在此期间,我也学习了一些代数知识,认识到抽象化方法的威力。群、环、域这些表面上抽象而枯燥的数学概念,其实有着广泛的背景和来源。线性代数中的Hamilton-Caylay定理让我感受到代数的美是存在的,那是一种简洁而深刻的力量。抽象代数中的群同态基本定理也是如此。我了解到代数的一个主要研究目标就是搞清处各种代数体系的结构,希望能够进行分类。当我看到循环群的结构是如此的简单(它要么同构于整数加群,要么同构于剩余类加群,我惊呆了。那一刻,我被代数打动了。

大三上半学期,我花了很多时间于实变函数论,窥得其中奥妙之一二。由此,感受到实分析技巧的细腻与强大。Egoroff定理、Lusin定理、Levy定理、Lebesgue控制收敛定理让我不能自拔。俗话说的好:实变函数学十遍,方能掌握。这门功夫极其难练,习题难度很大,有时一个人要想上好几个星期才得以解决。这门课虽然难,但也正是因为它的难给了我继续攀登数学的信心,我相信自己数学一定可以学得更好!大四上学期,我来到学校数学系研究生的课堂上跟班旁听了实分析与泛函分析这门课程,受益匪浅。这段难忘的经历让我有了更加强大的信心和更加强烈的欲望去学习更加高深优美的数学理论。

2013年,我报考了**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的研究生。期间刷了不少数学分析的习题,看了一本高代题解精粹,希望自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可惜的是,最终仅以四分的差距与复试

无缘。

随后,我决定二战,为了自己的学术梦想和数学追求而继续奋斗。复习期间,针对专业课(高等代数首战暴露出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了系统复习。报名时,我最终选择了华东地区某知名高校的数学系,希望自己的数学之路能从这里启航。

如果最终没有考取,我也无怨无悔。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我对数学的向往和追求,因为这是一个值得用终生托付的事业。

2014年考研已经落下帷幕,而我并没有因此停下追逐的脚步,学习的目的本就不是应付考试。前些天,我偶然遇到了Hausdorff测度和Hausdorff维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初次体验到了分形数学的美妙,便从图书馆借来一本著作以近身欣赏这片美丽的风景。

如今,数学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我在河边嬉戏,久久不愿离去。

篇2:数学专业二战考研的心路历程

2017考研:二战考研心路历程与建议

考研也已经过去,17年的又快到了,我作为一个2战的同学,也有些自己的想法,经常看到考研群里面的同学很迷茫,遂在这里稍微把我的一些认识讲讲给大家听。

一、选择学校

这个应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我人士同学曾告诉我:好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我相信其中也很有道理。首先很多同学选择学校都比较有点“好高骛远”,可能真正到了11月份报名的时候感觉复习的不是很好又打算换学校,这种同学一般都会考不上,关于选择学校,我认为优先要考虑的几点是:自己能考上的把握有多大、自己对这所学校这个城市是否还满意、这所学校是否会对一般学校的会有偏见。我举几个我身边的例子,我有个朋友考南京大学的土木相关研究生,虽然初试分数还可以,但是最终复试被刷了,他自己也只能感叹自己当初的选择,还有一个就是有一位今年考华科的计算机的,由于他是成电这样的985毕业的,虽然初试340多,但还是拿到一等奖学金,而另外一位考了390+的3本学生只拿到3等还是几等奖学金,其中的歧视可能只能经历了才知道,所以说要想考这样的学校,应该对这些学校的这样的信息有所了解,不然的话可能会有上面的杯具。而对于自己能不能上的把握,同学们可能还需要斟酌,毕竟都是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也挺清晰的。

五、数学老大难

这个是大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科而且也是所花时间最多的一科,大概占总的时间的3/5都不为过,很多同学也因为这一科而与其他同学有些差距,数学需要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我身边的同学都是高考这一门还不错就考的不错,但我想讲的是通过努力还是可以把数学考好,就拿我来讲,我高考数学不及格只有80多分,但是我这次还是考了120多,要相信自己。一般暑假前都是把高数、线代、概率论的教材看一遍,把题目顺带做一下,如果认为还是有些问题不要紧,可以再多看一遍,这个时候一般的同学离考试的那种题目肯定还是会有差距,就需要整体全面的去做题来提高自己,暑假的时候就是红宝书了,(这个红宝书有2种,一本李永乐一本陈文灯,一般基础不好的用李永乐的,认为自己还可以的可以考虑陈文灯的,不过我认为高数部分陈的好些李的就有些没有梳理的那么清晰,而李的线代跟概率论要好些,所以我推荐高数部分随便用哪一本,线代最好用李永乐的那薄薄的那本,概率就随着全书那个)一般暑假之前就应该把全书仔细的做一遍,不然的话我认为你以后的时间分配可能就会有些许问题,而通过做全书你会发现,原来不理解的知识点这个时候豁然开朗,可能这个就是理工类的魅力,需要通过做题把知识记住和理解。如果你认为自己还是会有问题就可以把

全书再过一遍,我也觉得再来一遍会比较好,比如线代这一门是连贯性很强的一门,等你学的差不多时候你会发现哦,原来是这样,而高数里面的多元函数积分以及曲线曲面积分会有新的认识,再复习到后面对于数学你就会有自己的看法,就如同有位科学家说过学习就是先把书变厚再变薄,这个时候就不会像开始时那样感觉内容太多,复习了高数忘了线代一样。

在这里我推荐的几本复习资料是:7-8月份全书、9-10月份全书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七、其他的一些

篇3:《发现数学之美》研究的心路历程

初登讲台, 张老师以为教好初中数学并不难。一学期下来, 他所教的和老先生教的学生成绩相比, 存有一定的差距。于是, 他虚心向老先生讨教, 订了一些数学教育杂志, 从教案设计、课堂观摩到理论认识, 从试题研究到例题教学, 都认真模仿并实践着。两年后站稳了讲台, 三年后带出的第一届学生参加中考, 数学取得了好成绩。接着连教两年毕业班, 张老师慢慢地自满起来。这样的好感觉又过了两年, 直到一次校庆宴会上, 学校领导反馈了最近一次座谈会上学生对他教学的意见:“上课容量大, 讲课速度快, 听课较吃力;作业量大, 花时间多或做不来;提不起数学兴趣, 对数学课没有信心……”。张老师从班主任那里读了学生的周记也得到了印证, 但还是有点不信, 直到采访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 发现近一半学生对数学兴趣不强, 才反思自己。为追求课堂容量和效率, 课上多讲、课后多练, 把学生当作容器, 一味地注入, 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上容量大、学生听不懂的调整相对容易, 但让学生发自内心热爱数学学习并不容易, 这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怎样让学生爱上数学, 觉得数学同样生动而有趣。打个比方, 这跟烧菜一样, 如果把肉放在水里清煮, 营养虽在, 但味道不可口, 因此需要调料。那么, 使“数学课”的调料在哪儿?于是, 张老师开始尝试在课堂中穿插些笑话, 幽默一把。课堂中有了笑声后, 数学课的主题却被冲淡了, 授课内容完成不了, 这种做法很快被否定了。之后, 便经常在课堂中适时引入数学故事和数学史话, 但时间久了就黔驴技穷了———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数学故事和史话呢?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又不失数学味, 真可谓“山穷水尽疑无路”。后来, 读了张奠宙和张景中院士的文章后, 才找到理论上的方向感。如, 张奠宙教授在《‘对顶角相等’的政治社会背景透析》中谈到“对顶角相等, 一眼看上去就是相等, 还需要什么证明?中国古代数学有过光辉灿烂的成就, 但却是没有‘对顶角’的概念, 也没有‘对顶角相等’的命题, 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学习这样的命题意义何在?事实上这显示了古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在文化上差异。”古希腊文明和古代中国的不同文化产生了不同的数学。每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 也就一定有属于这个文化的数学, 古希腊数学和中国传统数学都有辉煌的成就、优秀的传统。但是, 他们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可以从社会文化的背景上找原因……”。通过“对顶角相等”这一命题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古希腊公理化思想、理性精神历经风霜岁月, 依然闪闪发光;古代中国以算法为体系的数学, 在吴文俊院士整合和发扬中又散发出无限的魅力。既讲历史, 又讲数学, 讲历史为了更好地理解数学;数学课中渗透人文素养, 反过来又凸显科学精神。“对顶角相等”这一命题背后的隐性文化挖掘, 与新课程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不谋而合。从此, 张老师的数学课堂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 也在循循善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更把数学作为一种思想、一种文化和一种精神教育人、激励人。

新课程需要这样的数学老师:能够把生活道理与非常抽象的数学相挂钩, 幽默元素渗透其中, 让学生爱上数学。于是, 张老师开始努力让数学结缘文化, 这为日后《发现数学之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然而, 数学教师讲课要做到深入浅出, 娓娓道来, 把抽象的数学演绎得通俗易懂, 需要有渊博的知识, 仅是阅读一些数学教育杂志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博览群书。

二、寻觅思维品质的真谛

数学教师要博览群书, 该从哪类书读起?再读些什么?从文学与史料读起。文史修养直接影响着人的学问境界与生活趣味, 而且能培养较好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读史使人明智”, 很遗憾, 大多数数学老师过于讲实用, 比较关注解析习题和阅读教学参考书, 文史哲书籍读得太少、太浅。若从审美的情操角度看, 诗歌是文学中最简洁的语言, 数学的语言也是, 从这层意义上讲, 数学和诗歌有着相通性, 特别把古代诗歌意境和数学思想进行融通, 能给人以无限之愉悦。如, 茶杯上书写“清心也可以”和数学上的“旋转对称性”;“孤帆远影碧空尽”和数学中的“极限”;“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只红杏出墙来”和数学中的“有界”等。

其次还要读点哲学。如果说文学作品陶冶情操, 那么哲学会提升人的思维, 开阔人的眼界。只有当你学会从哲学高度来看待事物变化时, 思维会豁然开朗。如, 张老师在讲第一次数学危机时, 未了解西方哲学史, 和其他数学老师一样着重介绍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个门徒发现的不可通约性, 为坚持真理而葬身大海。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危机带给人们的思想震撼, 也体会不到古希腊人理性的思辨和现实的纠结。其实这里有一个文化传统背景, 当时的数学是哲学的一部分, 古希腊的哲学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 走出了用神话、图腾等解释世界, 诉求于人类的理性, 之后有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和柏拉图的“理念论”等。当你了解古希腊人爱智慧这一传统后, 就会真切地感受所谓的数学危机是真正的思想和信仰的双重打击。这个数就像一面镜子, 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差别。巴比伦人以很高的精确度计算了的近似值, 希腊人却证明它是一个无理数, 数学的性质在希腊人手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柏拉图在他的学院大门上写着“不懂几何者请勿入内”, 这不是一个怪人的训诫, 而反映了希腊人的一种信念:一个人只有通过理性的探求和严密的逻辑才能了解他所处的尘世。希腊人开启了理性的力量, 而不是凭感官去判断什么是正确的。正是依靠这种判断, 理性才为人类文明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当学生了解这一段文明后, 才会感受到古希腊人为什么迈不过这一道坎, 内心也会因此有了火热的思考。也正因为有了哲学的阅读, 视野更加开阔了。哲学好像是望远镜, 使人看得更远, 哲学又是显微镜, 使人认识得更深刻。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广泛涉猎文史哲, 源头活水不断。有了活水, 种田还需要生命的种子, 即数学美的素材。要寻觅到数学美的素材, 还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三、升华于巨人肩膀之上

除了阅读数学教育类杂志、文史和哲学书籍之外, 酝酿著作过程中还要搜集大量的期刊论文和国内外经典的数学科普读物。通过查阅这些文献, 既开阔了眼界, 也增加了写作素材。

如, 专著中《有理数学一章蕴含数学之美》的由来。张老师刚从教时, 教材中的课后阅读材料介绍:“从历史发展看, 我国古代著名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成书于公元1世纪) 中的‘方程’一章, 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而教材编排是按西方数学发展历史展开的, 那么西方负数又是何时产生的呢?于是查阅数学文献, 期刊杂志中虽有相关说法, 但都不完整。后来, 发现在美·M克莱因著的《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有详细的记载, 这样写道:“15世纪丘凯和16世纪斯蒂费尔都把负数说成荒谬的数, 卡丹给出了方程的负根, 但认为是不可能的解, 而仅仅是一些记号, 他把负数根称为虚根, 正根称为真实的, 韦达则全然摒弃负数。很多数学家并不承认它们是数, 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著名的英国代数学家摩根还强调负数与虚数一样都是虚根的……”中国古代接受负数的概念没有太多的困难, 而西方人对负数的概念经历了千年才从拒绝到接受, 这是为什么呢?吴文俊、纪志刚教授在《从记数法到复数域:数系理论的历史发展》一文谈到:“负数在西方经历漫长的历程, 一直到17世纪后慢慢地被数学家接受, 当然这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聪明就早一点发现, 而是两种不同的数学体系和文化所造成。负数常常是在代数方程的求解过程中产生, 由于中国古代算学高度发达和中国传统关注的数量计算, 对数的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负数是人类第一次越过正数域的范围……”他通过查阅负数发展史料, 对“负数”的认识从原来的不知到朦胧, 再到有清晰的专业视野, 最后终于完成了《有理数学一章蕴含数学之美》一文。

美国当代管理学家托马斯·卡林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领域里, 只要持续不断地花6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 就可以使一个人具备高于这一领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识。”现在查阅文献资料比较方便, 只要随访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就能得到。通过查阅文献, 你可以发现自己的渺小、前人的伟大。在阅读他人的文献中, 你可以了解在相关的课题上他们已经做了哪些, 前进到哪一步, 哪一个方向还有待于挖掘和深入, 哪一些已经没有必要。正如牛顿所言“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特别是阅读大师们经典的科普读物, 那些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而简洁的语言, 形象的比喻, 能使人受到很大的启发, 同时体悟到理智上的愉悦, 也会给予人写作的激情和力量。上述的“负数”材料被张老师重新加工成了如下的文字:“……通过负数扩充让我们体会到人们遇到需要时, 不断创造新的数, 并且每次创造的新数, 都解决了数学内部和实际生活中原先无法解决的问题;世界上本没有数, 数是人类伟大的创造;有与无、能解决与不能解决都是相对的, 创造新的数的难点在于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与认知心理。犹如西方古代寓言中, 有个著名的‘高尔丁结’故事:只要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结’, 谁就会成为亚洲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 最后轮到亚历山大了。他想尽办法要找到这个结的线头, 结果还是一筹莫展, 最后他想:‘我要创建自己的解法规则’。他拔出宝剑, 将那个结劈为两半。于是亚历山大成了亚洲王……”

对数学之美的感受从朦胧到清晰,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能让我们看得更远, 体悟得更深, 但要有所成就还需坚持不懈地守望。

四、守望在数学世界之中

对中小学教师来说, 从事实践研究是十分明智的———发挥自己熟悉学生、教材及教育教学实践的优势, 选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去“小题大做”、“深耕细作”;再将形成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 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学习优势、兴趣爱好, 特别是要围绕着个人研究方向有选择地积累材料, 并适时地吸收, 化为己用, 就能有所成就。《发现数学之美》一书, 就是在有个好规划的前提下, 坚持不懈地向着更深处探索的成果。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 张老师申报了2007年台州市教科重点课题《初中数学隐性文化挖掘和应用》, 被批准立项。该课题旨在挖掘数学史和数学教材中隐性的文化, 彰显数学的魅力, 诚如克莱因所说:“数学绝对不是课程中或教科书里所指的那种肤浅观察和寻常诠释。……课本中的字斟句酌的叙述, 未能表现出创造过程中的斗争、挫折, 以及在建立一个可观的结构之前, 数学家所经历的艰苦漫长的道路, 而学生一旦认识到这些, 他将不仅获得真知酌见, 还将获得顽强地追究他所攻问题的勇气, 并且不会因为他自己的工作并非完美无缺而感到颓丧。”

如, 对“有理数”一词的由来进行挖掘后, 发现事实上这是个翻译的失误。有理数源于古希腊, 意思为成比例数, 英文一词ration number, 而ration通常意义是有理性的。这里应该是比率的意思, 是指两个整数之比, 大家都会觉得很迷惑吧!原来日本大约在十七、十八世纪翻译西方数学的时候, 就作了这样的翻译, 后来中国人参照日本的译名依样采用, 因而造成错误。

通过“有理数”一词的挖掘, 既让学生明白“有理数”概念的本质属性, 即可比之数, 也让他们了解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遗风, 毕氏学派倡导“万物皆数”, 世界的万物本源来自于“数”, 数是世界万物的最本质的东西, 把世界万物的多样性统一成“一”, 这个“一”就是“数”, 这个“数”指的是整数或可化为整数之比的数。

张老师梳理了“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隐性文化”之后自觉成熟, 于2011年底申报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人教版初中数学“阅读材料”导学策略研究》, 并被立项。该课题目的是继续推进数学文化的开发。由于“阅读材料”自身特点, 但因篇幅比较小, 有的蜻蜓点水, 意犹未尽;有的偏难, 达不到意想的效果等。为了让数学的阅读材料如同语文一样, 列入学生阅读中, 就要让数学的阅读变得有趣、有味, 于是对阅读材料进行开发和挖掘, 这就有了后来的校本教材《数学探究和欣赏》和专著《发现数学之美》。这两个成果, 都是沿着“数学美和隐性文化”进行开发和挖掘的结果, 是对数学之美笃行之、不言弃的结果, 是一以贯之、厚积薄发的结果。

篇4:外经贸金融学专业考研心路历程

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自己:

1、四六级:都说四六级和考研英语不同,是这样的。但是我觉得四六级可以说明你的英语能力问题。如果你的英语底子好,那么恭喜你,815有50分的英语翻译,这样你就可以在英语上少花点功夫,最优配置你的时间。我专业课复的相当晚,十一的时候才把平迪克的书看到第六章,所以后面大多时间是用在数学、专业课上了。我自己的四级613,六级578,虽然不能和大神们相比,但是还说的过去,可以供你做个参考。

2、数学:本科的期末考试实在是太简单了,考满分完全不能说明你的数学能力。但是若是你觉得这种考试也比较吃力,就需要要警惕,一定一定得在数学上下苦工。

3、专业课:我自己本科是金融的,这里针对经济类的同学而言。因为初试考的是宏微观,所以只要是经济类的同学都一样。虽然本科的难度要比考研低,但是还是建议你好好学,以后复习起来省事。

如果你觉得你英语不错,数学还可以,专业课学起来不吃力,那么请即刻起,下定决心,好好复习,你一定可以考上的。

下面我想讲下关于各门课的复习,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因为我各门课复习的都比较慢,后期很着急,所以我建议将我的复习时间看成你们复习的底线,一定一定不能比我更晚了。

一、数学

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最多,虽然号称11月就开始看书了,但其中发生了各种事情,一直看到5月底才结束。用的书是:高等数学(同济版),线性代数(同济版),概率论(浙大版)。高数和线代的课后题是挑着做的,概率后面的题都做的。

6月便开始看复习全书了,用的是李永乐王式安的那个书,那个书因为是新版,错误非常之多,不过都是些小错(大的我也看不出),一直看到9月底。复习全书我只看了一遍,后面的题目也是挑着做的。

暑假的时候上了课,很幸运,数学上到了李永乐、王式安老师的课。强烈推荐这两位老师的课,你上完后会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特别是线代,原来让你困扰不堪的各个定理,在老师的梳理下,再用起来的时候简直是信手拈来的感觉。记得李永乐老师上完课后,我跑到台上,跟他讲了我的复习情况,请他给我后面的复习做点指导,顺便还讨要了一份签名~~(*^__^*)~~老师人非常非常的好啊~~

10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做真题了,配合着模拟题一起做,(模拟题用的是400题,后期还用了5+3)大约是3天一份题的进度。第一天:做题,批改;第二天:针对做错的,或者不熟练的地方,回顾全书,或者暑期讲义上的知识点,适当做笔记;第三天:继续前一天的工作,把全书上类似的例题都做一做。别看我说的简单,其实做起来非常浪费时间,不过我觉得慢慢做,把基础打扎实,事半功倍。

大约考前3周,这时候真题已经都做完了,模拟只做了一部分。建议现在开始,模拟题适当再做1~2套,保持对新题的手感,这一阶段重点回顾真题,复习错题,配以之前做的笔记,效果更佳。你可以选择用5+3(5+3的5是指5套改编版的真题)或者把真题从近的年份往远的做。

考前几天,每天掐着点,做一套真题,保持手感,你就可以上考场了~~

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完成以下任务:

(因为我复习的很慢,所以我没有做或者只做了一部分,但是个人复习情况不一,有的同学是很速度的那种)1、660:这本书应当贯穿你复习始终来做,用零碎的时间来做(这不是我说的哦,是李永乐老师说的~~)

2、真题:真题的正确做法是一遍套题,一遍按类型做。真题那本书后半部分是按照类型编的题,还收录了数一数二曾考过的一些题型。因为我实在来不及了,我只回顾了错题。3、400和5+3:400题很难,做的你很崩溃,我大约做了5~6套,你时间充裕可以都做了。据说这个题能考在100+,那么考试时你应该可以在130+。5+3,这个书的难度要比400题小,5我没做,3我做了2套,今年真题居然考到了一个方法类似的题,不过真题比较简单~~所以你懂得~~

最后,在数学上我想说的是,得数学者得天下,高分者数学一般都考的好。题不在多(你从我的复习中应该看出来了),关键在质量,做了的题要入脑子,否则也是白费~~再就是细心,不要用新方法,用最保险的方法最佳。我考试的时候,脑中不知咋想起来老师那句:能不用罗必塔就不用,泰勒展开才是王道。然后我把cos的泰勒展开从上面抄下来把阶乘抄丢了……结果……哎~~

二、英语

我英语在4月的时候上了春季班,纠正了我做阅读的坏习惯,受益匪浅。吴老师上课会用1个多小时讲方法,其余时间谈人生谈理想,希望上到吴老师课的同学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不要有任何抵触情绪,好好听课,你会受益的~~

因为我觉得英语底子还不错,前期就背了单词,做了张剑的150篇,我觉得这书不错~~9月做了英语真题,之后就没咋看英语了~~然后一直到考前一个月,背了作文,一个叫30天30

~~

三、政治

政治我觉得,第一要知道各章在讲什么,能够梳理出属于自己的脉络;第二就是找方法记下各个关键点,最后,上考场编。

关于找方法记关键点,我特讨厌背东西,所以我的方法就是编口诀,供大家参考。那些分点答啊什么的技巧我就不说了~~应该都知道的吧~~

Eg1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届六中全会】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助于解决当前文化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口诀:发展现代化要两力(量力),小心解决问题。

Eg2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统筹区域发展。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口诀:国家的社会,农村的区域社会

上了考场并不要求一字不差,只要关键点在就行,那些话编就好了~~口诀随便编,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无论诡不诡异~~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四、专业课

我专业课复习的比较晚,前面已经说过了,我总觉得专业课就100分的内容(50是英语),4本书,花很多时间很亏~~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后面很着急,建议大家暑期就开始带着看,专业课不难,这部分大家可以参考专业课大神的建议~~

篇5:我的清华考研心路历程.

作为跨地区、跨学校和跨专业的“三跨”考生,考研过程中因信息缺乏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心理焦虑,以及时常袭来的自我怀疑,是贯穿我考研全过程的两种心理状态。可以说,我整个考研的过程,就是努力降低不确定性和心理焦虑,逐渐消解自我怀疑树立信心的过程。直到初试成绩出来后登陆查分页面的前一分钟,我依然不确定自己的答卷是否能得到批卷老师的认可,怀疑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考上清华。直到看到初试成绩385分的那一瞬间,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地,这也让我在心里坚定了“天道酬勤”的想法。

总结我的考研经验,不断培养良好的心态,以此来消解不断袭扰的自我怀疑,探索正确的复习方法,这些都非常关键,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以虚御实才能事半功倍的道理。

在决定考研之前,明确考研对人生规划的重要意义,才能作为一个自觉行动的人,也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战胜消极心理因素的频频袭扰,才能在自习室里心无旁骛地学习,提高效率;才能在别人在自习室里吃东西,低声私语的时候,不受任何干扰,像荀子所说的那样“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才能在课间更换教室后,随便选定一个座位立即进入复习状态;才能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殚精竭虑地寻找解决的方法;才能在别人都忙着出国、找工作、考公务员如此等等的时候,平静地坐在教室里复习。因为只有如此,你才真正明白,考研是你经过慎重思考做出的正确选择,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决定。

慎重抉择以免中途易辙

我最初选学校的时候,没有进行太多的思考,因为自己是经济学专业背景,对传媒又特别感兴趣,所以在知道人大有传媒经济专业之后,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报考人大。在后来的复习过程中,经过不断深入地了解,才逐渐感到清华的媒介管理更适合自己。经过慎重比较之后,我选择了报考清华大学。虽然万幸选到了合适的学校,但却因此而耽误了两个月宝贵的复习时间。所以,在决定报考院校之前一定要事先多了解相关学校和专业的详细情况,经过慎重选择,确定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万不可仅凭日常的印象轻易决定,以免随着复习和了解的深入才发现并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又中途易辙,耽误宝贵的复习时间。这是我的教训。一旦确定了目标院校,就要全心全意、义无反顾,甚至是孤注一掷地去复习备考,勇于牺牲,敢于胜利。

充满不确定的时候要坚持摸索前行

我想大部分考研的人一开始都会面临信息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对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更是如此,对这个学科的基本内容、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和热点以及会出什么题,怎么答题,都没有任何把握。我遇到的正是这种情况。太多的不确定性给我带来的心理焦虑,就像黑暗常令人不适一样:黑暗中不能像白天一样对周遭的状况一目了然,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思考和直觉摸索正确的方向,逐渐熟悉情况,也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前行。事实上,当最终坐在考场的时候,只要平时全面扎实地复习,注重对自己综合能力的锻炼,在考场上本着“知之要答,不知也要答”的精神,以坦诚的心态给老师交上一份真诚的答卷,你会发现,试题也许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并没有你平时想象的那么难,只要努力拼搏,总会有好的结果。

在政治、英语和两门专业课的复习中,我经常会问自己三个问题:考研考什么?怎么考?我怎么答?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复习: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要占用他们太多的时间。重要的是不断增强自信

在考研复习期间,每个阶段的心理状态都不一样,但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增强自信。事实上,自信也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培养的过程,你复习得越好,对考试就越有自信。

我7月份开始正式复习,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在学校复习,效率非常高。9月份做了一个小手术,回来后因为身体状况的原因,没有那么高的学习情绪,但状态也还不错,进入了一个平稳、有序、持久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

此后一直到12月中旬,经历了一个非常焦虑的时期,总是感觉内容太多,复习不完了,心理非常焦虑。后来就自己安慰自己,清华的专业课内容涉猎广泛,即使再给你一年的时间,你还是觉得复习不完。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时

间制定计划,剩下一个月就有一个月的计划,剩下一周就有一周的计划,剩下一天就有一天的计划。在这个时候我比较关注的是自己的知识漏洞,按照几个月复习下来形成的对重点的把握开始预测试题。后来的考试结果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考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当时复试的时候,更不知道老师会问些什么,不确定性更大,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在读研究生或凯程论坛多了解一些相关信息,把自己做过的事情认真地反思一

篇6:北大法学考研心路历程

北大法学考研心路历程

【题解】毛主席诗词《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背景:1929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键、鲁涤平联手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因素合在一起,使北大法学院成了考研的大热门。因此,只有在大学里也要学得很刻苦才可能考上,而这对刚上大一又不愿重新塌塌实实坐在书桌前的我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3,就业。按理说,本科毕业出去工作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因此,我最早选择的是出去工作。我当时的打算是:大二开始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习经济学双学位项目,并积极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这样下来,应该可以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按照这个计划,我大一时参加了北大的校学生会。但随着我在校学生会的工作的深度的增加,我却对大学的社团活动产生了质疑。学生会按理说是学生们自发地为全体同学工作的地方,而我却发现,学生会一群学生干部基本上都是在一个个通过关系建立小圈子里活动,彼此争名夺利、勾心斗角,进入这个圈子的人,即使只会吃吃喝喝,只会打CS,即使学得一塌糊涂,但各种称号什么的好处也少不了他;没进入这个圈子的人,即使整天去干一些民工干的活,也不会被他们记住。(这些我现在看得麻木了,也不觉得恶心了,不过,大家记注,当时我可才大一,接受的一直都是书本上的教育,书本上可没说这些事)。大一下学期,我被拉入一个竞选班子,要帮一个人竞选校学生会的副主席,到这里面,我才真正发现学生会是多么能暴露一个人的劣根性(我不是什么圣人,但基本的道德水准还是有的),虽然我帮的那个人成功当选了副主席,还给了我一个副部长的位置,但我只干了几周,就以大二要学习双学位,学习压力大为由下岗回家了。

这样,我在大二,断绝了社团活动,开始了同时学习法律和经济学双学位的任务中(还是与书本打交道省心)。上了经济学双学位之后,面对让我头疼的经济数学,我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曾经是一个文科生,就是为了逃避数学的折磨才学习法律的(经济中心的经济学双学位对数学的要求,客观来讲,并不高,但我的数学天赋有限,又只能利用边边角角的时间学习——毕竟是辅修的学科嘛,因此觉得它很难)。最后,我把经济学双学位改为经济学辅修(双学位要求48学分,辅修只要求32学分,而且很难的计量经济学不用学,当然,在我考上研之后,我又把辅修转为双学位了,上研究生的时候再慢慢学吧)。与此同时,老爸来北京开会,顺便来学校看看我,动员我读个研。本孝子向来以不让父母失望为做人原则。(周总理读书是“为中华之崛起”,我就只能是“为家父”了,惭愧啊)这样,我决定,还是用心读法学院的书,上法学院的研吧。

法学院以前一直是保15个人读研的,今年一下子保送了20个,还有外校保送也有20个左右。不过这些对我都没有什么用,因为我的成绩跟前20根本就不沾边。法学院里比较盛行的是上课认真做笔记,考前突击背笔记的学习方法。这些我全都不在行:我经常逃课,在寝室里过滋润日子,“躲进寝室成一统,管它债权与刑诉”;上课也经常因为200人左右(法学院本科生150多人,含体育、文艺特长生20余人,还有留学生30人左右,还有数量不定的旁听的人)挤在一个教室里热得睡觉,教材经常被口水泡变形(对不起,有点恶心);就算记了笔记,又因为字迹潦草,连自己都看不懂;考试前,好不容易从一位学习认真又心地善良又PP(在我接触的北大本科同学里,这三样能合在一起的可不多)的女同学那里借来复印,但又因为不是自己劳动成果而使记忆、理解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保研对我来说,真是水中月,镜中花„„,算了,还是考研吧(对于我这样的男生而言,比较适合打一场考研持久战。我认为,在短期记忆方面,男生确实不如女生,我们01级保研20人,其中19人是女生,就是最好的证明)。下面谈谈我为什么考研。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而考北大,是不切实际的。首先,亚里士多德(是他吧,要么就是柏拉图)认为每个人得到自己应得的才是正义。而每个人对读书的兴趣、应试能力、肯付出的努力各有不同,大家一定不能生活在幻想中,要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各方面,只有觉得自己愿意为考研作出巨大的牺牲,甚至考好几年的准备才可以开始。其次,北大竞争激烈,每年都有大批的人吊死在这棵树上,但如果你考其他一些名牌大学,则可能一举成功,而这些大学在社会看来,其法学可能不比北大差,找起工作来不起北大难,甚至更容易。再次,说实话,在中国这种大环境下,北大也不再是大家都仰慕的、在蔡元培先生当校长时的北大了。当然,在北大,肯埋头作学问、塌实肯干的人永远不会没有。

篇7:数学专业二战考研的心路历程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自从考研结束以来,一直想写点东西,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写成,今天终于有机会说说我的考研经验,以此给那些现在像我当初一样奋斗的小伙伴们分享一点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2013年4月20日,当看到我被拟录取的通知时,我知道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终于等到了我的春暖花开,我终于考上了我为之努力了两年的学校—中国政法大学。

其实二战的成绩也不高,考了354分,英语63,政治61,专业课一116,专业课二114。但是这却是我自学习以来最认真、最全力以赴的一次考试,毫不夸张的说,高考都没有如此努力过!因为一战没有好好准备,二战也是十月份才开始准备的,时间比较紧迫,所以我必须用百分之百的努力来准备考研。我当时告诉自己:必须考上!没有后路!从此我开始了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的魔鬼式的生活!

或许有人会问,这样学习会不会效率不高?当时我也很担心,可是我发现一路这样坚持下去,我挺住了,我如愿以偿的考进了法大。当时我一闺蜜说,从来没见你如此拼过!我告诉她,我也没发现我有这么大的潜能!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要告诉大家只有这样拼命才能考上研究生,我只是想把我一路考研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只要你坚定的朝着目标前进,勇往直前,你也一定会迎来自己的春暖花开!

篇8:数学专业二战考研的心路历程

历史悠久,专注考研,科学应试,严格管理,成就学员!

考研心路历程——再见重庆,你好成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某某某

即使是到了夜晚,重庆依旧热气腾腾,这种让人随时享受蒸桑拿的天气,赤裸裸地挑衅着人们的忍耐极限。就是在这样的重庆,我竟也可以安然度过五年,活到现在,甚至深深地恋上她。恋上这里的山水,恋上这里的美食,恋上这里的人民,恋上这里的坡坡坎坎。想着一个多月后自己即将离开,心中难免怀念与伤感,但是看到桌上的这份录取通知书—重庆留给我的最好的送别礼物,一丝喜悦与激动不禁涌上心头。

1.因为爱情

五年前,因为心中那个女孩而来到了重庆,读了那个名字听起来还比较顺耳但后来渐渐知道实际上坑爹无极限的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虽然从一志愿掉了下来,但至少可以和她在同一个城市呼吸同样的空气享受同样的阳光吧,我想。这样足矣。之后顺利的收获了那份期盼多年的爱情,我开始感叹命运,开始感激人生,也开始畅想未来。

是否说爱都太过沉重,过度使用不痒不痛。烧得火红,蛇行缠绕心中,终于冷冻,终于有始无终。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玫瑰的红,容易受伤的梦。握在手中,却流失于指缝。又落空。

从此一蹶不振,对学业对前途漠不关心。有时候分不清楚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那个曾经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奋斗至深夜的人?那个整天无所事事什么都不想想的人?都是吧,都不是吧。

2.找回自己

在所有人都在思考要考研还是要工作的时候,我也被迫开始为自己的将来盘算着。工作吧?可是,这几年我学到了什么可以立足于社会的东西呢?专业不好,几乎没有什么对口的工作等着我,就算有,我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胜任,毕竟这两年就是这么混过来的;社会实践几乎也没有参加过,几乎没有任何社会经历,没有长相,没有口才,没有票子,没有关系,就连一颗去奋战的心都没有,我拿什么去拯救自己?

回想已经度过的两年多的大学生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可是,就在这一片废墟之中,好像也存在那么一块宝石让我心向往之—金融!是的,只有在看到金融学的书的时候我才会停不下来,只有在看到跌宕起伏的金融市场的时候我才会两眼放光。巴菲特说,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究竟是谁在裸泳。我不想做一个裸泳者。我想我已经找到了那条出路—考研。

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凯程考研

历史悠久,专注考研,科学应试,严格管理,成就学员!

从此斗志昂扬,披星戴月,风雨无阻。一个人吃饭自习,在学校里走走停停。每天与书本为伴的日子竟也可以如此惬意如此温馨如此让人心旷神怡,在迷失了两年多以后,我想我已经找到了原来的自己。对,这才是原来的自己。

上天对待人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掉馅饼在你的头上,还有一种是开你的玩笑。很不幸的是,我享受到的是后者。考试前两天突然发烧咳嗽让我慌了神,各种药各种针各种点滴却都无济于事。考场上的自己每写下几个字就要暂停一会咳嗽几声,不仅打乱了自己的节奏,还要时刻担心因为影响他人而被群殴。

362分,看到这个分数的时候我以为胜券在握,可是全国人民似乎不这么认为。在那个发疯的年代,随便一所稍微拿得出手的学校的金融学都要三百七八,我只能悔恨生不逢时。

猜中了开头,没有猜中结尾。

3.自我救赎

一边为毕业而伤感,一边为前途而迷茫。我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所以我选择再战,顶着无限压力。我知道这是属于我的战场,只要回到这个战场我就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因为在这个战场的另外一边,我看到了梦想与希望。有时候会突然力不从心,有时候会因为想到不可接受的结局而恐惧。一个真正强大的人应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我想我一直在练就着并将继续一直练就。

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出成绩的那天。头天晚上一直睡不着,次日五点过就早早醒来。在心中想象着各种结局,想象着一蹴而就,想象着再一次惨败。沸腾的内心,颤抖的双手,半睁半闭的眼睛,直到看见那个让人血脉喷张的数字—425。嗖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跳向半空中,双拳紧握,数记冲拳,一声怒吼—我尽情的宣泄着,这颗压抑了整整一年的心终于在这个时候爆炸。三十分钟之后,渐渐平静下来的我突然开始怀疑这个分数的真实性,于是退出、登录、重新查询,如此反复三五次之后终于开始相信,这一次,老天爷没有玩我。

走进西财的时候,就像见到了心中暗恋了很多年的女孩,心中忐忑不已。这是对自己的付出的奖励,也是我将来腾飞的起点。笔试考得没有想象中的好,直接导致最终被拉下了第一的位置,心中难免些许失落。但更重要的是,这让我看到了将来要面对的竞争是有多么的惨烈。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时隔几个月之后,心中的喜悦早已平淡。只是在看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想起当年往事,想起那些年我奋斗的日子。

成都,我想我可能也会爱你。

4.关于考研

不少朋友让分享下考研经验,不过说实话,我一直不觉得自己的方式方法可以作为一种经验被大家广为实践,因为我一直相信,每个人的具体状况不一样,一定有一款特别的方式方法为你量身定做,需要你自己去摸索。网上已经有许多的帖子介绍具体的方法,在这里我就简要介绍下自己的情况,如果你还稍微看得上的话,可以略作参考。

一战报考的金融学院,考试结果政治68,英语67,数学125,经济学二102,总分362。当年金融学院划线380,惨败。

英语:按照新东方的词汇书老老实实地背单词背了三分之一左右就背不下去了,剩下的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凯程考研

历史悠久,专注考研,科学应试,严格管理,成就学员!

粗略地过了一遍。阅读题先是做了一些模拟的,感觉跟真题差别太大,于是果断放弃。之后把近十一二年的真题钻研了一遍,考前一个月又把最近五年的真题再做了一遍。我的英语复习除了真题部分可借鉴之外,其余的没有一丁点参考价值,毕竟我的英语基础还比较可以,当年四六级裸考成绩分别为596和546。

政治:紧跟任汝芬,结果没有得高分。用过高教社的《大纲解析》、《1600题》、《序列一二三四》、《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启航20天20题》

数学:走常规路线,《复习全书》、《660题》、真题

专业课:把教材看了三遍,用了坑爹的“红宝书”

二战报考的证期学院,考试结果政治75,英语80,数学142,经济学二128,总分425,毫无压力上线。(想报考复旦来着,但是恐惧于它招人太少,没敢大胆的往前走)

英语:每天上扇贝网背单词,十年真题又做了一遍,比去年多的内容是新东方的八套模拟题。

政治:没有再看大纲解析,直接上题,比去年多做了本《肖秀荣1000题》

数学:没有做《复习全书》,比去年多做了本《400题》,此书甚有难度呐。考试的时候是冲着满分去的,结果犯了两个超低级错误,甚是遗憾。

专业课:按照大纲把每个知识点整理出来,笔记做了好几十页,然后看了若干遍。

以上只是我的简要经历,各位看官略作参考就是。一直以来我的观点都是:只有靠自己才是王道!当然,总有一些规律是普遍适用的,下面我就挑几条个人比较看重的罗列出来。

一、考研动机很重要,这是支撑你度过艰难的考研岁月最主要的原因和动力。如果考研不是你主动想要做的事情,那么我劝你现在就可以退出这场游戏了。只有自己愿意做的事,你才能做得好,你才能有兴趣有恒心有毅力一直做下去。

二、如果把上考场比作一场战役,那么最重要的不外乎是战役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到位与否。因此,在这场战役开始之前数月的时间里,你就得运筹帷幄,规划好时间安排。什么时候招兵买马,什么时候训练,什么时候演习,都得按计划完成。

三、在整个备战过程中,你会有斗志昂扬的时候,也会有士气低落的阶段。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及时调整状态。

四、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既要具备足够的自信,又要给自己施加一点压力,借用毛爷爷的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不要为外界所干扰,找工作、谈恋爱等都不能阻挡你前进的步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的理由只有一个,不学习的借口千千万万,这一定要尽量避免。当然,适当的休息也是必要的。

五、自己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要四处出击,一会按照甲说的做,一会按照乙说的来。一旦找到这样的方法,就要将它运用到学习中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即使是出了考试大纲,也要透彻理解全书的内容,这样才能学习得更加深刻。

六、模拟战场。你不能寄希望于自己在完全陌生的战场环境中超常发挥。

七、吃好睡好养好身体,此事之重要寡人深有感触。

谨以此文纪念我逝去的大学生涯。

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凯程考研

历史悠久,专注考研,科学应试,严格管理,成就学员!

凯程考研: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具有悠久的考研辅导历史,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特别说明:凯程学员经验谈视频在凯程官方网站有公布,同学们和家长可以查看。扎扎实实的辅导,真真实实的案例,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

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凯程考研

历史悠久,专注考研,科学应试,严格管理,成就学员!

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凯程考研历年战绩辉煌,成就显著!

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国内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硕士29人,占五道口金融学院录取总人数的约50%,五道口金融学院历年状元均出自凯程.例如,2014年状元武玄宇,2013年状元李少华,2012年状元马佳伟,2011年状元陈玉倩;考入北大经院、人大、中财、外经贸、复旦、上财、上交、社科院、中科院金融硕士的同学更是喜报连连,总计达到150人以上,此外,还有考入北大清华人大法硕的张博等10人,北大法学考研王少棠,北大法学经济法状元王yuheng等5人成功考入北大法学院,另外有数10人考入人大贸大政法公安大学等名校法学院。北师大教育学和全日制教育硕士辅导班学员考入15人,创造了历年最高成绩。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多人,中传郑家威勇夺中传新闻传播硕士状元,王园璐勇夺中传全日制艺术硕士状元,(他们的经验谈视频在凯程官方网站有公布,随时可以查看播放。)对于如此优异的成绩,凯程辅导班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

考研路上,拼搏和坚持,是我们成功的必备要素。

王少棠

本科学校:南开大学法学

录取学校:北大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第一名 总分:380+ 在来到凯程辅导之前,王少棠已经决定了要拼搏北大法学院,他有自己的理想,对法学的痴迷的追求,决定到最高学府北大进行深造,他的北大的梦想一直激励着他前进,在凯程辅导班的每一刻,他都认真听课、与老师沟通,每一个重点知识点都不放过,对于少棠来说,无疑是无比高兴的是,圆梦北大法学院。在复试之后,王少棠与凯程老师进行了深入沟通,讲解了自己的考研经验,与广大考北大法学,人大法学、贸大法学等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录制为经验谈,在凯程官方网站能够看到。

王少棠参加的是凯程考研辅导班,回忆自己的辅导班的经历,他说:“这是我一辈子也许学习最投入、最踏实的地方,我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有老师制定的学习计划、有生活老师、班主任、授课老师的管理,每天6点半就起床了,然后是吃早餐,进教室里早读,8点开始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凯程考研

历史悠久,专注考研,科学应试,严格管理,成就学员!

单词与长难句测试,9点开始上课,中午半小时吃饭,然后又回到教室里学习了,夏天比较困了就在桌子上睡一会,下午接着上课,晚上自习、测试、答疑之类,晚上11点30熄灯睡觉。”

这样的生活,贯穿了我在辅导班的整个过程,王少棠对他的北大梦想是如此的坚持,无疑,让他忘记了在考研路上的辛苦,只有坚持的信念,只有对梦想的勇敢追求。

龚辉堂

本科西北工业大学物理

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硕士(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作为跨地区跨校跨专业的三跨考生,在凯程辅导班里经常遇到的,五道口金融学院本身公平的的传统,让他对五道口充满了向往,所以他来到了凯程辅导班,在这里严格的训练,近乎严苛的要求,使他一个跨专业的学生,成功考入金融界的黄埔军校,成为五道口金融学院一名优秀的学生,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转折。

在凯程考研辅导班,虽然学习很辛苦,但是每天他都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改变了自己以往在大学期间散漫的学习状态,进入了高强度学习状态。在这里很多课程让他收获巨大,例如公司理财老师,推理演算,非常纯熟到位,也是每个学生学习的榜样,公司理财老师带过很多学生,考的非常好。在学习过程中,拿下了这块知识,去食堂午餐时候加一块鸡翅,经常用小小的奖励激励自己,寻找学习的乐趣。在辅导班里,学习成绩显著上升。

在暑期,辅导班的课程排得非常满,公共课、专业课、晚自习、答疑、测试,一天至少12个小时及以上。但是他们仍然特别认真,在这个没有任何干扰的考研氛围里,充实地学习。

在经过暑期严格的训练之后,龚对自己考入五道口更有信心了。在与老师沟通之后,最终确定了五道口金融学院作为自己最后的抉择,决定之后,让他更加发奋努力。

五道口成绩公布,龚辉堂成功了。这个封闭的考研集训,优秀的学习氛围,让他感觉有质的飞跃,成功的喜悦四处飞扬。

另外,在去年,石继华,本科安徽大学,成功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努力,方向正确,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师弟师妹们加油,五道口、人大、中财、贸大这些名校等着你来。

黄同学(女生)本科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报考院校: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 总分:跨专业380+ 初试成绩非常理想,离不开老师的辛勤辅导,离不开班主任的鼓励,离不开她的努力,离不开所有关心她的人,圆梦人大金融硕士,实现了跨专业跨校的金融梦。

黄同学是一个非常腼腆的女孩子,英语基础算是中等,专业课是0基础开始复习,刚刚开始有点吃力,但是随着课程的展开,完全能够跟上了节奏。

初试成绩公布下来,虽然考的不错,班主任老师没有放松对复试的辅导,确保万无一失,拿到录取通知书才是最终的尘埃落地,开始了紧张的复试指导,反复的模拟训练,常见问题、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凯程考研

历史悠久,专注考研,科学应试,严格管理,成就学员!

礼仪训练,专业知识训练,每一个细节都训练好之后,班主任终于放心地让她去复试,果然,她以高分顺利通过复试,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这是所有凯程辅导班班主任、授课老师、生活老师的成功。

张博,从山东理工大学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我复习的比较晚,很庆幸选择了凯程,法硕老师讲的很到位,我复习起来减轻了不少负担。愿大家在考研中马到成功,也祝愿凯程越办越好。

张亚婷,海南师范大学小学数学专业,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方向,成功实现了自己的北师大梦想。特别感谢凯程的徐影老师全方面的指导。

孙川川,西南大学考入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播音主持专业。在考研辅导班,进步飞快,不受其他打扰,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凯程老师也很负责,真的很感谢他们。

在凯程考研辅导班,他们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河南理工大学考入人大会计硕士的李梦说:考取人大,是我的梦想,我一直努力,肯定能够成功的,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并且一直在努力前进创造成功的条件,每个人都能够成功。正确的方法+不懈的努力+良好的环境+严格的管理=成功。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成功。

篇9:考研经验那些事和我的心路历程

来源: 科兴考研网

原文地址:

(以下文字全为我自己所码,初衷是写给我所在本科院校的学弟学妹,提供一点过来人的经验,后来觉得我写的内容还是比较带有普遍性,希望能给想考重大的学弟学妹也带来一点启发,以下均为我的个人经验,可能有不足之处,望指出,谢谢,顺便说一下,重大真的挺好的,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坚持到底!:-D)

一个人的生命中总要留下那么几件难以磨灭的事情,对我来说,考研就算是一件。对我来说,考研真的是痛苦的,因为日复一日地早起晚归,重复地看着同样的书,作着相似的题,那种枯燥和寂寞常人难以理解;但是,它对我来说,又真的是快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坚持和乐观,学会了承受和容忍,一路走来,我见证自己慢慢走向成熟,这些都让我感到由衷的快乐。在若干年以后回忆的时候,相信这段经历一定会让我的内心感到温暖。下面我将自己的考研经历和经验进行了整理,献给即将考研和今后考研的学弟学妹们。

考研抉择期

到底要不要考研?相信许多同学正在思考着这个问题,而且它正使你苦恼着,曾经我也被它苦恼过那么一段时间。考研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而是选择之一,人要走最适合自己的路,而不是走顺应潮流的路,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适合继续做学术,那么就请大胆地加入考研队伍吧!下面说一说我当时做抉择时候的状态,那时的我不想工作,却又害怕考研的复习过程,所以左右矛盾了很久,后来和同学交流了一下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觉得还是考研适合自己,同时,我也找到了一位研友,使我有了勇气去面对那未知的考研复习生活。

学校选择期

选择学校切忌专挑排名靠前的学校,要结合自己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有的学校虽然非常好,但竞争十分激烈,分数十分地高,如果实力不够强硬,难以达到学校的门槛。当然,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能过低,毕竟要对得起自己大半年的辛苦付出。所以,在选择学校时,合适两个字是要首先考虑的。就我自己的择校经历而言,也不复杂。我在决定考研前就或多或少地听同学说过一些学校的排名好坏,在权衡了一下自己的实力之后,心目中就有了两个备选的学校,都是34所自主划线高校,也是985高校。当时的我还是有点心高气傲,觉得要考怎么也要考个34所之一吧,现在的我看之前自己的这种想

法,觉得挺好笑的,其实还是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最好,不一定非得人人都把目标定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因为排名靠前的学校就那么几所,大家都想去,总得有人被刷掉,这就是现实,不要一味地挤向名校,如果你是真的想稳稳地考上研。假如只是想搏一搏,对结果看的不重,那么也可以尝试一下你心目中的至高点。回到我的经历,我的两所备选学校都是名校,我上网分别比对了两所学校各年的复试线,其中一所几乎始终高于另一所,恰好高的那所又是报考十分热门的学校,所以我决定避之而求稳,选择了另一个学校。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当时做决定时还是比较草率,掌握的信息太少。现在的我看来,最好有了备选学校之后就去那些学校论坛逛一逛,找到已考上那些学校的前辈,进行仔细的咨询,这样获得的信息才准,也更能了解到学校报考的真实情况,最后再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

考研复习期

考研复习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开始时间,只是长期以来,从前辈给出的各种经验总结出来了一个大致的时间段,比较具有普遍意义。通常来说,在考研复习正式开始前,有些科目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数学和专业课。数学要提前开始看教材,打第一遍基础,这个工作大致是在大三下开学就可以开始进行了,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开始之前,至少看完第一遍教材(对照上一年的数学大纲进行复习,没有要求的章节可以只看一看),这是针对普遍而言的。在这个阶段,主要是理解书中的概念,记公式,如果有时间最好把课后题选择性地作一作,这样能即使之前学的都忘了,也能慢慢地捡起来。对于专业课,如果是你学过的课程,可以放一放,不用提前开始看,如果是没学过的完全陌生的课程,那也要开始看教材,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梳理,主要是理解书中的内容,通俗地说,翻一翻。还有就是英语,要开始背单词了,买一本靠谱的单词书,开始背吧,脑子里装的单词多了,以后做起英语阅读、完型还有翻译这三大块的时候才会没那么艰难,最好自己在心里定个计划,每次大概背多少个,看看什么时候能背完,最好在暑假开始前能简单地背一遍。这个没有强制性要求,每个人的底子不一样,情况也不一样,所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而定。以上这些工作都很重要,不可忽视,特别是数学,一定要看一遍教材,把公式大致能背住。

正式复习一般是从暑假开始的,最好留校复习,宿舍条件还可以的话不推荐搬出去住。

7月初到9月初:这一阶段开始,就要开始每天规律的作息生活,主要精力一般花在数学上面,专业课和英语各占半,具体的还是要结合个人情况。专业课以啃书为主,最好可以弄到专业课的真题,开始自己找重点。英语在背单词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做一些阅读题找找感觉(我当时做过一些题,觉得解题思路跟真题都对不上,后来就放弃了这些题,直接做真题的阅读了)。最好自己有个大致的计划,算一算自己要看的内容,合理地安排时间,计划不要做的太详细,那样你反而很难按计划行事,只要知道近期要完成什么任务就可以了。一开始的复习也许会让松散已久的你难以适应,但记住,一定要坚持,一般一周到两周左右就能适应了,等到适应之后,一切都好说了,千万别一开始就两天打渔三天晒网。

9月初到11月末:一般政治考试大纲在8月底到9月初左右出来,9月份开始,就要开始看看政治了,如果政治素养比较好的同学,也可以在十月份后开始,9月份开始是针对政治基础一般的同学而言的,主要是边看考试大纲边作套题(选择题),每天大概花两小时差不多了,不要花太多时间,主要是通过大量机械做题训练来把知识点记住,光看考试大纲是很难记住的,这一阶段主要是把所有知识点通过题目多过几遍,脑袋里面能大致形成整个大纲知识点的框架就最好了。下面说数学,经过前一阶段的复习,数学基础应该打的差不多了,可以开始进行分块做题训练(选择题、填空题、大题),来强化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遇到的基础性问题一定要及时查缺补漏,还有就是复习数学时最好备一个笔记本,把自己觉得很好的或者经常出现但自己不会的解题思路记上去,在最后冲刺阶段,拿出来看一看,效率很高。英语的话在背单词的同时,还是以真题为主,分块训练,反复地做,看答案解析,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训练到与真题思路同步,同时注意总结归纳一些解题技巧,把真题中经常遇到的但自己不会的词留心记一记,这些词都是高频词汇。专业课在书看的比较透以后,反复地做专业课真题,通过做真题来汇集书上的易考点,最好收集到自己所报考学校相关专业的专业课辅导班笔记,这样复习起来目标更加明确。到了11月份结束的时候,除了政治,自己对其他三科应该有了比较宏观的把握,就是比较清楚的知道一般会考什么,哪里容易考,哪些必考等等,对知识的掌握应该达到熟练的程度。

12月初到1月初:这一阶段花在政治上的时间要多一些,要开始买大题的套题,开始看大题了,对政治大题的复习主要是多看,多理解,多思考,对大纲中的核心原理能灵活运用,不要死记硬背,以理解为主。数学是继续深入做题,还是回归基础,主要看自己的复习情况,如果对基本知识点已经掌握的烂熟了,可以继续做一些难一点的题,如果基本知识不够扎实,还是得回归基础,多训练基础题,毕竟考研数学中基础题占大部分。专业课方面则是要继续研究真题,反复地背诵书本上的易考理论性知识点,同时训练计算的部分,两方面同时进行,一边也不要落下。英语方面则要开始研究作文部分了,可以适当背一些模板,英语底子好的同学最好没事就找个英语话题写写,评卷老师更加青睐带有自己风格的写作方式(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而不喜欢模板作文。底子不好的同学还是要多背背模板,争取写的文章规范,少犯低级错误。

1月初到考前:这个时候基本没几天就要考试了,在政治科目方面,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背一些政治押的题(不要对此抱太大希望,主要是让心里有底),然后翻看易考点;数学方面,多看以前的错题,易忽略的知识点,主要以基础为主,不要再去专研难题;英语方面还是以作文为主,阅读完形翻译等适当做一做,保持感觉就行;最后是专业课,要反复地背理论性知识点,然后审查自己有没有忘掉什么计算公式。这一阶段要有良好的心态,说不紧张一般人很难做到,但不要过度紧张,因为最终的考研结果还是与你的复习紧紧挂钩的,超长发挥或者失常发挥的不多,而且就算超长发挥和失常发挥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我个人认为是±20分(一般是一道十几分的题算错了或者填错了选择题的选项)。

我的心路历程

最后谈一谈我考完研后回顾考研日子的感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这样一个经历是值得的,不管最后的结果怎样。也许很多同学都会觉得这样的话很矫情,其实考研前我听别人这么说也觉得矫情,但在我亲身经历完这整个过程之后,我才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成熟了不少,而且自己的性格得到了磨炼,自己的心也能够真正地静了下来,这些都是终身受益的,在将来考证或者学习其他什么东西的时候,拿出你的考研精神状态,困难都会是浮云。考研期间规律的生活是考完研以后的我所羡慕的,每晚睡得早,每早自然醒,每天就做那么几件事,虽然枯燥但却充实,心态也一直因此而十分的平和。最重要的是每天都有一帮固定的研友一起去一起来,一起吃饭一起逗乐,一起交流信息,单纯而和谐,简单又快乐,这样的日子相信以后很难有了。

考前,我的心态也十分的平和,并不是因为我复习的有多好,而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扎实地付出了努力,至少已经对得起自己了,至于结果怎么样,虽然挺重要的,但已经不是决定性的了,我当时心态已经放的比较开。一个好的心态更有利于发挥,虽然发挥失常是时有的,但它并不一定就会完全把你带向失败,因为你实力的发挥还是在的。

最后,成绩出来,还是发挥失常了,不过分数也过得去,因为我有认真复习,所以不至于失常得掉太多分。既然有希望,就要全力以赴地去拼一次,为了一年的付出能有好结果,最后拼一把是值得的,在复试中,险过复试线的我顺利地被录取了,我觉得,心态、实力、运气各占三分之一。

上一篇:主题班会--校园安全下一篇:设计色彩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