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管理调研报告

2024-04-19

车辆管理调研报告(通用6篇)

篇1:车辆管理调研报告

呼和浩特市关于我市静态车辆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强化我市静态车辆管理工作,自2008年11月底,市市容局开始对市区道牙以上静态车辆实施管理。为了了解和掌握静态车辆管理情况,市人大城建委于2009年11月5日组织城建委委员开展了调研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静态车辆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静态车辆管理工作与交警部门交接后,市市容局按照平稳过度、消化矛盾、科学管理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静态车辆管理工作。

(一)认真制定管理办法和部门规章,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市政府法制办起草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停车场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已于2009年4月3日经市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于2009年6月5日正式施行。为进一步规范停车场(点)的管理,市市容局制订了《呼市静态车管理岗位责任制及考核评分标准(试行)》、《呼和浩特市停车场管理制度(暂行)》、《被盗电动车、自行车理赔制度(试行)》等相关管理制度,并对各停车场管理公司管理的停车场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二)强化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停车场形象

市容局静态车辆管理办公室已经启动,静态车辆管理工作已经由支队兼管变为静态车管理办公室专管。

在市市容局静态车管理办公室的领导和协调下,为给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停车服务,在原有接收公安部门管理的机动车停车场16处、非机动车108处的基础上,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等多种渠道,新建机动车停车场22处、非机动车10处。截止目前,纳入市容局统一管理范围的停车场共计156处,其中机动车停车场38处,非机动车停车场118处,并在新华大街、乌兰察布东西街、北垣街、呼伦南北路、兴安南北路等9条主次干道两侧便道以上新增施划临时停车泊位2300个。年初制定的新建10个智能化停车场的工作计划也在稳步推进中。目前,已建成新城西街颐高数码广场、锡林北路国际商贸城、新华大街维多利商厦等5个智能化停车场,其余5个智能化停车场也在施工建设中,预计年内完成并投入使用。

为提升停车场整体形象、档次,对新华大街、中山东西路、昭乌达路等11条主次干道两侧的4处机动车停车场和22处非机动车停车场(点)中陈旧、破损的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共制作安装造型美观的高档次围栏2800延长米,各类新型停车指示标牌70块,其中P牌30块,简易停车指示牌20块,公示牌20块。停车场新型设施设备安装后,在提升停车规范管理水平的同时,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好评。

(三)妥善解决接收人员的工作安置和管理

为实现全市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点)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解决从公安部门接管的四百余名看车人员的劳动身份等问题,市市容局将市区一环路以内划分为8个管理责任区,并于2009年5月中旬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将部分停车场承包给7个停车场专业经营管理公司,实施市场化经营管理。按照管理要求,7个停车场专业管理公司在做好承包停车场(点)经营管理的同时,共聘用协管人员92名,分别做好各自责任区域内机动车停放引导和非机动车的摆放工作,92名协管人员的全部费用均由各经营公司承担。目前,7个管理公司共管理33个机动车停车场和89个非机动车停车场,看管人员243名;由市市容局直接管理的机动车场有4个、非机动车停车场29个,看管人员26人。通过承包经营管理这种停车

场过度管理形式,做到了市场化转型的平稳过度。另外,由市市容局管理的83名城市管理协管员,合理分派于新华东街、北垣东西街、大南大北街、通道南路协助城管执法人员做好车辆乱停放的监督管理和摆放工作。

为了强化对停车场(点)看管人员及城市管理协管员的统一管理,做到树立形象、易于识别,形成自我约束的效果。市市容局为统一管理的停车场600余名看管人员、协管员制作配发了新式制式服装,实现了停车场看管人员的着装统一,既便于管理又易于停车人识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市市容局静态车辆工作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看,做到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以及市场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首府停车难的压力,但是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停车收费标准,致使收费许可证难以办理。价格因素是导致我市现有停车场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收费标准低不科学、不合理,且标准较低,大量车辆长时间占用停车位,车辆流动不起来。这个问题制约着静态停车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首府交通拥堵压力起到的作用不大。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市物价部门于1993年出台过一个静态停车收费标准,但是只针对自行车,价格为0.2元/次。随着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物价部门结合自治区有关文件(已作废),内部制定了一个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价格为2元/次。

目前,从停车收费标准执行情况看,比较乱,并且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符,乱收费、少收费(不开票只收一元钱)等情况普遍存在,影响了停车场的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运作。从停车场移交后,市市容局就与市发改委进行了对接,就静态车辆停车收费标准问题双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并赴外地进行了调研、学习。市市容局提出要结合目前我市静态停车场的现状,针对不同地段、时段尽快出台新的静态停车场收费标准,同时为专业管理公司办理收费许可证,使停车场的管理工作做到有据可循。发改委方面提出设定收费标准必须进行成本核算,全方位的制定标准,不能只针对市容局的职能,收费标准要包括小区、地下等停车场。由于双方意见不统一,制定收费标准的工作进展缓慢。

三、几点建议

当前,如何通过进一步加强对静态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及规范化管理工作,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政府及社会各界目前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课题。

1.规划先行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问题中具有极为重要作用。规划主管部门要结合本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以及《呼和浩特市城乡规划条例》的立法工作,认真考虑目前我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的实际状况,对未来公共停车场的需求量和设置作进一步研究,同时要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停车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以满足未来我市车辆停车的需要,缓解交通压力。

2.目前,我市交通压力最为繁重的是中山路商业街。道路狭窄,车流、人流集中、密度大,堵车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现有地上停车位不足(中山东路路口至富邦商厦路口停车位不足350个),地下停车位大多没有启动(大部分商厦将地下停车场改为了超市)。由于市市容局没有地下停车场的管理权限,建议市政府协调交警、规划等部门加强对地下停车场的管理,尽快启动地下停车场,缓解中山路商业街停车难的压力。

3.建议市政府协调市市容局、市发改委尽快制订出台区别不同区域、不同停车时间的停车收费新标准,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对城市中心区的黄金地段要提高停车泊位的收费标准,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来以限制城市中心区交通流量与堵塞;其次路外的停车场要相对便宜些。总之要充分应用价格信号指引人们的出车与停车行为与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停车产业。

4.为进一步强化市区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点)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推进停车场管理市场化运作工作,继续加大静态车辆乱停放的管理力度,扭转静态车辆管理相对滞后的现状,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停车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其次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良好的停车秩序。增强车辆拥有者“车有其位”、“停车入位”和“有偿停车”的意识,改变随意停车的陋习,提高现代化交通意识和遵守法制的观念。三是促进部门间协调,建立高效有序的停车场管理机制。加强市容、规划、物价、交警、工商、市政等部门的协调,形成分工负责、高效联动的管理机制。四是加大停车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对不具备提供停车服务的违章停车场(点)坚决予以清理取缔。同时,对占用公共资源的停车场(点)进行清理整顿。

市人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

篇2:车辆管理调研报告

关于液压装置车辆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2010-06-29 18:46:4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随着我省治理超限超载工作的不断深入,治超工作新情况、新问题也随之而来。液压装置超限车辆的治理工作就是当前的一项管理难题。

一、液压板车功能及用途:

液压板车为拼接组合式,具有纵向、横向拼接等多种功能,主要运输50—800吨大吨位特种运输车,是专为不可拆卸的大型(大件)货物运输而实际制造的,可广泛用于电力、矿冶、化工、建筑及土方施工等部门,该车型具有货台高度可调、车桥负荷可调、转弯半径小,倒车方便等优点,在上(下)坡道行驶时(左

右高度)可调整车身保持水平位置(行驶),从而保证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平顺性、稳定性与安全性。

二、液压板车给运营工作带来的危害 液压板车因其独有的车桥负荷调节能力,在通行高速公路时,可通过此功能逃避收费计重系统称重信息,少时可称轻10—20吨,多时可称轻40—50吨,非常严重的偷逃了通行费;同时也给治超工作带来了不便,驾驶此类车辆的司机可轻易通过操纵液压装置,在治超检测时减轻重量,从而逃避超限管理,将超限车辆驶入高速公路,造成公路基础设施损坏。由于这类车辆的存在也为一些思想防线不够牢固,个人素质不强的治超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影响治超工作的健康向上发展。

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1、目前,车辆液压装置越来越精密,司机可通过一个小小按纽或在较远处用遥控指挥都可以逃避称重。因此人员管理难度大,不易发现。

2、液压板车通过检测时,收费人员在亭内不易判断是否属液压车,特别是在潼关收费站通行车辆较多,往往此类车经计重系统称重后不超重直接放行,造成通行费流失。

3、治超人员普遍对液压板车辆不是很了解,容易造成漏查或判断失误等。

4、治超检测站发现液压装置车辆违规操作时,除劝返外无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无法杜绝此类车继续通行高速公路。

四、液压板车管理的建议:

该类车辆在通过计重收费系统和治超站动态检测磅时,可以使用液压装置对前后轴负荷进行液压调整,变化动态称重质量。在日常治超工作中,应加强对该类车辆的严格管理,并采取以下办法:

1、因液压板车辆是主要运输50—800吨大吨位特种运输车辆,因此通行高速公路时一般办有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收费和治超部门首先要认真核对车辆超限运输证,在车辆轴数与证件相符的情况下,再对其实施检测。

2、在检测当中,要求不得使用板车液压装置,司乘人员不能靠近液压装置操作位置。

3、检测此类车辆时,要求当班班长或值班站长全程监管进行检测,实行专人监督检测,尽量保证检测数据与车辆实际重量相符。

4、使用静态称重设备进行称重,是避免和杜绝该类车辆检测当中作弊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建议在主线和省界治超站安装静态称重磅,如现有静态称重设备条件的,对有液压装置的车辆必须使用静态称重设备。

5、发现违规操作液压装置躲避治超或偷逃通行费的车辆应计入“黑名单”,不予再次通行本路段。

篇3:黄石市医改资金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民生问题的投入, 新医改第一个三年任务基本完成, 新医改国家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促进医改制度的推进。医改资金的管理使用直接关系着医改的成败、关系着人民群众是否能从医改中得到实惠, 能否直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黄石市财政局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和“以投入促改革”的改革思路, 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 不断加大对医改的投入力度, 加强医改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逐步完善医改资金绩效考核, 全面支持黄石市医改工作顺利开展。

二、三年医改财政投入情况

黄石市区财政明确地方投入的责任, 认真落实医改意见中“两个逐步提高”的要求,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 压缩一般预算支出, 全力确保重点改革支出.三年来, 黄石市财政医改投入资金达22.23亿元, 其中, 中央补助资金6.8亿元、省级补助资金5.2亿元、市区财政配套10.23亿元。

三、积极落实医改投入政策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以投入促改革, 继续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切实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收关工作。一是支持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水平, 累计投入7.4亿元用于以上两项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从人均80元大幅提高到200元, 惠及城镇居民42.2万人和农民144.6万人。二是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总结和借鉴大冶市和西塞山区试点的成功经验, 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范围内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让百姓“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 切实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投入10632万元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和弥补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经常性收支差额。三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投入14196万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人均经费标准从15元大幅提高到25元, 投入14339万元于公共卫生专项。

四、加强医改资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医改资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是确保资金有效、安全、规范使用的前提, 我们采取科学编制预算、加快支出进度、跟踪问效、绩效考核的方法, 管理和使用医改资金。

一是未雨绸缪, 科学地安排预算。我们积极关注医改新动态、及时掌握医改新政策、综合考虑各类因素, 科学地安排年初预算, 积极为落实各项医改任务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二是及时安排, 加快预算拨付进度。自医改工作启动, 我们财政部门坚持不懈地抓执行、强管理。及时分配拨付上级专项资金和年初预算安排的资金, 并督促区县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快医改任务和资金执行进度。黄石市医改资金拨付进度一直位于全省前10名之内, 基本做到了事钱同下, 宁让钱等事、不让事等钱, 较好地支持了黄石市医改工作的开展。

三是跟踪问效, 关注资金使用情况。我们采取政务公开、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 时刻关注医改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我们通过深入各城区财政, 通过查阅凭证了解资金拨付情况、使用情况, 确保资金及时拨付、规范使用。

四是综合考评, 加强资金使用绩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差额补助资金是医改资金中绩效考核的重点。我们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取“核定收支任务、绩效考核、综合算帐”财政管理方式, 实行经常性收支的差额补助。年底, 我们通过居民满意度调查、医务任务的工作积极性调查, 科学评定医改资金的使用效益, 且作为年底结算和预算编制的依据。

五、存在的问题

在医改资金运行过程中, 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城区财政医改资金拨付路径不明确。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是落实医改任务的主场, 各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在城区财政, 由城区财政统一拨付使用。目前, 各城区财政在拨付医改资金时, 存在着拨付路径不明确、使用混乱的现象, 以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估算当年财政补助收入, 影响资金周转。

二是基层医疗机构预算管理不够。目前, 各基层医疗机构预算管理存在“两张皮”现象, 预算和执行严重脱节。年初, 各基层医疗机构核定任务均按上年数10%上浮, 待年底, 存在难落实, 难结算的困境。

三是绩效工资的激励性不够。目前, 各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中奖励性工资占比40%, 对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激励程度不充分, 不利于内部考核。

四是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助压力大。目前, 黄石市785家村卫生室先后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 覆盖率达100%, 这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初期, 存在门诊量骤减, 医疗收入减少的情况。为了全面支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 当地财政实施补助, 有很大的支出压力。

五是一般诊疗费基金支付不及时。目前, 在执行一般诊疗费基本支付政策时, 医保部门采取“总额预付、打包结算”方式, 不依利于资金量少、收入渠道有限的基层医疗机构周转资金, 开展业务。

六、几点建议

篇4:物美超市库存管理调研报告

【摘 要】物美超市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大卖场之一,它在管理自己的库存时,采用了RFID、中集权物流体系、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方法。在最后我们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库存管理技术,提出采用自动补货技术,联合库存管理等。

【关键词】库存管理;自动补货;联合库存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130-01

0 背景

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以连锁方式经营超市的专业集团公司之一。目前物美已经拥有满足消费者一次购足需求的大卖场,在大社区范围全面服务消费者的综合超市和广泛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商品和各式服务的便利超市,以及设在地铁站、公交站的快速流动便利店等各类店铺,是北京市及中国北方的大型消费品流通企业。

1 库存与库存管理概念

库存是指处于储存状态或运输过程中,为了应付不确定需求而储备的资金或物品,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商品库存、制造业库存和其他辅助材料库存,根据存在的作用又可以分为:周期性库存、在途库存、安全库存或缓冲库存、投机库存、季节性库存与冷背库存。?

库存管理是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库存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目标是以最低的库存总成本和库存量保障生产和经营需求。

在我们周围,由于库存控制不善,导致物流、资金流出现问题,最终造成企业破产、倒闭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库存控制的优化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当前需要慎重对待和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 物美使用的库存管理技术

2.1RFID技术

射频识别即RFID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 ,可通过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 ,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 或 连接。物美超市通过扫描每件产品的产品条码标签在POS机的产品程序中输入扫描数据来对产品进行入库、出库的记录,每天下班前,有专人负责使用POS机上报数据。

2.2 中央集權物流体系

2007年7月9日,其正式与日本专业物流企业冈村制作合作建设华北配送中心,陆续替代物美目前三个分散的配送体系。

目前的物流配送体系与企业发展不匹配是此次投建物流中心的主要原因。目前物美系在京拥有各类卖场网点约500家,其中不包括已经收购的美廉美、超市发等超市。目前,主要靠三个物流中心配给货物,分别是位于大红门的便超中心、百子湾的大店配送中心以及生鲜配送中心。在物美信息系统升级后,门店的缺货信息不出10分钟便可反映到总部,但是物美的物流配送体系目前做不到10分钟内补货。华北配送中心建成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一期项目就可以满足集团2015年前的业务发展需要。中央集权的物流体系的建成,意味着物美在可以在库存管理上可以实现库存的迅速补给,甚至可以实现零库存来降低成本。

2.3 ERP的引用

ERP是一个使财务、分销、制造和其他经营业务达到均衡协调的应用软件系统。它是从MRP(物料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是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统。

以前物美超市里要卖什么东西,就根据每个店的销售发订单。订单汇总以后给供应商,把货供过来。于是物美引进了ERP系统,通过所有店铺数据的处理,对某一个产品经过前几天或者去年的数据来判断。物美做出一个预测,认为这时候消费者需要这个产品,在未来三天当中需要什么。物美在这个基础上下订单,这个订单给供应商以后,送到物美的物流中心,再配送到商店,这样订单不合理或者高库存的情况大大减少。这样一点点减少就会产生零售业在供应链过程中的浪费减少30%左右。

3 物美库存管理存在问题

(1)由于供应商自身的库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物美超市的订单满足率较低,于是员工增加单次订货量,这样就加大了库存控制的难度。

(2)由于来自外部的不可控因素,比如节日高峰期的销售与日常平均销售水平的差异、半成品涨价、季节性缺货、紧急团购、突发事件等一些外部因素都会加大零售企业的库存控制难度。

(3)零售企业与供应商利益是不同的,店铺往往要求少批量多批次订货,而供应商希望店铺加大订量,导致库存的高低与缺货程度的高低两者不是同向增减的关系,而应该是反向增减的。

4 改进方法

4.1 自动补货技术

自动补货系统是 (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CR)的延伸,即供应商预测未来商品需求,负起 补货的责任,在 中,各成员互享信息,维持长久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自动补货系统能使供应商对其所供应的所有分门别类的货物及在其销售点的库存情况了如指掌,从而自动跟踪补充各个销售点的货源,使 提高了供货的灵活性和预见性,即由供应商管理零售库存,并承担零售店里的全部产品的定位责任,使零售商大大降低零售成本。从 角度看,在库存系统中,订货点与最低库存之差主要取决于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产品周转时间、产品价格、供销变化及其它变量。订货点与最低库存之差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为了防止产品脱销等不确定性情况的出现。

4.2 联合库存管理

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强调供应链中各个节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各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 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传统的库存控制策略是供应商和核心企业、零售企业都自设仓库,自己进行库存管理,不考虑合作伙伴间的共享问题,因此原材料到产成品,直至最终用户手中,需要周转多次,造成了整个供应链资源的重置和浪费。在联合库存管理下,供应商企业将取消自己的产成品库存,而将库存直接设置到核心企业的原材料仓库中,或者直接送到核心企业的生产线上,从而对分布在供应链多个节点上的库存进行大幅削减,这种策略的应用为库存控制实现优化提供了可能。

5 总结

本文总结了物美超市在生产运营管理过程中,在库存管理方面采用的手段与不足,建议物美超市采用自动补货技术,联合库存管理等技术。

げ慰嘉南:

[1]刘丽文,生产与运作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战国伟,生产与运作管理之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现代管理 第2期,2003

[3]赵永华,基于条形码的配货、补货及库存管理的研究,商业研究 第320期.2005

篇5:城市管理调研报告

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把城市搞得亮一些、美一些、绿一些、干净一些、整齐一些、通畅一些,既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群众的热切企盼。城市管理水平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综合实力、整体品位的重要标志和直接体现,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城市文明的客观需求。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都市圈不断扩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管理面临着众多挑战。结合北碚区城市发展的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问题,北碚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作出积极思考。

一、北碚城市管理成效

从1936年卢作孚先生开展乡村建设实验,按照城市布局建设新市街开始,北碚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就拉开序幕。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北碚城区面积由1942年不足8万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40多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30余万人,城市管理也蓬勃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北碚迎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按照“功能完善、居住舒适、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管理高效”的总体要求,北碚坚持建设生态城市,打造惠民和谐之区,形成了一套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体系。城市管理从时间上涵盖了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和后期运行等各个环节,从内容上包括了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城市交通、卫生健康、市容景观、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逐步实现了管理水平由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管理范围由小市政向大城管转变,管理意识由投入为主向经营为主转变。2001年至2010年,北碚区连续十年获重庆市城市管理目标考核第一名,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城市市容环卫先进集体”、“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和“全国城市管理先进集体”等殊荣。

(一)城市环境日益靓丽

北碚重视市容环卫管理,积极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近年来,完成了主城九区绿地面积最大、景观品质最好的城市广场——缙云广场的改扩建工程;建成了蔡家中环快速干道、方正大道、大兴路、龙凤大道等一批鲜花森林大道和崇家堂、雨台山、玉合山、文笔山、观音岩等8个城市公园;完成了璧北河、梁滩河次级河流北碚段整治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目前,城区道路清扫面积达195万平方米。建成使用的大型压缩垃圾中转站2个,楼台式垃圾中转站17个,设置果皮箱1375个,移动式垃圾箱体14个,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区有城区污水处理厂1家,场镇污水处理厂7家,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1.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25.26平方米。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96.6%。201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有339天。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基本实现整体道路照明,部分路段实现LED照明,城市亮灯率达到99%,形成了以区政府、商圈周边为主的城市景观灯饰。

(二)公共卫生服务日益完善

围绕“健康北碚”建设,北碚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目前,北碚有医疗机构458个,三级甲等医院2个,民营医疗机构2个,镇卫生院14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全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 2.59人、执业护士 1.88人、住院床位 4.99张。全区“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达99.52%。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27.87/10万。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9.98/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44‰,两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随着区、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一小时三甲、一刻钟就医”的医疗卫生服务圈已基本形成,北碚区域医疗中心的作用日益凸显。成立了北碚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卫生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了卫生应急服装及设备,各项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增强,先后圆满完成了“4.23”特大车祸、“5.12”汶川大地震和手足口病疫情以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保障任务。此外,重点开展学校食堂、旅游景区餐饮店的食品安全整治,坚持对重点食品进行安全抽查,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成功创建重庆市第一条食品安全示范街,成为全市三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之一,为市民构建了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

(三)城市交通日益便利

目前,北碚建成城市道路67公里,城区道路实现了沥青罩面全覆盖;设立公交路线45条,543辆公交车覆盖了12个镇、街和重庆主城区其他8个区;引进一家出租车企业,160辆出租车驻地营运;修建了碚东大桥、嘉悦大桥和城南至北碚火车站的快速通道,开通了进入两江核心区的空港园区公交线路和绕城高速直达机场候机厅的快速大巴,极大地方便了北碚市民出行。而且,渝武高速、绕城高速、中环快速干道北碚段建成,基本上实现“一刻钟北碚”目标,北碚全面融入主城核心区一体化发展快车道。

(四)城市商贸日益繁荣

以嘉陵风情步行街为核心的缙云商圈,经过两年的发展,商气、人气逐渐汇集,商业业态日趋完善。各大金融机构、电信企业以及百货、超市、电影院、餐饮、酒店、医院、建材等数十种业态150余家知名商贸企业相继入驻,开业面积达55万平方米。天生丽街、旺德旺城、泰吉滨江等社区便民商圈业态日趋完善。25家放心粮油便民店和蔬菜直销店正在积极建设当中。2012年1-9月,商品销售总额完成183.88亿元,增长26.1% ;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实现15.31亿元,同比增长22.9%。商业增加值完成13.78亿元,增长13%,占GDP比重为8.8%。

(五)治安大局总体平稳

近年来,北碚坚持开展“打四黑除四害”、整治“黄赌毒”、“缉枪治爆”等专项行动,加大街面治安清查力度,净化街区、社区风气。开展校园新型警务机制建设,组建护校队,配齐安防器材。目前,全区共有校警123名,保安人员545名,校园安全秩序良好。同时,重拳打击“两抢一盗”、“电信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和食品药品行业的犯罪,刑事案件呈下降趋势,查处治安案件大幅上升,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截止2012年10月,全区共立刑事案件5642件,同比下降3.1%,其中八类主要刑事案件、侵财案件分别下降34.9%和6.3%;破案3725件,同比上升8.3%;现行命案破案率100%。破获了“10.14”入室杀人案、部督“930”戴旭团伙制贩毒案等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而且,我区还组建了一支专门应急处置队伍,便于执行维稳任务。同时,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和社区治安联防,严控不稳定因素,确保了重要时期不发生重大危害事件。

二、北碚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政策性、群众性、流动性较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矛盾多、情况复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北碚城市管理也出现了不少需要重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管理软环境不适应城市发展

管理观念上的不适应。在实际的管理中,重建设轻管理与养护,重专项整治轻日常维护,重违规处罚轻疏导教育,重政府主导轻群众参与。

管理范围上的不适应。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而且城市管理要求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在当前体制和机制条件下,人、财、物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管理体制上的不适应。目前的城市管理体制是条块交错,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常常出现相互推诿、互相制肘的情况,缺乏长效协调机制,未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以道路建设为例,建设单位忽视与交管、市政以及园林等部门的沟通与协商,往往导致建成的道路缺少应有的公用设施,不得不重新开挖铺设,耗时耗工,极大地增加了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再者,市政和园林两个部门在环卫管理上存在交叉、重复等问题。在拆除违法建筑上,存在着规划局的审批权与综合执法局的处罚权分离,造成执法难的问题。

管理手段上的不适应。在当前维护稳定,确保民生的要求下,城市管理者很难把握执法的力度。一是行政执法人员有法难依,处罚的硬手段往往不敢用,批评教育的软方法又常常不起作用,很多时候是牺牲城市程序来换取平稳。二是在食品、保健品的监管上,缺乏配套的法规、政策支撑。三是市民共同维护市容环卫的意识差。

(二)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适应城市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明显不足。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的保证,也是市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条件。目前,北碚区的商场、写字楼等基础设施无论在品质还是数量上都与主城其他区存在差距。特别是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群众文化、体育发展的需求。城市水电气的供应能力不足。城区公厕、垃圾转运站、停车场短缺。地下排污排洪管网设计与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承载能力,存在诸多隐患。通信和信息网络需要更新升级。

街区功能需要重组与强化。由于在街区建设时忽视功能定位问题,在管理时也缺乏应有的引导,致使现有的街面商家布局杂乱,未按行业形成特色街区,不利于规模经营和规范管理。居民小区缺少停车场,私家车占道停车,造成小区日益拥挤。

(三)城市管理存在诸多的难点和盲区

老城老街与新城新街的管理质量不平衡。老城由于人口激增、商家密集、道路狭窄,市政设施不足,致使人车拥挤,管理难度日益加大,管理质量有所下降。一是小商小贩占道经营有增无减;二是闹市区卫生保洁工作落实不好;三是商业噪音污染大;四是交通疏导难度大。

现有的平面交通设施无法解决日益拥堵的交通问题。北碚老城区的道路狭窄,缺少环行通道和红绿灯,无法应对上下班时间的车辆通行;而且老城区的客运汽车站面积狭小,地处闹市,车辆出入加剧交通堵塞。整个城区的停车场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被挪作他用的不少,已经无法满足全区71000多辆车的停放,私家车、公交车以及大货车占道停放的现象十分突出。同时,城市道路缺少停车港湾,公交车随意停靠影响交通畅通。

建筑施工的扬尘和噪音较难控制,污水处理的工作量及难度较大。主要是北碚组团和蔡家组团的基建项目多,建筑施工带来的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确保全年320天以上的良好空气质量的难度加大。娱乐场所、夜食摊以及社区临时灵堂的噪音扰民,成为环保投诉热点。对次级河流的污染整治未建立起长效机制。几个集中水源抽取处急需拆除排污口,加以严格保护。

农贸市场管理混乱。城区农贸市场数量不足,现有的农贸市场发挥作用不够,而且农贸市场管理体制不顺,农贸市场脏乱差,游摊小贩不进场,占道叫卖的现象严重。

城市景观形象有待提升。当前我区的建筑物在造型和风格上共性有余,个性不足,缺乏美学要素和文化内涵,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建筑。整个城区缺乏景观路和休闲路,新城缺乏街头小景。

三、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现代城市管理的理念

城市管理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肩负着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公安交通、工商行政和市容环卫等职能,面临着点多、面广、线长和工作量大的局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搞好城市管理,务必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建立服务型“城管”。

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引领”的指导思想。城市管理要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遵循“人性化”原则。充分尊重人的存在与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保障城市“水电气、道路和住房”五大硬性需求的基础上,追求城市生态环境和谐和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不断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与生活的安全感、舒适感和幸福感。二是发挥人的创造性。人是环境建设的主体,必须发挥广大市民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每个市民成为城市环境建设中的活力“因子”。三是强化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及高水平、可适用的要求,做好北碚的分区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并严格规划实施。

坚持“依法城管、以德城管”的基本方针。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使每一项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丰富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不断提高城市管理中的依法行政水平。城市管理者应善于把教育寓于日常管理之中,培养市民遵纪守法、爱护环境、崇尚文明的习惯;城市管理者还应用优良的作风感染市民,用优秀的品德鼓舞市民,用优质的服务方便市民,让群众自觉自愿地参与和配合城市管理。

坚持“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的工作思路。城市就象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内涵越丰富,气质越高雅。城市管理应结合城市文化建设,积极挖掘城市的人文精神,发展城市的特色文化,塑造城市的特色风格,赋予城市“人格化”品质,提升城市个性品位。

坚持“由突击型到长效型、由粗放型到精细型”的模式转变。城市管理应当由被动迎检,突击执法转向经常性、规范化管理,由粗线条管理转向从细微着手,注重塑造精品的高级阶段。一是要运用教育、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来管理。二是要逐步延伸推进城市管理,由主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公共地域向居民小区、单位庭院延伸、由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由重点时段管理向全天候管理延伸、由市容管理向综合管理延伸。

(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落实城市管理责任

建立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一领导与协调。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门众多,管理对象和任务也比较复杂,务必加强领导,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北碚区政府应建立由主要领导为主任,规划、建设、市政、环保、卫生、工商、公安、食品药监、民政、民宗等部门参与的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和部署城市管理各项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部门协作办法,互通信息,及时协调,共享资源,特别是在设计、建设、验收、管理、执法等各个环节加强联系,改善部门间扯皮推诿现象,形成管理的有效合力。

加强属地管理,健全城市分级管理的工作体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按照“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完善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四级网络(市、区、街、社区)”的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区、街道、社区的城市管理工作体制,建立以城市管理联席会为统领,街道为主体、职能部门为保障、社区为基础的分级管理体制。一是强化街道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街道对人、地、物、事熟悉的优势,健全街道办事处的城管工作机构和委托执法队伍,支持街道将上级部署要求与街道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二是理顺社区管理服务的体制,增加社区工作力量,配齐社区管理服务设施,重点做好与市民利益有关的治安防范、公共卫生、消防安全、优抚救济、纠纷调解、市民教育等工作,让社区在城市管理中发挥最基层、最前沿作用。

建立城市管理社会参与、舆论引导监督机制。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市民投诉、新闻曝光、学生环保行动、市民体验城管执法工作等方式与活动,让市民了解、参与城市管理,对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充分利用文化活动以及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北碚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成就以及花园城市的风貌,提升市民对北碚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市民自觉维护市容环境,遵守城市文明公约,支持城管工作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和民主意识教育,提高市民素质,逐步形成市民自主管理、自我规范、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重点难点整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当前城市管理的问题多,涉及的面广,只有集中精力和经费,有计划有步骤地整治几个重点、难点问题,才能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结合北碚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现状,急需解决以下几个具体问题。着重解决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当前,加大路网建设,缓减交通压力,是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区建委和区交巡警支队正在调研制定北碚五路口、龙溪路口、文星湾桥头以及碚东大桥与太原路接点的立体改造方案。建议区政府尽快将这一方案纳入议事和办事日程,筹措资金对几个重要的交通节点进行因地制宜的立体改造,打开北碚老城区交通拥堵的死结。打造以公交车为主导的城区运营基本框架,增加公交车数量和线路,尽快对现有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并科学安排运营走向,提高公交运营的服务质量,引导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减轻道路交通压力。

重新规划建设一批市政设施。因为一些规划中的市政设施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加之现有的市政设施遭损坏的较多,而且设计的承载能力有限,已不能满足城市扩容、人口激增的需要,致使整个城区出现缺少公厕、垃圾清运站、停车场、公交车停靠港湾以及交通红绿灯等问题,建议尽快规划、增建一批市政环卫设施,切实解决市民“如厕难”、“停车难”问题。

加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首先从规划上解决城区农贸市场短缺问题,在选址难的情况下,可考虑在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大的地段开辟马路市场,缓解摊主入场困难。其次以政府为主建设管理农贸市场,对现有的农贸市场采取政府收购或政府补贴的方式,减免收费,引导游贩入场经营。第三坚持在主次干道、景观道路、窗口地区实施“零摊点”管理的同时,有计划在背街小巷、疏导地段设置一些临时销售网点,限时、限品、限地经营,将无证摊点、游贩相对集中在对环境、交通和群众生活影响较小的地段,满足弱势群体谋生需求和群众生活需要。另外,街道、工商、商委和食品药监部门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卫生、秩序、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整治脏、乱、差问题。

尽快建立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当前,全国许多城市在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这对提高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程度产生很好的作用。建议区政府整合现有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挥、数字化市政管理、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和政府服务热线的平台和资源,建立统一的城市管理基础信息系统和城市管理监督评价体系,成立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制定“问题发现—问题派遣—问题处置—问题反馈—问题核查—综合评估”的城管工作流程,确保城市管理工作做到快速发现、精确定责、及时处置、有效监督。

积极构建新型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尽快恢复6个派出所和完善115个社区警务室,把警力延伸至镇街基层。二是在各镇街分别建立一支100人以上的应急处置队伍,开展信息收集、抢险救灾、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三是在社区建立完善守楼护院小组,发动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工作。四是司法部门要牵头做好重点人员、重点群体的法制教育和帮扶帮教工作。五是完善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责任制。从部门到镇街到社区,形成三级防控网络,确保治安稳定大局。

集中资金打造景观大道和特色绿化点。用好绿化资金,建议每年集中经费新建或改造2-3处重点道路的景观节点,打造特色绿化点和绿化线。按照把滨江路建设成为景观路、休闲路的思路,加紧对滨江路实施规划和整改。拆除违法搭建物,规范商业摊点,增加绿化带和休闲运动设施,落实保洁任务,让滨江路成为北碚的一条美丽和谐的风景线。在新城设计建造一条自行车环道,为 市民健身提供方便。

加快供水排污地下管网建设。一是加快城镇自来水厂改扩建及管网延伸,尽早拆除北碚水厂取水点附近的生活污水排放口,提高城镇供水和饮水安全保障能力;二是积极与市水务集团协商,尽快将蔡家、童家溪和施家梁片区的污水管网纳入水务集团的建设计划中。

篇6:城市管理调研报告

-如何创新城市管理运行机制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汇报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高水平的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打造和谐人居环境的需要,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今天我从已我县城市管理状、存在问题和建议意见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平罗县城市管理现状

基本情况:平罗县城市管理大队成立于1996年,2008年8月升格为平罗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政府直属部门,正科级),2010年5月机构改革,调整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所属副科级定额补助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为24人,实际在岗人数18人(含置换工勤编制2名,退二线2名),聘用协管人员40名,取得执法资格证16人,管理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由平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执法。

城市管理创新:

1.加强城市管理宣传创新。利用城市广告资源,对县城宣传广告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制定了《平罗县户外广告、门头牌匾管理办法》,要求县城的宣传广告每年保证有两个月时间用于公益性广告宣传。今年,共设置6块1500平方米大型户外广告,650个路灯灯箱广告,全部用于三创工作宣传,在创卫、创城验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2.加强城市管理机制创新。一是按照数字化城管的要求建立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将县城划分为四大块25个网格,将每一个网格所管理的商户数、街道长度全部进行标注,制作了《网格划分平面图》和《网格化管理记录本》,执法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网格员配备安装有外勤助手的城管通,每一科室及中队配备了对讲机,随时查看网格管理员位置,时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处置,解决问题;二建立门前“三包”长效管理责任制,在严管街商户张贴“门前三包”责任牌1000多块,设立了13处“门前三包”评比栏,每季度评比一次,对管理好的商户进行表扬,差的进行曝光;

3.加强城市管理方法创新。一是采取“主街道严管、次街道严控、街道小巷规范管理”的原则,通过集中巡查、错时巡查和延时巡查等多种形式,加大市容环境监管力度,开展店外经营和流动摊点专项整治活动100多次、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整治25次,采取错时巡查方式对非机动车乱停放规范;加强拉运渣土车辆、施工场地的管理,规范80多家夜市全部入店经营。二是加强门头牌匾的管理,对新竣工的商业房提前前发放《规范门头牌匾通知书》,做到前置管理;并多方筹措资金130万元,对全县的主要街道的牌匾进行了更换,共9900平方米;三是在县城区适合的区域降低道牙1160米,划定停车泊位1560个,非机动车停放区域500多处;四是采取“疏堵结合”规范管理,做到市容与繁荣的协调统一,根据现有条件,合理开辟了美食一条街、音乐一条街,并在取缔早餐车、油炸食品车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在县城主要街道路口引进豆姐豆妹公司安置了25个统一式样的流动餐车,在县城西苑街、富民市场设置了早市,有效解决食品安全、占道经营、农民卖菜难等问题。五是采取市场化运作将清理小广告的承包给专业清理广告公司,并将全县21条街3000多户门点贴字全部清理,设置了15便民张贴栏,有效的控制了乱贴乱画行为;六是通过召开现场座谈会等多项措施,加大步行街管理力度,禁止使用高音喇叭、自行车进入,设立了文明劝导员,开展“门前三包”评比活动等管理措施,步行街的面貌得到了极大改观;

二、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体制机制要有所创新 城市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社会任务,要真正实现“全面覆盖、长效管理”的目标,必须在治标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标本兼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关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出: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减少行政执法层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域海岛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一是完善职权配置,重新设立平罗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由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独立行使若干机关的权力,变多家执法为一家执法,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更好的解决城市管理与行政职能部门协作关系,使协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转换执法人员身份,将事业人员转变为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理顺执法主体,增加人员编制,逐步将协管员退出城市管理序列。二是要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城市管理工作具有经常性、长期性、动态性等特点,坚持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理解、齐心协力打好总体战。要联合各单位、部门,经常性开展各类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形成市容常抓不懈良性管理格局。三是要刚柔并济,管教结合。坚持 “寓执法于服务之中,融处罚于教育之中,消解执法冲突,克服执法的简单化、粗糙化倾向,严禁暴力执法等”,在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同时,要注重维护社会和谐,绝不能降低管理标准、淡化法律的严肃性,更不能让少部分善于“钻空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经常与城管执法人员“打游击”的不法分子逃避法律的惩处,尤其是对肆无忌惮而又无视法律法规的违法建筑物,绝不能讲情面,必须要严打重罚。四是要全面统筹,协调管理。正确处理好点面、内外之间的关系,在管理过程中既要提高主次干道、繁华地段等重点部位的城市品位,同时也要兼顾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以及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要处理好市容与繁荣之间的关系,对占道经营、设置门面广告的行为,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要结合实际情况分类管理、区别对待。要处理好短期行为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对符合个人眼前利益、追求短期效益,但影响城市长效管理的行为,要正确分析、坚决制止,使城管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减少城市管理的成本,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三、加强城市管理 科学管理要有所突破

科学管理城市,实际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智慧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前面所说的网格化管理,就是数字化城管雏形,数字化城管目的就是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由传统经验型管理向现代科技型管理转变。这四个转变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实现了这个质的飞跃,我们的管理,我们的城市就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实施和推广数字化城管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建设数字城管,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时也是认真落实我县建设西部百强县的重要举措。

2、数字城管将促进我县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现有的城市管理方式主要存在三个弊病:一是各个专业管理部门的管理积极性不高,要求不严。这主要是由于各专业部门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需要自己处理,发现的越多,工作量越大,因此积极性不高。而现有监督制度往往是以内部考核为主,考核力度与整改力度无法得到保障;二是解决问题被动。存在“问题发现靠投诉、问题解决靠批示”情况,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存在推诿、扯皮现象;三是城市管理更多依赖突击式、运动式方法,使得城市管理经常反复,不能得到长效管理。因此,数字城管的推进将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将强化政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进行有效监督,真正的实现长效管理。

3、数字城管将进一步提高我县的科学技术水平。数字城管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现有系统的功能,并对我县的地理信息系统转换、移动通讯定位、地理三维信息系统建设等带来促动,从而有效的提高我县的科学技术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城市管理出现的相关问题,从现象上看,是管理工作力度不够造成的,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还有改进的地方,但从大范围看,比较普遍和集中的是管理体制问题。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跟不上城市发展的形势,城市管理的方式方法滞后于现代城市的管理需求。

1、专业规划滞后。环卫、给排水、供气、绿化、排污、电力、通讯等都是采取“边设计边建设”的办法进行,根本谈不上建设性规划,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市民反映最多的就是城区道路反复“开膛破肚”,今天埋设天然气管道就开几条口子,明天走通讯光缆又挖几个大坑,频繁的修修补补,影响了市民正常生活。

2、综合执法缺位。一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顺,全市两区一县只有平罗县还停留在城市大队的管理机构,其他全部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二是城管执法主体责权不对等。目前,由于城管执法权分散,造成管理部门多,职能交叉,功过不明,出现了棘手问题,该管的不管,能管的又不主动,城管部门常常冲锋在前,孤军作战,缺乏权威性。三是城管执法总体水平不高。在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常用的是突击式管理,造成决策与执行上不同程度的脱节,执法效率低下,城市管理总体处于低层次状态。

3、队伍建设不强。城市管理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队伍的素质。由于我县城管队伍协管人员多(40人),工资、文化水平低,城市管理理念与城市发展要求不相符,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城管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直接导致了这支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影响城市管理的效率。

4、绩效考核乏力。由于缺乏绩效考核的目标管理机制、综合协调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督办检查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使得城市管理工作像踢皮球一样责任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三、强化城市管理最好的办法是体制机制创新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城市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需要。当前,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和谋出路。根据监利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为设施完善、交通便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滨江水乡园林城市,全县人口由145万人达到165万人,城市化率由30%达到47%,完全达到中等城市规模和发展水平。因此,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方向转变显得尤为紧迫。

1、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在城市管理上,要牢固树立四种理念。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管理的对象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人与城市的和谐相处,是城市管理的终极目标。城市管理工作要充分尊重广大市民的各项权利,推行“人性化”管理,实行管理与疏导相结合,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从而实现标本兼治,有序繁荣。正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要通过高效便捷的城市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再通过良好的环境培养人们良好的社会风尚。二是依法行政的理念。城市管理是涉及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必须建立权威性的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制。三是持续发展的理念。持续发展是城市管理最基本的原则。城市管理中要妥善处理眼前和长远的关系,不能把发展与环境对立起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在城市管理中聚集城市资本,推动城市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强化三种理念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实现由管人到管事的转变,把具体事务推向社会,通过市场竞争提高管理效能;改进传统的工作方式,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改革传统的工作机制,实现由突击到长效的转变,从依法管理入手,建立长效监督、投入和管理机制。

2、创新城市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建立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管体制,将部门执法功能归并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后,有关部门不得再行使已统一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仍然行使的,作出的行政处罚权一律无效。从当前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来看,监利县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省市有要求,群众有呼声,条件已成熟。要学习赤壁、襄樊等地经验,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作为负责全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的县政府组成部门,与城市管理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二是建立城市管理市场运作机制。城市管理与经营是一块潜力巨大的无形资产,多元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是实现城市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要打破“端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局面,努力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优势互补,城市管理能够社会化的尽量社会化。充分运用市场规律,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城市管理公用行业,把清扫保洁、绿化养护、灯饰广告等一些适合放手让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近几年来,监利县把市场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与管理之中,通过土地出让和项目开发实现城市经营收入7.5亿元,其中通过招拍挂的土地出让和项目开发成交额达6亿元,较好的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创新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城市规划刚性机制。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城市管理的直接依据。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上,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城市管理规划体系,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彻底公开城市规划,健全城市规划社会监督机制,让每个市民都可以实施最充分的“知情权”,从而成为执行规划最强有力的维护者。要严格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头”,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延续性。二是建立舆论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对城市管理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的宣传报道,加大对反面典型的曝光力度。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市民素质。三是建立城市管理指挥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通过联席会议、专题会议等形式,联席有关职能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到管理审批权、行政处罚权和执法监督权“三权分离”,杜绝 “有利可图的抢着干,无利可图的瞄等看”的现象发生。四是建立城市管理多元投入机制。根据专家测算,城建投资每增加10块钱,管理维护费用应相应增加1块钱。因此,城市管理投入要和城市建设同步对待,同步考虑。要强化政府公共财政主体投入机制,同时,不断延伸合作领域,扩大城投融资规模,做大做强城投公司平台,为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

上一篇:矿务局下一篇:【岗位工作自我鉴定】 岗位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