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自我介绍

2024-05-03

独具特色的自我介绍(精选8篇)

篇1:独具特色的自我介绍

独具特色的自我介绍篇

大家好,我是晴帆文学社社长——怡一。很高兴在假期期间与你们结交为讨论文学的好朋友。首先,我是一名性格开朗、善解人意、落落大方、幽默搞笑的女生。同时,我也是一名乐观的人。面对一些挫折,我总会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并且心平气和的去面对。我也很爱交朋友,当然,只交益友,不交损友。由于我的性格特点符合当他们的“菜”,所以在朋友圈中,我也是一名处处受到别人尊重的`人。

我有很多爱好:看书、写作、摄影、听音乐。我爱书如命,每每看起书来,都会津津有味。我很喜欢高尔基的一句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就像是形容我。另外,我看的都是中外名着,自然而然的就爱上了写作。这对我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每个星期我至少会写两篇。就算我没有什么读者,我也愿意做我自己最忠实的听众!每次在课堂上写作时,同学们都会抓头绕耳、想不出来,我微微一笑,马上写出了佳作,令同学与老师赞叹!整天埋头在家里看书也不是件好事。因此,我也爱上了摄影。我热爱自然,在我的眼里,自然世界很美。所以我拍出的照片也很漂亮。累了,我就会听音乐,我认为,这是一个“疗伤”的好办法,会让自己得到真正的轻松,真正的安静。

好了,这就是我,同时也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女孩(虽然没有写到)。我很愿意与你们交往哦!

篇2:独具特色的自我介绍

当到达一个新的环境后,我们通常会被要求作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一种认识自我的手段。怎么写自我介绍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独具特色的自我介绍通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独具特色的自我介绍通用1

我叫杨健平,是一个活泼开朗、爱幻想未来的魅力少年。在学校里,我的成绩不错,比较擅长语文和数学。当然在其他方面也非常注重培养自己,立志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有时我会坐在书桌前或者躺在床上,任凭思维飞跃,想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一会儿幻想去希腊雅典的国家考古博物馆看看珍贵的黄金双耳瓶,一会儿幻想取法国雅典参加钻石拍卖会。

我还很爱看书,在家里,我是出了名的"书呆子",连上厕所也不忘捎一本书,像校园流行小说,科幻小说,我都喜欢看,我觉得看书是一种享受,是一件快乐的事。除了学习外,我的艺术水平也很好,特别是绘画。因为我的舅舅是北京大学杰出的画家,而我就是他的得意之徒。此外,我在班里与张兆坤、李正旗和张广存并称"四大天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是"小书迷"徐雅伦说的。当我在小山屋网站上读到这句话时,认为这正好应对了我的内心。书是我每天的必需品,知识是人类生存下去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会永远永远爱读书,爱知识!

独具特色的自我介绍通用2

大家好,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很难说。只知今日的我,以非昔日的我,不可相提并论。我是一个追求完美兼浪漫主义者。平时很怕黑,所以不敢逗留在陌生无人之处。也因如此,不敢看些恐怖片。我是一个极少在友人面前动怒的家伙。住在地球上的人,我都想认识。就只除了不懂礼貌,没有修养的人。我是一个酷不起来的人。如果有机会你我相遇,当我对着你傻笑时,请不要惊讶,也不要怀疑。我可能想到一些好笑的东西。现在的我长话不短说;短话拉长说。我对待朋友很有善。我现在正在槟城其中一间学院主修会计系。有缘再相见,无缘别相见。

独具特色的自我介绍通用3

我的名字叫做胡楚钰,是一个普普通通、自由自在、向往幸福的女孩。从小我就对音乐有极大的兴趣,所以我的特长和我的兴趣密不可分:二胡、拉丁、唱歌、爵士。每一个都是我的挚爱,我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我认为我在学习时有它们是享受。

爱自由,爱美食,爱电影,爱音乐,爱看书,这就是我,胡楚钰。我的座右铭是:生活本来就是用来享受的。当遇到不开心的时候,我就会往另一个方面想,没关系的,这只是上帝给我的.考验,翻过这座山后,我会又前进一步!明天的太阳依然那么美丽,今晚的星空依然那么绚烂。

两个小小的眼睛喜欢左右转不停,圆圆的脸蛋像十五的月亮,两片粉色的嘴唇一笑便往上扬起,这也是我。我爸爸妈妈给我取名字时,楚代表楚国,楚国当时所在的位置是湖南;而钰呢,是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无价的宝玉,是无价之宝。我特别喜爱我的名字,我认为那将是我前进的字母。

篇3:独具特色的自我介绍

1华北型

华北型猪体型较大, 腰背窄而较平, 四肢粗壮, 头较平直, 嘴筒长, 便于掘地采食;耳大下垂, 额间多纵行皱纹。毛粗密, 鬃毛发达;背毛绝大部分为全黑色, 冬季密生绒毛, 抗寒力强。繁殖力强, 性成熟早, 产仔数多, 肥育性能中等, 胴体瘦肉率较高达45%以上;屠宰率较低, 一般为60%~70%;肉色鲜红, 肉味浓厚, 肌内脂肪含量高。华北型猪分布最广, 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北, 包括东北区、蒙新区。代表猪种主要有民猪、八眉猪、黄淮海黑猪、汉江黑猪、沂蒙黑猪。

1.1民猪 (大民猪、二民猪、荷包猪) , 原称东北民猪

起源与产地:民猪是起源于东北三省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 是我国华北型地方猪种的主要代表。民猪原称“东北民猪”, 1982年改称民猪。早期民猪分大、中、小三个类型, 至20世纪中期, 大型和小型民猪几乎绝迹, 现存的民猪主要是中型民猪。

品种特征:民猪全身被毛为黑色;体质强健, 四肢粗壮, 后躯斜窄;头中等大, 面直长, 耳大下垂;背腰较平、单脊;乳头7对以上;猪鬃良好, 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8月龄公猪体重79.5 kg, 体长105 cm, 母猪体重90.3 kg, 体长112 cm (见图1) 。

生产性能:民猪具有繁殖性能高、产仔数多、泌乳量大、适应性强、肉质坚实、肌肉颜色鲜红、肌间脂肪含量高、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等优良特点, 无PSE肉发生, 其良好的生产性能、较强的适应性、优良的肉脂品质是其他品种猪无法比拟的。民猪性成熟早, 初情期为121 d, 体重70 kg左右即可发情配种, 受胎率均超过90%;民猪的繁殖利用年限长, 平均淘汰年龄为4.3周岁;初产猪平均产仔12.2头, 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4.6头。民猪抗逆性强, 在30℃和-28℃的气温下仍能正常生产;民猪对粗纤维消化率比瘦肉型猪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比瘦肉型猪低23%和20%。

民猪肉质好, 无DFD (黄膘肉) 和PSE (灰白肉) , 肌肉含水量少, 干物质多, 脂肪含量适中, 具有色、香、味俱佳的优点, 肌间脂肪含量比其他品种高2%~3%, 系水力比其他品种高4%~6%, 大理石纹分布均匀, 口感细腻多汁, 民猪肉质优良的特性极为宝贵。

开发利用:民猪与瘦肉型公猪杂交, 生产的二三代商品猪, 可兼得民猪的产仔多、抗逆性强、肉质好和瘦肉型猪的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等优良特性, 如产仔数达到或超过民猪, 长约公猪和民猪母猪杂交窝产仔数为13.47头。杜洛克和民猪母猪杂交窝产仔数为14.23头, 耗料增重比由原来的1∶4.2提高到1∶3, 日增重由490 g提高到760 g, 瘦肉率由49%提高到58%。以民猪为亲本培育形成的哈尔滨白猪、新金猪、吉林黑猪、昌图黑猪、东北花猪及三江白猪在我国的培育品种中有突出的影响, 为我国北方养猪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2八眉猪 (包括泾川猪、伙猪、互助猪)

起源与产地:八眉猪的中心产区为陕西泾河流域、甘肃陇东、宁夏的固原和青海的互助地区。

品种特征:八眉猪被毛常为黑色, 头较狭长, 耳大下垂, 额有纵行八字皱纹, 故名八眉 (见图2) 。八眉猪按体型外貌和生产特点分为大八眉、二八眉和小伙猪三大类型。

大八眉体格较大, 头粗重, 面微凹, 额较宽, 皱纹粗而深, 耳大下垂, 长过鼻端, 嘴直, 背腰稍长, 腹大下垂, 四肢稍高, 后肢多卧系, 尾粗长, 皮厚松弛, 被毛粗长, 乳头6~7对, 多达9对, 成熟较晚。大八眉成年公猪体重90 kg, 体长118 cm, 体高55 cm;成年母猪体重80 kg, 体长112 cm, 体高58 cm。

二八眉头较狭长, 额有明显细而浅的八字皱纹, 耳大下垂, 长与嘴齐, 背腰狭长, 腹大下垂, 斜尻, 大腿欠丰满, 后肢多卧系, 皱褶较少且不明显。乳头6对, 多达7~8对, 生产性能较高, 中熟型。成年公猪平均体重85 kg, 体长90 cm, 胸围78 cm, 体高49.5 cm, 成年母猪平均体重60 kg, 体长102 cm, 胸围89 cm, 体高55 cm。

小伙猪体型较小, 侧面呈椭圆形, 体质紧凑, 头轻小, 面直, 额部多有旋毛, 皱纹少而浅细, 耳较小下垂, 耳壳较硬, 俗称杏叶耳, 嘴尖, 俗称黄瓜嘴, 背短宽较平, 腹大稍下垂, 后躯较丰满, 四肢较短, 皮薄骨细, 乳头多为6对, 早熟易肥, 适合农户饲养。目前小伙猪的养殖面积大, 占八眉猪养殖总数的80%左右。小伙猪成年公猪体重80 kg, 体长78 cm, 胸围66 cm, 体高41 cm, 成年母猪体重53 kg, 体长101 cm, 胸围90 cm。

生产性能:八眉猪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仔多、母性强、耐粗饲、易沉积脂肪和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八眉猪肉质比较细嫩、味香, 肌肉呈大理石纹状, 适口性强, 胴体瘦肉含蛋白质23%, 是不可多得的食材。八眉猪公猪性成熟较早, 30日龄左右即有性行为, 母猪于3~4月龄 (平均116 d) 开始发情。发情周期一般为18~19 d, 发情持续期约3 d, 产后再发情时间一般在断乳后15 d左右。八眉猪遗传性能稳定, 具有近交不易衰退等特征。母性强, 产仔多, 一般2年产5胎, 1胎产仔平均达9头, 最多达14~18头, 偶尔1胎甚至20头。

开发利用:八眉猪肉质鲜美细嫩, 风味独特, 口感好, 深受广大消费者青昧, 市场消费供不应求。纯种八眉猪酮体瘦肉率达48%, 酮体瘦肉含蛋白质24%。以八眉猪为母本, 与长白、约克、杜洛克进行杂交繁育, 能凸显两个品种的杂交优势, 杂交后的三元育肥猪瘦肉率57.21%, 瘦肉蛋白质含量达26%%。

1.3黄淮海黑猪 (包括淮猪、莱芜猪、深州猪、马身猪、河套大耳猪)

起源与产地:黄淮海黑猪是我国古老的华北型猪种, 是黄淮海黑猪的一个主要类群, 主要分布于苏北、鲁南、豫东和皖北等地。

品种特征:黄淮海黑猪头面部皱纹浅而少, 呈菱形, 嘴筒较长而直, 耳稍大下垂, 体形中等, 背腰整平, 腰部较紧不拖地, 臀部斜削, 四肢较高、结实, 后躯略高于前躯, 全身备毛黑色较密, 冬季深褐色。母猪7~10对乳 (见图3) 。

生产性能:黄淮海黑猪具有性成熟早、产仔率高、耐粗饲、适应性强、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是我国新淮猪的培育亲本, 也是其他培育猪种的良好素材。黄淮海黑猪性成熟早, 母猪初情期平均为77.3日龄, 体重13~16 kg, 发情周期平为23.4 d。公猪配种年龄为6月龄, 母猪配种年龄为6~8月龄, 母猪妊娠期113.5 d, 仔猪初生重0.81 kg, 45日龄断奶, 平均个体重8.32 kg, 窝重101.7 kg。后备猪6月龄体重48 kg以上, 体长80 cm, 胸围55 cm, 体高55 cm。成年猪36月龄体重130 kg以上, 体长120 cm, 胸围105 cm, 体高70 cm。

黄淮海黑猪肉质好, 肉色鲜红, 肉纤维紧密, 肌内脂肪高。6月龄屠宰, 屠宰率达67.8%, 日增重327 g, 胴体瘦肉率44.46%, 耗料增重比3.34∶1。8月龄屠宰体重可达80 kg, 屠宰率70%~72%, 日增重387 g, 胴体瘦肉率42%, 耗料增重比3.66∶1。

开发利用:20世纪50—70年代中期, 产区群众曾广泛用大约克夏公猪与淮猪杂交, 杂种猪因生长快受到欢迎。80年代开始又引入长白、苏白、内江猪等以淮猪为母本进行二元杂交, 其中苏×淮、内×淮的日增重较高, 分别为 (512±42) g和 (517±24) g, 比淮猪分别提高17.97%和19.12%。屠宰率以苏×淮的较高, 达74.38%。

1.4汉江黑猪 (包括黑河猪、铁河猪、铁炉猪、水河猪、安康猪)

产地和分布:产于陕西省南部汉江流域的黑河猪、铁河猪、铁炉猪、水桤河猪、安康猪等, 因属同种异名, 于1983年统一命名为汉江黑猪。主要分布于汉中地区的略阳、勉县、留坝、宁强、南郑, 城固、洋县、西乡、镇巴和安康地区的平利、镇坪、安康、旬阳、紫阳、汉阴、白河、宁陕、石泉等县、市, 汉江下游的湖北郧阳地区亦有分布。

品种特征:汉江黑猪 (见图4) 可分为大耳黑猪和小耳黑猪两大类型。大耳黑猪又可分为“狮子头”和“马脸”二型。马脸型猪体型大、头长、脸直、身长、腿高, 目前数量极少, 现存的主要是狮子头型猪。狮子头型猪头短宽、面微凹、额纹较深, 耳大下垂, 达于嘴角或与嘴齐, 形如蒲扇, 耳根较软, 嘴筒粗。单脊背, 腰微凹, 腹大下垂, 臀斜。四肢较粗, 后肢卧系。公猪阴囊小而皱缩。皮肤紫红色, 间有白鼻吻、蹄冠白沙毛者。被毛稀疏、黑色, 尾有粗长毛, 脸部多有长毛, 鬃毛粗长。乳头粗大, 14枚左右。

小耳黑猪头小、嘴尖, 额纹较浅, 耳小而薄, 耳根较硬半下垂, 仅达眼下, 形如杏叶。脸部多有长毛, 鬃毛粗长, 被毛稀疏、黑色, 尾细长, 皮肤灰白色。单脊背, 斜臀, 腹大, 四肢细小、直立、不卧系, 后肢前踏, 间有白鼻吻、蹄冠白沙毛者。乳头细小, 12~14枚。

汉江黑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 (137.56±10.14) kg, 体长 (132.29±4.38) cm, 胸围 (123.57±2.88) cm, 体高 (75.86±0.70) cm;成年母猪平均体重 (91.93±3.10) kg, 体长 (119.00±1.65) cm, 胸围 (105.60±1.81) cm, 体高 (64.29±0.87) cm。

生产性能:汉江黑猪具有耐粗饲、耐潮湿、性情温驯、适应性强、肉细味香等特性。汉江黑猪性成熟早, 小公猪20日龄左右时就有爬跨行为, 50~70日龄时具有配种能力。小母猪60日龄左右时出现初情期。在断乳前有“混窝配”和“连窝配”的现象。母猪发情周期18~24 d, 持续期2~7 d, 妊娠期110~117 d, 利用年限5~6年, 最长可达15年以上。母猪平均排卵数20.7枚。据统计, 初产母猪产仔数 (8.33±0.34) 头, 经产母猪产仔数 (10.0±0.20) 头, 60日龄断乳窝重 (69.33±2.23) kg。

开发利用:汉江黑猪与荣昌猪杂交效果良好。汉江黑猪与汉中白猪正、反杂交, 效果都较好。正交 (汉中白公×汉江黑母) 的日增重优势率10.4%, 反交 (汉江黑公×汉中白母) 的日增重优势率28.84%。汉江黑猪与苏白公猪杂交, 产仔数比汉江黑猪提高1.33头, 杂种优势率8.42%;双月断乳窝重比汉江黑猪提高10.82 kg, 杂种优势率7.64%。

1.5沂蒙黑猪 (包括沂南二茬猪、莒南猪)

产地和分布:沂蒙黑猪产于山东省临沂地区北部沂南、沂水、莒县3县交界地区, 其中以苏村、张家哨、蒲汪、铜井、姚家店子、十里、四十里铺、院东头、庄町、刘官庄、爱国、夏庄等地为中心产区。

品种特征:沂蒙黑猪体型中等, 头大小适中, 额宽, 有金钱形皱纹, 耳中等大, 耳根硬, 耳尖向前倾罩, 嘴筒短而微撅, 颈部宽短。胸宽而深, 背腰平直且宽, 四肢结实。皮灰色, 毛黑色。乳头7~9对。根据体型大小和早熟性, 可分为大、中、小3型:大型猪, 体躯较大, 结构疏松, 四肢粗壮, 头大而方, 嘴短微撅。额部金钱皱褶较深, 成熟晚, 肥育猪体重一般在150 kg以上。小型猪体躯较小, 皮薄毛细, 结构紧凑, 四肢细短, 头较小, 额部金钱皱褶较浅, 较为早熟, 肥育猪体重80~90 kg。中型猪介于大型猪和小型猪之间, 体躯稍长, 皮灰毛稀, 生长发育较快, 肉质好, 肥育猪体重100~120 kg。中型猪最受群众欢迎, 发展较快, 是选育的重点 (见表5) 。

生产性能:沂蒙黑猪数量多, 分布广, 具有耐粗放饲养、肉质好、屠宰率高等特点。但目前体型外貌尚不够一致, 遗传性欠稳定。小母猪一般3~4月龄即性成熟, 于7~8月龄、体重80 kg以上时初配;公猪利用年限4~6年, 母猪5~7年。初产母猪每窝产活仔数 (8.77±0.20) 头, 断乳窝重 (101.81±1.92) kg;经产母猪窝产活仔数 (10.81±0.17) 头, 断乳窝重 (133.73±1.72) kg。

篇4:介绍三个具有地方特色的鸡种

【产地及简介】三黄白耳鸡主要产区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故又名广丰白耳鸡,是我国稀有的白耳黄鸡品种。2001年8月22日被农业部首批确认为我国11个地方品种鸡国家级资源保护品种。2004年,三黄白耳鸡通过了国家原产地域产品认证,成为亚洲第二例通过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活体动物。白耳黄鸡蛋大,蛋壳质量良好,平均年产蛋180个以上,是我国优良的蛋鸡品种。

【体型特征】三黄白耳鸡因其全身被毛为黄色、耳白色而得名。该鸡体型小,羽毛紧凑。三黄白耳鸡以“三黄一白”的外貌特征为标准,即黄羽,黄喙、黄脚和白耳。耳叶大,呈白色,似白桃花瓣。成年公鸡羽毛棕红色,肉垂长而薄,呈鲜红色。母鸡体型较公鸡小,呈三角形,全身羽毛黄色,肉垂短而厚,单冠直立,呈淡红色,头细小,嘴短稍弯,胸部发达,体躯细小,后躯宽大,性情温驯,行动灵活,觅食力强。

【品种性能】成年公鸡体重约1.37公斤,110~130日龄开啼。母鸡体重约1.15公斤,开产日龄151天,年产蛋量180~220个,平均蛋重45克,蛋壳棕色,壳厚0.34~0.38毫米。在公母配种比例为1:2~15的情况下,白耳黄鸡种禽场的种蛋受精率为92.12%,受精蛋孵化率为94.29%,入孵蛋孵化率为80.34%。母鸡就巢性弱,在鸡群中仅5.4%的母鸡表现有就巢性,且就巢时间短,长的20天,短的仅7~8天。30日龄雏鸡成活率为96.4%,60日龄为95.24%,90日龄为94.04%。成年鸡的屠宰率较高,屠体较丰满。据测定,公、母鸡半净膛屠宰率分别为83.33%和85.35%,全净膛屠宰率分别为76.68%和72.38%。

(江西省广丰县洋口镇洪家洲集味堂公司 徐忠青 邮编:334600)

二、海赛克斯褐壳蛋鸡

【产地及简介】海赛克斯褐壳蛋鸡是荷兰尤利公司培育的优良蛋鸡品种,是我国褐壳蛋鸡中饲养较多的品种之一。海赛克斯褐壳蛋鸡具有耗料少、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的特点。海赛克斯褐壳蛋鸡可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适宜集约化养殖场、规模鸡场和专业养殖户养殖。

【生产性能】0~17周龄成活率97%左右,体重约1.4公斤,每只鸡耗料总量约5.7公斤;产蛋期(20~78周)每只日产蛋率达50%的日龄为145天左右,入舍母鸡平均产蛋数324枚,产蛋总量20.4公斤左右,平均单枚蛋重为63.2克,饲料利用率为2.24%,产蛋期成活率94.2%左右,140日龄后中鸡日平均耗料116克,产蛋末期母鸡体重约2.1公斤。商品代羽色为自别雌雄,分三种类型:类型1:母雏为均匀的褐色,公雏为均匀的黄白色,此类占总数的90%;类型2:母雏主要为褐色,但在背部有白色条纹,公雏主要为白色,但在背部有褐色条纹,此类占总数的8%;类型3:母雏主要为白色,但头部为红褐色,公雏主要为白色,但在背部有4条褐色窄条纹,条纹的轮廓有时清楚,有时模糊,此类占总数的2%。

(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140号 李海霞 邮编:050061)

三、霞烟鸡

【产地及简介】霞烟鸡原产于广西容县石寨乡下烟村。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耐粗饲,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个体大,肉质香甜、嫩滑、味美、皮脆。

【品种特征】霞烟鸡体躯短圆,腹部丰满,胸宽、胸深与骨盆宽三者长度相近,整个外形呈方形,属肉用类型。雏鸡的绒羽以深黄色为主,喙黄色,胫黄色或白色。喙基部深褐色,喙尖浅黄色。成年鸡头部较大,单冠。肉垂、耳叶均鲜红色。虹彩呈橘红色。颈部显得粗短,羽毛略为疏松。骨骼粗。皮肤白色或黄色。公鸡羽毛黄红色,梳羽颜色较胸、背羽颜色更深,主、副翼羽带黑斑或白斑,有些公鸡蓑羽和镰羽有极浅的横斑纹,尾羽不发达。性成熟的公鸡腹部皮肤多呈红色。母鸡羽毛黄色,背平,胸宽,龙骨略短,腹部丰满。临近开产的母鸡,耻骨与龙骨末端之间已能并容3指,这也是该鸡种的重要特征。

【品种性能】霞烟鸡成年公鸡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胫长分别为:2178.00±45.69克、19.73±0.55厘米、9.10±0.11厘米、9.49±0.17厘米、10.81±0.09厘米;成年母鸡分别为:1915.00±18.25克、17.69±0.07厘米、7.90±0.04厘米、8.59±0.06厘米、8.79±0.03厘米。在正常饲养条件下,母鸡170~180日龄开始产蛋。因饲料条件而异,农家饲养的,一般年产蛋量为80个左右;经选育的鸡群,年产蛋量为110个左右。平均单枚蛋重为43.6克,蛋壳呈浅褐色。

篇5:特色的自我介绍

特色的自我介绍篇一: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今年12岁。毕业于新飞大道小学六(1)班。我的爱好很多,比如跳舞,钢琴,绘画,游泳。我还十分喜欢小狗,它们很可爱,能带给我很多乐趣。我是一个活泼外向的女孩,希望可以和大家和谐相处,谢谢大家。

特色的自我介绍篇二:

瞧,这就是我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我喜欢交很多朋友!不论男女、贫富、丑美,但是我教的朋友大多是男的,女的就一两个。我喜欢和男生叫朋友是因为男生很大方,跟他们说什么他们也不会说出去的,而那些女生就不一样,一跟她们说什么事她们总是嘴上说好好我不说出去,但最终却终是说出去了!而且还在一起议论,就像是八卦一样。就例如上周老师找了一组男生和女生一起唱黄梅调,可是男生都很大方的唱出来了,女生说什么也不唱,不好意思!我就急了然后我就举手跟老师说:“老师我唱!”然后我就和那个男同学一起唱了!那些女上在下面议论着!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看我多看得开啊!不是我自夸,要是世界上多一些我这样的人,那世界上就没有争执了,有一句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不要什么事都想得那么复杂,就我们班的女生那样,那我们班永远也团结不了!做一些生活中我们想做但不好意思做的事,让生活充满趣味吧!

特色的自我介绍篇三:

大家好,我叫***,今年**岁了。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我性格随和,下课后总能听到我愉快的笑声。我下课后有时会帮成绩不好的同学讲一下题,我还会帮助别人做我应该做的事。我觉得帮助别人自己也会觉得高兴的!我是一个班干部,在班上我管的纪律井井有条。我的组织能力很强,有时侯我会带着同学们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我还把本班的少先队员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呢!我的特长是弹琴、跳舞、书法。我从小就学弹琴,现在弹得还是算好的哟!我还学过跳舞,我学了*年了。我还在重庆的艺校去考了舞蹈*级的证书。我的书法是最棒的,我在班上写的字是最好的呢!这就是我!一个大方开朗的小女孩!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努力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也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谢谢!

特色的自我介绍篇四:

大家好,我叫***,今年**岁了。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我性格随和,下课后总能听到我愉快的笑声。我下课后有时会帮成绩不好的同学讲一下题,我还会帮助别人做我应该做的事。我觉得帮助别人自己也会觉得高兴的!我是一个班干部,在班上我管的纪律井井有条。我的组织能力很强,有时侯我会带着同学们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我还把本班的少先队员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呢!我的特长是弹琴、跳舞、书法。我从小就学弹琴,现在弹得还是算好的哟!我还学过跳舞,我学了*年了。我还在重庆的艺校去考了舞蹈*级的证书。我的书法是最棒的,我在班上写的字是最好的呢!这就是我!一个大方开朗的小女孩!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努力和大家成为好朋友,谢谢!

篇6:特色的自我介绍的方法

方法一:

赋予名字积极的意义。比如,前面的赵杰可以这样子自我介绍:赵,是赵钱孙李的赵,百家姓中第一姓,杰,是英雄豪杰的杰,我的理想就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豪杰,不枉第一姓的称呼。

方法二:

故事法,讲明名字的来历或者编一个关于名字的故事,也是比较好的方法。如:孙迎菊,可以这样自我介绍,我叫孙迎菊,据我妈妈讲,在我出生的那天,我家窗台的一那盆菊花一夜之间就绽放出来,于是我妈妈就给我起了这个一个名字。再如:前年雪灾期间,一小男孩在火车上降生了,取名为:众生!这就是一段特别的故事。包括震生(地震时出生)、忆洪(洪水时出生)、卫兵(70年代初期的时代背景)等等,这些名字都包含了一些特别的历史或是其他方面故事的背景的,也比较容易自我介绍。

方法三:

与名人挂钩。与名人挂钩,可以利用名人效应,让别人更容易记起自己。

比如,有一位同学,叫:周江平,他是这样自我介绍的:我叫周江平,周是周恩来的周,江是江**的江,平是邓小平的平。三位伟人都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因此,我时时刻刻都把偶像挂在嘴边,鞭策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再如,我们的助教中,有一位叫刘伊城的,这个名字如果用普通的方法很难自我介绍到位,但是如果这样自我介绍:刘德华的刘,郑伊健的伊,郭富城的城——这就能一鸣惊人,非常富有创意。

当然有时三个字如果无法全部与名人挂钩,也可以先从其实一个字开始。需要强调的是,最好运用同一类的名人来自我介绍自己的名字效果更好,比如周江平如果说成:周恩来的周,潘长江的江,平安的平,效果就不是太好了。

方法四:

谐音法。利用谐音也能很好的给人留下想像的空间,留有余味。

如,邢芸,这个名字,就可以这样子自我介绍,效果就好多了:我叫邢芸,芸是芸芸众生的芸。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你们要经常喊我的名字,你们就会得到好运。因为我的名字的谐音就是:幸运!请大家记住我,我会带给你们幸运的!

再如:刘学,这个名字,就可以这样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刘学,刘是刘少奇的刘,学是学习的习。我叫刘学,但从小学到大学,我并没有留过级,而后来,我确实去美国留学了半年,现在可谓:名副其实啊!

方法五:

图像法。就是营造一种图象,让别人想像一下,这样更能人记住你的名字。人们比较容易记住生动的画面,而很难记住抽象的道理。

方法六:

和地名挂钩。和自己相关的地方挂钩,既让对方记住了自己的名字,又能知道一些其他信息。比如:李淮河,可以这样子自我介绍:我姓李,在秦淮河边长大,因此我名字就叫做:李淮河。有很多人的名字里面有湘、蓉、黔等字眼,仔细分析一下也许就是因为他们的出生地在那里,才以地为名。

方法七:

古诗词法。很多人的名字都是取自于古诗词,这样自我介绍自己就更容易了。

比如:时新——无边光景一时新;张恨水——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张习之——学而时习之。

方法八:

寓意拆字法——拆字不可取,但是拆字时赋予它特别的意义就非常有意义了。

比如:老舍,姓舒,字舍予——舍予为人,非常富有特别的意义;有位作家叫张长弓,名字就很特别。

再如,有位同学名字中有个“富”字,他来参加我们的口才培训,是这样自我介绍自己的:我的名字单字一个“富”字,口在中间,口才才能致富,富中之富必须要学习好演讲口才,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口到钱来,话讲出去,钱收回来,让自己真正富起来!

我们在记别人的名字的时候,上面的方法同样非常适用。各位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如果你的名字不是太好自我介绍,可以留言,让大家一起来脑力激荡,帮你想一个最好的方法来自我介绍自己!另外,很多人自我介绍自己的名字陷入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拆字介绍——特别是生僻的字,拆了半天,对方可能仍然没有明白。

比如,名字叫赵杰,如果说: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赵杰,赵就是一个走字旁,加一个叉,杰就是上面一个木下面四点水。——这样的介绍是最普通的介绍方法,也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介绍方法。

还有人介绍自己的名字,用一些不相关的方法拆字区分,更是事倍功半。比如,姓朱,如果介绍自己撇未朱,可能一般人听不明白。其实简单的姓,简单的介绍方法最好,朱德的朱最好,一听就明白。

误区二:低级粗俗的词语来介绍自己。

比如,我姓王,王八的王;我姓涂,涂料的涂;我姓黄,黄色的黄——这些介绍可能都会贻笑大方。其实,天王的王,王者风范的王,难得糊涂的涂,黄河的黄——多么好的字眼啊,而你非要讲那些低级或是消极的词语只能让别人看低一等。请注意:你的遣词造句会直接反映出您个人的层次品味!

误区三:不讲名字,封闭自己不愿意打开心门。

有些同学和新朋友聊半天,还是不愿意介绍自己的名字,只是说:我姓王,叫我王先生就可以了;我姓张,我是张老师。这样的介绍其实不够亲近,也无法让别人真正知道您的名字,下次再见面时可能就无法记住您了。人际沟通要多介绍自己的名字,反复的介绍,不断地介绍,推销自己比推销什么都重要!

误区四:不注意语气语调,没能抑扬顿挫。

篇7:有特色的自我介绍

举个例子,之前在朋友圈有这么个朋友给自己的标签是――不会写文章的营销狗不是好插画师。

这个标签一下子就体现了三个特点:会写文章、做的事营销、还是个插画师。

再举个例子,早年间,油香茄子有这么一个外号“穷人的肥肉”,这个标签就很有意思哈,很接地气,又很形象生动,听起来想吃,又美味管饱。

举一要反三,阿润反不了三,就先试着联系一下。阿润给自己也想了一个标签:内向的大叔。

听起来很猥琐很闷骚;

但是又符合我的特点:(1)外貌确实长得着急了点,比较成熟(2)内向确实自己不是很多话;

仔细想想竟然是优点:(1)大叔心智成熟,考虑事情周全些(2)内向的人更善于耐心下来去思考问题。

哈哈哈,开个玩笑,以上只是举个例子哈~

篇8:独具特色的自我介绍

2 华南型

华南型猪体躯短、矮、宽、圆、肥, 骨骼细小;背腰宽阔下陷, 腹大下垂, 臀较丰满, 四肢开阔粗短, 从幼年到成年体型都肥满;头较短小, 面凹, 额部皱纹不多且以横纹为主, 耳小直立或向两侧平伸;毛稀, 多为黑白斑块, 亦有全黑被毛的。性成熟早, 繁殖力中等;饲养水平较低, 多以放牧为主;生长缓慢;胴体瘦肉率低, 脂肪率高, 超过40%。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南部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代表猪种有滇南小耳猪、海南猪、两广小花猪、香猪等。

2.1 滇南小耳猪

起源与产地:滇南小耳猪俗称版纳小耳猪、尼猪、细骨猪、小香猪等, 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之一, 为云南省特有, 是本地少数民族由本土野猪驯化而来的纯原生本地品种, 从东汉至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主要产于西双版纳及思茅、澜沧、临沧等地区, 在西双版纳主要分布在景洪市的勐往乡、小街乡、景哈乡、大勐龙乡, 勐海县的巴达乡、西定乡、勐往乡、布朗山乡、勐松乡, 勐腊县的象明乡、曼腊乡、易武乡、瑶区乡、尚勇乡的部分村寨, 是西双版纳州的当家品种 (见图1) 。

品种特征:滇南小耳猪适应热带雨林地区高温潮湿的生态环境, 抗逆性强。体躯短小, 耳竖立或向外横伸, 背腰宽广, 全身丰满, 皮薄、毛稀, 被毛以纯黑为主, 其次为“六白”和黑白花, 还有少量棕色的, 乳头多为5对。滇南小耳猪按体型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猪体型较大, 面平直, 额宽, 耳稍大, 多向两侧平伸或直立, 颈部短、厚, 背腰平直, 腹大而不下垂, 四肢较粗壮, 毛色以全黑为主, 间在额心、尾尖或四肢系部以下有白毛。成年公猪体重 (64.16±3.65) kg, 体长 (103.0±2.87) cm, 体高 (59.05±1.14) cm;成年母猪体重 (76.03±4.37) kg, 体长 (109.0±2.16) cm, 体高 (58.17±0.85) cm。小型猪体型短小, 有“冬瓜身、骡子屁股、麂子蹄”之称, 头小, 额平无皱纹, 耳小、直立而灵活, 耳宽大于耳长, 嘴筒稍长, 颈短肥厚, 下有肉垂, 背腰多平直, 臀部丰圆, 大腿肌肉丰满, 四肢短细、直立, 蹄小坚实。成年公猪体重 (39.57±5.61) kg, 体长 (88.50±3.63) cm, 体高 (49.45±0.99) cm;成年母猪体重 (54.31±2.54) kg, 体长 (93.35±1.38) cm, 体高 (51.58±0.63) cm。中型猪体型外貌介于大、小型猪之间。

生产性能:滇南小耳猪早熟易肥、皮薄骨细、边长边肥、屠宰率高、肌间脂肪含量较高, 肉质具有细、嫩、鲜、香、肉味浓的特点, 且数量大、分布广, 能适应湿热气候和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 具有放养觅食力强、利用野生饲料资源的特点, 很适应放养加补料的生态养殖要求。但性情较野, 生长速度较慢, 饲料利用率较低。

开发利用:滇南小耳猪是优良的地方品种, 以滇南小耳猪保种场 (保种带) 为基础, 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 生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系列产品。在保持本品种特有优势的基础上, 以滇南小耳猪为母本与外来猪种开展了广泛的杂交组合, 与巴洛克、长白猪杂交, 杂种优势明显, 筛选出的二元母猪以长小母猪产仔数最多, 三元杂交猪以杜长小组合最好。

2.2 海南猪

起源与产地:海南猪产于海南省, 中心产区是文昌市、屯昌县、临高县。原有文昌猪、临高猪、屯昌猪之分, 1983年统一命名为海南猪 (见图2) 。

品种特征:海南猪头小, 鼻梁稍弯, 耳小而薄、直立并稍向前倾, 耳根较宽广, 嘴筒短而钝圆;体躯较丰满, 背宽微凹, 腹大下垂, 臀部肌肉发达, 飞节处有皱褶。毛色白多黑少, 从头部沿背线直到尾根有一条黑毛黑皮的宽带, 俗称“黑背条”。下颌、颈、胸腹、体侧及四肢均为白色, 黑白之间有一条宽约3~5 cm由黑皮白毛形成的灰色带, 额正中有一倒置的白皮白毛的三角星。

生产性能:海南猪早熟、易肥、皮薄、骨细、肉质鲜美, 是海南岛地区的主要当家品种。具有活动敏捷、觅食力强、适应性好、肌肉结实等优点。但前期生长发育缓慢, 瘦肉率低, 饲料报酬低。成年母猪体重94 kg。肥育期日增重为147~368 g, 屠宰率为69.4%, 眼肌面积25.5 cm2, 瘦肉率为38.5%。

开发利用:在用海南猪与长白、约克夏和苏白猪进行杂交时, 发现长×海和约×海一代杂交猪不适应当地环境条件, 以苏×海一代杂交猪较为理想。改良培育出的杂交猪不仅保留了本地猪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本地环境的优点, 而且还具有外来种公猪体型大、生长快、瘦肉率高、饲料报酬多的优点, 逐渐得到当地养殖户的认可。

2.3 两广小花猪

起源与产地:由陆川猪、福绵猪、公馆猪、黄塘猪、塘缀猪、中垌猪、桂墟猪归并, 统称两广小花猪。分布于广东、广西省 (区) 相邻的浔江、西江流域的南部, 中心产区有陆川、玉林、合浦、高州、化州、吴川、郁南等地 (见图3) 。

品种特征:两广小花猪体型较小, 具有头短、颈短、耳短、身短和尾短的特点, 故有“六短”猪之称。额较宽, 有“<>”形似菱形皱纹, 中间有白毛三角星, 耳小向外平伸, 背腰宽广凹下, 腹大拖地, 体长与胸围几乎相等。被毛稀疏, 毛色为黑白花, 除头、耳、背、腰、臀为黑色外, 其余均为白花, 黑白交界处有4~5 cm的黑皮白毛的灰色带。乳头6~7对。

生产性能:两广小花猪具有早熟易肥、母性好等优点, 但背凹、腹大拖地, 生长发育较慢, 饲料利用率较低。生长育肥猪在体重15~90 kg阶段, 日增重307 g左右。体重75 kg左右屠宰, 屠宰率68%, 胴体瘦肉率37.2%。经产母猪平均产仔9~10头。

开发利用:杂交利用以长白、大约克、巴克夏等猪种为父本与该品种杂交, 杂种一代在日增重等方面均有提高, 其杂种一代肥育猪日增重均达510 g以上。

2.4 香猪

起源与产地:香猪主要产于贵州省从江的宰更、加鸠两区, 三都县都江区的巫不, 广西环江县的东兴等地, 主要分布于黔、桂交界的榕江、荔波及融水等县 (见图4) 。

品种特征:香猪体躯短小, 被毛黑色, 毛细有光泽, 头长额平, 额部皱纹纵横, 眼睛周围无毛区明显, 耳小而薄, 向两侧平伸或稍向下垂;颈部短而细, 背腰微凹, 腹大而圆, 下垂, 四脚短细, 后肢多为卧系。尾巴细小, 尾端毛呈白色;母猪乳头多为5~6对。

生产性能:香猪肉嫩味香, 无膻无腥, 故名香猪, 是一个生产优质猪肉的良种。6月龄公猪平均体重14.2 kg, 体长65 cm, 体高33 cm, 胸围55 cm;母猪8月龄体重30 kg, 体长70 cm, 体高47 cm, 胸围73 cm。育肥香猪屠宰率为63.6%, 瘦肉率达52.2%。香猪性成熟早, 一般3~4月龄性成熟。窝产仔数少, 平均5~6头。成年母猪一般体重40 kg。香猪早熟易肥, 宜于早期屠宰。屠宰率65%, 瘦肉率47%。公母比例以1∶8~10为好。

开发利用:香猪的体型小, 早熟, 胴体瘦肉率较高, 肉嫩味鲜, 可以早期宰食, 也可加工利用, 尤其适宜于做烤乳猪。香猪还适宜于作实验动物。

3 华中型

华中型猪种主要分布于长江南岸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巴山和武陵山以东的地区, 包括江西、湖南和浙江南部以及福建、广东和广西的北部, 安徽和贵州也有局部分布。

华中型猪体躯较华南型猪大, 体型则与华南型猪相似。毛色以黑白花为主, 头尾多为黑色, 体躯中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 个别者全黑, 体质较疏松, 骨骼细致, 背腰较宽而多下凹;乳头6~7对, 每窝产仔10~13头;肉质细嫩。如金华猪、宁乡猪、大花白猪、华中两头乌猪等。

3.1 金华猪

起源与产地:金华猪又称两头乌。主产于浙江省金华地区的义乌、东阳和金华三个县 (见图5) 。

品种特征:金华猪体型中等偏小, 毛色除头颈和臀尾为黑色外, 其余均为白色, 故有“两头乌”之称。在黑白交界处有黑皮白毛的“晕带”。耳中等大、下垂, 额上有皱纹, 颈粗短, 背微凹, 腹大微下垂, 臀较倾斜, 四肢较短, 蹄坚实, 皮薄毛稀。乳头多为7~8对。

金华猪按头型可分为“寿字头”和“老鼠头”两种类型。“寿字头”型猪分布于金华和义乌等地, 个体较大, 生长较快, 头短, 额部有粗深皱纹, 背稍宽, 四肢较粗壮。“老鼠头”型猪分布在东阳等地, 个体较小, 头长, 额部皱纹较浅或无皱纹, 背较窄, 四肢高而细。

生产性能:金华猪以肉质好、适宜腌制火腿和腊肉而著称。它的鲜腿重6~7 kg, 皮薄、肉嫩、骨细、肥瘦比例恰当, 瘦中夹肥, 五花明显。金华猪具有性成熟早、性情温驯、母性好和产仔多等优良特性。经产母猪每窝产仔 (14.22±0.31) 头, 仔猪育成率高 (94.0%) 。75 kg体重屠宰, 屠宰率72.55%, 瘦肉率43.36%。

开发利用:以金华猪作母本的二元杂交猪能明显地提高肥育猪增重速度, 降低饲料消耗。尤其是大约克×金华猪、汉普夏×金华猪、杜洛克×金华猪、长白猪×金华猪的杂交后代日增重提高25.71%~38.25%, 饲料消耗减少10.30%~13.06%, 瘦肉率提高5.93%~8.90%。长白猪×苏联大白猪×金华猪, 大约克×苏联大白猪×金华猪三元杂交猪的效果优于二元杂交猪, 日增重分别达614 g和698 g, 瘦肉率比纯种金华猪提高5%~9%。

3.2 华中两头乌猪

起源与产地:华中两头乌猪产于长江中游和江南平原湖区、丘陵地带, 包括湖南沙子岭猪、湖北监利猪和通城猪、江西的赣西两头乌猪和广西的东山猪等地方猪种, 为我国长江中游地区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猪种 (见图6) 。

品种特征:华中两头乌猪躯干和四肢为白色, 头、颈、臀、尾为黑色, 黑白交界处有2~3 cm宽的“晕带”, 额部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或白星, 头短宽, 额部皱纹多呈菱形、额部皱纹粗深者称狮子头, 头长直、额纹浅细者称万字头或油嘴筒, 耳中等、下垂, 监利猪、东山猪背腰较平直, 通城猪、赣西两头乌猪和沙子岭猪背腰稍凹, 腹大, 后驱欠丰满, 四肢较结实, 多卧系、叉蹄, 乳头多为6~7对。

生产性能:由于产区分布广, 饲养条件不一, 类群之间有一定差异, 以赣西两头乌和通城猪体型较小, 东山和监利猪体型较大。6月龄前生长发育较快, 2岁达到成年。不同类群的成年母猪体重为94~124 kg, 体长120~129 cm, 胸围101~119 cm。公猪一般于5~6月龄体重30~40 kg开始配种。小母猪初次发情在100日龄左右, 一般于5~6月龄体重40~50 kg配种。初产母猪产仔数为7~8头, 三产及三产以上母猪产仔数为11头左右。肥育猪8月龄体重可达80 kg左右。体重80 kg左右的肥育猪屠宰率71%, 胴体瘦肉率41%~44%。

开发利用:华中两头乌猪做母本与引进的瘦肉型品种杂交, 生产商品瘦肉型猪, 效果较好。

3.3 宁乡猪

起源与产地:宁乡猪又称草冲猪、流沙河猪, 产于湖南宁乡县, 是湖南省四大名猪种之一, 20世纪70年代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推荐品种。宁乡猪具有早熟、边长边肥、蓄积脂肪能力强, 生长发育快, 耐粗饲, 皮薄、骨细、肉嫩、肉的品质好、脂肪多等优点 (见图7) 。

品种特征:宁乡猪体型中等, 头中等大小, 额部有形状和深浅不一的横行皱纹, 耳较小、下垂, 颈粗短, 有垂肉, 背腰宽, 背线多凹陷, 肋骨拱曲, 腹大下垂, 四肢粗短, 大腿欠丰满, 多卧系、撒蹄, 群众称“猴子脚板”, 被毛为黑白花。按头型分三种类型:狮子头、福字头、阉鸡头。

生产性能:宁乡猪肥育期日增重为368 g, 饲料利用率较高, 体重75~80 kg时屠宰为宜, 屠宰率为70%, 膘厚4.6 cm, 眼肌面积18.42 cm2, 瘦肉率为34.7%。宁乡猪三胎以上产仔10头。

开发利用:宁乡猪在华北、东北、西北、华南等地饲养, 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与外种猪杂交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最高优势率达19.12%。

3.4 大花白猪

起源与产地:大花白猪是广东大耳黑白花猪的统称, 由分布于广东境内各地的大花乌猪、金利猪、梅花猪、梁村猪、四保猪和坭坡猪合并, 1983年统称为广东大花白猪。目前大花白猪可分为三个品系, 即粤北品系、粤中品系和粤东品系 (见图8) 。

品种特征:广东大花白猪三个品系间毛色存在较大的差异, 粤北系与粤东系的黑毛覆盖率高于粤中系;三个品系间母猪体型和繁殖性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而公猪除粤北系与粤中系尾长差异显著外, 其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

粤中系:头中等, 面部多皱纹, 耳大下垂。毛色为黑白花, 头、耳、背部、腰部、臀部、尾根有大块黑斑, 腹部、四肢为白色, 黑白交界处有3~6 cm的黑皮白毛灰色带。背腰平, 腹部下垂, 臀部斜尻, 尾根低, 四肢粗壮, 体型较大。成年公猪体重 (98.58±6.32) kg、体高 (61.13±4.14) cm、体长 (114.93±9.13) cm。成年母猪体重 (110.20±5.26) kg、体高 (61.76±0.75) cm、体长 (124.23±1.63) cm。

粤东系:头大, 面部多皱纹, 嘴筒中等, 耳大下垂。乌背型, 腹部、四肢、肩胛、尾尖为白, 其余为黑色, 黑白交界处有3~6 cm的黑皮白毛灰色带。背腰凹, 腹部下垂, 臀部丰满, 尾根高, 尾粗长。成年母猪体重 (91.21±3.91) kg、体高 (62.28±1.07) cm、体长 (121.43±1.70) cm。

粤北系:头中等, 嘴筒长, 耳大下垂。乌背型, 腹部四肢为白色, 其余为灰黑色, 黑白交界处有3~6 cm的黑皮白毛灰色带, 被毛较粗长。背微凹, 腹部下垂, 臀部斜尻, 尾根低, 四肢粗壮, 体质健壮。成年母猪体重 (130.60±7.36) kg、体高 (69.28±1.14) cm、体长 (133.95±1.86) cm。

生产性能:广东大花白猪属华中型脂肉兼用猪种, 具有适应高温多湿的环境、耐粗饲、早熟易肥、沉积脂肪能力强、肉质好、肉味鲜美、繁殖力高、发情特征明显、母猪的哺乳性能好、利用年限长等优良特性, 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

广东大花白猪繁殖性能较好, 母猪4~5月龄时开始发情, 发情特征明显, 发情持续时间长, 配种容易, 失配和空怀率低, 母性好;公猪性欲旺盛, 性反应强烈。大花白猪对疾病与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同时该品种在肉色、肌肉pH值、系水力、大理石纹、肌肉水分含量、肌内脂肪含量等方面均优于杜洛克、长白和大约克夏猪。

开发利用:近年来, 由于猪杂交改良技术的推广, 以及广东大花白猪的地方适应性强、产仔数高、耐粗饲的优良特性, 被广泛用作商品猪生产的杂交母本。选用长白公猪与本地大花白母猪进行杂交, 其杂交后的商品猪在保持大花白猪地方优良性状的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商品猪的生长速度和胴体的瘦肉率。

另外, 大花白猪性情温顺、形态独特、肉味鲜美、遗传性稳定, 可根据需要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 如生产种猪出口、培育宠物猪、烧烤型乳猪、实验用猪等。

上一篇:香坝小学庆六一活动方案下一篇:灯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