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乐幼儿园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计划

2024-04-09

童乐幼儿园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计划(精选14篇)

篇1:童乐幼儿园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计划

童乐幼儿园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措施

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二、保持室内空气清晰,幼儿睡眠时不能有对流风。

三、冬季幼儿户外活动时注意增减衣服防感冒。

四、新生入园前必须检查接种免疫证,无证的要及时到卫生防疫部门补种、补证后主能入园,接种证复印留园一份备案。验证按年龄完成计划免疫工作,对缺接的幼儿及时补种,接种率达100%,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五、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实行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对所在班级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对接触传染病的儿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各种传染病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检疫期间不办理入园和转园手续。

六、按上级主管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要求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和传染病流行控制工作,按规定搞好晨检并及时向请向主管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做好流行性疾病季节预防药及时投放工作。

七、按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要求麻疹、脊髓灰质炎的接种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白百破、卡介苗接种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建卡率达百分之百。凡有禁忌症者不应接种或暂缓接种(儿童基础免疫有关问题详见卫生部颁发的《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

八、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九、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幼儿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1、注意幼儿的个人和饮食卫生,每日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肠道线虫感染。

2、对于明确有蛔虫感染的幼儿还需要予以驱虫治疗,以预防并发症。体内蛔虫较多者,可以每半年驱虫一次。蛔虫等寄生虫有“遇温则安”之习性,且幼儿在秋天接受驱虫治疗时对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易耐受和适应,容易恢复健康。

3、驱虫药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也可以选择广谱驱虫药,但具体剂量,要向医生咨询,一般多根据公斤体重计算。驱虫后2-4周要复查大便,如果仍能找虫卵,可重复驱虫治疗。

4、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避免药物驱虫治疗,因为它们的肝肾代谢功能均不完善,药物可能会对幼儿的肝肾产生毒副作用。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瓜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

幼儿视力不良的预防措施

1、室内光线要充足,尽量采用自然光,定期检查电灯质量。

2、不再光线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

3、培养良好的阅读、写字、画画姿势,脊柱保持正直,身体不倾斜,不耸肩,不歪头,眼与书本之间的距离为30-35厘米,书与桌应成30-40度角。

4、用眼之间不宜过长,看电视、弹琴和使用电脑时,更应注意用眼30分钟,休息5-10分钟。

5、看电视时室内需要一定照明,眼与屏幕的距离不低于屏幕对角线的5-7蓓,屏幕略低于眼高。

6、教育幼儿不用手揉眼睛,注意用眼卫生。

7、合理营养,有规律生活,京城进行户外活动。

幼儿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

1、平时早晚刷牙,刷牙的时候尽量用温水刷牙,饭后用温水漱口,吃饭最好也是吃热的;平时要注意保护口腔卫生。定期去做口腔检查和清洁。

2、一定要尽量避免摄入过多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花椒、生蒜、大葱等,典型的食物包括麻辣烫、红油火锅、水煮鱼、毛血旺等。此外,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包括牛羊肉、腊肉、鲫鱼、带鱼等,以及荔枝、橘子、菠萝、桂圆、石榴等“热性”水果。

3、、少吃烟熏、腌制、烧烤、油炸和油腻食物,不吃酸辣刺激食物。以避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口腔疾病的发生。

4、平时要纠正挑食偏食习惯,饮食不宜过精,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类、微量元素锌、铁的食物,多吃多吃凉性瓜果蔬菜如:橘子,苹果,西瓜,黄瓜,蕃茄,苦瓜,梨,荸荠,百合等。

童乐幼儿园 2014.1

篇2:童乐幼儿园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计划

在新的学期,依据新颁布的《纲要》,我们几位老师经过了讨论制定了一系列的家长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充分利用家长园地

1、制作主题活动网,展示主题名称、主题教育目标、分题的名称、各分题目标。目的是使家长能够对多元只能创意课程的主题活动的性质有个初步的了解。

2、设立名为“家园面对面”的展板,在展板中设立“心心桥”、“活动分题网”、“温馨小贴士”、“今日活动”四个栏目。

“心心桥”是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窗口,设立这个栏目的目的是在这个窗口中我们向家长提出配合主题活动的一些要求。例如配合分题活动或主题活动家长需要做的事,带的材料等等。

“活动分题网”是以生动活泼的配有图片的分题网络图向家长展示我们整个分题活动所要进行的活动的名称以及各个活动的目标。“温馨小贴士”是科学育儿的一个宣传的栏目。

“今日活动”是向家长出示一日活动计划和主题活动的教案,目的是向家长宣传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使家长了解主题活动进行的过程和活动的方式也是向家长进行宣传的一种手段。

3、设立“与孩子一起飞”的展板,其中有“谁最棒”、“大家都来学”、“小小意见箱”。其中“谁最棒”是表扬家园配合工作做得好的家长,在这里会有一些表扬信,家长作业做得好的作业展等等。“大家都来学”是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多元智能的解释、课题的说明等等。“小小意见箱”是展示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我们对家长提出的建议或意见的一个栏目。

二、填写幼儿进餐情况记录表、幼儿饮水情况登记表、并及时向家长

反映幼儿午睡情况。通过这些手段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

三、幼儿档案的设立

我们对幼儿档案的设立有了初步的想法,那就是依据时间的顺序积累材料。材料的内容可以是幼儿的作品、幼儿活动的照片、老师对幼儿的评价、家长对幼儿的评价等等。那么开学之初“幼儿情况调查表”就是幼儿的第一份的档案材料。

幼儿档案的使用方面,我们也打算把它充分的应用到家园联系的工作中,可以向家长开放,使家长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变化。为我们家园工作的顺利地开展奠定基础,也是对幼儿进行学期末和学年末总评估的依据。

四、家园联系册的填写

改变家园练习册以往地填写方式,做到随时填写,其中可以是随时观察到的幼儿的进步、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提醒家长应注意的事项等等。

以上是我们大班目前制定的家园工作计划,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将认真细致地完成计划内的内容。但是一切都是在摸索中,有许多的情况是我们所没有预料到的,所以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做出调整。但是任何工作的原则是: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

取得共识,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

童乐幼儿园家园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回顾这一年的班级工作,有一半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帮助的,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家长工作竟然也忙碌、也收获。近几年,随着大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这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家长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学习贯彻落实《纲要》后,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家长是重要资源,是幼儿园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后盾。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犹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只有同向、同步才能前进,才能促进幼儿园的其它方面发展。只有勇于开拓,勤于创新,创造性的开展这项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我从以下几点来谈谈本学期的家庭教育工作:

一、周密计划、精心布署。

在工作中,我们结合实际,针对教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乐于给自己的工作找差距、出难题,使我们的家长工作保持活力,富有朝气。特别是针对本学期开展的主题活动,活动的顺利开展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的,为了让家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我和搭班老师一起商量后决定:让我们的孩子来带动家长,我们为孩子设立了星星榜,以一定的奖励来带动孩子的和家长积极性,有很多的家长都很关心自己孩子的星星数,而星星数的提高,一部分是家长配合主题活动和孩子一起收集等得来的,因此也有家长的功劳。通过家园配合的活动后,孩子们不但进一步地拓开了自己的视野,而且也从另一个角度激发了幼儿说的欲望。我们发现:自从开展了这个活动以后,孩子、老师、家长之间都产生了很好的互动关系,如:老师与孩子共同探索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后,孩子们会回家与家长“汇报”自己的“学习战果”当家长对这方面内容感到困惑时也会积极、主动地与本班老师交流,于是,三者之间形成了“流动型”的互动关系。好的沟通,拉进与孩子的关系,家长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抓好宣传通讯及普及家教知识。

在平时,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多数是通过孩子来传递的,与老师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只有入园或离园那么一点时间,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我们通过家教园地让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一起交流和探讨更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做到家园同步。我们班级还有一种较普遍的确现象:孩子大都是双职工,自己的孩子就叫老人带,出现了隔代教育问题。隔代教育问题是中国的特色,高节奏的现代生活压力下,许多年轻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把照顾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大事全权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从而使对孩子一生来讲尤其重要的性格形成期0—6岁几乎都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孩子失去了与父母交流,培养感情的机会,而且由于“隔代亲”对孩子的溺爱,老一辈与现代教

育格格不入的教育方法等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使孩子出现了性格孤僻,与父母感情淡漠,行为、学习习惯不好,自控能力差,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家长稍有不依,孩子便哭闹不止等问题。针对这种种的问题,我们向各位年轻的爸爸妈妈召开了知识讲座,让家长明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好的老师、最久的老师。没有任何人的爱能比母爱更自然、更强烈、更持久、更具吸引力!孩子自信心的成长和培养是离不开父母的,自信心的形成不在于孩子的体貌、家庭是否富足和家庭的大小,也不在于孩子的母亲是否经常在家。科学地引导家长开展教育活动,不断地体验到参与活动的收获与快乐,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这就是我们本学期家教的重点,成功的家教活动也使得我们的活动得以持续的、健康的开展。

三、交流经验

本学期我们将主题活动开展的各种有关活动的图、文布置成墙饰,让孩子、家长包括老师一起分享其中的快乐。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充分地利用家长的资源来引导

幼儿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共同活动的乐趣,学会初步的交际技能。在每次家长活动中,我们都要请家长会上交流经验,家长们的积极性很高,家园的互动能力也在逐步的提高。我班的陈同等孩子,有时侯一分收集材料要做三四张等,第一次不是很完整,回去再和妈妈一起做,第二次又是,再做一次,从中可以看到我们的确家长在配合的同时,我们的孩子在以飞快地速度进步。

篇3:童乐幼儿园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计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中心门诊部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0名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者为实验对象, 男性600例, 女性400例, 儿童年龄范围在1个月~8岁, 平均年龄为 (4±3.5) 岁。

1.2 儿童心理行为特征

(1) 个性气质因素。不同的儿童, 在气质和个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而其所产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2) 年龄因素。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心理行为特征差异较大, 婴儿期儿童对于目前的依赖感十分强烈, 对于陌生人则存在拒绝和抵抗的心理, 且无法通过语言来反映自身的要求和主观感受, 所以, 在进行免疫接种时常存在寻找亲人、哭啼和焦虑等情绪。对于幼儿期儿童, 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应用较大, 一旦见到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和注射器, 就会产生躲避、抗拒、焦虑和恐惧心理。对于学龄前儿童, 通常具备一定的自我主观意识, 智力发育较为完善, 喜欢接受表扬, 其心理和行为易受到医护人员语言的影响。对于学龄期的儿童, 且自尊心和自我意识都较强, 情绪波动较小, 喜欢自我表现, 对于医护人员所介绍的健康知识也有所理解。 (3) 社会因素。一方面, 儿童家长对于免疫接种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对于免疫接种工作的程序、方法、方式、政策和方针认识不足;另一方面, 当代儿童通常是独生子女, 平时过分受到呵护和宠爱, 形成了爱哭闹、任性、娇气的性格。

2 预防护理措施

(1) 为儿童创造和谐、温馨的接种环境。由于儿童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所以, 为提高儿童接种的依从性, 医护人员应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接种环境。通过彩色宣传画的方式, 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 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使用卡通形象布置接种室, 从而有效缓解儿童的紧张、不安心理。同时, 注意保持观察室、接种室、登记室和候诊室清洁通风, 并控制好室内温度。 (2) 加强宣教工作, 获得儿童及其家长的配合。儿童及其家长的配合时免疫接种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 进行免疫接种前, 医护人员要想儿童家长介绍接种的程序、配合方法、注意事项、方法和目的, 使其充分掌握免疫接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而获得儿童及其家长的配合[1]。 (3) 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儿童保健预防工作十分强调“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 这就要求计划免疫接种工作者需要具备多元化的角色能力, 既要有较为熟练的技术能力, 又要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 善于观察问题, 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掌握与儿童沟通的方法, 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同时, 在为儿童提供接种服务时, 要做到微笑服务, 更多地鼓励儿童, 且穿着整齐, 仪表端庄。医护人员要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心理行为特征, 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学,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力争做到亲情化、人性化服务[2]。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及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提供, 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普及性也逐渐提高, 接受计划免疫接种的人数也明显增加, 免疫接种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疾病预防的关键, 也是公共卫生事业长期实施的基本国策。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中, 既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也需要其具有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 为儿童提供细致、耐心的服务, 不断提高自身的洞察力, 培养工作责任感, 从而为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3]。

摘要:目的 探讨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行为反应和预防护理。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中心门诊部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0名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者为实验对象, 回顾分析儿童接种时的心理行为反应, 以及预防性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 在一定的预防护理措施帮助下, 所有免疫接种儿童的心理应激反应均明显减轻, 疼痛感、恐惧和紧张心理均显著改善, 接种的依从性显著提高。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 针对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实施预防性的护理措施, 能够显著改善儿童的不配合行为, 提高接种的成功性。

关键词: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心理行为反应,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陈嘉.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注射神经性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2 (3) :786-787.

[2]蒋淑俄.预防接种儿童及监护人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4) :137-138.

篇4:乳腺疾病全面防御计划

保持心情舒畅

保持乐观放松的心态对乳房健康非常重要。当心情愉快的时候,卵巢正常的排卵功能得到保障,从而使孕激素与雌激素的分泌量达到平衡,避免乳腺疾病的发生。

多晒太阳

每天晒太阳10~15分钟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有专家认为,南方女性比北方女性少患乳腺疾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阳光充足,人的皮肤吸收阳光后会产生大量的维生素D。每天摄入5微克维生素D,患乳腺癌的几率会减少30%。

每月做一次自我检查

在月经来潮的第10天左右是最佳的检测时机,因为这时候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乳腺的病变或异常最易被发现。

生活规律

保持和睦的夫妻关系,正常的妊娠、哺乳对乳腺是一种重要的生理调节,适时婚育、哺乳能够消除那些不利于乳腺健康的因素。

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是患乳腺癌的诱发因素之一。应尽可能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特别是油炸食品的摄入。

避免饮酒

饮酒对女性的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饮酒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高,每日饮酒1杯或以上者,患乳腺癌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增高45%以上,这种危险性在绝经前妇女中最为显著。酒精可刺激脑垂体前叶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与乳腺癌发生有关。因此,女性尤其是绝经前后的女性,应戒酒或少饮酒。

多吃鱼

据有关研究报道,鱼类食品吃得较少的美国、瑞士、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妇女,乳腺癌发生率均较高,而摄取鱼类食品较多的日本,妇女乳腺癌发生率则较低。专家们说,鱼类中含有一种脂肪酸,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经常适当地多吃些鱼,对预防乳腺癌十分有益。

多吃白菜和豆制品

白菜里含有一种化合物,能帮助分解雌激素。豆制品中则含有异黄酮,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生。此外,玉米、食用菌类、海藻类、大蒜、番茄、橘类和浆果类水果等蔬果也有此作用。

多吃“红皮”水果

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的科学家经过实验发现,“红皮”瓜果蔬菜(如红辣椒、红苹果等)中所含的某些植物化学成分,可以有效遏制肿瘤细胞蛋白质的生长;同时还能降低肿瘤细胞对雌激素的反应能力。

少喝咖啡

咖啡、可可、巧克力,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和黄嘌呤,可促使乳腺增生,而乳腺增生又与乳腺癌发生有关。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如果过多地摄取这类食物,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应少饮咖啡,少吃巧克力。

慎用激素类药物

有的女性为了使乳房丰满而服用激素类药物,结果导致内分泌紊乱,这就增加了乳腺疾病发生癌变的危险。

顺其自然做母亲

调查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中性功能低下、高龄未婚、高龄初产、孀居者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因为这类人群体内的激素水平很难维持正常。虽生育但极少哺乳或从未哺乳也容易导致乳房积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因此,专家建议女性应在最佳生育年龄生育(不要超过35岁),并坚持母乳喂养。

根据体型选择知己好内衣

有人说婚姻像穿鞋,其实更恰当的比喻是婚姻像穿内衣,好不好看显而易见,舒不舒服却只有自己知道。所以选内衣也应像选伴侣:一定要知已贴心。

伏案工作有损乳房健康

据统计,女性伏案工作或学习时,若忽略了乳房的保健,约有20%的人会出现乳房闷胀刺痛、胸背组织疼痛等症状。这对乳房健康的危害甚大,因而要引起重视。

清洗乳房

篇5:幼儿园计划免疫与疾病防治措施

一、组建防控领导小组,由园长任组长,各班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做好全园幼儿的人身健康与生命安全工作。

二、向全体教职工宣传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及防控措施,(1)、由保健员培训每位教职工,使教职工了解相关知识,提高防控能力。

(2)、向家长宣传儿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幼儿家长的科学防病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三、加强晨间检查,班级老师做好晨检,发现有口腔溃疡、发热病儿要求家长让病儿在家观察,并告诉家长发现幼儿异常及时去医院求诊,以免耽误病情。发生传染病第一时间与保健员联系,即时汇报相关领导。幼儿进行隔离,班级全面消毒并进行卫生检疫。对缺勤的幼儿,班主任必须每天电话家访询问,有关情况每天向保健室汇总。各班老师认真做好幼儿的全日观察,了解全班幼儿的身体状况。

四、经常性保持环境整洁、不留卫生死角,做好除“四害”工作。

1、加强空气及周边环境的消毒,消毒时间、用量到位。并有记录。

2、班级每天加强监督幼儿洗手的环节管理,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让幼儿知道手脏时会及时用肥皂流水洗手,并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3、每天按时做好教、寝室通风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幼儿餐具,杯子、毛巾等按时消毒。确保消毒时间。有记录。

篇6:幼儿园预防校园欺凌工作计划

我们坚持把做好保教日常工作、打牢思想基础作为专项治理的首要环节来抓。9月12日,利用专题会议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以“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的主题教育。9月19日,园委会例会上由张园长组织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二)为进一步做好校园欺凌事件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

幼儿园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园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幼儿园领导、各老师和保育员都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还根据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校园欺凌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安全,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园长直接抓,副园长具体抓,保教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与安全分块包片人员、班主任等签订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安全责任书,将安全工作列入教师期末考核内容中,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恶劣的安全责任事故,或在各级工作检查中,受到批评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如下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情节和后果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四)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处置预案

为了及时快捷地开展工作 幼儿园成立了现场指挥组、协调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等临时性机构。并对可能发生的欺凌事件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

篇7: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工作计划

一、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二、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

①做好晨检检查工作。各班任课老师在第一节课上课时,要检查班级学生出勤情况。对未到校上课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做好学生的晨检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到医院检查并在家休息。

②进行卫生检查。各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要勤洗澡、洗头,衣着整洁。少先大队部每天派值日生进行检查、评比。

③定期消毒。学校购买84消毒液和喷雾器,定期给各班级进行消毒。

④加大宣传力度。学校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班会、健康教育课等向学生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发病症状、重点掌握预防措施,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⑤检查督促。每天由值日领导进入班级,进行检查督促,掌握第一手资料,每天坚持零报告制度。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

篇8:童乐幼儿园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计划

一、澳大利亚“三姐妹”计划实施的背景

白2006年以来,为促进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国家未来生产力,澳大利亚开始强调政府在幼儿教育与保育服务中的责任,加大相应投入。[3]但澳大利亚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少。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8年全球教育现状研究(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8),澳大利亚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是最低的,在32个国家中位列第30名,处于韩国之后。自2004年以来,澳大利亚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只占到其GDP的0.1%,而同一时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平均水平占到GDP的0.45%。[4]2009年,澳大利亚开始推进实施国家幼儿发展计划,提供优质、便利、经济适用的综合性幼儿教育与保育服务,确保所有幼儿做好未来学习与生活的准备。[5]然而,很大一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没有正式的资格,相对较低的工资和较差的工作状况,地位和身份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相比相对较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这一计划的实施进程。在一些比较偏远和贫困的地区以及原住民聚集的社区,幼儿教师和专业护理人员中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4][7]

为解决存在的问题,2009年7月,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早期教育工作者最佳实践和创新项目”,该项目共有七个计划:建立多功能原住民儿童服务(MACS)和非原住民儿童护理中心之间的合作关系,三姐妹计划,西北地区儿童早期教育和初级教师劳动力发展策略,链接和学习项目,建立课程学习圈来增加教育领导力,儿童早期训练和文化相关性教育,原住民早期学习框架资助项目。[8]为此,政府总计提供50万澳元的一次性种子基金为早期教育和保育的专业人员探索最好的实践和创新模型,以留住这些幼儿教育专业人员,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这些计划实施得相当成功,基本实现既定的目标。2010年5月,澳大利亚政府又为“早期教育工作者最佳实践和创新项目”提供了第二次一次性的种子基金。[9]本文将着重介绍2009年实行的“三姐妹”计划。[10]

二、“三姐妹”计划及实施

1.“三姐妹”计划的领导者与参与者

该项目由墨尔本大学副教授艾菲克·泰勒(Affrica Taylor)领导,由项目合作伙伴巴舍利本土高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林恩·法瑟林(Lyn Fasoli)和SND儿童教育和早期教育有限公司研究顾问米利亚姆·盖格尼(Miriam Giugni)进行辅助。

“三姐妹”由在澳大利亚首都地区(ACT)的墨尔本大学沃瑞德久瑞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中心(Wiradjuri Centre)、处于悉尼的雷德芬儿童服务有限公司(SDN Redfern Children's Services Inc)以及处于北部地区(NT)艾利斯斯普林斯(Alice Springs)的阿特杰瑞(Atitjere)社区阿特杰瑞托儿所(Atitjere Crtche)组成。沃瑞德久瑞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中心是附属于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的全日制儿童早期和学前教育中心,它融合了墨尔本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儿童早期教育的项目,有着很长的儿童早期研究的历史。阿特杰瑞托儿所源于建立在阿特杰瑞一个小社区的一所作为工作、教育和培训的托儿所,四名当地的妇女在此工作,全部未受过训练,但教育部门和培训基金项目的移动儿童早期服务计划会提供一个工作人员每周对其进行指导。雷德芬儿童服务有限公司共有11名员工,服务于一个文化多元的社区,中心中有30%的孩子是原住民。另外,在1 1名工作人员中,有3名是原住民,其中一名是得到资格认定的幼儿教师,一名是儿童早期研习生,还有一名没有得到资格认定。

总共由9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参加了这个项目,每个教育机构三名,他们当中有原住民,也有非原住民;有得到资格认证的幼儿教师,也有没有教师资格的教育工作者,当然,也有正在实习的学生。如下表所示:

2.“三姐妹”计划的目标

该项目的整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原住民与非原住民之间的一个“同伴学习社区”模式,概括起来为:满足原住民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需要;确保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所有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支持原住民幼儿教育工作者。具体表现为以下十点:(1)发展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跨文化能力、基础文化知识。(2)增加参与者的工作满意度。(3)在各参与计划的儿童教育中心之间建立一个相互交流知识和技能的伙伴关系。(4)在原住民幼儿教师和非原住民幼儿教师之间建立一个自我维生的专业发展网络。(5)试验和评估在偏远地区和城市环境下的儿童早期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网络的伙伴学习模型。(6)开发一种可以在儿童教育和保育部门之间传播的跨文化“姐妹中心”组合的最佳模型。(7)建立一个以同伴教和学策略为基础的成功的跨文化原住民一非原住民学习化社区。(8)发展跨部门合作战略(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社区服务提供商和幼儿中心)来增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9)培养文化与地理差异基础上的发展创新合作和跨文化关系。(10)鼓励、激励幼儿教育工作者,丰富幼儿教育领域。

3.“三姐妹”计划的实施和成果

“三姐妹”计划主要由一虚一实且又相互联系的两个平台来进行的,即一系列跨中心的访问学习和一个方便于各参与者网上交流的博客(blog)。“三姐妹安全在线激活博客”由墨尔本大学设计,其旨在提供一个参与者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还未进行访问学习之前先让参与者相互认识,并分享彼此所在幼儿中心的活动信息。在访问学习期间和访问学习之后,他们可以上传图片、视频等资料,在博客上反映出自己通过该计划所学习到的东西。预计该博客在“三姐妹”计划结束之后还会继续存在,它将成为一个成本低廉并能实现幼儿教师自我激励、自给自足的网上学习社区。跨中心的访问学习将提供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具体的交流平台,它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可以真正走到一起,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跨文化经验、知识和技能交流的机会。

该计划通过建立“展示和讲述”的模式,实现参与者之间现有的文化及环境知识、技能和实践的共享,通过这种文化知识和不同环境中教学方式的相互交流,实现参与者跨文化交际和教学能力的丰富、延伸和发展,以此来实现既定的任务和目标。

三、“三姐妹”计划对我国的启示

1. 幼儿教师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

2008年11省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抽样调查显示,近70%的园长没有幼教专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近半数教师无专业职称,近38%的幼儿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书。[11]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升。为此,《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多种途径加快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地方政府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一方面要办好中等、高等幼儿师范学校,从源头上解决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创新幼儿教师培训模式,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实现在职幼儿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2. 重新审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和地位

幼儿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看孩子”,其从教人员需要相应的专业素质。[12]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的积极性直接决定着幼儿教育的教育和保育质量。我国现有115.8万名幼儿园教职工,其中90%以上是长期聘用的非公办教师。绝大多数的幼儿教师没有身份保障,他们在体制外生存,工资低,福利待遇差,无法获得“本体性安全感”。[13]为此,在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提升其身份和地位,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满意度,这样才能实现幼儿教育工作者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3. 建立“立体化”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发展平台

城乡二元结构带来了城乡教育的差别与不公平,也由此产生了城乡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同的学习和发展路径。无论是原有基础还是现有发展条件,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者都与城镇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为了减小这种差距,我国也可以实施一些类似于“三姐妹”计划的措施,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建立一个“立体化”的交流和发展平台,实现不同环境、不同地域的学前教育机构之间的定期学习和交流。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一些研究机构(如大学、地方教科所)和社区加入其中,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培训和服务,实现城乡教育之间的互补和互助,满足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4. 建立幼儿教育工作者网上交流平台

篇9:临渊刹车——疾病前期行动计划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疾病来袭,也不是毫无缘由、征兆全无的,往往会有一个从健康到疾病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信号,健康体检可见某项指标已经脱离了健康的理想值,但又没有达到某种疾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情况叫“疾病前期状态”。

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如果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我行我素,最终就会不可避免地“达标”,成为患者;有的虽然已经引起重视,但由于没有确诊,无法用药,也不知道怎样让身体恢复到健康状态,茫然不知所措。本期名医谈病,就让我们转换视角,将目光投向“疾病前期状态”——

临渊刹车——疾病前期行动计划

特约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教授胡大一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脏科教授郭艺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李军祥

中国糖尿病综合防治委员会教授刘尊永

河北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教授赵泽贞

上海华东医院神经内科教授金永寿

在古代,“疾”与“病”有着不同的含义。“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由此可明显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中华医学会2006年度基础医学研究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从疾病后期移至疾病前期的彻底“战略预防”,那是“相当的”重要。

而“疾病前期”正是战略预防的关键时期。此时,身体就好像临近深渊的汽车。如果处置合理,就可以把“汽车”拉回到原本的理想状态;但要是置之不理或“病急乱投医”,就可能眼睁睁看着它滑入深渊。

因此,如果您的身体正处在这种状态,就到了该“刹车”的时候了!

倾听“富贵病”的前奏

最新数据表明,我国 40 岁以上人群死因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心脏病(占总死亡的 23.1 %)、恶性肿瘤(占 22.3 %)、脑血管病(占 21.3 %),心脑血管病合并占总死亡的 44.4 %。可见,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贵病”紧密相关的心脑血管病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死因。因此,把握这些疾病的前期状态,把它们“扼杀在萌芽状态”就尤为重要。

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

众所周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及/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不过,低于这个标准并非就是正常血压。最新的血压标准为:低于120/80毫米汞柱为正常血压,而120/80毫米汞柱~139/89毫米汞柱统称为正常高值,或称高血压前期。

行动计划

对于高血压前期,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可通过减肥、运动、限制食盐摄入等方式积极干预,纠正可逆性危险因素,就可能避免或延缓发生高血压。不过,对于已经发生较严重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肾脏疾病或脑卒中)的高血压前期患者,即便患者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亦应给予必要的药物干预,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此外,密切“监视”血压动向也非常重要,建议所有人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血压。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则应适当增加血压检测频度,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糖尿病前期:从“6.1”开始

正常成年人空腹血糖水平为3.9~6.1毫摩尔/升,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升,及/或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

就是说,当空腹血糖介于“6.1~7.0”,或餐后两小时血糖介于“7.8~11.1”时,既不算正常血糖,又够不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就是糖尿病前期。

行动计划

糖尿病前期已经属于糖尿病的第一阶段。此阶段非常重要,只要对此阶段认真防治,就可以阻断糖尿病的病程,使其不再向糖尿病发展。

此时最有效、最廉价的干预措施就是改善生活方式,如严格控制饮食、适量增加体育运动、积极控制体重、严格限制饮酒等。具体而言,应做到主食减少2~3两/日,运动增加150分钟/周,体重减少5%~7%。

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以使许多患者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如果在合理的生活方式下生活一段时间,其餐后两小时血糖仍不能降到7.8毫摩尔/升以下,应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冠心病前期:“三高”

所谓“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脂(现已改称血脂异常)和高血糖。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冠心病一般都以“心肌梗死”、“心绞痛”等首发,并没有显著的前期表现。然而实际上,这种疾病在发生之前,已经发出了很多“信号”,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肥胖。

所有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三高”以及吸烟、酗酒、体力活动减少、高热量饮食和精神压力大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多数患者可能最终发展成为冠心病。如果说心肌梗死、心绞痛或心源性猝死是疾病的终末期,危险因素则是疾病的源头和上游。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三高”就是冠心病的前期表现。

行动计划

在常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中,大多数是可以逆转或有效控制的。尽快纠正这些危险因素,可以使大部分患者免于罹患冠心病。这里向大家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口诀,随时提醒自己:迈开腿,管好嘴,不吸烟,好心态。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等疾病之间本身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可相互诱发,互为危险因素。因此,上述几种疾病前期的行动计划也是通用的。

肝硬化前期:脂肪肝

脂肪肝之所以会发生肝硬化,主要是因为长期大量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使其供血、供氧及自身的代谢受到影响,造成肝细胞的大量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有炎症坏死,就有肝细胞及胶原纤维的修复,这是机体任何一个器官自我完善的一种本能。一旦肝脏有纤维增生及假小叶的形成,就形成肝硬化。

行动计划

适当减少食量,控制体重增长是阻止脂肪肝早期进程的最有效方式。具体包括:绝对禁酒、选用脱脂牛奶或酸奶、每天吃的鸡蛋黄不超过2个、忌用动物油(植物油的总量也不超过20克/天),不吃动物内脏、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忌食煎炸食品。常吃少油的豆制品和面筋,每天食用新鲜绿色蔬菜500克。

痛风前期:高尿酸血症

持续的高尿酸血症,可能造成尿酸结晶和尿酸盐结晶在肾盂、输尿管或肾小管及肾间质沉积,造成肾损害,引起肾结石。同时,过量的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者,有5%~12%的机率发生痛风。

行动计划

血尿酸浓度在475~535微摩尔/升以下者,暂不使用药物治疗,但应认真寻找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如利尿药、降压药、化疗药等药物因素及肾病、血液病、糖尿病等,找出原因,同时应避免肥胖、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酗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创伤、湿冷等诱发因素。

当有下列几种情况时,则应考虑治疗:①有痛风临床症状;②有痛风家族史;③上述原因排除后,仍有高血尿酸。

警惕五大癌前病变

所谓“癌前病变”是指介于正常组织向癌演变过程中的中间状态,是一种既不同于正常组织又不同于癌的异常现象及临床表现,如异型上皮黏膜白斑、某些部位的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若干年后有一部分可能发生癌变,也有的可发生逆转。此时积极采取治疗及防护措施可避免或减少癌变的发生。

1.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同时也是随年龄增加的最重要的癌前疾病。统计显示,患该病11年以上者胃癌发病率为7%~13%。其病程表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故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对预防胃癌发生十分重要。

行动计划

首先是及早发现。如果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尤以食后为甚,甚至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症状,建议做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已经诊断为胃癌癌前病变的患者,其胃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此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还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或推迟胃癌发生。具体措施为:

(1)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详见本刊2006年第1期36~39页),保护胃黏膜、补酸、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维生素C、维生素E,硒等),调整免疫功能。

(2)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可使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减少或消失,预防胃癌。

(3)食物要新鲜并富于营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质摄入。按时进食,不暴饮暴食,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用或少用刺激性调味品。节制饮酒,不吸烟;避免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及皮质激素类药物等,以减少胃黏膜损害。

(4)定期检查,必要时作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病理检查。

2.黏膜白斑

黏膜白斑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状损害,以50~60岁为发病高峰,多发生于男性。白斑常以两颊、舌尖、舌缘为多见。如果白斑柔软光滑,手指触感不明显,尚无大碍,即无癌变的可能。如果颜色变白,表面变粗糙,一旦出现皲裂溃疡等现象时,则提示有癌变的可能。一般50~70岁的中老年人口腔黏膜白斑最易癌变。

行动计划

首先要避免诱发口腔黏膜白斑的因素,如吸烟、大量饮酒、嗜食辛辣食物、不注意口腔卫生等。在治疗上,可局部涂抹维生素A,口服维生素A或维甲酸片(按说明书用),有助于消除上皮的过度角化。同时还可辨证服用一些中药。对有癌变可能性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或电凝、冷冻等疗法。注意忌用腐蚀性药物去除白斑,因腐蚀性药物有促进癌变的危险。

3.多发性结肠息肉

多发性结肠息肉是大肠癌的重要癌前病变。它是一种向肠腔长出一些小滴珠状的肉突,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可逐渐长大、增多,最后布满结肠,堵塞肠腔。本病多在20岁以后发病。病变范围广,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可在40岁左右恶变成癌。

行动计划

一旦体检发现多发性结肠息肉,最好的办法是及时手术,如暂时不能手术者也应定期随访,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改变高脂肪、高蛋白、高盐、低纤维,缺少粗粮、水果及蔬菜,以肉食为主等不良饮食习惯。因饮食结构不合理、少运动造成的肥胖也是大肠癌的促发因素。

4.纤维囊性乳腺病

纤维囊性乳腺病是妇女中常见的乳腺疾病,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患者常有一侧或两侧乳房胀痛,轻者如针刺样,可累及到肩部、上肢或胸背部。一般在月经来潮前明显,月经来潮后疼痛减轻或消失。检查时在乳房内有散在的圆形结节,大小不等,质韧,有时有触痛。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纤维囊性乳腺病患者以后发生乳腺癌的机会为正常人群的2~4倍。本病如果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特别是重度者,则恶变的可能较大,属于癌前期病变。

行动计划

本病绝大部分可以用非手术治疗,但因为有癌变可能,必须密切随访,定期体检。平时注意乳房是否有溢液、乳头歪斜,表面是否有橘皮样改变,如有异常,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5.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常为慢性炎症所引起,而慢性炎症可能会形成一种发生癌变的内在基础,有利于致癌因子的入侵,导致宫颈上皮细胞转化而发生宫颈癌。调查发现,有宫颈糜烂的妇女,其宫颈癌发生率为无宫颈糜烂者的7倍。

行动计划

宫颈糜烂患者应定期做妇科检查,宫颈刮片找癌细胞,糜烂严重者应及时彻底治疗。

物理疗法是现在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较好、疗程最短的方法,适用于糜烂面较大和炎症浸润较深的病例,一般只需治疗1次即可治愈。物理疗法包括电凝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微波疗法、红外线凝结疗法,各有优缺点。

知晓老年病的信号

随着世界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高,在出现社会老龄化的同时,老年性痴呆症和帕金森病等主要发生在高龄老人的疾病发病率将越来越高。这两种疾病到了后期都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因而在疾病的前期发现,早期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

(1)记忆障碍。常常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同一问题反复提问。

(2)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找不到自己的房间、床,分不清衣服的左右、反正。

(3)语言障碍。虽然口若悬河,可是听者却不能听清他的话语,口吃而含糊。

(4)书写困难。写出的内容词不达意,甚至写不出自己的名字。

(5)失用和失认。原来可以熟练地骑车、游泳,病后不会了,不认识自己的亲人和熟悉朋友的面孔。

(6)计算障碍。购物不会算账,严重的连最简单的加、减法也不会了。

(7)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

(8)精神障碍。常常出现狂躁、幻觉、性格改变等。

(9)运动障碍。无目的地来回走动、经常开门关门、大小便失禁等。

行动计划

一旦老人出现以上表现,就要立即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诊治。可常吃一些健脾补肾类食品,如山药、大枣、薏米;其次是注意智力和身体机能方面的训练。应勤于动脑,多活动手指等关节。起居饮食要有规律,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即定时、定量、定质;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戒烟、戒酒,可多吃些鱼类食品,适当补充体内维生素E。最重要的是,年青人要多给“空巢”老人一些关爱,尤其是丧偶的老人。

帕金森病的早期信号

一般来说,帕金森病患者常以静止性震颤和少动为首发症状,如在完成书写、结鞋带和钮扣、洗脸等精细动作时比较笨拙和出现静止性震颤,尤其一侧先出现,或一侧重、另一侧轻者,应考虑本病。若再加上面部表情少、走路动作缓慢、下肢拖曳、转弯动作慢且不稳和姿势异常等,更应怀疑为帕金森病的可能。但由于其精神、智力以及言语则均可正常,因而往往被自己或他人认为是一种衰老的表现而不去深究,也不去就诊而延误诊断。

行动计划

帕金森病早期,应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环境幽雅安静,最好在光线较暗的房间内生活。给患者制订特殊的食谱:(1)限制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摄入量;(2)补充充足的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多饮水,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3)要食用易消化、细软的食物,按半流食、软食供给;(4)饮食要清淡、少盐。在医生的指导下视病情使用药物。

篇10:幼儿园常见病预防工作计划

1、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及时督促幼儿接种,以提高班级整体幼儿的免疫水平。

2、加强传染病的防治。通过晨间检查和全日健康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本班幼儿发病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尽快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

3、对已发现的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立即送隔离室观察,或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去诊治。并对本班进行彻底的消毒。

4、加强幼儿常见疾病的防治。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发病率。注意做好体弱儿童(经常反复发作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儿、佝偻病、营养不良、早产儿、等)的专案管理,加强个体重点保健。

5、开展健康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传授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同时加强家园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减少疾病。

以下是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计划:

一、幼儿贫血、营养不良的防治计划

导致幼儿贫血、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有关的营养知识,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引起。以宣传、普及营养知识为主要手段,改善幼儿不良的饮食行为,提高幼儿的自我保健能力。

(1)健康教育:将合理营养的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让幼儿理解什么是营养、合理的膳食。

(2)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克服挑食、偏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培养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

二、龋齿的防治计划

龋齿是影响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针对龋齿发生的诸多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将幼儿口腔保健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向幼儿传授龋齿的危害、预防等口腔保健知识,采取干预措施,培养幼儿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或吃糖果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特别要强调晚上睡前刷牙比早上刷牙更为重要,目的`在于清除残留食物,减少控制细菌产生。

(2)提高有效刷牙,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即刷上牙内外面时从上往下刷,刷下牙内外面时从下往上刷。刷咬合面可以前后拉动着刷,每次刷牙时间不宜少于3分钟,刷牙的最佳时间是进食后3分钟。刷牙后要充分漱口。要选择适当大小的保健牙刷。刷牙后,牙刷应彻底冲洗干净,放通风处存放。牙刷不宜使用过久,最好每月更新一次,以免牙刷上附有细菌,引发疾病。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龋齿并采取治疗措施。

三、幼儿肥胖防治计划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蛋白质和糖类摄入的增加,加之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量减少等原因,幼儿肥胖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1)肥胖的预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糖类、高脂肪、高热量及含糖多的食物等不良习惯。对肥胖儿童应限制进食过量,细嚼慢咽,多食蔬菜、少食油腻的食物。

(2)加强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是预防肥胖发生的重要措施。坚持每天锻炼。肥胖儿童每天应进行运动量较大的体育运动,如跑步、踢球等,坚持每日锻炼才会收效。定时监测,发现体重增长过快时,及时给予饮食指导。

四、幼儿视力不良防治计划

幼儿的视力不良主要包括近视、弱视等,近几年幼儿的视力问题也呈上升趋势。

(1)重视用眼卫生,教育幼儿看书时拉大距离,看电视时不要过久,也不要离得太近。

(2)开展体育锻炼,做好眼保健操。

(3)合理饮食,注意营养:许多研究证明饮食营养与近视眼有重要关系,合理营养有助于预防近视眼。注意饮食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如锌、铬等。限制某些食品,如精制食品、脂肪及糖类。

(4)定期检查视力:定期作视力检查,了解每个幼儿的视力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篇11:童乐幼儿园家长接送制度

为确保我园全体师生的安全,并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现特制定以下接送制度:

1、童乐幼儿园已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卡制度,家长在接送时必须使用幼儿接送卡,否则一律不得进入园内接小孩。

2、请遵守接送时间:早上7:40—8:30,下午:2:30—4:40

(上课时间9:00—16:30,如无特殊情况请家长勿来园探访)

3、接送人必须是孩子的直系亲属(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家里要更换接送人员,请提前与园方联系,并向园方声明代接人员的相貌特征,年龄,性别,与孩子的关系等相关信息。

4、如家长临时委托他人接送孩子,请临时接送人出示接送卡及本人身份证,代园方证实身份或确定代接人员就是家长的委托人后方可接走孩子。

5、如家长委托保姆(或非直系亲属)长时间接送幼儿,请家长到园方办公室办理一份委托书,将保姆(或非直系亲属)身份证复印件交到园方办公室,以便存档。

6、每日送孩子来园时,必须亲手交给接园教师,杜绝让孩子独自过马路或在幼儿园门口追逐奔跑等。

7、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接送,请家长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幼儿接送卡”,如丢失请及时电话通知园方挂失,并到办公室补办接送卡。

(接送卡的作用:A、安全系统自动准确的记录孩子来园和离园的时间。B、可避免非本园家长进入幼儿园。)

8、接送卡挂失专用电话:87163336(汪园长)

9、如家长有事要与本班教师沟通,请致电幼儿园总机号码:87359336

篇12:童乐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总结

2015年10月分别在22日、23日,我园开展了主题为《大手牵小手、一起来游戏》的亲子游戏活动。我们本着“我健康,我快乐”的原则,在激烈的竞赛中,幼儿身体得到了锻炼,在有趣的游戏中幼儿心情得到了愉悦。亲子运动游戏,不但密切了亲子关系,还让家长们了解的孩子的体能发展状况。幼儿收获了他们的成功,家长收获了他们的童趣;教师也从中获得了成就感。现将本次亲子活动进行总结:

一、家长幼儿齐参与,体验快乐、锻炼身体。

从一开始,各位老师、家长、幼儿以积极地态度迎接本次亲子活动,并始终如一。各班幼儿、家长的报名率与出勤率很高。从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比赛方法,到听主持人说明入场,再到各种亲子运动游戏,各位家长、老师、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二、真正让幼儿体验到了体育运动的快乐

不管是“小运动员”还是“家长运动员”,个个出场步伐整齐、口号响亮、活泼自信、斗志昂扬,很好地将家长和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到最高点。“踩气球”游戏让孩子尝试了成功的快乐,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游戏“我给爸爸(妈妈)穿鞋子”家长既开心又感动,觉得宝宝长大了。亲子游戏“抬花轿”,不仅好玩,还体现了亲子之间的默契,孩子家长乐在其中。在亲子游戏“袋鼠接力”和“快乐蹦蹦跳”中,孩子与家长齐心争取胜利,胜利的孩子与家长高声欢呼,失败的孩子与家长也不气馁,互相鼓励。亲子游戏场面非常热闹,大家都拼足了劲想为自己一组多争取一分,大人小孩都玩得非常开心。

三、活动组织紧凑,策划成功。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老师提前精心准备班级活动所需道具,教师也分工明确(组织、记录、引导)各负其责。活动环节设计紧凑,场地安排合理,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并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以上是亲子活动成功的优势所在,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入场、退场环节秩序有些乱。

2.有些游戏项目的道具应更加丰富,美观一些,以更加吸引幼儿的兴趣。

3.主持人应提高现场解说的能力,使运动会现场气氛更加活跃。4.背景音乐不到位。

篇13:童乐幼儿园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计划

关键词:计划免疫,儿童传染病,对策

学龄前儿童相比成年人体质较差, 免疫力弱, 容易感染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肝炎、百日咳、甲肝、乙型脑炎等儿童传染病[1], 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 而且容易发生大规模传播, 导致更多的儿童感染。因此, 如何预防儿童传染病成为医疗领域研究的重点。我院对学龄前儿童采用了计划免疫方法预防儿童传染病, 取得显著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 符合纳入条件的学龄前儿童, 总计161例, 其中男性76例, 女性85例。年龄0.83~6.35岁, 平均 (3.18±2.89) 岁, 其中年龄1岁以下28例, 1~3岁59例, 3~6岁64例。将调查对象分为观察组91例, 对照组70例, 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的学龄前儿童采用常规传染病预防方法, 观察组的学龄前儿童采用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方法, 其具体措施如下。

1.2.1 制定计划:

向学龄前儿童的监护人普及计划免疫传染病知识, 使监护人充分了解计划免疫的必要性, 重视儿童传染病的预防, 组织我院儿科以及传染科的医护人员进行入户调查, 充分了解该户的儿童的生活习惯、家庭环境、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以及家族遗传病等信息, 根据实际情况, 为儿童制定相应的计划免疫儿童传染病方案, 并告知儿童监护人, 引导其积极配合计划免疫。

1.2.2 监测实施:

由我院以及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建立儿童传染病监测机制, 每月对儿童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采样、检测, 收集儿童传染病发病数据, 并将各数据进行整理、储存,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龄前儿童的传染病发病情况, 评定儿童传染病预防效果。根据学龄前儿童传染病统计数据, 进行整理, 选择学龄前儿童患病最多的5类传染病, 分析儿童传染病计划预防成果。有效:在调查期间儿童没有传染此类疾病, 传染病预防有效;无效:在调查期间儿童传染此类疾病且病发, 传染病预防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儿童传染病预防效果, 观察组儿童对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乙型肝炎、甲肝等的感染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 且预防传染病有效率分别为96.7%、96.7%、98.9%、98.9%, 总有效率为91.3%, 而对照组的各类传染病预防有效率分别为75.7%、82.9%、87.1%、90.0%、95.7%, 总有效率为31.4%, 观察组儿童预防传染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相较于常规儿童传染病预防方法, 我院对学龄前儿童采用的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效果更为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传染病是指传染性疾病, 包含多种类型的传染病, 一般是由病原体引起, 并在人和人或者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 且传染病的传播渠道多样[2], 在没有采取预防措施下, 人们很容易被感染。由于学龄前儿童体质较差, 抵抗力弱, 感染传染病的可能更高, 尤其是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肝炎、百日咳、甲肝、乙型脑炎等, 这些疾病不仅给学龄前儿童带来痛苦, 影响儿童身体健康, 严重者将会留下后遗症, 甚至危及儿童生命, 而且增加社会负担, 使更多儿童的健康受到影响, 因此, 预防儿童传染病成为了医疗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

计划免疫是按照国家卫生部规定, 对儿童传染病易感人群进行免疫水平的观测和分析, 制定相应的传染病免疫方案, 并进行科学的传染病疫情监测, 使儿童能够及时接种疫苗[3], 预防儿童传染病。但是由于有些民众对计划免疫缺乏认识, 不了解传染病预防知识, 当地免疫工作宣传较少, 疫苗保存和接种操作不规范, 没有起到应有效果, 或者家长担心疫苗安全, 导致儿童监护人没有积极预防儿童传染病, 严重影响儿童生活健康。针对此类问题, 我院在进行预防儿童传染病计划免疫的过程中, 向儿童所在家庭宣传计划免疫相关知识, 将家长讲解计划免疫过程, 使其意识到预防儿童传染病的重要性, 消除其对疫苗安全的疑虑, 积极配合计划免疫, 进行疫苗接种。我院建立了医护人员专访小组, 调查学龄前儿童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 了解家庭生活环境, 针对这些情况, 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免疫方案, 并督促儿童监护人按照该方案对传染病采取预防措施, 提高儿童免疫力, 有效降低儿童传染病病发概率。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儿童传染病预防效果, 国家卫生部门应该重视计划免疫的作用, 加强对传染病预防的宣传工作, 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机制, 严格控制疫苗的生产质量, 提高疫苗接种操作的规范性, 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建立完善的计划免疫管理制度, 加大对计划免疫执行力度的监督, 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适当降低疫苗接种的费用, 从而提高计划免疫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 对学龄前儿童采用计划免疫, 能够有效减少儿童传染病的病发概率, 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儿童传染病的目的, 建议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工作, 建立疫苗接种和监督机制, 共同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阮小明.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J].婚育与健康, 2010, 4 (10) :43-44.

[2]吴映玫, 谢满容, 黄笑芳, 等.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对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传染病控制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21 (22) :3-5.

篇14:童乐幼儿园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计划

【关键词】计划免疫;儿童预防保健;作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12-01

随着国内医学模式渐渐往(生物-心理-社会)三维模式进行转变,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的觀念逐步深入人心[1]。本院预防保健科在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之上,不断研究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主要作用,统一对儿童的预防保健和计划免疫进行了管理。本文通过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收疫苗接种的儿童共200例,主要研究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探讨其应用方法,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通过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收疫苗接种的儿童为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26个月,平均年龄(10.72±0.64)岁。患儿病程0.1~1.3周,平均(0.54±0.39)周。所有儿童及其家长全部熟知本组的目的,自愿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决策书。

1.2一般方法

1.2.1儿童预防保健管理措施

在院内服务中心设立相关专职人员,以提供专业的预防保健服务,例如常规的智力、听力检查、儿童保健门诊、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多种服务。并指导相关全科医生或团队,积极开展初级儿童预防保健方面的工作。管理、收集及协调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积极探访儿童的家庭,以便将儿童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督促相关部分让儿童接受正规的儿童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定期汇报工作的基本情况。明确职责及分工,对相关医护人院进行有的培训。

1.2.2计划免疫的保证措施

①重视领导监督,建立计划免疫领导机构,定期检查,安排免疫考核工作。(主要有统计人口、年龄、接种记录资料,管理免疫物品等);②应用冷链设备,备齐相关接种器材,严格消毒;③强化免疫工作管理,制定免疫计划并设立常规的操作制度,详细记录并填写接种方面的资料,并严格保管;④大力宣传,对儿同进行健康教育,加深防范意识。

1.3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儿童接种情况,并分析接种儿童的免疫成功率、传染病发病率,将其详细记录下来。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应用(+S )表示。

2结果

选取我院接收疫苗接种的儿童为200例,经研究得出,接种成功的儿童人数产生抗体机率为97.5%、传染病发病人数机率为0。

3讨论

计划免疫是减少疾病、大幅度降低儿童死亡率,以及有效控制传染疾病的蔓延的最为简便、有效、极容易实施、较为经济的措施。更是大幅度提高儿童生存质量、人口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2]。加强能很好的反应儿童预防保健工作,是计划免疫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同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利用接种疫苗的方式,能显著减少疾病的发生,很好的控制疾病的蔓延。因此,本院需要高度重视计划免疫工作,积极建立抵御病菌侵害的屏障,以致降低儿童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机率,保证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

3.1计划免疫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儿童实施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也出现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有一些家长普遍对计划免疫的认识度不高,理解度偏低,不知接种的重要性,也不知接种的具体地点和时间,更不了解接种注意事项;第二,儿童流动性人口大,进行预防接种较为困难,很难及时把握流动人口的动态,很难及时跟踪并进行相关免疫服务[3]。

3.2 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具体作用

本文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收疫苗接种的儿童共200例的临床资料,经研究得出接种成功的儿童产生抗体机率为97.5%、传染病发病人数机率为0。因此,对儿童实施计划免疫,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传染病发病率。计划免疫是人们应该具有的健康权益,更是最为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中组成部分。通过了解儿童的免疫状况以及检测疫情,依据制定的计划免疫程序,科学、合理、有计划的应用特定的生物制品,向适合接种的儿童进行免疫接种[4]。同时,在控制、预防传染病的相关措施中,尤其是能够控制和预防的传染病,能够采用注射疫苗的方式,其具有便捷、有效、经济的优势,能有效防治疾病的扩散[5]。目前,全国乃至全球,都着重扩大免疫的范围,积极开展儿童全方面的免疫活动,增加常规免疫疫苗的种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免疫覆盖率。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的健康观念逐步发生了变化,间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我国医疗经济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发展,无疑大幅度提升了儿童的计划免疫和防范保健的要求。因此,进行儿童预防保健教育和计划免疫工作十分重要,由于其操作简便、快捷、经济,可实施的范围比较广,能有效促使儿童得以健康成长,大幅度提高其身体素质,大幅度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同时,应该加强防范意识,不断改进计划免疫的具体实施方案,将计划免疫设置的更为合理、科学,服务于群众,不断扩大服务的范围。

参考文献

[1]武志兰.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探讨[J].护理研究,2012,26(16):1529-1530.

[2]张媛媛,尚小华,周宇界等.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探讨[J].健康之路,2014,02(2):382-383.

[3]焦国祥.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11(11):195-196.

[4]王新菊.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工作中的意义探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1):46-47.

上一篇:费心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下一篇:灌装机标准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