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防护制度

2024-05-06

放射科防护制度(共8篇)

篇1:放射科防护制度

翼城县南唐乡卫生院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

1、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持放射工作人员证上岗。

2、放射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配戴个人剂量计。

3、透视前应充分暗适应。缩小光圈到适当范围,缩短时间,尽量减少照射量。

4、透视用管电压50-80kv,管电流2-5MA。不得轻易超出该范围。

5、照射时光圈应开到照射范围,减少散射线、乱射线的提高。

6、曝光时、关上机房大门,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机房。

7、受检查者接受检查时,非投照部位,重要器官进行防护。

8、一旦出现放射事故,应立即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翼城县南唐乡卫生院

放射事故预防措施应急报告制度

1、放射人员上岗前必须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从事所限定的放射工作。

2、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按法律要求定期接受检查,个人计量检测及防护知识培训。

3、定期对放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和检查。

4、制定并落实放射事故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发生放射事故应按有关规定报告。

5、注意掌握X线检查的适用范围,正确合理地使用X线检查。

6、放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放射防护规章制度。

7、当正在进行X线检查时,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当受检者需要携扶时,对携扶者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翼城县南唐乡卫生院

放射防护工作人员工作场所,个人剂量检测

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1、本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范围包括放射科(骨科、口腔、泌尿、开展介入放射治疗的其他科室等)从事放射诊疗活动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2、医务科(或放射科等)负责本院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和放射防护培训档案,并妥善保存。

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必须是正规学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人事科对新录用或调入的拟从事放射诊疗的人员必须依据有资质的体检机构出具的上岗前体检报告,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才可以录用。

4、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上岗前,医务科应为其配备个人剂量计,及时安排其接受放射防护法规和防护知识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许可放射诊疗的卫生局)为其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5、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每2年到有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脱离放射工作岗位时也应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果由医务科在7日内如实告知本人,并将结果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发现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根据体检机构的意见及时调离放射工作岗位并妥善安臵;对需要复查和医学随访观察的,及时予以安排放射防护规章制度。

6、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按照规定佩带个人剂量计,每3个月检测一次,检测结果抄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对于个人剂量高于剂量限值1/4时,必须由医务科查明原因,告知本人并采取相应措施。

7、放射工作人员每2年必须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

8、对怀孕或在哺乳期间的妇女,不得安排应急处理和职业性内照射工作。

9、放射工作人员在职业健康监护、个人剂量检测、防护培训中形成的档案以及《放射工作人员证》归医院所有,由医务科统一保管,终生保存。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档案,医院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复印件上签章。

翼城县南唐乡卫生院 放射防护监测制度

l、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X线辐射防护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3、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

4、放射科各X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周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

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X线球管。

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采用数字化X线检查,减少辐射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百科。

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医院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南唐乡卫生院

放射诊断设备质量检测制度

1、加强放射防护安全管理,成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配备兼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明确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2、从事放射诊断工作,必须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方可开展相关诊断工作

3、每年委托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放射诊断工作场所、设备性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及状态检测,保证放射诊疗设备和放射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4、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事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对临近照射处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应当尽量以胸部X线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

5、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其入口处必须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进行射线检查必须关好防护门、窗并限制无关人员,如确需陪护,必须向陪防人员提供防护用品。

6、放射工作人员应当按规定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接受个人剂量检测,定期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上岗。

7、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使用受检者转诊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篇2:放射科防护制度

一、放射科安装X线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设计出机房面积、控制室及墙面、门窗防护方案,经放射卫生防护部门审核后,方能施工安装,安装后须经放射卫生防护部门测试合格颁发许可证后方能投入使用。

二、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认真配合有关临床医师做好X射线检查的正当性判断,正确掌握其适用范围,合理使用X射线诊断。

三、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尽量以X射线摄影代替透视进行诊断。对婴、幼、儿童、青少年的体检,不应将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X射线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孕妇,特别是受孕后8-10周的,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X射线检查。

四、操作人员曝光时,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如需要在机房内操作者,必须穿铅衣 , 必要时戴铅手套,防止射线损伤。

五、曝光时,注意病人防护,尽量缩小视野,特别注意病人生殖腺的敏感部位的防护,尽量减少病人曝光量。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时一定要关好机房铅门,防止射线对其他人员的损伤。进入机房的其他人员,曝光时应离开机房,必须留在机房者,需穿铅衣,并尽可能远离射线源。

六、只有在把受检者送到固定设备进行检查不现实或医学上不可接受的情况下,才可使用移动或携带式X射线机施行检查。床边拍片时,工作人员必须穿铅衣,尽可能远离射线源,并注意周围其他病人的防护。

七、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化验检查血象,低于正常者需暂停接触射线的工作 , 改换其他工作,待恢复正常后再恢复工作,如复查仍不正常者,按国家规定治疗、休息。

篇3:导管室放射防护评价

关键词:辐射防护,介入治疗,便携式辐射仪,防护器材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飞速发展, 其在临床的应用亦日趋广泛。但相对于其他X线检查而言, 介入放射病人及医护人员所接受到的X线辐射剂量大大增加。国内外不断有关于介入手术操作导致辐射损伤的案例报道[1]。因此, 介入放射学的合理应用以及放射防护的实施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放射防护问题, 对各类防护器材进行防护评价, 以期为严格的放射防护管理体制的制定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2月采取了辐射防护措施的60例介入手术。

1.2 设备与器材

飞利浦FD-20平板DSA, 美国medrad高压注射器, 造影剂为碘必醇非离子型;X线剂量测试仪器为BH3103B便携式辐射仪。

1.3 防护措施

床下铅橡胶帘 (0.5 mm Pb铅当量) , 铅防护服 (0.5 mm Pb铅当量) , 铅玻璃防护屏 (0.5 mm Pb铅当量) 。其他方法:缩小光圈、缩短手术时间、充分利用DSA设备固有防护设施。

1.4 X线剂量测量方法

在铅玻璃防护屏前后、铅防护服前后、床下铅橡胶帘前后及距球管1、2、3 m处, 光圈缩小50%前后通过BH3103B便携式辐射仪进行放射剂量测定, 计算每种防护措施的防护效率。计算方法:X线衰减量= (H0-H1) /H0×100%, H0为防护措施前测得的辐射数据, H1为防护措施后的读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分析软件, 所有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防护措施前后的数据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测定防护措施前后剂量分别为:铅玻璃防护屏 (放置于距球管40 cm处) 前后X线辐射剂量率分别为 (42.75±59.42) μSv/h和 (2.01±5.36) μSv/h, X线衰减量为95.2%。铅防护服 (放置于距球管50 cm处, 相当于主刀介入医师位置) 前后剂量率分别为 (39.1±35.8) μSv/h和 (1.98±5.36) μSv/h, X线衰减量为94.9%。床下铅橡胶帘前后剂量率分别为 (60.38±80.56) μSv/h和 (6.65±5.23) μSv/h, X线衰减量为88.9%。以上防护措施前后剂量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距球管1、2、3 m处测得的辐射剂量率分别为 (18.64±25.49) μSv/h、 (7.22±9.75) μSv/h和 (1.68±1.2) μSv/h。1~2 m、1~3 m处的X线衰减量分别为61.2%和90.9%。1~2 m和1~3 m之间的辐射剂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光圈缩小50%前后于距离球管1 m处测得的剂量率分别为 (18.64±25.49) μSv/h和 (12.55±21.54) μSv/h, 光圈缩小50%后的X线衰减量为32% (P<0.01) 。

3 讨论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ICRP) 2000年发表的《避免来自介入放射学操作的放射损伤》中列举了介入放射学不良操作引发患者和操作人员受过度照射引发放射损伤的案例[2]。大量研究表明, 放射性介入操作可能给患者和操作者带来高辐射[3,4,5]。因此, 提高医护人员对辐射危害的认识, 自觉利用必要手段降低辐射剂量尤为重要[6]。

X线照射机体时与细胞、组织、体液等物质相互作用可引起原子或分子电离, 从而破坏机体某些大分子结构。电离辐射还可以直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或其他成分断裂, 引起非正常细胞的出现。如果损伤的是体细胞, 则可能会导致晶状体混浊、放射性皮炎、皮肤癌以及造血系统疾病等。甲状腺、乳腺、骨骼、肺等也都有发生病变的可能。如损伤的是生殖细胞, 则受照个体后代可能会受到影响。

X线辐射防护包括:屏蔽防护、时间防护、距离防护以及X线机的自身防护。其中综合性屏蔽加距离防护是介入诊疗手术的基本防护措施。本组资料研究结果表明, 采取屏蔽加距离防护可大大减少介入医护人员的受照剂量。因此在手术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尽量佩戴铅帽、铅眼镜、铅围脖、铅手套、加长铅衣长度或床下铅吊帘长度等, 并合理使用其他辅助防护设施[7,8];并充分应用距离对X线的衰减作用, 尽量远离球管[9,10]。

此外, 还应充分使用DSA设备自带功能, 如路标功能、脉冲透视、专用于电生理的cardiac EP模式、球管X线遮挡器等。资料表明, X线的输出量随着照射野面积的增大而增大[11]。进行介入手术时, 一般都要用到透视和照相采集两种模式:透视模式一般包括连续透视和数字脉冲透视, 脉冲透视比连续透视剂量要小, 低脉冲率透视比高脉冲率透视的剂量要小。所以在不影响观察图像的情况下, 应尽量采用低脉冲率透视。提高介入诊疗操作技术水平和诊断水平, 避免重复操作, 降低手术时间也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同时应重视对患者进行辐射防护, 根据检查部位选择性对甲状腺、性腺等加以遮盖, 尽量减少曝光次数和透视时间[12]。

目前, 介入工作者多采用测量佩戴在左胸前铅衣内的热释光剂量计或其他剂量计读数值来评估其受照剂量, 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佩戴剂量计或佩戴正确的不多见。所以, 介入工作人员的定期防护知识培训以及放射卫生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尤为重要。介入工作者需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如发现异常则应该及时休息或进行工作人员的轮换, 严格杜绝带病操作。

总之, 放射防护设备的合理配置, 防护措施的合理引用, 介入工作人员技术的提高, 严格的操作制度和放射管理制度的制定是有效减少医务人员和患者X线剂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Valentin J.Avoidance of radiation injuries from medical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J].ICRP Publication 85, 2000, 30 (2) :57-67.

[2]Valentin J.Avoidance of radiation injuries:from medical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J].Annals of the ICRP, 2000, 30 (2) :7-67.

[3]Papageorgiou E, Tsapaki V, Tsalafoutas IA, et a1.Comparison of patient doses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procedures performed in two large hospitals in Greece[J].Radiation Protection Dosimetry, 2007, 124 (2) :97-102.

[4]Sandborg M, Fransson SG, PetterssonH.Evaluation of patient-absorbed doses dur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 by femoral and radial artery access[J].European Radiology, 2004, 14 (4) :653-658.

[5]Efstathopoulos EP, Katritsis DG, Kottou S, et a1.Patient and staff radiation dosimetry during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studies and catheter ablation procedures:a comprehensive analysis[J].Europace, 2006, 8 (6) :443-448.

[6]陈胜利, 黄齐好, 邹蓉珠, 等.介入放射治疗中医师的辐射防护评价[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2, 22 (6) :451-452.

[7]张冠石.医护人员的放射防护[J].中国医疗设备, 2013, 28 (5) :15.

[8]杨新芳, 赵进沛, 刘士敏, 等.介入放射学的防护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 (4) :416-417.

[9]郁鹏, 尉可道, 李田昌, 等.介入诊疗区域内辐射场的测定与评价[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5, (3) :270-271.

[10]师勤莹, 张锦.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术者站立区域辐射剂量的测量与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 2014, 29 (1) :39-41.

[11]李滨, 陈仟军.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射剂量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 (2) :128-129.

篇4: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防护及安全

【关键词】医学影像设备;防护;安全

【中国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96-01

1引言

X射线机的高压部分早期使用感应线圈供电,裸高压线、裸X射线管方式。1910年发展为工频升压真空管高压整流方式。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动控制、程序控制技术应用到X射线机,大型X射线机变得十分复杂、庞大,但总体上仍属于电工元器件产品。1982年,采用逆变方式的X射线高压发生装置实用化,逆变频率不断提高,加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X射线高压发生系统进入完全电子产品时代,系统经历了由繁到简、脱胎换骨的进化。1961年隔室操作多功能检查床出现,20世纪70年代后得到广泛应用,胃肠透视检查进入遥控时代。由于x线电视的使用,X-TV透视已成为基本的诊断手段;电影技术也被引入X射线领域,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动态器官检查的影像记录手段成为心血管专用机的主要记录方式[1]。

2 X射线影像设备的防护目的及原则

2.1X射线机的防护:X射线机及机房的设计均须考虑防护措施,既要保证安全使用,使接受X射线剂量限定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不会造成身体损害,也不要采取过当的防护措施,造成浪费。

1)X射线影像设备以防X射线漏出X射线管管壳和防电击,X射线管的窗口处应根据设备的检查目的不同,放置1.5~3.0 mm厚的铝片,过滤自靶面发出的能量低、波长长的原发(初始)X射线,以降低被检者受照部位的吸收剂量。“窗口外应配置具有灯光野的准直X射线射野限制器,调整原发X射线的照射面积,以保护被检者非受照部位的相邻重要器官。”近代X射线影像设备将检查床变成密封式,床周以金属板完全封闭,可减少散射线。

2)机房的防护要求:放射科的位置的选择要考虑它和临床科室的关系。在放射科内部,除了机房之外,还要有大约同样面积的辅助房间。这些机房和辅助房间安排的是否合理,不但影响放射科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而且影响病人就诊的方便。“同时保证一般公众成员在X射线机房外面接受的剂量不超过国家标准,因此,必须对X射线机房相邻房间和上下楼层房间的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护。” [2].X射线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当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时,视X射线剂量的大小,会使人体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某些生理上的反应,使组织细胞功能受到抑制、损害或破坏。为防止和减小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必须完善和加强X射线机机房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是否得当,不仅影响着工作人员和病人的受线剂量,而且也影响着周围人群,包括候诊病人,机房周围房间里、通道里、以及上、下楼层房间里人员的受线剂量。在机房的建造中,必须加强机房各个环节的防护措施,将人员的受线剂量限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

(3)机房的使用面积①原则:机房的使用空间大小应以保证安全操作为原则。每台X射线机应有单独的机房,双X射线管组件的X射线机应分别有各自独立的机房。②标准:按X射线机额定容量大小和防护标准规定新建X射线机房,单X射线管组件200 mAX射线机房应不小于24 m2;双X射线管组件的应不小于36 m2。牙科X射线机应有单独的机房。

(4)机房的防护厚度X射线机房的防护厚度,应保证在所预计的每周最大工作负荷条件下,使其周围区域的人员之受照剂量不超过其相应的有效剂量限值。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规定,“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2 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侧墙壁和天棚应有1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透视机房各侧墙壁应有1 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机房的建筑材料以砖和混凝土为宜。一般24 cm厚的实心砖墙,只要水泥砂浆饱满,不留缝隙,即可达到2mm铅当量。

机房的门窗必须合理设计,并有与其所在同则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机房内的窗户,其窗下沿最好离地2m。

3 X射线影像设备的防护

X射线影像设备在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也对我们产生着危害。如果在容许范围内,则一般影响很小,但也要强调和重视防护。“使用时要控制X射线检查和治疗中的照射量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安全合理地使用X射线检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以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X—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犹如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3]。经数字/模拟转换器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即像素,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近年来介入放射学开展得越来越多,射线防护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护工作可以从技术角度、放射线工作者和患者3个方面进行。(1)通过增加X射线源与人体间的距离来减少被照射的剂量;使用原子序数较高的物质,常用铅或含铅的物质,作为屏障来吸收不必要的X射线。(2)不仅要对患者的健康負责,更要保护好医生自己。“应遵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卫生标准的规定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规程,正确进行X射线检查的操作。定期监测射线工作者所接受的剂量,及时发现问题。”同室透视时要戴铅橡皮围裙和铅手套,并利用距离防护原则,加强自我防护。(3)为了避免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和超过容许量的照射,要选择恰当的X射线的检查方法和正确的检查程序。“不宜在短期内作多次重复检查,在检查时,要配合好医生,按照医生的要求选好位置,摆正姿势。”总之,要恰当的用好X射线影像设备,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石明国主编. 医学影像设备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2]由芸主编. 医用物理学 (第二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

[3]张晓,薛义主编. 现代医学技术概论[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

篇5:放射科辐射防护制度

1.机房设计合理,面积应满足防辐射要求,墙壁、门窗施工安装后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2.机房外安装醒目的防辐射警示标志及工作灯,提醒周围人员。

3.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各种防辐射屏蔽隔离设备应齐全、充足,并保持完好、清洁,随时可以使用。

4.操作人员在机房内曝光时应穿戴防护衣、帽、手套、面罩,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射线损伤。

5.对患者注意防护,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曝光量和曝光次数,对敏感部位应做屏蔽防护。

6.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前注意关好门窗,防止漏射线对他人的损伤。

7.使用移动式X线机摄片时技术人员应作好个人防护,尽可能远离辐射源并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保护。

8.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内,确有必要者应作好周密的防护并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9.操作技术人员发现机器有异常辐射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10.科室医技人员应带个人剂量片监测辐射剂量;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辐射损伤情况。

11.按有关规定轮流安排工作人员休假或疗养。

篇6:放射科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目 录

1.放射科防护安全责任制度 2.放射科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3.放射科工作人员管理规章制度 4.放射科个人剂量监测规章制度 5.放射科事故处理、应急处置规章制度 6.关于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前后健康检查制度 7.放射科环境场所防护设计及监测公示制度

放射科防护安全责任制度

1. 严格遵守国家各级行政机构颁布的放射防护法规。所有从业人员必须经过正规的放射防护专业培训,考核合格领取《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上岗工作。2. 进机房必须配带热释光剂量仪或放射报警器,每日开机前由当班技术员检查各连锁装置,记录机器运行状况、机房温度和湿度。3. 严格遵守放疗设备的各项操作规程,在未完全熟悉操作技术前不允许上机操作,照射时操作人员要全神贯注。在发生紧急意外情况时立即停止照射,并给予妥善处置,做好记录,向上汇报。4. 放射物理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对治疗设备、剂量仪表和放射防护设施进行定期保养,维修和测量。各类剂量仪应按规定送有关部门定期校验。5. 各类放疗设备在常规检查、维修状态时严禁使用,待维修人员确认设备正常后才能使用。6. 放疗医生在设计治疗计划时应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照射为原则,技术人员在执行照射前应认真核对治疗方案。7. 出现放射事故时,应立即停机及时组织检查并向有关领导报告。严禁隐瞒不报和私下处理。8. 为了保障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健康,科内建立工作人员个人健康档案和个人剂量档案。

放射科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1.负责使用该设备的医技人员应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熟悉其规格及性能,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2. 由放疗科主任技师和工程师根据该设备原始技术资料以及安装中为电源线路所增配的电源设备,拟定完整的《操作规程》。每班操作者均应熟悉《操作规程》的条令,.并严格遵守。

3. 整个治疗过程期间应有两个技术人员同时负责机器操作。操作中应密切注意每道程序中应显示的指示灯、状态标志,以确认各个工作部件运转状态是否正常。4. 操作者应根据负责诊疗医师的治疗要求,正确选择个治疗参数和治疗视角,以保证病变部位得到最佳剂量值。

5. 在整个开机过程中,操作者除坚守岗位外,还应严密观察控制台各参数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及时请维修人员检修,并记录在案。

6. 机器使用完毕后,应按《操作规程》的工作步骤进行停机。每班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

放射科工作人员管理规章制度

1.全体放射工作人员上岗都必须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2.《放射工作人员证》每年复核一次,每5年换发一次。超过2年未申请复核的,需重新办证。

3.放射工作人员每两年参加一次由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组织的放射防护培训。参加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

4.放射工作人员每两年参加一次由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组织的健康检查。

5.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6.放射工作人员经常参加业务知识的学习,与兄弟单位的同行交流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7.放射工作人员要为病人热情服务。

8.放射工作人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放疗休假。

放射科个人剂量监测规章制度

1. 所有从事或涉及放射工作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建立个人剂量档案。放射工作人员调动时,个人剂量档案应随其转给调入单位,在其脱离放射工作后继续保存20年。

2. 凡接受个人剂量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佩戴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个人剂量计。并每月交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测读。

3. 每月的测读结果应抄录在个人的剂量档案上,并将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抄录在各自的《放射工作人员证》中。4. 进入放射工作控制区以及参加应急处置的放射工作人员,除须佩戴个人剂量计外,还须佩戴报警式剂量仪。5. 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高于年剂量限值的3/10时,应在上级部门指导下查明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6. 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高于年剂量限值时,除执行第5条规定外,还应对受照人员的器官剂量和全身剂量进行估算。

放射科事故处理、应急处置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的放射安全责任制度、放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安全装置定期检查与维护规章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2.放射工作人员因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避免放射事故的发生。

3.发生或者发现放射事故,必须尽快向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报告,报出《放射事故报告卡》。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同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

4.发生人体受超剂量照射事故时,应当迅速安排受照人员接受医学检查或者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救治,同时对危险源采取应急安全处理措施。

5.发生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事故时,应当:

(一)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迅速开展检测,严防对食物、畜禽及水源的污染;

(二)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放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其他医学救治及处理措施;

(三)迅速确定放射性同位素种类、活度、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四)污染现场尚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锁。

6.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时,应当保护好现场,并认真配合公安机关、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侦破。关于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前后健康检查制度

1.新从事放射的工作人员在就业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对不符合有关健康检查规定的一律不得从事放射线工作。2.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后1-2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可增加检查次数。

3.对确诊已妊娠的放射工作人员,应适当调整工作岗位,避免直接接触放射学。

4.每次健康检查结果必须记录在个人健康档案中。5.对健康检查结果异常的应分析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必要时调离放射线工作岗位。

2001年8月27日

放射科环境场所防护设计及监测公示制度

1.根据卫生部《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新建的放射科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X线机房的放射防护,为此我科在放射科新楼的设计中提出了以下要求,机房所有的墙壁均以硫酸钡与水泥混合均匀,进行墙壁的涂抹,并对硫酸钡的量及涂抹的厚度提出了要求,同时的门表面均以铅板覆盖,窗户均使用2cm厚度的铅玻璃。

2.机房外门顶安装机器正在运转的警示标志;同时外门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以提醒就诊患者,避免受到X线的辐射。

3.科内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规范操作,曝光时关紧门窗,避免X线泄漏,放射科

篇7: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1.本单位对新建的放射诊疗项目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才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2.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了法人代表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了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明确了专(兼)职人员负责放射卫生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等的建立。

3.专(兼)职人员负责安排对放射诊疗设备的技术指标和防护性能的检测、评价工作,对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立即向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汇报,研究整改方案,通过整改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4.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并组织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

5.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人员对放射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进行督查。

篇8:浅谈医院中放射防护问题

1放射科

放射科是医院中常规检查科室之一, 自X射线 (伦琴射线) 发现到应用于临床医学已经经过了很多次飞跃, 开始是最普通的X线机, 固定阳极X线管, 后发展成为旋转阳极X线管, 由综合检查机器转变成专用的透视、摄影、造影、体层等专用机器,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又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放射科, 生产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计算机成像系统 (CR) 和数字化直接成像系统 (DR) , 这两种机型的应用, 大大减少了对病人和工作人员的辐射量, 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放射设备在近几年加快了更新速度, 设备的防护也需不断改进和提高。早期生产的X线机高压在100 kV以下, 到八十年代初期生产的X线机高压可以达到125 kV。目前新型机器X线机采用140 kV高频发生器, 原有的防护标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化设备的要求。因此, 做好放射防护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 机房位置及防护要求

放射科机房最好设置在一层, 最好集中在一个部分或区域, 而且便于机器设备运输和安装, 机房外面的周围环境最好是人员相对流动少些, 距离变压器配电室距离越近越好, 以保证电源内阻在设备规定范围之内。机房面积不小于36 m2, 控制室面积不小于15 m2, 对机房防护的要求铅当量不得低于2 mmpb。机房墙壁用砖厚度要达到370 mm, 两面用水泥磨平。如果用混凝土一次性浇注, 厚度则要求在240 mm。机房所用的铅玻璃、铅门其铅当量均不得低于上述标准, 对机房防护的施工必须具有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在机房防护门的上方要安装指示灯 (电源指示和照射指示) 。

(2) 机房设施及布置

放射科每个机房是由检查室、控制室两大部分组成。检查室主要安装机器设备部分的球管支架、检查床、高频发生器、电源控制柜等。其原则是既要方便病人检查又要便于设备检修和维护, 同时还要注意机房的整体布置合理性, 防护门口一般在150 cm×210 cm, 防护门要做成推拉形式的, 有条件则可以做成电动控制, 这样会更方便。在机房一侧要设置控制室, 控制室与机房要有至少120 cm×80 cm铅玻璃防护窗, 还要有便于医生和护士摆位、治疗等需要进出的防护门, 门的大小可视具体情况确定。机房和控制室均要有空调控制室内温湿度, 在机房内还要设置通风设备, 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人工控制通风。要安装对讲设备。在一般情况下机房可以不留窗户, 这样防护会好做一些。控制室要安装设备电源, 按照80 kW机器配备电源, 导线截面积不低于35 mm2, 按照国家规定为三相五线制进入配电箱。

(3) 辅助设施安排

放射科的辅助用房主要有:阅片室、更衣室、值班室、登记室、主任室、休息室、暗室、维修室等, 所有这些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决定。这些辅助用房虽然不用做防护, 但是设置的位置要尽量合理, 这些房间尽量远离机房或错开布置, 不要直接面对面安排, 除此之外还要方便工作人员工作。对病人前来检查要符合流程, 不能来回找来找去, 不方便病人检查。

(4) 病人检查中的防护

病人在放射科做各项检查时, 均穿隔离服或病人服装, 应该对检查部位以外部分, 用铅皮、围裙、帽子、脖套以及性腺部位进行防护。对不能采用自动剂量控制的机器, 应该将mA、kV根据病人情况设置到最小, 以达到诊断标准为准, 尽量不透视, 少透视, 减少曝光时间。

2导管室

目前各大医院导管室发展很快, 需要在导管室检查和治疗的项目越来越多, 也是工作人员和病人接触放射线最多的科室, 防护工作更为重要。导管机器目前全是数字化机型, 使用高频X线发生器, 功率100 kW, 输出最大电流1000 mA, 高压输出达140 kV。剂量控制全部采用自动数字控制系统, 每次治疗最终还要看病人具体情况来决定总剂量。

(1) 机房位置及防护要求

导管室机房一般设置在一层的一边最里面, 以无菌要求为原则, 减少污染, 有条件可做净化设备, 以千级标准即可。机房防护标准应不低于2.5 mmpb, 检查室面积40 m2左右, 控制室面积在20 m2左右, 控制室与检查室之间设有标准尺寸防护门, 窗户应在200 cm×120 cm大小, 有比较宽阔的视野, 另外, 检查室还应设置病人进出门口, 也是设备安装必须的门口, 应不小于150 cm×210 cm。并安装防护门, 检查室的两个门口外上方均应安装指示灯。除此之外, 还应有设备机房, 面积不小于20 m2。

(2) 机房设施及布置

机房附属的每个房间应按照所选择的设备机型要求, 对机械部分、电气部分的预埋、电缆槽的位置和大小等进行准备, 包括天轨和地面预埋要水平, 入户电源应安装在设备室, 导线截面积应根据机房与配电室距离计算所得, 并安装与设备负载配套的稳压电源, 通过稳压电源再送给设备。控制室、设备室和检查室必须的电缆槽或沟位置均应符合设备安装要求, 设备安装位置应该根据房间大小和具体情况确定。

(3) 辅助设施及安排

导管室需要有准备间、刷手间、更衣室、卫生间、诊断室、主任室等。应该按照手术室标准进行设置内部结构。

检查和治疗时的防护, 就是尽量缩短时间, 减少打药次数, 缩短透视时间, 将病人敏感部位和不需要检查部位用铅皮遮盖。

3CT室

目前, 一般区以上的医院都有CT设备, CT设备已是医院中的常规检查设备, 只不过在档次上的差别, CT设备最早开始不是应用于医疗, 而是用于工业。是由单纯的头颅扫描检查发展到体部扫描, 扫描速度由慢变快, 由普通扫描结构形式发展成滑环扫描结构形式, 接着发展到螺旋连续扫描, 由单排到双排至现在的多排。早期生产的CT高压在120 kV, 近几年生产的CT机高压都在140 kV, 对于CT室的防护一般控制在140 kV为宜。

(1) CT室机房位置及防护要求

CT室机房要求一般要设置在一层的一个部分, 最好是在一个边上, 周围环境最好流动人员少些, 外面不应过脏, 最好机房周围没有黄土露出, 种上草坪较好。距离电源变压器最好在100 m以内, 机房的防护要求砖墙厚度在370 mm, 两面用水泥磨平。机房面积应在40 m2以上, 控制室面积要在15 m2以上, 要做相应的防护门, 大小与放射科防护门相同, 在机房防护门的上方要安装电源指示和扫描指示灯, 防护门最好安装电动遥控装置, 防碰撞感应器, 并采用上承重结构形式比较好。

(2) CT室机房设施及布置

CT室机房同样是由检查室、控制室两大部分组成。CT机房检查室主要是扫描架、检查床、变压器、电源控制柜等设备, 最主要的是要把扫描架安排好, 可以直对控制室, 也可以摆成一定角度, 原则是要有良好的视野, 便于观察病人的情况, 其余设施要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主要病人进出门口至少在150 cm×210 cm, 最好做成电动门, 电动门的大小要视门口大小再加上各边叠加200 mm, 既是门的大小尺寸, 地面必须是水平, 误差小于1 mm, 要具备空调设备、通风设备, 以保证机房的温湿度控制。在与机房控制室部分要有工作人员进出的门, 其门大小可视具体情况决定, 还要有至少80 cm×120 cm铅玻璃防护观察窗。设备电源安装在控制室, 电源电缆直径不低于95 mm2, 以保证电源内阻要求, 减少电压降。配电箱要按照国家规定三相五线制入户。对于电源不稳的地区还要根据设备负载安装交流稳压电源。

CT机房控制室主要是主机控制台、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部分、干式打印机、配电箱等设备, 是操作人员工作的地方, 要求有空调设施及通风设备, 保证控制室温湿度和空气流通。

(3) CT室辅助设施及安排

CT室的辅助用房主要有:登记室、阅片室、更衣室、休息室、值班室、主任室等所有这些用房一般是按照病人检查流程设定, 主要是方便患者, 便于管理, 同时也要考虑防护问题, 主要是尽量远离机房, 更不要办公用房对着机房门口。

(4) 病人检查的防护

在进行扫描前应用铅皮遮盖不需要检查的部位, 充分利用机器对各部位扫描条件的设置, 准确定位,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扫描。

4SPECT及PET室

目前, SPECT及PET所使用的放射性元素基本相同, PET所用的放射性元素范围要大些。这些科室所使用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是201T1、Tc99、F18等, 其放射性能量Tc99低一些, F18放射性能量在511 kV左右。根据该科室所用的放射性元素, 对于科室的整体布局必须全面考虑, 要结合病人检查的流程进行设计, 同时还要设置必须的辅助用房。

(1) 科室整体布局

首先从科室的特殊性考虑, 根据病人检查的流程, 要从洁净区开始, 然后由低活区到高活区和扫描机房, 按照这样的流程设计每个房间的用途和位置。因此, 科室必须设有登记室、候诊室、阅片室、主任办公室、更衣室、工作人员卫生间、浴室、控制室、扫描室、放射源室、病人运动试验室、病人用卫生间、病人休息室、治疗室等。其中的每个房间大小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决定, 其基本房间项目不能缺少, 对于高活区其面积可以适当加大, 而不宜太小。根据各医院检查的项目的多少, 病人的休息室要适当增加。

(2) 机房设计及布局要求

SPECT是核医学科的主要设备, 机房所要求的面积要比CT机房大, 扫描室面积, 最好是在50 m2左右, 机房的门口不小于150 cm×210 cm, 防护门要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制作, 最好做成电动控制比较好, 机房墙壁最好使用重晶石混凝土370 mm, 必须具备空调系统控制机房的温湿度, 还要有去湿机;必须安装通风设备, 机房防护门上方要安装指示灯, 机房地面要按照所选定的设备型号进行电缆沟的设置, 最后的地面处理要等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后, 用塑胶地板等材料铺平, 并且没有缝隙。

控制室面积不小于20 m2, 在控制室与扫描室之间要有观察窗, 面积不小于120 cm×80 cm, 同时还要有操作人员进出扫描室的门, 其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所有防护标准应按照铅当量不低于3.5 mmpb标准制做;必要时要安装对讲设备和监控设备。要安装专用电源入户, 直接由配电室引出, 不得接入任何其他设备和负载, 导线截面积根据设备要求和距离变压器远近确定, 按照三相五线制安装, 同时必须根据设备负载, 安装符合要求的三相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UPS) , 延时时间1 h以上。以保障注射药物的病人在停电时也按时扫描检查。进出控制室门可以视具体情况不做防护。

病人用休息室、卫生间要按照机房的防护标准执行, 而且一定要在高活区, 因为注射放射性药物后的病人必须在规定的房间内, 检查完后必须使用病人专用卫生间。

病人运动试验室应设在高活区, 其房间面积根据各医院的实际情况而定, 但是应不小于25 m2, 其中还要安装踏车等设备, 还有治疗区域, 防护标准要按照最高能量设计和计算, 该区域要使用几种放射性药物, 但还是以F18为最高能量为防护标准。

储源室:储源室必须位于高活区内, 并且定期检测。按照F18放射能量设计防护要求, 其中还要有配药用的防护通风橱, 在其中安装活度计, 通风橱按防护要求在储源室室外安装引风机, 其烟囱的高度在20 m以上。还须有铅罐和铅桶等。

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是, 在打药整个操作过程, 必须严格防护要求, 铅防护用品要齐全, 可以制作打药时用的专用治疗车。要防止放射性药物落地, 防止污染, 进入扫描室最好有专用拖鞋比较好, 防止污染控制室。

病人检查完毕后, 要进行排泄, 要等到半衰期过后方可离开, 走专用出门口。对于ECT室还必须建立衰变池, 其深度应在地面5 m以下, 用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

5放疗科

在大型综合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中, 放疗科是不可缺少的科室, 在放射治疗科室中设备比较全面的有:加速器、模拟定位机、后装机、伽马刀等, 同时还有与放射治疗配合使用的机器和设备。定位系统设备、物理室设备、模室设备等, 但是, 最重要的设备还是以加速器为主。因此, 加速器机房在放射治疗科中占有重要位置。放疗科根据各医院实际情况和设备情况决定面积大小。放疗科除了必须要有的各种设备机房以外, 还要有物理室、模室、检查室、治疗计划室、辅助治疗室、主任室、休息室等。

(1) 科室的布局

要全面考虑整体安排和方便患者为原则, 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 如果是两台加速器可考虑并排安装设计, 可以节省面积和节约材料, 模拟定位机和后装机可以考虑相邻, 主要是从防护要求上考虑, 对于其他房间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流程进行安排。

(2) 机房设计及安排

对于放射治疗的设备机房防护, 大多采用混凝土或重晶石混凝土浇注而成, 所有放射治疗的设备机房必须用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成, 混凝土密度不低于3.5 g/cm2 (以前标准是3.0 g/cm2) , 有条件的用重晶石混凝土比较好, 要按照所安装的设备辐射能量计算墙壁、房顶的厚度, 如果是在地下, 则防护主要是顶部。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是目前肿瘤病人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运用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和电子线进行治疗, 且应用比较广泛;高能机器一般在10 mV以上, 加速器的使用在相当一部分肿瘤治疗当中取代了钴60机器。近几年来应用比较多的X刀, 也是在加速器上实现的, 随着医疗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调强照射和多叶光栅的应用又是肿瘤治疗的一大飞跃, 尽管数年的变化, 加速器还是要继续应用于医学临床肿瘤病人的治疗。因此加速器机房的设计、布局同样要遵循客观的发展和应用。

加速器机房要求在一般情况下, 引进哪一家的设备, 则应由该设备厂商提供机房设计布局方案, 再经过设计院设计施工图纸, 然后必须通过当地环保部门权威认可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方可进行招标和施工。

加速器控制室应设计在机器的正前方, 不应设计在机器的左右两侧, 机房的防护门, 要根据设备能量计算铅当量大小, 对高能机器还要防中子线, 要选择好防护门的机械结构, 其电气控制要达到在机房内外均有控制开关, 防碰撞感应器, 遥控开关, 停电时能断开离合器将门打开, 同时还要安装与机器连接的门连锁开关, 机房防护门的定做一定要找有资质的公司。设备基础和天轨应根据设备生产厂家要求进行, 其误差范围应在规定范围以内。对于加速器必须的水冷机组应安装在外面通风良好的地方, 如安装在房间内要考虑噪声问题和通风问题。加速器所使用的电源最好是独立的由配电室直接连接, 不连接任何其他设备, 如空调等。在电源入户处安装符合机器负载要求的交流稳压电源, 以保证机器能正常输出, 在机房交付使用前要进行验收和测试, 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自己先开机进行检测, 然后再请有权威的部门检测。

后装机机房要求是根据机器所使用的放射源决定, 目前后装机多使用铱192后装源, 其墙壁厚度可根据进行计算, 按要求设计迷路, 应急退源设施和开关, 控制室和计划室, 安装报警设备和指示灯, 因为主要是腔内照射, 所以还要有治疗床和治疗室, 机房内安装通风设备空调设备。

模拟定位机机房因为其射线量可以按照放射科设备机房要求, 只是要求必须隔室操作, 控制室设计在机器的正前方, 机房内要有通风和空调设备, 相应的设备配电开关。

模室设备主要是熔铅炉及其他一般设备, 主要是熔铅炉通风问题, 要安装相应的设备, 足够的电源功率。

放疗对病人的防护更为重要, 目前提倡适形放射治疗, 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照射区域, 给病人造成损伤, 还有调强放射治疗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摘要:随着国家在环保方面的严格要求, 医院中涉及相关问题也很多, 其中放射防护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不仅仅是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问题, 还有病人的放射防护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和防止污染等。在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中与放射防护相关的科室不少。本文针对医院中有关放射防护在各专业科室、放射源性质以及应用, 对机房要求、周围环境、工作人员和病人的防护等方面进行说明, 以便认真的做好防护工作。以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上一篇:关于团结的励志名言佳句下一篇:综合实践鉴定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