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2024-05-14

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共13篇)

篇1: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范文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范文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范文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1

每样事物都有两面性,有阳光的一面,同样也有阴暗脆弱的一面,一个人如果没有孤独、寂寞这些东西,那么就相当于植物没有土壤,缺少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初次看这本书,立刻就被书里面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名弄得思绪混乱,清晰的是整个布恩蒂亚家族的性格,就如这本书的题目一样,“孤独”好像成为了整本书与所有人物的一种基调。整个布恩蒂亚家族,都是不会表达情感的人,他们有的沉默寡言,可以整日不与人说话,有的只执着于一个目标疯狂地表达,并不考虑到彼此的感受。他们渐渐地使得整个家族与世隔绝,疯狂致死。

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虽然他们孤僻,但他们却有着坚毅的眼光,不经意言败的态度,可以用他们独特的魅力来吸引体态美丽、性格丰满的女性。

为了对抗这种孤独的画面,家族的第一个女性——乌苏娜作了许多努力,但孩子们却不可避免地走向孤独的深渊,最后她仍无法战胜这种孤独,遗憾终死。可以说,这一种孤独应该是一种共性,可以从表面折射出这个社会的深层次;这一种孤独深入了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们。

本书可以说是一部拉美历史的兴衰史,拉美土地上发生的种种事情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城市文化的推进,殖民者的入侵,原住民的反抗斗争以至于最后安于命运的安排,从头到尾,从每一个细节,既有着孤独的基调,又不失言语间的写实性,让人好像置身于作者所创造的`情境里面,读来津津有味。

在书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对抗孤独的方法,或是参加革命,或是远航,或是暴饮暴食挥霍无度,或是终其一生沉溺于情欲,有些甚至听起来就很疯狂。这些看似枯燥的条列式的方法,作者却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故事里,极端却真实地表现了人性,表现了整个家族的特性。

家族中的许多女性,最后也跟随着成为了疯狂的人。除了之前提到的第一个女性乌苏娜以及最后出现的阿玛兰塔乌苏娜,她们一直保持着乐观坚强的信念,而不是被卷入混乱的生活中。前前后后出现了不少牵扯到这个家族的女性,她们的改变究其根本还是两种不断循环的男性性格:奥雷连诺和霍阿华蒂奥。

他们的循环推动着整个故事,并且使得整个家族的命运充满了魔化色彩。从创立小镇,经历许多循环与波折后,又从同一个地方终结。就像绕了一个圈,最后还是回到原点。整个家族的这种循环,同样也是整本书里最吸引人的地方。

说到孤独,其实不仅仅是这本书,孤独在生活中应该是无所不在的,不管外表多么开朗的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只是每个人处理孤独的方式不同。孤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有的人想抵抗,但却不能让它完全消失。生活在现代都市里,在每天的灯红酒绿、喧嚣繁华之后,人们总会在某一时刻感受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孤独。

无论怎样借由其它的活动来抗拒逃避,无论是《百年孤独》里面那些极端或疯狂的方式,或是转换成现实生活中,游戏也好,电视也好,钱也好,楼盘也好:各种各样的方式,虽然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渐渐也从这每天重复的形式中找不到那种感觉,或者说是找不到真实的自己。

有时即使不是一个人,我们也会感到很孤独,看着别人能拿到好成绩在自己面前笑得开怀时,当别人诉说着和父母在假期的种种趣事时,即使近在耳边,在眼前,却好像离自己很远,不能像他们一样,所以很孤独。而既然这种孤独不能避免,为何不尝试着去享受它呢?《百年孤独》里家族的人们不停地想抵抗孤独,最后仍体力不支,被孤独埋葬。这样的结局谁也不想要。

流淌了百年的历史,最后仍被孤独侵蚀。孤独无法遗忘,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不会因有人陪伴而隐去。若是换一种方式,尝试着独自完成一些事,以一种骄傲的姿态俯视它,反正到最后总要有一个人的时候,不如独自适应社会中的一切,独自承担责任,找到那种适应孤独的感觉,不就不用害怕了吗?

孤独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它有时更是一种动力,让我们用于体验人生,勇于面对一个人时挫败的感觉。如果说有一样东西,能让我们认清自己,孤独时就像是我们与自己的对话,能够听清自己的心,能够在繁华之中有那么一刻的清静,好像全世界只剩下自己心跳的声音,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境。孤独使得一个人完善,更加有深度与厚度。享受孤独,享受与自己对话的每一秒钟,为自己留一方空间。

孤独不可避免,不如把它看成一个朋友,一个能够让我们时刻认清自己的朋友,足够用一生去珍惜,珍惜能与它共处的每一寸时光。

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范文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

在拉美文学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流派:智利诗人聂鲁达对人性的思考,委内瑞拉文学家卡斯帕斯对自然和谐美德的赞叹,都曾深深地感染过人们。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则以其对现实世界魔幻般的思索和诉说,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而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故事的重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

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延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良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地发生着。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象征了什么。

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

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时。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

老布恩迪亚,即家族的创始人,和他的妻子乌苏拉,带领他们的亲眷和朋友历尽艰辛来到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那个时候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尚未命名,而这片新天地的主人,也从未想过要确立统治者来管理这里,他们过的是一种类似于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们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也体验到了收获的欢乐,他们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文明并为他取了名字:马贡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布恩迪亚渐渐的丧失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气。不只是由于自己预感到了什么还是只是单纯的无意义行为,老布恩迪亚开始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起了金属金鱼,但是他每做到二十条就熔掉他们重做。这象征着他所开创的马贡多,乃至整个拉美的近代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的怪圈中。

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是家族的第二代,可是这两个人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阿卡迪奥幼年时即与马戏团出海,十余年不归;而奥雷良诺则走上了军人的道路,并掀起了几乎影响全国的内战。而内战的起因则是由于F将强行管理马贡多这个“世外桃源”。

这象征着在文明的初创后,即开始了对压迫的反抗。奥雷良诺,即书中的布恩迪亚上校,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人,他带领部下经过无数次战斗,终于使F坐在了谈判桌的对面。可是他所争取的和平很快即葬送在下一代手中。当他发现这一切时已经垂垂老矣。他打算再次战斗来捍卫人们的自由却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终于他也陷入了循环烧制金鱼的怪圈中。

家族一代代的承传着。每一代的成员都经历了历史长河中波涛汹涌的时刻,又渐渐的老去,第三代的阿卡迪奥曾见证了垄断资本的兴起和剥削的凶残。而之后的奥雷良诺则见证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在这片处女地上最后而短暂的繁荣。原始的繁荣很快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侵入和自给自足的消亡。

当家族的男子死去时,这个百年世家很快陷入了衰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在羊皮书卷中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才恍然大悟。而这个百年世家也终于在这个世界中完全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

家族中的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人即是乌苏拉,她从未看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觉。早在羊皮书破译之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这个智慧的人象征了什么?是普通的人有着永恒的智慧,抑或是历史循环的真谛?只有作者知道。

《百年孤独》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她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故事的发展更是令人费解。但当你读完他,掩卷长思,你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重复。对拉美的孤独百年的思考。并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如此引人入胜的原因吧!

篇2: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在短短的一年中,我的性格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以前的活泼开朗变成这样沉默寡言。我想这段时间我已经带给人们太多的不快乐了。好像和谁说话都明显的带有火药味了。人们都说我变了,不是以前那个亲切随和的人了。

不过我实在忍不住要说。也许这样说了心里好受一些。真的。我找到一张纸就会不断的写下去,现在就是这种感觉。有一种想一吐为快的感觉。

此刻,就如同跟朋友一起在外面喝酒时的情景。我不高兴。朋友们总是设法宽慰我。他们默默的坐在那里,听我讲述一个人的心情故事。一任酒杯在手里举起滑落。啤酒的味道真好,能替人解除烦恼。真的。当几杯啤酒喝了之后,我已经不能思考了,也许,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才能安静的入睡。夜太长了,我怕我在深夜里醒来!所以我宁愿每晚睡晚一点。也许,这样可以把夜晚的时间挤得短一些。然后在第二天很早起床。这样,我仿佛每天都生活在白天,每天都生活在阳光里。

最初我还以为能在互联网上得到一些安尉。没想到人们过得比我还不快乐。我想跟她痛痛快快的聊聊,聊一些属于互联网上或者其它世界才会有的快乐。一个在心灵深处构思的世外桃源。可是没想到,我带进自己苦心营造的快乐桃源的人却都需要我的安慰。

有的失恋,有的失业。有的因父母不和,痛苦,孤怜。我试着为他们一一排解。我想,自己心灵的痛楚却可以作为别人的心灵的试剂。居然能让我成为一个称职的业余的心理医生。我想,如果别人快乐,我也就应该得到快乐了。我是这样想的。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人能够给我带来快乐。除非我已经重新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建立起自己的完美人格。可是,这太难了。而且这一切都是一个人默默的摸索。在一片不属于自己的天空中寻找一方净土。

我思考,我困惑。当初对朋友们说出这句话时,他们都觉得很经典,其实当时我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不曾想到,这也许是大部分人的状态。也许,如果一个人只默默的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好就行了。何必想那么多呀。不思考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无忧无虑。

其实人活在这世上,怎么可能无忧无虑?

17岁以前我也曾无忧无虑。因为那时我没去想自己怎样生存,怎样发展的问题。只想到自己怎样分配这一周的时间,应该学些什么?我交了几个好朋友,我也不感到寂寞。心情一直非常愉快,做事也得心应手,自信心十足。我感到很满足。所以很快乐。我不吸烟不喝酒。每天都坚持看书,我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与别人愉快的交流着。我的确很快乐。

爱情会使人幸福,也会使人沦落。但这一切并非对方的错。爱情本身并没有错。错的只是一个人的意志,一个人的情绪。受到这种控制力的强烈干扰,会使一个人彻底的改变。

挑剔,指责,冷漠,率真,轻浮。

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显得悲哀。一个上升的,创业的时代,一个人却不思进取,安享于毫无创意的生活。感觉时间在慢慢推移,而一个人的意志却不断的衰减直至消失。生活。不应该迁就这种人,为什么给我这么多空间让我慢慢做一些事情。为什么不及早把我淘汰掉,让我受这种痛苦?

时间会冲淡一切,而人生却承担着太多的责任。还有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开始。正因为没有开始,才看不到结束。没有计划的人生太可怕,没有目的的旅行,会不会把我们引入人生的死角?

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想得到什么?我能给人们带来什么?

常常这样想。自己问自己,但没有回音。四周只有一片寂静。

我没有朋友,是因为我放弃了朋友。我没有事业,是因为我放弃了事业。为了微不足道的爱情,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为什么会接受别人的爱?而又为什么不能接受别人的告别?

寂静的夜空,没有一点回声。

我感到很寂寞。

篇3: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关键词:南音,美学散步,空灵,净化

宗白华先生是现代哲学家、美学家, 也是一位诗人。对于其著作的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 有人这么评价:“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都应该去读《美学散步》, 阅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如同我们散步归来, 发觉自己的心灵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升华与净化。”事实也确实如此。同时笔者认为, 任何一个热爱音乐的人都应该去聆听南音, 因为南音本身就拥有一种宁静致远的美学精神。细细体会南音清闲的优雅, 感悟南音淡泊的意境, 历史音画, 识读工尺谱, 畅游南音魂, 何尝不是一种美学散步呢。

一、南音之美何处寻

南音广泛流传于闽南地区以及海外华侨的聚居地, 懂南音的人都说, 南音很美, 可美又在何处呢。宗白华先生说:“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 一是艺术的美, 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 那么, 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1]

南音之美何处寻, 重要的还是在于追寻者的内心。南音之美不奢华, 不张扬, 不骄纵, 以其平稳的曲调荡起人们内心千层涟漪, 成为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情感寄托, 她的美就已经存在于海内外南音爱好者的内心, 并且根深蒂固。

倘若让闽南地区之外的人欣赏她的美, 似乎并不容易, 因为她语言的局限性以及传诵的是与现代快节奏相反的音乐, 当浮躁不安成为了现代人的特性, 南音就很难打动世人的心, 唯有心静者才可以领会。若想领悟南音之美的神韵, 就需要有一种以天地皆在我心中情怀, 和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澄澈, 才会发现南音这种清与和的美的统一。

二、南音之空灵

“空灵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范畴。它的涵义在于其空寂灵幽与透明澄澈。”[2]南音的空灵是一种意境, 它以幽静深远的音乐呈现出一种高超莹洁的人生态度, 每一首曲目本事都体现着闽南人的心与自然的交流与碰撞。南音的艺术张力超越了时间, 超越了空间, 南音爱好者所展示的是博大的情怀, 莹洁的灵魂, 无尽的真情流露, 留给欣赏者的是一个清新空灵又百转千回的世界。

南音的空灵宛如镜中花水中月。宗白华先生提到:“精神的淡泊, 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南音人自古素有清高之名, 他们将有限的艺术形象达到无限的艺术意境。如《去秦邦》中有“想今日于方知恨我命运都究未是, 悔当初何卜秦邦去, 致惹今于旦, 有只万苦千辛, 卜共谁诉起。”的落寞, 《元宵十五》有“元宵十于五阮共君亲相见, 见君赁标致, 不汝看君赁标致恰似天仙无二, 返来阮厝于怏怏成病, 幸逢六月, 不汝幸然楼前丢落手帕荔枝。”的含蓄。

在弦管爱好者的闲暇时光里, 横抱一把琵琶, 手持一把洞箫, 坐拉二弦、三弦, 便可让南音的美家传万户, 让海内外游子思乡情切。每一首曲目, 每一段旋律, 都反映了历史的空灵, 诠释着弦管人的恬静和对生活的悠然自得。由此可见, 南音的空灵是一种含蓄的玲珑的美, 是独具魅力而匠心独运的美, 是一种意犹未尽的美。

三、南音之净化

在西方美学思想中,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音乐对人有一种神秘的“净化”作用, 可以使人类的身体与心灵趋于和谐。宗白华先生在书中也如是说:“美是调解矛盾以超入和谐, 所以美对于人类的情感冲动有净化的作用。”[3]目前, 南音的净化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从音乐治疗学上讲, 南音可以减少人们的烦闷和痛苦, 从人类学角度讲, 南音可以弱化人性的缺点, 提高人格品质, 从社会学角度讲, 南音可以使人生活规范, 使人生变得一致, 从而使社会变得和谐。

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中, 音乐美育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净化理论。南音的美育功能就是以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来承担国民精神与情感的重建, 通过南音传递海内外侨胞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审美愉悦为人们疲劳的心灵提供一个音乐的空间进行歇息。因此南音审美教育应该通过“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净化现代人浮躁不安的心灵, 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 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 让世人都能发现南音之美, 感受南音之净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南音就如一颗稀世瑰宝, 折射着空灵与净化的美学光芒。无论是寻找南音之美, 还是南音之空灵, 或是南音之净化, 在自然与艺术的背后, 总有一种力量使人们想进一步的欣赏它, 了解它, 评判它。对南音用心就有美感的诞生和心灵的释放, 或许这还是因为一切美学都来自心灵的缘故。一把琵琶, 一本工尺谱, 就可以演绎出淡雅清新的意境, 我想, 这就是散步于南音美学之后的诠释吧。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

[2]张美萍.宗白华“空灵”美学思想论[J].中南大学, 2009, 5.

[3]王珊.泉州南音概述[J].中国音乐学, 2007, 2.

[4]王丹丹.南音腔韵的艺术特征、表述形态及其价值观[J].人民音乐, 2003, 10.

篇4:读《激荡的百年史》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国际的和国内的许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复杂过程。但在诸多因素中,总有一些是主要的,它们对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有着决定性的、深远的影响。近百年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一跃而为世界第三位工业大国,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正是《百年史》着重回答的问题。

日本社会的现代化,是以输入西方文明为契机的。日本人民素来有主动汲取外国先进文化的好传统。德川幕府时期,为了维持国内封建秩序,对外实行“锁国”政策,一八六八年明治维新开始后,以天皇为首的领导者们痛切感到日本与西方的巨大差距,毅然变“锁国”为门户开放。他们怀着“求知于世界”的强烈愿望,大胆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重金聘用外籍科技、管理人材,千方百计振兴产业、发展贸易,很快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尽快复兴被破坏了的国民经济,日本掀起了更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热潮,一九五○年至一九七九年的二十九年中,共引进技术三万一千多项,对日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高速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学习外国方面,日本不仅重引进,更重创新。正如《百年史》所指出的:“日本人能够把从外国学到的技术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发展,然后制造出更优良的东西”。他们十分重视消化、吸收和改良引进的外国技术,并努力加以创造发展,使之更适合日本的实际情况,为此不惜投入巨额资本和大批精干的技术力量。例如日本的化学纤维、彩色电视等生产技术本来是从美国引进的,可是经过自己不断改良和创新,已使产品的质量、成本等项指标超过美国,风靡世界市场。再如五十年代,日本分别从西德、苏联、奥地利等国引进了钢铁工业“六大技术”,经过一番综合消化吸收,几年之内就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本国特点的、世界第一流的钢铁技术体系。日本的经验充分说明,任何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要搞现代化,都必须善于学习其它国家先进的东西,建立广泛的国际联系,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并要在学习、引进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特点,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力求达到更高的水平。妄自尊大、盲目排外固然是愚蠢的,但妄自菲薄、一味地模仿别人也是没有出息的。

我国早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就搞过洋务运动,后来还有过“百日维新”,在学习外国方面,起步并不算晚,但为什么没有成功呢?撇开政治上的原因不说,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我国长期忽视、乃至摧残教育事业,未能培养出一大批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所必不可少的优秀人材。没有人材,就好象没有“土壤”,引进的外国技术是很难在国内扎根的。日本历来对教育十分重视,把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不遗余力地进行所谓“人力开发”、“人力投资”。早在明治时期,日本政府就以极大努力普及国民教育,一九一二年,青少年就学率已超过百分之九十五。明治年间还建立起东京大学、一桥大学、早稻田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大批技术人材、管理人材和高质量的劳动力。战后,日本更加注重“人力开发”,国民教育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近些年来,平均每年的大学升学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日本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把这个国家夷成废墟,然而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人的知识和能力却没有丧失,正是凭借这一优势,日本才得以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从一个百业凋敝、奄奄一息的战败国跃居世界前列。正因为如此,《百年史》一再强调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教育在现代化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这大概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化的最大特点。”

在日本人看来,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国民的优良素质。这包括勤奋工作、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崇尚节俭、艰苦创业的作风,旺盛的求知欲、远大的眼光和强烈的使命感等等。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精神力量,成为克服困难、创造“日本奇迹”的原动力。《百年史》具体地描述了战后初年日本人民“养无食、居无屋”的艰难生活:“本来就不充分的(大米)定量供应都难以维持”,居民“只好在临时搭起的小屋暂避风寒”,“公务人员由于无家可归而睡在办公桌上”,教师们“因为没有教室而在露天授课”。但是,即使在这样悲惨的境况下,日本人民也没有心灰意冷,他们勒紧裤带、满怀信心地投入了复兴经济、重建国家的事业。一直到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已实现了高速增长,人民的收入水平和公共福利仍低于西欧北美。这一方面使得日本商品因工资费用相对较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很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又使国民收入中可以有较大的份额用于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由于日本人民能够在较差的物质条件下孜孜不倦地工作,而被一些西方人称为“住在兔子窝里的工作迷”。这种精神确实值得赞佩。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在较短时间实现现代化,应该更有必要和可能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日本是一个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生产和流通活动主要是由私有制企业自主进行的,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的源泉。但政府也通过制订指导性计划和各种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积极的干预。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中,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是比较成功的。二十多年来,日本政府先后制订过包括著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内的九个综合性中长期计划,每个计划都明确提出了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以及准备采取的措施,对私人资本的投资活动和生产活动进行指导。这种计划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也不直接下达到企业,但由于政府和企业的利益、目标和方法基本一致,并且在编制计划过程中进行了协商,同时,还由于人们相信政府比私人企业掌握更多的知识、经验和情报,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经济发展的前景,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企业都乐于参照计划的要求去扩大投资、开展经营。

日本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除了通过编制计划指示方向外,更重要的是依靠一系列经济政策调节企业的活动。如实行低利率政策,向企业提供大量贷款,鼓励它们投资;采取各种特别减税免税和发放补助金等项措施,扶植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政府负责公共投资,填海造地,修建港湾、道路、水道等,为企业的生产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一般说来,这些经济政策和措施都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取得的效果也是显著的,这一点,在《百年史》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仅以外贸政策为例,战后很长一段时间,政府为了保护国内脆弱的工业基础,同时根据黄金和外汇储备不足的情况,一直实行对外贸易和汇兑的统制政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等到国内工业强大到足以对付国外任何竞争的时候,又转而采取贸易自由化立场,“废除一切保护政策,驶向经济竞争的惊涛骇浪”。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进一步促进了国内技术设备的更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为争夺更大的销售市场创造了条件。由于实行这种明智的外贸政策,使日本的出口贸易长期保持着占世界首位的高增长率。

当然,日本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存在着它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又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如环境污染、通货膨胀等等。但总起来看,它的经济发展是成功的,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我国是拥有十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家底很薄的穷国,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不能照搬任何国家的现成经验,必须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开辟一条自己的道路。而这只有在认真研究和吸取别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因此,读一读吉田茂的这本《百年史》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篇5:读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后感

《百年孤独》在新概念选手中颇受欢迎,因此我对它一直有着好奇的渴望和虔诚的心态。带着不成熟的理解和不内涵的见解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像是看着六代人扎扎实实地生活,却始终离不开孤独。

或许命中注定吧,尽管在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这两个名字的循环中家族看似会繁衍下去,尽管吉普赛人、政府、战争、火车和香蕉种植园的到来曾一度让这个宁静落后的村庄变得繁荣喧闹,但整个家族还是逃脱不了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一棵树上,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的命运。

是文明促成了孤独吗?还是人的内心本来就属于孤独?

怎么时间老是在打转转啊?乌苏拉说道。或许这个家族乃至整个寰宇都是沿着一个无边无际的圆圈运行的吧,所以人类才注定孤独,注定看见繁荣昌盛也只是看见了美丽化作的泡影。

在我看来,孤独的人大抵两种:自负与自卑。

自负的人通常有自负的才华。他们超出常人而用慧眼看世界,理解层次不同,交流自然成障碍。于是他们干脆自行研究,不理会众人,似乎形成了至极的境界而求新的突破,领悟常人所不能领悟的玄妙。在常人眼中,这便成了孤傲。而先驱大多是在这样不能被人理解的状态下产生的。就像布恩地亚是因为过早地知晓了家族的命运而被视作疯子一样,先驱总是孤独的。

自卑的人大多缺少自负的资本。他们在某些方面低于常人而用更忧郁的眼神看世界,自觉不如众人,交流也自然隔阂了。

当人们兴趣使然地谈论着一些话题时,他们只能蜷缩在角落里做听众。热闹是他人的,他们只会用冷漠的心态面对世人。在常人眼中,这便成了孤僻。就如奥雷良诺在自卑中挣扎一样,封闭的世界注定与世隔绝的。

篇6:一场非凡的冒险——读百年孤独

其实仔细算来,我读《百年孤独》不下三次,但是每一次看了都不知道我看了什么,最多只能记得一件事,我看过这本书。所以,当这门课我们小组选了这本书的时候,我真有点害怕重蹈覆辙。想不到,这一次看的感觉和之前相当不同。也许是因为我长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我终于体会到了孤独一次的含义。于是我学会了品味《百年孤独》。

还是先谈谈我是如何看这本书的吧。首先,要记得名字和人物的关系。要知道,这可是布恩蒂亚家族的兴衰,总共跨越了七代人。而且其中的男性不是叫阿卡蒂奥,就是叫奥雷连诺,又或者叫阿卡蒂奥.奥雷连诺。如果不小心记错了人物关系?可以翻回前页再看一次。这本书出现的人物很多,起码超过了上百个,想要每一个都记得真的很难。但是,当终于顺利理清了其中的关系,就会渐入佳境。

在这本书中,我觉得最奇妙人物,也让我最为喜爱的人物就是吉普赛人梅尔加德斯。他的生和死以及死后的情况,都让我像在经历一场冒险。他能死而复生,虽然他出现的次数可能不是最多的,可是他贯穿了整本书。他带来的新事物,他的知识,他的预言,全都令我目眩神迷。在后来奥雷连诺.布恩蒂亚看完了他房间里的书,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就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这对我这种企图在学海中摸出一条固定的航线的人来说,是一件多么值得向往的事情啊。

作为吉卜赛人的梅尔加德斯是神秘的,我们不知道他来自哪里,不知道他曾到往何方,不知道他了解什么事情,甚至,我们一直不知道他是否死亡。梅尔加德斯在世界各地流浪,死神追随着他,他曾经染上过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他甚至在新加坡的海滩上患疟疾而死。可是,在马孔多这个镇子出现了失忆症的时候,他又带着奇妙的药水神奇的出现了。而且他留在了镇子上,原因是——他忍受不了孤独。这个原因在情理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因为当我看着《百年孤独》这个书名之初,未曾想到有人会这么说。可是在布恩蒂亚的大房子中,他迅速地衰老,又渐渐陷于孤独之中。在他死之前,他说“我是永生的”。事实证明了,他确实和布恩蒂亚家族永生了。他的知识曾间接地引导过奥雷连诺上校的革命,他的幽灵曾传授奥雷连诺第二知识,曾庇护过奥雷连诺第二躲避军官的搜捕,此幽灵也曾欣慰地看着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开始解读他的手稿,然后他就可以“放心地走到最终死亡的葬身地去”。于是,梅尔加德斯的房间的魔力终于消失。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是是布恩蒂亚家族,甚至连马孔多这个地方也一直受着他的影响。因为马孔多这个村子的领头人霍.阿.布恩蒂亚相当信任梅尔加德斯,也相当喜爱他带来的各种科技和知识。他的后代,几乎每一个名为奥雷连诺的后人都被他的知识深深的影响过。

在书中,吉卜赛人在说梅尔加德斯死在了新加坡后,流浪人提到过“梅尔加德斯部族已从地面上消失了,因为他们竟敢超越人类知识的限度。”梅尔加德斯居然还是一个部族?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谜题。在我看来梅尔加德斯就像喀戎那样的预言家,他知道所有的事情,却不愿意告诉别人,或者说,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幸好,我们在最后还是通过奥雷连诺.布恩蒂亚解读出的手稿,知道了他对布恩蒂亚家族的预言,于是清楚了一切。他就好像是魔鬼派遣来,收割布恩蒂亚家族的灵魂的使者。当我看到奥雷连诺.布恩蒂亚解读他的手稿的时候,我感觉到的是一股寒意从我背上升起,孤独的幽灵一直在笼罩着布恩蒂亚家族,有一双手将他们如棋子般摆放、移动。他们曾有人以为自己已经逃离那个棋盘,然而最终却发现连逃离这个行为也是早被预设。

篇7:读百年孤独

有人说,看《百年孤独》,只适合在内心真正孤独时慢慢地融入。整本书中找不到有和现实世界相对应时间的描述,但会让人没有缘由地相信的确有一个叫马孔多的小镇,有一个用百年时间以七代人诠释了人类孤独的庞大家族。小说涉及到的人物复杂纷繁,在这里重点说一下布恩迪亚家族第二代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故事。尽管书中描写他的文字只夹杂在三分之二的篇幅中,可上校极具代表性的性格特征和传奇人生经历,值得细细品味。

时代先驱:进取与背弃的孤独。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注定是个有着不凡能力的天才,一个时代的先驱。小说开篇就提到了上校: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上校在父亲老布恩迪亚的影响下迷上了炼金术,研究各种实验。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进取渴望。封闭落后的原始文明需要这样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打破枷锁,可同时这也注定了上校的格格不入,他几乎不与外界联系,沉迷在一个人的狭小空间,思维却跳跃在迷幻的时空中,就像他“在母亲腹中就会哭泣”、“有预言能力”一样让人觉得怪异。村民面对他的科技成果只有一时的惊喜,随后忘得烟消云散,仍然以“平均年龄不超过 30 岁,没有死亡”为骄傲。

上校陷入了村民背弃和渴望进取的矛盾中,孤独就此扎根。

疯狂战士:理想与现实的孤独

战争期间,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作为一名战士以近乎疯狂的态势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中,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顽强地抗争。

算命女人曾经说“你适合打仗,百发百中呢”。上校果真成了军人,如宿命在驱使。“他一生发动了三十二场武装起义,逃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伏击和一次枪决。”永无休止的战争把激情和热血消磨殆尽,他终究还是没有逃脱孤独的魔爪。

上校参战的目的是获得尊严和自由“,战争的恶性循环”使他“越发老迈,越发衰朽,越发不知为何而战、如何而战、要战到何时”,于是原本怀揣着美好 理想的上校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丧失了理智,以残暴凶狠的行为行尸走肉般地活着。有时候他天真地以为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殊不知在愚昧的思想、落后的制度和涣散的民心背景下,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悲情英雄:逃离与相爱的孤独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是个英雄,在民族解放和发展的道路上顽强地探索,却又逃脱不了悲情的命运,孤独地老去。

上校又回到了马孔多,孤独已像瘟疫一样在惨遭践踏的土地上肆意地蔓延。上校一直在逃离着现实生活,面对如今面目全非的马孔多被火车、电、香蕉种植园带离原始向资本主义社会靠拢,他无动于衷。战乱时代造就了他的传奇,他却在迟暮之年仍旧饱受孤独的煎熬,只因他从没学会去爱,没有感受过爱与被爱的幸福。

篇8:观海,听涛,读百年沧桑

一直困惑于瞭望台的选址,不在青岛最高点,却在市内第二大山头。

今日踏入青岛山炮台山遗址公园,想要寻找答案。

走在林间道上,两边郁郁葱葱,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透过林间缝隙,晴空投来碎影,洒在地上,格外清爽。继续走着,期待前方问题的解答,却又有些留恋走过的路。

路不是很长,却十分平整。走着走着,一下子明朗起来,原来是到了制高处。碧海青天尽收眼底,霎时间明白瞭望台的选址确实合情合理。青岛山并不是青岛最高点,却有着极佳的视野。据说,一百多年前,德国地质学家专门考察,将青岛山视为青岛前海最佳观测地点,这里可以环视四周。

青岛山,因清末在山下建有青岛村而得名。青岛山海拔128.5米,属市内第二大山头公园。她面临大海,背依闹市,位于新老市区中心,是市南、市北两区的分水岭,不愧为岛城最佳观景平台和视觉走廊。可以说,青岛山代表着青岛的视野,前卫而广阔。

举目四望,近些的汇泉广场人来车往,直逼眼帘;远处的大海雄浑辽阔,涛声阵阵。像极了曹操《观沧海》中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看着眼前壮丽风景,最后竟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也许青岛山不是青岛最美,可是这里的却因四周而愈发美起来,青岛的碧海青天一览无余,别有一番景致。

谁能想到,如此美丽的环境,百年前却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历史不会忘记

不远处的重炮昂首而立,让人不觉想起戚继光的那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胸中随之荡起一阵浩然之气。

伴随着远处阵阵涛声,似乎可以听到克虏伯大炮的轰鸣。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竞相在中国夺占土地。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迅速在青岛修建了一系列军事要塞和炮台。青岛山南、北炮台就是当时修建的两座永久性炮台。

青岛山炮台始建于1899年,历时6年完成,工程浩大,耗费甚巨,是青岛军事要塞的指挥中枢。南坡炮台安装两门210毫米克虏伯大炮,北坡炮台安装四门280毫米克虏伯大炮。德国、日本等军事专家和历史学者视之为德军在青岛诸炮台中“最重要者”,“可以抵御来自海湾的任何进攻者”。青岛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德军驻青最高统帅部。

1914年日帝国主义出兵中国意图取而代之,日德青岛之战爆发。兵败之际,德军“愤恨之余将该炮台炸毁”,但仍有部分保存较好,尤其是青岛山炮台地下指挥部。因此,青岛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唯一的主要战场遗址。

此后,青岛山几经易名,直到1922年我国收回青岛主权。从北洋军阀时期至美蒋统治时期,青岛山一直是青岛地下指挥部和重要军事阵地。1949年青岛解放后,青岛山仍然维持其军用功能直到1976年。足见其重要性。

联想到此,美景还是美景,触摸到青岛山的沧桑,已多了些沉甸甸的记忆。

直观地下要塞

若说瞭望台彰显着青岛的眼界与胸怀,整个地下要塞则代表着青岛的厚重与坚毅。

德军战败时,虽然炸毁了炮台,地下指挥部却保存下来,一直到现在。

走过三重门,进入了地下要塞内部。1米多厚的洞壁,在当时是任何炮火都无法击穿的。在这样的厚壁下,却没有窒息的感觉,不自觉为当时的空气循环技术感到惊叹。

据了解,该指挥部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共有大小不等42个厅室,三层立体结构,局部五层,顶部装有铸铁旋转瞭望塔,分为指挥、生活、后勤三个功能区,使用劈山、浇注、回填式施工方法建成。先后为德、日、美军所用。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功能之完善,当时堪称亚洲第一。

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地下要塞。记者发现,工作人员复原了当时的场景,有些暗的周遭恰巧提供了联想的空间。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德军生活的画面:指挥区的军官眼盯着地图,过道站岗的士兵似乎有些瞌睡,工人不住地将炭火塞进祛潮的锅炉。洞中环境虽稍显清冷,内心却早已波澜澎湃。

因为文化而独特

去观海听涛,可以来青岛山;去感受人文,重温历史,这里是最好的去处。

教育功能是很多景点所欠缺的。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性、历史性的课题。需要历史地、长远地去思考,更需要全新的开拓性的探索。

青岛山将自身定位为教育基地,而不是不是单纯的风景区,发挥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逐渐走出了自身特色。

青岛山炮台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设施最完善的一战时期亚洲大陆唯一战场遗址。它是帝国主义侵占青岛的历史铁证,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

作为山东省、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3A”级旅游景点,游客在这里能找寻到当年德、日、美帝国主义列强霸占、凌辱青岛的缩影,能感受到百年青岛的历史沧桑,可谓青岛市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教育资源。

1998年,青岛山炮台教育基地成立后,不断加强文物场馆的保护、教育功能的提升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如今已成为市民和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第二课堂”。

“走进历史的硝烟,您可凭吊炮台,追思古人,感受青岛百年历史的沧桑;融入大自然,您可凭高观海,游山踏青,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

这就是青岛山,因为历史而深刻,因为文化而独特。没有空洞的复制与模仿,而保留最纯真的独一无二。也许,这正承载着中国旅游教育功能发展的寄托。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直觉得,青岛山像是一位老兵,凝望这片海,诉说这座城。

百年来,青岛山见证岛城的沧桑。从苦难中的重生到新时代的崛起,老兵见证了青岛的成长历程。硝烟散去,重见光明。士兵早已不再年轻,依然守护着这片海。从起步到振兴,青岛发展了,青岛山并没有被忘记。多年来,青岛山炮台教育基地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接待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视察,得到了广泛赞誉。特别是央视播放《青岛要塞》以后,青岛山炮台遗址的知名度大幅度提高,客流量增势更劲,其在青岛市民众和青岛历史中的地位日渐凸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年已过百,老兵却用不老的青春向人们讲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阐述青岛的眼界与胸怀,青岛的沧桑与沉淀。青岛山有着青岛最广阔的视野,最丰富的阅历,最宽广的胸怀,却从不强出头。今天,山头已经长满花草,岛城迎来了发展春天,当你举目了望,看看到这片海,这座城,崇敬之余绝对会多一份喜悦。

篇9:读《百年孤独》有感

半年前,偶然的机会,接受了梁文道先生在凤凰卫视某栏目中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著《百年孤独》的推荐。

但是,最初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了几十页,就被里面纷繁冗杂的众多人物的名字所困惑,被直白生涩的翻译所纠结,也被里面混乱的情爱情节所厌恶……

半年后的现在,重新打开这本书,怀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心态,以及试图解开自己对文学可能的既有的偏见,至少,诺贝尔获得者的著作一定有值得一看的理由,开始认真看完这部著作。于是,认真将每个人物按照的出场顺序以及人物间的裙带关系,在读书笔记上用简易图标描画出来,也将地点的先后顺序标好,企图在图上和自己的大脑中重现百年孤独的每个情节。

篇10:读《百年孤独》有感

静谧安宁的马孔多小镇映射着这个时代的缩影,勤劳的乌苏娜尽其一生也没能挽回家族衰落的命运;奥雷连诺的宿命在他的后代身上不断重演;猪尾巴孩子的咒语并没能阻止布恩迪亚和他的姑姑相爱;“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吉普赛人的预言最终实现,伴随最后一个人的离去,经历了兴衰荣辱的马孔多小镇也被一阵飓风卷走,只留下笼罩百年的孤独。

剧情虽然荒诞不经,却给人无限遐想。在最迷茫的时期读了这本书,用了很长时间来思考,从小说回到现实,关于放弃和坚守,逃避和面对,突然就释然了很多。我们何尝不是马孔多小镇的居民?我们孤独的来到这个世界,驻足在各自的小镇,有人安于现状,有人拼命逃离,有人被吉普赛人的魔术勾起不安分的灵魂,有人永远对外面的世界无动于衷。而最终,所有人仍旧不可避免的孤独的离去。无论怎样的人生,最后都殊途同归。如果我们能够活过百岁,或许真的能够看见命运的惊人复制,而我们穷尽一生去追求的结果其实也早已注定。“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一切都会逝去,唯有孤独永恒。这一生中,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不是父母,不是爱人,也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可是我们身边有多少人能真正静下心来享受孤独?曾经也害怕一个人,吃饭都要找个伴。直到那一年,独自休婚假去南方,经历了一次从害怕孤独、适应孤独到享受孤独的过程。一个人的旅途,自由的呼吸,自在的行走,和内心对话,与自己相处,带着怜悯出发,心怀感恩回家,感谢没有人陪伴的十八天,让我看到更加坚强的自己。

现在每天忙碌的生活,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于是在下班后,选择一条风景最美的路回家,在周末的清晨慵懒的坐在窗边晒太阳,心情低落时听温暖的音乐,失去方向的时候读一本好书。享受孤独,成为我犒劳自己的方式。后来看到一篇文章:如果你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孤独是你的必修课。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孤独,与其逃避不如面对,真正能平静自己的只有自己。

感同身受,我们都只是旅客,暂时住在此生和此身。如果不能在孤独中找到答案,那么当答案昭然,我们往往措手不及。因为吉普赛人的预言实现的那一刻,便是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人生短暂,不过百年。孤独始终,如影随形。

篇11:读百年孤独有感

【篇一】读百年孤独有感

单从读《百年孤独》的直观感觉来说,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与以往容易入书入戏的我不同,百年孤独里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生离死别似乎和我之间隔了一层下雨中的玻璃墙。每当我似乎身临其境的时候,总有一层新雨将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许是因为作者总以戏谑的口吻描述类似神话的种种场景,也许是因为书中人物狂野的孤独离世俗的自己太过遥远。

整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从家族第一个霍赛阿卡迪奥,到最后一个具有家族明显特征的奥雷良诺。从高傲果敢轰轰烈烈的奥雷良诺上将到精力充沛平凡而伟大的乌苏拉老妈妈,从纯洁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丝到喜欢热闹以至于娶了两个老婆的双胞胎之一。

一部繁杂庞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脉络清晰的地方兴衰史。在时间的洪流中,个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显得那样无力。羸弱娇小的被夺去生命,孤独执着着的留下悲伤的痕迹。无端去世的雷梅苔丝的萝莉像被作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后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贝卡执着的不肯死去。经历夺走3000人生命的阿卡迪奥得不到任何人的相信。他们都是人群的异子,孤独的极端。

对于我,则早已习惯了与孤独为伴,未必开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让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周日的下午让它陪你晒晒太阳,晒晒俱疲的身体与心灵。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周期性的抑郁,不妨看看这本书,让书中孤独人的鲁莽激起你无畏抗争的勇气。也许,我们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别人眼中。奥雷良诺上将死去的时候,我心中一阵痛楚,就是这么想的。

我相信,这本书能给我的,远远不止于此。

【篇二】读百年孤独有感

用了一个月时间,看了《百年孤独》这本书。现在看完了,回过头来想了想“百年孤独”这个名字。可以把“百年孤独”这个名字拆开来品了一下。“百年”可以表示年代的长久,也就是说拉丁美洲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孤独”,造成拉丁美洲孤独的原因是什么呢?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拉丁美洲的近代史却充满了耻辱与压迫,血型与悲剧。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这片神秘土地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在作者进行创作的七十年代,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处在军人政治的统治下。

作者描绘了马贡多的兴盛和衰亡,在这个小小的城镇里凝聚了哥伦比亚丰富的史实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哥伦比亚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以前,经历着一个原始落后,但没有骚扰的和平时期。想当初,马贡多何尝不是这样。居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耕种牧畜,朴实勤劳,与世无争。用书上的句子就是“在许多村庄中,马贡多是最有秩序,最勤劳的一个。那真是一个幸福的村庄,那里没有一个超过30岁,也从未死过人。”“这块天地是如此崭新,许多事物尚未具名,提起来还得用手指指点点。”但是,其愚昧落后的现象之一就是近亲结婚。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五代人和第六代人,都生下了一个长猪尾巴的人。因为愚昧,社会无法进步,落后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绝对不能闭关自守,这样只会让马贡多,拉丁美洲永远的孤独下去。

在布恩迪亚家族中,夫妻之间,父母之间,父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贡多镇,而且由于渗透了愚昧的思想,成为阻碍国家进步的绊脚石。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命中注定百年孤独的世界最终会获得并将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后来殖民者虽然给拉丁美洲带来了西方文明,似乎改变了它与世界隔绝的独立状态,但是他也掠走了大量的宝贵财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痛苦。

如果拉丁美洲能够在殖民者侵入之前觉悟,拉丁美洲命中需要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拉丁美洲感到孤独的原因就是一位闭关自守,造成愚昧思想,二“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脱离孤独的状态的途径也就是孤独的反面--团结起来。

【篇三】读百年孤独有感

刚开始看《百年孤独》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奇怪的地方,首先,布恩蒂亚家族中的人名反复用的都是阿卡蒂奥和奥雷连诺,这也仿佛他们的生活一直是在一种可怕的循环中度过的;其次,故事的情节很具神话色彩,死去的人可以因为按奈不住寂寞从新回到人间,甚至与活人交谈。这也引起了我看下去的冲动,这是一个仿佛描述一个国家百年的繁衍与生存、耻辱与压迫的故事。

霍阿-布恩蒂亚带领他的妻子,以及他的亲属朋友们历尽千辛来到了一片未开垦的土地上,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这块后来被命名马孔多的小镇上,蕴含了无穷的神秘,但似乎又令霍阿--布恩蒂亚陷入了无穷的孤独。在他身上也体现了那种可怕的循环,在他对创造发明产生厌倦以后,便整日地呆在实验室里制作金属金鱼,每做到二十条的时候就将它们熔化重做。他的后代奥雷连诺又从战争走向孤独,终于也陷入了循环制作金鱼的怪圈中。

家族一代代地传承,又一代代地都是那副孤独样,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代奥雷连诺--布恩蒂亚的出世,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入驻,不仅是布恩蒂亚家族,整个马孔多已经开始没落了。那本羊皮书卷上用梵文字描述的这个家族从建立到没落其实已经是注定的宿命,终究是一个可怕的循环。

《百年孤独》读完后都会给人留下一种沉重感,我认为这种感觉才是作者真正想传达给读者的。

【篇四】读百年孤独有感

《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人,这本书是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南美著作。

我要诚实的说,这本书读起来对我的吸引性似乎不大,以至于读到快一半的时候并没有品读出任何好的东西,如果我非要给自己一个慰藉,那就是在这几天的沉寂氛围中获得了熏陶。似乎你不得不思索,读书除了启迪和思索外,有种无形的影响必然存在。

夜晚,突然间醒来,书中人物的心灵世界以一种无形的形式在我脑海来回回荡。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天马行空的思想,最终死在栗树下,乌尔苏拉为了显示晚年活力仍存隐瞒着自己的眼盲,奥利里亚诺?巴比伦拿着羊皮卷破译家族命运密码“家族的第一人被困在树上,最后一个正被蚂蚁吃掉”,奥利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制作小金鱼,蕾梅黛丝升空,还有最后一个猪尾巴男婴被蚂蚁吃掉和荒凉的布恩迪亚家族彻底在世界上消失。那时通过对这些情形的感应,对孤独有了这样的一个理解,孤独好似产生于人内心深处无法与人诉说的诡秘和羞于与人诉说的秘密,而这两种状态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你的行为,进而形成与外界难以交流或不屑交流的巨大隔阂。

布恩迪亚家族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孤独,他们倍受心灵的折磨,同时又独自享受着那份孤独。孤独是什么,也许是内心最深的秘密。孤独是这个世界上永远也根除不去的东西,它好似心灵的黑洞,甚至连自己都难以窥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孤独,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不想与任何人诉说你的煎熬,在折磨中忍受着孤独,你又喜欢躲在无人的角落默默享受着这份孤独。

篇12: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此后的中国,历经百年动荡,虽说国家本身积弱不振,让人有机可趁,但为了巩固庞大利润而不惜出兵其它国家,却也是英国必须承认的历史错误。

然而,過去从鸦片中获得庞大利润的英国政府,后来却决定全面管制鸦片,即便得放弃庞大利润!

想了解英国政府为何支持对中国开战,后来又决心管制鸦片,像鸦片这样的刺激精神药物(其它还有咖啡因、烟、酒、大麻、可卡因等)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过程究竟为何?对人类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有什么影响?David T. Courtwright的《上瘾五百年》是绝对不能错过的重要作品。

David在书中从精神刺激药物的汇聚开始谈起,无论是三大药物(酒精、烟草与咖啡因)还是三小药物(鸦片、大麻、可卡因),在人类早期,都只是在特定的民族/部落流传的药品(主要作为治疗疾病与巫术的媒介),直到15世纪地理大发现后,越洋贸易崛起,方便携带、保存、药效(好)、成本(低)、货源无虞的药物们,随着欧洲的商船被带回西欧,再透过西欧船只传播到全世界。也就是说,药物,不过是地理大发现后被传播到全世界的动植物的一部分。

不过,诚如部分植物(如马铃薯、玉米)栽种过程的全球化对人类饮食习惯产生巨大影响,药物透过越洋贸易而逐渐往全世界扩展的过程,也对人类的精神刺激造成了巨大影响。好像前面提到的鸦片,英国不接受中国的禁烟政策,最后决定出兵攻打中国,迫使中国开放港口通商,对日后中国的影响很深。

要知道,在19世纪之前,无论是三大药物还是三小药物,管制的国家并不多,当时的殖民帝国着眼于药物带来的巨大税收,挟药物之力,开拓世界市场,以刺激精神药物作为控制劳动力的手段,让工人乖乖卖命工作(不只是宗教,烟酒也都是人民的鸦片),还有药物本身的医疗功能,加上当时人们对于药物之危害不了解,让这些获利极高且便于控制劳工的药物,随着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传往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就算是现在被列为禁药的安非他命,过去不但曾经是合法药物,而且还被广泛分赠给上战场的士兵使用。

此外,David透过药物传播史的文献资料发现,药物们之所以能够席卷全球,广被接受,除了使用之后对人的精神产生刺激(愉悦)、可以减免痛苦、逃避生活中的困难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理由,是药物的“提神”功能(如含咖啡因的茶、咖啡、可乐),“提神”能让排满工作与行程的资本主义人提高工作效率,赚取更多利润(赚取利润之后,再将收入用于购买提神药物,形成循环)。

也就是说,David试图从宏观的人类集体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人类”这一物种在最近五百年来对于刺激精神药物的集体上瘾史的发展过程。有别于从个人意志力或生活习惯偏差的角度来探讨个人为何染上药物滥用的恶习,David从更广泛的世界政经结构的变迁带出人类集体对刺激精神药物的上瘾乃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真实。

Daivd发现,某些刺激精神药物之所以能够广为流行(且在日后不被各国政府查禁),乃是这些药物符合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需要(提神醒脑、麻痹痛苦),能为资本主义服务,能帮助资本家控制、奴役劳工,甚至能让劳工自我规训,成为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好工人(想想,今天我们有多少白领上班族,每天得先喝一杯咖啡才能上班)。

另外一些药物(如大麻、可卡因、安非他命),则因为过于强调享乐功能,且容易让人重度成瘾(成瘾之后将无法正常工作,不像咖啡因成瘾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正常工作,故而此类药物上瘾者多半沦为社会边缘人,且人数相对比咖啡因上瘾者来得少),严重危害国民身体健康,国家也必须为了这些类型药物成瘾者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于是乎,在进入20世纪之后,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开始联合起来管制某些类型的药物,不再放任其流通(除了作为医疗使用,但也必须严加管制),即便得放弃庞大的税收(如英国后来还是放弃了对中国继续倾销鸦片,即便他们打赢了战争)。

现代资本主义为了顺利运转,从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时期所发现的刺激精神药物中挑选出能够帮助人们提神醒脑(如含咖啡因药品)、麻痹痛苦(如烟、酒),成本相对便宜许多,方便制造流通,且上瘾之后的副作用小的药物,合法地开放给一般民众使用,努力工作之后再掏钱换取能够麻痹痛苦、提神醒脑的刺激性药物。刺激精神药物成了资本主义的永动机,稳定地提供工作机会给所有人,自己再从中获取庞大利润。生活在此一机制下的人类,要从刺激精神药物中完全拔除显得不太可能,唯一能做的,似乎是两权相害取其轻,选用付出的成本小而获利大,也就是各国政府核准的合法刺激精神药物使用,拒绝成本大而收益小的非法(管制)药物的原因。

篇13:读《百年孤独》有感

第一次接触《百年孤独》是在高中的语文课本里面,我被作者笔下虚实交错、曲折离奇、色彩斑斓的壮阔画卷所吸引了。在大学里我利用课余时间吃力地读完了这部“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读得不深,姑妄言之吧。一般谈及《百年孤独》,肯定不能不谈的三个方面就是史诗、魔幻、孤独三个方面。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吧。

虽为魔幻,但作者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真实的社会历史现实。《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镇其实就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布恩迪亚家族的苦难历史其实就是拉丁美洲的苦难历史。作者在书中对拉丁美洲的苦难历史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积极的探索,书中种种魔幻的情节看似荒诞,其实就是拉丁美洲苦难现实的反映。从1830年至十九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书中的“魔幻”情节虽然已经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但却是在拉丁美洲大陆(比如哥伦比亚)确实发生过的。作者在描写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的百年历史时,把历史和现实架构成循环往复的情节:马孔多从最初的开发、内战、香蕉热、罢工、死亡等,又回到初建时的贫困落后和与世隔绝,最终被风吹得无影无踪。这一百年,从零开始又回复到零,增加的只是人民的苦难。这说明拉丁美洲的百年,并没有改变贫困、落后、愚昧的困境,人民只能在无助的循环中继续寻找适合自己民族的道路。

魔幻是《百年孤独》赖以成名的属性。马尔克斯为了达到魔幻的色彩,在创作手法上大量使用夸张、重复、隐喻、象征的手法。如本书写外部文明对马贡多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魔幻化了: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又如写夜的寂静,人们居然能听到“蚂蚁在月光下的哄闹声、蛀虫啃食时的巨响以及野草生长时持续而清晰的尖叫声”;再如写政府把大批罢工者杀害后,将尸体装上火车运到海里扔掉,那辆火车竟有200节车厢。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词说:“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贡多的世界,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自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领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统观全书,魔幻现实主义可谓无处不在,被运用到淋漓尽致。这正是让人深深着迷的地方,总有出乎意料的结局,总有让人哭笑不得的荒诞事件,总有古老而诡异的传说,总有让人为之猎奇的神秘要素。

《百年孤独》,既然题名为孤独,那么孤独定不可少。在阅读《百年孤独》相关评论的时候,有很多人的手法都共同指向一个方向——布恩蒂亚家的人都天生孤独,不可避免。而作者在书中也有一句在知名度上仅次于“许多年后,当怎么怎么样时,谁一定会回想起那个怎样怎样的下午”的话,这句话的内容是“布恩地亚的子孙们尽管相貌、肤色、性格各不相同,但从他们的眼神中一眼便可以认出这一家族特有的孤独神情。”如果说前一句话代表的是《百年孤独》打破了叙述时间的限制,那么后一句话代表的则是《百年孤独》中所要传达的孤独之情。孤独是人们面对现实时采取的逃避厌世的人生态度,作者认为这就是拉丁美洲百年来走不出苦难循环往复历史的精神原因;自闭自守使得拉丁美洲长期处于落后

愚昧状态,如果再不打破闭塞和混乱状态、再不团结和自强,拉丁美洲就会和布恩迪亚家族一样走向毁灭。作者在书的结尾表示了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希望: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由苦难的封闭的拉丁美洲我想到了我国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的愚昧政策,当世界历史向前推进的时候,封建统治者们却还沉睡在“天朝上国”美梦中,与世界大潮渐行进远,直到西方列强舰炮的轰隆声到了国门才猛然惊醒。

宇宙之间,从宏观到微观,任何事物只有呈开放系统,才能有变化和发展,否则就要僵化和停滞乃至灭亡。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对外开放是主流纵观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凡是兴盛的朝代无一不是对外开放的。

上一篇:英语的练习题及答案下一篇:加油站现金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