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一百年读后感

2024-04-27

跌宕一百年读后感(通用13篇)

篇1:跌宕一百年读后感

《沉睡一百年》这篇文章写了“我”上了初中以后,睡眠严重不足,“我”渴望成为睡美人,睡上一百年,那该多好啊!文章还讲诉了:一次语言课上,“我”因为没午休而上课时好想睡觉,先是硬撑,然后眼皮不受控制,最后下巴与桌子N次接触。等到美妙的下课铃声响起时,“我”再也受不了了,倒头大睡起来。

这篇文章的开头很有趣,是从一个问答的形式开头,引人入胜,使读者不由得读下去。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用得生动贴切,作者因为睡眠不足把自己叫做“特困生”,这个“特困生”不是特别贫困的学生,而是特别眼困的学生,大家听了一定觉得很搞笑。第三、四自然段生动、形象、具体地写出作者与睡欲作斗争的过程,有趣、生动的语句让读者回味无穷。

其实我和作者身同感受。自从上了初中,我可能是还没适应新环境吧,特别是开学的几天,晚上很久都睡不着觉,睡觉了深夜还要醒来好几次。这样导致了睡眠严重不足,第二天上课没精神,直想睡觉。可又不能睡,这才够惨的。下课短短的几分钟,刚趴上桌子那头预备铃又响了,又要开始“作战”了。所以我也希望我是睡美人。

但是我想了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便觉得我应该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还有利用数绵羊的方法让自己入睡。通过努力我终于克服了困难,睡上好觉。

希望大家也能尽快适应中学的新生活。

篇2:跌宕一百年读后感

跌荡一百年>读后感

翻开《跌荡一百年》第一页看到了“吾日夜望死,忧见宗之陨”,这是公元1869年7月7日清帝国声望最隆、权势最熏的汉族大臣曾国藩与他的门客赵烈文秉烛夜谈时的感慨。

2010年6月的一天,彼时的我刚到广州半年,独自一人租住在一个小区,周末百无聊赖地在小区的跳蚤市场闲逛,一个小书摊吸引了我的目光,走近一看,都是在卖一些畅销书,每本都是厚厚的大部头,某某全集之类的。不经意间翻到了《吴晓波全集》,其中包括《跌荡一百年》和《激荡三十年》,翻开其中的《跌荡一百年》第一页看到了“吾日夜望死,忧见宗之陨”,这是公元1869年7月7日清帝国声望最隆、权势最熏的汉族大臣曾国藩与他的门客赵烈文秉烛夜谈时的感概。我对有关历史的书籍特别敏感,粗看几页就知道一本历史书是否值得一读。研究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书籍很多,但是从商人或者企业家的角度出发的,吴晓波是我见的第一个。无需多想,付钱走人。此后数月,此书陪伴我度过了很多无聊的日日夜夜。

相比《激荡三十年》,我更加喜欢《跌荡一百年》。传统的历史教育告诉我们,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是个屈辱的一百年。在内有**,外有强敌的困扰下,帝国到处充满了斜阳的忧伤,政府左支右绌,百姓民不聊生。此时的清政府,包括汉族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等当然都应该为此负责,甚至有人为此背上了屠夫、汉奸、卖国贼的骂名。现在还记得一个高中最好的历史老师对李鸿章的评价“李鸿章就是个汉奸,至少很多卖国条约都是他签订的”,当时的自己还深以为然,但后面读了更多的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每每看到书页上李鸿章佝偻着身子,在80多岁高龄时还远赴日本,缠着绷带代表帝国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在最后一刻还在为帝国争取一点点利益的时候,都是热泪盈眶,不能自已。坐而论道容易,实际做起事来真难!

凭心而论,他们已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一切。帝国已经闭关几百年,他们自小又都受到的都是忠君爱国,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教育,有多少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但是世事不会等待着他们去成长,只有在努力后失败,失败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一直都是他们在支撑着这个中央老帝国,他们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功亏一溃。很多时候都在想,如果当时赢了呢„„,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或者是为胜利者书写的。

现在回过头去看他们做出的业绩,依旧让我们感慨万千。以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为例,轮船招商局由李鸿章在1872年创立,成立以后,在诸多领域都开中国历史之先河,如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架设了第一条专用电话线;第一次收购外商资产;>投资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型煤矿开采企业---开平矿务局;在上海开始试办中国近代第一家保税仓栈;投资创设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同年投资创设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等。更不用提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要知道“汉阳造”步枪可是从辛亥革命一直到抗美援朝的;李鸿章的江南制造局,造出了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也是现在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据说现在正在造国产航母。

读吴晓波的书,看着这些不算真正企业家的企业家(因为他们都是官员)在自身和整个社会条件的局限下,为我们这个民族打下现代化的基础,可以感受到他们成功时的欣喜,失败时的无奈,可以触摸到历史的真实。19世纪,世界已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时代,任何国际或国内斗争的失败,都可能被视为落后,洋务运动也因甲午战争之败被归为此列,但它不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连续“失败”中的一次。尽管“自强”进程颇多可指摘之处,但传统中国的架构已被突破——洋务运动以引进技术为富国强兵手段;百日维新则以为立宪才能救国;“五四运动”时国人已认识到改革还需从思想着手。虽无人事先计划,但这一系列改革的推进,使我们感受历史自有其逻辑。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倒不觉得有什么屈辱的,我们在不断的试错,不断地修正前进的方向,历经百年,把一个老大帝国基本完整地带入现代民族之林。相比当年的奥斯曼帝国,伊朗,你就会知道我们有多牛。而为这一伟大历程做出基础性工作的,应该是这些洋务运动的先驱者。

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这十几年间,由于北洋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松散,是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此时的杰出的民族企业家包括荣氏兄弟,张謇,卢作孚等,他们各有各的精彩>故事,读起来让人唏嘘不已。

从1927年到1977年,政权几经更迭,但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新中国,仿佛又回到了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惯性,在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和困难时,采用各种手段加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段时期给企业家们发展的空间几乎没有。直到改革开放后,企业家作为一个阶层又重新站了出来,甚至有慢慢变成整个社会中坚的趋势。原来他们一直都在,只要有少许的空气和阳光,他们就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吴晓波说,我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都有大一统的文化追求,要实现这个追求,中央政府就要有强大的支配力量,就需要控制地方,控制思想,控制精英人才,更加要控制国民经济,这个是从两千多年前秦皇汉武的时候就开始的,至今依然如此。这是不是适用于中国的真理我不知道,但是中国真的好像和西方不同。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比之汉帝国受到来自匈奴的压力有相似之处,但也多有不同。今天中央政府还在小心翼翼地处理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思考着如何对待一个新兴的企业家阶层,虽然其中多有反复,但也无需无端揣测当政者会拿国家公器如儿戏,如果不是改革的执行者,很难体会到这有多难,但再难也要往前走,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篇3:全球百年房市跌宕风云

《支点》记者 何辉

无疑,股票市场的泡沫是危险的,但从无数历史经验来看,在所有最危险的泡沫中房地产一直首当其冲。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股市的一次暴跌通常还不足以拖垮银行系统,但是房地产市场的一次崩盘,却有可能颠覆银行业赖以生存的根基。

20世纪的100年以来,全球各地轮番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房产泡沫悲剧。更要命的是,明明知道泡沫总会破灭,但人们根本抵抗不了大泡沫的诱惑,更不知道泡沫会在哪一天破灭。

“今天不买,明天就买不到了”

上世纪20年代中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空前繁荣,建筑业日渐兴盛。20岁左右的雷·克洛克也想在房地产上有所作为,他来到佛罗里达州一家地产公司当起了经纪人。

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端,气候温暖湿润,无论夏天还是冬天,人们都喜欢到这里度假。那个时候,佛罗里达的土地均价较美国其他地方低得多,人们开始在这里购房,随着需求不断增加,其土地价格不断升温。

雷·克洛克的生意很快打开了局面。有资料显示,在1923年至1926年间,佛罗里达的地价出现了惊人的升幅。例如棕榈海滩上的一块土地,1923年值80万美元,1924年达150万美元,1925年则高达400万美元。

在佛罗里达州,炒卖房地产变得越来越疯狂,人们拼命地加入到炒家的行列之中,因为大家都看得到,只要地价再上升10%,就能带来近乎100%的利润。在那几年,人们的口头禅是“今天不买,明天就买不到了”!

所有人都处于极度亢奋中,电梯工、接线员甚至报童们都开始买楼、买股票了。然而,“上帝欲要让你灭亡,必先使你疯狂”,到1926年,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破灭,房价大幅下跌,许多破产的企业家、银行家自杀,有的则沦为乞丐。这场泡沫引发了华尔街股市崩盘,最终形成经济危机,史称美国大萧条时期。

雷·克洛克跟很多地产经纪人一样,变得一贫如洗。此后,他做了17年的纸杯推销员。或许正是这样一段“过山车”式的经历,造就了雷·克洛克敏锐的商业头脑,最后他成为大名鼎鼎的“麦当劳教父”。

没有人相信那是泡沫

在经历了美国大萧条那场灾难后,其后的数十年内全球没有再出现类似的大规模资产泡沫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一场新的泡沫在日本酝酿,尤其是房产价格,更是高得离谱。

根据日本官方对1985-1990年间6大城市的土地价格的统计显示,短短五年内地价涨了3倍。泡沫最严重的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

日本繁荣的房产市场,被外界广泛认为是一场泡沫,但在日本国内,人们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反而到国外大量投资。1989年10月,日本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的三菱地所以2200亿日元的天价买下了美国洛克菲勒中心,完全取得洛克菲勒家族的股权,成为日本当年海外投资的经典案例。

洛克菲勒中心是一个由19栋商业大楼组成的建筑群,由洛克菲勒家族投资兴建,1987年被美国政府定为“国家历史地标”。

就在三菱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的第二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经济迅速萧条。几年后,美国人又低价把洛克菲勒中心买了回来,三菱总共损失超过10亿美元。

日本经济自此陷入“失去的十年”。到1998年底,日本的房地产价值缩水了1200万亿日元,经济也因此遭到重创。

当日本还未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房产泡沫又在东南亚的泰国开始膨胀。

从1990年开始,泰国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贷款以20%-30%的速度高速增长。1992年,泰国政府又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大量开发商和投机者都涌入房地产市场,而银行信贷政策的放任,促成了房地产泡沫的发生。

1995年,泰国房地产事务局对曼谷的住房空置率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当时曼谷的空置住宅大约有30万个,空置率接近14.5%。到1996年,房屋空置率持续升高,仅办公楼就有30万平方米无人问津,空置率达到50%。

1997年,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未偿还债务急剧上升,泰国金融机构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并且发生了银行挤兑事件,最终拉开了席卷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大幕。

“房产泡沫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策源地”

上世纪三场大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相当深远的影响。而不论美国大萧条时期,还是日本房产泡沫,或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尽管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各不相同,但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卢建新看来,这三场危机都与房产泡沫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实际上,上世纪发生的金融危机还不止这三场。自1980年以来全球就爆发过17次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其中13次与房地产泡沫有关。”卢建新认为,在现代经济中,房地产市场日益成为金融风险高度积聚的重要载体,而房产泡沫甚至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策源地。

在全球主要国家,房地产都是个人或家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且跟金融市场紧密相关,开发商建房、个人买房都有可能会找金融机构贷款,且数额巨大,这使得住房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形成共生关系,且房价波动的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就有可能会动摇整个金融系统的根基。而金融系统不稳定,不仅会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损失,还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正因为房地产具备金融杠杆的作用,在现代经济中,人们往往放大了房产的投资和抵押功能,忽略了其本身的租住功能,炒房也成了全球所共有的普遍现象。当越来越多的人和资金都投入到房产市场中来,房产的价格极大地偏离了其本身价值,当投机的味道越来越浓时,房产泡沫也就逐步形成。

“人性导致泡沫无法避免”

nlc202309051704

如果人们知道泡沫越大风险越大,那么为什么不在泡沫不是很大的时候收手呢?

“我认为是无法避免,因为无法改变人的本性。”前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去年底参加一次论坛时表示,人性导致泡沫无法避免,“我们能思考的是,当泡沫破裂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格林斯潘所指的“人性”,准确来讲指的是贪婪和恐惧的本性。渣打银行北美区研究主管卡尔弗利长期研究泡沫,他对泡沫与人性的关系有明确的阐述。他认为,在泡沫的周期中,人们不断地在疯狂投机和极度悲观中迷失自己。

卡尔弗利的研究表明,泡沫的形成通常与“财富转移”有关。当战争、新技术等一些外部因素改变原有的投资结构时,人们认为出现了新的投资机会。当“财富转移”的效应足够强大时,各股新兴投资力量像洪水般汇入急速发展的经济大潮中,推动价格不断上扬,并制造出更多的获利机会。

此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投机中来,所有人都梦想着可以一夜暴富。在泡沫膨胀到最高点时,甚至街头老太太都在跃跃欲试。如果这时候有人站出来提醒注意泡沫,基本上没有多少人会真正相信。

最终,随着部分投机者攫取了暴利,使得获利空间逐步减小,继而不再有人愿意进入到“击鼓传花”的游戏中来,市场价格上涨的速度也开始放缓。直到某一事件突如其来,引发价格急剧下跌。此时,恐惧心理使人们不顾一切地抛售资产,泡沫宣告破灭。

历史总是不断重复上演。17世纪荷兰郁金香狂潮是如此,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是如此,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也是如此。

没有人能预测泡沫何时会破

人在人性的驱使下,可能无法停下催生泡沫的脚步,但政府或其他机构有没有可能在泡沫增大时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呢?或者说,能不能找到有关泡沫发生以及破灭的周期性规律,并通过一些手段来规避风险?

“这基本上很难,很难准确说出泡沫破灭的时间。”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表示,影响房产泡沫的因素非常多,每一次泡沫的形成原因及进程不一样,政府所采用的调控手段也不一样,对泡沫的影响程度也就不一样了。

黄韬还提出,如果把国际上研究泡沫的经验来预测中国房产泡沫,这也不现实。例如,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全球主要国家的房地产市场都受到较大冲击,按理中国也要跟随其后。但实际上,中国房价在2008年跟随国际步伐出现短暂下跌后,在2009年受“4万亿刺激政策”的推动反而再次上扬,“有专家根据国际经验推算出中国房价从2012年起就要暴跌50%,但你看看,现在房价暴跌了吗?”

卢建新也认为“不好准确判断”。他说,在数学、经济学中倒是有一些理论建模,但也很难准确预测,“如果真能那么神预测泡沫,那人们就可以不用工作了,都可以当股神。”

中国房产有泡沫吗?

尽管很难准确预测泡沫什么时候会破灭,但业内比较认可的一条规律是,泡沫总会形成,且迟早会破灭。如此看来,在美国、日本、东南亚国家及地区相继发生房产泡沫后,中国的房产是否也会有泡沫?是否也会破灭?

事实上,近几年关于中国房产泡沫的争议基本未停止过。然而,每次在当喊出泡沫即将破灭的同时,房价就迎来新一轮上涨。时至2014年,这种格局还会继续上演吗?

“有人说当前中国房市存在泡沫,将出现拐点,甚至还提出会崩盘,我认为都是无稽之谈。”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战军认为,中国房市整体上不存在泡沫,只是局部地区、局部时间会出现下跌现象,但那只是个案,并非主流。

支撑李战军“非泡沫论”的主要理由是,中国经济长期以来是靠投资拉动,而房地产投资又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虽说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和调结构,但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仍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之一。

卢建新的观点跟李战军差不多,他认为中国只存在结构性、区域性泡沫。结构性泡沫指的是相对保障房而言,住宅地产、商业地产泡沫要大一些;区域性泡沫是指一线城市和一些小县城的泡沫要大一些。

而黄韬的观点则要乐观些,虽然他认为当前中国房产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如果真正落实深化改革的内容,如收入分配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进展顺利的话,有可能化解中国房地产市场中“不健康的部分”,挤出泡沫,房价也会回落到合理价位。(支点杂志2014年4月刊)

篇4: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年读后感心得

就团员个体而言,团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需要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何处呢?从根本上讲,来自团员的主体意识,即来自团员对团的事业的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要提高团员的主体意识就必须确立团员主体机制,团员的主体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第一、团员的参与机制。参与,是团员在团内主体地位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第二、团员主体的监督机制。这对于团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要在大力发展团内民主的基础上扩大团内事务公开化的程度,疏通团员民主监督的渠道,使团员的意见、批评、质疑、评议等等,能够有顺畅上达和规范处理的机制。第三、团员主体的权利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团员的权利是团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基础,亦是建立和完善团员主体机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

篇5: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年团员读后感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大学生,战争的痛苦似乎离我们很远。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段未曾亲历的特殊过往。在这次假期生活中,通过寒假十课,我体会到共产党能走到今天的艰辛与不易。回首过往才知今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好好珍惜才是。

诚如毛泽东在青年大会上提及的“青年的奋斗精神”,我们要努力形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局面。只有我们青年人有担当,敢奋斗,敢拼搏,国家才有希望。鲁迅先生曾经寄望青年一代都能摆脱冷气,不必听自暴自弃的流言蜚语。不错,生逢其时,也应重任在肩。我们作为新青年,作为中国薪火的传递者,终将在新时代背景下乘风破浪,浩荡千里。

薪火相传,力不知火尽。青年有梦,应肆意追逐。

篇6: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读后感

在对当年背景有一点了解了之后再来看《大江大海》,有很多匪夷所思的故事内涵其中,震撼了几次之后开始产生了怀疑,我也相信作者本意是反战,以自身个例拓展开来讲述那个纷乱时代对不同的个人和他们的家庭产生了怎样的冲击,读后感《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读后感》。间或换角度到大战场讨论人道问题,然后却看得我十分别扭,开始以为是成长教育背景所致,但是大篇幅的我国目前执政党军官的凶暴残忍与国民党军官的仁慈友善形成了鲜明对比。个人以为即使是真实的事例也不代表部队中的所有人。目前在看的《人在欧洲》,龙提出了一个“无意识的思维栅栏”,即报刊等传媒宣传的东西有可能运用了一些先行定义及某些共有的思维模式在潜移默化的约束甚至改变读者的判断力。我认为龙自己也形成了“无意识的思维栅栏”,如果是更加贴近国民党的台湾人民读起来,也许不会像我这种成长于红色背景的人这么敏感的发现这个问题,也就被“无意识的约束”了。

(引申阅读:《李敖揭批龙应台:1949哪来的大江大海?》,角度不同,感受不同,体验不同,想法不同)

篇7:跌宕一百年读后感

今天我们观看了纪录片《中国相声一百年》,了解到相声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其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感触颇深。

笑满京华,艺贯百年。相声艺术在传播范围的广度,与传承时间的长久上都是传统曲艺中的佼佼者。纪录片中,我们了解到相声的起源,发展中的曲折与辉煌,也感悟到了当今相声艺术何去何从的思索。

相声起源于市井坊间,因其轻松幽默引入发笑而逐渐流行。从晚清时期真正产生开始,相声始终是传统曲艺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相比于京剧昆曲更加亲切轻松,相较于变脸耍牙等技艺又更加丰富有趣,相声以其雅俗共赏的魅力从坊间走向舞台。民国时期,相声在艰难中不断前行着,老辈相声演员们用他们对这门艺术的热情坚守着自己的行业。到了新中国成立,国家为相声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相声行业如乘上时代的风浪蓬勃发展,优秀的相声演员们被大家所熟知,相声艺术深入人心。

在经历了探索道路上的`曲折后,改革开放再一次让相声艺术迎来春风。随着电视的普及,相声开始从剧场走向银屏。一时间,相声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解闷优选,“相声热”应运而出。经典的优秀相声段子耳熟能详,老一辈相声演员的形象也妙趣横生,这里我们看到了相声的辉煌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娱乐形式进入民众的生活,电视剧、综艺节目等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成为主导,相声的地位受到着威胁。但是,相声并没有因此而衰败。在一代代相声人的传承与创新下,相声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身长袍一张桌,始终在春晚的舞台上有着一席之地。

篇8:跌宕一百年读后感

我看了湖南卫视热播的《就认这个理——百年一课〈恰同学少年〉》,刚刚看完这部节目,写点心里的感觉。

《恰同学少年》讲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少年时期,主要是在湖南第一师范的五年时间,这部节目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情景,看完之后,不得不佩服毛主席超人的胆识,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抱负!在民国战乱时期,毛主席年轻的时候就胸怀大志,敢于跟命运抗争,从关注自身命运到关心民众的命运,以其超人的胆识和睿智,力办工人夜校,帮助工人学习知识,组织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成立学生军,维护社会秩序,在没有一支枪一颗子弹的情况下,用他的胆识和谋略,领导学生们降服三千北洋军,当他换上便装,跟蔡和森萧子升一起走进抗着枪的三千士兵中,去跟北洋军谈判时,三个年轻人的风采和胆略足以让每个人折服!

毛泽东是伟大的,那个时代是混乱的,当年五四运动发起时,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在做些什么,而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在五四这天又在做些什么,面对历史,我们应该反思,应该进取!

篇9:跌宕一百年读后感

看了这一部节目,我突然想起了前几天在《青年文摘》看到的一篇文章《竹篮打水》。顾名思义,一看到竹篮打水,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不然,文章打破了我们的惯性思维,使我们的思维豁然开朗。

一位爷爷,每天都会孜孜不倦的看书,受爷爷的影响,小男孩也总是看书。爷爷总推荐他看名著。

一天天的看,小男孩觉得很莫名,名著对于他来说,一知半解。

于是,有点想放弃的小男孩,就问爷爷:“我看名著,可我很多地方并不理解”。爷爷说:“看名著就像竹篮打水".不明白的小男孩就想试一试。于是他拿了竹篮,灌满水之后,快速的跑道爷爷身边,可是,除了湿透的竹篮,里面一滴水也没有。不解的小男孩,不懈的几次尝试,可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实在不理解,读书怎么和竹篮打水联系在一起呢。

爷爷让他看看竹篮有什么变化。哦,小男孩仔细观察:“竹篮变的干净了”。爷爷说:“看书,尽管有不理解的地方,可是看得多了,你的心灵就会被净化”。

篇10:跌宕一百年读后感

这其中有一段精彩的内容不能不与所有的中国人共勉。孔昭绶校长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动员大会上这样讲到:日本人称中国人为“支那人”,是对中国人的极大的侮辱与蔑视,孔校长查阅了荷兰大辞典,其中对“支那”这样解释:指愚蠢的,精神有问题的中国人。看到这里,实在不能不让人气愤,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恨得人牙痒痒。我想每一个有正义的中国人都会与我同感。

“人不可不知耻,人有个人之耻,亦有国家之耻。袁世凯政府竟答应日本的二十一条,曲意承欢,卑躬屈膝,卖国求荣,实为国之大耻”。毛润之为《明耻篇》题词“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国,在我学子。”动员全体师生拿起手中的笔唤醒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要学会将仇恨埋在心底,把悲愤化为动力,我们要拿出十倍的精神,百倍的努力,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振兴中华,做得比别人更好更出色,这才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职责。

篇11:跌宕一百年读后感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是10月1日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晓波。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内容简介:作者在完成了《激荡三十年》后,溯源再上,亲笔力作《跌荡一百年》,此为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

篇12:跌宕一百年读后感

这是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激情呐喊,这是一曲青春飞扬的篇章。

看完了节目《就认这个理——百年一课〈恰同学少年〉》,心中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激动。我不禁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他毛泽东就能成为百年才出一个的伟人?

的确,他的成长不同凡响。当时的中国,外有日本强权压迫,内有袁世凯祸国殃民做着不可一世的皇帝梦。刚成立的中华民国,旧的一切尚未打破,新的思想、新的文化也在蓬勃发展,历经重重劫难的中华民族在新旧交替的满目疮痍中,苦苦探寻着未来的出路,也悄然孕育着那微薄也终将照亮前程的阳光。不可否认,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以及他们所领导的新民学会,推而广之到全中国青年成为了这抹责无旁贷的曙光。而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给了他们这个难得的机会。在这里,他们遇见了像孔昭绶、杨昌济等具有新式教育思想的老师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挚友。就像千里马遇到伯乐,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们辨析了小节与大义,继承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明晓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这个“匹夫”不是指除自己以外的别人,首先应该包括自己的道理,立下了爱国救国治国的理想。和朋友相处时,他们一起读书,一起思考,读经世的伦理著作,思我中华之如何崛起,办读书会,练学生军,搞工人夜学,推翻袁世凯,用仅区区二百手无寸铁的学生军硬是逼降了三千人的正规军队。他们制造了一项项不可思议的奇迹。试问,一个国家能够拥有这样一批壮志青年,这个国家何愁无法崛起,何愁不强大?

节目中,全体同学一起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国家的希望在于少年。当初那个**的中国,“她”的希望在于毛泽东他们,而如今的中国,“她”的未来在于我,在于我们。当时的中国,时局动荡,毛泽东在关键时刻开启了民智,吼出了学生中的最强音;现在的我们,虽时代不同,但不可否认,他们身上那种不畏强权,不愿被规矩束缚,读书求真理,敢于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书生意气穿越了时代,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在感慨的同时也应该认真思考,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可以那样做,现在的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我们也希望有一天可以效力于我们的国家,在危亡时,以己之力,挽救起整个中华民族。但面对这个崇高的理想,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恰同学少年》给了我们最肯定也最正确的答案:读书。读书求真理,才是我们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非如此,不可为未来之中国积蓄力量。好好用功,为了将来,做好准备吧!但我们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读书,读书的目的、求学的动力是为了学得知识,以求改变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去做事,做一些于国于民都有用的事。这与原先读书是为了自己有个好出路,可以过更好的生活的志向是相违背的,也可以说是更扩充了一步,所多的恰恰就是一颗忧国忧民的责任心,我们的肩上不只扛着我们的未来,家人的生计,更担负着国家的兴亡。——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而细节决定成败,毛泽东的成功与他的习惯是分不开的。读报时,数不清的小纸条;每天早起的晨浴;足球场上的守门健将……强健的体魄才是革命的本钱。这个观点让我感到很新颖,也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最让人难忘的是毛泽东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在他毛泽东的眼里,没有能不能做的事,只有该不该做的事。他可以预言二十年内,中国必定打败日本,更可以发誓要让全中国每一个人都看得起病,不再出现他母亲的悲剧。事实证明,无论是一时兴起的豪言壮语还是他深思熟虑的一生志向,他都做到了。

他的胆识与才略注定了他将是救中国于水火的伟人,他解放了全中国,解放了全人民,解放了全民族,解放了一个时代。

他的雄才大略注定他在橘子洲头可以呐喊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如今看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篇13:“两个一百年”目标

“两个一百年”目标

十八大鲜明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以说这“两个一百年”目标催生着“中国梦”的诞生。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国家的管理层建设好,把党建设好,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只有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发挥了党员队伍的作用,才能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上一篇:有关用英语写的求职信下一篇: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