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名师工作室的总结

2024-05-01

体育名师工作室的总结(通用8篇)

篇1:体育名师工作室的总结

体育名师工作室2014总结

文秘体育名师工作室2014总结

体育教育吴健名师工作室是溧阳市第一个体育教育名师工作室,能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成员是我作为年轻教师的荣誉和机遇。从成立至今工作室已经经历了快一个年头,在这个大家庭里学到的不止是专业知识、如何上课、评课还有很多羁绊。

现在还清晰的记得自己参加工作室的招聘,形式的模拟上课,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和上课形式,模拟上课就是在没有学生的课堂来展示你一节的教学设计,经过了一轮的展示下来在各位评委的点评下,工作室的成员也基本确定,领衔人吴健老师在确定正式成员的同时还腾出了几个名额来让其他青年教师参与工作室接下去的活动,把提高成员的专业技能和发展作为工作室的第一要务。

工作室的活动一般都是一个月开展一次,内容是实践课讲座和课题研讨组成。在每一次活动前我们工作室的活动计划就早早的下发给每位成员,可以看出没个通知里都是满满的安排,有时候以至于活动结束的时候都是过十二点了,在活动中我真正感受到了大家的凝聚力,每个老师的上课都是经过细心的备课和认真的准备来展示给大家,从

课堂中我感受到了每位老师上课的风格魅力,有值得自己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很多课堂我都直接用来上自己的常规教学中,效果很明显,改变很大程度的平时上课内容单一教学设计不新颖的状态。印象最深的一个活动还是在自己学校开展的,因为是自己开课,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专业的同行,还有体育教研员以及吴健老师。开课的内容是快速跑,说实话自己对于快速跑概念并没有在课前很多的查阅资料来研究教学设计,而是凭着自己在大学时候的学习和实习时的一点课堂经验来完成,教案是自己认真完成的,但是有几个视图没有及时的插入表格中,引起了老师们的批评,课后我及时的修改了,上课中比较紧张,学生配合的积极性也不是很强,还好课后吴老师给了我鼓励,觉得我的上课风格还是不错,关于教学设计可以慢慢锻炼。课后针对自己的课我认真反思,修改练习的方式,力争体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创造课堂氛围,激发兴趣,体育课堂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体育课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进行,兴趣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让学生们在玩中学,玩中练,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更重要的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达到体育课以及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感到上体育课的乐趣。在光华高中听取宋老师课后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十分重要,体育课不像其他课,体育课的活动范围、场地、空间比其他课要大的多,教师掌握好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这样效果非常

理想。体育课上,教师不参与活动,认为体育课上只有命令和服从,这种教学理念会影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这样学生对体育课毫无兴趣,那么,以后的体育课也毫无活力。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工作室中的井老师徐老师都是在业界能力很强的老师,无论在上课和教科研方面都是我们年轻教师要学习的楷模,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课务,课后和下班后还要不断自我充电,都看教学视频,多写点,发表论文。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技巧的锻炼,包括导入、讲解、动作示范、教学组织、肢体语言、诊断纠正错误、结束等等,在工作室活学习的一年中自身的教学和专业知识理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活动积极参与,有时候真的希望活动能够开展的再多一些,这样对大家的业务学习,教师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快新的一年了,感谢工作室吴老师的谆谆教诲,大家的互帮互助。希望能够在工作室的培养下继续成长,自己也能够改掉一些小毛病,让自己变得更好。文秘

篇2:体育名师工作室的总结

时光飞逝,一年的工作又画上了句号。在体育名师工作室陈宁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在工作室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无论是教育思想理念、业务技能等方面我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回首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辛勤的付出也有甜蜜的收获,在此特总结如下:

我按照工作室计划要求坚持学习,多渠道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来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经常观看各个学科优秀课堂教学视频,了解总结优秀课堂的方法特点,把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研究,取长补短,努力丰富着自己的教学技巧。阅读优秀的教育教学文章,从中获得启发与提升,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以及学校艺体组活动,每次活动我都仔细学习、仔细记录、虚心请教、踊跃发言。在活动中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以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开拓了视野,自身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得到了不断更新,迈开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坚实步伐。

我坚持把在名师工作室所学到的东西用于教学中,在平时的体育课上实践,在各类活动中提高。在一次工作室活动中,陈宁老师提到了赛教中抽到室内课的比例和室内课的赛教要求,我随后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给组员也进行了学习,之后开展青年教师赛教活动,就要求体育改为室内课。因为提前有了准备,组员明确了室内课的要求,所以本次青年教师赛教艺体组成员成绩都不措。我的预判的到了证实,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参加张西联老师的微课题研究,让我对微课题研究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从教学设计到讲课、反思,到再设计、再讲课、再反思,一次一次的进行着思考和验证。

在名师工作室的各种展示活动中,大家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每一次活动,我们就提高一次;每一次活动,我们就成熟一分;每一次活动,我们就接受了一次新的洗礼。我的教学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在不断的学习中,我经常进行反思,不断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发现问题,立马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使自身驾驭课堂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篇3:体育名师工作室的总结

体育名教师工作室, 是以名教师名字命名的、吸引同一领域教师加入而组成的教师研训基地, 是教师培训部门与教科研部门有关职能的延伸与补充。组建体育名教师工作室, 是为了建立起全市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间合作互动的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发挥高水平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使其成为培养全市优秀体育教师重要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未来体育名教师的孵化地, 促进全市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名师工作室概况

常州市目前有两个市级体育名师工作室 (即李长志名教师工作室和王渺一名教师工作室) 和两个区级体育名师工作室 (即新北区体育教育优秀教师培育室和天宁区冼建宏教师发展工作室) , 目前已培养67人, 具体情况见下表。

二、名师工作室目标定位

工作室定位在“真诚服务、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上, 即纵向瞄准体育教改前沿, 形成相对序列, 横向源于日常在职需求, 紧扣体育课堂, 以典型引路, 在课题研究上出成果, 管理岗位上出经验, 课堂教学上出精品, 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 让每个成员发挥好传、帮、带、促的作用, 从而构建学习型共同体, 打造优秀群体, 产生名优效应。

三、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为了确保工作室由过去民间的分散自发的研究行为, 转变成由官方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行动, 采用“四大机制” (见图1) 确保工作室规范、高效运转。

1. 导师培养制

教育行政部门与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成员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 明确责任。工作室领衔人为其他成员的导师, 领衔人也可聘请工作室中符合“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条件的教师共同承担导师职责, 制订培养方案, 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课程、研究专题、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 以促使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基础培养目标是工作室成员应在常州市优秀教师成长“五级梯队”中相应提升一级或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公认的“知名教师”。

2. 项目领衔制

工作室以工作室群体成员智慧为依托, 以领衔人专长为基础, 对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 在项目运行时采用了“立项运作系统”、“项目支持系统”、“全程管理系统”和“考核评估系统”, 通过建立宏观导控机制、倡导自我内涵激励和行动者研究的行动策略, 保证工作周期内有相关工作过程及成果显现。

3. 成果辐射制

在工作周期内, 工作室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等成果应以专著、论文、名教师论坛、报告会、研讨会、拍摄专题电视片、指导读书、现场指导、观摩考察、公开教学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介绍、推广。基本要求为, 工作室运行期间, 需以工作室为单位, 主持一个市级以上研究课题, 在市级以上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0篇, 开设辖市 (区) 以上公开课至少20节;每学期, 工作室领衔人在辖市 (区) 或以上开公开课、培训讲座各一次, 听成员课不少于20节。建立名教师工作室特色网站, 使网站成为名教师工作室的一个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各工作室网站的点击量、质量及显现的效果将成为评估工作室的指标之一。要求工作室中的每个成员积极承担各级组织的专题讲座和巡回教学指导任务, 负责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指导, 并在一定期限内取得研究成果。

4. 考核激励制

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专门机构专职管理工作室。在每个工作周期中, 按照有关评估标准, 通过调查访谈、查阅资料、成果检验等考核方式, 对名教师工作室进行工作周期内每年一次的过程性评价和一个工作周期末的终结性评价, 并实行过程性评价淘汰制, 考核不合格则摘牌取消资格。工作室成员的考核主要由领衔人负责, 主要从师德操行、理论学习、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 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一个周期 (3年) 后, 教育局组织考核, 对工作成绩显著的名教师工作室及其成员, 给予表彰奖励。工作室运行经费由教育行政部门采用官方补助的方式给予解决, 市级工作室启动经费每年1万元, 领衔人工作津贴为每年7200元, 区级工作室由区教育局酌情每年按6000元左右补助发放。

四、名师工作室行动策略

“打造优秀群体, 产生名优效应。”为了将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工作室用“六大策略” (见图2) 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1. 坚持理论学习, 激发问题意识

工作室注重培养学员浓厚的学习兴趣, 引导大家广泛阅读各类健康有益的书籍和专业报刊杂志, 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 不断提高精神境界, 对教育教学现象以研究、观察的眼光去审视、剖析, 去发现个中的奥秘和蕴含的哲理, 不断提高教师的精神境界, 使其不甘当教书匠, 力争成为富有思想的学习型教师。工作室都为成员购买了很多理论书籍, 并创造机会组织成员外出学习, 向专家名师取经。通过不断学习, 进一步激发大家的问题意识, 使每个成员都明确奋斗目标, 增强前行动力。

2. 开展草根研究, 提升科研水平

根于实践, 源于问题, 亲近学生, 扎根课堂, 这种草根式的“鲜活”科研, 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因此, 工作室都以一个市级以上课题为抓手, 且成员应通过申报子课题的方式参与总课题的研究, 并通过教育科研, 激活问题意识, 迸发思想火花, 寻求教学对策, 提升管理水平。在研中教, 在教中研, 教研结合, 通过不懈努力, 形成了总课题统领子课题的网络结构, 开创出生机勃勃局面。

3. 聚焦课堂教学, 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成长的园地主要在课堂。因此, 工作室的活动应始终聚焦课堂, 注重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提高专业素养, 共同实践新课程, 研究新课程, 提高教学技能, 努力探索“省时、高效、灵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尽职尽责。

4. 组织研讨活动, 增强反思能力

“水尝无华, 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工作室自组建以来, 或邀请名师专家引领, 或组织学术沙龙, 或开展专题讲座, 或互相听课辩课, 或进行“课例研究”, 共同切磋教学技艺, 让成员的智慧在碰撞中激发、在思维的交锋中闪现。

5. 加强对外交流, 发挥辐射作用

工作室以网络教研为平台, 积极发挥辐射作用。网站上建有成员专栏, 即成员电子档案袋, 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包括工作计划、总结、论文、优秀教学设计、精彩教学案例等。工作室网站不仅构建了内部成员互动的平台, 也为区域外同行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做到了教学开放、研讨开放、资源共享, 工作室网站也成了体育教师的精神家园, 成为了体育同行化解难题的“智囊团”。此外, 工作室还吸引了更多的“编外人员”, 将成果与他们一起分享, 起到了辐射示范作用。

6. 注重名师示范, 促进全员发展

工作室领衔人不满足于“纸上谈兵”, 在以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向成员做经验分享的同时, 还率先垂范, 行动跟进, 带头上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 摆脱了居高临下、坐而论道的姿态, 增强了专业引领的实效性, 促进了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发展。

五、结果

1. 成绩显著, 深受领导和教师青睐

自从第一届工作室于2005年11月正式启动运行到现在, 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 笔者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和走访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和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发现, 占绝对优势的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工作室做出了肯定性评价;同时, 利用市、区运动会比赛空余时间, 对在场体育教师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 发现有92%的教师有强烈加入工作室的愿望。

2. 完成了专业发展目标, 成绩喜人

通过对工作室年度考核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我们欣喜地发现, 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超额完成了市或区教育主管部门预设的专业发展目标, 成绩喜人。四大工作室成员 (含领衔人) 每年人均执教区级以上公开课1.78节、进行区级以上讲座1.6次、参赛评优课获奖0.65次、撰写论文5.3篇。尤其是李长志工作室, 在3年时间中完成并出版了70多万字的体育教育专著《模块教学设计与实施指南》 (上下册) , 该成果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一等奖。

工作室的建立, 促进了教师之间专业知识与经验的分享。在传统的学校组织中, 教师之间倾向于互相封闭, 很少有深入的专业交流, 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在名师工作室中, 尽管不同成员在教学知识和经验方面存在着水平上的差异, 但是, 由于专业共同体强调交往的透明性, 并提供了多样化的互动机会, 名师工作站中会建立起一种成员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格局, 在活动中呈现给参与者的信息量相当大, 研究主体中所揽括的问题层次丰富、领域跨度较大, 这就为教师进行研究、审视提供了广阔的角度。也由于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使大家在不同问题领域的交流与碰撞中, 启迪了彼此的思维与想法, 使参与的每个人都在研究与交流中获得了提高。

3. 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工作室是一块优秀教师的孵化地, 年青教师在这里可以获得快速成长, 并脱颖而出, 成为体育教育改革的骨干力量或领头人。工作室着重全方面打造成员, 要求所有成员把体育教育当做事业去做, 永远保持奋斗激情和锐气, 自强不息。这里也是现代人的“思想净化器”, 使得各成员自觉拒绝物质生活、交际、休闲、网络等的诱惑, 潜心钻研知识和业务, 并扎扎实实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而成员的专业素养得以快速成长, 也使他们自己成为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样板”。在7月末对四大工作室进行的调查发现, 在工作室成员中 (含领衔人) 中, 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1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人、常州市级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12人、辖市区级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16人, 绝大多数的成员已经达到了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的相应条件。工作室成员中95%的成员受到辖市区级表彰奖励, 受到常州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的16人;被聘任为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有29人, 校级领导干部后备人才有11人;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的有11人, 晋升高一级职务的有58人。

名师工作室是一种以同伴互助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工作环境和组织结构”, 它的建立同时满足了时、空、人、物、信息等条件的无缝对接, 真正实现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其运行模式能够充分整合“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三种教师专业成长方式, 所以其实践效果也是较为明显的。

4. 成果辐射影响深远

四大工作室始终围绕着“共建、共进、共享、共赢”的工作目标, 开放工作室, 聚集了一大批体育教师, 促进了全市体育教育事业的快速推进。工作室要求每名成员“帮、扶、带”本校或者本区1~2名青年教师, 作为自己项目组的核心成员, 与工作室正式成员共学习、共研究、共发展。工作室通过自己的总课题或总项目, 要求成员围绕总目标分担子课题研究任务, 四大工作室的子项目或子课题跨地区成立了136个实验基地, 遍布全市各区县80%的乡镇或街道, 直接参与研究的体育教师在450人次以上。工作室还通过工作室网站、QQ群、博客群、论坛平台、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专题讲座等阵地, 组织工作室成员、工作室编外成员、骨干教师和广大体育教师, 对体育教育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工作室网站上传资料近2000份, 网站点击率达2000多万人次, 数百项次成果被运用或转载, 工作室网站已经成为体育教师的精神家园, 登录该网站已经成为体育教师每天的必修课, 以至于众多体育教师评价它“资源丰富、受益最大, 是自己理论学习培训的最好去处。”具体辐射情况见图3。

常州市体育名师工作室自运行5年来, 目标清晰, 计划翔实, 措施有力, 形式丰富, 实施有效, 工作室以“实”为核心, 扎实、踏实、务实、平实、真实地开展学术沙龙、案例分析、专题研究活动, 把追求“高效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领衔人亲力亲为、率先垂范, 成员紧跟而上、坚持跋涉、孜孜以求, 追求智慧的浸润与生成,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造就了一大批体育教学精英和业务骨干, 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体育名师工作室已经成为优秀教师的发源地, 成为青年教师的向往地, 成为优秀教师合作互动的交流地, 成为教学难题的集体攻关地, 成为体育同仁们“研究的平台, 成长的阶梯, 辐射的中心。”

参考文献

[1]李长志.让名师工作室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推助器[J].中国学校体育.2006.9.

[2]杨企贤, 刘晖, 梁增红.行走向着教育智慧的深处[J].江苏教育研究.2009.9.

[3]谢晓枫.成如容易却艰辛三年研讨不寻常[C].首批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三年工作总结汇编.2009.2.

[4]全力.名师工作室环境中的教师专业成长[J].当代教育科学.2009.4.

[5]王泽军.教师工作室: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科学论坛.2009.10.

篇4:名师工作室发展的“吉祥四宝”

专业信仰——站在理想的肩膀上眺望

2009年,我认识了厦门市教科院的段艳霞老师,在她的带动下,我们9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老师,在厦大行政学院门口的草地上开始了第一次的厦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活动。段老师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建立一个阅读教学专业共同体的火种。2010年,我在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支持下,在全区招募14名对阅读推广感兴趣的志同道合的研究伙伴,成立了名师发展工作室,并开始了课题研究。

2012年10月,我在一次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其中谈到三个关键词——“快乐”“健康”“感恩”。那天晚上,我发现邮箱里有一封来信。信中写到:

……还记得三年前,第一次聆听您的关于班主任工作的分享,就被您对孩子的真诚、对工作的热爱所感动。时隔三年后的今天,听着您的专业成长经历,我又一次被震撼。

……您今天的分享带给我太多太多的感动和震撼。或许我不能像您那样优秀,但我愿意保持快乐、健康、感恩,选择做个幸福的人、幸福的老师!真心感谢您的指引。谢谢!

读着这封信,我心潮澎湃:没想到我的话能给工作室成员这么多的感触,

我感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感到了那种相知相惜的温暖!

三年过去,名师发展工作室的项目顺利结束,我被评为思明区名师发展工作室优秀项目主持人。2014年3月,我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申报了名师工作室,招募来自全区的11名志同道合的致力于阅读教学研讨的成员,申报了省级课题并立项。我们还通过征集讨论,定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工作室汇聚令”:

我们习惯了仰望,却孤独站立在茫茫大地之上。我们不愿跪倒,因此默默生活在现实重压之下。孤独沉默了太久,以致我们几乎忘却:每个生命的诞生,本都是一个奇迹,一场胜利。我们每个人的存在本应自有价值。眼下我们度过的是我们唯一的人生。

心为火种,才会倾情燃烧,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就是怀着这种“点燃孩子阅读的火种”的教育理想,我们走在了一起。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专业阅读是教师成长的重中之重。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回想起来,我们工作室的同伴们的阅读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好读易懂的名师专著,包括《教育阅读的爱与怕》《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童书非童书》等,从这些书中汲取名师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教育教学中,现学现用。

第二阶段——晦涩难读的教育经典,包括《儿童文学概论》《教育脑神经科学》《教育科研中的数据处理》等教育经典名著,虽然读起来困难,但读后让人豁然开朗。

第三阶段——贴近孩子的儿童文学作品,包括曹文轩的《火印》,常新港的《我想长成一棵葱》,张之路的《汉字奇兵》等。要破译阅读教学的秘密,就得了解儿童的世界。

在我们的工作室,同伴们每月一次的集中都是从阅读交流开始,掀开研讨的序幕,而在QQ群里,我们也留下了大量阅读感悟。有意思的是,每学期的第一次研讨活动,我们都会把研讨地点定在厦门市外图书城,在其中的星码咖啡屋里畅谈过去一学期的收获,并在书香弥漫中勾画新学期的蓝图。

专业磨课——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可谓众所周知,但孩子们该读什么书,该用哪些科学方法读书,却值得深入研究。为此,工作室的成员每人选择一项阅读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如:学习地图就是思维导图,它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通俗地说,它就是我们平常教学中所说的列提纲。为了让孩子喜欢上这种阅读策略,我们称它为“学习地图”。

在一次区级汇报活动上,工作室的林琳老师执教《用“学习地图”读写景组文》,教案经过9次较大修改,先后进行了5次研讨碰撞。

第一次研讨:原本确定上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群文整合课。预设在一节课上精读三篇关于课余生活主题的文章,并教给学生抓关键词读懂文本的方法。但试教后就完全推翻了预想,因为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一节课内精读一篇文章都有难度,更何况要精读三篇,还要抓关键词。工作室为此研讨了改进策略。

第二次研讨:用思维导图画三篇文章的脉络,但孩子们一节课才画好一篇。我们反思发现,是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学生没掌握,特别是如何抓关键词孩子不容易掌握。我们借鉴图书《作文地图起步》,提出“学习地图”的概念,帮助孩子们把握文章脉络。此外,我们挑选阅读素材,把所有写景文章都找出来,从中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教学文本。

第三次研讨:确定用“学习地图”画写景文章的脉络,教给找关键词的方法,课上阅读三篇文章《台湾的蝴蝶谷》《海底世界》《香港海洋公园》,并画出学习地图,结果发现文本结构不够明晰,有些段落连老师都很难找出关键词。我们在研讨后,改写了阅读素材,把它改成总分总的结构,降低学习难度。

其后,我们又进行了两次深度研讨,结果林琳老师的课获得了巨大成功,在福建省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而林琳老师的四篇关于学习地图的文章之后也相继公开发表,关于学习地图的课题研究也被立项为省级课题。短短几年时间,她先后成长为思明区学科带头人、厦门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学校教导主任。

专业写作——站在现时的肩膀上重构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学习吸纳,那么写作就是一种思考,一种重构。教师光能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还不够,还需站在现在的肩膀上,回望过去,反思过去,重构思想。为此,我们规定工作室成员要在阅读心得、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论文四个方面坚持写作。每个学期末,伙伴们都要上交“四个一”,并在Q群中交流、分享。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工作室的专业写作不以外在的名利为终极目标,不只为写作而写作,而是让写作恢复本来面目,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成为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针对实践的反思包括自我反思与帮助他人反思,以及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批判性或建设性的意见中,吸取认识自我和重建实践的资源等三方面的能力,以专业写作促进教师反思,并引导师生共同书写生命的传奇。

就是带着这工作室成长的“吉祥四宝”,我们快乐行走在教育教学研究的路上,在成事中成人,在成人中成事!

(作者单位:厦门市槟榔小学

福建厦门 361004)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篇5:体育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以xx市二中“名师工作室”实施意见为指导思想,以人的发展为本,坚持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把优质教科研、教学法渗透与辐射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让名师工作室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实践基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推动我市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发挥好传、帮、带、促的作用,形成全市体育教师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良好发展氛围,使青年教师在良好的团队环境中逐渐成长、成熟,成为最有力的中坚力量,名师团力求做到“热诚服务、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提升”。

三、工作思路

1、进一步研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新与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价值观,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研究活动,搭建互相学习、相互研讨的教研平台,探究特色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共同提高体育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和艺术水平,20xx年底完成社团课题结题事项,出台高水准的课题结题材料。

3、做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工作,指导体育教师认真贯彻阳光体育活动实施策略与办法。

4、以教学、训练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带训练,结合教改新动向、新趋势,潜心钻研,积极探索,总结教育教学规律,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

5、以体育工作室为平台,努力培养具有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的名师。以名师榜样力量推动全市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才。

四、工作措施

1、充分依靠工作室顾问团成员较高的学术能力、权威性、影响力作用,提升工作室理论水平,研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2、以活动为载体,以学员为中心,促进工作室成员自我发展,全面发展。坚持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每次活动要做到成员齐全,主题明确,讲究实效,记录详实。

3、坚持学习制度。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始终把培养和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充分尊重工作室成员的个性和特长,实现成员间的差异化发展,开展读书活动,坚持撰写教育反思和论文,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

4、积极研修课堂教学,更新教育理念。研究探讨体育教育改革趋势和前沿动态,参与指导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切实抓好工作室成员的自身发展,要求工作室成员在新课程改革中发展自己,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坚持教学研究,始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大胆进行改革与创新,工作室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成员间的交流研讨,提高课堂效率。

5、建立工作室网页。充分利用网络交流的平台,开设工作室qq群、博客及成员个人博客,发表见解,展现工作室成果。做到了教学开放、教学研讨、资源共享,发挥辐射作用。

6、开展专题讲座,组织研讨活动,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增强反思能力。

7、注重示范,领衔人引领,率先垂范,行动跟进,带头上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等,增强专业引领的实效性,促进全员共同发展,推动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

五、工作安排

1、组织召开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例会5次以上;

2、借助市几所名校开放周活动组织学员听课、研讨活动;

3、组织名师工作室成员10堂以上教研公开课和教案研讨交流;

4、按工作室社团课题规划内容,组织课题组成员完成计划步骤所涉,完成论文发表、参评等,收集整理课题相关文件材料,准备结题相关事宜。

5、组织开展集体小组备课活动探讨xxxx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并作出小组计划。

6、组织指导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体育市、省级体育教学评优活动,并争取好的成绩;

7、组织部分优秀成员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

8、组织工作室成员撰写论文参加全国、省、市征文评选。

9、组织指导工作室成员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并积极参与省市级课题申报。

篇6:体育名师工作室的总结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0日 稿件来源:原创 提供部门:教研室 审核员:doudou 点击次数:786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饶县教体发〔2012〕3号

各镇(乡、街道)中学、中心小学,县直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各民办学校:

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推进我县“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整合和激活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力量,打造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科研核心团队,全面推进我县教育事业科学均衡,优质快速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教师精英为主力,以项目化实践研究为主导,成立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建立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先锋团队。各学科名师工作室着眼于高效课堂建设,着手于“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研究,运用模块研究与项目协议的办法,转变县级名师管理机制,整合学科优质师资,建立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基地,形成“实验员+实验室+实验田=项目优化”一体化发展,从而形成项目研究、成果检验、成果推广、过程指导链轮式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对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化建设与本土化名师培养的引领作用,彰显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指导、辐射、带动作用,创新优秀人才成长培养机制,推进全县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全县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建设目标

1、优化项目建设,打造项目发展的引擎。名师工作室以“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运行、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导学案的优化设计、小组合作与评价研究、教材二度开发研究、问题的设计与呈现、导学方法的研究、教学各环节的内在联系研究等内容为研究对象,形成“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的研究模块,着力解决“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系列问题,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清除障碍。

2、打造名师团队,培养课堂研究的先锋。组建以特级教师、省级骨干、市级骨干、县域名师为主要力量的名师工作团队,各成员以模块研究为课题,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验与实践,运用构建—实验—提炼—升华—应用的实践操作流程,研究教材的体例与结构、研究课堂的策略与模式、研究学生的情趣与心智、研究目标的呈现与达成、研究评价的角度与机制,激励优秀教师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促进我县县域名优教师向专家型、研究型教师转变步伐。

3、促进成果转化,构建区域特色化教研。建立以县名师工作室的研究为前锋,以各乡镇学科教研组为中锋,以广大一线教师为后卫的接力式教学教研梯队,前锋团队重探索性研究,中锋重适用性研究,后卫重实践性研究,形成探索性研究、适用性研究、实践性研究的三层研究链接,构建梯度式三层化课堂研究,及时促进名师工作室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

4、重视理性提炼,建立项目化的资源库。教学资源是高效课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名师工作室为主导,坚持直面问题,依托课题研究与课堂实验,大力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坚持“先构建,后实验;边研究,边建设”的实验原则,及时总结,及时推广,努力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建立成套可供教师模仿、借鉴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等系列资源。

三、运行管理

1、各学科名师工作室由教研室内设机构——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中心管理,负责各学科名师工作室的筹建、规划、项目审批、经费投入、成果论证、成效考核、过程指导等日常事务。

2、名师工作室的组建

(1)组建首批学科名师工作室: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思想品德、初中历史、初中地理、中小学音乐、中小学美术、中小学国学、中小学体育、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和小学科学等16个学科名师工作室。

(2)各学科名师工作室的设立,遵循质量第一、注重品牌、讲究实效的原则。

(3)每个学科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主要由同学科的县骨干教师组成;必须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农村教师,学科核心成员最多不得超过7人。

(4)组建程序:个人申请、学校推荐、专家评审、审核认定。

(5)各学科名师工作室以3年为一个工作周期,期满后由县教体局重新审核认定。

3、“上饶县教研网”建立“名师工作室”网页,设立各学科指导平台,为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开展活动提供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网页建设和运行,协助各学科名师工作室进行网页更新和日常维护。

四、组建对象

申报参加学科名师工作室的教师,应是我县师德高尚、有自我发展要求且在相应学科领域有培养潜力的中小学教师,经考核予以确认。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模范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负责,勤恳踏实,刻苦努力,能与同事团结协作,热心教育教学研究,乐于奉献。

2、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学业绩突出,发展潜力较好,在同学科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主持或参与县级科研课题至少1项,或者至少有1篇论文在教育刊物上发表。

4、曾获得过县级二等奖以上教学比赛奖,或者在全县教学教研活动中上过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或荣获过县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县级名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5、年龄不限,职称不限,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

五、工作职责

(一)名师工作室职责

1、抓好一项研究。

(1)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我县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并开展教育教学项目研究,重点是教学方法研究。每个学科名师工作室至少主持开展1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并通过结题鉴定。三年完成后,研究课题需参加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奖,课题研究方案须报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备案,随时接受检查。

(2)在一个工作运转周期内以工作室为单位,至少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篇以上,指导本工作室成员每人至少在省级教育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在市级教育期刊至少发表论文两篇。

2、带好一支团队。

(1)指导中青年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途径,规定双方职责及评价方法。(2)引领进入本工作室成员提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名师公开教学、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公开课讲评、观摩考察等形式对本工作室成员进行培养。每个工作室在运转周期内应培养出一定数量的优秀骨干教师。

(3)承担省、市、县课改培训和中青年教师培训的相关任务;承担对农村薄弱学校教育教学业务指导和专题培训、送教下乡任务;开展网络信息交流、名师论坛、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等课改任务。

(4)指导学校备课组工作。协助教研组开展学科教研活动;组织开展集体备课,进行重点章节备课示范和指导工作。

3、推广一项成果。

(1)各学科名师工作室要紧紧依托“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探索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做好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的指导和研究工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落脚点,精心研究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并在改革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方式应以论文、专著、讲座、公开课、论坛、研讨会、报告会、专题记录片等形式呈现。(2)各学科名师工作室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全县性的教学研究或交流活动。工作室的每位成员每年要开设2次以上的公开教学课、培训讲座或教学论坛。

4、做好一次展示。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学术研究,引领学科建设,任期末要举办一次学术成果汇报展示活动,将任期内举办的各种研讨会、报告会、专题讲座、名师论坛、公开教学、送教下乡、现场指导等形式的辐射、示范活动和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等成果进行全面展示。

5、建好一个网页。依托上饶县教研网,建立学科名师工作室专栏,开展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在线研讨,实现教育教学经验成果共享。工作室成员每年上传稿件不少于4篇。

(二)工作室成员职责

1、树立良好的师德,倡导无私奉献精神;与工作室其他成员合作交流,共同成长;遵守工作室管理制度;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每学年制订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做好各种研修记录,提交研修总结。

2、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学科教学,总结教育教学方法、经验,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实现自我成长,成为学科教学的示范者。

3、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要在所在学校承担2节示范课、1节县级示范课或送教下乡课,参与一次校级以上范围内的交流发言,或发表至少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或反思。

4、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参与为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活动,每个成员至少与2名农村教师结成互助帮扶对子,经常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有记录存档,扩大工作室的辐射面。

5、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经常做读书笔记和教育教学研究札记。每年在教育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论文。

6、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三年内参与完成1项县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县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努力取得好成绩。

7、准时参加名师工作室开展的各项活动;接受负责人的检查评估,及时汇报工作,主动承担各项工作任务。

8、完成工作室分配的其他任务。

六、保障措施

(一)经费保障

县教体局给予每年每个学科名师工作室适当的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添置书籍、日常办公经费、课题研究、专题研究经费及其他用于开展活动的相关经费。

(二)工作待遇

1、工作室成员的工作量计入所在学校绩效考核工作量,享受学校中层正职课时量待遇(现任学校中层以上职务的成员,其工作量计算不双重累计)。

2、在评优选先、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方面对工作室成员予以倾斜。

3、对如期完成项目任务和课题研究任务的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三)考核评价

在每个工作周期中按有关评估标准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年度考核和终结性评价。

1、每年12月学科工作室对各成员进行年度考核。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的,不拨工作经费,并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后仍被评为不合格的,取消工作室成员资格;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或表现特别优秀的成员,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

2、每个工作周期结束后,考核合格的学科名师工作室需进行新一轮的申报工作。

3、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任期内若调离本县或本单位,或脱离学校一线教学岗位,或在任职范围内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受到法纪处分,或不能履行“名师工作室”工作要求的其他情形,则自动取消成员资格。

篇7:名师工作室学期的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进入王**师工作室已有一年了,这一年里自己也成长了不少,从最初的被动学习到如今会想去学习,对自己而言,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在本学期工作中,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在不断地尝试改变,从最初的按照自己的计划教学到后期的从学生的需求教学,课堂在改变,学生也在改变。课堂上的学生,从开始的一知半解紧跟教师脚步到现在脚踏实地自己学习,课堂中的改变,带来了学生脸上的微笑。

暑假里,工作室一行人来到深圳参加了第22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深度课堂专题研讨会“黄爱华教学艺术提升工作坊”。黄爱华幽默讲解了什么是高感性教师,我们的亲身参与体会了怎样做一名高感性教师。黄老师结合具体的课例讲解了大问题教学,让我们明白了文本研读的重要性,在文本研读中提出大问题教学。黄老师还为我们讲解了微格研修的重要性,让我们明白了微格研修提升的是自己,发展的是学生,更让我们懂得了学生的公平待遇。

八月份,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李希贵著作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两本书,通过阅读,经历了身心的洗礼。《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中,我明白了教育的基本目标,特别是小学阶段,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阅读和思考。对教师本身而言,要不断学习,每天阅读,如潺潺溪水,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理解了学校的价值,与社会接轨。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当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焕发自我潜能,发挥自我价值,成为最好的自我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真的赢了。

篇8:体育名师工作室的总结

一、名师带动, 精心筹备

论坛主题由连云港市西苑中学魏玉柱老师提供, 江苏省体育特级教师吕恒莱和惠志东老师知悉该话题通过了杂志社的审核后高度重视, 马上以“吕恒莱名师工作室”领衔组建了主持团队, 连云港市“333”体育学科带头人樊纪良、张兴百老师, 市骨干教师宫莉、范凯燕、魏玉柱老师积极加盟。在两位特级教师的带动下, 主持团队先后在新浦区浦南中心小学和新海实验中学进行了两次集中学习研讨, 查阅文献、解读话题研讨提纲、研究研讨重难点、做好主持分工、拟定研讨进程、准备研讨资料、确定主持集结地点, 为顺利开展主持引导工作奠定了基础。市体育教研员李虎主任亲临主持现场指导、参与研讨;惠志东、范凯燕、魏玉柱三位老师驱车100多里赶赴主持现场参加主持工作, 当晚直至凌晨才返回, 激励和感动着参加论坛的老师们。

二、行政支持, 广泛发动

为发动更多的老师参加论坛, 引领其自发地参与网络教研, 主持团队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新浦区教育局向全区中小学下发了《关于参加“吕恒莱体育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的通知》;惠志东校长电话通知周边的骨干教师, 让他们带动身边的教师参加论坛;团队成员利用江苏体育教师QQ群、连云港市体育教师QQ群等宣传草根论坛、介绍本期研讨主题、讲解参与办法、帮助老师到草根论坛注册、报到;樊纪良老师积极争取到学校领导的支持, 新海实验中学制作了主持现场的宣传刊版, 为主持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连云港市教育局对新浦区、连云区、市直中小学体育教师、吕恒莱名师工作室成员明确提出提前熟悉话题内容、提前注册报到、按时参加研讨的“三项规定”, 并把此次活动纳入其学年考核评价中。

在这种行政管理与公共宣传相结合的模式的带动下, 连云港地区体育骨干教师都积极参与到了本期论坛, 这也为其今后参与和带动身边教师参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各种网络教研活动打开了一扇大门。

三、策略呈现, 提升技能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 老师们对体育教学技能概念的界定、表现、提升策略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达成了共识。

体育教师教学技能, 涵盖了为高效达成体育课堂学生学习目标, 体育教师所具备体育运动技战术的示范、讲解、指导、评价、教学计划设计、研发教材等方面的教学能力和技术。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应关注“会教”技能, 体育教学技能的高超与否不在于体育教师教学才艺的个人完美展示, 而在于学生是否高效达成了学习目标, 这也契合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如, 漂亮的示范是教学技能的表现, 但示范时机的把握、示范展示角度的选择、示范次数的掌控、示范与讲解的结合等, 都要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与否为基准,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教学技能, 还要“会巧妙运用”教学技能。。

提升途径:

1.制度引领, 考评跟进

建立一套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考评制度, 用制度引领教师加强教学技能学习。如北京市出台了相关制度, 定期考评, 教师持证上岗, 考核不合格的将待岗学习, 可补考一次, 有效引领了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2.专家引领, 团队研修

教学技能的获得仅靠个人的经验积累和悟性是远远不够的, 有计划地开展青蓝课程、专题研修、同课异构、名师展示等活动, 用专家引领、团队研修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 是一条重要的路径。

3.规划引领, 自我发展

体育教师要发展, 关键还在内因。职业的荣誉感才是职业生涯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体育教师要培育核心竞争力:准确定位, 使长处更长, 短处更短;聚焦攻关, 找准突破口, 寻求增长点;坚持坚守, 创新是根本, 研究是保障。

本期论坛, 研讨教师们对体育教学技能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对如何提升体育教学技能开阔了思路, 确认了改进方向, 借鉴到了具体的实践方法, 这必将助推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也将引领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网络教研, 不断学习、成长。

上一篇:采访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下一篇:急切的反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