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行之有效的对对子

2024-05-15

成语行之有效的对对子(共17篇)

篇1:成语行之有效的对对子

行之有效xíng zhī yǒu xiào

[释义] 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语出] 晋·张华《博物志·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效。”

[正音] 行;不能读作“hánɡ”。

[辨形] 之;不能写作“知”。

[近义] 立竿见影 卓有成效

[反义] 劳而无功 徒劳无功

[用法] 用作褒义。多用来指某种措施和办法正确;实行起来有成效。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卓有成效”;都含有有效果的意思。但“卓有成效”表示的程度重;有卓越的超群的意思;~没有。

篇2:成语行之有效的对对子

2、推广广播体操,是增强全国人民体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3、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行之有效方法。

4、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5、在一个媒体对内容饥不择食的时代,弥天大谎仍行之有效。

6、从而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得由于数据采集装置的价格昂贵而使人望而却步的局面不复存在。

7、这套行之有效的程序构成古代官方的一种修史体系,它既有动员全国之力、使用激励机制的经验可资借鉴,也有官场人浮于事、散漫无纪的教训值得汲取。

8、EPR将会展现出最近的,行之有效的核技术带来的效益.

9、生产实践表明,采金船复采在老柞山金矿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10、为降低加工成本,提出了行之有效、简单可靠的试压方案,全部用利用设备的零部件,实现浮头式换热群管头的试压。

11、气举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人工举升排水采气工艺,适用于水淹井复产、助排和气藏排水.

12、近年来,环氧烷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备碳酸酯作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固定二氧化碳的路线而倍受关注。

13、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行之有效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组织路线.

14、在中国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富国强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1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6、通过功能测试,验证了提出的方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签章方案.

17、基础隔震技术为建筑结构抵御地震灾害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全新方法,其水平地震分量的隔震技术已进入工程实用阶段。

18、那个驯马师掌握行之有效的驯马技巧.

19、线圈靶测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弹丸速度测量方法.

20、深孔精加工中,珩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加工工艺.

21、采用钢筋混凝土挡板墙对既有线进行防护,是一种行之有效、经济可靠的方法。

22、公路收费是筹集公路建设资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3、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积累资金,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24、塞隆纳教授说,要使方案行之有效,重点是管理教授.

篇3:指导小学生积累成语的有效方法

1. 挖掘教材资源, 引导成语积累

借助生字补充成语。扩词是小学生语言积累最常用的手段, 通过给生字“找朋友”, 可以带出一些学生易懂、常见的成语。例如, 在学习了从“一”到“十”这10个生字后, 我就让学生说出带有数字的成语。于是, 学生开始玩“成语扩词”游戏: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九牛二虎之力、十全十美……学生你一言, 我一语, 无形中就积累了大量与生字有关的成语。

通过分类充实成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成语, 有描写春天的, 有形容秋天的, 有蕴含人生哲理的, 等等。这些成语读起来朗朗上口, 浅显易懂, 生动有趣。教师可从教材中把它们挑出来, 指导学生加以分类, 再通过背诵加以强化。此外, 教师还可以举一反三, 让学生积累带有动物、植物名称或含有反义词的成语等。分类积累不但能有效地增加成语的积累量, 使学生在积累时做到目的明确、思路清晰, 而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成语的博大精深, 感受汉语文化的精妙。

2. 注重课外扩展, 丰富成语积累

让学生自备一个“词汇摘抄本”积累成语。课内阅读是学生积累和吸取文化营养的主渠道, 但成语的积累和学生个性化、创造性阅读方式的形成还需要课外阅读来辅助。因此, 教师要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通过课外扩展积累成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优秀读物 (含新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 , 而且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通过“词汇摘抄本”, 让学生把那些生动形象、准确优美的词句 (包括成语) 记在本子上, 日积月累, 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要求学生在课外诵读《成语速记》《成语童谣》《成语韵文》等经典读物,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学会很多成语。例如《成语韵文》中的《求学篇》就有许多关于学习的成语: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学而不厌、稳操胜券……这既让学生传承了知识, 又让学生在广阔的课外阅读中丰富了成语积累。

3. 注重实际运用, 巩固成语积累

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各种教学资源, 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用, 把积累的成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 从而巩固所学的成语。

通过“说话”练习运用成语。可以引导学生看文中插图人物的表情, 用成语进行“说话”练习。比如, 高兴时“眉开眼笑”, 失意时“愁眉苦脸”……可以让学生看图中的天气现象说成语, 比如, 下雨前“乌云密布”, 晴天时“万里无云”, 台风袭来时“风雨交加”……除了看插图, 还可以让学生看学校的场景用成语进行“说话”练习, 比如, 上课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 同学们正“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下课了,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 操场上顿时“人山人海”……通过这样的练习, 学生就能把成语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篇4:成语对对碰

我们玩的是成语游戏。游戏规则:老师将一些成语中的字拆成“零部件”,将其打乱,拆的支离破碎。同学们随机抽一张含有这些“零部件”的纸片去寻找伙伴,拼凑成一个成语,以正确和快速为获胜标准。

知道游戏规则后,我们开始进入游戏环节。同学们拿着纸片四处寻找,时不时会听到有人在喊:“嗨,你的纸片上是啥呀?”“喂,我俩可以组成什么字?”我也拿着抽到的纸片,到处寻找我的朋友。我的纸片上写的是一个“心”字——“心”能和很多字交朋友,我暗自高兴着:看来,这个游戏对于我来说一点都不难呀。突然,我看见了“怒”字从我的身边飘过。这“心花怒放不正好是成语吗?我仿佛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我一把拽住拿着“怒”字的朋友。还有“花”和‘放,我们只需要再寻找到这两个字了,就成功了。我们努力地张望,寻找“花”和“放”,很快,“花”就被我们找到了。黎明的曙光就在眼前,还差一个字了,伙伴们异常兴奋,都涨红着小脸,大声叫喊:“谁有‘放,谁有‘放。”一个男生呼哧呼哧地跑了过来,他的手中正是我们需要的“放”字。一阵紧张的拼凑后,我们取得了胜利,大家的心情就像我们拼凑成功的成语一样“心花怒放。

篇5:成语初战告捷的对对子

(2) 对于一个刚刚建立一年的B2C平台而言,首战告捷的意义在于精准的投放效果确立了行业内的良好口碑。

(3)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这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首战告捷!

(4) 20xx锐势D级越野赛首战告捷。

(5) 李铮此时真的很想笑,首战告捷,没有浪费一兵一卒就将匈奴的女王擒获,虽然这当中有着幸运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怎么说,这也是一个天大的胜利。

(6) 国内最先进吸盘式挖泥船荆江航道枯水维护首战告捷。

(7) 简铁环初出茅庐,首战告捷,尤其是俘获敌人坦克,可谓是独出心裁,记特等功一次。

(8) 中国黑客首战告捷,齐开得胜,美国黑客得知后,也立即进行反攻……

(9) 首战告捷,看着夏子檀的笑颜,我也不由得为自家妹妹的勇气和取得的胜利感到高兴。

(10) 楚杨联军首战告捷,楚江极为高兴,当晚就命人摆下了庆功宴。

(11) 许多人走出考场时,心中急于想知道自己答题的情况,渴望首战告捷。

(12) 至少韩国队此前从未获得过短道项目上的冬奥会金牌。在温哥华的里士满椭圆速滑馆,她们首战告捷,自此他们主宰了此次短道速滑的比赛。

(13) 翌年闰四月,唐军在库山(在今青海天峻)与吐谷浑交战,李道宗部大败吐谷浑,唐军首战告捷。

篇6:成语无可挽回的对对子

2. 他预言有一天我们可以在某些儿童出现早期暴力倾向时就诊断出野蛮倾向,从而得到纠正,这样就能避免将来无可挽回的悲剧的诞生了。

3. 否则虽程序上差以毫厘,但可能结果就谬以千里,最终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4. 三十年代的大肃反,肃反了一些敌人,但是用人不当,滥杀了不少无辜,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5. 气无所不至,气数已尽,便无可挽回?然三分先天命,七分后天修,少年易云踏上修炼之途,如何改变影响这一天地。

6. 的狂飙瞬间吹散了旷代繁华,唐朝无可挽回地走向了衰世。

7. 一年前的红鸟圆之夜,下着滂沱大雨,就因为那天我的酒后驾车,导致了无可挽回的错误。

8. 他把热力学函数定律拿来应用到历史上,证明人类在不断地无可挽回地浪费他们的精力。

9. 没有一丝的欲望,记忆,意愿和信念能被追回,无论什么样的手术,程序或者精神疗法,都无可挽回。

10. 犹如一场电影,长安大雪,黑暗中传来涛声,而长安城里的一切已经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绝境。

11. 但是事机已失,无可挽回,广陵一江之隔,遂不可达,终于穷途自缢。

12. 见郎心似铁,一切无可挽回,妻子终于面对现实,答应离婚。

13. 人往往是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可是为时已晚,即使是哭干眼泪也换不回曾经的拥有。多少人都是这样的感叹: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失去时已无可挽回。

14. 深爱是什么,不是承诺,不是彼此累赘,不是彼此计较,是剃掉现实后一种单纯的感觉,当真无可挽回时,这就是最好的纪念。

15. 大多数文化都经历了一个生命的周期,西方文化也不例外。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正通过反省物质享受而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

16. 高野川,贺茂川,鸭川两岸花树绵延,木津云畔樱云冉冉,数里不绝。此花盛期极短,含苞甚久,花开数日,接下来就是无可挽回地凋谢,风起纷纷,道旁堆砌如雪,枝已青青。

17. 奴才才识浅陋,甘冒天威,唯念主子隆恩深重,目睹此利害切要关头,恐其筑室道谋,放纵即无可挽回也,不揣冒昧,沥忱附片秘陈,伏乞圣鉴,不胜惶恐之至,谨奏!

18. 筹安会名单一经公布,事情无可挽回,李燮和终身背上了“帝制犯”秽名。

篇7:成语开天辟地的对对子

【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指从未出现过的事

【近义词】前所未有

【相反词】司空见惯

【成语例句】

篇8:成语也可称为阅读教学的有效抓手

一、用成语导入新课

巧借成语导课,就能相应地创造出一定的情理交融、情趣盎然的情境,自然导入新课,进行新课教学。例如,有位老师在执教《鸿门宴》,上课伊始,他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成语: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然后让学生说出与这两个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当学生回答“项羽”后,老师又顺势发问,要求学生简要地介绍一下这两个成语的出处和主要故事内容,一下子就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大家积极思考,很快给出了答案:“破釜沉舟”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的“巨鹿之战”;“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的“垓下之围”。接着老师追问学生:“从巨鹿之战到垓下之围,只有短短五年的时间,项羽便由令诸侯‘莫敢仰视’的霸王而陷入绝境,竟也以泪洗面,令左右‘莫能仰视’,最后无颜见江东父老,身首异处,真是其兴也暴,其亡也速。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老师的这个疑问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他接着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史记·项羽本纪》的另一段‘极得意文字’———鸿门宴。”必要的课文背景已弄清楚,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调动起来,水到渠成。

运用成语来创设情境比较简单,但是要想用得非常妥帖就值得执教者花一番心思。值得注意的是,利用成语创设情境导课,不是老师一厢情愿的拉郎配,而是要根据文本的实际,找到严丝合缝的关联,唯有如此,才能发挥成语的自身魅力,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借成语切入文本

阅读教学中,老师运用成语,准确、适当的切入课文,可以取得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我在教学诸葛亮的名篇《出师表》时,就巧妙地借用两个成语,切入文本的核心要素,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我先设计一个主问题:“作者为什么‘临表涕零?’”学生普遍认为是作者要远离后主的伤感之情自然流露,这个回答非常肤浅、表面化。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进入文本,我另辟蹊径,让学生思考两个成语:三顾茅庐、乐不思蜀,看看这两个成语与谁有关联。

通过讨论,学生从文中找出第一个成语“三顾茅庐”与先帝刘备有关,我立即要求学生默读表中的自叙经历部分,明确这一部分叙述先帝三顾茅庐和临终托孤两件事,表现了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又蕴含作者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作者在“益州疲弊”的背景下,也就是在明知不能取胜的情况下,还要“出师伐魏,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其实就是为了感恩图报,是“忠陛下,报先帝”具体表现,并且临行前他还对后主谆谆劝勉,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点建议。第二个成语“乐不思蜀”与后主刘禅有关。据《三国志》载,蜀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晋都洛阳,司马昭问他想念不想念蜀,他说:‘此间乐,不思蜀。’”从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看出后主是个昏君。而作者是看着后主长大的,自然了解其昏庸无能。他心里非常清楚,他提出的三点建议,后主肯定难以做到,现在自己又要出师远征,难免有后顾之忧。

分析完了两个成语,再回过头来看前面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思维立即就接通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寓情于议,寓情于叙。它既表现了作者对先帝的爱戴之情,又显示出一个老臣对新君的拳拳之心。患外忧内,情郁于中,“临表涕零“便是作者当时复杂情感的外在流露。这样,通过两个成语的穿插分析,巧妙将课文内容与“表以陈情”的特点结合起来,可谓提纲挈领,经济高效。

与用成语导课比较,成语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的难度系数要大得多,甚至说是“可遇不可求”,因为“这一个”成语的确定,不仅要有关联性,还要有发散性,也就是说,它承担的使命首先要与“这一篇”联系密切,其次还要有引发问题进入深处的“潜质”,这一点尤其不能疏忽。

三、抓成语进行解读

当下“关键词”教学法非常流行。有趣的是,不少文本的关键词就是一个个成语,这样,抓住这些成语进行教学,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收到片言居要、举一反三的效果。有位老师教学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他结合文章句子来分析语境中成语的意思,由此来了解蝈蝈的特点。

第一步是找文中的成语“窃窃自语”,要求学生解释字面意思,最后要求学生比较“窃窃自语”一词改为“鸣叫”的效果有何不同,从而明确蝈蝈的第一个特征:叫声柔和优美的蝈蝈。

第二步是找文中的成语“惊慌失措”,要求学生明确“惊慌失措”一词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得出蝈蝈第二个特征:勇敢凶猛的蝈蝈。

第三步是找出文中的成语“津津有味”,明确“津津有味”形容吃得很有滋味,进而提出问题蝈蝈吃什么东西这样津津有味,进而概况出蝈蝈的第三个特征:食性广泛的蝈蝈。

通过对“窃窃自语”、“惊慌失措”、“津津有味”几个关键成语的辨认和还原到文本之中品析,带动对整篇文本的分析,让学生去认识蝈蝈,做到了知识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这样的课堂,没有花哨的形式和无效的折腾,寓精致于简洁之中,可谓匠心独运,让人叫绝。

篇9:成语分秒必争的对对子

2. 他们正在分秒必争地赶紧翻译那本小说.

3. 他虽然利用邮局正常的休息时间沉缅于狩猎的激情之中,但在自己规定的写作时间内,他却是分秒必争的。

4. 在一个分秒必争的情况下,他们快速的把特别的药送到医院.

5. 听说你职位高升,严守时间,分秒必争,事业所向披靡一路绿灯,家庭和谐美好得满分。特此短信祝福,愿你一直大好前程,步步高升!

6. 我认为时间宝贵,应分秒必争,所以我周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

7. 为了按期完成这工作,我们非抓紧时间,分秒必争不可。

8. 在“鸡鸣而起”把旧愿“清算”,用“废寝忘食”把事业成就,用“分秒必争”把学业完成,用“持之以恒”把锻炼补齐,用“忠贞不渝”把爱情完美,祝让“梦想成真”!

9. 我感激他使我发现即使是很短的时刻,只要我分秒必争的一头钻进工作,积累起来就成为我需要的特别有用的几个钟头。

10. 充实是快乐,因为幸福分秒必争;奋斗是快乐,因为人生充满坎坷;回家是快乐,因为爱在每个角落;周末是快乐,因为轻松是心的选择。祝你周末快乐!

11. 秋分祝福特别多,唯我独特短信曰:秋秋秋,秋意正浓祝福先行,分分分,分秒必争你最棒,秋分属你人气旺,秋分属你响当当!

12. 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赛跑,看医生是否能马上赶到失事的地点来挽救那个受伤的人.

13. 从办公设备到现场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凝土罐车、小型翻斗车、装载机、挖掘机、吊车等都在修旧利废和特殊保养的行列里发挥余热,分秒必争地创造价值。

14. 但是,这次是救人,俗话说,救人如救火,分秒必争,耽误不得。

15. 那时候分秒必争、什么也顾不到,只想着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16. 伦敦出发,乘坐火车、马车、轮船、雪橇和大象等,一路风尘仆仆,分秒必争,终于环球一。

篇10:成语执迷不悟的对对子

2、执迷不悟的穆萨维对庭审人员说,当看到纽约世贸中心的废墟上冒出的滚滚浓烟感到由衷地高兴,这令大家惊愕不已。并对所受六项阴谋罪指控供认不讳。

3、几个星期前,我有一个朋友受不了她那执迷不悟的老板了。

4、中国、伊朗和其它国家的领导人正等着我们犯下执迷不悟的错误。这些错误会让上述国家得以宣称,他们对待本国抗议活动的做法是在遵循国际惯例。

5、切莫对任何习俗执迷不悟以致于以真理的代价来崇拜它。

6、也许,哪怕是天荒地老的誓言,哪怕时光倒转回到沧海桑田,也抵不过烙在记忆深处,那执迷不悟的初见。

7、你也知道经过的是是非非倾注着你的付出,可为什么就是执迷不悟。

8、如果追求是苦,你会不会选择执迷不悟?

9、虽然非洲联盟、联合国以及前几内亚殖民国法国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但卡马拉上尉似乎仍执迷不悟。

10、对女人来说,即使她们已经认识到了某种幻觉是毫无根据的,她们仍然可能执迷不悟。

11、那是她的阴影在执迷不悟。

12、如果追求是苦,这是坚强还是执迷不悟?

13、审判开始时,迪雷预言说,陪审团会为他洗清罪名;即使听到判决后,他仍执迷不悟认为自己无罪。

14、她预言道,如果沈王爷继续在邪路上执迷不悟。

15、当你遇到错误时,请说不,如果你愿意执迷不悟的犯错的话,那就跟随错误走下去吧;

16、如果简单地把注意力转向另一面,它也许已经轻而易举地逃出去了,但是由于它的执迷不悟要从一个方面逃出去,它仍然身陷囹圄。

17、他支持对古巴实行禁运,反对家庭内枪支管理。也许有些执迷不悟,但至少出自一片真心。

18、看来是许多人宁愿相信谎言也不愿意面对现实,所以才这么执迷不悟。

19、一个执迷不悟的人是个全聋的演说家。

20、等待着我们的执迷不悟。

篇11:成语延年益寿的对对子

[释义] 延:延长;益:增加。 延长寿命;增加岁数。

[语出] 战国·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正音] 寿;不能读作“sòu”。

[辨形] 益;不能写作“意”。

[近义] 长生不老 长命百岁 青春永驻

[反义] 苟延残喘 贫病交迫 啼饥号寒

[用法] 多用作祝颂的话。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篇12:读完故事对对子

蒋焘为明代成化年间苏州人氏。他少年时就聪明伶俐,能诗善对,很受人们的喜爱。

一天,父亲的一位朋友来家中做客,可父亲还没有回到家。这时,窗外响起了滴滴答答的雨声。客人听说蒋焘很能对对子,便以景拟联: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人人喊冷

这上联很古怪,“冻”被拆成“东二点”,“洒”被拆成“西三点”,想对出下联真不容易。可是,小蒋焘略一思忖,就从屋里抱出一个大西瓜,一刀分成两半,然后又在上半个西瓜上切了八刀,在下半个西瓜上切了七刀,并将西瓜递给客人吃。

客人笑道:“西瓜等一会儿吃不迟,你还没有对出我的下联呢!”

蒋焘指着切开的西瓜说:“下联我不是已经对出来了吗?”

客人恍然大悟,连声夸赞蒋焘聪明过人。

小朋友,你能说出蒋焘对的下联吗?

(供稿:王宝琪)

(二)

相传,古时有一位秀才来游桂林名胜之一——斗鸡山。他在山上纵目观望,觉得处处可爱,连山名也觉得新奇可亲。他一面游览,一面念念有词,不知不觉地吟出一句上联:“斗鸡山上山鸡斗”;但是,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正当他苦思冥想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发长者。秀才定睛一看,来者正是他的启蒙老师,因而高兴万分。师生二人叙礼之后,秀才说出刚才的上联。老师对他说:“你的上联是回音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秀才问老师可有佳对,老师说:“我刚才游了龙隐洞,何不以此来对!”说罢,随口念了出来。

小朋友,你知道老师念的下联吗?

篇13:成语两面三刀的对对子

2、本月初泄露的一份白宫报告谴责盟友巴基斯坦两面三刀,称其避免“卷入与阿富汗塔利班或北瓦济里斯坦的基地组织军队直接交战的军事行动。”

3、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政府在对饥荒的反应上尤为两面三刀。

4、你这“两面三刀”的东西,我不稀罕。

5、李委员用两面三刀的手法,把政敌全打倒了。

6、在亚洲,谈论的主题是“随大流”小国在大国的庇护下寻求安全;还有“对冲”就像签保险单一样缔结同盟,以防两面三刀。

7、即使对朝鲜长期的盟友北京方面来说,也早就对金正日两面三刀的行为失去了耐心,而且可能愿意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

8、他不只言行不一,更是两面三刀,暗中陷害竞争对手。

9、我们应该坦诚相见,不要玩弄两面三刀的奸诈计谋。

10、老王为人两面三刀,你可要小心提防。

11.要是他刚才提出的计划可行的话,西尔弗,这个两面三刀的叛徒,将毫不犹豫地按计行事。

12.富人两面三刀,巧取豪夺,既不怜悯也不帮助穷人。

13.我们非常憎恨布哈林那帮两面三刀、杀人破坏,干尽坏事的豺狼。

14.在贵国的语言中,叛徒指的是叛卖者,一个背叛信仰,两面三刀,不忠实,无信无义的人。

15.比尔的哥正在两面三刀座大砖房之间建一座漂亮的房子。

篇14:成语望眼欲穿的对对子

[释义] 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望:向远处看;眼:眼睛;欲:将要;穿:破。

[语出] 明·西湘居士《明月环》:“小姐望眼欲穿;老身去回覆小姐去也。”

[正音] 穿;不能读作“cuān”。

[辨形] 穿;不能写作“串”。

[近义] 无能为力 力所不及

[反义] 左右逢源

[用法] 多用于盼望人。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篇15:成语风吹草动的对对子

2、即使朝鲜并未将之投入使用,生化武器的邪灵仍然会出没于战场之上,逼使美韩士兵随时做好准备,一听闻风吹草动就立刻躲进防护掩体中。

3、投资者似乎已成为惊弓之鸟,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成为他们逃离的依据。

4、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导致这部分资金的大规模撤退,就会对目前的房市产生极大的冲击。

5、现在,法国人可是经不起任何不恰当事情的风吹草动。

6、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小心地在实现自己商业梦想的同时,时刻关注着政治局势的风吹草动。

7、每天晚上,你都处在半睡半醒之中,神经极为敏感,甚至有点风吹草动你都会睁眼看一看。

8、这是一个小巧、实用的工具软件,它是一个忠于职守的监侦专家,让你随时了解侦控区域的风吹草动。

9、今日倘有一点风吹草动,兴许就会造成银行业的巨大动荡。

10、请谨记希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将引起市场反弹,尤其是希腊眼下的抗议和罢工如若演变成暴力事件。

11、在开始从事声音创作后,我会开始注意周遭环境的风吹草动,对声音逐渐敏锐。

12、中俄关系有其内生性的自助动力,并不会为国际形势一时的风吹草动而发生根本性变化。

13、一点风吹草动都能使它失去平衡。

14、我一直没睡,盯着黑夜中的风吹草动。

15、同时,前脑网络会使大脑对外部环境的注意力更加敏锐,评估威胁,监控微妙的变化,一有风吹草动则立刻逃离。

16、中国战略家担心中国经济容易受海上走廊(例如马六甲海峡)的风吹草动影响,他们认为美国的超级海军可以任意掐断这些走廊。

17、这种理念也会导致恐慌性抛售,因为在这类投资者眼中,只要市场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的钱就会打水漂。

18、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她就会拾起枪,偷偷穿过大厅,查看是不是有人闯入。

篇16:陈寅恪的对子与语文考试

对对子与中国的“小学”相关,“小学”以训诂为核心,以音韵学、文字学为辅,从文字中心出发,符合汉语言的传统。陈寅恪的考试命题行为背后体现着对中国语言本位的确认,这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时代背景之下显得尤为可贵。陈寅恪回归到语言本体,从与西方语言比较中指出中国语言的独特性,这在当时无疑是相当超前的,在今天也可以给人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于对对子的命题意图,陈寅恪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一文中有四条说明,一是“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二是“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三是“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是“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

关于语文考试目标的指向,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要重在测试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具体而言,则无外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按照这样的分类,这道对子题似乎难以进行目标的归类。其实,听说读写能力只揭示了语文学科的交际功用这一方面,类似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的“工具性”,而对对子这一试题形式涉及了语文能力的多个层面。

对照今天的语文考试,我们多借助标准化的客观性试题来检测学生的语言本体知识,缺少应用情景的创设,或者所创设的情景远离生活实际,对于学生词汇掌握的考核无法进行简单的量化,其实学生能应用的词汇要远远少于认知的词汇。至于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考察,或许可以在作文考试中体现,但现有的评分标准从一类卷到五类卷侧重于学生表达方式的量化,而忽视了学生写作情感和思想方面的探讨,这种看似公正而客观的评价标准却无法完全反映学生具有的思维水平。

篇17:成语承上启下的对对子

[成语出处] 《礼记·曲礼上》:“故君子戒慎”。唐·孔颖达疏:“故君子慎;不失色于人者;并结前义也;故;承上启下之辞。”

[辨形] 承;不能写作“成”。

[近义]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用法] 多用于写文章方面;有时也用于工作中指连接上下级群众和领导。一般作定语。

上一篇:优秀养路工事迹材料下一篇:中国银行个人存款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