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护理查房

2024-04-08

扁桃体炎护理查房(精选8篇)

篇1:扁桃体炎护理查房

扁桃体炎家庭护理

扁桃体炎对人们影响很大,之所以说大主要是因为它影响生活的细节,给人们造成繁琐的麻烦,进而造成情绪的波动、生活上的不适。其中“咳嗽”就是扁桃体炎“行凶”的手段。扁桃体炎引发的咳嗽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要做好家庭护理。下面就请山东省交通医院耳鼻喉专家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一下。扁桃体发炎引起咳嗽怎么办?

1.扁桃体一般3~10岁时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因此儿童时期的扁桃体炎是防治的重点。

2.加强锻炼,特别是冬季,要多参与户外活动,使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减少扁桃体发炎的机会。

3.保持口腔清洁,吃东西后要漱口。

4.急性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特别是化脓菌,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此必须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霉素类最有效,根据炎症的轻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

扁桃体炎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危害,但是它带来的“副产品”会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防不胜防。扁桃体炎引发的咳嗽要多加注意,加强家庭护理。

篇2:扁桃体炎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与护理病历讨论是根据中心学习理论来提高护理质量和业务水平的一种方法,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下面从“目的、分类、方法、记录格式”等方面进行介绍护理查房与护理病历讨论。

一、护理查房:

(一)目的

一是通过查房及时解决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二是通过查房进行医疗、护理、管理等工作的检查;三是通过查房对各类人员进行临床教学。

(二)分类

根据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把查房分为三种:

1、管理查房:重点查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的执行、护理单元的质量管理及节假日、夜班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2、业务查房:针对科室人员培养计划与工作需求,选择与提高业务能力相关的内容,由上级护师、护理专家等在了解病人病情、治疗护理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本人对病人的查体、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在全面掌握病人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整理与分析,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护理质量、护理难点、下一步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指导、修正,同时检查评价责任护士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的落实情况,以保证病人护理安全、改进、提升护理质量的过程。

3、教学查房:教学查房的内容包括两种,一是对学生进行临床病例教学;二是针对临床护理教学计划的组织与落实,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的查房,也有人把这部分归为教学管理查房。

(三)护理查房的方法

1、准备阶段

1.1病例的选择(查房主题的确定)病例的选择与查房目的有关,每月一次的业务查房一般要求选择疑难、危重或典型的病例(如专科疾病、多发病、常见病等)或特殊个案及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等。

1.2主持人与查房负责人

查房根据参加对象不同,可以由护士长或责任组长等主持,负责人为负责本次查房内容的护士,一般为在该内容方面能力较强的护士负责。

2、查房程序

2.1 主持人说明查房目的 2.2 由查房负责人进行病史汇报

2.3 查房负责人进行护理查体,包括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对典型体征和临床表现介绍大家观察认识。2.4 然后由查房负责人系统讲解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按护理程序将护理诊断相关因素、预期目标、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一一讲述,并在查房中随时提高护士应用护理措施,解决护理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2.5参加查房的人员可针对查房内容对护理问题和措施提问,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2.6

最后由主持人结合本专业特点,护理新进展进行分析总结。

3、记录格式

3.1 眉栏:病人姓名、床号、年龄、病例号、诊断、病例属性、主持人、查房负责人、查房日期、参加人员、记录人员等

3.2 查房内容:病史与查体情况、护理计划、提问与补充意见等 3.3 总结与评价

二、护理病历讨论

护理病例讨论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一般要求遇到由疑难病例、危重抢救病例由护理部或病人所在病区及时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讨论;对重大、疑难、新开展的手术由护理部或手术室在术前组织手术室及手术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讨论;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讨论会,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病例讨论不仅促进了各科室、各专业及上下各部门的沟通交流,而且是保证医疗护理活动安全有效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目的

1、解决护理中的疑点、难点问题;

2、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以达到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目的

(二)分类

这是根据病例讨论的内容和目的来分的,也可按病例讨论的级别来分,如“科室——大科内——院内”等。

(三)病例讨论的组织方法

1、准备阶段

1.1 病例选择(讨论主题的确定):疑难、重大抢救、特殊、罕见、死亡等病例。1.2 主持人与参加人员:护理病例讨论一般要求主持人在专业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者是部门负责人,如护士长等。参加人员:根据讨论目的要求相关专业人员,如其他护理专家、相关专业的医生、科室主任、行政后勤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等,除邀请的专业人员外,还包括科室护士等可以参加的人员。

1.3 记录人员:一般选熟悉讨论病例情况的责任护士或专业组长进行记录。1.4 申请:由专业组长或护士长提出讨论申请,获取上级领导的同意并给以相应的支持。

1.5 准备:由讨论申请人负责讨论病例相关资料的收集、提出问题等准备工作。

2、组织程序:

2.1 申请人进行病史汇报

2.2 主持人提出需要讨论与解决的问题(必要时对病例的其他资料进行补充)2.3 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讨论意见、诊断及下一步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 2.4 参加病例讨论的专家及上级领导对讨论病例的情况进行询问,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进行讨论与补充。

2.5 主持人进行讨论意见的总结并对受邀专家及领导表示感谢。

3、记录格式 3.1 眉栏

3.2 讨论的中心问题

篇3:扁桃体炎护理查房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急性扁桃体炎患儿240例,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120例。研究组男70例, 女50例, 平均年龄 (5.8±5.2) 岁;对照组男60例, 女60例, 平均年龄 (5.9±5.3) 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入选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 (1) 扁桃体炎发作时有咽部异物感, 见扁桃体慢性充血, 隐窝口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溢。 (2) 性别不限。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卧床休息, 多饮水, 给予“青霉素、清开灵”等常规药物。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 (1) 休息:安排日照充足、安静、远离楼梯的病房, 有条件时可以选择单人病房, 给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病房中使用空气加湿器, 保持患儿喉咙湿润。 (2) 观察病情: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后, 病情逐步好转。家属会放松警惕, 此时家属要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 如是否出现眼睑浮肿、关节痛、心慌, 考虑是否伴有肾炎、心律失常、风湿热等, 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3) 疾病教育:护士在患儿病情稳定后, 对患儿家属进行急性扁桃体炎的健康教育。方法可以采取电视、MP3、手机微信、报纸、小册子等, 目的是通过多途径反复教育, 让患儿及家属掌握急性扁桃体炎的发病特点、发病诱因、预防措施等。教育的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作息时间进行调整, 每日保证早查房进行宣传教育1次, 患者午饭前后进行1次。 (4) 饮食:急性扁桃体炎患儿住院期间, 合理饮食方案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对于厌食、胃纳差的患者, 可以补充B族维生素, 促进味蕾味觉感受器产生味觉。 (5) 口腔护理:急性扁桃体发作后, 患儿最主要不适症状为口腔疼痛, 口腔疼痛不仅影响患者食欲, 还造成患儿睡眠质量下降, 影响疾病的康复。护士每日在患儿进食前后采取硼酸水漱口, 硼酸水具有止痒消毒、消肿褪红作用。 (6) 发热:急性扁桃体炎发病急性期, 患儿体温上升, 护士可以采取以下降温措施:额头冰敷、温水擦浴。对于物理降温无效体温仍在38.5℃以上者, 则需要采取药物降温, 在使用药物退热时, 注意补充水分。使用青霉素治疗时, 注意是否发生过敏反应。 (7) 疼痛护理:患儿体质存在差异, 对疼痛的忍受力不一。部分患儿治疗中会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接受口腔护理、进食、喝水, 从而影响疗效和延缓疾病的康复进程。护士发现上述现象时, 首先要和患儿耐心沟通, 告知患儿疼痛产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同时严格执行医师给予患儿的缓解疼痛医嘱, 病情好转后逐渐减少止痛药。此外病房中可以播放动画片, 墙角放置漫画书以分散患儿对疼痛的注意力。

观察指标: (1)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口腔疼痛评分。 (2) 两组住院时间。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口腔疼痛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口腔疼痛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口腔疼痛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两组住院时间: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 (5.2±1.4) d、 (6.9±1.6)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中, 急性扁桃体炎发病率高, 早期治疗、早期护理是疾病治疗的关键[3]。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优质护理运用于急性扁桃体炎的患儿中。我们首先为患儿营造安静温馨的休息空间, 此外我们通过加强护理观察, 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 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 同时针对患儿口腔疼痛、厌食等情况, 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此外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发生与患儿日常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在护理中, 护士还积极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对减少疾病的复发有重要意义[4]。因此, 本文认为优质护理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患儿中, 可以减少患儿疼痛程度, 对缩短住院时间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呼碧庆, 贺晓琴.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18) :157-158.

[2]曹淑梅, 秦怀仁.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4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2 (2) :143.

[3]药晋红, 孟玲, 固爵, 等.主动护理减轻扁桃体切除术病人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0, 30 (1) :42-43.

篇4:慢性扁桃体炎术后观察与护理

【关键词】 慢性扁桃体炎;护理工作;并发症

慢性扁桃体炎是五官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发病部位的特殊性,常常容易导致多种局部或全身各脏器的并发症[1]。手术切除扁桃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现对医院最近几年接诊的55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手术后的临床信息以护理工作进行相关的回顾性分析。考察科学的护理工作对于促进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术后恢复和减少并发症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1 病例资料

1.1 基本信息 55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8例,年龄为(15.7±7.4)岁。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为慢性扁桃体炎,病程在1年到8年之间不等,且无手术禁忌症。手术内容主要是单侧或双侧扁桃体摘除。

1.2 临床表现 55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经常间歇性的咽痛或咽部不适,通常在感冒受凉、休息不好或是过度疲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同时偶有异物感,感觉喉咙干痒,出现口臭等症状,部分患者偶然出现吞咽困难,呼吸不适或是说话不清。

2 术后观察与护理

2.1 术后体位 患者术后如为全麻病人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手术当日尽量减少翻身及下床活动,告知患者不要做出激烈动作,如大声说话或使劲咳嗽。患者口腔内分泌物一定不要吞咽,最好顺着嘴角流出。如果患者口腔分泌物出现鲜血,要引起护理人员高度重视,及时告知医生,极有可能是患者手术部位出血。

2.2 口腔护理 由于患者手术部位在咽部,因此保持患者术后口腔卫生对于患者手术效果有较大影响,如果口腔护理不到位容易导致患者伤口感染。患者术后当日要保持口腔的绝对干净,不刷牙,不漱口,不进食。

2.3 饮食护理 患者术后当日严格禁食,次日可以开始食用温热的流质食物,手术5日后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冰冷流质食物,如冰水,促进手术部位血管收缩。术后患者饮食一定要以柔软少刺激为主,避免擦伤或刺激患处,影响伤口愈合速度。

2.4 发热护理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通常会有发热症状,特别是在术后,由于伤口暴露于口腔环境,容易造成细菌入侵,严重时会导致其他并发症,因此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进行药物和物理降温处理。

2.5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由于饮食禁忌较多,术后一段时间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特别是术后疼痛,容易使患者产生悲观情绪,这时候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改善患者情绪,一是要详细向患者讲解术后的正确护理措施,尽量减少由于护理不当造成伤口不易愈合的情况;二是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变化,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护理人员要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改变患者心境,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6 其他注意事项 患者术后两个月内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区域,注意保护身体预防感冒。少数患者术后暂时发音会有改变,在手术3天后可以进行适当的发音练习,但要避免过分用力。

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1 伤口感染 由于个人体质和生活習惯的不同,部分患者由于身体体质差,抵抗力弱,或手术后个人护理工作不到位,容易出现伤口感染。当患者出现患处白膜异常,没有白膜或是白膜不完整,咽部肿胀疼痛,甚至出现发烧,一般判断出现伤口感染。伤口感染可给以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并使用0.5%至1.0%的双氧水或者0.9%生理盐水进行漱口[2]

3.2 术后出血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术后出血非常普遍,但对于出血病因的判断却有不同。一般来说,患者在手术后当日出现咽部出血多为扁桃体切除引起的出血,对于这类原发性出血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告知患者可将口腔分泌物吐出,观察有无出血症状。如果患者出血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过度失血的情况,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止血、输血以及补充营养液等措施。如果患者在手术三日后仍然有血丝现象,可能是患者吞咽坚硬食物擦伤咽部所致,要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知识宣讲。

3.3 肺部并发症 由于术后患者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患者作吞咽过程中容易将一些口腔分泌物或血液带入肺部,当患者术后出现咳嗽和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以抗生素治疗。

4 结果与讨论

经过手术摘除扁桃体后,患者的相关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有5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2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为零例。经过科学的护理工作后,55例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伤口愈合,完全恢复。积极的健康护理对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术后恢复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韩丽红.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术后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15).

篇5:危重患者护理查房

梭形细胞肿瘤

梭形细胞肿瘤主要是以梭形细胞为主,可发生在任何器官或组织,形态学表现可以是癌也可以是瘤。如发生在上皮组织(如梭形细胞癌、梭形细胞鳞癌),也可以发生在间叶组织(如梭形细胞肉瘤,梭形细胞间质肉瘤),形态表现复杂,多类似肉瘤,或伴有形似肉瘤的间质成份,免疫表型既可表现为癌,也可表现为肉瘤,或表现为癌肉瘤结构等的一类肿瘤。该病变较难直接检查,需多方面的检测如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等。

分类

 上皮性梭形细胞肿瘤:梭形细胞癌有时由非上皮性标记物表达,较易误诊为肉瘤  间叶性梭形细胞肿瘤:间叶组织的梭形细胞肿瘤有时由细胞角蛋白表达,需与上皮来源的癌进行鉴别

 梭形细胞癌肉瘤:有时单靠细胞角蛋白表达易误诊为癌。需结合临床,病变部位,组织形态学特征,综合分析才能明确诊断

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癌肉瘤)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由梭形细胞构成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癌肉瘤)与子宫肉膜间质肉瘤,免疫组化角蛋白与波形蛋白都可表达,应注意鉴别

 胃肠道或胃肠道外间质肿瘤:胃肠道或胃肠道外间质肿瘤,瘤细胞形态主要为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混合细胞形式出现。胃肠梭形细胞肿瘤易被误诊为GIST(胃肠间质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所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英文名为DVT(deep venous thrombosis),是指静脉管腔内由于各种原因形成血凝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往往是单侧下肢(左下肢多见)出现肿胀、疼痛。但是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这是静脉血栓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

在临床上,只有10%~17%的DVT患者有明显的症状。包括下肢肿胀,局部深处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DVT发展最严重的临床特征和体征即是肺栓塞,死亡率高达9%~50%,绝大多数死亡病例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有症状和体征的DVT患者多见于术后、外伤、晚期癌症、昏迷和长期卧床的病人。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首先是在发病时间的判断上。由于静脉系统存在大量的侧枝循环,早期的血栓形成并不会妨碍静脉血的顺利回流。只有血栓蔓延到一定长度,堵塞侧枝循环近远端开口的时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下肢肿胀。所以说,一般临床上出现下肢肿胀才得到诊断的病例,往往发病时间已经超过数天。

虽然早期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明显症状,但是还是可以通过仔细的体检发现,比如挤压小腿肚子时深部出现疼痛往往提示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医学上称为Homan征)。这是因为静脉血栓形成时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的缘故,一旦有怀疑深静脉血栓,必须尽早检测血液D-2聚体,B超探测深静脉以明确诊断。这样,大部分的深静脉血栓病例就可以得到早期诊断。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抗凝治疗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案

(1)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先于华法令口服。华法令起效比较慢,用药早期可以诱导血栓形成。因此,一定要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启动抗凝方案。

(2)使用肝素后要检查血小板,预防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1.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15 °~30 °,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2.尽可能采用患肢远端浅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达到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一般患肢只作为溶栓药物给药途径,不作其他药物输入)。

3.严禁按摩、推拿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以免造成腹压突然增高致血栓脱落。

4.避免碰撞患肢,翻身时动作不宜过大。

5.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饮食,忌食油腻,以免增加血液黏度,加重病情。6.每班测量患肢周径,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皮肤颜色、温度变化。7.预防并发症: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多漱口、多饮水,大便干结者可用开塞露通便,定时翻身,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8.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为肺栓塞,致死率达70%,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窒息感、咳嗽、咯血,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

低蛋白血症

血浆总蛋白质,特别是血浆白蛋白的减少。低蛋白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所致氮负平衡的结果。主要表现营养不良。血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质及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质包括血浆白蛋白、各种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少量结合蛋白如糖蛋白、脂蛋白等,总量为6.5~7.8g%。若血浆总蛋白质低于6.0g%,则可诊断为低蛋白血症。

病因

1.蛋白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厌食,如严重的心、肺、肝、肾脏疾患,胃肠道淤血,脑部病变;消化道梗阻,摄食困难如食道癌、胃癌;慢性胰腺炎、胆道疾患、胃肠吻合术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

2.蛋白质合成障碍。各种原因的肝损害使肝脏蛋白合成能力减低,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3.长期大量蛋白质丢失。消化道溃疡、痔疮、钩虫病、月经过多、大面积创伤渗液等均可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质丢失。反复腹腔穿刺放液、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治疗时可经腹膜丢失蛋白质。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恶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可有大量蛋白尿,蛋白质从尿中丢失。消化道恶性肿瘤及巨肥厚性胃炎、蛋白漏出性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等也可由消化道丢失大量蛋白质。

4.蛋白质分解加速。长期发热、恶性肿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使蛋白质分解超过合成,而导致低蛋白血症。

治疗

首先应治疗引起蛋白质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分解亢进的原发疾病。若原发疾病无禁忌,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使每日摄入蛋白质达60~80g,保证充足热量供应(2500千卡/日以上),并酌情使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消化功能差者,可予流食或半流食,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病情严重者,可输入血浆或白蛋白。

主要护理诊断

慢性疼痛

与疾病有关

营养失调

与摄入不足,疾病消耗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长期留置导尿管 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腹泻

与疾病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有关

腹泻有关 睡眠状态紊乱

与疼痛 咳嗽有关 知识缺乏

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

护理措施

1.2.3.4.5.6.7.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缓解焦虑,做好家属宣教工作。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多饮水,忌油腻。

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保持会阴部清洁。保持左侧患肢制动,抬高15°~30°。

篇6:护理查房制度

护理查房是护士学习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应在报告病例的基础上,针对病人和病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分析与讨论,使参与者在业务上有所收获。

1.查房目的:

1.1.更新业务知识:学习医学知识;学习护理专业的概念、理论;学习医护领域的新技术、新技能、经验等。

1.2.能找出护理上的难题,交流经验、教训,护理工作中的新知识、新方法。

2.查房要求

2.1.护理查房要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有专业性,通过护理查房对病人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针对问题及措施进行讨论,以提高护理质量。

2.2.护理查房要围绕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注重经验教训的总结,突出与护理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护理查房能够促进临床护理技能及护理理论水平的提高,同时能够解决临床实际的护理问题。

2.3.护理查房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个案护理、危重疑难病例的护理总结。

2.4.病房每月进行护理查房一次,科室每季度护理大查房一次,护理部每季度参加一次科室大查房。

2.5.查房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并提前通知参加人员护理查房的内容。

2.6.护理查房主持人要选择有临床经验,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护士长及病房教学老师对整个查房过程要给与质量监控,对查房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予以纠正。

3.查房程序

3.1.护理查房前由护士长/或教学老师及查房主持人选择适宜的病例。

3.2.根据病例学习、总结相关的知识,选择护理人员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准备报告。

篇7:腰椎滑脱护理查房

一、简要病史

患者高绪泉,男,67岁,因双膝关节及腰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半年,加重1月。入院前半年,患者不明诱因出现腰部及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无麻木,在攀钢医院住院口服药物、外用膏药、针灸理疗等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但症状反复。入院前1月,患者不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及腰部疼痛加重,以左膝关节及左下肢疼痛明显,为求进一步治疗,2016年7月29日门诊以

1、双膝骨关节炎

2、腰椎滑脱收入膝关节外科治疗,于2016年8月3日转入我科继续治疗。

查体:患者步入病房,神志清楚,慢性面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测体温36.2℃,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8/70mmHg。腰部广泛压痛以腰4/5棘间明显,无明显下肢放射痛,肢端感觉血运正常,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60°(-),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50°(+),双膝关节微肿胀,广泛压痛,以左膝压痛明显,髌骨碾磨实验、回旋挤压实验阳性,左膝浮髌试验(+),右膝浮髌试验、双膝抽屉试验、内外翻试验阴性,左膝关节屈伸活动(-15-100度),右膝关节屈伸活动(-15-100度)。X片及CT片提示L5椎体I度滑脱,椎弓峡部不连

既往史:患者患高血压8+年,进行正规口服药物治疗,8+年前在攀钢医院诊断患有“脑梗塞及冠心病”。

二、诊断:

中医诊断:腰痹(肝肾不足)。

西医诊断:腰5椎体滑脱。

三、诊疗情况:

中医治疗以骨伤3号方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通络止痛。

西医以静脉输入血塞通、复方三维B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治疗无效后于2016年8月18号在全麻下行后路切开,腰5椎复位,椎管减压,腰5-S1椎间盘切除,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予骨科一级护理,静脉输入头孢他啶、骨肽、泮托等补液、抗炎、能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现病情平稳,定期换药。

四、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焦虑、恐惧:

1、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有关

2、与担心预后不佳及术后效果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减轻,生理、心理上的舒适感增加,增加战神疾病的信心 护理措施:

1、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理解患者感受,向患者做好解释,介绍治疗成功案例,消除患者悲观失望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向患者讲述焦虑对身心健康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使患者保持最佳精神状况,以利于疾病康复。

3、在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全面了解评估,向病人交代病情,说明手术的目的和大致程序,告知病人需配合的事项和术前需注意的问题,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

4、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多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

5、利用护理手段给患者身心方面良好的照顾,从而使焦虑程度减轻,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6、可艾灸心俞、关元、足三里、神门等穴位

(二)疼痛:与椎体滑脱筋骨未坚,术后伤口疼痛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1、正确评估疼痛的性质。

2、尽量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协助其取舒适体位,严格卧床休息,卧硬板床。

3、各项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4、与病人多交流,鼓励其说出疼痛的感受。指导其通过与家人交谈、深呼吸、听音乐等方法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淡化疼痛意念,以减轻疼痛。

5、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三)有伤口出血、感染的可能:与手术切口、用药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未发生伤口出血及感染。护理措施:

1、术前掌握患者全身情况。

2、术前一天指导患者行皮肤清洁,备皮,术日晨予消毒更换手术衣。

3、术前与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术后观察伤口、皮肤及粘膜有无出血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整洁,提高局部抗感染能力。

5、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情况:术后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直至生命体征平稳,观察远端肢体感觉、运动反射情况等。

6、观察引流情况: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的变化。

7、遵医嘱使用止血药及抗感染药物。

8、伤口处可遵医嘱给予红外线治疗,促进伤口愈合。

(三)腹胀:与全麻术后肠麻痹,长期卧床经枯肠燥有关 预期目标:减轻腹胀,使患者舒适 护理措施:

1、嘱患者家属喂其进食新鲜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少食多餐,忌产气引起腹胀之品。

2、协助患者行顺时针腹部按摩,小茴香热敷腹部促进肠功能恢复。

3、穴位按摩:天枢穴位于脐中旁2寸,支沟穴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中脘: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剑突下与肚脐连线的中点。胃经之募穴,具有健脾益气、调理气机的作用,善于行气消胀。

4、腹胀明显可给予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处理。

(四)自理能力下降:与术后自我照顾能力发生改变,才去被动式生活料理,久病体虚,气血不足有关

预期目标:卧床期间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使患者维持基本生活能力。护理措施:

1、患者卧床期间,给予生活上的必要照顾,帮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

2、备床头呼叫器、常用物品放置患者易取到的地方。

3、做好患者基础护理,定时为患者翻身、擦浴等,保持床单位整洁,使患者感到舒适。

4、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五)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便秘等:与长期卧床,肺失宣降,体虚邪毒入侵,血流不畅,筋脉受损,血瘀气滞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未发生并发症 护理措施:

1、防止肺部感染:术前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咳痰及深呼吸训练;术后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风寒,注意保暖,避寒气入侵而诱发呼吸道感染。遵医嘱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一旦出现肺部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2、防止尿路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行尿道口消毒两次,观察尿液的颜色、形状、量,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保持尿管通畅,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面,尽早拔出尿管,避免留管时间过长。

3、防止深静脉血栓:术后指导患者床上自主活动,遵医嘱给予防血栓药物,嘱患者多饮水。

4、防止褥疮发生: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按摩,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

5、防止便秘发生: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粗纤维食物,知道每日按摩腹部,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灌肠。

(七)知识缺乏:与缺乏相关疾病康复知识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疾病及康复知识 护理措施:

1、生活起居:急性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采取舒适体位。下床活动是佩戴腰部支具加以保护和支撑,不宜久坐,避免弯腰、负重、提重物,如需弯腰最好采取屈髋屈膝,下蹲式减少对椎体的压力。指导正确的咳嗽、打喷嚏的方法,避免诱发和加重疼痛。

2、腰部支具的选择与使用:支具规格要与自身身长的长度、周径相适应,松紧以不产生不适感为宜。卧位时,正确定位腰围上缘应齐肋弓下缘,下缘应至臀裂处。侧卧,应将腰围平整塞入腰背部,翻向另一侧,将腰围拉至腹部并固定。佩戴腰围后应采用侧身起床法,以减轻腰椎的压力。立位时,展开腰围,检查腰围正反方向及上下位置。患者应抬头挺胸收腹,手持腰围两端由后向前将胶带拉紧固定。双手同时将侧托带向外侧拉紧,并固定于腹部。注意,术后患者佩戴腰围时,一定要先佩戴好腰围后再坐起或下床,卧下后再去掉腰围。观察受压皮肤有无压红、疼痛以及肢体肿胀、麻木等症状。佩戴支具期间,应加强各关节肢体的功能训练。

3、饮食指导:术后一周,宜进食清淡食物,以利调理脾胃,使二遍通畅。如肉片汤,排骨汤。术后两周到四周,患者气血两虚易泄泻而影响伤口愈合,宜进食清补食物,如清淡的鱼片汤,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等。术后五周,宜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如枸杞子、黑芝麻、莲子百合煲瘦肉汤等,忌辛辣香燥之品。

4、功能锻炼:术后24h指导病人行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趾屈训练。可以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增强机体对循环功能,提高机体状态,避免影响日后下地行走。术后第2天在镇痛泵镇痛下协助病人练习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防止神经根粘连。1周后戴腰部保护支具下床活动,下床后应有家属陪同,以免发生意外。后期指导:开始指导腰背肌锻炼,增强腰背肌的动力,使肌肉韧带弹性恢复维持脊柱稳定性。锻炼方式为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飞燕式。

(五)效果评价

篇8:慢性扁桃体炎病人的术后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22例慢性扁桃体炎病人, 其中男201例, 女121例;年龄5岁~42岁, 平均20.5岁;住院时间4 d~11 d, 平均6.5 d。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手术毕竟是一种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创伤, 故病人多伴有紧张、恐惧心理, 我们应多关心、体贴、安慰病人, 循序渐进地讲解手术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 因势利导进行心理护理, 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使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体位

全身麻醉者未清醒前应采用半俯卧位, 局部麻醉者, 儿童取平卧位, 成人半卧或半坐位均可。

2.2.2 局部护理

给予冰袋或凉毛巾冷敷颈部以减少出血, 减轻疼痛, 嘱病人安静卧床休息, 少说话, 勿用力咳嗽吐痰, 可随时将口内唾液轻轻吐出, 不要咽下, 以免刺激胃部引起不适, 唾液中混有少量血丝时, 不必介意, 如持续口吐鲜血或全麻儿童不断出现吞咽动作者, 应立即检查, 及时止血。

2.2.3 饮食护理

因扁桃体术后创面暴露, 术腔易受食物刺激, 故术后4 h可进冷流质饮食, 次日进半流质, 3 d后进软质饮食, 2周后方可进正常饮食。

2.2.4 准确用药

正确执行术后医嘱, 给予消炎、止血等药物, 并注意观察疗效。术后当日禁止刷牙漱口, 次日扁桃体窝出现一层白膜, 是正常反应, 对创面有保护作用。可用漱口剂含漱, 以清洁口腔, 防止感染。

2.2.5 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伤口渗血情况, 术后次日鼓励病人多讲话, 常伸舌, 以防粘连而影响咽部运动。手术后3 d体温突然升高或术后体温一直持续在38.5 ℃以上, 术后腭弓肿胀, 创面不生长白膜, 或白膜生长不匀, 且术后咽痛逐渐加重, 为感染征象, 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并采取相应措施。

2.3 出院指导

上一篇:刘姓女宝宝取名及含义下一篇:观忠诚与背叛有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