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异常情况处理记录

2024-05-23

瓦斯异常情况处理记录(共8篇)

篇1:瓦斯异常情况处理记录

高县欣雅煤业有限公司(怀远煤矿)

编制:通风科 二0一七年度

瓦斯异常情况处理汇报制度

瓦 斯 异 常 情 况 处 理 汇 报 制 度 为确保安全生产,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人工监测与监测监控两套系统并行,确保瓦斯监测工作及时、准确,调度指挥系统高效运转,特制定本规定。

监测监控系统瓦斯异常情况汇报程序:

1、瓦斯员、安全员、现场施工人员及其他人员,发现施工地点瓦斯异常时,根据处理汇报程序,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及时向调度汇报。

2、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井上监控员必须24小时值班,发现瓦斯传感器显示值出现较大增幅或瓦斯曲线不正常以及临近报警值时,及时向通风科值班人员汇报,通风科值班人员应立即电话通知该工作面瓦斯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将原因、措施及处理结果汇报通风科值班人员,通风科值班人员要做好记录。

3、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如果出现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报警信号后,通风科调度员必须立即电话通知该工作面瓦斯员停止该区域内一切作业,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监控员在做好报警记录的同时,应立即通知调度值班领导及通风科值班人员,通风科值班人员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工作面安全员对停工及处理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5、瓦斯员在停工处理完毕,检查工作面、回风流及上隅角等地点瓦斯浓度降到《规程》允许浓度内,汇报通风科值班人员,由调度员向值班领导汇报,由值班领导下达恢复生产命令。

6、瓦斯员处理过程中,发现瓦斯浓度未被有效控制,持续升高,达到超限浓度时,应立即停止该工作面一切作业,切断电源。

7、安全员与瓦斯员一起组织将工作面人员沿进风路线逆风流撤退到采区进风巷道内。同时在工作面巷道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由安全员负责设置警戒。同时汇报调度值班领导。

8、调度值班领导与通风值班领导立即制定措施,并电话通知就近地点通风队领导或通风值班领导,在半小时内赶到现场,指挥处理,处理完毕汇报通风、安全调度及调度值班领导,并做好记录。调度值班领导确认隐患排除后,方可下达撤除警戒、恢复送电、人员进入工作面生产的命令。

9、采区总回风巷瓦斯浓度达到0.75%,回采工作面尾巷达到2.5%时,必须立即汇报通风、安全、生产调度员、通风科值班领导和调度值班领导。值班领导接到汇报后,应立即电话通知该采区各工作面瓦斯员停止该区域内一切作业,由上一级配电室切断采区电源,将工作面人员沿进风路线逆风流撤出采区,并在所有能进入采区的巷道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悬挂“禁止入内”牌。安全调度通知安检员做好断电、撤人、设置警戒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

值班领导应立即汇报矿总工程师,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处理办法,通风科值班领导入井处理。处理完毕后要汇报值班领导、矿总工程师,通风、安全调度要做好记录。

10、瓦斯员在现场检测过程中,发现瓦斯涌出异常,瓦斯浓度突然增高,应立即同安全员停止该区域内一切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汇报通风、安全调度员。通风、安全调度员在接到汇报后,应立即由通风值班领导和调度值班领导查明原因,制定措施通知就近地点的通风队领导在半小时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通风值班领导现场指挥。处理完毕后要汇报通风、安全调度、调度值班领导,并做好记录。

11、监控系统井上监测员发现主扇、局扇停风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通知调度值班领导和通风、安全、生产调度员。调度值班领导应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排查解决。

12、通风、安全调度员应立即通知停电、停风区域瓦斯员、安检员迅速将工作面人员沿进风线路撤退到采区进风流或撤退出井。

13、当主扇10分钟内不能恢复正常时,调度值班领导必须立即通知井上变电站切断井下一切电源。

14、故障排除后,恢复主、局扇启动时,必须严格执行以下程序:

(1)恢复主扇排放矿井瓦斯时,主扇启动前,先打开回风井口避灾风门,采用风流断路方法进行排放。

在主扇出口瓦斯浓度小于2%时,(必须保证最远采区的风流瓦斯排出后)再逐渐将风门关闭。通风系统正常后,主扇出风口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由通风科值班领导指挥通风瓦斯员入井检查通风瓦斯情况,采区回风流瓦斯浓度降到0.75%时,向通风调度汇报,通风调度报告值班领导。

(2)值班领导确认采区回风流瓦斯浓度降到0.75%以下时,命令地面变电所向井下送电,配电室值班员接到调度值班领导向采区局扇送电命令后,方准送局扇专用电。

(3)局扇恢复通风前,瓦斯员必须首先检查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m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是否小于0.5%时,小于0.5%的情况下方可人工启动局扇,局扇由外向内逐台启动,只有排完一个巷的瓦斯后方准启动下一台局扇,启动局扇后,控制风量进行排放,严格检查局扇外部的风量,严禁“循环风 ”、“一风吹”排放,确保排出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与全风压风流汇合处小于1.5%。

(4)瓦斯员只有检查排放巷内瓦斯浓度与全风压风流汇合处小于1%时方准进入巷内,进入巷内时两人一组,缓慢前进,一前一后保持10m距离,不断测定瓦斯浓度,只有检测瓦斯浓度小于1%时,方准继续前行。

(5)瓦斯排放完毕,瓦斯员经检查巷内瓦斯浓度小于1%,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5%,且稳定30min后,局扇方可正常供风,同时向通风调度汇报,通风调度向值班领导汇报,并记录在案。

(6)全部掘进巷道排放完毕,恢复正常通风后,由电工检查巷内电器设备,当局扇供风巷电器设备检查完毕,证明完好后,方可汇报调度室,由值班领导下达恢复采区内一切电器设备电源。

(7)安监员负责排瓦斯与复电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8)瓦斯排放完毕,采区生产恢复正常后,通风、安全、调度应及时汇报通风科长、值班领导、矿总工程师。

相关要求

(1)相关领导及有关岗位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程序,要严格按程序及有关规程、措施指挥,不得有误。

(2)各岗位人员必须严守工作岗位,服从指挥,绝不能脱岗。

(3)严格按照本规定程序做好监测、检查、汇报处理、调度指挥及记录工作。

(4)通风科必须保证通信系统畅通。

(5)对违反本规定,造成隐患处理不及时的当事人,视情节轻重,要追究其责任,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篇2:瓦斯异常情况处理记录

为确保安全生产,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人工监测与监测监控两套系统并行,确保瓦斯监测工作及时、准确,调度指挥系统高效运转,特制定本规定。

监测监控系统瓦斯异常情况汇报程序:

1、瓦斯员、安全员、现场施工人员及其他人员,发现施工地点瓦斯异常时,根据处理汇报程序,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及时向调度汇报。

2、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井上监控员必须24小时值班,发现瓦斯传感器显示值出现较大增幅或瓦斯曲线不正常以及临近报警值时,及时向通风科值班人员汇报,通风科值班人员应立即电话通知该工作面瓦斯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将原因、措施及处理结果汇报通风科值班人员,通风科值班人员要做好记录。

3、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如果出现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报警信号后,通风科调度员必须立即电话通知该工作面瓦斯员停止该区域内一切作业,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监控员在做好报警记录的同时,应立即通知调度值班领导及通风科值班人员,通风科值班人员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工作面安全员对停工及处理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5、瓦斯员在停工处理完毕,检查工作面、回风流及上隅角等地点瓦斯浓度降到《规程》允许浓度内,汇报通风科值班人员,由调度员向值班领导汇报,由值班领导下达恢复生产命令。

6、瓦斯员处理过程中,发现瓦斯浓度未被有效控制,持续升高,达到超限浓度时,应立即停止该工作面一切作业,切断电源。

7、安全员与瓦斯员一起组织将工作面人员沿进风路线逆风流撤退到采区进风巷道内。同时在工作面巷道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由安全员负责设置警戒。同时汇报调度值班领导。

8、调度值班领导与通风值班领导立即制定措施,并电话通知就近地点通风队领导或通风值班领导,在半小时内赶到现场,指挥处理,处理完毕汇报通风、安全调度及调度值班领导,并做好记录。调度值班领导确认隐患排除后,方可下达撤除警戒、恢复送电、人员进入工作面生产的命令。

9、采区总回风巷瓦斯浓度达到0.75%,回采工作面尾巷达到2.5%时,必须立即汇报通风、安全、生产调度员、通风科值班领导和调度值班领导。值班领导接到汇报后,应立即电话通知该采区各工作面瓦斯员停止该区域内一切作业,由上一级配电室切断采区电源,将工作面人员沿进风路线逆风流撤出采区,并在所有能进入采区的巷道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悬挂“禁止入内”牌。安全调度通知安检员做好断电、撤人、设置警戒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

值班领导应立即汇报矿总工程师,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处理办法,通风科值班领导入井处理。处理完毕后要汇报值班领导、矿总工程师,通风、安全调度要做好记录。

10、瓦斯员在现场检测过程中,发现瓦斯涌出异常,瓦斯浓度突然增高,应立即同安全员停止该区域内一切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汇报通风、安全调度员。通风、安全调度员在接到汇报后,应立即由通风值班领导和调度值班领导查明原因,制定措施通知就近地点的通风队领导在半小时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通风值班领导现场指挥。处理完毕后要汇报通风、安全调度、调度值班领导,并做好记录。

11、监控系统井上监测员发现主扇、局扇停风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通知调度值班领导和通风、安全、生产调度员。调度值班领导应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排查解决。

12、通风、安全调度员应立即通知停电、停风区域瓦斯员、安检员迅速将工作面人员沿进风线路撤退到采区进风流或撤退出井。

13、当主扇10分钟内不能恢复正常时,调度值班领导必须立即通知井上变电站切断井下一切电源。

14、故障排除后,恢复主、局扇启动时,必须严格执行以下程序:

(1)恢复主扇排放矿井瓦斯时,主扇启动前,先打开回风井口避灾风门,采用风流断路方法进行排放。

在主扇出口瓦斯浓度小于2%时,(必须保证最远采区的风流瓦斯排出后)再逐渐将风门关闭。

通风系统正常后,主扇出风口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由通风科值班领导指挥通风瓦斯员入井检查通风瓦斯情况,采区回风流瓦斯浓度降到0.75%时,向通风调度汇报,通风调度报告值班领导。

(2)值班领导确认采区回风流瓦斯浓度降到0.75%以下时,命令地面变电所向井下送电,(按高压操作程序操作)中央变电所值班员接到调度值班领导向各采区配电室送电命令后,向各采区配电室送电,各采区配电室值班员接到调度值班领导向采区局扇送电命令后,方准送局扇专用电。

(3)局扇恢复通风前,瓦斯员必须首先检查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m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是否小于0.5%时,小于0.5%的情况下方可人工启动局扇,局扇由外向内逐台启动,只有排完一个巷的瓦斯后方准启动下一台局扇,启动局扇后,控制风量进行排放,严格检查局扇外部的风量,严禁“循环风 ”、“一风吹”排放,确保排出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与全风压风流汇合处小于1.5%。

(4)瓦斯员只有检查排放巷内瓦斯浓度与全风压风流汇合处小于1%时方准进入巷内,进入巷内时两人一组,缓慢前进,一前一后保持10m距离,不断测定瓦斯浓度,只有检测瓦斯浓度小于1%时,方准继续前行。

(5)瓦斯排放完毕,瓦斯员经检查巷内瓦斯浓度小于1%,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5%,且稳定30min后,局扇方可正常供风,同时向通风调度汇报,通风调度向值班领导汇报,并记录在案。

(6)全部掘进巷道排放完毕,恢复正常通风后,由电工检查巷内电器设备,当局扇供风巷电器设备检查完毕,证明完好后,方可汇报调度室,由值班领导下达恢复采区内一切电器设备电源。

(7)安监员负责排瓦斯与复电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8)瓦斯排放完毕,采区生产恢复正常后,通风、安全、调度应及时汇报通风科长、值班领导、矿总工程师。

相关要求

(1)相关领导及有关岗位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程序,要严格按程序及有关规程、措施指挥,不得有误。

(2)各岗位人员必须严守工作岗位,服从指挥,绝不能脱岗。

(3)严格按照本规定程序做好监测、检查、汇报处理、调度指挥及记录工作。

(4)通风科必须保证通信系统畅通。

(5)对违反本规定,造成隐患处理不及时的当事人,视情节轻重,要追究其责任,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6)本规定从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

山西柳林郭家山煤业有限公司

篇3:瓦斯异常情况处理记录

1 采集器故障

1.1 供电系统故障引起的采集器不正常工作

电源系统分二部份, 一部份在后备电源箱中, 主要为12伏蓄电池及其充电电路以及市电的抗干扰电路;一部份在采集器中, 主要为低压电源的产生和直流/交流变换电路。有市电时, 采集器由市电供电, 无市电时, 采集器由蓄电池供电。

后备电源箱上的指示灯是市电指示灯, 此灯灭, 则可能出以下三种故障:1) 无市电;2) 指示灯坏;3) 保险丝断。有时, 保险丝断了无市电了, 指示灯也就灭了, 但值班员未及时发现。则采集器由蓄电池供电, 当蓄电池的电也用完, 自动站就无法正常工作。表现为:采集器长时间长时间蜂鸣, 一项或几项气象要素值不能正常采集 (要素值为灰显) 。因此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1.2 供电系统完好但采集器不能正常工作

1.2.1 通信不正常

当计算机软件提示无法通信时, 应作以下工作:

1) 检查软件的通信端口设置是否正常。2) 检查通信电缆与设备连接是否牢固。3) 检查通信电缆内部线又无脱焊。4) 检测计算机的串口有无损坏。

1.2.2 采集器面板指示灯 (秒闪灯) 不闪

1) 按“复位”键, 一般可解决, 如不行执行下一步。2) 将总复位键由1拨至0位, 关掉采集器电源, 进行总清零。如不行执行下一步。3) 关闭测报、监控软件及计算机。4) 约三分钟后0位开机, 重启计算机。如不行执行下一步。5) 检查采集器主板电压是否为5V。6) 采集器主板的输入电源不正常, 应更换采集器主板。

1.2.3 蜂鸣器常鸣

蜂鸣器常鸣有两种可能:

1) 为大风报警, 与计算机联机即可解除;大风报警值存储在FJ.TXT中。5分钟后自动关闭;若无法自动关闭, 则只能关闭采集器电源后重开电源。

2) 为自动站遭雷击或强电干扰 (有足够峰值的电源浪涌) 。对自动站可能造成程序混乱或损坏;处理办法如下:a.按“复位”键, 一般可解决;如不行执行下一步。b.将“0/1”开关置到“0”位;按“复位”键进行总复位。如不行执行下一步。c.关闭测报、监控软件及计算机。d.关掉采集器电源, 三分钟后“0”位开机。待数据正常后拨回1位。重启计算机及测报监控软件。

2 异常记录处理

2.1 影响正点值

2.1.1 正点前后十分钟无数据

1) 数据处理。两分钟风向风速用人工站观测值代替, 瞬时及10分钟风向风速均按缺测处理, 最大、极大风向风速及其出现时间尽量从RTD实有记录中挑取, 否则按缺测处理。本站气压、气温、湿球用人工观测值代替, 水汽压、露点、海平面气压计算求的。本站气压、气温、相对湿度的小时内极值及其出现时间从各分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实有记录中挑取, 地面温度用人工观测值代替。草面温度及浅层、深层地温有人工观测仪器的人工补测或无人工观测仪器的按缺测处理, 如果只影响一小时正点值, 无人工观测仪器的待下一正点之后则按内插处理。地面及草面温度小时内极值及其出现时间从RTD实有记录中挑取, 采集器重启期间的相关分钟数据按缺测处理。

2) 数据的传输。正点时先发一份用人工补测值的长Z, 需内插的数据先按缺测处理, 待下一正点数据处理完之后, 再进行内插, 然后再发一份该时次长Z的更正报。

2.1.2 正点前后十分钟有数据

1) 数据处理。两分钟风向风速用RTD中前或后十分钟内最靠近正点的分钟数据值代替, 瞬时及10分钟风向风速均按缺测处理, 最大、极大风向风速及其出现时间尽量从RTD实有记录中挑取, 否则按缺测。本站气压、气温、相对湿度用前或后十分钟内最靠近正点的分钟数据值代替, 水汽压、露点、海平面气压计算求的。本站气压、气温、相对湿度的小时内极值及其出现时间从各分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实有记录中挑取, 地面温度、草面温度、浅层、深层地温用RTD中前或后十分钟内最靠近正点的分钟数据值代替, 地面及草面温度小时内极值及其出现时间从RTD实有记录中挑取, 采集器重启期间的相关要素分钟数据按缺测处理。

2) 数据的传输。a.对于正点前十分钟有数据的情况为先发用人工补测及前十分钟数据分钟数据代替的长Z。如果还有内插处理, 待下一正点数据处理完之后, 再进行内插, 然后再发一份该时次长Z的更正报。b.对于正点后十分钟 (特指05分之后) 有数据的情况为先发用人工补测值代替的长Z, 正点后数据出来之后再发用正点后十分钟内分钟数据代替的长Z更正报, 如果还有内插处理, 待下一正点数据处理完之后, 再进行内插, 然后再发一份该时次长Z的更正报。

2.2 不影响正点值

因采集器重启后, 正点时会清除重启之前的所有分钟数据, 所以正点前要人工挑取采集器重启前各要素的小时内极值及其出现时间, 正点时参考重启之后的分钟数据检查校对正点相关极值。即相关要素的极值也是从实有记录中挑取。采集器重启期间的相关要素分钟数据按缺测处理。之后再通过质量控制软件将各分钟数据从RTD中导出存入各分钟数据文件中。

3 结语

以上所说常见故障只要掌握故障分析和判断的基本原则, 按照一定的步骤去排查, 则可凭台站人员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经验, 而无需电子方面高深的专业知识和复杂的仪表, 即能找到和排除故障。对于异常数据的处理, 大家不要惊慌, 要素之间的处理方法是相通的, 分类进行, 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篇4:瓦斯异常情况处理记录

关键词分钟数据;自记记录;替换

中图分类号P41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12-0102-01

1工作原理及降水记录异常问题的处理方法

自动站雨量缺测或异常时,小时雨量可用虹吸式雨量计同时次的值代替,所以要保证虹吸式雨量计正常运转,且每次有大的降水以前都要试用虹吸式雨量计,以备自动站故障时用。假如分钟数据缺测,影响了年报表中“15个时段最大降水量”的挑取时,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使分钟数据连续和完整,且基本符合实际降水情况。确定降水异常的分钟时段,从虹吸式雨量自记中读出经时差訂正后的每分钟降水量,替换异常时段的分钟记录并备注。现将其总结如下:

降水停止后自动站仍有降水记录:

此类现象,除了仪器本身原因外,多是仪器维护或操作不当造成,因此观测员要认真查找原因。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①滞后降水。传感器翻斗内剩余雨水,一般可能出现0.1、0.2、0.3mm少量降水记录。若该记录出现在降水停止后的下2个小时的时间段内,在逐日数据维护时则把该记录累加到降水停止的那个小时时段内;若记录出现在其后的第3小时或之后的时段内,则不再累加,应删除有关记录。夜间(08-20时)不守班的站,夜间出现此种情况时,可保持原记录,不修改B文件;若夜间有降水,但8—9时无降水现象而有少量的降水记录,则把降水记录累加到7—8时中。②维护不当造成降水。若是维护不当或仪器故障造成降水,应对Z文件进行修改,根据实际情况按无降水处理。③编报。使用自动站记录编报时,天气报、天气加密报中有关降水量组和天气现象组的编报必须配合一致。若无降水现象而有降水记录时,按无降水处理,对软件生成的降水量组,应人工删除。

在编报时段内原无降水现象,而临近编报的正点前开始降水,且无降水记录(即不到0.1毫米)时,则人工输入0.0按微量降水进行编报。①雾露霜形成降水记录。单纯的雾、露、霜形成的记录,一律按无降水处理。对软件生成的降水量组,应人工删除。Z文件以及由Z文件生成的J文件不作修改。②调试仪器形成降水记录。由于调试仪器、仪器故障、Z文件损坏等原因,形成错误的降水记录时,应对Z文件进行修改,根据实际情况按无降水或缺测处理。③做好雨量传感器的清洁工作。要做好雨量传感器的清洁工作,巡视仪器(尤其在降水前)时要注意清除承水器中的昆虫、树叶等杂物,防止漏斗堵塞,要注意检查传感器内部是否正常。方法是:拧开雨量筒下部的3个螺丝,取下外筒,检查内部各个漏斗是否堵塞,是否有蛛蜘网,是否有尘土,是否水平等。④定时降水量的观测。自动站A文件和月报表中定时降水量,均应采用08时和20时人工观测值。

2温、湿度异常数据的处理

1)故障现象:某基本站2005年8月20日,因风大雨猛,使温湿度传感器与电缆的接头进水,造成20时至21日14时各时正点温湿度数据出现异常。

处理方法:规范规定“一般时次不进行补测,仅在02.08.14.20时4个时次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时次,气温、湿度记录缺测或异常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在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补测。”该次传感器故障影响到20日20时至21日14时正点温湿度各要素记录,应该恢复人工站干湿球温度表进行观测,20日20时、21日02、08、14时的温湿度、水汽压、露点温度、相对湿度值用人工站数据代替。

2)故障现象:有个别站,因自动站芯片问题,湿度分钟数据时常出现跳变异常现象。

处理方法:把该明显跳变异常的数据作缺测处理。①假如该异常数据影响到日极值时,要重新挑取日极值。②假如跳变异常的数据影响到某一个正点时,把该正点数据按缺测处理,正点数据按《观测规范》综合问题解答24条规定:用正点前后10分钟接近正点的数据代替,并优先使用。

3气压数据异常的处理

处理方法:把该分钟数据按缺测处理;当气压分钟数据异常期间不影响到小时或日极值时,一般不必进行处理,当异常数据对日极值有影响时,按《观测规范》规定从“实有的自动观测记录和人工补测的定时观测记录中挑取日极值“。当气压分钟数据异常影响到某一正点时,按《规范》规定用前后10分钟数据代替,当前后10分钟数据也异常时,用前后时次数据内插求得。

4风向风速数据异常的处理

故障现象:自动站风速与人工站风速差值大于1.0 m/s时。

处理方法:要及时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分钟数据异常的处理方法同气压的处理方法,但风向缺测或异常时,不能用前后两个时次的数据内插,应用其他风的自记记录代替。

5J文件的处理方法

J文件是分钟观测数据文件,由一个月的原始分钟观测数据构成,包括本站气压(P)、气温(T)、相对湿度(U)、降水量(R)、风(F)等5个气象要素:①以上异常数据(指各气象要素分钟数据),属于J文件的,将异常分钟数据作缺测处理。②J文件00分数据有误,自动站正点数据正常,用自动站正点数据代替J文件的00分数据。③J文件00分数据有误,自动站正点数据是由接近正点的10分钟内的正确分钟数据或人工补测代替的,则J文件00分的数据按缺测处理。

6A文件的处理方法

A文件为报表文件,是一个站的台站参数、每月的原始观测数据、数据质量控制及相应的台站附加信息构成。当月出现的异常数据,首先要在逐日地面数据(B文件)维护时完成,所以A文件维护时要着重对附加信息段的备注栏进行维护,备注时要说明故障原因、处理方法、是否影响极值等情况。

7结语

①当自动站出现故障时,要及时申报故障,值班员要在1小时内报告,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对自动站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②当自动站出现故障时,又不能立即排除故障时,要及时恢复人工所有观测项目。③温湿度传感器和电缆的连接处要用胶带密封完好,以免进水。④观测员要加强责任心,要经常注意检查自动站和人工站各气象要素的对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⑤对于单轨运行的自动站数据出现异常,并对正点数据有影响时,正点前后10分钟数据优先使用,其次为人工补测值,最后为内插值。

考参考文献

[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出版社,2003,6.

[2]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气象出版社,2005,6.

[3]河南省气象局业务管理工作文件选编(1996-2006).河南:河南省气象局编,2006.

[4]李黄.自动气象站实用手册.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篇5:LNG加气站异常情况处理

1.安全阀起跳

1.1LNG储罐安全阀起跳,手动放空,加速卸压,分析超压原因。1.2管路系统安全阀频繁起跳,及时打开上下游阀门,平衡压力。

1.3重新调校安全阀,关闭安全阀根部阀后拆下安全阀,送检验所进行校验。1.4校验合格后安装到原位置,打开安全阀根部阀,投入使用。注意:放空的液体不允许往地下排水沟内排放。2.法兰泄露

2.1使用防爆扳手紧固泄露的法兰。

2.2适量紧固后仍泄露,则关闭该泄露法兰的上下游阀门,卸压至200Pa-500Pa,更换垫片,重新紧固后试压。

2.3需要停气处理的,报告调度中心,按照与用户约定的停气时间,关闭储罐的供液截止阀,卸压至200Pa-500Pa,温度升至常温后,更换垫片,重新紧固后试压。

3.低温阀门泄露

3.1低温阀门内漏,先用F扳手紧固。3.1.1若仍泄露,更换阀内主密封垫。3.1.2若仍泄露,更换整套阀芯。3.2低温阀门外漏,先用防爆扳手紧固。3.2.1若仍泄露,更换阀杆填料。4.电磁阀泄露

4.1电磁阀螺纹接口漏气,使用生料带封堵。

4.2阀芯、阀体泄露,检查仪表风压力是否过低,调高仪表风压力。4.3若仍泄露,报告调度中心,联系生产厂商处理。

5.阀门冻住

篇6:收费站异常情况处理应急预案

随着我省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延长,收费站数量的不断增加,我们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所带来风险也日益增多,为有效防范收费站异常情况发生,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国家财产损失,使各种灾害、事故降到最低限度,确保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畅通,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局收费站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恶劣天气

各站要建立本地区的天气情况咨询制度,值班领导及时向当地气象部门了解天气状况,有恶劣天气预报的,及时向本路段分中心通报,同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1、大雾天气 ⑴启动环境

大雾弥漫在大气中造成视野不清,难以正确判断路上交通标志、标线或其他信号,能见度减弱,影响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和安全,存在较大的交通事故隐患。

⑵应急措施

①在收费站入口处设立“大雾天气,请谨慎驾驶,注意行车安全”等字样的警示牌,开启雾灯。

②岗亭外的执勤人员穿着反光标志服疏导交通。

③因大雾天气交警部门实施封闭高速公路时,收费站应开启禁行灯(或设置禁行标志),并在收费站入口处设立“因大雾天气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暂时封闭高速公路,请司乘人员予以配合,谢谢!”等字样的告示牌,同时向司乘人员做好相关解释工作。收费班长应及时将高速公路的封闭时间报告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及时向分中心和路段收费管理部门报告。

④交警部门解除交通封闭后,收费站入口应及时撤下封路告示牌,根据大雾消散情况,换上大雾警示牌,关闭禁行灯(或撤下禁行标志),保持雾灯开启。收费班长应及时将解除封闭高速公路的时间报告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应及时赶到现场组织疏导车辆,并向分中心和路段收费管理部门报告。

⑶责任划分 ①报告不及时,属当班班长的责任。

②大雾天气未做好设置警示牌、开启雾灯等相关应急措施的,属当班班长的责任。

③接到报告后,未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或未及时向路段分中心通报的,属值班领导的责任。

2、一般雨雪天气 ⑴启动环境

因雨雪而造成一定的视野不清,路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湿滑,但没有出现冰冻、积雪、大面积积水现象,能见度减弱,但肉眼能分辨出路上交通标志、标线或其他信号,对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和安全有一些影响,存在一定的交通事故隐患。

⑵应急措施

①在收费站入口处设立“雨雪路滑,请谨慎驾驶,注意行车安全”等字样的警示牌,开启雾灯。

②岗亭外的执勤人员穿着反光标志服疏导车辆。

③收费班长应及时向值班领导通报雨雪情况,值班领导及时向分中心和路段收费管理部门报告。

⑶责任划分

①报告不及时,属当班班长的责任。

②雨雪天气未设置警示牌,没有开启雾灯,执勤人员未穿着反光标志服,属当班班长的责任。

③接报告后,未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或未及时向路段分中心通报的,属值班领导的责任。

3、冰雪天气 ⑴启动环境

因冰雪而造成视野不清,路面存在冰冻、积雪现象,能见度明显减弱,很难正确分辨出路上交通标志、标线或其他信号,对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和安全有较大影响,存在较大的交通事故隐患。

⑵应急措施

①安排专门人员与当地气象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主动获取气象变化信息,一有冰雪气象预报及时向值班领导报告。②各站应在组织上、人员上、物资上做好准备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③冰雪天气时,动员全站员工积极开展除雪铲冰工作,主要清除收费站区域的积雪、积冰,保证进出收费站车辆行车安全。

④在收费站入口处设立“冰雪路滑,请谨慎驾驶,注意行车安全”等字样的警示牌,开启雾灯。

⑤岗亭外的执勤人员穿着反光标志服疏导车辆。

⑥因冰雪天气交警部门实施封闭高速公路时,收费站应开启禁行灯(或设置禁行标志),在收费站入口处设立“因冰雪天气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暂时封闭高速公路,请司乘人员予以配合,谢谢!”等字样的告示牌,同时向司乘人员做好相关解释工作。收费班长应及时将封闭高速公路的时间报告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及时向分中心和路段收费管理部门报告。

⑦交警部门解除交通封闭后,收费站入口应及时撤下封路告示牌,根据路面冰雪情况,换上冰雪警示牌,关闭禁行灯(或撤下禁行标志),保持雾灯开启。收费班长应及时将解除封闭高速公路的时间报告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及时向分中心和路段收费管理部门报告。

⑶责任划分

①报告不及时,属当班班长的责任。

②冰雪天气未做好设置警示牌、开启雾灯等相关应急措施的,属当班班长的责任。

③接报告后,未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未组织员工清除收费站区域路面积冰、积雪,或未及时向路段分中心报告的,属值班领导的责任。

二、车道堵车 ⑴启动环境

没有出现不可抗力情形,等候通行车辆超过20辆。⑵应急措施

①收费站要建立车流量高峰时段观测、分析和报告机制,首先,要明确专人负责统计分析,以提前做好组织、人员及设备上的相关准备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收费班长作为维护日常车辆畅通的责任人,要时刻关注当班期间车流量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车辆通行 高峰来临,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请示及时启动车道堵车应急预案。

②一般情况下,车流量较大的收费站要确保开启全部车道,不能因人为原因而暂行性地封闭车道。

③等候通行车辆超过5辆时,收费班长应立即开启全部车道。④等候车辆超过20辆时,收费站应全面启动应急预案,收费班长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请求增派机动人员到收费站,协助维护车辆通行秩序。

a.收费站入口应通过增设预编码发放点,加快入口车辆的通行速度。

b.收费站出口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一是开通军警车和小车专用通道,保障军警车和小车快速通行;二是对计重收费车辆,原则上禁止复秤,尽量避免因复秤而加剧车辆拥堵收费站的现象,如出现系统和设备原因造成无法计重收费,向值班领导和分中心报告,经路段收费管理部门同意后,按车型类别方式收费;三是及时启用“便携式收费机”收费,提高车辆通行速度,最大程度的发挥现有车道的通行效率。启用“便携式收费机”的车道,应增派1名工作人员协助维护便携式收费操作,维护车辆通行秩序。采取相关应急措施后,堵车仍超过200米的,收费站值班领导报经路段收费管理部门同意后,及时对等候车辆实施免费放行,最大限度缓解堵车压力,保障收费站过往车辆正常通行。

⑶责任划分

①等候车辆超过20辆时,收费站未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的,属值班领导责任。

②因人为因素而未开启全部车道,造成等候通行车辆超过5辆的,属收费班长责任。因人员配置不够,而未开启全部车道,造成等候通行车辆超过5辆的,属所站领导责任。

③堵车超过200米时,收费站未及时向路段收费管理部门报告的,属值班领导责任。接到报告后未及时批准免费放行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属路段收费分管领导责任。

三、收费系统及设备故障

1、值班制度 各站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安排系统管理人员做好收费系统的维护工作,密切关注收费系统的运行情况,检查系统设备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系统故障,确保收费系统的正常平稳工作。

2、工作程序

⑴预编码卡、便携式收费机、纸质通行卡、定额票的使用须报经路段收费管理部门批准,报省联网中心备案。

⑵省联网中心收到收费站发放预编码卡或纸质通行卡的信息后,应在10分钟内通知路网内相关路段分中心,路段分中心应在收到信息后10分钟内通知本路段各收费站。出现未接到通知而收到预编码卡或纸质通行卡的情况,应主动与本路段分中心或省联网中心询问确认。

⑶收费站出现系统或设备故障,应立即查找原因,并及时解决故障。对不能解决的故障,应及时联系分中心或省联网中心技术人员解决,确保收费系统正常平稳运行。

3、应急措施 ⑴网络故障

①收费站与省联网中心网络中断。若是专用通信网出现故障,应使用备用通信线路,如拨号网络;若是收费站网络设备(路由器或二层交换机)出现故障,应立即修复,12小时内无法完成修复工作的,应使用备用通信线路。

②路段分中心与省联网中心网络中断。若是专用通信网出现故障,应使用备用通信线路,如拨号网络;若是分中心网络设备(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出现故障,12小时内无法完成修复工作的,应使用备用通信线路。

③收费站与路段分中心网络中断。若是专用通信网、分中心网络设备(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或收费站网络设备(路由器或二层交换机)出现故障,应立即修复,12小时内无法完成修复工作的,应使用备用通信线路通过省联网中心迂回传输重要数据。

④收费站与收费车道网络不通。尽快修复,收费原始数据暂时滞留在车道计算机,待网络恢复后再上传。

⑤使用备用通信线路传输时,只传数据,不传图片。⑵车道硬件故障 ①车道计算机故障

a.入口车道计算机故障。应在10分钟内完成修复工作,规定时间内不能修复或车道等待车辆超过5辆的,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发放预编码卡。

b.出口车道计算机故障。应在10分钟内完成修复工作,规定时间内不能修复或等待车辆超过5辆的,视情形可分别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将通行卡拿到其他车道刷卡收费打票,此项操作要求有2人以上在场;其次,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使用便携式收费机收费;第三,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启用人工售票方式,即由站监控室读取或查询入口信息,通过人工查费率表收取通行费,使用定额票据。

②车道IC卡读写器故障

a.入口车道IC卡读写器故障。立即用备用件更换,若无备用件,应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发放预编码卡。预编码卡用完而站级监控室又无法制作的,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发放纸质通行卡。

b.出口车道IC卡读写器故障。立即用备用件更换,若无备用件,可将通行卡拿到其他车道或由站监控室根据卡号查询入口信息,按照坏卡处理流程收费。

③票据打印机故障

立即修复或用备件更换,无法及时修复又无备件的,可启用便携式收费机收费,或者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启用人工售票方式。

④其他车道设备故障

自动栏杆机、费额显示器、语音报价器、通信信号灯、线圈、车牌识别系统等车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联系硬件维护单位解决。

⑶系统软件故障 ①收费系统全面瘫痪

因联网收费软件本身的缺陷或计算机病毒的爆发,造成了整个收费系统瘫痪时,应立即报告路段分中心和省联网中心,同时做好记录。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超过10分钟没有答复视为批准),启用便携式收费机收费;便携式收费机无法使用时,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启用人工售票(发卡)方式,即入口发放纸质通行卡,出口根据纸质通行卡 上的入口信息,人工查费率表收费,使用定额票。

②收费辅助系统故障

收费辅助系统出现故障现象,站级系管员无法修复时,报分中心或联网中心解决。

③费率表不正确

发现费率不正确,应立即报告分中心和省联网中心,同时做好记录,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可根据入口信息和车型,人工查询正确费率收费,使用定额票。

⑷供电故障 ①收费站UPS故障

若收费站UPS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供电,应立即切换到市电模式(旁路直通)供电。

②收费站停电

30分钟内启动发电机,若发电机出现故障而UPS电池又耗尽的,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视情形收费站入口可采取发放预编码卡或纸质通行卡,出口使用便携式收费机收费或人工售票方式。

4、备用物资

⑴收费系统设备的备用件

车道计算机、IC卡读写器、票据打印机、收费键盘等关键设备要有足够的备件,车道计算机(包括设备控制器、视频捕捉卡、字符叠加器等)按车道用量的10%配置备件,IC卡读写器、票据打印机、收费键盘每站配置1-2套备件。

⑵预编码卡

收费站应准备适量的预编码卡,一般准备半个班次的用量。根据实际用量情况,可即时制作。

⑶便携式收费机

根据交通量大小,各路应准备适量的便携式收费机。原则上要求主线收费站根据出口道数量准备,其他匝道收费站根据交通量大小可酌情准备。

⑷纸质通行卡

收费站一般准备3天用量的纸质通行卡。纸质通行卡由省联网中 心制定统一的格式,各路段单位自行印制。

⑸定额票据

收费站一般准备3天用量的定额票据。⑹费率表

收费站提前印制好路网内其他各站到本站的费率表,以备人工收费时查询使用。

⑺移动式发电机

篇7:瓦斯异常情况处理记录

1.0目的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或异常情况时,能迅速、果断进行处理,保护工厂人员的人身及其生命财产安全。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厂管辖区域内发生的盗窃、匪警、火警、争吵、斗欧

等各类突发事件或异常情况。

3.0职责

3.1保安队长组织员工进行突发事件及异常情况处理等的培训,并负责抢险

现场指挥督导。

3.2当值人员应严守岗位。

3.3保安负责安全防范,电工负责水、电供应及抢修。

3.4其他员工应听从上级领导的调遣,积极参与救护或抢险。4.0盗窃、匪警应急处理程序

4.1保安在执勤中遇有(或接报)公开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如打、砸、抢、偷等)强行索取或毁坏公司和员工财物威胁员工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时,要切实履行保安职责,迅速制止犯罪。

4.2当发生突发案件时,要保持镇静,设法稳住对方或有条件时制服罪犯,同时立即通过通讯设备呼叫求援。

4.3所有保安在听到求援信号后,要立即赶到现场,同时通知队长并过去封

锁出事出口并录像(紧闭大门),然后视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

4.4若犯罪分子逃跑,一时又追捕不上时,要看清人数、衣着、相貌、身材

特征,所用交通工具及特征等,并及时报告,重大案件要立即拔合益派出所电话报警:张警官:

4.5有案发现场的(包括偷盗、抢劫现场)要保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

动任何东西,包括罪犯留下的一切手痕、脚印、烟头等,不得让外人进

入现场;在公安机关人员未勘查现场或现场勘查完毕之前,不能离开。记录员工所提供的所有情况,记录被抢(盗)物品及价值,询问员工是否有任何线索、怀疑对象等情况。

4.6若是运动过程作案,没有固定现场的,对犯罪分子遗留下的各种物品、作案工具等,应用钳子或其他工具提取,然后放进塑料袋内妥善保存交公安机关处理,切不可将保安或其他人员的指纹等痕迹留在物品上。

现场如有人员受伤,要立即设法尽快送医院医治抢救并报告公安机关。

4.7保安队长做好现场记录,并写出书面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5.0火警处理程序

5.1保安接到火灾报警时,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沉着冷静、积极扑救,并

通知值班室保安,同时报告工厂领导并拔打“119”报警电话,讲明时间、地址、单位名称联系电话以及楼层和燃烧物品。

5.2保安接到火灾报警时,应马上赶到指定位置待命。

5.3队长马上派人到工厂门口进行疏通交通,做好迎接消防车工作,通知值

班人员做好安全防范,以防坏人混水摸鱼,趁火打劫。

5.4所有员工应听从指挥,无条件服从领导及主管调配,按照分工,各司其

责,勇往直前,扑救抢险。

5.5现场若困有员工,应本着“先人员,后财产”的原则抢救。若室内无人,无钥匙开门的情况下,则必须破门进入房间扑救,事后由行政部负责解释工作。

5.6疏散人员时应走消防楼梯。

5.7扑救完毕后,保安队协助有关部门查明原因、查明损失,并做好安置工

作。

5.8保安队长向消防工作的人员做好事故记录,并写出书面报告报上级主管

部门。

6.0发现员工斗殴的处理

6.1执勤中(以及员工投诉)发现员工之间有争吵、斗殴的现象时,要及时

制止。

6.2制止原则:

A、劝阻双方住手、住口;

B、争吵或斗殴的双方或一方;

C、劝离现场;

D、持有器械斗殴则应先制止持械一方;

E、有伤员则应先送伤员去医院救治。

F、迅速报告保安队长、由行政部做出调解,个人力量单薄应请求增援。G、在制止争吵、斗殴双方时,切记不能动粗,不允许恶言相向。

7.0执勤中发现可疑分子的处理

7.1保安执勤中如发现陌生人或可疑分子时,要审查其证件,对持无效证件

或说不出正当理由的人员禁止进入工厂管辖区内。

7.2巡逻执勤如发现可疑分子时,要查验其证件。

7.3发现有推销业务和散发广告的可以留下资料,但是不允许入工厂内及泄

露工厂相关人员电话或信息。

如证件齐全,则让本人写保证书一份,并把证件号码登记下教育后放走。

7.4发现有作案嫌疑人要严格询问并报告队长以及上级领导,如有必要时可

报警处理。

7.5在处理各类可疑人员时,不允许自己处理放人,更不允许敲诈、勒索、私自罚款。

7.6对于必须罚款的人由工厂领导决定执行。

8.0对员工醉酒闹事或精神病人的处理程序。

8.1醉酒者或病人失去正常的理智,处于不能自控的状态下,易对自身或其

他人员造成伤害,保安应及时对其采取控制和监督措施。

8.2及时通知醉酒者或精神病人家属,让他们派人领回。

8.3若醉酒或精神病人有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可报上级领导

将其强制送到公安部门处理。

9.0值班人员在执勤中,若遇到不愿出示证件强行进入、强行在不准停车的地方停车、在不该堆放垃圾的地方堆放垃圾等,可采取以下处置方法:

9.1纠正违章时,要使用礼貌规范服务用语,以理服人。

9.2对不听劝阻者,要查清姓名、单位,如实记录并向队长报告。

9.3发生纠纷时,要沉着冷静,注意掌握工作方法和工作原则,若遇到蛮横

无理,辱骂或打骂值班人员的,直接报告队长或上级部门领导处理。

9.4若社会上的人来工厂内故意扰乱,不听劝告,自行其事,情节严重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10.0遇急症病人的处理

10.1第一时间赶到病人所在现场。

10.2立即通知队长或相关领导。

10.3在有可能的情况下,通知员工的单位及家属。

10.0如情况紧急,速打急救电话(电话号码120)。

11.0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11.1发现有人触电应马上赶到现场并关闭电源。

11.2在未关电源之前切不可用人体接触触电人,以防连自己也触电,应用绝

缘的东西把线头或人拉开。

11.3立即进行人工急救,并电告医院马上派医生抢救或送医院急救。12.0突发性水浸事故处理程序

12.1当接到员工投诉后,即时前往现场观查。

12.2抵达现场后,立刻查找出水的来源,检查出水阀位置,并立即关闭有关的水阀。下水道堵塞,应立即疏通。

12.3观察现场附近的电掣。如有浸水应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水浸漏电伤人。

有限公司

篇8:新生仔猪异常情况的处理

1 仔猪假死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 仔猪通过产道时被黏液堵塞了气管, 或是母猪宫缩无力, 脐带脱离了胎盘的仔猪在产道内停留时间过久, 氧气供应受阻;或是仔猪被胎衣包裹着产出等原因都会造成仔猪产出时身体不动, 也不呼吸, 但脐带基部和心脏仍在跳动, 这种现象叫做“假死”。对于接生人员, 尤其是新上岗人员应掌握此种现象。紧急采取措施抢救仔猪, 一般情况下, 凡是心脏、脐带基部跳动有力的假死仔猪, 抢救及时都能存活。具体方法是:首先用干净抹布迅速掏净口、鼻中的黏液, 出生时仔猪被胎衣包裹应及时撕掉胎衣, 然后实施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方法有:一是将小猪头朝下, 术者两手握其肋骨处, 有节奏地一合一张挤压, 50~60次/min, 直至仔猪咳出声为止;二是将小猪头朝下, 术者一只手握住仔猪肩部, 另一只手托住臀部, 然后一屈一伸反复进行, 50~60次/min, 直到小猪咳出声音为止。三是在产床 (地面) 上铺上柔软的麻袋、抹布等, 使小猪呈横向仰卧姿势, 术者两手分别握住前后两肢, 向腹中方向一屈一伸, 50~60次/min, 待小猪叫出声或张口呼吸后放入温箱烤干体表水份, 再让其哺乳。

2 仔猪数过多或过少

2.1 仔猪过多

仔猪数过多的情况是指仔猪数超过母猪乳头数, 造成仔猪不能同时哺乳。母猪乳头数一般在6对以上。有些高产母猪部分胎次的产仔数高达16头以上, 仔猪数超过乳头数30%以上, 仔猪不能正常哺乳, 若同时母猪奶水不足更容易引起仔猪的成活率降低或生长发育受阻, 出现上述问题时, 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寄养。

寄养是指1头母猪产出的仔猪由另外1头母猪哺养的方法。遇到产仔数过多情况采取寄养的办法, 选择产期相邻的产仔数偏少、奶水情况好的母猪来哺乳过多的仔猪。选择寄养母猪的产期一般在相邻3 d以内, 寄养时在小猪身上涂上来苏儿、碘酒或用母猪胎衣在小猪身上反复涂抹, 使母猪分辩不出是外来的小猪, 易于接纳。

(2) 轮流哺乳。

仔猪数过多又没有合适的母猪寄养, 应采取轮流哺乳的办法, 将仔猪涂上颜色或是按大小区分或是按公母分成两批, 一批吃过后另一批吃, 保证所有仔猪都能正常哺乳。

(3) 人工哺乳。

仔猪数过多, 母猪奶水差或无乳, 又没有寄养母猪, 只有采取人工哺乳。人工乳可用饲料厂家生产的优质代乳品, 也可简易自制, 如用鲜牛奶1 000 mL, 生鸡蛋1枚, 白糖2调勺, 硫酸亚铁0.5 g调制均匀, 日喂4~6次, 每次10 mL左右, 喂养时注意人工乳温度应保持在38℃左右, 防止冷刺激引起下痢, 也可同时加入抗生素防病。有条件的再注射正常猪的免疫血清以增加低抗力, 现用现配, 同时注意清洁卫生, 用清洁的婴儿奶瓶饲喂或吸管灌服, 也可用小食槽。

2.2 仔猪数过少

仔猪数过少是指仔猪数不足乳头数一半, 甚至只有1~2头仔猪, 多发生于初产母猪, 若不采取科学安排, 会影响母猪一生生产成绩。

(1) 并窝。

是指将2~3窝较少的小猪合并起来, 由泌乳性较好的1头母猪哺乳。停止哺乳的母猪可以提前发情配种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 节约生产成本, 提高猪群生产成绩。并窝与寄养时一样是在仔猪身上涂抹有气味的消毒药液, 干扰母猪以及仔猪嗅觉。

(2) 人工哺乳。

若仔猪数过少, 同时又没有母猪寄养或并窝, 可停止哺乳。采取人工哺乳办法 (同前) , 母猪提前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

3 拒乳

一些仔猪出生后, 不主动寻找乳头哺乳, 或是由于先天性运动障碍, 肢体瘫痪不能站立行走;或因疾病 (如低血糖症) 生理障碍等原因拒绝哺乳, 若不采取精心管理, 这部分仔猪基本上会以死亡告终。实施有效抢救措施后大多能够生存下来, 并顺利生长, 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产成绩。

3.1 人工引导哺乳

体征正常而不哺乳的仔猪, 握其头部强制哺乳, 训练2~3次即可。对于拒不张口的仔猪, 用拇指和食指撑开口腔使其噙住乳头, 再用拇、食指上下挤合嘴唇, 压挤充盈的初乳进入口腔, 刺激味觉及食道, 使其顺利哺乳。仍不能奏效的仔猪, 可用温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白糖水灌服3~5 mL刺激消化系统, 排出胎粪, 2~3次便可自行哺乳。

3.2 人工哺乳

拒绝自行哺乳的仔猪, 在经过以上处理后仍不能奏效的情况下, 采取强制人工哺乳, 挤出乳汁, 用5 mL注射器或吸管灌服, 5~10 mL/次, 或用人工配制乳 (同前) 灌服。

3.3 排除病因

母猪产程过长, 仔猪在产道内脱离胎盘的营养供给, 生理性贫血无力哺乳, 发生低血糖的仔猪也拒绝哺乳, 视其情况先给予氧气方法或低血糖的对症疗法处理, 再辅助其哺乳。

4 体格不均衡

由于胚胎发育的差异以及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因素的影响, 会引起新生仔猪的体格参差不齐, 常言“出生差一两、断奶差一斤、出栏差十斤”, 可见体格差异的重要性, 应引起足够重视。从遗传学角度看, 仔猪的断奶重遗传力在0.15~0.20之间, 生长速度在0.25~0.30之间, 说明后天饲养管理对猪的生长发育作用超过遗传作用, 先天性的不足应力争在后天的饲养管理中得到补偿, 提高整体水平。

4.1 固定乳头

母猪的乳腺在解剖学上和机能上是完全独立的, 各个乳头之间没有联系。乳腺以分泌管的形式通向乳头, 中前部乳头绝大多数有2~3个分泌管, 后部乳头绝大多数只有1个分泌管, 有些猪最后1对乳头的乳腺管发育不全或没有乳腺管。每个乳头的乳腺管数目不同形成了各个乳头的泌乳量不一致。所以应根据仔猪体格大小固定乳头哺乳, 让体格较小猪吃前部乳头。有多余乳头数时, 训练较小仔猪吃2个以上乳头, 使其获得较多的母乳促进生长。同时也促进了母猪乳头的均衡发育, 尤其对初生产猪作用更大, 可预防初产母猪往往因产仔数少, 不被吮吸的乳头停止发育, 影响母猪一生的泌乳力。

4.2 补充营养

对于体格较小的仔猪, 在固定乳头的方法不能顺利进行的情况, 可用母猪乳或人工乳额外补充, 让其自行吮吸或人工辅助哺乳。人为地适当刺激扩张胃肠容积, 引导采食足够营养, 获得补偿生长, 促进生长发育。

5 初生体重平均偏小

按目前生产水产, 新生仔猪体重在1.3 kg以上基本达到生产标准, 能够保证仔猪成活率、断乳体重、育成率和后期育肥成绩。若初生体重均低于1.3 kg, 甚至在1 kg以下, 就很难保证较好的生产成绩。

5.1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影响仔猪初生重的因素包括品种以及母猪妊娠期的饲养管理。仔猪出生后体重偏小应主要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提高泌乳力和乳的质量, 保证仔猪的生长需要。配制高质量的哺乳饲料, 供给足量清洁的饮水, 保证母猪旺盛食欲, 创造安静环境, 做好乳房的按摩与护理, 加强无乳综合症的预防与治疗, 总而言之使仔猪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5.2 适当提高温度

新生仔猪机体内能量贮备不多及能量代谢的激素调节功能不全, 对环境温度极为敏感。小猪初生温度一般要求在32~35℃。新生仔猪体重偏小, 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抗寒能力更弱, 所以应适当提高小猪的环境温度1~2℃。例如可在温箱中铺一个小棉被, 用电加热可适当增大功率。

6 病理症状

仔猪出生后如表现出病理症状, 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呈现出营养性缺乏症, 如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小眼、瞎眼症、蹄壁出血、破损;VB2缺乏引起的皮下水肿等, 根据症状缺什么补什么, 挽救仔猪。二是由于妊娠后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肌肉振颤, 呼吸障碍, 血痢等, 确定病因及时治疗。三是遗传方面的锁肛、疝、八字腿等症视其情况给予手术辅正。

7 死胎

上一篇: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下一篇:学习燃气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