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2024-04-19

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通用15篇)

篇1: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活动过程:

1、边演示幻灯,边讲述故事,启发幼儿思考。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让我们来听听看故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3)故事里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大象是怎样帮元元拿帽子的?他拿到了没有?

(5)长颈鹿想怎样帮元元拿帽子?拿到没有?

(6)是谁帮圆圆拿到帽子的?他是怎样拿到帽子的?

2、请幼儿看幼儿看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小动物的行为。

我们应该学习大象、长颈鹿的哪些地方?为什么?

我们应该学习小猴子的哪些地方?

小朋友以后遇到别人有困难时应该怎样做?

3、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行为开展讨论。

当我们看到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4、教师小结。

使小朋友懂得以后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要主动去帮助、关心他,从小做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还要动脑筋、想办法,学会如何帮助别人。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2、教育幼儿遇事要动脑筋。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元元的帽子》,幻灯机一台。

2、幼儿图片元元的帽子。

篇2: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蓝精灵

张秀春

活动名称:《元元的帽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相互帮助,相互关心。

2、同伴遇到困难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喜欢听故事,愿意跟随教师的引导,尝试猜测故事情节。

重、难点: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并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ppt《元元的帽子》、帽子一顶、小朋友遇到困难图片一张。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吸引幼儿注意力。

1、教师带着漂亮的帽子上场,吸引幼儿注意力。

2、教师邀请幼儿一一试戴这个漂亮的帽子。

3、教师:有个叫元元的小朋友也有一顶漂亮的帽子,他和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边提问题,启发幼儿思考。

1、元元遇到什么困难了?大象是怎样帮助元元拿帽子的?拿到了帽子了吗?

2、请小朋友想一想,长颈鹿用什么来帮助元元拿帽子的? 教师继续往下讲。

3、长颈鹿帮元元拿到帽子了吗?为什么没有拿到呢?

4、小猴子来了,小朋友猜一猜它是怎么帮助元元的呢?拿小猴子拿到元元的帽子了吗? 教师继续往下讲

5、最后是谁帮元元拿到帽子的?它是怎么做到的?

教师小结:元元遇到困难时,这么多的小动物用自己最擅长的本领来帮助他,小朋友们也要向小动物们学习,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小朋友,好不好?

二、教师出示图片(图片内容:一个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不小心摔倒,坐在地上哭的场景。)教师:请小朋友看看这幅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你们会怎么帮助他呢?

三、教师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讨论。

教师:别人遇到哪些事情会需要我们的帮助呢?你又会去怎么样帮助他呢?

篇3:浅谈小班幼儿社会性的培养

那么怎么来培养我们孩子的社会性, 或者我们应该从那几个方面入手呢?

一、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的第一天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是陌生的。老师和阿姨, 以及跟他们一样大的孩子们都是陌生人。从陌生到熟悉的转变过程就是孩子交往能力的体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会鼓励幼儿参加各种游戏, 引导幼儿互动。比如在音乐活动《拉个圆圈走走》、《碰一碰》等活动中, 通过拉拉小手, 轻轻的碰碰好朋友的鼻子等接触来增进孩子之间的关系。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比如《我是哪个组的小朋友》、《我的名字》等来让孩子们彼此有进一步的了解, 提高他们之间的熟悉程度, 增进他们相互的感情。并且, 在这些活动中, 孩子们不仅了解的同伴的信息, 还潜移默化的渗透给他们怎样去和同伴交往的技能。我们老师无意中还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课间游戏的时候会相互主动的, 不断的告诉同伴自己的名字。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除了相互的了解和熟悉以外, 更重要的是让相互的尊重来维护友好的关系, 而此时, 礼貌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除了给孩子们渗透交往技能以外, 我们在生活中还会引导幼儿学会用礼貌用语, 以及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我们会利用幼儿看动画片的时间, 给幼儿播放关于懂礼貌的小故事还鼓励他们学习;在平时幼儿的交往过程中, 我们也会注意他们的语言, 并且及时进行指导, 对一些有礼貌的幼儿进行表扬, 而对一些没有礼貌的语言指出并进行纠正。另外, 我们很注重培养孩子们来园和离园的时候跟老师阿姨, 以及跟家长打招呼的习惯。我们还特别要求孩子们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一段时间下来, 很多家长, 特别是爷爷奶奶都说孩子变得有礼貌了。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很容易化解了。

另外还有在角色游戏中的社会性培养。在角色游戏中有角色、动作、语言和游戏材料等, 活动非常具体, 幼儿必须根据不同角色的行为相应地调节自己在游戏中的言行, 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 是适合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而角色游戏是通过角色扮演, 模仿和想象, 幼儿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创造自身的生活, 其实现了幼儿、教师、材料三向交流的可能性, 为实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自己学习的物质条件和形式, 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建立规则, 养成良好的习惯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的其中一部分也包括了遵守规则, 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然而, 教师定出来的规则, 通过反复说教的方式来让幼儿接受、顺从, 反而会使他们反感和盲从。按新《纲要》的指导思想, 我们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 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于是, 我们抓住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事情引导他们思考, 从而再帮他们概括出一些简单的规则来。比如有一次孩子们玩积木的时候, 把积木弄得满地都是, 有的孩子索性就趴在地上玩。这不仅是玩积木的习惯不好, 而且还牵扯到卫生问题。于是我停止了游戏, 问他们:“积木宝宝都从那么高的桌子上摔下来, 痛不痛啊?”孩子们先是愣愣的看着我, 然后马上有孩子说:“会很痛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他们一边捡一边回答“把它们捡起来放到桌子上。”我说:“那以后我们就让它们安全的在桌子上玩吧, 不要再让它们摔倒在地上了, 好不好?”大家都异口同声说“好”。于是之后的几次积木游戏, 孩子们都很小心, 偶尔有积木掉下来就马上捡起来。

孩子们这样积极主动遵守规则的状态, 一定能为养成他们良好的遵守规则的习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资源

孩子们最初的情感及传递方式是在父母教养方式中产生的, 最初的生活目标, 个性也是在父母的教养方式获取和形成的。父母的教养方式施与人的社会化是全面而深刻的, 要发挥好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社会功能, 探寻适合幼儿的教养方式, 对幼儿的社会化得到健康的发展极为重要。

首先, 家长应帮孩子走出家庭的小圈子。

小孩子喜欢小孩子, 即使是从不相识, 甚至语言“不通”, 他们也会一见如故, 亲热地玩耍。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小伙伴, 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乐趣, 共同的情感与共同的“语言”。

但是, 现在许多父母因为各种客观原因, 宁愿将孩子锁在屋里, 也不让他出去与别的小朋友接触, 有的是怕孩子学坏, 有的则喜宁静, 嫌别的孩子来串门, 跟自家孩子一同游戏太吵等等, 往往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其实孩子们在一起, 共同的乐趣, 相互能懂的语言, 使他们很自然的一起玩耍、游戏。他们这种交往需要一旦得到满足, 就会很愉快, 这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间频繁的交往, 有助于孩子克服自我中心, 防止孩子性格孤僻。

我们班现在有一个孩子就是个特别典型的孤僻的例子。在学校里, 任何时候都不跟同伴讲话, 别人多看他一眼, 他就会退缩。发现孩子这个特殊的表现之后, 我们多次跟家长进行沟通。据孩子的奶反应, 孩子在家里是特别开朗, 特别顽皮的。刚开始的一两次反应家长还不以为然, 觉得是刚上幼儿园不适应。但是一个月, 两个月, 甚至三个月下来还是这样, 家长就开始着急了。反思其原因的根本, 发现是小时候出去太少, 他基本不跟外人交往。

而另一个孩子就跟他截然相反。他是经常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的。接触过很多人, 看过很多的事物, 玩过很多的地方。因此, 他的知识面, 交往能力等各方面都比较优秀。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家庭教育有多重要。前人早有训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的。

篇4:浅谈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小班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积极进行交往合作,才能建立起适当的社会关系,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幼儿阶段是孩子社会交往意识的萌芽期。在这个时期,无论是教师的直接教学,还是幼儿的游戏活动,都会在无形中对幼儿的思想行为造成实际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幼兒最初的交往语言是从父母及教师的对话里领悟到的,面对平时生活中的教师对话,他们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学习教师的交流语言,并运用到自身的交流沟通中来。幼儿时期是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奠基期,这个时候的语言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最为直观的。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忽视,现阶段的小班幼儿交往存在太多的问题,教师必须加大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力度,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才能实质性地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扎实的语言交流基础。

一、小班幼儿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庭对于子女的过分呵护

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都是以幼儿为中心的,十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对于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往往不会为难。并且家长对于幼儿的生活照顾程度十分高,切实地关注幼儿的各个生活行为。而且由于家长的忙碌,很少有时间带孩子出去,更不会带他们进入公共场所去玩乐,这种状况使得幼儿与外界的交流大大降低,严重忽视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成长需要。此外,家庭教育是幼儿社会交往的主导方式之一,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到家庭父母交流的语言影响,不自觉地学会运用这些语言。而许多父母,本身的文化素质并不高,语言上存在太多的纰漏,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成长,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得不到切实的提高。

2.应试教育过于注重对于孩子的知识教育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应试教育的观念十分强烈,各个教学内容的产生都是为了提高幼儿的知识水平,而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幼儿素质的全面培养,因而幼儿的交往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约束,幼儿阶段的孩子们,目前社会,许多家长和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孩子素质的全面培养,导致很多学生从小班开始就被迫去报一些补习班和兴趣班。孩子们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类补习班和兴趣班上,缺乏业余活动的时间和机会,缺乏互助合作意识,因此导致其社会交往能力较低。

二、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实际策略

1.科学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

要想使幼儿进行融洽的交流沟通,首先就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优良的交往环境。对于幼儿教育而言,交流环境应该有两方面的定义:第一是指精神环境上的和谐,也就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的周围人群性格和语言方面的影响。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幼儿交流和谐氛围的打造,认真地关怀幼儿的生活问题,并逐步地与孩子们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尊重他们的内心思想,打造和谐的班集体交流氛围,使幼儿的生活氛围变得温暖,从而激发幼儿的交流兴趣,提高交流意识。第二个方面是指物质环境的引导。幼儿的很多语言都形成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幼儿教师可以适当地带领孩子们进入周围的公园进行游览,一方面提高他们的认知,另一方面激发他们的交流意识。同时,教师还应该合理创建一些有趣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在享受生存环境趣味的基础上,能够与别人产生深切的交流和合作。

2.引导幼儿学习一些交流用语和技能

处于小班教育中的幼儿,内心十分渴望学习交往技能,如果教师无法在这一方面给予幼儿全方位的教育,很容易降低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教师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较多地教授给幼儿一些简单便于理解的礼貌用语和动作,比如,挥挥手说再见,握握手说你好,这些技能虽然十分简单,但却是幼儿交往能力的起始,能够对幼儿的成长产生长远的影响。此外,教师在平时的语言交流中,也应当积极采取一些健康完善的言语进行交流,便于幼儿进行学习和体会,从而实质性地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总而言之,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幼儿阶段开始,教师必须充分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发挥健全的引导作用,为幼儿创造较多的交流机会,同时要以各种各样的物质环境事物激发幼儿的交流兴趣,促使孩子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晴.随迁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兰州大学,2016.

篇5: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漂亮的帽子

活动目标: 通过欣赏漂亮的帽子,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在装饰帽子的活动中,巩固对三原色的认识,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自由涂色,添画花纹。

活动准备: 活动前搜集有特点的帽子布置成超市。2 美工活动用的棉签、宣传色、油画棒等若干。3 小雪花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幼儿能够自由大胆的添画花纹和涂色。

活动过程: 听音乐《小雪花》进入活动室,“冬天就要到了,我们该怎样过冬呢?”引导幼儿讲述,“可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帽子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帽子店看一下好不好?” 带幼儿参观帽子店,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帽子,可提出以下问题:这里的帽子都有些什么样的?你最喜欢哪一顶?为什么?

有意识的让幼儿注意帽子的样式、颜色及帽子上的图案,使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为下面的装饰帽子打下基础。

“小朋友,刚才我们都把售货员的柜台弄乱了,我们再把它摆整齐好吗?这次老师要求你们能够根据帽子的特征来摆,比如根据帽子的颜色或者制作的材料,能做到吗?”让幼儿在帮忙摆帽子的过程中,学习关于分类的知识。

www.hoing.net

教师小结:“小朋友,帽子店的帽子真是多种多样呀,好多帽子上都有好看的花纹,有的上面有各种颜色的

直线,象彩虹一样,有的是有一个很可爱的图案,还有的是有好多的点,五颜六色的象是一场彩色的雨,还有的上面有好多的小动物或小花,非常漂亮,你知道帽子有些什么用处吗?”

引导幼儿讲述。“夏天的帽子能遮挡阳光,冬天的帽子能保暖,冬天就要到了,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戴好帽子,要不会感冒的” 提出课题要求,引起幼儿装饰帽子的兴趣。

“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好看的帽子,你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帽子了吗?别着急,我们可以来自己动手做一顶最喜欢的,想不想试一下?”

出示已经作好的空白帽子图片,“老师已经作好了好多,但是好看吗?为什么?下面请小朋友来帮助我好吗?”

教师简单示范装饰用的方法,小朋友可以象这个帽子一样用各种颜色的直线或曲线进行装饰,也可以用各种颜色的小雨点,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物图案,自己想怎样装饰,就大胆的去做,装饰完后你喜欢什么颜色可以用棉签涂好,一个帽子可以是一种颜色也可以是好几种颜色。帮幼儿巩固对三原色的认识。幼儿作业,教师指导,重点鼓励幼儿大胆添画,掌握涂色的方法,巩固对三原色的认识。作业讲评:

采用幼儿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篇6: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小熊寻找帽子的故事内容,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体验朋友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帽子一顶、ppt、幼儿经验准备---有帮助朋友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天气好冷呀,小熊要出门了他会带上什么让自己暖和起来?

幼:帽子、围巾、手套

教:对,帽子、围巾、手套这些东西都可以让我们暖和起来。

(出示帽子)我们一起看看小熊带的是一顶怎样的帽子?(漂亮、暖和)

小熊最最喜欢的,就是它的这顶红帽子啦!(出示红帽子)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

出示ppt1

1今天,小熊又带着它心爱的帽子出门了。咦,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录音)风好大呀,把小熊的毛也吹了起来,树也刮歪了(小结语)

2、小熊的帽子被风吹走了,小熊可着急了。它跺着脚,大声地叫着:“我的帽子,我的帽子。”小熊着急时是怎么做的?(幼儿模仿)

3、心爱的帽子被风吹走了小熊怎么办呀?

小结:这可是小熊最心爱的帽子,小熊想请朋友帮助他一起找回帽子。

出示ppt2、ppt34、走着,走着,听,这是什么声音?小熊遇到了谁?(小青蛙)小熊看到小青蛙它会对小青蛙说什么?(放录音,请个别幼儿回答)你听的真仔细/你说的真有礼貌,小熊说:“你愿意帮我去找帽子吗??”它可真有礼貌呀(点击小青蛙,播放声音:好的,我们边走边找吧)

教:我们来数数呀,现在有几只小动物在找帽子呀!幼:2。

教:有朋友帮助可真好呀!

教:呀,又来了一只小动物,(出示图片4局部),你们猜会是谁呢?

幼:小狐狸、小猫(出示图片4全部)它和小狐狸一样,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可是它喜欢待在树上,头上长着两个小丫丫。

5、教:猜猜看,小熊会对小松鼠说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

幼:请你找一找帽子好吗!愿意帮我找帽子吗!

教:你们说的真好呀!你们也很有礼貌!

6、现在我们来学学小熊,它是怎么说的?小熊说:“你愿意帮我去找帽子吗?”

(幼儿模仿小熊的摸样,重复短句“你愿意帮我去找帽子吗?”),哎,小松鼠好像没有听到,我们再大点声说一遍!(你们在说什么?能用好听的声音再说一遍吗?)

7、教:(点击小动物们,播放声音:好的,我们边走边找吧)

教:我们再来数数呀,现在一起找帽子的小动物有几只啦?

幼:3只

教:是呀。一起找帽子的好朋友又变多啦!

8、小动物们边走边找,看,那是什么?(出现帽子)终于找到了帽子,可是帽子里多了什么呀?小鸡把帽子当什么了?它们在帽子里感到怎么样?(暖和、舒服)

小熊会把帽子拿回去吗?为什么?

小结:小熊看到小鸡待在自己的帽子做成的窝里,又舒服又暖和,于是它把自己心爱的帽子送给了小鸡,可是,小熊没有了帽子,可怎么办呢?(幼儿讨论,帮小熊想办法)

来瞧瞧小伙伴们是怎么帮助小熊的。(出示最后一页)

教师小结:小伙伴们又给小熊找了一顶树叶帽子,小熊又有了一顶新帽子,好朋友们一起互相帮助高兴呀!

三、完整欣赏故事

现在,我们一起来和小手印做好朋友,捏着小手印,边听边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够较好地达到了预设目标。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让孩子模仿难过的表情时,我对孩子说了句真棒,其实我的原意是指:这个孩子模仿的真棒,但是没有说完整,造成了歧义;另外,在本次的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班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还可以,但是想象力却欠缺一点,因此下阶段,我将着重加强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篇7:幼儿园小班《给雪人戴帽子》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将雪人按大小排列,并一一对应戴上合适的帽子、装上手臂。

2、能理解操作要求,细心地操作活动材料。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准备】

1、四只大小不同的熊和食物。

2、幼儿画册P39。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将雪人与小桶分类排列,并一一对应摆放。

【教学过程】

一、集体操作。

1、出示大小不同的四只熊。

师:这里有几只熊?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帮四只熊排排队。

师:谁愿意帮它们排排队?

3、给熊一家送食物。

(1)提出要求:最大的送给熊爸爸,最小的送给熊弟弟,稍微大一点的送给熊妈妈,稍小的送给熊哥哥。

(2)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在黑板上示范并纠正错误的操作。

二、堆雪人。

1、师:你们堆过雪人吗?堆雪人真有趣,看看这里有几个雪人呀?它们一样吗?

2、雪人还缺什么?这里的红桶可以当帽子,扫帚可以当手臂。今天我们都来堆雪人,要给雪人戴上合适的帽、装上手臂。

3、幼儿操作,教师重点指导给雪人戴帽子、装手臂,关注幼儿对活动规则的理解。

三、组织集体交流。

1、表扬肯定操作正确的.幼儿。

2、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堆雪人的?

【教学反思】

在数学活动《给雪人戴帽子》活动中,我是以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开展此次活动的。通过讲故事然后在故事中出示图片,用图片让幼儿来区分事物的大小。我提问:小朋友看一看这三顶帽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小不同)然后通过讲解把三个帽子搭配到三个雪人身上。在出示围巾,手套,用同样的方法讲给幼儿听。第二环节是请幼儿上来连一连。第三环节请幼儿自已动手操作,为雪人穿衣戴帽。

篇8: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关键词:幼儿,社会,交往

小班幼儿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刚刚入园, 他们大多不适应新的环境, 在入园时有的啼哭不止, 有的坐立不安, 有的性格自由散漫。为了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我把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来作为小班阶段的重要目标, 现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教幼儿初步认识自己, 认识同伴, 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人不仅能认识周围的世界, 还能认识自己, 既能知道自己的身体外貌, 又能认识自己身体内的各种心理活动, 并对此进行评价, 这就是自我意识, 对幼儿来说这也是慢慢学习的过程。在开学初, 我们着重教育幼儿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家庭, 并能认识同伴, 说出其姓名, 说出幼儿园的园名、班级。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会客习惯

当前, 我国小班幼儿多为独生子女, 又多生活在核心家庭。父母应经常带领儿童看望亲友长辈, 或热情接待客人来访, 欢迎其他幼儿来家玩乐, 也应鼓励幼儿参加社会组织的科技中心、少年宫等活动。使幼儿能和其他成人或幼儿广泛接触、经常交往。进行交往教育:成人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喜爱交往,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会客习惯。例如, 能注意聆听别人的谈话, 能连贯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能说“早”“好”“请您”“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别人讲话时, 不随便插嘴打扰等。成人要指导具体的交往方法和行为准则。例如, 能和其他幼儿共同玩或轮流玩一件玩具。能关心帮助年龄小的同伴。参加集体活动能守纪律、听指挥。懂得如何接待客人等。在幼儿来园时, 我们教幼儿学会对老师说“早上好”, 离园时会说“老师再见”。平时会说“请您”“谢谢”“好”等礼貌用语, 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说话, 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 并尝试大胆与成人交往。如, 我们设计了“击鼓传球”“客人来了”“到娃娃家做客”,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掌握正确的礼貌用语。

三、指导幼儿具体的交往方法和行为准则

幼儿入园之后接触最为频繁的对象是他们的同龄伙伴, 幼儿之间的互相作用对其社会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 更胜于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因此, 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创设幼儿交往的客观环境, 为幼儿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 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例如, 在自由活动中, 让幼儿自选活动内容, 自由地组合, 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主动参与活动, 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活动中逐渐培养交往意识, 学会与小伙伴友好交往的技能。在让幼儿玩桌面玩具和户外大型玩具的时候, 我们应经常教育幼儿共同玩或轮流玩一件玩具不争抢。

四、正确处理不良行为

在幼儿的社会交往活动中, 常常出现各种不良行为。当我们发现幼儿之间独占玩具、争夺玩具、互相厮打谩骂、故意捣乱或互不理睬等现象时, 我们便立即制止, 了解事情的原因, 公正判定是非, 耐心引导, 指明正确的行为方式, 使其能进行积极的交往。

五、帮助问题儿童

我班的谢杨小朋友, 他常常打人, 有好几次私自把邻桌小朋友的双语书拿回家里, 小朋友们渐渐把他树为“公敌”。班上无论哪个小朋友不见了东西, 或和谁磕磕碰碰了, 老师一问, 他们总是异口同声地说:“是谢杨。”为此, 我们常常特意去接近谢杨, 关心他, 使他消除了对同伴的疑惧对立心理, 还经常和他的家长沟通联系, 达成共识, 耐心教育他改正不良行为, 引导他和同伴友好往来。

篇9: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关键词:幼儿;社会;交往

小班幼儿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刚刚入园,他们大多不适应新的环境,在入园时有的啼哭不止,有的坐立不安,有的性格自由散漫。为了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我把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来作为小班阶段的重要目标,现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教幼儿初步认识自己,认识同伴,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人不仅能认识周围的世界,还能认识自己,既能知道自己的身体外貌,又能认识自己身体内的各种心理活动,并对此进行评价,这就是自我意识,对幼儿来说这也是慢慢学习的过程。在开学初,我们着重教育幼儿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并能认识同伴,说出其姓名,说出幼儿园的园名、班级。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会客习惯

当前,我国小班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又多生活在核心家庭。父母应经常带领儿童看望亲友长辈,或热情接待客人来访,欢迎其他幼儿来家玩乐,也应鼓励幼儿参加社会组织的科技中心、少年宫等活动。使幼儿能和其他成人或幼儿广泛接触、经常交往。进行交往教育:成人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喜爱交往,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会客习惯。例如,能注意聆听别人的谈话,能连贯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说“早”“好”“请您”“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别人讲话时,不随便插嘴打扰等。成人要指导具体的交往方法和行为准则。例如,能和其他幼儿共同玩或轮流玩一件玩具。能关心帮助年龄小的同伴。参加集体活动能守纪律、听指挥。懂得如何接待客人等。在幼儿来园时,我们教幼儿学会对老师说“早上好”,离园时会说“老师再见”。平时会说“请您”“谢谢”“好”等礼貌用语,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说话,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尝试大胆与成人交往。如,我们设计了“击鼓传球”“客人来了”“到娃娃家做客”,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掌握正确的礼貌用语。

三、指导幼儿具体的交往方法和行为准则

幼儿入园之后接触最为频繁的对象是他们的同龄伙伴,幼儿之间的互相作用对其社会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更胜于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幼儿交往的客观环境,为幼儿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例如,在自由活动中,让幼儿自选活动内容,自由地组合,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心情,主动参与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中逐渐培养交往意识,学会与小伙伴友好交往的技能。在让幼儿玩桌面玩具和户外大型玩具的时候,我们应经常教育幼儿共同玩或轮流玩一件玩具不争抢。

四、正确处理不良行为

在幼儿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常常出现各种不良行为。当我们发现幼儿之间独占玩具、争夺玩具、互相厮打谩骂、故意捣乱或互不理睬等现象时,我们便立即制止,了解事情的原因,公正判定是非,耐心引导,指明正确的行为方式,使其能进行积极的交往。

五、帮助问题儿童

我班的谢杨小朋友,他常常打人,有好几次私自把邻桌小朋友的双语书拿回家里,小朋友们渐渐把他树为“公敌”。班上无论哪个小朋友不见了东西,或和谁磕磕碰碰了,老师一问,他们总是异口同声地说:“是谢杨。”为此,我们常常特意去接近谢杨,关心他,使他消除了对同伴的疑惧对立心理,还经常和他的家长沟通联系,达成共识,耐心教育他改正不良行为,引导他和同伴友好往来。

社会的发展让儿童即将面临各种社会性问题,教师应重视和引导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使儿童能在友好积极的交往活动中,发展心理,形成个性,健康活泼地成长。

篇10: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的帽子,知道棉帽能保暖。

2.尝试用涂色、添加花纹等方法装饰帽子,巩固对三原色的认识。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将幼儿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帽子,布置成“帽子展览会”。

2.白纸折叠好的帽子、若干彩笔(红黄蓝三种颜色)。

3.轻松活泼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观“帽子展览会”。

(1)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帽子。

(2)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戴一戴,并简单说说帽子的种类(遮阳帽、棉帽、警察帽、护士帽等),他们有什么用途?引导幼儿知道棉帽能保暖。

(3)请幼儿安帽子的颜色进行分类。

(4)教师选择1~2种帽子,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颜色图案。

2.鼓励幼儿给折叠好的纸帽涂上漂亮的颜色或添加漂亮的花纹。

3.播放背景音乐,请幼儿戴着自己的装饰好的纸帽表演,并相互欣赏同伴装饰的帽子。

活动延伸

1.将幼儿装饰好的纸帽布置成“帽子展览会”让幼儿相互欣赏。

2.引导幼儿在幼儿学习资源6第10—11页上用不同的方式(绘画、蔬菜或纸团印画)帮助小动物装饰帽子、围巾、手套。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让幼儿观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让幼儿知道每一种物体通过多角度观察到的帽子形状都是不一样的。然后通过帽子的形状进行借形想象。由于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帽子,因此幼儿画出来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不足之处:在做画的过程中,个别幼儿不听指挥,随心所欲。今后我将在教学中多学习、反思。

篇11: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游戏目标:

1、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游戏准备:

小草帽20顶

游戏过程: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排成两行(坐或站),各行排头的幼儿前面放有10顶小草帽。

2、各行排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的头上摘下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依次传下去。

3、当第一个幼儿被摘下帽子后马上将第二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样依次不断地戴下去,直至10顶帽子传戴完为止,传得快的组为胜。

备注:

1、必须是前面的幼儿戴上帽子后,后面的幼儿才能摘下。

2、必须是等后面的幼儿摘下帽子后,前面的幼儿才能戴上另一顶帽子。

3、游戏开始时,可先让幼儿做几次练习,获得初步的经验后再进行竞赛。

游戏反思: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跑和跳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

篇12: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观看图片和表演活动,理解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

3、体验与朋友交流和关心他人的欢乐。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故事《一朵云帽子》PPT,小鸟、太阳、云帽子、小草、小花、大树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引出主题。

1.师:谁来说说看你身上穿的是什么衣服?(裙子、短袖、短裤等)什么季节才穿裙子、短袖和短裤的呢?(夏天)

2.师:夏天外出的时候,太阳照在身上很热很热,我们该怎么办呢?(戴帽子、撑伞等)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一朵云帽子》。

二、欣赏故事,初步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1、师:图上有什么?(小草、小花、大树、云帽子)小草、小花、大树的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很高兴等)在观察完图片后,教师讲述幻灯片一的内容。

2、出示幻灯片,师:这幅图上小草、小花、大树的心情怎么样?(不开心、不高兴等)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们很热)那么请小朋友猜猜看,当小草看见云帽子时会说什么话?(幼儿回答)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小朋友有没有猜对(教师讲述小草说:我戴、我戴)小花又会说什么话呢?大树呢?

3、出示幻灯片,师:图片上的太阳公公怎么啦?(流汗了)它为什么会流汗呢?(热)瞧!谁飞来了?(小鸟)那小鸟看见太阳公公流汗会说什么话呢?(幼儿回答)我们来听听看,小朋友有没有说对(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4、出示幻灯片,师:太阳公公戴上云帽子后有没有流汗了呀?(没有)教师讲述图片内容。

三、教师打开幻灯片,带领幼儿讲述画面内容,在讲述对话的地方,采用放慢速度和等待的方式,引导幼儿大声的跟述。

师:接下来,我们来完整的听一听这个故事,好吗?(好)在听完故事后,请小朋友说一说,小鸟为什么要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教师边出示幻灯片边完整的讲述故事。

师:故事讲完了,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

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夏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很热很热,如果给太阳戴上云帽子,那么大地就会变得阴凉了,所以小鸟才会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

四、故事表演《一朵云帽子》

请一位幼儿上来扮演道具太阳,其余幼儿则扮演小草、小花、大树和小鸟。教师讲解旁白,幼儿讲对话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1、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好吗?(好)那么谁愿意上来做太阳?请小朋友想想看,如果你是云帽子你会怎么给太阳公公戴上云帽子?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

2、出示贴有小草、小花、大树和小鸟的椅子,并一一做介绍。师:愿意做小草的小朋友站在贴有小草的小椅子后面,愿意做小花的小朋友站在贴有小花的小椅子后面,愿意做大树的小朋友站在贴有大树的小椅子后面,愿意做小鸟的小朋友则站在贴有小鸟的小椅子后面。当小鸟说完“云帽子应该给太阳公公戴”时,扮演小鸟的小朋友就要一起给太阳公公戴上云帽子,听清楚了吗?

五、结束活动活动延伸:

师:太阳公公有了一朵云帽子,可是很多很多小动物也想要云帽子,这里只有一朵,等会区角活动时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它们做一朵云帽子好不好啊?然后把你画好的云帽子给你喜欢的小动物戴。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主导太多,应该给孩子更多想象空间以便开发他们的想象性思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好引导,不应该将他们条条框框。如果让我从新上这堂课我会让孩子为主导,我相信这堂课的效果会更美好。

篇13: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如今,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已然成为当代人类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现象。之所以说其特殊, 是因为它以流行的形式, 在不同的特定时期内和广泛的社会群体中, 紧密地环绕着人们的实际社会生活。从本质上说, 就是广泛通行于社会大众层面的一种文化形式符号。

在消费社会中, 流行文化常常与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等联系起来, 而且它们的内涵也具有交叉性。消费社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类型, 它颠覆了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结构, 将消费者和消费行为置于主导地位之上。在这种背景下, 流行文化在消费社会中除了具有原有的“内容通俗化、格调感官化、形式简单化、包装时髦化”等特点之外, 同时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二、流行文化在消费社会中的新特点

流行文化的符号性。消费社会, 是一个完全符号化了的社会。符号是人们借以表达或体现思想、观念、心理等各方面情绪的载体。流行文化也同样具有符号的意义。罗兰·巴特认为, 流行符号是一种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符号系统。他指出:“流行就像一部保持意义却不固定其意义的机器一样, 永远是一种既失落意义, 又确实具有意义的悖论性事物。它是人类自恃有能力把毫无意义的东西变成有所意指的一种景观。因此, 流行看起来就像是意指作用的一般行为的典型形式, 重构文学的存在。它提供给人们阅读的不是事物的意义, 而是它们的意指作用。于是, 它变成了‘十足人类’的符号。它的这种基本地位绝不是脱离现实的。”

确实如此。流行文化的符号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形象传播, 而是一个涵盖了信息接受者心理意义的生成过程。无论是赵本山的帽子, 还是小沈阳的裙子, 甚至是一代电影大师卓别林别具特色的鞋子, 这些原本毫无关联的事物, 在消费社会中被赋予了某种符号的意义, 于是从原本的“毫无意义”变成了“有所意指”。

流行文化的商品性。消费社会中, 流行文化常表现出强烈的商业性, 遵循着商业化的价值取向。流行文化的产生不是自然生成的, 更多的是像普通商品的生产一样, 包括了策划、设计、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生产者用各种可能使用的手段来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要求, 并以此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流行文化正是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被实践着的。当流行来袭, 不管人们身处何处、接受与否, 总能感受到其旺盛扩张之势, 流行文化呈现出一种波浪式的曲线, 这背后有一股力量一直在推动着它的快速变化, 这股力量就是商业利益。

小沈阳在2009年登上春晚舞台, 遂一夜成名。为什么不是2008年, 或者是别的什么晚会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2009年春晚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因为它能使推出小沈阳这一策划活动收获最大化的利益。在百姓看了几十年的春晚之后, 一方面产生了视觉疲劳, 另一方面却又有着较高的心理期待。赵本山和春晚导演适时推出了一个“穿着裙子的小沈阳”。他不男不女的装束、抿着嘴扭捏作态的表演, 以及走路的“啪啪地”, 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他。之后, 全国都开始了模仿小沈阳的热潮, 甚至很多餐馆都开始让服务员穿上“小沈阳的裙子”来吸引顾客。小沈阳无疑是央视春晚的最大赢家, 俨然成为一个价值不菲的商品符号。

流行文化的娱乐性。消费社会的流行文化具有强烈的娱乐性特点。当代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认为:“大众流行文化是一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文化, 它不再和如何工作、如何取得成就相关, 而只关心享乐和消费。”而另一位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在其《娱乐至死》一书中也深刻指出:“在这里,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形式出现, 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毫无怨言, 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虽然两位学者都持批判的观点, 却共同道出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 当代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呈现出娱乐化的特点。流行文化是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 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娱乐大众。赵本山破旧的“解放帽”, 微驼的背再加上几步鸭子步;小沈阳头上的发卡, 跑偏了的红裙以及滑稽的表情, 这些经典元素构成的形象特征能够引起观众的开怀大笑和回味不绝, 从而成为舞台上一道另类的风景线。

三、从帽子到裙子———流行背后的原因思考

大众心理———流行文化滋生的土壤。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社会大众心理通常主要存在两种倾向, 一是怀旧, 二是求新、求变。面对社会的变革、经济的转型, 人们需要构筑新的文化语境, 制造新的文化符号, 借此表达或体现思想、观念、心理、生存等方面的新需求。而流行文化正是整合了人们的这种新的诉求, 以一种普世通用的品位和形式, 承载了人们的表达欲望, 从而成为一种通行的文化符号。流行是不断地演进和发展的, 这就恰恰体现了人们求新求变的心理。在春晚小品《不差钱》中, 赵本山以其一贯的“帽子造

《大学》是早期儒家的一篇结构严谨、体系完整的典籍, 文辞简约, 内涵深刻, 蕴涵着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发展观, 对现代人做人、做事、立业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本文拟通过笔者的视域对其文本进行重新的解读, 力求在贴近本意的基础上对其核心思想进行创新阐释, 从中挖掘对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有所裨益的现代价值。

内圣外王:中国品牌修养的必由之路

《庄子·天下篇》有云:“圣有所生, 王有所成, 皆原于一 (道) 。”此即“内圣外王之道”。“内圣”讲究修身养德, “外王”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 由内而外, 逐步升华。在《大学》中, 朱熹将“明明德、亲民、止于

型”延续着以往经典赵氏小品的风格和特色, 承载了人们的怀旧心理。而小沈阳的裙子这一强烈的视觉符号又不失时机地满足了观众求新求变的欲求。二者的结合恰到好处, 因此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可以说, 大众心理潜在的需求正是流行文化得以滋生的肥沃土壤。

视觉符号———流行文化传播的排头兵。丹尼尔·贝尔教授在他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明确提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 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 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 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也指出, 现代是追求“消费时的情感快乐及梦想与欲望”的时代。各种视觉影像包围着人们的视野, 人们为这种视觉传媒所控制, 从视觉中获得欲望满足。

有人总结说小沈阳一夜成名依靠的是“三大件”, 即“头上的发卡、肩上的挎包和腰间的裙子”。这和赵本山的破帽子一样成为小沈阳个人的标志性特征。视觉符号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可以迅速捕获人们的注意力和眼球。成功吸引受众的注至善”概括为“三纲领”, 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括为“八条目”, 两者互为对应, 构成一个以修身为核心的整体, 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一种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体系, 蕴涵了儒家一贯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

品牌尤其讲究由内而外, 以内养外, 一“品”一“牌”, 恰好暗合儒家“内圣外王”的哲学之道:没有内部“品”的支撑, 对外展现的“牌”只能是夸夸其谈, 空壳一个。“品”指的是品牌的内在修养功夫, 处于核心位置;“牌”指的是关注外在的品牌传播、营销手段等。正所谓“孤阴不生, 独阳不长”, 只有当“品”和“牌”和谐融为一体,

意是流行文化传播的第一步, 由此视觉符号成为流行文化传播的排头兵。

大众传媒———流行文化蔓延的助推器。在今天的社会中, 人们几乎没有一天可以回避媒体。人们总是根据媒体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适应环境的行动。大众传媒在采取各种策略实行其媒体活动的过程中, 最常见的一种策略就是利用重复的流行信息对受众进行流行资讯的“连续轰炸”, 通过制造流行符号和大众媒介的神话叙事来“制造幻影”、“塑造偶像”等。简言之, 就是由于媒体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时传播某一信息进而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信息环境, 由此激发了一群人产生适应环境的需要, 从而推动流行的产生。流行文化, 在很大程度上, 是媒体制造出来的。

赵本山和小沈阳都是通过春晚的大舞台、通过全国媒体共同的强势传播而走向全国的。因此, 现代传播媒介和科技手段是流行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载体, 也是流行文化迅速蔓延和扩张的助推器。

四、结语

正如鲍德里亚所言:“流行, 作为政治阴阳结合, 沿着“内圣外王”的路径开出, 才会真正形成富有生命力的品牌。

品牌的“内圣外王”实质上就是企业通过品牌的内外兼修, 走向国际化的过程, 是每个想基业常青, 成为百年跨国公司的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但是, 综观我国企业进行的品牌建设, 有的仅将品牌当成一件奢侈的外衣或是门面的摆设 (1) , 有的迷信营销的妙策奇功, 忽略品牌核心能量的创造与培养 (2) ,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然而, 面对现代科技与全球经济在全球化3.0时代发生的惊心动魄的变化, 凝炼自身核心竞争力, 走向“微笑曲线”的高端, 是中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经济学的当代表演, 如同市场一样, 是一种普遍形式。”流行文化的声色感受、流行文化的直观刺激、流行文化的绚丽形式在消费社会中层出不穷。当年赵本山的帽子, 或许还仅仅是个人特征的表现符号, 如今小沈阳的裙子已然发展成为一种另类的流行文化。从帽子到裙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一次质的飞跃, 也是消费社会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鲍德里亚〔法〕著, 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王爱伟、高雪:《消费社会、流行文化与媒介影响力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3) 。

[3].孟改正:《消费主义语境下视觉文化的审美嬗变多维思考》,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007 (2) 。

[4].丹尼尔·贝尔〔美〕著, 严蓓雯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篇14:小班幼儿社会性游戏初探

关键词: 游戏 社会性 小班幼儿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幼儿能从游戏中认识周围生活,培养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能力。幼儿教育中所谓社会性指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所需特点、品质。它是和平相处、解决矛盾、和睦相处的技巧和策略及使用或掌握公共资源的能力。社会性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也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

一、问题提示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用幼儿的仪态和礼貌评价幼儿的社会行为,对小班幼儿来说很少会关注自己的仪态或外貌问题,如何评判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幼儿园中我们通过创设社会性游戏评判孩子的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通过社会性游戏,观察和发现幼儿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怎样与他人交往互动。

娃娃家是幼儿园最常见的社会性游戏,在小班布置让幼儿感觉温暖、安全的娃娃家环境,给予幼儿家庭生活体验,幼儿通过游戏体验家庭的温暖,减轻分离焦虑,同时学习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完善人际交往。观察幼儿自主游戏时娃娃家中若干幼儿的游戏情况,评价班级中部分幼儿社会性游戏发展情况。

二、案例

来园后的自主游戏时间,小G很快选择了娃娃家区域,插好卡片后她和清清、轩轩在娃娃家忙开了。小G拿着一个蓝色圆柱小玩具撑在娃娃的身旁,侧身坐在床边,把梳妆台拉近了身侧。清清左手用箩筐装好一个水壶,右手拿着一个杯子,弯腰凑近身体问:“你要吃什么?”小G抬头“菠萝菠萝蜜”,说着眼睛瞟了一下在旁边玩的其他小朋友。清清转过身去小灶台摆弄她的工具,小G嘴里开始念着:“菠萝菠萝蜜,菠萝菠萝蜜。”并开始摇头晃脑地唱起来,双手拿着积木晃动着身体唱了2遍,看了一下清清,并轻轻瞄了一下老师。接着她停了下来看着旁边的轩轩左手拿着小碗,右手拿着一把刀和一个小平底锅绕了过来,一边敲击着一边唱:“嘿哟嘿,嘿呦嘿,烧呀烧饭了。”然后转过身继续唱着:“菠萝菠萝蜜,菠萝菠萝蜜。”轩轩在小灶台的左侧挤开了清清,清清向后退了2步,小G只能往小床的右侧挪动了一下。嘴里继续咕哝着她的歌,这时听到有小朋友来的声音,抬头侧向左边看了一下门口,又回身向右看了一下清清的灶台。轩轩已经做好了饭,拿着他的平底锅和铲子,右手抢过清清手里的小碗,清清和他拉扯了一下说:你不给我们的厨师。轩轩一用力还是将碗拿走了并回身放到了小床上。清清很委屈地转身看了老师一眼继续回身拿灶台上的工具。小G坐在床边把轩轩放餐具边上的小熊拿起说:“要不它睡觉吧。”站起身说着:“睡吧!”转身跪在小床上掀开小被子把它并排放在小床最右边,并盖好了被子。这时轩轩拿着小碗也挤到了小床边看了一下娃娃,小G轻轻退下小床说:“你是她的爸爸,我是她的妈妈。”轩轩回身准备新的食物,小G也跟着一起蹲在食物框边上看着,轩轩用小碗装了一个香蕉和一条鱼,小G拿起框子里的煎鸡蛋和鸡蛋说着:“我来烧。”将鸡蛋拿到灶台上分别放进2个杯子,左右摇晃着最后倒了出来。轩轩也找到了食物在灶台上烧着,小G看了一下他说:“这是我们的控制台,这是我们的控制台。”左手轻轻搭在灶台上看着轩轩做饭。“爸爸”小G大叫了一声,停了一下咕哝了一声“老—老公”,声音小了些,轩轩没有答应,只是从右手边绕过她将菜端到了小床边。小G看着轩轩的动作,中间抬头看了我一眼,走到床边趴下看轩轩喂娃娃,嘴里说着:“多吃菜营养高!”声音很高。清清也端了饭菜走了过来,蹲在他们中间一起。小G笑着说:“谢谢清清,谢谢清清!”

三、案例分析

《纲要》指出幼儿在3~4岁期间在社会领域中人际交往之目标是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本事件中小G已经能实现此目标。娃娃家是孩子们常玩的一种社会性游戏,做饭、喂娃娃是他们乐此不疲的活动形式。经过观察可以发现游戏中轩轩更多的是在同一个区域进行平行游戏,小G始终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开始时和清清玩做饭,“喜欢吃什么”,并利用摇头晃脑的歌唱形式表达了出来。当两个人的游戏受到干扰时(轩轩抢了小碗),清清表示抗议,小G用更积极的方式解决了这个冲突,她给轩轩安排了一个角色,“我来当妈妈,你来当爸爸”,轩轩也接受了安排,小G成功用她的策略使游戏继续了下去。接下来分配做饭的过程中她主动要求做鸡蛋,可以看出她扮演做饭角色时已经有所经验。开始使用“爸爸”这个称呼大声叫轩轩,后来停顿转用小声的“老公”称呼表明她对家庭成员中同一人不同称谓已有所认识,并能适当转换,不过并没有得到同伴的回应。在最后的喂娃娃过程中,清清再次加入游戏,小G表示很欢迎,继续这个游戏。从始至终小G都能用积极的方式在游戏中扮演自己的角色。

四、案例反思

对于进入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进程。起初,幼儿完全自我中心,源于婴儿阶段本能,进入幼儿园后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个体,要开始学会如何和同伴相处。幼儿在最初的阶段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和其他幼儿发生冲突如抓人、咬人等不适应症状,如何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开始学习如何与同伴相处一直是小班初老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能从游戏中认识周围生活,培养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能力。幼儿从刚入园的摆弄、操作玩具,初步模仿到进入中班渐渐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并进行初步合作,再到大班时在游戏行为中产生假想替代行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幼儿社会性游戏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及时了解幼儿社会性游戏发展水平,并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与同伴交往。

1.让幼儿与教师一起观察和讨论

将游戏拍成视频和幼儿一起观看并讨论。如“你喜欢在娃娃家玩什么游戏”?“你是怎么玩的(具体玩法)”?帮助一些不会玩的幼儿提供借鉴经验。如果和幼儿观看视频时出现攻击性行为,教师可以和大家讨论这种行为会导致什么结果,一般来说大多数幼儿都不会喜欢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同伴的,可以给有这种行为的幼儿一些警醒。

2.教会一些游戏策略

当别人玩的过程中,如果有幼儿想要参与,需要一定的介入策略,如询问,在旁玩相似的平行游戏,直接“闯入”。不同介入方式往往会影响游戏进程或者中断游戏。同样游戏过程中如果出现影响游戏的因素,如何用积极有效的方式解决,可以是协商、妥协,也可以是转移注意力等。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谈话、集体活动或者个别指导中示范或者教授相应积极策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社会性游戏,这就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能的重要过程。

参考文献:

[1]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篇15: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活动目标】

1、根据瓶口的大小、形状等特征寻找相应的瓶盖。

2、在探索活动中,尝试用“拧”、“按”的方法为瓶子盖盖子。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城堡场景;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1、师:孩子们,你们听说过瓶子王国吗?今天我们要去瓶子王国哦,来我们开上小火车出发咯!(进场音乐)

(边走边说)快看好多的瓶子啊!欢迎来到瓶子王国!

2、师:瓶子国王来了,孩子们快和瓶子国王问好。

师:诶,你们看瓶子国王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瓶子国王的表情,请幼儿猜测国王发愁的原因)

3、国王说:我的瓶子城墙啊,前两天一阵大风把瓶宝宝的帽子给吹落了,诶,真发愁!孩子们,你们能帮瓶宝宝戴上帽子吗?

二、幼儿初步尝试为瓶子找盖子。

1、幼儿第一次自主探索。

师:我们一起来找找,然后给瓶宝宝戴上帽子吧!(操作音乐)戴好帽子的瓶宝宝还放到城堡来哦!(幼儿操作)

师:真棒!都给瓶宝宝戴上了小帽子。好啦,我们坐到后面小椅子上去吧!

2、集体检查是否正确配对并盖好了。

师:你帮哪个瓶宝宝找到帽子的呀?你怎么知道这顶帽子就是这个瓶宝宝的呢?(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过程)孩子们,你们真聪明,用了这么多方法给瓶宝宝找到了帽子。

师:我们来看看瓶宝宝戴的帽子合不合适?(找到大小不合适的)看看这个瓶宝宝的帽子合适吗?(摇一摇帽子掉了)为什么会掉呢?要注意瓶宝宝帽子的大小要看看好哦!有的瓶宝宝帽子大,有的帽子小,那你能帮它找到合适的帽子吗?

师:(拿到松的帽子)戴上了合适的帽子,我们看看(摇一摇帽子掉了)帽子怎么又掉了?谁来帮它戴戴紧?

师:你们看,现在这个瓶宝宝的帽子还会掉吗?刚才他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戴上帽子,转一转,拧一拧)

师:(拿到按得瓶宝宝)这个瓶宝宝,(摇一摇帽子掉了)这个帽子也没戴好,谁来帮帮他?(个别幼儿示范)拧一拧,能戴紧吗?看来得换个方法试试,谁能把这个瓶宝宝帽子戴紧不掉呢?

师:原来有的瓶子宝宝,戴上帽子不能拧一拧,得按一按。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戴上帽子,按一按,按一按)这个瓶宝宝的帽子也戴好了。

总结:我们在给瓶宝宝找帽子的时候,可以看看瓶宝宝和帽子的大小,还可以看看有的瓶宝宝帽子的颜色和身上的颜色很像呢,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快地给瓶宝宝找到合适的帽子了。戴上之后有的得拧一拧,有的得按一按,这样帽子才能戴紧哦!

三、再次尝试,找到合适的帽子戴戴紧。

师:瓶子城墙还有很多瓶宝宝帽子戴的不合适,有的太大,有的太小,有的还松松的没戴紧,快再来帮帮忙吧!我们帮这些瓶宝宝找到合适的帽子,别忘了还得把瓶宝宝的帽子戴戴紧哦!(操作音乐)

四、变魔术:瓶子乐器

师:你们帮瓶子宝宝都找到了合适的帽子,国王心里真高兴啊!国王还准备送给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一个瓶宝宝呢,快选一个你喜欢的瓶宝宝坐到小椅子上去吧!

师:现在我们要让它变成一个会唱歌的瓶宝宝哦,你们看这里有许多小纽扣,待会儿放进瓶宝宝肚子里,戴上帽子,把帽子戴戴好,戴戴紧。我的瓶子宝宝就会唱歌咯!你们听!

师:孩子们赶快来试试吧!(幼儿操作放纽扣,巩固练习)(结束音乐)

师:我们一起来和瓶宝宝唱歌跳舞吧!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上一篇:13.《宇宙的未来》自学案附参考答案下一篇:2017名师之路英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