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

2024-04-20

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共8篇)

篇1: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

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

最近看过潜意识心理学权威约瑟夫·墨菲的《潜意识的力量》,感受颇深,完全不同于上次。书中指出:你的潜意识暗房中若充满了各种伟大的创新,你就不必担心旧意识会阻障你前进。问题是我们如何能依靠潜意识的力量完成“伟大的创新”。

意识决定我们如何看待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或者观察别人,发现我们应该有更大人生成就的可能,可是我们却甘于屈身于一片小小的天地,因为我们的意识总是很理性地告诉我们,要现实。这并不是说意识抑制了我们的发展,只是意识出于保护的一种机制。

这里的“现实让我们产生“伟大创新”可能有所降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清晰,对自己其实也不甚了解,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我们能做到什么,我们对某些事情的认识和看法都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别人的教导,书本的灌输等,这些信息并不应该主导我们,他们应该作为辅助者存在,而不能让它们反客为主,成为我们潜意识的主人。我们的潜意识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这确实是人类神性的证据,通过正确的操纵潜意识和与潜意识合作我们能够让一切事情变成可能,不存在例外。

积极、坦诚、自信、执行、感恩、快乐、健康这是一些积极的词汇,当我们把这些简单的词汇不断的在心中默念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就会接受,当我们再不断的重复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就会记住它,当我们记住的时候我们要付诸行动,这就是潜意识的作用,天猫意识。

牛顿说了:“世界上任何物质都是相互吸引的”。有引力才能吸引东西,当吸引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说明自己还没有真的想要它。很多人说自己想成功,却就是没有成功,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想成功。在潜意识方面继续细化,如果我很想成功,我该怎样依靠潜意识的帮助?目标细化,还要图像化具体化,将愿望实现的场景每天多次重复在脑海中上演,让愿望的磁场足够强烈。

潜意识可以让一切成功,并不是说整天这样想这样重复,我要的跑车我要的成功事业就会掉下来,而是不停的如此重复,潜意识会自然带领我们走上实现目标要走的路。名包豪车我同样用得起,成功的学业事业我一样可以得到,但首先我们要很坦诚的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后给予自己真正的信心,告诉自己,通过自己的潜意识,任何的一切都不是虚幻。给自己一个长期目标,然后再分解成短期目标,当我们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找到正确的路的时候,水到渠成。

看这本书,自己也在改变,非常明显的改变就是自己的心情相比以往更好了,这虽然是个小改变但真的意义非凡。潜意识能帮助我这一点,就能帮助我的一切。

如果能灵活地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朝正确的方向努力,就能够如所愿地去操纵命运、愿望、财富及健康,并能步向幸福。书中这句话,是全书的核心。相信潜意识,潜意识就能成全一切。

篇2: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

潜意识,心理学术语。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按照我的理解举个例子:上大学的时候,我连续考了三次英语六级都没过,辅导员告诉我,只要你坚持做每天背单词、做练习,下次一定能够通过英语六级考试。我嘴上说,我毕业之前一定要通过考试,这样找工作的时候可以多一个筹码,这是我意识层面的思想——我要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可是我内心真正的想法却是:六级不过也不会影响毕业,找工作也不一定非得要六级证书,这种想法就被我的潜意识所接受——六级考试不通过也没有关系。最后的结果就是我本科的四年里连续考了5次也没能通过英语六级考试。这个案例说明我的意识和潜意识没有统一步调,而真正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是潜意识,而不是我们的意识。人一生中有98%的行为是由潜意识决定的,它能决定我们的事业、健康、婚姻。

潜意识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让它为我们服务呢?作者提出要使用科学的方法祈祷,实际上就是要将潜意识和意识同时指向一个特定的目标,以达成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和谐对话。说白了就是要真正的相信我们所想的事情。

所谓“信”,就是将某种观念当作事实加以接受,并让这种“观念中的事实”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书中举了很多运用潜意识获得成功的例子,比如治愈疾病、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获得财富、改善亲密关系等,简直是无所不能。有些故事看上去有点玄,但仔细想想其实是有道理的。就跟《吸引力法则》、《向宇宙下订单》中介绍的原理差不多,我们要“想美事”,美事就会被我们吸引过来。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接受了这桩美事,那么潜意识就会驱动我们采取一些行动去实现那桩美事,美事是我们一系列行动的结果,而它的实现是源自于我们潜意识里接受了这件事。比如:在我女儿4岁之前,我一直没学会做爸爸,想跟她互动,但是方法不对:老是跟她开玩笑,时不时通过抢东西来逗她玩。而孩子是不能理解这种方式的,她认为抢东西就是不友好行为,所以导致女儿不愿意跟我玩。女儿生气的时候就会说我是坏爸爸,为此我非常的懊恼。后来,我就立志一定要改善我俩的关系,让女儿喜欢上爸爸。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经常想象我和我女儿可以很融洽的对话,我们一起开心的玩游戏,这种强烈的愿望驱使我开始看亲子关系相关的书籍,从里面学到了很多知识,学会了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很快我跟女儿的关系就改善了。现在我出差之前,女儿经常跟我说,爸爸你能不能不出差。心里好欣慰。

那么具体来说,怎样才算是成功祈祷呢,需要以下三个步骤:

1、坦然面对现实问题;

2、将问题交代给潜意识,把我们期望的结果在脑子里清晰描述出来,越清晰越有帮助。潜意识会高效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带着问题已经解决的坚定信念进入梦乡。

对潜意识的运用,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不断的重复。如果能灵活地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朝正确的方向努力,就能够如所愿地掌控我们的命运、愿望、财富及健康,获得平静、和谐、快乐的生活。

最后用三个字概括一下我的心得:想好事!

《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2

一开始他就吸引了我,书封面有一句话“潜意识深处的图景,塑造了现在的你”,这和我自己曾经脑瓜突显的一句话极度吻合“一切的现在都寓于你曾经的细节里”。引言部分说“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开篇点题,这本书的目的正在于帮助人们重塑自身的思考习惯。正所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一个人在他的潜意识里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他就会变成什么样”。

读完引言部分,我有种“意识决定物质”之感,因为它发出了了大千世界,为何人类贫穷富贵有差异、喜怒哀乐各不同,列举了为什么有人罹患“绝症”之后重生的故事……的疑问。所有疑问皆指向同一个答案:潜意识。他把这种“潜意识”成为内心的祈祷,科学的祈祷。

我往下读,我看到的依旧是“物质的第一性”,因为“科学祈祷”。而“科学祈祷”的含义在于将人的“潜意识”和“意识”同时指向一个特定的目标,以达成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和谐对话,即“潜意识”发掘后付诸实践的磅礴力量。他并不鼓吹“潜意识”对人生的唯一性,而是强调“潜意识”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一旦你发掘了它,那么这力量将是无穷的。他说“一个人在脑中所思考、感受和信仰的一切,都会牵动他的思想、身体和周围的环境。”“明白自己的行动,以及自己为什么要如此行动后,就意味着你学会了让潜意识成为自己所期待的幸福的化身”。

他说“祈祷”就是渴望,而这种魔法般的力量已存在很久了,比你我的出生甚至各个国家的建立都还要早。“这一关于内心和生命的真理法则,比任何文化都源远流长”。渴望,的确是人类的本能。生命之初,人们都渴望有一天能够过上幸福的日子,只是有些人走着走着,因为遇到一些困难就意志薄弱了,而有些人一直坚信,他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有一天可以抵达梦想的彼岸。

初看《潜意识的力量》里这些话,真的有点“鸡汤”的味道,可是“鸡汤”本是要喝才能有营养,而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吆喝得多,所以慢慢地这种“吆喝”只响雷不下雨的虚空让所有的鸡汤都坏掉,最后演变成了被人喊打的“毒的鸡汤”。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并未理解和运用好这精髓。

我对《潜意识的力量》是非常赞同的,有种他乡遇知音之感,它触及了我灵魂深处对生命的认知。我自己愚钝,我自知没办法评论上个世纪的大师的作品,但是赞同和赞美应该是可以。我打算将这本书分享给我的家人,因为它有治愈一切“病态”的力量。

《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3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和读后,确实感受到了潜意识力量的存在。而我也深信潜意识的力量是积蓄式的,并在我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持续爆发。

我在这本书中主要理解和学到了自信心对人生的影响及培养。也学会了制定时间日志,来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以激发驱动力获得成功。还有对祈祷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而自信就是成就梦想的基石。我们身边有太多成功的案例,能来说明自信心所起的主导作用,我们每个人也大都是充满自信迎接新一天的。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谁拥有着极大的自信心,谁就能摆脱自己对能力的疑虑和对未知的恐惧。不论遇到怎样的问题,都要有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勇于去解决问题而成功。能积极地去思维,用积极的态度增加能量,来培养自信心。

我们人生是短暂的,唯有充分利用时间,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生活、工作中更多的目标。这就要确定适合自己的近期和远期的目标,一步步去做,以目标为导向。这样就可制定时间日志,把自己的目标和行为格式化。通过规范的表格来研究和分析自己大部分时间去了哪里,以便采取措施将不利影响最小化。

祈祷是一种宗教仪式,是对美好事物的企盼,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召唤。祈祷也是拒绝消极暗示的冥想,它还能帮助我们建立自信心,以摆脱环境的不确定性,也能使我们产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并赋予我们发挥智慧的能力,以培养出决定好命运的性格。这是一则对千万人产生效用的祷词,出自来因霍尔德。尼布尔博士:“愿上帝赐予我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不能改变的事物;赐予我无限的勇气,去改变我可能改变的东西;并赐予我智慧,以便区别两者的不同。”

在潜意识的肥沃土壤里,只要我们播下积极、光明、希望、信念、信心、爱心、平静、智慧、以及激励向上的暗示种子,我们就能够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上欣赏到美丽的花草。

在书中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哲理小故事。是说有一位农民找到一位智者,诉说自己的不易和艰辛,并想放弃生活。智者让农民帮着去烧水,并分别煮三样东西,有萝卜、鸡蛋、和茶叶。当农民把这三样东西煮好后,智者问他见到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农民说:“萝卜变软了,鸡蛋熟了,蛋壳里的清和黄凝固了,而茶叶把水变成了茶水。”智者向农民解释道:“他们面对同样的逆境,却有不同的变化,萝卜和鸡蛋都失去了自我,而茶叶却释放了自我,把水给改变了。”智者继续问农民:“那你呢?”故事好像没有结局,但这就恰似我们的生活。

篇3: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

里尔克中期创作的“存在”意识通过本质力量对象化实现, 因此我们将从本质力量的形成以及本质力量如何对象化的这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本质力量的形成

艾布拉姆斯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观点, 并鲜明地指出了文学创作中四要素的相互作用, 且据此而谈, 诗人本质力量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世界”的影响。关于这一方面, 童庆炳指出:世界, 作为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指的是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1]因而, 本质力量的形成也将从客、主这两方面作为切入。

(一) 现实社会层面:外因所导致的“存在”态度

里尔克生活在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那是一个资本主义在工业文明中膨胀发展、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腐朽年代。在如此不幸的社会背景下, 他也有着更为不幸的经历:童时父母便离异, 自小身体柔弱, 外在性格更显阴柔。青年时在军校有着一段不易的经历, 后遭军校开除后, 在布拉格大学有几年的学习经历, 而后便流转于欧洲各国。早期坎坷的生活与四处漂泊的经历, 让他的内心世界一直处于抑郁而消沉的状态之中。

在巴黎, 里尔克的心态发生了转变。他目睹了在社会繁荣文明下, 底层人民的贫困、疾病、饥饿、甚至是死亡和道德沦丧等诸多现象。这种现象让当时生活在巴黎的众多艺术家们倍感痛苦。宗白华收录在《美学散步》中的《我和诗》描绘了一段他20 世纪初在巴黎生活的真实感受:“在都市的危楼上俯眺风驰电掣的匆忙的人群, 通力合作地推动人类的前进;生命的悲壮令人惊心动魄, 渺渺的微躯只是洪涛的一沤, 然而内心的孤迥, 也希望能烛照未来的微茫, 听到永恒的深密节奏, 静寂的神明体会宇宙静寂的和声。”[2]艺术家们共怀的是对时代、对生活的无奈与哀叹, 里尔克便是哀歌洪流中的一曲, 在彷徨中他陷入了对生之存在的思考。

在这样的环境下, 也奠定了里尔克“本质力量”中的情绪:迷茫、阴郁、孤独、挣扎。这是他“存在”的态度。

(二) 认识层面:借以移情而体察“存在”

诚如高尔基所言:“诗不是属于现实部分的事实, 而是属于那比现实更高部分的事实。”这里“更高部分的事实”便直指诗人的精神层面的真实。里尔克在意识中对诗也是如此把握的。

基于对诗的这般认识, 里尔克关于“更高部分的真实”也经历过转变:里尔克早期陷入在自身的孤独中, 一味地朝着主观情感去开拓, 因而早期代表作品如《沉重的时刻》中便充斥着浓烈的主观孤寂感。

而他神秘且哀伤的抒情情调, 在巴黎之后便发生了改变, “如果诗一味主观地向个人内心世界开拓, 把它看作情感, 那么, 诗能否对充满苦难、纷乱无序和谜一般的现实进行逢释, 能否认识和说出真实的和重要的事物, 能否达到与自然并存同一的完美境界? 因而, 不同于早期, 此时的里尔克重新定义了自己的诗歌命题, 不把诗当作是纯粹单一的情感, 更将诗看作是经验的载体。

其实, 里尔克强调的“经验”也是一种情感, 是不同于以往的那种片刻的稚嫩的认知, 转而为一种深沉的意识, 是背负着过去的记忆、当下的心绪和未来的思索的认知, 这种认知是我在前面所提到的他在现实环境中, 对“存在”的反应。不仅“情感”是我们存在的证明, “经验”也是我们存在的证明, 而借以证明的对象, 其实更是由于客体的直接存在而得以寄托诗人的存在。

“创作动机的触发与外在机缘有密切关系。外在机缘, 它能使作家的内在蕴藉和奔突的热情找到倾泻的渠道, 使原先焦躁不安的盲目驱力变为明确而坚定的意图, 并把现实生活中获得的有用材料和艺术发现贯穿起来, 使文学创造由意图变为行动”。[3]所以, 一方面, 生活的黑暗孤苦对他性格的塑造形成了他暗色调的诗风, 而另一方面, 他对诗歌的认知, 不局限于客观描摹, 或仅仅关注于抒情, 而是已然深入象征主义的灵魂, 开始移情于“事物诗”, 为其本质力量寻找到了得以信赖的对象。

二、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里尔克内在的本质力量和对象之间并不是二分的, 将本质力量赋予到客体上后, 主客并非对立, 相反, 客体已不是客体本身, 而是一种象征, 是里尔克内在本质力量的象征。这与立普斯关于“移情”的理解十分契合, 即认为我们周围的现实反映于生命的一切活动之所以能以独特的方式发生, 都因为我们把经验, 转化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中。因此,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由对立变成了统一。

《新诗集》是里尔克中期作品的集合, 其中所收录的诗歌, 就充满了囚禁感和挣脱不得的无奈, 而且常常把这样的内在力量寻以对象寄托。且看《囚徒》[4]和《豹》:

囚徒

我的手仅仅还会一个动作

它用这个动作进行驱赶;

潮湿从岩顶坠落到古老的

石头上, 滴滴点点。

我只听见这滴落声,

心跳合着它的节拍;

一当滴落声消失,

我的心跳也将终结。

但愿它低落得更快,

但愿还有一头野兽来到。

有个地方曾经更加光明,

可在哪儿, 我们不知道。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杆

缠得这么疲倦, 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囚徒》似如一朵崖沿花儿, 孤芳自赏, 鲜有人对它持以爱慕之情, 相反, 人们对其名作《豹》的兴趣却浓郁不减丝毫。然而, 静赏之, 却觉察二首诗作竟颇为相似, 他们确是表现了里尔克多层面存在的本质力量:

首先可察觉的是困境。石墙的囚禁, 铁栏的阻拦。这是里尔克对外在状况的真实体会, 是来自社会生活层面的存在状况:作为社会中普遍性现象,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 经济、政治、甚至生存的自由就像牢中囚、笼中豹一样, 这石牢与铁栏就象征着强有力的社会规则, 限制着一切规则之下的存在。

显而易见的还有其疲倦或麻木的状态。囚徒的手“仅仅还会一个动作”, 豹的目光被“缠得这么疲倦”;在外在的限制下, 必然造成了诗人精神层面的压抑, 囚徒的麻木、豹的疲倦, 已然象征着诗人在长期的生活状态下身心俱疲, 若傀儡般的生活处境。

内心世界的挣扎盘旋也不惜遮掩:囚徒数着滴落的水滴, 合着它的节拍;豹闭着眼睛在思考中踱步;这依然是在精神层面, 且还保留着一丝期望, 这虽不同于其后期诗作中生死的常态, 但这种近乎绝望的“等死”和“消磨”已将他本质力量中沉郁、消极的一面展露无疑——正如前面所说, 本质力量形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他悲观的风格, 因而在对象化的过程中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诗歌情绪的基调。

仔细品读, 他确也有尝试性的反抗或改变。囚徒“它用这个动作进行驱赶”、“但愿还有一头野兽来到”;而豹“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这便是一种异化的显现, 囚徒在某一刻, 想要幻变成一头野兽, 撞开这堵墙;而豹却在长久的折磨下, 丧失了一只豹的伟大意志和坚韧步伐, 竟是通过紧张的四肢进行自我的调解。人异化成兽, 兽异化得与它本质相悖, 就像卡夫卡笔下的甲壳虫, 表现的是物质世界对人性的扭曲摧残, 让这种异化显得“情理之外, 意料之中”。

肉体或精神的存在状况, 最终也都难以摆脱现有的困境, 陷入失落与绝望的境地。囚徒:“有个地方曾经更加光明, 可在哪儿, 我们不知道”;而豹“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这又再次回归到了精神层面, “麻木”和“消磨”的最后, 不得不承认个体力量的弱小, 于是便不得不臣服于这一切的苦痛的根源之中。 (现在的里尔克或许还未能在现世寻求解脱, 在他后期的诗作中, 便似乎能寻找到神或异能力作为最后的归宿。)

一种近乎肉身和灵魂的束缚感、一种或低迷或反抗的挣扎、一种近乎绝望的屈服——里尔克将心中这一连串的本质力量都借以囚徒、豹等客体来寄存, 这是一种能让人深刻感受到的诗人长久以往的身心状态, 我们能透过囚徒、透过豹子, 去感受到它们背后那个赋予他们力量的人, 囚徒和豹不过是外在的“形”, 而他们内在的“质”确是这股本质力量的归属者里尔克本人。他虽然绝望不已, 但他却真实地存在——通过那个囚徒, 那个豹, 真实地存在着, 真实得让读者能透过文字, 透过联想的画面, 回归到20 世纪初巴黎的街头, 也仿佛苦闷于这份普遍的困境, 也仿佛悲伤于那特殊的绝望。

臧棣在《里尔克诗选》中说:“在对中国人产生影响的过程中, 里尔克几乎消蚀了文化传统的异质性……一位真正的中国诗人会觉得他在欣赏和领悟里尔克诗歌艺术上并不会比一位德语诗人逊色。很明显, 在中国诗人和里尔克之间存在着一种心灵上的默契。”[5]这种消蚀是一种跨越界限的共鸣, 是我们体察里尔克的“存在”而推及自我。 我们曾经或当下却又何曾不担忧着正在或终有一天会如豹那般“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落入“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的境地。因此, 里尔克的存在是一个符号, 也是一个象征, 是物质与精神冲突的承受者的符号, 也是苦于挣扎而近乎绝望的象征。

参考文献

[1]李永平.里尔克的诗歌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研究所, 文艺研究, 1998年05期.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 (2008年) , 第40、129页.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第285页.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年 (2015重印) , 658-667页.

篇4:潜意识,左右人心的潜在力量

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给测试对象一些非自己选区的美国州长及参议员候选人的照片,要求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模拟投票。没想到,模拟投票的结果竟然和稍后公布的正式投票结果十分接近!这不是巧合,而是潜意识的功劳。当我们决定投票给谁、买些什么、去哪里度假和其他许多事情时,潜意识思维往往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先入为主的判断】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负责理性的思维与情绪,而潜意识是非理性的大本营。现代的认知心理学家发现,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从石器时代智取乳齿象、中世纪的骑士长枪竞技,到在2]世纪卖空苹果股票,意识和潜意识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中提到,自发思考十分快速、有效率且通常不在意识思维的范畴,因此无关深思熟虑,也缺乏计划性,只需要简单的刺激就能有所反应。例如看到此页的文字,就可以轻易联结它储存在脑中的字意。受控思考则完全相反,需要刻意且相对缓慢地在意识思维中进行推敲,想想你在填个人所得税申报书时花了多少心力就知道了。

我们必须先知道潜意识思维对我们的影响,才不会被这些难以理解和控制的冲动所淹没。各种行为(例如交友、快速适应新工作或克服酗酒问题)的调控能力,除了受到基因、性格和社会网络的影响之外,也取决于我们是否能辨识并克制各种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自发冲动和情绪。我们如果想要自在地生活,就必须先认识自我的潜意识思维。

当我们遇到陌生人时,对他的第一印象甚至在对话开始前就已经产生了。我们可能会观察对方的种族、性别和年龄,这些特征会自动联结到已经内化的刻板印象,默认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例如懒散、讨喜、机智等。

一般来说,人们很难厘清各种正面和负面情绪的来源,并且时常误解它们真正的起因。有一项经典的电话访谈研究显示,访谈当天的天气会影响受访者对自己人生的整体评估。如果当天是好天气,受访者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一生过得不错。当受访者被要求注意当天的天气时,天气对他们造成的情绪影响便不复存在。

【行为影响心理】

德国乌兹堡大学的弗里茨·斯特拉克在20世纪80年代和同事进行了一连串的实验,发现受试者的脸部表情(微笑或皱眉)会影响他们对眼前物品的评价。受试者用牙齿咬住铅笔(此动作使用的肌肉与微笑时相同)或用嘴唇抿住铅笔(使用的肌肉与皱眉时相同)时,会促发相应表情暗示的心理状态。

有许多生理动作和知觉感受都会诱发具有象征性或隐喻内涵的心理状态。例如,想起过去曾经伤害别人的情感,会让你比较想要友善地帮助别人并和他人合作,这是一种对过去恶行的补偿心态。另一项广为人知的研究也显示,提醒受试者回想起某件感到罪恶的行为之后,如果受试者有洗手行为(研究人员佯称实验室中容易传染感冒而要他们去洗手),则似乎可以“洗去”他们的罪恶感;和没有洗手的受试者相比,洗完手的受试者所有的友善或帮助倾向都会消失。这个现象被称作“麦克白效应”(源自莎士比亚剧作角色“麦克白夫人”的强迫性洗手仪式)。

还有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一项研究显示,一些政治倾向较为保守的受试者接种H1N1流感病毒疫苗之后,对新移民的态度会比没有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友善。流感疫苗对他们的保护似乎延伸到了他们对新移民的观感,让他们觉得新移民比较安全、没有侵略性,也不会破坏自己现有的文化。

人们时常用比喻描述周遭的人和事,例如“紧密”的人际关系或“冷酷”的父亲。一个被称作“概念鹰架”的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善用比喻,是因为心中的抽象概念和真实世界中的事物有强烈的联系。研究显示,握着热咖啡的受试者与握着冰咖啡的受试者相比,容易觉得眼前的人温暖、友善且大方;坐硬椅子的受试者比坐软椅子的受试者表现得更加强硬而且不愿妥协;此外,握住粗糙的物品也会让受试者对社交状况感到突兀且不顺利。

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地对接触到的一切事物进行粗略的“好与坏”的分类。这些无法察觉的自动反应甚至会转化成许多行为,影响我们去接近或远离某事物。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维尔斯最近根据这个想法,开发出一种介入疗法治疗酗酒。在治疗中,病人必须一边不断推开一个把手,一边看与酗酒有关的图片。一年后,他们对酒精反射性地表现出了较多负面态度。肌肉运动在潜意识层面与回避反应建立了联结,并发展出对酒精的负面心态和根深蒂固的拒绝反应,使得病人在离开医院后仍然可以成功克制饮酒的冲动。

【自由意志并非时刻工作】

关于行为的动机,现代的理论观点与弗洛伊德的不尽相同,因为前者的结论来自对普通大众的群体研究,而后者的结论则是来自对精神病患的个案研究。现代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一套心理系统,此系统可以在意识可察觉和不可察觉的两种状态下运作:而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心灵具有和意识活动完全独立的运作方式。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某个自我设定的目标,我们追求该目标的方式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马赛厄斯·皮斯格林尼和查尔斯·弗瑞斯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威尔康基金会神经造影中心时,曾研究过这个现象。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一收到他们给的信号就以最快速度去推动一个把手,而在每次给予信号前,受试者都被有意或无意地暗示,推完把手后会有什么样的奖励。结果发现,高奖励的暗示(数英镑,低奖励则是数便士)会让受试者的反应变快,无论暗示是否被意识到都一样。此外,脑造影显示,对动机有反应的脑区,在收到意识可察觉或无法察觉的奖励暗示时都会活化。这项研究以及其他类似的研究都显示,潜意识信息也可以刺激人们去追求某个目标,即使没有察觉到动机来源也没关系,也就是说,不需要意识或自由意志涉入其中。

为什么人们无法达成的愿望会以影像和故事的方式出现在梦中?因为,潜意识思维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无论我们是完全清醒还是沉浸在深沉的梦乡中。

篇5:《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

昨天,我用潜意识使我的喉咙回复了健康,用了15分钟的时间,然后1个小时的巩固。而且没次坐地铁都有座位。

今天早上突然潜意识让我看到了“停止”两个字,是的,那一切都该停止了,我的新的一切该来了。苦难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然而,继续受难下去确是愚蠢。所以,潜意识给了我清醒。

篇6:《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

潜意识包罗万象,深厚神奇,那么如何来训练开发和利用它呢?以下几点可供探索参考:

1、训练开发潜意识的无限蓄储记忆功能,为我们的聪明才智开辟广阔深厚的基础。

如果你想建造高楼大厦,就必须储备好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装修材料、设计知识、建筑技能、各种建筑机械,还有指挥管理技能等等。对于一个追求成功与卓越的人来说,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给潜意识输进更多的基本常识知识、专业知识、成功知识以及相关的最新信息。

“事事留心皆学问”,你要大脑更聪明,更有智慧,更富于创造性,更符合现实性,就必须给潜意识输送更多的相关信息。

为了使你的潜意识储蓄功能更有效率,可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帮助储存。如重要资料重复输入,重复学习,增加记忆功能,建立看得见的信息资料库――分类保存图书、剪报、笔记、日记、现代的电脑软盘等等,以便协助潜意识为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其他聪明才智服务。

2、训练对潜意识的控制能力,使它为我们成功服务,而不是把我们导向失败。

由于潜意识是非不分,积极消极、好的坏的.统统吸收,常常跳过意识而直接支配人的行为,或直接形成人的各种心态。所以,成也潜意识,败也潜意识。

因此,我们要训练自己,努力开发利用有益的积极成功的潜意识,对可能导致失败消极的潜意识加以严格的控制。

具体地说,珍惜原来潜意识中的积极因素,并不断输入新的有利于积极成功的信息资料,使积极成功心态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最具优势的潜意识,甚至成为支配我们行为的直觉习惯和超感。

另外,对一切消极失败心态信息进行控制,不要让它们随便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中。遇到消极思想信息时,可采取两个办法加以控制:

一是立即抑制它,回避它不要让它们污染你的大脑思想。对过去无意中吸收的消极失败潜意识,永远不要提起它,让它遗忘,让它沉入潜意识的海底。

二是进行批判分析,化腐朽为神奇。用成功积极的心态对失败消极的心态进行分析批判,化害为利,让失败消极的潜意识象毒草化成肥料一样变成有益于成功卓越的思想意识。

3、开发利用潜意识自动思维创造的智慧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获得创造性灵感。

篇7:《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

潜意识,心理学术语。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按照我的理解举个例子:上大学的时候,我连续考了三次英语六级都没过,辅导员告诉我,只要你坚持做每天背单词、做练习,下次一定能够通过英语六级考试。我嘴上说,我毕业之前一定要通过考试,这样找工作的时候可以多一个筹码,这是我意识层面的思想――我要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可是我内心真正的想法却是:六级不过也不会影响毕业,找工作也不一定非得要六级证书,这种想法就被我的潜意识所接受――六级考试不通过也没有关系。最后的结果就是我本科的四年里连续考了5次也没能通过英语六级考试。这个案例说明我的意识和潜意识没有统一步调,而真正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是潜意识,而不是我们的意识。人一生中有98%的行为是由潜意识决定的,它能决定我们的事业、健康、婚姻。

潜意识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让它为我们服务呢?作者提出要使用科学的方法祈祷,实际上就是要将潜意识和意识同时指向一个特定的目标,以达成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和谐对话。说白了就是要真正的相信我们所想的事情。

所谓“信”,就是将某种观念当作事实加以接受,并让这种“观念中的事实”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书中举了很多运用潜意识获得成功的例子,比如治愈疾病、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获得财富、改善亲密关系等,简直是无所不能。有些故事看上去有点玄,但仔细想想其实是有道理的。就跟《吸引力法则》、《向宇宙下订单》中介绍的原理差不多,我们要“想美事”,美事就会被我们吸引过来。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接受了这桩美事,那么潜意识就会驱动我们采取一些行动去实现那桩美事,美事是我们一系列行动的结果,而它的实现是源自于我们潜意识里接受了这件事。比如:在我女儿4岁之前,我一直没学会做爸爸,想跟她互动,但是方法不对:老是跟她开玩笑,时不时通过抢东西来逗她玩。而孩子是不能理解这种方式的,她认为抢东西就是不友好行为,所以导致女儿不愿意跟我玩。女儿生气的时候就会说我是坏爸爸,为此我非常的懊恼。后来,我就立志一定要改善我俩的关系,让女儿喜欢上爸爸。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经常想象我和我女儿可以很融洽的对话,我们一起开心的玩游戏,这种强烈的愿望驱使我开始看亲子关系相关的书籍,从里面学到了很多知识,学会了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很快我跟女儿的关系就改善了。现在我出差之前,女儿经常跟我说,爸爸你能不能不出差。心里好欣慰。

那么具体来说,怎样才算是成功祈祷呢,需要以下三个步骤:

1、坦然面对现实问题;

2、将问题交代给潜意识,把我们期望的结果在脑子里清晰描述出来,越清晰越有帮助。潜意识会高效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带着问题已经解决的坚定信念进入梦乡。

对潜意识的运用,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不断的重复。如果能灵活地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朝正确的方向努力,就能够如所愿地掌控我们的命运、愿望、财富及健康,获得平静、和谐、快乐的生活。

篇8: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

——英格玛·博格曼

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的关键是利用画面及其辅助手段把信息传递给受众。常言道:没有做不到的, 只有想不到的。那么作为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者, 想到了, 又如何把“想到的”通过镜头或其他电视手法, 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呢?

我们首先要了解电视这个特殊媒体的特殊表现形式, 电视与广播、报纸、网络统称为四大媒体, 而电视作为四大媒体中的龙头老大, 它以其独特的声画结合的表现方式独占鳌头。它的霸主地位是其它三种媒体无法比拟的, 虽然网络已发展到有声语言, 但它的普及率与传播方式、表现手段、专业化程度与电视相比, 依然是望其项背, 可望而不可及。从1936年, 英国BBC建立起第一家公共发射台开始, 就预示着传媒界的革命, 同时也奠定了电视的霸主地位。尽管现在电脑可以看光盘, 网络上有LIVE、电影等, 那也只能说网络借助了电视的表现形式。

我国电视始创于1958年, 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可以说走过了一个由弱到强、迅猛发展的曲线, 特别是1993年以后, 随着《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节目的出现, 为我国电视发展史竖起了一块里程碑, 结束了我国电视播报式的单一表现方式。尤其是后来的《实话实说》、《开心辞典》, 再到如今的《星光大道》和各种选秀等观众参与的互动节目, 更广阔的拓展了电视表现形式的空间, 使电视真正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审美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给越来越多的电视从业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就是如何把思想意识的东西, 也就是你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感悟, 通过电视手段表现出来?虽然电视是声画艺术, 但它以画面表现为主体, 以解说、采访 (同期声) 、音乐、音响、字幕为辅助手段。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些表现形式呢?

首先我们来看画面

(一) 画面是最真实、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有人说老百姓的视线在画面上怎么流动, 取决于创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说, 画面承载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如湖北电视台张以庆获四项国际大奖的纪录片《英与白》中, 创作者将欲表现的世纪末心态, 赋予了全是带铁栅栏的画面, 表现了囚笼禁锢式的生活原生态;为了表现世纪末的浮躁, 创作者用了一组表面上看毫无联系的画面, 同时配以吵杂、喧嚣的音响效果;为了表现人与动物的异化, 作者用了白 (驯兽员) 与英 (大熊猫) 的亲吻、白与英的对话等等。

(二) 运用细节表现作品中的人物性格, 也是创作意识的间接表现。细节通过哪些形式来表现呢?一般来说, 主要有画面, 解说、叙述、画面与解说相结合等形式, 由于画面与细节共同的具体性、感性特征, 画面表现细节最具感染力的形式, 它可以保持细节的多义性, 能够为观众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

(三) 运用“蒙太奇”的剪接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意识。“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 意为装配、安装。引申到影视艺术领域, 指影视作品创作等过程中的剪辑组合, 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 即在后期制作中, 将摄录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排列, 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如果找不到更好的画面来表现, 完全可以通过“蒙太奇”剪接来达到目的。如《英与白》中“英”看到电视画面上女人做健美操时, 自身动物本能的冲动;《难圆绿色梦》一片中, 当马老听说树被全砍了, 赶往当年的植物现场时, 为了表现老人那种痛惜、气愤等复杂心情, 作者用老人与被砍的树干、老人与被砍的树枝、老人与树墩的“蒙太奇”剪接, 没用一句解说都是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

(四) 运用长镜头表现作者的思辨意识。思辨性、哲理性是任何一部作品的灵魂。长镜头是纪实风格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长镜头作为叙事语言, 它是与“蒙太奇”相对立的一种创作观念。用这种叙述方法来代替人为编造故事、情节, 用纪录真实生活来代替表演。它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还原,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如《龙脊》一片中, 表现贫困地区的人们渴望知识和文化意识的觉醒时, 作者运用了一个长镜头:潘能高的爷爷在窗外看着孙子在教室里考试, 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走进了教室, 站到孙子的课桌旁目不转睛的看孙子答题 (其实他一个字也不识) 。最后被老师请出教室后, 还一步三回头的往教室里看, 当镜头跟着老人走到学校大门口时, 原来在校门外还有许多像“爷爷”这样的家长。这一长镜头将作者欲表现贫困地区人们那种虽然自己不识字, 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 将来有知识、有文化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再如有一期《今日说法》反映的是拐卖儿童案, 当记者采访犯罪嫌疑人:问她是否知道拐卖儿童是犯罪时, 她嘴上说不知道, 表情却是侥幸, 这时镜头摇到了她不停抖动的腿上, 就是这一画面告诉了观众:这人说话不诚实而且心怀鬼胎。

所以恰当、巧妙地运用好画面语言, 可以将作者的创作意识表现的形象、直接、淋漓尽致。

第二, 恰当的运用解说词可以升华画面、深化主题,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解说是画面的解释与补充, 更是创作意识的揭示与挖掘。它是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绝不是主体——主体是画面。

(一) 当画面可能产生歧义或看不懂的时候, 需要解说。如:《藏北人家》一片中白玛拾牛粪一段, 开始白玛用手向揉面一样, 把散落的牛粪捡起扔到一处, 连着三个画面后, 解说词出现了:“白玛每天一大早都要把散落的牛粪拾到一起, 晒干当燃料”接着就说:“藏民们并不认为牛粪是脏东西, 晒干的牛粪烧起来没有异味”。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解说词, 观众肯定认为藏民真疯了, 怎么会用手去抓牛粪呢?

(二) 当需要揭示和挖掘画面背后的本质与规律时, 需要解说。如:《话说运河》解说中, 将长城比作阳刚、雄健的一撇, 将运河比作阴柔、深沉的一捺;再如《藏北人家》结尾中, 画面是清晨万物生机的草原, 措达去放牧, 解说与此对应的是:“新的一天开始了……对措达?罗追来说, 就像他们手中纺锤一样, 往复循环, 循环往复, 永远是那样和谐、宁静, 那样安宁。”就是这么一小段解说, 深刻的揭示了全片的主题, 同时也表达了创作者对牧人们那种无忧无虑、没有世事纷争的生活的向往与羡慕, 解说使画面得到了生活和深化。

同期声的运用能够对创作的主题意识表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同期声是指:用电子采录设备在纪录视频信号的同时, 纪录并在重放时, 与视频信号保持同步的真实的现场声音。同期声包括背景声和同期声采访录音, 同期声是时空真实、生活真实不可缺少的因素, 荧屏上的人如果没有同期声。只见嘴动不闻其声, 那么, 关于这个人的所有解说、旁白都值得怀疑。所谓言为心声, 当我们从被摄对象嘴里听到他自己的话时, 我们可以直接而真实的了解这个人。所以在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当中, 恰当地运用同期声, 将对表现主观意识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如: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在《寻找他乡的故事》一片中, 对几位远嫁日本的中国女人的采访就很耐人寻味, 其中对片中最后一位女人的采访是这样进行的:首先记者对这位想搭婚姻之船, 圆出国梦的女性作了简单的介绍:

这位女士原名叫某某某, 是吉林延边人, 某年某月通过其在日本的表姐介绍, 嫁到日本后改名为“某某某子”。接着就是一段采访对话:

记者:你结婚的时候是在这所房子里吗?

答:是的, 当时完全是按日本风俗, 我穿的是** (日语) 。

记者:什么?

答: (笑) 就是和服。

记者: (指着神龛) 这时什么?

答:这是供……供……就是供的。 (支吾了半天也没答上来)

此处说明尽管她加入了日本国籍, 改了日本名字, 穿了日本衣服, 但是她离真正的日本文化差远了。接着记者进一步追问:

记者:那你结婚时父母参加了吗?

答: (有些尴尬) 没有。 (迟疑了一会补充) 太远了。

记者:那就你一个人吗?

答: (红着脸) 就我一个。

因为前面已经交待她的表姐在日本, 可他结婚这么大的事, (父母不来可以理解) 表姐在日本竟都没来, 可见她不但没有了亲情, 连友情也没有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记者对这位女士以婚姻为跳板, 达到出国目的的态度。通过这段递进式的采访, 观众已完全领会了记者的褒贬、好恶、使全片主题更鲜明。

声画结合 (即画面与声音的结合)

将使声画相升, 收到1+1〉2的效果。世界本身就是视听统一的世界, 没有声音的世界无法想象。将声画艺术有机地结合, 使得电视与世界同步, 保留了现实生活的环境氛围, 最重要的是它恢复了人的本来面目。将画面与音响效果有机地结合, 可以使声、画得到升华,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方荣祥》一片的开头, 是一个剧场舞台的空镜头, 画外音是以前方荣祥的唱腔和观众的掌声、喝彩声, 。当电视观众看到空旷的舞台,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时, 一下就能领略到作者的意图, 即表现了观众对方荣祥的热爱、呼唤和深深地怀念之情。再如:《英与白》中, 音响效果恰到好处的运用:电视机里的声音、嘈杂的人声、音乐声、生活中发出的声音等等混杂到一起, 对表达世纪末心态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也难怪《英与白》四项国际大奖中就有音响效果奖。

总之, 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中画面、同期声、音乐、音响, 犹如主菜和调料, 想做成什么样的口味, 要依据创作者的意图酌情加减。正如张以庆说得那样:好的作品不是拍出来的, 而是思考出来的。那么思考出来了, 又如何表现, 就要看你掌握和运用“调料”的技能了, “调料”用得好, 则色、香、味、俱全, 反之则会使作品倒胃口, 甚至无人问津。

另外, 音乐电视作为一种声画合一的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 它和其他电视作品一样, 其创作完成要通过各个部门的紧密合作。而光作为电视画面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在音乐电视的创作过程中, 对人物的造型、特定环境氛围的营造, 包括在画面视觉效果的处理上, 应该说有它的独到之处, 也是其它艺术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因此, 在音乐电视的创意设计中, 对光的设计和运用应该被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

光为造型艺术的一种重要符号

在音乐电视的创造过程中, 对光的运用和理解必须以作品的题材、歌词的含义、画面的整体风格为依据来进行选择和诠释, 这样才能使它和其他造型元素融为一体, 才能使整个作品在其画面的创作上更加整体、统一与和谐。

音乐电视是一种声画合一的电视艺术表现形式, 它主要由画面和音乐两大基本元素构成, 而画面作为主要的构成元素之一, 它不仅承载着诠释音乐作品所表达含义的任务, 同时画面的形式也直接影响着其他造型元素的表现风格。

其二, 非现实主义风格, 也就是说一种抽象、虚构梦境式的情景的营造。其用光设计倾向于非常规化, 即较多地采用逆光、脚光、侧光等非常规投射角度的光线, 及闪烁的多变的光的运动, 来塑造出奇异的视觉形象, 造成陌生的、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这种画面的风格, 应该说在众多的音乐电视作品中是运用最多也是最常规的。因为其画面中光和色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不仅能直接调动观众的欣赏与审美情趣, 将观众的情感引入视觉效果强烈的画面结构中, 更重要的是创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思考赋予作品独特的风格和意蕴。

如《记忆中的你》, 这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音乐电视作品。这部作品在用光方面的基本特征是对逆光和投射轴向单一的单侧光的着重运用。这类光线的特点是塑造性强、光质较“硬”。能造成一种神秘感和紧迫赶, 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类似于版画和雕塑效果的硬调画面。较为适合表现战争题材和风格粗硬狂放的音乐电视作品, 在《记忆中的你》这部音乐电视作品中, 其中有一段场景是描写战场上几个负伤的战士, 他们手拉着手紧挨在一起, 摆出各自不同的造型, 背景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画面设计出于表现作品主题的需要, 刻意选择了硬调的画面造型风格, 而这一风格的成型, 主要是依靠运用很强的逆光来勾勒出演员的轮廓。夸张地强调了被摄物体的黑与白两个影调的层面, 从而赋予了画面以群雕般刚硬的视觉效果。这一效果很好地反映出歌词所要表达的内容。当然有时候光线投射方向的本身就具有艺术象征表现的独特意义。例如在音乐电视作品《天唱》的最后一个镜头中, 那道仿佛是从天庭中直射而下的光柱, 就有强烈的宗教意义, 使观者能产生一种天人合一的无边联想。所以说在音乐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中, 光主要是被用于表达特定的情绪和情感的同时也是用于指示或暗示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 光作为电视画面的一个重要造型元素, 在音乐电视的创作过程中, 它不仅能给予我们一个精美的画面, 更重要的是它能用本身的特点, 如大块的色块和刺眼的光柱, 不同角度的光线等等。把音乐的内涵传递给观众, 从而来激发观众的审美情趣。

上一篇:迷惘的人生600字作文下一篇:炮制学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