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是什么词性的词语

2024-04-26

凶猛是什么词性的词语(精选8篇)

篇1:凶猛是什么词性的词语

凶猛的意思和近反义词

凶猛这个词语通常可以形容凶恶强大,它的近义词有利害、狠恶、凶横、粗暴、乖戾、犀利等等,该词语的反义词有温顺、温和、柔顺等等。

篇2:凶猛是什么词性的词语

该词语出自于《清史稿》,《清史稿》这部著作主要记载了清朝的历史,书中记载了大清帝国的.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

书中提及拆除这个词语的语句出现在《清史稿.卷一二八.河渠志三》,具体为下述内容:“淮水归海之路不畅,淮水归海之路不畅,请于扬粮厅之八塔铺、商家沟各斜挑一河,汇流入江,分减涨水,并拆除芒稻河东西闸,挑穵淤滩,可抵新辟一河之用。”

篇3:凶猛是什么词性的词语

儿化是北京话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 也是汉语普通话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儿化除带有“微小”、“亲切”、“喜爱”等感情色彩之外, 还具有辨别词义、区别词性的作用。对儿化韵的研究现多在语音方面。儿化音变现象的研究固然重要, 但对其词汇、语法意义方面的研究也是不可忽视的。后者的研究对汉语的规范化及语言教学更有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对那些具有辨义作用的儿化词语 (与非儿化词语的汉字书写形式完全相同) 从词性变化的角度看儿化的词汇、语法意义及其变化规律。

一、儿化后的动词词性变化

1.动词儿化后词性由动词变为名词。例如:

2.动词儿化后由动词变为其他词性的词语。

a.动词→量词。例如:

b.动词→副词。例如:

c.动词→象声词。例如:

d.动词→词组。例如:

3.动词儿化后词性不变。例如:

动词儿化后, 如词义发生变化, 词性一般也都相应发生变化, 只有极少数词性不变。发生词性变化的多数转换成名词性词语, 这类词语又以单音节词为主。

二、儿化后的名词词性变化

1.名词儿化后词性不变。例如:

2.名词儿化后词性由名词变为其他词性的词语。

a.名词→量词。例如:

b.名词→形容词。例如:

c.名词→副词。例如:

D.名词→动词。例如:

E.名词→词组。例如:

名词儿化以后, 如词义发生变化, 词性大多不变。这类词既有单音节又有多音节的, 二者数量大体相等。

三、儿化后的形容词、数量词词性变化

(一) 儿化后的形容词词性变化

1. 形容词儿化后词性由形容词变为名词。例如:

2. 形容词儿化后词性由形容词变为其他词性的词语。

a.形容词→数量词。例如:

b.形容词→副词。例如:

c.形容词→词组。例如:

(二) 儿化后的数量词词性变化

a.数量词→名词。例如:

b.数 (量) 词→代词。例如:

形容词、数量词儿化后, 如词义发生变化, 词性一般也都相应发生变化, 大多转换成名词性词语。这些词以单音节词为主。

四、其他词语儿化后的词性变化

(一)

a.副词→名词、词组。例如:

b.介词→名词。例如:

c.连词→代词。例如:

d.书面文言词语→名词、形容词。例如:

e. (1) 指示代词→处所代词。例如:

(2) 代词→词组。例如:

上述词语儿化后, 如词义发生变化, 词性一般也相应发生变化, 大多转换成名词性词语。这类词数量不大, 多是多音节的。

(二)

1. 某些多音节词或词组中间某个汉字儿化后, 如词义发生变化, 词性有的有变化, 有的没有变化。例如:

2. 某些词组儿化后转换成新的词语。

a.词组→名词。例如:

b.词组→带有方言、口语色彩的词语。例如:

c.词组→副词。例如:

d.词组→形容词、量词、代词等。例如:

上述词语的儿化现象大多与方言、口语词汇有关。对其语义变化及语法作用的区分有时较难, 极易混淆。这类词语大多是多音节的。

五、其他

1.某些汉字书写形写相同, 语音形式不同的多音节词语的儿化现象, 它们的词义不同, 词性大多也不一样, 在语言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加以区分。例如:

2.口语中有些经常使用的词组、短语等, 由于其中某一单音节词的儿化具有辨义作用, 致使整个儿词组、短语的语义也相应发生变化。例如:

第五类中所列举的儿化辨义现象的示例易于混淆, 应特别注意加以区分, 仅做一提示, 并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

下面对文中前四类所举具有辨义作用的儿化词语的词性变化情况做一综合归纳: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 具有辨义作用的儿化词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 (占59%, 见表二) 。具有辨义作用的儿化词语大多同时具有区别词性的作用 (占67%, 见表一) 。具有双重功能的儿化现象也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 (占59%, 见表一) 。儿化大多做为除名词以外的词语 (动词、形容词居多, 总计占62%, 见表三) 的后缀起到区别词性的作用, 一般都转换成名词性词语 (占65%, 见表三) 。名词儿化后能起辨义作用的词语数量不少, 但大多不具有区别词性的作用。

篇4:凶猛的老板是猛药

朋友要去一个新公司了,临行前忧虑重重,听说新老板比较凶。我说老板哪有不凶的,熟悉了就好了。他说这老板每天早晨要跟下属谈15分钟,名义上是总结头天工作、布置今天任务,实际上是把你劈头盖脸数落一通。以前做那个位置的女同事,晚上回家经常要大哭一场。

我首先想的是,那位同事挺坚强的,白天没有哭出来。但是,晚上琢磨过味儿来,委屈一下子压下来,确实是够受的。我们不在这里判断到底是老板太凶还是女同事低能,还是讲一下为什么我们要跟凶老板相处。

凶老板多半有过人之处,信不信由你。对人凶狠是一种异形状态,他那么做,一定有本钱。当然,这种本钱部分是由于他的地位,或者说一种被强加的气场,连杜宪老师都说,每次陈道明老师演完皇帝,回家脾气都比较大,每次演完小人物,回家都乖一些。老板也有这种本能,不过人还是要凭本事吃饭,老板也要很努力才能站得住脚。

其实你最不想要的就是那种看着挺客气但能力差的老板。他倒是不凶狠,但是你学不到东西,浪费你的青春。更可怕的是,老板能力差,又想坐稳位置,就常想出怪招整人,一不留神,你就被装进去了。一个朋友刚刚跟我愤愤地说:“我宁愿要那种天天绷着脸但是有本事能让我学东西的老板,也不想跟笑面虎混日子挨冷箭。”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往小了说是养家糊口,往大了说是实现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一般在职场早期,主要的目标是提高能力、提升个人价值,你有求于公司、有求于老板的地方比较多,所以要多忍着点,老板凶就凶吧。等你成熟了、有本事了,常有猎头找你的时候,你可以重新考虑职场的价值甚至你人生的价值,做出一些大喊“老子不屌你”然后扬长而去的壮举。还没准能换来凶老板给你道歉,恳求你留下,甚至痛哭流涕的壮观场面。

凶老板的主要特点,一是不按常理出牌,脱口就骂人;二是对表扬极其吝啬。这两点确实很难忍受,但是就是有我朋友那样的英雄,宁可挨骂也不跟着低能温顺的笑面虎做。

以前有个跟我同级的经理,很凶,手下人也被训练得精明强干,活儿干得也总是超辛苦。有一次我劝道:“你该适当表扬鼓励一下部下,他们干得确实不错啊。”

经理跟我说:“我就是看不惯那种廉价的表扬,像他们老外,動不动就是Good Job!Well done!狗屁不顶。我就是要让团队看到什么是高标准、什么是永无止境。”

有一点我承认,我们中国人总体上确实比较含蓄,家里父母跟孩子不怎么拥抱,夫妻之间不怎么亲吻,同事之间不怎么说“你今天真漂亮”、“你的新发型真好”。但我觉得把这些归于文化有些牵强,还是人们本身缺少安全感。自信的人才会愿意把赞美送给别人。当然。即使你很自信了,夸人还是有很多学问,为了让经理们更好地鼓励员工,我们公司发了一本小册子,上面列了50种“你做得很好”的不同的英文表达,真是大开眼界,也学了英文。

总结一下我自己跟过的10多个老板,也是感觉跟凶老板的日子比较难过,但回头看,跟凶老板学的东西确实多。甚至凶老板的很多做法,自己当了老板后也不自觉地模仿,比如我有一个凶老板,每次叫我时一旦我空手进她的办公室,她就说“怎么可以不拿笔记本就来呢?”我自己回去取笔记本的同时,也形成了行为定式,现在我也总是让下属拿笔记本来找我。

凶老板是一剂猛药,能治痼疾,脱胎换骨。但是别让他动你的筋骨,伤你的元气。凶老板还有一类特点,就是都有一个标志性的习惯动作,比如敲桌子、梗脖子、擦汗等等。在敲桌子系列中,有用一指敲的、两指敲的、手外背敲的,还有用笔敲的。

篇5:倜傥是什么词性的词语

倜傥的.拼音和出处是什么

倜傥这个汉语词汇的读音是“tì tǎng”,这个词语在多部古代文学、历史典籍中都有出现,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等等。

其中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曾写道:“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篇6:凶猛是什么词性的词语

利害 狠恶 历害 凶横 粗暴 厉害 乖戾 犀利 强暴 凶悍 猛烈 横暴 凶恶

凶猛的反义词

温顺 温和 柔顺

凶猛的造句

这次风暴来势凶猛,居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范。

这场台风来势凶猛,要做好防灾准备。

这次流行性感冒来势凶猛,许多人都病倒了。

武松浑身是胆,赤手空拳打死了凶猛的老虎。

凶猛的老虎叼走了一个人。

老虎来势凶猛,直奔武松扑来。

黄河奔腾不息,像一条凶猛的巨龙席卷而来。

眼睛锐利,爪子锋利的老鹰是十分凶猛的掠食者

这队骁勇的骑兵凶猛难挡。

老鹰是凶猛的掠食者 。

动物园里的老虎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它只会每天睡觉和吃肉,已经不再是我心目中凶猛残忍的兽类了。

一望无际的大海,有时像千军万马一样雄伟壮观,有时像凶猛的巨人一样可怕。

凶猛的解释

凶恶强大。多形容气势、力量。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 刘大娘子 见他兇猛,料道脱身不得。”《水浒传》第一○五回:“一闻贼警,先是声张得十分兇猛,使士卒寒心,百姓丧胆。” 洪深 《青龙潭》第二幕:“还是车水车得快,我们的手脚利害;还是晒得快,干得快,阳光的力量凶猛!”

勇猛强悍。

篇7:肆虐是什么词性的词

肆虐的典籍引证

肆虐这个词语在多部史书以及诗词中都有出现,这个词语在东汉时期张衡的《南都赋》中曾出现:“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在该句中肆虐这个词语表示的含义为“任意残杀或迫害”。

篇8:凶猛是什么词性的词语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深入、饮食对象的日益丰富, 以“吃”、“喝”为参照点, 汉语和英语都逐渐发展出表示具体动作的下位动词“咬”、“吞”、“bite”、“swallow”等, 意义较抽象的动词“用”、“have”、“take”等, 形象表义的“鲸吞”、“wolf”等。同时, 人类基于熟悉的饮食经验, 利用饮食类动词或比附造词, 或遣词造句, 通过丰富的联想、想象把复杂的人生感受、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和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与饮食行为联系起来, 衍生出丰富的义项, 构成了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合成词、熟语、习语等, 从而形成了结构多样、分工细致、语义丰富的饮食类动词性词语系统。

对这个系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有利于我们从微观的角度了解两种语言在有关行为动作的表达方式的共性和差异性, 丰富对比语言学理论。此外, 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个案实例和理论基础, 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策略, 以便帮助学生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 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早期对饮食类动词性词语的研究, 无论是汉语还是汉外对比, 大体仅是对语料按照语言结构进行罗列, 对词语的语义进行浅显分类, 比如林素卿的《英汉实词“eat”和“吃”的对比研究》 (1994) 。随着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以及这类词群逐渐被学者关注, 基于各种理论和角度的相关研究不断地涌现。

一、用“词义成分——词义构成模式”的分析方法着重对饮食类动词进行静态描写

“传统语义学认为, 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有一套自然的逻辑法则, 语言是代表客观世界中的事物、事物结构以及事物关系的符号, 通过指称客观世界里的具体事物而获取意义, 因此, 语义研究的关键在于明确语义之间的逻辑关系。其结果是意义被认为独立于语言使用者的客观存在, 与语言使用者的经验、心智和想象毫无关系。”[1]研究方法通常是通过语义特征分析法、语义场理论等来分析和描写词群各成员间的意义关系、语义结构的不同, 观察成员之间意义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20世纪90年代对表动作行为的词的词群分析不多见。符淮青 (1996) 认为其原因在于这些词在意义上虽有共同点、有密切联系, 可以组成词群, 但是各个词在意义上并非层次关系。它们大多属非层次关系词群。

符淮青在《汉语表眼睛活动的词群》 (1995) 一文中, 以汉语表眼睛活动的词群为例, 提出了一种表动作行为的词的词义分析方法和说明这类词群的系统方法。作者把这种词义分析方法定名为“词义成分—词义构成模式”, 并运用这种方法对汉语表眼睛活动的词群进行了系统的词义分析和描写, 指出:词群内各个成员以有“表眼睛活动”这一意义特征而互相联系, 由“眼睛活动”的不同情况和方式而互相区别;词群成员间存在上下位、同义、反义关系;并对现代汉语这个词群和汉以前这个词群的内部特点进行了比较。

随后, 他在《“词义成分—模式”分析 (表动作行为的词) 》 (1996) 一文中, 以“吃”及其同义、近义词为对象, 再次探讨“词义成分—词义构成模式”的应用。文章以词的释义模式作为分析框架, 比较不同词典的释义、考察语言的应用情况来确定词义成分, 选择适当的释义方式使词义成分组成模式, 比较“吃”及其同义、近义词词义模式在施动者、行为特征、关系对象、行为应用器官、附加色彩等方面的异同。

二、以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吃”的民族文化内涵进行研究

这类文章强调文化与语言以及饮食文化与“吃”之间的紧密联系。他们从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等角度来对“吃”的意义的发展、引申途径, 以及包含“吃”字的熟语的意义来源作相当详细的解释。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只注重“吃”作为文化词语的一面, 而忽略“吃”作为语言单位的一面, 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不过池昌海先生的《“吃”语言与“吃”文化》是从文化和语言两个方面来分析“吃”的。

池昌海《“吃”语言与“吃”文化》 (1992) 文中所谓“积淀汉民族文化因子的‘吃’语言化石就是指用“吃”及有关的能指符号来指称与其没有直接关联的所指内涵的特定语词和固定表达格式, 具体指以“吃”、“饮”、“吸”、“喝”、“咀”等行为类语素以及用“饭”、“食”等食物类语素构成的语符列。首先按照表意上的类属划分和语用分布分成八类:描写人的能力的;描写人的生活方式及手段、行为的;表示为人处世的方法、策略的;表示生活经历和遭遇的;表示某种心理、情感活动的;描写人、物的属性及对属性的评价;描写具体的行为、动作的;描述人或事物所处状态的。作者指出“吃”语言化石在词语的功能类分布上自成完整体系;在语义实现上, 也有自己特色, 如:引申意义的选择, 情感色彩的表达, 语体色彩的不同;在结构关系上有两点突出:一是“吃”语言化石不仅能与“吃”的受事对象搭配而且能超常搭配, 二是“吃”语言化石多不具有同义或反义替代的类推性。“吃”语言化石一般可以视为一个词, 要否定时, 要对整个结构进行否定。最后, 作者表示汉语中有那么多的“吃”语言化石与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直接的关系。

三、以语法学、语义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吃”或者饮食类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陶红印先生 (2000) 以“吃”作为个案来讨论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陶先生认为, “动词的论元结构在本质上有开放性和动态变化的特征, 会因语言运用、由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产生论元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动词的高频性”。文章以“吃”在《北京人》的搭配情况和使用频率为依据, 来论证下列五点观点:第一、频率越高的动词, 论元结构越不稳定。第二、实际语言运用中所见到的动词经常和典型论元结合, 较少和非典型论元结合。第三、被扩大的论元结构首先会涉及最接近核心的论元类型。第四、论元结构的扩大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变化以不犯该交际为前提, 因此在时间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在句法构造上有特别标志。第五、句法的变化不排除甚至常常伴随着语义的变化。

“吃食堂”到底是“动+处所”还是“动+受事”一直争论不休。王占华在《“吃食堂”的认知考察》译文中, 反驳把“食堂”看作处所宾语的观点, 从认知的角度证明“食堂”是受事宾语 (食物) 的转喻形式。

[越]杜诚忠《现代汉语饮食类动词研究——以“吃、喝、含、吞、咬、喂”为例》 (2006) 首先根据饮食的方式过程 (品-尝-咬-嚼-吞) 、饮食对象的特征 (固体或液体) 和饮食的对象 (是否自己食用) , 将收集到的49个饮食类动词分为六个小类的典型成员“吃、喝、含、吞、咬、喂”, 并以此为研究对象。饮食类动词的六个典型成员的配价能力不同。通过考察“吃、喝、含、吞、咬、喂”的价类 (价量) 、价位、价质、价用, 探讨了这六个典型成员的句法格式、位移和隐含的语用意义。结合动词的使用频率、语言运用的实际, 着重探讨使用频率最高的“吃”在句法功能, 以及搭配功能上与其他典型成员的差异, 证明“吃”的优越性。

四、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汉语或者汉英部分饮食类动词性词语

认知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认知方式、概念结构、语义系统、人类知识、文化规约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心, 它遵循经验主义的研究思路, 注重人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运用中的认知过程, 如概念系统、意义和推理。而这些内容又与人类的感知体验、范畴化过程、认知模式、知识结构等内容密切相关。这些构成了认知语义学的理论基础。其推出的一系列理论对语义现象具有很强的描写和解释力, 如范畴化的原型理论、理想化的认知模式、框架语义学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等。

20世纪9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入我国外语界和汉语界后, 认知语言学逐步成为我国语言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目前已经形成系统化、多元化的研究格局, 从介绍综述走向专题研究, 从理性探索走向语言教学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从单语分析走向汉外对比, 从理论基础阐述走向认知方式 (又叫认知工具、认知策略, 主要包括:体验、范畴化、概念化、意象图式、认知模式、隐喻转喻等) 透视 (王寅, 2007) 。

目前饮食类动词性词语的认知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语或双语“吃”的语义分析上。不少文章运用原型范畴理论、认知模式理论从横向确定“吃”的语义原型或中心义项群, 研究其概念隐喻的生成机制, 如《汉英“吃”的动作的概念隐喻比较》 (王英雪, 2007a) 、《从认知角度分析“吃”的隐喻》 (王英雪, 2007b) 、《英语“吃”事件动词的概念隐喻》 (李志君, 2009) 等。虽然有文章开始从单个动词“吃”扩展至部分饮食类动词的基本语义或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 如《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比较英汉中与“吃”有关的隐喻》 (胡爱宁, 2006) 、《英汉“吃”类动词的对比研究》 (杨琴, 2007) 等, 但目前尚缺少从纵向整体分析汉英两种语言饮食类动词性词语系统的研究。

部分文章也关注到认知与文化的关系, 如《从原型义项看汉英“吃”的认知语义文化差异》 (季静, 2006) 、《“吃”的隐喻在英汉语文化中的比较》 (李睿泽, 2007) 等。张再红在《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 (2010) 一书, 运用认知语义学关于语义和认知机制的关系来研究行为动词“吃”和“eat”所构筑和衍生的词义, 通过对两者原型义项、衍生词义和在各自语言的成语、习语中的比较分析发现两者的相似性和差异, 进一步分析造成相似和差异的认知和文化的原因。

从语料来源上, 部分研究还使用了汉语和英语大型语料库, 为研究提供客观性的数据验证和实际语料。比如《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吃”与英语“eat”的认知研究》 (赵宇, 2008) 等。

上一篇:网课心得体会作文300字下一篇:学生会竞选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