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破坏也是创造

2024-04-15

杜尚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破坏也是创造(通用7篇)

篇1:杜尚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破坏也是创造

杜尚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破坏也是创造

摘要:杜尚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反传统和反美学的艺术家,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他以惊人的破坏力摧毁了传统的美学体系,无限扩大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后来的很多现代艺术家都沿着杜尚的思路,把各种新的观念、形式和材料纳入到艺术表达的范畴之内。

关键词:艺术观念 材料 破坏 创造

在《杜尚访谈录》一书的扉页上这样写着:“杜尚(Marc et Duchaaip,1887-1968年),出生于法国,1954年人美国籍。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

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杜尚艺术生涯的最好诊释,他是现代艺术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杜尚是一个天生的怀疑论者和反规则主义者,他用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去推翻一切现有的艺术规则,也正是他对传统艺术规则的无情破坏,让人们摆脱了传统艺术观念的束缚,为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的现代艺术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杜尚对于传统艺术规则的破坏力是惊人的,他从艺术的观念、材料以及制作技巧等各方面向传统艺术发动攻击。杜尚的强大破坏力让本来已经濒临崩溃的传统美学体系彻底土崩瓦解,而他攻击传统艺术规则的武器又成为二战后现代艺术家的指向标,指引着他们的前进方向。在摧毁了旧的美学体系的同时,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样式被他创造出来了,他的崇拜者们建立起了以他的艺术理念为基础的新的美学体系,尽管这并不一定是他的本意。

1.杜尚的艺术观念

杜尚一生都在与现有的规范作斗争,也不愿意参加任何形式的团体,由于他思想和行为的超前性,当时的人们对他难以理解。比如在一个架上绘画大行其道、很多艺术家都热衷于在画布上搞革命的时代,他却在1923年放弃了绘画。在此后的岁月中,他宁愿用他的时间来下国际象棋以及偶尔推出他的“现成品”作品,也决不再涉足绘画领域。

实际上,杜尚与那些早期的现代主义艺术有着很大的差别,他不满足于像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那样在画布上进行“形式革命”,而是不厌其烦地去追问一个问题:艺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是否必须是一件手工制品或者仅仅满足于视觉感官需要的形式?杜尚认为,在库尔贝之前,所有的欧洲绘画不是文学性的,就是宗教性的,正是库尔贝在19世纪提出了“视网膜”的重要性,使得绘画脱离了对精神的服务。这种对“视网膜”的偏爱被印象主义和随后的绘画流派所接受,并在毕加索和马蒂斯的艺术中达到了极致,尽管他们对艺术都有独特的贡献,但是本质上他们所进行的仍然只是视觉形式的探索一在骨子里仍然是“视网膜”的。这导致了对绘画手工方面,即技巧的赞美,而这正是杜尚极力反对的。杜尚试图证明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传达思想的“符号”,能够迫使观看者主动地思考和创造性地参与,他想要使艺术获得一种超越视觉感官的精神力量。杜尚创造的现成品艺术就是基于这些看法,他认为艺术家可以不参与艺术品的制作过程,而只需要选择普通的工业产品并使之“符号化”与“意义化”。这种观念显然是令当时的绝大多数艺术家无法容忍的,因为不管是传统艺术家还是现代艺术家,都是在运用一定的形式去模仿或创造一种被界定为“艺术品”的物品,这种物品在技巧、工艺以及趣味方面有别于日常用品,在杜尚以前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这一点。杜尚完全破坏了当时人们对于“艺术品”的界定,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他把一些当时人们认为是“非艺术品”的物品与“非艺术”的观念引人艺术之中。在杜尚的艺术观念中,艺术家有可能把任何人或者机器制造出来的东西“符号化”“意义化”,并使之传达艺术家的观念。

杜尚的这种只追求艺术观念的传达,而忽视艺术制作技巧和制作过程的超前观念,在当时只是被视作一种达达主义的玩世不恭和对神圣事物的裹读,是一种个人情绪的无目的的宣泄,所以并没有引起艺术批评家们足够的重视。而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当现代主义的形式革命在画布这个小天地中走到极端的时候,杜尚所追求的观念的价值就开始显现出来。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西方现代艺术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这一时期出现的波普艺术、装置艺术、概念艺术等艺术流派都是杜尚艺术观念的体现形式。杜尚创造了一个现代艺术的新时代。

2.杜尚对于材料的运用

杜尚在其艺术生涯中不断地对各种已有的规则提出质疑,这莫定了他艺术的基础,也使他对传统艺术进行攻击的时候灵感源源不绝。放弃架上绘画是他一个重要的反传统举动,这个举动是伴随他反传统的艺术概念出现的。既然要放弃传统的绘画,就意味着要找到新的艺术媒体来对抗以颜料、画布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媒介。杜尚在材料选取上作了很多新的尝试,也就是从他开始,现代艺术的材料和手段不断丰富,彻底摆脱了传统材料的局限。

杜尚制作艺术品的材料往往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比如他19的作品《隐去的噪音》,由一个麻绳团夹在两块刻有文字的金属板之间构成,麻绳团中有一个只有艺术家本人才知道的能够发出声音的物品。还有另外一件更为著名的作品《大玻璃》,这是一件让所有的批评家都产生了挫败感的作品,人们很难解释清楚它的意义。杜尚为这件晦涩的作品起了一个刺激性的标题:“新娘甚至被单身汉们剥光了衣服”。他在这件作品中所用的材料的组合更是史无前例的,他把一些丝线和上色的金属箔片夹在两层大玻璃板之间,再用油彩在需要的地方描画形象,最后完成这样一个既非雕塑也非绘画的综合材料作品。《大玻璃》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画着一件横置的机械样的东西,很难看清楚它的具体形状,杜尚喻之为新娘;下面绘有一个连着九个模子的巧克力磨碎机,模子乍看起来像国际象棋的棋子,代表九个单身汉。作品上下两部分的形体特征完全不同,在上半部分的新娘机器中主要形体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显得毫无规律:而在下半部分单身汉机器中,主要形体都是精确的和几何形。杜尚用这些形象来暗示男女之间的关系,其中充满了性的暗示。这个作品包含了杜尚对无个性机械的迷恋、对规则的嘲讽等诸多因素。

不管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杜尚制作这些作品的初衷,可以肯定的是,杜尚这些综合材料的作品成功突破了艺术制作材料上的局限性,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战后出现的废品艺术、装置艺术和波普艺术等都运用了各种材料,这些艺术流派运用材料的多样性很明显受到了杜尚作品的启发。

3.杜尚的现成品作品

与晦涩的《大玻璃》相比较,杜尚的另一些现成品作品对后来艺术的发展似乎更具有影响力。这些作品看起来像是灵机一动的产物,实际反映了杜尚不想受到任何表面形式和概念的制约,他要在人们所接受的艺术观念之外寻求他所需要的能传达思想的视觉符号。这些作品所表达出来的观念不动声色地消解了传统“艺术”的概念,特别是对传统艺术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杜尚最为著名的现成品作品是《泉》,是19纽约独立美术家的展览上,杜尚送展的作品。作品就是一个陶瓷的小便池,杜尚在上面用油漆写了的字样。这件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即使在今天人们还在议论不休,它引发了人们对于艺术本质的思考和争论。作品对传统艺术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技巧进行了彻底的颠搜,也深刻地反映了杜尚对规则、传统的不屑态度。这件作品的出现使艺术变得没有孤界,人们开始明白生活也可以艺术。

在《泉》推出以前,杜尚就推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现成品:第一件作品是一个自行车的前轮,杜尚通过支架将它倒装在一个厨凳上,用手触动,轮子可以转动起来。杜尚自己的解释是当他做这个东西的时候,他脑子里并没有特别的想法,只是将这个轮子当作一个令人愉快的小器具。他在美国做的第一件现成品是一把在五金店买的雪铲,他签上名字然后悬挂在天花板上,称之为《断臂之前》。这些用现成的部件或用品所作的作品给后来的艺术家很大的启迪,因为它不同于立体主义的“拼贴”概念,艺术家基本上保留了物品原有的属性、特征甚至功能,但又通过艺术处理使它摆脱了原有的存在方式和意境。这些对日常物品属性、功能及存在方式等的思考,成为后来概念艺术家和装置艺术家所非常热衷的一个主题。

杜尚不断寻求变化以及不断挑战规范的心态,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历程,也给他的后继者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上的启示。这位一生都在反规范、反偶像祟拜的人,在20世纪的后半叶却成为了实验艺术领域的一位重要精神偶像,他的艺术理念成为后来现代派画家艺术探索的理论基础。他的很多重要的艺术探索,对达达主义者和超现实主义者起到了启示和激励的作用;而对战后兴起的诸多现代艺术流派,比如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光效应艺术、偶发艺术、装置艺术以及活动艺术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指向作用。杜尚的观念就像一个幽灵一样,守护着这些艺术的发展,使它们始终存在着一种“杜尚式”的印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杜尚不能被简单地归人任何一个流派,他是“一个人的运动”。不过杜尚本人对他的这些祟拜者们却并不怎么感兴趣,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新达达,也就是大家所谓的新写实派、波普艺术、装置艺术等等,只是依样画葫芦式的达达派。当我发现现成品时我就把美学给断掉了,我把瓶架和小便器作为武器扔到他们脸上。但在新达达那里,他们羡慕这些东西,他们用现成品来建立他们美学上的美,因为他们发现了其中的美学。"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理解杜尚的艺术观。

相关阅读:

舞蹈中静态造型的艺术美

紫砂的艺术美

建筑艺术美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篇2:杜尚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破坏也是创造

【摘要】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关于所谓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界定在中国本土语境中常常出现能指的滑动,这往往会造成对于艺术本体理解的一些误差,所以有必要做一定的厘清和界定

【关键词】现代艺术;当代艺术;概念

一.由概念的界定引发的思考

艺术,现代艺术,现代主义艺术,当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现代艺术之后......这些无数关于艺术的词已然被规约也正在被使用。如果细心地思考这些词语本身,除了限定性规约和艺术史方法论角度的区分之外,值得警惕的是这显示出的历时性的逻各斯惯性,也顺带显露出由定义引发的关于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字本身的特性(所指和能指在共约范围内的滑动)。

为什么会有定义本身?它们是如何被界定的?为什么会被如此界定?难倒仅仅只是为了方便语言的指向和规定?拿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来说,二者之间的区分是如何显现的?因为逻辑吗?那么,这些逻辑来自何处?是来自个我习得的知识背景之下的理性判断吗?而这些知识背景的形状本身是如何形成的?个我的判断又如何被更大群体所接受,是因为共识?共谋?亦或权力使然?

二.戴着脚镣的舞者——形而下与形而上空间中的苦行者们

按照关于杜尚的解读,尽管他本人并不能算当代艺术家,但当代艺术的诸多观念的来源是跟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对应那个时期的艺术发展面貌,在“否定之否定”逻各斯脉络下形式主义蓬勃发展,可惜好景不长,至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之后形式主义的终结钟声被敲响了。而作为“后现代艺术之父”的杜尚就在这期间悄悄开启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这个盒子的打开是用这样一种方式实施的:抛弃、鄙视和揶揄那自以为是的,自以为了不起的艺术和艺术家本人名头的光晕,转而去寻求艺术能带给人的最美好的感受本身——自由跟自在。但是结局如谶言一般吊诡,正应了爱因斯坦的那句话:“作为我蔑视权威的惩罚,最后我自己也变成了权威”。(尽管杜尚自己对自己完全不以为然。)杜尚开启了观念的潘多拉之盒,启蒙了众多艺术家对于艺术的认识,于是我们能看到接下来西方艺术的发展便一发不可收拾,特别是承袭了这种反叛气质,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涌动潮流。如果说当代艺术是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波普艺术的粉墨登场为标志,那么也是基于一种桀骜不驯的反叛精神和观念域度上的更新。

杜尚只需要一位,而作为当下的一名艺术家,现在是否会愈发地感觉到形而上层面与形而下层面的可恶的不可比性呢?当内心已然超脱和破灭了对于所谓“艺术”的执迷和妄念之后,却还是不得不在一个充斥着非自由的现实之网中行走;面对着顿悟后澈明的心,身体依然还在现时的时空中“渐修”。也许有人要问:内心的自由和现实层面的非自由,对于洞悉这两极的人们又该如何在天地间安身立命呢?这种智慧在现实层面有多大的可取性和可操作性?看看几十年前杜尚是怎么做的吧:当他洞悉了艺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以后,他退出了艺术的圈子,不再跟它发生任何的关系。他选择了平静的生活,在日复一日的简单生活中体味生命本身,在闲暇的棋局中感受和玩味世间博弈的烽烟。所以之所以杜尚会在艺术史上书写下了如此浓重的一笔就是这种极端化的否定观念与逃逸姿态。他显然支撑起了对于艺术态度的一个极点,也许另一个极点可以拿文森特·梵高来做支撑,在他们两位之后,绝大多数艺术家只能在其间度量和找寻自己的合适位置。所以对于今天的很多艺术家来说,精神层面的恣意与现实层面的牵扯是难以逃离的宿命,如同带着脚镣的舞者。

三.关于一种对当代艺术的特征表述

经常都能听到很多理论家这样对西方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特点的归纳:对于现代艺术的演变过程是以形式主义的不断发展变衍直至形式趋于枯竭而终结,而对于现代艺术之后的当代艺术则用“观念性”来凸显其意义。但是,如果简单地说当代艺术就以“观念性”为指标,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在现代艺术的发展中是不是就缺失了带有观念性的作品?难道现代艺术作品本身就不具备一定的观念性吗?或者,所谓现代艺术的发展谱系本身是不是就是按照一种形式主义的发展逻辑来进行有意的构建?对于一件作品来说必须依据一定的显现方式来予以呈现,而显现本身必须依附一定的形而下因素,也还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去传达。否则这种观念只可能是个人的.内心活动,跟所谓的艺术发生不了关系。观念和形式本应该是艺术作品的内在要素,一件没有通过形式来传达的作品算不得艺术品,但要说一件艺术作品没有观念这是否成立呢?也许首先应该对“观念”的定义有所界定。这里面事实上有很多种情况。比如所谓“眼高手低”,观念在输出的过程中被弱化、消隐掉了,传达本身并没有让他者了解到真实的信息,但这并不能抹杀创作者本身理念上的观念性。这种简单的把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归纳为“形式追求”与“观念性”的区分是一种不带有真正区分意义的,这一定义本质上其实也是非特征化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其实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观念”,而是“这观念是什么”,是“怎样的一种观念”。对于“观念性”的指称上应该有所限定和进一步说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当代艺术的特征做出较明晰的指示,而不能简单地以“观念性”来指称,进而成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状态的一种托词。

从艺术史学来讲,对于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划分是一种分类逻辑,是对艺术本身把握方式的一种,而事实上对于艺术史书写的逻辑构建还有不同的方式和可能性。面对时间的单向维度,面对个我的生命长度,每个人的时空都载育着一段“当代史”。

篇3:杜尚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破坏也是创造

一、.杜尚的艺术观念

杜尚一生都在与现有的规范做斗争, 也不愿意参加任何形式的团体, 由于他思想和行为的超前性, 当时的人们对他难以理解。比如在一个架上绘画大行其道、很多艺术家都热衷于在画布上搞革命的时代, 他却在1923年放弃了绘画。在此后的岁月中, 他宁愿用他的时间来下国际象棋以及偶尔推出他的“现成品”作品, 也决不再涉足绘画领域。

实际上, 杜尚与那些早期的现代主义艺术有着很大的差别, 他不满足于像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那样在画布上进行“形式革命”, 杜尚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传达思想的“符号”, 能够迫使观看者主动地思考和创造性地参与, 他想要使艺术获得一种超越视觉感官的精神力量。杜尚创造的现成品艺术就是基于这些看法, 他认为艺术家可以不参与艺术品的制作过程, 而只需要选择普通的工业产品并使之“符号化”与“意义化”。这种观念显然是令当时的绝大多数艺术家无法容忍的, 因为不管是传统艺术家还是现代艺术家, 都是在运用一定的形式去模仿或创造一种被界定为“艺术品”的物品, 这种物品在技巧、工艺以及趣味方面有别于日常用品, 在杜尚以前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这一点。杜尚完全破坏了当时人们对于“艺术品”的界定, 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 他把一些当时人们认为是“非艺术品”的物品与“非艺术”的观念引人艺术之中。在杜尚的艺术观念中, 艺术家有可能把任何人或者机器制造出来的东西“符号化”“意义化”, 并使之传达艺术家的观念。

杜尚的这种只追求艺术观念的传达, 而忽视艺术制作技巧和制作过程的超前观念, 创造了一个现代艺术的新时代。

二、杜尚对于材料的运用

杜尚在其艺术生涯中不断地对各种已有的规则提出质疑, 这莫定了他艺术的基础, 也使他对传统艺术进行攻击的时候灵感源源不绝。放弃架上绘画是他一个重要的反传统举动, 这个举动是伴随他反传统的艺术概念出现的。既然要放弃传统的绘画, 就意味着要找到新的艺术媒体来对抗以颜料、画布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媒介。杜尚在材料选取上作了很多新的尝试, 也就是从他开始, 现代艺术的材料和手段不断丰富, 彻底摆脱了传统材料的局限。

杜尚制作艺术品的材料往往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 比如他1916年的作品《隐去的噪音》, 由一个麻绳团夹在两块刻有文字的金属板之间构成, 麻绳团中有一个只有艺术家本人才知道的能够发出声音的物品。还有另外一件更为著名的作品《大玻璃》, 这是一件让所有的批评家都产生了挫败感的作品, 人们很难解释清楚它的意义。杜尚为这件晦涩的作品起了一个刺激性的标题:“新娘甚至被单身汉们剥光了衣服”。他在这件作品中所用的材料的组合更是史无前例的, 他把一些丝线和上色的金属箔片夹在两层大玻璃板之间, 再用油彩在需要的地方描画形象, 最后完成这样一个既非雕塑也非绘画的综合材料作品。《大玻璃》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分画着一件机械样的东西, 很难看清楚它的具体形状, 杜尚喻之为新娘;下面绘有一个连着九个模子的巧克力磨碎机, 模子乍看起来像国际象棋的棋子, 代表九个单身汉。作品上下两部分的形体特征完全不同, 在上半部分的新娘机器中主要形体或多或少, 或大或小, 显得毫无规律:而在下半部分单身汉机器中, 主要形体都是精确的和几何形。杜尚用这些形象来暗示男女之间的关系, 其中充满了性的暗示。这个作品包含了杜尚对无个性机械的迷恋、对规则的嘲讽等诸多因素。

不管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杜尚制作这些作品的初衷, 可以肯定的是, 杜尚这些综合材料的作品成功突破了艺术制作材料上的局限性, 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战后出现的废品艺术、装置艺术和波普艺术等都运用了各种材料, 这些艺术流派运用材料的多样性很明显受到了杜尚作品的启发。

以上是对杜尚艺术生涯的最好诠释, 他是现代艺术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杜尚是一个天生的怀疑论者和反规则主义者, 他用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去推翻一切现有的艺术规则, 也正是他对传统艺术规则的无情破坏, 让人们摆脱了传统艺术观念的束缚, 为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的现代艺术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摘要:杜尚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反传统和反美学的艺术家, 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 西方现代艺术,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 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 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验, 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 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关键词:艺术观念,材料,破坏,创造

参考文献

[1]作者:张育英《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1期

篇4:杜尚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破坏也是创造

关键词: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现代主义设计;影响

一、综述

抽象艺术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重要的艺术现象。康定斯基和蒙得里安是抽象艺术中最为差异化的两种典型代表,它的产生实则是对写实艺术的补充。其不以表达具体的形象为目标,通过点、线、面等要素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

二、苏俄的抽象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

俄国是一个现实主义传统很深的国度,艺术和政治关系紧密。19世纪末,巡回画展画派失去活力,新的强劲运动正在萌生。新一代艺术家不愿让艺术成为政治的传声筒,要求表现自身情感和艺术上的见解。

马列维奇是俄国至上主义的主要倡导人。1915年12月在名为“0.10”画展上以作品《黑方块》获得强烈反响。他提倡纯粹感情的艺术,作为一种形式试验,对于现代设计的工艺、装饰有一定的价值。其由马列维奇首创,并几乎是他一人的实验。他所提倡的几何形组合的构成、形式、节奏对比等规律都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教学体系,在1918年的第一、二届“自由工作室”里,至上主义的造型规则成为画家、建筑家、设计师的基本课程,并得到试行。而后培养的“艺术家—设计家”一体化的新型艺术学校就是在自由工作室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此以后传播到德国和西欧,影响了包豪斯的设计教学及现代建筑的国际化风格。

与至上主义相对应的是俄国构成主义,作为现代西方艺术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其是在立体主义、至上主义等风格影响下派生出来的画派。他们赞赏工业文明,崇拜机械结构和现代工业材料,自称为“艺术工程师”。设计上的特点是将建筑的物质性和政治命题相结合,以庞大的体量和宏伟的形式体现出无产阶级革命政府的伟大气魄。代表设计师及作品有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方案》、康定斯基《构成》系列的作品、著作:《论艺术的精神》等。构成主义把结构作为设计上的起点,其通过抽象的方式,探索新技术条件下产品设计和技术相结合的新问题,以及事物的实用性。对新设计语言的产生和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21年传入包豪斯,并掀起一场构成主义运动。构成主义更靠近实际,更加扎实了社会生活基础。当然,其也有乌托邦色彩,受到了人们的批评。

三、荷兰风格派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

在1918年,荷兰的设计师们以《风格》杂志为宣传营地,开始在艺术、建筑、平面设计等领域探索新方法和新形式,形成了对现代主义设计影响很大的荷兰“风格派”。其组织并不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而维系这一组织的是《风格》杂志,风格派提倡主张的原则是绝对抽象,其作品往往用几何语言,如水平线、正方形等规矩、刻板的形状,创造纯粹、简单的视觉形象。其作品常冠以“构图第X号”之类的名称,蕴含着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体现出欧洲人民渴望和谐与平衡的心态,与荷兰的清教传统相一致。

风格派的主要发起者是杜斯伯格,他是《风格》杂志的主编。代表人物还有画家蒙得里安,建筑与家具设计师里特维尔德。主要作品有蒙得里安的《红黄蓝系列构图》抽象绘画,在他看来,绘画是由线条和颜色构成,因此,绘画的本质是线条和色彩,并且是整个视觉感官的基础。艺术家们应当致力于将这种和谐和永恒推广到整个视觉环境之中。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也是风格派的代表作之一,它更大的贡献不在于家具的功能而是一件为蒙德里安绘画作品注解的雕塑,一个二度空间格架的三维空间延伸。其造型脱离了传统家具形式,采用简单的几何形和一目了然的外部结构,为批量生产和标准化提供了依据。

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以几何形式,中性色及立体主义造型和理性主义结构特征的“风格派”曾在两次世界大战间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标准符号。在20世纪80年代荷兰风格派又重新被世界设计界引起广泛的兴趣,成为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设计语言,到现在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四、结语

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两种风格都习惯于表现几何形体的空间、结构和色彩的构成效果,反对对现实的重现和模仿,通过抽象和构成的方法来在造型和构图的视觉效果上所进行的实验和研究为包豪斯作了铺垫,为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方抽象艺术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抽象主义艺术的解析可以看出,它对现代设计的审美形式有极大的影响。抽象主义艺术的产生使造型更加简便,色彩更加丰富,由此改变了传统设计理念。由康定斯基所确立的现代设计科学创作原则,从此奠定了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三大构成”基础课,由此可见,抽象主义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篇5:俄国女子对西方艺术家的影响

奥地利作家托马斯·费戈涅推出的新书《约翰·斯特劳斯与奥莉加·斯米尔尼茨卡娅的100封情书》向人们讲述了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既是作曲家又是指挥家的斯特劳斯经常前往俄国。他深受观众的崇拜,也受到女人的喜爱,可谓春风得意,但他对爱情与婚姻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忌惮。不过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坠入了爱河——一位充满魅力的俄国年轻贵族女子奥莉加·斯米尔尼茨卡娅让斯特劳斯神魂颠倒。

斯特劳斯在给斯米尔尼茨卡娅的一封情书中写道:“亲吻你的秀发(斯米尔尼茨卡娅曾剪下一缕头发赠给斯特劳斯)是我每天必做的事情。我难以入睡,我担心因此浪费光阴。”斯米尔尼茨卡娅的父母对此感到惊恐,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掌上明珠交给这位情场浪子。

但他俩还是深深地相爱了。斯米尔尼茨卡娅有着杰出的音乐天赋,也作了不少曲子。斯特劳斯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她作的乐曲,大受欢迎。

然而,他俩的爱情并未逃脱20世纪颠沛流离的命运。首先破坏这段感情的是斯特劳斯的家人:他的儿子们不喜欢这位未来的继母。与此同时,斯米尔尼茨卡娅的父母也对斯特劳斯的诚意心存疑虑。

最后,斯米尔尼茨卡娅低头垂泪,斯特劳斯从彼得堡怏怏而归。

“船上的人看我时,他们的眼光好像是在打量一个疯子。大概我使他们胆寒,他们对我避之不及,也许会把我关到黄屋子里,让我像野兽那样死去……”从斯特劳斯这段话中,人们也许可以了解俄国女子俘获天才心灵的原因。

这些俄国女子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害怕任何压力。在她们心中,艺术至高无上,她们把爱人的创作奉为神明。不论是斯特劳斯、毕加索,还是马蒂斯、达利,都被她们的激情所感动,以至能够挣脱一切束缚,从而登上艺术的顶峰。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俄国女子对死亡有独特的领悟。她们认为,死亡是上帝的恩赐,是无所畏惧的。

斯特劳斯、毕加索和达利等人深受她们的影响,都表示与资产阶级艺术思潮分道扬镳。

达利与加拉相识时,加拉已是有夫之妇,但他们一见钟情,还是深深相爱了。加拉将生命毫无保留地交给自己信任的爱人,并怀着这种强烈的感情与达利相伴到老。加拉于1982年去世,达利为她建了一座举世罕见的坟墓:利用地下通道将加拉与自己的坟墓连在一起。

野兽派绘画大师马蒂斯为自己最深爱的模特和女友利季娅创作了90幅杰出的作品。

西方艺术天才与俄国“女神”的结合,都产生出了巨大的推动力,使得他们有更多杰出的作品问世。

篇6:杜尚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破坏也是创造

关键词:平面广告;平面设计;西方艺术思潮

西方艺术思潮经历了上百年的变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各种理论更新也极为迅速,当然不同学者对此也持有不同态度,谈到西方艺术思潮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更是众说纷纭。

西方艺术思潮具有深刻的变革性。有人认为它是一场“文化毁灭”的世纪狂潮,对艺术的发展不仅“没有推动作用,反而有着毁灭性的打击”。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凡是存在就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意義。西方艺术思潮起源于20世纪初期欧洲国家的一系列艺术运动和艺术流派,它在思想方法、表现形式、创作手段以及表现媒介上对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西方艺术思潮不仅使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对平面广告设计所产生巨大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1 西方艺术思潮的概述

西方艺术思潮历时一百余年,其影响涉及全世界,一些学者认为西方艺术思潮对于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强烈的推动作用。欧洲在19世纪时进行了工业革命,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审美观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也发生了改变,欧洲文化艺术的振兴之路随之开启。

西方艺术思潮可以分为现代主义时期和当代主义时期,西方艺术的现代主义时期最主要的艺术流派是抽象表现艺术,包括立体主义、波普主义以及达达主义;而西方艺术的当代主义时期最主要的艺术流派则是后现代主义。

2 西方艺术思潮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变化,西方艺术思潮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多样性,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理论也同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种不同的新派都具有自己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并持有与自己理论相融合的艺术态度。因此,西方艺术思潮对平面广告设计来说,无论是在设计理念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立体主义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立体主义运动从1907年开始,是西方现代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运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结束,它不仅改变了西方艺术家们的思想,同时对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思维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来看,立体主义是现代平面广告最主要的借鉴来源之一,许多平面广告设计中都能看到立体主义的形式语言。立体主义的形式语言主要追求几何形状排列产生的美感,使画面产生空间交错的立体感。在许多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中,立体主义的形式语言随处都可以看到。

(2)波普艺术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被称之为新写实主义,波普艺术是欧洲和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最为流行的艺术流派,波普艺术的创作理论为“即成物”概念。波普艺术在20世纪50年代时的作品多以社会上流人物形象或者经典戏剧的桥段作为表现内容,反映了二战后的年轻人力求表达自我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在当代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波普艺术,主要是将各种新型的素材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或者直接将各种成品合成做成平面广告,还可以直接将各种流行元素加入平面广告中,使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具有独特性、创新性以及流行性。

(3)后现代主义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丹尼尔·贝尔的《社会学的终结》一书中,后来,詹克思将后现代主义引用到建筑设计中,通常认为詹克思于1977年发表的著作《后现代建筑语言》标志着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开始。后现代主义包含了波普艺术、概念艺术以及女性主义艺术等众多艺术流派,这些艺术流派的相同点在于反对形式主义的审美观,反对现代艺术朝向纯粹的抽象艺术转变。因此,后现代主义通常被定义为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非抽象艺术的总称。20世纪末期的艺术家门受到社会的影响,他们希望改变上一代人的陈旧思想,希望获得更好的生活,于是他们创造出的作品通常都关注人性,并且重视个性化的情感表达,他们的思想影响了艺术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平面广告设计师尼维尔曾经说过“在所谓的大众传播中,人本身却被完全忽视掉了”,他的这个观点表明了后现代主义关注人性的实质精神,即人需要物质和精神上双重内容上的满足。后现代主义提倡将艺术和大众文化有机结合,强调艺术设计应该人性化,迎合了当时人们审美的需求。

(4)达达主义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达达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战争期间的瑞士苏黎世的艺术运动,而后影响了整个欧洲和美国。“达达”一词在法语中的意思是“玩具马”,这个词并没有特殊含义,只是达达主义者在字典中无意翻到这个词并“达达”来命名艺术运动。达达主义强调自我意识,反对当时所有现存的艺术,认为世界中不存在任何规律。达达主义运动的主要特点是混乱、荒谬以及怪诞,同时包含了虚无主义特点。达达主义是艺术家们在第一世界大战期间对于社会感到绝望,而产生的一种个人情绪的宣泄。达达主义对于平面广告设计最大的影响是利用瓶贴的方式对于广告画面进行设计,并且将摄影作品作为广告设计的插图或者背景,使广告画面在编排上不具有规律性,达到画面自由化的目的。德国艺术家库特·施威特(Kurt Schwitters)曾经自己组织起一个达达组织,名称为“迈兹”。库特·施威特采用大量的照片以及绘画作品拼凑成装饰绘画,用来讽刺当时媚俗的市民文化。他的平面设计作品中将文字、版面、插图当作主要因素,在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随意,他注重将达达主义的无规律性和象征性应用在实际的平面设计作品中。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视觉艺术和平面设计上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代表了艺术家们在战争年代的困惑和绝望以及他们希望通过艺术和设计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达达主义突破了传统艺术保守的表达方式,在平面设计的版面设计上有着巨大的突破,对后来的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结束语

西方艺术思潮在创作观念、形式语言以及内容上,对平面广告设计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虽然西方艺术思潮中可能存在一些看起来荒诞的内容,但是,凡是存在就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因此,我国的平面广告设计行业应该结合西方艺术的优点,将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作出更好的平面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 余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影响下的后现代主义设计[J].工业设计,2014,19(10):74-77.

[2] 陈益州,冯明.浅谈现代设计的整合与折衷[J].设计,2014,22(11):135-136.

[3] 杜松.新时期平面广告设计中留白意象的价值及作用分析[J].艺术科技,2014,31(12):142.

[4] 郭昱峰.艺术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11):86.

[5] 吴婧.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中国民族元素与国际潮流的融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4,20(05):112.

篇7:杜尚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破坏也是创造

从明朝到清朝的这一段时间,有许多欧洲的传教仁来到中国。他们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绘画观念和技法。当时正是公元16, 17世纪,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绘画上格外重视“透视学”。 那就是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计算画中景物的比例,使画面看起来像真的一样,他们也很重视 “写生”,画起人物来,不但肌肉、骨骼都要研究,还要画出人物脸上的阴影,使人物看起来有立体感。这种画法,和中国明清时代的水墨画完全不同,很多好奇的中国画家,就开始学习西洋画了。

关键词:中国;明清时期;绘画艺术

一、明末清初西风东渐

有一幅明朝大画家沈周的画像,就很有写生的味道,连脸上的老人斑都画了出来。这和文人画的“写意”风格是不相合的。这充分体现了当时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已然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明朝的人物画家,最重视写实的是曾鲸,他替许多当时的人画过像。例如《张卿子像》,就是用工整写实的方法来画肖像,像现代的摄影。这很可能就是受到外来画凤的影响。民间一些无名画家替当时官吏画的像,采用阴影的方法来处理人物面部的肌肉,并且很注意刻画细微的眼神和表情。这都可以看出是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

在西方绘画进入中国的这一段时间,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要算是乾隆皇帝的宫廷画师郎世宁。郎世宁是意大利人,康熙时期就来到中国。他是传教上,可是在来中国传教之前,就已经有很好的西方绘画训练。他到中国以后,很自然地就用中国画画的材料来画画,也很自然地把他在西方学习绘画的方法都用进去了。他画的画,颜色很鲜艳;对动物、植物的描写,都是西方科学训练下的写实方法,尤其重视透视和写生。[1]乾隆皇帝很喜欢他的画。他后半生就住在宫廷里,替乾隆皇帝画了很多像,也替皇帝的“骏马”、“狗”,以及宫廷里的鸟类、花卉,画了许多非常写实的画。当时的中国画家,有些人对郎世宁的画很好奇,也跟他学画。但是,也有些画家很排斥郎世宁,认为他画的不是中国画。现在我们画的水彩、油画,也都是西方的绘画。现在,世界各民族的来往,已经越来越密切。我们除了要正确认识中国的绘画传统之外,也应该吸收其他民族绘画的长处。郎世宁是最早用中国的材料、工具来画画的西洋画家。他突破了很多困难,把这两种不同的绘画融合在一起。现在,我们有很好的机会,可以尝试把中国的绘画技巧和西洋的绘画技巧结合在一起。

二、清朝中期

清朝中期的时候,由于工商业发达,有很多城市变得格外富裕、繁荣。扬州就是其中的一个。[2]扬州城的居民当中,最有钱的一群是卖盐发财的商人。他们的财富,使扬州成为一个富庶的商业城市。有钱的盐商,除了盖大房子,营造花园;还要找画家替他们画画、写字,并且挂起来装饰墙壁。因此,有一些画家,为了卖画,都集中到扬州城里。扬州城里这些有钱的商人,喜欢活泼、有生命力的画。因此,画家也受到这种自由活泼风气的感染,创造了许多新的绘画。这些画家,因为不用当时流行的方式来画画,也不模仿古人的画法,常常使一般人觉得奇怪。他们又都生活自由,行为不受拘束,因此一般人就称他们为“扬州八怪”。

有些人认为“扬州八怪”是八个画家。其实,不一定是八个。他们是一群聚集在扬州的画家,共同形成了一个画派,所以也许把它叫做“扬州画派”更为合适罢。

扬州画派中最有名的是金农和郑板桥。郑板桥曾经做过官,后来觉得做官不如做画家舒服,所以宁愿在扬州以卖画为生,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金农的书法很有名。他的字好像刀子刻出来的一样,是学北魏的石刻字学出来的。

金农好像没有学过哪一家的画。他用写字的方法来画画,画出了非常天真朴拙的人物、风景,好像小孩子画的画。金农的画受到民间年画或版画的影响很大。年画是中国人以前过年时贴在家里的木刻版画,颜色很艳丽,造型也很大胆。金农的画受到这种影响,已经完全不像宋元的文人画了。他用的颜色很多,看起来也十分可爱话泼,充满了喜乐的气氛。他尤其喜欢把民间流行歌的歌词写在画上,当作题画诗。他画了很多江南的风景。他画穿红裙的女孩驾着小舟采菱角,也画开满荷花的池塘,都很有民间生活的趣味。

郑板桥在山东做过县官,可是个性很强,看不惯一般官吏的生活态度,就辞官到扬州去卖画了。郑板桥出身农村,对中国穷苦的老百姓十分同情。他的文章和诗文,常常表现这种思想。郑板桥勇于创新。他写的字,主要是从汉代的隶书变化出来的。隶书古称“八分”,可是郑板桥称呼自己的书法是“六分半书”。[3]他又用写字的方法画兰花和竹子。兰花、竹子是古代传统的绘画题材,可是经过他在画上用很新奇的方法题诗之后,好像这些兰花、竹子都有了特别的意义。他把书法、诗、绘画,完全融合在一起,甚至把书法题在画面中央。这些都是很有突破性的创造。

金农的一个学生罗聘,继承了金农天真朴拙的风格。罗聘画的人物特别有趣,在造型上也很受陈洪缓的影响。罗聘特别喜欢画鬼,在可爱有趣的风格中,寄托了一些讽刺的意味。扬州画家基本上继承的是明代城市市民绘画的传统,所以人物画、花卉画特别多,趣味的表现也比较自由,顏色都很鲜明,有活泼积极的入世精神。这些特征,在扬州其他几位画家的身上也都可以看得见。这些画家包括李蝉、黄慎等人。

参考文献:

[1]潘天寿,中国绘画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2]洪再新,中国美术史,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

上一篇:把为师当成一种事业下一篇:用严肃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