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黄山奇松作文

2024-04-11

观黄山奇松作文(共15篇)

篇1:观黄山奇松作文

俗话说的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最出名的除了云海就是奇松了。

黄山的松树有的扎根于悬崖峭壁,有的屹立在云霄山顶,有的生根在岩石缝隙……随处可见。

黄山的松树千奇百怪,它们有的弯腰驼背但依然精神旺盛;有的挺拔俊秀、神采奕奕;有的婀娜多姿,十分迷人……每一棵都郁郁葱葱,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黄山的奇松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迎客松。它的枝干非常粗壮,张开双臂,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虽然它的树龄已经有八百多岁,但依然郁郁葱葱,挺拔俊秀,绿油油的叶子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生长在悬崖的岩石上,环境非常恶劣,我无法想象它可能经历过无数次狂风暴雨的摧残,电闪雷鸣的轰击。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但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我喜欢黄山的松树,更喜欢它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夏国力

公众号:小屁孩的作文

篇2:观黄山奇松作文

黄山奇松作文

。山顶上,悬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的身影。

篇3:《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小节。

2.抓住重点词句, 结合有关黄山松的资料, 感受黄山松的奇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 体会黄山奇松形神的“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一些词语。 (出示:潇洒挺秀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绿色巨人天然盆景千姿百态)

师:谁来读一读? (强调“遒劲”的“劲”是后鼻音)

2.这些词语在课文中都是写谁的? (黄山松)

3.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你对黄山松的了解吗? (千姿百态、奇特)

4.黄山松究竟“奇”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寻这个答案。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追求简单, 追求有效, 以一组词语导入对新课的学习, 既有效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 又引导学生走进对黄山松“奇”的探寻中。

二、分层品奇

1. 品“形”奇。

(1) “黄山之美始于松。”来到黄山, 欣赏奇松, 最好的去处便是玉屏楼了。 (出示第一句话)

(2)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到玉屏楼, 欣赏一下楼前悬崖上的“三大奇松”。默读第二自然段, 划出描写“三大奇松”形态的句子。 (板书:形)

(3) 思考:一边读着文字, 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 看看从画面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它们外形的奇。

(4) 学生交流。 (边交流边出示三个具体描写三棵松树姿态的句子和三幅松树的图。)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 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 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 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 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 枝干盘曲, 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 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5) 探寻:这黄山的松在外形上“奇”在哪里?它们的“名”与“形”有联系吗? (不同的“名”正是由不同的“形”得来的。)

(6) 点拨写法:作者又用什么样的写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黄山松“形”的奇? (作者丰富的联想)

(7) 再读这些句子, 体会联想的妙处。

2. 品“神”奇。

(1) 三大名松的形态很奇特, 人们的想象也很奇特, 它们的顽强的生命力更是神奇!再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圈划出词句, 找找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它们顽强的生命力。特别有感触的地方, 可以写写自己的感触。

(2) 交流。 (出示句子及一张扎根在石缝中的迎客松的图片)

迎客松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虽然饱经风霜, 却仍然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

图文对照, 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3) 引导:借助形象理解“遒劲”, 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

“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体现它的茂盛, 生命力顽强。

(4) 重点理解“饱经风霜”一词。点拨:迎客松年代久远, 它的根深深地扎在石缝中, 屹立在黄山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它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 多少风吹雨打, 可它仍然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请大家发挥想象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无论______, 还是______, 迎客松总是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八百多年来, 迎客松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困苦, 这就叫做“饱经风霜”。

(5) 升华:这样的艰难经历只是一年、两年吗?十年、二十年吗?它经历了50年、100年、500年甚至800年呀!这时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迎客松?是啊!这就是它的精神。难怪迎客松如今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 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

(6) 仅仅是迎客松饱经风霜吗?陪客松、送客松也是如此, 让我们在读中感受到它们独特的精神。

引导学生读出书中描写它们的语句:

迎客松饱经风霜, 却始终——

陪客松饱经风霜, 却始终——

送客松饱经风霜, 却始终——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在哪里?在对文本的咬文嚼字中, 在对文本的扣词析句中。对于文中黄山松的“奇”, 应层层剥笋式地讲深、讲透, 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形”的奇, “神”的奇, 以感受黄山松“奇”的特点。

三、整体读奇

1. 音乐渲染, 美读奇。

同学们, 这些奇特的松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一首首优美的诗。咱们一起来读读。 (出示, 生配乐朗读)

迎客松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虽然饱经风霜,

却仍然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

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

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

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

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

枝干盘曲,

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

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2. 图文对照, 诵读奇。

(1) 我相信黄山松的奇特和美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里。我们一边看着图, 一边试着背诵。

(2) (一边出示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图片, 一边相应地出示相关的语句。)

(1) 迎客松姿态______, 枝干______, 虽然______, 却仍然______, ______。它有一丛______斜伸出去, 如同______热情地______。

(2) 陪客松______, 如同______, 在陪同______。

(3) 送客松______, ______, 游人把它比作______。它向______, 好像______。

(3) 只出示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图片, 请同学们做小导游, 介绍它们。

设计意图:在充分感受黄山松“奇”的基础上, 以诗的形式让学生读出这份“奇”, 以图文对照的形式, 让他们试着诵读出这份“奇”, 以做小导游的形式, 让他们内化出这份“奇”。

四、想象写奇

1.玉屏楼前的三大名松是具有代表性的, 其实在黄山还有很多奇松, 它们千姿百态。自读第3自然段, 看看还有什么姿态的黄山松。

2.现在我们就亲眼目睹一下这千姿百态的奇松。 (播放一组图片)

3.请同学们拿起笔, 选择其中的一棵树, 展开想象, 也来写一写。

4.交流。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该重视双基的训练。抓住空白, 展开想象, 课内练笔, 读写结合, 让学生在写中感受到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奇”。

五、总结全文, 点出“情有独钟”

黄山的松, 形态如此奇特, 精神令人敬仰, 如此奇特的松, 在泰山能看到吗?在华山能看到吗?在峨眉山能看到吗?不, 只有黄山。这样的松, 黄山独有;这样的奇, 黄山独有;这样的神, 怎能不令人称奇!这样的奇松, 真是让人不得不——情有独钟。想着这样的松, 带着这样的情, 让我们最后再读一次课题吧!

六、布置作业

1. 创意广告词:

关于黄山的奇松, 真是说不尽的美, 道不完的奇。寒假快到了, 旅行社准备开辟“大丰——黄山”的游览线路, 请你为旅游公司设计一个广告词。

篇4:《黄山奇松》课件赏析

涉及学科:小学语文

开发平台:Dreamweaver MX 2004、Flash MX 2004

课件大小:9.83MB

课件网址:http://zyp.flasher123.com/hsqs/index.htm

联系方式:zyp650524@163.com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中心课,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小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视野不够开阔,对黄山奇松的姿态缺乏感性认识。鉴于此,在制作课件时,采用了集图、文、声和像于一体的网络课件。通过声像并茂的画面,使学生视听结合,充分感受形态各异的黄山松,并对黄山松作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件设计

素材准备

jpg图片、swf文件、gif图片、mp3课文朗读和文字材料。

结构布局

导航栏目:

设计思路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他们在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限只有20分钟。而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网络课件以丰富的表现力、充分的资源共享,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

学生进入网站后,“过场页”就首先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继续探究下去的兴趣,如图1所示。

进入站点后,课件设计了导航栏目,学生可很方便地点击进入相关页面进行学习。

在首页,课件显示了课文内容和学习目标,使得学生心中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此学习任务。在此页还设计了一个插件,让学生可以听一听范读。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接触文本语言,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松树之奇,培养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课件设计了“说文解字”页面,先帮学生过阅读关、理解关。课文对三大奇松的描写是重点,因此,课件也必须在此给予学生帮助,以使学生达到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课件给三大松做了相应的网页,在网页中对各松进行赏析,并对各松作了介绍,使得学生对三大松又有了书本外的了解。

小学生的字体还没有定型,往往有很大的变异性,因此还需要日常不时地作指导。因此,我设计了“书写指导”这个页面,目的是让学生能很直观地看到规范字体的书写。

《黄山奇松》是一篇很好的习作范文,在细细品读“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基础上,让学生循着这样的思路,自己也能去练写。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给学生设计了“仿写练习“的页面,如图2所示。

学生点击页面左边相册上的左右箭头可前后翻页,根据相册上各松树的不同姿态,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三大松的写法,在右边的输入框中进行练笔。

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还应有所拓展,因而,我搜集了一些课本外的资料,做成了页面,在“黄山揽胜”页面里设计了:黄山四绝、奇松相册、奇松特征和黄山视频介绍等页面,方便学生浏览阅读。

黄山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誉。我利用网络资源,链接了一个外部现成的视频页面,把它做成了“走进黄山”的页面。在“课外延伸”页面中,链接了一些相关网站,以便让学生对黄山有更多的了解。

“在线作业”是对学生上课学习内容的复习和巩固,一共设计了10题,有填空题、选择题和拖拽题等,如图3所示。

学生根据提示答题,点击“查看答案”按钮可以得知答案的正确与否,在右下角有往下翻页的按钮,答完10题,课件会算出得分,学生对这种形式有极大的兴趣。

“留言簿”则是利用网络的资源,申请了一个现成的Flash留言簿,主要是让学生提问用的,学生好的练笔也可在此展示出来。

课件实现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我用Flash制作了一些swf文件,嵌套到网页中去,让课件与学生产生互动,学生动用了多种器官,学习积极性很高。在网页设计上,我用Photoshop处理了一些黄山风景图片,用它们来做一些网页的背景,烘托了网站的整体气氛。在网页制作上,我讲究页面的美观,如“黄山四绝”页面,就设置了4种不同的颜色对四绝进行烘托。

技巧心得

在网页的结构上,我尽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课件制作时,把网站的网页制作成模板,制作其他各个页面时,就只要调用模板就行了。网站的顶部用一个swf文件,上面写有网站名称,由奇松云海两图合成的背景上,云在飘、光在闪,给人以遐想和美的享受。网站的下部也固定了一个swf文件,这个swf文件采用了一种动态的滚屏效果,里面展示着极具黄山特色的图片,随学生的鼠标移动,滚动的图片还会作出相应的滚动。网站的底部则介绍站长的信息等,如图4所示。

教学反馈

篇5:黄山奇松作文

到了黄山脚下,只见黄山云雾飘渺,带给了人们无限的神秘感。我们坐在有线缆车上山顶。一路上,我看到黄山上树木葱茏,青翠欲滴。尽管是冬天,树木还是像被水洗过一样,绿得极其可爱。到了山顶,第一眼就看到了“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的连理松。连理松又称夫妻松,象征着幸福美满的日子,它是由两颗松树连接生长起来的,所以叫连理松。

走过了两座石桥,我们看到了探海松。探海松又称小迎客松,据说是迎客松的孪生弟弟。探海松生长在悬崖边上,它的树干直向悬崖下伸展,就像在探手伸向深海一样,所以称为探海松。往前走几步就看到了树琴松,树琴松就像一把树琴,一阵风吹过,“哗哗哗”的响声带给人们天籁之音。

再往上走,太阳快落山了,我们见到了黑虎松。瞧,这挺拔的黑虎松还真像一只正朝天怒吼的黑色大老虎。

天黑之前,导游把我们带回了北海宾馆。我们舒舒服服睡了一觉,接着昨天的.路程。

路上,我们看到了龙爪松。龙爪松不是枝干像龙爪,而是它的根部有无数条大大小小的树根紧紧抓住地面,好像龙的爪子而得来的名字。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黄山绝胜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就是大名鼎鼎的迎客松、陪客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生机勃勃,给人巨大的活力。陪客松正对着玉屏楼,如同一个高大挺拔的巨人站在那里,在陪同游客欣赏美丽的黄山风景。我和爸爸妈妈都抱着迎客松和陪客松照了好几张相片呢!

接着我们下山了。在下山的路上,我们见到了蒲团松和团结松。蒲团松好像一把绿色的巨型打伞,所以又称绿伞松;而团结松非常独特,它长着五十六个枝丫,枝丫上面还有一团茂盛的绿叶。那五十六个枝丫不是象征着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吗?所以,它的名字就叫做团结松。

篇6:黄山奇松作文

黄山奇松,以这黄山为父母,以这云海为食物。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画笔般,将这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正因有了这无处不在的黄山松,所以,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降了,泉响了……连平淡无奇的石头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黄山奇松,奇就奇在它的千姿百态。有的黄山松,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有的像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有的像一对恩恩爱爱的夫妻……而立于玉屏峰上的迎客松,则是无数黄山松中的至宝,她雍容端庄,仪态万方,伸出一只手臂欢迎来参观游人。让人看到她就情不自禁的连连叫好。

人们实在是太爱黄山松了,曾经还有人编写了一本《名松谱》,收录了许多黄山松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也难怪徐霞客在游历黄山后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篇7:黄山奇松作文

听导游叔叔说黄山的原名叫“黟山”,因为以前山上有很多黑色的石头,传说轩辕大帝在这练过仙丹,然后成了仙,唐玄宗李隆基也想“上天”,认为“黟山”就代表着轩辕大帝,就把黟山改名为黄山。但是我们到了黄山以后,满眼看到的不是黑色的石头而是黄色的石头,就连那悬崖峭壁也都是黄色的,跟别的山真的很不相同。

到了黄山,我从山脚往上望,山高得一眼望不到顶。山上云雾缭绕,不是成片的松树,就是突兀的巨石。索道上,透过云雾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些山脚小镇和成片的松树。

说到松树,学问可大了呢!许多人把黄山的松树叫作“奇松”,因为它们造型奇特,是黄山“四绝”之首。那些松树有的像凤凰拖地的尾巴,叫“凤尾松”;有的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叫“迎客松”;还有的两棵松树长在一起,叫“连理松”。外婆最喜欢的松树是“杠上开花”:那是一棵松树的枝干上长着另外一棵杂树,外婆赶紧拍下来,说以后打麻将也要杠上开花。要是冬天来,还能看到奇特的雾松,根根松针上都是冰。

篇8:《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能借助文本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具体语言描写, 初步体会虚实结合写法的好处, 并能尝试使用这一表达方法介绍其他的松树。

3.感受黄山松的奇美, 培养审美情趣, 激发对黄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品读描写三大名松的相关语段, 体会文本独特的表现特色,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

潇洒挺秀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绿色巨人

饱经风霜姿态独特枝干盘曲天然盆景

郁郁苍苍千姿百态充满生机形似孔雀

2.这几组词语都跟黄山松有关, 请任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黄山奇松留给你的印象。

【设计意图:四字词语的运用, 可以说是本课语言的一大特色。将这一类词语进行梳理、归类, 并结合课文内容, 创设语用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表达, 积累并内化语言。】

二、品三大名松, 悟表达之妙

1. 潜心默读第二自然段中描写三大名松的语句, 画出描写黄山松姿态奇的语句, 并写写体会, 然后小组交流, 分享阅读体会。

2.抓关键词, 品味黄山松的“奇”。

(1) 理解词语“遒劲”与“盘曲”, 分别体会迎客松的姿态优美与送客松的姿态独特。

师:“遒劲”是什么意思? (雄健有力) 这是迎客松枝干的特点。文中还写到谁的枝干? (送客松)

理解“盘曲” (曲折、环绕) 。可采用简笔画或展示送客松图片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师:通过把这两个重点词语放在一起对比着学习, 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黄山松枝干各不相同, 各有特点, 奇特而美丽。)

小结:同样是写松树的枝干, 一个“遒劲”、一个“盘曲”就写出了它们不同的特点, 让我们体会到两种不同的美丽, 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

【设计意图:有些词语是要在前后联系中加深理解的。“遒劲”与“盘曲”分别写出了迎客松与送客松枝干不同的奇特与美丽, 将两个词语放在一起对比着学习, 使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以习得解词的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理解词语“饱经风霜”, 体会黄山松的生命力顽强。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 (指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指导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 挖掘“饱经风霜”一词的内涵, 进一步体会黄山松经历的“风霜”与“磨难”。

课件出示“饱经风霜”的松树图片, 教师补充介绍。

师:此时, 你看到了一棵棵怎样的松树? (顽强不屈、无所畏惧、慷慨潇洒……)

小结:这是多么神奇的松树呀!难怪书上说——— (引读) “如今, 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 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读出赞美之情。

3.抓重点句, 感悟黄山松的“奇”。

出示描写黄山松姿态奇特的三处重点句子,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好客”“陪同”“长长的手臂”“依依不舍”等词语想象体会三大名松姿态的独特与奇丽。

4.思考比较, 领悟体会“虚实结合”的表现特色。

(1) 思考:作者对三大名松的描写, 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2) 引导学生理解“虚实结合”的表现特色。

师:两个“如同”与一个“好像”前面的语句分别是对三大名松姿态的实写, 后面的语句是写作者的联想即虚写。这样由实写到虚写的表达方法, 我们一般称之为“虚实结合” (板书:虚实结合) 。

师:如果把想象的部分去掉, 你有什么感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引导学生感受人们对黄山松寄予的美好情感, 比较体会虚实结合写法的好处。)

(3) 配乐有感情朗读, 进一步体会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言意兼得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的目标追求。通过“作者对三大名松的描写, 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的引导, 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揣摩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 探寻语言文字的秘妙上, 使学生亲历语言实践的机会, 真正获得言语技能的提升。】

5.积累背诵, 为语言表达奠定基础。

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思考:三大名松的描写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招待客人的礼仪顺序, 应该是先迎客, 再陪客, 最后送客。这样的顺序既清晰, 又符合记忆规律, 简单易背。)

【设计意图:第二自然段语言优美, 写法精妙, 值得学生将其作为语言典范吸纳存储。在学生初步领悟到表达方法之后, 再指导学生按照“招待客人的礼仪顺序”来背诵, 活化了背诵内容, 使原本枯燥的背诵变得充满情趣。这样的背诵设计, 使学生习得了背诵的方法, 降低了背诵的难度, 提高了背诵的效率。】

三、赏松之千姿, 练表达能力

过渡:黄山松千姿百态, 争奇竞秀, 还会有哪些姿态呢?齐读第三自然段。

1.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式交流黄山松的其他姿态。

师:文中“或”是什么意思呢? (有的) 你能从这段文字中找到解释吗?既然意思一样, 把“或”直接换成“有的”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再读原句, 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简洁、凝练。)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读出语言的简洁美、凝练美, 读出排比句的变化美。

2.抓省略号, 想象补白。

(1) 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表示黄山松真的千姿百态, 说也说不完。)

(2) 课前你还搜集到哪些奇松?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

(3) 全班汇报交流。组织学生欣赏千姿百态的黄山松图片。

3.读写结合, 练习表达。

(1) 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介绍三大名松的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 任选一种松来写一写。如有兴趣, 还可以给它取个名字。比一比, 看谁写得最生动、最形象。

(课件出示千姿百态的黄山松图片, 并配上音乐。学生自由创作。)

(2) 展示学生作品, 教师评价指导。

(3) 把仿写的句子放到课文中读一读, 进一步体会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奇妙无穷。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让学生充分利用该段的省略号进行想象补白, 尝试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介绍一种松树, 注重语言的习得与运用, 使学生经历了“认知—实践—运用”的学习过程, 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 升华情感。

师:正因为有这些黄山松, 才使黄山的景美了、山活了, 连山石也有了灵气。难怪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发出这样的赞叹:“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2.作业超市。

(1) 读一读赞美黄山的名篇佳作。

(2) 写一写———学习课文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 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

(3) 玩一玩———跟随父母去登黄山, 尽享黄山美景。

篇9:黄山奇松作文

那时正值冬日里,天很冷,没有阳光。我们从山脚,坐着缆车上到山顶去,边观山,边观松。

缆车很平稳,远处卷来的风毫不留情地打着我的脸,刮地我生疼。我用手捂住脸向下看去。

那是极陡的坡,就像一个佝偻着的人正想挺直腰板。坡上满是大块的岩石,嵌在土中,宝石一般。岩间苍松耸立,一棵棵高大的松树扎准了岩石间、细缝中的一丁一点土源,分布在山上四周,零星,却也不少。

我凝视着那一株株挺立的松树——耸立在峭壁岩间,显得又是孤单又傲然,仿佛是以王者的姿态对待一切。那树分明是长在陡峭的山坡上,却又是那么自然,那么随意地立着。粗壮的枝干往上,再往上,便开始分散枝丫,纵横交错的树枝显得有些凌乱,大把大把的细松针就挂在枝上。

松树或歪或斜,或纵或横地立在山间,优雅又随性。是什么让它能够如此轻易地挺立山间呢?——是根,是那生命的源头。松的根从少少的一丁点的土中扎下,为生命努力着,将自己牵得更深,引得更远。冲破一层层岩石与硬土,为了生的希望去追寻广阔的新天地。没有人知道它会延伸到哪里,会有多远,多长,它只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奋斗!

因为根,松可以自由生长,因为根,松可以傲立风中!

面对这般的松,我不禁呆呆地愣住了。良久,发出感叹:这不就是我们的人生么?一生朝着一个目标去执着,去奋斗,去拼搏!一路上也许会有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努力着,最后总会成功!

篇10:黄山奇松作文

暑假的一天,阳光明媚。我们从黄山脚下坐大巴来到了慈光阁索道站,坐缆车前往玉屏楼索道站。路上,我看见了成千上万的松树,都长得郁郁葱葱、高大挺拔。到了玉屏楼索道站,我们走了一段路,弛名中外的迎客松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它长在悬崖峭壁上,高10米左右,枝繁叶茂。它伸出强劲有力的“双手”,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它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友善好客的象征,是珍奇无比的国之瑰宝。

接着,我们经过了一段艰苦的路程,来到了北海的梦笔生花的景点。只见一座又高又大的山峰,山尖长了一棵松树。那座山就像一枝笔,那棵松树就像一朵花在“笔”上。它的由来是这样的:唐代诗人李白来到此地,他想起小时候做的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笔开了一朵花,跟这里的景点正好相似,因而得名。“梦笔生花“用来比喻希望自己写的文章更有文采。

前往始信峰的路上,最有意义的松树是团结松。它傲然耸立,有五十六个树叉,象片着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有一句话说得好: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我还看见了雨伞松,龙爪松、黑虎松、大王松、连理松、破石松、卧龙松、探海松等奇松。

篇11:黄山奇松作文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无疑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在黄山的奇松中,最为著名、美丽的黄山十大松!每当游人们观赏到这十大松后,都情不自禁的啧啧赞叹!而最令我震撼便是那虎气勃勃的黑虎松,宏伟壮观的卧龙松与妖娆妩媚的孔雀松。

黑虎松在夜晚时观赏。因为没有阳光的原因,所以会看到千万只黑虎伏在树干、树枝上的景象,令人不寒而栗!它的姿态十分宏伟,树干又高又粗,树枝遒劲有力,树冠稀稀落落。从远处看如同黑虎的老窝!

卧龙松真是验证了名副其实这个词语。卧龙松的姿态十分的壮丽,它的树干十分壮观、粗糙,树枝又长又粗,就如同那一只大龙的爪子。因为树冠上的叶子十分茂密,从远处看就像看到了一只史前巨兽,让人望而生畏!

孔雀松姿态十分的美丽!它的树干又细又长,犹如一只孔雀的头颅。它的树枝长长的,如同孔雀蓝绿色的羽翼!

篇12:写黄山奇松的作文

黄山松,姿态坚韧傲然,美丽奇特,拥有着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它以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傲立于世间。

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

盼客松,从天都新道“天地一线”回首,遇见此松。它伸展巨臂,姿态很像玉屏峰前的迎客松,似在盼望游客登临,故名“盼客松”。但长期僻居深山,寂寞千百年,自天都新道开通后才展现风采。今人有诗赞曰:“古松旷劫守深山,盛世而今路始盘。盼到天明终有客,愿将青翠献人间。”

探海松(十大名松之一)根扎悬崖,侧枝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海,戏搅浮云。树龄约5。

迎客松(十大名松之一),黄山奇松之首。破石而生,寿逾千年,姿态苍劲,枝叶平展如盖,两大侧枝横空斜出,似展臂迎客,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

黑虎松(十大名松之一),传说狮子林有一高僧入定时,见一黑虎卧于松顶,后寻黑虎不见,只见古松高大苍劲,干枝气势雄伟,虎气凛凛,故名为黑虎松。该松枝稠叶密,遮天闭日,覆盖面积约百余平方米。树高8米,树龄约450年。

团结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棵古松铁根盘结,侧干众多,团团簇簇,围抱生长,象征着民族团结。曾有人数过,这些枝枝杈杈刚好是56棵,正谋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6个民族大团结的寓意。

小松也傲然

石缝也可以生长,不屈不挠。

竖琴松(十大名松之一)

篇13:黄山奇松小学生作文350字

卧龙松栩栩如生,如同一条张牙舞爪、形象逼真的卧龙。它首尾分明,,活灵活现,好像正在等待时机,飞上那一碧如洗的蓝天。游人见到了它,忍不住拿出照相机给它拍照留影。

连理松有趣极了。同一个根长出了两棵松,有如一对相亲相爱的亲密爱人,整天形影不离地在一起。“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就是连理松名字的由来吧。一对对情侣见了它,纷纷和它合影,希望能像连理松一样永不分离。

篇14:黄山奇松[范文]

第五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内容:

第五单元课文是一组写景的美文。

《黄山奇松》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黄果树瀑布》体会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瀑布,各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与美妙。《莫高窟》重点也应放在作者的表达上,就如课后作业第四题一样,要求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

《习作五》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材画了四幅图,主要是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内在的感受。练习五中语文与生活要把句子写具体,其实,这样的练习应该提前。

诵读与积累是一首小诗,让学生学会朗诵。设计一条公益用语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电视、广播中去发现公益用语,然后再设计。

单元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5.要有顺序地去观察动物,观察中要善于捕捉到动物的外形和动作的特点;练习写好过渡句。单元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表达的效果。教学难点:感悟描写景物的表达方式和修辞。课时安排 :

教学内容

课时

《黄山奇松 》 2 《黄果树瀑布》 2 《莫高窟》 3 《习作五》 2 练习五 2 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5)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 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时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哪些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

2.板书:黄山奇松

3.据题质疑:黄山松奇在哪儿?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读后检测交流

4.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5.小结:黄山松非常奇特,那就让我们再读课文,细细地去感受一下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开始)

2.交流,看“四绝”图。

“奇松”——松树在悬崖上争奇;“怪石”——怪石在山峰上矗立;“云海”——云海在峰壑中弥漫;“温泉”——温泉四季常暖。

3.人们对黄山奇松特别有感情,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出示卡片“情有独钟”,什么意思?

4.人们为什么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指名读第二句话,评议,把“处处”、“潇洒”、“挺秀”这几个词读好,齐读。

第二课时(56)

课时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3.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4.思考: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

5.指导朗读,说说体会。

三、升化情感。

1.教师范读第三节

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

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齐读)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6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教学反思22:

《黄山奇松》写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

篇15:黄山奇松(范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开始)

出示: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

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2、交流,看“四绝”图。

师:“奇松”——松树在悬崖上争奇;“怪石”——怪石在山峰上矗立;“云海”——云海在峰壑中弥漫;“温泉”——温泉四季常暖。大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这就是黄山“四绝”。

3、在人们向往的“四绝”中,最钟情的是其中的奇松。人们对黄山奇松特别有感情,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情有独钟),什么意思?(特别偏爱、感情专一)读词,把带有“情有独钟”的这句句子读好它。

4、人们为什么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指名读第二句话,评议,把“处处”、“潇洒”、“挺秀”这几个词读好,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奇松,好吗?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

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三大名松的名称。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指名说,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黄山是“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奇在哪里呢?自己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体会,“奇在何处”可以圈圈画画? 迎客松:

1、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迎客松的“奇”?交流

2、出示迎客松的图片和句子

A、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边看迎客松的图片边适当引导,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重点欣赏:枝干遒劲、郁郁苍苍、饱经风霜

B、是啊!这棵迎客松屹立在黄山上已经一千多年了,虽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的考验,但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是一棵多么——的松树啊!你能把它读好吗? C、学生练读——指名读——赛读——评读——齐读

3、你还从哪里体会到迎客松的“奇”?

4、学生读第二句句子。

A、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像)

B、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 的想象力更丰富,你看,它正在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热情地说欢迎词,并加上动作)

C、喜欢迎客松的同学一齐站起来(停顿)伸出你热情的手臂,大声地说:“各位宾客,欢迎你们!”

D、读好句子。把迎客松的热情、好客读出来。

5、是的,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

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

6、请一位同学完整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语句,老师给你配上音乐。大家先练一练,体会体会。谁来试一试?

过渡:听你们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

陪客松

1、(出示课件:陪客松图片)现在,请你一边欣赏陪客松的图片,一边美美地多读课文,看看陪客松“奇”在哪里呢?指名读。

2、为什么说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呢?(看图,这是——旁边是——为什么称它是绿色的巨人呢?说说你的体会,相机指导朗读,读出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送客松

1、(课件)瞧,这就是送客松,它“奇”在何处呢?

2、指名交流,你读懂了哪些词语?

重点欣赏枝干蟠曲(枝干弯弯曲曲,这就是蟠曲)、天然盆景(没经人工修饰,天然形成的,正因为它的枝干蟠曲,所以人们把它们比作天然盆景)、依依不舍

3、朗读指导:送客松正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你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吗?

总结三松

1、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形态奇美,神韵非凡。让我们完整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配乐朗读第二段)

2、这三大名松写得真美,请你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名松,将它背出来,把它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学生练背)

3、练说:认识了这三大名松,同学们想亲自去黄山看一看吗?这不,机会来了:(1)(PPT出示:争当小导游“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工作委员会最近招聘导游,条件是:讲普通话,口才好,必须将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绍到位,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出示导语: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黄山旅游,现在你们看到的是:。学生准备一分钟,可只介绍一棵松,导语也可自己设计。(PPT设计超链接,学生介绍的同时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其实,黄山松何止这三大名松,它们星罗棋布,争奇竞秀,它们或——,或——,或——;或——,或——,或——;它们有的——,有的——。黄山奇松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更加——。黄山奇松真是——

(板书:千姿百态)。

2、瞧它们向我们走来了。(播放各种松树的图片)

3、想象说话:PPT出示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状如。

4、小结:同学观察认真,讲得到位,听得仔细,让我们把对黄山松的赞美,把它们的千姿百态读出来。齐读第三段。

五、总结全文

1、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黄山奇松,(指着板书)你看,多有礼貌的黄山松啊,客人来了,他们迎客、陪客、送客,难怪人们对它情有独钟。

2、黄山奇松,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奇而奇得绝,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难怪徐霞客会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3、学写广告词 长假快到了,太仓的教育旅行社准备开辟“黄山三日游”的游览线路,请你代写一句广告词。

六、作业设计:

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2、今天我们感受了黄山奇松的奇特,大家能不能选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松树,把它画出来。

3、上网,提供学习网站。板书:

迎客松 枝干遒劲

千姿黄山奇松 陪客松 如同巨人

上一篇:爱树护林倡议书下一篇:中心小学校长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