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支架置入后的护理

2024-04-14

肠道支架置入后的护理(精选8篇)

篇1:肠道支架置入后的护理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个案护理

泌尿外科 隋晓丽

一,护理评估 1,患者的一般情况

姓名:罗燕 民族:汉 性别:女 婚姻:已婚 年龄:43岁 文化程度:初中

职业:务农 入院时间:2015年5月31日 2,健康史

现病史:患者自诉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腰背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像会阴部放射,伴恶心呕吐,为为内容物:伴寒战发热,热峰不详,无尿急,尿频,尿痛,无肉眼血尿,无腹胀腹泻,无头晕呼吸困难,于云浮市中医院诊断为左肾盂结石,予止痛对症治疗,疼痛缓解。今再次出现左侧腰痛,性质同前,到我院急诊就诊,完善B超检查提示“左肾盂结石并左肾积液”,予止痛对症治疗后拟“左肾盂结石并左肾积液”收入我科。入院后于2015年6月12日在腰硬联合麻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左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术中顺利,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尿液颜色由淡红色变为淡黄色,于2015年6月17日出院。

既往史:无肝炎,结核疟疾病史,无高血压、心脏病史无手、术外伤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无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无牧区,矿山、高氟区、低碘区居住史,无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有毒性物质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史,无传染病接触史,无食生鱼史。月经史:初潮13岁,3-5/30天,末次月经2015年5月25日,月经量中等,无痛经史。婚育史:已婚已育,配偶健在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3,身体状况 T:37°C , P:62次/分,R:18次/分,BP:126/69mmHg。神志清楚,精神尚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听诊无殊。腹平坦,下腹扪及胀大膀胱,轻压痛,其他部位无压痛,未及肿块。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下肢无水肿,双肾区未见异常膨隆,双肾未触及,左肾区扣痛,双侧输尿管形成体表投影压痛点无压痛,膀胱区未见异常隆起,无压痛,浊音界未引出,尿道外口未见异常分泌物。二,护理诊断

1,2,疼痛----与手术创伤,放置输尿管支架有关。

焦虑与恐惧----与环境改变,留置双J管支架管及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3,4,5,有管道脱落的危险------与放置肾造瘘管、双J管、尿管有关 有压疮的危险-------与术后伤口疼痛、活动受限有关 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尿路刺激征,尿液反流----双J 管放置位置不当或双J 管下移致膀胱内导管过长刺激膀胱三角区或后尿道导致平滑肌痉挛所致。

6,知识缺乏----缺乏此疾病相关知识。

三,护理目标

1,病人疼痛得到缓解或有效控制疼痛,自诉疼痛减轻 2,焦虑情绪组建缓解,恐惧感减轻

3,住院其间无发生管道脱落 4,患者及家属能掌握压疮预防措施,无发生压疮

5,病人病情变化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尿液颜色有淡红色变为淡黄色,未发生感染。

6,病人能够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四,护理措施

1,疼痛:每天评估疼痛程度,给予对症治疗;

指导病者通过放松心情,看电视,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

2,焦虑与恐惧: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及护士;

多与病人沟通,了解引起焦虑及恐慌的原因; 和病人家属讲解手术详情,增加患者的手术认知。

3,有管道脱落的危险

加强管道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管道通畅,避免管道扭曲折叠、牵拉,尿袋低于导尿管出口水平,及时倾倒尿液。保持引流管足够的长度:协助病人翻身时,动作要轻柔。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形状、量。定时巡视患者,观察管道有无脱落,伤口处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床头悬挂警示标识:落实防脱管的措施,做好床边交接班。4,有发生压疮的危险

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 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 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做好生活护理 加强交接班,密切观察皮肤的情况

5,有出血,感染的危险:

术后要注意尿液颜色及尿量的变化。在出血期间, 应适当减少活动, 多饮水, 若患者突然出现鲜红色尿液或肾区胀痛等症状时, 应及时报告医师检查;

嘱病者每日饮水2500—3000ML,每天及时排尿,勿憋尿,防止液反流,及尿路感染。

6,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加强患者 的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起居、饮食及活动, 不做 四肢及腰部同时伸展动作, 不做突然下蹲及重体力劳动。指导 家长不要让小儿打闹及剧烈跑动, 防止双J 管滑脱或上下移动。指导患者对尿色、尿量变化的观察并定期复诊按时拔管, 发现 异常及时就诊。对于结石手术患者, 指导其注意调节尿液酸碱 度并多饮水, 防止尿盐沉积再形成结石或阻塞双J 管。

五,护理评价

1,病人疼痛得到缓解或有效控制疼痛,自诉疼痛减轻

2,焦虑情绪逐渐缓解,恐惧感减轻 3,住院其间患者管道无发生脱落

4,患者及家属能够掌握压疮预防措施,无发生压疮 5,病人病情变化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未发生感染 6,病人能够掌握疾病相关知识。

篇2:肠道支架置入后的护理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狭窄

健康网讯:

篇3: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研究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护理的有效性,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5例行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 包括男35例、女20例, 55例患者全都采用数字减, 影脑血管造影 (DSA) 法来评价治疗效果, 其中30例颈动脉狭窄, 25例椎动脉狭窄。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其医疗费用较高, 加上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病情变化情况的忧虑, 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 所以在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应用之前, 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使患者能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治疗, 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可以对患者术前3 d服用75 mg/d的氯吡格雷或300 mg/d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保守治疗。术前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以保证患者良好睡眠。手术前1 d, 常规备皮, 行碘过敏测试。术前6 h禁饮食。

1.2.2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过程中, 患者平卧有助于治疗, 可帮助患者加快康复速度, 穿刺部位的处理是术中护理的重中之重, 需认真对待, 按压穿刺点20~30 min并用绷带包扎24 h可有效的保证护理效果, 避免患者伤口疼痛;手术侧下肢的护理是护理工作中较为难处理的部分, 要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范执行, 需用1 kg盐袋进行压迫6 h, 用约束带制动24 h来确保手术侧下肢的护理。临床护理时, 要时刻观察患者的情况, 特别注意刺穿部位的异象, 如有出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及渗血等现象要紧急处理。患者术后身体比较脆弱, 要尽量避免一些腹压动作以防伤口出血, 患者需补充足够的营养和饮水量 (需在术后6~8 h饮用1000~2000 m L) 。让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来面对治疗, 从自身方面增加治疗成功率, 不习惯或不能自行床上排尿者, 一定要按照医嘱导尿。

1.2.3 术后护理:术后的护理是护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它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并解决疑难问题:第一类问题是出血, 它是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 需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测, 包括血尿、皮下血肿, 皮肤黏膜瘀斑及有无牙龈出血等情况, 要做好一切准备和监测工作。在我科进行治疗的55例患者中, 有1例出现该类症状, 但在我院医师的积极治疗后, 最终治愈。第二类是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 该病会使患者出现颅内血管堵塞症状, 如出现有伸舌偏侧、言语模糊, 甚至昏迷等情况, 应立即通知医师处理。由于该类病症对患者的影响最为严重,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肝素化和肝素持续灌注, 以此来降低发病率, 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该类病的监测、治疗, 提高治疗率。第三类为脑血管痉挛, 当患者在术后出现头晕、肢体无力、头晕及麻木等症状时, 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支架对血管壁刺激引起患者脑血管痉挛、神经紧张造成的, 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舒缓神经, 同时按医嘱准确静注尼莫同。第四类是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它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类, 难以预防, 需进行良好的术中护理。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可使患者出现脑水肿、头痛等情况, 要严格观察患者的脑血管状态、血流量、血压及心率变化等情况, 在我院良好的护理下, 55例患者中无一例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2 结果

5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 所有患者治疗成功率高达100%, 经过脑动脉支架置入术及术前术后的护理, 患者血管腔均有明显扩大, 仅有3例并发症出现, 经过术后在我院护理及出院后的调理后, 全部康复, 术后无短暂性脑缺血 (TIA) 复发。

3 讨论

脑血管病作为一种高病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 发病率也不断上升, 缺血性卒中占到74%~87%[2]。近年来支架置入术的发展为该类疾病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各类并发症如脑出血、低灌注、高灌注、血栓形成等问题仍围绕着我们, 目前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问题仍阻碍着该技术的发展[3]。目前而言, 脑动脉狭窄直接置入术的护理是治疗该病的强力助手且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 脑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护理伴随着其显著效果, 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大医院, 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福音和保障。

本研究中, 对患者实行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处理, 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说明良好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证, 对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围术期护理是非常必要的。综上所述, 支架置入术需要良好的护理配合, 围术期的良好护理对治疗脑动脉狭窄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目的 归纳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神经内科55例脑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全过程。结果55例患者成功支架置入术后, 治疗率有效率高达100%, 但有3例发生并发症, 在我院及时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 支架置入术需要良好的护理配合, 围术期的良好护理对治疗脑动脉狭窄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护理

参考文献

[1]闫宝军, 刘佳.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术中的配合和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 (8) :1303-1304.

[2]秦鹏, 凌云.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 (10) :74-76.

篇4: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的护理

【关键词】食管支架术;食管狭窄;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41-01

临床资料:30例均为食管癌及食管贲门癌所致食管狭窄、食管瘘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41~86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患者术前均无严重 心律失常 ,血压高者行药物控制,无呕血黑便。30例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支架膨胀良好,造影剂通过顺利。置入后患者进食明显改善,营养状况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提高。

1术后的一般护理

1.1置入支架回病房后的卧位一般无特殊要求,如为贲门处置支架,进食水后应取半卧位或坐位,片刻后再取平卧位,以防食物返流。

1.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病人是否有恶心,呕吐,口腔唾液及大便颜色,了解有无食管内出血或支架脱落现象,应急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术后当日遵医嘱给予食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止痛。

1.3术后应鼓励病人进食,先进少量流食,逐渐改为普食,少量多餐,进食的温度要适宜,避免过冷过热,以免引起支架变形移位。

1.4术后活动不宜过猛,如下蹲起床时动作应缓慢,不要突然用力,以免引起不适。

2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1不适感支架放置1周内,可能会有轻度不适,如疼痛、恶心、呕吐等,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注意呕吐物的颜色和量,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对症处理。

2.2 出血支架术后均有局部黏膜少量渗血,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脉搏。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予相应的治疗护理。本组无一例出现呕血、黑便的现象。

2.3支架移位和胶落是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为食管的节律性蠕动及支架和食管嵌合不佳所致,除操作者要选择合适的支架处,护士还要向病人做好饮食指导:(1)术后饮食忌过冷过热,因支架为镍钛记忆合金制成,遇冷遇热易引起变形。(2)术后忌进食过急或暴饮暴食,一旦发生移位或脱落应重新安置。

2.4支架置入术后的再狭窄置入支架后应教会病人日常生活中注意进食顺利程度的变化,如有再狭窄可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因为支架置入后可以改善进食状况,使进食顺利,但并不能阻止肿瘤生长,所以配合内外放疗,全身化疗效果会更佳。

2.5食物嵌塞为防止此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须对病人进行详细的饮食指导,嘱其禁食粗纤维、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及难以嚼烂的食物,进食应细嚼慢咽。

2.6肺部并发症老年患者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功能低下,术后疼痛、虚弱致咳痰无力。医务人员鼓励并协助患者自行翻身,每1~2 h鼓励患者深呼吸,促使肺膨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缺氧征兆。如发现体温升高、呼吸浅快、发绀、呼吸音减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2.7 反流性食管炎多见于长期放置的患者。由于支架的放入,食管的蠕动力下降所致。症状以胸后疼痛、烧灼感及返酸为主。提示患者注意餐后保持直立,避免过度负重,抬高床头。避免高脂肪、高酸饮食,限制咖啡因、巧克力、酸辣、番茄和柑橘类食品,睡前3 h避免进食。给予止酸、增加胃动力等对症处理。本组有3例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经过治疗和护理,1周后症状消失。

3心理护理

如患者有不适,应耐心地向病人讲解产生不适的原因,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

4 出院指导

应告诉患者及家属易发生的并发症,强调患者要注意营养和饮食的调理,避免进过冷、过硬的食物及一次吞入较多食物,嘱少量多餐, 细嚼慢咽等,交待患者定期复诊随。

5讨论

篇5: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食管癌患者29例, 其中男22例, 女7例;年龄49~83岁, 中位年龄66.8岁。均经胃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确诊为食管癌, 均为食管中、重度狭窄。全部病灶上端距门齿>20cm, 病变范围3~10cm。病灶分布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22例、中下段5例。其中Ⅰ级吞咽困难能进软食4例;Ⅱ级吞咽困难能进半流质10例;Ⅲ级吞咽困难只能进流质14例;Ⅳ级吞咽困难完全不能进食1例。

1.2 方法

胃镜能通过狭窄部位者, 则观察其狭窄程度和病变长度, 确定长度适宜的支架。胃镜不能通过狭窄部位者, 则用扩张器先行扩张, 使胃镜能通过食管腔。计算病灶两端距门齿的距离, 选择长度超出病灶长度4cm的支架, 压缩后装入支架置入器, 沿活检口插入导丝到达胃腔, 退出胃镜。然后在导丝引导下将置入器送入食管, 将支架置入器上缘的标记固定于病变狭窄上缘2cm处, 固定内套管, 缓慢拉回外套管释放食管支架。食管支架自动膨胀并固定。要求食管支架两端超过狭窄病灶部位2cm。退出导丝和食管支架置入器。再次插入胃镜, 观察食管支架的位置及近远端的情况, 据具体情况调整支架位置。

1.3 结果

29例患者食管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 成功率达100.0%。均能经口正常进食, 术后定期随访, 29例患者平均生存期25周, 3个月生存率达93.7% (27/29) ;0.5年生存率为51.7% (15/29) ;支架置入后未发生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食管癌患者常产生恐惧、焦虑、怀疑、否认、愤怒、沮丧、认可及依赖等复杂的心理问题, 迫切希望早日治疗, 恢复进食[3]。所以, 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建立融洽、互信的护患关系, 讲解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意义和手术步骤及配合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2.1.2 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 确定患者有食管支架置入术的适应证, 而无绝对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技术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风险和意外, 让患者及家属真正知晓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优势, 愉快签署手术同意书, 并积极配合治疗。术前还应加强营养, 能进食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少食多餐。食管严重梗阻不能进食者, 可给予胃肠外营养、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等。保持口腔清洁, 进食后用1%~3%过氧化氢漱口液漱口, 必要时进行口腔护理, 防止出现口腔炎、口臭。同时防止细菌随唾液进入食管, 造成病变狭窄部位感染, 甚至全身感染。

2.2 术中护理

松开患者衣领及腰带, 取下活动义齿, 取左侧卧位, 下肢弯曲, 口中放置牙垫。鼻导管氧气吸入, 氧气流量为3~5L/min, 持续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并作好记录。静脉麻醉成功后插入胃镜,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 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和麻醉医师及时处理, 并配合医师置入食管支架。支架置入时有可能引起误吸, 注意保持患者头部位置不动, 牙垫不可脱落。

2.3 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脉搏、血压情况, 设专人护理, 患者未清醒时, 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除口腔、咽喉部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持续心电监护, 氧气吸入3~5L/min, 直至患者完全清醒。

2.3.2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3.2.1 胸骨后疼痛及异物感:

多数患者术后会出现胸骨后疼痛及异物感, 是由于支架膨胀致局部黏膜水肿或压迫所致, 一般3~7d后可自行缓解。若疼痛严重, 可适当给予止痛药物, 嘱患者取半坐卧位, 给予精神安慰, 分散其注意力。

2.3.2.2 出血: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和生命体征变化、出血量、颜色及性质变化。如患者大量呕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需及时通知医师进行紧急处理。

2.3.2.3 胃、食管反流:

表现为恶心、泛酸、胸骨后疼痛和烧灼感, 嘱患者餐后半坐卧位, 睡觉时高枕卧位, 并给予胃动力药治疗。

2.3.2.4 支架移位脱落:

术后禁食、禁饮2h, 鼓励患者饮少量温开水 (40~50℃) , 使支架扩张达到最佳状态, 忌饮冷水, 以防支架收缩、变形导致移位脱落。避免患者头颈部过度晃动、伸展及屈曲胸腹部;避免剧烈咳嗽和呕吐。支架置入后定期复查, 一旦发现支架移位和脱落, 应重新安装。

2.3.2.5 食物嵌塞:

食管支架置入后当天即可进食, 应从流质→半流质→软食, 循序渐进, 少食多餐, 细嚼慢咽。忌食黏性食物, 如糯米、土豆类食物。服药时片剂应研细, 胶囊应去壳。用餐后及时饮水, 冲洗残留在支架上的食物。一旦发生食物钳塞, 可在胃镜下冲洗或取出食物团块, 保持食管支架通畅。

2.3.2.6 穿孔:

患者出现饮水呛咳, 伴有气促、突发剧烈胸痛, 疑为穿孔, 一旦发生穿孔, 应紧急处理, 必要时手术治疗。

2.3.2.7 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

在选择支架时应尽量选择长度超过病变范围上下2cm的全覆膜支架, 这样可尽量延缓肿瘤生长速度, 避免再狭窄的发生。

2.4 出院指导

鼓励患者进食, 加强营养, 避免进食过冷、过硬、粗糙、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少食多餐, 细嚼慢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忌酒, 据体力状况适当户外活动, 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 保健操等, 避免做大幅度转身、弯腰等运动, 定期随访和复查食管癌患者置入支架后应配合放疗、化疗, 治疗原发病。若出现呛咳、进食困难、黑便等, 应及时返院复查、处置。

3小结

食管支架置入后, 患者吞咽困难明显缓解, 进食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全身情况明显改善, 显著提高了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该项技术操作简单, 定位准确, 创伤小, 效果好。为确保患者安全, 术前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充分评估, 备有积极有效的抢救预案。正确、高质量的护理和饮食指导对食管支架置入的成功、确保食管支架的近期及远期效果,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伟, 朱海杭, 张旭东.内镜下金属带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气管瘘[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 22 (3) :202-203.

[2]徐怀阳, 陆善华, 赵华, 等.自膨式金属加膜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和食管气管瘘[J].微创论坛, 2011, 6 (6) :33-36.

篇6:肠道支架置入后的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以脑梗死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以上,颈内动脉或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应之一。脑血管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是经皮肤股动脉穿刺,在全身肝素化的条件下,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开展的一项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方法,该方法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唯一“金标准”。但该方法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术后充分观察及护理尤其重要。近年来,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以其创少、痛苦少、易于被病人接受,至今已成为治疗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狭窄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1],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规范的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共施行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53例,均取得较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3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46~78岁,平均(62±16)岁,均为大脑中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以上。临床表现为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例,顽固性头晕3例,多发性脑梗死5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对症施护,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与治疗的知识。如支架置入术的必要性、支架的性能及操作方法、手术所需时间,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保持良好心态,。医护人员注意与患者交流的态度、技巧,积极倾听患者的主诉,使患者得到足够的信息,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主动配合治疗[2]。

2.2 术前护理:

2.2.1 术前碘过敏试验、青霉素皮试、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备皮。嘱患者充分休息与睡眠、术前更衣、禁食禁水12h。术前30min遵医嘱给予地西泮10mg或苯巴比妥0.1g肌肉注射,并在手术对侧肢体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以保证术中及时用药。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安放导尿管。夜间睡眠障碍者可给予镇静剂。

2.2.2 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做好心电图、胸片、TCD、3大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功能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监测血压变化,控制血压、血糖及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做好术前体位训练,手术体位采取平卧位,手术时要求患者身体保持不动,否则会影响成像的清晰度,术后术侧肢体应伸直制动24h。护士向患者讲解卧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预习床上排便、术后咳嗽,嘱患者术后排便时用手紧压伤口,避免腹压增大,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2.3 术后护理

2.3.1 术后麻醉清醒,在医生的陪同下回病房,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心电监护的变化。术侧肢体制动24h,绝对卧床休息。术后将125000u肝素钠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20ml/h静滴,术后4 h暂停,6 h协助医生拔除血管鞘,拔鞘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有关,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拔管后局部伤口垂直压迫15-30min,再用血管压迫器压迫止血6-8h,术侧肢体制动12-24 h,严密观察下肢供血情况。全麻复苏后6 h无不适者,开始进水和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2.3.2 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1)出血:支架置入术中用了大量肝素,且术后仍需抗凝治疗,对患者的出凝血功能有较大影响,术后可能发生不同部位的出血,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及口腔、牙龈出血情况及大便颜色,穿刺局部有无渗血、血肿及全身情况。本组1例病人在术后第2天出现穿刺口渗血,予沙袋加压包扎,并密切注意渗血情况及有无出现血肿,术后第3天渗血停止。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发生,如出现意识改变、头痛、呕吐,应警惕有无顱内出血,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密切观察血压的波动。控制血压在100-120/60-80之间。 (2)预防血管栓塞:严密观察是避免发生血管栓塞的关键[3],手术后密切观察穿刺肢体皮肤颜色、温度,对比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对称及肢体灵活度。并被动按摩肢体以加快血流速度,促进血液循环。绷带拆除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免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本组无1例发生血管栓塞。 (3)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由于动脉突然扩张,颅内血流量明显增多,可导致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癫痫、意识障碍等。因此需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及时控制血压。(4)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严密观察尿液的颜色,造影后出现血尿、尿量减少,要警惕有无急性肾功能不全,一旦出现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术后遵医嘱准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补液以利于造影剂加速排出。保持情绪稳定,大小便通畅,避免血压升高,协助进食,排便。

3 出院指导

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仍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治疗及预防。向病人说明术后使用抗凝药对预防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按医嘱坚持服药。口服阿司匹林300mg、波立维7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随后停用波立维,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终身服用,应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不能参加剧烈的活动,头部屈曲、旋转动作不能过大,对原有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向血糖等)要继续观察、控制和治疗。术后在适当范围内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能参加剧烈的活动,头部屈曲、旋转动作不能过大,,避免重体力劳动,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睡眠,预防感冒。戒烟、戒酒,低脂、低盐饮食,多食蔬菜及适量水果。用软毛刷刷牙,不可做颈部按摩。

参考文献

[1]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术后的护理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6年8月6卷4期

[2]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支架置入10例临床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年9月27卷18期

篇7: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病人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共收治颈动脉狭窄病人1 5例, 男1 0例, 女5例;年龄4 8岁~79岁, 平均63.5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肢体及语言功能不同程度障碍等。脑CT/核磁共振成像 (MRI) 提示8例有间隙性脑梗死, 2例有多发作性脑梗死, 12例合并有高血压病。颈部血管超声提示10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5例颈动脉狭窄病人通过经皮血管成形并支架置入术治疗后1 4例症状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达97.9%。

1.2 手术方法

首先经全脑血管造影确定狭窄部位后, 经皮行股动脉穿刺, 在DSA透视监视下用导引支撑导丝将导引管送至病变近端动脉内, 再经导引导管内用微导丝辅助将球囊扩张导管送至狭窄动脉段。扩张球囊的直径与长度根据病变局部的测量结果选定。根据狭窄动脉的直径和长度选择合适的自膨式支架, 送入狭窄动脉段并释放支架, 逐步撤出扩张球囊。再次造影证实支撑效果满意后撤出导引导管。

2 结果

15例病人共置入支架21枚, 其中颈动脉支架18例, 椎动脉支架3枚, 支架置入全部成功, 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支架置入是一种金属异物植入, 大部分病人缺乏了解, 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责任护士针对病人的心理表现, 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等个体特点,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释疾病及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讲解介入治疗的优越性:创伤小、痛苦少、效果好、恢复快等[2], 使其了解手术情况, 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 让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和配合手术。

3.1.2病人准备

术前3d行抗凝治疗, 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 氯吡格雷75 mg/d, 护士解释并做好服药指导, 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高血压病人服用降压药, 术前手术区域备皮, 禁食12h, 禁水6h, 术晨测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遵医嘱给予苯巴比妥肌肉注射, 左下肢建立静脉通道。

3.2 术后护理

3.2.1 卧位和饮食

术后绝对卧床休息, 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 穿刺下肢平伸制动24h, 防止穿刺点动脉破裂出血。鼓励病人多饮水、早排尿, 以利造影剂的排泄。术后无特殊不适, 2h后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3.2.2 鞘管护理

术后带鞘回病房, 观察鞘管固定是否良好, 穿刺区有无渗血。防止鞘管移位、折断、脱出、污染等。病人病情稳定, 无不良反应, 可于术后6h拔鞘, 拔鞘后局部按压20min再以绷带包扎24h, 沙袋压迫6h。

3.2.3 抗凝治疗护理

为了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和支架内再狭窄, 术后需继续抗凝治疗。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d, 氯吡格雷75 mg/d, 用药过程中检测凝血功能, 指导病人避免进食含骨、含刺及粗糙硬的食物, 注意观察病人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或淤斑、牙龈有无出血及大小便颜色等。本组病人未有出血现象发生。

3.2.4 穿刺侧肢体的护理

术后平卧, 穿刺侧下肢制动12h, 髋关节伸直, 我们常规用约束带协助制动。24h内绝对卧床, 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 观察穿刺侧下肢皮温及色泽, 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有渗出应及时更换敷料, 重新包扎, 以保持穿刺部位干燥, 防止感染。

3.2.5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1) 出血:因术前、术后都需要抗凝治疗, 术中常规注入肝素, 所以增加了术后出血的可能性[3], 病人回病房后, 除了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外, 还要观察有无牙龈出血, 皮肤黏膜淤斑、皮下血肿、血尿、便血及意识、血压、视力等异常情况, 警惕内脏出血和脑出血的发生。本组病人无发生内脏出血和脑出血。 (2) 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由于术中支架置入刺激了颈动脉压力感受器, 有引起反射性血压下降的危险[4]。本组1例病人出现血压下降伴心动过缓, 经多巴胺、阿拉明持续输注, 补液治疗后症状缓解。 (3) 高灌注损伤:支架置入后使原来狭窄、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 血液重新分配, 病灶周围组织小动脉自动调节功能丧失, 可能忍受不了增加的血流量, 导致血液过度灌注, 引发脑肿胀、广泛渗血等并发症[5]。病人一旦出现上述症状, 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本组病人未出现此并发症。

3.3 健康教育

病人出院后生活要有规律, 保证睡眠, 保持情绪稳定, 勿大喜大悲。科学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酒。告知病人脑血管病发病先兆, 如有不适及时复诊。另外还有抗凝药物指导, 支架是一种金属异物, 需长期抗凝。一般口服氯吡格雷3个月, 终身服用阿司匹林。根据剂量、用法按时服药, 不能自行减量、停药。教会病人自我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及时就医。

总之, 术前、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对手术成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对疾病及创伤的耐受性, 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和配合手术, 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本组病人随访3个月~15个月未出现TIA及其他并发症, 提高了生存质量,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摘要:[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5例颈动脉狭窄病人置入21枚支架, 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支架置入全部成功, 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术后并发症,支架植入术,护理

参考文献

[1]薛庆澄.神经外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327-344.

[2]曾丽梅, 姚秀丽.滤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支架置入中的应用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 2005, 12 (9) :59.

[3]杨莘, 张祝红, 刘芳.颈动脉支架术病人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9) :665.

[4]李茂, 董宗俊, 武剑, 等.血管内支架在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 34 (12) :817.

篇8:肠道支架置入后的护理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61—01

颅内动脉狭窄会导致局部脑血流灌注不足或血栓形成,患者表现为头晕、肢体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能够有效的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我科2012年对30位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0例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中,男 17 例,女 13 例,年龄42-67岁。高血压23例,糖尿病11例。

1.2治疗方法:30例患者均符合支架置入标准,无绝对禁忌症。用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经股动脉将 6F的引导管置人到相同侧的颈内动脉中在两端狭窄血管 中放置扩张球囊经过扩张以后进行十分钟的观察,在不存在其他异常现象及血管痉挛后,将支架植人。

1.3 护理方法

1.3.1术前护理

1.3.1.1 心理护理 血管内支架治疗是一种新技术 , 对狭窄的脑动脉进行扩张或支架置入 ,有着极大的风险 , 技术难度大 ,有些患者往往担心动脉内置入金属支架 , 可能会造成后遗症等 ,了解患者心理并耐心细致向家属说明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必要性、安全性及技术的可靠性 。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并取得配合治疗 。

1.3.1.2 患者准备 嘱患者手术前晚和次晨各服用氢氯比格雷75mg,手术一般采用全身麻醉 , 向患者介绍术中配合的方法 。

1.3.1.3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乙肝、HIV抗体、梅毒等须正常。手术区域备皮,留置导尿,术前六小时禁食、水,术前两小时尼莫地平针微量泵注入2ml/h。

1.3.2 术中护理

持续心电监护仪及血压监测 ,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心率、 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 ,并做好记录。备齐手术所需物品 ,建立静脉通道 , 急救药品 ( 阿托品、多巴胺、甘露醇、肝素、尼莫地平、尿激酶) ,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

1.3.3 术后护理

1.3.3.1 病情观察

去枕平卧6小时,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暂禁饮食,6小时后如无呕吐时进食少量清淡半流质饮食[2],术后24小时保持术肢制动,禁止术肢按摩,其他肢体可适当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取得其支持及配合,必要时可予以术肢约束。术后24小时可翻身,尽量保持术肢伸直。

1.3.3.2 心理护理

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回馈术后各项检查结果,持续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波动情况,及时予以处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克服急于求成心理,循序渐进,坚持锻炼,增强自我照顾能力; 鼓励家属关心体贴患者,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但要避免养成患者的依赖心理[3]。经常到患者床旁与其交谈,进行安慰,耐心倾听患者述说,并适时点头微笑应答,表示对患者尊敬, 观察患者神态行为,尽量让患者保持稳定情绪。

1.3.3.3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高灌注脑出血 重度动脉狭窄的情况下 ,支架成形后可以立即扩大管腔直径 ,而血流量也以动脉管腔直径增大倍数的 3 次方提高[4],支架置入后大量的血流进入既往低血流灌注的脑组织后 ,会对血管床产生较高的压力 ,可能发生破裂而形成脑出血。术后稳定血压在较低水平是防止术后脑出血的关键[5],手术完成之后,对患者进行全程的心电监护, 注意对患者的心率变化和血压变化进行详细的观察,持续尼卡地平针微量泵输注维持收缩压90-110mmHg之间。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等,有出血情况立即报告医生给停用抗凝剂 。术后指导病人平卧,避免一切可能刺激脑出血的因素 ,如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

○2脑血管痉挛 术后继续给予尼莫地平微泵输注,对于烦躁不安病人予以镇静剂 , 快速输入甘露醇 , 降低颅内压以减轻脑水肿。术中应严密观察病人意识、肢体表现动作及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和病人沟通 ,安慰病人 ,消除其紧张情绪 。

○3穿刺部位并发症 穿刺部位并发症主要有皮下血肿 、假性动脉瘤

所有患者均采用血管内缝合器缝合伤口止血,对于少数年龄较大,动脉硬化较严重者,可加沙袋压迫止血。护士告知病人术后绝对卧床,术后72小时,待病情稳定后方可下床活动 ,但不可负重及过累压迫下肢 ,同时注意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双侧皮肤温度、血液循环状况。

1.3.3.4出院指导 :

嘱患者术后注意劳逸结合 , 适当运动 , 注意气候变化 , 免受风寒 。预防感染 ,避免情绪激动 , 进低钠饮食 , 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品 ,戒烟、酒 ,保持大小通畅 。按医嘱坚持服药 , 不能随意停服或漏服 ;并指导患者在服药期间如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应及时停服 ,服药期间注意监测有无肝、肾功能异常 , 术后 1 个月、3个月来院复查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测定、颈部血管彩超监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如有异常及时随访 。

2 结果

30例患者支架置入一次成功 , 均于术后一周内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各项检查指标均无异常。

3 护理体会

脑血管介入诊断治疗是神经内科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但其有一定的风险 , 存在一些并发症和术后不适症状 , 若不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 , 将会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康复 。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Lee TH, Kim DH, Lee BH, et al.Preliminary results of endovascular stent-assisted angioplasty for symptomatic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5 ,26(1):166-74.

[2] 刘晓玲 张元珍.一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行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6)823.

[3] 韩全珍.梗塞患者50 例整体护理体会.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11(3):431-432.

[4] L uf t AR , Qure shi AL , Suri MF , et al.Frequency a nd p redic2to r s fo r a ngio grap hicall y i mp ro ved i nf lo w of co nt ra st medi umaf t er ca roti d a ngiopl a st y a nd st ent i ng. Neuro radiolo gy , 2001 ,43 : 877 - 883

上一篇:公路施工实习周记下一篇:易误成语分类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