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作品

2024-05-07

朱自清作品(通用12篇)

篇1:朱自清作品

1、感情真挚淳朴;

2、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

3、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手挥目送,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

4、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朱自清对优雅和谐、含蓄节制的美的追求,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中国现实社会景象的逃逸和否定。

篇2:朱自清作品

巴金在《春》中加入了另一些人物。觉新大舅周伯涛;大舅母:陈氏;女儿:蕙,今年20岁;儿子:枚少爷;觉新的二舅母:徐氏;女儿:芸。周伯涛一家因为外州县不清静,军人常常闹事,要回省来。蕙姑娘的亲事是从小就定下的,准备许给东门的郑家,这次上省来正好给她办喜事。男方是她父亲的同事,是上司做的媒,当时就糊里糊涂地定下了。后来才晓得,姑少爷人品不大好,脾气坏。周老太太、蕙的母亲都不愿意,很想退掉这门亲事。但周伯涛不肯丢这个面子。男家催过几次,都被周老太太借故拖延了。觉新关心蕙,在这件事情上面看见了自己一生演过的悲剧。知道又多一个青年被逼着走他走过的那条路,就仿佛自己被强迫着重新经历那惨痛的悲剧。她简直是他的影子,也走着他走过的路。他知道前面有一个深渊在等候她。但是他无法使她停住脚步。他不能够在这中间尽一点力。他想到那个少女的将来,好似看见她的柳眉凤眼的瓜子脸逐渐消瘦。他知道这不是幻想,这会成为事实。知道蕙将要落入到和自己一样的命运里,觉新的绝望、悲痛、懊悔熔在一起,变成了一根针在他的心上刺着。即使只是听旁人说起蕙的事情,他都忍不住流泪。他一面为蕙的遭遇悲伤,一面又帮忙她的父亲把她送到那样的结局去。他对自己的这种矛盾的行为感着深切的懊悔。蕙知道婚期将至后,便像是个待决的死囚,但纵然自己的命运即将惨淡,却还同情发生在觉新身上种种不幸,尤其是在海臣死后,觉新的那种无助、凄凉。父亲的顽固,母亲的软弱、无主见;未来丈夫的坏脾气,让蕙觉得阵阵心酸,为了婚事,哭过几个晚上。婚期至多不出下月,是无可改变的了。她拜托觉新对弟弟枚少爷多加照料。看到觉新因为自己的事情时常落泪,这真挚的同情、关心,让她感动。她感激觉新筹办自己婚礼的劳碌。新郎郑国光的样貌,巴金这样写道:一张特别宽大的四方脸矮矮地安放在窄狭的肩上,从后面看去好像他就没有颈项似的,一嘴的牙齿突出来,嘴唇皮完全包不住牙,那张面孔给了琴一个憎厌的.感觉。(我只能想到龅牙三叔了)。婚后,翁姑(公婆的意思)严峻而刻薄;丈夫脾气古怪,不知道体贴。有次蕙因为身体不大舒服,没有出去陪翁姑吃饭,后来就被婆婆教训一顿。蕙气得回房里哭了半天,她的丈夫不但不安慰她,反而责备她小气。有了身孕没多久,蕙就病了,头痛、发烧、腰腹疼痛。罗敬亭、王云伯(前面给海臣看病的)都看过,吃了好几付药,都不见效。鉴于海臣的教训,在周家求助于觉新时,他提出了请西医看病,周伯涛始终不赞成请西医,但是周老太太却很坚持。祝医生诊断后,说是孕妇常见病,不是很严重,现在只要略施手术,用导尿管放在尿道里把尿胞里积存的尿一次排泄出来,病就好了。最后他又警告地说,如果不照这样办,日子久了尿毒侵入血液或神经,那么孕妇便会小产或者发生尿毒症。在那个年代,女的都不怎么出门,插导尿管这种事情怎么可能行,国光理直气壮地说:靠不住,头痛怎么能跟尿有关系?还是中医的阴阳五行之说有理!看到郑国光和郑太太的态度,蕙也只好拒绝了请西医看病。直至最后病危,国光和周伯涛还依然反对送入医院治病,最后中医不再肯开方了,才决定死马当活马医(把人当牲口看啊)。但送的太迟了,各种强心剂用下去仍不见效果后,蕙静静的死在了医院里。以为这就完了?并没有,即使死后她的尸体,还一直停放在莲花庵,迟迟没有下葬。郑府事事推诿,对蕙表姐后事极其冷淡。李瑞珏是觉新小憩的港湾,被封建迷信摧毁了;海臣是觉新的薪薪之火,是他明日的希望被掐灭了;蕙是个能理解他的人,给他坚强的勇气,也被带走了,觉新是个没有明天,也没有同伴的人,生活再黑暗中的人。

本书中大把的篇幅在写淑英的事情。淑英是三房高克明的女儿,还记得吗?在《家》里我们有提到过,高克明是个律师,和好友陈克家是同行,在一个律师所办公。高老太爷在日时把淑英许了给陈克家的第二个儿子。庚帖已经交换过了。这门亲事是高老太爷起意而由她的父亲克明亲手办理的。下定的日期本来已经择好了,但是因为祖父突然病故就耽搁下来。最近淑英又听到要在年内下定的话,成天郁郁寡欢,像变了一个人似得,整天泡在书里,读一些国外的名著,看着国外的青年男女是如何为爱抗争,故事里像她这样年纪的女子,行为是多么勇敢,多么自然,她们能够支配自己的命运。丫头翠环在外面打听到,陈家的名誉很坏,又听说陈家二少爷不学好,吃喝嫖赌,捧戏子,争女人跟别人打架,无所不为。想到未来要嫁这样的人、严厉的父亲,软弱的母亲,觉英时常感到绝望。一边是书中那些自由的召唤,一边是现实赤裸的迫害。蕙的死亡,再加上觉民反复提醒觉新,蕙的命运是无法挽回的,但是淑英的事情还来的急。于是在《春》的尾篇,趁着蕙丧期的举行,由陈剑云护送,觉新出资赞助,将淑英送去了上海和觉会呆在一起。

再来说说这个陈剑云,他的篇幅很少,只是偶尔提到,他是高家的远房亲戚,觉新的平辈。平日里身体不大好,有肺病,他暗恋琴,却从不敢说起,因为觉得自己配不上琴那样的女子。剑云在高家教淑英她们学英语,他知道淑英要嫁个那样一个人以后,同情淑英的遭遇。说愿意只要淑英能获得自由,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一个自己都需要被别人怜悯和同情的人,却能反过来为别人付出些什么!最后因为淑英是女儿身,不像觉会那样自己就能离家出走,他自告奋勇的提出愿意帮助淑英,也因为他的护送,最终淑英和觉会在上海团聚了,自己却还是因为肺病,死在了上海的医院里。临终时却说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只为着琴,因此能看得起他。

觉民是新思想的代表,因为觉会的邀请,觉民答应正式进入报社工作,所以他和琴、黄存仁等一起搞起了新报纸。开始他只是在报社写写文章,后来大家商量出演一些话剧,唤醒更多一些年轻人起来反抗,他起初不想给觉新带来更多的压力,不想在公开场合那样露骨的宣传新思想,便拒绝了。但家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闹得天翻地覆。这些闹剧使得觉民更坚定了走新道路的想法,所以他答应参演了话剧,去做那些他们不愿意让他做的事情。琴依然常来高家玩,周氏打定主意把琴接过来做媳妇,这件事情已经提过了,而且得到了琴的母亲的口头允诺。琴很小就没了父亲,所以跟高家的弟弟妹妹比,琴的处境还是要相对轻松一些,所以她也很同情高家的妹妹们。因为琴的影响和鼓励,淑英才有了做新女子的勇气;给弟弟妹妹、海臣他们读国外的童话,大家都非常的喜欢和信任她。她和觉民都不想要旧式的结婚仪式,再加上她奶奶刚过世不久还在守孝期,也想帮助淑英逃出去,所以她和觉民的婚事还没有正式提起,觉民在《春》里面也没还没有逃出去的打算。

篇3:朱自清作品

一、初中生写作和作文指导 教学现状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写作”提出了8条要求, 其中明确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表达力求有创意。写记叙性文章, 表达意图明确, 内容具体充实”。

但目前中学生写作及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学生作文无话可说, 胡编乱造, 思想贫乏, 语言幼稚, 甚至有不少学生在初中毕业时都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教师层面, 重阅读轻写作, 对作文有“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 忽视平时的写作指导;也有很多教师常用“文无定法”来为低效的作文指导寻找借口;此外, 教师自身的写作水平也不尽如人意。

二、经典的界定和范本的选 择

建国后, 语文教材选文标准也在不断演变, 从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文质兼美, 堪为模式”及“教材无非是例子”, 到本世纪“以‘个人本位’标准为轴心, 以‘文化本位’标准为经线, 以‘社会本位’标准为纬线”来构建的“三位一体”选文标准观。其中“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 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这一标准始终没有改变。因此, 我们可以大致确定, 具有上述特点的选文都可称得上经典。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来看, 其中一大部分选文只能用来赏析, 却极少能够活学活用, 如文言文、大部分外国作品等;而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既堪称经典, 同时对中学生写作又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据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研究:朱自清的很多作品都是他作为一个中学 (后为大学) 国文老师“有意的尝试”, 可谓是用心良苦之作。朱自清先生的“写作和他所从事的语文教师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 朱自清的散文就是语文教师所写的散文, 他写作的对象、写法、风格, 都受到语文教师的环境、素养、眼光、职业习惯的制约与影响”。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是朱自清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他曾有过五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 离开中学到清华任教后, 他又长期担任大学一年级的国文教学课程。旅欧期间, 他特意写作了《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两部散文集, 作为送给中学生阅读的礼物。可见, 朱自清一直在用自己的实践来指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因此, 选择朱自清的散文《春》《背影》《绿》《荷塘月色》, 作为学生写作指导的范本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朱自清散文在作文教学 中的价值

1 选材———以小见大

初中生在写作文时经常会犯这样的毛病:材料陈旧, 缺少真情实感。写老师, 就是写老师如何带病坚持上课;写父母, 就是写深夜送“我”去医院急诊;写奉献, 就是雷锋、焦裕禄;写自强, 那一定得是张海迪……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那么, 学生的生活中是否真的没有可写的材料呢?不妨来看一看朱自清先生的几篇作品。

朱自清散文大都选取了生活中的平凡事, 甚至是琐屑之事。《背影》选取了父子车站送别的场景, 尤其是描写了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细节,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细节中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 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在《儿女》一文中, 作者用近乎啰嗦的文字叙述了发生在家里的烦心事: “每天午饭和晚饭, 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 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接着可又你要大碗, 他要小碗, 你说红筷子好, 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 那个要稀饭, 要茶要汤, 要鱼要肉, 要豆腐, 要萝卜;你说他菜多, 他说你菜好……”透过那乱成一锅粥的家庭琐事, 我们体会到的却是浓浓的爱子之情和天伦之乐。

我们的生活中也许确实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事情发生, 周围人身上也没有多少丰功伟绩可写。但只要像朱自清那样, 从生活的琐事当中去挖掘内涵, 善于以小见大, 小事情中也能悟出真情实感。2011年苏州中考满分作文之一的《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就是选取了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以“阿婆的煤炉和蒲扇是一道清新的风景”“公公的铁门和茶壶是一道温馨的风景”“早点师傅的油油的憨笑是一道温暖的风 景”为小标题, 叙述了发生在去学校途中的三件小事, 赞美了人间最美的温情。正如题目所说的那样,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鼓励学生写自己身边的事情、熟悉的人和事, 写起来才会真实、生动、传神, 富有生活情趣。朱自清认为要对客观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 深入的体味, 作文“才有真趣可言”。

2.立意———美好情怀

文章的主题有多种选择, 以“爱”为核心的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 都会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起到澄澈心灵的作用。这一类主题也就成了我们阅读中见到最多的历久弥新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 这类文章要重点赏析, 让学生在品味中学习文章的立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在立意上并不标新立异, 而是善于发现并放大平凡小事中的“真善美”。《冬天》写了三段故事, 人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 只取季节的相同, 内在线索是写冬天里作者感到的人情之暖, 父子间、朋友间、夫妻间的深挚情感, 写这种情感有何意义? 文末有一句极为重要的话, “无论怎么冷, 大风大雪, 想到这些, 我心上总是温暖的”。其他如《春》中所表达的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自由活力的讴歌;《绿》“借自然抒发情怀, 用山水诉说性情”, 表达了对充满生命力的美好事物的赞美;《背影》中悲惨境遇中的父子之情更是让人唏嘘动容。

生活中, 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和提炼。看看一些成功的习作, 我们不难发现, 好的作品在立意上也是有章可循的。2012年厦门中考一篇满分作文《幸福地图》, 小作者选取了“家里”“、公交车”和“学校”三个场景, 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感激。“这些幸福的元素都是来自人们内心世界最真挚的情感”, 作者在文末这样感慨。虽然社会是复杂的, 但我们不能被负面能量占据了自己的心灵。唯有对美有了深刻的认识, 才能去发现更多的美, 创造更多的美。

3. 结构———和谐完美

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率性而为, 但这并不适合初学写作者。一篇像样的文章, 内容和形式是并重的。东拉西扯, 再好的内容也堆砌不成一篇好文章, 只有将内容放置在合理的结构中, 才能体现它们的价值。还是来看一看朱先生的几篇大作。《春》采用了横式结构, 严谨精美, 先总写春天, 继而又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几个画面细描细绘, 最后又总写收束全文, 画龙点睛。学生习作时, 如果遇到写景类的文章, 完全可以借鉴《春》的结构来谋篇布局;《背影》则采用纵式结构, 虽全文用倒叙来排布, 但中间的行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来安排的。值得注意的是, 在叙述中他很讲究层次间起伏跌宕, 有山间小溪般的曲折委婉。先从家中的惨淡境况写起, 写父亲脾气不好, 为后文情感转折作铺垫;再写北上上学, 父亲送与不送的纠结, 继续蓄势;到了车站, 原本可以到此为止了但父亲执意要为“我”买橘子, 才有了令读者终生难忘的“背影”。行文如层层剥笋, 渐入佳境, 卒章显志, 回味无穷。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时, 习惯用“详略得当”等空泛的术语来要求学生, 如果能用《背影》来作为范本, 收到的效果会更明显。

朱自清根据写作的需要熟练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结构, 他还非常注重“周严圆密”, 力求完美, 可谓独具匠心。《荷塘月色》从“我悄悄地披了大衫, 带上门出去”到“轻轻地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 妻已睡熟好久了”, 首尾契合, 浑然一体;《绿》结尾“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比开头一句多了“不禁”二字, 不仅是章法上的首尾照应, 更是情感上的凝聚升腾。另外, 朱先生写景时的移步换景、多“觉”并举, 段落间的承上启下、回环照应也值得我们去体悟、效仿。

4.语言———生动质朴

语言的生动和质朴并不矛盾, 前者侧重于修辞手法, 后者侧重于用语习惯。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 这两者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朱先生爱用比喻修辞, 他曾说过:“比喻是文学重要的一部分。”他的比喻生动而不生僻, 贴切而不落俗, 形象可感而清新隽永。无论是《春》中将春比作“娃娃”“小姑娘”“青年”, 还是《绿》中一大段博喻、《荷塘月色》中“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梵婀玲奏着的名曲”……观察之细, 联想之切, 令人叫绝。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好好玩味, 引导学生去丰富他们的联想和想象, 在实践中大胆运用, 起到“平中见奇”的效果。关于这方面的论述, 语文界成果颇丰, 不再赘述。

朱先生善用口语, 自然少雕饰;善用叠词, 意丰而韵美:我们几乎可以在他任何一篇散文中感受得到。再来看“炼字”的例子: 《《绿》中“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句, 一个“镶”字, 既写出了瀑布与山石的位置关系, 更让人感受到了瀑布珠玉般的质地, 和老舍先生的“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异曲同工;“便倏的钻了进去”中“钻”字本很普通, 但用来写瀑布溅起的水花, 如白梅、似杨花, 娇嫩可爱, 随风吹送入怀, 情态毕现, 作者内心的爱意顿时跃然纸上。一次作文指导课上, 老师让学生根据一幅“走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小男孩”的照片进行描写, 一位学生描写道:正午的阳光将男孩的身影压抑得很短。一个““压抑”给我们太多丰富的联想, 足以让人震撼。我们不奢求学生的习作字字珠玑、与大师比肩, 但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向大师“取经”, 如果一篇普通的学生作文中能有一两处令人叫绝的用字, 难道不可说这也是一种成功吗?

篇4:重逢朱自清

再一次见到睽违已久的朱自清,不是在清华园内湖光月色交映成辉的池塘畔,不是在他看老父亲臃肿疲惫的背影而数次落泪的旧式的南京车站,也不是他携好友乐游温州仙岩瀑布那温润如碧、青翠如滴的梅雨潭边……而是在张松林先生的笔下。重温他的人物传记《朱自清》,如朗月清风般抚慰着我们躁动的情怀。那管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纤笔,和着汩汩潺潺的流水,浸漫在这洁白的稿纸上。一袭青布长衫面容祥和而又清癯的书生,踏着音符一般的字句向我们走来,他就是久仰而又久违的朱自清。在悬疑、玄幻、穿越、灵异等类型化文学充斥文坛,在小资情调弥漫、娱乐至死猖獗的文化背景下,朱自清向我们走来。

他毅然带着浓浓的扬州口音,与他多年的好友闻一多漫步在田间小路上。闻先生的湖北话高亢激越,与朱先生论到长寿的清代大儒,闻先生哈哈一笑道“不敢想当大师,但是活到八十岁,是没有问题的,我是祖传的长寿身体。”朱先生咧了咧嘴,温和地说:“哪,我就活个七十吧。”停了一下,又补充道:“七十不行,六十也行。”一语成谶。闻先生活了四十八岁,朱先生反而比闻先生多活了一岁。

先生十四岁订婚,十八岁与家乡武威三医生的女儿武仲谦结婚。武家姑娘性情温婉柔顺,开朗爱笑。她的祖籍是杭州,却是在扬州长大。她没有上过学,不会谈诗论文,但朱自清喜欢她。小两口感情很是融洽,她为朱自清生下六个儿女。遗憾的是,在他们结婚十二年后,爱妻撒手西归。她得的是肺炎,发现时已经烂了一个洞。为了不打搅丈夫,她带上所有孩子回扬州休养,没想到一个月后便成永诀。日日夜夜思念爱妻的朱自清,在三年后,他“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写了名篇《给亡妇》。刚写下开头一句:“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眼泪便伴着笔墨,“唰唰”地往下流了。虽然,他后来与艺术学院毕业的陈竹隐再婚,但旧情难忘,新婚燕尔,便“幻想离合”。好在他虽内向,却责任心甚强。内疚自责的结果是与赋闲在家的妻子一同欣赏艺术……他终于重新有了一个和睦而温馨的家。

也许正因此,希望保持内心平静的朱自清稍稍得到了些安宁。然而,安逸让人退步。他的《沉默》一文,表明了他这时期明哲保身以求安逸的思想,认为沉默是“最安全的战线”。1932年初冬,鲁迅从上海赴北平探望生病的母亲,应邀在北大、辅仁大学、北师大等校作了著名的“北平五讲”。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当然不肯放弃这次机会。他两次进城,盛请鲁迅到清华一讲,可是鲁迅都婉拒了。原因不甚其详,大略与鲁迅认为清华不属于激进派不无关系。其时再前推五年,1927年的多事之秋,在北中国的清华园,朱自清不无忧愤地写了一首小词曰:“半庭黄叶积,阵阵鸦啼急。踯躅计征程,嘶聪何处行?”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他陷入极度苦闷之中。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就是在这种既矛盾又朦胧的心境下,名篇《荷塘月色》诞生了。三十年代前后的朱自清确实“很苦”,他觉得自己在这些年不过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他虽然写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却在私下,又觉得苦得“无话可说”。于是,只有“惦着江南”,才能聊以排解郁积在心头的落寞与忧愤。那么,“江南”究竟在哪里呢?

朱自清的江南,是杭州的明圣湖畔,是台州的北固山下,是温州的瓯江之侧,更是宁波白马湖边的春晖中学。这纷纭五年的中学执教生涯,或许是朱自清最为单纯、最为畅快的时光。并不在于“江南”的青山秀水,也不再于“江南”采莲得优悠与闲适,而在于五年来的上下奔波,结交了那么多可以推心置腹、换盏交杯的挚友。特别是白马湖边的春晖中学,半西式的房子,错落有致地掩映在桃红柳绿的树丛里;窗口含着湖光山色,秀丽可餐。他们几位年轻教师经常齐聚在老大哥夏丏尊的瓦屋内,饮酒品茗,“个个到了微醺的程度。”此时,心直口快的夏丏尊,往往开怀大笑;朱自清脸色微酡,笑而不语;朱光潜静静地听别人纵谈;丰子恺适适地观察着各人的表情。

这个时期朱自清最要好的朋友,要数俞平伯与叶圣陶。俞平伯虽小朱自清两岁,却是他北大时的同学,只不过俞学的是中文,朱学的是哲学罢了。早在北大时,俞平伯的新诗就做得小有名气,朱自清对他很是佩服。一毕业,他们便同时到杭州一师任教。后来,好朋友南北分隔,直至1923年仲夏,两位相约到南京一叙。那天晚上,两人在茶店要了一盘腐干丝、二两老酒,每人再加两个烧饼,吃过便醉歪歪地去了夫子庙,要了一只小船,夜游秦淮。其间数只歌舫相扰,均被二人打发回去。然而,优柔的朱自清情绪为之低落不少,因拒绝歌舫使心中产生一种深深的矛盾和内疚感。于是,好友相约,均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写一篇文章发出。两文题材相同,风格大异。“朱自清放怀于月色灯光和河水之间,寻寻觅觅发掘诗意,遇到歌舫,又把诗与道德结合起来”,所追求的是“高尚的道德和纯真的诗情”;俞平伯“则寄情于哲理,把思辨和眷爱结合起来”,向往的是“明澈的理性和人间的博爱”。

1921年秋天,朱自清在上海公学中学部任教时,与已有文名的叶圣陶相识。相会前,朱自清还以为叶圣陶是“一位老先生”,谁知一见面,发现叶圣陶并不老,“只是朴实的衣着和沉静的风度和平日想象的苏州翩翩少年不相符而已”。两人一见如故,朱自清喜欢叶圣陶的平易及反对妥协的精神,叶圣陶对朱自清沉稳少言的性格也很喜爱。后来,他们相约到杭州、浙江一带教书。两个好友同居一室,一人一张桌子。通常“朱自清伏案是忙着备课,叶圣陶伏案是忙着写小说”。两人一同到湖畔散步,到小酒店饮酒。之后,两个人的友谊持续了很久。特别在抗战时期的成都,是朱自清一家最为拮据的时候,还是在四川教育科学馆担任专职委员的好友叶圣陶雪中送炭,主动邀请朱自清参加编写《国文教学丛刊》中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两书,并及时送来预付的二百元稿费。成都相别时,两人还赋诗相赠,当朱自清读到叶诗中“此日一为别,成都顿寂廖”时,不由情从中来,泪流脸面。

朱自清的艰窘与贫困,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关于这个问题,曾经饶有兴趣地与张松林先生讨论过。张先生认为,虽说身为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名教授的朱自清,月薪可达400元大洋,但他与其他教授不同的地方有以下几点。其一,朱自清祖家早年南北漂泊,未留家产。朱自清原籍绍兴,但从祖父起,便迁居江苏。祖父朱菊坡,在苏北海州任民刑小吏,仅有俸禄,无有田产。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于1901年在扬州绍伯镇谋到一个小官,就带着家眷离开了海州。这数年,祖父从中风瘫痪到去世,家里又遭一“高等流氓”的劫迫,被敲一记竹杠,以至家道中落。父亲任职时间都很短,交卸了榷运局的差事后,曾经到徐州烟酒公卖局干了几个月局长,又卸职赋闲。接着,祖母病逝于扬州。此时已在北大读书的朱自清与在徐州的父亲相约归乡奔丧。父亲赋闲、祖母去世、家境维艰,正是后来朱自清写作《背影》的主要背景。其二,朱自清是位多子女的父亲,自北大毕业工作后,除了寄钱,贴补家用外(有几个孩子一直留在家乡扬州),还要抚养身边的子女。其三,朱自清前后的两位妻子都没有工作,一人负担全家,且要贴补赋闲在家的父亲,确实负担沉重。其四,当然与社会动荡有关系。抗战时的西南联大,生活艰苦;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物价飞涨,拖欠薪金。这林林总总,都造成朱自清生活的苦寒现状。

除此之外,或许与朱自清较长时间的独自生活也不无关系。作为学者的朱自清,显然对于家务不善料理。但学业、教业倥偬,年轻时第一个妻子武仲谦即使是患有绝症回故乡疗养,也要带上所有孩子(家里有两个,又带回去四个),目的是不拖累工作繁重的丈夫。第二个妻子陈竹隐也是如此。抗战时,丈夫在昆明、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自己在成都四川大学图书馆找一份帮工,还要带上身边的四个孩子。她每日薪水才五斗米,还叫朱自清少寄点钱给她,而她自己一天只吃两顿饭。这边厢,在昆明的朱自清也不好过。他随单身教师吃大伙,每日吃被戏称为含有秕、稗、石子、鼠屎、虫、糠、霉的“八宝饭”,加重了他的胃病。后来一吃就呕吐,便买饼干来贴补。原来每日早晨还自煮一个鸡蛋,后来,也买不起了。1942年冬天,出现“春城”少有的严寒,朱自清手头拮据,只得就地买了一件赶马人披的毡披风。好在它经济实惠,居家是“棉褥”,出门做“皮袍”。虽披出来惹人笑谈,但朱教授却自得其乐。加上他饮酒过量,使胃病加重。人瘦下去,常吐酸水,稍不当心就呕吐;两腿无力,才四十几岁便用起了手杖。有天,吴组缃路经成都,专程拜访。当朱自清从屋里出来时,吴组缃愣住了。他发现朱先生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憔悴、萎弱,眼睛也失去了光彩,松弛的脸上挂着倦容,一言一动都显得吃力。朱自清最后还是死于胃病,可以说是超量的劳作和苦寒的生活,夺去了这位正直知识分子的生命。

nlc202309022056

作为“民主战士”的朱自清,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关于他的思想轨迹,笔者也与张松林先生作过详细的讨论。因为一些原因,张先生在撰述《朱自清》的时候,有些敏感问题,或由于史料的缘故,或由于为贤者讳的缘故,总之尚未充分地展示。比如朱自清思想的转折,就非常令人玄想与遐思。擅长进行比较研究的张先生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口吻指出:朱自清思想的转折与两个文学研究会的好朋友有关。一个是二十年代的茅盾,一个是三四十年代的叶圣陶。前者在大革命高潮时期,以激进革命家的身份,宣布包括小资产阶级在内的资产阶级的灭亡,从而使得惶惑中的朱自清惊悚而惧怕,只有走既不“革命”,也不“反革命”的第三条路:跟着胡适去搞“新国学”的“逃避”之路。而与挚友叶圣陶的长期交往,则是朱自清逐渐摆脱小资产阶级情绪,走上一条光明的民主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的,叶圣陶确是朱自清交往时间最长、最为倾心的好朋友。特别是叶的稳健和平,立场坚定,以及数次对艰窘中的朱自清的侠义相助。但在思想观念的影响上并不十分明显。事实上,一介谦谦君子朱自清秉持读书人的单纯,不是一个喊口号,趋时髦的人。他对所谓“小资产阶级”的理解,完全是出于一种生活的原态,而不是一种纯粹“阶级论”的划分。他曾说道:“我是生在都市里的,没有扶过犁,拿过锄头,没有曝过毒日,淋过暴雨。我也没有锯过木头,打过铁;至于运转机器,我也毫无训练与忍耐……况且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活,也不忍丢下了走自己的路,所以我想换一个生活,是不可能的……。”这是他自述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主要原因。而事实上,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小资产阶级的路已经走到尽头,任何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面对残破的社会现实,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因此,朱自清心中的忧虑“时时袭来”,盘踞心头的烦闷“挥也挥不去”,这种思想斗争的痛苦伴随了他的一生。

说朱自清是谦谦君子,是对的;而说他是好好先生,则是不全面的。与古来的贤人志士一样,朱自清既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也有“刑天舞干戚”的一面。比如二十年代中期的大革命时期,面对血腥的“五卅”惨案,他愤而疾书,写出了《血歌》、《给死者》等激越的诗,发出了用我们的血,唤醒民众的觉悟,“起呦!起呦!”将“黄浦江”“掀腾”的呼声。面对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他立即写出了著名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无比悲愤地指出:“我们国民有如此无脸的政府,又何以自容于世界!——这正是世界的耻辱呀!”随着时局的发展,虽然朱自清思想的矛盾仍未彻底解除,比如他仍对国民党政府抱有幻象,但是,他毕竟愈来愈认识到完全不同于旧体制的新中国诞生的必要。特别是闻一多之死彻底教育了他,改变了他,“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你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这如闪电,如惊雷一般的诗句,恰好是朱自清决绝于旧我,迎接新我的真实写照。

在那样一个漫漫长夜何时旦,风雨如晦的独特年代,朱自清挣扎在苦寒的生活和思想矛盾的漩涡中,却始终没有丧失一代学人的崇高气节。1925年的一天,刚到清华任教的朱自清接到母亲和妻子从白马湖寄来的信,他情动于中,独自到路边的仁和酒家小酌:二两酒,一碟菜,两张家常饼。蓦然,诗兴大发,从口袋里摸出一只烟盒,撕开了,在背面信手写道:“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儿是山乡水乡,那儿是醉乡梦乡!……”南方漂泊的畅快与北平稳定中的审思,使年轻的朱自清一天天成长起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一天天加剧起来。然而执着又单纯的朱自清,永远是那憧憬中的美好生活的守望者。也许正是在这样一系列矛盾和矛盾无可排解的困惑中,朦胧中,才诞生了那一系列流传于世的绝妙美文。

篇5:朱自清作品阿河赏析

“以后每天早上、中上、晚上。我常常看见阿河挈着水壶来往;她的眼似乎总是望前看的。”朱自清先生在文中多次提到阿河的眼睛是总往前看的,我们知道他并不只是说她的习惯,还体现了她的性格,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她的一份寄托。

“她这样爱好!怪不得头发光的多了,原来都是你们教她的。好!你们尽叫她将就,她将来怕不愿回家去呢。”这一句中,是朱自清先生对她变化的肯定。

篇6:朱自清作品的读书笔记

短文勾画出白水先生正直爽快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一个活灵灵的人物吸引着我的眼球跟随作者的笔,走进白水先生的内心世界。

白水先生表述自己“所追寻”和“所发见”的女人,是“艺术的女人”。在解释“艺术的女人”含义的时候,实则是作者本人以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来认识的,在神圣的艺术领域里,去寻觅领略女人身上超然的美质,在语言的艺术世界里闪现着作者思想的光花。

在“我们之看女人”和“我之看女人”中,对女人要用艺术的眼光去看。看女人,要静静地看,用一种神圣的姿态去欣赏,这是看女人的一种悟道,是一种超越情感的升华。作者以细腻的笔墨,把女人的温柔美,一层层掰开,就像是在画一幅素描,撩撩地把一位充满神奇魅力的女人的体态美、举止美、容貌美、情态美一展无遗。

作家在通过个体描绘的同时,还通过群体描绘,来进一步剖析女人的温柔,在艺术的“女人的聚会”里,也能感应到“有一种温柔的空气”,但是那只是“笼统的空气”。对艺术的“女人的聚会”的鉴赏,只能远观而不能近看,否则那笼统的空气会消失的。作家回味数年前鉴赏艺术的“女人的聚会”时说,有种“云烟一般,好惹人惆怅的”感觉,像湖面微风吹拂荡漾的的波纹,牵着读者的心忽上忽下,进入另一番意境。

篇7:论朱自清作品拟人手法

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的巨匠,他对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①。朱自清常在其作品中将拟人手法用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使其别具神韵和美感。他的散文往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他善于用妥帖形象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幅的情感真挚的生活画面。他的散文在语言上虽浅白朴素,但是极富有诗情画意,篇幅不长但是结构紧凑,构思精巧,字词精妙。有着独特的朴素自然、神奇清新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朱自清 拟人 艺术风格

①吴为公、李树明,《朱自清散文全集·前言》,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页

目录

一、拟人的含义.............1

二、朱自清的写作特色..............1

三、《春》中拟人手法的运用..........1

四、《荷塘月色》中拟人手法的运用...........2

五、《绿》中拟人手法的运用..........2

六、《松堂游记》中拟人手法的运用...........3

七、小结............4

篇8:朱自清与《荷塘月色》

但是, 有个姓陈的读者却给朱自清写了一封信, 说蝉在子夜是不叫的。朱自清看完信, 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他首先回信给陈先生, 表示感谢, 然后又问了好些人, 大家都说蝉在夜晚是不叫的。

为了进一步确认, 朱自清又写信去问一个昆虫学家。这位昆虫学家在回信中说, 蝉在特殊情况下是有可能在夜间发出鸣叫的, 但不确定在子夜也会叫。

既然不确定, 那就要改。因此, 朱自清心里默默决定在自己的散文集《背影》再版时, 删掉月夜蝉声的句子。

此后, 朱自清在子夜的时候特意会留心倾听, 有好多回都亲耳听到了月夜蝉声。所以, 最后他仍然保留了文章中的这一段文字。

篇9:《朱自清》

1.本文在景色描写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夹杂着口语化的文字,使文章朴实亲切。辞藻平实而饱含真情,描写清淡而韵味悠长,叙述随意而文意却丝丝入扣。2.他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在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的时候,他会惦念“旋涡”中的朋友;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进步知识分子,面对混乱的国家政局,他忧心忡忡;他是一个有崇高心灵境界的知识分子,他追求一种宁静、自由的学术之路。

选文2:

篇10:朱自清作品《致亡妻》的赏析

它写于1932年10月,其时距其妻逝世已三个年头。全文语言明净素雅,如话家常,在如水般清亮的文字中,作者的深情不禁氤氲而出、娓娓道来。然而其中最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的还是那与《背影》一般的巧妙构思,以及这种构思所蕴涵的深刻情感。

文章的开头,作者的叙述似乎预备由“我”直抵亡妻。“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这是一个从生者导向死者,从思念者导向被悼者的句式,按照惯常的抒情方式,接下来的叙述该是作者在这三年里如何思念亡妻,抑或是没有妻子的日子里自己的寂寞。但是,作者突然转变叙述角度,他从亡妻那一面来打开全文的叙述缺口:

先是亡妻死后对“我”和孩子们的不舍与惦记。“你第一惦记着的是你几个孩子,第二便轮着我”。亡妻虽死矣,但她生前所有的情感、意念并没随之而逝,随之而灭。在作者眼里,她是一个比普通人更有七情六欲、有更多思念更多牵挂的情感主体,“这三年里世事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但你未必知道这些个,我知道”。世事变幻如烟,正如月亮在一月里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一样,它多得无法计数,但亡妻只想知道“我”和孩子们在世上的情况,别的都如同身后物一样的被抛弃了。

后是亡妻生前为孩子们和“我”的日夜操劳。作为母亲,“从来想不到做母亲的要像你这样”:“从迈儿起”,她就亲自给一连四个孩子喂乳;孩子生病了,她“成天儿忙着,汤呀,药呀,冷呀,暖呀,连觉也没有好好睡过”;对孩子,她一点儿不偏爱,“不管男的女的,大的小的”,只拼命地爱去。作为妻子,“除了孩子,你心里只有我”:为了“我”,“你在我家受了许多气,又因为我家的缘故而受你家里的`气,你都忍着”;为了“我”,“你将我的责任一股脑儿担负了去,压死了你”;为了“我”,“你为我的捞什子书也费了不少神”,佣人“说了几句闲话,你气得在你父亲面前哭了”;为了“我”,“你常生病,却总不开口”,怕搅着“我”,后来终于凶多吉少,“一个月工夫你就完了”。

篇11:朱自清作品读书笔记600字左右

一篇散文,能够点醒几代人,让读过的人明白了血浓于水的父爱之情;一篇散文,让我们永远记住了清华园的朦胧、忧伤之美;一篇散文,让我们仅通过文字就能感受到春天的萌发和勃勃生机。

这些散文的作者便是朱自清。他的散文被称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散文开创了前程似锦的未来。

朱自清先生的语言如同珍珠落入我的心盘,我记忆最深的是《轮雅俗共赏》。在这篇文章中,朱自清表露了自己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见解,分析了雅和俗的特质,指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俗到雅,在到雅俗共赏的变化。文章纵向梳理了文学的发展过程;以史带论,史论结合。全文捡平实,但又充满了趣味性。

朱自清在北平生活了多年,对北平人的语言和说话方法都很熟悉,这一篇《人话》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篇文章仅选取了北平话中的“人话”一次铺开介绍了北平人讲究规矩的特点。在介绍人话时,还不忘和讲理一词作比较,虽然意思相近,但前者明显在表达上更鲜明。

朱自清在晚年患了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购买三袋面粉。一家十二口人吃的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在这种情况下,朱自清还是抵抗住了面粉的诱惑,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美援“面粉”宣告书上签了名,并说:“宁可在贫困中死去,也不接收这耻辱的面粉。”

他珍珠般的语言中又不失自己的爱国心。字里行间又能看出他对帝国主义者的愤慨。《**时刻》深深打动了我,我明白帝国主义可恶的同时,还明白了当时生命的低贱。一个小孩子只值七毛钱,这行字就如针一般扎入了我的眼睛。朱自清先生不顾自己安危,用自己的民魂抨击了旧社会。这见义勇为的精神实在让人敬佩。那些颓废者,投靠帝国主义的颓废者,是多么可恶,令人咬牙切齿,他们的生命才是最低贱的!

篇12: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 作品赏析

作者: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上一篇:心理健康与我的成长下一篇:赞美陶渊明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