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2024-04-27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共8篇)

篇1: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纲要

理论部分

全国竞赛理论考试应当注意那些适用于同一类群中大多数生物的生物学概念。考试不应包括特殊事实、例外或者需要特殊或地方经验的某地特有生物的知识。

大部分试题应当考查学生的理解力、科学工作技能以及他们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单纯考识记的试题应尽可能的少,不应超过总分的25%。

理论部分应按注明的比例包括以下7个部分:

Ⅰ.细胞生物学

微生物学

脂类

酶类:

化学结构:脱辅基酶蛋白和辅酶

酶作用的模型:酶与底物结合。变性

命名

其他重要化合物

ADP和ATP

NAD+

和NADH

NADP+和NADPH

* 细胞器

细胞核-核膜

-(核透明质)

-染色体

-核仁

细胞质-细胞膜

-透明质

-线粒体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溶酶体

-液泡膜

-前质体

-质体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如造粉体)植物细胞被细胞壁所包被。

* 细胞代谢

碳水化合物的异化

葡萄糖的无氧异化(无氧呼吸):糖酵解

葡萄糖的有氧异化(有氧呼吸):糖酵解 化磷酸化

脂肪和蛋白质的异化

转录

遗传密码

柠檬酸循环氧

* 通过膜的转运

主动转运

*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周期:间期(复制)和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叶:结构;气孔功能

* 水分、矿质和同化物的运输

茎:结构(维管束)

* 生长和发育

顶端分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 生殖(包括蕨类和苔藓)

有性生殖

花的结构

传粉

双受精

种子植物、蕨类和苔藓的世代交替

Ⅲ.动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脊椎动物)

15%

组织与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消化和营养

消化道(包括肝、胆囊和胰脏)

吸收

呼吸的机制

呼吸器官

* 循环

血液: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淋巴系统:组织液、淋巴

* 排泄

肾脏系统的结构

排卵和经期

胚胎的膜

* 免疫性

一对基因杂交

多对基因杂交

* 多等位性、重组、伴性遗传

* 哈迪-温伯格定律

* 进化的机制

自然选择

适应

食物网

营养级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能流

生物量的金字塔

碳循环

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

指数增长

* 生物圈和人

污染

Ⅶ.生物系统学

10%

下列各类群中的典型生物结构和功能、演化和生态的相互关系。植物的科以下、动物的目以下各分类单位的名称以及拉丁名的有关知识在回答问题是都不要求,在生物系统学的作业中亦然。

门 亚门

Escherichia

鱼腥藻属

红藻门

褐藻门

硅藻纲

舟形藻属

褐藻纲

马尾藻属 眼虫藻门(裸藻门)

眼虫藻属(裸藻属)绿藻门

结合菌门

子囊菌门

担子菌门

莱尼蕨门

苔藓植物门

角叉菜属

小球藻属

毛霉

麦角属、青霉属、酵母属

蘑菇属(伞菌属)

莱尼蕨

衣藻属

丝藻属

水绵属

苔纲

地钱属

藓纲

金发藓属、泥炭藓属 石松门

石松属 木贼门

木龙骨门

松柏门

木兰门

木兰亚门

木兰科

毛茛科

蔷薇科

蔷薇属、苹果属、李属

蝶形花科

豌豆属

木樨科

丁香属

壳斗科

栎属

仙人掌科

仙人掌属

芸苔科

芸苔属

木贼属

蕨属

银杏属、松属、苏铁属

木兰属 毛茛属

唇形科

野芝麻属

茄科

茄属

菊科

向日葵属

百合纲

百合科

百合属、葱属

兰科

兰属

禾本科

玉蜀黍属、小麦属

棕榈科

椰子属

天南星科

龟背竹属

“原生动物门”

变形虫

多孔动物门

海绵 腔肠动物门

锥虫

疟原虫

草履虫

钟虫

水螅纲

水螅

钵水母纲

海月水母

珊瑚纲

红珊瑚 扁形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有螯肢亚门

有气管亚门

涡虫

多目涡虫

吸虫

片形吸虫

绦虫

绦虫

蛔虫、旋毛虫

多毛

沙蚕

寡毛

带丝蚓(Lumbricus)

医用蛭

甲壳,溞属、剑水蚤属

Araneus, Ixodes

Astacus

唇足纲

蜈蚣属

昆虫纲

缨尾目

衣鱼属

蜻属

飞蝗属

虱属

条蝽属、龟蝽

蚜属

步甲属、马铃薯叶甲

姬蜂、蜜蜂属、蚁属

按蚊、果蝇、家蝇属

菜粉蝶、家蚕 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

大蜗牛属

蜻蜓

直翅

等翅

半翅

同翅

鞘翅

膜翅

双翅

鳞翅

瓣腮纲

牡蛎属

头足纲

乌贼属 棘皮动物门

海星纲

海盘车属

海胆纲

&nb, sp;心形海胆属 脊索动物门

尾索亚门(被囊亚门)

头索亚门

文昌鱼属 脊椎动物门

圆口纲

海七鳃鳗属

软骨鱼纲

猫鲨属

鱼纲

硬鳞总目

真骨总目

两栖纲

有尾目

蝾螈

无尾目

蛙属

海鲟鲱

爬行纲

龟鳖目

陆龟属

鳄目

鳄属

有鳞目

蝰蛇属

鸟纲

鸵鸟

企鹅

林鴞

黑啄木鸟

麻雀

哺乳纲

鸵形

企鹅

鹳形

雁形

隼形

鸡形

鸽形

鴞形

鴷形

雀形

单孔目

鸭嘴兽属

有袋目

大袋鼠属

食虫目

猬属、鼹属

翼手目

鼠耳蝠属

啮齿目

小家鼠属

食肉目

棕熊属、犬属、猫属

长鼻目

象属

奇蹄目

马属

偶蹄目

猪属、牛属

鲸目

海豚属

灵长目

卷尾猴属、猕猴属、长臂猿属、黑猩猩属、属

此外,还要知道以下类群: 病毒

地衣

大猩猩属、猩猩属、人

细菌

梅衣属、石蕊属

附表Ⅱ

全国竞赛实验部分的基本技能

全国竞赛的实验考试应集中考察参赛者使用以下技能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Ⅰ.科学方法技能

1.观察 2.测量 3.分类

4.找出相互关系 5.计算

6.数据的组织整理与表达:曲线图、表格、绘图、图解、照片 7.预期/设计 8.提出假设

9.限定实验操作:范围、条件、假设 10.

变量的确认与控制

11.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结果/数据记录、结果的解释和得出结论 12.

恰当准确的提出数字结果(数字的正确量)

Ⅱ.生物的基本技能

1.用放大镜观察生物体 2.使用显微镜(×45)3.使用实体镜

4.绘图(通过显微镜等)

5.使用以数字密码标明生物学术语的表格来确切描述一幅生物图(Exact description of a biological drawing using tables of biological terms marked with a numerical code)

Ⅲ.生物学方法

IBO的参赛者应当知道并能够使用以下方法技术。如果任何技术需要依靠特殊技术设备的程序相关的特殊的知识,试卷会提供说明。

A.细胞学方法

1.离析和压片技术 2.涂片方法

3.细胞染色和制备装片

B.研究植物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方法

1.植物花的解剖和花程式的导出

2.植物其它部分的解剖:根、茎、叶、果实 3.徒手切片:茎、叶、根

4.植物组织的染色(例如木质部)和备制植物的组织装片 5.光合作用的初步测量 6.蒸腾作用的测量

C.研究动物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方法

1.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解剖 2.小动物整体装片的备制 3.呼吸的初步测量

D.行为学方法

1.动物行为的决定和解释

E.生态学和环境的方法

1.估计种群密度 2.估计生物量 3.初步判断水质 4.初步判断空气质量

F.分类学方法

1.使用二歧检索表 2.编制简单的二歧检索表 3.鉴定大部分普通有花植物的科 4.鉴定昆虫的目

5.鉴定其他生物的门和纲

Ⅳ.物理和化学方法

1.分离技术:色谱法、过滤、离心

2.测定:单糖、多糖、脂、蛋白质(Fehling, I溶于KI水溶液)、双缩脲 3.滴定

4.通过滴注法和strip的方法来测定量 5.稀释法 6.使用移液管

Ⅴ.统计学方法

1.概率和概率分布

2.平均值、中值、百分数、方差、标准差、偏差、标准误、T检验、卡方检验

篇2: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以下简称全国生物学联赛),英文名称为:China High School Biology Olympiad英文名称缩写为CHSBO;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对外称中国生物学奥林匹克(以下简称全国生物学竞赛),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英文名称缩写为CNBO;冬令营选拔即国家集训队(以下简称冬令营),英文名称为:China High School Biology Winter Camp英文缩写为CHSBWC;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由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植物学会联合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校高中学生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生物学科竞赛活动。

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冬令营目的是加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水平;促进中学生生物学课外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生物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的生命科学素养;为参加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国际生物学奥赛)做准备的中学学科竞赛活动。

第二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和冬令营选拔内容的深度是在现行《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基础上的提高和扩展。

第三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联赛基础上选拔、组队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参赛应坚持自愿原则,不要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四条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竞赛委员会)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的有关专家共同组成,负责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和冬令营选拔,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命题组、巡视组和考评组负责相关工作。

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分会(以下简称各省竞赛分会),每届任期4至 5年。每届省竞赛分会须将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名单报送全国竞赛委员会备案。省竞赛分会主任、副主任应由未办理退休手续的在职人员担任。为保证公平,教练和指导教师不能作为省竞赛分会成员。各省竞赛分会的权利和义务为:

①负责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和全国生物学竞赛,负责生物学联赛监考、阅卷等考务工作,确保试卷安全和公平竞赛;

②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和全国生物学竞赛资金的筹集;

③配合省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的工作;

④监督和评议全国竞赛委员会的各项工作。

第五条 在全国竞赛委员会的指导下,承办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全国生物学竞赛组织委员会。

委员主要由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人、省竞赛分会负责人、地方动物学会、植物学会、当地有关方面人员及一名全国竞赛委员会负责人组成。

第三章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第六条 全国竞赛委员会向各省竞赛分会发当年全国生物学联赛通知,同时报送中国科

学技术协会备案。全国生物学联赛考试时间为每年五月第二周的星期日上午10:00-12:00。考试时间各省不得自行变更,否则视为弃权。

第七条 各省竞赛分会负责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的报名参赛工作。参赛对象为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考生资格的认定以当年本省教育部门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通知中的相关规定为准。

第八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试卷包括纸质试卷和电子试卷两部分。纸质试卷和机读卡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印制、密封并通过机要通讯方式寄送各省,电子试卷由全国竞赛委员会于全国生物学联赛当天通过电子邮件发至各省竞赛分会。全国竞赛委员会亦可派专人向省竞赛分会派送纸质试卷。

各省竞赛分会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考场的监考、阅卷工作,在启封试卷过程中必须有省竞赛管理委员会负责人1人以上和省竞赛分会2人(含)以上在场。

全国生物学联赛考场依据高考考场要求设置,每个考场设主、副监考人各一名。考生须携带准考证和有效证件(身份证或学生证)进入考场。

第九条 各省阅卷工作须集中进行,省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和各省竞赛分会至少各有两人在场,集中考试的省份限于考试当日完成学生机读卡原始数据的读取工作,复核无误后,于23:00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全国竞赛委员会;分散考试的省限在考试结束第二天完成学生机读卡原始数据的读取工作,复核无误后,于23:00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全国竞赛委员会。

标准答案确定并公布后,进行评分和T-score计算,按总T-score排列名次,并整理出前100名考生的机读卡装袋密封,由省竞赛分会负责人在封条上签名并标注时间。

各省竞赛分会需将本省初赛、生物学联赛情况写出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初赛的规模和举办情况;联赛的考场设置、试卷保管和阅卷等情况。报告需省竞赛分会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各省竞赛分会阅卷结束后,将全部考生信息、机读阅卷的全部原始成绩、各项T值及T值总分的Excel格式的电子文档发全国竞赛委员会,同时将前100名考生机读卡和各省竞赛分会工作报告寄到全国竞赛委员会。全国竞赛委员会将对上报机读卡机读复核,然后向该省公布一等奖获奖名单。二三等奖获得者由各省竞赛分会按照T值成绩排序及评奖办法中的规定人数确定名单。省竞赛分会将所有考生的机读卡封存一年以备全国竞赛委员会抽查。

第十条 凡在当年全国生物学联赛前举办过初赛且参赛人数超过2000人的省份,联赛一、二、三等奖基础名额按本省上限执行。未举办初赛的省份或初赛人数少于2000人的省份,联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占本省参赛考生总数的1.1%、5%和10%。一等奖人数为基础名额加奖励名额,基础名额上限22人,二、三等奖人数上限分别为100人和200人。

第十一条 全国竞赛委员会将根据各省学生在上一年全国生物学竞赛成绩、是否入选冬令营及入选出国代表队等因素,确定联赛一等奖奖励名额。具体奖励办法参见实施细则。

第十二条 参赛学生可通过所在学校向本省竞赛分会提出申请,查阅全国生物学联赛机读卡,省竞赛分会不受理个人查阅申请。

第十三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试卷版权归全国竞赛委员会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复制、传播和发表试卷及其中的试题。

第十四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命题范围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有一定扩展,扩展部分

可参考高校相关基础生物学课程的内容。试题难度高于高考、低于全国生物学竞赛试题。在试题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实验笔答题。试题中各个学科内容所占比例大致为:

1.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25%

2.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0%

3.动物行为学、生态学 20%

4.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 25%

根据国际生物学奥赛试题的变化,全国竞赛委员会有权对以上学科试题比例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 各省竞赛分会可在每年的2月20日前选送30-50题(限单选题和多选题),供全国竞赛委员会选用。

第四章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第十六条 各省竞赛分会负责组队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每队包括队员8人、领队和教练各1人。承办当年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可增派一个队,队员须从本全国生物学联赛一等奖获得者中选拔产生,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参赛名单及材料。参赛对象为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但一个学生高中期间只可以参赛一次。

第十七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每年8月举行。全国生物学竞赛考试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考试使用机读卡,也可有部分非选择题,采用人工批改。理论考试结束后,对成绩进行T-score计算并排列名次,前112名学生参加实验考试。实验考试结束后,对每门实验成绩分别进行T-score计算。理论与实验T-score成绩比例各占50%。按总T值成绩高低排定学生奖项,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以实验分高者为先。

第十八条 参赛学生所在省代表队可向全国竞赛委员会提出申请,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委员代为查阅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成绩。

第十九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的试卷不公开,试卷版权归全国竞赛委员会所有。

第二十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获奖比例为(参赛学生总数):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40%;若某省代表队无队员获奖,将该省成绩最优者增加为三等奖。

第二十一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命题范围以竞赛大纲为主,实验考试为:生物形态结构及分类、生态及行为、细胞及遗传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重点考查参赛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冬令营、出国培训

第二十二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的前40名选手(以中国科协核定人数为准)获得参加冬令营选拔资格,当成绩出现并列,以实验分高者为先。

获得进入冬令营选拔资格的学生,如未在截止日期前回执参加冬令营选拔,视为自动放弃国家集训队及保送生资格;缺额按一等奖成绩顺序递补;如回执参加选拔而未参加者,视为自动放弃保送生资格。

第二十三条 全国竞赛委员会负责冬令营选拔的组织工作,从参加冬令营的选手中选出4名,作为国家代表队队员参加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的选拔包括理论考核、实验考核、面试及其它方式。出国参赛的学生,必须身心健康,同时须具有团队精神。

第二十四条 冬令营的试卷不公开,试卷版权归全国竞赛委员会所有。

第二十五条 全国竞赛委员会负责按照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规则组建国家代表队,国家代表队由领队 2人、观察员1-2人、队员4人组成。国家代表队队员赛前培训不超过二周。

第六章 奖励和处罚办法

第二十六条 获得全国生物学联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和一等奖辅导教师由全国竞赛委员会颁发获奖证书,每名一等奖学生最多可报三名辅导教师,全国竞赛委员会按教师人数颁发辅导教师证书,每张证书写明全部辅导教师姓名,排序以上报为准。

全国生物学竞赛获奖的选手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在竞赛闭幕式上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同时向获奖学生的辅导教师颁发证书。

第二十七条 被处罚的行为包括:参赛学生违规、考试地点工作人员失职、省级竞赛负责人失职、组织机构失职。下列行为,均属违规或失职行为。

1.参赛学生违规行为是指:

(1)将不允许夹带的物品带入考场并经监考人指出后不予改正;

(2)以不正当的方式提前得到竞赛题目或与竞赛题目有关的信息;

(3)赛前及赛中为其他参赛学生提供与竞赛题目有关的信息;

(4)未经许可通过用各种途径和介质将竞赛答案带入考场;

(5)不遵守考试地点规定并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其他行为。

2.考试地点工作人员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发现参赛学生有违规行为而不制止、不上报;

(2)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

(3)不按规定为参赛学生提供与竞赛题目有关的信息;

(4)不按规定保存和上交竞赛结果;

(5)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结果;

(6)其他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行为。

3.省竞赛分会负责人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未经主办单位许可擅自复制试卷;

(2)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

(3)发现参赛学生有违规行为而不按规定惩罚;

(4)发现考试地点工作人员有不规范行为或失职行为不制止且继续聘用;

(5)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结果或成绩;

(6)不按规定上报竞赛结果;

(7)对于发现的违规或失职行为不向主办单位报告;

(8)其它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行为。

4.省竞赛分会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未经主办单位许可擅自复制试卷;

(2)竞赛组织者中的成员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或省赛区;

(3)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成绩;

(4)未按照规定将有关情况上报主办单位;

(5)其它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行为。

5.全国竞赛委员会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竞赛命题人员在命题后,当年为参赛学生辅导;

(2)竞赛组织者中的成员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或省赛区;

(3)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成绩;

(4)没有按照规定将竞赛结果和有关情况上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

(5)其它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行为。

对参赛学生违规行为的解释权在全国竞赛委员会。

第二十八条 对违规或失职行为的惩罚

1.在全国生物学联赛中发现选手有违规行为,取消该选手当年成绩,从次年算起禁赛两年。

2.有失职行为的考试地点工作人员将立刻取消其监考资格,从次年算起三年内不得从事与全国生物学科竞赛相关的工作。

3.有失职行为的省竞赛分会负责人,全国竞赛委员会会同该省五项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将立刻撤消其负责人资格,从次年算起两年内不再聘任该职。

4.发现省竞赛分会组织者集体失职,全国竞赛委员会有权取消该省两年内参加竞赛的资格,并通知该省五项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

5.全国竞赛委员会中的成员(包括命题者)如有第二十七条第五款中(1)、(2)、(3)中行为,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取消当事人参与竞赛工作的资格。

6.凡属于第二十七条1-5款舞弊行为均由全国竞赛委员会记录在案,其中4、5款舞弊行为,全国竞赛委员会向各省发出通报,同时上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备案。

7.若经全国竞赛委员会认定在全国生物学联赛中确有泄题或其它作弊行为,全国竞赛委员会有权重新命题,在一定范围内组织部分考生重新考试,成绩以重新命题考试成绩为准;凡不参加重新命题考试的学生视为放弃获奖资格。

8.对于真实署名投诉,接受方必须受理,并对投诉内容展开调查。受理投诉的单位有义务为投诉人保密。对于不署名的投诉将不予受理。

9.被处罚方可向其上一级单位或全国竞赛委员会申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为最终裁决单位。

第七章 经 费

第二十九条 各省竞赛分会依据本赛区报名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考生总数按当届标准上交全国竞赛委员会报名费或制卷费。

第三十条 各省竞赛分会在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和全国生物学竞赛所需经费由各省竞赛分会自行解决。

第三十一条 参加冬令营选拔和出国参赛前培训的选手需交纳参赛费或培训费,原则由各省竞赛分会和所在中学承担。

第八章 申 办

第三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的权利,也有承办的义务。拟承办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竞赛分会和中学可提前2年向全国竞赛委员会递交承办书面申请和承办方案,全国竞赛委员会将组织委员对承办单位进行实地考察,最后确定承办单位。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近期获得国际生物学奥赛奖牌和未承办过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享有优先承办权。

第三十三条 承办当年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选派两个队参赛。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1.本章程由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制定,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修改。

2.本章程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备案。

3.本章程的解释权归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

篇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全国暖通空调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全国暖通空调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研究所所长李先庭,全国暖通空调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暖通空调研究所所长张旭,全国暖通空调学会副理事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李安桂,全国暖通空调学会理事、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全国暖通空调学会秘书长王东青等行业资深专家参加了本次科技竞赛活动。

据悉,REHVA世界学生竞赛(REHVA World Student Competition,简称RWSC),是由欧洲暖通空调学会(REHVA)发起,联合ASHRAE、CCHVAC、SHASE、SAREK、ISHRAE等组织举办的全球性暖通空调学生科技竞赛,是全球暖通空调学生科技创新领域水平最高的奥林匹克赛事。

全国暖通空调学会理事长徐伟表示,第一届REHVA世界学生竞赛将于2016年5月24日在丹麦奥尔堡与CLIMA 2016大会同期举办,“天加杯”全国暖通空调学生科技竞赛的冠军,将由全国暖通空调学会推荐,代表中国参加REHVA世界学生竞赛,在国际舞台展现中国风采。希望选手们在中国区选拔赛和丹麦世界赛上,赛出水平、赛出风采。

篇4: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第二十四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于2015年8月16日—20日在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顺利举办。此次竞赛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办,鹰潭市第一中学、江西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江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承办。据了解,鹰潭一中是江西省首个申请并获准承办此类全国赛事的学校。

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30支代表队的238名选手参加了此次竞赛,参赛选手均是从2015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获得者中产生。本次竞赛仍采用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两种形式,进行了理论、宏观生物学实验、微观生物学实验三项竞赛,理论成绩和实验成绩比例为1∶1。

此次比赛共产生金牌72块、银牌72块、铜牌92块。其中获得金牌的前50名选手可入选国家集训队,并保送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就读。其他名次的金牌获得者、部分银牌和铜牌获得者高考成绩超过一本分数线即可录取清华大学或者北京大学。鹰潭一中选手在此次竞赛中奋勇拼搏,一举夺得3块金牌、5块银牌,其中有一名选手直接保送清华大学,另有五名选手与清华大学签约高考一本线录取,创江西省学生在此项竞赛中的最好成绩。(本刊记者 王慧/报道)

篇5: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共同组成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负责,今年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全国竞赛主要由中国动物学会负责。2005年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于8月7-11日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行。今年的全国竞赛由张家港市梁丰高级中学承办,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张家港市教育局以及张家港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协办。来自全国29个省的30个代表队的90名选手参加了竞赛。

此次竞赛得到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张家港市教育局、张家港市科协、江苏省科协等单位及领导的大力支持。本届全国竞赛开幕式由张家港市教育局李宏平副局长主持,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刘恩山教授,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吴国彬,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冯少东,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来清,张家港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严照华,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小伟,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校长夏彤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和张家港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会上首先由蒋来清副市长代表张家港市人民政府致欢迎辞,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吴国彬副主席作了简短的讲话。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致开幕词,梁丰高级中学夏彤校长作了简短发言,参赛学生代表袁超同学讲了话。

本届竞赛各省选手是各省从今年生物学联赛一等奖选手中选拔出来3名优秀选手组成代表队代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此次全国竞赛。

本届全国竞赛9日和10日进行了动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和理论三项竞赛,经过紧张的竞赛共产生一等奖18名、二等奖27名、三等奖45名。此次竞赛,理论成绩满分为170分,最高分为118分,最低分为55分,其中100分以上为35位同学;动物学试验和植物学试验成绩满分各为85分,其中动物学试验最高分为65分,最低分为9分,其中50分以上的为25位同学;植物学试验最高分为69.5,最低分为12.5分,其中50分以上的为32位同学;总成绩满分为340分,总分最高为248.5分,最低分为92.5分。此次竞赛主要考察学生灵活应运所学知识的能力,2个实验考试重点考察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竞赛一等奖学生将全部进入在北京举行的冬令营出国队员选拔赛。

11日下午举行了竞赛的闭幕仪式,闭幕式由张家港市教育局季进胜副书记主持,首先由本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中国动物学会)、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宣布本届竞赛成绩,到会领导、嘉宾为获奖学生颁发了获奖证书、奖牌和奖品,随后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为本届竞赛的承办单位梁丰高级中学和协办单位张家港市教育局、张家港市科协、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赠送了锦旗。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星副教授(专家组成员)、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海明副教授、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玉志副教授、教练员代表文宗老师、下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承办单位杭州第十四中邱锋老师、学生代表、金牌获得者梁秋豪同学分别作了简短而热情洋溢的讲话。交接仪式上,梁丰高级中学夏彤校长郑重地把本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的相关的资料转交给下届奥赛承办学校代表邱锋女士。最后张家港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严照华先生致闭幕词。

篇6: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全国高中生物竞赛专业培训 内部试题

奥赛考前热身试题(川布兰)

(红字部分为答案)

1.某一果蝇品系从正常眼(W+)突变为曙红眼(We)的突变率为1.3×10-4,若回复突变率(We→W+)为4.2×10-5。计算We的平衡值是: A.0.244

B.0.233

C.0.767

D.0.756 2.DNA转录成mRNA的基本过程是: A.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 B.这条DNA链称为有义链 C.按照5’→3’端的方向进行

D.RNA聚合酶使碱基U-A,C-G配对 3.相差显微镜之所以能用于观察活的生物体:

A.利用被观察物体的光程之差; B.观察的材料进行了染色处理; C.物体的颜色利亮度发生了变化; D.对光圈和进光量进行了调节。4.通过染色在光镜下可以看到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高尔基体,液泡;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 D.高尔基体,中心体,核糖体。5.角质化的细胞壁发生在什么组织中。

QQ川布兰961307887 电话***

《精英教案》培训内部试

A.同化组织

B.机械组织

C.保护组织

D.输导组织。6.分化成熟的筛管特点是:

A.是活的细胞

B.细胞中有细胞核

C.细胞壁木质化:

D.横壁形成筛板

E.筛管分子间有原生质丝相通。

7.放线菌的菌丝直径大小与下列那类微生物的细胞(或菌丝)的直径相似?

A.细菌

B.蓝细菌

C.酵母菌

D霉菌 8.下列哪些项是细菌染色体的特征?

A.无核膜

B.是一个环状双链DNA分子

C.含有少量组蛋白和RNA

D.编码细菌必要遗传信息

9.植物分类命名的拉丁名双名法中,第一个词为属名,基词类为: A.名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动词 10.下列植物中哪些是由1心皮组成雌蕊的: A.豌豆

B.合欢 C.紫荆 D.桃 E 石竹

11.这是Stitt研究果糖1,6-双磷酸酯酶(F1,6Pase)被调节的一个实验结果,图中表明在磷酸二羟丙酮(DHAP)增加时,1,6-二磷酸果糖(F1,6P)和2,6-二磷酸果糖(F2,6P)对F1,6Pase的影响,你能得出如下结论:

A.F2,6P调节F1,6Pase活性 B.F1,6P调节F1,6Pase活性

C.F1,6P和F2,6P都调节F1,6Pase活性 D.F1,6P和F2,6P都不调节F1,6Pase活性

QQ川布兰961307887 电话***

《精英教案》培训内部试

11.在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内

A.相对细胞体积变小

B.压力势等于0 C.水势等于渗透势

D.细胞水势等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势

12.一个完整的放射性双链DNA分子在没有放射性的溶液中进行了两次复制,得到四个双链DNA分子的放射性状况为? A.两分子DNA不具有

B.四分子DNA都具有 C.双链中各一半含有

D.四分子DNA都没有 13.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机理,正确的描述是:

A.tRNA结合到30S核糖体亚基上

B.tRNA结合到70S核糖体上 C.氨基酸通过氨酰合成酶连到核糖体上

D.氨基酸必须活化成活性氨基酸 14.在生理pH条件下,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氨基酸是:

A.Cys

B.Glu

C.His

D.Lys

E.Val 15.下面关于肽键的描述,正确的是:

A.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

B.肽键比正常的C-C单键短

C.除Pro外,与肽键相连的两个C一般为反式构型 D.肽键可以自由旋转

16.哺乳动物成体的肺动脉来源于胚胎期的 A.第Ⅲ对动脉弓

B.第Ⅳ对动脉弓

C.第V对动脉弓

D.第VI对动脉弓 17.交感神经发出的部位

A.脑 B.脊髓胸段 C.脊髓腰段

D.脊髓荐段

18.许多动物对食盐(NaCl)的浓度非常敏感,血液中Na+的浓度显著下降,则会使神经元的

QQ川布兰961307887 电话***

《精英教案》培训内部试

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降低

B.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增强

C.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降低

D.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增强

19.人们比喻眼睛就像一袈精巧的照相机,这是因为 A,B,C或D A.眼球前方的晶体是一个具有变焦能力的高效镜头 B.眼睛的视网膜具有很高灵敏度的感光性能 C.视网膜具有能够分辨色彩的视锥细胞 D.所有以上叙述

2013年《精英教案》第十届全国高中生物竞赛培训火热报名中……

篇7: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

(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1991年2月12日制定,2004年11月30日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为CPhO)是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这项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并得到国家教育部的批准。

竞赛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第二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竞赛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比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提高和扩展。

第三条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者是对物理学习有兴趣并学有余力的在校普通高中学生。竞赛应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竞赛活动主要应在课余时间进行,不要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四条学生参加竞赛主要依靠学生平时的课内外学习和个人努力。学校和教师不要为了准备参加竞赛而临时突击,不要组织“集训队”或搞“题海战术”,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体健康。学生在物理竞赛中的成绩只反映学生个人在这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不应当以此来衡量和评价学校的工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五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制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设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简称全国竞委会),统一领导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活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由主任一人、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和副主任由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聘任,组成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常委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可设名誉主任,由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聘任。

全国竞委会委员任期一年,产生办法如下:

1.每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各委派委员1人;

2.承办本届或下届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各委派3人;

3.由常委会根据需要聘请若干人任特邀委员。

第六条常委会在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领导下主持全国竞委会工作;制定有关竞赛工作的各项实施细则。

全国竞委会在决赛期间召开全体会议,研究和讨论与本届和下届竞赛有关事宜,交流组织竞赛活动的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议通过决赛获奖学生名单。

全国竞委会委员在任期内负责常委会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工作上的联系。

第七条常委会下设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命题组(简称命题组)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办公室(简称办公室)等工作机构。

命题组成员由常委会聘请专家担任。命题组负责预赛、复赛理论试题及决赛的理论、实 1

验试题的命题工作。

办公室负责处理有关竞赛的日常事务。

第八条每年承办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与有关方面协商组成该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组委会负责决赛期间各项活动的筹备与组织工作以及命题会议的会务工作。

组委会工作接受常委会指导。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与各有关方面协商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简称地方竞委会)。地方竞委会要按照《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和常委会制定的有关竞赛工作的各项实施细则,负责组织和领导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竞赛的各项活动。

地方竞委会的工作受全国竞委会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章 竞赛程序

第十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每年举行一次,包括预赛、复赛和决赛。在校高中学生可向学校报名,经学校同意,由学校到地方竞委会指定的地点报名。凡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学生均在地方竞委会指定的地点参加预赛。预赛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命题组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办公室统一制卷。各地方竞委会组织赛事和评定成绩。预赛满分为200分,竞赛时间为3小时。地方竞委会不得组织其它考试来确定学生参加预赛的资格。

第十一条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题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命题组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办公室统一制卷。理论考试满分为160分,时间为3小时。各地方竞委会组织赛事和评定成绩。复赛实验由地方竞委会命题和评定成绩,满分为40分,实验时间为3小时。复赛实验的日期、地点和组织办法由各地方竞委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参加复赛的学生由地方竞委会根据预赛成绩确定。参加复赛理论考试的人数不得少于本赛区一等奖名额的5倍。参加复赛实验考试人数不得少于本赛区一等奖名额的1.2倍。

第十二条各地方竞委会根据学生复赛的总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之和)择优推荐3名学生参加决赛。对于在上届决赛中成绩较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给予奖励名额,凡有学生获一等奖者,一律奖励1名。在当年举行的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金、银、铜奖的学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每有1名学生获奖,就奖励1名。

承办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决赛的名额可增加3名。

若参加决赛的最后一个名额有两名以上的学生总成绩相同,则地方竞委会应根据他们的理论成绩高低择优确定一名;若理论成绩最高的学生有两名以上也相同,则地方竞委会可对理论成绩并列最高的学生以笔试的形式进行加试,选取成绩最好的1名。

决赛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命题组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决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竞赛时间各3小时。理论满分为140分,实验满分为60分。由组委会聘请高校教师阅卷评分。

由常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奖组,由评奖组核审学生决赛成绩,提出获奖名单,最后由全国竞委会审议通过。

第四章命题原则

第十三条竞赛内容要从我国目前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但不必拘泥于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常委会要根据此原则编写《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实验指导书》。

第十四条预赛、复赛和决赛理论命题均以《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为依据。

复赛实验题目从《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实验指导书》中选定。决赛实验命题以《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实验指导书》为基础。

第五章奖励办法

第十五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只评选个人奖,不搞省、地、市、县或学校之间的评比。根据决赛成绩和参加决赛人数,每届评选出决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人数各占参加决赛人数的1/6和1/3。若一(或二)等奖最后一个名额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学生总成绩相同,则都评为一(或二)等奖。由全国竞委会给予奖励。在举行决赛的城市召开授奖大会,颁发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获奖证书。

第十六条对于在预赛和复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全国竞委会设立赛区一、二、三等奖,由地方竞委会按学生成绩进行评定。赛区一等奖的评定以复赛总成绩为准。赛区二等奖的评定以复赛理论成绩为准。赛区三等奖的评定标准由地方竞委会根据学生成绩和当地实际情况决定。赛区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均颁发相应的获奖证书。

赛区一等奖的名额由常委会决定。若赛区一等奖最后一个名额有两名以上的学生总成绩相同,则地方竞委会应根据他们的理论成绩高低择优确定一名;若理论成绩最高的学生有两名以上也相同,则地方竞委会可对理论成绩并列最高的学生以笔试的形式进行加试,选取成绩最好的1名。赛区二、三等奖的名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确定。

对获奖学生的奖励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十七条对在决赛中获奖和获赛区一、二等奖的学生的指导教师,由各地方竞委会确定名单,以全国竞委会名义给予表彰,发给荣誉证书。

第六章 守则和纪律、监督、惩罚

第十八条 关于竞赛守则和纪律、监督和惩罚,按中国科协颁布的有关条例中的规定执行。

第七章 经费

第十九条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所需经费应根据中国科协的规定主要通过各种途径自筹,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

第二十条 学生参加预、复赛应缴纳报名费和试卷费。报名费收入全部由地方竞委会留用,试卷费上交全国竞委会办公室。参加决赛的学生要交纳决赛参赛费,作为全国竞委会和组委会进行与决赛有关的各项工作的部分经费。

学生参加竞赛所需食、宿、交通费用原则上由学生自理。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由地方竞委会与有关方面协商给予补助。

第二十一条决赛活动所需经费由组委会负责筹措,全国竞委会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十二条经费开支应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向学生收取的费用应根据竞赛成本核定,不以赢利为目的。

第八章附则

篇8: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大学生对于参加“挑战杯”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很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中途就被淘汰,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选题不好,没有找准正确的方向。选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好事半功倍,选题差劳而无功。因此, 对于刚刚步入科研领域的大学生来说,更应认真、慎重地对待选题。

本文作者有着多年指导大学生挑战杯的实践经历。通过对历届挑战杯获奖者的作品题目进行剖析, 并结合自己亲身体会,从选题原则、选题途径、选题策略和选题禁忌四个方面来探讨“挑战杯”作品的选题问题。

一、选题原则

从挑战杯竞赛的宗旨、目的以及历届挑战杯获奖作品的选题中可以看出,挑战杯参赛作品的选题需要遵循“先进性、创新性、价值性和可行性”四项原则[5]。

(一)先进性

先进性就是指你的作品能够反映当今科技的发展水平,在某一科学领域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当某一作品的选题处于学科前沿或是研究别人未曾研究的领域,或是虽然有人研究,但还没有成果出现的领域, 那么该作品就具有先进性,在竞赛中就有可能获胜。 比如第一届挑战杯北京大学的作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该作品是把计算机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中,这个选题在当时就具有先进性。我们知道,在上一个世纪中,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信息技术最主要的载体就是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才开始问世,80年代电子计算机在国内刚刚起步,更谈不上在其他领域得到应用。可以说,在当时,把电子计算机应用到任何一个领域都会开创一片新的天地,都具有先进性。如果对历届挑战杯的作品题目进行分析,很明显可以看到,第一届挑战杯一等奖获得的作品中,有一半作品的选题涉及到电子计算机,以后逐年下降。图1给出第1至第9届获奖作品中,选题涉及计算机应用的作品所获奖励占总奖励的百分比(第1到第7届最高奖为一等奖,只统计一等奖,第8到第9届只统计特等奖)。如果现在再来利用计算机来从事某一领域内的研究,就很难具有先进性可言,更不会出现20世纪80年代那样热门。一般在新兴学科和热门领域内选题,往往能够反映当时的学科发展水平,具有好的先进性。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图2给出第1至第9届获奖作品中,选题涉及到人工智能的作品所获奖励占总奖励的百分比(第1到第7届只统计一等奖,第8到第9届只统计特等奖)。

(二)创新性

在战杯中获奖的作品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选题突出“新”,创新性非常显著。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又分为多个层面:它包括理论上创新、方法上创新、技术上创新和应用上创新等等。

1.理论上创新:理论上创新是指提出新的理论见解。学生自己提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并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后逐步上升为自己的新的理论见解。一般只有充分掌握研究领域的现有水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新的理论见解。有了新的理论见解,不论是否采用他人的技术或方法来验证,多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如果思想、方法、手段和技术路线均为自己所开创,那么你的选题就属于原创课题。这种课题容易得出新的结论,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研究风险和遭受非议,也是值得探索的。

2.方法上创新:使用新的研究方法来阐述一些已有的问题,也常常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科学结论,这种选题也具有很好的创新性。这里说的“新的研究方法”,不仅包含自创的新方法,也包括将别人创出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新的领域。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来说, 由于理论积累和思维深度、广度还是相当有限,一般难以提出新的理论见解,因此,主要的创新形式是在技术、方法和应用上的创新。

3.技术上创新:利用新的研究技术,比如新设备、 新试剂、新手段来研究已有的问题。这种选题具有很好的新意,往往能够更好地证实或否定别人的思路或假说。

4.应用上创新:是指把他人思想、技术或方法,应用到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研究对象)上去,特别是在交叉学科领域,也有可能得出新的科学结论,有时还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收获。应用上创新的关键是要寻找到新的材料、新的研究对象或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由于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社会问题, 前人不可能进行研究,所以选定这方面的课题,只要做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就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研究价值, 无须费力气去突破前人的研究框架。

图3是对第十届“挑战杯”的23件特等奖作品,从创新点进行分类统计。图3统计结果显示,获特等奖作品中,应用上创新排第一位,约占52.2%,其次是方法上创新和技术上创新,各占26.1%和21.7%,而理论创新最少。理论创新需要充分掌握研究领域的现有水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新的理论见解。由于大学生受到知识广度和深度的限制,加上缺乏实践锻炼,所以很难提出自己的新的理论见解。

综上所述,无论是思想上、方法上、技术上或研究对象上的创新,多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那种使用已有的思路和理论,在技术上和研究对象上又没有新意,只是重复、验证或丰富他人的结论,就缺乏创新性。从历届大学生“挑战杯”获奖作品的题目中不难看出,好的作品不但突出选题上的“新”,而且在一件作品中往往包括多个创新点。

(三)价值性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一定要对人类社会有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价值性在于通过研究能够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能够增强人类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够为人类的生产或生活服务。总之,价值性在于无论何种选题,都应该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能够对社会的进步有贡献,能产生效益的(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所选的题目要具体,在你现有的条件下要能够实现。它包括你的假设是否合理,你的设计路线是否可行,你的实验条件是否跟上,你的经费是否充足,你的人员知识层次是达到,你的外部环境是否允许,你的研究对象是否支持,你的研究资料是否能够获得,你的调查是否会受到阻挠等等。

除了上述所说的四项原则外,大学生在选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扬长避短。有些学生一开始非常热衷于挑战杯课外研究,但由于对从事的研究课题不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厌烦枯燥无味的实验,以致失去研究兴趣,半途而废。这也属于一开始选题就出现了问题。

二、选题途径[6]

我们知道选题需要遵循的原则后,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选题,好的题目从哪里来。一般可从以下10个途径来考虑。

(一)热点问题

在具体捕捉科研课题时,一般需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国家科技管理部门每年都会发布有关该领域或部门的研究《指南》,表明了国家各级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关注的热点,选题时可以依据有关领域或部门的研究《指南》,提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科研课题。

(二)社会需要

当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迅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兴的需求也随之产生,例如,人们对手机彩电等显示屏分辨率要求的提高,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便得到快速的发展,因而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这种为了推动市场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需要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从社会需要中选题, 往往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也是选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亲身实践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会不断地遇到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捕捉生产和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是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的源泉。例如关注生态村建设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精神需求问题;生态环境产业化问题等等。

(四)空白地带

科学在不断发展,学科之间在不断地交叉与渗透。在交叉处的空白区寻找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也能形成十分有价值的课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将某一学科、领域内的先进经验、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 领域中,有可能会产生新的效果和作用。

(五)观点质疑

任何一种理论或结论,在一定条件下都会有缺陷和不足。因此,要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现有的理论和观点。当人们从来没有质疑牛顿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时候,爱因斯坦却对其进行了质疑,并由此萌发出建立新的时空观的设想。许多前人的理论和观点,随着时间和科学的发展,都会显示出缺陷和局限性。只有质疑现有的理论和观点,才能提出更新的理论和观点。

(六)历史难题

善于发现书本中的历史难题,也是选题的一条途径。我国数学家侯振挺教授,从“马尔科夫过程”的研究中,发现了“Q过程的唯一性”问题,从而解决了概率界多年悬而未决的历史难题,并创建了“侯氏定理”。 数学如此,其他学科也一样。

(七)学术争论

对于自然现象或规律的认识,历史上往往存在着不同观点,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争论。例如,光的粒子说与波动说之争和物种不变论与进化论之争,都是历上最著名的学术争论。关注当前学术争论的焦点,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八)反面思考

在思考问题时变换一个不同的角度,从相反方向思考。一般来说,人们往往习惯于“正向思维”,但是, 如果利用“反向思维”的方法,也有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九)反复推敲

在阅读书本以及期刊文献时,经常会遇到“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某种程度上”、“在给定范围内”等一些限定词。仔细研究和反复推敲这些限制词,是发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鲁迅说过:“不要看了就写,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这对科研选题也是很有启发的。

(十)失败案例

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案例中寻找到失败或失误的原因,就有可能在失败的废墟上,重新筑起科学大厦,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图4从是选题途径的角度,对第十届“挑战杯”的23件特等奖作品的选题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显示, 获特等奖作品中,源于热点问题的选题约占30.4%,其次是源于社会需要的选题占17.4%。如果仅对社会科学类进行统计,9件获特等奖的作品中,有4件作品的选题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占44.4%。因此,有关社会调查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选题,需要瞄准社会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数据的获取、加工、归纳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

以上简单地列举了科研选题的常见途径。对于千奇百怪的自然界和复杂多端的人类社会,有着各种疑难杂问。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导师的指导下,就会找到合适的科研课题,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三、选题策略

(一)类比策略

通过研究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似性,采用类比思维方法来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二)对立策略

从已有事物、经验或课题等完全对立的角度来思考,采用对立思考方法来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三)转换策略

通过对事物之间的转换来获取研究课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转换策略一般是通过巧妙地绕过问题障碍,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把未知问题变成已知问题的一种思考策略。例如我国古代的“曹冲称象”, 就是运用了转换思考策略,利用浮力等于物体重量这一原理,解决了当时无法直接称大象的难题。

(四)移植策略

移植策略就是将某个领域的原理、技术或方法, 移植到其他领域,进而产生新课题的一种思维策略。

四、选题禁忌

(一)选题过大

学生对于所选课题应是力所能及和深有体会的, 切莫好高骛远、贪大求全。学生在科研选题时必须要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或难题,而且要对所选课题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

(二)缺乏条件

选题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科研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例如研究资料、科研设备是否能够满足,研究场地是否具备,研究时间是否能够保障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选题时应当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选择科学研究的课题的时候,既要注意实际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实际需要的问题并不是谁都能够研究的,这就要看我们是否具备足够的条件。

(三)含糊不清

科研课题一定要精练、具体、明确,不能笼统、模糊、空洞。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缺乏科学性,而且目标不清楚,难以下手。例如“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这个课题从形式上看,好像没有什么不妥,但实际上却含糊不清。到底是研究如何优化教师行为,还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果两者都研究,研究的切入口、研究的重心又在何处?这样表述,带有结论性口气,更像一句工作口号, 缺乏研究的味道。

因此,大学生“挑战杯”选题不宜选太大、复杂的课题,更不应该选择带有结论性、口号性的空洞课题。

摘要:通过对历届挑战杯获奖者作品题目的剖析,探讨了挑战杯参赛作品选题的基本原则,并从热点问题、社会需要、亲身实践、空白地带、观点质疑、历史难题、学术争论、反面思考、反复推敲和失败案例10个方面,以及类比思考、对立思考、转换思考和移植思考4个角度,分别阐述了选题途径和选题策略。最后对选题禁忌做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挑战杯,科技作品,选题,剖析

参考文献

[1]张灵,胡桂英.从“挑战杯”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高师创新教育[J].现代教育,2007,(11):168-169.

[2]平扬,冀宁,李新玲.109名院士为“挑战杯”题词:鼓励青年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N].中国青年报,2007-11-01.

[3]柳晓森,陈杰.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开幕——王兆国致信祝贺[N].人民日报,2007-11-16.

[4]第十届“挑战杯”竞赛官方网站[DB/OL].http://www.tiaozhanbei.net.

[5]宋伟.科研选题论证中的四原则[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1,3(04):70-71.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礼仪教案及反思下一篇:展台绿色环保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