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工商管理课程

2024-04-11

中山大学工商管理课程(精选6篇)

篇1:中山大学工商管理课程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课程(MBA)

国际视野 中西兼顾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MBA课程自1994年开办,至今培育毕业生已逾十五届,课程正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些年来,浸大的MBA校友已累积近1,500位。学院以课程和配套搭建学习的平台,用务实的态度致力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让学员得到最大的帮助。学院不断提升课程的质素,以及加入国际学术交流和中华管理智能等元素,让课程中西兼顾,更具国际视野。这是学院努力的目标: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随着交通以及签证日益便利,我们鼓励内地精英在个人情况许可下报读MBA香港班,与香港同学以及整体国际化的商业环境融和,成就个人未来。MBA香港班分为全日制以及兼读制两种模式,其中全日制课程设有「入学奖」,鼓励优秀学员申请。兼读制则在每周上课两晚,适合深圳地区在职人士或者需要深港两边工作的商业精英。

课程特色

i)国际视野、中西兼顾

浸大MBA课程以国际商贸为主旨,兼重中国商贸(Global Vision China Focus)。课程旨在加强学员的管理技巧、国际商贸知识。课程设计主要鼓励学员将日常工作中所获得的实际经验带入课堂。学员除可接触最新的管理和组织概念外,更可学习运用新的技能和技巧去解决问题及作出决策。

整个课程基本上由学院的全职资深教员教授;根据需要,也会邀请中国及海外的访问学人、商界资深人士担任短期或客座教授。

ii)企业实地考察

除了课堂教授外,学院每年会安排学员到内地、台湾或其它国家进行为期约一星期的企业考察及研究,使学员可以更深入了解大中华的营商环境和机构的运作情况。过往学员曾考察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青岛、大连、武汉、南京、重庆及台湾,并为不同类型的机构作出咨询报告,包括百货公司及零售连锁店、制造业、外贸、高科技及酒店服务业等。

iii)企业行政人员研讨会及管理技巧工作坊

学院亦会定期举办企业行政人员研讨会,邀请商界领袖及著名学者与学员进行最新的交流。学院至今已举办了逾一百五十次企业行政人员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主要围绕经济、管治及营商环境等课题,如「再认识中国」、「破解管理迷思以提升经营绩效」及「完善中国国营企业的公司管治」等。

另外为了加强学员于管理技巧的训练,学院亦举办一系列的工作坊,邀请企业机构顾问讲解有关商业谈判、危机处理、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等课题。

iv)海外交流

学院亦鼓励学员参加海外交流,以开拓个人眼界。学院现与多所海外著名大学及商学院达成合作协议,让学员到有关院校交流。学员于交流期间修毕的学分,可获学院承认。

v)奖学金计划

学院设立了一系列的杰出奖项,以表扬成绩优异的学员。有关奖项包括入学奖、杰出学业奖及杰出学员奖。「入学奖」的目的主要是为提供经济资助予成绩优异的全日制课程申请人,鼓励他们于浸会大学MBA课程继续进修。得奖者可获港币六万元。所有MBA香港班全日制课程的申请人均

可申请入学奖。而「杰出学业奖」是为奖励学员于学业上争取佳绩而设。另外,学院亦设立「杰出学员奖」,目的为鼓励学员均衡发展多方面的才能,包括学术成绩、管理技巧、领袖才能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贡献。

vi)校友网络

由于中港校友及学员人数不断增加,浸大MBA(香港)旧生会和MBA(中国)校友会已相继在1996年和2004年成立。而MBA(中国)校友会深圳分会亦于2006年成立。藉着各类的文娱康乐、学术及文化活动,以及网页平台,校友可不断扩阔其知识领域及人际网络。

课程查询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香港九龙塘联福道34号永隆银行商学大楼801室 电话 :(852)3411 5557 传真 :(852)3411 5588 电邮 : hkbumba@hkbu.edu.hk 网址 : http://www.hkbu.edu.hk/~mba

来源:启德教育

篇2:中山大学工商管理课程

重工商大„2005‟101号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与系统工程,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 1号)等文件精神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我校课程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我校课程质量和课程建设水平,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 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宗旨、目标和原则

第一条 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课程体系的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学科特色和课程优势的发挥为着眼点,以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管理机制的创新为动力,分类建设、统一指导的方针,全面提升我校课程质量和课程建设水平,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奠定基础,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第二条 课程建设的宗旨和目标

1.宗旨 加强课程建设,旨在全面提高我校课程质量和课程管理水平,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目标 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一致的结构合理、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批能够体现我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标志性课程。

第三条 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课程建设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课程的系统工程,各门课程的建设要在学校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实现我校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和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2.可持续发展原则 课程建设重在创新,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质量和课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始终要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着力点,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在课程内容、方法、手段和管理等方面建立创新机制,推动我校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3.一般建设和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建设要在全面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有计划、分步骤地重点建设一批课程,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使之在课程建设中优先发展、积累经验。在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评选一批优秀重点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推广精品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使之产生显著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校级精品课程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为创建市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4.激励原则 各级各类课程建设应建立和完善课程建设考评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各类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创造热情。

第二章 课程建设的层次、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课程建设的层次 为了增强课程建设的针对性,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实行课程分级分类建设,统一管理。

课程建设分为三级六类,分别为校级普通课程、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市级重点建设课程、市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市级重点建设课程、市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和标准进行建设,各类校级课程按照学校课程建设有关要求和标准进行建设。

第五条 课程建设实行学校(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和教务处)和学院两级管理体制。

第六条 教务处负责学校各级各类课程建设的日常运行管理,同时协助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做好以下工作:

1.制定和修订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及课程建设总体规划。

2.监督、检查课程建设的实施情况并做好经验总结和档案管理。3.对校级各类课程,尤其是重点建设课程、精品课程进行评选、检查、验收和评优,在此基础上做好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推荐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 学院职责

1.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制定或修订本学院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案。

2.组织力量开展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包括方案的执行、执行情况的督查和工作总结。

第三章 校级普通课程建设的要求和内容 第八条 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第九条 建设一支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结构比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第十条 严格执行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规范教材的使用及教辅资料、配套教学文件齐备。

第十一条 有规范的教案和讲稿,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第十二条 有实验教学的课程,实验教学内容须体现在该课程的考试内容中。

第十三条 有一套科学的、严格的考核制度,认真抓好考试的各项环节,积极参与“教考分离”。

第十四条 规范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管理。

第四章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的要求和内容

第十五条 加强教学研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和教学模式,形成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

第十六条 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教师队伍稳定。第十七条 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反映社会发展对该门课程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和学科前沿研究成果。积极采用双语教学。

第十八条 有高质量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案、讲稿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第十九条 使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和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对在校在读学生免费开放。

第二十条 教学辅助资料完备,有较为系统和规范的习题库(集)或案例库(集)、试题库,并适时对库存资料给予调整。

第二十一条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室或实习基地的基础条件完善,人员到位,管理制度健全。

第五章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和内容

第二十二条 制定科学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学校专业建设、教材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由校、院两级共建。学校、各学院要在全面规划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要特别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以教学推动科研,以科研来促进教学,构建 具有我校特色的精品课程发展规划和体系。要以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第二十三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原则上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或副教授主讲。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并有传、帮、带机制的教师梯队。鼓励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参加精品课程建设。

第二十四条 优化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本着“加强整合、注重实践、积极创新、力求突破、整体优化”的原则,与时俱进,要突出经典理论与学术研究前沿成果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基础理论的掌握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统一。积极采用双语教学。

第二十五条 使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精品课程建设要立足课程实际和课程特色,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精品课程要充分使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和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对在校在读学生免费开放。网上有不少于5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教师将全程授课课件和教学录像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第二十六条 抓好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要使用优秀教材,加强教材建设力度,建立科学的教材审定和选用制度,设立校教材建设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育部规划教材以及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积极引进先进的、实用的英文原版教材。

第二十七条 加强实践教学

有实践性环节的校级精品课程必须相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建设好实验室或实习基地,配备能胜任工作需要的实验师资和基地技术人员,形成既规范又富有课程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及管理模式。

第二十八条 建立和完善切实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 建立和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制度,完善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优秀课程示范、奖励机制和不合格课程的整改、惩罚机制。

第二十九条 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与基本思路

校级精品课程是全校的示范课程,其建设目标是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思路是:重点扶植、稳步推进,成熟一门,发展一门,在抓好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地积极培育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立起以学校精品课程和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示范的课程建设体系及良性发展机制。

第六章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的申报与立项

第三十条 申报对象范围

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均可申报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每两年申报评审一次。原则上每个专业每次只申报一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第三十一条 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必须是面向本科学生连续开设4年或4年以上的课程; 2.该课程有完整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规范的教材、参考书、教学日志及听课记录。

3.课程负责人应为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并有5年或5年以上的本科教学经验,独立承担本门课程教学工作不少于3年的在岗教师。

4.申报的课程所属教研室内有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并不少于5人的教师梯队。

5.申报的课程应有校级及以上级别的教研项目或教学成果奖。第三十二条 申报步骤

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或教研室提出申请,在学院初审基础上,由学院向学校申报,须填写《重庆工商大学重点建设课程申报表 》。

第三十三条 审批与立项

1.评审 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对申报校级重点建设的课程进行审查并提出评审意见。

2.批准立项 经校长办公会审定通过,最后确认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的立项项目。校级立项重点建设课程的完成周期为二至三年。该重点课程的后续建设须重新申报立项。

第七章 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与立项

第三十四条 申报对象范围

1.申报的课程应为学校验收合格的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校级精品课程每年申报评审一次。第三十五条 申报条件

1.课程负责人应具有教授职称,或为具有副教授职称、连续三年本科教学评教优良的骨干教师,并承担和组织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

2.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3.该课程的教学条件良好,教学改革有特色,成效显著。包括:使用优秀教材、参考图书、教学管理、实验室与教学设备、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与技巧、考试方式与题库建设等因素。

4.建立有严格的主讲、辅导和作业批改制度,有科学严格的考核制度。

5.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已上网。

6.申报的课程应有校级及以上级别的教研项目或教学成果奖。7.申报课程所在学院重视和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

第三十六条 申报步骤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由项目负责人申请,由课程所在学院向学校申报,须填写《重庆工商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

第三十七条 审批与立项

1.审查 学校组织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对申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进行立项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建设的意义、课程建设目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课程建设计划与条件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和是否立项的初步意见。

2.批准 已通过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审查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经校长办公会审定批准后,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第八章 市级重点建设课程的申报与建设

第三十八条 申报条件

1、课程负责人具有教授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

2、承担有校级以上教改项目,教学改革成果较明显,课程质量处于我市同类课程前列。

3、教学设施、教材建设、图书资料、实验条件基础好,能为持续、稳定地进行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4、课程建设规划科学可行,有明确的近、中、远期建设目标。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和管理制度健全,任课教师无教学事故发生。

5、申报市级重点建设课程应为校级精品或重点建设课程。第三十九条 申报程序

学校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有关申报市级重点建设课程的文件要求组织校内申报,择优推荐。

第四十条 建设与管理

严格按照《重庆市高校重点建设课程管理办法》文件的要求执行。

第九章 市级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

第四十一条 市级精品课程的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建设与管理按照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有关市级精品课程申报与建设工作的文件要求执行。

第十章 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

第四十二条 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建设与管理按照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第十一章 校级管理课程的评估与验收

第四十三条 目的 通过课程评估,掌握我校课程建设的状况,及时总结并推广优秀课程建设的经验,提高我校课程建设水平和本科教学质量。同时,调整、补充校级重点或精品课程,为各级精品课程的评选和推荐提供依据。

第四十四条 时间及对象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和精品课程由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和教务处组织评估验收,每两年进行一次。校级普通课程由学院组织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学校备案。

学校定期对市级及以上重点建设课程、精品课程进行检查,加大建设和监管力度。

第四十五条 评估与验收内容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和精品课程校级各类课程的评估验收标准参见第三、四、五章“要求”,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情况。

第四十六条 评估程序

1.自评和申请 对于完成预定计划或达到建设时限的重点(精品)课程项目,先由学院根据评估内容和标准组织自评,填写课程评估有关表格,向学校提出申请。

2.检查 根据学院或课题组的验收申请,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主要采取课堂听课、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该课程建设的社会反响、课程评估申请等材料进行分析和认定。

3.评价 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对课程进行综合评定,对课程建设状况提出评审意见。对验收合格的课程,学校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对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

对验收不合格的课程,限期整改,对再次评估验收仍不合格的课程,学校取消其立项资格并追回前期拨付的课程建设经费,该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从被取消立项资格之日起三年内不得申报该类项目。

第四十七条 推荐与奖励

1.推荐 对获学校优秀称号的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由学校优先推荐参加市级精品课程申报和评选。

2.奖励 学校对在课程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教研室(课程组/群)及有关人员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十二章 经费管理

第四十八条 学校设立“校级重点(精品)立项课程建设专项经费”,为重点(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学校对批准立项的每门校级重点、精品课程划拨建设经费分别为5千、1万。对获得市级和国家级立项的重点(精品)课程,学校给予1:1的配套建设费。

第四十九条 课程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用于课程建设项目的开支主要包括:调研、图书资料购买、教学及实验条件的建设、课程建设材料的编撰、课程的评估验收、培训及会务和一定比例的劳务性开支等。严禁挪用和无计划开支。

第五十条 该项经费由教务处统筹管理,经费开支须经课程所属学院院长批准,财务处、教务处共同审核经费的开支情况,对不符合支出要求的予以纠正。

第五十一条 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或学院负责人向学校汇报课程建设进展情况的同时,须汇报经费使用情况。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及应用技术本、专科各专业的课程建设与管理。研究生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在原有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于2005年4月19日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重庆工商大学

篇3: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管理

一、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组织实施的特点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编制的权力主体是学校的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 依据的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及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而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因此,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是具有本校自身特点的、为本校学生专门量身定制的课程, 其相应的课程决策程序和流程也就需要做一个特殊且科学合理的安排。

1.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编制决策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过程。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专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决定了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建设应该是一个由教务部门、人事部门、大学英语教学部门、各专业教学院 (系) 、教育专家、校领导、学生, 有时还包括社会相关部门等人士广泛参与的工作。它涉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大学英语教学部门是课程编制的主体, 但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建设并不只局限于大学英语教学部门[2]。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多样性决定了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仅封闭于大学英语教学部门内部是行不通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决策者, 不但要设法调动大学英语教学部门的力量, 还要能获得相关教学部门的支持, 甚至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否则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目标难以实现。

2.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应该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设置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在英语学习上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上有独创性。教师具有独创性的个性化教学才能使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各门课程特色鲜明、形式丰富、内容更有针对性, 让学生有充分选择与发挥的空间。

3. 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每一个学校有每一个学校的传统, 其师资条件、办学规模、办学目标、历史底蕴、生源情况、社会关系、所在地方的经济情况和社会环境等等都不尽相同。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编制的决策者要善于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 从差异中看到优势, 看到特色, 看到方向, 看到希望。

4. 指导下放权。

大学英语选修课与必修课的不同在于, 必修课难以照顾到学校的实际, 也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而选修课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大学英语教育的管理者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 把课程组织的权利交给教师, 把学习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 而不要给予过多的干涉和限制。只有这样, 教师才有可能突破传统教学形成的思维定式,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对管理者的要求主要在思想与组织两个方面, 包括:

1. 明确而独特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

国家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明确的要求, 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原则性的规定。一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能否获得成功, 取决于在达到最基本的、原则性的规定之外要有自己的科学、系统、个性化的特色。也就是说, 实现共性的同时要张扬出自己的个性。这就需要管理者了解本校的办学环境、办学宗旨、教育思想、师生特点及各种教育资源, 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具有本校特点适合本校师生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

2. 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设置不但需要调动大学英语教师的热情, 还需要让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参与进来, 需要动用到全校各方面的教育资源, 甚至需要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没有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这些都是难以完成的。

3.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树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想。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建设是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础之上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发展的产物。它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无论在教学性质与目标, 还是在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做法。因此, 管理者需接受新的思想, 顺应新的要求, 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否则再好的选修课程也是无源之水, 很难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3]。

4. 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任何改革都会受到来自旧的习惯势力的压力,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如何取得学校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如何在课程的实施中协调教师、专家、学生和各个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意见, 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 这不仅需要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更需要有创造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一旦确定设置之后, 就进入付诸实践进入课堂的过程, 这个课程同样非常重要, 决定了设置者的理念能否得到实现。为保证过程的有效性, 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全校性的教学改革工程, 应该由一名校领导牵头分管, 教务处、外语学院 (系) 、大学外语部和相关院 (系) 都要明确专门的领导负责, 还要与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及辅导员一起形成一个组织网络, 有条有块, 使教学工作能够得到贯彻落实, 教学中搜集到的意见能够很快得到反馈。

2. 宏观指导, 形式灵活。

校领导负责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宏观指导, 教务处负责对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实施的宏观指导, 外语学院 (系) 负责对老师执行教学大纲的情况进行宏观控制, 但是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形式与进度、教学内容与研究, 则由大学外语部组织相关老师灵活机动地落实, 以鼓励各门选修课程的特色与个性。

3. 改善师资, 轮流进修。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门类繁多, 对师资有很强的个性要求。因此, 管理者一方面要重新组合师资, 分配力量, 挖掘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兴趣与潜力;另一方面, 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师分批进修, 发展针对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教学内容的进修学习。

4. 学生为本, 主动参与。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是为学习个性化发展服务的, 是以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的, 因此在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实施过程中, 应该时刻关注学生, 让他们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才是教师不变的追求[4]。

5. 规范管理, 保证质量。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虽然不像必修课那样有统一的教材、计划、进步, 但是教学常规所要求的一些规范还是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说, 教材可以自编, 备课也可以形式多样化, 但计划、进度、备课、考核、小结、教研活动等规范要求一个也不能少,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学的基本质量。

四、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 管理角色的改变。

按照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路, 往往是教学行政部门预先设置好课程, 再由教学部门组织教师实施。而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设置不只是教学行政部门的事情, 更主要的是要广大教师自主确定课程。这种角色上的变化, 大学英语教学部门和教师都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这就需要他们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改变角色, 积极参与课程的设置, 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等待接受检查变为主导课程设置, 由凭经验和感觉从事教学变成教学目标明确的策划人。

2. 建立教学过程监控机制。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虽然鼓励创新, 提倡个性, 但如果失控也会走向反面。一个人可以同时集演员、导演和制片人三种身价于一身, 但一个人不可以同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运动员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有自己的判断, 但最终还应该以裁判员的判断为权威的判断。同理, 教学活动缺少了权威的裁判员———教学过程监控机制, 教学活动也有可能会走向混乱。因此,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多方参与的教学过程监控机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可靠依据。

3. 建立课程中介服务机构。

大学英语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 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不是大学英语老师能够胜任的。除了前面所说的, 要挖掘大学英语老师的潜力和对大学英语老师定期培训以发展大学英语选修课所需师资之外, 还应该建立课程中介服务机构或借助社会上已有的课程中介服务机构, 让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设置能够得到落实。

4. 粗犷式管理。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特点是多样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管理者应该鼓励不同个性和特长的教师脱颖而出, 而不是束缚其手脚, 因此管理者的任务以宏观调节和课程评价为主, 不要过多地介入细节, 否则大学英语选修课程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

正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言, 大学英语是“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1], 与其相对应的管理也就涉及到方方面面, 既有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的建设, 也有学分制体系的改革和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还有教师培训体制的改进和发展。总之, 管理只是手段, 目标只有一个, 那就是使学生“有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1-9.

[2]邓笛.高等院校大学外语部的地位和作用——盐城工学院大学外语部个案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83-86.

[3]吴斌, 邓笛.语言测试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10) :150-153.

篇4: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研究

大学体育 普修课程 选修课程

中国高等教育明确:大学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课程目标以体育文化与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品德素养多元整体发展。从而表明了大学体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取向。然而,课程目标多元整体发展战略的教学实施和人才培养的价值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设完善的课程校本管理体系,实施大学体育普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校本管理操作,因此实现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课题以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实证研究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当前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整体目标,实施体育普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校本管理操作。操作方法如下:

1.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非体育专业学生,教学目的和任务《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课程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大学体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理论与实践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内涵,系统地掌握身体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1.1、教学基本要求

1.1.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为体育选修课程打下基础。

1.1.3、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合理地运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锻炼。

1.1.4、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普修课程

《大学体育》普修课课说明:一、根据上面1的精神 教学基本要求:

2.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为体育选修课程打下基础。

2.2、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合理地运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锻炼。

2.3、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大学体育课程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根据党中央、国务院 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结合我校教改精神和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实际,根据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编写的《大学体育》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要求。遵循“身体健康、运动参与、运动能力、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体育课程目标;强调大学体育“以人为本”“健康体育”“终身体育”三大基本理念;在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上,注重健身性、教育性、针对性、延伸性、娱乐性、前瞻性;教学模式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培养个性、满足个体运动负荷 、兴趣之,做到“汗、会、乐”。大纲以健康教育为主、体现体育文明、智商、情商培养。大纲与考试大纲是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须执行的指导性文件。希望大学体育任课教师认真领悟大纲精神、要求,规范课堂教学上好每一节课,组织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我校大学体育教学质量。让学生通过大学两年的体育课程学习,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终身锻炼身体的行为动机,以此养成锻炼的习惯,并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会诸多锻炼身体的方法,以此获得1—2种锻炼身体的能力去终身

3.选修课程操作步骤:第一次课:课堂常规引导课及选修班报名

课的任务:

3.1、知识传授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和我校的体育教学基本情况,明确学习目的,搞好选修班选项。

3.2、能力培养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1至2项终生体育项目,提高中国全民身体素质。

3.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学方法:讲授法,宣布XXX年课堂常规

选修班报名 时间90分钟

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是中国国家教育局、国家体育局1990年联合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的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纪律性,培养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3.4选修班教学模式 课内和课外结合模式。思路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身体状况,每学期选一运动项目,每周业余时间增两个课时辅导,使学生在该项目上加深知识深度、知识面,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运作方法是:开学第一周,自愿选修一个运动项目。可不选,不选编在普修班。根据选报项目重新分班。第二周按选修和普修班进行教与学。

3.5选修班和普修班之区别

3.5.1、教学内容不同:专选班的教学内容是与该项目有关的知识,如篮球专选班的教学内容是篮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的技、战术、裁判法等,普修班则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内容进行教学。

3.5.2、教学时间不同:选修班每周除了国家规定的正常教学的两个课时外,在业余时间再增加两个课时,普修班按国家的教学大纲周两个课时。

3.5.3、考核内容不同:选修班的考核内容是与该项目的知识,普修班则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

4、学生在校期间体育须达到的要求:

体育课成绩必合格,取得必修学分。《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测试评定合格。体育课成绩为每学期一个学分,要修四个学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测试每学年一次,共四次测试。测试的项目包括生理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两个方面,生理指标测试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的(接上页)是50米跑、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握力。

4.1选修班报名注意事项

选修班报名坚持自愿原则,任何人不得逼迫学生选报项目。

4.1.1、专选班的报名工作由各班班长负责,按照学校的要求统一填写报名表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学校体育部。

4.1.2、任课教师必须向学生详细讲解开设专选班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教学运作方法,使学生了解其目的、意义和作用。

4.1.3、学生在选报项目有何疑问,有权向体育部咨询,体育部教师须及时给予解答。

4.14、完成选修班的报名工作 由各班班长负责,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

5、结论:通过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理论与实践之研究,从体育课程前期、中期、后期进行全过程的民主管理,处处实行人性化管理,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教学为本,发现教师与学生的资源优势和闪光点,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处,取得了以下成绩,开课须对学生有:A课程说明B教学大纲C考试大纲D考试方案E教学日历F教学进度G教案H听课笔记I考勤本J记分册K师生民主评定成绩,控制偏差,使评定呈正态分布,教师学期工作总结。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但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还需进一步努力之!

参考文献

[1]刘黎明:新时期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实践与思考,体育学刊,2005.5

[2]吴志超等: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篇5:浅谈大学管理学课程

修管理学课程其实很偶然,本以为修的是管理心理学,把它当作了专业必修课来选的,当初选课也没有多做研究。后来到上了几堂课了才发现原来选的是管理学,而且是一门专业选修课(其实管理心理学也是专业选修课)。曾经大叹后悔,然而现在,我觉得无论从那个层面来讲,选了这门课还是很值得的。在大学,遇到一个好的老师说容易很容易,毕竟大学有很多专业优秀的教授;但是说难也难,即便有高深的修道却不能以一种能为学生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带去丰富的知识和信息的专业人才,那么对于学生来讲,这门课程将是乏味艰涩的。而阴差阳错选的管理学,却让我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张老师上课富有激情,并能以丰富生动的生活案例来解析知识要点,跟我们分享他的自身经历与感悟,每一堂课总是有大量的信息冲击头脑。感觉已经很久没有在课堂上能够受到如此大的神经刺激,可以让自己的思绪跟着老师的讲述前进,而不是魂飞千里。虽然作业相对其它课程多了点,考试的方式也有别于其他课程,但是张老师让我们写管理学博客的要求却是能够让我们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的。(虽然有所偷懒,也会有所抱怨,但还是暗暗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够坚持,我倒想把这个方法应用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去。)

也许正是由于老师上课常常把抽象的管理理念联系到生活中去,我觉得管理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人际交往、自我发展等等,都会有意无意用到管理学的知识。管理之于生活实践,确实是一门值得不断深造的艺术。不管将来会否从事管理事业,但可以坚信管理是生活各个方面必不可少的。如果缺少管理的艺术,那么人生必将出现种植挥淇臁U缦衷诘难埃绻荒芨约憾ㄒ桓龊侠淼墓婊牖胴霉夜敲醇改甏笱罹突峄姆嫌谖扌沃小N颐亲苁且芾砗米约旱氖奔洌芾砗米约旱娜松友矍暗匠ぴ叮徊讲阶龊酶髦旨苹筒呗裕蒙钚薪谧约豪硐氲墓斓溃呦虺晒褪だN颐且沧苁且芾砗米约旱那楦校Щ峤煌囊帐酰肴撕托彻泊Γ嫘牡亟慌笥眩舜斯匦挠敫冻觥C扛鋈硕加凶约旱囊惶坠芾矸椒ǎЧ膊痪∠嗤N颐遣皇翘┞蕖⒎ㄔ级膊皇俏げ湍傻禄蛎钒拢颐敲挥谢龅墓芾砝砟睿皇窃谄椒驳纳钪胁欢系匮昂兔鳎毡鹑说挠判愕墓芾矸椒ǎ欢系卦谇币馐吨醒勺约旱墓芾硐肮摺9芾砜梢圆幌褚幻趴纬棠茄缘酶呱钌衩兀踩瞬豢杉啊J率瞪希颐敲恳桓鋈硕际枪芾淼氖导摺

篇6: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

申报2004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自 评 报 告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组 二零零四年六月十八日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申报2004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

申报2004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自 评 报 告

按照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系领导和管理学教学课程组进行了认真的自评,现将测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学改革:满分30,自评得分29

1.工作基础:满分6,自评得分6  学校领导重视:南大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本课程建设,一直将其当作商学院的公共必修课和核心基础课程,并在各个方面给予长期的支持鼓励,着力将其打造成南开大学精品示范课程。

 各种支持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政策及有利措施: 学校和学院定期开会研究并进行实地检查。有领导听课和专家督导制度,深入课堂听课,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学。近几年学科组成员获得多项教材编写立项资助,三名课程组成员先后被选送到国外培养锻炼。

 专项经费投入课程建设:自1998年,学校和学院对管理学课程采取了重点支持政策,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至今为课程建设已累计拨款20万以上。如为每个主讲教师增添购置了手提电脑。为授课大教室配备投影仪、录像机、计算机等多媒体化的系列设备。

2.教学内容:满分15,自评得分15  在教学内容上实施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区分学员特点,使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定位相适应,充分满足对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西方先进管理技术及国内外最新的管理实践,结合管理流派介绍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各类组织、各种管理活动中的共性2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申报2004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的、基础性问题,包括基础性的原理、工作程序、方法等;注重介绍管理中的软逻辑和硬逻辑的关系,帮助学员在掌握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权变地适应实际情况,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团队练习、情景案例、情景模拟、参观实习等。目的是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让学员在参与过程中学习。

3.教学方法:满分5,自评得分5(1)梳理管理学的内容框架和发展演变主线。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交叉学科,管理理论体系十分庞杂,可讲授的内容很多但又比较零散,没有十分清晰的逻辑关系,所以我们将理论主线作为研究重点,结合环境变化从社会经济背景的角度力求给学员以清晰的框架。

(2)引导启发式的教学。通过商业游戏、情景案例教学和团队练习,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员思考其中蕴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3)先期开设了管理学英语教学,双语教学的老师也已培训到位。

4.教学手段:满分4,自评得分3 已经制作完成了多媒体课件,收集了基于企业实践的光盘、录像带等资料,并且越来越多的教学和学习工作都通过网上进行,如上交和批改作业,演示管理软件的使用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教学信息量和教学效果。

二、教师队伍:满分15,自评得分14

本课程组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如举办教师双周讨论班并派往国外大学学习深造,其中有的获得了博士学位。

1.教书育人:满分4,自评得分4 教师获奖情况:课程负责人张玉利教授近年获得南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特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等各种3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申报2004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称号。其他主讲教师在年度评审中也都获得同行专家和学生的好评。

2.学术水平:满分3,自评得分3  主讲教师近年来都发表了多篇教学研究论文。 参与或主持各类研究项目的人数达到80%。

 多名老师获得天津市以及国家级科研单位颁发的各类奖项。

3.师资结构:满分2,自评得分2  主讲教师拥有高级职称的达到50%  青年教师多数拥有博士学位。

 教师队伍整齐,已形成学术梯队。高中低职称以及年龄结构均呈正态分布。

4.教学水平:满分5,自评得分4  教授授课率:主讲教授均为本科、研究生等学生授课。教授授课率达100%。

 全部教师都讲授两门以上的相关课程。

 主讲教师100%具有讲师以上职称,80%具有博士学位。

课程组教师先后在学校同行评议和学生考评打分中获得90分以上的成绩。

5.师资培养:满分1,自评得分1  逐步加大讲师和副教授参与教学的力度。

 青年教师送到国外培训,成为日后双语教学的骨干力量。 每两周召开教学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

三、教学状况:满分20,自评得分18

1.教材使用:满分5,自评得分5 本课程现使用的教材是张玉利教授主编的《管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4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申报2004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年版)教材,它是在1994年出版的教材《管理学引论》(张玉利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基础上重新构造完成的,目前已被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等多所院校选为教材,出版至今已8次重印,印量达40000多册。2003年,本教材得到全面修订,并吸引了兄弟院校的多位教师参加。第二版教材2004年5月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方面主要工作包括:

(1)建立教材库,从中选择优秀教材作为参考书。我们目前已积累了近百本教材,如周三多教授的管理学教材、罗宾斯教授的管理学教材等。(2)积累著名跨国公司内部培训教材。利用在摩托罗拉大学任职的机会,收集了摩托罗拉公司、P&G、三星、顶新等多家公司的内部培训教材近40本。

(3)加强案例建设。编写和改编了情景案例近百个,其中应用效果好的案例已经收录在2004年出版的修订教材中。

(4)编写商业游戏。南开大学较早地将商业游戏(Business game)引入低年级教学工作中。

(5)习题库建设。张玉利教授从1998年开始,受教育部学生司聘请,担任全国MBA入学考试《管理学》课程的命题专家,连续工作至今,与国内其他3位命题专家一起完成的试题累计50多万字,积累了完善的试题库。

2.教学管理:满分8,自评得分7 课程教学管理实现现代化。讲课内容及教师书写的教案、教学进度、任课教师名单等都在电脑储存并归档,课程的任何信息一目了然,便于教务部门和教研室进行教学管理。

3.实践教学:满分7,自评得分6 每年组织本科同学集体到有关企业实习10天。

四、教学效果:满分25,自评得分25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申报2004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1.学生评教:满分5,自评得分5 课程主讲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点先进,授课质量好,多次获校优秀教师称号。此外还积极进行教育研究,承担完成了各级教学改革项目6项,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

2.专家评教:满分6,自评得分6 面向本科生讲授的《管理学概论》课程于1998年被南开大学确认为校优秀示范课程,并予以资助。1996年至今:张玉利教授被摩托罗拉大学聘为兼职教师,主讲《项目管理》和《基础管理学》两门课程。

课程组负责人张玉利教授近年来多次应国内高水平大学邀请讲授管理学课程,2003年3月为“北京大学内蒙古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讲授《管理学》课程;2003年9月为东北财经大学EMBA学员讲授《管理学精要》课程;2003年12月为清华大学总裁班讲授《管理学》课程。

近三年学生评价结果:均达到90分以上(满分100分)

3.考核:满分14,自评得分14 在课程考试方面,增加平时测试的次数,以此强化学员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理解,同时配合课后作业,将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降到50%,效果较好。

五、自报特色:满分10,自评得分1 0(1)突出了改革和创新。教材建设增加了情景案例、习题库、管理故事等配套教材;教学上借用生活事例、情景案例诠释管理理论;课程考试增加平时测试的次数。

(2)突出从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增加了问题导引和开篇故事、情景故事或阅读材料以及团队练习,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基本思想。

(3)注重启发学员思考。成功的管理经验不能简单复制,管理学教材中的“定理”也不多。在教学中侧重强调目的和手段的区别,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引导学员思考。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申报2004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自评总计得分:96分

上一篇:中学二十周年校庆征文下一篇:用《基石》精神引领企业发展--《基石》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