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师德体现

2024-04-29

小学教师师德体现(精选8篇)

篇1:小学教师师德体现

教师师德的体现途径

教师师德的体现途径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师德通过哪些途径来体现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爱学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从而达到爱教育的目的。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偏爱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偏爱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爱学生要宽严适度。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于细微处见真情。师爱是每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想学、爱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的师德要在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体现

传统教学历史悠久,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尤其与当代教师所担当的这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一重任相悖。作为教师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充分认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摒弃那些重知识轻智能,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等现象,本着对下一代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为每一个学生将来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创新能力,立于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历史赋于当代教师的光荣任务,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集中的表现。

三、教师的师德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体现

教学需要改革,改革出效益。在新技术高度发展的21世纪,人们劳动主要不再完全靠体力,而是以知识和智慧为基础。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和记忆力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所以教学的立足点应由“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逐步使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化成能力和素质。教师在课堂上要力戒形式主义,从教学结构上、教学方法上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做到“精讲精练”。精讲学生必须掌握的或不易理解的知识,抓住重点和难点,把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理解,接受新的知识。精练要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每次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循序渐进,逐步登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适应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教师要主动学习,应用现代教育设施和教学手段促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潜心教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

四、教师的师德要在身教中体现

教师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学生们由于处在身心急剧发展、心理素质正在形成的基础阶段,往往缺乏辨析能力。因此,教师的言行,学生极易照样接受,很少去鉴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空论。身教是教师天职。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如果言行脱节,说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学生这样做,自己却那样做,只能引起学生反感,造成恶劣影响。拥有健康的人格品位,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榜样作用。身教是教师良好素质的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能感染、感化学生,形成号召力;教师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业精神等,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形成凝聚力;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约力。

总之,教师师德应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教育工作中来,广大教师应“修师德、练师能、塑师魂”,培养和造就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篇2:小学教师师德体现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师德通过哪些途径来体现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爱学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从而达到爱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目的。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偏爱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偏爱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爱学生要宽严适度。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于细微处见真情。师爱是每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想学、爱学,从而提高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效益。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的师德要在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面体现

传统教学历史悠久,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尤其与当代教师所担当的这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一重任相悖。作为教师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充分认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摒弃那些重知识轻智能,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等现象,本着对下一代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变“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每一个学生将来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创新能力,立于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历史赋于当代教师的光荣任务,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集中的表现。

三、教师的师德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体现

教学需要改革,改革出效益。在新技术高度发展的21世纪,人们劳动主要不再完全靠体力,而是以知识和智慧为基础。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和记忆力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所以教学的立足点应由“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逐步使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化成能力和素质。教师在课堂上要力戒形式主义,从教学结构上、教学方法上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做到“精讲精练”。精讲学生必须掌握的或不易理解的知识,抓住重点和难点,把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理解,接受新的知识。精练要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每次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循序渐进,逐步登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适应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教师要主动学习,应用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设施和教学手段促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潜心教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

四、教师的师德要在身教中体现

教师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学生们由于处在身心急剧发展、心理素质正在形成的基础阶段,往往缺乏辨析能力。因此,教师的言行,学生极易照样接

篇3:加强师德建设,体现教师价值

一、热爱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 每位教师都应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 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 在教育岗位上发出“光”和“热”。然而, 现实情况不容乐观。首先, 当前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不讲政治、淡化政治的现象。有人认为, 只要有赚钱的本事, 讲不讲政治无所谓。有人认为, 只要业务好, 有机遇, 就能名利双收, 思想好不好照样可以教书做学问。还有的教师在某些场合说些不符合教师身份的话, 如“破灭理想”、“躲避崇高”等。因此, 很有必要对教师继续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

再者, 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也面临新的挑战。教师的传道与授业, 历来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爱戴, 即为“人师”, 又做“经师”, 堪称道德典范。然而近些年来, 在商品经济乃至所谓“知识经济”的负面影响下, 个别教师的道德观被扭曲, 甚至有的教师已经丢失了传统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具体表现为不认真备课, 不给学生全面批改作业, 甚者在课堂上仅满足于“平铺直叙”、讲完拉倒, 却在课堂以外的其他地方开辟“第二职业”。还有人对学生冷嘲热讽, 态度生硬, 甚至发展为体罚学生。也有极个别的教师仪表不整、举止粗俗、以教谋私, 严重损坏了教师的群体形象。所以, 再铸师魂刻不容缓。

二、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作为一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而且包含着对学生的一种深厚人文关怀。如果从它所具有的精神境界来分析, 应该含有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尊重、信任学生。这是为师执教者对学生起码应有的态度和行为。当代伦理学告诉我们, 在社会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人们应有的基本行为准则, 基于此, 教师对于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当然也是最为基本的准则。换个说法就是, 假如一个教师做不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就不配为师。

二是关心爱护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不仅需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还需要对学生带有责任感和对他们成长寄以良好期待的态度和行为。一个对自己的学生寄有良好期待的教师, 一定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 体验学生之甘苦, 关心之冷暖, 关心学生的学习、做事、为人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关心爱护学生之间既有差异, 又有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 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情感升华。由尊重信任上升到关心爱护学生, 源于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道德修养。教师不仅要尊重信任学生, 更要关心和爱护学生, 把两者很好地融为一体, 在崇高的教书育人事业中展现高尚的精神境界。

三、以身立教

教师在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应起教育示范作用。也就是说,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束缚, 还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 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

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不同于社会其他行业, 决定了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 以此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 他们通过对教师的模仿、借鉴和学习, 不断自我发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 自己的道德表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与课堂上一样对学生有教育作用, 因此, 一定要用教师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期起作用的。很多对人类科技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在谈到个人成长时无不谈及曾受到自己老师的重要影响。

四、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责任重大, 而工作又极其辛苦。之所以说责任重大, 是基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重任, 也可以说社会的未来是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辛苦, 是因为教师工作量大, 物质待遇依然偏低。尽管我国通过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通过一些社会统计数据来看, 教师的实际收入水平 (尤其在边远地区) 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此情况下, 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 继续弘扬奉献精神。如果不是这样, 以狭隘的“待遇”心态论工作, 那就很难担当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

21世纪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 当前新一代国家领导人提出“强国梦”的宏大目标, 我国的经济建设急需多种类型、多层次的专门人才。我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无论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 还是精神文明建设, 都离不开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提高国民素质, 就必须从教育抓起, 从娃娃抓起。经济的发展, 综合国力的增强, 与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相关。为此, 国家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开展新的课程教育, 而包括新课程在内的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所以, 教师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树立挑战意识、竞争意识,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解放思想, 从教室、学校走出来, 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 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开放意识, 一定要从计划经济和应试教育的封闭年代所形成的眼睛直盯住尖子生、头脑想着应试的禁锢中挣脱出来, 彻底摈弃那些陈旧的、保守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和教学方法, 借鉴、吸收、内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五、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这些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教师对上述这些关系是否处理得当,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如果这些关系能够处理得好, 就能够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很多发达国家非常注意培养教师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例如法国在对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进行教育教学能力考察时, 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交际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教师要使学生全面发展,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仅靠个体的作用是不行的, 很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需要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密切协作从而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六、教育教学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还体现在教师教学工作的探索与创新上。在大力实施新课程的今天,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能满足于现成的经验和结论, 要敢于另辟蹊径、标新立异, 善于研究新时期、新课程中的新问题。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具有收集资料和开发资源的能力, 能够站在科学研究的高度, 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把先进的教育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在研究学生学习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不遗余力。教师还要善于总结经验, 逐步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研究风格。

创新能力由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能组成。教师要善于求异创新, 敢于对已有的界定、理解、诠释提出质疑;敢于在新旧知识更替的交叉点上, 把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结合起来, 用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新的教学技术手段代替旧知识、旧理念、旧方法、旧的教学技术手段, 大胆改革已经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指导。指导的内容应包括:

一是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 一个有良好品格的人。

二是指导学生学会做事。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 发展本领。

三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指导学生的学习,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学会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 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正迁移。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在新时期, 特别是实行新课改以来, 教师工作突出的特点是把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 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社会经验和接受能力加以综合、筛选, 概括性地再现;能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育设施和教学媒体,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 实现自主、能动的学习, 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以上所述几点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具有的, 是教师最为基本的行为品质。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反过来, 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去育人, 那么, 充其量只能算个“教书匠”, 而不配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此来看, “德”是赋予人类灵魂的基石, 道德的培养和提高, 不管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

良好师德的培养, 对陶冶教师的情操, 提升教师的气质和素质,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教育教学中, 一定要加强师德建设, 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价值。

摘要:师德最基本的内容包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立教;奉献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教学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良好师德的培养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师德建设, 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价值。

篇4:浅谈教师师德的体现

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概括地说: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表述使教师道德体制与基他职业道德体制明显地区别开来。

一、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身处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面对窗外扑朔迷离的现代风景,难免会为教师这一行不能“潇洒走一回”而感到困惑。的确,教师的职业特点注定了他一辈子无法辉煌。许许多多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直到退休仍身居陋室,两袖清风。教师的劳动的确艰辛,繁重而富于牺牲,劳动成果又不是显效的,难以立竿见影,不易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但我们只要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特点,不攀比、不气馁,就能在“清贫”中感受到外人无法感受到的“富有”。

二、教师要热爱学生,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爱生、奉献”是师德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陶行知先生的“不带半棵草去”,不只是对他个人价值观念的概括,更是从古今中外教师的道德规范中浓缩出来的精华。

孔子、鲁迅这些伟大的教育家都是爱生的典范,孔子的学生冉伯牛患了恶疾,别人不敢去看望他,孔子不但去了,还握着他的手安慰他。鲁迅先生在“四•一二”白色恐怖中,为了营救被国民党逮捕的学生,当面怒斥国民党特务,后因营救无效,他愤然辞去教务主任和系主任的职务。师德领域这个千古课题的结论告诉我们,“爱生、奉献”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期待“收支平衡”,不期待“立竿见影”,不期待“掌声、鲜花”。“爱生、奉献”只意味着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爱心。因为这是一个触及儿童心灵的职业,教师的劳动付出是在这个基础上见成效的,不论是丰收学业还是完善人格,这是最为可靠又不可或缺的前提。正如苏联的捷尔任斯基说过的“谁不爱孩子,谁就无法教育好他。”

“爱生奉献”是师德之魂,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都要求为人师者必须具有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甘愿付出的情怀。一旦身为人师,教师就与学生结下不解之缘,学生身上发生的每一个变化,都凝聚着对教师付出的回报,都是教师价值的体现,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已任,无私奉献,否则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社

会重任。

三、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需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藤野先生那严谨的治学精神,公正无私的高尚师德深深地影响着鲁迅先生,时刻激励着他去英勇斗争。陶行知先生一生为师,注意表率,良好的师德风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誉为“万世师表”。师德榜样就是无穷的力量,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

上述几点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也是最基本的行为品质。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称其为“教书匠”,所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来,“德”是赋予人类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

篇5:小学教师师德体现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意见》,对体育师资的要求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体育工作,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为学校体育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良好文化修养,掌握教育的规律和人体发展的规律,以及全面增强学生体质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并学有所长:在学校体育中,有实事求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称职的体育教师,应德、才兼备。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体育教师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是师德的重要体现。体育教师是教育工作者,作为人民教师应该认识到体育教育工作重要意义。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作为体育教师既要育人,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魄,还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力量,责任重大。

虽然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是最恶劣,最复杂的。整日里在室外上课,风吹日晒雨淋挨冻是家常便饭,但是如果对自已工作不热爱,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一刻赤诚的心,他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也不可能辛勤的耕耘,更谈不上能取得丰硕成果,肯定是干不好这项工作的。许多体育教师经验表明,他们的工作能够取德优异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具有为党的教育事业敬业奉献精神。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在对待体育教育工作上一直践行着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先从我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说起。记得我上中学时家境不富裕,父母也没什么关系和门路能让我享受到好的教育,考上理想的大学。我在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学就读,先后参加了两年的高考,让我经历很多艰辛曲折的考学弯路,从此我立志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教师,要让我的学生享受到我给予他们的良好教育,不要像我一样走太多的弯路,要多走捷径。师爱就是师魂。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自从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是多么的有意义。每个人长大后都可能会结婚生子,都会有自己的孩子。孩子到一定的年龄都会去上学,接受学校教育。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别人的孩子时,都能够做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不误人子弟,那么,我们的孩子放在哪所学校我们都会安心,交给哪一位老师我们都放心。“爱吾爱,以及人之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扪心自问,“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永远是不变的法则。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

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地认真对待我所教的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多地教给他们更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虽然我周围的一些人,甚至包括一部分老师不理解我,说我傻,别人都不这样,你何必这么认真„„可是我一直坚持着,我怀着为人父母的良心坚持着,我怀着教师的良知坚持着;虽然我的学生有时也有不理解我为什么总是对他们要求这么严格,而其他老师不这样;干嘛非要教那些他们不喜欢的体育项目,而其他班的学生不用学„„可是我还是一直坚持着,因为我知道,总有一天,等你们长大懂事之后,你们一定会理解我当初为什么这样做的,一定会从中受益的,一定会说我还是一个称职的体育老师。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

篇6:师德体现重在实践

这几天,通过组织学习和自我学习,使我深刻感受到师德的博大精深。

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到许许多多的老师的模范事迹,从教育部部长周济发表的《爱与责任——师德之魂》一文中的提示,立马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一书中学习了霍懋征、邹有云、黄静华、盘振玉、林崇德五位模范教师事迹材料,从网络上学习了谭世明、姜伯成、陈善知、傅六云优秀教师群体先进事迹,深深地被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感动不已。

一、师德就是榜样,当今实践师德是第一要务

从这些师德高尚的教师,无不是身体力行的楷模。师德修养重在修炼,重在实践。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过程,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实践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精神升华的过程,闪耀着人格魅力的光辉。

“一生钟情栽桃李”的优秀教师霍懋征六十年来总是细心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经过努力有所前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能天天有所进步。在实践中他感悟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朵默默守望太阳的云”的优秀教师邹有云放弃很多能够走出深山、挣大钱、出名的机会,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扎根山区教育事业。为了太阳山明天的太阳,“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兢兢业业、甘于清贫、无私奉献30年。

“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也会选择留下来”的优秀教师盘振玉,她有无数机会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挣钱,但是她舍不得孩子们,她不想让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她“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浇灌着下一代。

“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的优秀教师黄静华,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学生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总结出了班主任工作八法”:人格感染、爱心传递、契机运用、心灵相融、潜能发现、集体凝聚、家访沟通和反思升华。

认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的63岁的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林崇德,在他44年的教育生涯之中,兢兢业业,努力“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把全部的爱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和心理学事业。总结出教书育人的理念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他说过:“如果人有来生,在我高中毕业时,我仍会把自己所有的高考志愿填上„师范‟,毕业后仍当教师,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霍懋征、邹有云、盘振玉、黄静华、林崇德,像全国优秀的所有师德标兵,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二、教师的道德实践,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

***同志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众所周知,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要遇到如何看待教育对象的问题。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一种道德实践,比如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常称成绩差的学生为“差生”,教育者本身不自知,认为这种称呼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对于被冠以差生之名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副沉重的枷锁,容易使他们更加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差生”一词反倒可能成为这些学生追求上进的思想障碍,销毁他们原本不多的自信,助长他们的自卑心理和自卑情绪,致使他们走上自暴自弃的歧途。怎样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的尺度。

师德内容、师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吐故纳新,如书中提到的“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依法执教的问题”,这是时代对师德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已不仅仅是道德的要求,而是法律的要求。惩罚学生最要不得,而且也是违法行为。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好奇心、独立意识、模仿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愿望都较强。但是他们涉世不深,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差,做出一些令人费解并造成不良影响的事情是很难免的。

仔细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案例,其中有学生相互之间因误会引起的争吵,有因对某学科不感兴趣而被迫放弃,有因对某个老师不满而故意作难,有因心理紧张造成的失误,有因个性倔强引起的是非,有因自控能力不强而产生的不恰当的发泄行为,还有无意犯错。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一方面,不要求全责备,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要抓住一点错误就横加指责。即使对问题较多的学生也要耐心开导努力帮助,绝不可算陈年旧帐,那种做法只会更加降低学生改正缺点的勇气与信心,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能习惯性地给有行为过失的学生戴“帽子”。从另一方面看,学生调皮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潜在的求知欲、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果不去了解,不加分析,一气之下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只能是事与愿违,向负面效应发展。

教育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淘汰一些旧的东西,增添新的内容。献身教育,重在实践师德。怎样看待学生,怎样教育学生,怎样当好教师,这一课题是涉及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问题,不可不加以审思而慎行。

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本人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不但是实现“***”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现将从教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 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对班主任的选择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素质教育,事实上,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的是教师、家长、各级领导、公务员和明星们。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孩子们在家的时间显然多于在校,如果家长文化素质低下,言行不文明不规矩,孩子们怎会有高质量的成长?各级领导及公务员则无疑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如果这些形象代表的文化和能力不及格,品行不端,做事不正,你叫孩子们长大后怎么去尽心地为国为民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也实施了好几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很有必要先认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质,咱们需要具备些什么素质。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国人片面地以为西方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能以自我为主,于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话一直被歪曲到现在,结果贪污腐化案件层出不穷,而且级别越来越大。这种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到了还在校求学的青少年。说起倒台的贪官时,一些学生不仅不以为然,还自以为是地说那是“他们不会做,如果是我,保证不露马脚”。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起码的证明。但如今的学生们已越来越不会接受批评,受了点委屈后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杀,不能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但现实教育中,我们却在违背这一规律,不管能否接受,家长们业余都在逼着孩子们学弹琴、绘画、表演等,老师们也都在要求学生们什么都学,争取全科优秀,以为什么都懂才算是素质,丝毫不理会孩子们的感受,结果孩子们更是厌学,完全违背了教师和家长们的初衷。更为可怕的是,招聘部门在录用人时,依然先青睐什么都懂一点的人。但什么都懂一点的人,到头来充其量也不过能成为学者而已,而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要是当年清华大学也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个历史学家吴晗;要是美国的公司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尔·盖茨了。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当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篇7:小学教师师德体现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这点上咱们学校好多老教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她们疼自己的学生吗?疼。有的老师带生病的学生回自己家照顾;有的老师经常给贫困的学生衣物;有的老师甚至为同学挤大便。她们都在学生身上倾注了爱心,但是她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不放过一点小错误,及时进行教育,以促其不断进步,这才是善爱。“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的帮助他们进步。

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半夜找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和读研或干其他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听到他们骄傲的谈起“我们老班……”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事业的执着。我想虽然我的工作做的并不优秀,离“名师”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可能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会始终坚持用心去做,用爱心耕耘终生。

篇8:小学语文作业“五体现”

一、体现趣味性

小学生爱玩好动、自制力差,思维活动总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多数学生的作业,主要靠兴趣完成。对此,小学生语文作业,不应是单一、平面的,而应是多样、立体的。 “固定模式”要少一些,灵活变通要多一些, 语文学科的要求与新奇、美感的形象因素要有机结合,从而充分体现作业的趣味性, 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愉悦的情感。

趣味性的作业题型较多,可以是游戏作业,如“找朋友”“摘苹果”“词语接龙” “对号入座”等;也可以是谜语或儿歌作业,如针对拼音和生字教学,把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猜谜,编成儿歌让学生诵读、还可以是竞赛作业,如学习了《英英学古诗》一文后,组织同桌接力背讲比赛。同桌两人,一人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另一人讲:“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又如学习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后,组织学生按四人小组进行接力默写比赛。全首诗共四行,四人小组内以默写纸为接力棒,一人默一行。默完后,逐一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让全班同学评议。

二、体现针对性

安排小学语文作业,要“左顾右盼”, 统筹考虑。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使安排的作业“到位”而不“越位”。

针对小学生汉字出错率高的问题,应安排一些巧妙的作业加以预防,以达到 “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可安排“抄写、按笔顺写字、数笔画填空、拆字组字、偏旁归类、加(去)偏旁”等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的汉字逐步加深印象。当学生较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汉字后,还可安排一些形近字、 音近字,让学生辨析比较。如果学生中一旦出现了错别字,应马上予以纠正,并让学生把老师指导的学生分析,与字联词、 词造句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识记,大大减少甚至消灭学生的错别字。

针对小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上存在的差异,所安排的作业,除了一定量的基本题,还可安排适量的发展题,作为弹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使“后进生吃得了、优等生吃得饱”。这样的作业,没搞“一刀切”,不需“齐步走”,均具有弹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

三、体现典型性

教师在吃透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可安排一些记忆、理解类的作业,也可安排一些辨析、评价类的作业,还可安排一些求异、创造类的作业。然而,不管怎样安排,都要体现典型性,能让学生发现规律、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结构相仿、句式相似的课文很多, 这类课文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有效地体现作业的典型性,可依据这类课文的特点,安排一些“老师提供样板,学生努力模仿”的作业。如教学了 《小壁虎借尾巴》一文后,学生已积累了有关词语和句式,可设计这样的作业题:“请仿照课文3~5节的形式,根据其它动物尾巴的用处说一段话。”让学生模仿样板, 说出小壁虎是怎样向松鼠、啄木鸟等动物借尾巴的。

四、体现阶梯性

因为小学生认识事物一般都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所以安排的作业应体现阶梯性。特别是运用语言基本句式、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一类的作业,一定要阶梯式地安排,避免作业总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机械重复。

如写句子的作业,第一次可提供一个成分不全的句子,要求学生补充完整;第二次作一定的限制,要求学生将某一词语放在句子不同的地方 (句首、句中或句尾),也可要求学生给句子用上不同的标点(句号、问号或感叹号);第三次要求学生在一、二两次练习的基础上,仿照例句加上修饰成分,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生动具体。

又如读课文的作业,首先要求学生: 朗读时做到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接着要求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做到句、逗分明,具有一定的节奏;最后要求学生: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做到准确运用语调、速度、节奏、重音、停顿,充分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情节的起伏变化。

五、体现拓展性

小学语文教材,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材,容量不大。为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可适当安排一些向课外拓展的作业。

向课外拓展的作业,可以是课前的铺垫性拓展。拼音教学中,要安排学生课前看一看书,听一听磁带,并跟着磁带读一读。课文教学中,要安排学生课前进行景物或活动的观察。如教学《看菊花》一文前,要安排学生去大街、花圃、公园、花木城观察菊花的色彩、形态。

向课外拓展的作业,还可以是课后的延伸性拓展。学完一篇课文后,老师设疑、 同学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动手实验中找到答案,到课外读物中找到答案,从互联网上找到答案……如学习了《乌鸦喝水》一文后,安排学生回家找一些材料,动手做一做实验,寻找其中的道理。又如学习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后,安排学生带着问题“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呢”翻翻有关书籍、查查有关资料、问问有关人士,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业的安排上,应动脑筋、想办法、花气力、下功夫。 只有让小学语文作业真正达到“五体现”,才能使学生优质高效地完成作业, 也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稳步、有序、和谐地发展。

摘要: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要体现趣味性、针对性、典型性、阶梯性以及拓展性。

上一篇:“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研讨课总结下一篇:许多词语的解析及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