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

2024-05-11

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通用6篇)

篇1: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随着社会转型的持续深入,我国的经济、文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都面临着调整转型,这也对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多时,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创新却没有稳步跟进。时代呼唤新的教育,而我们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有义务也有能力从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方方面面进行尝试和创新。我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为目标,积极能动地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在提高自己作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同时,也对“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出于应试教育需要,传统小学语文教育大多以填鸭式教育为主,授课时强调大量知识的灌输,缺乏师生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是典型的“单主体”模式,即:在课堂中,老师不仅是教学的主导,更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元素之一,并不具备主体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应深刻认识到,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所在,语文教学不应遵循固有的模式,而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因势利导,同时,应深入领会“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教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为主要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树立起与时俱进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并在此指导下优化

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因素,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教师应摒弃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策略的改革都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解读学生的需求和意愿。“以学生为本”需要教师真正从思想上、从认识上进行转变和调整,而不仅仅是“装装样子”、“做做门面”,应真正地理解和认识到,学生乃教学之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架子,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感悟,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以此为基础,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感触,还要求教师拥有敏锐的双眼,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的独特想法和观点,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新奇想法,绝不断然地否定或给予消极的评价。总之,坚持“以学生为本”不应只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真正入眼、入脑、入心,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加以体现。

第二,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构建师生互动的双主体教学模式;人是生活在一

定环境中的人,“环境造就人”,好的环境能让人“不扶自直”,坏的环境却也有着“近墨者黑”的负面影响。可见,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的道理,教学环境也是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教学质量同样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乐融融的教学环境往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高效掌握知识,而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则会给学生如坐针毡、如履薄冰的痛苦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教学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创设活跃轻松的课堂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相互交锋与争鸣,本着“赏识教育”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提问,同时,在新课导入环节,多动脑筋,利用教学挂图和多媒体演示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激活课堂气氛。在授课时,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教师应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以和蔼可亲的姿态走近学生,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通过引导式提问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考,并在思考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第三,探究合作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现代社会并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具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学习才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式学习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日常教学中,可鼓励学生自发结成小组学习团队,课上共同讨论,课下一起学习,教师在节假日或寒暑假时还可布置一些小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沟通、交流、学习,并在互助合作之中完成指定的任务。这种合作式学习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起优良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并通过在小组交流中发表自我观点展现出个性和价值。合作式学习模式还能帮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常言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没有“问题意识”,缺乏“质疑精神”,这样的品质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后期发展和进步的,而合作式学习方法则可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有助于学生课堂交流讨论的圆桌式教学,老师在新课导入或其他环节,可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具有讨论空间或存在疑问的命题,号召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搜集资料的方式证实或证伪,在搜集资料、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且经过这种学习方式的磨炼,学生也会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逐渐建构起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在合作中互动,在互动中进步,这种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利而无弊。

小学语文教育应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努力做到“基于学情,以学定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自主能力等为主要目标,力争做到“授之以渔”。著名的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敢探未发现的新理,敢入未开发的边疆。”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课程改革任重道远,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阻力,然而只要我们怀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教学改革,就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教改成果。

篇2: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学中的一部分,在国民体质日益下滑的今天备受关注。新课改理念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也带动了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本文在分析当前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四种创新性体育教学模式:合作、分层、自主、补充教学模式,以期为今后的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 新课改 体育教学模式 创新分析

一、当前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体育教学目的不明确

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导致体育课堂比较枯燥,学生无法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从而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影响体育教学质量。许多体育课堂也没有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课堂上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无法将这些真正应用的体育实践中,这样也会降低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二)体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体育教学就要遵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课堂上的体育表现,却没有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从而影响到学生今后体育学习水平,不利于他们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二、创新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尝试

(一)合作型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共同协作,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他们正确的体育学习态度。合作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创建,首先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之间体育素质的差异,结合他们的差异来分组,让每个小组成员的素质处于比较相近的水平线上,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小组优势,降低学生的体育学习难度。其次,教师在采用合作型体育教学模式时,要培养学生团体精神,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逐渐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最后,体育教师在进行合作式教学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实践空间,比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比赛制的形式来实现,在比赛过程中传授相关知识,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熟练掌握相应技巧,调动他们参与篮球学习的热情,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为今后体育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二)分层型体育教学模式

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需要区别对待,制定出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锻炼的体育教学方案,从而提高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人生阅历、个人能力以及学习速度来区分,不同的学生可以给予他们不同的学习目标,强调层次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良好学习氛围,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进行分层时教师要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划分更加客观。然后制定相应的档次标准,比如一档、二档、三档等,结合学生所处档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提升,从整体上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三)自主型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知识的学习单纯依靠课堂是不够的,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他们在课下进行更多的体育锻炼,将课堂上所学的体育技巧进行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水平。自主型体育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习羽毛球时,教师只是简单的进行羽毛球技巧的讲解,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技巧。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器材,比如乒乓球设施、轮滑设施等,让学生自己课下学习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拓宽自身的体育视野,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动性,找到学习体育的乐趣,增强他们学习体育的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质量。

三、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性趋势解读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学生体育学习需求,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找到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当前我国体育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能够提升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有更强健的体魄。因此体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积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案,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案,给予学生更多的体育学习空间,增强他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教师要想做好体育创新工作,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结合他们的课堂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法,调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在未来,体育教学尤为重要,它的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并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提升,体育教学会向着高科技发展,从而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体育状况,制定出完善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做好课堂教学创新,丰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知识的魅力,调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3: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

出于应试教育需要, 传统小学语文教育大多以填鸭式教育为主, 授课时强调大量知识的灌输, 缺乏师生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说,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是典型的“单主体”模式, 即:在课堂中, 老师不仅是教学的主导, 更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元素之一, 并不具备主体地位。

为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就应深刻认识到,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所在, 语文教学不应遵循固有的模式, 而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因势利导, 同时, 应深入领会“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教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为主要教学目标, 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 坚持“以学生为本”, 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 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树立起与时俱进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 并在此指导下优化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因素, 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教师应摒弃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 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 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策略的改革都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从学生的视角出发, 解读学生的需求和意愿。“以学生为本”需要教师真正从思想上、从认识上进行转变和调整, 而不仅仅是“装装样子”、“做做门面”, 应真正地理解和认识到, 学生乃教学之主体,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师应放下架子, 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感悟, 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并以此为基础, 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感触, 还要求教师拥有敏锐的双眼, 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的独特想法和观点, 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新奇想法, 绝不断然地否定或给予消极的评价。总之, 坚持“以学生为本”不应只是一句口号, 它需要我们真正入眼、入脑、入心, 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加以体现。

第二, 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 构建师生互动的双主体教学模式;人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 “环境造就人”, 好的环境能让人“不扶自直”, 坏的环境却也有着“近墨者黑”的负面影响。可见, 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的道理, 教学环境也是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它对教学质量同样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乐融融的教学环境往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高效掌握知识, 而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则会给学生如坐针毡、如履薄冰的痛苦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教学环境的重要性, 并积极创设活跃轻松的课堂互动氛围, 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相互交锋与争鸣, 本着“赏识教育”的理念,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大胆提问, 同时, 在新课导入环节, 多动脑筋, 利用教学挂图和多媒体演示等方法, 吸引学生注意, 激活课堂气氛。在授课时, 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互动,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 “对于一切情况,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可见,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 教师应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 以和蔼可亲的姿态走近学生, 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 通过引导式提问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考, 并在思考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第三, 探究合作式学习模式, 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现代社会并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 具有团队精神, 善于合作学习才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式学习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日常教学中, 可鼓励学生自发结成小组学习团队, 课上共同讨论, 课下一起学习, 教师在节假日或寒暑假时还可布置一些小组任务,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沟通、交流、学习, 并在互助合作之中完成指定的任务。这种合作式学习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起优良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并通过在小组交流中发表自我观点展现出个性和价值。合作式学习模式还能帮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常言道,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没有“问题意识”, 缺乏“质疑精神”, 这样的品质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后期发展和进步的, 而合作式学习方法则可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可采用有助于学生课堂交流讨论的圆桌式教学, 老师在新课导入或其他环节, 可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具有讨论空间或存在疑问的命题, 号召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搜集资料的方式证实或证伪, 在搜集资料、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并且经过这种学习方式的磨炼, 学生也会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并逐渐建构起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在合作中互动, 在互动中进步, 这种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有利而无弊。

篇4: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

一、意识形态内隐化

领袖题材的文学作品带有特定的价值导向功能,体现了一种以特定意识形态来影响学生思想情感,进而塑造出一定质量规格的人才的教育模式。在新课改中,怎样让这类选文避免直接说教的陈规,让课文以自身内在的魅力和张力去熏染、影响学生,是编者选文时重点考虑的。正如前面“课标”所强调的“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即使是领袖题材的文章,也应该以内容的彰显去感染、启迪学生的心智,以一种内隐的人性张力去感召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施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而不是靠灌输去教化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意识形态的价值诉求必须由显性的控制向隐性的渗透和熏陶转变。

显然,社会意识形态只有融注在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上,课程知识中所内隐的价值形态对学生的辐射作用才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和穿透力。故展现伟人风采的文学作品中也应“跃动着思想与精神、灵魂与生命、气骨与生气、神韵与意境等元素,从而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召唤学生与之对话,升华学生的情感与灵魂,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并最终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编者应该期待学生能够在文本中获得一些值得信赖的和为之感动的东西,而不只是被某种意识张力所控制。以苏教版教材为例,领袖题材的选文注意主题内涵的丰富性、多元性:有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隐藏着人物生命关怀意识的律动,如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深明大义和对生命的关怀;有的镌刻着人物刚毅的浩然正气。如课文《军神》刻画了无产阶级军事家坚毅刚强的性格特征;有的表现了质朴与崇高的精神面貌,如课文《朱德的扁担》展现了革命领袖身上劳动人民的本色和勤劳俭朴的崇高风尚;有的回荡着人物情感交融的共鸣,如《菩萨兵》反映了汉族与藏族同胞的军民鱼水之情。这一个个倾注了丰富生命意蕴的光辉形象,激荡着学生的情感世界,成为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资源,而一篇篇课文的解读则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次内在的精神之旅。总之,新课改领袖题材课文的设计应该力图达到这样的目标:避免直接说教,教化不留痕迹。设计的目的不应该只是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化。确立学生的政治信仰,选文应该更多地体现出编者的一种理性思考:以丰富、深刻的内涵打动学生,以可亲可感的形象感染学生。课堂上,学生不只是接受革命价值观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在与伟人的对话中。接收到精神的洗礼、心灵的涵养、灵性的启迪和认识的提高,有所感,有所知,有所悟,进而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设计取向人本化

课程内容设计取向主要有学科知识取向、社会需要取向和学生需要取向这三种。知识取向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来考虑内容选择,社会需要取向则把社会的价值诉求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而学生需要取向则在内容设计上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唤起儿童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为追求的旨趣。一种取向凌驾于另一种取向之上的编写思路是不可取的,编者选文时应该力求整合,勇于创新。

凡创新必基于传承,没有传承的创新是不可想象的。凡传承必有发展,没有发展的传承是没有活力的。在继承传统教材设计理念的同时,编者应该意识到,传统语文教材的某些文章在重视社会立意的同时是否还有所不足。编者如果忽视了儿童的情感世界、经验世界。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就可能会被边缘化,从而就可能会造成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的障碍,使得文本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因为远离孩子的生活经验而很难被接受。比如《伟大的友谊》一文,向孩子展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无产阶级领袖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在追求人类福祉的道路上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友谊之歌。从主旨来说这是很好的一篇选文,立意深远,意蕴深邃。但这样的选文在小学阶段呈现可能不太合适。这个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阶级信仰,其政治思想观念也基本处于混沌状态,所以他的经验世界和认知体系尚不能支持他去理解主题所折射出的含义,更不能深刻领悟这一友谊的“伟大”之处。从而无法将文本背后追求全人类解放这一崇高伟大的革命理想解读出来。相反,和身边小伙伴的友谊则显得更为直接和真切。基于这样的考虑,新课改之后我们的教材放弃了这篇课文。

所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表现在对孩子经验世界的重视,对学生精神需求的人文关怀,选文时编者力求选取一些贴近儿童生活世界的文章。众所周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它的功能不只是展示、诠释心灵(文章中人物精神世界的展现与剖析),更重要的是影响、塑造心灵(用文中角色的人格魅力为孩子的心灵烙上性格底色)。但这种影响亦或塑造的实现需要儿童心理认同的支持。榜样激励作用的发挥需要榜样与学习者之间有某种情感经验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获得良好的趋同效应。对儿童的心理发挥影射作用。如果距离感越强,这种相似认同感就越弱,因为它超越了孩子当下的经验系统和认知范畴,所以就不能被感应到。不能被接受。而要缩短这种距离感造成的隔膜,则需要领袖形象的展现尽可能贴近孩子的当下生活。如苏教版教材中《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这篇课文表现了邓小平勤奋好学的品质和孜孜不倦的求学过程,从而鼓励学生从小就要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虽然邓爷爷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创业者,但他也有童年有求学的历程,他的这种成长过程与小学生当前的生活有很多的相似与共通之处,在学生中容易引起共鸣,形成共识,这样更容易对孩子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也更容易打动孩子。

综观教材,以人为本的设计追求让领袖人物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以普通民众的身份进入孩子的视野。他们也是老师,也关心下一代学业的进步。如毛主席嘱咐小红军战士《要好好学字》;他们也是儿子,也对父母尽孝道,如《陈毅探母》;他们也是劳动者,像普通人一样辛勤耕作,如《朱德的扁担》。这些课文让领袖人物以一个平凡人的形象走近学生,人物更具有可感性,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从而在文本与学生的经验世界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结,增强了学生的认同感。

三、叙述视角多元化

从微观落笔,从侧面展现伟人风范。是领袖题材课文选文理念嬗变的另一个表现。从表现手法来讲,文学作品讲究不拘一格的叙述方式。领袖题材的作品亦应打破叙述陈规,多角度去展现他们的风采。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校园的,对于领袖人物的了解,学生的最初印象并非来自教材文本,其实早在他们步入校园之前,从大量接触的视听传媒信息中就已经获得很多关于革命领袖人物的讯息。影视故事的叙述多以战争为背景,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伟人崇高的革命理想和艰苦奋斗的高风亮节,叙述的视角相对比较宏大。其叙述风格是恢宏的。叙事话语往往也是学生陌生的。

教材中领袖题材作品,因为表现对象的特殊身份,故而从宏大的主题取材去展现人物的丰功伟绩也是必要的,但作为艺术作品一味追求叙事视角的宏大,会对学生留下刻板印象,使得领袖人物被“类型化”、“脸谱化”,这种叙述陈规也不利于学生从多元的视角去欣赏文本,揣摩人物。这种刻板印象也无助于我们的孩子获得语文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的熏陶和涵养,只是在仰视中构建一种可敬的心理姿态。所以,当我们呈现领袖教材时,我们期望能从多元的视角,尤其是微观切入的角度,去展现人物。希望用领袖的精神辐射、激励儿童,对学生产生情感态度价值上的认同感,达到教材缅怀红色经典、激励后人的设计意图。

为了消除学生的刻板印象,让人物真正进入学生的视野,编者可以丰富叙事角度,既有宏大题材的叙事模式,也有展现人物微观世界的叙事模式,从多元的叙事视角为学生塑造一个个可读可感、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在苏教版教材中,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通过对两棵樟树高贵灵性的描写,反衬了居所主人的高洁。在淡淡的文字墨香中,我们仿佛来到主人的故居,在感受樟树幽香的同时亦为主人品德的高洁所折服。文本中我们看到很多关于樟树的描述,但对树的欣赏却是基于对人的敬仰。虽然宋庆龄先生的身影隐身于画面之外,但“无形胜有形”,给了小读者更多遐想的空间,这种“留白”艺术产生了一种的强大的暗示效果,让学生自然而然对先生的高洁情操和品性肃然起敬。文章寄情于物,借物喻人,在飘香的翰墨中让人回味无穷。

同样,在选取关于伟人孙中山的文章时,编者也没有把关注点放在先生壮年时期领导的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上,而是选取孙先生少年时期立志废除裹脚陋习、解放千万妇女同胞这件事为切入点展开铺陈,控诉了封建陋习摧残女性身心健康的罪恶。对今天的小学生来说,要表现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废除裹脚陋习这件事显然比较容易感知和体验。而叙事视角的转变,消解了学生对伟人的刻板印象。消除了敬畏感、距离感。也带来了人物形象的丰满充实与可亲可敬。

四、教育视野国际化

教育视野国际化表现为编者在教材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思想,其实质就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培养具有多元主义价值观的公民,增强其对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教育的一个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在各个不同的民族中找出共同的人性。”

教科书应该就某一主题提供不同的视角。并使这些视角的展现能引发孩子的思考,打破惯性思维,确立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模式。所以。苏教版教材编者在把《芦沟桥事变》一文呈现给学生的同时,也以课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为学生提供另一种视角来认识战争、反思战争。在《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中,国际理解主义代替狭隘的民族主义,对和平的追求取代了对杀戮场景的描述,将军博爱的胸襟反衬了法西斯的丑陋,透露现代人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反对杀戮的信仰。这样的选文视角不是一味狭隘地丑化敌对力量。而是从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去审视、反思战争,去控诉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灾难和创伤,表达了对饱受战争之苦的日本人民的深切同情,对战争的描写刻画更趋于理性,立意更加深邃,视野更加宽广。

儿童“最易受到不宽容、种族歧视和仇外情绪等的煽动。”这绝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教育者所乐觅的。面对战争,我们需要的是反思、警醒、理解,而不是仇恨、泄愤与敌对。当今社会,暴力、种族歧视、仇外情绪、寻衅的民族主义、恐怖主义等现象并未消失,反而有了新的市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编者期待给予儿童以理解和关怀教育的优先权。而不是狭隘地渲染仇恨情绪。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的健康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国际理解主义教育纳入教材,是新课改教材的又一闪光点。

篇5:简析新课改理念与教师教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观念;自主性;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领会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新课改体现在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以及教材开发等多个方面。在教学上要求转变,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正确领会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新课改是指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起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应承了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致力于把教育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课堂到师生活动的微观层面上。新课改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基于对原有课程与教学领域中存在的落后的观念而展开的。它体现在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以及教材开发等多个方面。

针对传统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在获得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针一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针对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针一对过去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提出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在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在教学上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强调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倡导探究性、开放性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等。

在师生关系上:提倡交互主体性,教师是主教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人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这种双主体观倡导的是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从价值取向上看:新课改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由侧重认知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由统一的、硬性的规定走向开放的、灵活的管理。

从课程理念方面看:一个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核心理念;二是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

二、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师教学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重学生的.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教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这是因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主体价值观是强调以人为本,课堂教学不单是师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更是师生生命价值体现的历程,对每一个参与者都具有个体生命价值的意义。老师的角色由传统教育中的主宰者、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应是一种主“导”作用,教师的讲授、示范、指导,应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引导。课堂上不再是老师一言堂,而是立足于问题与情境,在一次次师生对话,生生互动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师的教“教―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学“学―学会如何学习”。教师遵循“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要在开窍”的宗旨,课堂教学应在促使学生学会知识的基础上(基础知识是发展的铺垫),致力于使学生获得自主、独立的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因此,教育改革首先要正本清源,明确教育目标、课程意义,找准教育的真问题,抓住核心问题,排除客观因素的干扰朝着正确的目标去努力探索。在这一前提下,再来探讨教学的有效和质量的标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要注意:

1.正确解读新课标

在新课改理念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了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这就是我们说的新课标。它是新课改理念的具体体现。学科新课标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是实施各科教学的指南。

2.在正确解读新课标的基础上备好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就是依据课标,围绕有关教材内容,确定课堂目标,而设计的一堂课的教学方案。这里专谈一谈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新课程的教材使用价值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的理解是:要依托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前者是因为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课程的理念、目标都是经教材传递和表达的,是培养化学素养完成教学目标最好的教学资源;后者的认识是:教材虽是教学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通过对教材的教与学,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教材的文字、图象所表达的内容,而是教材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与全新的理念。我们的备课是在备课标的前题下备教材。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及对教材重新整合就非常重要。教师只有不为教科书所束缚,才有可能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时有所创新并体现个人教学风格。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就可能接受与教科书有关的一些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变化:授课顺序是可变的;教学实例是可选的;教科书中的内容不一定是必须用的或必须掌握的。在实施新课改的学校,教师普遍感觉课时不够用的原因就是教师准确的理解教材,科学地使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不够,挖掘教材深度与广度不得当所致。应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执行,不随意加高、加深内容和要求。对新的课程内容,注意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呈现方式,抓住核心能力的培养。即处理好核心能力和具体知识点的关系。

3.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多样化的,没有固定模式。一堂好课,好在哪里?主要看教师如何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的功夫上。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师生与教学资源、媒体的“沟通”。合作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学法指导是着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是少一点依赖多一点独立学习之意。教法的选择的适应性体现在教师上课要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激情导人―[教师启发(知识铺垫)]―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结构―仁学生在教师启发下,发现问题,自主构建]―师生合作,共同解决―[师生互动」-一-课后探索,完善内容结构―[知识迁移,能力发展]”的模式是常见的。上课要做到教材内容的的问题化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要做到教材内容的操作化;教材内容的结构化;通过师生活动来理解和把握教材内部联系。

篇6: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由于新课改的许多理念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得以实现的,要构建和谐、互助、愉悦的多元交流和相互支撑的鲜活课堂生活,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是推进课改的最关键因素。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呢?作者就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践上的一点体会,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一、强化学习,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把握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具体表现是:提高科学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即平等对待、同等机会、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倡导“活”与“动” 的统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即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因此作者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开始,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方式和实施与评价,结合学校生物课程教学的具体实际,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理念:

1.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单一接受式教育,难以让学生获得体验、研究和发现的机会,因此,新课改提倡由单一化的个体学习向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实现的。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创造出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达到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之具体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科学地确立教学目标和操作实施过程,使课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主体参与与多层次进行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体发展的目标。同时,对于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和实践方式上及时进行观念更新,转变思想,以坚实的步伐走进新课改课堂,实施新课程改革,彻底摒弃观望和等待的思想,坚决克服“敷衍、旁观、畏惧”的心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课标中明确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体现多元化,就是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体验式学习,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既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上的要求,促使学生达成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同时也需要关注教学中情感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培养真正的人作为生物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要能够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只是编者、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共同对话的文本,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调整教法,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过于对工具学科的重视必然会导致应试教育的升级,而生物学科课堂则比较适合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到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生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生物学家艰辛的劳动和大胆的创造,他们给人类留下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财富,他们的科学理念、人格品德,同样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开掘,合理利用,将这些典型的科学史实与生物学科知识相融合,让生物课堂演绎人文情怀。时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也在变,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教与学的过程看似平静,其实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精神就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对知识的研究与探究,着眼于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的探究,着眼于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具体内容联系实际进行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探究过程中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一般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难点问题合作探究并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 人的学习能力有多种,有记忆、阅读、感知、计算、推理、分析、归纳、判断等,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学校教育中有相当一些能力不仅难以考查,也难有培养的机会,如设计、组织、个性、合作、表达等。其学科课堂重视的只是记忆、阅读、感知、计算和判断能力,其他的学习经验者十分缺乏,更谈不上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变化,老师作为这场改革的先锋和具体实施者,应该在新课改中以“学习”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当前的教育现象和学习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一改过的唯“分”论,要科学评价学生,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体现出“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精神,注重发展性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欣赏、尊重学生,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而且还使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

二、立足课堂,把课改新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决策与具体教学过程之中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新课程需要有新理念支撑,需要教师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并为之付诸于实践: 1.融进去,蹲下来,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要与学生一道寻找道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么他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融进去,然后蹲下来,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确定参与的方向,激发强烈兴趣,形成主体参与的明确目标,我越来越体会到导语的重要作用,好的导语可以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可以说精彩巧妙的导语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如学习“矿质营养”前导问:“户养的花为什么要定期松土?为什么要选择肥料?”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其次是让学生课堂上敢说多说、敢问多问、会说会问,把学习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我在新课改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让学生课堂上敢说敢问,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课堂质疑探究,提高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钻研知识的兴趣。再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学习内容,产生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用谈话、交流的方式,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情感反馈,增强教师语言、表情等教态的亲合力,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变知识点的灌输为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的思考。2.拓展教材外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构建训练体系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大胆尝试以探究、理解、体验、分享与合作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将“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将“给出知识”转向“引向知识”,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只有动起来,以研究者的心态触摸课堂,以实践者的行动改革教学,才能在困惑中追求,在研究中豁然开朗,在实践中分享成功。多年来,我总是要求自己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不断创新,每节课上都有亮点,经常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变换切入的角度,如讲“无性生殖”时,我以绵羊“多利”入题;讲述遗传物质章节时,则从介绍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引入正题。使学生入课便有新鲜感。而在教法设计上则主要是单元整体教学和课堂教学。单元目标从单元整体出发,对单元内课文处理的课时、教法及整个单元的节奏作统筹安排,经过累积――整合--提升――迁移的途径来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实验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又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安排分组实验时,我改过去的随机分组为有目的分组,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这样分组更能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从而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新课标分享与合作的理念要求。课后练习分章节训练和单元训练,建立灵活的训练体系,包括巧妙的题目设计、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标本测试、多媒体图象制作测试以及调查分析等多种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3.加强外语和信息科学的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新课改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它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都是提前数周或数天开始备课,充分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外文资源,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巧妙设计出人与计算机的“对话”,用不同语音提示答题的对与错,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一系列人机交互的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的目的。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整个课堂充满智慧的快乐和创造的喜悦,学生们都情绪饱满、精神愉悦、积极参与、勇于表现,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上一篇:演唱会四年级作文下一篇:高考作文范文全国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