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学法用法工作计划

2024-04-11

局学法用法工作计划(共9篇)

篇1:局学法用法工作计划

学法用法工作计划

为全面深化我村“六五”普法工作,进一步落实好“法律进农村”的法制宣传活动,重点提高农村广大人民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增强其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带动和促进农民普法教育的开展,有效的化解农村社会基层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眼构建和谐农村的客观需要,以提高农农民的法律素质为目的,进一步增强村“两委”成员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意识,不断提高其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同时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开展“平安创建示范村”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学习内容

农村社会比较复杂,村“两委”成员的学法内容要把那些事关农民群众权利义务,与农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法律法规作为重点内容,广大群众也同时进行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深入学习,学以致用。以“六五”普法规划为

基础,全面展开,突出法律知识学习的关联性、针对性。

1、重点开展学习《宪法》和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2、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和监督机制,重点学习《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与农民群众权利义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3、积极学习与农民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有关的法律知识,包括《农业法》、《土地承包法》、《水法》、《森林法》、《种子法》、《动物防疫法》等。

4、学习《土地管理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环境保护法》等,使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5、学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条例》等与维护社会稳定有关的法律知识。

6、宣传学习《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合同法》、《劳动法》、《税收征收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人们群众生活和经商相关的法律知识

7、社会类有关法律法规,主要是学习《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权益保障法》等。

三、工作要求

1、成立村“两委”成员学法用法领导小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切实将这次学法用法活动的各项措施

落到实处。

2、思想上重视,将学法活动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来增强村“两委”成员和广大人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其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也带动农民群众自觉学法、懂法、守法,避免和减少农村社会矛盾纠纷。

3、规范学习措施,全面有效的进行学法用法活动。村两委成员和广大群众在学法的同时要做到“学习有计划,会议有记录,总结有笔记”,有效的进行学法用法活动。

4、创新形式,健全机制,认真落实学法用法活动。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的形式,村两委成员要积极参加。充分利用各种会议、有线广播、法制图片、标语、宣传栏等法制宣传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和培训。

篇2:局学法用法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一)建立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深入开展学校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协调工作,立足于各校的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学校法制教育工作。

(二)完善“两个制度”

1、学生的学法制度。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将法制宣传教育、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计划的通知》中关于“课程设置内容、课程开设”要求,并结合青少年学生学法计划内容,组织进行系统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2、学法情况考评制度。学校每学期、每学年都要组织对学生学法用法的情况进行考评,对学生的学法守法情况要写入学生的操行评定内容。

二、主要措施

(一)开展“两个专题”教育活动

1、开展一次“自护”专题教育活动。未成年学生自护教育是维护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提

高未成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未成年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未成年学生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和社会保护功能的自觉性,是防止未成年学生遭受人身伤害最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学会必要的自护知识和技能,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御各种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2、开展“一帮一”教育和矫治工作。针对个别未成年学生进入网吧、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不道德网络聊天等突出问题,开展“一助一”青少年同伴教育。培养青少年文明上网的骨干,运用身边的案例,潜移默化地对同伴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加强课余时间的监督和辅导。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要实行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管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制定帮教计划,通过 “一帮一”形式,共同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二)做到“四个结合”

1、法制教育与健康教育要有机结合。根据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要求,必须“把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避险、国防教育、疾病预防等知识,统一融入到学校法制教育中,将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列入中小学的课程”及《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或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2、法制教育与“警校共建”活动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法制副校

长的积极作用,发挥其社会效应功能,努力创办好法制学校。邀请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每年至少要召开两次有法制副校长参加的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会议,规划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并要求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得到增强。

3、法制教育与特殊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相结合。由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犯罪现象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要切实做好控制学生流失,加强对待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光荣”的观念,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评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4、法制教育与创建“文明平安学校”活动相结合。抓好法制宣传教育,预防和遏制学生违法犯罪,是“文明平安学校”创建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把学生的法制教育作为“文明平安学校”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法制教育的形式和观念,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机制,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成果,构建和谐、平安、文明的校园。

(三)强化“五个工作”

1、增强依法治校的意识,加强学校各个工作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积极研究和解决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学校法制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常规管理,切实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要健全教师家访制度和对不到校学生的追踪制度。要把教师家访列入对班

主任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特殊学生要定期家访,学生不到校要及时追踪了解,及时动员回校。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学校要对学生开展遵纪守法的专题教育,防范于未然。

2、进一步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积极占领网络教育阵地是学校法制教育的新课题。针对营业性网吧容易产生“信息污染”,造成中小学生迷恋网吧、道德弱化等问题,充分发挥校园网资源,定期向学生开放,正确引导;对少数沉湎于不健康网吧,导致逃学、辍学,甚至违法犯罪的学生,要加强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避免不健康网吧对中小学生的腐蚀。

3、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各样的心理困惑。如不能及时引导,极易形成心理障碍,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违法犯罪。积极实施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建设,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防微杜渐。

4、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整治学校周边治安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切实保证师生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环境建设,重视发挥班会课、电视新闻、墙报、画廊、黑板报及广播等阵地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在校园内逐步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5、加强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要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法制教育管理网络,形成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法制副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管理网络。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保证,使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积极配合公安、文化、司法等部门,持续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网络。充分发挥家庭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法制讲座、座谈会等活动,使父母与子女建立一种内在的法律信念,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氛围。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清开设法制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

2、宣传发动,广泛展开。学校要深入进行学生法制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增强学生学法讲法用法的自觉性。要在开好法制课的基础上,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板报、演讲、班(队)会、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

3、多方结合,注重实践。要把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与实施依法治校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进学生学法用法实践活动。

大望亭小学

篇3:局学法用法工作计划

“盘”和“局”在现代汉语中是常见的两个量词, 在体育比赛中经常可以听到这两个词语, 很多国人都认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 外国留学生更是如此, 他们甚至会造出“一局花生米”这样的短语。那么二者是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替换, 或者说是不是在体育比赛中完全可以替换?如果不能替换,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想从两个词的发展过程中寻找端倪。

一、盘的发展过程及用法

《说文解字·木部》:“槃, 承槃也。盤, 籀文, 从皿。”段玉裁注:“今字皆作盤。”《正字通·皿部》:“盤, 盛物器, 或木或锡铜为之, 大小深浅方员不一。”正如郭绍虞所言:“临时随便取一些盛器或容具来计量, 是简单可行的。”盘就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量词, 用于称量盘里的东西。盘这种用法应该始于南北朝, 后代一直沿用。

(1) 棺前可施床榻而已, 糒脯各一盘, 酒一杯, 为朝夕奠。 (《晋书》卷三十三)

(2) 显达上熊蒸一盘, 上即以充饭。

(《北齐书·陈显达传》)

(3) 幸好一盘饭, 不可糁椒姜。

(《五灯会元·栖贤澄湜禅师》)

(4) 且看斗牛七夕, 冷浸一盘冰藕。

(《六十种曲·琴心记》)

(6) 贾琏向桌上拣两盘肴馔与他放在杌上自吃。 (《红楼梦》第十六回)

现代汉语中盘的这种用法称量范围很广, 只要盛在盘子里的东西都能称量, 例不赘举。

盘子的形状扁而浅, 多为圆形, 可以盛物, 根据隐喻投射规则, 盘可用于称量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物体, 与称量盘子所盛之物相比, 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就我们所见材料而言, 这种用法始于唐代, 沿用至今。

(7) 毕竟荒原上, 一盘蒿陇平。

(齐已《与聂尊师话道》, 《全唐诗》) (8) 盏底一盘金凤。满泛酒光浮动。

(朱敦儒《如梦令》, 《全宋词》)

(9) 水碾二盘, 水磨七合。

(清《钦定八旗通志》卷一一八)

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也很多。

(10) 一盘蚊香一盘石磨一盘磁带一盘电线泰山十八盘

这些事物之所以用“盘”称量, 都是与其特征扁圆有关。需要说明的是一盘磁带, 磁带论“盘”是就其主要部分磁带而言, 而不是就盒子而言的, 如果从盒子着眼, 则说一盒磁带;一盘土炕, 是就其浅而扁且上边睡人而言, 虽是方形, 盘子亦是方圆不一的。这些用例说明“盘”已经从表量向表事物的形象发展。

下棋的用具古代一般是木制的, 方形, 上边摆放棋子, 形状功用都与盘子相似 (盘子亦有方形的) , 故称棋盘。棋盘是下棋的重要工具, 由此发展, 盘又成为称量棋类的量词, 这种用法大概始于宋代。

(11) 晓残星犹未落, 一盘棋子倩谁收。

(宋·华岳《翠微南征录》卷十)

(12) 每日吃了酒饭, 出门相见, 只是一盘象棋。 (《醒世恒言》卷九)

现代汉语中“一盘围棋、一盘象棋、这盘棋、每盘棋、全国一盘棋”的说法也非常常见。

棋类用盘称量, 根据转喻投射的原则, 下棋的活动自然也就用盘称量, 由此, 盘发展出动量词的用法, 用于计量下棋的次数, 盘的意义也就更加虚化, 但这种用法出现较晚。

(13) 今日无事, 我请教你, 对弈一盘何如?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

(14) 后来接连输了几盘, 便有些着急。

(《红楼梦》第二十回)

现代汉语中盘除了计量下棋之外, 还用于计量某些球类比赛的次数, 主要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排球。

(15) 刘国正在与卡拉卡塞维奇的比赛中, 首盘不适应左手握拍的卡氏的发球, 以14比21失利, 第二、三盘, 刘国正调整了战术, 抢先上手并变换落点, 先后以21比17、21比9拿下。

(《北京晚报》2001年4月25日)

(16) 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们都围在教室外面的乒乓台子看打球, 张艺谋也在其中, 我把自行车支在一边, 凑过去看。打完一盘后他蹭到我身边, 低声地对我说:“你的新车子, 别放在这儿, 太阳晒了不好。”

(肖华《我和张艺谋的友谊与爱情》) (17) 马锐渐渐有些说不过, 也是带气儿, 嚷

嚷着再打一盘, 抛球用力抽了过去。

(王朔《我是你爸爸》)

(18) 这场比赛阿加西先输一盘后, 连扳3分。 (《北京日报》2001年1月22日)

(19) 次局, 王励勤在16比19的被动情况下, 顽强地将比分扳成20平, 但终因接发球处理不好而以20比22丢掉一盘。

(《北京晚报》2001年4月28日)

我们发现, 这些球类有一些共同点:场地方形、中间有界限、打球人不能到对方场地上去打球, 而这些和中国象棋是非常相似的, 由称量棋转而称量球应该是隐喻投射的结果。

二、局的发展过程及用法

《说文解字·口部》:“局, 博所以行棋。”段玉裁注:“博当作簙。簙, 局戏也。六著十二棋, 簙有局, 以行十二棋, 局之字, 象其形。”局即棋盘, 唐朝时由此义发展成为量词, 称量棋类, 胜负一次即为一局, 后来一直沿用。

(20) 满炉药熟分仙尽, 几局棋终看海干。

(贯休《赠轩辕先生》, 《全唐诗》)

(21) 琴一张, 酒一壶, 棋一局。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22) 我留坐着棋, 一局未终, 这孽畜走了。

(《西游记》第七十九回)

(23) 原来, 他在想一局残棋。

(张贤亮《浪漫的黑炮》)

和“盘”一样, 局也发展出了动量用法, 用于计量下棋的次数。

(24) 下一局不死棋, 论一着长生计。

(刘庭信《雁儿落过得胜令》, 《全元曲》)

(25) 道姑, 兀的不是棋盘, 将来老夫与你手谈一局。

(石子章《秦修然竹坞听琴》, 《全元曲》) (26) 朕与贤卿对弈一局。

(《西游记》第九回)

(27) 赢了一局连赢三局输了两局下了一局棋赢一局不算赢

在现代汉语中, 局还可用于称量某些球类, 同盘一样, 也主要用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排球, 引申机制和盘应该相同。

(28) 第一局比赛, 葛菲/顾俊打得相当艰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不利局势。

(《人民日报》1995年1月30日)

(29) 凡报名参赛的男女老少乒乓球爱好者, 均可挥拍上阵与国手较量一局 (21分球) 。

(《人民日报》1995年3月24日)

(30) 桑普拉斯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第一局靠7∶4的决胜分才以7∶6拿下第一盘。

(《人民日报》1995年6月28日)

(31) 在广东台山拼杀到深夜的北京仙灵骨葆女排以2比3惜败于实力强劲的天津队, 其中北京队在第二局以37比35取胜。

(《北京晚报》2001年10月18日)

三、盘和局用法的比较

盘和局都能称量棋类和球类, 在发展上也有很多相似点。二者都是首先由棋盘义发展成为计量棋类的名量词, 然后发展出动量用法, 最后都用来称量某些球类, 二者在各个环节的引申机制也基本相同。

就量棋类而言, 不论名量还是动量用法, 局都比盘要早。名量用法局始于唐, 而盘始于宋, 动量用法局始于元, 而盘始于清。就频率而言, 盘也低于局, 但总的来说, 盘的使用频率是逐渐上升的。《全宋词》中我们统计了“一局”、“一盘”量词 (含名量和动量) 的次数, 发现“一局”为9次, “一盘”一次也没有;《全元曲》中“一局”为9次, “一盘”4次;《二刻拍案惊奇》中“一局”为7次, “一盘”1次;《西游记》、《金瓶梅》中二者基本上持平;《红楼梦》中二者用例都不多, 也是基本持平;《儿女英雄传》中“一盘”为4次, 而“一局”一次也没有。现代汉语里, 局倾向于比较正式或文雅的语体, 而在口语中多用盘。依据我们粗略的统计结果, 盘的使用频率约为局的一倍以上。

盘是作为器物量词出现的, 主要用于计量盘中所盛之物, 从古到今, 这一直是盘作为量词的主要用法, 而局是棋类的专用量词, 因而就称量棋类而言, 局一开始当然占据绝对优势。盘出现计量棋类的用法以后, 由于盘作为器物量词在口语中极其常用, 盘的量棋用法也就慢慢普及开来了。

就称量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而言, 盘和局的量词用法都是在现代汉语中才出现, 因为之前这些球类运动或者还没有引进到中国, 或者不为普通人知晓。随着这些体育活动的引进和普及, 由于这些球类活动和棋类活动的某种相似性, 盘和局也就用于称量球类了。

总体而言, 在称量棋类活动 (包括名量和动量) 时, 盘和局基本上是可以替换的。我们可以说“一局棋”, 也可以说“一盘棋”;可以说“一盘没赢”, 也可以说“一局没赢”。而称量球类活动时, 情况就复杂一些。排球比赛、乒乓球和羽毛球的非团体比赛, 盘和局基本上也可以互相替换, 上面《北京晚报》报道王励勤的例子, 就是先用局, 后用盘, 二者意义一样;而在其他类型的球类比赛中盘和局一般是不能替换的。

即使在能互相替换的情况下, 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并不是像等义词那样。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电视解说、新闻报道等比较正式的语体基本上都是用局, 特别是2002年以后更是如此, 而在日常口语中多用盘, 上面例 (16) 、 (17) 就是明证;但是随着电视的越来越普及, 日常口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电视解说的影响, 这样就导致局不断向口语进军, 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年青一代口语中“局”已经有了替代“盘”的趋势。

二者不能互相替换的情况, 总是出现在盘和局同时使用时。如果二者同时使用, 其区别非常明显, 那就是盘要比局大, 也就是说, 局是盘的组成部分。

(32) 上届冠军瑞典队受到德国队的强劲挑战, 直至第5盘的第3局还打得难解难分, 幸亏瑞典名将佩尔森技高一筹, 最终以3∶2险胜德国队。 (《人民日报》1995年5月7日)

(33) 决胜盘由刘国正对金泽洙, 第1局刘国正以16比21告负。

(《北京日报》2001年4月29日)

(34) 当第三盘又在局数上以2比2不分高下时, 罗迪克的小腿严重肌肉拉伤, 只好中止比赛。 (《北京晚报》2001年6月2日)

为什么盘大局小, 我们认为还是与这些运动的认知原型有关, 这里就以乒乓球为例做一个解释。在乒乓球团体比赛中, 双方各自三个人互相交叉着要打五次比赛, 而一次比赛中再打五回, 每打完一回比赛, 双方就要交换场地, 而交换场地时双方的运动轨迹和圆形很相似, 所以就用“盘”来计量, “局”是没有“圆”这个特征的。既然一次比赛称“盘”, 那么一回比赛自然称“局”。其他球类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 中华书局, 1965

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 民族出版社, 2001

邵敬敏《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 (邵敬敏卷) 》,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

青苹果数据中心《中华古典文化精选 (电子版) 》, 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 2001

明·毛晋《六十种曲》, 中华书局, 1958

篇4:学法用法,依法从教

近些年来,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未成年人被不法之徒控制卖艺、乞讨的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拐卖男童去砖厂做苦力,拐卖女童去卖淫。不少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少年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种种令人担忧的迹象向我们敲响警钟:加强法制教育迫在眉睫。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维护中小学生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徑。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否有效、得法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要角色。所以,教师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还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学法用法,依法从教,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和保护神。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就能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例如,《总则》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总则》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在《教师法》第二章里,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有更加具体的规定。

在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努力践行。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习“规范”,我们能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润物细无声”,必须爱字当先。心中有爱,就会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教师就是一面镜子,照不到自己,却照着学生。在与学生相处中,教师要能够站得起来,也要能够蹲得下去,让学生敬而亲之,而不是敬而远之;在与家长相处中,教师要努力做到沟通中相互了解,交流中达成共识。

在学习这些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能让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得到提升,法律法规为我们从教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实现的目标。在学习中对照,自我反思,在寻找差距与不足中正视自己,修正自己。这是我在学习和实践中所得出的体会。

《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规,明确提出了教师应当做及不可为的言行,以及对学生要平等的原则。品读条文,对照自己,就能够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教育教学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既宽松,又有序,既民主又自主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得到发展。

教师学法用法,通过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抵制不良习气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家长和邻里面前当个小小的法制宣传员。可见,教师学法用法,其作用会发生于课堂内外。

记得前些年,我担任初二的班主任,初二是初中阶段的“多事之秋”,初二学生的思想处于“半生不熟”阶段,叛逆情绪强烈。那是一个初秋,新学期开学一个多月,有两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在我校周边转悠了好几天,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与一些学生搭讪,听说是招工。后来,我发现我班有两位长得漂亮但不爱学习的女生与他们有了联系,并听信了他们的话,想离家出走,弃学而逃,跟着这两个人去找所谓的高薪工作。

在这紧要关头,我一方面找这两位女生谈话,做她们的思想工作,教育她们谨防上当受骗,误入歧途,一方面步行十多里山路,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一道与所谓的招工人员交涉,明白地跟他们说即使是招工,也不能招收未成年人,这是违法的。这是一个教师学法用法的典型事例,将此次所谓的招工,也许是一场骗局遏制在萌芽状态中,将这两名花样年华的女生拉回了正确的人生轨道。现在,其中一个在湘乡城里开精品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另一个在宁波工作,都成了贤妻良母,对社会有用、充满正能量的人。

教师学法用法,依法从教,义不容辞。去年下期刚开学的时候,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泪光闪闪的六十岁上下年纪的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在和校长诉说着什么。一打听,原来是这么回事: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前不久离婚了,可是谁也不养这孩子,她成了父母双双健在的孤儿。在校长面前哭诉的是她的外婆。外婆说看着这么小的外孙女没人要、没人管很心疼,于是她把这小女孩领回了家,承担了抚养义务。可是家境贫寒,小女孩的外公又身患重病,将不久人世,希望学校给予经济援助。

针对此案例,应该说法律援助比经济援助更为重要,可小女孩的外婆没有法律概念,作为刚上一年级的这个孩子当然也不知道她的父母遗弃她是在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对夫妻离婚了,他们双方对于刚满六岁的女儿能不管不顾、说不要就不要吗?这个小女孩是无辜的、可怜的;这个外婆是善良的、艰难的,但如果她懂法,就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为外孙女争得应有的权益,也为自己减轻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我们指导这位善良的外婆:向市妇联请求法律援助!

这一事例又一次证明教师学法用法,能为学生乃至家长排忧解难,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篇5:学法用法计划

按照县统计局“七五”普法规划的安排,结合本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深入开展统计人员学法活动。

以构建法制统计为主线,以提高统计人员依法统计为重点,充分利用法制培训、法制讲座、普法考试等形式,引领统计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适时组织有关法律知识测试活动做到学法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确保“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

二、继续做好基层统计人员普法教育工作。

篇6:社区居民学法用法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推进社区居民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根据《关于加强社区居民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一)建立机构

居委会成立居委会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居委会法制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协调工作,立足于各校的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居委会法制教育工作。

(二)完善“两个制度”

1、居民的学法制度。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将法制宣传教育、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计划的通知》中关于“课程设置内容、课程开设”要求,并结合社区居民学法计划内容,组织进行系统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2、学法情况考评制度。居委会每学期、每学年都要组织对居民学法用法的情况进行考评,对居民的学法守法情况要写入居民的操行评定内容。

二、主要措施

(一)开展“两个专题”教育活动

1、开展一次“自护”专题教育活动。未成年居民自护教育是维护未成年居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未成年居民健康成长的必修课。提

高未成年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未成年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未成年居民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和社会保护功能的自觉性,是防止未成年居民遭受人身伤害最有效的途径。让居民学会必要的自护知识和技能,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御各种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2、开展“一帮一”教育和矫治工作。针对个别未成年居民进入网吧、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不道德网络聊天等突出问题,开展“一助一”青少年同伴教育。培养青少年文明上网的`骨干,运用身边的案例,潜移默化地对同伴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加强课余时间的监督和辅导。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居民要实行居委会、年级、班级三级管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居民在校内外的表现,制定帮教计划,通过 “一帮一”形式,共同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二)做到“四个结合”

1、法制教育与健康教育要有机结合。根据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要求,必须“把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避险、国防教育、疾病预防等知识,统一融入到居委会法制教育中,将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列入中小学的课程”及《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或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增强居民法律意识。

2、法制教育与“警校共建”活动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法制副校

长的积极作用,发挥其社会效应功能,努力创办好法制居委会。邀请法制副校长参与居委会的日常管理,每年至少要召开两次有法制副校长参加的居委会法制教育工作会议,规划居委会法制教育工作,并要求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为居民进行法制教育,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居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得到增强。

3、法制教育与特殊居民教育转化工作相结合。由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犯罪现象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要切实做好控制居民流失,加强对待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光荣”的观念,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评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4、法制教育与创建“文明平安居委会”活动相结合。抓好法制宣传教育,预防和遏制居民违法犯罪,是“文明平安居委会”创建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把居民的法制教育作为“文明平安居委会”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法制教育的形式和观念,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机制,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成果,构建和谐、平安、文明的校园。

(三)强化“五个工作”

1、增强依法治校的意识,加强居委会各个工作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积极研究和解决当前居委会法制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居委会法制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常规管理,切实做到关心每一位居民。要健全教师家访制度和对不到校居民的追踪制度。要把教师家访列入

对班主任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特殊居民要定期家访,居民不到校要及时追踪了解,及时动员回校。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居民辍学。居委会要对居民开展遵纪守法的专题教育,防范于未然。

2、进一步加强居民网络道德教育。积极占领网络教育阵地是居委会法制教育的新课题。针对营业性网吧容易产生“信息污染”,造成中小居民迷恋网吧、道德弱化等问题,充分发挥校园网资源,定期向居民开放,正确引导;对少数沉湎于不健康网吧,导致逃学、辍学,甚至违法犯罪的居民,要加强教育。组织居民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避免不健康网吧对中小居民的腐蚀。

3、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居民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各样的心理困惑。如不能及时引导,极易形成心理障碍,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违法犯罪。积极实施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面向全体居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建设,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有心理障碍的居民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防微杜渐。

4、加强居委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居委会周边治安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切实保证师生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

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居委会的法制教育环境建设,重视发挥班会课、电视新闻、墙报、画廊、黑板报及广播等阵地对居民的教育功能,在校园内逐步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5、加强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要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法制教育管理网络,各负其责的管理网络。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保证,使居委会法制教育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积极配合公安、文化、司法等部门,持续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居委会法制教育工作的网络。充分发挥家庭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成立家长居委会,定期举办家长法制讲座、座谈会等活动,使父母与子女建立一种内在的法律信念,形成有利于社区居民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氛围。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清开设法制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加强社区居民法制教育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

2、宣传发动,广泛展开。居委会要深入进行居民法制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增强居民学法讲法用法的自觉性。要在开好法制课的基础上,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板报、演讲、班(队)会、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

篇7:陶淑村学法用法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村民的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如下学法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相结合,坚持法律知识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村民法制意识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相结合;掌握宪法、国家基本行政法律法规和农村需要的专门管理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为完成学法计划,收到实际的学法效果,成立陶淑村学法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 长:秦德息

副组长:秦顺荣莫德勤

成 员:周连玉秦秋江周丙息莫学连张乙双

三、时间安排

每个月的第一星期的周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日。每次学习不少于1小时30分,如有特殊情况可调整时间补学。

利用农闲时间和晚上的时间自学。自学时间每周不能少于1小时30分,每月不能少于4小时,全年集中学习和自学不得少于40学时。

在九月份举办一次法制讲座,请有关讲师或专家主讲;十月份举办一次学法用法专题讨论会。

四、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分通用法律知识和专门法律知识两大部分。通用法律知识主要包括: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理、宪法和规范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律,包括《宪法法》、《行政诉讼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治安处罚法》、《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专门法律知识主要是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

五、具体要求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提高对学法工作的认识和积极性。全体村民要进一步提高对学法工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学法观。

2、妥善处理好工作学习矛盾,在学法过程中认真、深入、全面、系统地对规定的法律法规项目进行学习,促进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学法活动,从而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法制意识,切实把学法工作学好做实。

篇8:局学法用法工作计划

一、 取法在心

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课改的关键问题是认清当前教育的严峻形势, 激起实施课改的冲动。

其一, 课改势在必行。一线教师是实施课改的主力军, 他们对课改的认识对课改的有效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作为有多年教学经学经历的物理教师, 与其他很多教师一样存在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学生就不爱听呢?为什么就教不懂了呢?其实, 老师是敬业的, 学生也是聪明的, 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法单调, 枯燥无味, 没有吸引力, 甚至还可能出现师生对立的局面。部分书本知识学懂了的学生又是高分低能, 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年, 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了质的飞跃, 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信息积累、认知水平、认知需求早已不同于几十年前的同龄人, 但是目前大多数课堂教学仍在沿袭过去 “一人讲, 众人听”为主的模式, 没能做到与时俱进, 这是不合时宜的, 所以效果不佳也就理所当然了。因此, 实施课改势在必行, 我们必须要有勇气面对现实, 不能墨守成规。 “自学互帮导学法”汲取了目前课改前沿 (杜朗口、洋思等) 的先进思想, 实施它对我市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非同一般的积极作用。退一步说, 即使不实行“自学互帮导学法”, 那也必须要实施其它类似的课改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其二, 领会实质, 融法于心。“教学相长”揭示了教、学双方的简单关系, “自学互帮导学法”则有更丰富的内涵。其亮点表现在“自学”与“互帮”,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过程中来, “先会教后会, 变一人教为多人教”事半功倍, 特别是“互帮”, 生生互帮、师生互帮是平等交流, 最能尊重和塑造学生的人格, 课堂精彩纷呈, 充满生气, 既彰显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这才是学生的课堂, 才有吸引力。其实质主要包括“一个中心, 三种形式, 三个精神”。一个中心是指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不是“布道者”的说教, 要尽量创设学习环境, 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实践。三种形式是指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自学、互帮、导学三种形式。三个精神是体现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 体现学生创新发展的精神, 体现学生交流沟通合作的精神。

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应正确处理“形”与“神”的关系, 做到“形”“神”的和谐与统一。应该注意:一是不要为了形式而做形式, 比如“铜是导体木头是绝缘体”的实验, 大家都知道就不要做, 要做也是学生做, 家里有哪些用电器每个人都可随便列出多种就不必讨论;二是夸大“自学”与“互帮”, 误解为“讲”不重要, 如功和功率的概念是很抽象的, 不讲学生哪能理解, 又如类比法和转换变量法等物理研究方法, 也不得不讲。总的说来, 学生可以自学懂的就要让他自学, 学生能够探究的问题就不要包办, 尽量培养他们的创新合作能力, 让他们获得结果, 体验成功的乐趣, 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

二、执法在行

课改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实施。一切值得推广的新生事物固然有其科学性先进性, 但具体实行起来总会存在某些困难, 特别是起始阶段, 这是正常的, 万事开关头难, 只要我们领会了课改的精神, 根据现在提供的模式框架, 认真思考, 积极探索, 再假以时日, 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关公耍大刀最初也是耍得不好的, 久而久之自然就纯熟了, 如果总不去耍肯定永远都不会有招。

“自学互帮导学法”目前虽然在我市已经全面推开, 但也有个别教师谈得多做得少, 顾虑重重, 患得患失, 怕麻烦, 裹足不前, 影响了课改的推进。其实, 我们又不是先知先觉, 哪能一做就好, 一做就灵呢?改革总是要有些无畏精神的,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切忌急功近利, 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到课改的成果做在现在, 利在将来。

三、法无定法、法取其上

“自学互帮导学法”实施的最大优势是没有固定的模式, 课堂灵活, 只要能贯彻主题精神, 达到目标, 那就不拘形式, 一切方法皆可运用, 这恰好符合小平同志的“猫论”。早些时候, 市教研室给学校提供了实践“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的一个模式框架, 或者叫课堂结构模式, 这是对教师在初步尝试阶段的一种指导, 稍有体验后就不必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 熟练后更要灵活多变, 充分展现课堂教学的魅力。基于地域、教师、学生等因素, 对于同一个教学点, 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只要能贯彻“自学互帮导学法”课改的精神, 达到课改的目标, 殊途同归, 那都是成功地实施课改的杰作。或者, 针对同一个教学点设计的多种教学方法中, 通过实践, 哪种方法更有效, 我们就应该认可并推广它, 循序渐进, 不断推进课改向纵深进行。

最后, 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后的课堂教学也不一定非要弄得和过去面目全非, 过去的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 有些课型课例设计优点还是很多的, 那就应该尊重与传袭, 我们不要一搞课改, 就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 这就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哲学规律。

篇9:学法用法的打工者魏明

那是2008年夏天,魏明在一家台资工厂打工。老板为了赶货,天天要员工加班加点,但是报酬却很低,加上厂房的机器设备过于密集,里面热得像蒸笼,有的工人累得实在吃不消,便不想加班。老板得知后,以不加班者便“炒鱿鱼”相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们敢怒而不敢言。目睹这一切,魏明觉得应该运用自己学过的法律知识为大家主持公道。于是,他做好了自己被老板“炒鱿鱼”的思想准备,带着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来到老板办公室。他翻开有关条文对老板说:“员工们加班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劳动法》的规定,而且厂方没按《劳动法》规定的加班工资付酬。”老板瞪大眼睛望着这个不速之客,怒气冲冲地对魏明说:“你没做过老板,不知道完不成订货合同被客户罚款的滋味!”魏明心平气和地对老板说:“可也不能为了赶货拿工人的身体健康做赌注呀。再说这样做是犯法的。”老板见状便用商量的口气对魏明说:“你有什么办法,既不用加很多班又能完成生产任务?”魏明对老板说:“办法是有很多的,比如,你可以在车间采取降温措施,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另外,在饮食上多些投入,增加工人的营养;再者,就是按《劳动法》付给员工加班报酬。只要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生产效率必定会成倍增长,到时何愁完不成订货合同呢?”老板见魏明的一番话说得在理,便拍拍他的肩膀说:“就按你的建议办吧。”

后来老板果然按照魏明说的那样,把加班时间控制在《劳动法》规定的时间内,并按《劳动法》规定付给了员工们加班报酬。完成了订单任务后,老板不但没把魏明给辞退,反而提拔他做了主管助理。

上一篇:给可爱小好的募捐倡议书下一篇:版大学毕业贺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