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丁集小心小学科普活动周总结

2024-04-24

北丁集小心小学科普活动周总结(共4篇)

篇1:北丁集小心小学科普活动周总结

北丁集中心小学“科普宣传周”

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现已圆满结束。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各项活动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将活动情况作简要小结。

科普宣传周期间,我校利用现有资源营造了浓厚的科普宣传氛围,围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应急避险,低碳生活”这一思路,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传染病防疫讲座、黑板报宣传、科普小发明等,通过活动学生们对节能、节水、节约资源的知识掌握了不少,并开始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行动,为共建和谐校园出一份力。

具体工作如下:

1、宣传工作: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了防震减灾主题安全教育;各班利用黑板报等方式宣传科普宣传周标语,营造科普宣传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2、在全校学生中举行“科普小发明”比赛。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比赛,成绩纳入优秀班集体考评。学生们做出了简单的“多级污水沉淀净化处理模型”、“简易雨水收集器”等多个优秀作品。

3、开展科普知识竞赛。我们广泛发动全校高年级学生开展科普知识竞赛,政教处积极组织评比,成绩较好的有六(2)班、六(3)班、五(1)班、五(2)班,政教处并颂发颁发了奖品、奖状以资鼓励。

4、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利用科普宣传周的机会开展了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例如带领低年级学生参观学校少年宫,激发了低年级小朋友对科学的兴趣。进行了多级污水沉淀净化处理过程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科普周活动,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通过科普周活动,培养学生对等科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与能力,使学生逐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会以此为新起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同时,我们要继续从兴趣入手,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把科学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各项活动之中,努力把我校科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北丁集中心小学 2013年5月27日

篇2:北丁集小心小学科普活动周总结

教科研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点,牢固树立“敢创新、追特色、严管理、高质量”的办学理念。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导处的职能,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建设一支事业心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科研工作效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积极提升我校的教学品牌。

二、扎实开展师资培训,抓好科研队伍建设

过硬的师资队伍是科研的关键,学校始终本着“发展教育师资先行”的原则,切实抓好师资培训。我们对教师的培养重在校本培训。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对教科研的认识,增强教科研的意识,提高教师投身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重点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更新教育观念,为开展教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1、构建学习型组织。要走在教科研的最前沿,必须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科研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学校为教师学习,营造书香校园创造了条件。教师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资料以及学校为大家征订的教育、教学类杂志,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挤时间学习传统教育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使思考走在工作的前面,并结合工作实际人人撰写心得体会、理论笔记。

2、加强教科研业务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培训。邀请上级领导、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请专家与教师对话交流,进行培训互动,让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求发展。11月25日,我们结队帮扶学校太仓市朱棣文实验小学给我们送来几节优质课,给我们学校老师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学校十分重视培养教科研骨干力量,大力支持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方面的培训。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培训、研究、交流,从中吸取科研的营养,逐步建立一支师德高、业务精、功底深的优秀教科研教师队伍。

3、实行师徒结对,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三十五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针对其政治思想、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班主任工作、其他工作方面制定的成长计划书进行了总结交流,由校进行全面考核,不断促进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实行骨干教师与其结对,使新上岗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4、抓好名师工程建设。我校有多名教师被评为“县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县数学学科骨干教师”。目前,这些老师已成为我校教科研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了在教科研工作中的辐射、示范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在学校管理、学科教学研究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带动群众性科研活动的开展。

三、重视过程管理,规范课题运作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工作中核心的一环。我校把科研管理的力度重点放在课题研究的管理上,并力求规范化。学校领导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和指导、检查课题研究进程;广大教师热情投入,运用各种方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不断进行阶段小结,并及时交流反馈,以便扬长避短开展工作。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依托,来营造浓郁教育科研的氛围。有几个市级课题已经准备结题。其中陈淑红老师的宿迁市“十三五”课题《乡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与对策的校本研究》、胡银娣老师的《乡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思维力自我提升策略的研究》均已经申请立项。一学期来,围绕课题上的研究课起到了教好的辐射作用,教师们在活动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各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改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业务素养得到了锤炼和提高。教师们驾驭实践以及提升理论的能力不断增强。本学期,共有20多篇论文在省、市、县级中获奖;共有10个人在县级的科研活动中获得一、二等奖,其中赵慢慢老师获县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并代表沭阳参加市赛;倪青平老师获县教师读书竞赛一等奖;王颖老师获县语文优课二等奖、周闯、凌春雷、周艳丽、卢海波、周云云等老师论文分别获行知杯一二等奖。

四、完善考核机制,提高科研积极性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科研能否起到作用,到位的管理是关键。为了促使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们学校早已出台了《学校奖惩制度》,对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融入到平时考核、教研组的考核中。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本学期对有关考核制度进行了修订,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奖励作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研究积极性。

诚然,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教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我们的理论水平、工作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二是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成果的推广存在着不平衡性;这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必须通过新一轮发展来解决。今后,我们将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自加压力,注重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性、实效性、群众性,在教育科研这块芳草地上再作贡献。

五、几点展望:

回顾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1、课题研究要与平时的学科教研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业务学习和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反思提高争取上一个新台阶。继续发挥集体智慧,以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多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如:教育沙龙活动。教科室的主要工作人员还应该沉下心真正理清思路,写出提纲见领性的目标,倡导“研究型”的教师。

3、多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和案例。要大力提倡有思想,有创新的论文和案例。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做好资料的积累。

篇3:北丁集小心小学科普活动周总结

一、小学科学活动课程开展中如何利用科普场馆资源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经验、个人认识方面着手,再讲科普场馆资源应用其中,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并学会使用科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也是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与意义。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课程时可以采取诸多策略,如先授课后参观,先参观后授课,又或者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笔者将就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先授课后参观。

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课程时可以采取先授课后参观的方式,例如:教师在讲述《火车探秘》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语言导入:“同学们,坐过火车吗?你们知道火车是怎么跑起来的吗?,请大家发挥你的想象力。”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充分提高,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则会根据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回答,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掌握了相关知识,实际上并未完全理解,这时教师便可进行下一个步骤,组织学生去科普场馆进行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向学生普及铁路相关知识,并对火车运动原理进行解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充分满足,同时还激发了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长大建设强大祖国的责任感

(二)先参观后授课。

当然,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课程时还可采用先参观后授课的模式,当然,教师应在参观之前设置相关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在对“桑蚕居”进行讲述时,可以先设置任务:蚕卵是什么样子的、蚕宝宝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各个时期的蚕宝宝有什么特点。设置任务后,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去科普场馆观察“蚕的一生”,这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记录好,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观察力得到了充分提高,同时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或是模拟生活场景进行科学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温度和水变化”教学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带盖茶杯,并注入热水,当着学生面盖上盖子,过一段时间打开盖子,可以看到杯壁上都是小水珠。教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你知道热气是怎么产生的吗?”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带领学生去科普场馆对于热现象进行全面认识,通过这种情景教学的方式,学生就能彻底理解温度和水变化的过程。

二、科普场馆资源在小学科学活动中的应用效果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科普场馆资源的应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例如在讲述《奇妙有机硅》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科普场馆,认识有机硅,并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有那么东西与有机硅有联系,通过学生的参观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离不开有机硅,如:印花手帕、眼镜等,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供多种实践活动。

小学科学教学依旧局限于课堂教学,没有开展实践活动,这也成为了科学活动课程开展中遇到的难题,学生只能通过书本获取抽象的科学知识,对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不甚了解,导致他们失去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积极性。通过科普场馆资源的应用,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增多,有利于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并在实验活动中探索到科学的乐趣。

(三)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科普活动要想让观众乐意参与,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趣味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开发的活动一定要有创意,能体现校外科学教育特色,呈现方式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科普场馆作为一个公益性教育教学机构,能有效创新小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它能给学生探究新知识提供载体,在科学探索环节,能给思维活跃的同学安排多层次的科学问题,改善课堂沉闷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该资源时充分发挥教学的引导地位,在参观过程中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所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科普场馆资源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

(四)教师素养得到提升。

教师在应用科普场馆资源时自身素质水平也得到了充分提高,很多教师对于科学知识可能了解得不够全面,学生在进行参观过程中,教师自己也得到了全面提高,获取了大量科学知识,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得以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普场馆资源教学模式将成为小学科学的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其引导性作用,引导学生利用科普资源积极探索新知识,在实践中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科普资源是一个特殊的资源科学的结构体系,它涉及了与科普工作有关的一切事物。科技馆科普资源是存在于科技馆系统内部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可以满足群众科普需求,促进小学科学活动课程有效开展。

摘要:科学活动课作为一门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科学活动课程的开展,馆资源对小学科学活动课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小学科学活动课程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科普场馆资源,小学科学活动课程,有效探讨

参考文献

[1]唐琬晴,王芳,胡伟.小学科普资源现状与开发共享对策研究——基于湖南省55所小学的问卷调查结果[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06:46-50.

篇4:北丁集小心小学科普活动周总结

正在接受完整现代教育的中小学生,需要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走进天文科学的殿堂,了解天文常识,进行天象观测,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培养创新精神。

一、天文科普活动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利于开阔视野,学以致用

天文学科本身不仅具有内在的严密性,而且与其他学科之间还有着紧密的联系。天文科普活动涉及的学科非常广,包括物理学(光学、力学、分子物理学、热核反应等)、化学(元素的质的变化等)、自然地理、数学(对数计算等)、语文(有关描写月相变化的古诗词欣赏等)、外语(浏览网站、国外巡天成果翻译)、电脑等。可以说,学生在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同时,也是对文化课学习的一次补充和考验。中小学生有时在课堂上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一经动手实践,往往会恍然大悟。学生把课堂学得的理论应用在实践上,感受到科学探索的无比乐趣。这种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潜在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活动形式多样化,便于提高综合素质

在天文科普活动中,指导教师既给学生讲解最基本的天文基础知识、望远镜的原理与使用,又有实际的观测指导;既有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的活动,也有集体分工合作的活动;科普活动的区域不是停留在学校天文台上,而是拓展到同一学区、社区、城区,甚至是全国性的一些诸如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等大型活动。在天象观测时,学生自由讨论,互相学习,默契配合,这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合作精神,使他们懂得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互助互学才能双赢,并把这种合作精神辐射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开出更绚丽的智慧之花,结出更丰硕的研究之果。

(三)活动多层面,易于选择和实施

中小学开展天文科普活动,应考虑到它的实际情况,从学校已有的资源出发,多层次开展各类活动。我校天文台自建台以来,每年都添置设备(包括天文书籍、光盘、望远镜),定期对学校所属的东胜学区的同学开放,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指导教师结合日全食、月偏食、流星雨等各种层出不穷的天象奇观,不定期地向全校师生作科普讲座,进行简单的天象观测;带领学校天文社成员上太白山雷达部队观看流星雨,去东钱湖夜观星空。这些都给学生天文科普知识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二、开展中小学天文科普活动的途径

(一)建立科普基地,设置辅导机构

学校可以利用宣传板报、墙报展览、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天文社团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天文科普宣传,积极营造校园天文科普氛围,安排指导教师,聘请专业人员作为技术顾问,使天文科普活动有的放矢地开展。

(二)组建“金字塔”型学习群体

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目的,一是普及,二是提高。普及阶段既要数量,又要质量。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才会有好苗子的出现,所以要组建“金字塔”型的学习群体。“金字塔”型学习群体的底座是对天文感兴趣的学生,对他们,可讲解最基本的天文知识,指导他们学习用肉眼观测天象的方法,比如观测太阳的周年运动、月相变化、认识北斗七星以及黄道星座等;中间层是对天文特别感兴趣并能坚持观测的学生,对他们,可讲解天文理论知识,让他们学会认识四季的星座、用望远镜认识和寻找天体、观测八颗行星运行及位置变化;顶层则是天文活动的骨干成员,对他们,则应要求坚持理论学习,观测天象,如观测日全食、记录分析流星雨的情况和太阳黑子活动情况、参加全国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等。这种“金字塔”型的学习群体,保证了新鲜的血液,有利于学校天文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寻求多样的活动方式

天文知识讲座有难有易,对于小学生,我们选择最简单的目测项目,比如在某小区内,利用一个月时间,每天定点、定时观测月相变化,并将观测到的月相情况做好记录。对于中学生,我们则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观测相结合。比如,七年级科学讲到“月相的演变要依次经历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等一系列变化”时,学生总感到课堂教学中获取的知识太抽象,不易理解。这时,如果要求学生进行实地月相跟踪观测,并及时填注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段的月相名称,画出月相简图,最后总结出月相的变化规律,就会牢固地掌握月相的演变规律。而学生在懂得了月相的演变规律后,就会想了解月相可见的时间及其亮面的朝向,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出10个字的规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这样既接触了自然,又开阔了眼界;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加深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使原本抽象难懂的问题,变得形象易懂。

三、对中小学天文科普教学活动目标和效能的认识

(一)为全方位多层面的培养目标提供了可能

对中小学生进行天文科普教学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学以致用;可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可以塑造学生敢于战胜困难和失败、敢于探索、敢于发现、敢于超越的良好意志品质;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与工作态度,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自主合作精神得到加强。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统一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更新观念,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在天文科普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获取知识。通过阅读相关天文书籍、杂志,听指导教师知识辅导、专家讲座,与兄弟学校天文社成员交流学习,外出实地天象观测等,都可以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尤其是天象观测,更能锻炼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他的综合素质;而在观测时,学生自由讨论,互相学习,默契配合,有利于培养自主合作精神。

四、对中小学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反思和建议

(一)天文科普活动在中小学只能作为学生兴趣爱好而进行拓展,对于一些较深的天文知识,中学教师也感到困难,难以辅导

针对教师在天文学方面系统理论知识的缺乏,我们要加强与校外科技基地的联系,比如市青少年宫、北京天文馆等教育基地,有效挖掘课程资源,加深对天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天文活动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

学校要以天文社团为平台,加强天文科普活动与新课程的紧密联系,使正常的教学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动态地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发展情况。

(三)天文科普指导教师需在发挥好自己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天文知识和组织天文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天文知识、观测技能、制作能力有较扎实的进展,更要重视学生探索、发现意识的确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去观测、解释、探索、发现各种天象的意识与习惯。特别是要发挥一些天文素质较好、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骨干学生的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

(四)吸收社团成员时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天文社团建设过程中,社团成员的吸收不能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是否有资格参与的第一条件,而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社团要始终督促并鼓励学生在学校各课程的学习中有较多的投入并争取冒尖,特别是帮助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学习成绩,以求得两者同步协调发展。

(五)要给指导教师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上一篇:峪口招商三部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下一篇:德国预科学生的毕业感言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