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土地行走散文

2024-04-15

背着土地行走散文(共8篇)

篇1:背着土地行走散文

我的一家与栓子两口子一起来的新疆,栓子的孩子小,留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上学,小孩顽皮,栓子一直放心不下,怕他父母管不住,经常打电话问情况。我让他把孩子接到新疆上学,他没同意,他说到这里来虽然国家免了学费,但是要拿跨学籍费,这个费用太高,拿不起,等啥时候不拿这份钱了,再让孩子来。

来新疆之前,我在北京,找了好多天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工资不高,两千多块,工作倒很轻松,每天值班就行。过了一阵子,老婆也来了,也应聘到这家公司,她的工资更低,一千多块,日子倒也踏实,礼拜天休息我们俩就去北京的景点游览,拍了好多照片。过年的时候我们回家了,我们俩一起去了她的娘家,栓子就给我讲新疆如何能挣到大钱,说他先去干一个春天,等收麦子的时候再回来;我说这个主意好,种地挣钱两不耽误。我老婆心动了,在新疆干十天能挡我们俩在北京一月的工钱了,着实很大的诱惑,她一直商量着与栓子一起去。我们讲到北京如何美丽如何大的时候,栓子的孩子想看看北京,孩子眨巴一下眼说,他在电视上看到过北京。我把在天安门,故宫,长城等拍的照片递给孩子看,孩子很认真的看了一遍说;北京真好,可是没俺家里好。栓子听了骂他一句,兔崽子,胡说啥啊。孩子做个鬼脸跑了。

来到新疆后,我们在村里租了房子,两家的房子之间隔一道墙,住近了能相互照应。这个大院里全是租房的外地户。来这里租房的大多数来新疆晚,没挣到大钱,来的早的都买了楼房与车。走到昌吉的大街上,大部分都是汉人,与他们说话,问起是那里的,年轻的都说是新疆本地人,再问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就是内地人了。他们的父辈,祖辈不是移民就是支边,南方的有的回了本地,留下来的,在这里开花结果,孩子自然成了本地人。

我们吃过早饭就去工地,工地离我们住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初来新疆口袋里钱少,不舍得坐车,我们几个人步行,一路上说说笑笑,看看风景也不觉得路远,到了工地,签完名,才开始干活,工地上要求的严,安全帽要系带子,不准抽烟,工作服要整洁。栓子嫌麻烦,工长检查完后,他就松开了带子,他说勒的脖子难受。在安全教育时,安全员给我们讲了一个事故,他说一个木工安全帽没系带子,他走到楼下被一根木棍碰掉了帽子,他弯腰去捡,谁知从楼上下来了一根钢管,当场被砸死了。我想起这件事就怕,似乎我看到了事故现场,看到栓子不在乎的样子,我都说他一顿,他老婆骂他是不是想让她守寡。他们俩斗嘴我在一边想笑,但是不敢接。我比栓子的辈分长一辈,他喊我是姑父的,我能去接一个娘家侄媳妇的话吗?

中午在工地上吃饭,我们的老板是河南人,他身上一直带着河南人的简朴,每天都是白水锅里煮面条,栓子吃不去,我也吃不下去,其他工友也吃不去,我们把稠的吃掉,稀的全倒在泔水桶里。栓子“嗷嗷”着说,看人家南方人的伙食,顿顿吃肉,咱们这伙食与喂猪一样。猪也比咱们吃的好,还天天喂饲料呢。他老婆赶忙制止不让他说,问他还想要工钱吗?栓子丢下碗气冲冲地回答,要,怎么不要,他少我一毛钱也不行,我去劳动局告他。他老婆笑了,你啊,就会这些,三句话不说,就起脾气,你去告啊,五年前你怎么不说这话呢,干一年一分都没给,你怎么不去告啊,这两年才挣到钱,你底气足了,知道去告了。还是迁就吧,饭啥是好坏,吃饱就行,今年好好干,回家把咱家的房翻修了,你没看别人家都翻修了两层,就剩下咱一家是老瓦房,你不嫌丢人,我还嫌呢。俩人越说越多,我感觉栓子老婆说的很在理,忙拉着栓子走了。

干了一天的活,到了晚上,栓子想拉我去喝酒,我不喜欢,想坐下来写字,这是我雷打不动的爱好,我把苦累倾注到文字里,精神不感觉空虚。栓子执拗不过我,自己找其他人去了,他爱喝酒,玩牌,不仅仅他爱,我们外出务工男人大部分都爱,甚至一些女人也喜欢这。栓子知道我不喜喝酒,奚落我不如一个女人。栓子爱喝,酒量不大,一喝就多,在家里种地农忙时天天喝,村里的人到了农忙都准备了好多酒,他说喝酒干活有劲,其实我不知道劲从何来。在新疆没几个熟人,找不到说话的地方,他们都是用酒与牌来打发长夜的。栓子知道我会写字,经常喝多了夸我,姑父,我不如你,你是作家,未来的作家,你的脑子里装的都是东西,我的脑子是空的,除了钱,酒,牌,其他啥都不装了。我打趣道,你爹娘呢,你老婆孩子呢,也不如酒吗。说起爹娘与孩子,他不说话了,脸色有些难受,想哭。我赶忙转移话题,不再提家乡的事。

篇2:背着土地行走散文

我知道瓦工的活是很累的,每天几千砖头要砌到墙上去,一天下来,胳膊累的抬不起来,栓子初干的那几天,胳膊都肿了,我让他买点药擦擦,他不买,让老婆给他用酒擦擦。这一个春天里,我们谁也不舍得歇工,这里的白天很长,一天有十六个小时的日照,我们八点上班一天工作的时间要十三个小时,到了晚上九点,太阳还老高,大伙都嚷嚷着下班,可是没人敢拿着工具走的,老板就站在工地上看着,也不说话,脸色阴沉着,一直干到十点,太阳才慢慢落下去,老板的脸也放开了,忙着给下班的人递烟,说好听话。我走过很多工地,知道这是老板们一贯的作风,上班阴沉脸色,下班阴沉脸色,好像都是一个师傅教的。其实,到了九点,大伙就是磨洋工,他们的瓦刀敲的非常响亮,甚至能敲出钢音来,就是砖头上不了墙,这是做样子给老板看的。我们干水电的蹲在墙角,谁也不说话,一心等着下班。

栓子走后,晚上我也无心写字了,心里有个莫名其妙的想法,我为啥要写字,写这些有什么用,老婆整天说我不务正业,不挡吃不挡喝,吃喝还要靠两把手努力去挣。我气得想找个空旷的地方发泄。我还是忍住了,自己的事自己清楚,我想把民工的苦累写到纸上,来记录我自己走过的路。虽然文字不值钱,这也是一种爱好,自我感觉比酗酒玩牌好的多,我与老婆辩解,我说:不写字了,从今天开始学习喝酒,玩牌。她连忙摆摆手;你还不如写字呢,每天晚上她自己呼呼,我一个人在电脑前默默耕耘属于我的土地,我从不想会结什么果,但是,要好好去养育,浇灌。现实里。我丢弃了自己的土地,甚至想逃脱,可是,能逃脱掉吗,不能,我与他们一样,背负着土地到城市里打工。也许,我会爱上这个城市,会留下来,会成为城市的边缘人。这都是梦想,这个梦想像一粒种子,在属于我的土地里生根发芽。

篇3:背着土地行走散文

一、吟味品读感受语言音韵之优美

正如朱自清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 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 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汪曾祺本人也说过“声音美是语言美的很重要因素”, 因此散文要多读, 在读中才能体会到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 体会到语言的无穷魅力。

《葡萄月令》通篇都采用口语叙述的方式, 介绍了一年之中与葡萄的种植、培育、采摘、贮藏等有关的“知识”, 没有华丽的辞藻, 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描写。这时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多读, 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 然后“心通其情、意会其理”。

通过朗读, 引导学生发现, 文中很多句子亲切自然。比如很多句子以第二人称娓娓道来:“下过大雨, 你来看看葡萄园吧, 那叫好看!”“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都搬了吧, 那也不够用啊!”“可是你得快来!明天, 对不起, 你全看不到了。”“哦, 下了果子, 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读到这些句子时, 仿佛感到作者正在与老友谈心、交流栽种葡萄的经验。反复吟咏这些语句, 就能品味出文中那温暖至极的人情味。

看似平凡朴实的语言, 但仔细品味却又妙语连珠。所以像这样的文本, 一定要多引导学生反复吟咏, 可以有选择性地范读, 也可以有代表性地反复读, 读出语气、读出趣味、读出作者的情感, 读出语言的真味。

二、涵咏比较揣摩文辞语言之精当

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 一经赏析常常会支离破碎, 意境全无, 学生对于文章的语言之美之妙往往“只可意味难以言传”, 或者一旦言传出来就毫无美感可言。这可能与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不强有关, 也与教师的引导不到位有关。对于一篇散文, 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增、删、移、换、比较等手段去发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当, 品味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韵味。

比如在赏析《葡萄月令》的语言这一教学环节中, 教师就先作了一个赏析示范:“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一颗一颗, 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按照我们通常习惯的表达方式, 这句话该怎么说?

生: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像一颗一颗绿玻璃料做的硬的纽子。

师:这是常规的表达方式, 可是作者为什么没有这么写呢?

生:文中的句式和标点的使用有强调的作用, 突出了葡萄的特点。

师:有道理。听老师把这两句话放到一起读:“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像一颗一颗绿玻璃料做的硬的纽子。”“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一颗一颗, 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语意有何改变?感情一样吗?

生:感觉作者观察特别仔细, 把葡萄生长过程中每一点小小的变化都捕捉到了, 感觉作者特别关心葡萄似的。还有, 短句读起来更富音韵美。

……

在赏析的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恰当时候、恰到好处地对个别词句进行变化、比较, 就能引导学生发现平淡语言外表下的独特的意蕴。长期这样引导训练, 就能让学生找到品味语言的方法, 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

生1:“黑色的土地里, 长出了茵陈蒿。碧绿。”一句中, 句式上巧用倒装, 强调“碧绿”, 黑土地、碧绿茵陈蒿, 几个简短的句子, 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富有活力生机的画面, 这也是葡萄出窖的最佳时机。如果这样表述“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碧绿的茵陈蒿。”就过于平常了, 少了一点韵味。

生2:“树醒了”“树枝软了”“树绿了”, “醒”用拟人的手法, 把树写活了;“软”写得很形象, 也很富动感;“绿”写得富变化感、色彩美。几个词为我们勾勒了一副春回大地的流动变化的画面。而且句子简短, 读起来朗朗上口, 富音韵美。如果用长句就达不到这种效果。

汪曾祺说过:“语言像树, 树干树叶, 枝液流转, 一枝摇, 百枝摇, 它是‘活’的。”“文章的语言看上去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但词与词、句与句之间有如‘老翁携带幼孙, 顾盼有情, 痛痒相关’。”因此,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涵咏、比较、品读、玩味, 琢磨其中的一句话, 一个词, 甚至一个字一个标点, 达到“窥一斑以见全豹”的效果。只有这样, 文本才会逐渐变得饱满立体起来, 语文课堂才会逐渐变得充实而有味。

三、咀嚼玩味品味文章情韵之悠长

言是思想的载体, 读者只有透彻地了解了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 才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 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要想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还得品其语言想见其为人,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

《葡萄月令》是一篇状物散文, 它描写的首先是物, 但其次又不是物, 因为字里行中融入太多只属于作者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 因此它写的可能还是“人”。正如徐卓人在《永远的汪曾祺》一文中这样写道:“把葡萄这颗小小的生命一月月写来, 竟然写出了一个生命的宁馨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就得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咀嚼文字, 玩味语言, 带领学生沉入到言语的世界中, 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 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人文美和汉语的独特魅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韵味。

在《葡萄月令》教学过程中, 笔者就设计了“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环节, 让学生通过品析语言, 咀嚼词语去看描摹文字背后的那个“人”。而学生在品读中发现, 文章无论是写葡萄的生长还是劳作的现场, 作者都是一边儿描摹着, 一边儿在欣赏着, 带着浓厚的兴味。特别是有这么几个场面描写“不大一会, 小叶就变了颜色, 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 绿了。”“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一颗一颗, 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浇过了水, 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 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若不是用了善于鉴赏的一双眼睛和一对耳朵去看去听, 岂能细致微妙地捕捉?

总而言之, 散文教学离不开品读语言, 在玩味语言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发现语言文字之美、作者写作技巧之精, 还能体悟到字里行间蕴含的那份至真至美之情。不管语文教学多么需要“人文”, 语言始终是走进文本深处的最重要的“抓手”, 忽视语言的语文教学, 就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

摘要:散文教学离不开品读语言, 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语言为抓手,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地朗读, 揣摩咀嚼玩味, 沉入到语言的世界里, 从音韵到词韵到情韵, 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 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独特的魅力和文本蕴含的丰厚的人情韵味, 从而让语文课堂语文味十足。

关键词:散文,语言,品味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文论[M].江苏文艺.1994.

篇4:李佩甫,背着土地行走

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当天,李佩甫与往常一样,上午关闭手机,在家中写作。中午时分,他开机后接到河南省作协秘书长乔叶的电话,通知他的作品《生命册》获奖了。李佩甫问:“是吗?”乔叶说:“是。”“真不真?”“准确。”

李佩甫的追问是因为,在从事文学创作的38年中,他获得过各类奖项,唯独与茅盾文学奖总是擦身而过。对于获奖,说完全不在意并不真实,“文学早已变成我的一种生活,得不得奖都要在这条路上继续。得奖会更高兴,是个鼓励鞭策呗。”

老牛破车,干些自己想做的事兒

《环球人物》记者去采访李佩甫时,茅盾文学奖已揭晓12天。他依旧上午写作,约记者下午到他位于郑州金水区的寓所。小区颇有年头,临街,很不起眼。推门进去,几只陈旧的布沙发,吱嘎作响的椅子,屋里到处散乱着书和文学杂志。给李佩甫拍照时,他四下看看,有点不好意思:“屋子太乱了。”

李佩甫身材修长,面庞瘦削,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衣,扎进灰色西裤中,脚上趿拉着一双蓝拖鞋,烟不离手。“老牛拉破车”,是他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自嘲,每当有人问他身体或创作情况,他都会这样说。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找到写作方向,李佩甫的笔下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原这块土地。在获茅盾文学奖的《生命册》中,主人公“我”是一个背着土地行走的人,被村里3000双眼睛所注视。这个吃百家饭长大的乡村孤儿,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进入省城,当了大学教师,他希望摆脱农村成为一个完完整整的“城里人”,无奈一直有同村人来求他办事,老姑父更不时传来要求“我”为村人办事的指示性纸条,让力量弱小的“我”痛苦不堪,在现实的困顿和爱情的憧憬面前,“我”毅然接受大学同学“骆驼”的召唤,辞职成为“北漂”枪手、股市操盘手,后来当上一家上市公司的负责人。而“骆驼”则在欲望和贪婪的膨胀中走向毁灭。

长达38万字的书中,既有对20世纪后半期几次政治运动中乡民或迎合或拒绝或游离的生存境况的描摹,亦有对乡人“逃离”农村,在物欲横流的都市诱惑面前坚守与迷失的书写。有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是李佩甫的生命之作。

从2008年开始着手,到2012年完成出版,创作历时4年。仅小说开头“我是一粒种子”这句话,李佩甫就花了一年时间寻找灵感。在那一年里,他回到老家许昌的村庄,走走转转,吃了好几箱方便面。“当时我的感觉就是乡村已经不是原来记忆中的那样了。有一天早上9点我围着村子转了一圈,3000人的大村子,一个人都没碰到,只碰到一条狗。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记忆中乡村的强烈对比,让我目瞪口呆,并深深思索。我于是开始动笔。”

他也曾想过这样的开头:“孩子,我今年54岁了,有些话得跟你说说了。趁着天上的雷还没有打下来,我要告诉你,我说的每句话都是真实的。”后来他觉得“孩子”太具象了,而书中实际上是内心独白式的精神流、思想流,“是50年对家乡、对自己、对土地的反思,是一部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对开头的推敲,将李佩甫的文学苦修风格展露无遗。他曾告诉文学评论家何弘,“顿悟的最终比不过苦修的。在大的时间概念里,任何聪明都不起作用。”李佩甫有散步的习惯,“很多个晚上,我穿越大街小巷,像狼一样在各个街头徘徊,想写好作品,想找好素材,想找好方向,这种状态持续了很多年。”

苦苦的寻觅中,快乐也更显浓烈,“写得顺时,比如很多细节的涌现,找到了特别准确的词语,自己会有种指甲开花的感觉。”他边说边向《环球人物》记者欢快地指指自己的手指头。

除了开头“种子”的比喻,李佩甫在书中写了很多种植物。“我是把人当作‘植物’来写的。”平原上几十种树,他都认真研究过,这样的土地为什么生长这样的树木、植物,这些树为什么离开土地之后变形。“我发现,平原上的植物是‘小中求活、败中求生’的,它可以任人践踏,但生生不息”,李佩甫意味深长地告诉记者,“这些植物特性正是这片土地上人的特性。”

拯救我、清洗我的是书

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李佩甫对豫中平原也有着永难割断的熟稔和牵绊。

他1953年出生在许昌一个工人家庭,成长在一座底层工人聚集的大杂院,“这里的生存方式极为粗粝,我几乎每天都在詈骂和争吵声中醒来……但同时又有着温情、仗义、善良的这么一院人。”

上世纪50年代生人是命运多舛的一代,赶上了大灾荒、“文革”等所有残酷的生活。“六七岁上小学时,我每礼拜六下午,都要背上书包,徒步30里到乡下的姥姥家去,为的是能吃上顿饱饭。其实就是到地里,偷几块红薯,掰几棒玉米,烧一烧,烧焦了,半生不熟的,吃一嘴黑。”他爱听姥姥讲的“瞎话儿”(乡村故事),“就像明月一样,每晚都在我的床头升起。”这后来也成为他长篇小说《李氏家族》的开头。

当时,他家所有的亲戚也都是乡下人。他至今记得三年困难时期,一个乡下亲戚到城里来,手里提着两串毛毛草,串着蚂蚱,很羞涩地站在门口对母亲说:“姑,实在没啥可拿,逮了两串蚂蚱……”

nlc202309030936

“拯救我、清洗我的是书。”李佩甫告诉《环球人物》记者。由于父母都不识字,李佩甫的家中唯一有字的,是半本黄历。爱书的他开始到处跑着借,“小时没吃过面包,但在书中吃过了。那里有铺着亚麻布的餐桌、飘逸的白纱窗帘、大列巴面包的香味、美丽的爱情。”如今回忆起来,他的神情里依然有着信徒对圣父般的虔诚和感激。“书本摊开的是一个个生活的‘沙盘’,一些烫眼的句子,一些不同的生命体验,也许对我的一生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参照作用。”

1974年,李佩甫考上技校,之后在工厂当工人,开过各种各样的车床。1978年,他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青年建设者》等3部短篇小说,拿了35块钱稿费。因为这3部短篇小说,李佩甫得以调入文化局成为专业创作人员。

他的写作,除了从书中疯狂汲取营养,现实的经历更是不可或缺。当工人之前,他就下过乡,当过知青、生产队长,进了文化局之后也挂职当过副市长,现在是河南作协主席。他认为,这一切都是生活,而不是为写作的“准备”,所有的生活都不会白费,“都会像豆芽一样浸泡在你的脑海里,膨胀后,写出来。”

剧变的时代,怎么能够安静?

在创作上,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领地”。李佩甫赞赏贾平凹“有大智慧”,原因在于他从创作初期就有文学领土意识,在自己的故乡商洛挖了一口深井,自此其他作家无法踏入这块土地。而自己则“东奔西突、苦苦寻觅”,直到上世纪末才找到豫中平原这块属于自己的“文学土地”。

《生命册》是李佩甫“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从1999年写《羊的门》,到2003年写《城的灯》,再加上《生命册》。他笔下的人物,也从农村呼风唤雨的当家人,变成“逃离”乡村的农民,再变成背着土地在城里追逐浮沉的“城里人”。

“找到了我的‘平原’,就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我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我的‘亲人’,当我写他们的时候,我是有疼痛感的。实实在在地说,我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作家是生活在大地上的植物,我们的写作离不开自己最熟悉的土壤,只有深入书写自己熟悉的领地,才能游刃有余。”李佩甫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在这片平原上,有李佩甫熟悉又陌生的人、乡土、情愫。他概括道:“山东人都是闯关东,‘闯’有很大的豪气。河南人则是走西口,背水而上。因为黄河对于河南来说,是一条灾河,总是泛滥。西边高,所以背水而上,河南历来的逃荒路线都是西去。”

在李佩甫看来,豫中平原这块土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灾难深重。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就是靠自己的头来支天,这个力量总是略显单薄。同时,作为汉文化腹地,这块土地又背负了太多,“比如五千年文明史,可能也是一条无形的锁链。”

这就形成了中原大地和黄土高坡地带不同的民风,甚至文风。但二者也有相同点,“那就是很强烈的土地意识,苦难意识。”李佩甫说。

除了书写苦难和故土,文学总是在探讨着时代,“现在是个现实比文学更精彩的时代。面对社会的剧变,对作家来说,一方面,我们赶上了如此多元、复杂乃至驳杂的时代,堪称幸事;另一方面,又对准确把握生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我们需要时间思考,却常常来不及。比如说,当下的农民已逐渐演变为流动着、迁徙著的人,在大变革的潮流中被裹挟着四处奔突。这是连根拔起的一种生活,是疼痛与憧憬并存的一种生活。”

他没有痛心疾首的批判,反倒多了一丝释然。“这就是一个躁动的年代。社会在剧变,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怎么能够安静?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风尚,这些都是阶段性的。过程是不可超越的,必须要经历这样的阶段,我也只是期待他慢慢好起来。”

在众声喧哗中,李佩甫仍坚信文学的力量,“现在进入全民写作时期,各类人都在写作。刚还在网上看到一个标题,叫‘小鲜肉秒杀老作家’。这对时代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文学还是有标尺的。什么是标尺?时间。”

篇5:背着房子行走的蜗牛作文

背着房子行走的蜗牛作文

。 前几天,老师留了写一篇说明文的任务,为了写好这篇作文,我便在雨后捉了两只蜗牛,每天都

篇6:背着书包去参军的优美散文

背上书包,意味着开始接受知识。

18岁那年,我戴上大红花,穿上绿军装,走进了部队这所大学校。这在当时,恐怕是年轻人最自豪的事情。对于一个农村的小伙来说,找对象也会容易许多,也许,这是许多父母送子当兵最朴素的想法。当兵,不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荣誉,而且是一个村子的荣誉。大红的入伍通知书送到了家里,临行前的那天晚上,村子里专门召开社员大会,全村上千的村民聚集在一起,因为村子里有一小伙,明天就要离开家乡到部队去。全村子的人为之高兴。大会时间不长,村子里负责征兵工作的民兵连长,介绍了我的情况,因为我穿的是草绿色的军装,内行的人知道这是陆军。有些上了岁数的,讲陆、海、空,也只是听听就罢了。村子里买了纪念品,其中就有一支铅笔和一个精美的日记本,这在当时,也是很不错的。会上有一个简单的礼品赠送仪式。最后是村书记讲话,鼓励我到部队去要好好干,为这个小山村争光。会后,几位村干部私下里对我说:“希望你不要再回到这个山村里来”。没想到,三年后,这句话成为现实,我在部队被破格提升为干部,成为一名年轻的军官。

许多事,经历了才会懂得。那时候的部队,穿的,用的,必须是部队配发的,尤其是服装。有些家长,担心部队配发的穿不习惯,或者不够穿,总想着把原来穿的服装带上,只是到了县城集合时,也会被劝说,让家长带回的。那一晚上,我在整理物品,除了村子里送的纪念品带上,我特意到楼上自己床头,把一套几乎是全新的高考复习用书带上。当时,一个农村小伙能拥有一套比较全面的高考复习用书,也是难得的。这一套书,也是通过在上海工作的亲戚买到的。虽然,我离开学校已近两年,只是我一直没放弃读书的念头。这套书,我端端正正地装在原先用过的那只书包里,那是一只帆布书包,绿色的。这书包从小学一直到高中,一直跟随着我。虽然旧了一些,那也是有感情之物。在县城集合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打开旅行包检查,该带的,必须一件不少带上,不该带的,统统撤下来。部队首长在检查我的物品时,看到了一只装满高考复习用书的书包,就开玩笑说,你可是当兵去的,不是读书去的,背着书包去当兵,也是少见呀。我也没回答,只是淡淡一笑。

背着书包去当兵,多少年过去了,这书包一直没放下。

读书是我一生的爱好,无论多忙,无论到了哪里,书不可不读。流水一样的岁月,一直走在读书的路上。

小时候读书,可没有现在那么好的环境,说是读书,最多算得上是半工半读。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许多人也是经历了农村的生活。在过去集体生产的时代里,成年人必须参加生产队劳动。“不劳动会变修”,那是万万不可的。父母都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就落在孩子们的身上。那时的农村,七、八岁能洗衣做饭是不稀奇的。记得小时候,许多学生需要每天上午,中途回家把饭做好,我也不例外。一般是到了10点左右,需要请假回去做饭,做完中午饭可以让父母回家吃,自己则回到教室继续读书,直到正式放学。做一顿中午饭,至少也得用上一节课的时间。

我的家乡,出产茶叶。城里的学生,一年放假两次,寒假和暑假,而我们小时候,一年可放假四次。除了统一的寒假和暑假,村上采春茶和夏茶的季节,也是会放假的,每一季的假期大多为两个星期。学校放假,可不是让学生们闲在家里,而是与大人们一起,上山采茶叶。这样,农村孩子就会比城里孩子,每年少了一个月的读书时间。农村教学质量本来就会比城里要差一些,这样一来,农村娃的读书,肯定是赶不上城里人的。

我是受到普及高中政策的恩惠,走进高中的校门。与之现在的考高中难,算得上是好运了。普及高中的时候,初中毕业,只要自己愿意,报名去就是了。这样一来,读高中的学生大幅增加。设施不足,师资薄弱,那是普遍性的.。我的高中学校是一所破庙改建的,上课的老师,有德高望重的,也有年轻的,甚至有上一届的毕业生。普及高中政策一出台,所有人民公社(当时还没有成立乡镇)都必须办一所高中。机会让我赶上了,走进了高中的大门。当时的高中,有四个平行班,每个班也有45名左右的学生,而上课的教室只有两间,实行单双日轮流上课。读一天,休息一天。单日,一班、二班来上课;双日,三班、四班来上课。很清楚地记得,毕业时,物理、化学等课程,整本的书都来不及上。当时初中、高中都是两年制的,读了两年高中,事实上只读了一年,算得上是速成班了。也许,当时的孩子比现在孩子聪明多了,那样的读书,也有不少人参加高考被录取的。我也与大家一样,参加过高考,只是被挡在大学校门外了。不管怎么说,两年的高中,只用了一年时间,拿到了毕业证书。个人档案里,高中毕业,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说来也是有趣,到了部队,考军校,提干,一张高中毕业证书,可是派上大用场的,至于胸中有多少墨水,另当别论。

曾经有人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作为一名军人,过硬的军事素质是多么的重要,牢牢掌握手中的那一杆枪是多么的重要,只是所有的这一切,没有文化是万万不行的。从军路上,没有放下书包,一直行进在读书的路上,一直行进在补课充电的路上。虽然,一套高考复习用书,管不了一辈子,知识每一天都在更新,人生路上,须是懂得,读书只有开始,不会有结束。多少年来,得益于自己一直没有放下那一只书包。在军营的那些年头,许多人是通过那一只书包认识了我,因为我就是那个军中小秀才。爱读书,爱写作,博览群书,学无止境。

人生虽有迟到,但没有太晚。只要心存努力,失去的,还能找回来。在部队,爱读书,让我尝到了甜甜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是美滋滋的。站在主席台,在首长手中接过军功章,在几百人的战友面前致词的时候,想着,读书,我要一直坚持下去。后来,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军校,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那是一所武警部队的最高学府,聆听中央领导的教悔,聆听将军们的训话,聆听文学大师的演讲。先前读书,因为回家做饭,因为一年四次的假期,因为教室的不足,所有留下的遗憾,得到了充足的弥补。

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多少年来,我一直当作座右铭。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风雨中见彩虹,在人生的每个驿站,都能或多或少留下一些不悔的回忆。坚信,成功属于那些执着追求而又充满自信的人,成功的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篇7:让我背着你一起慢慢到老散文

这是一个古老的小镇。在植满杨柳的街道上,每当阳光灿烂的日子,老人和小孩纷纷出来晒太阳,大家就会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背着”一个目测与他同龄的病女人出来遛弯。

女人面目呆滞,两只手臂下垂,是靠从腋下穿过的布绳捆绑在男人的肩上。男人的头发白多黑少,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边走边讲街边的树、花、人。他们走得很慢,男人走一小步,女人的脚也随着挪动一小步,远远看去竟像一对连体人。

原来这是一对老夫妇。男人年轻时,家在大山里,进山出山,东西都用肩背。家里虽穷,却很勤苦。他把山里的瓜果背到城里,再把城里的日用品背进山里,深得山里人羡慕。她看中了男人的勤劳爱上了他,却遭到爹娘的反对。因为爹娘已在大山里“背”了一辈子,不想让她再受穷受苦,想把她嫁到山外去。但她不顾爹娘的反对,毅然被男人“背”到了婚房里。因此爹娘不准她再回娘家。结婚后,男人和她在山里种果树,背到山外挣钱。日子过得丰盈起来,后来,他们搬出了大山,在镇上买了房子,日过得越来越好,令镇上的人羡慕不已。可在这时,她突然得病,嘴不能说话,手不能动,脚不能走路。

医院的大夫对男人说:“瘫痪病人不能动,需要多翻身,帮她活动锻炼,或许多活几年!”

于是男人就用布条做绳子,把妻子捆住,背在肩上。只要天气好,在街道上慢慢移动,晒晒太阳,聊聊天。起初,妻子很不配合,在男人穿布绳的`时候,故意倒下。男人再把妻子扶起来。刚要穿布绳,妻子又倒下了,摇晃着头。好像在说:“你背了一辈子了,歇歇吧!”男人知道妻子是怕累坏了自己,担心自己的后背,于是男人再次把妻子抱起来,让妻子的背靠着墙壁,这样妻子就不能再倒下了。

男人一边穿布绳,一边对妻子说:“现在,不用背山果了,后背闲得慌,就让我这样背着你,一起慢慢到老!”

那天,她的爹闻讯来看望她,恰好男人背着她走在街上。爹感动的留下了两行泪水。爹很后悔当初反对他们的婚姻,激动地说:“多亏有你这个坚强的脊背,女儿才可能活这么多年。”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牵着一双想牵的手,一起走过繁华喧嚣,一起守候寂寞孤独;就是陪着一个想陪的人,高兴时一起笑,伤悲时一起哭;就是拥有一颗想拥有的心,重复无聊的日子不乏味,做着相同的事情不枯燥。

什么是爱情?它不仅仅是从嘴里说出的一句“我爱你”,而是靠行动。二十年来,男人不离不弃,背着妻子,看看风景,聊聊天。在这条小街上演绎着一个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爱情故事。他温暖着这条街,感动着这个小镇。

浮躁的社会,这样的爱情已不鲜见,更多的是攀比,攀比别人家彩礼多少,婚姻几乎成为一夜暴富的生意。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首传唱了多年的歌有谁还记在心上?

篇8:背着“山丘”行走的爱

他和妈妈离婚的时候,我已经懂事了。他问我,印小明,你想跟谁?还没等我开口,他就把身子一扭,屁股对着我,挥了挥手说,算了,你跟你妈吧。

就因为这一句话,我对他很有意见。那天,我死皮赖脸地拽着他的裤腿,哭死也要跟他走。他就是不动心,佝偻着背使劲抽烟。我给他数着,连抽了五根。最后,他把烟一灭,抓着我的手说,走就走。

夜晚,我和他睡在一张床上,他把屁股对着我。我踹了他一脚,伸手去摸他的罗锅。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玩他背上凸起的罗锅。说不清楚是一种什么感觉,像座小小的山丘,很神奇。

我曾梦想自己的背上也会长出一座小山丘,这样我才像他的儿子嘛。他笑话我,你要长成我这模样,可就没姑娘要你了。

在他和妈妈离婚以后,我觉得这话另有深意。我又问他,你为什么不要我?你为什么让我跟妈妈走?

他有些不耐烦,你不是跟着我了嘛,你这不是没跟你妈走嘛。停了一会儿,他又说,印小明同学,如果有一天你后悔自己的决定,还是可以去找你妈的。

我又踹了他一脚,你到底是不是我爸?我就知道你不想要我,你越不想要我,我就越要跟着你,你休想甩掉我。

我拍拍他的罗锅,我说,你的屁股上应该再长一个,那样看起来更像骆驼。

他哼了一声,印小明,你难道不知道有单峰骆驼吗?

夜深得有点吓人,我的脸枕着他背上的小山丘,忽然有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

我从未想过,他背上那座让我觉得神奇的小山丘,会成为其他人眼中的笑柄。

他第一次给我开家长会,第一次在同学老师前公开自己,就像是从深山老林中跑出来的野人,惹来唏嘘一片。那时,我是班里的“三道杠”,成绩优异,家长会更像是我的庆功会。

他不停地说,印小明同学,我们要低调,应该走后门。你不仅不走后门,还那么张扬地往台上走,弄得我都不好意思。

很快,我就知道他不好意思的原因,有个调皮的男生,一直盯着他看,忽然冒出一句,呀,印小明他爸是个罗锅。然后是起哄的笑声,教室里一片嘈杂。我又羞又恼地站在讲台上,以班长的姿态命令他们安静。只是那一次,没有人再听我的。我只知道自己快要喊破了嗓子,却没听见自己的一丁点声音。

耳边,来来回回地响着两个字,罗锅,罗锅。

这也是第一次,我认识到“罗锅”不是个惹人喜欢的东西,有一个“罗锅爸爸”,也不是一件让人骄傲的事情。那次家长会,老师依然频繁地点名表扬我,我却如何也笑不出来。

然而,他却一直咧着嘴笑,笑得像个傻瓜。

回家的路上,我闷闷不乐,低着头踢石子。他拍拍我的后脑勺,怎么了?

我不吱声。他瞎琢磨,是不是想你妈了?要不我把你送到她那儿去?

我记不清楚这是他第几次要把我送走了,以前,我总是跟他大吵大闹,说他不是我的亲爸爸。可这次,我没和他吵,我真的有点想去找妈妈了。

至少,妈妈年轻,漂亮。她给我开家长会的时候,我要更得意一些。

大概有两年的时间,我听到的最多的话是,你爸是个罗锅。我气不过,撸起袖子就冲上去打。他们边跑边喊,等你长大了,你也是个罗锅。

每次打完架回家,不管我是凯旋,还是惨败,就算我脸上挂了彩,他也不会批评我。他总是说,既然是男人,就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打架没关系,输了也没关系,但是不能哭。

他拔出烟来抽,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烟雾升腾,我看不清他的脸,只听他幽幽地说,要说你爸能替你打架就好了,保准没人敢欺负你。

这话,在我每次打完架之后,他都会说一遍。我当时觉得他有点没用,没有男子汉的气概,我甚至想,等我长大之后,一定不要成为他那样子。15岁的少年,爱极了英武挺拔的钢铁战士,打打杀杀的影片看得多了,梦想有一个穿军装的父亲。

这个梦想,妈妈帮我实现了。

那天,她领着一个高大结实的男人来看我。只一眼,我就喜欢上了男人的那身军绿色。我指了指他头顶上的军帽,小心翼翼地问,我可以戴戴吗?男人大方地摘下帽子,扣在我的脑袋上。帽子太大,遮住了我半张脸。我仰着头,从帽檐的缝隙里,看见他坐在床上的侧影,还有他背上那座小山丘。

我忽然发现,他的样子真难看,难看得让我自卑,让我在那个穿军装的男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后来,妈妈进屋和他说了点什么。出来后,我就被她领走了,头顶上的军帽一直没舍得摘下来。出门前,回头又看了一眼,他留给我的是一个佝偻的背影,是一座沉默的山丘。

我就知道,他不会挽留我。还是和当初一样,他巴不得我跟妈妈走。

只待了一周,我就回来了。

我进门时,他蜷缩在沙发上抽烟,看见我,眼睛亮得像狼。我把书包往旁边一扔,大声喊饿。他什么话都没说,起身就去厨房给我做饭。我看得见,他黑黝黝的脸上,有一抹幸福的偷笑。

他没有问我这一周的生活,也没有问我穿军装的男人对我好不好。饭桌上,他大口喝酒,我大口吃肉,好像没事发生一样。最后,我反而忍不住了,问他,你就不想知道我为什么回来吗?

他还是没有问,可我心中,已然有了答案。那里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中,应该有一座小山丘。

每个傍晚,我做作业,他就去夜市摆摊卖书,等到我睡觉的时候,他才回来。如果是在夏天,他回来得会更晚,往往我睡着了,迷迷糊糊地听到开门声。

没人比我更知道,他是多么地爱书。那些书,柜子里塞不完,他就往废弃的冰箱里面塞。我曾想过,等到长大了,赚钱了,我会把他卖掉的那些书,一本本地再全部买回来。

一本旧书三五块钱,一本过期的杂志,一两块钱。他风雨不误地摆了一个月的地摊,也就赚个二三百。不多,但他说,你中午在学校吃饭是足够了。印小明,你得多吃饭,还要吃好的,吃有营养的。你可得快点长个子,我真怕你像我一样。

他说的没错,他的样子真的糟糕透了。可,谁让他说我爸呢?谁让他说那个背着罗锅把我拉扯大的父亲呢?年幼时的种种疑问,随着长大,我全部找到了答案。

他不是不想要我,只是,他怕成为我的负担,怕成为我的笑柄,怕成为我人生中的拖累。因为,他的背上,有一座山丘,沉重得将他压弯了腰。他想独自承受这份重量,不想让我为他分担。

所以,我打架时,他从不为我出头。他怕不仅帮不了我,还让别人笑话我有个罗锅爸爸。

所以,妈妈把我带走,他从不挽留。他怕他的自私,牵绊了我的幸福。

他不怕别人耻笑他是罗锅,他只怕别人耻笑,我有一个罗锅父亲。父亲两个字,让他背负了太多的重量。他只有沉默,就连笑的时候,也带着一丝隐忍。

从小到大,我一直和他睡在一张床上,他依然拿屁股对着我,我会踹他一脚,再伸手去摸他的罗锅。这座小小的山丘啊,它积蓄了父亲太多的好,它是我今生的依靠。

绿色花语:

有一种平凡的感情总让人流泪,它没有华丽的外衣,从不计较付出,它就是亲情。

青春期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如此一个阶段,不太懂和父母相处,面对外面光鲜陆离的世界,我们总觉得父母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他们的观点与话语让我们羞愧,总以为家人的关爱是种束缚,我们渴望长大,奔向让我们憧憬又茫然的未来。

故事里父亲的木讷和沉默让我感动,这种无言的爱,是感情的极致,虽没有丰盛的物质,没有炫耀的背景,却是无与伦比的温暖。父亲身体的缺陷成了故事中男孩子成长的阴影,他嫌弃父亲,也试图背弃。

父亲的关爱从没有任何煽情的语言,他只是希望儿子长大后不要像自己一样,有个罗锅。为了儿子身体健康的成长,去摆地摊,被城管追得满街跑。忽然的就想到朱自清《背影》里那个平凡而经典动人的场面,父亲老态蹒跚的背影,翻过栏杆,只为给儿子买一袋橘子。

或许经典的不是任何场景,任何文字。而是平凡的爱,一种朴素的情怀。宛如一杯清水,随处可见,却总被年轻的我们忽略。

深沉的感情,宛如一道暗流,没有任何喧哗,只是静静的,静静的将爱溶在日子最平淡之处,伴我们成长。无论我们走得多么远,那份爱从未与我们稍离。

上一篇:诗歌:心之颂下一篇:球宝宝来做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