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成功的启示

2024-05-13

胡雪岩成功的启示(精选6篇)

篇1:胡雪岩成功的启示

古往今来,世界各地,总是穷人比较多些,富人相对的少些。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树立一个观念:贫穷不是罪恶,富贵也并不可耻。哪个穷家子弟不想改善自己的家境?但是贫富的事情我们很难做主,往往无能为力。连孔子都承认,富贵不是人所能够控制的。因此,胡雪岩能够走出贫困,获得大好前程,绝非偶然,其中有很多道理,值得我们好好仿效和学习。

胡雪岩的第一次机会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胡雪岩像往常一样到野外放牛,他把牛赶到草地上吃草,自己便想去不远处路边的凉亭里休息一下。走进亭中,他发现里面有一个挺大的蓝布包袱,上前伸手摸了摸,硬邦邦的,又掂了掂,分量很重。他不禁好奇,于是打开了包袱,想看一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一看不要紧,着实把胡雪岩吓了一跳——包袱里面全是金银财宝。我们不妨假设一下,一个十三岁的乡下孩子,突然碰到这样一件几乎料想不到的事情,他会怎么反应?

一种反应是赶快抱起包袱,拿回家去交给妈妈,然后告诉妈妈说,从今以后就不必像从前那么辛苦了,这些金银财宝够全家人过几十年了。他会这样做吗?如果这样做,那这个机会就害了胡雪岩。你捡到十两银子甚至一百两银子,偷偷拿回去,可能不为人知。但捡到这么大的一笔财物,一旦被人发现,必然是会被抓去坐牢的。

就算胡雪岩能够想到这点,先找个偏僻的地方,把财宝埋起来。等到风声过去,大家都不注意了以后,他每次挖一点出来,然后慢慢拿去变卖,这样或许会很安全,也应该没有人会发现。但是做这种事情,总是一辈子良心不安的。如果胡雪岩有这种反应的话,我们确信他也不会有大出息的。

母亲的教育让胡雪岩明白,这些东西既然不是自己的,就一定不能拿,而且失主此时也一定是着急得要命,肯定在四处找寻遗失的包袱,所以他决定原地等待失主。

胡雪岩如果就是呆坐在那里傻等,其实也是很危险的。假如有人发现失主在四处慌忙地找东西,又得知曾经从凉亭这里经过,于是抢先赶来,问胡雪岩有没有捡到东西,然后胡雪岩就稀里糊涂地把包袱交给他,那不就上当了吗?由此可见,任何事情,哪怕是好事,假如思虑不周,处理不好的话,都可能办坏,即便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以上的假设,胡雪岩都没有做。他先把包袱藏到草丛里面,然后好像没事儿一样,坐回那里等待失主。可是,一直到太阳快下山了,也不见有人过来,胡雪岩的肚子叽里咕噜叫了起来,但他还是强忍住饥肠辘辘,继续坐在那里等候失主。

终于,有一个人神色慌张地跑了过来,开口就问:“小哥小哥,你有没有看到我丢的东西?”

胡雪岩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很沉稳地反问:“你丢了什么?”来人说:“丢了一个蓝色的包袱。”胡雪岩听他这么说,才继续问他:“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

来人一听就知道东西找到了,否则这个少年怎么会这样问呢?于是赶忙把里面的东西一一说来。胡雪岩见他说得分毫不差,这才将包袱取出还给了失主。

包袱失而复得,失主当然非常高兴,于是从中拿出两样东西,对胡雪岩说:“这个给你,算是对你的酬谢。”胡雪岩连忙拒绝说:“不要不要,这本来就是你的东西,我又没有做什么,本来就是该还给你的。”

失主听后大为感动,于是告诉胡雪岩说:“我姓蒋,在大阜开有一家杂粮店。你这么好的小孩子在这里放牛可惜了,如果你愿意跟我出去,我收你当徒弟……”

胡雪岩会不会答应?

胡雪岩如果当时就说:“好,我跟你去”,相信蒋老板以后也不会好好教他。说走就走,这样的孩子心目当中根本没有父母,以后又怎么可能会有老板呢?这样的徒弟当然不会被老板和师父看重。

胡雪岩是说:“我现在不能答应你,要回去问母亲。如果母亲同意的话,我当然乐意跟你去。”蒋老板一听,更是觉得这个徒弟他收定了,所以就说:“好好好,我把地址留给你,如果你跟母亲谈妥了,就过来找我,我那边给你安排好一切事情,你都不用担心,我一定会好好教你。”

胡雪岩回家以后,把整个经过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十分高兴,儿子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去,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于是胡雪岩十三岁的时候,独自一人离开了绩溪胡里村,按照地址找到大阜的蒋老板,开始了在杂粮行的学徒生涯。

从大阜到金华

人生的第一次机会,胡雪岩牢牢地抓住了,他表现得近乎完美,没有任何缺失。但是,胡雪岩如果一直在杂粮行混下去的话,他能有什么出息?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机会是接二连三的,是持续发展的,但是这也要求我们每一次都不能有丝毫差池,否则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可能前功尽弃,付诸东流。

胡雪岩在大阜杂粮行里面的勤快自不必说,老板交代的事情,当然一丝不苟;老板没有交代的事情,能做也尽量去做。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是这样,总是先看老板给自己多少钱,然后才去做多少工作,这样的人不会有什么发展。胡雪岩完全没有这种想法,因为他明白,老板的态度怎样,那是老板的事情,但机会对于自己是何等的难得,既然出来了,就要好好学,学到手的东西才是自己的。胡雪岩越是这样想这样做,蒋老板就对他越发地喜欢,越发地看重。

时间就这样飞快地过去了两年,转眼间胡雪岩十五岁了。

这一年,一位金华的客商来杂粮行谈生意,可是刚到大阜就病倒了。说到金华,我们就会想到金华火腿,不错,这位客商正是一家金华火腿行的掌柜。他在大阜举目无亲,无人照顾,拖着病体又回不了金华,心里十分着急。身体本来就不好,再加上急火攻心,病情更加严重了。胡雪岩心地善良又是个热心肠,得知此事后,就赶到他的病榻前,一连多日给他端药送饭,忙前跑后,照顾得十分周到。在胡雪岩的精心照料下,没过多久,客商的身体就痊愈了。这位客商十分感动,就问杂粮行的蒋老板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徒弟。蒋老板于是把自己包袱失而复得的经过,以及胡雪岩在自己店里的表现跟他细说了一遍。

金华火腿行的掌柜听后大为感叹,就主动问胡雪岩:“我们那里比大阜好玩得多,你随我一起到金华如何?”胡雪岩还是同样的态度:“这个不行,要问我们的老板。老板同意,我才可以答应你。如果老板需要我在这里,虽然我想去,但是也不能跟你走。”胡雪岩说得多好!

胡雪岩把金华掌柜的意思告诉了蒋老板,蒋老板欣然答应,因为金华火腿行要比自己的杂粮行规模大上许多,对胡雪岩而言也是一个更大的机会。一个好老板,看到自己的伙计有更好的前途,没有不高兴的,再怎么讲也是他培养出来的人才。于是,胡雪岩从大阜来到了金华。

很多事情,哪怕差之毫厘,都可能给人很坏的印象,可能错失机会,可能使好事变成坏事。胡雪岩每样事情都做得十分圆满,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很不简单的。到这里我们应该可以看出,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不断做出阶段性的合理调整。在家放牛,就要像个放牛的,要把牛照顾好;在外做学徒,就要像个学徒,要让老板满意。就算别人问话,该怎么回答,也一点都不能出差错。如果胡雪岩在杂粮行里好吃懒做,就算他照顾了金华火腿行的掌柜,掌柜的也不会主动去要他,顶多给点钱表达一下谢意就是了。所以,一个人好好做事,不单是对别人好,更多的是对自己好。胡雪岩勤奋好学,粗活细活统统干,就算活在现在,也是每个老板都想要的人。

人生就是不断做出合理的阶段性的调整。

我们还有一句话,叫“不求人,格自高”。一个人求人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好像矮了一大截。胡雪岩做人不求人,人家就会反过来求他,问他你愿意跟我走吗?这是完全不一样。靠谁?靠他自己!所以,每一个人走到什么地步,都是自己替自己负完全的责任,不能总是埋怨别人。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就是这个道理。怨天尤人有什么用?自己反省一下,改变一下自己,调整一下自己,这才是正道!

每一个人走到什么地步,都是自己替自己负完全的责任。

如愿以偿进钱庄

胡雪岩到了金华也是一样,什么都听,什么都学。因为金华火腿行的规模比较大,所以跟很多杭州的钱庄都有业务往来,于是胡雪岩终于有机会亲眼看见了以后影响他一生的东西——银票。从前,钱庄可以印发钱票,和当铺开据当票一样,不过当票是方形的,钱票是长方形。钱票的纸质也比当票好一些,票面用青色或彩色印上钱庄的招牌,钱额多少可以由钱庄专门写钱票的人直接用墨笔写上去,写好后再盖上几个红印泥的图章,这图章和字迹是不容易伪造的。胡雪岩当时惊得是瞠目结舌,因为他难以想象,钱怎么会抬笔写在一张纸上就算数呢?

胡雪岩为什么对银票有那么大的兴趣?我们相信,家境越穷的人,对钱的价值就会看得越重。胡雪岩心里想,从前以为钱都是由官府造的,民间不能铸造,现在知道有钱的人可以自开钱庄,要多少钱就可以写多少钱,这不是比官府更好吗?将来自己也开个钱庄,做一个钱庄老板,就可以无限制地用钱了,这该多好!胡雪岩会这样想,其实也是人之常情。从此,胡雪岩的一生都跟钱庄结下了不解之缘。胡雪岩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做钱庄生意,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开银行。我们都会有种认识,开银行的人是很有钱的。因为用钱来赚钱,钱滚钱,当然比用人力赚钱来得容易。所以胡雪岩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到钱庄里去当学徒。

一般人有了这样的想法,可能就会直截了当地问:你们那里需要学徒吗?我能不能去呀?但胡雪岩虽然心里有此打算,却没有开口,这是他很了不起的地方。因为一开口你就是求人,如果对方不同意,岂不是很尴尬,而且也会得罪原来的老板。我们经常看到一面,就伤害另一面,就是因为缺少这种平衡的思想。

胡雪岩碰见钱庄前来收账的人,总是问长问短:你们钱庄有没有学徒啊?他们都学些什么啊?都做些什么事啊?他专问这些,对自己想去的事情却绝口不提。

胡雪岩还有更了不起的——当他打听得知钱庄的学徒要算钱算得很快,要算盘打得很熟,要写字写得很漂亮时,他二话不说,马上开始每天暗自练习书法,练习珠心算。因为用心,当然进步很快。

胡雪岩很有心计,在与钱庄的人核对账目的时候,他都不用算盘,全靠心算报账,而且算得又快又准。钱庄的人自然很快注意到他,称赞这个小孩子真是不得了,怎么算这么快?这时他又拿起算盘,啪啪啪一打,更快!这样一来,钱庄的人对他更加刮目相看。

钱庄的人见胡雪岩又勤快又好学,不由跟胡雪岩的掌柜谈论起他来。掌柜把以前的事一说,客商觉得胡雪岩不光勤快好学,而且还拾金不昧,诚实守信,于是马上说:我们钱庄就是需要这样的人,你愿不愿意把他让给我呢?就这样,胡雪岩又得到了很好的机会。

一个人除了把握机会,还要能自己创造机会,让对方了解你有什么本事,这个更加重要。我们看到,胡雪岩没有开口要求,他只是尽量去表现,表现到让别人看中他,机会自然就来了。他从问的当中,他从准备的当中,让别人觉得虽然他还没进钱庄,但俨然已是个钱庄的学徒了。因为就算是在钱庄,给学徒的培训也不过如此。一个人确定了方向以后,不要先考虑眼前有没有机会,而要先做好自己能做的准备,等到一切准备充足了,机会自然水到渠成。

篇2:胡雪岩成功的启示

“为政要学曾国潘,经商要学胡雪岩。”或许有人并不了解曾国潘、胡雪岩,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听过这句俗语。怀着对一代“商圣”的敬仰,我和同学来到了胡雪岩故居。顺着清河坊街而上至元宝街,面对那10米多高的院墙,感慨万千,这是怎样的一位奇男子,贫苦出身却在短时间内积累万贯家财,作为富商,他为富且仁,善好施,做出众多义举,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

所谓德行定终生,胡雪岩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并不是他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或是具备常人不具备的过人之处。其实没有。童年的生活,塑造了胡雪岩一些很朴素的性格,比如勤劳、节俭、诚实守信等等。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这是胡雪岩故居一进门轿厅里的一幅楹联,这既是胡雪岩的经商之道,同时也是他的处世态度。

这次的胡雪岩故居之行,使我对胡雪岩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他在中外的商战中失败了,并最终倾家荡产,他并不是在商战输给了外国人,而是倒在了李鸿章与左宗棠的内斗上,他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但他的爱国热情,敢于打破外商垄断的决心值得我们学习。而且胡庆余堂的创办更是其善举的体现,提起商人,人们往往想到无奸不商这个词汇,而我认为商人中不乏有真性情的人,胡雪岩正是这样的人物之一。

篇3:中国成功减贫给世界的启示

近30年来,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其中城市地区增长尤为迅猛。然而在过去10年间, 农村地区的实际收入每年上涨近8%, 城乡收入差距已显现缩小迹象。有赖于全面的经济增长, 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的赤贫人口所占比例大幅下降, 从1981年的84%降至2009年的12%。2013年, 中国有望实现谷类作物连续第10年增产。10年以来, 中国奶制品产量增至原来的3倍以上, 蔬菜水果增产近60%, 肉类增产30%。大大高于同一时期6%的人口增长幅度, 人均粮食产量因此大幅提高。

2006年, 中国免除了两千多年以来的农业税, 并通过各类补贴鼓励农民使用现代科技。与此同时, 政府取消了对谷物买卖的控制, 通过市场刺激农业产量提高。此外, 中国还加强了在农业方面的研究和培训, 提高了在农业和农村领域的总体资金投入, 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 中国正努力改善农村社会服务, 为农村学生提供免费和义务教育, 实施覆盖97%农村人口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及为超过5300万农村人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这些保障体系让农村贫困人群敢于采用新型科技, 从而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

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中国吸引了世界上的许多目光。很多人想了解中国经济何以取得如此强劲的增长。这种好奇也延伸到了粮食安全和农业领域。这也是为什么经合组织和粮农组织决定在《2013~2022全球农业展望》报告中设置一个以中国为主题的特别章节, 并与中国政府共同研究撰写。

篇4:歌德成功的启示

歌德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的考验,最痛苦的一次是在他八十岁那年,他唯一的儿子奥古斯特“由于脑溢血,被死神闪电般地领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打击,对一个八十岁的老人来说实在太大了,然而,歌德却以他那坚强的性格和惊人的心理承受力,顶住了厄运的打击,他决不屈服于丧子的痛苦,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命运深信,好象我们不是由神经、静脉以及其他器官构成的,而是由铁丝编织成的……在这次考验中最最令人惊奇的,最最重要的是,今天我一个人还要十分吃力地去挑起这副重担。只有一个伟大的概念一义务一能够使得我们站稳脚根。我要竭力保持身体的平衡,其余的困难都会平稳过去的。肉体与精神皆不可少,所以,知道给自己的愿望预先规定好必由之路的人,用不着久久的犹豫……总之,越过坟墓,前进……。”歌德表现得是那样的坚强,他将悲痛化作力量,在短短的两周内将持续了十年没有脱稿的《诗与真》最后一部分,全部口授完毕,接着他又全身心的投入了完成《浮士德》的第二部。他把这认为是临终前的主要事业。坚韧的毅力,汇同进发出来的创作热情,使歌德成功地完成了他所预定的目标。

我们知道,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遏到紧张的生活事件,面临严峻的考验。而最大的考验,莫过于亲人的死亡,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死亡。现代医学证实,任何类型的紧张生活事件,都可能使人对躯体疾病呈易感状态,但其中以伴有心理丧失感的紧张刺激(如亲人死亡等)对健康危害最大。有人调查后指出,丧失最亲近的亲人的死亡率要比年龄相仿的对照组高七倍,那么面,盎厄运的到来,老年人该怎样正确对待呢?这就需要老年人具备两种基本心理能力。

其一,在失去亲人后,应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指个人遭受挫折情境时,能摆脱困扰而免于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硕得住厄运的打击。能忍受挫折而保持自身人格完整与心理平衡,这是每个希望能健康长寿的老人所必须具备的起好心理素质。八十岁的歌德,就因具备了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而没有屈服于丧子的痛苦之中。但也有些老年人,在突然失去亲人后,一时无法接受这难以相信的现实,心理经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击,往往一病不起,有的甚至突然死亡。

其二,在失去亲人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有些老年人虽然能承受一时的痛苦,但在以后_的生活中,却难以适应,而从此一蹶不振。总的来说,这段时间中,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是消极的,他们在震惊痛苦之后,心情烦乱而缺乏头绪,情绪会发生强烈的波动,并产生自责心理或有罪感,很长时间内他们体会到的是孤独和凄凉。有较好适应能力的老年人,一般能较快地度过这段危险期,从绝望中撤退,向往正常的生活,重建新的心理模式,开始新的生活。诗人歌德就具有较好的心理适应能力,面对厄运的来临,他追求积板的生活方式,而使自己的心理迅速趋向平衡。他将注意的重点转向完成自己的诗集上,并将悲痛升华为满腔的创作热情,将思念倾述在文字中,一气呵成,完成了他既定的目标。如果当初他一味沉湎于痛苦之中,那么人们恐怕只能看到《浮士德》的第一部了。我国当代园艺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也是这样一位坚强的老人,爱子在国外遇害,其打击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最近我们又在报上看到了他那富有艺术和哲理的文章。这些老人,他们面对挫折,都具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这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志。

篇5:胡雪岩的启示---曾仕强

读书如果不明白道理,等于白读。

看一个孩子,是看他的品德,不是看他的才干。

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一生会很稳固。

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

信用是人的第二性命。

机会是持续发展的。

不求人,格自高。

好好工作,其实是对自己好,不是对别人好。

要抓住机会让别人知道你有什么本事。

在家 家和万事兴

出外 把每一个人都当成朋友

工作 只管付出不求回报

学来的本领,谁都偷不走。

人要经得起严格的考验,才能出人头地。

结果不重要,原因、动机才重要。

一个人动机纯正,完全为公,就是随机应变。

一个人动机不纯,完全为己,就是投机取巧。

一个人应该时时刻刻充实自己

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是落迫的时候

读历史千万记住,要把以前的缺失改过来,而不是一味得照着错的做。靠下赌注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十赌九输

有好就有坏,因为有阴就有阳

该听的话可以听,不该听的话就不要听

读历史的目的,是要从中得出一些道理来

成全是了不起的美德

对一个人来讲,常识比知识更重要。

学历史,你应该把它反复地做各种模拟,这样您才知道哪条路是最合适的。太过方正的人,往往成不了大事。

圆通就是随机应变,圆滑就是投机取巧

做事情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

遇到困难时,人要找自己行得通的路

做人要先学会听话,再学会讲话

命运就是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要经过很严谨的考验,才可以完全相信一个人

得到机会以后,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因为往后的路更难走

要请别人帮忙,就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你只要没有污点,就不怕人家打击

处逆境容易,因为小心,处顺境很难,因为大意

钱是做事情的工具,不是生活的目的要跟比你强的人在一起,才能有所收获,学到东西

一个人信用是最重要的。

花钱去做广告,不如用实际行动使大家口耳相传

一个人的信用是你自己坚持出来的只要有做好事的心愿,就会走出一条路来

胡雪岩成功的关键是先想到义,然后才想到利

国家安定,商人才可能做生意

道理是直的,但路经常是弯的最大的奖赏就是给你工作的机会

最大的恩惠就是不断地给你提供表现的机会

一件东西有没有功效,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如何使用 当得到好处时,首先要想到别人,而不是只想到自己 一切来自社会,最后是还给社会

满脑子只有钱的人,一辈子赚不到钱

商业竞争的胜负最终决定在经营者本身的修养上

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死了以后,还被人们怀念

人的一生,不要留任何把柄,否则迟早变成致命伤 一个人,要替自己的所作所为担负全部的责任

处顺境其实非常危险,处逆境反而比较安全。

当你得到什么东西,你就失掉什么东西

要到生死关头,利害相交的时候,才能知道一个人的真心 任何一段经历,对于每个人都是很宝贵的经验

当事情太顺利的时候,更要格外小心

人生要随着自己的发展不断地进行阶段性的调整

古今中外只有一条规律,所有的人都要自作自受

做人应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因为收获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人不要求全,应该知足,而只有守分,才会知足

篇6: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陶朱公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实现了复国的理想。范蠡的更了不起之处,在于他功成之时,毅然选择身退,由官转商。短短几年,他经商积资又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都尊他为财神,留有《陶朱公家训》,为历代商人的经营宝典。

胡雪岩又是谁?他是清朝末期一位很了不起的商人,被大家尊称为“商圣”。要被中国人称为圣人,那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而胡雪岩做到了。胡雪岩跟范蠡相反,他是先经商,而后介入官常但他没有做到功成身退,最后只落个一败涂地。同为商圣,经历和结局却截然不同,这正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关键,我们要研究为什么胡雪岩不能功成身退呢?

胡雪岩成功是因为他品德基础良好,一生都会很稳固。

胡雪岩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他一定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或是常人不具备的过人之处。其实没有。童年的生活,塑造了胡雪岩一些很朴素的性格,而这些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的。

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勤劳的民族,这是每个中国人身上都具有的一种品质。胡雪岩贫寒的家境,造就了他勤劳的品格。

上一篇:如何策划品牌活动下一篇:全国辅导员岗位交流工作总结(李勇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