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感统

2024-05-24

浅谈感统(共9篇)

篇1:浅谈感统

浅谈如何进行感统训练

黄洪滨

所谓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觉、听觉、触觉等),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即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躯体,对不同感觉通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而来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输入信号进行解释、联系和统一。可以说,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大脑必须以灵活的、不断变换的方式比较、选择、联系、增强和控制感觉信息,即大脑必须统合信息才能产生留意、记忆、思维和推理等心理活动。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单纯的各种感觉发展到初级的感觉统合,即身体双侧的协调、手眼协调、留意力、情绪的控制及从事目的性活动,进一步发展到高级的感觉统合,即留意力集中、组织能力加强,自我控制、学习能力、概括和推理能力不断发展等。

幼儿感觉统合训练首先要测查幼儿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计划,通过使用感统器械,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参与,经过1至3个月的时间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幼儿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院购进了一套感统器材:滑板、滑梯、布袋、蹦床、平衡台等,对幼儿进行感统训练。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利用感觉训练器材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 我们利用现有的有限材料,不断变化活动形式,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精彩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有新鲜感,从而使他们喜欢每一样器材。例如:采用滑板作为活动器材,可以把滑板当做“小船”幼儿卧在上面以腹部为中心,抬高手和脚、手臂作船桨使小船在水中自由的划行;可以手推“方向盘”(用塑料圈代替)用脚跟帮助移动向前后、左右开汽车;可以变成一只大转盘,幼儿趴在上面双脚伸直靠双手撑地来旋转身体;可以一前一后变成一辆“小推车;可以趴在板上,伸平两臂作飞机,从滑梯上冲下来。幼儿看着、听着老师的信号不断的变化动作。幼儿兴趣浓厚,注意力高度集中。

二、鼓励幼儿利用感统器材进行创造性活动

我们提供感统器材鼓励幼儿自己去尝试玩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例如:玩布袋。让幼儿双脚站在布袋里面,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要到对面去怎么过去呢?大家试一试。有的跳过去、有的碎步走过去、有的爬过去、还有的侧身翻过去等等。经过自己尝试再请幼儿相互介绍玩法,使得活动内容更丰富。又如:一块小小的平衡台,幼儿可以再上面走、跑、跳、单脚平衡等等。还可以将其他平衡台拼搭成一座桥,大圆盘等让更多的孩子在上面奔跑、游戏、使得单一的器材成为多功能的玩具。

三、适当控制幼儿操作器械的时间、保持幼儿对感统器材的新鲜感。

感觉统合器材对幼儿来讲既新鲜有好玩。当一样器材给幼儿

反复进行操作,如果时间过长必定会导致厌倦和乏味,最终对此训练器材失去操作的兴趣,因此为了保持幼儿对器材的新鲜刚,要适当的控制幼儿操作器材的时间。在活动当中,我们采用划分小组同时进行、定时交换的方法。我们把器械分为四部分,幼儿训练同意器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随后进行一次交换。这样既保证了幼儿操作的时间,有使幼儿对每样器材都感兴趣。

四、提出训练要求要适当

在训练过程中要将器材的操作要求和幼儿的操作能力相结合,提出适当的要求,让幼儿在经过自身努力之后能成功的完成对器材的操作。

1、科学地安排教学进度,循序渐进不断提出更高的目标。

在刚开始训练时,要求幼儿进行简单的训练,使幼儿有自信心,乐意参加活动。例如:玩滑板先让幼儿熟悉器材,对他有兴趣,觉得通过自己小小的努力就能完成训练要求,渐渐地我们要求增加滑行的圈数,还要大胆地上滑梯,从滑梯上迅速地滑下来,根据幼儿的能力及过程提出超过他原有水平但经过努力能达到目标,同时及时给予评价和强化

2、注重个别教育

由于幼儿能力发展具有个别差异,因此在训练中要注重个别教育。例如:在进行滑板爬行时,能力强的幼儿要求能多爬几圈,而能力弱的幼儿就减少圈数或则分段进行;如果跳蹦床要求100次,而对个别幼儿我们改为70—80次,使幼儿不脱下训练的节奏,让他们能够适应后再增加活动量跟上训练要求。从而使幼儿通过努力不难达到要求。没有那些专门的器材,能不能进行感统练习呢?答案是: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物体同样可以起到那些非凡感统练习材料的作用。一些看起来很平常的劳动,也可以达到练习的目的。

家具:每一个家庭都有必不可少的桌子、椅子、沙发等,这一些都可以成为感统练习天然的器材。如把椅子排好队,让孩子进行钻、爬、绕障碍跑等等,发展了他们的本体(全身肌肉、肌腱和关节)的组合和协调;让孩子把沙发垫子全部叠成“小山”,再让孩子爬上去,可以练习他们身体触觉、前庭感觉(重力、空间、运动),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在房间的地板上,成人还可以让孩子学开飞机(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地板,头颈部抬高,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学乌龟躺仰(仰卧,抬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等,可以发展他们的平衡能力;假如家里桌子大一些的,还可以让孩子绕桌子的四条腿爬,可以发展他们的前庭感觉、视觉等。

日常用品:别小看生活中的小东西,如报纸、毛巾、纸盒、书本等。让孩子们把报纸撕出各种外形,可以发展他们的空间感觉;让孩子把纸盒当球筐投篮,可以发展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本体感觉(对距离的判定);把毛巾用来“拔河”,可以发展他们全身肌肉、肌腱、关节和协调;让孩子把不同厚度的书本来玩“叠罗汉”,可以发展他们的触觉、视觉、平衡能力及控制能力;假如把这些不同材料的“玩具”进行各种组合,到达的目的和效果会更多、更强。家中都有各式各样的瓷制品,如碗、茶杯、勺子、盘子、碟子等等。孩子们也很喜欢把他们弄出声音。通常,成人会马上制止他们这样做,但孩子们乐此不疲。我们不妨让他们自由地去摆弄这些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吧,它们也可以发展孩子们的听力呢!假如说,孩子们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制造出动听的打击乐,还能懂得体会别人的感受而控制自己玩器材的行为,那该又有多好呢!

亲子游戏:现在,有许多的亲子游戏书籍,或者通过现代的信息工具(互联网)可以找到许多有趣的游戏。亲子游戏通过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游戏,不仅为父母和孩子带来乐趣,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还可以从游戏中得到各种感统能力的发展。

叠衣服:孩子们都会叠衣服。但要把衣服叠得整洁、漂亮,是大多数孩子不轻易做到了。把衣服的每一条边对整洁,把衣服的每一个角对整洁,对成人来说很轻易,但对孩子来讲就困难得多。他们必须集中目光,集中精神去完成,在手眼协调的活动过程中可以判定出他们的感觉信息输入和动作输出是否一致,即感觉统合是否协调。

择菜:和成人一起择菜,不仅可以使孩子的手眼协调、手指精细动作得到充分的练习,让孩子体验劳动的乐趣,还可以同时让孩子学习到有关蔬菜的知识,如如何判定蔬菜的新鲜,熟悉各种蔬菜等等。饭菜做好了,你还会发现,今天的孩子怎么吃了这么多呢?

摆碗筷:今天家里有几个人呢?应该摆几个碗,摆几双筷子?这好象是数学的问题。是的,从视觉给予大脑的信息才能作出这些判定,也就是说是感觉决定了推理判定。从视觉传出的信息输入到大脑,经过大脑综合的处理再做出反映,这都是感觉统合的表现。

拖地:虽然这项劳动的强度较大,但可以让孩子们的身体动作协调得到充分的练习。

抹桌子:这项劳动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好却不轻易哦。孩子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视觉来判定该如何去擦桌子,怎样擦才能擦干净。

生活中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让孩子得到发展,生活还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只要我们有心且专心,教育孩子,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教育教学论文类

浅谈如何进行感统训练

作者姓名:

所在县(区):

南宁市青秀区

位: 广西区党委机关保育院

联系电话:

***

篇2:浅谈感统

感统训练——让感统失调消灭在萌芽期

《今日消费》

文=见习记者 连子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贝贝的妈妈早年不育,很大年龄才有了贝贝。也因为这样,贝贝的妈妈比一般的妈妈都更要宝贝孩子,对贝贝的各个方面也特别注意观察和留神。即便这样,在家的时候,妈妈也没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

贝贝上幼儿园之后,每天回家妈妈会问孩子老师今天问了什么问题啊,和小朋友做了什么游戏啊之类……慢慢妈妈发现,贝贝每次都回想不起来任何内容。

等到幼儿园上公开课的时候,妈妈发现:当老师提问的时候,贝贝第一个举手,可是等老师请贝贝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贝贝的回答却是典型的所答非所问。若说是孩子还太小吧,可问题是别的同龄孩子就不这样。妈妈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贝贝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

妈妈于是努力去查找各种书籍,通过各种渠道寻求专家的帮助。到后来贝贝的妈妈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郑州感统训练营,经过测试,确定孩子是感觉统合失调症——

到底什么是感统失调呢?专家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孩子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这时候就要依赖感统训练改善这种失调。

智灵童早教专家荣合灵女士根据美国爱尔丝博士的感统试验得出结论:对问题孩子而言,感统训练不啻为雪中送炭;对正常孩子而言,感统训练则意味着锦上添花。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美国一所幼儿园,专家们用三年时间对一部分孩子进行感统训练,另一部分孩子则维持正常幼儿园生活。三年下来,做感统训练的孩子证实比不做感统训练的孩子大脑发达得多。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根源是来自幼儿期的感觉及运动发展,人长大以后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如果不足说明幼儿时期运动思维能力不足。因为人长大之后思考问题学习生活所用的神经就是小时候运动所练的那个神经。

感统失调意味着什么

随着剖腹产儿童的增多,都市化生活和“非常6+1”的养育环境(意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对一个孩子的家庭养育环境),使得感统失调的孩子越来越多。除了早产剖腹产以及胎位不正等引起婴儿触觉和平衡失调外;类似过度保护;父母太忙碌、对幼儿感觉刺激少,抱得多爬得少,过早使用学步车,与小伙伴交往太少等等都使孩子不同程度地感觉统合失调。

有多年感统施教经验的师岱郑老师介绍:过度保护的家庭剥夺了孩子发育过程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听话,做事不积极,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刚好相反;七八个月没爬的孩子前庭不好;剖腹产的孩子,触觉和本体感不好,娇气难伺候,对很多事情易起过激反应……

另外,视觉统合失调儿童会出现读书跳行、抄错题目等等;听觉统合失调儿童上课时老师讲授内容听不进去;前庭平衡统合失调儿童上课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被人们看做是有“多动症”;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对触摸过分敏感、易受惊、缺乏自信;本体统合失调的孩子不会跳绳、动作不协调、发音不准、口吃等……

爱因斯坦说:孩子生来就是天才,但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错误的教养方式扼杀了他们的天才。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协调出现障碍,许多应该优秀的才能却表现不出来。在学龄前可能表现不太明显,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慢慢表现出来。

感统失调矫正要趁早

在美国,感觉统合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最基础的概念。在台湾,也已列入幼儿园和小学的常规教学内容。

从一些孩子家长那里,我们了解到:进行感统训练的孩子,身体协调而敏捷;情绪稳定,自信心强;反应能力快,接受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学习效率高;语言表达能力好,专注力好。像前边的贝贝小朋友,经过半年的训练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回答问题了,其他方面也改观很大。

郑州目前设置感统训练课程的亲子机构主要有“智灵童”、“聪明兔”、“真爱”和“小海豚”……每家都有专事感统教学的专业老师。并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大班制和小班制区分。具体到大小班,又分别有针对不同失调状况制定的不同训练项目,孩子上感统课之前必须经过正规严格的测试。专家认为:对感统失调的孩子进行训练以3-7岁为最佳训练时机,7-13岁是最佳矫正期,一旦超过13岁就会定型……

基于此,建议爸爸妈妈们都去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也不妨到亲子机构为孩子做个测试,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取适合自家宝宝的训练模式;还可以从网络中和相关的书籍中去寻找帮助。一些用心的妈妈们发现,除了选择亲子机构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家长也可以在家里开发一些感统游戏让孩子练习——

总之,不要等孩子长大了,有了性格和学习问题再想办法亡羊补牢哦!

可以在家进行的感统游戏

刷子脱敏(1-2岁)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训练要求: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刷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1.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抄错题等。

3.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到,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手脚笨拙等。

5.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

感统训练应注意 在训练前的接触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孩子和你的距离缩短拉近,这样才能让孩子容易适应训练。让孩子觉得是在与喜欢的人做游戏!

在训练中孩子刚开始接触训练会有不良情绪,即使他们已经适应了一段时间,这时要做的就是保持最好的情绪和精神面貌,耐心的带孩子进行训练。当然在训练中对于孩子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可以进行惩罚。在新孩子训练中要及时给予奖励,以强化孩子的训练热情,提高孩子对于训练的接纳.3 在训练中不要过分依赖器材,要适当的添加游戏内容,避免枯燥厌烦情绪产生。

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尽量说简单的语言,便于孩子理解。这需要有语言训练的知识。5 其实在机构里的许多训练项目是相联系的,除了需要有语言训练的知识外,还要熟悉其他训练内容和方法。因为其中某一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要与负责其他训练项目的老师打好关系,及时沟通!

我园席园长已进行了专业系统的学习(剪影及详情可见园内公告或访问我园网站即可),我园正在紧张筹备将在下半年对所有的幼儿不定期的进行专业系统的感统训练。希望各位家长给予孩子鼓励及支持。

篇3:浅谈感统

一、感觉统合概念、感觉统合失调原因及其表现

1.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是把各种感觉讯息输入组合起来,以提供充分运用。运用范围包括身体内外知觉、顺应性反应、学习过程及神经机能的发展,经由感觉的统合,神经系统不同的部分才能整体工作,使得个体跟环境的接触顺利,并感觉到满足。

2.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及表现: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运作。

产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基本原因是现代社会小家庭的发展及普及,使儿童生活环境不良或受错误教导的影响,致使孩子在发育过程中感觉发育不良;或由于母亲怀孕时的不注意,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不足,引起出生后感觉发育不正常;或由于居住房屋面积过小等原因,婴儿俯卧爬行少,该爬时没有充分练习、平衡差,身体控制能力弱;或缺乏同龄伙伴,人际关系发展不佳等等。

感觉统合失调的常见表现为:(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2)视觉感不良;(3)听觉感不良;(4)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5)感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6)本体感失调;(7)动作协调不良;(8)精细动作不良。

3.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艾尔丝博士指出,感觉失调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体现在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儿童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障碍,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等方面。

二、感觉统合教学训练的涵义及特点

1.涵义:感觉统合教学训练就是感觉统合失调的矫正方法。是按照艾尔丝博士创导的训练方法寓训练于体育游戏之中,运用滑板、吊缆、平衡台等感觉统合运动器具和各种运动方法让孩子们在积极主动、快乐、轻松、自然的情景中玩耍、学习,加强触觉、平衡觉、本体感觉及手眼协调等能力的训练,使各种感知信息输入大脑,促进大脑有效综合分析,并加强大脑与身体之间的协调反应。帮助孩子们的感觉运动功能向正常方向发展。达到开发儿童身心潜能,促进智力发展,增强体质和培养良好行为的目的。

2.作用及特点:感统训练能消除孩子的不良心态,重建自信、活泼,还孩子以天真、自然的情绪。它以一种孩子们乐意参与的体育游戏形式出现,不仅增强孩子们的体质,而且促使他们获得知识,为提高智育打下基础,具有游戏性、趣味性、主体参与性等特点。

三、小学体育教育与感觉统合教学

1.小学体育教育的特点:(1)学生特点: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在6~12周岁上下,其生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此阶段学生爱玩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2)教材特点:小学体育教材内容以学生喜欢,并能有效落实教育目标为准则,具体内容以游戏为主,基本活动内容均可举一反三。许多内容均以游戏方法进行教学,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内容贴近学生生活。(3)教学特点: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2.小学体育教育与感觉统合教学的关系:感统失调的最佳矫治的年龄为3~12周岁,矫治方法主要是运用专门的器材和体育活动器具,用引导、刺激、调节、抑制等手段,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在自己内驱策力作用下,接受各种刺激,矫正神经系统的不协调。这些均和小学生的年龄层次、小学低段体育教学的特点相符合,两者有很强的可通性。相比之下,感统训练的专业性更强,其评价体系和课程设计更严密,更具有个性化。小学体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由于大多数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在体育课中开展感统练习是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在体育课外,针对感统失调严重的学生开设感统训练兴趣课,是对课堂感统教学的延伸和深化。

四、小学体育教育中开展感统教学的必要性

1.中小学体育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体育新课程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由于感统失调的孩子大都不擅长技巧运动,大动作、精细动作很笨拙,甚至比同龄人更易跌倒,有时甚至不会伸手保护自己,双手协调能力、节奏感、平衡能力极差,很容易受挫折,自信心不强,不仅不喜欢参与体育活动,更形成不了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班额较大,老师不可能节节课去关注这些所谓的“体育后进生”,而且大多数老师对感统失调根本不了解,有时难免有语言的刺激和伤害,更使这些孩子无法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给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困难,容易扭曲这些学生的人格。而对感统失调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矫治,能协助这些学生的正常化,通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逐步建构完善的人格,这是实现体育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2.学生成才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家长及社会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尤其是对于文化课的学习尤为重视。而孩子是个有机体,只有大脑及身体感官的组合互动,才能形成学习能力。一般的知识只是工具,孩子的学习能力本质不好,再多再好的工具都没有用,只会给孩子造成压力。感统失调的孩子和其他正常孩子相比,在学习能力方面会显得十分笨拙,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让家长、老师非常操心。因此,我们经常遇到智商不低,但学习非常糟糕的学生。他们是班级中的后进生,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会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甚至还会出现品行的障碍。长大了会延续为人格障碍,变成犯罪的易感人群。据国内外的研究报道,许多青少年的犯罪与感统失调有关。如果一味地将学生的不良行为归结为智商、道德思想因素,不了解,甚至漠视感统失调对孩子学习和行为造成的影响,特别是错过孩子感统失调的最佳纠正期(8岁以前),将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开展感统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讓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发展。

3.是符合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感统已经成为幼教的最基础概念,台湾已将其列入幼儿园和小学的常规内容。通过游戏对感统失调的孩子进行矫治,达到纠偏的目的,使这些儿童也能正常成长,效果十分明显。而在国内,感统训练的普及率还不到5%,且家长对此的重视率极低。加上专门的训练机构甚少,又需要家长有一定的精力和财力参与矫治,导致许多孩子在治疗的黄金阶段未能获得及时的治疗,遗憾终身。国际形势及国内现状迫切要求我们行动起来,在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感统教育的实施。学生每天有7、8个小时在学校度过,学校又有一定的场地和设备,还有一部分相对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在时间、场地、师资方面均有保障。可以解决孩子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以及节省家长的财力、精力,符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需要,体现利益最大化,实现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中开展感统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发展空间,使孩子在起跑阶段更顺利、更有劲。

参考文献:

1.郑信雄.《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2001年12月

篇4:感统训练教案

活动器材:塑料大滚桶

活动目的:直接目的:刺激前庭和本体感,训练身体机能平衡协调本事。

适用班级:小、中、大班

导入:语言动作音乐:

活动过程:钻滚桶:导师将滚桶打倒,让幼儿钻进滚筒,脚和身在内,头和手在外。

转滚桶:导师能够先用力推一下滚桶,在滚筒中的旋转后,幼儿可借助自身的重量按必须方向滚动。

反转滚桶:能够向相反方向滚动。

结束:器材归位:将滚桶放回原位立好。

延伸活动:①趴滚桶:让幼儿趴在滚桶,导师抓着幼儿两脚作前后荡的动作,与大龙球同。

②站滚桶:让幼儿站在滚桶之上,导师双手牵着幼儿双手,然后让幼儿双手慢慢在滚桶上走动。

注意事项:①在幼儿没有钻好或站稳前,不要让滚桶滚动;

篇5:感统说课

感统课没有教材,主要根据学生具体的能力、身体情况设置相应的训练项目,通过器材进行项目训练,并要保证一定的量和时间,从而达到身体机能,身体协调性的提升,在上这个课之前,首先要了解几个概念,充分知道感统课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将来自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平衡觉、本体觉等,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的前庭觉进行过滤和辨识,然后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协调整合之后,形成知觉,再指挥身体作出正确的反应,这个过程是吸收有效信息和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即感觉统合,简称“感统”。

二、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无法在还在大脑神经系统中进行有限的组合,孩子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而使机体不能和谐运作的现象。如看到了笔,想把它拿到自己手里,但却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手来完成拿笔的动作。

三、什么是感统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正确的概念是「脑功能的神经功能」。感觉统合训练就是通过各种游戏使孩子在快乐中接受大量刺激信息,建立正确的反射,所以感觉统合训练既是一种严格的训练,又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孩子很愿意参与,从而获得肯定的成长经验。3至13岁训练最宜,感觉统合的训练主要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训练,可细分为触觉、前庭平衡觉、运动感觉等等项目的训练。

四、感统训练课和体育课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确感统训练课与体育课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教学活动,都应该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体育课也具有进行感统训练的功能,教师都应该为学生设计尽可能多的游戏、比赛的活动,尽可能为学生设置一种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区别:体育课的主要功能是向学生传授某种体育技能;感统训练课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感觉器官的有效刺激,促进其感觉功能的发展。

五、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科学研究证明:感觉统合失调会导致大脑无法合理安排身体的动作,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等,这在不同程度上消弱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使其无法完成更高级、更复杂的认知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了各种障碍,推迟了孩子的社会化进展,最终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及学习能力的提高。(2)易产生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等方面问题。(3)性格上的障碍。(4)推迟孩子的社会化进展。(5)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素质状况。

六、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

(1)提供给孩子丰富的感觉信息,使其建立复杂的神经网络通道。(2)帮助孩子控制和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孩子对各种感觉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促进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

七、感觉统合训练分:(1)前庭平衡觉训练(2)本体觉训练(3)触觉训练(4)听动统合训练(5)视动统合训练

本节课内容是本体觉训练,强化固有平衡、前庭平衡、触觉、大小肌肉双侧协调,灵活身体运动能力、健全左右脑均衡发展。采用的器材是平衡木。

八、本课训练目标

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平衡训练,发展平衡协调,并按照老师要求循序渐进地完成多个动作训练,刺激平衡感觉,强化身体形象。

2、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平衡木课程,促进前庭觉的发展,兼顾其他感觉能力的提高。

3、增进学生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提升手眼协调能力,提升其专注性。

九、教学重、难点:学生能独立完成平衡木运球并不掉下平衡木。

十、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培六班学生现状的分析,本节感统课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本体觉,运用的器材主要是直形平衡木,S形水平平衡木,“石头”。平衡木设置由易到难。(直线型、S型)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本节课所训练的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的现象。比如刘欢,耿家豪明显的平衡失调,肢体不受控制,根据学生能力差异情况,课程分为几个层次,先是单一的走直线平衡木,让学生找到平衡的感觉,第二步增加难度,走S形水平平衡木,这就对学生的平衡感提高了一步,第三步让学生通过平衡木运乒乓球,这就需要多种器官的配合,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第四步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多种协调,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得到锻炼和能力的提升,也培养团体合作的精神。在前两步学生自己进行课程的时候,师会根据学生身体差异给予一定的提示和辅助。后两步让学生独立完成。

另外专门提出说明,由于学生情况各不同,在比赛分组时尽量考虑各个方面,尽量把两组的人员分的差异接近,由于器材有限直线平衡木就一块,造成比赛运球两组路径不同,为了公平起见,两组会交换场地。

十一、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我采用演练为主,师讲解规则,示范动作,让学生动眼观察,个体训练再加上分组合作的游戏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学生在训练平衡木时可能会有心理恐惧,师多引导鼓励,对表现好的及时进行正强化。

十二、教学设计

<1>课前常规练习:整队形,做三个律动,律动是专门设计和课程息息相关的,有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给感统课做个预热,给学生身体做个预热,也调动课堂气氛。<2>讲解课程内容,课堂活动和学生应注意的问题。<3>新授,师示范

<4>让学生逐个进行第一轮的尝试,走直线平衡木。师进行相应指导。<5>让学生逐个进行第二轮的尝试,走S形水平平衡木。师进行相应指导。<6>让学生逐个进行第三轮的尝试,运球走平衡木。独立完成。<7>游戏活动。<8>进行课程总结。

十三、反思

篇6:感统游戏亲子

1.将泥土或沙土放置在大盆子或大塑胶布上面,孩子必须能整个身体进入其中,并且全身各部分能接触泥土和沙土,尤其是手。让孩子用手做泥球或捏成各种形状,注意观察孩子对各种材料接触时的反应。

2.如果孩子还可以接受,不妨增加泥土及沙土的数量,使孩子的身体接触面更大些。3.可以改用其他接触物,如纸、树叶、涂料、米、豆等,强化孩子触觉识别力,以促进其感觉。

延伸活动:父母也可以在户外游戏时,让孩子在沙地、泥浆、草地、碎石子地上做游戏。

(二)用身体作画 玩法:

1.将大画布或塑胶布铺在地上,涂料散在旁边,孩子可以用跪坐、俯卧或者躺的方式,把这些涂料用手或身体在画布上自由涂画。

2.也可以将画布挂在墙上,孩子可以将涂料抹在身体或手上,再用手涂抹,或用身体撞擦在画廊上。

3.触觉敏感的孩子开始时会有些紧张,可以鼓励他们从手指开始,逐渐扩大至手腕、手臂、脚掌再到臀部和身体。

4.自闭儿常对某种颜色特别排斥或喜爱,不用紧张,让他们自发地进行调节,慢慢地,他们也会逐渐适应的。

提示:这种游戏不但可以训练触觉,对增强手脚的协调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塑胶粒游戏

目的:可强化孩子手指末梢的触觉刺激,强化触觉的辨识力。玩法:

1.盆中放进塑胶粒、木屑或纸片,也可以用混杂的方式,让幼儿用手在其中翻动、抓推,要避免盒内的刺激硬物造成孩子手指的疼痛,以免产生排斥情绪。可以让孩子双手伸入其中搅动,或用脚踏、臀部坐进去,家长要详细观察他身体各部位的反应。2.混合越多的东西,在游戏时会产生更多的声音,也能增强孩子游玩的兴趣。3.注意强化手指灵活性的引导。

延伸活动:也可以用面粉、纸屑、豆类等不同质感的东西,以增强孩子对不同物品的适应能力。

(四)抓痒痒 玩法:

1.让孩子躺在软垫上,家长在他的腋下、胸口搔痒,根据孩子的反应来控制用力的大小及刺激的强度。

2.了解孩子敏感的部位,如果是一些他人常接触的部位,也需要很强刺激的话,则需改变和适应。

3.可以边做游戏边跟孩子说话或听音乐,安抚他的情绪,以调整触觉对他身体的影响。提示:抓痒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以增加他的词汇量和活动兴趣。

(五)麻布刷身 玩法:

1.家长用干麻布以中度力量刷孩子的手臂、足部、胸部和背部。

2.对反应敏感的孩子不要太用力,帮助他慢慢适应;对反应迟钝的孩子则可用力些,以活化其神经的触觉接受。

3.可以边做过讲故事或听音乐,使孩子不至于太紧张,并保持轻松快乐的气氛。延伸活动:也可以使用其他工具,例如扇子、羽毛、电动按摩器等。

(六)冰袋游戏 玩法:

1.用冰袋来“测试”一下孩子的表面肌肤,看看他的反应如何。孩子有时由于冰袋刺激太强,不愿别人碰他,宁可自己来做,这时,你不妨让他自己先试试看。2.可以换成热水或冷水,看看他的反应。

延伸活动:可以用小石头或细石袋,或各种软硬东西来做“接触”游戏,训练孩子正常的适应能力。

(七)梳头游戏 玩法:

1.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孩子的头皮,并且顺其势梳头。

2.可以在示范一次后,让孩子自己动手,这对手的精细动作发展和对自身形象的了解都有帮助。

3.可以“发现”孩子特别敏感的部位。延伸活动: 可以尝试用木梳子、羽毛、毛巾等代替,或进行洗头、刷手掌及脚掌的游戏,以强化孩子的触觉。

(八)吹风机游戏 玩法:

1.先告诉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再用凉风吹这些部位,问问他有什么感觉。2.换成热风,但注意不要灼痛孩子,让孩子讲讲各部位的感受。

3.敏感的孩子通常在脸部和头颈肌肉上会有强烈的反应,不要直吹这些部位。4.可以和孩子边做游戏边听音乐,化解他的紧张感。提示:

热风、凉风可以随时切换,并观察孩子的感觉,也可以在皮肤上加上一张薄纸,以减轻风的强度。

(九)戏水 玩法:

1.让孩子在浴盆中戏水。触觉敏感过强的孩子,一般都有怕水的倾向,但水的温度、力量强度变化大,如运用恰当,能较容易突破孩子的心理障碍。2.可用莲蓬头喷射孩子身体各部位,也可以让孩子浸泡在浴池中。3.水的温度可用冷、温、热三种,让孩子分别试一试。

延伸法:可以让孩子边戏水边刷身体,效果更佳。戏水游戏也可以作为学习游戏前的准备。

(十)与毛巾共舞 玩法:

1.将孩子包在大毛巾里,采取俯卧姿态,由父母两人各拉毛巾一边,前后甩动。2.孩子也可以采用仰卧姿态,增加不同的感觉和趣味性。3.注意孩子觉得不舒服或害怕时,应立刻中止。延伸活动:

可以在前后摆动之际,引导孩子向固定目标投球或将东西投入指定的箱子内。

(十一)空中飞行 玩法:

1.由父母两人,一人抓住孩子的脚,一人抓住孩子的手,将孩子的身体抬高后进行左右和上下的摇摇和晃动。2.孩子可以分别用仰卧或俯卧的姿势进行游戏。

3.注意孩子肌肉紧张的情况,不宜勉强进行;如果孩子感到不适,应立刻停止。延伸活动:

可以改成父母各握孩子的同侧手和脚,进行前后左右上下的摇动。摇动时可以配合音乐的节奏或一、二、三的口令来增加趣味性。

(十二)直线运动 玩法:

1.在地上用胶布贴成一直线,让孩子双脚前后相接,先用左脚跟接右脚尖,右脚跟再接左脚尖交互前进。双手摊平,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2.也可以用脚尖着地前进。前进的路线可以直用转弯、斜角前进或圆弧形前进。延伸活动:

作直线运动时,孩子手上可拿各种东西,例如捧住八分满的水杯,练习如何保持平衡。

1。接球游戏

训练目的:训练手臂的运动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宝宝,鼓励他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方法: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然后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宝宝伸手来接球;当宝宝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帮助:如果宝宝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宝宝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然后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

3。推球回去

经过了几年的研究,北京研发部门终于开发出了一款适合城市宝宝的感统训练器材——宝宝跳跳,说是器材,但它看上去更像是一款玩具,家长可以放心的让孩子在玩乐之间得到全面的感统训练,这无疑是城市宝宝们的福音。它摆脱了孩子对玩具产生的依赖性,更是在宝宝戏玩之中无形的锻炼了感觉综合能力,不再是传统早教枯燥、高额费用下的可怜宝宝。自己在家,在公园都可以来玩。

训练目的:训练手臂的运动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家长把球推给孩子,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

方法: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宝宝双手接球。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接着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宝宝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

帮助:开始时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体协助,注意培养宝宝在每一难度的独立操作技能,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

4.擦背游戏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

训练要求:适合在洗澡的时候进行。方法:给宝宝洗澡时,用海绵或毛巾轻擦孩子的背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

5.呵痒痒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

训练要求:在宝宝心情愉悦的情况下进行此游戏。

方法:家长用手挠宝宝的头颈、胳肢窝、脚底等皮肤触觉敏感处,手的力度一阵轻一阵重,如果宝宝害怕,或抗拒,先对其全身肌肤轻轻地抚摩,等宝宝习惯以后再逐渐地把时间延长。

6.刷子脱敏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训练要求:准备软毛的刷子。

方法:家长用刷子先刷宝宝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宝宝的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底中心部位。如果宝宝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宝宝习惯这种触觉刺激。

7.阳光隧道

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

训练要求:让宝宝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

篇7:感统训练教案

目的:训练孩子观察力,掌握数的组成。

材料:同样的10个钮扣(或用围棋子)。

要点:

(1)“猜猜手里有多少钮扣?”家长手握2-6粒扣子,先摊开手掌让孩子注意看,很快将手握起问孩子“你看见几粒扣子?”如不能肯定,再让孩子看一次。也能够让孩子握扣,家长来猜,进行比赛,提高孩子的兴趣,扣子数量根据孩子的本事能够逐渐增多。

(2)在桌子上分别放10粒以内的扣子(左右不能分别超过5个)分别用左右手盖住,抬起双手让孩子观察,在迅速盖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两边分别是几粒扣子,合起来一共有几个。

(3)拿10以内任一数量的扣子给孩子看,然后把手放在背后分放在两只手中,并伸出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或是让孩子先看一眼一眼再猜,猜到后伸出另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扣子。

五、《寻宝贝》(分类练习)

目的:学习按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2岁,根据成人的示范进行分类3岁,根据成人的指令性语言进行分类4岁,根据物品的种类自我分类,并说出名称。

材料:小塑料袋或小篮子。

要点:

(1)家长带领孩子散步或户外活动时,预先带上小塑料袋,来到户外或公园里提示幼儿拣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能够同孩子一齐拣,如不一样形状的树叶,花朵或花瓣,小石头等,很多孩子都会喜欢这些宝贝的。

(2)开始展示自我的宝贝,指导或提示孩子将物品进行分类,并说出名字。

(3)家长能够以此讲些故事给孩子听。

(4)回家注意洗手,告诉孩子讲卫生的原因。

篇8:感统训练教案

游戏器材:器械准备:4块“大石头”(平衡台),两根长条纸做成河岸线(适当距离),8块红色平衡台(小猪的家),8块蓝色平衡台(小羊的家),8个小猪和小羊的胸饰,一个狼和狼家的标记,若干个礼物及装礼物的小篮子若干,小猪村和小羊村的标示牌。

游戏目的:直接目的: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把整个操场设计成一个宽宽的河,让孩子们完全置身于情境之中,重视直观性。不供给现成的桥,要过河让他们自我造桥,只供给几块用平衡台做成的“石头”,让孩子们充分发挥其想象和智慧,自我想办法过河去找好朋友,把准备好的礼物送到好朋友手里,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

最终目的:真正能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调动幼儿的进取性,让活动真正贴合幼儿的需要,在于能引发幼儿的操作、探究和体验,在于能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建立必须的联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适用年龄段:3.5~6岁

导入:语言动作音乐:音乐准备:大灰狼的音乐(小红帽儿童歌曲)和欢快的背景音乐。

游戏过程:1、造桥:①以“开门见山式”直接进入主题,利用下雨的环境背景,顺利引出“造桥”的活动。

②孩子们相互讨论,并尝试找材料造桥。引发孩子们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已有经验来想办法。

③利用环境资源——河岸边的“大石头”让他们自我来造桥。

在充分想象之后,让他们自我来造桥,并在周围找找有没有自我讲到的这些东西,结果他们只找到了“大石头”,很快便纷纷动手搬起“石头”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做一个支持者,鼓励他们的各种创造性行为,个别本事强的孩子主动指挥其他人把“石头”搬成一竖排。此时他们已经进入情境中,孩子们之间互相关心的气氛随即显现。他们在传石头,挪石头,保护同伴不摔下“河”等的动作中,体味互相帮忙的合作精神。

④过桥。

2、建村:①在过桥的基础上,拿东西过桥,贴合孩子现有水平,又增加了难度。孩子们又一次发挥主观能动性,操场上到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很可能把家建得很挤,此时教师则成了引导者,提醒说“房子建在一块儿,都不通风了”,再各自把房子在分开一些,留个过道。

②商量河两边村子的位置,一齐搬石头,并竖好村口标示牌。

③自由建村,搬石头。

3、找礼物送礼物:①村子建好了,要找些礼物送到对面的朋友家去。在此过程中,能够自由找礼物。

②幼儿互相找礼物送礼物。

结束:器材归位:游戏结束后,所有参与游戏的幼儿都要一齐把器材搬回感统活动室,力气大的孩子搬大而重的东西,力气小的搬小而轻的东西。

延伸游戏:大灰狼来了

背景:在幼儿互相送礼物的时候,音乐响起,大灰狼出现。

①大灰狼来了,小动物要快速躲到家里去。

②小动物团结合作想办法躲进家。

③大灰狼抓小动物。

在小动物自由找礼物,互送礼物,十分专注时,大灰狼跑过来,个别的听见音乐声大声喊起来“大灰狼”,然后小动物四处乱跑。导师需赶紧用语言提醒,再做一个引导者,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理解规则:只要到了家大灰狼就抓不住了。在此过程中,由于平衡台的摇摆性,平时站在上头不觉得难,在气氛紧张的影响下,上平衡台能站稳就有难度了。平时玩过两人一平衡台的游戏,在此紧张的环境下两人站又增加了难度。接下来,幼儿在送礼物的过程中很细心的四周观察,注意力高度集中。即使没有站好的,旁边的孩子也都伸出手去搀扶他们,再次感受同伴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忙。

延伸材料:能够将4块平衡台换成“一字型平衡木”或“S形平衡木”。

篇9:感统训练

您孩子有多动、自闭、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吗? 您还在为孩子的个子长的慢而愁吗? 您孩子的体质好吗?文化成绩还好吗?

简介:本中心主要针对2岁以上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长高缓慢、身体素质及文化成绩需要提高的青少年儿童,进行专门指导训练,使其得到矫正和提高。是目前台州唯一一家开设感统训练、长高训练及体质训练的专业训练机构,总面积近500平米,有多间训练室和辅导室。主要项目有:感统训练 长高训练 体质训练 文化辅导 台州感统训练中心,是您最佳选择!您是否在为您孩子的一些行为而头痛呢?

多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拉四,做事拖拉,胆小,怕黑,粘人,挑食偏食,爱哭,吮手,咬手指,语言发展迟缓,阅读或数学学习困难,固执、情绪难以控制,和同伴交往困难,身体协调不良,精细动作不良......上述表现都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通过感统训练可以预防、治疗、矫正感统失调。而在13岁后,感觉统合失调症状将伴随你一生。

一、感统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利用滑板、吊缆、蹦床、平衡木等设施进行的运动训练,以促进前庭感觉、本体感觉、触觉等感觉信息输入,从而促进大脑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能力。可促进运动、语言、注意力以及手、眼、脑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有效利用左脑,科学开发右脑,左右脑平衡发展,延展思维,让儿童学会思考和解决的能力,机敏而好学,逻辑性强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0—3岁是感觉统合失调的预防阶段。3—6岁是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阶段。6—13是感觉统合训练的矫正阶段。

不要为孩子的个子长的慢而担忧!

二、长高训练:

主要通过有氧运动、弹跳运动和伸展运动等专项训练,如:纵跳摸高、跳绳、伸拉等运动。通过大肌群参与有节律的反复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激素分泌,使体内生长激素含量增加,又能增加骨密度,促进钙磷在骨基质的沉积、骨的代谢及骨骺软骨细胞的增生,使管状骨生长区活跃,从而增加身高。还要做到合理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您的孩子经常感冒吗?体育成绩达标吗?

三、体质训练: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浅谈感统】相关文章:

浅谈如何进行感统训练06-16

感统游戏04-17

感统说课稿04-22

感统课流程05-19

感统失调的表现05-19

感统公开课教案05-27

培智感统教案范文05-30

培智感统训练教案07-11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04-30

感统教师培训资料05-12

上一篇:中华文化不败的信仰作文600字下一篇:出租厂房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