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珊瑚的说明文

2024-05-17

关于珊瑚的说明文(精选7篇)

篇1:关于珊瑚的说明文

你若问我,我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一块珊瑚,那是大海送给我的礼物。

这珊瑚的主题色是白色,但它还有着橙色的条纹,在这一条条橙线的点缀下,这珊瑚显得多么优雅,美丽。这块珊瑚形状奇特,既像花儿,又像水晶,因此,我认为它是独一无二的。

每当看到这块珊瑚时,我就会想起那次和家人去海边玩的情景。海南有一片十分碧蓝的海,它叫石梅湾,我就是在那儿捡到这块珊瑚的。那天清晨,是个大晴天,我吃过早餐,漫步在沙滩,太阳附近的云彩被染成橙色,我踩着松软的银色沙子,跳起快乐的舞蹈,追着天边的太阳跑。“呀!”我踢到了什么,疼得我抱着脚跳。哦,是珊瑚。我捡到它,端详着,多美啊!这珊瑚好像有魔力,我的脚不疼了。我索性坐下来仔细欣赏它。不知道过了多久,妈妈喊我,我便用裤兜里的纸小心地包好这块珊瑚,把它捧在手心,兴高采烈地回酒店了。

没空去海边玩时,我只用这块珊瑚闻一闻,摸一摸,就能感受到海风、沙子的气息,我就能想起大海的浩渺,想起在海边玩耍时的快乐。有时,我还会给朋友看我的珊瑚,她们也总会感叹到:“好美啊!我也想有一个这么漂亮的珊瑚呢!”我也因此更加喜欢这块幸运得来珊瑚了。

这块珊瑚,是大海送给我的特殊礼物,我会好好珍惜它。

 

篇2:关于珊瑚的说明文

在海南,我们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三亚湾”,那里景色优美,水天一色,像仙境一样,海滩上的沙子也很细,当然,海水也很蓝。爸爸决定,我们就在这浮潜和深潜,浮潜就是穿着救生衣漂浮在水面上游泳,而深潜的就要潜到水底去了。

我们先是浮潜,我兴奋地戴上了浮潜时要用的呼吸器,穿上救生衣,准备下海。有一个教练带着我,开始,我慢慢地跟着教练往海中走,渐渐的,我的脚就够不着地了。我浮在海面上游着游着,看见了一个较小的珊瑚出现在我身体底下,我发现它是球形的,白白的,我很想摸它一下,不过不行,因为我穿着救生衣,身体浮在水面上,怎么也潜下不去。我们又往前游了一段,发现了成群的珊瑚,有些珊瑚是深红色的,表面上有些白点,像蘑菇一样,但比蘑菇大很多,大约有四个课桌那么大,还有些珊瑚是软软的,白色的,看起来很嫩。正当我陶醉其中,突然听到教练说“我们回去吧!”我依依不舍地游回沙滩!

回到沙滩后,我们吃了午饭,然后继续,这次,我要潜到海底,和那些美丽的珊瑚照相。在教练的帮助下,我穿好了潜水服,潜水服很重,还要背上重重的氧气瓶,一切准备好后,我跟着教练下海了。我和教练游到了一个比较深的地方,教练帮我选了一个美丽的珊瑚,让我去摸摸,我摸着那个珊瑚,软软的,滑滑的,感觉很舒服。我真是太高兴了,因为我终于能和珊瑚来了个亲密接触了!

这是我第一次潜入深海,第一次见到美丽的珊瑚,第一次和美丽的珊瑚合影,这次旅行让我记忆犹新,下次,我还要去看珊瑚!

篇3:冬珊瑚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1 冬珊瑚疫病

1.1 发生症状

冬珊瑚疫病可危害叶、茎和果实,叶片着生不定形斑,似开水烫过。植株受害后,植株倒伏,叶片萎蔫下垂,如果外界湿度大,有白色绵状霉层,有水渍状腐烂病斑着生于果实上[2]。

1.2 发生规律

病原为寄生疫霉,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真菌,可危害冬珊瑚及其他茄科植物。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病菌腐生性较强,次年春季外界条件适宜时,芽管萌发,形成初次侵染,发病后,有大量孢子囊产生,借风雨进行再侵染。如果外界条件高温高湿,发病严重。

1.3 防治方法

1.3.1 农业防治。一是用新土或消毒的土壤作为栽培土,如果土壤数量少,将土放在高压灭菌锅中消毒2 h;二是尽量选择轻病地或无病地进行栽培,要求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忌选择前作为番茄、辣椒、茄子的地块。

1.3.2 药剂防治。喷施1∶1∶200 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50%疫霉净500 倍液,每隔10~15 d喷1 次进行预防。发病初期,用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国光三治)400~600 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国光绿杀)400~600 倍液、70%国光乙膦铝锰锌可湿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连用2~3 次,间隔7~10 d。

2 冬珊瑚叶霉病

2.1 发生症状

温室中栽植的冬珊瑚易发病。初在叶缘处产生褪绿病斑,后扩展为大型不规则病斑,中间暗褐色,边缘具不明显的黄色晕圈,病斑上常生褐色霉层,即病菌子实体[3,4]。

2.2 发生规律

病原为褐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外界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至寄主表面进行再侵染。植株栽植过密,株间生长郁闭,田间湿度大或有白粉虱为害易诱发此病。

2.3 防治方法

栽植密度应适宜,雨后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或40%杜邦新星(福星)乳油9 000 倍液,或60%防霉宝2 号水溶性粉剂1 000 倍液,用量900~975 L/hm2。

3 冬珊瑚炭疽病

3.1 发生症状

冬珊瑚炭疽病危害植株的叶、嫩枝、果实。发病初期,感病嫩枝上产生黑褐色条斑,稍下陷,重者枯死。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感病叶和果实上病斑圆形、褐色,上生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涌出红色胶质状物。

3.2 发生规律

病原为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刺盘孢属真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种子上和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萌发侵染,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植株过密,氮肥过多,生长嫩弱,伤口多等条件下,可加重发病[1]。

3.3 防治方法

3.3.1 无病果实上采留种子。 盆栽者应用无病土或消毒土装盆。在重病地,可同非寄主植物轮作。

3.3.2 加强栽培管理。由于夏季高温多雨时,盆栽苗容易发病,所以可先行地栽,待9 月中旬时再带土上盆,可减轻病害发生。夏季要避免阵雨侵袭,尽量减少损伤。苗期应每15 d施1 次以氮为主的肥料,促使枝叶生长繁盛健壮。开花前要追施1~2 次磷、钾肥,以促使花芽分化。忌单纯施用氮肥,否则会使植株的枝叶生长过于旺盛而影响开花。盛花期要少施肥或不施肥,以减少落花。要待果实长至绿豆大小时,才能增加施肥,以促使果实硕大而色艳。入冬后停止施肥。结果后若每隔10~15 d根外追施1 次0.1%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促使多坐果和果实肥大。

3.3.3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 甲基托布津1 0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每隔10~15 d喷1次,喷2~3 次。

摘要:介绍冬珊瑚病害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方法,包括冬珊瑚疫病、叶霉病和炭疽病,以为冬珊瑚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篇4:珊瑚菜——扎根海滩的美丽珊瑚

其实,莱胡参只是某种植物干燥根的名称,这种植物本身另有一个既美丽又富有特色的名字,叫“珊瑚菜”。

海滩草本分布广

珊瑚菜是伞形科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海边沙滩上。为有效抵御海风的长年侵袭,其根部进化得相对发达,为圆柱形或纺锤形,长度可达20~30厘米;其植株通常比较矮小,株高仅为5~20厘米,且枝叶多呈平塌丛生状,从外观上便与许多高大直立的内陆草本植物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在《江淮杂记》中,珊瑚菜又被称为“滨防风”,说明其具有海岸固沙的作用。

除了形态特别之外,珊瑚菜还是一种美丽的植物。首先,其全株都被有一层白色的柔毛,就像穿上了一件朦胧的轻纱,十分动人。其次,它的叶片丰润漂亮,多数叶片基生,有10厘米左右的长叶柄,质地肥厚。叶片多为圆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三出式分裂或三出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呈倒卵形至卵圆形,裂片质厚,顶端圆形至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上有白色光泽。再次,珊瑚菜的顶生复伞形花序可谓个性十足,相当夺目。其花序总梗长4~10厘米,密生白色或灰褐色绒毛,伞辐约在10~14厘米,无总苞片,小总苞8~12枚,为线状披针形,边缘及背部密被柔毛,每朵伞形花序有15~20朵白色小花,宛若一把把晶莹剔透的小伞,既萌又靓。最后,珊瑚菜的果实是近圆球形或倒广卵形的双悬果,密被长柔毛及绒毛,果棱则有木栓质翅,被有棕色毛,别致可爱,分生果的横剖面为半圆形。珊瑚菜的花期在每年的4~7月,果期为6~8月。

由于珊瑚菜特别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环境中,因此,位于胶东半岛沿海的莱阳就成了珊瑚菜生长的乐园,并且孕育出了品质绝佳的莱胡参。但你可千万不要以为珊瑚菜只生长在山东莱阳。事实上,这种对海滩情有独钟的草本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我国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沿海地区,甚至连朝鲜、日本、俄罗斯沿海地区也有生长。

耐寒耐碱个性强

珊瑚菜是一种非常富有个性的植物,放着大片广阔的内陆地区不去,偏偏喜欢生长在海风肆虐、咸潮不断的海边沙滩上,那可是需要具备一些特殊本领的,比如说耐盐碱的能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正因如此,珊瑚菜通常又被人们当成一种盐碱土的指示作物,用于盐碱地的绿化改良。

除了耐盐碱的能力,珊瑚菜还有一个超强的本领,就是耐寒能力非常强。珊瑚菜的生长过程分为两大阶段:休眠期和生长发育期。冬季,其植株的地上部分枯萎,进入休眠期,此时,它的根部可耐受-38℃的超低温环境,因而在绝大多数地区都能安全地露地越冬。而且,珊瑚菜的种子还有一种后熟的生理特性,刚收获的种子胚尚未发育好,长度仅为胚乳的1/7,必须经过4个月左右的低温发育,种子才能完成后熟。如果把没有经过低温阶段的种子播种下去,它是绝不会在当年萌发的,必须等第二年越冬之后才能出苗。

尽管珊瑚菜耐寒,并不代表它就喜欢一直呆在寒冷的环境中。事实上,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珊瑚菜对气温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其种子萌发必须通过低温阶段,播种则以10℃的气温条件下为宜,高于20℃就会对幼苗生长不利。到了营养生长期,在温和的气温条件下,珊瑚菜发育较快。当然,气温过高,植株又会出现短期休眠;等高温季节过去,休眠会自动解除。一旦进入开花结果期,就需要较高的气温了。

另外,珊瑚菜还是一种特别喜光的植物,当光照强烈时,它的叶片光滑油亮,色泽浓绿而厚实;一旦植株被其他植物遮蔽,叶片就会失绿变黄,长得薄而无光,仿佛失去了活力。这也许是珊瑚菜喜欢生长于海滩空旷环境的另一个原因吧。

亦菜亦参价值高

珊瑚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植物。研究人员曾对江苏沿海滩涂生长的野生珊瑚菜进行过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珊瑚菜嫩茎叶中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等营养物质,且含有丰富的钠、铁及抗坏血酸和氨基酸,营养成分丰富而全面。因此,在很多沿海地区,人们都有采摘珊瑚菜的嫩茎叶当成蔬菜食用的习惯,凉拌或爆炒均可,味道十分鲜美。

除了食用价值之外,珊瑚菜还有更加值得称道的药用价值。研究表明,其根部含有补骨脂素、香柑内酯、花椒毒素、欧前胡内酯、香柑素、印度榅桲素、佛手柑内酯、东莨菪素、龙胆二糖甙等多种香豆精类化合物,还含有珊瑚菜多糖、卵磷脂、脑磷脂、三萜酸、豆甾醇、β-谷甾醇和淀粉等。经加工后药用,即为著名中药材“北沙参”,它与人参、玄参、丹参、党参并称为“五参”。

北沙参味甘微苦,微寒,入肝、胃经,有养阴清肺、祛痰止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阳虚肺热干咳、虚痨久咳、热病伤津、咽干口渴诸症。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沙参甘淡而寒,其体轻虚,专补肺气,因而益脾与肾,故金能火者宜之。”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从新》里也记载:“北沙参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瘘。”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通常所指的中药材沙参,其实包含了南沙参和北沙参两种。据清代《本经逢原》记载:“沙参有南北二种,北者质坚性寒,南者体虚力微。”南沙参其实是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的干燥根,北沙参则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有养阴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因而常被人们以“沙参”的统称混为一谈。但从功效上来说,由珊瑚菜制成的北沙参要比南沙参更胜一筹。

食药俱佳的珊瑚菜自然受到了人们的格外青睐,于是也遭致过度采挖。而且随着城市和港口建设的大量用沙,珊瑚菜的生长环境受到较大破坏,在许多地方,这种植物几乎已经绝迹。因此,如今的珊瑚菜已成为中国III级濒危保护植物。

【责任编辑】赵 菲

篇5:珊瑚的说明文

别看珊瑚像植物,它们可敏感了。当我的手刚挨近他们,这些有生命的含羞草立刻发出了“危险警报”。于是雪白的花瓣缩入了他们的朱红匣中去了,花朵在我眼前瞬间消失了,珊瑚丛转瞬即逝变成了一大团石圆丘,我希望我能跟小鱼儿一样,可以尽情地在珊瑚丛中穿梭,这样就可以和珊瑚丛更亲密接触了。

珊瑚的价值也非常昂贵的,珊瑚在精心的打磨下就会变成一个美丽的工艺品。

珊瑚不但美丽而且也实用,珊瑚也可以入药并做成保健品!

珊瑚真是有美丽有神奇!

篇6:珊瑚的说明文

那天我去海洋馆看珊瑚时,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了《海底两万里》中的“珊瑚王国”,在那里,我看到了更美更神奇的珊瑚世界,还第一次知道那些美丽的珊瑚要500法郎1千克呢!真是太神奇了!

课堂上,我看着老师ppt里美丽的珊瑚图片,读着儒勒·凡尔纳那些生动美妙的文字,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我是一条小鱼该多好!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神奇美丽的珊瑚丛中……

篇7:珊瑚岛说明文阅读答案

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尤其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说明文,根据说明特点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自然科学说明文和社会科学说明文两大类。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珊瑚岛说明文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珊瑚岛》,完成13—17题。13分

①在波涛汹涌、无边无际的大海中,有着五色缤纷、绚烂多彩的岛屿——珊瑚岛。

②我国南海中的岛屿大多是珊瑚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当你知道这些岛屿竟是一种微小的珊瑚虫在风浪袭击下造成的,不能不感到惊奇。

③在北京故宫中可以看到一些作为珍品陈列的珊瑚树,这是珊瑚虫用自己分泌出来的石灰质建造的“公寓”。珊瑚树上有许多小孔,每个小孔都曾经住过一只珊瑚虫,它们总是群居在一起,造成的“公寓”多为灌木状,但是也有其他形状的。每当生出一只新的珊瑚虫,它们就会造出一个新的房间,于是随着珊瑚虫的繁衍,珊瑚树也就像树木一样长高、分枝。不过高度不会超出水面,因为珊瑚虫只能在水中生存,到接近水面时树枝就不再向上长而是像蘑菇一样四面铺开。万丈高楼平地起,珊瑚虫的“公寓”是固定在海底上的,因而珊瑚虫也不能自己移动,只能住在小“房间”里,伸出几根触须来等待自投罗网的食物。这种“守株待兔”的猎食方法,你也许觉得太笨,担心它会挨饿吧!但是不必过虑,因为它们是“有饭大家吃”。在一个“公寓”中,所有的珊瑚虫都被一根管子连接起来,任何一只珊瑚虫捕获了食物消化后,马上通过这根管子与大家共享食物的养料。一只珊瑚虫捕获食物的机会少,成千上万只珊瑚虫的合作保证了大家都有足够的食物,得以生存繁殖下去。

④珊瑚虫虽然是定居的,但是在发育到一定程度后,便停止生殖新的珊瑚虫,而变为产卵。卵被海水带到别的地方发育生长,建造起新的“公寓”,使海中形成了密密的珊瑚“森林”。而“森林”的空隙,便成为其他许多海生动物栖息之所。

⑤随着岁月的消逝,珊瑚虫不断死去,但“公寓”仍在。那些“森林”中的生物在死亡后也留下了许多石灰质的硬壳、骨骼之类的碎屑,它们充填在密林的空隙中。不断新生出来的珊瑚虫又分泌出许多石灰质,把这些东西胶结起来,逐渐形成结实的礁石、岛屿。珊瑚礁形成的速度并不慢。在我国的西沙群岛上,曾观测到每年增长三毫米的记录。

⑥风浪极力破坏珊瑚虫的工作,它把许多珊瑚打碎,但这并未能阻止造礁工作的进行。顽强生长的珊瑚虫不断地补偿了海浪造成的破坏,而那些碎了的珊瑚也正好用来填充“森林”中的空隙,起了加固的作用。

⑦不过珊瑚虫也有它的“娇气”,它怕冷、怕黑暗,怕浑浊的海水,因此一般只能在温度不低于20℃、深度不超过80米的清澈海水中生存。海水中的盐分还不能过多或过少,含盐量2、7%左右最适合它生长;同时,它还要求有一个石质的海底作为它们的“公寓”的基础。因此珊瑚礁多在大陆的海滨和大洋中岛屿的周围建造起来,而且主要分布在北纬30°和南纬30°之间。在大洋中,当珊瑚树依靠的岛屿因地壳运动的影响而逐渐沉没后,珊瑚礁却因珊瑚虫的不断生长而继续向上发育,造成了环形的珊瑚岛。岛的中央是海水,周围是珊瑚礁构成的堤坝,其间有些缺口,大洋中的许多珊瑚岛都是这种形态。如果海底上升,则成为实心的珊瑚岛了。我国西沙群岛就是这种类型,那里的珊瑚岛已高出水平面十二米多。

(作者:陶世龙,有删改)

13、第③段中“守株待兔”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14、第⑤段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3分)

15、请在下列方框内填上合适的词语来表示珊瑚岛的形成过程。(3分)

→ → →

16、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珊瑚虫的“公寓”是固定在海底的`沙地上的。

B、珊瑚虫对它生存的海水的温度、深度及含盐量都有要求。

C、珊瑚岛有环形和实心两种形态,西沙群岛属于实心珊瑚岛。

D、珊瑚礁大多出现在大陆的海滨和大洋中岛屿的四周。

17、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一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3分)

参考答案:

13、珊瑚虫自己不能随便移动(1分),住在自己的房间里,伸出几根触须等待自投罗网的食物(1分)。

14、举例子(0、5分)、列数字(0、5分)列举我国西沙群岛的例子(1分),通过具体数据说明珊瑚礁形成的速度并不慢(1分)。

15、珊瑚虫—————珊瑚树——————珊瑚林(3分)

16、A(2分)

17、“一般”表明在通常情况下珊瑚虫要在温度不低于20℃、深度不超过80米的清澈海水中生存(1分),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1分),体现了说明文用语的准确科学(1分)。

珊瑚岛全文

我国古老的传说中,有许多关于海上仙岛的故事,据说那里到处是琼花玉树,瑶池璇宫,光彩夺目。

仙岛是不存在的,但是在波涛汹涌,茫无涯际的大海中,确实有些五彩缤纷,绚烂多彩的岛屿——珊瑚岛。

珊瑚岛,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珊瑚是和珠宝并列的珍宝,用珊瑚制成的特种工艺品,被陈列在华贵的厅堂中,然而,谁能想到那里整个岛竟都是珊瑚造成的呢!

我国南海中的西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都是珊瑚岛,台湾省的海域中也有这种岛屿。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也有许多珊瑚岛,像印度洋中马尔代夫共和国的国土就是由一万二千多个珊瑚岛和珊瑚礁组成的。在澳大利亚东北的海滨,珊瑚礁绵延二千多公里。

当你知道如此众多的岛屿竟是一种微小的珊瑚虫在风浪的袭击下造成的,更不能不感到惊奇。

在北京故宫中可以看到一些作为珍品陈列的珊瑚树,这是珊瑚虫用自己分泌出来的石灰质建造的“公寓”,珊瑚树上有许多的小孔,每个小孔都曾经住过一个珊瑚虫,它们总是群居在一起,造成的“公寓”是固定在海底上的,有些像灌木,也有别的形状的。每当生出一个新的珊瑚虫,它们就会造出一个新的“房间”在珊瑚树上就增加一个小孔,增高这么一点点,看起来很微小,但随着珊瑚虫不断繁殖,珊瑚树就像树木一样不断地长高了,并分出许多枝桠,蔓延很广。当珊瑚树长高到接近海面时,因为珊瑚虫只能在水中生存,这时就不再向上长,而是沿水平方向,像蘑菇一样四面铺开。万丈高楼平地起,珊瑚虫的“公寓”是固定在海底上的,因而珊瑚虫也不能自己移动,只能住在小“房间”里,伸出几根触须来等待自投罗网的食物。这种“守株待兔”的猎食方法,你也许觉得太笨,担心它会挨饿吧!但是,不必过滤,因为它们是“有饭大家吃”,在一个“公寓”中所有的珊瑚虫都被一根管子连接起来,任何一个珊瑚虫获得了食物消化后,马上通过这根管子与大家共享用食物的养料。一个珊瑚虫捕获食物的机会少,成千上万的珊瑚虫合作,捕获食物的机会就多了,因而保证了大家都有足够的食物,得以生存繁殖下去。

珊瑚虫虽然是定居的,但是在发育到一定程度后,便停止生殖新的珊瑚虫,而变为产卵。卵被海水带到别的的地方发育生长,建造起新的“公寓”,使海中形成密密的珊瑚“森林”。而“森林”的空隙,便成为其他许多海洋生物栖息之所。

随着岁月的消逝,珊瑚虫不断死去,但“公寓”仍在,那些“森林”中的生物在死亡后也留下许多石灰质的硬壳、骨骼之类的碎屑,它们充填在密林的空隙中。不断新生出来的珊瑚虫又分泌出许多石灰质,把这些东西胶合起来,逐渐形成结实的礁石、岛屿。珊瑚虫形成的速度并不慢,在我国的西沙群岛上,曾观测到每年增长三毫米的记录。

风浪极力破坏珊瑚虫的工作,它把许多珊瑚打碎。但这并未能阻止造礁工作的进行,顽强生长的珊瑚虫不断补偿了海浪造成的破坏,而那些碎了的珊瑚也正好填充“森林”中的空隙,起了加固的作用。

珊瑚和那些海生动物的石灰质硬壳、骨骼等,经过海水的溶解,又重新沉淀,还能在珊瑚礁中造成真正的石灰岩。地球上有许多石灰岩就是这样造成的。这种微小生物孜孜不息的劳动,带来了巨大的成果。

不过珊瑚虫也有它的“娇气”。它怕冷,怕黑暗,怕浑浊的海水,因此一般只能在温度不低于摄氏二十度,深度不超过八十米的清澈的海水中生存。海水中的盐分还不能过多或过少,含盐量百分之二点七左右时最适合它生长;同时,它还要求有一个石灰质的海底作为它们的“公寓”的基础,在沙上建造不成“公寓”的,因此珊瑚礁多在大陆的海滨和大洋中岛屿的周围建造起来,而且主要分布在北纬三十度和南纬三十度之间。在大洋中,当珊瑚树依靠的岛屿因为地壳运动的影响而逐渐沉没后,珊瑚礁却因珊瑚虫的不断生长而继续向上发育,造成了环形的珊瑚岛。岛的中央是海水,周围是珊瑚礁构成的堤坝,其间有些缺口,大洋中的许多珊瑚岛都是这种形态。如果海底上升,则成为实心的珊瑚岛。我国的西沙群岛就是这种类型,那里的珊瑚岛已高出水平面十二米多。

在远离大陆的海洋中,珊瑚岛是人类的立足点,船舶的避风港,飞机起落的基地,科学考察的前哨,在渔业、航运、军事、科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在这里还有许多珍奇的海生生物可供利用。像西沙群岛上更有许多堆积得很厚很紧的鸟粪层,是极好的肥料,一种特别的矿产。

上一篇: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下一篇:面试技巧:外国企业面试成功的五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