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飘香写景作文

2024-04-27

桂花飘香写景作文(通用15篇)

篇1:桂花飘香写景作文

有人喜欢傲娇的梅花,有人喜欢纯洁的荷花,有人喜欢五彩的菊花。还有人喜欢艳丽的牡丹,而我却喜欢娇小香甜的桂花。

国庆节假期过后,我走进校门时,一阵阵香味扑面而来。让我情不自禁的走向桂花树下。桂花树的叶子十分茂密,绿油油的一片,远远望去,好像一朵朵绿片的云从天而降。又像一个硕大的西兰花。走到树前一看,发现树的枝干不是太粗。最粗也就是成人的腰围那么粗,细的只有胳膊那么细。桂花的树干上有一条条纹路,一道挨着一道,用手去摸十分粗,比布满老茧的手都糙。桂花的枝干像个Y子;像胜利者的手势;又像快乐的孩子在欢迎人们到学校里玩。桂花的树叶抹上,去厚厚的滑滑的,十分有光泽,像打了一层蜡,而且边上还有小小的锯齿,好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当你轻轻的扒开树叶,就可以看见那娇小的桂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桂花是由4个花瓣组成的,像天上一个个黄色的小星星,桂花的花蕾是土黄的,十分细,像极粗发丝,如果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桂花都是开在一块桂花的花茎很细的,让你不敢碰她,一阵极小的风吹过桂花,就会落下来落到我的头上和身上,让我变得香香的。桂花都是长在一块的,一簇一簇的像兄弟姐妹团在一块说悄悄话。一阵风吹过它摆动的身姿在空中舞蹈。

桂花不仅香它还有有许多用途,它可以晒干后泡茶,也可以做成桂花糖,桂花酒,桂花糕等食物吃一口,满口都是桂花的香味。

我爱桂花。明年的八月我再和“你”重逢。

 

篇2:桂花飘香写景作文

桂花飘香时

无论经过多少年,往日的回忆依旧炽热,旷野的风吹过窗棂,仿佛又闻到了那桂花的清香……

校园里这棵桂树还只是羞涩地含着花苞,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日子近了,一个个花苞养精蓄锐,待一个清爽的早晨洒漫出缠绵沁人的芳香。我打开稍显破旧的皮革笔记本,用同样班驳的黑色钢笔重重地划上一个短促的横线,高二就到了高三,驻笔时,泛黄的记忆就随着横线的停止开始了漫漫的浸没。

想想已经六年了,这个习惯,从认识你那个正是桂花飘散的季节,你告诉我在写年级时初一的“一”要写在中间,初二的“一”要写在下面,初三的“一”就写在上面,这样就不用在升年级时对笔记本上的数字胶布伺候了的时候开始,于是初中三年我一直都没在笔记本年级那栏留下修改的痕迹,笔记本一直用到初三没有换,直到“初”要改成“高”时。新笔记本放进书包里时,你去了另一个学校。

我还在一中游走着,上课,放学。每个新学期开始时,我都会贪婪地嗅着花香,然后再划上一横,最后狠狠的想你。该死的,我不该把你的话培养成习惯的,满园的桂花香,本子上的一横,害的我就算到了高三这样忙碌的日子里还要抽空来想想你,天知道你是怎么把一个没心肺有暴躁的人变得那么黏乎的。

嘿,我又想起了那个阴凉的下午。我们经过桂树,你看到漫天的白色和淡黄就跑到树下活蹦乱跳,我只是觉得阴沉的天下有个明媚的你,再加上一两片煽情的花瓣很诗意就多看了一会而已,可是我真的没有那个意思!真是!无聊时我会踩踩你的空间,看到那么多人在关心你我就很放心,你是那么脆弱,我的领子都不知被你哭湿了多少次,小屁孩长大后会变坚强吧,我希望。高中还是忙了点啊,连电话都顾不上打了,没关系,我会在桂花开放时敬你一杯酒的,恩?有点不吉利啊,那算了算了,给你在网上留言好了,记得要回,否则我就去找你算帐!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能找你算帐还好了呢,哎,高考后再说吧,学业要紧,前途要紧啊!

篇3:桂花飘香写景作文

《桂林抗战新闻史》 (上、下) 正是这样一部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较高新闻学与史学价值、值得研究者与决策者参考和借鉴的新闻史专著。

一、经过国家课题研究并结项后出版的填补空白之作

《桂林抗战新闻史》 (上、下) 是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成书的。其前身是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抗战时期国共合作背景下桂林新闻事业史研究》。靖鸣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筚路蓝缕, 团队攻关, 经过3 年的努力, 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课题。主要经过靖鸣梳理、修改、增删、提炼, 使文稿达到了出版的要求。

我认为这是一本“填补空白之作”, 绝非跟着当下浮躁夸大之风, 往书上贴金, 而是坚持实事求是, 给予它恰如其分的评价。在抗日战争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 桂林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气候与人文资源, 发展成为西南大后方的一个进步文化中心和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哨阵地。在桂林这个救亡活动如火如荼、文人学士云集会萃、文化事业盛况空前的地方, 被誉为“文化城”而蜚声全国。在中国抗战文化史上, 桂林文化城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学界对这一历史现象的研究一直十分关注。特别是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 我国大陆出版了研究桂林文化城的大批著作。包括桂林抗战文化史整体研究, 桂林文化城作家研究和戏剧、散文、诗歌、小说、歌曲等文艺研究。新闻作为桂林文化城的号角和尖兵, 作为抗战文化的一条最受关注的重要战线, 研究成果却有所欠缺, 只散见为数不多的论文, 未见一本有分量的专著。因此, 《桂林抗战新闻史》 (上、下) 成为最早起步构建桂林文化城新闻学大厦之作。

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 是中国的新闻史研究工作者工作的重点。中国新闻史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一百多年来两岸三地出版的新闻史专著, 从姚公鹤写的《上海报纸小史》起始, 至今已在二百余部以上。到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中国大陆的新闻史教学研究工作者陆续出版的新闻史教材、教学参考数据和专著, 如李龙牧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稿》、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50 位新闻史学者合作完成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三卷本) 、胡太春的《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徐培汀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 (1949-2005) 》、韩辛茹的《新华日报史》、王敬等的《延安解放日报史》、张友鸾等的《世界日报兴衰史》、尹韵公的《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郭镇之的《中国电视史》、曾建雄的《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程曼丽的 《蜜蜂华报研究》、马光仁等的《上海新闻史》、庞荣棣的《史量才传》、白润生等的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 (上、下) 、吴廷俊的《新记大公报史稿》和《中国新闻史新修》、陈玉申的《晚清报业史》, 钟沛璋的《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等, 累计已超过100 种。其中有通史, 有编年史, 有断代史, 有个别新闻媒体的专史, 也有新闻界人物的传记。与此同时, 还出现了一批像《新闻研究资料》《新闻界人物》《新华社史料》《天津新闻史料》《武汉新闻史料》等这样一些以新闻史料和新闻史料研究为主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新闻史专业刊物。[3]

地方新闻史是中国新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新闻史研究, 从已有的成果看, 重庆、上海、武汉、香港等地由于其处于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地位, 而引起学界高度重视, 研究硕果累累。桂林由于地处南疆一隅, 远离中心而受到学界的忽视, 桂林抗战新闻史的研究比较薄弱。直到1979 年改革开放以后, 才在桂林文化城和中国新闻史的研究中, 对桂林抗战新闻史的研究有所涉猎。《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广西新闻事业史》等著作以及商娜红等学者的论文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 取得了某些突出成果。然而, 从这林林总总的著作中, 尚未发现一本关于桂林抗战新闻史的专著。从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角度来看, 《桂林抗战新闻史》 (上、下) 弥补了新闻史这一时段的空缺。因为, 它捷足先登撰写的是在中国生死攸关的重要时期和南方的特殊地点所发生的新闻史, 这不是一般的地方新闻史、地方专题新闻史, 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带有影响全国抗战乃至整个反法西斯战争意义的新闻史。

二、《桂林抗战新闻史》 (上、下) 的研究特色

《桂林抗战新闻史》 (上、下) 产生于调研报告, 在科学研究中着重于调查历史的真相, 详细地占有第一手材料, 因而具有与一般的新闻史著作不同的独创性。

首先, 立论来自于调查研究, 观点提炼于历史事实。该书运用相当耗时吃力的文本考辨为主要研究任务的史学研究方法对报业史 (新闻史) 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具体呈现, 穷尽归纳的方法, 客观分析当时的媒介运作状况, 并在发掘疏理文本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其发展特点和规律性的观点, 形成有一定厚度和创新性的最终研究成果。研究者在确定选题、形成框架之前, 对历史文献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收集、扫描、阅读、整理, 不搞先入为主、主观定论。在绪论的第一节, 可以看到“从全国各地迁到桂林出版 (发行) 的报纸”, 从外地迁来的有 《新华日报》 (桂林版) 《扫荡报》 (桂林版) 《救亡日报》 (桂林版) 《大公报》 (桂林版) 《自由报》《小战报》《艺术新闻》《国民公论》等;在桂林出版的报纸有《广西日报》 (桂林版) 《广西晚报》《克敌周报》《西南导报》《战地周报》《戏剧日报》《民众通俗报》《农民报》《民众晚报》等, 共几十种报纸的来历、创办时间、创办人、出版周期和版数、主办单位、办报历程等, 无不一清二楚。抗战前桂林只有几家报刊, 在文化城期间, 桂林的报刊激增到300多家。通过广泛的文本研究得出结论:“抗战时期, 新桂系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和国民党中央的鞭长莫及, 催生八桂大地成为国统区内地一小片文化绿洲。特别是一些受战火威胁的报纸和知名报人辗转内迁桂林后, 使得广西桂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新闻事业发展最为蓬勃的地区。”[2]

其次, 运用全面客观公正的历史观判断是非功过, 揭示桂林抗战新闻史的本来面目。过去大陆出版的新闻史, 一般都强调中共对新闻的领导地位和中共新闻媒体的引领作用。该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没有将其写成中国共产党桂林抗战新闻事业史, 而是既肯定中共在桂林抗战新闻事业史中的作用功不可没, 又看到在国统区新桂系管理社会振兴文化推动抗战的统制地位。正如该书前言所说的:“桂林抗战新闻事业史实际上是新桂系统制下的新桂系机关报《广西日报》 (桂林版) 、民间报纸《大公报》 (桂林版) 、国民党军报《扫荡报》 (桂林版) 和中共领导的《新华日报》《救亡日报》 (桂林版) 共同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新闻事业专史, 作为执政当局的舆论喉舌《广西日报》 (桂林版) 、《扫荡报》 (桂林版) 等发挥了主导性作用”。[2]

从全书的结构安排来看,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救亡图存推动地方建设的 《广西日报》 (桂林版) , 第三章抗战时期中共在桂林的新闻活动与 《新华日报》在桂林的翻印与发行, 第四章促进全民族抗日救亡的《救亡日报》 (桂林版) , 等等。在对抗日报纸的评述中, 把国民党新桂系的机关报排在第一, 中共南方局机关报排在第二, 中共起领导作用的进步报纸排在第三, 这是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实际的。《新华日报》1938 年由中共南方局创办于武汉, 同年10 月武汉沦陷后, 经广西当局同意于11 月在桂林市桂西路26 号出版《新华日报》 (桂林版) 。但后来受到国民党中宣部、内政部的干扰破坏, 1940 年5 月《新华日报》不得不改为直接销售重庆总社航邮的报纸。新华日报社员工通过机智勇敢的反封锁斗争, 保障《新华日报》的发行工作一直坚持到1944 年9 月桂林沦陷之时。在此期间, 《新华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喉舌, 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在坚持统一战线、反对投降分裂、鼓舞抗战胜利的斗争中发挥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 《新华日报》的正效应, 既是中共正确方针政策施行的结果, 又是与国共合作的大环境与新桂系宽松的政治生态和开明的文化政策分不开的。所以, 该书既重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的深入广泛细致的研究, 也同样重视对国民党和中间报刊的新闻事业的研究, 不带偏见地研究和积极评价国民党和新桂系方面的报纸和民间报纸, 包括《广西日报》 (桂林版) 、《扫荡报》 (桂林版) 、《大公报》 (桂林版) 等在抗战时期所起到的舆论宣传引导作用以及经营与发展状况。

此外, 对小报的和通讯社的研究也是该书的重要内容。过去学界研究桂林抗战新闻, 往往注重于大报刊, 对小报刊的研究有所忽略, 对通讯社也较少关注。该书专辟一章“与大报交相辉映的桂林小报”, 对桂林小报作了概述, 并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小报刊《工商新闻》《国防周报》《正谊》进行研究, 以力求全面反映报业和新闻事业发展的全貌。第八章介绍“抗战时期桂林的通讯社和电台”, 在概述“蓬勃发展的通讯社 (通讯机构) ”之后, 重点评述了桂林通讯社、国新社、桂林广播电台的发展简况和业绩。对小报和通讯社的研究, 过去有关桂林抗战新闻事业史乃至广西新闻史研究中尚十分罕见。

再次, 突出对新闻人 (报人) 自身的研究。我们知道, 文学研究不仅重视文学作品文本研究, 同样很看重作家的民族身份、人生经历、社会关系、创作理念、构思方法、生活习俗的研究。对作家的研究, 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甚至揭开作品隐藏的秘密。而且在很多时候, 作家与作品密不可分, 研究作家也就是研究作品, 没有孰重孰轻之分。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部文学史也就是一部作家创作史。新闻研究包括新闻史研究, 一般强调研究新闻文本, 很少涉及到对记者编者的研究。该书研究打破了这一传统思维, 在研究新闻文本的同时, 把镜头对准了写稿编稿的工作者。第九章专题论述“在桂林积极投身抗战新闻事业的新闻界知名人物”, 包括范长江、夏衍、徐铸成、胡愈之、俞颂华、莫乃群等。范长江原是一位新闻撰稿人, 在桂林从事抗战新闻期间, 范长江的新闻生涯发生重大转变, 由一位单枪匹马的名记者转变为新闻队伍的组织者和带头人, 即本书概括的三个衔头“新闻队伍的出色指挥员”、“新闻理论的探索者与倡导者”、“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他主持的“青记”, 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 工作有条不紊, 培养了一批有志于抗日救国的青年新闻人。可以说, 没有这支中国知名报人和爱国热血青年组成的新闻队伍, 就没有桂林文化城的新闻事业。

三、《桂林抗战新闻史》 (上、下) 的当代价值

1945 年8 月伟大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笼罩在桂林上空的炮火硝烟早已散去。“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桂林抗战新闻史》 (上、下) 记下的桂林抗战文化城新闻史, 对于当下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启示之一:弘扬爱国主义是新闻事业永恒的主题

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 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新闻人不顾生命的危险, 聚集到桂林这个贫穷的边疆山城, 最大的目的就是抗日, 用新闻舆论动员全国人民、鼓舞他们去同敌人英勇战斗, 驱逐万恶的日本侵略者。爱国主义是一面永不褪色的光辉旗帜, 能够把不同信仰、不同种族、不同党派的新闻人, 召唤到一起, 为祖国而战斗, 甚至不怕抛头颅洒热血。无论是中共的《新华日报》, 还是国民党的《扫荡报》;无论是新桂系的《广西日报》, 还是进步人士的《救亡日报》;无论是谓之为大报的《大公报》, 还是被称之为小报的《工商新闻》, 等等, 只有围绕抗日救亡、保家卫国进行报道, 才会得到读者的拥护, 否则, 就会被读者唾弃。因此, 爱国主义是新闻的生命, 弘扬爱国主义是新闻事业永恒的主题。

在当代中国, 爱国主义是具有时代色彩的鲜明旗帜,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中国新闻人应当继承和发扬桂林抗战文化城新闻事业的爱国光荣传统,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新闻传播的主题,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妄图复活,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启示之二:包容合作是新闻事业成功兴旺的保障

桂林抗战文化城新闻事业能够取得空前成功,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共合作, 在国共合作的语境下, 不同的政治观点允许表达, 不同的文化观念可以明示, 不同的利益诉求能够包容。包含抗战新闻在内的桂林抗战文化城, 对中华民族所产生的巨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是不可估量的。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历史告诉我们, 国共合作须有包容的心态, 国共两党在坚持“一中”的前提下相互包容, 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 才能真正合作。本书在研究中共领导的新闻事业的同时, 比较客观地研究了国民党和新桂系方面的报纸和民间报纸的对抗战所作的贡献, 给予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而且阐明了国民党方面对其他方面既制约又合作的微妙关系, 其附件《国民党有关部门针对< 新华日报> 在桂林翻印发行的函件》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海峡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 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桂林抗战新闻史》 (上、下) 作为大陆学者研究的成果, 能够在台湾出版, 得到两岸的认可, 这件事本身就是合作包容、营造良好的新闻舆论环境、共建精神家园的产物。对抗战时期国共合作背景下各派政治势力报业 (新闻事业) 的运作状况和经验的研究, 可以为当代我国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的协调与互相合作, 并进一步在两岸和平统一后的各种媒体的多元发展, 以及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的政治舆论生态和平衡引导舆论, 提供借鉴。当下海峡两岸在经贸愈来愈紧密的基础上, 新闻传播界应避开意识形态的狭隘性, 进一步扩大开放, 增大包容量, 加强交流合作, 在交换信息、互信互助方面迈开更大的步伐, 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

启示之三:面向市场加快新闻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

当前, 我国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大趋势下, 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 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志的出版发行集团、新闻报业 (传播) 集团纷纷成立。新闻体制改革和新闻产业发展, 除了借鉴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外, 还应当挖掘我国百年新闻史的宝藏。虽然今天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的状况与80 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 桂林抗战新闻史研究的新闻管理制度、新闻运作方式和经营管理的市场理念, 仍然对今天我国新闻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 对新闻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具有某种亲缘性的启迪作用。比如, 经济与新闻的关系, 在抗战时期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情势下, 桂林的报刊电台宣传却铺天盖地, 哪来的资本办如此庞大的新闻?政府与新闻的关系, 大大小小的报纸、形形色色的电台, 各党各派的主张、不同阶级阶层的呼声, 政府如何管理?如何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把握舆论导向?政府和有实力的政党投入的大报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民间自办小报的关系, 如何有序竞争、协调发展?报刊与市场的关系, 如何坚持报人的高尚向善品格又使报纸得到市场的青睐?报刊内部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 如何精简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新闻与人才的关系, 如何做到新闻从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严格新闻管理而又尊重新闻规律、不打压“新闻自由”?这许许多多与今天新闻改革创新发展相关的问题, 都可以参考桂林抗战新闻史的研究成果。新桂系主办的《广西日报》 (桂林版) 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一种大报。它采取相对独立的管理方式, 李宗仁、白崇禧指派的报社社长, 只听命于李、白, 没有其他那么多喋喋不休的婆婆。社长在人事与业务管理上, “只管人, 不管事”, 很少直接插手具体事务。该报虽有政府拨款, 仍积极开拓市场, 运用各种手段筹集资金, 1938 年5 月建成的新馆, 大部分资金取之于市场。《救亡日报》是在中共领导下的唯一的完全依靠市场运作的报纸。该报采用内外兼攻的经营管理方式, 一方面积极向社会筹款, 创立办报基金, 面向港澳、南洋及海外华侨华人募捐筹款, 在国内寻求抗日救亡社团和名人志士赞助;另一方面进行新闻改革, 提高办报水平和报纸质量, 降低制作成本, 改善发行渠道, 扩大营销市场, 使《救亡日报》在艰难中奋力前行。可见, 新闻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提高管理效能, 利用好市场的力量, 内部驱动和外部开拓双管齐下。

《桂林抗战新闻史》 (上、下) 作为一项成功的研究成果, 应当充分肯定其开创性、新颖性和史料性, 以及以史观今的当代价值。同时也应该指出这本书课题调研的痕迹比较明显, 有时堆砌材料过多而缺乏细致的理论分析, 有的问题停留于表面现象的评论而未能鞭辟入里地触及其实质。但瑕不掩瑜。这是一本对中国海峡两岸乃至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读者都很有价值的书。唐代诗人刘禹锡写道:“莫羡三春桃与李, 桂花成实向秋荣”[3]。这本书就像欣欣向荣的桂花, 以桂林抗战新闻史的清香, 驱散烟瘴气, “香飘千万里”。

摘要:《桂林抗战新闻史》 (上、下) 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多方面价值的新闻史专著, 弥补了中国抗战新闻史研究这一时段的空缺。作者立论来自于调查研究, 观点提炼于历史事实, 运用全面客观公正的历史观判断是非功过, 揭示桂林抗战新闻史的本来面目, 对于当下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关键词:《桂林抗战新闻史》,桂林文化城,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唐·宋之问.灵隐寺[A].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2]靖呜, 等.桂林抗战新闻史 (上) [M].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2013.

篇4:八月桂花飘香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咏桂》南宋 杨万里

八月,仿佛随处可以闻到桂花诱人的香气。街市上,小贩们提着一篮子黄灿灿、亮闪闪的新鲜桂花大声叫卖。随便走一走,香气便洒满一路。桂花的花期不长,只在秋天开放,细细碎碎的花瓣娇羞地藏在桂叶中,香甜的气味却弱有似无,溢满心扉。

戚风蛋卷桂花糕

1.原料:鸡蛋4个(分好蛋白和蛋黄)、糖180g、白醋3g、水50g、油50g、低筋粉90g、奶粉20g、泡打粉2g、盐2g、糖桂花20g、果酱50g;

2.A料:蛋白中滴入白醋并打发,150g的糖分三次加入,直至将打蛋器立起,被打发的蛋清弯过来能立住即可,本操作7~8分钟;

B料:把30g的糖加入蛋黄中,搅匀颜色至变淡,比较粘稠时,先加水再加油,继续搅匀,然后筛入低筋粉和奶粉,并加入泡打粉2g,盐2g。用木板或手搅匀,不用太长时间。

把取1/3的A料加入到B料中,搅匀后,再把此时B中的原料倒入A中拌匀。烤盘先刷少许的油,把油纸铺于烤盘中,把混合好的蛋糊倒入烤盘,并震动几下消除气泡。

3.烤箱预热180度,放偏上的位置,上下火烤15分钟即可;

4.将冷却后的蛋糕摊在烘培纸上,均匀涂抹上果酱,洒上糖桂花,裹紧。

5.裹成圆柱形,切成片。

6.装盘,完成。

桂花鱿鱼圈

1.原料:鱿鱼500g、桂花20g、橄榄油20g、番茄沙司40g、盐2g、槐花20g、姜片若干;

2.鱿鱼去掉须,冲洗干净腹腔,切圈;

3.用热水汆烫一下鱿鱼圈备用;

4.热锅入橄榄油、姜片爆香,下入鱿鱼圈翻炒2分钟;淋入番茄沙粒继续翻炒1分钟;

5.调入槐花和桂花,加盐调味就可以了。

6.清香美味的桂花鱿鱼圈,味道爽口又鲜美。

桂花草莓筋饼卷

1.材料:筋饼1张、草莓300g、糖桂花15g、桂花蜜1大勺;

2.筋饼铺平,草莓切块铺在筋饼上,均匀撒上糖桂花;

3.将筋饼卷成筒状;

4.分割好,淋上桂花蜜就可以了。清香甜美非常好吃。

5.筋饼可以随意换成任何一种面饼。

蜜豆桂花王冠面包

1.高粉300g、老面团70g、盐3g、牛奶100g、水100g、酵母粉4g、无盐黄油30g揉成光滑可拉出薄膜的面团。基本发酵到2倍大;

2.按扁排气滚圆放置15分钟;再擀成椭圆形,在1/2位置铺满蜜红豆和桂花;

3.对折面团,压实封口;

4.上下对折;

5.再中间对折,擀平,切成4条;

6.朝里卷成卷儿,排入圆形面包模具;

7.体积再次膨大的到2倍大时,预热烤箱1900度,上下火烘焙30~35分钟;

8.蜜红豆与桂花香气完美结合的一款大面包。

桂花鸭

1、原料:鸭子1只(3斤左右)、桂花糖50克、料酒20g、陈皮10g、盐适量、大蒜2瓣、1茶匙白醋、清水适量;鸭子去腥的窍门:鸭的尾端两恻有两个猪肝色的肉豆,有股怪味,一定要剪掉;然后用洗米水将鸭子浸泡半个小时;

2、2瓣大蒜加一茶匙醋用水煮开,放入处理干净的鸭子,煮一小下,去掉血沫。这样处理的鸭子保证一丁点腥味都没有;处理好的鸭子,加入桂花糖、陈皮、足量的清水煮到滚;

3、加入料酒和盐,开盖维持火力5分钟后,加盖转文火继续煲1个半小时;

篇5:小学作文:桂花飘香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所小院子里,屋门口有一棵大的桂花树,每到秋天就传来阵阵芳香。于是我常常到院子里玩,那颗桂花树以及树下那块空地便成了我们几个小孩的乐园。捉迷藏、打弹子、玩卡片等等,都是我们常玩的游戏。

有一次,我的脚被烫伤了,那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我天天早上被爸爸抱出去坐在桂花树下,直到没太阳了才进家门。白天爸爸妈妈去店里了,朋友们都去幼儿园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那。有时几朵小花掉在我头上,亲吻我的脸;掉在我的身边,似乎和我说悄悄话;有的飘落进我的怀里,把芳香带进我的心窝。

篇6:桂花飘香作文

远远望去,桂花就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躲在树叶下,有的露出半张脸,仿佛在和我捉迷藏。走进了看,桂花小巧玲珑,是十字形的,有四片花瓣。虽然桂花很小,香味却很浓郁。桂花树的枝叶很茂盛,有些树叶的边缘还有尖尖的刺,像是保护桂花的士兵。

妈妈问我:“你知道桂花有什么用途吗?”“桂花可以做成糕点、桂花酒、桂花小圆子。”我兴奋地说道。妈妈说除了这些,桂花树还有很多用途:可以把树种在公园里让人们欣赏,桂花可以做成香水、香皂、化妆品,桂花树的树枝、树叶、树根还能做药。

篇7:桂花飘香作文

秋天来了,桂花开了。

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香味,让人陶醉。听爸爸妈妈说:“桂花还可以吃呢,可以泡茶,可以做糕点,还可以时酿酒,好神奇的桂花呀!”金灿灿的桂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红红火火,是秋天难得的风景。每天闻着这特别的香味,看着这么漂亮的花走进教室。多么美好的一天呀!

篇8:今年桂花不飘香

公公(闽,潮汕、湘一带称爷爷为公公)老爱站在树下捧着一杯水在那儿漱口,口里念念有词地不知道说些什么,我老以为那棵树会跟他聊天。

我是家里的小祖宗。由于公公是一位将军,他的副官便封我为“将军的将军”。由此可知我那一生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公公,是如何地拿我无可奈何。

有一年,我放学回家看到桌上有一个牛皮纸袋,我二话不说就拆开来,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内容为何,就听到一道“雷声”响起,公公大发雷霆地斥责我。

我以为他是骂我乱拆他的东西,没想到他竟然说我把他的牛皮纸袋拆坏了,那个袋子是可以再使用的。我倍感委屈,把房门反锁起来哭。公公骂得越大声,我就哭得越歇斯底里。之后慢慢地声音小了,我把耳朵挨着门板朝外听,屏息间听到公公走近我的房门,故作轻松地说:“袋子里头不就一张照片嘛,有什么好看的?那么丑!要就给嘛!何必把我的袋子给拆坏了呢?”说毕,我就瞧见一张八开大的纸从门缝底下给塞了进来,上面写着:××同志惠存,某某敬上。

我從来没有想过公公也有老的一天,曾几何时他不大声说话了,连路都开始懒得走,坐在那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看着他如此气若游丝,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跑到他跟前逗他,要他猜我是刘若玉还是刘若英。然后逼他说他最爱的就是我……

身体虚弱的公公进进出出医院好几回,当我再见到他时,他的全身已经插满了管子。工作时,我随身带着行动电话,每一次铃声响起,我的心跳就几乎要同步停止,一直要到对方的声音正常地出现我才能回过神来。

每次都等到加护病房会客时间到时,我们才能进去看他。进去后,围在他身旁一堆荧屏上的数字就掉落一点点。那一点点,就如我的心被刮掉一块般。就在那几天中,家里人告诉我,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那棵跟我公公聊了一辈子天的桂花树枯死了。公公也终于不愿意跟机器作战了,荧屏的画面归零。

过了几天,在替公公整理东西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用过的牛皮纸袋,上头写着:刘若英小朋友收。旁边公公还用毛笔附加写上“代若英孙女保存之邮票一九七一年”。打开来看,全是小时候我收藏过的旧邮票,还有几张我在读幼稚园时老师发的奖状。望着这几个简单的毛笔字,我仿佛不经意间窥见了他坚毅的躯壳里那柔情的心灵。而牛皮纸袋,每一个珍惜使用的纸袋,原来可用来包装他无微不至的心意。

我带着这个再珍贵不过的牛皮纸袋走出门,看见那棵确已枯掉的桂花树,竟闻到扑鼻的桂花香。只是,今年满溢的香气不再出自院子里的桂花树,而是从更深更远的地方飘过来,穿过千山万水,从我公公所在的地方飘过来。

小林摘自“品读时刻”公众号

篇9:桂花飘香作文

夕阳下,嫩黄的桂花被抹上了淡淡的胭脂红。

站在桂花树下,被浓浓的香气裹着。轻轻摇动着桂花树,桂花,雨一般纷纷洒在头上、肩上,有的还钻进了我的怀中,我不禁想起课文《桂花雨》来。

置身桂花树丛中,用手接着几朵飘下的桂花,又从地上拾起了几朵,捧在手心,放在鼻子前,使劲的嗅,仿佛置身仙境!桂花,平平凡凡,默默开放,又悄悄地凋谢,却留下了一片芳香!

桂花着实让人钦佩。它不像雪中傲放的梅花那般艳丽,也不似烈日下摇曳的荷花那样多姿,没有幽兰的雅致,更不若牡丹那么妖艳,瑟瑟秋风中静静地绽放,悄悄地把花香洒在风中,飘满整个小区!

篇10:桂花飘香作文

桂花飘香

十月天,又到桂花飘香时。桂花的沁芳化为缕缕绵绵的秋风,吹进每一个人的心田。在这个天高云淡的日子里,谁不愿抛开市尘,独享暗暗清芳呢?我也许更愿化为一朵小小的桂花,只需做万簇金桂中普通的一朵,只须承载这花朵的半盅暗香。

前几周,我一直盼望能去花园中走走,但最终还是被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挤掉了。今天趁着大扫除打扫公共场地的当儿,也终于能细闻桂香,与桂树亲近一番了。

我是满怀着激情去的。走近金桂树,本想享一闻之快,但香味却迟迟未钻入鼻孔。“桂落了吧?”一个声音提醒了我,“都一个月了,还哪有桂香啊?”声音继续说道。我才猛然醒悟过来,久久凝视桂树映入眼帘的只有一片孤寂的绿。俯首,只见泥地上静静地躺着几百朵寞落的金桂花。冬临至,秋将至!

时光是一把不露锋刃的钝刀,慢慢地,把岁月割碎。

也许吧!每一朵花苞最终会绽放出一朵世上最美而又独一无二的花朵。正如我家那盆牵牛花一样,漫漫一周的待放过程,然而却又在短短一天内,坠落了。我相信这同样是一个生命的循环,也信服“化作尘泥更护花”的深刻意义。它们是为更好地哺育下一代而走的,这是一个生命的轮回,在上帝制造出人类之前,就事先安排好了的。

萧萧秋风,擦过地面,卷起几朵落花。金色的花朵在蔚莹蔚蓝的空中飞舞几下,随之落地,其中的一小朵,落在了白如雪的袖口上。我郑重地托起它,随即仰天大笑,甩脱秋的挽留。在徐徐秋风里,幻出一朵迎风绽放的金桂。

桂花飘香

我正在校园里漫步,走到“行政楼”处我放慢了脚步,当然我的目标并不是“行政楼”哦!而是它旁边的一棵桂花树。

呀!来了这么多天了,我竟然还没有发现这里会有一棵桂花树。着实吓了我一大跳。这般清雅的桂花树,就这样伫立在了这碧绿的草坪上,平凡而又超凡脱俗。

远观,树叶很碧绿,笔挺的树干,上面冒出了许多小小的,黄色的花,细细碎碎地把影投在上面,折射出点点金光,如闪闪发光的宝石,璀璨亮丽。它舒展着自己优美的枝条,仿佛一个不识人世的仙子,十分天真可爱。谁看见它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近观,小小的筒状的花一朵朵的绽放在树上。路人见了,多看了他两眼,它便羞羞嗒嗒的垂下了头。花总是一堆一堆的绽放,虽然分布有些稀零,但却很别致。那花啊!不像瓣儿多圆嫩的牡丹;不像绒绒易飘的蒲公英,不像迎风傲雪的梅花,它呢!就是一朵朵还没有指甲盖大小的桂花,可是,我却最爱它。爱它的清新脱俗,爱它的平凡优雅。

它纯洁的像个天使,总能直应人的内心深处。我不由的与它们嘻戏起来,我轻轻的向它们吹了口气,呵!他摇了三下,仿佛在说“哎呀呀,晕死我了。”“噗”我笑出了声来,它真可爱。

忽然,一阵秋风吹来,成堆的香气向我拥来,我下意识的深吸一口气,感觉风也被渲染成了淡黄色。

桂花啊,你,就是我最爱的花。是我心中的幸福精灵。

桂花飘香

在我们美丽的园里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有亭亭玉立的月季,四季常青的嫩竹,艳红如火的一串红。但我最喜欢的是香气扑鼻的桂花。

八月,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早上我来到学校,一阵阵清香迎面而来,我随着这阵阵清香来到学校的花园,顿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繁星点点的景色。这里的桂花竞相开放,美丽极了。浓郁的花香,在清新的空气里飘散着,一阵阵沁入肺腑 。我惊喜地踮起脚跟,把鼻子凑近花瓣,用力一吸,啊,那悠悠的一股清香,顿时在心胸间荡漾。我被深深的陶醉在清香里。我开始仔细观察桂花。

只见那层次分明的花瓣儿,缓缓张开,如精雕细刻,玲珑剔透。那小米般的黄色花粒,一簇簇、一串串地挂满枝头,发出诱人的清香。它们小小的.花瓣,就像绿叶上的几滴露珠,颜色淡淡的,也极不显眼,若不留神会以为是撒在绿叶上的几点光斑。黄色和白色的小花朵被青青的细叶衬着,益发显得多姿多彩。

桂花的用处很多,可以泡茶,也可以做桂花蜜,还可以做多种桂花口味的食物,如桂花藕、桂花汤圆……

我喜欢这清香素雅的桂花

桂花飘香

窗外风雨兴焉,花草树木随着风飘洒,发而清脆的声音。我吃完饭后,就徜徉于美景之间,闻着细雨在天空飘舞着,它又拍打着我那紫色的小伞上,又偷偷的从另一端飘落下来……

我悠闲自在地漫步,享受着这风雨带来的情趣。

阵阵花香飘散在风雨之中,带着一股淡淡的、甜甜的清香,远远都能闻到。我闻着熟悉的香味来到操场旁。是的,“桂花”一词浮在脑海里。

此时,情趣大发。吟起了李清照一首词“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是的,我非常喜爱这首词,这桂花。

闻着花香,闭着双眼,想象着;一幅幅美丽、生动的画面呈现在眼前;感受着,陶醉着、愉悦着……

风还在吹,雨还在打。我痛恨着时间的短暂,不允许我多留。

我还是走了,带着几丝桂香而踏入综合楼。

进入教室,拿起了日记本而抒写着。只想着,让它永久的保留,纯粹的保留着;而不想随着时间的流逝,把脑海中美好的记忆渐渐被冲淡,被遗忘掉……

所以,我才特写下来。

桂花飘香

中秋前后,正是桂花盛开的时候。我回到了家乡,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桂花!

星期六的傍晚,我和妈妈到公园散步,忽然,闻见一阵淡淡的香味,抬头一看,噢,原来是一棵桂花树,上面有许多黄黄的小花,深深一闻,一股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扑面而来。我忍不住伸手去摘,但又想到老师说过,要爱护花草树木,我就把手伸了回来。

看,前方的小朋友多么开心,不时闻闻桂花,好像一闻,所有的烦恼都没了。

瞧,小鸟儿正在自由的玩耍,忽然,停了下来,似乎也闻到了桂花的香气,在说:“这是什么味道呀,好香啊!”在天空迟迟不肯飞去。

听,小溪的水好像“活”了起来!伴着迷人的香气,热情跳起舞来,哗啦啦哗啦啦,连人们都受感染了,情不自禁的的跳了起来。

顿时,我觉得世界忽然美丽了起来,天格外得蓝,草格外绿,桂花格外香。妈妈提议来一场“桂花雨”,我摇摇头:“我可怕毛毛虫!”

桂花飘香

清早,我刚进校门就闻到了一股悠悠的花香。循着这香味,我来到了一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下,惊喜地发现它开花了。

一朵朵淡黄色的桂花长在叶柄下,开在绿叶间,似一颗颗小米粒,又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凑近仔细看,每朵桂花伸展开四片花瓣,呈十字形组合,中间的花蕊极其细小、柔嫩。桂花小得实在是太不起眼了,但它所散发出的香气却是如此的浓烈、迷人。

花越来越旺,越来越密,没几天便缀满枝头。一团团,一簇簇的桂花,近看像一个个小绒球,远看像一片片黄云。桂花开得如此茂盛时,不说十里飘香,至少我们整个校园都浸在桂花香里了。一阵风吹来,成熟的桂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仿佛飘来了一阵桂花雨。下课了,同学们来到桂花树下,捡拾起飘落在地的桂花,把它放进了自己的衣兜里、书页间,笔盒内,要让这桂花的香味永远伴随着自己。

桂花除了香气扑鼻之外,它还有很多的用处,可以泡茶,可以入药,还可以做成很多美味的食品……我的爷爷就很喜欢喝桂花酒,每天吃晚饭时总要喝上一盅,饭桌上飘荡着一股浓浓的桂花香。

篇11:桂花飘香作文

一阵凉凉的秋风吹过,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咦!空气中似乎有一缕淡淡的清香!又一阵风轻轻吹过,香!真香!赶紧拉着爸爸妈妈找香去。

找到了!小桥边的草坪上几棵矮矮的小树,桂花树!是的,是桂花的香!树干上缀着一串一串的桂花,有的已粲然开放,有的才米粒大小。夕阳下,嫩黄的桂花被抹上了淡淡的胭脂红。

站在桂花树下,被浓浓的香气裹着。轻轻摇动着桂花树,桂花,雨一般纷纷洒在头上、肩上,有的还钻进了我的怀中,我不禁想起课文《桂花雨》来。

置身桂花树丛中,用手接着几朵飘下的桂花,又从地上拾起了几朵,捧在手心,放在鼻子前,使劲的嗅,仿佛置身仙境!桂花,平平凡凡,默默开放,又悄悄地凋谢,却留下了一片芳香!

桂花着实让人钦佩。它不像雪中傲放的梅花那般艳丽,也不似烈日下摇曳的荷花那样多姿,没有幽兰的雅致,更不若牡丹那么妖艳,瑟瑟秋风中静静地绽放,悄悄地把花香洒在风中,飘满整个小区!

篇12:桂花飘香作文

清晨,我在五楼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这香味让人闻了十分欢喜,这如同薄荷一样淡淡的清香,让人陶醉其中。我走下楼去寻香了。原来这是桂花香。桂花在树上竞相开放,像一颗颗黄色的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美丽。

桂花香十分浓郁,只要风一吹,桂花就会散发出一种令人陶醉的香气,香气在及时米内都闻得到,令人心旷神怡。桂花的品种有很多,其中一种名叫金桂,金桂的颜色是金黄金黄的,阳光一照,就像金子一样金光闪闪。

桂花有四片花瓣,它们小小的、细细的,像一个迷你的小盘子。有几只蜜蜂在桂花的花蕊上忙碌着。它们有时在桂花上飞来飞去,有时站在花瓣上,久久不愿离去,因为它们和我一样,在享用桂花的香气。

我轻轻地挨在桂花树旁,一朵朵桂花散落在我的身上,就像桂花雨,我陶醉在桂花雨中。

桂花不仅很香,也有许多用处,可以把桂花晒干后泡茶喝,还可以用桂花做香包。

篇13:桂花飘香作文

远远望去,茂盛的叶子中掩映着一簇簇米粒般的小花,要不是有这一阵阵桂花香,别人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树呢!凑近看,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映入眼帘。桂花有四片花瓣,它的花瓣很有韧劲,如金色的宝石雕刻而成,金光闪闪,惹人喜爱。一阵微风吹过,一朵朵桂花如小伞兵一样降落在草地上,像给草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桂花的味道非常好闻,香得令人陶醉,当你从桂花树下走过时,全身都会萦绕着桂花的香气,沁人心脾。让人忍不住想去摸一下,可又舍不得,生怕把桂花碰落了。

重阳节快到了,奶奶准备给我们做好吃的桂花重阳糕。星期天,我和妈妈去收集要用的桂花,我们来到桂花树下,只见一层层桂花飘落在地上,我们就挑比较干净的、颜色鲜嫩的桂花捡起来。回家后,我们用水把桂花洗一洗,然后拿到太阳下晒干,接下来就看奶奶大显身手了。

桂花没有玫瑰的绚丽多姿,惹人喜爱;没有菊花的多姿多彩,五彩缤纷;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没有荷花的清丽,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但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抹清香,悄悄地枯萎却不求回报,默默地奉献自己。就像我们城市的环卫工人,每天天不亮就为我们打扫城市,让我们有一个洁净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篇14:桂花飘香时作文

放学路上,蓦然间闻到桂花香,顿时觉得花香不是从绿叶中绽放出来的,而是一瞬间随风而至的。

于是乎,我闻香而去,瞧!那乳白色的小花傲然屹立于枝头,中间点点鹅黄色花蕊,是那样恰到好处。桂花是一种需要用思绪来欣赏的花,它没有富贵华丽的身姿,所以靠“看”是不能赏出它的妙处。它不像玫瑰,有张扬的外形和艳丽的色彩。它的花星星点点躲在碧绿的树叶丛中,仿佛时时透着些许羞涩。李清照描写道“揉破黄金方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很是生动。此时,回想起小时候,姥姥家有一小瓶农家自制的桂花蜜,放在汤圆或年糕里顿添香气。后来我看见过爸爸喝桂花酒,虽然价位很低,但香味可人,叫人闻了神清气爽,后读屈原的《九歌》,写道“援北斗兮酌桂桨”,据说桂花酒和“桂桨”一样酌的很有后味。我还很喜欢郁达夫写的《迟桂花》,那文风平实的小说里将和着草色晨露的迟桂花写得如此之美……

想着想着不觉中,俨然到了楼下,我多么希望放学路上的花香一直伴随着我毕业。

篇15:桂花飘香作文

春天、夏天,桂花树只有满树的叶子,冬天桂花也不见踪影,只有秋天是属于桂花的。这时候 ,小区里的金桂不单有深绿色的叶子,更多的是躲在叶子后面的一串串金黄色米粒似的桂花。那桂花是三两朵长在一起的,多了看上去像一串串似的。特别是花苞似开似不开的时候 ,深绿色的叶子,衬着几串金黄的小花苞,小巧玲珑,让人看了喜爱极了。

比起桂花的样子,我更爱桂花的香味。

桂花的香不像茶花那样浓烈,相反 ,它淡淡的,而且你要在远远的地方,呼吸大自然时同,桂花的清香才会一丝丝地钻进你的鼻子。那 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香气 ,再华丽的词藻也不能描绘它的清香,还不如让我们用孩子般的口吻来感叹一句“真香啊!”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桂花飘香写景作文】相关文章:

闻不见桂花飘香作文05-04

年味飘香作文05-10

飘香作文400字04-18

菊花飘香的作文04-25

飘香的友谊作文05-02

粽子飘香的作文05-04

桔子飘香作文400字09-23

茶韵飘香叙事作文04-10

寻常日子也飘香作文04-11

麻糍飘香久作文04-13

上一篇:在教学引导中找突破下一篇: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