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

2024-05-10

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精选12篇)

篇1: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

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分享

先自我介绍下。南京某普通本科学校的附属的三本。考上海大学翻译硕士的。有幸被录取了。初试分数393 ,复试的面试不是很好。不过总分还可以。

先说下个人的考研经历。决定考研的时候是大三下学期。差不多是4月份。当时对考研概念很模糊,考什么都不知道。不想考语言学和文学是因为我觉得那两门太虚了,没什么实用价值,况且还要看二外,个人觉得不值得。后来就觉得考翻译硕士。一开始对翻硕不是很了解,于是就去论坛里潜水看看这方面的东东。决定考上大是因为英语在上海由用武之地。有句话说,学英语的一定要去北上广。决定之后就开始搜集一些资料什么的。可惜的是一点都没有找到去年的题目。

关于上海大学翻译硕士难度的问题,我认为是适中的,不属于太难的。首先上海大学时211,国内综合排名也算是前列,所以上大的声誉还是很好的。不知道为什么上大翻硕的知名度就是不怎么高,比起苏州大学来说,没有苏大热门。个人觉得,考上我觉得还是比较容易的。相比于苏州大学,我觉得考上海大学比较好,都是211 ,但难度上海大学稍微比苏大简单,其次地理位置比较重要。还有就是学费每年一万,无公费名额的。

关于参考书的问题,很多人很看重。我一开始准备考的时候也比较在意,但是后来的时候我就不再关心这个问题了。我觉得看不看无所谓。我一本都没买,更没看过。首先,考研的卷子是灵活的,不可能出现在参考书中一模一样的题目。就算你把整本书看完,也是不可能有原题的。其次,我觉得英语都是相通的。不管看什么书,你都能学到很多。没必要就飞的看指定的书。只要你看的英语资料多,积累的单词量够大,你就可以了。

关于怎么复习的问题。其实真正复习的时间是从9月中旬以后到1月初的时候。之前的大三下学期和暑假根本就进入不了状态。总的来说就是两门。政治和英语 。百科那东东是平时积累的,还好本人兴趣爱好广泛,懂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就放在最后一个月看看的,也没怎么系统的准备百科,就是网上下载了个关于中国文化的一些常识看了看。重要的是作文比较麻烦。。本人文采不好。。字也很挫。。百度文库里下载了很多“议论文教程”和“范文”,还有一些名人名句等,大部分都没看。总之这门呢,大家可以不用着急准备,到最后看,以作文为主吧。还有就是对一些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的如雷贯耳的名词要到百度百科去看。比如今年就考到“亚太经合组织”,“市场经济”,“李商隐”,“佛教”这些比较常见的名词解释。不是选择形式。还有就是把中国的所有节日的来历好好看看。比如上大考到选择题是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节”。总之这门复习比较难照顾到所有方面,考到的内容涉及到,历史、文化、政治、地理、习俗等等。

本人的政治复习比较简单。没有报什么班,就是自己看网上20块钱买的 4本盗版的红宝书 ,的。纸张不怎么好。将就看。主要就是看大纲解析和1600道题目。可惜的是1600道那本书 我一半都没看。。还有就是任老湿的序列三,这本也是的。不是买的,别人送的。我连真题和模拟题都没买,时政也没看。不过本人高中文科出身。有点底子。我学政治的方法就是高中的那套――读出来 !经常早上跑到教学楼的顶楼去读政治。效果很好的。千万别他妹的报什么辅导班,只要你能把大纲解析给看透了,闭着眼睛都能想出什么内容。那么你就不用担心了。所谓的辅导班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明明很容易理解,他非得给你延伸点东西,那完全是没必要的。一开始是2个星期背一遍书,全书背了4遍,到最后就是4天就把书看一遍。最后政治考了75 。还可以,就是时政最后两题多选全错了……高估自己对新闻的理解了。总之呢,就是看透、多背。好处很多的。我考政治的时候时间都不够用的,大题目写的太多了。提醒一句,如果你真想考研,那么政治自己看。如果你考研决心不是很大,那么就随你了。还有就是不要跟风,要有主见!不要看别人报了班就跟风。我是从不跟风的人,所以考上了。

关于英语的复习。本人的英语还算可以,口语比较好。因为本人比较喜欢李阳疯狂英语的做法就是读英语,虽然没那么疯狂。但是从大二到大四还是背了不少的新闻文章和专四听力。大概70篇左右。我觉得读出来可以增强你的语感 而且 记单词也比较容易。。我大三的时候开始积累单词,有个单词本。然后网上下载了很多的新闻材料,打印出来。只要有不会的单词我就去查牛津字典 然后写下来。至今已经积累了6500个单词。所做翻译的时候比较顺畅。

到后期的时候,开始看中国日报,这个东西非常重要。很多热门词汇或者热门新闻,包括时政新闻等 都有。你可以学到很多的生词。还有就是看了ZF工作报告。这个事必须的。主要是看一些专业名词的表达。比如“菜篮子工程”、“保障房建设”、“财政支付转移”等等。还有就是金圣才主编的一个些列的.书,叫做英语专业考研真题的,具体的忘记了。在各个学校的图书馆都有。这本书把很多名校的题目都集结了起来,很有价值的。还有就是 翻译硕士英语系列的书。个人觉得,这本书完全是东拼西凑起来的。和前面那本书友很多的重合,不建议大家买,两本可以随便买一本就够了。本人翻译基础考了127还算可以。个人觉得是背书背的多,翻译的时候比较地道的缘故。所以,大家考翻译硕士一定要背一些文章作为外汇储备,提高翻译能力。很多人都觉得看美剧能够提高英语水平,我觉得纯属扯淡……理论是能提高英语水平,实际情况是没多大作用。你要是不读英语,怎么可能会提高口语?就凭眼睛看吗?!

我学习也没什么计划,从9月份开始看。由于9与刚刚开学,我也没状态,也不经常去考研教室。直到过了十一国庆节才真正定下心。每天去教室,不过时间还是抓的不紧。我也不给自己制定每天看什么,早上去了就去读书政治或者英语。晚上和下午就去看看中国日报,积累单词。有时候下午也会读书或者读单词,这种状态持续到12月,冬天的时候真不想起床啊。每天都是8点半左右起来,舍友是7点。上午只能看个2小时左右,中午还得午睡一小时……2点钟去教室。我主要的复习时间是在晚上。我发现晚上学习效率比较高,晚上有时候会到11点。晚上大概学4到5个小时。到最后有点躁动,于是自己贴了张纸条在桌上激励自己。很起作用,这个大家可以模仿……

总的来说,我复习的过程算是轻松的,没什么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的……我觉得辅导机构太能忽悠人了。让3月就开始上课,完全没必要。政治我是大概背了3个月。当然不是每天,到最后两个星期我是天天背……所以考起来比较顺手。我记得考政治时我还翘着二郎腿太那里抖呢……结果时间不够用了!英语呢,就是主要是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积累了很多单词和背的文章。百科就是平时了,最后看看作文……

要说经验的话,就是多看中国日报和英语新闻积累单词,多背文章,一培养语感和翻译的地道性。政治就是背背……

个人认为考研没有传说中那么难的,关键是坚持下来就有结果了。预祝的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大学网考研频道。

 

篇2: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

以下考研经验为同学们收集的关于翻译硕士(MTI)考研经典成功案例,希望能对奋战在考研路上的学子们有所帮助。

我是大二就准备考研,大三下学期才确定考华师。其实学校不用纠结太多,确定了就直奔目标而去,坚持到底会有惊喜的。

英语考研特别需要功底,大家可以暑假才开始背百科,背英语词汇,准备专业课(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自己安排好就行)。但是不能暑假才开始搞学习。

就先拿翻译基础开八吧。怕有的同学不清楚,略微解释一下,翻译基础分三个部分,英语词汇翻译,汉语词汇翻译,篇章互译,英汉各一篇。

一、英汉词汇互译

英语主要会考国际组织,科技以及其他缩写,还有一些政经文的专有名词。英译汉大多就是反应中国国情和热点的词汇,比如考到了秒杀的翻译。

我用了《新实用英译汉教程》(华先发)《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上面的词汇翻译最好都记住,和、20真题考了陈宏薇那本书的词汇,尤其是最后几页纸上面的词语。但13年反了过来,考了华先发书上的词汇。所以都要好好背下来,不要偷懒。有许多考翻硕的同学包括我也用了《最新汉英特色词汇词典》(如果买不到也有下的)主要是ChinaDaily的词汇。说到这里,又有人要吐槽ChinaDaily了,可是翻硕就爱考这些~大家看看人笔就知道翻硕还是挺反应中国国情的。

我也从另外从网上抄了一些词,这得处处搜罗,像百度文库,考研论坛,甚至豆瓣翻译小组上面都有,平时挤点时间上网还是很必要的。还有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口笔译高级词汇词典》,圣才教育出版的翻硕真题(就是绿色的一薄本)。其他应该还有,同学们可以自己淘。这些加起来还是很多的,而且容易背后面,忘前面,没办法,只能跟它死磕,重复才是唯一的捷径。这两题加起来有30分,比重不大但也不小,能拿的分还是要拿到,千万吝啬点。

二、段落翻译

英语两段,汉语一段。英语考的偏杂,通常一段较正式,一段较文学。汉语喜欢考中国文化,考过中国的龙,华师介绍(参考书上后面有,汗),还有传说之类。13年考的是中国古籍英译的序言,也是很多文邹邹的文字。我考研期间没用很多书。大三用过冯庆华的《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爷爷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刚开始翻不好很正常,但是千万戒骄戒躁,翻完一篇好好研究跟参考译文的差距,重质也要重量,后来又老在网上找自己喜欢的文章翻译,主要是英语,偏文学的。暑假开始后,我就着手练人事部二级笔译教材配套训练,上面也有译文及讲解。顺手之后,翻译的基本套路也熟悉了,那就继续坚持吧。。等这些书都用完了,我又对照圣才的真题和模拟题练习,但是个人感觉它的翻译有些简陋,所以基本用来研究题型,或者找译文较好的来做。这些一直要坚持到考研前个把星期,也为培养手感。

三、汉语百科

题型是二十五个名词解释加应用文写作加作文。(有些学校会不一样)这是一门永远也没底的.科目,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它会考什么!!!我开始去抄百度百科,结果发现它比四库全书还全。主要会分成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地理和社会现实,等(说了跟没说差不多吧)。不过有几点非常重要。第一,多看新闻,我就是失算在这里了,比如13年就考到了微信和pm2.5,平时碰到了新词热词就去查查,吃饭的时候翻翻手机,说不定你无意间就消化了。

第二,在翻书的时候,碰到很熟悉的词自己组织一下语言,尝试用官方客套的话语讲出来,因为要复习得面面俱到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提供了一种很应试的方法,具体说法参见百度百科。还是要说道圣才的百科真题,还是要多多研究,另外,上面的一些名词解释很有背的必要性。我还有同学用了《中国文化读本》,也蛮不错。网上供下载的百科资料,也蛮不错。还是那句话,多上网查资料。个人感觉华师考的偏稳,不会特别文艺小清新,正儿八经复习就可以了。不过背过的就一定记下来,至少要有映像。

四、应用文写作

可以在网上买书来看,主要是学习它的套话还有格式,每个星期练上两三篇,毕竟是母语,临场的时候会写,语言顺畅正式,符合题意就可以了。还有大作文,我之前是每个星期写一篇,华师去年考的给熊活体取胆,叫你些看法,所以还是偏理性和研究社会文题。每年可能会有变动,最好作两手准备。

英语那一门(具体名字忘了)。

考的单选(语法词汇),词汇(就是近义词替换),阅读,作文。

单选可以按专四准备,语法薄弱的也可以买星火考研基英,上面的题好难,但是语法部分讲解都很详细,而且分门别类,一天看一点也好消化。阅读不是很难。作文真得好好练,分值大,字数要400个词。华师还是很重功底的,作文写得好可以为自己加分,和阅读一样,都可以拿着专八练。另外,之前还背了专八单词,考研的同学单词应该不在话下。

篇3: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始萌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其对外交流更是突飞猛进。作为对外交流的桥梁, 高素质的翻译人员, 特别是职业译员, 显得日益紧缺。为顺应该趋势, 中国发达地区的某些高校于2007年开设了翻译硕士专业 (MTI) , 专门培养职业译员。广西2004年开始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以来, 其与东盟各国的经贸、人文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 急需职业译员。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广西, 其主要高校, 包括广西民族大学在2011年也开设了MTI。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情况特殊:生源不理想, 外语水平不够高, 师资力量薄弱等。这些情况决定了此地区的MTI教学不能照搬国外ESIT模式或者国内发达地区的教学模式。本人担任广西民族大学MTI部分口译教学已经一年, 对此问题有一些个人的体会, 将在本文中对少数民族地区MTI口译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二、ESIT口译教学模式简介

1957年法国巴黎新索邦大学高等翻译学校 (巴黎高翻, 即ESIT) 宣告成立。 (P·chhacker, 2004:28) 该事件标志着人们开始以高等院校为依托, 通过实施专业口译教学来培养高水平的职业译员。在对职业口译教学的探索过程中, 以ESIT的巴黎释意学派自上世纪60年代起制定了一系列的口译办学原则, 涉及办学层次、入学及毕业考试、师资来源、学生就业等各个方面, 具体包括:

(1) 会议口译专业为研究生课程, 招收获得本科学位的语言或非语言专业学生;

(2) 学生入学前必须参加严格的选拔考试;

(3) 为保证教学质量, 对学生进行中期淘汰和毕业考试;

(3) 教师必须为口译从业人员, 研究型学者或语言教师无资格从事口译教学;

(4) 口译教学不是外语教学, 口译课应只教口译技能不教语言, 学生入学前必须已熟练掌握有关外语;

(5) 为了保证译语质量, 同声传译只用母语作为译入语, 学生只接受外语到母语方向的同传训练。 (Se-leskovitch&Lederer1984/1992:172;1995:113-114)

其中第四条规定:口译课堂应只教授口译技术, 不教语言。他们认为在教授语言的同时不能教授翻译。欧洲特别是欧盟成员国, 多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 英语普及率很高, 同时掌握两门或以上的外语人才也层出不穷, 因此ESIT可以直接招收到这类的学员, 他们一入学即可学习口译技巧, 进入职业口译训练, 无需再学习语言或提高语言水平。ESIT在过去几十年的口译教学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职业译员。中国在2007年开设了MTI专业以后, 有的高翻学院也按照ESIT的模式去培养译员,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高级翻译学院专门设有两年制研究生会议口译证书课程。这类课程按照ESIT模式中的1~5条办学要求培养同声传译员, 其特点是:入学考试竞争激烈、中期和毕业考试淘汰率高、教师为AIIC会员、与AIIC和国内外高水平口译用人单位联系紧密、毕业考试通过者获颁由全体考官签名的会议口译证书。其毕业生很多就业于口译教学单位、政府外事部门、国际组织、外国驻华机构、工商企业 (少数则成为自由职业者) 。这证明ESIT模式在中国一些高校的确行得通, 而且也很成功。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 却要另当别论。

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MTI口译教学———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欠发达, 英语教育质量也有待提高。其与东盟国家对外交流增多, 但是缺乏高素质的职业译员, 广西2011年开始在一些主要高校, 包括广西民族大学, 设立了翻译硕士专业 (MTI) 培养高素质的职业译员。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都相对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 其生源普遍不太理想, 英语水平不是很高。广西民族大学开设了英语的MTI专业。在MTI入学考试中, 进行了严格的选拔, 但是结果还是差强人意。按照ESIT的入学条件, 入学前学生就必须熟练掌握两门或以上的外语, 外语必须已经成为学生的工作语言。但是在本地区和本校, 还远远达不到该条件。学习了四年制的本科英语专业课程后, 学生有了比较好的英语基础, 但是一到了口译训练, 却时常犯一些简单的语言错误。在过去一年的MTI口译教学当里, 我发现在英汉口译训练当中, 很多学生英语词汇量不足, 百科知识缺乏;有些学生英语听力欠缺, 甚至没能听懂和理解原话, 导致错译、漏译等现象。例如“Anti-dumping duties”这个词, 就有两个学生把duty翻译成“责任”;有些学生没听懂“tariff”一词, 翻译时干脆就直接跳过, 不翻译了。在汉英口译训练时, 因为汉语是母语, 不会出现听不懂的问题或理解错误的问题, 但学生们在将信息转换成英语时, 常常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英语词汇量不够, 即使知道原语的意思, 仍然无法用英语表达或表达不准确;动词时态、语态不正确;词汇搭配错误等等, 而且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语音语调不标准, 有一些学生甚至把一个单词“wide”说成另一个单词“wild”, 而破坏整句话意思。学生的英语水平尚未达到工作语言的标准, 即便他们熟练地掌握了交传笔记技术、同传切分技术和注意力合理分配技术, 在口译课上仍不时地犯各种语言错误, 而导致漏译、误译或增译。总之, 在英汉口译时, 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能否完全听懂原话;而做汉英口译时, 其最大问题是如何用英语表达。归根结底, 听懂、理解原语与英语表达, 都与译员的英语水平密切相关。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是很高, 决定了我们不能盲目照搬ESIT的模式, 不能只传授口译技能训练, 而不在口译课堂上进行一定的语言教学。“培养口译能力必须先从培养良好的双语能力做起”。 (P·chhacker, 2004:167) 在我的MTI口译课堂当中, 是职业口译技能训练和语言教学的结合。没有坚实的外语基础, 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译员。既然学生入学时, 英语水平不高, 影响了口译训练的效果, 那么即使在MTI的职业口译课堂中, 教师应该主要进行口译技能训练, 讲授口译技巧、原则、策略、培养现场口译能力等, 根据不同的题材选取合适的口译材料, 把口译技能学习与语言能力提高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口译材料的标准译文进行汉英对比分析,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教师在评价学生口译的同时, 也要进行一定的语言教学, 分析他们的语言错误, 比如语法、词汇的错误, 有时甚至要纠正单词发音等。这样在口译训练当中, 学生才能不断地提高语言水平, 才能做到高素质的口译。

四、结语

中国各地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与日俱增, 市场急需大量的高素质职业译员。少数民族地区各大高校的翻译系列院校开设翻译硕士专业 (MTI) 也已经是大势所趋。要培养好的职业译员, 要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不能照搬国外非常成功的ESIT模式, 必须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实际情况进行口译教学, 即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 语言教学为辅, 两者有机结合。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中国各地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翻译硕士专业 (MTI) , 以培养合格的职业译员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广西与东盟合作日益紧密, 急需大量职业翻译人员, 广西主要高校也开设了MTI。但由于民族地区情况特殊, MTI专业教学不能照搬国外ESIT模式或者国内发达地区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初探适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MTI的口译教学模式。

关键词:翻译硕士专业 (MTI) ,少数民族地区,口译教学,ESIT模式

参考文献

[1]Seleskovi tch, Danica.Interpret ing for InternationalConferences:Problems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M].Stephanie Dailey&Eric.NormanMcMillan (trans) .Washington:Pen andBooth, 1978.

[2]P.chhacker, Franz.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Lon-don&New York:Routledge, 2004.

[3]Seleskovitch, Danica&Marianne Lederer.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Interpretation[M] (.Trans.Jacolyn Harmer) .The Registry of Interpreters for the Deaf:1995.

[4]鲍川运.世界各地高校的口笔译专业与翻译研究机构 (上) [J].中国翻译, 2002, (4) .

[5]刘和平.口译技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6]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8.

篇4: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

先说说当初为什么选择上海交大

其实也是机缘巧合,由于自己出身是二本院校,对于一些牛院校的歧视现象听说过,身边有朋友也经历过。所以当时选学校的第一原则就是找一个公正、公平、真正看重人本身的学校。而恰巧,去年我们学院就有一个学姐考上了交大,在向学姐咨询了交大的笔试、面试等信息后,我开始着重关注上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坚定了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这里想提醒一下学弟学妹们,如果大家选定学校以后,没有特别特殊的原因千万不要轻易换学校。虽说咱翻硕参考书很少,像交大就不指导参考书,但是更换院校的代价很大,尤其对心理的影响。)

其次再说说跨专业考翻硕的问题

我就是跨专业考研。本科学的是对外汉语(高考报考被调剂的专业),但一直很热爱英语,所以大学四年只要有英语课我就会认认真真的学,只要是适合自己的证也会尝试着去考。但是在决定是否要考翻译硕士的时候还是很犹豫。因为自己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四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专业教育。说到这里就要特别感谢一下当时为我加油打气的朋友们。如果没有他们连捧带打击似的推我一把,我可能自己真的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所以,如果大家很喜欢翻硕,但是苦于跨专业的问题,可以咨询一下身边很了解你的朋友、老师。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多听听别人的建议总归是好的。

暑假开始正式准备考研

8-9月,我的主要重心放在张培基的翻译理论+三笔上,目的是为了搞清楚翻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技巧;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上,也就是翻译三级笔译。理论+实践,就这样看了一个月。顺便说下,我练习翻译一直是用的三级笔译。从九月份以后翻译到临考前一天。希望大家每一篇练习都能认真对待,像考试一样去翻译,谦虚谨慎的借鉴范文,争取也是必须在每一篇翻译中学到不一样的东西。然后用到下一篇文章中。这样,即使你就用了一本翻译练习书,你也能学到很多、很多东西。

9-10月,在图书馆借中国文化读本一类的书看,了解百科知识。多积累,多记多看多忘多得。像看小说一样的去看就可以。带着轻松的心态,其实你能从中学到很多我们国家灿烂文化的精髓。还有就是看专八单词,天天看,天天记,有时候会背会写会听P3记。看完了就看刘毅1000,步骤也是差不多。记单词是件非常重要的事,这是翻译的基石。你想想,一篇文章连看都看不懂,可怎么翻译。而且也不能一本看完就万事大吉了,这两本单词我是反复看,一直看到考试的。9-11月专业八级的试卷我都做了个遍儿。我是分类去做的,阅读模块、单选模块是我的重中之重(依照交大命题的题型来的),每做完一篇就分析完、整理完在做下一篇。所以进度很慢,但是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

10月份开始定中国日报看,一周定一期(我看东西太慢了,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订阅)。拿着不同颜色的笔,认认真真看了两个月,有时候觉得文章遣词造句特别好,我就记下来,或者翻译一下。而且缩略词、热点词汇都可以在报纸上学到,做个有心人,别怕浪费笔头,记下来就好。到12月份中国日报就很少看了,顶多看看头版头条记记热点词汇,文章都是大体了解一遍就过。因为有过之前两个月的积累,后期看文章速度和效率都提高了很多。我也是从10月份开始准备政治的。考试大纲出来以后就买了政治大纲和大纲解析,以及任汝芬的讲解。对我来说报班的可行性很小,我喜欢跟着自己的节奏走,所以什么班都没报(我们宿舍报班的也都反映没有用,不过到最后一个月可以复印一下报班同学的讲义,算是图个安心吧。)我把大纲要求的所有内容都看了一遍,用不同颜色的笔划出哪些需要背。哪些需要理解,哪些知道就好。其实看过一遍以后,对于一些小知识点就可以掌握了。到后来再巩固一下就可以了。

10-11月,这期间我把历年高校基础英语的真题选了阅读和单选、改错以及作文又做了一遍。这回注重的是作文的背诵、借鉴和融合。政治开始背诵,一定要制定好计划,一天被多少。近代史、思修、毛特等四部分都需要多长时间背完一遍。因为到后期还有时事政治需要背。然后就开始系统准备百科里面的大小作文。我在图书馆里借了几本这方面的模本。像小作文里的求职信是重中之重,在其他高校考研题目中找出共同的、适合写400字左右的题型来准备。记住其中的模式化语言,然后多写多练。大作文也不要懒,一定要写三到四篇。

交大的作文题目和时代结合的很紧密,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

12月份,就是狂背政治+翻看原来积累的单词、翻译练习、基础英语错题集、作文本。(笔记很重要,分类记也很重要)记得当时那个月,天天拿着小马扎坐在图书馆大厅里嗷嗷的背伟大的政治,还好有很多人在一起,氛围很好。

Ps:到了大四上学期的时候我就开始了泡图书馆的征程。我们宿舍有四个人都打算考研,在图书馆扎根的过程中又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我们七个人组成了一个小组,一起奋斗了小半年的岁月。所以,找个研友或者找个固定的位置学习,对恒心和毅力、心情都有好处。我们那张桌子上一个考上中国传媒大学、一个中国人民大学、一个首都师范大学、一个云南农业大学还有个已经找到工作,另外一个在考银行。大家都有了好的未来,祝福我的研友都有好的前程!

篇5: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

先说下自己的情况,二战正式备考大概是从9月开始的。8月份之前我一直挺迷茫,不知道考哪个学校好。当时做过各个学校的真题,专业课我觉得最贴近自己能力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主要是看的百科词条的出题偏好,而且北京外国语大学复试线只划专业课,我对专业课比较有把握,所以选择了北京外国语大学。

初试

我从2011年就拿到N1了,同时加入了字幕组,一战备考的时候重心也在日语翻译上,所以二战日语专业课我基本上是没有怎么复习的,仅仅是每天做少量翻译练习,跟读20分钟NHK新闻(影子练习,精读本日的天声人语。这科的备考教材推荐《汉日日汉同声传译》(宋协毅,《catti口译实务》(系列,随意哪本都行。

初试备考我最头疼的是英语。因为近6年没学过,快等于零基础。3个月的时间要过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二外,真是非常大的挑战。最后成绩是56。起作用最大的是刘一男的4,6级单词书,超级推荐!背起来相对轻松,注意反复加深记忆即可。题我则是做的苹果英语的专4真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的题集,作文素材也是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的专四满分作文,就是背了几个比较亮点的短语,这个非常重要,让作文有话可说系列。翻译我没准备,尽力就好吧。注意提升阅读能力,因为真的挺长的,真题的阅读篇幅。

接下来是百科词条的准备。我推荐把自己的高中历史地理教材(理科生可以选择新买一套翻出来整理重要的知识点为词条,再加一本《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或者类似的书,只要勾些重点词汇就行,太冷门的没必要,以及真题一本(这个随意哪个出版社的都行,注意要有详解就差不多了。注意词条必须要自己整理,记忆的时候反复阅读,记住关键词,大概3要点即可。做这个的原则是少挖井多挖坑,涉及面要广,但不需要太深入。

写作则是一定要动手写,不要只是看,最好有个人能帮你改改(小作文。大作文,买两本高考满分作文啥的看看吧,注意写议论文的时候要有理有据,不能空谈也不能事例堆砌。至于文体,一般的真题集都会有整理,就不赘述了。

政治,可以的话报个新东方啥的吧,这些考研机构还是很厉害的。不要死背,理解记忆。不要把希望寄托于押题,这两年反押题很严重。注意灵活掌握。

复试

北京外国语大学复试非常重要,占50%,而且初试分数6分才折算成最后总分的1分。

主要说说面试吧,笔试基本上就和初试差不多,所以不赘述了。

面试内容1篇中译日视译,1篇日译中听译。准备时间10分钟,视译稿子上会有听译的关键词,准备视译的时候最好把关键词的翻译写上去,视译准备时间是足够的。今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面试

篇6: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

备考的过程是个需要努力的过程。但绝对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一切都还没开始,就把自己折腾的很累很痛苦,那以后几个月怎么过呀。该读书读书,该做题做题,该干嘛干嘛。学不进去了,出去溜达溜达,看看养眼的美女帅哥,或者看个电影。我那时经常是去小卖店里买个脆脆鲨或者一瓶水,吃完了再回去看书。坐在自习室里,两个小时就出去一趟,尽量占靠边的座位,想什么时候出去,就什么时候出去,也不影响别人,早上和下午都会去自习室前面的操场上跑几圈,大脑含氧量顿时倍增。

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挺笨的。也大概是15贸大考生里最具有戏剧性的。我初试考的挺好,专业课翻译考了138,翻译基础84。但是我复试考砸了,成了贸大录取人里的倒数第一。谢谢善良的老师们,没有把我刷掉,我初试复试加起来综合排名第二。我毕业于河南省某某师范学院,比河南师范大学这样的二本还低一级,我们老师称之为草根院校。复试的同学里不止我一个普通二本院校出身的人。想告诉大家的就是,贸大是一所很公平的学校,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它就会为你敞开大门。我的一个好朋友,人家还是三本出身呢,但是她照样考取了湖南大学这样的名校。实力是最重要的。以上就称之为生活篇和心态篇。平常心去做好每件事情就可以。

正式进入备考篇。

首先:日语考两科。一科是翻译150分。这两年都是考的政治,经济,还有新闻。所以一定把握好复习大方向,方向错了,就会事倍功半。但是对一些生活类和文学类翻译,你完全忽视了,在这方面你的能力值太弱,那也很危险。要有一些基础在,不然突然出到生活类翻译的,不就傻眼了。先说我做了什么吧:

其一报考了14年秋天的日语中级口译,在网上买的教材,一共六本紧缺人才培养计划那套书。这套书,在新祥旭带我翻译的学长学姐也推荐了。备考期间,我只看了翻译和口译两本书,它的好处之一就在于详细总结归类,分成若干部分,有成语的翻译,国家的翻译,人名的翻译,还有一些惯用语的翻译,总结的很多,比自己在哪儿瞎找强很多。而且门类齐全,政治经济贸易,文学生活,这些门类都有涉及到,所以不会让你跑偏。拿来打基础很好,能迅速扩大你的词汇量。有兴趣的话,可以顺带考下9月份那个笔试,我考过后的唯一一个收获就是,翻译时间好紧,所以考研必须快翻,根本没时间推敲。

其二,我把学长推荐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一点点的全看了,也翻译了。我同学对我说过,其实翻译很简单,会的就翻,不会的就标出来,然后多看看,把不会的记住就行了。翻译中出现的你不会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部分。你会的,你都会了,看十遍八遍也没意思,你本身都会。但是你不会的,只有三五遍,甚至六七遍的看,读,记,才会变成你会的部分。当时有朋友说自己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天翻译了多少时,我也曾经不淡定过。我觉得自己拿着政府工作报告就跟看天书似的,我看着日文版都觉得不好懂,更别说让我自己对着中文版去翻译成日语了,那和我的实际能力相差太远了,我不会翻,做不到。翻出来的东西很烂,根本下不去手,进行不下去。所以索性我就不翻了,每天早上或者晚上有空的时候拿着日文版对着中文的去读,去看,读顺,看懂。看个一页半张了,就自己试着凭记忆去翻,然后再看自己哪里还是没记住。一年的政府报告挺多的,日文版的打印出来有十多张,我从九月份就在看工作报告,到了11月份还是在看,因为那里面有价值的词汇翻译很多,真正掌握了,再做政治经济类翻译时就会轻松很多。直到考试前,还在复习里面的一些词汇。看了两份工作报告,还有一个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日文版的。所以找一些有价值的资料,然后花时间去真正掌握里面的一些词汇翻译以及句法翻译现在看来是完全有必要的。

其三,有手机的同学可以在手机上装个人民网日语版,新华网日语版的书签,每天都看看,里面有些热点的政治经济类新闻还要抄到本子上,读一读,因为那些东西非常新鲜,看起来也会觉得很有意思。同时借助这个也能积累一些词汇。多看,阅读量大了,翻译起来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其四,我还买了一本日语同传的书,把那本书里政治经济教育旅游那部分给看了,其他部分比如艺术什么的就没看,因为感觉和考试关系不是密切。那上面的文章也是,容易的就自己翻译了,下不去手的,就去读去看,反复两三遍的去翻译,去对照,努力掌握。

其五,因为日语专硕是没有参考书的,所以这些年学硕的真题很重要,还有近两年的专硕真题。把那些真题都做一遍,保证自己再遇到不会做错,因为贸大每年都会重复的出一些往年考过的试题。所以这方面就不多说了。专业日语那个卷纸里有很多主观题,自己想办法,把答案确定出来。我会告诉你15年的翻译基础考试,出了两篇原来考过的阅读题吗?分值还不少,题目一下没变,但是如果之前自己没准备到的话,该不会还是不会。我会告诉你我复试时,老师让我读的文章就是前年的一篇考题吗?<サワン>这篇阅读原模原样的就是我的复试考题。可是由于我自己主观上不喜欢看日本文学作品,也没怎么准备那方面所以复试表现吃了大亏。说了初试说了复试,就是想告诉大家,认真对待真题。

其六,除了以上提到的,大家也可以多找一些领导人发言的日文版看看,自己翻译翻译。翻译主要靠积累两个点,一个找对方向别跑偏;;另一个是重视每一天的积累,把该掌握的都落到实处。

篇7: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

北京大学一直是广大考研学生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对于想考翻译硕士的考生来说也不例外。那么北京大学翻译硕士难考吗?该怎么备考?一起来听听一位成功考上北京大学翻译硕士的网友是怎么说的吧。

►选择北大

选择考研并不是我的初衷。选择北大也不是我的初衷。最初,我觉得大家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大学生活无非是由那些已经形成套路的部分组成的,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

直到我瞥见了新的世界,遇见了新的人。我逐渐发现了差距,这种差距就像一条缝隙,慢慢地,不知什么时候,细小的缝隙变成了一个漏洞。当然,在那些优秀的人身上也存在很多所谓人性的弱点,但是想遇见更好的自己,就一定要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我决心改变些什么,我不想忙忙碌碌,碌碌无为。我想亲自踏入那个所谓优秀的世界,亲眼看一看那里的风景。

妹妹问我:姐,你为什么要考北大,是因为你喜欢的李健曾经在清华吗?如果非得找一个浪漫的理由,我想说,是的,我想遇见自己憧憬的“李健”。

我的一些显著的变化是发生在大三下学期。那时候为了准备考试,每天过着早六晚九的生活。一个不爱学习的人突然规规矩矩地在自习室学习,这是连我自己也感到惊讶的。每周五我会休息一天,其他时间都按照正常的作息进行,风雨不误。有时也会觉得自己辛苦,会可怜自己,会抱怨。但是我想说,你想得到就必须付出。我们只需要踏踏实实地认真执着,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会遇见质疑,会遇见诱惑,但我觉得人还是应该坚守些什么,尤其是年轻的我们。那是需要你拼尽力气去保护的,那是即便所有人都否定而你自己依旧坚定的信念。或许你会为此头破血流,你会失败,但是,至少,你不会有遗憾。很久以后,记忆里的那段时光会变得模糊,似乎那是很遥远的事情,遥远得很不真实,但是,当时艰辛的努力已经坚实地铺垫在你的脚下。

我也没有相信过自己一定能考上,但是,既然已经决定,试试又如何。就当我是仗着自己年轻好了。人有的时候就是需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如果说准备考研是在谈一场恋爱长跑的话,那么被录取就像领证结婚了一样,有一些释怀,也有一些新的顾虑产生。

以上就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的心路历程。

下面就简单说说专业的选择。其实,在选择学校和专业这件事情上我犹豫了很久。我的本科是日语翻译专业,最开始我是不想再继续学日语了,有跨考的打算。当时定下来的专业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专业定下来了,但是在择校上依旧犹豫。一直到大三,上翻译课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有些喜欢翻译。确切地说,我能在翻译课上寻到一点点自信,虽然我在班级的存在感几乎没有,但是在我的心里还是有欢喜的。应该是从这个时候,我确定了自己的方向。我要考日语的MTI,我要考北大。最开始我很开心,我觉得,拥有这样一个梦想是很奢侈的。但是复习一段时间之后,压力无形地增加。我不断地给自己催眠,只要坚持复习就好,别想太多。磕磕绊绊,也算走了过来。

►初试

日语MTI考试科目有四科,政治、日语基础、翻译基础和百科知识。

政治:

我当时报了一个政治辅导班,老师非常良心,押题方向十分准确,但是最后我只得了65分,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出彩的学习方式。我觉得坚持每天都学政治,寻找适合自己的套路就好。政治的选择题有的时候真的不能想太多,有些题需要基于一种常识,而不是知识点。

百科:

百科知识的复习就比较广泛,这一科就是在考积累。北大的百科知识基本偏重中国的历史文学地理,日本的也会有所涉猎,但比重不大。考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需要多多翻看自己整理的词汇,寻找一些通用的语言,这样,即便不熟悉这个词,也有话可说。应用文写作这一部分不需要准备太早,要以实用性较强的文体作为复习重点,北大的考题基本是我们想不到的,不用押题,只要看到题目时能判断出属于什么类的文章,能够正确地写出该类文章的格式,需要表达的基本内容,条理清晰,基本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第二个大作文没有什么复习方法,全靠平时积累,而且北大这一道题的出题方向是非常不明确的,没有限定在某一方面,题目非常广泛,角度也有很多。日语基础:

专业课的复习,没有标准真题,所以就报了一个辅导班,感觉还不错。日语基础部分题目比较基础,知识点考的十分仔细,细致到一个接续词、拟声拟态词的用法,所以,平时一定要认真细心。我把从1990年的一级真题到2015年的大致做了一遍,考题里会有原题出现,所以一定要重视。此外,惯用语要注意每天都积累,并且时常复习。

翻译基础:

翻译基础部分的题量很大,今年的日汉互译词汇难度较大,很多都没有见过,所以平时要注意积累新词,尤其汉语中出现的一些网络用语、日语中的外来语和汉字词汇,出考题的概率很大。日译汉部分是一个领导人发言和一篇小说翻译,难度不大,但是涵盖的词汇很多。建议多看NHK和クローズアップ現代,尤其是热点新闻。想把小说翻译好很不容易,所以,在做到没有明显错误的基础上尽量让自己的语言简洁明了,如果能翻得出彩当然更好。但是,在考试的时候,很难兼顾这么多。汉译日有三篇文章,一篇是中日经济发展,一篇是讲儿童文学出版的相关文章,剩下一篇记不太清楚了。我对翻译这部分最深刻的感受是,文章不难,但是出题很狡猾,想得高分不简单。

►总结一句话

北大日语MTI主要考积累,考素养,任何投机取巧都会死得很惨。最后感谢那些远远比我优秀的选手,他们可能已经被推免,可能选择留学。谢谢他们给我让路,让我少了很多阻碍。

篇8: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

我是4月21号中午知道自己被拟录取了。说实话,并没有太激动的感觉。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心理素质不行,属于焦虑性人格障碍。从初试成绩出来,到国家线出来,再到川外出复试名单,再到出录取名单。我是一路焦虑过来的。然后过了几天,我就想着在论坛上写点东西,写给自己,也算写给以后考MTI的年轻人。但是那几天一直在武汉,酒店里只有网线没电脑。51假期回家,发现家里宽带欠费停机。又安装了联通的宽带才回归网络世界。于是就拖到了现在。

我是湖北一所二类院校的冷门专业(非英语)的。所以,如果有因为自己学校或者专业不好而犹豫要不要报考MTI的就坚定信心努力复习就行了。有人说复试会歧视非英语专业或者非名校的。但是我觉得,只要你的表现足够好,这些都是浮云。我在复试的时候就主动说我不是英专的学生。老师就问我什么专业。我就抓住机会还给他们科普了一下我的“牛逼”专业。所以,信心很重要。我复试的时候也遇到一个山东的同学,他说自己是三本的。所以说,只要你想考,努力了,成绩之外的因素都是浮云。

为什么要报考MTI笔译呢。第一我对自己的专业毫无兴趣。大学四年几乎什么也没学到。第二我觉得自己还算比较喜欢英语。第三不考研我就只有找专业方面的工作而我很讨厌。第四我抗压性不行,没准备好进入社会。第五笔译应该比口译竞争小一点。第五翻译硕士不考数学和二外。最开始我之所以报川外只是因为我想去重庆。我老家和重庆接壤。方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都和重庆一样。在重庆读书,离家也近。回家或者照顾父母也方便。后来买了很多学校的真题做,发现川外的题目最简单。尤其是汉语百科,几乎是高中的文学历史地理就可以搞定。不像其他很多学校还有翻译术语的名词解释之类的。另外我觉得,MTI考川外比考重庆大学或者其他非名校的一类院校要更有优势。毕竟川外是专门的外语类院校,全国就那么几个。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好好读出来,在西南地区混应该还是可以的。废话就说这么多,我来说说我是怎么复习的。

如果我说我其实不算太认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说我装。但事实是,我确实不能算太认真的那类人。在学校,我经常能看到很多同学提着一个考研班发的袋子,装着很多书,拿着一个大水杯。风尘仆仆,满面愁容在图书馆和食堂穿梭。我知道我不是这些同学的对手。因为我无法做到像他们一样。我把自己定义为效率型选手。每天规定多少任务,完成了我就玩。绝对不会多花一分钟看书。我具体说说我自己的各科复习情况。

一、政治。由于高中学的文科,感觉政治编点口水话的功夫还是没有丢的。我大概11月开始看政治。就是买的.任汝芬序列一和序列二。每天看一点,做一点。看完对一下答案就行了。然后就是最后个把月,我报了一个冲刺班。我感觉作用还是有的,常红利老师讲课确实不错,也挺幽默。后来我还在新浪关注了他的微博,发现他确实是个负责的老师,不是单纯的生意人。冲刺班发了很多资料,常红利老师都会讲解。然后我就背答案和那些套话。所以复习效率不错,但是我认真程度不行。最后也才考60几分。不过川外只要总分上国家线之后政治分数就没用了。全看其他三门课的成绩。所以这样说来,考川外的话,专业课比政治重要多了。

二、英语。川外的题目简单是相对的。比如基础英语就比较难。基础英语我的复习就是做专八资料。每天做一套专八就差不多了。我还买了一个留学词汇书。每天背25个单词。虽然到现在基本上全忘记了但是感觉考试的时候还是起到不少作用的。单词始终是第一位的。记不得单词怎么翻译。然后最后一个月买了一本雅思的写作书,背了一点范文和模版。最后我基础英语68分。我感觉川外的题目你做专八的题目就绰绰有余了。至少难度上绝对够了。

三、百科。川外的百科题目真的很简单。高中如果选的文科的话就更简单了。最后两篇文章难度也不大。所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复习。因为百科确实没复习。不过考其他学校的同学估计就得下点功夫了。

四、翻译。整体感觉难度也不大。虽然我分数很低。词组翻译基本上都是比较常见的。还有当时很火的“叙利亚危机”这个词的翻译。所以,看新闻关注热点很重要。在我平常的复习中我订得有中国日报,上面有很多比较热的词组自己要多留心。但是除开一些中国特色的词组翻译之外,中国日报的利用价值不大。文章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写的,完全是中文写作习惯。看点什么经济学人和新闻周刊就很好。虽然我看不懂,但是看的时候查单词也是复习啊。然后每天一篇中译英,一篇英译中就行了。无聊的时候看看小说,或者看张培基老先生翻译的经典文章。比如有天我就看张培基先生翻译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当时在图书馆,立马就眼眶湿润了。想着,可要考上研究生让家里的老父亲开心一下。动力又来了。

我的初试复习就是这样。绝对不是最用功的人。能考上估计也有一丝幸运的成分吧。

最后说说复试。上午笔试下午面试。有些是第二天面试。笔试就是英译中,中译英各一篇。难度不大。但是也不简单。进复试之后还是要继续复习,我是因为焦虑,学不进去没办法。下午面试就是先抽签。三个教室。一个教室一个老师。依次走一圈就行了。老师的问题都不一样。比如问对你抽到的签号有什么想法没。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翻译。你为什么要报川外的MTI。“走进川外走向世界”怎么翻译。你读过什么外国文学作品吗。你对重庆和川外的印象啊。各种各样。基本上没有特别专业的问题。刚好是我喜欢的。刚开始还担心老师会问翻译理论,我完全不知道任何理论。所以,我觉得,进复试之后老师看的都是你的表达能力,口语听力这些。理论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后来学的。但是读到大学毕业如果英语发音或者听力有问题,就不大好改了吧。这次笔译进面试有100多,但是后来除开推免只录了60几个。淘汰率还是很吓人的。

希望明年考试的同学都能考上!

篇9: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

一开始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是选得广外的MTI商务翻译,参考书也买了,学长的笔记也买了,一直在复习。可是突然到了十月份中旬,学费涨了,有点贵,还有感觉自己能力也不行,至不想再给家人太大的负担,于是找了参考书目还是比较少的上海海事大学的MTI,复习着,觉得海事还是不错的学校,真希望自己的.初试可以过,加油吧。

从开始备考以来,一直四处收集有关于MTI考研的经验和历程,但是MTI考研和其他专业考研真的有差别。

先说一下,我觉得政治,其实谁的押题都不怎么样,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差不多,其实肖4和任4差不多,本人觉得。政治就看了序列一和风中劲草,和做了序列二,还有肖4和任四,当然我还是报了辅导班的,要不然对我这理科生来说,政治真心难呀,好抽象。今年的政治单选还比较简单,就是多选不好做,大题的哲学部分有点难,其他可以自圆其说(再加上肖4和任四的东西)。要是我的政治考的好的话,我再分享政治复习经验。

接下来是翻译硕士英语,今年题量减少了,但是难度增加了,难度近乎专八吧,单选变成了30道,几乎都是词汇题,比较难的词汇,没有什么语法题目了。阅读是5篇,每篇4个问题,答案是那么的模棱两科。今年的作文还真是被我说中(不过是在考前在说政治一定会考就业吧),结果作文是job problem foruniversity graduate,字数要求是600字。然后是翻译基础,今年好多都是汉译英词组都是政治类的,下面是我的回忆版。

词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MVP最有价值球员,CBD中心业务区,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realestatebubble房地产泡沫,thelawsofconservationenergy能量守恒定律,实事求是,住房拆迁,对产能过剩产业重组,养老保险,天人合一,问责制,科技成果产业化。

篇章翻译英译中:1.关于熊猫的; 2.Europeande clarea warforMUV

中译英:1.旅游(三笔上有的); 2.上海对于商品减量包装的规定(类似规定类文书翻译,比较少见)

百科:

中文:中国(上海)试验自由贸易区,日全食,戊戌变法,好望角,高大上(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在考场居然没有想到),商标,钢琴三重奏(太夸张了,我就自己随便编了)

英文:ChineseDream,culturalconflict,folkmusic,grammarschool,JaneAusten,theMayFlowerShip,theexchangerate,

应用文是请示,作文真心伤我了,以往不都是白话文,这次来了个文言文,然后自拟题目800-1000字的作文(超担心自己会离题,望老师手下留情)

篇10: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

首先一定要搞清楚所报院校的题型

如果没确定要报哪个学校,就从网上下载各校真题通做一遍,看哪所学校的试题比较适合自己。千万搞清楚题型,不要像我一样啊,整个暑假主要都在复习百科,积累名词解释,到十一的时候才知道北二外百科考的是选择啊!比名词解释简单好多啊!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暑假的时间最为宝贵,真不该去死看什么百科。暑假还是应该把基础打牢固,这样一来后面省出好多时间。我就是没有计划好,9月开学后巩固基础占用了好多时间,导致翻译练习减少。其实翻译没有什么诀窍,尤其是本科刚接触翻译,多练习才是王道。基础的巩固要特别注意单词,北二外这次基础日语考的单词和语法都不难也不偏,基本过了一级就没问题,另外还有惯用语的复习,可以参考专八的惯用语考查。学硕考试会有词汇辨析,专硕没有,大家可以不用在这方面多费时间。(当然有时间多看看也是好的,对于自己写作时的选词会有帮助。这方面可以参考目黑真实的《日语接续词副词辞典》和《日语近义表达方式解析辞典(句型、语法篇)》用过这两本书感觉不错)阅读出题思路和一级相似但是比一级考查的更细致,有点像专四的感觉,有难度。作文我没有练笔,准备专八的时候搜集了些范文,大概看了看。今年北二外的日语作文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翻译日语的准备

我在大三五月份的时候参加了人事部主办的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过了三级笔译。感觉二外出题难度和三级笔译差不多,汉译日稍高一点,大家可以参考三笔和二笔的用书,主要是政治类的,散文诗歌商务信函之类的不用看,三笔和考研都不考。另外塚本庆一的《实用日语同声传译教程》和宋协毅的《新编日汉汉日同声传译》这两本书也很好,就是宋老师的书难度更大,篇幅更长,我现在还没看完。翻译日语中考到的单词很新,有好多都没见过,字典里也查不到,自己答得很惨……还是平时积累的少,建议大家多看日本的报纸和《人民中国》,另外一些口译的书里也会整理一些单词,大家可以去图书馆或是网上下载一些。另外国际机构的缩写也会考到,这个平时多记些就好,资料也不难找。我不知道翻译有什么好的练习方法,以前自己都是翻译一段然后对比译文,看自己哪里翻译的不到位。我看论坛上也有不少人是这样做的,但我自己做完一段时间后还是找不到感觉。后来辅导班的老师指导说要首抓框架结构,知道上下文是如何连接的,搞明白后再去想句型和单词,特别注意接续词的使用。自己觉得这个方法很好,思路清晰,不纠结于个别词汇的选择,毕竟考试的时候是踩点给分,看的是句型和整体是否连贯,大家可以试一试。

很多人对百科复习没有思路,觉得要看的书太多,根本顾不过来。一开始我也这么想,但是北二外考的是选择,这就降低了难度,加上分析它近三年的题型后发现考哲学和中国古代史方面的很多,今年百科的前4、5个选择题吧,都是关于哲学的,复习了政治的都会。这个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学习累了,晚上睡前都可以看一看,每天半个小时足够。应用文写作也不难,信函什么的近三年没考过,我觉得北二外出题怕麻烦,要是考工作报告或是回复信函之类的还要给你材料,所以一般都是求职信啊,演讲稿之类的,让你有的可写。大作文就看平时功底了,有人说参考高三作文,我觉得不妥。大家都是从高三过来的,那时候写作文多注重形式和辞藻,为了保险,自己的思想很少写。但是现在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个人觉得应该表达自己的看法。平时关心一下热点问题,多思考,写写日记练练笔,即使没有时间动笔也可以和同学讨论一下,让自己动脑子,这样考场上才有的写,不过高三作文里的材料倒是可以多记些。

篇11: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

2016年天津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真题

真题是考研复习中含金量最高的辅导材料,真题的利用对于提高复习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时间和精力有限,建议考生重点做近十年的真题。凯程整理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希望能帮大家更好的复习!

2016年天津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真题

翻译硕士英语:

一、单项选择(1分×30=30分)

前20个是词义辨析,单词不难,就是长得相似的让你选。后10个是改错,只是选出来,不用改正。

二、阅读理解(2分×20=40分)

一共四篇阅读,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once were to drive a thousand English mills so happily now bustle over the Channel in vain.附上译文,大家看着方便

译文: 转动着的风车不仅看起来美丽,而且非常浪漫:一个受制于自然的魔力但情愿为人类服务的温顺家伙,一个飞舞旋转的怪物或者往往是一个使人惧怕的东西。如果谁在风力正强的时候靠近一座风车轰鸣的翅膀,心里都会骤然紧张起来 ——那感觉就像人们在暴风雨中望见水浪冲击堤岸的情景一样。而此时待在风车里边的话,就能对声音的来历有些体会,因为这里就是声音的洞穴。当然有些孔洞中所发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具有很大的威力,但风车的声音则大体来说是比较自然的,它们是木头与西南风搏斗时产生的,它充盈于人耳而不会震耳欲聋。而且这种效果并不因为没有风或者磨坊主人及其佣人的淡漠而有所减弱,这些人即使是在震耳欲聋的喧闹之下,也总是一副文静态度,如同教堂管事人一般有条不紊地办事。

当然,我进入的磨坊并没有如此喧闹,我只是偶尔听到那些冷落的车翼上的横木几声摆动罢了,一切都是如此寂静。更使人惆怅的是,一切又仿佛已完全就绪,就等着当天开工了。这个风车以前——大约几十年前——也曾是生气勃勃的,但是从那以后,它就永归沉寂,毫无生气,就像一条溪流在夜里突然遭遇封冻,或者像丁尼逊《睡美人》诗中的宫殿那样寂寞。这风车并没损坏——它只是失去了魂魄。风车上几个苹果木的榫子已从轮机上脱落了,地板上的木条也有几根烂掉了,但也仅是如此而已。只要一周的时间,就足以把这一切都修好。但永远没有这种可能了。因此,以前曾经使千千万万个英国风车一起欢舞的阵阵好风,而今也只能在英吉利海峡之上徒劳吹过。

英译汉„„个人认为超级难,300多字,一共一页纸,个人表示根本没看懂。

汉译英(60分)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14、马头琴值得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15、长江三峡不包括哪个?

16、《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朝代?

17、道教首创之地是哪个山?

篇12:考研复习经验 人民大学金融硕士

今年报考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北京),由于总分估计属于擦线党,相比起390多,400多的大牛就不好意思说了,希望上天让我进复试啊,算了,听天由命吧,不管怎样,自己半年来得了不少东西,也该给大家些汇报了。我主要是说说396经济学联考这门课的情况,其他几门就留给其他大神写吧,一方面是因为396刚刚兴起,报考的孩子比较陌生,没有头绪,论坛上这方面的东西貌似较少;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的情况挺典型的,有学习的地方。

声明下自己的情况,396联考得了128分,总的复试时间大概1个半月,你肯定觉得这么低的分数不值得说,但是接下来你就知道了。

首先我介绍下396联考的内容,共分为三大块(按试卷顺序排列):逻辑(20分)、数学(70分)、作文(两篇各40分),接下来按照轻重次序,我一个一个给大家讲。

一、数学方面。

这个绝对是大头,因为数学的分数占总分的70分,将近一半的分数,重要性你懂得。自己在准备的时候,主要的参考书就是大纲(的就行),网上搜一下就有,打印2毛钱,这个很重要,因为里面都说了要考什么,自己有个底,然后就是课本了,大学里面的经济类课本就行,淘个二手货,几筷子钱,如果还是没有头绪,就去书店把那些参考书看看,鸡公班,额,各种班,里面讲的比较详细,但是我觉得没必要买,只看看就行,等把书上的`题目做完以后,就可以买参考书了,60天攻克几百题。(额,忘了是几百题了)

个人觉得,相当不错,你做了就知道了,后期提高很有用,但要注意总结。其他出版社出的书,什么精典,非典的,分册的,我觉得太厚了,自己有时间就去卖书的地方,把这些书看一个小时,看不懂的题我就用手机拍下来,回去看,就是不买,嘿嘿,贵啊!潘恳幻丁U獯慰际宰约菏学一路做下来,没有一点难的感觉,完全比不上参考书上的题目,所以大家还是不要怕数学,人大很爱你们滴哦。

二、逻辑方面。

我觉得今年的逻辑题考的挺坑人的,有一个还是两个根本没答案,搞得巨纠结,也稍微耗了点时间,悲催,但是总体确实不难,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我觉得逻辑思维这个东西还是要培养,没事我就跟我一起备考的哥们争论,慢慢就知道怎么思考了,参考书有人推荐人大出的那本巨厚的书,我当时过去一看,一点信心没有,太厚了,我就在那挑了一本比较薄的,叫什么逻辑精典,挺不错,也不厚,哈哈,有点自信了,回去做了一套测试题,顿时衰败不堪,错了一堆,哎呀……还得从最基本的一页页做起,听人说里面有错的,我觉得错误肯定不会很多,最起码薄,呵呵,等把前面的基本知识做完以后,起码知道是这么回事,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大家看书的时候,一定要做笔记,而且多看,那些什么逻辑词,逻辑关系,一定要多看,偶尔自己也可以造一个句子考考自己的研友,大部分他们都会答错,哈哈,其乐无穷。

等你把逻辑精典看完以后,还有自己的错题看完以后,就会有一个大概的基础了,接下来,就可以做其他题了,保准20或者30个错5个以内,错的多的也不要灰心,要心想:现在不错,更待何时!到最后考上几乎就没什么错误了咯,还有大家推荐大家可以多看看公务员的逻辑考题,还有历年的MBA考题,自己编排以后,打印下来,几筷子钱,而且反过来还可以做抄稿纸,便宜……呵呵,做多了,你懂得。

三、作文方面。

我这次巨悲催,在南方考,那天下大雪,我竟然没有那暖手宝,一路呵着手下来,到最后一篇作文,还有30分钟,呆了,完全跟自己备考的不一样,人大真心坑爹,我还以为就是跟前两年一样的类型,今年突然冒出一个曾国藩“拙”,哎……立马有了同感,我“拙”啊,竟然在这么冷的天气木有拿暖手宝,写的时候手已经冻僵,完全写不快,还有构思,完全慌了,到最后只写了300字?还是不到,真心悲催,估计给7分已经很不错了,关键写的一点章法没有,亏我还是文科生,一边写一边恶心,痛苦啊,吐槽完毕,进入正题。

作文一共两篇,第一篇论证有效性分析,600字,说白了,就是给你一篇文章,找里面的逻辑错误,考过GMAT的童鞋应该清楚;第二篇论说文,貌似跟议论文差不多,尤其是今年,但是前两年的题目我觉得就不能按议论文来写,而是得根据材料才找办法,自圆其说。总之,作文还是要多练,要形成自己的模板,尤其论证有效性分析,各种开头,中间,结尾,自己一定要总结,至少10个吧,还有论说文,各种主题都要准备,以防不测,前车之鉴啊。

写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自己128分的成绩还拿出来说吧。个人估计逻辑错一个?数学扣2分?作文扣18分?小弟可是文科人啊,哎,大家一定要记住教训啊!

对了,还有最后的套题忘了说了,自己一定注意卡时间,作文一定要写!数学到最后不写看看也行,我就是这样,到最后看时间不够了,就开始看题了,不做或者少做,节约时间看政治。

最后,大家在报考考点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也是自己今年最悲催的:一定要报到一个有暖气的地方!暖气的地方!气的地方!的地方!地方!方!严重影响发挥啊,不过这个也因人而异啦,如果你是中国因纽特,好吧,恭喜你,升级了,全国通吃!

上一篇:在职证明模板英文版下一篇:餐饮店成本控制六大方法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