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师德修养

2024-04-25

幼儿园教师师德修养(精选9篇)

篇1:幼儿园教师师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时期,公众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而学生们对自己的老师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的关系还可以,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己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师爱最为公众期待,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据有关调查表明,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31%;而喜欢具有师爱型的学生达到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

篇2:幼儿园教师师德修养

老师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说到热爱学生,我们哪个老师不想让每个孩子好起来,我们教师辛勤劳动,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所知所解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哺育下一代,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并不企求给自己个人带来什么好处,这种爱难道不是一种无私的爱吗?可遗憾的是,在原来学校一次年级组的书面调查时,我们测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老师最喜欢班中哪个小朋友,请把他的名字写在纸上,结果有好几个班级都不约而同地写了班中成绩最好的小朋友的名字,我们班还算可以,有10来个小朋友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或写上了一个我字。面对这样一种调查结果,我们教师都不禁愕然,我们明明对孩子们是一视同仁,可大部分的孩子为什么却没有感受到我们的这种爱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对这些孩子平时赞赏不够多,也可能当这些孩子犯错时,我们教师总是以发泄心中的愤慨为目的,缺乏与孩子交流、沟通的诚意,无意中已伤了孩子的自尊。

我们班的路路可是问题小生,每次他不愿这样不愿那样的时候我总是鼓励她,并且和他交换条件,让他把自己的事做好,有一次路路身体不舒服,路路不愿吃饭,我鼓励他说等宝宝吃完饭,我一定叫保健医生来看看好吗?他答应了,可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忘记叫保健医生了,我的一意孤行,让路路一个中午都没睡觉,而且嘴里还念着:“何老师骗人。”后来赵老师告诉我时,我脸顿时红了,我立马向路路赔礼道歉,但孩子的这句话始终像烙印一样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每次看见孩子们,我都会想起这件事,它时时鞭策着我,热爱学生就意味着尊重学生,要认真考虑自己对孩子的每一意见,每一做法,无论如何都不能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小小的自尊心。

篇3: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教学秩序

卓有成效的教师大都喜欢与学生交往。教师如果与学生之间关系不融洽, 就难以处理日常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尽管你动作技术非常好, 知识非常渊博, 也难以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多接触学生, 以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们, 把他们当成朋友。因此, 要求教师在运动场上, 面对每一名学生, 态度都要和蔼可亲, 多关心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精神饱满, 无限热情, 既严格要求学生, 又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也必须做到, 言而有信。

另外, 对学生严格, 教师要掌握好一个“度”, 要严而有格, 严而有度, 严而有序, 严而有信, 最终让学生体会到“爱”。

在教学中, 对于一些细节问题, 如果教师熟视无睹, 学生是不欢迎的, 课堂教学组织不好, 课就上不好, 学生的兴趣就要发生转移, 影响正常的教学。因此,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去感染学生, 创造活跃轻松的教学气氛。这样, 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钻研业务, 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所需要的各项动作技术、技能、技巧。一般学生都渴望在体育课中学会正确的动作技术。如果教师连这些最基本的都不能满足学生, 就无法赢得学生的充分尊敬。教师不是所有动作都要示范, 要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 选择性的示范。有正确、优美的示范, 直观、形象的动作展示。如跳短绳, 老师先徒手示范, 单双脚跳短绳, 然后手持跳绳, 再示范单双脚跳短绳的练习。先让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进行练习, 然后, 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及熟练程度进行分组, 各组可以在练习的基础上, 创编新的动作。既要跳的次数多, 又要跳得轻松。最后, 学生集中观看部分学生的表演, 各组选派一名同学展示动作, 展示完后, 先学生对展示动作进行评价, 然后教师做总结性评价。这样,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虽然在这一系列活动中, 教师没有过多的示范参与, 但在与学生共同的练习中, 展示了自己的业务能力, 也让学生获得了技能的提高, 从而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仰慕。

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接受动作快慢不一致。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个体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充分体现因材施教。

三、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语言应准确、流畅、通俗易懂并富于情感和表现力。在教学中多采用鼓励启发性语言, 用词恰当, 讲述精炼、生动、形象, 以引起学生思考和回忆, 并激发学生情绪, 鼓舞士气;不能用粗俗和不健康的语气对待学生, 相信每位学生都愿意与语言丰富的教师交流,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讲话的声音非常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善于以正常、恰到好处的声调面对学生讲话。如果教师想提高声调去压过学生的吵闹, 这是行不通的。要尽量用语言与学生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课堂教学活而不乱, 促使学生专心听讲。

四、掌握行之有效的指挥艺术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 学生除了听觉和视觉参加活动外, 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课堂教学。为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还要依靠口令和手势来调动队伍, 组织学生练习。在体育教学中, 口令和手势是教师指挥学生活动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善于准确地运用口令和手势来调动组织学生练习。教师运用口令或手势时, 要让学生都能听清和看懂, 因为它是代表教师的命令或威信, 要使学生做到令行禁止。手势要正确规范, 口令要清晰、果断、宏亮。在一定程度上口令与手势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精神面貌。

五、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的工作风

体育教师不仅要注意上课的外表、服装、语言和行为举止, 更要注重自己的政治修养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1. 态度端正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要性, 要有奉献精神。没有奉献精神的教师, 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态度。

2. 行为举止要大方、得体, 恰如其分, 不能随心所欲。

3. 教师这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着装, 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不能穿戴奇装异服上课。

这样, 才能显示一个体育教师的仪表和威信。

篇4:师德修养与教师形象

一、拒绝吃喝及礼品,主动维护教师形象

有人可能会说,家长请老师吃饭、送点礼品,是尊师重教的体现,有什么不好呢?我认为,家长请老师吃饭学生是知情的,并且多数学生之间包括家长之间是互相通气的,一旦你答应了一个家长的请客,就会有更多的家长要求请客且难以谢绝,因为其他家长会担心自己不请客孩子会不被重视或受委屈。家长请客,与其说是尊重老师,不如说是家长不放心老师;更有甚者是想通过吃饭、送礼,拉近与老师的关系,从而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关注一些。谢绝家长请客、送礼,是对我们自身形象的一种主动维护,它既能有效避免老师受家长摆布、维护我们老师做人的尊严,又能树立老师在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二、关爱全体学生,营造令人鼓舞的、温暖的学习环境

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令人鼓舞的、充满温暖的学习环境呢?我认为作为教育者的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关爱。班上有的学生,成绩差,习惯差,虽然努力学习了,也学得相当吃力和苦闷,再怎么帮助他们,他们的成绩也提高甚微,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并不能因为他们的成绩难以提高就放弃他们,我们应经常与他们个别交流,鼓励他们;如果我们冷落甚至歧视了他们,他们极有可能破罐破摔,继续捣乱甚至走向社会的对立面。关爱能温暖他们,能使得他们自信地、开朗地生活。老师只有给学生营造了这样一种充满希望的、温暖的环境,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能够给学生营造这样环境的老师,才真正称得上“良师”。

三、尊重学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

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很关心也很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师德是否合格的体现。老师不得法的严格教育会激化师生矛盾,严重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极大地损坏教师的形象。老师必须学会尊重和爱护学生,因为我们教给他们什么,他们就会回报社会什么,我们尊重爱护了他们,他们才会自重及爱人,才会成为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次,罚站也是不尊重学生的教育方式之一。罚站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不管犯了什么错误,我们老师都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而要讲究教育方法。就如迟到,也有无数种原因,只有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和学生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做,老师才能称得上是具有良好师德的合格老师。一味地罚站,罚来罚去,学生的问题依然是问题,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却会大打折扣。

再次,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对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老师尤其要注意平等地对待他们,甚至必须多给他们一些关注和爱护。由于学习能力差,他们学习起来困难更多,心里的痛苦更多,受的打击也更多,所以失落感更强、更自卑,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温暖的话语。如果说我在教育过程中还不够平等、有所偏爱的话,那就是我对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差的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我总是细心地观察,尽力地去发掘他们的长处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予以表扬,尽量帮他们找回在学习上得不到的尊严和自信。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是培养那些学习能力强的人,我们更应该让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人因为有老师的关爱而成为具有永不言败、开朗、进取的健康心态的人。他们即使暂时在学业不够成功,但有了这样一种心态,就为他们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将来的成功往往不是由在校时的成绩决定的,而是由做人的态度、精神决定的。所以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因为这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的保障。

综上所述,愿我们所有的教师都不仅在学识上充实自己,更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培养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下一代尽最大的努力。

篇5:教师师德修养

(二)全面准确地把握《规范》的精神实质;新《规范》基本内容有六条,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对;教师要注重师德修养;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也是社会文化、伦理道;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首要的是要有忠于教育事;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通过维护学生的尊;良好的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 教师师德修养

(二)全面准确地把握《规范》的精神实质

新《规范》基本内容有六条,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其中“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具体说,一是倡导“爱国守法”,就是要求教师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人民教师要牢记人民的嘱托,要遵循法律的规范,因而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二是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每一位教师都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这是对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三是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做到严慈相济,努力做学生良师益友,这是师德的灵魂。四是倡导“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始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教师的天职。五是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同时,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这是也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六是倡导“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做终身学习的表率。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学习和业务学习,潜心钻研知识,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教师要注重师德修养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也是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授者和示范者。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意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道德教育和传授知识的,从这可以说明,我们的传统教育历来也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要履行教书育人、培养理想远大、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一代新人的职责,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水准。所以,身为教师就应加强师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师德的人,在执教的工作岗位上为人师表,以优良的思想作风教育引导学生,以高尚的道德形象和人格影响和激励学生。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首要的是要有忠于教育事业和肯于奉献的精神,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师德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自己从事的执教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专心致志做好教学工作,并且在执教活动中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型综合人才。

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根据教书育人的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也是教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学生人生观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成固然需要教师的课堂教育,而教师的个人品格、行为习惯、言行举止以及处世方法,给学生们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比他教授的知识更能影响学生。由此看来,教师能给学生施以影响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时候是习惯,是心态,是做人的标准。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学生做出榜样。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义愤填膺地抨击各种丑恶现象,走出教室却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迎合或追逐,这种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身为教师应有一颗无私的爱心。我们的教育事业本身就是爱的事业,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师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也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作为一名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在学生受到挫折的时候去安慰他们,在学生受到烦忧的时候去开导他们,在学生迷茫的时候去帮助他们。教师对学生既要关爱,又要严格要求,做到严慈相济。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通过维护学生的尊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从而形成师生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良好的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每一位教师都应刻苦学习,严于律己,努力践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这对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会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活跃。因此,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人民教师,必须自重、自励、自爱,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意识和使命意识。唯有教师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高尚的师德水准,做到以德修己,以德育人,才能真正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在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和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所以,作为小学教师,作为把孩子领入知识殿堂大门的老师,更应该努力提升个人的师德修养。

那么,如何提升教师个人师德素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调整心态,增强职业认同感。

加入教师队伍的人,形形色色,有些是真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有些可能是形势使然,把教师职业只是看作一个饭碗。所以当遇到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仍然不是很如意,老师的工作不是社会全部人能理解时,这些人对教师这份职业更是没有认同感。这时,需要个人心态的调整,首先应该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学习古往今来的名师,领略他们高尚、伟大的人格,仰望他们在历史长河留下的烁烁光华,重新认识教师职业的崇高,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一份责任,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光荣。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劳动,是精神产品上的收获,是个可以长期看见效益的收获,看到自己培养的人才在各条战线上做出杰出的贡献时,教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自然油然而生。

二、自我缓解,化压力为动力。

教师的工作,特别是小学教师的工作是极其繁琐,细腻,甚至看去是极其微小的。低年级的孩子除了教学,在生活上不仅需要你人格力量的感染,还需要你事无巨细的关心,手把手的教导。从文明礼貌到交通安全,直到服装整洁都需要细致入微的指导。一个人长时间投入在这样琐碎、重复的工作中,意志会有所消磨,而学校里还有各种活动,公开课、评比、检查,教师必然感觉到压力重重,动辄则咎。如何缓解压力,首先,要意识到一定压力是有益处的。它能提供行为的动机。在各种公开课和评比中,你的教学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在每次的活动过后,不管是成功、失败,都不要太计较得失,肯定自身的每一次提高,多寻找心灵的满足感。在琐碎的工作中,多看到自己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多找找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那么,工作就不再是盲目,重复的,工作的意义和成就也会显现出来。

三、不断充实,厚积而薄发。

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丰富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本身就是一个高素质教师的专业要求,而也只有丰富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才能沉淀出高尚的人文素养。大师让我们高山仰止,不止是因为他们的博闻强记,学术成果,更是因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那是他们身上丰富的文化沉淀所展现出的魅力。薛瑞萍老师在《心平气和一年级》中说到:“小学教师是一份艰辛卑微的职业,要想从中获得充实宁静的感觉,必先拥有丰盈的教育智慧。”作为教师,应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多看书,多反思,多积累,教育的智慧,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四、关爱学生,从心出发。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爱,需要尽心,需要宽容,需要平等。桂贤娣老师说,要因生施爱。因生施爱,首先需要尽心,要了解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要。这听起来并不容易,但只要从心开始的关心,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和你亲近,了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犯错,是每个孩子都会做的事,正确地看待孩子犯的错误,有一颗宽容的心,多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理解他们,才能真正的宽容孩子。平等,则需要保持一颗童心,有一颗童心才能和孩子真正的沟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关爱学生,不是口头,也不只是事无巨细的教导,还应从心出发,用心贴着心,才能温暖。当你向孩子们交出你的心时,孩子肯定会回报给你更炙热、纯净的心。这时,教师职业特有的快乐,已不是能用言语来形容。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生活在一个充满物欲和复杂人际的红尘俗世里的教师,他的灵魂是不是天底下最健康的灵魂呢?教师也是凡人,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一个洁净的灵魂,需要自身通过不断的自省和学习。只有不断地完善、提高自我修养,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的领路人。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德立教“爱满天下”,是“万世师表”的楷模。他爱国、爱民、爱教育。由于有了这种深切的“爱”,才有了他那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着追求。他穷毕生的精力,投身于人民教育的各项革新运动,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在旧中国矗立起一座人民教育的丰碑,铸就了民心所向的一代师魂,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他的教育思想是超时代的,他的教育成就是卓越辉煌的,他的教育影响是跨国界的。因此,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或者是将来,他都是师之楷模,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典范。要弘扬陶行知思想,光大陶行知精神,首先,我们就要学习陶行知的崇高师德。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由此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就高于其它行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集团,它的道德水准高低将与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教师的社会劳动,没有教师道德的高素质,便没有新一代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锻造不朽师魂!

锻造师魂先立德,学陶师陶重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应是集公民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方面的优良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统一集中的具体表现。这种表现概括地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这种信念源自于对现代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上。“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确立。教师应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从一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

其二,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与情感,爱生才是实施教育的基本触发点和着力点。陶行知先生说:“待学生如亲子弟”。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此,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伍为基础。只有这样的爱,才是以德立教。只有以德立教的“爱”,才能爱出师生间的“师生谊”,爱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爱出“爱满天下”的陶氏风范。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爱生”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得到升华。爱的双向功能是现代教育中的媒介,润滑油和崔化剂,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学生决不会欢迎他。因此,“爱生”是现代教育衡量每一位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

其三,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因之必须有真才实学。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

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自律自爱,持之以恒,力学苦练,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要“为人师表”,恐非易事。故此,当代师德对教师的要求也包容了“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这一内容。

其四,教师要尊重科学,遵循规律,认真负责,勇于创新。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商品。商品生产出了次品可以弥补,学生教育出了问题,几乎无法补救。以众多优秀教师工作成功的表现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共同点之一,就是尊重教育科学,遵循教育规律办事。他们讲求教育艺术,坚持“文道统一”,他们不是照本宣科的“经师”,而是融科学、艺术、文化、道德于一身的教育精英。他们有科学的头脑,敏锐的触角,艺术的手段,善于从不同的科学领域撷取时代信息,提炼精髓,精心设计,合理运用乃至创造性地施为。他们无不时刻以自身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去催化新一代的科学潜能。因此,他们获得了创造性劳动的成功。由此看来,科学化教育才能对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负责,对教育的社会效益负责。讲究科学,无疑是现代师德所应涵盖的内容之一。

其五,教师还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为教育增添了活力――如竞争中涌现了大批专家型教师,大批星级教师;展现了大批教育教学成果,造就了大批新型的人才。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而是教师群体与家长,社会积极力量通力协作下的群体劳动成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从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

其六,教师还应有高尚的人格,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教师高尚的人格,大度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具有无穷的感召力,亲和力。教师高尚的人格来自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端庄优雅的仪表、风度、气质来自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只有以协调的人格美、仪表美、风度美,才能以德立教,以身示教,塑造出当代教师的美好形象,造就新一代的师魂。

篇6:加强教师师德修养

-------记向阳学校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侧记在当前全国教育系统纷纷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热潮中,向阳学校也紧跟学习的热潮和步伐,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学习。

8月24日,全体教师到校报到、集中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会由学校副校长李东主持。他在宣讲、学习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指出,全体教职员工要认真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应在充分明确义务教育理念和新课标的前提下,巩固义务教育和我们外来民工子弟教育的成果,努力提高我校教育质量,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认为和环境,以规范操作每一项教育细则来切实准确有力的推动《纲要》规划的实施。并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充分学习《纲要》中的精神,以实际行动为推动《纲要》的有效实施作出自己的贡献。

篇7:教师个人师德修养计划

新学期又开始了,学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学期个人师德修养计划如下:

一、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做为自己的教师工作宗旨,为学校着想,为学生着想,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不计个人得失,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工作中,我要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学校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在课外积极学习师德理论,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我还利用各种案例来警醒自己,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已,以身作责。

二、爱岗敬业,做合格教育者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在此过程中,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辩别善与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地积累阅历沧桑,才能真正锤炼师德。严格要求自己,热爱教师职业,在新课标下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我衷爱的事业中,力求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同时,我努力做到爱校如家,对学校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

三、关心学生,尊重家长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德化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教育学生,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用爱心去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在不断地创新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被更多的孩子所喜爱。关爱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对学困生更应该特别关心爱护,积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尊重家长,不居高临下谈话,做到和气、平等友善,形成和谐共进的教育网络,达到教育的目的。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深刻地了解自己,然后才能思考应该如何改进。在师德建设实践中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

四、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注意自己形象,做到树立形象,衣着、举止、行为都做到为人师表,与同事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德化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教育学生,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用爱心去实现学困生的教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寓教于乐,才能被更多的孩子所喜爱。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五、严于律己,依法执教。

篇8:教师应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关键词:教师,师德修养,观念,创新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说的就是老师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 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 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 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更是必要的。

一、加强自身学习

有计划地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全面理解《规范》的内容, 进一步认识到学习新《规范》重在实践, 重在自律, 重在行动, 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严于律己, 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 自觉履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把良好的师德风尚内化为自觉行为。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提高法律意识, 增强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教师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意识。创新学习载体。积极参加时事政策、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现代教育理论、教师心理健康、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培训。通过政治学习、校本培训、读书活动、外出学习培训、校际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 提高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与创新能力。强化终身学习意识, 在理论上和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学习教育理论, 掌握教育规律, 按教育规律办事, 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 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在学习培训教育过程中, 强化四个结合:一是把加强师德教育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结合起来, 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把加强师德教育与改进自身工作作风结合起来, 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三是把加强师德教育与规范自身办学行为结合起来, 构建和谐校园,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四是把加强师德教育与促进自身工作结合起来。

二、岗位实践磨练

岗位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 同时也是检验教师师德修养的唯一标准, 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以“五师”教育为重点, 不断丰富岗位实践活动内容, 开展大练教学基本功、赛课活动, 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 批改好每一次作业, 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故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等活动,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展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风采及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对事业的热爱、对孩子们的爱的高尚情怀。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 不断完善。

三、追寻典型足迹

不断要求自己“远学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近学身边师德典型”,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践行师德规范, 提升师德修养。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优秀教师的身上, 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 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 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 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 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 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四、不断反思自我

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具有深刻的认识和感情, 才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树立学习意识, 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勇于大胆创新。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更应该努力加强自我修养, 通过自我修养, 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 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 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 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要有继承, 有发展, 有创新。我们要虚心学习, 博采众长, 学习别人的经验, 借用别人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促进自己教学上的进步。但同时, 也不能安于现状, 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教学要求的提高, 学会发展和创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立足知识前沿的教师要有开放意识, 在博采众长的同时要有自我创新。在平时实实在在的提高自己,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 学习新教材、学习新课标、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培训和教研活动, 参加远程教育培训, 珍惜每一次培训机会, 在学习和培训中提高自己。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在自我反思中, 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况和感受, 及时总结经验, 解决问题, 如教学中的失误, 成功的教学经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教学中的突发灵感等, 通过反思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 更有利于备好每节课, 上好每节课, 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个过程中, 我也成长为一名县级小学骨干教师。

五、要有奉献精神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传承文明, 启迪未来, 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 是国家希望所在, 群众期望所系。身正为范, 德高为师。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这条路, 注定是一条清苦的路, 奉献的路, 寂寞的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 就要具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耐住寂寞的精神与意志。

教师的职业既是崇高的又是一份平静的职业, 教师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 心态决定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教师要以良好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主动去做, 这样不但会锻炼自己, 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奉献精神, 不去计较个人得失。只要不断学习, 去吸收时代的、别人的、科学的、优秀的东西。学会学习, 就会成功。

篇9: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研究

关键词:体育师德修改问题及原因策略

1.师德修养内涵及其必要性

1.1师德修养基本内涵

师德修养就是指教师为了提升自身修养,依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不断的进行一些提升自我、锻炼自我以及塑造自我的活动。它的涵盖面非常广泛,既包含了公正公平、以身作则、热爱学生、坚持真理、求真务实等教师自在品质修养,同时还包括了教师外部行为方面的涵养,例如,日常的着装打扮、待人处事的态度等。师德修养将教师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1.2加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为推进体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拥有一支综合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高水平的教学应用型高职院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良好的师德对于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促进教师形成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精神,甚至对于促进良好的学风和校风的形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要想不断提高高校教职工的整体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就必须加大力度在高校进行师德建设。

二是,师德修养建设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

体育教师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是促进高校素质教育全面展开的中坚力量。要想在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方面要不断促进教师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的吸收一些新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优良的校风和良好的师德是探究新型体育教学方法,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元素。另外,它对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师德修养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在于改变教师的陈旧观念。教师只有拥有了高尚的师德,才能满怀激情的进行学习,不断地吸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念,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究和学习,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健全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高尚的师德有助于教师充满激情的献身于教育事业,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实施,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反之,一个没有责任心、心态浮躁的教师就不可能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因此,进行高校教育创新最根本的就是要拥有一支具有良好师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

2.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教学理念落后

在很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年纪偏大的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体操、田径、三大球的混合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他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愿接受当今社会的一些新型教学方式。这类体育课堂教学中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2惰性太强没有创新精神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往往会承受来自精神和体力的双重压力,很容易造成其身心俱疲,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懒惰的习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从一无所知到熟练地掌握技能再到最后的参加比赛需要经历一个枯燥痛苦的过程,每掌握一种技能都需要千百次的重复训练,这个过程非常枯燥乏味,很容易使体育教师失去耐心,产生心理上的疲惫,体育教师们的激情和创新精神进而也会因此而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

2.3目的性太强重名利

同其他教师一样,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晋升职称、评选优秀也需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导学生参赛获得优秀成绩来实现,这导致很多教师由于过多的重视日常训练,忽视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由于受职业特点的影响,很多体育教师的性格大多都比较豪爽,做什么事都不拘小节。其中有一小部分教师尽管教学水平很高,却不遵守社会公德,行为放荡不羁,甚至赌博酗酒,对体育系的学生乃至整个学校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3.新形势下建设体育教师师德的策略研究

3.1加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建设宣传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重要在執行。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对教育事业的宣传,在校园中营造“讲师德、重学风”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学校尤其是体育部门的领导应该从自身做起,领导全体教师一起学师德、讲师德。领导学师德、讲师德的良好风气会对基层教师起到很好榜样作用,只有高校上层领导做好学师德、讲师德的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这项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展开。

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对部分优秀的师德标兵进行嘉奖和表彰,使其成为全校教师学习的榜样,在全校营造一种良好的师风师德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在高校建立系统合理的师德建设体系,制定一些科学合理、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条款,帮助教师们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更加公平的对其教学成果以及日常行为进行评价。

除此之外,运用舆论的导向作用,为大学校园的师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和表彰工作。学校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以及教师个人等都应该树立起服务师生的育人理念,真正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3.2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机制

第一,构建完善系统的师德建设激励机制。对于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一定程度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将此作为其评优评先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第二,建立健全师德建设考核机制。高校可以制定一些可操作性较强师德考核条款,建立教师自评、互评以及学生评价机制,把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奖罚、进修、评职称等重要的凭证。增加师德考核在教师业务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在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活动中采取师德不过关一票否决制。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奖励先进,督促落后,增强教师不断提高师德水平的自觉性。

第三,构建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高校可以通过校园网、意见箱等途径从多个方面听取师生对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体育教学管理实际上就是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规范。体育教学和教师师德的规范程度以及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程度与学校管理所取得的成效是成正比的。规范体育教学行为,共建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为体育教师参与评优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征宙,刘芝莲.内省与慎独是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1:60-62.

[2]饶细丽,林爱菊.论师德修养强化对教师职业幸福培育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2,18:74-75.

[3]徐海红.论新时期高校师德修养目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02:78-80.

上一篇:地暖工程改造协议书下一篇:美发店接待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