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故事

2024-05-05

元宵节的故事(共16篇)

篇1:元宵节的故事

东方朔是我国古代汉武帝时期的官员。他很有学问,头脑也非常灵活。

有一年腊月,东方朔在御花园里游玩,发现一个宫女正在井边伤心地哭。东方朔赶紧跑过去,问她为什么这么难过。

这个宫女叫元宵。她来到皇宫好几年了,非常思念家人,但又不能回家,真觉得生不如死。东方朔安慰她:“姑娘,别难过了,我想办法让你见到家人。”

东方朔来到元宵姑娘家中,对元宵的家人说:“我有个主意,能让元宵和你们团聚。”他仔细嘱咐元宵的妹妹,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随后,东方朔打扮成一个算命先生,来到街头:“我夜观天象,京城要有一场大火灾!”老百姓纷纷求他化解灾难。东方朔说:“正月十三,有人骑黑驴,穿红衣,从南边过来,那就是火神君。大家要跪在路边苦苦求他,全城才能得救。”

老百姓照东方朔的话去做。天快黑的时候,火神君真的穿着红衣,从南边骑驴而来。 大家跪在路边向火神君求情。火神君扔下一封信,说:“火烧京城是玉皇大帝的旨意!你们把这封信送到皇宫,交给皇帝,或许能免去这场灾难。”

有人拾起信,连夜送进了皇宫。

信上写着:“正月十六,火烧皇宫;要想消灾,汤圆花灯。”皇帝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请来东方朔给他出主意。

东方朔听了事情经过,对皇帝说:“听说火神君爱吃汤圆。正月十五那天,多让百姓做汤圆、扎花灯,求玉皇大帝和火神君不要降灾。”

皇帝听了,立刻让人传令:不管宫里宫外,大家都要多做汤圆,多扎花灯。

元宵姑娘是做汤圆的能手。东方朔嘱咐她,让她扎一盏大大的花灯,写上自己的名字,字要写得大大的,让人一眼看得见。

正月十五这天,皇帝用元宵姑娘做的汤圆,供在火神君的画像前,求神仙保佑百姓平安。 到了晚上,全城百姓都上街看花灯。元宵提着自己扎的花灯,也走在人群里。

元宵的妹妹搀扶着爸爸妈妈,也来到街上看花灯。她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远处有一盏大花灯,上面写着姐姐的名字。

妹妹大声喊:“元宵姐姐!元宵姐姐!”元宵听见喊声,连忙跑过来。见到日夜思念的亲人,元宵激动得哭了起来。

一家人都很感激东方朔。妹妹说:“东方先生的主意真好,让我装扮成火神君,咱们才能全家团聚!”

百姓闹了一夜花灯,京城平安无事。皇帝十分高兴,下令第二年正月十五照样做汤圆,扎花灯,庆贺太平。

这个风俗一年一年传下来。因为正月十五上供的汤圆是元宵姑娘做的,所以汤圆从此也叫“元宵”,正月十五就叫做“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也传了下来,人们在这一天展花灯,猜灯谜。所以,元宵节也叫“灯节”。

篇2:元宵节的故事

(二)东方朔是我国古代汉武帝时期的官员。他很有学问,头脑也非常灵活。

有一年腊月,东方朔在御花园里游玩,发现一个宫女正在井边伤心地哭。东方朔赶紧跑过去,问她为什么这么难过。

这个宫女叫元宵。她来到皇宫好几年了,非常思念家人,但又不能回家,真觉得生不如死。东方朔安慰她:“姑娘,别难过了,我想办法让你见到家人。”

东方朔来到元宵姑娘家中,对元宵的家人说:“我有个主意,能让元宵和你们团聚。”他仔细嘱咐元宵的妹妹,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随后,东方朔打扮成一个算命先生,来到街头:“我夜观天象,京城要有一场大火灾!”老百姓纷纷求他化解灾难。东方朔说:“正月十三,有人骑黑驴,穿红衣,从南边过来,那就是火神君。大家要跪在路边苦苦求他,全城才能得救。”

老百姓照东方朔的话去做。天快黑的时候,火神君真的穿着红衣,从南边骑驴而来。大家跪在路边向火神君求情。火神君扔下一封信,说:“火烧京城是玉皇大帝的旨意!你们把这封信送到皇宫,交给皇帝,或许能免去这场灾难。”

有人拾起信,连夜送进了皇宫。

信上写着:“正月十六,火烧皇宫;要想消灾,汤圆花灯。”皇帝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请来东方朔给他出主意。

东方朔听了事情经过,对皇帝说:“听说火神君爱吃汤圆。正月十五那天,多让百姓做汤圆、扎花灯,求玉皇大帝和火神君不要降灾。”

皇帝听了,立刻让人传令:不管宫里宫外,大家都要多做汤圆,多扎花灯。

元宵姑娘是做汤圆的能手。东方朔嘱咐她,让她扎一盏大大的花灯,写上自己的名字,字要写得大大的,让人一眼看得见。

正月十五这天,皇帝用元宵姑娘做的汤圆,供在火神君的画像前,求神仙保佑百姓平安。到了晚上,全城百姓都上街看花灯。元宵提着自己扎的花灯,也走在人群里。

元宵的妹妹搀扶着爸爸妈妈,也来到街上看花灯。她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远处有一盏大花灯,上面写着姐姐的名字。

妹妹大声喊:“元宵姐姐!元宵姐姐!”元宵听见喊声,连忙跑过来。见到日夜思念的亲人,元宵激动得哭了起来。

一家人都很感激东方朔。妹妹说:“东方先生的主意真好,让我装扮成火神君,咱们才能全家团聚!”

百姓闹了一夜花灯,京城平安无事。皇帝十分高兴,下令第二年正月十五照样做汤圆,扎花灯,庆贺太平。

这个风俗一年一年传下来。因为正月十五上供的汤圆是元宵姑娘做的,所以汤圆从此也叫“元宵”,正月十五就叫做“元宵节”。

篇3:元宵节的习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观灯: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猜灯谜: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是一种富有规戒、诙谐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元宵照井:

俗传元宵夜去观看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所以古代少女常在元宵明月当空之际,去俯视井水,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显现出花容月貌来。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篇4:元宵节的来历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篇5:元宵节的故事作文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这天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每年我最盼望这天的到来,因为这天人们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元宵,可以挂灯笼还可以放烟花爆竹。关于元宵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经常伤害人和牲畜,所以人们就准备消灭它们。可是有一天,一只神鸟因迷路而来到了人间,那些猎人却把它误杀了,天帝知道了,非常生气,于是就让天兵在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要把人畜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知道了这件事,她心地善良就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家,人们很害怕,最后有一位聪明的老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让大家在节日的这几天晚上挂灯笼放烟花爆竹。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从天上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房子似乎都着火了,而且连续三个晚上都是如此,天帝就以为是天兵把人间给毁了,人们也就这样躲过了一劫。

为了纪念这一天,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放烟花爆竹挂灯笼。

篇6:元宵节的动人故事

元宵节的动人故事

1那年我们在元宵时节的约定,我到现在都还没忘记,我们约定,十年后,带着当年交换的信物,在此地相会……

那年的单纯小男孩,如今已变成了一个堂堂青少年,长得颇帅,在他的心中惦记着的女孩,他们就要见面了。他难压抑心中的兴奋,但他无法想象的事,事情已不再那么简单。

今天就是元宵节了,男孩一早就到的约定地,他左等,右等,都正午了,女孩都没出现。他还是一直等,等到了傍晚,等到了晚上。有个声音出现了,那声音略带成熟,但有点空灵,那声音说:“对…不…起…我…来…晚…了…”

男孩愣了愣,寻找声音的来源,那个声音说:“不用找了,我今天是来赴约的,我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但我是她的灵魂,当年的女孩,以早在十年前就死了…!”男孩错愕的低下头,口中喃喃自语的说:“为什么?为什么?”

女孩的灵魂,轻轻的将手搭在男孩肩膀上,小声的在耳边跟他说:“但是我希望你知道,这十年来,我都没有忘记你。”

男孩泪崩了,他断断续续的说:“我也要让你知道,我没有忘记过你…我现在,要去找你了!”语毕,男孩冲到了河边,投河自尽了。

这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局的凄美约定,每年的元宵总会让人唏嘘,一个无言的悲剧,一个实现不了的诺言。

元宵节的故事传说讲的是元宵节,我们习惯称之为年庆的结尾,除夕到元宵,都可称之为年。旧年的总结和新年的砥砺都在这半月之中了。元宵过后,就要正式投入到一年的紧张奋斗中去了。让给我们一起来看看元宵节的故事传说吧!

元宵节的动人故事

2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而为人所知。

篇7:元宵节的历史故事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有关一年一度“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元宵节,历史上曾留下了许多故事。

早在南北朝时期,南梁简文帝就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宋代福州有个太守蔡君谟,他为了粉饰太平,便下了一道旨令,强令福州一带庶民,各家须在元宵节燃灯七盏。当时有个叫陈列的人,做了个一丈多高的大灯,上面写了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穷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太守蔡君谟看见了这首诗,不得不收回规定。陈列的灯诗可谓穷苦人民生活的写照,而这个太守也算是个识时务者。

传诵最广的恐怕是元宵节灯联让北宋名臣王安石交好运的奇闻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这则奇闻未见于信史记载,应该是民间传说了。

宋朝的元宵节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朱元璋因一则元宵节灯谜而大开杀戒的故事,在民间也流传很广。朱元璋有一年微服出宫,去看看南京百姓如何欢度元宵节。来到一个猜灯谜的地方,见一群人正猜一张画谜。画上画着一个赤脚妇人抱着一个西瓜,谜目要求猜当地一句俗语。结果被人猜破,谜底是“淮西妇人好大脚”。灯谜讲究别解,此处淮西的谐音是怀西,意思是怀抱西瓜妇人好大脚,这是南京人讥笑当时安徽妇人的一句俗语。朱元璋在一旁听了大为恼火,以为是暗讥皇后马氏。因为马皇后就是淮西人,并且有着一双特大脚。朱元璋就暗暗记下画谜人家的住处,第二天派兵把这条巷子里的人都杀光了。

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牶“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重赏了那个秀才。

使元宵节增辉的,还有一对父子名人。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父子俩出口皆不凡,珠联璧合,成就了一则妙对。

对元宵节头疼不已且深恶痛绝的历史名人,当属袁世凯了。他逆历史潮流而动当皇帝时,曾对元宵两易其名。因“元宵”与“袁消”谐音,袁世凯感到很不吉利,于是下令全国,庆贺元宵节,民间吃“元宵”改为吃“汤圆”。转而一想,“汤圆”——“汤袁”,不成了“汤煮袁世凯”吗?于是再次下旨,全国将“汤圆”改称“汤团”。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大总统,洪宪年,“元宵”改名称“汤圆”;明年元宵后,谁还叫“汤团”。“袁消”后,有好事者曾就此事作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使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 元宵节打灯谜的起源

★ 历史故事成语

★ 历史德育故事精选

★ 历史故事汇集

★ 春秋历史故事

篇8:“闹”出来的元宵节

在我的记忆里, 大凡传统节日都与吃吃喝喝分不开, 所谓大人盼种田, 孩子盼过年, 因为孩子嘴馋, 过年过节有好吃的。但是, 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日——元宵节却不以吃为主, 元宵节是“闹”出来的, 俗称“闹元宵”。

我的家乡就有闹元宵的习俗。过去的乡村, 没有多少娱乐生活, 一年到头忙忙碌碌, 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好不容易熬到了春节, 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了个快乐年, 眼看春耕到了, 山民们赶在春忙之前, 想着法儿地撒撒欢, 热闹热闹。于是, 传统的娱乐活动就都在春节到元宵之间上演了, 比如玩龙灯、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唱小戏、猜灯谜、说鼓书等等。年轻人和孩子们给长辈们拜过年后就开始“闹腾”起来, 赶了这班赶那班, 玩了东家玩西家, 一直乐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就这样“闹腾”出来了。黄梅戏有个小折子叫《闹花灯》, 活灵活现地体现了老百姓闹元宵观花灯的情景:“这班灯赶过了身, 那箱又来了一班灯, 南也是灯, 北也是灯, 四面八方闹花灯......”。往日山里有首儿歌也说的是“闹花灯”:“张打铁, 李打铁, 打把剪子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 我不歇, 我要去家打夜铁, 夜铁打到正月正, 我要去家闹花灯, 花灯闹到元宵后, 我要回家种蚕豆......”

闹花灯的民俗始于汉代, 至唐而盛行, 不仅是我的家乡在“闹”, 全国各地都在“闹”。宋代辛弃疾在他的《元夕》词中这样描述:“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 情人急于纲会, 望眼欲穿, “踏破铁鞋无觅处”, 见时就在眼前的有趣场景。元宵之夜, 城里乡间, 到处张灯结彩, 观花灯, 猜灯谜, 盛况空前。届时, 不论皇室贵戚, 平民百姓, 深闺淑女, 均可破常规, 顺习俗, 制灯玩赏, 出游嬉闹, 情侣约会, 谈情说爱。唐诗人崔液有诗为证:“玉漏银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反映了平时足不涉户的闺阁女子, 往往乘此机会与意中人谈情相会的情景。

我的家乡在山村, 山民们闹元宵更体现一个“闹”字。正月十五前, 各个屋场均得出灯, 灯分三部分, 打头的是龙灯, 中间的是画有各类人物的排灯, 其后则是故事灯。故事灯以情节见长, 常常是讲述些“三国”、“水浒”、“西游”、“封神榜”之类的故事。紧随其后的还有表演小节目的, 我们称其为“玩寂寞子”。可见, 山里人是多么的孤寂难耐, 借闹元宵来派遣寂寞。龙灯到处, 鞭炮、鼓乐齐鸣, 特别有意思的是“炸龙”, 观众可以随便用鞭炮往龙灯身上扔, 炸得越狠越发达。所以玩灯人常常被炸得“遍体鳞伤”, “巨龙”也不得不时常盘起, 以保护龙头不被伤害。就这样, 东屋的龙在西屋挨了炸, 西屋的龙必然在东屋得到报复, 如此往返, “闹”味渐浓。前头的龙“闹”过后, 后面的节目又开演了, 这样的热闹场面唯有元宵可见。

元宵有动也有静, 不喜欢吵闹的人可以猜灯谜, 猜灯谜也是元宵的必备节目, 动静搭配, 相得益彰。当然, 元宵节也不是没有好吃的, 吃元宵才是这个节日的收关之作。闹腾了好些日子, 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餐香甜可口的元宵, 这年的春节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便是各奔东西, 开始忙忙碌碌的又一年。

篇9:快乐的元宵节

傍晚,天空中响起了炸雷般的响声,“嘭,嘭,嘭!”家家户户放起了烟火。我赶忙停下手中的事情,冲出大厅,跑到门外观赏烟火。烟火升起来了,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萤火虫般漫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花一般。最好看的要数“大礼花”了,犹如火山爆发,又如流星般四散,衬着漆黑的夜幕,艳丽夺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最耐人寻味的要数“导弹”了,只见一串白色的烟火蹿上天空,而后便在空中爆炸,最后消声匿迹了……

看完了别家的烟火,我们也把自家的烟火拿出来放了。我拿出“冲天炮”点燃,它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五彩缤纷。弟弟点燃了“圣诞树”,它喷出了火花,颜色各种各样,像喷泉一样,时高时矮,时亮时暗。火花从天而降,像无数条珍珠挂在天空,落下来时又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闪闪发光。我们还放了“雨花”,它真的就像仙女散花一样,从空中落下来,“花”中还绽开了小花,如花蕊一般。还有的烟火像陀螺一般疯狂旋转……在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烟花就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稀奇……

看到这美丽的烟花,我不禁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篇10:元宵节的来历小故事

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上元节要燃灯。

篇11:元宵节吃汤圆的故事

元宵节吃汤圆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派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禀。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饭。每日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必将影响贡献。”

玉帝闻奏即命群臣共商良策。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药,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自然就会休息。”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师下凡照此办理。

夏历腊月初八的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

过了腊月二十四日,百姓药性大发。人们就东家请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从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红着绿到处玩耍。有的画着花脸,敲锣打鼓四处游街;有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八方去拜年。

到了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萨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们全疯了!光吃光耍,一样活不干,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玉帝闻奏,十分惊诧,即命群臣再议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疯病,可令药王菩萨设法。”玉帝准奏,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

于是到了正月十四日晚,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圆,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剂,百姓们吃了,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家家照旧男耕女织,恢复了往常的劳动。

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就形成了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

后来就慢慢寓意元宵节吃完汤圆,黎民百姓都能在新的一年辛勤劳作,到了年尾便能大丰收。

延伸阅读:元宵节习俗故事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据资料记载,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闻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篇12:关于元宵节的故事分享

有关元宵节来历的说法多种多样,有3种说法流传较广。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一

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谋叛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二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燃灯放烟火的风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三

篇13:元宵节的故事

一、台州元宵节的地域特色

台州人过元宵节既有与全国各地的风俗基本相似之处,又有自身鲜明的地域特色,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十四夜过节。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而台州元宵节却定在正月十四。究其原因,说法很多。一种说法是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有关。方国珍为台州黄岩人,那时,官逼民反,方国珍应时聚众,举行抗元起义,曾长期割据甬、台、温三地,并在临海建国称王。他为何以十四为元宵呢?据《临海县志》记载,因后来各路起义军争权时,方国珍恐朱元璋乘元宵佳节前来偷袭,便提早一日过元宵节。也有说方国珍(另一说为明代临海状元秦鸣雷)事母至孝,因他的母亲信奉佛教,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吃素,为了让母亲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快乐,遂将节日提前了一天。也有说因为方国珍夫人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才把元宵节定为正月十四。还有一种常见的说法,则认为台州十四闹元宵的习俗和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关。传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在台州一带指挥抗倭时,因作战机密泄漏,把元宵节提前了一日。作战胜利后,百姓为了纪念戚将军的功绩,就沿袭了此风俗[1]。

2. 间间亮。

元宵节又叫“灯节”,自古就有喜庆燃灯的习俗。台州则有民俗“十四夜,间间亮”。每到正月十四晚上,家家户户点上灯火,挂上当地特色的花灯,间间房间通明,还耍起舞狮、舞龙、花鼓、旱船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据说这起源于明朝,与戚继光抗倭有关。传说,戚继光得知倭寇要在正月十四晚偷袭台州县城,预先将部队埋伏在城内各处。又号召家家户户准备灯烛,一旦战斗打响,点燃蜡烛。后来,倭寇被打败了,四处溃逃。戚继光率军追击,搜索残寇。因为每户人家每间房屋都灯火通明,倭寇无处躲藏,最终全部被擒。为了纪念戚家军的胜利,从此,台州百姓就传承了“十四夜,间间亮”的庆祝习俗。

3. 观特色花灯。

观灯是元宵节最主要的节目,台州人过元宵节也以张灯、观灯为主要内容,但却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台州人挂灯,一般在十三、十四两日开始,或挂五夜,或挂二、三夜。十四这一夜最为热闹,满城百姓出动观灯。灯形五花八门,有莲花、荷莲形的花灯;有的做成福、禄、寿的字灯;有的做成橘、葡萄的果形灯和各种动物灯;有的灯上绘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刘海戏蟾”、“八仙过海”等。此时还有锣鼓亭、细吹亭、台阁、闹皇船、高跷、舞龙、跳狮子等民间造型娱乐活动。有时,还有猜灯谜、放焰火等。其中花灯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要数仙居的针刺无骨花灯、黄岩的橘灯等。无骨花灯因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而得名,起源于唐朝,传说仙居皤滩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盏“神灯”引路而灯艺流传民间。而黄岩的“橘灯”则体现了一派浓浓的橘乡风情,元宵“放橘灯”的习俗据传与宋高宗赵构当年难逃台州时,令手下用橘皮制作橘灯,放在澄江上漂流有关。

4. 吃羹。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汤团”或“汤圆”)的习俗,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台州人元宵节却不吃汤圆,要吃羹。《民国临海县志》记载:“以肉菜和粉杂荠笋作羹,以多为贵,谓之‘吃糟羹’。相传自唐筑城时,天寒以是犒军,遂成故事。”唐朝初年,台州 (临海) 常遭海盗烧杀抢掠。当时刺史尉迟恭发动士兵筑城防盗。开工时,正是正月十四,民间准备要闹元宵。海盗趁机在台州湾登陆。尉迟刺史得知,一面派兵剿盗,一面加紧筑城。当晚,风雪交加,造城进度不快。百姓们聚在一起商议,烧什么夜点去慰劳筑城的兵士呢?有人说送酒菜去,吃了可以御寒。可刺史规定,兵士不许饮酒。另一个人想出好办法:用带糟新酒当水,调进好菜和粉,搅成糟羹,又好吃又御寒。果然,兵士们喝了糟羹,周身发热,不怕严寒,干活更有劲,进度大大加快。由于军民同心,城墙很快筑好,保护了城内百姓的安全。从此,吃糟羹习俗也流传下来。

二、台州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在当代社会,元宵节的节俗精神可归结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表达团圆美满的意愿。那么,在台州独特的元宵节风俗中又蕴含着哪些地方文化及民俗内涵呢?

1. 台州的元宵节风俗折射出地方环境、历史因素的影响。

台州元宵节风俗的特殊性,源于台州自身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的、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台州自然环境相对比较封闭。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称:“浙中惟台一郡连山,围在海外,另一乾坤。……舟楫不通,商贾不行,其地止农于渔,眼不习上国之奢华,故其俗犹朴茂近古。”这说明古时台州对境外的交通与商贸活动相对不便。在封建社会中,这种长期基本自给自足的状态自然会对当地的风俗产生影响,民风偏于保守,习俗一经形成后也往往不易改变[2]。如吃羹的古俗在南朝梁代的《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正月初八以七种菜为羹,至今在别的地方已经很难找到痕迹了,而在台州,正月十四吃羹的习俗仍盛行不衰。

即使是外来的习俗,往往也会受本地种种影响而“本土化”。上述以七种菜为羹的习俗,从正月初八日变为正月十四就是“本土化”的例子。这种“本土化”的具体过程,大多已难于考证。如上文已提及台州人的元宵节重在十四夜而不在十五夜,说法有多种,没有准确的论断,但却有两个共同处,即为了避开十五日吃素,或为了战争需要。台州历史上佛教盛行,每月初一、十五日持素斋的人确实很多,同时台州又自古战事频繁,这两点正好与上述习俗“本土化”的解释对应。不管是因何而变,台州元宵节风俗已被当地百姓所认同,它镌刻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印迹,体现着百姓对英雄人物、本地名人的敬仰,对尊老敬亲美德的传颂等,必将继续传承下去。

2. 台州的元宵节风俗体现了人们的和谐理念和美好意愿。

如临海人十四夜吃糟羹,有一些颇具趣味的习俗:一是自己家中烧好的羹,不仅供自己家人吃,而且,还要邀左右邻舍的人到自己家中吃羹。如一个人在十四夜接连吃了7户人家的羹,那么这个人的眼睛就会比以前更亮。二是按常规,正月十四夜吃咸羹,十五夜吃甜羹,示意先苦后甜,苦尽甘来。三是在十四夜,遇上上门要饭的人,你得好好地送上一碗羹[3]。因此,旧时讨饭人利用这个夜晚挨家挨户地讨过去,一夜就可讨得一桶糟羹。在天台糟羹又叫“糊辣沸”,在羹中放入些辣味,据说是“糊懒废”的谐音。意思是正月已经过去一半,吃了它应该把糊涂和懒惰去掉,振作精神,准备投入新一年的劳作。吃“糊辣沸”时要开着门,欢迎客人品尝。人们可一家一家轮着吃,品评比较各家主妇的厨艺高低,借以增进邻里间的感情。

3. 台州的元宵节风俗展现了一种“乡土艺术”的创造精神。

台州人制作元宵灯创意无限,许多传统工艺在里面都有表现,充分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精神。如仙居著名的“针刺无骨花灯”,灯身没有骨架,全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被人们誉为“中华瑰宝”、“灯海明珠”。无骨花灯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要经过绘图、粘贴、熨纸、剪订、凿花、拷贝、刺绣、竖灯、装饰等十多道主要工序。一盏花灯制作工时少到三五工,多则上百工。无骨花灯的单灯有花兰灯、荔枝灯、龙凤八卦灯、绣球灯、宝石灯、珠兰灯等几大类。每个品种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且它的制作和造型艺术都和古代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它的组灯更加富丽堂皇,奇妙绝伦[4]。2006年6月,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多次在国家、省级灯展比赛中荣获金奖。

再如黄岩的橘灯,其制作方式是把橘子的上端剥开一小部分,取出橘肉,在橘壳中倒进一些芯油,放上一小根油带或灯芯草,点上火,橘壳中就会发出红光。有些能工巧匠,还选取最大的橘子,巧妙地挖完橘肉,用竹篾把枯壳撑紧,中间点上半支红烛,利用红烛燃烧产生空气对流的原理,制作了自动旋转的“走马灯”。“走马灯”上或绘八仙,或绘花卉,或绘奇禽异兽,千姿百态,各显神通。元宵夜把千万盏各色各样的橘灯,放到江面上随水漂浮,更是五光十色,异彩纷呈。

台州元宵节具有历史渊源悠久、节日内涵丰富、传统习俗完整、地域特色鲜明等特点,在2008年浙江省文化厅公布的全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上,台州已成为了全省的元宵节代表地。因此,我们应更好地做好保护与弘扬工作,对其民俗内涵、文化意蕴、传承由来、发展脉络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挖掘,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各类传统节庆文化活动,保证地方文化资源的鲜活、永恒,保持传统节日的民间魅力,强化传统节日的自身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娇.台州风俗小故事[M].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9.

[2]李一.台州文化概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

[3]何达兴.台州府城元宵节纪事[EB/OL].临海新闻网, 2008-2-20.

篇14:别样的元宵节

春节之前,许多青岛家庭就听说2009~2010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船队将在春节期间来到青岛,到达后船员们将有机会去普通市民的家中体验中国式的传统佳节和民风民俗,那时他们就在想,如果能够把外国船员请到家里来坐坐,向外国友人展示最有中国特色的年味饭和传统文化,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许多家庭早早行动,一边筹划着接待船员的日程安排,一边积极参与报名。在青岛站组委会、共青团青岛市委和青岛体育总会的层层选拔下,赵震宵的大家庭和谷永青的三口之家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志愿者家庭之一,他们和另外33个志愿者家庭一起,为克利伯帆船队员准备了一个个充满中国文化魅力的、难忘的元宵节。

赵震宵一大家人可算得上是个书香门第的“大家族”,祖孙三代11口人,琴、棋、书、画各有精通,一家人个个都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赵震宵老两口分别是青医附院的老专家和青岛大学的退休老教授;赵萍姐妹三人和夫婿,大多是公务员,或从事对外贸易工作,英文交流十分流畅;家里的小外孙、外孙女们从小就开始学外语,也能用简单的英语交流。

一大清早,赵萍便捧着鲜花赶往奥帆中心,迎接他们的客人——来自“青岛号”大帆船的英国船员LES和CHRIS,为他们开启了为期一天的“中国家庭之旅”。为了让两位外国客人能够更好地体验传统佳节、尽情欣赏青岛风光,在征求了LES和CHRIS的意见后,他们再次把日程做了些许调整,前往的第一站便是青岛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八大关,欣赏特色建筑和沿海风光。LES和CHRIS两人边看边走,兴趣盎然,他们对八大关里的精美建筑充满了兴趣。在花石楼里,LES和DCHRIS看到了陈毅元帅当年在此下榻时与夫人留下的资料照片,便认真地询问起花石楼的历史往事,并饶有兴致地坐在屋内的太师椅上拍照留念。从事建筑翻修职业的CHRIS,似乎对这座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的欧式古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像地质学家一样摸着墙上的石头考证它的历史,而LES则登上楼顶的观海平台上,赞叹着眼前美丽的海天风光,并不失时机地大赞这里是吹海风、喝啤酒的好地方,逗得大家笑声连连……LES和CHRIS不仅欣赏到青岛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还前往北方的妈祖庙——天后宫赶了一场热闹的庙会,这让两人过足京戏瘾。赵萍笑着告诉他们:“好戏还在后面呢!”当一行人来到赵家后,一场简短而隆重的民俗“展演”让LES和CHRIS大呼精彩,先是小朋友们精心准备的古筝、朗诵、演唱等中西双语节目让两位友人喜出望外,之后LES和CHRIS又亲自上阵学着写汉字、包饺子,饭后赵阿姨尽兴表演的一段太极剑把家庭联欢推向了高潮,LES和CHRIS高兴地拉着他们的手唱起了老歌,欢乐的歌声飘荡在房间里。

“太精彩、太难忘、太开心了1”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LES和cHRIS却收获了很多。临别之际,一家人还送上了生肖剪纸、书法等纪念品,让两位外籍船员不仅体验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更收获了一个中国家庭的友谊之情。

谷永青的家庭,是青岛最常见也是最普通的标准三口之家,谷大姐是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老公是一名船舶设计师,最爱的宝贝女儿是青岛二中的高材生,早在青岛站组委会公开招聘志愿者家庭时,谷女士一家就积极报名,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面试后,他们有幸成为志愿者家庭。谷家人分工十分明确,夫妻俩负责接送和介绍每项活动,船员的接待和翻译工作则交给了年纪轻轻却讲着一口流利英语的女儿,当天的翻译工作全部都是由她来完成的,这让谷女士和老公非常骄傲。“把青岛市民最原汁原味的生活展现给外国船员”是谷家人的活动宗旨,也是一天活动的主线。“恰逢元宵节,要让他们在我们家感受到中国喜庆的节日气氛和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我相信,等到他们回国后肯定会把我们这个热情好客、文明开放的青岛介绍给身边的每一位朋友。”谷女士说。

到谷家做客的是“澳大利亚精神号”船员罗伯特和刚刚到达青岛并即将登上“澳大利亚精神号”参加下一航段比赛的爱尔兰籍船员乔。刚到谷家,罗伯特和乔便纷纷送上早已准备好的礼物,谷家也将一套精致的毛笔作为回礼送给了对方,收到如此珍贵的礼物,乔十分高兴,这让乔想起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看到演员用巨大毛笔“创作”的一幅精美水墨画卷,看到外国友人对中国书法的浓厚兴趣,谷家母女俩也大方地挥毫泼墨,为他们现场表演了中国书法。罗伯特和乔兴奋地跃跃欲试,初次亲身体验中国的书法让他们异常开心。茶道也是谷家送上的一个传统节目,看着谷女士优雅地展示着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被深深吸引的罗伯特不忘拿出相机记录下这一段精彩的艺术。看到谷家的乒乓球桌,罗伯特一时技痒想和乔切磋球技,谷家母女也甘愿奉陪,中外双方的友谊赛在欢声笑语中进行。对于罗伯特和乔来说,谷家让他们体会到许多第一次的快乐,包饺子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只在这里待了一天,但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我在青岛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热情款待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体验中国的文化底蕴。”罗伯特说。第一次走进青岛家庭的乔也对青岛有非常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次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家庭的生活,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青岛最淳朴的风土人情,受到了大家热情的款待,这些真正触动了我的心灵。”

篇15:元宵节对联的小故事

秀才拍马获状元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时遇到一个秀才,谈得很是投机。朱棣有意出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江山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并且巧妙地将明成祖的年号“永乐”嵌入联中:“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天子万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秀才这副拍马联都可谓对得恰到好处。不用说,此联使龙颜大悦,该秀才也遂被赐为状元。

老宰相试子出妙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父子,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结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曰:“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正好听到门外一声花炮脆响,顿时灵感一动,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此联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极具口语色彩,堪称妙对。

闵鹗元闻鼓文思涌

篇16:元宵节吃汤圆的故事有哪些

相传,远古时候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派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禀。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饭。每日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必将影响贡献。”

玉帝闻奏即命群臣共商良策。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药,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自然就会休息。”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师下凡照此办理。

夏历腊月初八的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

过了腊月二十四日,百姓药性大发。人们就东家请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从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红着绿到处玩耍。有的画着花脸,敲锣打鼓四处游街;有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八方去拜年。

到了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萨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们全疯了!光吃光耍,一样活不干,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玉帝闻奏,十分惊诧,即命群臣再议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疯病,可令药王菩萨设法。”玉帝准奏,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

于是到了正月十四日晚,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圆,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剂,百姓们吃了,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家家照旧男耕女织,恢复了往常的劳动。

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就形成了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

后来就慢慢寓意元宵节吃完汤圆,黎民百姓都能在新的一年辛勤劳作,到了年尾便能大丰收。

延伸阅读:元宵节习俗故事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据资料记载,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闻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宵节的历史故事

南陈后主陈叔宝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妹妹乐昌公主,嫁给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其时隋军压境,南陈的灭亡已是不可避免。徐德言担心故国灭亡后夫妻离散,便与乐昌公主商定,打破一面铜镜,各拿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街市,以获得对方的消息。不久,陈果为隋所灭。由于为建立隋朝江山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杨素破陈有功,隋文帝就乱点鸳鸯,将乐昌公主送进杨素中,赐为杨素小妾。杨素对乐昌公很是宠爱,还为其专门营造了宅院。然而乐昌公主却终日郁郁寡欢,默无一语。

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度尽劫波的徐德言匆匆赶到街市,果然看见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而且价钱昂贵,令人不敢问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铜镜,忙按老者要的价给了钱,又立即把老者领到自己的住处。徐德言泪流满面地向老者讲述了破镜的故事,并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铜镜……卖镜老人深为之感动,他答应徐德言,一定要在他们之间传递消息。徐德言于是题诗一首: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诗毕,徐德言千恩万谢,托老人带给乐昌公主。

上一篇:一曲离歌的高一作文下一篇:反家庭暴力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