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的初心读后感

2024-04-16

禅者的初心读后感(通用4篇)

篇1:禅者的初心读后感

禅者的初心读后感

《禅者的初心》是一部畅销西方世界30年的禅学经典!西方佛子人手一册的禅宗入门书!亚马逊网上书店推荐佛学必读书!同时它也是影响乔布斯一生的禅修书。铃木俊隆禅师指导人们如何修行,解释何谓禅生活,禅修是以何种态度和了解为前提的。最重要的是,它鼓励我们去实现自己的真实本性,自己的禅心。这种禅心的修行全书遍处可见。在书中,铃木禅师用最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的情境切入,探讨如何在修行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保持初心。

对于禅,我们用不着有深入的了解。哪怕你读过很多禅方面的经典,你也必须用一颗清新的心去读当中的每一句话。你不应该说“我知道禅是什么”或者“我开悟了”。这也是所有艺术真正的秘密所在——永远当个新手。这是非常要紧的一点。如果你开始禅修的话,你就会开始欣赏你的初心。这正是禅修的秘密所在。

坐禅最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身体。身体一旦萎顿,你就会失去自己,你的心也会游荡到别处去,而你也不会在自己的身体之中。这不是正道。我们必须存在于此时、此地!这是关键。你必须拥有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万物都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存在于正确的地方。这样,就什么问题都不会产生。要是我现在使用的这个麦克风是放在别的地方,它就不能发挥功能。

当我们能够把身与心放在恰如其分的地方,那其他一切就会跟着恰如其分。

然而,我们通常都会不自觉地试着改变别的东西,而不是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都会试着让自己以外的东西变得恰如其分,而不是让我们自己变得恰如其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恰如其分的话,也就不可能让任何东西恰如其分。反过来说,要是你能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做事情,那万事都会妥妥当当。假如你是“老板”,老板打瞌睡时,店里的每个员工都会跟着打瞌睡。但是,当老板扮演好自己,那么每一位员工也会扮演好他们自己。这就是佛教的奥秘。

不只坐禅时应该努力保持正确的姿势,从事其他任何活动时莫不是如此。开车时应该保持正确姿势,看书时也应该保持正确姿势。如果你以懒洋洋的姿势看书,一定看不久。这是真正的教法,写在纸上的教法不是真正的教法。白纸黑字的教法是你脑子里的一种食物,你的脑子当然需要一些食物,但是,透过正确的修行方式让你成为你自己,那是更为重要的事。

要活在佛性之中,就必须让小我一剎那又一剎那地死去。失去平衡时,我们就会死去,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会茁壮成长。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变动不居的,是正在失去平衡的。任何东西之所以看起来美,就是因为它失去

了平衡,但其“背景”却总呈现完全的和谐。所以,如果你只看到万物的表象,而没意识到作为它们背景的佛性,就会觉得万物都在受苦。但如果你明白了这个存在的背景,就会了解受苦本身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可以扩大生命的方式。所以,我们的禅道有时会正面肯定生命的失衡性或失序性。

现今,日本的传统绘画都变得流于形式化,而且缺乏生命力,这也正是现代艺术为何会发展起来的原因。古代画家喜欢在画面上点上一些杂乱无章却深具艺术韵味的点,这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即便你想要把那些点安排得毫无秩序可言,但到头来你会发现,它们还是有些秩序可言。你以为你驾驭得了它,实际上却不能——要把一些点安排得毫无秩序可言,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尽管你想尽办法要把某些人置于你的管制之下,但那是不可能的。管理别人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们使坏,然后,广义地来说,他们就会受到你的管制。给你的牛或羊一片宽敞的绿草地是管好它们的方法,对人也是一样的道理。首先,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你从旁看守他们,这是“上策”。要是对他们置之不理,那是不对的,是“下下策”。“次下策”就是试图去驾驭他们。“上上策”是看着他们,但只是看着,不存有任何想控制他们的心。

当你感到心情沉重,最好的方法就是坐下来打坐,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安抚你的创痛,没有其他姿势可以给予你力量去接受你的烦恼,只有坐禅的姿势可以帮助你。采取坐禅的姿势,你的身与心都会获得巨大的力量,能够依事物的如如面貌接受它们,而不管它们怡人还是不怡人。

当你感到痛苦时,最好的对策就是打坐。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让你接受和解决你的烦恼。不管你是上等马或下等马,不管你的坐姿良好或欠佳,这些都无关宏旨。任何人都可以坐禅,而这是面对问题的方法。

当你坐在你的烦恼中央时,下面哪个要更真实呢?是你的烦恼还是你自己?透过坐禅,你会体悟到这一点。在持之以恒的修行中,经历过一连串的顺境和逆境之后,你将会体现禅的精髓,得到它的真实力量。

我们要学会品味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当有人患了癌症之类的恶疾,得知自己只有两三年可活时,往往会寻找一些精神上的支持。有人会选择依赖上帝的帮助,有人也许会开始坐禅。如果是选择坐禅,那么他修行的目的将会是体悟心的空性。这意味着,他努力想要从二元思维带来的痛苦中超脱出来,这就是修习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样的修行当然会对他有所帮助,但那还不算是完满的修行。

知道生命短暂,所以尽情去品味每一天、每一刻,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人生。佛来的时候你会欢迎他,魔来的时候你一样会欢迎他。中国著名的马祖道一禅师说过一句名言:“日面佛,月面佛。”有一次,他生了病,有人去看他时,问他:“你还好吗?”马祖禅师回答说:“日面佛,月面佛。”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人生。这是不会有烦恼的人生。有一百年可活固然美好,但只有一年可活也同样美好。只要你持之以恒地修行,就一定能达到这个境界。

最后,我认为成功的坐禅在于坚持与心灵的净空。你若能每天持之以恒做这种简单的修行,最终一定会获得某些奇妙的力量。获得力量以前,你会觉得那真是很奇妙。这些奇妙的力量只不过是让你成为自己,如果能够周复一周、年复一年地持续这种修行,你的体悟就会愈来愈深,而这种体悟也会弥漫到你在日常生活里所做的全部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渐渐地你会发现,原来世间一切是那么简单清澈。

篇2:禅者的初心读后感

答禅者

作者:齐己朝代:唐体裁:七律 五老峰前相遇时,两无言语只扬眉。南宗北祖皆如此,

天上人间更问谁。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

篇3:禅者的低语

关键词:琦君 尊者的棒呵 禅理 观音流泪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读后的确让人有一种蓦然惊醒梦中人一般的感觉,令读者禁不住拍案叫绝:这不就是禅学式的语言吗?仔细品味文中有关泪珠与珍珠的物语和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清澈的禅趣,读起来犹如置身其中,聆取古代禅者的低语。因此,笔者在赏析本文时,不妨独辟蹊径,重点从四个方面即“禅学的四重奏”来赏析本文拓开一笔、充满禅文化丰富内涵的结尾,进入一片禅学的清凉天地,吟听一个虔诚禅者的潺潺低语。

一 “禅”之释趣

中国台湾著名漫画家蔡自忠先生在他的作品《禅说——尊者的棒喝》中是这样释“禅”的:一条小鱼向大鱼问禅:“海是什么?”大鱼回答:“你的周围就是海啊。”小鱼又说:“可是我怎么看不到?”大鱼又答:“海在你里面,也在你外面,你生于海,终归于海,海包围着你,就像你自己的身体。”由此生动的表象,作者引出庄子语: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人活在禅海之中,但却不知道禅是何物?三言两语,道出了禅之趣味所在。

那么何谓“禅”?佛家云:若无烦恼便无禅。禅就是从烦恼中解脱,从生活中顿悟。这也是生命之真谛。尤其在浮华喧嚣的大都市里,禅的确能让你茅塞顿开,放下尘世的种种束缚,让你活出生命的优游自在。

一文人曾说过:文学是苦闷之象征。的确,如世间无离愁别恨就不可能产生千古诗词之亘古绝唱。中国古代诗词精华名家名句中大都包含着沉潜醇厚的禅理。从古至今,佛典的翻译和佛教的传播还带入了许多佛教文学和传说故事,如曹操《短歌行》中的警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苏东坡之“大江东去,浪淘尽”道出了生命的无常感;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道出了生命之落寞、无助、凄凉感。可见,禅学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命意遣词方法。而年幼时生活在浙江永嘉这块江南水乡上的琦君,自五岁时就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在大学时又师从当时词学大家夏成焘,因此,琦君犹如一个虔诚的佛门弟子,一个不知疲倦的佛学宣传者,作品中禅锋、禅境无处不在,让读者随时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顿悟。

二 清澈的禅趣

琦君非常善于把握自己的激情。她的这篇散文巧妙地借助泪珠为线索,把泪珠比喻成珍珠,把珍珠喻为人的心灵。巧妙地写出了珍珠在禅境中的三境界:文章一开始就写出一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年的自己,充满纯朴热烈,此为人生第一禅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写当今识尽愁滋味的人生第二禅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其中包含了琦君幼年时父母双亡的坎坷、抗战时家园离散的颠沛流离、中年时的离乡之苦、还有亲子之痛。当人生诸多际遇和安排走向生命时,大多是无奈和慨叹。末写人生第三禅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经历的都已成为过去,回首种种,已经满怀慈悲和感恩、仁愛。佛语云,人生是修炼!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长大、成长。它不仅包括身的成长,更包括心的成长。而人生的诸多际遇,不过是命运之冥冥安排。不管坎坷多舛还是劫难泪水,都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次安排。就是在这样的无常安排中,我们慢慢顿悟,学会了接受和适应,达到“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清澈禅境。

尤其文章结尾拓开一笔,巧妙地借助“观音流泪”的佛教故事:“一尊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因慈悲而一直流着眼泪”,这是爱的、真切的泪。又如,“信徒之泪”:“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常常涕泪交流”,也就是奥尔珂德所说的“眼因流许多泪水而愈清明”。在作者看来,由于泪水并非为“一己而淹,而是为仁爱而流,为芸芸众生而流,为真诚而流”,所以,它犹如珍珠一样宝贵,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最高境界即禅境的崇尚和追求。

可见,文章采用了虚实结合之法,因此,本文堪称是一篇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典范之作。而作者行文的旨意一方面在反映自我内心的成长与蜕变的过程,另一方面意在使那些命运多舛、意志消沉的人们从此获取“免疫力”,重新充满希望和信心。作者的写作态度转向静观,像一面镜子,映照人世繁花落尽。既不刻意追求,也不造作,任作品自然形成,思想自然流露,亦文学亦佛学,用手写自己的心,真淳自见。

这也许正如琦君所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也许,也就是因为这种年逾古稀却有增无减的思乡之情,使她虽从1949年到中国台湾经历了许多生活的坎坷、心灵的磨难,但仍能凭着一颗沉潜超脱的心,在散文创作中涉及领域极为广泛,写故土风情、写亲情、写爱情、写友情,情潆纤细浓重,用自己的生命呕心沥血地耕耘写作,营造出一个色彩柔和、气氛温馨的充满真善美和大智大慧以及清澈的、禅趣的世界。

三 沉潜的禅理

在《泪珠与珍珠》中,一开始作家就回忆故土乡情,用了几段引文,层层深入地揭示了她所悟出的人生哲理。如一开始,她就引入马区夫人、谢冰心、白居易、杜甫之语,暗示生命中一个沉潜的禅理:苦难本是人生的财富!实际上在这里她是暗指自己出生时的坎坷——母亲嫌弃她出生时父亲不在不吉祥,生下后弃之不管不顾。后来四岁成孤儿,在大伯家长大。幸亏大伯、大伯母厚待有加。但后来大伯情变,讨回姨娘,使得她和“母亲”受尽苦楚。甚至自己由于生世的不同,自小敏感内向。由此奠定她内心世界的丰满,为她将种种人生感受诉诸笔端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后又遭遇抗战颠沛流离生活,三十二岁又离乡去台。一别故土二十多年,其中不知洒尽多少思乡泪,度过一个个魂牵梦饶的夜晚。这段伤心裂肺的心路历程更为她的作品奠定了丰厚的情感基础。

接着作者进一步借眼泪来抒写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如“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老杜‘眼枯见骨’的哀痛”,因为作家本人就是属于忧患备尝者之一,所以,她的体会最深。又如,提到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骨肉终于能够团聚相拥而泣,任老泪纵横,可见这是分而又合的喜悦之泪。琦君作为中国台湾作家中的一名,自1949年赴台后,随着1978年以来与大陆的接触增多,而一种回家与落叶归根的情感却在心中愈演愈烈,但在文末她只是巧妙一笔带过。表写老杜,实指当时政府的人为因素。中年离乡,这对从小生活在繁华江南,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人生的最美好的年华都在水乡度过的她,32岁遭遇背井离乡之苦,成了小岛上的孤魂野鬼,漂泊无依,情何以堪?

接着文中又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其实是作者在遭遇了二十多年的思乡之苦后最痛彻心扉的肺腑之言。别时容易,相见时难,这是琦君对亲人遭罹磨难的哀痛之泪。而她这段离乡思乡之痛萦绕人生二十多年——从中年到老年,这也成就了她的作品。因此言为心声,她的作品大多是写尽故土人情乡情、一草一木的思乡散文。

可见,琦君的确正如九歌出版社蔡文甫所言,是给人温暖的小太阳。她笔下没有大喜大悲的感情纠葛,她总是擅长以一颗细腻温存的心细细地体味生命中的一花一木、一喜一悲,从中闪烁着生命智慧火花的结晶。因为她作品中汩汩流淌的是人间真善爱美。有人曾置疑天底下哪有么多爱与善?她却坦然应曰:就是因为社会上坏事太多,所以为什么不把好的一面写出来?加上坏的一面不是已有人写吗?所以,我就写善的一面了。一想到写,心里想到的都很温馨!这就是琦君,即使是面对自身从小命运多舛、漂如浮萍的人生际遇所带来的种种苦痛和不堪,也能化大悲为大喜,化尘埃为菩提,在她的作品中无处不渗透着一种达观豁达的生命观和沉潜的禅理,深深感染熏陶着万千读者!

所谓“菩提”即喻指佛教中觉悟的境界。世事纷乱,人心迷惘。作家写来,笔凝激情,如晨钟暮鼓,醍醐灌顶,点亮心灯,进入澹泊超脱的境界。本文则犹如台北街头十丈红尘、闹市街头上空的晨钟暮鼓,作家欲超度的是一个个活着的死灵魂。因此,其文中的现实感与报告文学一样十分强烈。并且琦君因自幼受母亲的影响,皈依佛教,但并非远离尘世,因为她并没有将人和现实从当代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剥离出来。她的关注是具体的、概括的,又是抽象的。表现在作品中即是空灵生动,虚实生辉。琦君写出了她散文艺术中最光华绚烂的篇章,将禅的机锋与日常生命体悟融为一体,其作品基本属于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幽雅清新一路。

四 超脱的禅境

琦君曾在她的一篇文章中说起:在抗战时饱尝眼泪和鲜血,尝尽人间生死无常之苦;在工作中,又经历了几多世态炎凉。也许,在经历了人间之种种不堪和大起大落后的她,心灵已在成长,乃至如凤凰涅磐,终于明白生命如白驹过隙,蜉蝣在世。每一个挣扎活着的生者唯有以赞美、温存的心境好好活下去,活出灿烂和精彩。

佛经上有一个“拈花微笑“的故事:佛祖释尊在灵鹫山登上高座准备说话,佛祖手拿一朵花,众弟子不知何意。只有摩珂迦什尊者破颜而笑。于是,佛祖说:“刚才摩珂迦什尊者已经领悟而起共鸣,所以,我要将禅心传给他。”这个“拈花微笑”的佛经故事道出:禅即是不污染的宇宙真理和不污染的生命之心产生共鸣而有的领悟,并持续不污染而安然自然。

琦君以上的这番话不也和这个佛经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吗?笔者认为,她在经历了人世沧海桑田之后,仍能以一颗祥和而宁静的心去观察生命、描绘人生,可谓之“不是禅者胜似禅者”。尤其是文中作者写的“观音之泪”以及“耶稣滴血”更是溢满了超脱的禅境:观音为何落泪?那是慈悲仁爱之泪,是为芸芸众生而流的泪;耶稣为何滴血?那是为世间生灵背负太多人间原罪而滴的血。这种境界不正是作家用一颗“禅心”而悟出来的吗?

可见,宗教和科学、艺术、政治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往往在最形而上的层面上与宗教相遇了。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说穿了讲,琦君散文创作中的“精神家园感”其实是一种艺术深层次上與宗教等高的极限。

而琦君散文最突出的风格无疑是她成功地在作品中渗透了佛教的智慧和哲思,这就使她的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脉宁静以致远的旷达超脱的情怀。面对生命的无常和痛楚、失落,她成功地实践和继承了“充实之谓美”、“大腓外用”、“返朴归真”、“空故纳万境”、“空故了群动”等古圣贤的思想精髓,无处不渗透着东方哲学的灵气和智慧。故此,琦君在博大精深、烟波浩淼的佛教艺术和佛教哲学的海洋里潜泳泅淳,将之化为气息、化为血脉,都不是不可称为足以让人赏心悦目的成就,彰明昭著,在在分明。

五 结语

巴金曾说:“文学的目的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尤其在《泪珠与珍珠》这篇怀旧之作中,琦君把大半生饱经忧患得来的生命体验一一化为笔下的仁爱和智慧,达到一种淳朴厚重凝练的生命境界。这种境界,既出自她真挚醇厚的禀赋气质,也得力于她深受儒家忠孝之道的影响,还有饱沾慈悲为怀充满佛家色彩的母亲的感染。这几个因素也构成了琦君如禅师般仁厚恳切、宽容达观的道德准则,融汇成了她作品中如同洋溢着天籁之音的清越禅境!

参考文献:

[1] 林清玄:《林清玄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2] 李伟:《觉解人生的心路——琦君文学作品中佛教文化现象探索之一》,《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3] 贺湘丽:《论佛教对唐代写梦小说的影响》,《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篇4:星云大师:禅者的自在解脱

禅不是哲学、辩论,禅也不是一种思维、探讨;禅是一种透过悟道,对宇宙人生有另外的一种看法。禅可以说是我们的心,是一种心之用,心悟道了,禅在心上自然发出一种另外的功用。

在受苦的时候,感到快乐:一般人在世间,都会有生老病死的苦、爱别嗔会的苦,或者是大自然、社会加之给我们身体或人格上的痛苦,但是一个真正的禅者,他的看法和修养,就不是一般人的模样。飞锡禅师把生死当作游戏,普化禅师以游四门与人开玩笑的方式告别人间。生死是最苦的事,禅者在最苦的事上能够嬉戏作乐,这不是禅心的力量是什么?

在委屈的时候,觉得公平:人在遭受冤枉委屈的时候,都会感到痛不欲生,但是禅者被冤枉,受了委屈,都是心平气和。憨山大师被误会挪用国库的公款整修寺院,因此放逐边疆,他神色自若向师友告假,宛然要到远方旅行。如果不是在禅修的过程中得到平等心,怎会这么豁达呢?

在忙碌的时候,仍然安闲:一个禅者,能忙能闲,甚至在闲中能忙,忙中能闲。真正的禅者,禅堂里一坐数小时,下坐以后,田里的春耕秋收,一样的晨昏作息。有的禅者悟道以后,请求服务耘田,像临济栽松、云门担米、仰山牧牛、赵州扫地、云岩作鞋、丹霞除草,他们把忙闲打成一片,所以生活一切皆是禅也。

在受责的时候,知道慈悲:临济义玄禅师在黄檗禅师座下参学三年,前后请问三次,三次都挨了打。后来到江西请谒大愚禅师,经大愚指点:“黄檗禅师对你是老婆心切(苦口婆心),他是大慈大悲啊!”临济一听,如打破虚空、拨云见日一般,廓然大悟。一般人受到责备,就会心生怀恨,但是禅师们反而感谢师长的慈悲教导,所以才能在禅门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弘扬宪法精神,争做法治少年演讲稿下一篇:财务部出纳岗位职责(机械机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