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初中教学质量汇报

2024-04-13

海城市初中教学质量汇报(通用6篇)

篇1:海城市初中教学质量汇报

截止2009年底,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历了“双高普九”省检、“农远”项目验收和“海城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检查”等大型活动的锤炼,海城市各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就有关情况向省调研组专家做以简要汇报。

一、立足新课改,教研和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初中教学质量。

1、进修学校每学期初组织初中各学科教师开展集备活动,深入进行新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广泛展开先进课改经验交流,提高教师课改实践和研究能力。

2、各学科“十一五”20余项科研课题正在全市各校实施,各阶段研究任务逐步得以落实,从而发挥科研先导作用引领全市教学工作科学发展。

3、进修学校倡导初中教研部门组织各科中心备课组活动,督促各校根据自身状况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探索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4、中学教研员深入基层开展听评课活动,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5、教育局和政协安排每学期开展一次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扶持薄弱学校教学发展,为教学水平提高出谋划策。

6、中学教研员鼓励各科教师运用好“双高普九”和“农远”软硬件教学资源,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增强学习兴趣,推进学习方式改革和新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强化教学质量监测和管理,把教学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进修学校中教处组织教研员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育局指示,在认真研习课改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初中课改现状,优选命题资源,每学期组织一次质量监控命题和考试工作,对成绩进行统计汇总。

2、进修学校中教处每年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细致安排两次中考模拟考试,组织中考科目教师参加鞍山中考信息发布会,做好中考指导和服务系列工作。

3、教育局每学期开展期初视导和期末检查,督促各校提高教学质量。2008年3月中旬至6月初,海城教育局组成了初中教育教学检查组,制定周密严谨的检查方案和细则,针对全市各公办初中的课程改革、教学常规执行、08年中考复习备考、学校日常管理、学校控辍保学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系统的检查和指导,并且把检查意见当天进行全校公开反馈,最后进行了成绩汇总和排序。此项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教研部门研究、指导、服务、管理基层教育教学工作的力度,改善了教研工作现状,大幅度提高了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提升各校课改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打造我市城乡教育全面、公平、均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为教育局今后的工作提供客观、详实、有力的数据参考。此项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覆盖面之广乃是前所未有的。

三、重视教学质量分析,深入研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每学期各学科开展一次全市性的质量检测的试卷分析工作,按照教育统计学原理收集、整理有价值的教学反馈信息,从中找出本地区教学中的典型问题。

2、每年教育局要求各中考学科开展一次中考试卷分析工作,并在原《海城教育信息》刊物上发表,面向全市各初中激起教学质量研究的热潮。

3、听课中有的教研员当堂命题,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现场检测,帮助教师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4、各初中对每次的较大型考试都要求各科组拿出试卷分析材料,及时检查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开展研讨,进而提出解决的办法。

四、围绕新课改精神,针对本地实际,注重探索评价机制改革。

1、教研部门遵照各科新课标精神,组织教研员开展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的研究,积极吸取外地先进经验,探索适应本地实际的新课程评价体系。

2、各校按照新课改要求,立足校本特色制定各自的评价机制,力求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改善学校课程发展局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3、“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法得到了大部分学校的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愉悦感,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发展性评价在教学中逐步得到落实。大部分教师开始注重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激励性评价,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部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有的还组织对小组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部分教师不仅关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及时开展“双基”检测训练,而且还逐渐把评价的目光注视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上,设计实施开放性思维拓展练习和作业,强化质性评价和分层评价。

但是,非中考学科教学没有中考的压力,部分教师、学生、学校、家长对教学质量的追求相对弱些。教师多数只在意考试题难易,而不顾课程标准要求落实与否,教学质量衡量和分析依据不明。包括中考学科在内,各校尤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拓展方面检测研究下功夫少,对探究技能的考核研究有待于加大力度。

五、遵照国家课程计划,克服困难,力求开全各类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各校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基本开全,但部分偏远农村学校非中考学科师资缺乏和薄弱,开设质量不高。有的学校是领导或后勤行政人员兼课。

2、部分学校非中考科目课时开设不足。

地理和生物学科中考暂时不考,极个别学校每周只安排1课时。音乐、美术学科在极个别学校由于缺少教师而开不了课。至于劳技课一般为每周1课时,有的学校两周1课时,甚至不开。信息技术课由于师资不足,在个别学校开设受影响。西片地区有些学校操场低洼,春季大地解冻时和雨天时很泥泞,无法做操和进行体育课活动。课时开设不足,导致非中考但平时考试的学科每节课教学容量必然加大,学生接受不了,而且诸多有价值的探究活动无时间开展,影响课标要求的落实。非中考科目丢失的课时被中考学科挤占。

3、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校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六、学生课业负担依然不轻,尽管中考指标到校比例越来越大。

1、一些学校月考、联考、期中考、期末考、平时小测验等考试频繁,加重学生负担,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考试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部分教师和学生只知道卷子上哪错了,缺少对背后教与学根本原因的反思和探寻。

2、中考指标到校和平行分班使得各校间升学竞争转化为校内竞争,升学指标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尤其部分城内学校各班级教师想尽办法让学生多买练习册,多留作业,据此来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学生眼睛近视数逐年增长。

七、教师教学能力逐渐提升,师资队伍质量越来越高。

1、海城教育局每年都开展一次初中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带动基层学校在校内组织各类教学评比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

2、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进修学校利用寒暑假组织初中新课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全员岗位培训等系列培训活动,大面积提高各层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3、进修学校教研、培训部门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上级部门开展的各类教学竞赛活动,每次都取得可观的成绩,不断培养教学新典型。

4、城里学校初中教师基本齐全,各科以专业对口的专任教师为主,学科基本功比较好。

然而,大部分农村中学非中考学科专任教师少,其中专业毕业的也较少,还有些是兼职或不时的被更换。部分农村中学中考学科专任教师也急需补充,有几所学校不得已外聘代课教师。有些学校为了先保中考科目或也考试的科目有教师上课,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暂时叫停了音乐、美术科目的教学。这些学校师资不足、不稳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造成有些学科教学质量相对较低。

5、大部分学校能重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并发挥其在新课改教学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中老年教师及时实施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轨。

6、每年事业编考试进入学校的新教师是优中选优,为教师队伍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7、“双高普九”硬件投入和“农远”系统开通为教师成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为此开展了大量的研训活动。

8、教育局和进修学校加大对各初中教学领导的业务管理,督促各校校长、教学校长、教务主任认真开展听评课和教学指导活动。

八、以“双高普九”和“农远”为契机,各校办学水平大幅度提升,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

1、农村初中借助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开通和“双高普九”中政府大量的教学硬件投入,广泛开展各类教育资源使用方面的校本培训和研究。各校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开展了人人上一节公开课、校内观摩课、说课比赛等教研活动,教师工作热情和信息素养显著提升,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也明显增强,城乡教育差别越来越缩小。

2、一些学校集体备课开展得比较成型,合作开展校本教研的成效较为显著,有的还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进行,例如:腾鳌二中、西柳中学。从而使这些学校的整体教学研究和实践水平显著提升。

但是,一些学校实验、实践活动课开展较少,实验器材利用率不高。这些学校后改造的实验室刚刚完工,相关器材、药品不齐全,应该在其中做的理、化、生科目学生分组实验、实践活动做不了,只能由教师自己演示。有些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的各科实践活动也因为担心安全和课时问题而搁浅。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社会性特点体现不够,课标要求的科学和人文教育受影响。

3、大部分初中校园环境建设不同程度地迈向美化、亮化、人文化的轨道。例如:二中、四中、五中、六中、东

四、王石、望台、接文、高坨、牌楼等初中,西四中学还围绕绿色环保学校项目建设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

4、大部分学校各项日常管理逐步走向规范,但也有极少数学校学生管理措施不得力,教师管理缺乏积极的鼓励机制和人文性,学校整体工作秩序不够严谨,工作效率不高。上学期末,海城教育局对个别管理较弱的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

5、少部分农村中学控辍保学工作不容乐观,任务依然艰巨。像王石、西柳、腾一等学校的普教与职教结合,开展初三分流教育的办学模式已取得很好的巩固学额效果。

6、各校积极开展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文体活动,为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增加了学校教育的吸引力,也成为留住学生的有效途径。牛庄中学开发了京剧校本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多年来,海城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初中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得到了大跨越的发展,但也遗漏了不少的问题,将来也会有更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继续开创海城初中教育新的伟业。

篇2:海城市初中教学质量汇报

经过不断的努力、尝试和探索,现将我市教学质量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成功经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关建议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我市在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行政值班人员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进行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二)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5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针对本市教师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现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教导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2)组织中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第五,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加强对个别青年教师、不安心教学教师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有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三)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七年级和毕业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七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

第三、分层转化。转化后进生共分四个层次:

1、学校监控:教导处制定将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

2、重点监控。确立五个重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科);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

3、加强检查。教导处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第四、教师操作。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坚持日常转化。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补习至少一次并有记录,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差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最后一名差生进步了,整体质量就自然会水涨船高。

第五、自我提升。开展“一帮

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后进生主动找“先进生”,取得他们的帮助,提高自身的成绩。

第六、家庭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Δ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每学期初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期初视导,检查学校教学秩序情况,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Δ教师进修学院中教部连续三年对全市各个初中进行教学工作检查采取听(听课)、评(评课)、谈(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看(看教学常规管理相关资料)、议(全体检查组成员向学校领导班子反馈检查情况,提出整改措施)。

Δ还下发了《关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见附件1)。

二、怎样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何措施和制度;怎样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存在的困难及相关建议

评价初中的教学质量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统计优秀率、及格率、低劣率进行比较;同时还要通过各种优秀课、观摩课评比;各种教研活动评比;教师基本功竞赛评比;课堂教学大奖赛评比。

措施如下:初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教育质量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评价的目的 1、明确初中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促使学校端正教育思想,加强教学管理,全面而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2、鉴别市区各初中学科教学质量达标程度,了解教学质量现状,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也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评价办学水平、评比先进和评定教师职称提供依据。3、通过评价的结果和获得的信息,调动学校和师生的积极性,并使学校、教师、教研员对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4、逐步形成符合本市实际,体现义务教育性质,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初中阶段教学质量标准。

(二)评价的原则 1、统一性原则。考核的指导思想、项目与要求和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各学科教学指导纲要及教材保持一致,体现素质教育对学科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基础性。2、全面性原则。考核的科目全面,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思想政治、体育、音乐、美术、劳技等全部必修学科。考核内容覆盖面广,既要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也要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测试方式可根据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3、综合性原则。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因素的综合系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要把教学效果(主要是测试成绩)与教学过程(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估结合起来,使评价结果真实反映由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变化。4、客观性原则。确定评价标准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工作客观条件的不同,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学质量的比较、鉴别在同类学校中进行。

(三)评价项目与指标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教学工作(教学管理与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两个项目。1、教学工作(1)学校教学管理规范(2)教研组工作规范(3)教师教学规范(4)学生学习规范。上述指标按鞍山市教教师进修学院制定的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评价。2、教学效果(5)学科综合成绩 该项指标为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思想政治)、自然科学、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8门学科综合成绩之和,其中每门学科的综合成绩包含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3项分指标,分别反映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基本要求和优秀水平的情况。(6)体质健康水平该项指标包含体育达标率、体育规定项目的统测成绩和常见病发病控制率等三项分指标。(7)全科合格率 初中全部必修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成绩均合格的学生数与全体应考人数的比即为全科合格率,反映学生对所有初中必修学科均达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情况。(8)特长生比率 凡在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县(区)级及以上学科竞赛、文艺汇演、运动会、小发明、征文比赛中获奖以及在市级(含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文章的学生均称特长生。如果一个学生有两项及以上特长,只计一人次。特长生比率为特长生人数与全体应考人数的比。

(四)评价办法与标准 对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评价办法如下:1、把市属初中分成城区和乡镇两类学校。2、各校对照“规范”进行自查打分;教师进修学院检查、分析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过程中执行规范[即指标第(1)─(4)项]的情况,重新打分,根据总分把评估结果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表征学校教学工作的水平。3、将教学效果项目中第(5)─(8)项的指标转换为T分数,再将各学校4项指标的T分数之和转换为导出分数,即表示各学校的教学效果评价值。4、按照学校教学工作条件类别,将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等,分别表征教学效果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五)评价的实施 评价是一个过程,应有计划、有领导地组织实施,要着重做好下列工作:1、组织领导。市教育局分管主任负责,教师进修学院组建评价工作班子。制订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计划。2、组织好毕业命题。测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政治、历史、体育等8门。测试年级为初中毕业年级,重视测试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体现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英语要测试听力和口语;社会课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觉悟;数学、自然科学要注意测试综合运用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音乐、美术、通用技术、要有技能考核。3、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测试与本市中考结合,音乐、美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用平时测试成绩。4、及时进行评价结果分析,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怎样进行教学质量监测:

前几年,教学质量监测分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教学质量抽测。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市教研员命题,市里统一进行质量统计。近两年,市里不在组织,权利下放给各县区。各县区有的在搞质量杯竞赛活动,抓的很紧。有的抓的不实。

存在问题及建议:

由于把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教学质量抽测工作下放给各县区,有的收费,有的县区财政负担考试费用。市里不能准确掌握全市初中的教学质量状况,也不能统一进行综合评价,表象上看是制止了乱收费,但带来的恶果不可想象,势必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

教学质量监测工作还需要全市统一进行,哪怕是只有一次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也便于调控教学情况,使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所需经费由各县区财政统一负担。

三、本地教学质量的基本状况、存在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是什么?分析原因,探索对策

课堂教学质量状况:

(一)聚焦课堂开展课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是教师施展教学教育践行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舞台,是提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对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追求,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我市在课改实验中,聚焦课堂,直面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磨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改核心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几年来,我市一直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研究,以典型课例的研究带动并促进常规课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深入开展“二次课例”教学教研活动,通过“个人钻研,个性化文本——集体备课——课例实践——互助交流——再度课例研讨,形成二次课例”的课例研究的基本模式,每位教师一个学期研究一个典型课例。

2、开展“学名师,促成长”活动,教师先根据主题确定一个有价值的课例,不借助任何教辅资料形成个性化设计,然后观看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比较反思自己与名师的共关注点和差距,修改设计后互动评议,形成课例,并进行实施。

3、开展理论学习与课例研究相结合的活动,在进行课例研究的同时,组织相关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理论,研讨教程结合理念备、听、思、评,使课例研究目标更加明确,也更深入。

4、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学校每学期都会为青年教师提供自我展示和课堂教学交流共进的舞台,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活动中,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创造性参与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学校组织评委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并及时向青年教师反馈。通过锻炼,青年教师在不断成长和进步,促进和提高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研究,教师提高了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丰富了可供操作的教学方法。如今,教师们都能按新课程的要求来设计教学,他们的课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还是教学方法都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因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延伸课外发展学生素质,深化课堂教学质量。

我市结合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

奠基”这一办学思想,积极的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质量。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载体,每学期开展丰富多采的学生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了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注重了学生个性、潜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树立了自信心,补充并深化了我市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教学常规监控,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学校持之以恒的重视并加强教学常规的监控工作,重视教学质量流程中每一环节的管理,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每学期学校通过教导处,组织相关人员对教师教学工作中计划制定,教材钻研、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以及单元检测和分析进行督促和检查,加强监控和指导。同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并规范教学常规检查、教研例会正常化、教研活动定期化、系列化…… 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还经常和教研组长、教师讨论沟通,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实际进行调整和改进,保障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存在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及解决的建议:

1、办学条件远远跟不上教学改革发展的进程。个别初中办学条件落后,教师教学手段落后,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希望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各种专用教室、校园网络、农远设施、班班多媒体都要健全。会大幅度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队伍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入,还存在着老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还需进一步转变,不会上课,不知道怎么上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还需进行二次培训,以使教师尽快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3、教学领导队伍建设也需进一步强化,初中领导班子中一定要让懂得教学管理,精通教学业务的人填补进来,不懂教学管理的人清理出去。

四、国家及省规定的课程方案落实情况如何,综合实践活动、科学、通用技术等课程的开设情况,存在的困难及相关建议

国家规定课程基本上能按照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五四制学校有极个别的主要学科超开课时现象。地理、生物学科由于中考不考,所以个别学校少开甚至不开。

综合实践活动当中的班团队会、信息技术各校开设情况良好,通用技术各校基本不开。校本课程开设情况良好。

地方课程开设情况非常不好,多数学校不能开设课程。四城区初中已经不在征定教材。

存在的困难及相关建议:

不重视、对地方课程理解片面,认识模糊甚至错误。

地方课程师资相对缺乏,教师队伍不明确、不稳定。省里没人抓、市里没人管、学校没人干。

课程计划没有得到完全落实。许多学校对地方课程不够泛重视,没有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即使是列在课程表中,也有被占用的现象。

地方课程缺乏系统地培训。我省地方课程实施以来,没有统一组织专项的培训工作,只是在相关的学科教研或科研活动中进行说明,教师对地方课程教材缺乏深入的了解,教师积极性不高。

地方课程的种类与数量偏多。除了省里规定的地方课程教材外,许多地区又自主开发了本地区的“乡土教材”,挤占了地方课程的课时。

地方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为了把地方课程有实效性的做好,我们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就要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汲取优点,摒弃不足,使地方课程真正完成他应有的目标使命,在促进学生基本素质提高的同时,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的多样化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发挥上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对基层学校的指导作用,需要下发一个新的更科学、规范、合理的课程安排计划,使基层学校有章可循。

地方课程的教材,内容多,课时少,需要把教材重新整合,注意和其他学科在内容上的互补和协调,去掉类似的雷同的,在内容选择上从一年到六年也要有相对的稳定性、系统性、可操作性。

为了使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能在同一个高度上,应加强专业教师配备,应加强相关教师、相关专业内容的培训,使地方课程教学逐渐规范化。

上级教育业务行政主管部门想了解基层学校地方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不要光听领导说或看材料,要到实地去调查去研究,走进学生,走进一线教师,问题是存在的,要想解决问题,不要怕暴露矛盾,基层学校领导的思维方式、工作态度决定了对事情的不同处理方式,上级教育业务主管部门,下到基层了解情况,要让基层学校了解其真实意图,免除后顾之忧,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更有效的指导改进工作。

在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也应该有布置,有检查、有指导、有评价等相关机制,进而促进此项工作,使之走向正轨,就向语文数学一样,成为学生学习中不可缺的一门学科。

五、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展情况、成长记录建立情况,有何问题与建议;小学日常评价、初中中考科目设置及分值情况如何,对中考、高考改革及学业水平考试的意见和建议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展情况良好,多数学校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2005年鞍山市教育局下发了《鞍山市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方案实施过程中海城五中做的非常突出。近一两年内将对《鞍山市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进一步修订。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不能与中考挂钩,许多学校还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要想真正有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必须将评定等级与中考挂钩。

初中中考科目设置及分值情况:

鞍山市参与辽宁省12市联合体中考命题,语文、数学、英语满分150分,物理120分,化学80分,还没有考政治、历史,计划2009年加考政治、历史,和堂分卷考试,每科50分。2011年毕业生加考地理、生物,参加2010年中考,计入2011年中考总分。

对中考改革及学业水平考试的意见和建议:

中考招生制度改革,鞍山市2007年出台了《鞍山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见附件2)。初中学业评价市里还要统一组织期末考试,掌握教学上的了解和指挥权。

初中毕业考试还应和中考分离,否则,中考试题难度过低,区分度较差。不利于高中阶段的选拔,也失去了中考是选拔性考试的意义。

考试科目必须增加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更好的接受全面的教育。也有利于高中阶段的教学。不考,高中阶段还要补初中阶段的历史欠帐。应适当淡化英语学科的考试分量,减少英语中考分数。

六、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学校平均每天课时数,小学、初中、高中生平均每天作业时间是多少,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分析

初中生课业负担的现状:

目前初中生课业负担现状可概括为“六多六少”,“六多”即:课时多;作业量过重,复习参考资料过多;考试多;知识巩固类作业多;统一任务多;学习时间多。“六少”即:活动时间少;活动内容少;兴趣和爱好少;应用实践少;自我选择少;睡眠时间少。“六多”具体表现为:

1、课时多

被调查的初

一、初二学生的周课时数达40节,比国家颁布的周课时计划多6节,初三学生的周课时数达48节。比国家颁布的周课时计划多15节。如加上每天1节早自习课,及2节晚自习课,则初

一、初二学生的周课时数达55节,初三学生的周课时数达66节。

2、作业量过重,复习参考资料过多

从调查情况来看,一般初

一、初二学生每天完成作业平均时间约为2小时45分钟左右,其中中午45分钟左右,晚上2小时左右。初三学生每天完成作业平均要3小时45分钟,其中中午45分钟左右,晚上3小时左右。

调查中还发现,超过半数的家长还要给自己的孩子增加作业。发现初三学生书包中除了课本外,还有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等中考文化科目配套的复习参考书20多本。如《课堂巩固与拓展》、《中考金四导》、《天利38》等等。初

一、初二学生书包中也有类似的复习参考书10多本。初中生自我评价:约有80%的学生认为,现在课业负担较重,15%左右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不重不轻,5%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较轻。约90%的学生感到学生生活“较累”“太苦”和“紧张”,约5%的学生感到厌倦,只有约5%的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约80%的教师们承认课时安排较紧。约70%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做作业时间太长,课业负担较重。

3、考试多

初中生每学期差不多要考8~10次,学校除了正常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之外,还要有时有会考、质量抽测等,学校设置的单元小考、阶段过关、月考等。还有不少各级的单科竞赛,约超过半数的学生被卷入各种各类的竞赛中。

4、知识巩固类作业多

教师课后布置的作业大多是为了巩固学过的知识。因此,文科教师要求学生大量抄写生词新词、整理笔记;理科教师重复练习作业,让学生大量完成教辅资料的题目,甚至一套书上的完成了,再做另外几套。

5、统一任务多 调查表明,很少有教师允许学生有选择地完成课外作业。学生认为已经掌握的可以不做,但绝大多数教师仍要求学生一样完成。

6、学习时间多

被了解的走读的初中生从早晨6:50早读课开始到上午11:30下课,吃过中饭后自习做45分钟左右作业,下午1:30上课至5:20放学,吃过晚饭后再做2~3小时作业。被了解的寄宿的初中生差不多也是这样过每一天的,这样,每个初中生每天的学习时间一般要化11小时15分钟至12小时15分钟。

“六少”具体表现

1、活动时间少

初中生活动时间每天差不多仅有1小时左右。有个初三的学生告诉我,他除了吃饭、走路、睡觉,其余时间差不多都用到了学习上。难得每周两节体育课,稍稍活动一下,其余的诸如文艺、科普类阅读、征文、春游、秋游、参观等活动极少。

2、活动内容少

由于把大部分时间用来上文化课,学校几乎没有活动内容,走进校园,看不到多少体育器材,有的学校连一张乒乓球桌都没有。篮球架下也少有活动的学生。课余时间学生只能追追打打或趴在课桌上打瞌睡。

3、学生兴趣和爱好少

由于没有时间参加活动,加上学校也没有多少可以活动的器材,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难以发现和发展。如此状况,使初中生的身心不知不觉地产生了过度疲劳的现象,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心灵。我国是一个尊重教育的国家,儒家传统文化把读书看作是高尚、神圣的事,家长中“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观念加剧,学生家长的普遍心态是“与其让孩子空着,做其它事,不如让他们做功课”。还有约四分之一左右的家长为孩子请家教,使学生更没时间活动。

4、应用实践少

教师较少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这样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主要原因是中考招生制度及社会评价制度的影响。另外教师不太敢让学生实践活动的另一个主要顾虑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因此教师常常产生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而组织活动少了。

5、自主选择少

现阶段,无论是平时教学内容,还是中考要求都是统一的,是不允许一个学校的老师学生自主选择的。因此,学生只能忙于学习统一的内容,参加统一的考试。学生也就会缺少自主选择,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不单限于音体美方面)得不到发现和发展,渐渐冷淡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扼杀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睡眠时间少

被调查的初中生一般晚上10点多钟睡觉,早晨5点多钟被闹钟叫醒。一天一般只能睡7~8多小时,睡眠时间明显嫌少,不少学生第二天有打瞌睡、精神萎靡不振现象。

由此可以看出:初中生课业负担过重确实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初中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归因:

学科中心主义和传统的 “学而优则仕”教育思想和文化观念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深层原因。不同教育背景下不同学历者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准差异巨大,这是形成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要社会背景,也是造成初中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原因之一。目前通行的以考试分数作为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唯分是重,一考定音”是造成初中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各校的办学水平差异较大,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均,家长希望孩子挤进好学校,必然引起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高中招生中现行的增招(择校)生除交学费外还要交巨额择校费的收费政策,是引发初中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经济因素。许多初中校长教师重知识传播,轻学生人格发展,少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重知轻能理念普遍。另外,初中师资来源不太理想,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这种状况更为严重。多次课程改革,仍未取得国家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与学生负担之间的平衡,大多数初中生仍感课业负担过重。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各校长的考核评鉴是任期目标考核,不可避免地使局长、校长们考虑短期效应,从而对教师的评价也追求直接简单,使考分成为简单而片面地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学生及其家长、教师、校长、局长、社会舆论都把眼睛盯住分数,难怪教师、学生要为分数而拼命,课业负担难以减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与监控不到位,执法不严。

减轻初中生过重课业负担中的对策:

1、更新观念,优化师资。校长要树立现代教学质量观,教师要树立现代学生观。

2、改进方法,提高效率。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考试方法,严格管理教辅资料,合理安排作业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心理“减负”。

3、优化教师评价,尊重主体价值。以发展为核心,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科学利用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教师个体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整体目标相融合,评价标准、方法和主体多元化,适应教师个性差异。

4、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5、切莫误解“减负”,防止矫枉过正。

七、学生体育与健康情况:每天一小时文体活动时间落实情况;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最低睡眠时间;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视率的比例;学校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情况

每天一小时文体活动,鞍山市开展的非常好,下去检查发现,铁东区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区教育局还进行检查评比,召开现场会。文艺活动、艺术活动每所初中都有兴趣小组,活动日程安排详实,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发展。

初中生睡眠时间每天在7-8小时左右,近视率在45%以上。学校卫生抓的紧,落得实。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八、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情况: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研究能力、课堂教学等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有明显好转,前不久,鞍山市教育局召开了“全市教育系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会”,会上下发了《鞍山市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鞍山市教育系统二十条禁令》和《关于对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的八条处罚规定》;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景菲宣读了《关于聘请鞍山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监督员的通知》。与会领导向师德师风监督员代表颁发了聘书。

市第二中学校长姜鸿儒,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市第八中学教师罗福海,东方中学教师薄云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并发出弘扬师德师风的倡议。

市教育局局长李季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就进一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育系统软环境建设,树立鞍山教育新形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

二、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切实解决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最后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副局长赵凌霞就如何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做好下一阶段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统一认识;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三、加强督检,务求实效。她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防止走过场,确保本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教师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在国家、省、市、县区的培训下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应有乱补课的现象。

九、学校的办学与管理情况:学校的整体面貌、校园文化、教学管理、课程管理、教学条件、校本研修、评价制度、办学特色等

通过检查发现:鞍山市初中的严格的管理使学校立于长久不衰之地。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注重了管理过程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和谐化。品德高尚、业务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良好的办学条件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师心情愉悦,快乐并幸福地工作着。学生生动活泼,快乐并幸福地学习着。新课程改革扎实有序,稳步地推进着。精细的教学常规管理,匠心独具,教学工作运转秩序井然。校本研修在市、县区的指导下开展的有声有色。每所初中都有各自的办学特色。九年一贯制的兴起和实施,给鞍山的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评价制度改革正在有序进行。

十、为保障中小学教学质量,有何意见和建议

1、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保证教育学工作正常运转。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资源整合,机制保障;校本培训,提高素质;中心教研,教师走捷径。

3、落实常规监控,规范过程管理。

4、明确教学目标,激励措施到位。

5、加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整体规划与措施。

6、强化学校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业务工作的规范性与专业性。

7、对进修院校业务指导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8、区域行政与业务管理与指导的进一步系统化和可持续发展。

篇3: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一、更新教育理念,确定培养方向。

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的“双导作用”,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上升到“主人”的位置,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消除“满堂灌”的思想,彻底改“坐骑”为“拐杖”,善于“牵牛鼻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

二、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基础,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设计课前导入。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化学课着迷,从内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开端。

如实验导入。在学习碱的性质时,不妨先做一个“水写红颜色的字”的“魔术”,学生一定想知道教师是怎样用水写出红颜色的字的,教师说:“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让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探究吧。”通过这些精彩的实验表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投入“探究知识”中。

如文学导入。有的古典文学中充满着化学,因为化学本身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古代也不例外。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教师先念出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有于谦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千古绝句,再反问学生,这些诗句中包含了哪些变化和性质呢?学生当然急于知道答案,乐于探究了。

如多媒体导入。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具有其他教学设备所不能比拟的许多优点,如动感强,视觉效果好,能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微观世界宏观化,复杂过程具体化。如用多媒体演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实质,帮助学生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学生兴趣浓,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好。

2. 让生活走入课堂。

大千世界五彩纷呈,化学现象比比皆是,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生活,注意收集和整理与化学有关的素材,将化学现象带入课堂,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为什么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夜晚在坟场为什么会看到鬼火,为什么不用石油直接做燃料,五颜六色性能不同的布料与化学有关吗,洗碗为什么喜欢用热水。初中学生总是对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会主动细致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认真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3. 让知识走向课外,走向生活。

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践活动和化学科普讲座,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知识走向课外,走向生活,一旦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完成了一些课外活动,他们的学习动机将会愈发强烈。

三、利用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化学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化学的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大力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包括:有目的地观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出现的条件。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正确使用仪器,对实验步骤和现象要准确地表达出来。这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

首先,要在观察和实验前让学生做好观察和实验的准备,了解观察和实验的目的,了解进行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了解观察和实验的重点、关键,并能列出观察和实验的提纲,只有在思想上做好了观察和实验的准备,才能较好地完成预期的观察和实验目标。

其次,要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采取适宜的方法,如:“对比观察法”还有“设计实验方法”,在学生观察和实验中,严格要求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不能为了得到预期的结果,补现象,弃现象。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互相协作,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观察和实验环境,在实验室中,不但要应用好已有的设备,更要鼓励学生因陋就简地自制教具,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4: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学生非智力因素初中化学教学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诸多因素组成的,它是所有的人都具有的一种特征,是一种潜在的能力,这种潜在的能力由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等因素决定,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活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动机,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曾说过,“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如果老师在教学中注意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之持久和稳定发展,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要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知识材料和实际生活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创设兴趣情景。如让学生知道现代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化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创造了人类自身。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能源危机等还有待于人们去解决等等。使学生体会到许多现象可用化学知识去解释,许多问题要通过化学方法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

实验是化学学科一大特点,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化学实验中物质动态的改变、颜色的变化、新物质的生成等现象,学生都能亲眼目睹、亲手操作,使学生感到实验浓厚的神秘性和兴趣性,一个个“为什么”油然而生,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二、培养情感,保持最佳的学习情感

爱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要用爱心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于提高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情感的培养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树立起可亲可近的形象。语言是教师的主要工具,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在上课时的语言须情真意切,生动形象,质朴自然,声情并茂,富有情感的语言可以把教学内容化作一股清泉浸润学生的心田。例如,介绍碳酸钙的性质时,引用富有情感色彩的语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到过桂林吗?你见过溶洞吗?溶洞中的石笋、石柱的形成过程你知道吗?如此壮丽的天然景观,你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吗?”充满激情的语言感染了学生,触动了思绪,激发学生探索大千世界奥秘的欲望,提高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教师要信任、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出慈母般的爱心。对“学困生”不要歧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鼓起学习的勇气,消除自卑感,尽快迎头赶上。

明确学习目的是磨炼意志的首要任务。确定了目的,还要有为实现目的而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排除各种障碍去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志品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用科学家成长的故事和身边其他同学的榜样来激励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刻苦求学的精神,保持最佳的学习情感。

三、因材施教,充分发展非智力因素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根据课本的不同内容,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精心选择设计不同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并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各种学习思维模式。

1.指导学生按“预习→听课→作业”的方法去学习。

2.如由于化学是介于理解和记忆之间的一门课程,记忆占有很重要的部分,其中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物质符号、性质等不是凭想象出来的,必须花费精力去记忆才能掌握,这是很多学生不太喜欢的。对记忆性的知识,指导学生设计记忆方法,形成记忆模式。例如,学习化合价时,指导学生用口诀的方法帮助记忆。

3.规律性的知识指导学生对比、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指导学生建立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的学习思维规律。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特别是对智力转差的学生,更要加强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用非智力因素促进其智力因素的发展,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峻.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4).

篇5:海城市初中教学质量汇报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九年级地理复习,内容多,范围广,涉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共四册课本,而学生用在地理学科复习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地理复习,这是每一位九年级地理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校的一些基本做法和想法,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一、先周备课,设计学案,做好准备

加强学科教研组的集体备课,集体创优一直是我们六中的传统。每周二上午集体备课时间,我们地理教研组认真钻研教材,研究中考信息及近两三年来的中考试题,把握中考的命题导向,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学案主备人;统一复习进度,统一复习重点,统一训练题及阶段测试题,并提前一周设计好学案,让学生依据学案进行知识的梳理复习,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好课堂上45分钟的时间,高效复习。

二、精心策划,有条不紊,合理复习我们把九年级总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时间界定在春节前和春节后3月份。形式上按章节系统复习,依据学案和《同步》,集中全力复习课本。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复习,落实双基,理清脉络,重视基础知识结构的梳理,为中考储备知识。在这一阶段中,要依纲靠本,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理清要点,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明确考点,联系热点,将每章节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清晰化,同时要注意注重知识的综合与应用,如前后知识的联系与综合,教材与时事热点的联系。例如复习“西北地区”时,要抓住“干旱”这一自然特征,明确干旱对西北地区地表、植被、河流、湖泊、聚落、农牧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就能对所学的内容理解得更透彻,一目了然;复习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时,可联系第三册“土地资源”中的“草地的分布”;复习矿产资源时,可联系“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神舟七号”等热点。

这一阶段复习中一定要扎扎实实,切忌摆花架子,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收获。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能让学生把握住教材的基本内容,对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第二阶段,时间界定在春节后的4月—5月上旬。这一阶段以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为主要形式。本阶段主要任务:瞄准中考,浓缩重点,专题训练,培养能力。具体做法:一方面以地理要素为线索进行专题复习,如把气候知识放在一个专题,解决所有与气候有

关的问题(气候类型、分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天气与气候灾害等,)同时,也可以气候知识为基础的河流、水资源、农业等问题作铺垫。还有地形与地势、河流与湖泊,国家地理,区域联系与差异等专题;另一方面以课本图像为线索进行综合复习,训练学生将地理知识点在地图上串起来,如一些重要经纬线上的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知识,不同性质的地理分界线、回归线赤道穿过的国家及气候类型、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湿地区等放在同一幅地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图文结合记忆,培养图文转换的技能,提高复习效率。

这一阶段复习同时还要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时政热点,如中东问题、四大工程、反恐问题、印巴问题、伊朗核问题等,以及一些人口、资源、能源问题,加以整理、归纳、分析,结合每一个专题,合理的加以选用,及时“哺育”学生,增强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第三阶段,春节后5月下旬—中考。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回扣课本,强化记忆,养精蓄锐,调整状态。通过回扣课本,使学生对遗忘的问题重新记忆,消灭知识盲点。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充分调整自己的状态,通过中考综合训练和中考模拟训练,全面提高应试能力,轻装上阵,发挥出正常水平。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学案,避免“满堂灌”,复习课不单是地理知识的重现,贵在于复习的过程中能指导学生编织科学的知识体系,把了解和知道的知识上升为理解和应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学案导学,同步补充,有机结合

我校九年级一直提倡“学案导学”的指导思想,以学定教,以学定学。根据学校要求,一节课编成一个学案。政、史、地、生每节课学案是B5纸一张,而《同步》编写的质量比较高,所以我们在设计学案之前,先研究《同步》,使学案与《同步》能够有机的结合。为减轻学生负担,学案内容与《同步》不得重复。比如《同步》有些章节知识整合少一些或没有涉及到的,我们就在学案上补充梳理基础知识多一些,并对重点基础知识进行单独整理;同步中有些章节的某些知识点训练题少一些或有些知识还是老教材的内容,我们设计学案时就自编、精选部分练习题,再结合《同步》上的一部分习题随堂使用,补充训练,(如《同步》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有关经纬网、方向的判断、比例尺等方面的练习题就没有,我们在学案上就多补充一些这些方面的训练题)争取使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全面、精确的掌握,达到举一返三的效果。

设计学案时,要结合考点,热点,突出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学案的编写中,要始终贯彻学生的学习复习方法,如复习目标的设

计,疑难问题的提示,思考问题的思路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要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根据复习内容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加强知识的拓展延伸联系,具有较强的思维性、系统性,关联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不读书不行,读书不细也不行;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不联系不行,联系不广也不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文本复习,不同的复习阶段,学案也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四、分层复习,增强信心,共同提高

由于对新课程的学习已经过去了很久,时间较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有相当部分遗忘或混淆了,同时,复习时间少,任务重,有些学生易产生焦急、烦躁和畏难心理。因此,我们平时在复习时就认真分析各班的特有目标,学优目标及转化目标的学生情况,做到分层复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复习地理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特别是对于基础和能力较差的学生,自己觉得升学希望不大,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老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更要多关心,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引导他们重点复习好基础知识即可;基础和能力一般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循序渐进,表扬和批评、鼓励和督促相结合,重点掌握方法,会联系实际,使知识融会贯通;学有余力的同学则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训练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样分层复习,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力争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收获,消除了焦急畏难心理,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复习效率。

总之,九年级地理复习,只要信息灵一点,步子扎实一点,方法活一点,效率高一点,相信能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祝福我们大家!

篇6:海城市初中教学质量汇报

永城芒砀山旅游景区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很荣幸能有机会在此向大家汇报芒砀山景区的工作。质量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质量的高低、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多年来我们一直以诚信服务为宗旨,以全面推进规范化、标准化服务为核心,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加速景区发展,服务“质量兴市”战略。芒砀山是一座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中原古镇。景区作为汉文化景区,存有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西汉王陵建筑群,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专家誉为“汉兴圣地”和“天下石室第一陵”。近几年来,芒砀山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商丘市委市政府、永城市委市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尤其是永城市委市政府把景区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列为全市重点工程,举全市之力加快芒砀山景区的开发建设。先后投资近3亿元恢复建设了一系列仿汉建筑群,按照4A级景区的要求完善了交通、游览标识、接待服务等旅游基础设施,2006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现在对游客开放的有汉王陵、夫子山、汉兴源、陈胜墓园四处景区。景区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游览服务体系,景区经营管理已基本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游览内容日渐丰富,游客越来越多。景区的知名度逐步提高。

随着景区的快速发展,实施景区服务品牌的创建工作已不能仅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为单一出发点,更应进一步规范景区服务质量及管理的提升。这也是

我市“质量兴市”重大决策的要求。我们也作了很多提升景区质量的尝试,现就一些做法作以汇报。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的旅游产品质量,让游客不虚此行

旅游区服务质量的高低是以旅游资源、环境、设施为依托提供的服务产品来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程度来定性的。也就是景区利用设施、设备和产品以及服务人员的服务给游客带来的物质和心理满足的程度。因此我们认为提高质量首先是要提供一个优美的旅游环境。因此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环境改造、旅游文化产品开发。近二年,我们在强调改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新的旅游产品开发上,比如我们正在着力开发的“观汉景、穿汉服,学汉礼,赏汉舞,食汉宴”等汉文化体验活动,就使旅客如同穿越历史时空,真切感受我们古代民族文化的神韵,提升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赢得不游客的好评。

二、注重员工培训,强化景区规范化、标准化服务,让游客切身感受芒砀山的人文关怀,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1.旅游服务质量高低最终取决于景区员工的服务水平,员工的服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员工自身素质的高低和服务意识强弱。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强化员工服务意识和质量观念,是提升景区服务质量的关健所在。景区管委会和开发公司对此高度重视,从2005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始,一直重视职工质量意识的培训与提高,景区建有有主要领导负责的专门的员工规范化服务培训办公室,服务质量督导室,把培训工作作为树立景区形象,提升景区服务质量的基

础工程去抓。同时注重强化为员工服务,把服务员工作为提高员工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因为只有员工满意了自己的生活,热爱了公司,心情舒畅了,他才有可能去开心的微笑服务。

2.强力推进景区规范化、标准化服务。

区的服务虽然具有很强环境差异和不易衡量的特征,但仍是有标准可依。国家

和省都出台有旅游规范化服务标准体系。推进景区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是提升景区服务质量的主体工作。为此景区成立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标准化工作规范化服务管理中心,负责日常和规范化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服务质量标准化工作。

一是明确了深入开展“旅游规范化、标准化服务的目标任务。建立了符合国家和省规范服务质量标准,涵盖景区管理、游客接待、导游讲解、安全保卫、游客投诉、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旅游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出台了《芒砀山景区岗位规范化服务标准》。

二是加强了规范化服务标准的教育与学习。通过学习深入宣传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深入人心,并全让员工了解什么样的服务才是规范的。

三是狠抓了各种规范化服务。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求景区员工在提供旅游服务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按照国家行业新标准来进行操作,切实增强标准化服务的意识。如在导游服务中,要求每个讲解员,从接团准备、迎接工作、进点服务、导游服务、翻译和其他服务、送行服务等,都必须严格执

行相应的工作流程,一经发现有“偷工减料”行为,都将对责任人以必要的处罚。再如安保服务,就要按国家标准建立一系列防火、防盗、防爆、防拥挤、防踩踏及防地质灾害等危机处理机制,提供24小时保安服务,及时检查、报告和消除安全隐患;设专人进行日常游览秩序监控和景区日常防盗、防爆检查。凡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中外文警示标志,特殊地段应有专人值守。景区的商品销售一向是监管难题,实施标准化服务后,问题得以解决,所有商品须按规定明码标价,在室内经营,这就杜绝了宰客和尾随兜售、强买强卖的发生。

四是再开展规范化服务的前提下,景区还提出了服务服从游客需求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不让一位游客在芒砀山受委屈”的庄严承诺,提倡个性服务差异化、人性服务亲情化的更高标准,让游客切身感受芒砀山的人文关怀,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让景区的服务质量上档次。

五是加强规范化服务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为了能让规范化服务顺利实施,景区成立了规范服务实施督查组,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督导员工的服务情况,或实地实景考察服务人员的接待情况,或举行服务技能考试,并把督查结果与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检查督导有效推进了规范化服务的实施。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极大提升了景区的服务质量。

旅游业是一个地区和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旅游服务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还关系到一地区和城市的形象。我们一定按照商丘市质量兴市的战略方针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景区的质量提升。坚持诚信为本,恪守服务承诺,依法正规经营。“2010全国(河南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

为契机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质量兴市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凯利瑞就业事迹下一篇:名流ktv经营环境分析